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9111A - 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9111A
CN1519111A CNA2004100024125A CN200410002412A CN1519111A CN 1519111 A CN1519111 A CN 1519111A CN A2004100024125 A CNA2004100024125 A CN A2004100024125A CN 200410002412 A CN200410002412 A CN 200410002412A CN 1519111 A CN1519111 A CN 1519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rriage
rod member
recording equipment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24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8535C (zh
Inventor
石V晴男
石塚晴男
小花克己
杉山茂行
隆行
西之原隆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519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9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853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853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记录设备,具有:装载着记录装置且可往复移动的托架;可开闭的盖件,用于覆盖当此托架停止在与设在上述往复运动范围一端的第一停止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时、能将上述记录装置从记录设备中取出的开口部分;以及可将上述记录装置移动到固定到托架或从托架上释放的位置的杆件,该记录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托架移动到上述第一位置时,在预定的位置,上述杆件,从上述记录装置处于从托架释放的位置的状态,移动到将上述记录装置固定在托架上的装置。

Description

记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根据图像信息在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的功能的、例如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等记录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在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的记录单元中具有沿主扫描方向往复运动的托架,沿副扫描方向移动记录媒体、同时进行记录的串行记录系统。
在上述记录单元中,如特开2000-12744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所示,当记录头因有故障而需更换时,可不分解装置而将记录头单元从托架上取下。
在这种形式的记录单元中,于托架中设有用于将记录头单元在托架上固定、释放的放松杆。
当将记录头单元设定于托架上,通过将放松杆移动到预定位置使托架上的电气接点与记录头上的电气接点相接,就能将输入的图像信号传送给记录头单元上所设置的各个记录头中。
上述放松杆打开通常设于记录单元上的盖而从开口部分操作。
为使上述操作成为可能,记录单元中设有检测操作者已打开盖的检测单元,当操作者打开盖时就能将托架移动到可操纵放松杆的位置,通过连接上述接点即可检测记录头单元的安装。
为了确保释放开记录头单元时的操作性,上述放松杆在位于释放记录头单元的位置时从开口部分突出到设备外侧。
此外,为了不使记录设备移动时产生的振动或冲击使托架发生大的移动而给记录设备带来不利影响,当不存在按预定时间的操作时,通过软件控制将托架移动到预定位置后,用机械方式进行锁定后即进入等待状态,在保持等待的状态下切断电源,即使移动记录设备也不移动托架。
在上述结构的记录设备中,当将盖打开,将放松杆置于释放记录头单元位置的状态时,当使托架移动,放松杆与开口部分接触而限制了托架的移动时,托架就可能不能移动到等待位置。
此外,当在上述状态下操作者切断电源后将盖关闭上进行装置的移动时,托架会于未被锁紧的状态下移动,当托架移动量很大时就可能给记录设备带来不利影响,即使是设有检测放松杆位置的传感器也难以改善这一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记录设备,即便是在将盖释放而放松杆处于释放记录头单元的位置的状态下时,也能使托架移至等待位置成为锁定状态,而在托架移动时也难以出现托架有时会在任意位置停止的问题。
