CN217421486U - 负压隔膜泵 - Google Patents

负压隔膜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1486U
CN217421486U CN202220588192.2U CN202220588192U CN217421486U CN 217421486 U CN217421486 U CN 217421486U CN 202220588192 U CN202220588192 U CN 202220588192U CN 217421486 U CN217421486 U CN 217421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late
suction
discharge
channel
diaphragm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881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胜
向连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oocom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oocom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oocom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oocom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881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1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1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1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负压隔膜泵,包括泵头、泵体和驱动机构,泵头包括顶盖和阀板,顶盖设于阀板上,并在顶盖和阀板之间限定出相邻的吸入腔和排放腔,顶盖上设有吸入口和排放口,吸入口和吸入腔连通,排放口和排放腔相连通,泵体包括安装壳和隔膜件,隔膜件设于安装壳上端,隔膜件具有多个用以产生吸入或排出动作的皮碗,阀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多个第一通道将吸入口和皮碗相连通,多个第二通道将皮碗和排放口相连通的,驱动机构设于泵体下端,用以驱动皮碗作出吸入或排出动作,其中,安装壳和隔膜件限定出一平衡腔,平衡腔和吸入腔通过第三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噪音小,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负压隔膜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泵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负压隔膜泵。
背景技术
隔膜泵是通过内部的机械装置使泵内部的隔膜做往复式运动,并且在吸入嘴处能够持续形成真空或负压,排气嘴处形成正压;工作介质主要为气体或液体,其主要用于家用电器、医疗设备中。
相关技术中的隔膜泵,在工作过程中,内部皮碗只有内侧承受压力,其内外受压不均衡,使得在使用时皮碗更容易损坏,且使用噪音大。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作出进一步的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负压隔膜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压隔膜泵,包括泵头、泵体和驱动机构。
所述泵头包括顶盖和阀板,所述顶盖设于所述阀板上,并在所述顶盖和所述阀板之间限定出相邻的吸入腔和排放腔,所述顶盖上设有吸入口和排放口,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吸入腔连通,所述排放口和所述排放腔相连通。
所述泵体包括安装壳和隔膜件,所述隔膜件设于所述安装壳上端,所述隔膜件具有多个用以产生吸入或排出动作的皮碗,所述阀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多个所述第一通道将所述吸入口和所述皮碗相连通,多个所述第二通道将所述皮碗和所述排放口相连通的。
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泵体下端,用以驱动所述皮碗作出吸入或排出动作。
其中,所述安装壳和所述隔膜件限定出一平衡腔,所述平衡腔和所述吸入腔通过第三通道相连通。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负压隔膜泵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板上表面中部设有凸台部,所述顶盖底面设有与所述凸台部外轮廓相适配的隔离部,所述隔离部下端抵持于所述凸台部上表面边沿,以形成位于所述隔离部内的所述排放腔以及位于所述隔离部之外的吸入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板顶面设有多个第一伞钉单向阀,多个所述第一伞钉单向阀一一设于所述第二通道上方,用以对所述第二通道进行单向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伞钉单向阀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一密封片。
所述第一连接柱下端连接于所述阀板上。
所述第一密封片与所述第一连接柱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片下表面贴合于所述阀板上表面,并对所述第二通道的上通道口进行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板底面设有多个第二伞钉单向阀,多个所述第二伞钉单向阀一一设于所述第一通道上方,用以对所述第一通道进行单向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伞钉单向阀包括第二连接柱和第二密封片。
所述第二连接柱上端连接于所述阀板上。
所述第二密封片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片上表面贴合于所述阀板底面,并对所述第一通道的下通道口进行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
所述上壳体上端设有平板部,所述平板部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隔膜件设于平板部上,且所述皮碗一一相对的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所述下壳体连接于所述下壳体下端,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下壳体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摇摆组件和电机。
