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0308A - 纱线卷取机 - Google Patents

纱线卷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0308A
CN1530308A CNA2004100080498A CN200410008049A CN1530308A CN 1530308 A CN1530308 A CN 1530308A CN A2004100080498 A CNA2004100080498 A CN A2004100080498A CN 200410008049 A CN200410008049 A CN 200410008049A CN 1530308 A CN1530308 A CN 1530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roller
lax
eliminating
yar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80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2751C (zh
Inventor
平尾修
重山昌澄
八木宏幸
泽田晴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277715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530308(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675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0070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701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27792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726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8831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726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1998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0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0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275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275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0Tension devices
    • D01H13/104Regulating tension by devices acting on running yarn and not associated with supply or take-up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20Device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during forwarding, e.g. for buffer storage
    • B65H51/22Reels or cages, e.g. cylindrical, with storing and forwarding surfaces provided by rollers or 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9/00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 B65H59/10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by devices acting on running material and not associated with supply or take-up devices
    • B65H59/18Driven rotary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0Tens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取机中纱线张力的稳定化。纱线卷取机设有多个卷取单元,每个卷取单元分别设有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传递力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从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松弛消除辊(21)向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传递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力调节机构可被设置,当作用于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上的负载增大到特定值之上时,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独立旋转。当卷绕张力较弱时,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与松弛消除辊(21)一起旋转以张紧纱线。在卷绕张力超出预定值时,解卷绕张力施加件可防止卷绕张力过大,由此抑制张力变化。传递力调节机构能够改变解卷绕张力施加件所传递的力,因此容易应对不同纺纱条件。

Description

纱线卷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卷取机,其具有一个设在纱线供应侧与卷取装置之间的用于消除纱线松弛部分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特别地讲,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纱线卷取机,其采用了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用于例如将纱线拼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松弛纱线卷绕起来,在经过了纱线拼接操作而重新启动卷绕操作时调节纱线张力,并且在正常卷绕过程中抑制卷绕张力的变化。
背景技术
在纺纱机(例如空气纺纱机)中,利用作为原料的纱条(纤维束)产生纺制纱线,然后将纺制纱线卷绕成预定的筒纱;如果检测到纱线缺陷,则纱线的有缺陷部分会被切割器切断并去除。然后,纱线拼接装置将从作为纱线供应侧的纺纱装置后续供应出的纱线的前端与筒纱侧的纱线端拼接在一起。纱线拼接操作是在纱线保持停止卷绕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为了消除纺纱装置后续供应的纱线的松弛,可以采用这样一个装置,其利用一个被称作松弛消除管的吸管吸引纱线的多余部分,例如日本特开2001-159039号公报中所描述。然而,近来随着纺出速度的增大,纱线松弛量也逐渐增大。因此,越来越难以利用上述吸管系统来应对这种增大的纱线松弛量。吸管系统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纱线只被基于负压的吸力空气牵拉,因此难以在纱线松弛消除过程中充分地张紧纱线。
因此,为了取代吸管系统,还有一种辊式纱线驻留装置(纱线松弛消除装置)被提出,例如日本特公平4-13272号公报中所描述的,其用于将纺纱装置供给的纱线临时卷绕在驻留辊(松弛消除辊)上,以消除纱线松弛。纱线驻留装置与一个纱线结合装置(纱线拼接装置)一起承载在一个可以沿纺纱机运行的维护装置(作业台车)上。此外,除了驻留辊以外,纱线驻留装置中还设有一个返回元件。该返回元件的功能是,当纱线在拼接过程中向驻留辊上卷绕时引导纱线的导入,并且在纱线从驻留辊上解卷绕之后重新开始向纱筒上卷绕时将纱线引导至卷绕辊并同时向纱线施加一定量的解卷绕张力。
除了在纱线拼接操作中消除纱线松弛以外,纱线松弛消除装置还可以用于在正常卷绕操作中调节纱线张力。这涉及到例如联邦德国专利No.2553892中描述的一项技术。根据该技术,纱线松弛消除装置设在纺纱装置与卷取装置之间,并且包括一个被纱线环绕着的松弛消除辊。接下来,基于筒纱的卷绕速度的变化,增大或减小驻留在松弛消除辊上的松弛量,以吸收张力(卷绕速度)的变化。具体地讲,通过在纱线卷绕速度增大到超过纺出速度时减小驻留在松弛消除辊上的松弛量,并在纱线卷绕速度减小到低于纺出速度时增大松弛量,纱线张力(卷绕速度)的变化可以被吸收。例如,如果要形成锥筒纱,则该技术预期能够抑制纱线张力的周期性变化,这种状力变化可能因筒纱的小径侧和大径侧之间的纱线卷绕速度(筒纱的圆周速度)的不同而产生,并且这种不同会导致,在纱线以低速卷绕的小径侧,松弛量增大,而在纱线以高速卷绕的大径侧,松弛量减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590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4-132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联邦德国专利No.2553892。
下面说明第一个技术问题。利用日本特公平4-1327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技术,在重新启动卷绕之后纱线从驻留辊上解卷绕时,纱线驻留装置的返回装置预期将接触纱线以将其张紧。为此,日本特公平4-13272号公报中描述了利用返回元件对卷绕张力进行调节。然而,纱线驻留装置与纱线结合装置一起承载在维护装置上。因此,如果纺纱机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纺纱单元,则不可能使任意一个纺纱单元都能够将纱线卷绕在纱线驻留装置上以实现张力调节。具体地讲,假定纱线拼接操作是在纺纱机的一个纺纱单元上进行的,维护装置已经移至该纺纱单元。然后,如果另一纺纱单元需要进行拼接操作,则维护装置必须尽可能快地移至后一纺纱单元处。因此,正在进行拼接操作的前一纺纱单元必须尽可能快地完成纱线拼接操作并完成纱线从驻留辊的解卷绕,同时利用驻留辊消除纱线松弛。为了提高解卷绕速度,必须采用解卷绕张力调节装置,以将返回元件作用在纱线上的阻力预设在很小的值。然而,这样会带来不利,即同正常卷绕操作中的卷绕张力相比,返回元件与卷绕的筒纱之间的纱线张力即卷绕张力会降低。
另一方面,联邦德国专利No.2553892中没有披露用于调节从松弛消除辊解卷绕的纱线的解卷绕张力的装置。也就是说,联邦德国专利No.2553892中没有披露任何能够容易地应对诸如纱线类型、纱线数量、纺出速度等纺纱条件变化的装置。因此,联邦德国专利No.2553892中公开的技术不能在任何纺纱条件变化后校正纱线的解卷绕张力或卷绕张力。结果,纱线可以被卷绕成不良筒纱。另外,对于联邦德国专利No.2553892中描述的纺纱机,松弛消除装置采用了用于穿线操作的复杂结构。因此,需要采用单独的用于调节张力的张紧器,因而所需的零件数量增多了。该纺纱机的另一个缺点是纱线路径的构成不佳,即纱线需要在很多位置上接触相关零件。
第二,纺纱机(例如空气纺纱机)利用作为原料的纱条(纤维束)产生纺制纱线,然后利用纱线卷取机将纺制纱线卷绕成预定的筒纱,纱线卷取机中设有多个卷取单元,并且包括一个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用于消除可能发生在作为纱线供应侧的纺纱装置与卷取装置之间可能出现的纱线松弛。利用这种纺纱机,如果检测到纱线缺陷,纱线缺陷部分被切割器切断并去除。然后,纱线拼接装置将从纺纱装置后续供应出的纱线的前端与筒纱侧的纱线端拼接在一起。纱线拼接操作是在纱线保持停止卷绕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为了消除纺纱装置后续供应的纱线的松弛,可以采用这样一个装置,其利用一个被称作松弛消除管的吸管吸引纱线的多余部分,例如日本特开2001-159039号公报中所描述。然而,近来随着纺出速度的增大,纱线松弛量也逐渐增大。因此,越来越难以利用上述吸管系统来应对这种增大的纱线松弛量。吸管系统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纱线只被基于负压的吸力空气牵拉,因此难以在纱线松弛消除过程中充分地张紧纱线。
因此,除了吸管系统,还有一种辊式纱线驻留装置(纱线松弛消除装置)被提出,例如日本特公平4-13272号公报中所描述的,其用于将纺纱装置供给的纱线临时卷绕在驻留辊(松弛消除辊)上,以消除纱线松弛。纱线驻留装置与一个纱线结合装置(纱线拼接装置)一起承载在一个可以沿纺纱机运行的维护装置(作业台车)上。此外,除了驻留辊以外,纱线驻留装置中还设有一个返回元件。该返回元件的功能是,当纱线在拼接过程中向驻留辊上卷绕时引导纱线的导入,并且在纱线从驻留辊上解卷绕之后重新开始向纱筒上卷绕时将纱线引导至卷绕辊并同时向纱线施加一定量的解卷绕张力。
作为第二个技术问题,利用日本特公平4-13272号公报中描述的技术,纱线驻留装置与纱线结合装置一起承载在维护装置上。假定纱线拼接操作是在纺纱机的一个纺纱单元上进行的,维护装置已经移至该纺纱单元。然后,如果另一纺纱单元需要进行拼接操作,则在进行拼接操作的前一纺纱单元完成纱线拼接操作并且通过消除纱线松弛而实现纱线从驻留辊上解卷绕之前,维护装置不能移至后一纺纱单元处。因此,完成拼接操作所需的时间直接影响纺纱操作的时间。这样,纱线拼接操作的延迟会不利地延迟整个纺纱操作。
