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5表示实施方式1。图1(a)是实施方式1的物品群的传送系统1的简要侧视图。图1(b)是由上方看其中的传送装置20和交接装置30的俯视图。
传送系统1具有:供给装置(第1搬送部)10,传送装置(物品群的间歇式传送装置)20,交接装置(第2搬送部)30和控制部28。
在传送系统1中,由供给装置10供给到传送装置20的物品M,在传送方向X上有n个堆积在一起的状态下,由n个形成一组,形成物品群Ci。当搬送到交接装置30后,由交接装置30搬送到下一级。
图2(a)为供给装置10和交接装置30的一个实例的简要立体示意图。如图2(a)所示,供给装置10包括一对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连续或间歇性转动的旋转盘11。旋转盘11上以一定的间隔形成多处用于插入物品M的切槽状保持部12。在旋转盘11上的与保持部12相邻的保持部12之间,形成有向旋转盘11外侧突出的推出部13。
供给装置10一边整体旋转,一边由保持部12接收从输送装置15供给的物品M,从而将物品M置于传送装置20的底部(第2支持部)23上的第1位置(接收位置)P1。旋转盘11的推出部13直到下一个物品M置于P1为止,将位于第1位置P1上的物品M推到第2位置P2。由此,物品M就可借助旋转盘11的转动间歇性地供给到底部23。
如图1(a)所示,第1位置P1是指在距离旋转盘11的旋转中心O预定距离R1的底部23附近的位置,而第2位置P2是指在距离旋转盘11的旋转中心O规定距离R2的底部23附近的位置。在此,距离R1相当于由旋转盘11的旋转中心O到保持部12的凹进部分的半径,而距离R2相当于由旋转盘11的旋转中心O到推出部13先端部分的半径,两者的关系是R1<R2。
另外,供给装置10为包括保持部12及推出部13的物体,而并不只是一对旋转盘11。
如图2(a)所示,传送装置20包括:一对无接头的第1及第2皮带21、22,和驱动装置D1、D2。第1及第2皮带21、22通过由脉冲马达或伺服马达组成的第1和第2马达(驱动装置)D1、D2(图3),而能够各自独立地进行驱动。
第1和第2马达D1、D2由下述控制部28(图1)控制。另外,控制部28接收来自第1和第2马达D1、D2的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另外,在图1(a)为信号流的示意图,所以信号线等以单线表示,而实际上,图1(a)所示单线也可以是多条线。
在图2的第1皮带21上设有第1爪(第1传送部)N1,而在第2皮带22上设有第2爪(第2传送部)N2。两爪N1、N2各自通过第1及第2马达D1、D2(图2)与第1和第2皮带21、22一起沿搬送方向X在相互间大致平行的传送路径(传送路)上移动。爪N1、N2在传送路径上移动,推动物品M后端的下部,以搬送物品群C。爪N1、N2的移动速度也可以不同。
如图2(b)所示,为了有效推动物品M的后部,还可在爪N1、N2上安装搬送片T1、T2。安装在第1爪N1上的搬送片T1的一部分也可置于第2皮带22之上。同样,安装在第2爪N2上的搬送片T2的一部分也可置于第1皮带21之上。为此,搬送片T1、T2的形状优选为在爪N1、N2上安装有搬送片T1、T2的状态下,其中一个爪N1(N2)还能超过另一个爪N2(N1)。这是为了避免搬送片T1、T2相接触而导致破损。图2(b)为这样的搬送片T1、T2的例子。另外,为了简化说明,在其它图中,爪N1、N2以未安装搬送片T1、T2的状态表示。但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爪N1、N2上也可安装搬送片T1、T2。
另一方面,在比两个皮带21、22稍靠上方的位置,设有支撑物品M下面的支持部23。这是为了不使物品群C直接接触皮带21、22。例如,可以在比两个皮带21、22稍靠上方的位置(水平),设置由圆柱材或板材等构成的底部23,形成支持部。物品群C由底部23支撑其底部,爪N1、N2推动物品M的后部,使物品群C沿底部23滑动,从而搬送物品群C。另外,为方便起见,在图1(a)和图4~图7中,所示皮带21、22与底部23的上面处于同一水平。
另外,还可在物品群C传送路径的两侧形成支持部。例如,如图1(b)所示,可以设置与搬送中的物品M两侧相接触的、由两侧夹住物品M的侧板(第1支持部)25、26而形成支持部。
另外,本装置将预定的n个物品M堆积起来形成物品群C,再将物品群C搬送到下一级。而物品群C的形成方法将在下述动作中进行说明。
在上述传送装置20中,皮带21、22隔着底部23与物品群C对置。但传送装置20的结构并不仅限于此。例如,皮带21、22既可配置在物品群C侧部,也可配置在物品群C上部。
