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1728A - 低振幅漏写检测器 - Google Patents

低振幅漏写检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1728A
CN1531728A CNA028032152A CN02803215A CN1531728A CN 1531728 A CN1531728 A CN 1531728A CN A028032152 A CNA028032152 A CN A028032152A CN 02803215 A CN02803215 A CN 02803215A CN 1531728 A CN1531728 A CN 1531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ignal
write
disc driver
incident
read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032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h
K·H·冯
����̷�
E·C·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agate Technology LLC
Original Assignee
Seagate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agate 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Seagate Technology LLC
Publication of CN1531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17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6Monitoring, i.e. supervising the progress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head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0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inhibiting, or warning against double recording on the same blank or against other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alfunc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79Direct read-after-write metho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012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or erasing from, magnetic dis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02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5/0002Special dispositions or recording techniques
    • G11B2005/0005Arrangements, methods or circuits
    • G11B2005/001Controlling recording characteristics of record carriers or transduc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ducers by means not being part of their structur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gital Magnetic Record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在磁盘驱动器中探测和响应低幅度写/漏写事件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包括确定在写事件前读磁头通过饲服扇区的至少两种情况间的嵌入在磁盘驱动器读路径中的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系数。然后执行写事件。在写事件后,当读磁头通过随后的饲服扇区时,取得可变增益变压器使用的增益系数。最终,将取得的增益系数与特性比较来探测低幅度—写/漏写事件。

Description

低振幅漏写检测器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盘驱动器,尤其涉及用于检测低振幅写/漏写事件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背景
磁盘驱动器的存储介质是圆形薄磁盘片,具有维持局部磁场的能力。储存在磁盘上的数据通过这些局部磁场发现这些数据的物理表示法。数据按中心圆轨迹排列在磁盘上,称作为“磁道”。当将磁敏感磁头接近磁盘的磁道时,由该磁头检测这些局部磁场。
运行时,磁盘连续旋转,产生与磁头上的空气垫表面相合的气流,因此使磁头精确地悬浮在离磁盘表面极小的高度(称为“飞行高度”)上。例如,当磁盘旋转时,磁头可以悬浮在离磁盘表面0.35微英寸的高度上。
磁头悬浮在磁盘表面上的高度是非常重要的变量,影响到磁盘驱动器记录和检测电路的正常工作。在给定的磁头高度(写磁头和磁盘之间间隔越大,在写期间产生磁饱和所需的磁场强度越高),记录电路必须提供具有足够磁场强度(磁力线场)的记录信号使介质磁饱和,并写入一个读时可恢复的信号。相似地,在给定的磁头高度(读磁头和磁盘间的间隔越大,读数据所需的放大系数越大),检测电路将从磁盘上恢复的信号放大某一放大系数,以能够有效地进行检测。