因此,利用日本特公平4-13272号公报中描述的纱线驻留装置,为了提高在纱线拼接完成之后纱线从驻留辊上解卷绕的速度,可以考虑减小用于引导纱线解卷绕的返回元件作用在纱线上的阻力。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纱线解卷绕过程中,返回元件与卷绕的筒纱之间的纱线张力,也就是卷绕张力,变得远小于在正常卷绕操作中的情况。这会导致纱线解卷绕与正常卷绕中的纱线张力不同。这种不同会导致从驻留辊解卷绕的纱线在卷绕到筒纱上时的卷绕张力减小。结果,会产生不规则的卷绕筒纱,并且会因张力大小的变化而导致在筒纱的端面上形成台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纱线卷取机用于解决传统技术中的前述第一个技术问题。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纱线卷取机,其中设置了多个卷取单元,每个卷取单元分别设有一个纱线松弛消除装置,所述纱线卷取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包括一个被旋转驱动的松弛消除辊、一个可以与松弛消除辊同心旋转的解卷绕张力施加件和一个设在松弛消除辊与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之间的传递力调节机构,所述传递力调节机构从松弛消除辊向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传递旋转驱动力,当等于或小于一个预定值的负载施加在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上时,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与松弛消除辊一起旋转,而当大于所述预定值的负载施加在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上时,解卷绕张力施加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独立旋转或转动,传递力调节机构可调节传递力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卷取机具有设在松弛消除辊与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之间的传递力调节机构。这使得适宜的卷绕张力容易维持。具体地讲,由于在卷绕张力较弱时仅有轻载作用在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上,因此解卷绕张力施加件用于在与松弛消除辊一起旋转以卷绕纱线的同时施加张力。在卷绕张力增大而导致作用在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上的负载超过预定值时,解卷绕张力施加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独立旋转或转动。这样可以防止在将要被卷绕到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中出现过大的卷绕张力。因此,通过将本发明应用在可能会在纱线拼接操作中出现纱线松弛的场合,可以在纱线拼接完成后当纱线从松弛消除辊上解卷绕时将施加到纱线上的张力调节到适宜的量值。也就是说,张力可以被调节到几乎等于正常卷绕时施加的卷绕张力。因此,可以容易地获得优质锥筒纱。或者,如果本发明被用于例如制造锥筒纱,则可以根据因轴向卷绕半径不一致所造成的卷绕速度变化而增大或减小卷绕在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量,以使纱线在松弛消除辊上卷绕和解卷绕时的纱线张力变化被抑制。
此外,本发明不需要任何张紧器。有利的是,因此可以减少零件的数量,并且减小与纱线接触的相关元件的面积。另外,纱线引入操作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传递力调节机构被构造成能够调节传递到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上的力。因此,可以容易地应对与纱线类型、纱线数量、纺出速度等卷绕条件相关的解卷绕张力和卷绕张力的变化。这一点对于制造各种不同的制品而言是有益的。
如权利要求2中所记载,所述传递力调节机构设在松弛消除辊与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之间的连接部分处,并且具有一个用于设置传递力大小的传递力调节操作部,所述传递力调节操作部是暴露的,因而可从外侧对其进行操作。这样,如果因卷绕条件的变化而需要改变或调节纱线解卷绕张力值,则操作者可以容易地进行调节操作。
如权利要求3中所记载,所述传递力调节机构的前端比从松弛消除辊上解卷绕的纱线的轨迹形成面更接近于所述松弛消除辊的基端。在这种情况下,从纱线松弛消除辊上解卷绕的纱线不容易与调节机构发生干涉或接触。因此,可以防止纱线质量下降。
另外,如权利要求4中所记载,所述传递力调节机构的前端位于所述松弛消除辊的前端面与基端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可靠地防止从松弛消除辊上解卷绕的纱线与调节机构发生干涉。
本发明还提供了能够解决传统技术中的前述第二个技术问题的纱线卷取机。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纱线卷取机,其中设置了多个卷取单元,并且一个包括纱线拼接装置的作业台车可以在这些卷取单元之间移动,所述纱线卷取机的特征在于,每个卷取单元分别设有一个纱线松弛消除装置,所述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包括:一个松弛消除辊,因拼接而导致的松弛纱线卷绕在所述松弛消除辊上,以及一个解卷绕张力施加件,其在卷绕在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解卷绕时起作用,以向纱线施加预定的解卷绕张力(权利要求5)。
利用这种构造,一旦一个卷取单元上完成了纱线拼接操作,则在该卷取单元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的纱线被解卷绕的同时,作业台车可以移向另一个卷取单元。因此,如果要在多个卷取单元连续进行纱线拼接操作,则可以缩短作业台车停留在每个卷取单元处的时间。这样可以提高纱线卷取机的工作效率。此外,可以有更长的时间用于将卷绕在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解卷绕。因此,可以容易地向被解卷绕的纱线施加适宜的张力。具体地讲,解卷绕时的张力可以等于或接近正常卷绕时的张力。因此,可以可靠地获得适宜卷绕的筒纱。
在这种纱线卷取机中,所述解卷绕张力施加件设有一个解卷绕张力调节机构,用于预设施加在从松弛消除辊上解卷绕的纱线上的解卷绕张力的大小(权利要求6)。利用解卷绕张力施加件,可以根据纱线类型、纱线数量等卷绕条件而预设或预调节从松弛消除辊上解卷绕时的纱线张力。这样可以容易地应对卷绕条件的变化。
此外,可以设想,所述解卷绕张力施加件还可以被用作纱线引导元件,用于将纱线引导到松弛消除辊上(权利要求7)。在这种情况下,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的零件数量可以减少,以简化设备的结构。
还可以设想,所述作业台车可以根据一个卷取单元输出的纱线拼接请求信号而移向该卷取单元的位置,并且在作业台车移动到该卷取单元的位置后,所述松弛消除辊根据收到的检测信号而开始转动(权利要求8)。这种构造使得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松弛消除辊的操作与作业台车的操作可靠地联系起来。
优选地,每个松弛消除辊分别包括驱动装置,以便被独立地旋转驱动(权利要求9)。这种构造使得能够在各个卷取单元中独立地实施不同的纱线松弛消除操作。
还可以设想,所述驱动装置可被这样构造,即在卷绕在所述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已经完全解卷绕后,所述解卷绕张力施加件的位置改变到远离正常卷绕时形成的纱线路径,然后解卷绕张力施加件停止(权利要求10)。这样可以防止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与解卷绕之后被正常卷绕的纱线发生接触或摩擦。这样可以避免在卷绕重新开始后影响纱线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纺纱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在正常卷绕过程中的纺纱单元和作业台车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在正常卷绕过程中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部分的示意性放大侧视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在正常卷绕过程中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部分的示意性放大侧视图。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将要开始纱线拼接操作之前的纺纱单元和作业台车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开始纱线拼接操作时的纺纱单元和作业台车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开始纱线拼接操作时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部分的构造的示意性放大侧视图。
图9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在纱线拼接操作过程中的纺纱单元和作业台车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0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在纱线拼接操作过程中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部分的构造的示意性放大侧视图。
图1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开始纱线拼接操作时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部分的构造的示意性放大侧视图。
图1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完成纱线拼接之后将要开始卷绕操作之前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部分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完成纱线拼接之后将要开始卷绕操作之前张紧臂和摇臂的操作时序图。
图1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开始启动卷绕操作之后的纺纱单元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5中示出了第一实施例,其中图15A是在启动卷绕操作之后纱线刚从辊上解卷绕时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5B是处在相同状态的松弛消除辊从其前端所作的正视图,图15C是在图15A和15B所示过程结束后松弛消除辊反向旋转之后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构造的示意性放大侧视图,图15D是处在相同状态的松弛消除辊从其前端所作的正视图。
图16是用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的松弛消除辊的透视图。
图17示出了用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的松弛消除辊的例子,其中图17A是从前端所作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正视图,图17B是俯视图。
图18是用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的松弛消除辊的例子的侧视图。
图19示出了用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的松弛消除辊的例子,其中图19A是从前端所作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上半部分的放大正视图,图19B是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上半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2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部分的构造的示意性放大侧视图。
图21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纺纱机中的纺纱单元和作业台车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2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纺纱机中的纺纱单元和作业台车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正在执行降低卷绕速度的减速处理。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所用的松弛消除辊和纱线张力检测装置,其中图23A是从松弛消除辊和纱线张力检测装置的前端所作的正视图,图23B是俯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所用的松弛消除辊和纱线张力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25是设在下游侧导向件的底面上的纱线断开传感器的仰视图。
图26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松弛消除辊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上游”和“下游”是根据纱线在纺纱过程中的运行方向确定的。具体地讲,上游侧对应于纺纱装置,而下游侧对应于卷取装置。