而如图8(a)所示,也可由爪N1(N2)推动物品群C的后端部的上部进行搬送。还可如图8(b)、(c)所示,来回移动爪N1(N2),使图8(b)的爪N1(N2)向着搬送方向X,在去路X1上推动物品群C进行搬运,然后如图8(c)所示,使爪N1(N2)倒下,沿着与去路X1相反的方向由回路X2返回。
图3的交接装置30包括:由例如伺服马达等构成的第3马达(驱动装置)驱动的一对传送带31、32和第3支持部39。由于第3支持部39支撑着物品群C的各物品的下部,所以如图2(a)所示,既可与底部23相连设置,也可分开设置。各爪N1、N2交替进入图3的两个传送带31、32的上流部之间的空间35中,由各爪N1、N2向交接装置30传递物品群C。传送带31、32可夹住物品群C的两个侧面,将物品M搬送到下一级。
如图1所示,本系统还可包括第1~第3传感器S1~S3。各传感器S1~S3也可以是例如检测物品M的光传感器。各传感器S1~S3可以与根据物品M的检测信号而对各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部28连接。控制部28可由例如微机构成。
当第1传感器S1检测出第1位置P1的物品M后,就向控制部28发出检测信号。当控制部28接收到由第1传感器S1发出的检测信号后,将计数器加一,累加由传送装置20供给的物品M的个数。
当物品群C到达搬送开始位置P20,第2传感器S2就向控制部28发出检测信号。控制部28接收由第2传感器S2发出的检测信号。控制部28根据第1和第2马达D1、D2的旋转信息,使爪N1、N2中的一个向搬送方向X移动,将物品群C搬送至交接装置30。
当物品群C到达完成输出的位置P30时,第3传感器S3向控制部28送出检测信号。当控制部28接收到检测信号时,停止搬送物品群C的皮带21(22)的旋转,同时,驱动交接装置30的两个传送带31、32,将物品群C搬送至下一级。
下面,本系统可如下述物品M的搬送动作的实例,生成物品群,并进行搬送。
在本系统中,第1爪N1搬送一个物品群C后,第2爪N2搬送另一个物品群C,然后,第1爪N1再搬送又一个物品群C。如下所述,以第1爪N1为例说明搬送的情况。
第1个计数:
如图4(a)所示,以将预定个数(n个)的物品M搬送至传送装置20的底部23,形成在先的物品群(以下,称“第1物品群”)C1的状态为例进行说明。用虚线表示的第1爪N1由搬送片T1与第1物品群C1的后面Mb相接触。另一方面,通过供给装置10的旋转盘11的旋转,使保持在保持部12的第1物品M1的底部与底部23的上部接触,将第1物品M1置于第1位置P1。当第1物品M1置于第1位置P1时,第1传感器S1就将检测出第1物品M1。而控制部28接收到由第1传感器S1发出的检测信号时,就增加计数器值。
如图4(b)所示,旋转盘11再继续旋转,第1物品M1脱离保持部12,一面与推出部13触碰,一面向搬送方向X。利用这种推动,使第1物品M1的前端面Mf与第1爪N1或者物品群C2的后部相接触,从而可借助爪N1等防止作为下一个物品群(以下,称为“第2物品群”)C2组成部分的物品M1向前倒下。
第2、3个计数:
由下一个保持部12向第1位置P1搬送下一个第2物品M2,并由第1传感器S1检测第2物品M2,然后向控制部28发出检测信号。控制部28接收到由第1传感器S1发出的检测信号时,就增加计数器值。在此,保持在保持部12的第2物品M2与第1物品M1同样被置于底部23上。
如图4(c)所示,随着推出部13的推动,第1爪N1将第1物品M1搬送到第1位置P1,然后,在下一个物品的第2物品M2搬送到第1位置P1之前的时间内,以低速度向前推进只有物品厚度大小的距离,物品M1在爪N1接近乃至接触到第1物品M1前面的Mf的状态下向前推进。
如图5(a)所示,保持在保持部12的第3物品M3置于底部23上的第1位置P1,第2物品M2由推出部13推出。当第1传感器S1检测到第1位置P1的第3物品M3时,控制部28将增加计数器值。
在此,随着由推出部13使物品移动,在搬送第2物品M2之后,直到下一个物品的第3物品搬送到第1位置P1为止的期间,第1爪N1以低速度连续向前推进了相当于物品厚度大小的间距。也即,在爪N1与在先的第1物品群C1后部Mb相接,且在作为之后的第2物品群C2的先导的第1物品M1前端面Mf相接的状态下,向前推进了相当于物品厚度大小的间距。由于各物品M由侧板25、26(图1)夹住两个侧面,因此,组成第2物品群C2的各个物品M,夹在推出部13和爪N1之间,以相接的堆积状态整齐排列。另外,当第1物品群C1达到搬送开始位置P20时,第1爪N1就向搬送方向X以比先前的低速度更高的速度移动,第1物品群C1就向交接装置30方向搬送。