偶而,一粒物质颗粒中断了使磁头悬浮在磁盘表面正常气流,使磁头瞬时地从正常高度“飞”到某一更高的高度。例如,磁头从磁盘表面上的正常悬浮高度0.35微英寸飞高到0.70微英寸,然后又回到原来的高度0.35英寸。如果在磁盘驱动器执行写命令的时间周期内发生这种事件,来自写磁头的磁力线场不能使介质产生磁饱和,将依次使记录在磁盘上的信号强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作为“低振幅写”,“漏写”事件,或“无规则写”,因为当磁头高飞时,未能在磁盘上记录足够强度的信号。这里,可交换地使用术语“低振幅写”,“漏写”,和“无规则写”。其他原因也可引起无规则写,或低振幅写/漏写事件。例如,在执行写命令期间,磁盘驱动器本身或许会产生震动,使磁头瞬时飞高到不正常的高度。广泛地说,在写操作过程,任何使磁头偏离正常轨迹的事件称为“无规则写”。
发生低振幅写/漏写事件有至少两方面原因对数据有效地记录和恢复是有害的。首先,如果记录在磁盘上的信号强度低于检测电路所需的强度,检测电路或许最初不能读出该信号。因而,磁盘驱动器将调用几种重读算法,以试图恢复这些数据——就时间而论,是一种昂贵的建议。其次,如果记录信号过分弱,不管磁盘驱动器采取重读措施,该信号或许完全不能恢复。
因为低振幅写/漏写事件的有害影响,需要检测这些事件的发生。低振幅写/漏写检测方案的理想特征是不需要附加的硬件(这样不会导致额外制造费用)。此外,理想的解决方案是消耗的印刷线路空间应当最小,并要求附加的硬件调试也最小。
发明摘要
针对该背景,研制了本发明。一种检测和响应低振幅写/漏写事件的方法包括:在至少两种情况中,表记嵌入磁盘驱动器读轨迹上的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特性。这两种情况中,读磁头在写事件之前,通过伺服扇区。接着,执行写事件。在写事件后,当读磁头通过随后的伺服扇区时,获得由可变增益放大器所使用的增益系数。最后,将获得的增益系数与该增益特性进行比较,以检测低振幅写/漏写事件。
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配置和安排磁盘驱动器,以检测低振幅写/漏写事件。这样配置的磁盘驱动器包括用于磁性化存储数据的磁盘。读磁头用于从磁盘上读取数据。可变增益放大器运行连接到读磁头;可变增益放大器接收来自读磁头的信号,并输出一个近约恒定幅度的信号。由增益控制器产生的一个控制信号控制可变放大器的增益。最后,微处理器运行连接到增益控制器,这样,微处理器有权使用该控制信号的数字表示值。将该微处理器编程来执行上述的步骤。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可以配置和安排磁盘驱动器,以检测低振幅写/漏写事件。这样配置的磁盘驱动器可以包括用于磁性储存数据的磁盘,和一种用于检测低振幅写/漏写事件的装置。
附图简述
图1是按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磁盘驱动器原理表示图;
图2描述连接到主机的一种磁盘驱动器系统,用于图1的磁盘驱动器;
图3描述磁头沿一段线性化磁道的移动;
图4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描述磁盘驱动器和读通道专用集成电路之间的微处理器。
图5描述硬盘驱动器内的微处理器执行检测和恢复低振幅写/漏写事件的操作序列。
发明详述
在某些类型的磁盘驱动器中,伺服扇区(写入伺服数据的扇区,允许磁盘驱动器确定磁头是否位于磁盘上的合适区域)跟在几个连续的数据扇区(写入用户数据的扇区)的后面。沿每条磁道重复这种数据扇区和伺服扇区交替的模型。在执行写命令期间,磁盘驱动器从伺服扇区读取数据,以保持证磁头位于磁盘上的合适位置上。其间,当磁头定向在数据扇区上时,将用户数据写到磁盘上。这样,在执行写命令期间,磁盘驱动器交替地执行读伺服扇区及将用户数据记录到磁盘上的操作。
本发明的磁盘驱动器无论何时试图从磁盘读取数据—包括试图在执行写命令期间读取伺服数据的场合—可变增益放大器用于接收由读磁头检测的信号,并放大该信号,产生一个幅度约恒定的输出信号。如果来自磁头的信号相对较弱,可变增益放大器必须进行相对较强的放大操作。相反地,如果该信号相对较强,其放大操作相对较弱。
在磁盘驱动器制造过程中写这些伺服扇区,这样,伺服扇区具有近似恒定的磁场强度。因而,在检测伺服扇区期间,由前述可变增益放大器使用的增益系数变化是磁头高度变化的结果。在检测伺服扇区期间,如果由可变增益放大器使用的增益系数相对较高,这表明:当磁头通过伺服扇区时,磁头处于磁盘表面上相对较高的高度上。相似地,在检测伺服扇区期间,如果由可变增益放大器使用的增益系数相对较低,这表明:当磁头通过扇区时,磁头处理于磁盘表面上相对较低的高度上。这样,可变增益放大器在检测伺服扇区期间使用的增益系数可以用作磁头通过伺服扇区时测量该磁头高度的一种代表值(proxy)。
具有严重问题的大多数低振幅写/漏写事件导致磁头横越过一段非正常高度的轨迹,该段轨迹的跨度至少为一个伺服扇区。从而,在检测伺服扇区期间由可变增益放大器使用的增益系数可以用于检测发生低振幅写/漏写事件。
有关图1和图2的描述主要倾向于使读者一般熟悉硬盘驱动器。有关图3的描述涉及理解下面的本发明。最后,有关图4和图5的描述涉及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1显示按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构成的磁盘驱动器100。磁盘驱动器100包括底座102,磁盘驱动器100的各种元件安装在该底座上。顶盖104,按部分切除方式显示,与底座102一起按传统方式为该磁盘驱动器构成内部密封环境。元件包括主轴马达106,使一片或多片磁盘108以恒定高速旋转。通过使用致动器组件110在磁盘108的磁道上读写信息。该致动器组件110在位于邻近磁盘108的承载轴组件112附近转动。致动器组件110包括多个延伸向磁盘108的致动器臂114,带有一个或多个弯曲臂116,从每个致动器臂114延伸出来。
安装在每个弯曲臂116未端的是磁头118。该磁头118包括一块空气垫浮动块,使磁头118在接近相关磁盘108的相应表面上飞行。如前面讨论的,由磁盘108的旋转建立的空气流与空气垫表面相结合,提供使磁头悬浮的提升力。因为磁盘108在外径的速度大于在内径的速度,在朝向外径的磁盘区域产生较大的空气流,磁头118在该区域悬浮的高度通常大于磁头位于朝内径区域时的悬浮高度。
通过使用音圈马达(VCM)124控制磁头118的位置,该音马达通常包括线圈126,附在致动器组件110上,以及一块或多块永久磁铁128,这些磁铁建立一个磁场,使线圈126浸没在该磁场内。控制提供给过线圈126的电流,引起永久磁铁128和线圈126之间的磁相互作用,以使线圈126按众所周知的洛伦茨关系运动。当线圈126运动时,致动器组件110在承载轴组件112附近转动,并使磁头118在磁盘108表面上移动。