[第一实施例]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纺纱机1的例子的正视图。图2是纺纱机1的一部分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放大图。纺纱机由例如空气纺纱机构成。纺纱机1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一个控制部1A;一个纺纱部1B,其内并列设置了大量的纺纱单元2;一个吹风部1C;以及一个作业台车3,其包括一个纱线拼接装置,并且可以沿着轨道R在各纺纱单元2之间自由运行。
纺纱机1的控制部1A实施以下控制:控制驱动轴41、42、43的驱动电机31、32、33的运转,其中所述驱动轴用于向构成纺纱部1B的所有纺纱单元2施加驱动力;控制为每个纺纱单元2配备的电机34、35运转;控制一个卷取装置(卷取单元)12的操作;等等。在本实例中,基于输入到一个输入部a中的各组值(对应于供应速度的纺出速度,纺出速度与卷绕辊速度的比值,等等),一个计算部b通过一个变换器c或激励器基板30向电机31输出纺出速度信息。此外,关于一个松弛消除辊(将在后文中描述)的转速信息通过一个激励器基板40输出到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的电机35。
纺纱部1B包括并列设置的大量纺纱单元2。每个纺纱单元被构造成可以单独设置其操作条件。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1的特征在于,每个纺纱单元2中分别设有一个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一个纺纱装置5和一个卷取装置12。纺纱单元2的结构将在后文中详细描述。
吹风部1C中装有负压供应装置,其用于通过空气管道向纺纱单元2的预期位置上供应负压(吸引压力)。吹风部1C可以向一个纱线吸引装置7等提供负压。
基于由任何一个要求纱线拼接的纺纱单元2传出的纱线拼接请求信号,作业台车3在轨道R上运行,以便移动到该纺纱单元2的位置上。然后,作业台车3停止。图3是纺纱部1B的结构的示意性侧视图,如图3所示,作业台车3包括:一个纱线拼接装置17,例如打结器或捻接器;一个吸管18,其吸引由纺纱装置5形成的纱线的一端,并将该端引导至纱线拼接装置17;一个吸嘴19,其吸引由卷取装置12支撑着的筒纱16的纱线端,并将该端引导至纱线拼接装置17;以及一个张紧臂20,其根据需要而接触并张紧一根纱线Y(见图12)。
可以考虑为每个纺纱单元分别配备纱线拼接装置17、吸管18和吸嘴19。然而,在纱线拼接装置17、吸管18和吸嘴19被安装在沿着纺纱单元2并列设置的方向运行的作业台车3上的情况下,这样一组部件使得可以仅利用一组上述部件对所有纺纱单元2进行纱线拼接操作。这样,可以简化纺纱机1的结构。
设在作业台车3上的用于纱线拼接的吸管18的作用是吸引纺纱侧纱线端。吸管18在其前端包括一个吸引口18a,并且可以绕着一个枢转支撑部18b转动。在纱线拼接操作时,吸管18向上转动,如图6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以使吸引口18a接近于纺纱装置5中的纱线排出口。然后,吸管18吸引纺出的纱线Y,然后在保持吸引纱线Y的情况下向下移动到图6中的实线所示的初始位置。吸管18如此将纺纱侧纱线Y1引导到纱线拼接装置17。另一方面,吸嘴19用作吸引卷绕侧纱线端的元件。吸嘴19在其前端包括一个吸引口19a,并且可以绕着一个枢转支撑部19b转动。在纱线拼接操作时,筒纱16停止旋转,然后沿着与正常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使纱线端向下转动。然后,纱线Y被位于向下转动的吸嘴19前端的吸引口19a吸引和俘获。然后,吸嘴19在保持着纱线Y的情况下向上转动到图6中的实线所示的初始位置。这样,吸嘴19将筒纱16一侧的纱线Y引导至纱线拼接装置17。
下面描述安置在纺纱部1B中的多个纺纱单元2。纺纱单元2分别是将纤维束S用作原料来制造纱线的单元。如图3所示,纺纱单元2包括牵引装置4、纺纱装置5、纱线进给装置6、纱线吸引装置7、切割器8、纱线缺陷检测器9、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上蜡装置11、卷取装置12。这些部件以上述次序沿着纱线路径E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布置。
牵引装置4由四个线性布置的成对辊组成,它们是例如后侧辊4a、第三辊4b、带有从其延伸出来的侧缘4c的第二辊4d、前侧辊4e,这些辊以上述次序从上游侧开始布置。纺纱装置5是例如空气型的,其利用回旋气流从纤维束S产生纺制纱线Y(以下简称作“纱线Y”)。纺纱装置5必须能够以每分钟几百米的高速纺出纱线。或者,纺纱装置5可以被替换为具有其它结构的纺纱装置;纺纱装置5可以利用空气喷丝口和一对捻纱辊产生纱线Y,或者可以是利用转杯的旋转产生纱线的自由端纺纱机。纱线进给装置6包括夹辊6a和传送辊6b,用于以将纱线Y夹在辊6a、6b之间的方式将纱线向下游进给。纱线吸引装置7总是吸引着纱线,在纱线缺陷检测器9检测到纱线Y的缺陷时,纱线吸引装置7吸引并去除由切割器8切断的纱线Y的片段。
卷取装置12将纱线Y卷绕在由摇臂14保持着的卷轴15上。卷取装置12包括一个转鼓13,其在接触卷轴15或筒纱16的状态下旋转。摇臂14被构造成能够枢转,以带动卷轴15或筒纱16与转鼓13接触或分离。
如图3至5所示,设在每个纺纱单元2中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分别包括:一个纱线松弛消除辊21,其用于将纱线Y卷绕并保留在其外周表面21a(见图17)上;一个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其根据特定的条件而与松弛消除辊21同步或独立地同心旋转;一个上游侧导向件23,其设置在松弛消除辊21的略微上游侧;一个驱动装置35,例如步进电机,其用于旋转驱动松弛消除辊21;一个激励器基板40(见图2),其用于控制驱动装置35;以及一个下游侧导向件36,其设在松弛消除辊21的下游并且具有狭缝36a。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支架37或类似物固定在纺纱单元2上。
如图16至18所示,松弛消除辊21紧固在驱动装置35的驱动轴35a上,以便与驱动轴35a一起旋转。因此,松弛消除辊21可以可靠地根据计算部b设定的转速而以可控的方式旋转。松弛消除辊21的设有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那一侧(纱线Y向其运行的那一侧)定义为前端P,其连接着驱动装置35的那一侧定义为基端Q。接下来,锥形部分21b、21d分别在基端Q一侧和前端P一侧形成在外周表面21a上,以使它们的直径向着相应的端面增大。松弛消除辊21的中间部分是具有固定直径的圆柱形部分21c。在纱线拼接操作中,由纺纱装置5纺出的纱线Y从基端Q一侧开始卷绕在外周表面21a上。然后纱线Y从前端P展出而延伸到卷取装置12(见图9至12)。基端Q一侧的锥形部分21b具有这样的功能,即通过使供应和卷绕的纱线Y从大径部分21b-1光滑地移动到小径部分21b-2,再移动到中间圆柱形部分21c,从而使纱线Y规则地卷绕在圆柱形部分21c的表面上。前端P一侧的锥形部分21d还具有这样的功能,即它能够防止出现滑出现象即卷绕的纱线Y在某个时刻滑出,同时使纱线Y顺序地先卷绕在小径部分21d-2上、再卷绕在大径部分21d-1上,从而确保纱线Y被光滑地拉出。
如图18所示,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设在松弛消除辊21的前端P一侧,一个杆状件22a固定在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上,从而通过一个传递力调节机构而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同心旋转。该传递力调节机构的构造如下所述。一个轮元件22b通过一个支承元件22c例如轴承而可旋转地安装在一个从松弛消除辊21的中部伸出的轴部21e上。杆状件22a的基部固定在轮元件22b上。轮元件22b被这样安装着,即通过一个传递力调节操作部22g而防止一个由诸如弹簧等施力器件构成的传递力施加件22f滑出,该传递力调节操作部22g螺纹连接在轴部21e的前端的螺纹部分上并且由例如一个螺母元件22d和一个推压件22e组成。这样,通过将螺纹连接在轴部21e的螺纹部分上的传递力调节操作部22g拧紧,根据本实施例的传递力调节机构可以以非步进的方式调节传递力施加件22f的压力(摩擦力)。
通过将传递力调节机构设在松弛消除辊21与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之间的结合部,并且将传递力调节操作部22g暴露在松弛消除辊21的前端P一侧,操作者可以容易地调节传递力。为了防止传递力调节机构妨碍纱线平滑地解卷绕,希望阻止传递力调节机构与一个由纱线Y从松弛消除辊21上解卷绕时的轨迹所形成的平面发生干涉。在本实施例中,轴部21e的前端相对于前端P安置在靠近松弛消除辊21内侧的位置上。这样,轴部21e和传递力调节操作部22g不会与纱线Y从松弛消除辊21上解卷绕时的路径发生干涉。因此,纱线的平滑解卷绕不会受到妨碍。
传递力调节机构可以调节由杆状件22a向松弛消除辊21施加的旋转阻力的大小。具体地讲,通过拧松传递力调节操作部22g,传递力施加件22f施加在轮元件22b上的压力(或摩擦力)会减小。这样,仅有弱负载就可以确保杆状件22a打滑和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的旋转独立地旋转。相反,通过拧紧传递力调节操作部22g,传递力施加件22f施加在轮元件22b上的压力会增大。这样,可以确保杆状件22a不打滑并且与松弛消除辊21整体旋转,除非有非常大的负载施加在杆状件上。
因此,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可以适宜地调节传递力调节操作部22g的松紧程度,以调节杆状件22a的运行状态,该杆状件22a根据从松弛消除辊21上展出的纱线Y的张力而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独立旋转。也就是说,传递力调节机构可以预设纱线Y从松弛消除辊21上展出时的解卷绕张力,所述张力随着纺纱条件例如纱线类型和纱线数量的不同而变化。调节杆状件22a的运行状态取决于松弛消除辊21通过传递力施加件22f传递的旋转力与从松弛消除辊21上展出的纱线Y的张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另一方面讲,通过利用传递力调节机构预调节杆状件22a的运行状态,可以预设杆状件22a向从松弛消除辊21上展出的纱线Y施加的阻力的大小。也就是说,传递力调节机构具有调节杆状件22a向纱线Y提供的解卷绕张力的功能。
通过将包括螺母元件22d和一个推压件22e的传递力调节操作部22g拧紧在轴部21e上,根据本实施例的传递力调节机构可以以非步进的方式调节传递力施加件22f的压力(摩擦力)。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个方面。除了前述轴部21e,也可以采用这样的轴部,即其具有一个位置调整部,用于以纵向预定间隔对推压件22e步进式定位。这样,推压件22e相对于轴部的安装位置可以步进式改变。或者,可以提供在轴部的纵向具有不同长度的多种型号的推压件22e。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适宜地改变安装在轴部上的推压件22e。除了上述摩擦调节机构,还可以考虑将利用电磁体的电磁离合器系统用作非接触型调节机构,以通过改变磁体的磁引力来调节传递力的大小。
在松弛消除过程中,根据本实施例的杆状件22a将与纱线接合(见图7和8),以使纱线Y可靠地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表面21a上。因此杆状件22a具有如下所述的特定形状。如图19中放大显示,杆状件22a包括:一个轴杆部分22a-1,其被成形为在其基端固定在轮元件22b上,然后沿着指向纱线Y的解卷绕区域的方向延伸至一个从松弛消除辊21的前端P略微突出的位置,再沿径向向外逐渐弯折至一个与辊21的轴线较为接近的弯折部位m;一个倾斜部分22a-2,其连接着轴杆部分22a-1并从作为轴杆部分22a-1和倾斜部分22a-2之间的边界的弯折部位m延伸出来,并且径向向外沿着与松弛消除辊2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以及一个前端部分22a-3,其连接着倾斜部分22a-2并且具有一个弯折部位k。这样,在倾斜部分22a-2的更接近前端j的那一侧,杆状件22a具有一个向着松弛消除辊21的基端Q一侧(辊的外周表面21a一侧)弯折的弯折部位l。弯折部位l构成倾斜部分22a-2和前端部分22a-3之间的边界。比弯折部位l更靠近前端j的前端部分22a-3在弯折部位k沿松弛消除辊21的旋转方向向外弯折。
从这些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所述三个弯折部位m、l、k中,在从前面对松弛消除辊2 1所作的轴向投影图中,弯折部位m位于内部区域中。另外两个弯折部位l、k位于轴向投影图的外部区域中。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纱线接合部R,其由前端部位j、弯折部位k和弯折部位l构成,并且具有一个向着松弛消除辊21的旋转方向张开的角度。纱线接合部R还与形成在松弛消除辊21的前端P与基端Q之间的外周表面21a相距预定距离。纱线接合部R还面对着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表面21a。另外,在所述投影图中,以下两个角度均被设为锐角:角度α,其形成在倾斜部分22a-2与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边缘上的一条切线之间,该切线位于所述外周边缘与倾斜部分22a-2之间交点处,以及角度β,其形成在倾斜部分22a-2上的位于弯折部位k与弯折部位l之间的部分松弛消除辊21的旋转轴线之间。