第4、5个计数:
然后,如图5(b)和图5(c)所示,保持在保持部12的第3和第4物品M3、M4依次置于底部23上,第1传感器S1依次检测物品M3、M4,控制部28根据检测信号增加计数器值。之后,由推出部13推出的下一个物品Mi与此前搬送的物品群C2的前一个物品Mi-1相接,堆积成列。
另一方面,由图5(c)所示的旋转盘11的旋转,当保持在保持部12的第2物品群C2的最后的物品Mn置于底部23上时,第2爪N2与最后的物品Mn后面的Mb相接触。
另外,本系统1的搬送动作不只限于如上所述。还可以例如,由第1爪N1将第1物品群C1移动到由第2传感器S2检测出第1物品群C1的位置上,然后当物品M累积到规定数目为止时,停止第1爪N1。第1物品群C1和推出部13之间填满物品M,这样就能保持物品M的竖立状态。供给到第1物品群C1和推出部13之间的物品M的预定数目,可通过第1传感器S1检测物品M而算出。
用图5(b)对交接装置3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5(b)所示,第1爪N1由第2物品群C2的第1物品M1的前端面Mf脱离,推动第1物品群C1后面的Mb,使第1物品群C1以较高速度向搬送方向X开始搬送。第1物品群C1用侧部25、26确保各物品在不向前倒的状态下搬送。
在搬送期间,保持部12能够供给第2物品群C2的物品Mi。
在图5(c)所示的停止位置Ps上,优选为第1爪N1暂时停止。但是,当第1物品群C1的形状未发生变化时,就没必要停止第1爪N1或搬送片T1。
当第1物品群C1达到输出完成位置P30时,第3传感器S3就会检测第1物品群C1的先头,向控制部28送出检测信号。当控制部28接收到检测信号时,就会暂时停止第1皮带21和第1爪N1,而开始驱动传送带31、32。第1物品群C1由两个传送带31、32夹住,整齐排列着向下一级搬送。
另外,当第3传感器S3检测第1物品群C1后端时,可以第1爪N1和第1皮带21再次高速驱动,回到图4(c)的第2爪N2的位置。
另一方面,对第2物品群C2重复进行上述物品的供给和计数。
实施方式2:
以下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图6为本实施方式2的物品群的传送系统2的简要结构图。传送系统2包括:供给装置10、传送装置20、交接装置30和控制部48。传送系统2的供给装置10、传送装置20和交接装置3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基本相同,在此对相同部分或相当部分标示同一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控制部48连接着第4~第8传感器S4~S8。第4传感器S4检测物品M是否供给到供给装置10,将检测信号送到控制部48。第4传感器S4可以是光传感器。第5和第6传感器S5、S6检测皮带21、22的旋转信息,然后将旋转信息作为检测信号送到控制部48。第7传感器S7检测出旋转盘11的旋转信息,然后将旋转信息作为检测信号送到控制部48。控制部48一方面根据来自第7传感器S7的旋转信息的检测信号了解物品M的传送速度,另一方面,根据来自第4传感器S4的检测信号了解物品M搬送的时机(timing),根据这两种信息可以在预定时刻移动爪N1、N2。
第8传感器S8检测出交接装置30的旋转信息后,将旋转信息作为检测信号送到控制部48。例如,第5~第8传感器S5~S8也可是分压计,另外,可以用安装在马达上的链环(link)型传感器,根据马达的旋转生成检测信号。另外,也可不使用第5~第8传感器S5~S8,而是根据使驱动旋转盘11转动的马达和驱动皮带31、32的马达同步旋转所需的信号,生成旋转信号。
控制部48使第1爪N1在接收位置P1上流侧的待机位置Q2上呈待机状态。也可以停止第1爪N1使其待机。控制部48根据来自第4传感器S4的检测信号对物品M进行计数,其数目达到预定数目K1(K1为2以上)时,将第1爪N1由待机位置Q2移动至图7(a)的中间停止位置Q3,然后停止。中间停止位置Q3位于移动通路上,在第1爪N1和旋转盘11之间设有可容纳少于预定数目K1的预定数目K2个的物品M大小的间隙。控制部48能够根据马达的旋转信号找到中间停止位置Q3。
如图7(b)所示,由供给装置10供给该间隙中的预定数目K2的物品M。控制部48由第1爪N1将第1物品群C1移至停止输出位置Q4,然后停止(图7(c))。控制部48能够根据来自第4传感器S4的检测信号计算预定数目K2。停止输出位置Q4即为交接装置30接收物品群C1的位置。
当第1爪N1停止于停止输出位置Q4时,控制部48控制物品群C1在交接装置30上搬送一定距离。控制部48能够根据来自第8传感器S8的检测信号,使物品群C1在交接装置30上搬送一定的距离。