发明内容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设备,具有:装载着记录装置且可往复移动的托架;可开闭的盖件,用于覆盖当此托架停止在与设在上述往复运动范围一端的第一停止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时、能将上述记录装置从记录设备中取出的开口部分;以及可将上述记录装置移动到固定到托架或从托架上释放的位置的杆件,该记录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托架移动到上述第一位置时,在预定的位置,上述杆件,从上述记录装置处于从托架释放的位置的状态,将上述记录装置移动到固定在托架上的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这样的记录设备,它即便是在释放了盖件而杆件将记录装置放置于释放位置的状态下时,也能将托架移动到等待位置成为锁定状态下,而不易在移动时发生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明本发明的记录设备的第一实施形式的整体透视图。
图2是示明本发明的记录设备中的扫描器单元处于打开状态时的整体透视图。
图3是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4是记录头的以及墨水槽的更换开口部分附近的说明图。
图5是记录头的以及墨水槽的更换开口部分附近的说明图。
图6是记录单元的内部说明图。
图7托架部分的说明图。
图8是从右方观察记录设备的控制单元位置的透视图。
图9是从右方观察记录设备的大致中央部分的透视图。
图10是放松杆的操作说明图。
图11是从斜下方观察读取单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式,但在以下各实施形式中描述的结构元件的尺寸、材料、形状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则应根据本发明所适用的设备的结构与各种条件作出适当的变更,特别是不限于具体的描述,本发明的范围也无意限定于这里所描述的内容。
第一实施形式
现在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一实施形式。图1与图2是概示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设备一实施形式的透视图。
设备的整体结构
图中,A为喷墨记录设备即记录单元,B为用光学方法读取原稿的读取单元,C为压紧置于读取单元B上的原稿的压板,D为用于将控制整个设备的控制单元以及连接个人计算机等的数据的连接单元集中到一处的电气安装单元,E为配备有显示器与操作键等的操作单元、F为设备电源部。
在这两个图中,首先概略说明记录媒体(以下称为记录纸)的移动。本实施形式中采用通常形式的裁切纸,将其多张重叠收纳于自动送纸机1中。自动送纸机1构成为能由未图示的滑块对照记录纸的尺寸导引记录纸的侧面。
首先,叠置于自动送纸机中的记录纸能由未图示的进给辊和未图示的分纸垫逐张输送。然后,夹持输送到记录单元A。
记录单元A构成为由未图示的记录头进行记录,包括将位于记录头下游已进行记录的记录纸运送到设备下游的未图示的排纸辊,以及在排纸辊相对侧由即便接触记录纸的记录面也不会复印上墨水的材料构成的未图示的小齿轮。
由排纸辊与小齿轮传送出的记录纸排出到设于设备本体前部中的记录纸排出盘2上。
读取单元
下面说明作为图像读取单元的平头(flat head)扫描器。未图示的紧贴型图像传感器(读取装置)由未图示的托架支承成能沿副扫描方向移动。托架的移动通过未图示的马达驱动的定时皮带(timing belt)进行。图像传感器内置有未图示的光源与透镜以及光电变换元件,相对于作为原稿承载台的接触玻璃板(未图示)的背面保持一定距离移动。读取的图像通过软电缆等传送给主体图像处理单元(控制单元)。
读取单元B具有位于设备内部的转动中心3,具有可转动的结构。通过使读取单元在设备的后方转动,可释放记录头更换与墨水槽更换所需的空间。
记录单元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式的记录单元A的结构。本实施形式中所用的记录头通过喷嘴内所设的电热变换元件产生的热,借助墨水中生成的薄膜沸腾的压力,由喷嘴前端的喷出口喷出墨水。
电气安装单元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形式的电气安装单元D的结构。电气安装单元D包括:主要控制设备整体的系统的系统控制基板,主要控制记录系统的打印机控制基板,安装着操作板的键与LED等的操作控制基板等。其中,操作控制基板作为操作单元E为便于设备的操作斜向地配置于设备的前面。系统控制基板如图1所示配置于读取单元B的下方,这样可缩短连接电气安装基板等的种种电缆,而且可减小设备安装面积。电气安装单元D由设置于给设备提供电源的电源单元F中的电源装置供电。