利用上面描述的形式,根据本实施例的杆状件22a能够实施以下操作。首先,作为轴杆部分22a-1和倾斜部分22a-2之间的边界的弯折部位m位于前述投影图中的内部区域中。因此,对于在纱线拼接操作将要启动之前由纺纱装置5供应的纱线Y,在与松弛消除辊21整体旋转的杆状件22a将纱线Y俘获并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时,杆状件22a可以利用倾斜部分22a-2容易地俘获纱线。此外,倾斜部分22a-2径向向外沿着与松弛消除辊2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并且具有成锐角的角度α。因此,由倾斜部分22a-2俘获的纱线Y能够被可靠地导引到前端部分22a-3的纱线接合部R。此外,倾斜部分22a-2的形状能够防止纱线Y嵌入杆状件22a与松弛消除辊21之间的间隙中。另外,纱线接合部R与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表面21a相距预定距离并且面对着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表面21a。因此,在杆状件22a与松弛消除辊21一起旋转时,与纱线接合部R相接合的纱线Y可以在预定位置被稳定地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表面21a上。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例的解卷绕张力施加件(纱线引导元件)22提供出了这样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其能够实施可靠的纱线导引操作和稳定的纱线卷绕操作。
假定弯折部位m位于前述投影图中的外部区域中,如图19中的双点划线所示。那么,即使杆状件22a沿着图10A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纱线Y也会接触杆状件22a上的比弯折部位m更靠近基端的轴杆部分22a-1,并且进入杆状件22a与辊前端P之间的区域,而不被位于弯折部位m和弯折部位l之间的倾斜部分22a-2俘获。然而,如果弯折部位m位于前述投影图中的内部区域中,则纱线Y会接触位于弯折部位m和弯折部位l之间的倾斜部分22a-2,从而被拾取。因此,随着杆状件22a的旋转,纱线Y可以沿着倾斜部分22a-2被从弯折部位m引导至弯折部位l。
另外,杆状件22a从弯折部位l折向辊基端Q一侧。因此,随着杆状件22a沿图19A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被倾斜部分22a-2拾取的纱线Y将被倾斜部分22a-2引导着经过弯折部位l和弯折部位k到达纱线接合部R。也就是说,纱线Y可以在靠近圆柱形部分21c(见图17B)的位置被加载到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表面21a上,然后被确实地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表面21a上。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杆状件22a中,至少是倾斜部分22a-2与前端部分22a-3之间的这一部分由单一的细棒或细杆构成。因此,纱线Y能够通过在杆状件22a的表面上滑动而从弯折部位m平滑地移动到纱线接合部R。此外,杆状件22a本身的重量可以较小。这样可以适宜地对负载的变化作出响应并且随从于这种变化。根据杆状件22a的形状,在有些情况下不必使纱线接合部R与辊外周表面21a相距预定距离以便面对着辊外周表面21a。
作业台车3设有一个由用于带动上游侧导向件23前进或后退的气缸或类似物构成的进退装置24以及一个用于控制进退装置24的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也就是说,上游侧导向件23是纱线移动装置,进退装置24是上游侧导向件23的驱动装置。然而,上游侧导向件23也可以是固定的,而纱线移动装置被单独设置。被进退装置24例如气缸驱动着前进和后退的上游侧导向件23是以下述方式设置的。当位于前进位置时(见图4和5),上游侧导向件23将纱线路径保持在使纱线Y不与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相接合的位置。当位于后退位置时(见图7和8),上游侧导向件23将纱线路径移动到使纱线Y与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的杆状件22a相接合的位置,并将纱线Y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杆状件22a被设置成与位于纱线路径上的纱线Y相接合,所述纱线路径以最短距离延伸于在常规纺纱操作中处于后退位置的上游侧导向件23与下游侧导向件36之间。也就是说,上游侧导向件23这样设置,以使与松弛消除辊21一起旋转的杆状件22a的旋转轨迹面与纱线路径交叉。
下面描述如前所述构造的纺纱机1的操作。如图3至5所示,在作业台车3处在未停止状态而纺纱单元2进行常规操作时,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的上游侧导向件23被拉力件例如弹簧(图中未示出)强制牵拉而保持在后退位置。在正常纺纱(卷取)操作中,当纱线Y未被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时,纺纱电源2没有输出任何纱线拼接请求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旋转指令通过激励器基板40而被输出到驱动电机35。此外,将在后文中描述的控制使得杆状件22a停止在这样的位置上,即杆状件22a与纱线路径分离而不接触(见图8中的双点划线以及图15C、15D)另外,即使松弛消除辊21旋转,而且纱线Y在纱线路径上运行,该纱线路径导致纱线Y与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接合,但由于由特定或更高的张力施加在纱线Y上,因此纱线Y不会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纺纱机1的每个纺纱单元2分别采用了一个牵引装置4,用于将纤维束S进给到纺纱装置5中。然后,纺纱单元2利用纱线进给装置6将纺纱装置5纺制产生的纱线Y向下游进给。然后,纱线Y移经纱线吸引装置7和纱线缺陷检测器9的正前方。接下来,纺纱单元2将纱线Y经上游侧导向件23、下游侧导向件36和上蜡装置11进给到卷取装置12。然后,卷取装置12将纱线Y卷绕在卷轴15上,以形成筒纱16。
在任一纺纱单元2的纱线缺陷检测器9检测到纱线Y的缺陷例如团块时,纺纱单元2的切割器8切断纱线Y。与此同时,牵引单元4的后侧辊4a和第三辊4b停止旋转。在卷取装置12时,摇臂14转动,以使筒纱16与转鼓13分离(见图6)。接下来,基于其情况,筒纱16自然停止旋转或被强制停止旋转。第二辊4d、前侧辊4e的旋转驱动被持续。
纱线Y上的由切割器8切断并且位于卷取装置12一侧的部分Y2被卷绕在惯性旋转的筒纱16上。对于纱线Y上的位于纺纱装置5一侧的部分Y1,牵引单元4的后侧辊4a和第三辊4b停止旋转,以将位于停止的第三辊4b和持续旋转的第二辊4d之间的纤维束S引出并切断。从这一切断位置至切割器的位置之间的纱线片段被持续旋转的第二辊4d和前侧辊4e进给。纱线片段移经纺纱装置5,再被纱线吸引装置7吸引并去除。
根据纺纱单元2在进行上述操作时输出的纱线拼接请求操作,作业台车3在轨道R上运行并移动到需要拼接纱线的纺纱单元2的位置。一旦作业台车3到达预定位置,作业台车3的进退装置24就会将上游侧导向件23移动到图4所示的前进位置。纱线路径被改变到不与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相接合的位置。然后,基于后续到达的检测信号,纺纱单元2通过激励器基板40向驱动电机35输出旋转指令。纺纱单元2开始将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的松弛消除辊21旋转一段适宜的时间。这样,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的松弛消除辊21的操作可以可靠地与作业台车3的运转相联系。
接下来,作业台车3实施下述拼接操作。如图6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吸管18向上转动,以使吸引口18a接近于纺纱装置5中的纱线排出口。接下来,纺纱单元2重新启动停止着的后侧辊4a和第三辊4b,以使它们进入被驱动着运转的状态。纤维束S因此而被引入纺纱单元5,以重新启动纺纱。吸管18吸引并俘获由纺纱单元5连续纺出的纱线Y1的纱线端。然后,吸管18向下移动到图6中的实线所示的初始位置,以将纱线Y1引导至纱线拼接装置17。纱线Y1从夹辊6a一侧被引入纱线进给装置6。吸管18持续地吸引由纺纱单元5纺出并进给的纱线Y1,直至随后的纱线拼接操作启动。
在吸管18开始转动的同时(或略微之前或之后),吸嘴19向下转动到图6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之后,位于吸嘴19末端的吸引口19a用于吸引并俘获从沿着与正常操作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筒纱16上引出的纱线Y2的纱线端。纱线Y2因此而被抽出。然后,在保持吸引的同时,吸嘴19向上转动到图6中的实线所示的初始位置。卷取装置12一侧的纱线Y2因此而被带到纱线拼接装置17附近。
接下来,纱线拼接装置17启动拼接操作。一旦纺纱单元5一侧的纱线Y1和卷取装置12一侧的纱线Y2被带到纱线拼接装置17附近,设在纱线拼接装置17中的一个纱线操纵杆(图中未示出)将两个纱线Y1、Y2夹持并加载到纱线拼接装置17的一个作业执行部。然后,进行纱线拼接操作。在纱线拼接操作启动之前,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的上游侧导向件23仍然位于前进位置,以将纱线路径保持在不与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接合的位置。
在纱线拼接装置17夹持着纱线Y1、Y2时,吸管18不能吸引或拾取纱线Y1。因此,如果没有被采取行动的话,由纺纱装置5进给的纱线Y1会被收集到纱线拼接装置17的上游侧。因此,在纱线拼接操作将要开始之前,具体而言,是在纱线操纵杆将要夹持纱线Y1、Y2之前,进退装置24被启动,以将上游侧导向件23退回,如图7和8所示。纱线Y1的路径被改变到与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的杆状件22a相接合的位置。因此,与松弛消除辊21一起旋转的杆状件22a会将纺纱单元5进给的纱线Y俘获并引至松弛消除辊21上的作为卷绕表面的圆柱形部分21c。纱线Y1因此而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这样可以避免纱线Y1松弛,这种松弛可能会在纱线拼接操作时出现在纺纱装置5与纱线拼接装置17之间。
如前所述,杆状件22a可以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独立旋转。然而,除非有特定或更大的负载作用在杆状件22a上,否则它将与松弛消除辊21一起旋转。在纱线松弛消除操作中,下游侧(卷绕侧)的卷绕速度低并几乎为零。因此,只有很小的负载作用在杆状件22a上,因此它将与松弛消除辊21一起旋转。
由于杆状件22a被如前所述地形成,因此它可以确保与纱线Y接合。此外,纱线Y不会在卷绕操作中嵌入松弛消除辊21与杆状件22a之间的间隙中。另外,上游侧导向件23的后退操作是在这样的方向上进行的,即能够导致纱线路径缩短(达到前述最短距离),以使纱线张力被解除。因此,在纱线Y1与杆状件22a接合时,纱线张力的增加能够得到缓解。这样可以防止纱线断裂。日本特公平4-1327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结构通过转动纱线导向件而将纱线弯曲并推入辊中央。因此,纱线容易过度张紧并断裂。相反,本发明可以防止像日本特公平4-13272号公报中所披露的那样弯曲并推入纱线。因此,可以防止纱线断裂。
松弛消除辊21的旋转速度是由计算部b基于纺纱装置5纺出纱线的速度(基本上等于纱线进给装置进给纱线的速度)以及输入部a输入的信息计算的,以提供出适宜的纱线张力。上游侧导向件23移向后退位置的时间是考虑到纱线Y的纺出速度而确定的。以纱线拼接装置17夹持纱线Y1、Y2的时间为基准,上述后退时间被设置成略早于夹持时间。如果后退动作被延迟,则由纺纱装置5陆续纺出的纱线Y1可能会松弛。那么松弛消除辊21可能会接触不到纱线Y1。相反,如果后退动作过早地出现的纱线Y1、Y2被夹持之前,则位于纱线拼接装置17处的纱线Y1可能会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从而导致纱线拼接故障。即使纱线拼接装置17能够成功地拼接纱线,也会有过量的纱线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如果纱线的卷绕量超出了可被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驻留纱线许用量,则纱线片端会在松弛消除辊21上非正常地彼此叠加。这样,纱线Y可能不会平滑地解卷绕,从而导致纱线拼接操作不佳,例如出现纱线断裂。
一旦纱线拼接装置17对纱线的拼接结束,摇臂14就会沿返回方向转动,以使筒纱18与转鼓13接触。然后,纱线Y的卷绕操作重新启动。然而,从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延伸处的纱线Y在纱线拼接完成后马上进入承受低张力状态。因此,如果筒纱16被快速带到与转鼓13接触,则纱线张力可能会快速增大到使纱线Y过度张紧并断裂。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个可以张紧纱线并且前进和后退的张紧臂20和一个可以调节摇臂14的转动速度的返回速度限制机构26,如图12所示。张紧臂20是一个杠杆结构,例如图中所示的。张紧臂20干涉并弯曲纱线Y,以便在筒纱16将要接触转鼓13之前增大纱线张力。因此,在卷绕重新开始时纱线张力的变化较小。速度限制机构26被构造成使用可被驱动源(图中未示出)驱动着旋转的凸轮26a、连杆26b或类似物。速度限制机构26连接着设在摇臂14上的连接部26c,以便在筒纱16将要接触转鼓13之前限制摇臂14的转动速度。
张紧臂20和摇臂14可以以例如图13中的时序图所示的方式操作。具体地讲,通过速度限制机构26的凸轮26a所执行的旋转驱动,张紧臂20、连接部26和摇臂14均被连杆26b  动着基于适宜的定时而操作。在拼接完成(时间T0)之后,摇臂14首先开始沿返回方向转动(时间T1)。速度限制机构26控制摇臂14,以使其转动速度(角速度)不超过一个预定值ω。一旦筒纱16被带到非常接近于转鼓13的表面,摇臂14的角速度被降低(时间T2)而达到一个特定值ω1。之后,该较小的角速度ω1被维持,直至筒纱16与转鼓13实现接触(T4)。摇臂14在较小角速度下的驱动动作称作滑动接触驱动。这种角速度控制使得筒纱16与转鼓13的表面滑动接触。这样可以抑制因接触而导致的张力快速升高。