当第1爪N1的移动超过停止输出位置Q4时,为回到待机位置Q2,第1爪N1就需改变移动方向。第1爪N1停止在停止输出位置Q4的主要理由是由于:当第1爪N1改变移动方向时,会对物品群C1的竖立状态产生影响。当不会产生这种影响时,就没有必要使第1爪N1停止在停止输出位置Q4。
第2爪N2与第1爪N1实行相同的动作。且优选为控制第1和第2爪N1、N2使得它们不会相互超越。
以上参照附图对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而本领域从业人员实际操很容易根据本说明书,在不言自明的范围内想出各种各样的变更和修正方式。
例如,可以在一条皮带设多个爪。另外也可以采用三个以上的爪和皮带。物品的检测也可以用光电开关以外的其它传感器检测。
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图2的底部23或侧板25、26。例如,可以只在交接物品的部分设置底部23。
并且,也可不使用底部和侧板,而是设置棒状或轨道状支持部。
在本发明的传送装置中,既可以逐个供给物品,也可以同时供给多个。
本说明书的“物品”包括:生理用卫生巾、纸尿布和裤子等一次性穿着用品,可在折叠状态下搬送。
作为本发明中的驱动装置,可在第1和第2爪上分别设置脉冲马达或伺服马达这样的马达,也可由一个马达驱动以带动凸轮机构,借助驱动上述凸轮机构,使第1和第2爪这两爪同时移动。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各爪与由n个物品构成的先头物品群的后端面相接,且在与成为上述先头物品群的下一个物品群的先头物品的前端面相接的状态下,向前推进仅相当于上述物品厚度大小的距离。也可在上述下一个生成的物品群中的两个以上的上述物品排列整齐后,脱离上述前端面,推动上述先头物品群的后端面,搬送上述先头物品群。
由于各爪在与上述先头物品群的后端面相接的同时、到下一个生成的物品群中的两个以上的上述物品整齐排列为止的期间,一直与物品的前端面相接,即,在形成组成下一个物品群的物品不会倒下的状态之前,与下一个物品群的物品的前端面相接以支撑物品,所以就能够防止上述下一个物品群向前方倒下。
另外,由于两个以上的物品堆积到一起物品就不会轻易倒下,所以,与物品群的后端面接触的爪可以脱离下一个生成物品群的前端面,当由传送装置供给下一个生成物品群中两个以上的物品时,爪就可以将先头物品群传送至下一级的交接装置。
在本发明中,可在上述物品的传送路径的两侧设置一对与搬送中的物品的两侧面接触并由上述物品的两侧面夹持的第1支持部。第1支持部至少构成上述支持部的一部分。
一对第1支持部由两个侧面夹住物品,能够以保持物品不向前倒的状态搬送物品群。
在本发明中,包括:安装有上述第1爪的无接头的第1皮带和安装有上述第2爪的无接头的第2皮带。上述第1和第2皮带设置成相互间大致平行。在上述第1和第2皮带更靠上方的位置上,设有支撑上述物品下面的第2支持部。第2支持部至少构成上述支持部的一部分。
除使爪移动的皮带以外,还设有支撑物品下面的第2支持部,这样就能够使物品在更为稳定的状态下搬送。
另一方面,也可用皮带面支撑物品的下面,而当第2支持部采用摩擦系数小于皮带与物品间的摩擦系数的材料构成时,就能更平稳地搬送物品。
另外,爪可以安装在皮带上,也可以固定在链条和金属丝这样的能够牵引爪的牵引部件上。另外,皮带可设置在物品的上方和侧方。且爪也可以来回移动,此时,在去路上推动物品群,回路上爪就放倒。
本发明的其它系统可以是:在上述物品群的传送装置的上一级和下一级分别设置供给装置和交接装置,在由上述供给装置将物品逐个地依次放到上述传送装置的第1位置上以后,第1位置的物品会被推动到其下一级的第2位置上。当n个物品推到上述第2位置后,就形成一组物品群,上述第1爪与该物品群的后端面相接,同时上述第1爪进一步向前推进,将上述物品群向上述交接装置搬送。
在本发明中,上述交接装置包括:夹住上述物品群的两侧面的一对无接头的传送带。上述各爪可以交替进入上述一对传送带之间的空间,将上述各物品群传送到上述接交位置。
交接装置可以设置引导物品两侧面的引导部件,还可设置支撑物品下面的条板式输送机。
如上所述的变更以及修正等,可理解为根据本发明的请求范围而制定的属于本发明范围的内容。
根据本发明,由第1和第2爪(传送部)交替搬送物品群,所以提高了搬送处理能力,另外,由于不是从前后方夹住物品群,而是推动物品的后端面来搬送物品,所以下一级的交接装置(第2搬送部)能够很容易地接收物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