当磁盘驱动器100在一段较长时间不使用时,通常停止给主轴马达106供电。当未给驱动马达供电时,磁头118移到磁盘108内径附近的停放区120。当磁头停放时,通过使用致动器锁住装置将磁头118可靠地固定在停放区120,防止致动器组件110的无意转动。
工作时,当允许致动器组件110作枢轴运动时,弯曲组件130为致动器组件110提供所需的电连接通路。弯曲组件包括一块印刷线路板132,磁头线(未示出)连接到该线路板;磁头线沿致动器臂114和弯曲臂116通到磁头118。印刷线路板132通常包括用于控制写电流和放大读信号的线路。在写操作时,该控制路线控制施加到磁头118的写电流,而在读操作时,放大由磁头118产生的读信号。弯曲组件在弯曲连接器134终止,用于穿过底部板102通讯到安装在磁盘驱动器100底面的磁盘驱动器印刷线路板(未示出)。连接器134由支架固定在磁盘驱动器100的底面上。
图2显示运行连接到主计算机140的磁盘驱动器100。磁盘驱动器100按传统方式安装在该主计算机140内。在主计算机140和磁盘驱动器微处理器142之间提供控制通信通路。微处理器142连同储存在微处理器存储器(MEM)143中的微处理器的程序设计,一般提供顶层通信和磁盘驱动器100的控制。MEM143能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用于微处理器142的其他源的常驻存储器。
主轴控制电路148使磁盘108以恒定高速旋转,通过使用反电动势(BEMF)检测,该主轴控制电路148与主轴马达106(图1)通常进行电通信。在寻道操作时,通过提供给致动器组件110的线圈126的电流,控制磁头118的磁道位置。伺服电路150提供这种控制。
经过磁盘驱动器接口144,在主计算机140和磁盘驱动器100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磁盘驱动器接口144通常包括缓冲器,便利于主计算机140和磁盘驱动器100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送。这样,写到磁盘驱动器100的数据从放计算机传通过接口144,并然后送到通道146,通道146对数据进行编码和串行化,并给磁头提供所需的写电流信号。为了恢复先前由磁盘驱动器100储存的数据,由磁头118产生读信号,提供给通道146。通道146执行均衡,解码,出错检测和校正操作,并给接口144输出恢复的数据,随后传送给主计算机140。技术上已知并讨论过这种磁盘驱动器100的工作原理,例如,在美国专利申请号5,276,662(发布日期为1994年1月4日,发明人为Shaver等人)中已描述过。
图3描述磁头324以正常的飞行高度在一段线性化磁道300上的移动。由轨道线328描述磁头的轨迹。线性磁道300按剖面(profile)显示,并具有一种结构,该结构的特色为每个伺服扇区302和314后跟随着两个数据扇区306,310,318,322。小间隙304,308,312,316,320把每个扇区302,306,310,314,318,322互相隔开。如从图3可见的,当磁头324在磁盘上飞行时,通常悬浮在低高度上。然而,与杂质颗粒326的交互作用可以使磁头324瞬时飞越到更高的高度,然后恢复到它原来的高度。例如,在图3描述的情况中,当磁头324接近数据扇区边缘时,磁头遇到颗粒326,并在非正常高度飞越数据扇区310和伺服扇区314。如果该事件是在执行一条写命令过程发生,因为磁头324不能按记录电路所预期的尽可能地接近磁盘,写进数据扇区310的数据是以异常弱的磁场强度记录的。这样,图3描述了低振幅写/漏写事件。
图4描述磁盘驱动器和读通道专用集成电路(ASIC)400间的微处理器142,微处理器142包括读通道148(图1中描述)。如从图4中可以见到的,磁头402直接或间接地接到可变增益放大器404。在执行读操作期间,读信号从磁头402传递到可变增益放大器404。可变增益放大器404的增益系数由控制信号确定,该控制信号由增益控制器410产生。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404的增益系数,以使它的输出具有约恒定的幅度。然后,可变增益放大器404的输出供给波形均衡器406。均衡器406对这个信号进行频率间隔滤波。波形均衡器406或许包括模拟级和数字级两级。虽然未显示出,将波形均衡器406的输出提供给恢复电路的维持级,以使从磁盘检测的信号可以分解成数据,并最后提供给主微处理器。另外把波形均衡器406的输出供给幅度比较器408,把均衡信号的幅度与已知幅度的基准信号进行比较,并输出一个信号,该信号具有随它的两个输入信号之间的差异而近似线性变化的特点(例如,占空比,频率或幅度)。幅度比较器408的输出供给增益控制器410。如前所述,该增益控制器410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404的增益系数,以使它的输出具有约恒定的幅度。增益控制器410执行模数变换器的功能,产生一个数字值,作为它的输出。因此,微处理器142以及可变增益放大器404可以读取增益控制器410的输出。
如早先所述的,因为磁盘108在外径的速度大于在内径的速度,在朝向外径磁盘区域上产生较大的空气流。因此,磁头在磁盘外径区域的悬浮高度高于在朝向内径区域时的高度。从而,当磁头位于朝向外径的磁盘区域时,可变增益放大器404倾向于使用更高的增益系数,反之亦然。为了解决由可变增益放大器404使用的增益系数的范围,可以校正增益控制器410,当磁头402位于磁盘108的内径和外径之间的中间区域时,使输出的控制信号范围的中点相应于由可变增益放大器404所使用的增益系数。
在执行读或写命令期间,磁盘驱动器的读通道ASIC 400和微处理器142处于通信状态。为了允许微处理器142在进行读或写时,保证磁头402位于合适的磁道上,读通道ASIC 400给微处理器142传送伺服数据。读通道ASIC400将一种数据结构传送给微处理器142,该数据结构包括其他信息中的伺服数据(从伺服扇区读取)和控制信号的数值,当需要来自伺服扇区的伺服数据时,可变增益放大器404可使用该控制信号数值。该控制信号数值可储存在寄存器412内,用于传送给微处理器和/或可变增益放大器404。
可将可变增益放大器404,波形均衡器406,幅度比较器408,增益控制器410,和寄存器412全部或部分地实现成分立电路元件,ASIC的分支电路,或微处理器上运行的固化硬件。