另一方面,在摇臂14开始被滑动接触驱动(时间T2)之后、筒纱16与转鼓13发生滑动接触(T4)之前,张紧臂20前进(时间T3)。纱线Y因此而被张紧。纱线Y在纱线拼接结束之后立即承受低张力。然后,筒纱16和转鼓13彼此接触而重新开始正常的卷绕操作。纱线张力因此而快速增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的情况下,在筒纱16与转鼓13实现接触之前,纱线张力略微增加,以防止纱线张力快速升高。这样,在重新开始正常卷绕操作时,纱线张力的变化量可以减小,以防止纱线被过度张紧并断裂。接下来,在第二阶段,筒纱16与转鼓13发生滑动接触,以进一步抑制纱线张力变化。一旦筒纱16与转鼓13完全接触以重新开始正常卷绕操作,张紧臂20就会后退并与纱线Y分离(时间T5)。
在拼接操作结束且卷绕操作重新开始后,作业台车3不再与纱线Y接合,并且可以离开已经开始纺纱操作的纺纱单元2。因此,在另一纺纱单元输出纱线拼接请求信号后,作业台车3可以在卷绕操作重新启动之后立即移至目标纺纱单元处,而不必等待纱线从松弛消除辊21上解卷绕。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1可以节省作业台车3所需停留在单一纺纱单元2处的时间。这使得作业台车3能够比现有技术中的作业台车更为快速地移动到另一请求纱线拼接的纺纱单元。此外,还可以减少另一请求纱线拼接的纺纱单元所需停止纺纱的时间,从而可以提高操作效率。
在从纱线拼接操作开始直至卷绕操作重新启动的时段内,由纺纱装置5产生并进给的纱线Y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然而,一旦卷绕操作被重新启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与卷取装置12之间的卷绕速度会增大到特定值之上,以使卷取装置12承受的张力被施加到纱线Y上。这是因为,卷绕速度与纺出速度之比被设置成能够向纱线施加适宜的张力。这样,基于传递力调节机构的设定值,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与卷取装置12之间的纱线张力使得预定大小的负荷作用在杆状件22a上。因此,杆状件22a相对于沿卷绕方向持续旋转的松弛消除辊21所传递的力呈现出独立的行为(转动或旋转)。因此,卷绕并驻留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纱线Y会被下游侧导向件36逐渐从松弛消除辊21上拉出并解卷绕。此时,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的杆状件22a和辊的大径部分21d-1将引导纱线Y以使之均匀地解卷绕,同时放置纱线Y滑出。通过沿着与杆状件22a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松弛消除辊21和传递力施加件22f,旋转力被传递到杆状件22a上,以将纱线Y解卷绕。杆状件22a因此而向纱线Y施加适宜的张力,以使纱线Y提供出抵抗力,以抵抗用于将从松弛消除辊21上展出的纱线Y向卷取装置12牵拉的力。因此,纺纱机具有使纱线Y从松弛消除辊21上解卷绕的解卷绕张力与正常卷绕张力基本上相匹配的功能,以使筒纱16的卷绕状态在正常卷绕和松弛消除过程中均保持均匀。由于近年来一直试图提高纺出速度,而且随着纺出速度的升高,纱线松弛量也一致地增大,因此本发明的这些效果特别显著。
在这种情况下,下游侧导向件36必须安置在松弛消除辊21的轴部21e在辊前端P一侧的延长线上,如图7和18所示。这是因为,如果在纱线Y从松弛消除辊21上解卷绕时下游侧导向件36安置在偏离轴部22e的延长线的位置上,则根据纱线Y与松弛消除辊21分离的位置,分离部分与下游侧导向件36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以导致解卷绕张力变化。另外,如果下游侧导向件36安置在非常偏离轴部22e的延长线的位置上,则松弛消除辊21的旋转力可能会引起一个将纱线卷绕在松弛消除辊上的力,从而导致纱线实际上不得不被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是同时具有两种功能的单一元件。也就是说,在纱线拼接操作将要开始之前,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用作纱线操纵件,以将纱线Y1引导到松弛消除辊21上。并且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还能够提供出解卷绕张力施加功能,以便在纱线解卷绕时向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纱线施加预定的解卷绕张力。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的构成元件的数量。
在卷绕操作重新启动且纱线Y从松弛消除辊21上的解卷绕完成后,杆状件22a从松弛消除辊21上接收到的旋转力会与运行着的纱线的张力平衡。因此,杆状件22a在图14、15A、15B所示的位置保持与纱线Y接合。在正常纺纱中,如果纱线Y未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则在没有采取任何动作时,纱线Y将在被卷绕到筒纱16上之前以保持与杆状件22a接触的状态运行。因此,纱线Y与杆状件22a之间的摩擦力可能会影响纱线的质量乃至用纱16的质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一旦纱线开始从松弛消除辊21上解卷绕,则松弛消除辊21会反向转动大约180度至分离位置,在此杆状件22a不与纱线Y接触,如图8中的双点划线以及图15C、15D所示。接下来,松弛消除辊21停止在分离位置。这样可以防止纱线Y的质量下降。
例如,可以利用计时控制来调节松弛消除辊21的反向旋转时间。具体地讲,从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开始纱线松弛消除操作开始,在松弛消除辊21旋转了预定时间后,松弛消除辊21自动反向旋转,然后停止。或者,可以在松弛消除辊21的上游或下游的适宜位置上布置一个张力传感器,以监测解卷绕纱线的张力。这样,一旦张力值满足特定条件,就可以判断纱线Y完全松开并从松弛消除辊21上解卷绕。接下来,松弛消除辊21可以反向旋转,然后停止。
如图3等所示,切割器8和纱线缺陷检测器9布置在松弛消除辊21的上游并且彼此接近。其原因如下所述。如果切割器8被安置在松弛消除辊21的下游,那么在松弛消除辊21消除松弛时如果纱线缺陷检测器9检测到缺陷,则被切割器8切出的上游纱线端将保持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为了去除该纱线端,需要采用复杂的结构和复杂的控制。也就是说,必须采用单独设置在切割器8下游的去除装置,以便在松弛消除辊21反向旋转时排出残存在纱线端。
现在假定出于上述原因将切割器8布置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的上游,而将纱线缺陷检测器9布置在松弛消除辊21的下游。在这种情况下,在松弛消除辊21消除松弛时如果纱线缺陷检测器9检测到缺陷,切割器8将切断纱线Y。被切割器8切出的纱线端与由纱线缺陷检测器9检测到的纱线缺陷位置之间的长度会增加一定量,该增加量等于纱线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长度。由于吸嘴19从纱线切割端至纱线缺陷部分吸引并俘获纱线Y,因此较大量的纱线需要被废弃,或需要较长时间用于吸引。在一些情况下,吸嘴19可能不能够吸引或俘获纱线缺陷部分,因此纱线缺陷部分可能未在纱线拼接之前被去除。这样,不利的是,纱线缺陷部分可能会卷绕到筒纱16中。因此,出于前述原因,切割器8和纱线缺陷检测器9优选布置在松弛消除辊21的上游并且彼此接近。
上游侧导向件23在将要由松弛消除辊21进行纱线松弛消除操作之前前进,其部分原因在于,在将要进行松弛消除操作之前,在纱线Y的路径处在非接合位置的情况下,纱线Y必须被从纱线缺陷检测器9去除。这是因为,如果在将要进行松弛消除操作之前使纱线Y移经纱线缺陷检测器9以检测纱线缺陷,则在纱线Y被杆状件22a抓住时产生的振动可能会被纱线缺陷检测器9错误地判断为纱线缺陷。这样,不利的是,纱线Y会被错误地切断。因此,如本实施例中所述,在将要进行松弛消除操作之前将纱线Y从纱线缺陷检测器9排出,并且在杆状件22a抓取纱线以便进行松弛消除操作时使纱线Y经过纱线缺陷检测器9,以检测出纱线缺陷,从而可以避免上述缺点。
[第二实施例]
在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中,松弛消除辊21的上游侧导向件23可以是固定的,而下游侧导向件36可以是可移动的,如图20所示。然而,考虑到前面描述的构造,其中上游侧导向件23比下游侧导向件36更靠近纱线缺陷检测器9,如果需要满足在将要进行松弛消除操作之前将纱线Y从纱线缺陷检测器9去除这一条件,则在将纱线Y从纱线缺陷检测器9去除时优选使上游侧导向件23前进以弯曲纱线Y。这种方式减小了移动行程,并且同下游侧导向件36进退的情况相比可以防止零件过分突出。
然而,除了如前所述操作纱线缺陷检测器9以外,还可以例如设置用于电气接通和断开纱线缺陷检测操作的控制器,以便在将要对纱线Y进行松弛消除操作之前断开纱线缺陷检测器9的操作,并且在杆状件22a抓住纱线Y之后立即接通纱线缺陷检测器9的操作。这样就不需要将纱线Y从纱线缺陷检测器9去除。因此,图19中所示的构造可以容易地实施。
[第三实施例]
在前面描述的实施例中,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用于消除纱线拼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松弛。然而,该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也可以用于构成这样的纺纱机,其即使是在正常纺纱操作中也能够适宜地调节卷绕速度以使纱线Y松弛,并且使得纱线Y总是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一个例子是这样的纺纱机,其中在形成锥筒纱时,纱线Y总是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以吸收可能因卷绕速度不同而在筒纱的大径侧和小径侧产生的卷绕张力差异。
在形成锥筒纱时,由于轴向纱线卷绕半径即使是在一次横动行程内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纱线张力容易变化。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被设置在纺纱装置与卷取装置之间。纱线松弛消除装置被设置成使得纺纱装置供应的纱线总是卷绕在松弛消除辊上并同时被解卷绕和被进给到卷取装置,并且使得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与解卷绕的纱线相接合。具体地讲,在维持例如图10和11所示的状态下进行纱线解卷绕操作。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被这样设置,即在作用于杆状件22a上的负载为预定值或以下时,与松弛消除辊21整体旋转,而在负载超出预定值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独立地转动或旋转,如前所述。因此,在卷绕速度下降时,与松弛消除辊21整体旋转的杆状件22a将张紧纱线并将其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在卷绕速度上升时,随着负载的变化,杆状件22a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独立地转动或旋转,以抑制纱线张力的增加。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功能,即利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减小和稳定纱线张力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在纱线被卷绕成锥筒纱时出现。此外,本发明采用了这样的构造,其中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和松弛消除辊21通过传递力调节机构而彼此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容易地改变用于使杆状件22a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独立转动或旋转的负载的大小。因此,容易应对因纱线类型、纱线数量、纺出速度等纺纱条件不同而变化的解卷绕张力。
[第四实施例]
作为示例,如果用于形成锥筒纱,则需要保持将纱线卷绕在松弛消除辊上,以便利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吸收卷绕速度或纱线张力的变化。因此,本提供了一种纺纱机,在驻留于松弛消除辊21上的纱线松弛量将被耗尽时,其能够通过降低转速而将松弛量提高到预定值,以防止驻留于松弛消除辊21上的纱线松弛量不足。根据本实施例的纺纱机的主要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然而,如图21和22所示,卷取装置12的摇臂14可以绕着枢轴14a转动。此外,作为用于降低卷绕速度的装置的回转控制机构60,可以被用来控制卷轴15或筒纱16与转鼓13的接触动作以及卷轴15或筒纱16保持与转鼓13分离的时间。回转控制机构60包括:一个气缸64,其具有一个与摇臂14的一端相连的活塞杆65;一个压缩空气源,其用于向气缸6供应用于压力接触的压缩空气和用于分离的压缩空气;一个电磁阀装置63,其用于切换压缩空气向气缸64的供应路径;一个控制器62,其控制电磁阀装置63的操作;一个单元控制器61,其向控制器62输出控制信号;以及其它元件。
在纺纱时,回转控制机构60使得用于压力接触的压缩空气总是作用在气缸64上,以使活塞杆65后退,从而使筒纱16以预定接触压力与转鼓13接触。然后,在需要时,气缸64被供应用于分离的压缩空气,其压力比所述用于压力接触的压缩空气高,以使活塞杆65伸出,从而将筒纱16与转鼓13分离。此时,单元控制装置61控制筒纱16保持与转鼓13分离的时间和分离时刻。具体地讲,单元控制器61基于已经输入的诸如纱线类型、纱线数量、纺出速度等纺纱条件数据以及由计时部测量的纺纱机已经运转了的时间而执行计算。然后,单元控制器61基于筒纱16的卷绕直径,也就是根据筒纱16的重量,向控制器62输出为使电磁阀装置63执行预期操作所需的控制信号。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还在松弛消除辊21的直接上游设有一个纱线张力检测装置50,其用于检测纱线Y的张力。如图23和24所示,纱线张力检测装置50包括:一个大致L形的细杆51,其安置在松弛消除辊21的上游并且靠近基端Q;一个枢转支撑部52,其支撑着细杆51的中部以使之能够枢转;以及一个开关件54,例如微型开关,在细杆51的末端部分53抵靠在开关件54上从而向其施加了预定压力或更高压力时,其输出ON操作信号。