所述摇摆组件设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摇摆组件和所述皮碗相连接,以对所述皮碗进行挤压或舒张。
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下壳体,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摇摆组件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摇摆组件进行摇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摇摆组件包括摆动架、偏心轮和倾斜销。
多个所述皮碗下端均设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摆动架相连接;
所述偏心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
所述倾斜销一端连接于摆动架底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偏心轮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通道设于所述吸入腔外边缘位置,且依次贯穿阀板、隔膜件和平板部,以将所述吸入腔和所述平衡腔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压隔膜泵,在进行吸气动作时,由吸入口进入所述吸入腔的气体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进入至所述皮碗,另一部分则通过所述第三通道进入至所述平衡腔内,以对所述皮碗的外侧面也施加压力,使得所述皮碗的内外压力进行平衡,避免其长时间单侧面受力而发生损坏,有效的延长了皮碗的使用寿命,也减小皮碗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另一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另一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伞钉单向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伞钉单向阀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泵头10;
顶盖101;
吸入口1011;
排放口1012;
隔离部1013;
阀板102;
第一通道1021;
第二通道1022;
凸台部1023;
吸入腔103;
排放腔104;
第一伞钉单向阀105;
第一连接柱1051;
第一密封片1052;
第二伞钉单向阀106;
第二连接柱1061;
第二密封片1062;
泵体20;
安装壳201;
上壳体2011;
平板部20111;
安装孔20112;
下壳体2012;
隔膜件202;
皮碗203;
连接部2031;
平衡腔204;
第三通道205;
驱动机构30;
摇摆组件301;
摆动架3011;
偏心轮3012;
倾斜销3013;
电机302。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压隔膜泵。
参照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压隔膜泵,包括泵头10、泵体20和驱动机构30。
所述泵头10包括顶盖101和阀板102,所述顶盖101设于所述阀板102上,并在所述顶盖101和所述阀板102之间限定出相邻的吸入腔103和排放腔104,所述顶盖101上设有吸入口1011和排放口1012,所述吸入口1011和所述吸入腔103连通,所述排放口1012和所述排放腔104相连通。
所述泵体20包括安装壳201和隔膜件202,所述隔膜件202设于所述安装壳201上端,所述隔膜件202具有多个用以产生吸入或排出动作的皮碗203,所述阀板10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道1021和第二通道1022,多个所述第一通道1021将所述吸入口1011和所述皮碗203相连通,多个所述第二通道1022将所述皮碗203和所述排放口1012相连通的。
所述驱动机构30设于所述泵体20下端,用以驱动所述皮碗203作出吸入或排出动作。
其中,所述安装壳201和所述隔膜件202限定出一平衡腔204,所述平衡腔204和所述吸入腔103通过第三通道205相连通。
基于上述所述,在工作时,通过所述驱动机构30驱动所述皮碗203进行压缩,从而将所述皮碗203内的气体由所述第二通道1022输送至所述排放腔104内,并通过所述排放口1012排出,再通过所述驱动机构30驱动所述皮碗203进行伸展,使其内部形成负压,从而通过所述吸入口1011将气体吸入至所述吸入腔103内,在进行吸气动作时,由吸入口1011进入所述吸入腔103的气体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通道1021进入至所述皮碗203,另一部分则通过所述第三通道205进入至所述平衡腔204内,以对所述皮碗203的外侧面也施加压力,使得所述皮碗203的内外压力进行平衡,避免其长时间单侧面受力而发生损坏,有效的延长了皮碗203的使用寿命,也减小皮碗203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板102上表面中部设有凸台部1023,所述顶盖101底面设有与所述凸台部1023外轮廓相适配的隔离部1013,所述隔离部1013下端抵持于所述凸台部1023上表面边沿,以形成位于所述隔离部1013内的所述排放腔104以及位于所述隔离部1013之外的吸入腔103。
如此,通过设置所述凸台部1023,并在所述顶盖101底面设有与所述凸台部1023外轮廓相适配的隔离部1013,那么,当所述顶盖101和所述阀板102相连接时,所述隔离部1013下端抵持于所述凸台部1023上表面边沿,从而在所述顶盖101和所述阀板102之间形成所述吸入腔103和所述排放腔104,且所述吸入腔103和所述排放腔104通过所述隔离部1013进行内外分隔。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板102顶面设有多个第一伞钉单向阀105,多个所述第一伞钉单向阀105一一设于所述第二通道1022上方,用以对所述第二通道1022进行单向密封。
如此,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伞钉单向阀105,即可对所述第二通道1022进行单向封闭,使得气体只能够由所述皮碗203进入至所述排放腔104,避免皮碗203在进行吸气动作时,其排放腔104内的空气发生回流,同时也有效的增加了皮碗203内的负压值,使其吸气效果更好。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伞钉单向阀105包括第一连接柱1051和第一密封片1052。