按照图4返回到图3的讨论,可以从先前的讨论中推理出:当磁头324以所述的非正常高度通过伺服扇区314时,由增益控制器410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404,以致使用一个相对较高的增益系数。相对高的增益系数补偿相对远离磁盘的读磁头324,意指由读磁头324产生的信号太弱,因此,需要较高的放大系数。当需要来自伺服扇区314的伺服数据时,从伺服扇区314接收伺服数据的微处理器142也接收由可变增益放大器404所使用的控制信号。这样,通过观察相对高的控制信号,微处理器142能够确定发生了低振幅写/漏写事件。
技术熟练人员认识到:沿幅度比较器408和增益控制410建立的反馈环路的任何信号可以用作确定飞行高度的代表值。幅度比较器408和增益控制器410的输出是“读回控制信号”。读回控制信号是一种含有某些信息的信号,这些信息与由磁盘驱动器读取的信号强度成比例。例如,可变增益放大器404使用的增益值是一种读回控制信号。替代地,该读信号本身,或其上的时间平均幅度,可以是一种读回控制信号。为了鉴别不规则写,可按照这儿所述的方法和装置,使用读回控制信号。
为了简述低振幅写/漏写的检测策略,磁盘驱动器首先确定增益系数,当磁头402以正常飞行高度沿一条给定磁道通过伺服扇区时,可变增益放大器404使用该增益系数。该增益系数是测量磁头402飞行高度的代表值。那么,在执行一条写命令后,当磁头402通过紧邻的下一个伺服扇区时,磁盘驱动器检查由可变增益放大器404使用的增益系数。在这种检查中所用的假设是:如果在将数据写入数据扇区时,磁头402飞跃到非正常高度,当它通过紧邻的下一个伺服扇区时,磁头402还将在非正常高度滑行。这样,如果磁盘驱动器确定,在读取紧邻的下一个伺服扇区时,可变增益放大器404使用一个非正常的高增益系数,磁盘驱动器能够知道发生了低振幅写/漏写事件。
图5描述由磁盘驱动器内的微处理器142执行的动作序列,这些动作是检测低振幅写/漏写事件,以及对低振幅写/漏写事件的反应。如从图5所能见到的,该方法从操作500开始,在该操作中,将DELTA值设置成一个经验确定常数。DELTA值是一个数字量,定义控制信号偏离该控制信号的一个期望值的偏离量,该偏离量并不表明低振幅写/漏写事件的发生。另一种方式叙述,如果控制信号偏离控制信号期望值超过该DELTA值,表明了低振幅写/漏写事件。接着,在操作502和504,在执行写命令的之前读取两个伺服扇区期间,获得用于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控制信号值(这两个控制信号值称作为VGAS1和VGAS2)。接着在操作506,求出这两个控制信号值的平均值。该平均值表示控制信号值的期望值,该期望值是磁头以正常高度通过伺服扇区,应当返回的数值。在操作507,执行写命令。立即在伺服扇区前写进一个或多个数据扇区后,获得来自伺服扇区的数据(在操作508),包括在读取伺服扇期间,用于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控制信号值。接着,在查询操作510,检查在操作508获得的控制信号值,检查该控制信号值是否超过操作506中确定的平均值和操作500确定的DELTA值的总和。如果该查询是否定的,没有发生低振幅写/漏写事件,并且控制过程返回到操作502。另一方面,如果该查询是肯定的,那么,确定已经发生了低振幅写/漏写事件,并且控制过程进行到操作512,这儿将用户数据重写到先于伺服扇区的数据扇区。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操作512包括通常用于处理偏离磁道写事件(即,磁盘驱动器响应低振幅写/漏写事件的方式与当确定了偏离磁道写用户数据时所响应的方式相同)的一组操作。例如,操作512可以包括调用一种偏离磁道校正功能。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设计成能使磁盘驱动器不宣称发生了低振幅写/漏写事件,除非当它确定:在将来读取数据时,很可能必须使用一种或多种再次重读算法。这可通过将DELTA值设置成一个经验确定值来实现。这样,对于一个磁盘驱动器,可能经验地确定:连续扇区磁场强度中的某种特定偏差很可能导致检测电路不用再次重读算法,就不能读取数据。可将DELTA值设置成符合经验确定值。
总之,一种用于检测和响应低振幅写/漏写事件的方法:可以在至少两种场合,在读磁头先于写事件之前通过一个伺服扇区(例如在操作502,504和506)期间,表记嵌入读通路中的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特性。接着执行写事件(例如操作507)。在写事件后,当读磁头通过随后的伺服扇区时,获得由可变增益放大器所用的增益系数。最后,将获得的增益系数与增益特性的和进行比较,以检测低振幅写/漏写事件(例如在操作510)。
在先于写事件之前,读磁头通过伺服扇区的至少两种情况的特征过程可以包括:当读磁头通过第一个伺服扇区时(诸如操作502),储存由可变增益放大器使用的第一个增益系数(诸如操作502)。此外,当读磁头通过第二个伺服扇区时,储存由可变增益放大器使用的第二个增益系数(诸如操作504)。最后,对这两个储存的增益系数求平均值(诸如操作506)。
所获得的增益系数与增益特性(characterization)的比较过程可包括求出所获得的增益系数和两个储存增益系数平均值之间的偏差(例如操作510)。依据求得的超过阈值量的偏差(DELTA值),宣称发生了低振幅写/漏写事件(例如510)。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前述的阈值量,以符合在写事件期间,写数据的磁场强度的变化幅度,这样,依据企图读取写事件期间写入的数据,很可能必须启动一种或多种再次重读算法。
响应低振幅写/漏写事件的发生可以包括重新执行写事件(例如操作512)。替代地,一个响应可以包括仿佛已经确定了写事件偏离磁道的动作(例如操作512)。
磁盘驱动器可以配置和安排成能检测低振幅写/漏写事件。这样配置的磁盘驱动器可以包括磁盘(例如108),用于磁性化储存数据。读磁头(例如118或402)用于从磁盘(例如108)读取数据。可变增益放大器(例如404)运行连接到读磁头(例如118或402);可变增益放大器(例如404)接收来自读磁头(例如118或402)的信号,并输出一个约为恒定振幅的信号。由增益控制器(例如410)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例如404)的增益。最后,微处理器(例如142)运行连接到增益控制器(例如410),这样,微处理器(例如142)有权使用控制信号的数字表示值。对该微处理器(例如142)进行编程,以执行上述章节中摘要化的步骤。