在纱线Y未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时(见图4和5),细杆51位于不与纱线Y接触的位置。这样,没有力施加在细杆51上,且末端部分53未施加任何用力。因此,开关件54未进行ON操作(见图23B中的实线)。在纱线Y开始向松弛消除辊21上卷绕后,纱线Y会接触到细杆51。细杆51被纱线Y的张力推压。结果,如图23B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细杆51以枢转支撑部52为轴线转动,以使末端部分53按压在开关件54上。然后,预定或更高的张力作用在细杆51上,以使末端部分53施加预定压力或更高压力。这样,开关件54被接通,以向单元控制器61输出操作信号。
如上所述,末端部分53作用在开关件54上的压力取决于与细杆51接触的纱线Y的张力的大小。也就是说,开关件54根据纱线Y的张力的大小而接通和断开。此外,纱线Y的张力取决于纱线Y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卷绕量(松弛量)。这是因为,在大量的纱线被卷绕时,纱线Y与松弛消除辊21之间的滑动摩擦阻力大。因此,纱线Y不能在松弛消除辊21的表面上光滑地滑动。这样,松弛消除辊21的上游侧的纱线Y的张力大。相反,在只有小量的纱线Y被卷绕时,纱线Y可以在松弛消除辊21的表面上光滑地滑动。这样,松弛消除辊21的上游侧的纱线Y的张力小。因此,在大量的松弛纱线Y被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时,纱线张力足够大,以使开关件54保持在ON操作。在纱线Y的松弛量减小后,纱线张力也会减小,以使开关件54断开。利用这种机构,通过适宜地调节用于导致开关件54接通的纱线张力,根据本实施例的纱线张力检测装置50可以检测到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松弛纱线Y的量是超过预定值还是不足。纱线张力检测装置50因此而被用作卷绕纱线量检测装置。因此,可以利用简单的机构就可以光学检测纱线松弛量,而不需要光学检测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纱线量,也不需要接触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纱线。
下面描述在如前所述构造的纺纱机1被用于形成锥筒纱时的操作。如图3至5所示,在作业台车3处在未停止状态而纺纱单元2进行常规操作时,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的上游侧导向件23被拉力件例如弹簧(图中未示出)强制牵拉而保持在后退位置。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纱线卷区操作。此外,在纺纱机1的每个纺纱单元2中,牵引装置4将纤维束S进给到纺纱装置5,纱线进给装置6将纺纱装置5纺制产生的纱线Y向下游进给。然后,纱线Y移经纱线吸引装置7和纱线缺陷检测器9的正前方,并通过上游侧导向件23、下游侧导向件36和上蜡装置11而被进给到卷取装置12。然后,纱线Y被转鼓13带动着旋转,从而被卷绕在卷轴15上,以形成筒纱16。
在纱线的卷绕开始后,在适宜的时间,一个旋转指令通过激励器基板40(见图2)而被输出到松弛消除辊21的驱动电机35。如图6所示,松弛消除辊21被旋转驱动,该旋转驱动状态在纺纱过程中一直维持。如前所述,设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杆状件22a的旋转轨迹面被设置成与由上游侧导向件23和下游侧导向件36限定的纱线路径交叉。因此,松弛消除辊21的旋转导致杆状件22a与纱线Y自然接合。此外,杆状件22a被成形为使其容易与纱线Y接合且纱线Y不容易嵌入松弛消除辊21与杆状件22a之间的间隙中。因此,纱线Y可以被视当地引导到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表面上。因此,仅通过松弛消除辊21的旋转将能够使纱线Y可靠地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表面上,如图7和8所示。在这一点上,根据纺纱装置5的纺出速度(实质上是纱线进给装置6的纱线进给速度),计算部b利用来自输入部a的输入值计算并设置松弛消除辊21的转速,以使被纱线进给装置6向下游进给的纱线在刚被纺出后就立即承受适宜的张力。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具有将纱线Y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以消除纱线Y在纱线路径中的松弛的功能。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还具有增大或减小松弛量以调节纱线Y的张力的功能。这一机构将在下面描述。纱线Y驻留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松弛量取决于松弛消除辊21的上游侧纺出速度与下游侧卷绕速度(纱线从松弛消除辊21上的解卷绕速度)之间的差值。卷绕速度通常设置成略高于纺出速度,以便向纱线施加适宜的卷绕张力。这样,与上述速度差相对应的负载作用在杆状件22a上。这是因为,当纺出速度较高时,供应到松弛消除辊21的纱线Y的量总是大于解卷绕并被引导到卷取装置12的纱线Y的量,因而可以简单地增大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纱线量。
如前所述,杆状件22a能够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独立旋转。此外,传递力调节机构可以调节由松弛消除辊21传递到杆状件22a上的旋转驱动力。因此,当作用在杆状件22a上的负载为预定值或以下时,杆状件22a与松弛消除辊21整体旋转。因此纱线Y会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以增加松弛量。相反,当负载超过了预定值后,杆状件22a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独立地转动或旋转,以使纱线Y从松弛消除辊21上展出(解卷绕)。这样,传递力调节机构可以通过杆状件22a的独立转动(旋转)而适当地设置相关负载的大小,以向纱线Y施加预定的卷绕张力。如果卷绕速度不变而保持恒定,则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纱线Y以几乎固定的速率展出。
如果要形成锥筒纱,则纱线卷绕半径会在一次横动行程内发生变化。卷绕速度也因此而变化。如果下游侧卷绕速度增加,则杆状件22a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独立地转动或作旋转量增加,而且纱线Y的解卷绕量增大。因此,允许卷绕速度增加。相反,如果下游侧卷绕速度减小,则杆状件22a相对于松弛消除辊21独立转动或旋转的量减小,而且纱线Y的解卷绕量减小。因此,允许卷绕速度减小。在任一情况下,卷绕张力均由设在松弛消除辊21与杆状件22a之间的传递力调节机构决定。因此,可以施加稳定的卷绕张力,而与卷绕速度的增加和减小无关。利用上述机构,根据本实施例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提供了这样一种功能,即在纱线转绕成锥筒纱中时允许卷绕速度发生变化,以使卷绕张力保持恒定。
为了使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具有允许卷绕速度变化和稳定卷绕张力的功能,并且使纱线Y向松弛消除辊21上的引导操作步骤数量最小化,需要尽可能地维持纱线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也就是说,避免松弛量被耗尽。还必须在长时间内维持这种状态。此外,卷绕速度通常设置成略高于纺出速度。因此,除非对筒纱16的旋转进行控制,否则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全部纱线Y会很快解卷绕。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纱线的松弛量基于由设在松弛消除辊21紧邻上游的纱线张力检测装置50检测到的纱线张力而被检测。如果检测到松弛量不足,则筒纱16的卷绕速度减小,以恢复松弛量。
如果在松弛消除辊21存在预定或更大量的松弛纱线,而且上游纱线张力具有预定或更高值,则如图23B所示,纱线张力检测装置50的开关件54向图21和22中所示的回转控制机构60的单元控制器61连续输出ON信号。在松弛消除辊21的松弛量减小以使纱线张力下降到预定值以下后,开关件54停止输出ON信号。然后,单元控制器61向控制器62输出用于分离筒纱16的控制信号。然后,控制器62向电磁阀装置63输出操作信号。这样,用于分离的压缩空气被供应到气缸64。然后,如图22所示,气缸64的活塞杆65伸出,以使摇臂14转动,从而将筒纱16从转鼓13上分离。
从转鼓13上分离出来并且不再被施加旋转驱动力的筒纱16通过卷轴15与摇臂14之间的摩擦阻力或类似因素而降低转速。结果,如前所述,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的下游侧卷绕速度下降到低于从上游侧新引入松弛消除辊21中的纱线Y的纺出速度。速度差导致驻留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纱线松弛量增大。在使驻留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纱线松弛量增大直至达到预定值所需的时间经过之后,控制器62根据来自单元控制器61的控制信号输出操作信号。操作信号导致电磁阀装置63操作,以将用于分离的压缩空气从气缸64中排出。这样,活塞杆65后退,以使摇臂14沿返回方向转动,从而将筒纱16重新带到与转鼓13接触。然后,纱线卷绕程序以正常卷绕速度继续进行。
筒纱16的转动惯量随着卷绕直径的尺寸而变化。因此,在筒纱16与转鼓13分离后将卷绕速度降低到预定值以使驻留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松弛量增加到预定值所需的时间会发生变化。具体地讲,在筒纱16具有大的卷绕直径时,其转动惯量也大。因此,同小的卷绕直径相比,在筒纱16与转鼓13分离后需要更长的时间以将卷绕速度降低到预定值。为此,本实施例设置了用于调节筒纱16的减速控制量的调节装置,其通过计算筒纱16的卷绕直径以确定筒纱16的重量,并且根据卷绕直径来控制保持筒纱16与转鼓13分离的时间。
可以设想,所述调节装置可以包括,例如,一个设在单元控制器61中并且由纺出速度存储部和计时部组成的卷绕长度计算部、一个纱线类型和数量存储部、一个分离时间计算部等等。筒纱16的卷绕直径取决于纱线类型、纱线数量和卷绕长度。卷绕长度可以由卷绕速度(或纺出速度)乘以卷绕时间而得出。纱线类型、纱线数量和卷绕速度根据纺纱条件而被预设。因此,筒纱16的卷绕直径可以由计时部测量到的卷绕时间计算出来。然后,卷绕直径可以用于计算用于将筒纱16的转速降低到预定值所需的分离时间。在实际应用中,纱线类型、纱线数量和卷绕(纺出)速度具有预定值,而且卷绕时间与筒纱16的卷绕直径有关。因此,可以编制这样的程序,其中利用有关纱线类型、纱线数量和卷绕(纺出)速度的预输入数据,分离时间计算部能够根据由计时部测量到的卷绕时间而确定的卷绕直径来计算最佳分离时间。也就是说,筒纱分离时间可以仅根据卷绕时间而调节。
利用上述调节装置,根据本实施例的纺纱机1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如果纱线张力检测装置50在纱线卷绕过程中检测到驻留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松弛量下降到低于预定值,则回转控制机构60保持筒纱16与转鼓13分离预定的时间。单元控制器61中的调节装置根据由已经输入的纺纱条件和卷绕时间而确定出的筒纱16的卷绕直径来计算最佳分离时间。在经过了分离时间后,筒纱16再次与转鼓13接触。在筒纱16具有小的卷绕直径时,其转动惯量也小。因此,在筒纱16离开转鼓13后,其转速迅速减小。这样,松弛量会迅速恢复。因此,筒纱分离时间较短。随着卷绕直径的增大,转动惯量也相应地增大,因此在筒纱16与转鼓13分离后,筒纱16的转速只略微下降。因此,使松弛量增大的预定值所需的时间也相应地延长。如果筒纱分离时间不被调节而是设置为一致的值,则随着卷绕直径的增大,松弛量的恢复量会逐渐下降。结果,筒纱16因惯性而导致的旋转会阻碍松弛量的恢复,从而引起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全部纱线Y解卷绕。相反,本发明中,可以根据筒纱的卷绕直径而自动调节驻留的松弛量。因此,可以从卷绕过程的开始至结束保持松弛量的恢复量的恒定。这样有利于筒纱16的质量的稳定化。
在筒纱16的分离时间过长的情况下,筒纱16的旋转会停止。此时,即使纱线Y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的下游停止,一个横动导向件70也会试图使纱线Y横动。结果,横动导向件70可能会影响纱线Y的质量或导致纱线Y断裂。另外,如果停止了的筒纱16被快速带入与转鼓13接触,则纱线张力会快速变化,从而导致纱线断裂。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需要适当地设定筒纱16的分离时间。
另外,在纱线Y开始向空卷轴上卷绕后的短时间内,筒纱16的重量很小。在这种状态下,不利的是,前述分离操作可能很快地导致筒纱16旋转停止。因此,为了防止这一点,理想的是,在开始卷绕之后的短时间内,通过在短的时间间隔内反复进行分离和接触而完成分离操作,以逐渐增加驻留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松弛量,同时防止筒纱16的旋转停止。
[第五实施例]
可以采用这样一种实施形态,即根据预先设定的减速程序来降低筒纱16的卷绕速度以增大松弛量,而不必考虑驻留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的松弛消除辊21上的松弛量。例如,可以设想,通过反复执行下面的步骤,驻留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松弛量可以在特定的时段内得到恢复,即转动摇臂14以保持筒纱16与转鼓13分离预定的时间,然后将摇臂沿返回方向转动以使筒纱16与转鼓13再次接触。这种实施形态确保了在特定时间内恢复松弛量。结果,即使在纺纱机的操作过程中驻留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松弛量下降,纱线卷绕程序中的张力调节也能够可靠地继续而不停止。用于卷绕速度的减速程序可以根据纺纱条件而适宜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设在松弛消除辊21上游的纱线张力检测装置50可以省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松弛量增大的预定量所需的减速时间也会随着筒纱16的卷绕直径而相应地延长。因此,希望设置调节装置,其能够在筒纱16的每个减速步骤中根据筒纱16的卷绕直径的增加量而增加减速处理时间。