所述第一连接柱1051下端连接于所述阀板102上。
所述第一密封片1052与所述第一连接柱1051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片1052下表面贴合于所述阀板102上表面,并对所述第二通道1022的上通道口进行密封。
如此,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1051将所述第一密封片1052固定在所述阀板102上,而所述第一密封片1052下表面贴合于所述阀板102上表面,并对所述第二通道1022的上通道口进行密封,那么,当所述皮碗203做排气动作时,所述皮碗203内的气体则可将所述第一密封片1052向上吹开,使得所述第二通道1022的上通道口露出,以便于皮碗203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二通道1022进入至所述排放腔104内,当所述皮碗203做吸气动作时,其皮碗203内形成负压,而所述排气腔内则为正压状态,那么,即可将所述第一密封片1052进行压紧,使其紧密的贴合在所述阀板102上,以对所述第二通道1022的上通道口进行密封,避免气体回流。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板102底面设有多个第二伞钉单向阀106,多个所述第二伞钉单向阀106一一设于所述第一通道1021上方,用以对所述第一通道1021进行单向密封。
如此,通过设置所述第二伞钉单向阀106,即可对所述第一通道1021进行单向封闭,使得气体只能够由所述吸入腔103进入至所述皮碗203内,避免皮碗203在进行排气动作时,其皮碗203内的空气从所述第一通道1021排出,造成压力不足,以及排气量小的情况。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伞钉单向阀106包括第二连接柱1061和第二密封片1062。
所述第二连接柱1061上端连接于所述阀板102上。
所述第二密封片1062与所述第二连接柱1061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片1062上表面贴合于所述阀板102底面,并对所述第一通道1021的下通道口进行密封。
如此,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柱1061将所述第二密封片1062固定在所述阀板102上,而所述第二密封片1062上表面贴合于所述阀板102下表面,并对所述第一通道1021的下通道口进行密封,那么,当所述皮碗203做排气动作时,所述皮碗203内的气体则可将所述第二密封片1062进行压紧,使得所述第一通道1021的下通道口被封闭,以便于皮碗203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二通道1022进入至所述排放腔104内,使其压力更大,排气效果更好,当所述皮碗203做吸气动作时,其皮碗203内形成负压,而所述吸气腔内则为正压状态,那么,即可通过所述吸气腔内的气体将所述第二密封片1062进行顶开,使得所述第一通道1021下通道口被打开,气体即可被吸入至所述皮碗203内。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201包括上壳体2011和下壳体2012。
所述上壳体2011上端设有平板部20111,所述平板部2011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20112,所述隔膜件202设于平板部20111上,且所述皮碗203一一相对的设于所述安装孔20112内。
所述下壳体2012连接于所述下壳体2012下端,所述驱动机构30连接于所述下壳体2012下端。
需要理解的是,所述隔膜件202为软性材质,那么,通过设置所述平板部20111,可便于所述隔膜件202进行安装,且其安装更加的稳固,也可避免在皮碗203作挤压和伸展动作时,对整个隔膜件202造成拉扯和形变,即影响吸气和排气效果,也缩短了整个隔膜件202的使用寿命,而所述安装孔20112则可便于所述皮碗203的下端向下延伸,使其与驱动机构30连接。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摇摆组件301和电机302。
所述摇摆组件301设于所述下壳体2012内,所述摇摆组件301和所述皮碗203相连接,以对所述皮碗203进行挤压或舒张。
所述电机302连接于所述下壳体2012,所述电机302输出端与所述摇摆组件301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摇摆组件301进行摇摆。
如此,由于所述摇摆组件301和所述皮碗203相连接,而所述电机302输出端与所述摇摆组件301相连接,那么,即可通过所述电机302的输出端带动所述摇摆组件301进行摆动,在摆动过程中即可使得所述皮碗203作吸气或排气动作,如此往复,即可实现泵气。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摇摆组件301包括摆动架3011、偏心轮3012和倾斜销3013。
多个所述皮碗203下端均设有一连接部2031,所述连接部2031和所述摆动架3011相连接;
所述偏心轮3012连接于所述电机302的输出端;
所述倾斜销3013一端连接于摆动架3011底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偏心轮3012顶部。
如此,通过设置所述偏心轮3012,使得在电机302带动所述偏心轮3012转动时,所述偏心轮3012则可通过所述倾斜销3013带动所述摆动架3011进行摆动,而随着电机302输出端的转动,即可使得多个所述皮碗203依次作出吸气和排气动作,从而实现不间断的吸气和排气,其泵气效果好,效率高。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道205设于所述吸入腔103外边缘位置,且依次贯穿阀板102、隔膜件202和平板部20111,以将所述吸入腔103和所述平衡腔204相连通。
如此,由于所述所述第三通道205设于所述吸入腔103外边缘位置,且依次贯穿阀板102、隔膜件202和平板部20111,那么,即保证了所述吸入腔103和所述平衡腔204之间的连通,也避开了皮碗203的位置,使得皮碗203密闭性更好,其内部负压至更大。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三通道205不少于一个。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负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头,所述泵头包括顶盖和阀板,所述顶盖设于所述阀板上,并在所述顶盖和所述阀板之间限定出相邻的吸入腔和排放腔,所述顶盖上设有吸入口和排放口,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吸入腔连通,所述排放口和所述排放腔相连通;