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磁盘驱动器可配置和安排成能检测低振幅写/漏写事件。这样配置的磁盘驱动器可以包括用于磁性化储存数据的磁盘(例如108),以及用于检测低振幅写/漏写事件(例如404,410,和142)的装置。选择地,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包括用于响应低振幅写/漏写事件的装置(例如142)。该响应装置可以包括重新执行写事件的装置(例如142)。替代地,该响应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按照好像已经确定写事件偏离磁道(例如142)的相同方式的动作的装置。
检测低振幅写/漏写事件的装置包括:用于当读磁头通过伺服扇区(例如404,410,和142)时,确定读磁头通常应离磁盘多高的装置。此外,还应包括:用于当读磁头紧随写事件(例如404,410,和142)后通过一个伺服扇区时,确定读磁头(例如118或402)应离磁盘多高的装置。最后,可以包括一种比较装置,用于将读磁头紧随写事件后通过一个伺服扇区时,读磁头应离磁盘多高的数值与当读磁头通过一个伺服扇区(例如142)时应离磁盘多高的数值进行比较。
应当清楚,本发明极其适合于达到上述的目的和优点以及其中的那些固有特点。当为了披露的目的描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时,可以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例如,可以使用统计测量,而不是使用平均值(例如一个中间值或一个权重平均值),达到在读取伺服扇区期间使用的一个控制信号的期望值。此外,为确定控制信号的预期值的目的,可确定一组多于两个先前控制信号值的特征。可以做出许多其他的改变(那些技术熟练人员轻易提出建议的改变),它们都包含在本发明披露的以及附加权利要求中所定义的精神内。

Claims (23)

1、一种检测磁盘驱动器中非规则写的方法,该磁盘驱动器包括磁盘,带有位于连续的伺服扇区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扇区,还包括接收来自读磁头的信号的可变增益放大器,且由控制信号控制该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至少在两种情况时的所述控制信号的特征,在所述两种情况下,所述读磁头先于写事件通过一个伺服扇区;
执行所述写事件;
当所述读磁头在写事件后,通过随后的伺服扇区时,获得所述控制信号;及
将所述获得的控制信号与控制信号特征值进行比较,以检测非规则写。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步骤包括:
当所述读磁头通过第一个伺服扇区时,储存所述控制信号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值;
当所述读磁头通过第二个伺服扇区时,储存所述控制信号的第二个数字表示值;
获得所述控制信号的所述第一个和所述第二个储存数字表示值的平均值。
3、按照权利要求2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步骤包括:
找到所述获得的控制信号和所述控制信号的所述第一个和第二个数字表示值之间的偏差;
将所述偏差与一个阈值进行比较;及
如果所述偏差超过所述阈值,宣称发生了非规则写。
4、按照权利要求3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符合记录数据的磁场强度的变化,所述方法调用一种或多种再次重读算法。
5、按照权利要求4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如果发生所述非规则写,重新执行所述写事件。
6、按照权利要求4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如果发生所述非规则写,调用偏离磁道校正功能。
7、按照权利要求1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步骤包括:
决定所述获得的控制信号和所述控制信号的所述特征值之间的所述偏差;
将所述偏差与一个阈值进行比较;及
如果所述偏差超过所述阈值,宣称已经发生了非规则写。
8、按照权利要求7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符合记录数据的磁场强度内的变化,所述方法调用一种或多种再次重读算法。
9、按照权利要求1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如果发生了所述非规则写,重新执行所述写事件。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如果发生了非规则写,调用偏离磁道校正功能。
11、一种磁盘驱动器,包括:
一个磁盘,用于将数据磁性化地储存在一个或多个数据扇区内,这些数据扇区位于连接续伺服扇区之间;
一个读磁头,用于从所述磁盘上读取数据;
一个可变增益放大器,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读磁头,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读磁头的信号,由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
一个增益控制器,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用于产生所述控制信号;
微处理器,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增益控制器,所述微处理器有权使用所述控制信号的数字表示值,所述微处理器编程成能:
确定至少两种情况下的所述控制信号的特征,在这两种情况下所述读磁头通过一个伺服扇区;
执行一个写事件;
当所述读磁头在所述写事件后通过所述随后的伺服扇区时,获得所述控制信号;及
对所述获得的控制信号与所述控制信号的特征值进行比较,以检测非
规则写。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所述磁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编程成能通过下列步骤特征所述控制信号:
当所述读磁头通过第一个伺服扇区时,储存所述控制信号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值;
当所述读磁头通过第二个伺服扇区时,储存所述控制信号的第二个数字表示值;及
求得所述控制信号的所述第一个和第二个储存的数字表示值的平均值。
13、按照权利要求11的所述磁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编程能通过下列步骤对所述获得的控制信号与所述控制信号的特征值进行比较:
求得所述获得的控制信号和所述控制信号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储存的数字表示值之间的偏差;
对所述偏差与一个阈值进行比较;及
如果所述偏差超过所述阈值,宣称发生了非规则写。
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所述磁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进一步编程成能:
如果发生了所述非规则写,重新执行所述写事件。
15、按照权利要求13的所述磁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进一步编程成能:
如果发生了所述非规则写,调用偏离磁道校正功能。
16、一种磁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磁盘,用于将数据磁性化地储存在一个或多个数据扇区内,这些数据扇区位于连续伺服扇区之间;及
一种用于在所述磁盘写操作期间,检测非规则写的装置。
17、按照权利要求16的所述磁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非规则写的装置包括:
一种检测正常距离的装置,当读磁头通过伺服扇区时,所述装置用于确定所述读磁头和所述磁盘表面之间的正常距离;
一种检测飞行高度的装置,当所述读磁头紧随写事件后通过伺服扇区时,所述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读磁头和所述磁盘表面之间的飞行高度;及
一种比较装置,用于对所述正常距离和所述飞行高度进行比较。
18、按照权利要求16的所述磁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种用于响应非规则写的装置。
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所述磁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非规则写的装置包括一种重新执行所述写事件的装置。
20、按照权利要求18的所述磁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调用偏离磁道校正功能的装置。
21、一种确定磁盘驱动器内磁头飞行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获得第一个读回控制信号的特征值;
获得第二个读回控制信号;及
对所述第二个读回控制信号与所述特征值进行比较,由此获得显示有关所述磁头飞行高度信息的数据。
22、按照权利要求22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读回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个读回控制信号是来自所述读磁头的一个读信号的时间平均信号振幅。
23、按照权利要求22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读回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个读回控制信号是由连接到所述读磁头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所用的增益系数。
CNA028032152A 2001-05-22 2002-03-06 低振幅漏写检测器 Pending CN15317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9266601P 2001-05-22 2001-05-22
US60/292,666 2001-05-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1728A true CN1531728A (zh) 2004-09-22

Family

ID=23125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8032152A Pending CN1531728A (zh) 2001-05-22 2002-03-06 低振幅漏写检测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618215B2 (zh)
JP (1) JP2005507538A (zh)
KR (1) KR100571757B1 (zh)
CN (1) CN1531728A (zh)
DE (1) DE10294639T5 (zh)
GB (1) GB2385978B (zh)
WO (1) WO20020978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193A (zh) * 2010-03-30 2011-10-05 Lsi公司 检测端头接触的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1099B2 (en) * 2001-07-31 2006-04-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ead positioner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laying apparatus
US7240250B2 (en) * 2002-08-29 2007-07-03 Seagate Technology Llc Head degradation characterization for a data storage device