此外,下述方面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而解决叠圈和鞍形隆起两种问题:在筒纱16保持与转鼓13分离特定距离的情况下降低筒纱16的转速,同时筒纱16还与一个横动装置的横动导向件70分离至这样的程度,即纱线Y不会脱离横动导向件70。
[第六实施例]
即使不存在松弛量,如果能够在预定的短时间内重新启动松弛消除操作,也能够基于不同的纺纱条件防止筒纱16质量下降。因此,可以设想,可以设置一个解卷绕传感器,其用于探测纱线Y已经完全从松弛消除辊21上解卷绕,以便在纱线Y完全解卷绕后的预定时间内对筒纱16进行减速处理,以使驻留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松弛量增大到预定量。用于检测解卷绕完成的传感器可以是接触传感器、光电开关或微型开关或类似物,用来在纱线Y完全从松弛消除辊21上解卷绕后检测纱线Y的路径是否偏移到一个预设位置(见图6)。
如果解卷绕传感器检测到出于任何原因导致纱线Y完全解卷绕,则单元控制器61或类似物控制将筒纱16与转鼓分离,从而降低筒纱16的转速。在正常操作中,在纱线Y完全从松弛消除辊21上解卷绕后,设定的纱线路径与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的杆状件22a的旋转轨迹面交叉。因此,在筒纱16的转速下降以使纱线Y松弛后,杆状件22a会立即与纱线Y接合,以确保纱线Y与松弛消除辊21接合。在用于使松弛量增加到预定值所需的时间经过后,筒纱16被再次与转鼓13接触。然后,正常卷绕操作继续进行。在本实施例中,还希望根据筒纱16的卷绕直径来调节筒纱分离时间。
可以考虑,作为用于降低筒纱16的转速的减速控制装置,可以采用制动装置,其向卷轴15的支撑轴或摇臂14上的卷轴支撑部施加制动力,以强制筒纱16减速。该制动装置可以使制动力的大小根据减速控制量来调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转动惯量随着筒纱16的卷绕直径而变化,因此制动力的大小和/或作用时间可以基于筒纱16的卷绕直径而调节。或者,每个纺纱单元2中可以分别为转鼓13配备旋转驱动电机。这样,可以控制电机的运转以降低筒砂16的转速。
(关于卷绕直径检测装置)
用于检测筒纱16的卷绕直径的卷绕直径检测装置不但包括用于利用卷绕时间计算卷绕直径的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支撑着筒纱16的卷轴15的转速的装置,从而可以利用转速来计算筒纱16的卷绕直径。
[第七实施例]
在如前所述进行纱线拼接操作或是形成锥筒纱时,即使纱线保持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也可能会出于某种原因导致在松弛消除辊下游出现纱线断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措施,松弛消除过21会继续旋转,因而断裂的纱线端会被俘获在松弛消除辊21上,或者纱线Y会继续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必须进行去除操作。为此,一个纱线断裂传感器被设置在松弛消除辊21的下游,从而在检测到纱线断裂后立即采取措施。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纱线断裂传感器100的一个例子,可以采用由一个微型开关101和一个被铰接部分104支撑着而能够转动的线状或细棒状传感器杆103构成的元件,其布置在下游侧导向件36的下游(在设有上蜡装置11的情况下,该元件设在更下游侧),如图25所示。传感器杆103可以在其抵靠着微型开关101的传感器部102的位置X1与抵靠着挡块105的位置X2之间转动。传感器杆103被这样安装,即其能够可靠地与从松弛消除辊21上解卷绕并且经过下游侧导向件36的狭缝36a的纱线Y相接合。
在从松弛消除辊21拉出的纱线Y被纱线拼接装置17夹持着时(见图7),或从松弛消除辊21上解卷绕的纱线Y被卷绕在筒纱16上时(见图14),处在预定值或以上的张力作用在经过下游侧导向件36的狭缝36a的纱线Y上。因此,纱线断裂传感器100的传感器杆103被纱线Y推至位置X1。微型开关101的传感器部102因此而被推压,以使微型开关101输出ON信号。如果出于任何原因导致在松弛消除辊下游出现纱线断裂,则作用在传感器杆103上的力消失。然后,传感器杆103停止推压传感器部102,以中断从微型开关101输出ON信号。这样,通过例如使设在纺纱单元2中的单元传感器检测ON信号输出的中断而检测到纱线断裂的发生。
如果纱线断裂传感器100因此而检测到在松弛消除辊下游出现纱线断裂,则纺纱装置5停止纺纱,松弛消除辊21反向旋转以将卷绕的纱线解卷绕。这样纱线Y会被设在上游的纱线吸引装置7俘获并吸引,然后被排出。
在这一点上,如果纱线吸引装置7如前所述俘获并吸引纱线Y,则希望降低松弛消除辊21的表面的摩擦系数。降低摩擦系数的目的在于,使纱线Y可以更快速地从松弛消除辊21的表面上分离出来并解卷绕,并且纺织纱线Y沿着与正常操作相反的方向卷绕在反向旋转的松弛消除辊21上。用于降低摩擦系数的措施包括对外周表面21a(至少是圆柱形部分21c的表面)进行磨光处理。然而,在某些条件下,例如纱线吸引装置7可以提供足够的吸引力,则也可以不需要磨光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开口H形成在松弛消除辊21的圆柱形部分21c中,这些开口之间具有适宜的间隔。这些开口用于减少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纱线Y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系数。此外,形成开口H还可以降低松弛消除辊21的重量。这一点可以有益地导致降低驱动电机35的负载以及松弛消除辊21的材料成本。
希望将开口H成形为图26中所示的槽孔形状。通过这种形状,当卷绕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纱线Y被纠缠或不能通过反向旋转或吸引而被去除时,操作者容易将杀线切割器的切割刃或类似物插入开口H中。图26中主要示出了松弛消除辊21的构造。解卷绕张力施加件22,包括杆状件22a,在图中被略去。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描述的各方面。在第一实施例中,纱线拼接装置17安装在作业台车3上,单一的纱线拼接装置17用于在所有纺纱单元2上进行纱线拼接操作。然而,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即每个纺纱单元2分别配备一个纱线拼接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作业台车3可以省略。此外,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构造或形状作出适宜的修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本发明的纱线卷取机,每个卷取单元分别设有一个纱线松弛消除装置。此外,一个传递力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传递到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上的力的大小。因此,可以容易且适宜地维持纱线的解卷绕张力。这样,在纱线拼接操作中,纱线拼接完成时施加的纱线解卷绕张力可以几乎等于正常卷绕时施加的卷绕张力,以防止形成台阶或类似物。因此,可以容易地获得优质筒纱。此外,如果本发明被用于例如制造锥筒纱,则卷绕张力的变化会被吸收,以使纱线在松弛消除辊上卷绕和解卷绕时的纱线张力稳定化。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卷取机可以在各个卷取单元中进行不同的纱线松弛消除操作。这样可以解决专利文献2中存在的问题:在纱线拼接操作中,在试图使作业台车高速移动时,会导致张力下降。此外,本发明不需要任何张紧器。有利的是,可以减少零件的数量,并且减小与纱线接触的相关元件的面积。纱线引入操作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这样,本发明消除了专利文献3中描述的所有传统缺点。另外,可以调节传递到传递力调节机构的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上的力。因此,可以容易地应对与纱线类型、纱线数量、纺出速度等卷绕条件相关的解卷绕张力和卷绕张力的变化。因此,本发明可以被有效地用于制造各种制品。
根据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本发明的纱线卷取机,采用了这样的构造,即传递力调节机构的传递力调节操作部是暴露的,因而可从外侧对其进行操作。因此,如果因卷绕条件的变化而需要改变或调节纱线解卷绕张力值,则操作者可以容易地进行调节操作。
根据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本发明的纱线卷取机,可以防止纱线在从纱线松弛消除辊上解卷绕时与调节机构发生干涉或接触,从而防止纱线质量下降。
在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纱线卷取机中,每个卷取单元分别设有一个纱线松弛消除装置,所述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在拼接过程中被纱线卷绕的松弛消除辊以及一个用于向从松弛消除辊上解卷绕的纱线施加预定解卷绕张力的解卷绕张力施加件。因此,一旦一个卷取单元上完成了纱线拼接操作,则在该卷取单元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的纱线被解卷绕的同时,作业台车可以移向另一个卷取单元。因此,如果要在多个卷取单元连续进行纱线拼接操作,则可以缩短作业台车停留在每个卷取单元处的时间。这使得作业台车比传统作业台车更快地移向另一拼接请求单元。还可以缩短另一拼接请求单元停止卷绕的时间。结果,可以提高纱线卷取机的工作效率。
此外,可以有更长的时间用于将卷绕在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解卷绕。因此,可以容易地向被解卷绕的纱线施加适宜的张力。具体地讲,解卷绕时的张力可以等于或接近正常卷绕时的张力。因此,可以可靠地获得适宜卷绕的筒纱。
在权利要求6中记载的纱线卷取机中,解卷绕张力施加件设有解卷绕张力调节机构。因此,可以根据纱线类型、纱线数量等卷绕条件而预设或预调节从松弛消除辊上解卷绕时的纱线张力。这样可以容易地应对卷绕条件的变化。
在权利要求7中记载的纱线卷取机中,解卷绕张力施加件还用作用于将纱线引导到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引导元件。因此,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的零件数量可以减少,以简化设备的结构。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在权利要求8中记载的纱线卷取机中,当作业台车到达请求纱线拼接的卷取装置时,松弛消除辊根据收到的检测信号而开始转动。这种设置使得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松弛消除辊的操作与作业台车的操作可靠地联系起来。因此,可以流畅地实施纱线拼接操作,以减少纱线卷取机的操作时间损失。
此外,如权利要求9中所记载,在纱线卷取机中,每个松弛消除辊分别包括驱动装置,以便被独立地旋转驱动。这种构造使得能够在各个卷取单元中独立地实施不同的纱线松弛消除操作。因此,容易应对不同制品的制造。
此外,如权利要求10中所记载,采用了这样的构造,即在卷绕在所述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已经完全解卷绕后,所述解卷绕张力施加件移动到不与纱线相接合的位置。这样可以防止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与解卷绕之后被正常卷绕的纱线发生接触或摩擦。这样可以避免在卷绕重新开始后影响纱线质量。

Claims (10)

1.一种纱线卷取机,其中设置了多个卷取单元,每个卷取单元分别设有一个纱线松弛消除装置,所述纱线卷取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包括一个被旋转驱动的松弛消除辊、一个可以与松弛消除辊同心旋转的解卷绕张力施加件和一个设在松弛消除辊与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之间的传递力调节机构,所述传递力调节机构从松弛消除辊向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传递旋转驱动力,当等于或小于一个预定值的负载施加在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上时,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与松弛消除辊一起旋转,而当大于所述预定值的负载施加在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上时,解卷绕张力施加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独立旋转或转动,传递力调节机构可调节传递力的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力调节机构设在松弛消除辊与解卷绕张力施加件之间的连接部分处,并且具有一个用于设置传递力大小的传递力调节操作部,所述传递力调节操作部是暴露的,因而可从外侧对其进行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力调节机构的前端比从松弛消除辊上解卷绕的纱线的轨迹形成面更接近于所述松弛消除辊的基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力调节机构的前端位于所述松弛消除辊的前端面与基端之间。