泵体,所述泵体包括安装壳和隔膜件,所述隔膜件设于所述安装壳上端,所述隔膜件具有多个用以产生吸入或排出动作的皮碗,所述阀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多个所述第一通道将所述吸入口和所述皮碗相连通,多个所述第二通道将所述皮碗和所述排放口相连通的;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泵体下端,用以驱动所述皮碗作出吸入或排出动作;
其中,所述安装壳和所述隔膜件限定出一平衡腔,所述平衡腔和所述吸入腔通过第三通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上表面中部设有凸台部,所述顶盖底面设有与所述凸台部外轮廓相适配的隔离部,所述隔离部下端抵持于所述凸台部上表面边沿,以形成位于所述隔离部内的所述排放腔以及位于所述隔离部之外的吸入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顶面设有多个第一伞钉单向阀,多个所述第一伞钉单向阀一一设于所述第二通道上方,用以对所述第二通道进行单向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钉单向阀包括:
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下端连接于所述阀板上;
第一密封片,所述第一密封片与所述第一连接柱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片下表面贴合于所述阀板上表面,并对所述第二通道的上通道口进行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底面设有多个第二伞钉单向阀,多个所述第二伞钉单向阀一一设于所述第一通道上方,用以对所述第一通道进行单向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伞钉单向阀包括:
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上端连接于所述阀板上;
第二密封片,所述第二密封片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片上表面贴合于所述阀板底面,并对所述第一通道的下通道口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包括:
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上端设有平板部,所述平板部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隔膜件设于平板部上,且所述皮碗一一相对的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连接于所述下壳体下端,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下壳体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摇摆组件,所述摇摆组件设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摇摆组件和所述皮碗相连接,以对所述皮碗进行挤压或舒张;
电机,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下壳体,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摇摆组件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摇摆组件进行摇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摆组件包括:
摆动架,多个所述皮碗下端均设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摆动架相连接;
偏心轮,所述偏心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
倾斜销,所述倾斜销一端连接于摆动架底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偏心轮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道设于所述吸入腔外边缘位置,且依次贯穿阀板、隔膜件和平板部,以将所述吸入腔和所述平衡腔相连通。
CN202220588192.2U 2022-03-17 2022-03-17 负压隔膜泵 Active CN217421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88192.2U CN217421486U (zh) 2022-03-17 2022-03-17 负压隔膜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88192.2U CN217421486U (zh) 2022-03-17 2022-03-17 负压隔膜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1486U true CN217421486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78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88192.2U Active CN217421486U (zh) 2022-03-17 2022-03-17 负压隔膜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1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58728A1 (zh) 阀片和具有其的气泵
CN202250732U (zh) 一种微型泵的能控制气流的导流装置
CN211474396U (zh) 微型气泵
CN216518551U (zh) 低噪音真空泵及具有其的吸奶器
CN1323242C (zh) 微型气压泵
CN217421486U (zh) 负压隔膜泵
CN112483368B (zh) 隔膜泵
CN214196620U (zh) 流体控制装置
CN210343659U (zh) 隔膜泵
CN211573746U (zh) 一种双头气泵
CN218266279U (zh) 微型隔膜真空泵
CN210195985U (zh) 一种微型真空泵
CN216617836U (zh) 一种单向阀片微型泵
CN111852830A (zh) 防滴漏水泵
CN212563598U (zh) 防滴漏水泵
CN215333344U (zh) 一种微型水气一体真空泵
CN210068448U (zh) 气体隔膜泵
CN218655020U (zh) 泡沫泵
CN214944865U (zh) 一种改良的微型水泵
CN219840764U (zh) 一种微型气泵
CN210531109U (zh) 水气混合微型泵及其设备
CN211202251U (zh) 隔膜泵及具有它的洗牙器
CN217761274U (zh) 一种微型两缸隔膜水泵
CN220551225U (zh) 一种真空水泵
CN210343663U (zh) 改良型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