US7009391B2 (en) * 2003-10-15 2006-03-07 Seagate Technology Llc High throughput missing pattern detector for servo printed recording media
JP4131950B2 (ja) * 2003-11-04 2008-08-13 ヒタチグローバルストレージテクノロジーズネザーランドビーブイ 回転円板形記憶装置
JP4289670B2 (ja) 2004-02-25 2009-07-01 ヒタチグローバルストレージテクノロジーズネザーランドビーブイ データ記憶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0712510B1 (ko) * 2005-05-09 2007-04-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하드디스크 드라이브의 기록강도 제어 방법 및 이에 적합한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KR100734331B1 (ko) * 2006-08-16 2007-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앰플리튜드 드롭의 보상방법
JP4745172B2 (ja) * 2006-08-29 2011-08-10 東芝ストレージ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記憶装置
JP2008103060A (ja) * 2006-09-20 2008-05-01 Fujitsu Ltd ヘッドic、リード回路及び媒体記憶装置
JP4728929B2 (ja) * 2006-10-31 2011-07-20 東芝ストレージ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装置
JP4724098B2 (ja) 2006-11-29 2011-07-13 東芝ストレージ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ヘッドic、リード回路及び媒体記憶装置
JP2009117002A (ja) * 2007-11-09 2009-05-28 Fujitsu Ltd ヘッドic、リード回路及び媒体記憶装置
KR20120039985A (ko) * 2010-10-18 2012-04-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록매체에 대한 리드 또는 라이트 처리 방법, 파라미터 조정 방법, 이를 적용한 저장 장치, 컴퓨터 시스템 및 저장매체
US8693120B2 (en) * 2011-03-17 2014-04-08 Lsi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mple averaging in data processing
US9001452B2 (en) * 2013-03-15 2015-04-07 Seagate Technology Llc Head to media proximity det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7544A (en) * 1986-08-15 1988-10-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itu measurement of head/recording medium clearance
US5721457A (en) 1995-04-28 1998-02-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hock isolation system with write inhibit
JP3199996B2 (ja) * 1995-11-15 2001-08-20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記録再生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ヘッド浮上変動検出方法
US5588007A (en) * 1996-04-26 1996-12-24 Iomeg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tecting transient write errors in a disk drive
JPH10241108A (ja) * 1997-02-24 1998-09-11 Hewlett Packard Co <Hp> 磁気媒体データ書込み及び保全性検証装置
JP3545579B2 (ja) * 1997-09-30 2004-07-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再生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再生信号処理回路ならびに磁気記憶装置
US6178058B1 (en) 1998-12-11 2001-01-23 Iomega Corporation Off-track write pro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uced mechanical disturbance on a disk drive
KR20020019105A (ko) * 1999-06-24 2002-03-09 추후 검출되지 않은 동기화 영역에 응답하기 위해 최적화된오디오-비주얼 디스크 드라이브
KR20010101145A (ko) * 1999-10-07 2001-11-14 로리 비. 키팅 디스크 드라이브에서 과도적 쓰기 에러를 검출하는 방법및 영구적 미디어 손상으로부터 과도적인 쓰기 에러를구분하는 방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193A (zh) * 2010-03-30 2011-10-05 Lsi公司 检测端头接触的系统和方法
CN102208193B (zh) * 2010-03-30 2016-06-01 安华高科技通用Ip(新加坡)公司 检测端头接触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618215B2 (en) 2003-09-09