5.一种纱线卷取机,其中设置了多个卷取单元,并且一个包括纱线拼接装置的作业台车可以在这些卷取单元之间移动,所述纱线卷取机的特征在于,每个卷取单元分别设有一个纱线松弛消除装置,所述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包括:一个松弛消除辊,因拼接而导致的松弛纱线卷绕在所述松弛消除辊上,以及一个解卷绕张力施加件,其在卷绕在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解卷绕时起作用,以向纱线施加预定的解卷绕张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卷绕张力施加件设有一个解卷绕张力调节机构,用于预设施加在从松弛消除辊上解卷绕的纱线上的解卷绕张力的大小。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卷绕张力施加件还被用作纱线引导元件,用于将纱线引导到松弛消除辊上。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根据一个卷取单元输出的纱线拼接请求信号,所述作业台车移向该卷取单元的位置,并且在作业台车移动到该卷取单元的位置后,所述松弛消除辊根据收到的检测信号而开始转动。
9.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松弛消除辊分别包括驱动装置,以便被独立地旋转驱动。
10.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被这样构造,即在卷绕在所述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已经完全解卷绕后,所述解卷绕张力施加件的位置改变到远离正常卷绕时形成的纱线路径,然后解卷绕张力施加件停止。
CNB2004100080498A 2003-03-13 2004-03-10 纱线卷取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275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7526/2003 2003-03-13
JP2003067526A JP3700706B2 (ja) 2003-03-13 2003-03-13 紡績機
JP070122/2003 2003-03-14
JP2003070122A JP2004277921A (ja) 2003-03-14 2003-03-14 紡績機
JP2003072676A JP3888318B2 (ja) 2003-03-17 2003-03-17 紡績機
JP072676/2003 2003-03-17
JP2003072675A JP4019984B2 (ja) 2003-03-17 2003-03-17 紡績機
JP072675/2003 2003-03-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0308A true CN1530308A (zh) 2004-09-22
CN100352751C CN100352751C (zh) 2007-12-05

Family

ID=32777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804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2751C (zh) 2003-03-13 2004-03-10 纱线卷取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2) EP1457447B1 (zh)
CN (1) CN100352751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8641A (zh) * 2012-12-27 2014-07-0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
CN104278372A (zh) * 2007-12-27 2015-01-1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及具备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纺纱机械
CN105329709A (zh) * 2015-11-28 2016-02-17 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 一种张力储纱器
CN107587220A (zh) * 2016-07-08 2018-01-16 塞维欧纺织机械股份公司 自由端纺纱机器中的落纱方法
CN109659629A (zh) * 2017-10-10 2019-04-19 Ckd株式会社 卷绕装置
CN114746591A (zh) * 2019-11-29 2022-07-12 卓郎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纺纱工位和包括这种纺纱工位的气流纺纱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57196A (ja) * 2010-02-02 2011-08-18 Murata Machinery Ltd 糸巻取機
JP2013067483A (ja) * 2011-09-21 2013-04-18 Murata Machinery Ltd 紡績機
US9004259B1 (en) 2012-09-14 2015-04-14 Intelligrated Headquarters, Llc Repositionable extendable stop
JP2014234256A (ja) * 2013-05-31 2014-12-1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機
JP2016013892A (ja) * 2014-07-02 2016-01-2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装置
JP2016023391A (ja) * 2014-07-24 2016-02-0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機及び紡績方法
JP2019034814A (ja) * 2017-08-16 2019-03-0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ユニット
IT201900001195A1 (it) * 2019-01-28 2020-07-28 Savio Macch Tessili Spa Apparato di filatura, in particolare ad aria, con regolazione in continuo di un sistema di accumulo filo e relativo metodo di regolazione in continuo di un sistema di accumulo filo in un apparato di filatura
CN110592744A (zh) * 2019-10-10 2019-12-20 苏州普路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气涡流纺导纱送纱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91466B (de) * 1955-04-19 1960-10-20 Volkmann & Co Vorrichtung zum Abziehen eines Fadens von einer stillstehenden Spule
DE2553892C3 (de) 1975-11-29 1979-10-04 Skf Kugellagerfabriken Gmbh, 8720 Schweinfurt Abzugsvorrichtung für eine Offenendspinnmaschine
IT1065039B (it) * 1975-12-23 1985-02-25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 Dispositivo di filatura ad estremita'aperta
DE3238376C2 (de) * 1982-10-16 1984-08-09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fabrik Ag, 8070 Ingolstadt Fadenspeicher
JPH0413272A (ja) 1990-04-28 1992-01-17 Pioneer Electron Corp オーディオ信号変調装置
DE4104863A1 (de) * 1991-02-16 1992-08-20 Fritz Stahlecker Vorrichtung zum zwischenspeichern eines fadens
EP1045053A1 (en) * 1999-04-05 2000-10-18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Flyer device and flyer drive method
JP2001159039A (ja) 1999-11-25 2001-06-12 Murata Mach Ltd 糸継ぎ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372A (zh) * 2007-12-27 2015-01-1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及具备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纺纱机械
CN104278372B (zh) * 2007-12-27 2017-04-1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及具备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纺纱机械
CN103898641A (zh) * 2012-12-27 2014-07-0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
CN103898641B (zh) * 2012-12-27 2017-08-2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
CN105329709A (zh) * 2015-11-28 2016-02-17 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 一种张力储纱器
CN107587220A (zh) * 2016-07-08 2018-01-16 塞维欧纺织机械股份公司 自由端纺纱机器中的落纱方法
CN107587220B (zh) * 2016-07-08 2022-04-19 塞维欧纺织机械股份公司 自由端纺纱机器中的落纱方法
CN109659629A (zh) * 2017-10-10 2019-04-19 Ckd株式会社 卷绕装置
CN109659629B (zh) * 2017-10-10 2022-03-04 Ckd株式会社 卷绕装置
CN114746591A (zh) * 2019-11-29 2022-07-12 卓郎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纺纱工位和包括这种纺纱工位的气流纺纱机
CN114746591B (zh) * 2019-11-29 2023-09-12 卓郎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纺纱工位和包括这种纺纱工位的气流纺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23142A1 (en) 2012-02-29
EP1457447A2 (en) 2004-09-15
EP1457447A3 (en) 2005-04-27
CN100352751C (zh) 2007-12-05
EP1457447B1 (en) 2012-06-06
EP2423142B1 (en) 201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9833C (zh) 纱线卷取机
CN1530308A (zh) 纱线卷取机
JP6176952B2 (ja) オートワインダの作業部の巻取り速度を最適化する方法
EP2075358A2 (en) Spinning machine
EP2441718B1 (en) Yarn winding apparatus
JP2006306588A (ja) 繊維機械における糸の弛み取り装置
CN1080331C (zh) 在气流纺纱机上纱线生头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2602745A (zh) 纱线卷取机
JP2010047360A (ja) 繊維機械
CN104816981A (zh) 筒管安装装置以及纱线卷取机
CN104229555A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EP3865441B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CN1861507A (zh) 自动络纱机的落纱装置
CN1332868C (zh) 纱线卷取机
CN1590616A (zh) 纱线处理系统
CN1324185C (zh) 底线卷绕装置
JP2014125714A (ja) 紡績機
JP2004002028A (ja) 糸撚り継ぎ装置
JP3888318B2 (ja) 紡績機
CN1250789C (zh) 起毛控制装置
JP2016137959A (ja) 糸巻取機
JP2007290839A (ja) 巻き終わり糸の制御装置
JP2007290814A (ja) 玉揚げ装置を有する繊維機械
JP2024007744A (ja) 紡績機、パッケージの形成方法及びパッケージ
JP2023142771A (ja) 糸巻取機及び糸巻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