WO2002097809A1 (en) 2002-12-05
KR20030090608A (ko) 2003-11-28
GB2385978B (en) 2004-11-24
KR100571757B1 (ko) 2006-04-18
GB0312596D0 (en) 2003-07-09
JP2005507538A (ja) 2005-03-17
GB2385978A (en) 2003-09-03
DE10294639T5 (de) 2004-04-22
US20020176195A1 (en) 2002-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06552B2 (en) Method for secondary-actuator failure detection and recovery in a dual-stage actuator disk drive
JP3647708B2 (ja) 磁気ヘッド浮上量異常検出方法、データ書込方法およびハー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US5687036A (en) Selection of optimum write current in a disc drive to minimize the occurrence of repeatable read errors
US7079339B1 (en) Dual-stage actuator disk drive with method for secondary-actuator failure detection and recovery using a relative-position sensor while track following
US7072134B1 (en) Dual-stage actuator disk drive with secondary actuator failure detection and recovery using relative-position signal
US6421197B1 (en) Optimal reader/writer offsets and write fault thresholds in a disc drive
CN1531728A (zh) 低振幅漏写检测器
US7079338B1 (en) Dual-stage actuator disk drive with method for secondary-actuator failure detection and recovery while track-following
US6175472B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position error signal calibration curve in a hard disk drive
US20060171059A1 (en) Window timing adjustment for spiral bursts
CN1766995A (zh) 具有盘颤动电容感应和前馈控制的盘驱动器
US7265936B1 (en) Algorithm for DSA/microactuator total loop gain calibration
US660062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isplacement of disk drive heads on micro actuators due to contact with disks
US6335850B1 (en) Microactuator for fine positioning in a disc drive
US66578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transducer using a phase difference in surface profile variations on a storage medium
US6757120B2 (en) Dynami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head fly characteristics in a disk drive
US6049442A (en) Multiply-written servo burst patterns for minimizing position error in servo disk drives
JPH08263815A (ja) 磁気記録媒体、磁気ヘッド位置決め方法及び磁気記録装置
US6661599B1 (en) Enhanced adaptive feedforward control to cancel once-per-revolution disturbance by shaping the internal mode
US6538835B1 (en) Position signal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during a disc drive seek
US6445520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mechanical damage in a parking zone of a hard disk drive
KR100299346B1 (ko) 유도성헤드및자기저항성헤드를이용하는자기데이터판독장치및방법
JP2001067765A (ja)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6128149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common mode disturbances from a dual stripe magnetoresistive head
US6324890B1 (en) Method of characterizing and screening voice coil motor pivot friction in a low velocity reg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