下面用图3的框图来说明传真机的控制结构。图3中,101为用于控制整个设备的微处理器单元(MPU),经系统总线102控制整个设备。103为存储MPU 101操作用的程序代码、初始值数据与表数据等的ROM。104为图像缓冲器与图像存储器等之中所用的DRAM,用作与信息处理终端131进行收发时暂时保存数据的缓冲器,此外也用作存储经通信单元121接收的图像数据与从读取单元106读取的图像数据和信息处理终端131传送来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器。105为用作用户登录数据区、工作区等的SRAM。DRAM 104与SRAM 105分别有备用电池以保护其免受停电等意外事故影响。
106为读取单元(图1中所示的读取部B),由CS 107、读取图像修正单元108、读取图像处理单元109、读取驱动单元110与SRAM111等构成,驱动读取驱动单元110而驱动接触传感器,由CS 107变换为可光学读取的电气图像信号。由读取图像校正单元108对此信号进行阴影(shading)修正,再由读取图像处理部109进行图像处理而输出高精细的图像数据。SRAM 111可用作进行图像处理时的缓冲器。
112是喷墨方式记录单元(图1中所示的记录单元A),包括SRAM111、记录图像译码单元113、记录图像处理部114、打印机控制用微机115、打印机引擎116与记录接口单元117等,记录图像译码单元113将行程长度形式的图像数据进行数据变换为原始图像数据。记录图像处理单元114对原始图像数据施行分辨率变换、图像变倍、光滑化与浓度修正等图像处理,变换为高精细的图像数据。SRAM111则用作这些数据变换时的缓冲器。打印机控制用微机115包括控制喷墨方式记录单元112的各种操作的记录控制用MPU,记录用于进行记录控制的各种指令的ROM,从ROM读取指令的装置,处理读取的指令的处理装置,能输入用于存储处理装置必要的信息的RAM,以及输出由处理装置产生出的信号的输出装置等,通过它们输入/输出用于进行打印机装置116的记录控制的信号。记录接口单元117是用于在打印机控制用微机115和MPU101之间建立联系的接口。
118为操作单元,由十键等各种按键开关等构成,进行设备的操作指示和各种信息的输入。119为显示器,由LCD、LED等构成,进行设备的状态等的显示。120为板接口单元,是用于使MPU101与操作部118以及显示部119建立联系的接口。
121为通信单元,由电路连接装置等通信连接单元122、调制解调装置等通信控制单元123构成,进行电路控制。124为通信网络,125为电话机。
126为音响装置,由扬声器等构成,通过音响将各种状态通知设备使用者。
127为外部接口单元,在MPU101等和信息处理终端间收发数据,从信息处理终端来控制记录设备。
128为非易失性存储装置,是用于图像信息等保存的大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即便切断电源,信息也不会消失。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由快闪存储器、硬盘、带备用电池的RAM等构成。
129为用于进行图像数据编码、译码的图像编码/译码单元,包括图像译码单元129a、图像编码单元129b与内部SRAM129c。
130为给本记录设备提供电源的电源供给单元。131为与外部连接的计算机等信息处理终端。
132为与内置有快闪存储器等可取出的存储卡进行通信的存储卡接口单元。
操作
下面分别说明本实施形式的各种操作:复印操作、传真接收操作、打印机操作与存储卡操作。
复印操作
由读取单元106的CS 107读取的原稿的图像信息由读取图像校正单元108进行阴影修正等处理,再由读取图像处理部109进行二值化与图像变换处理,输入到图像编码/译码单元129的图像编码单元129b。输入的图像数据在内部SRAM 129c中扩展,由图像编码单元129b压缩编码,存储在DRAM 104中,同时将此图像数据的管理信息存储在SRAM 105中。存储在DRAM 104中的图像编码数据由图像编码/译码单元129的图像译码单元129扩展译码,于内部SRAM 129中作为图像数据展开。扩展的图像数据由记录图像处理单元114进行修正与图像变换处理后,在打印机控制用微机115的控制下由打印机装置116向记录纸S进行打印输出。
传真接收操作
当有来信后,接收数据便通过通信连接单元122输入通信控制单元123。然后进行传真通信的例行的信号收发而开始接收图像数据。图像数据由通信控制单元123解调,根据通信控制部123输入的中断信号,在MPU101的控制下,每一次将1字节数据传送给DRAM104接收缓冲器。传送给接收缓冲器的接收数据由图像编码/译码单元129的图像译码单元129a扩展译码,检查图像错误,于内部SRAM129c中作为图像数据展开。扩展的图像数据由记录图像处理单元114进行修正与图像变换处理后,根据打印机控制用微机115的控制,由打印引擎116向记录纸S进行打印输出。
(打印机操作)
由信息处理终端B1相对于外部接口单元127将指令与接收参数每次发送1字节,由外部接口单元127接收的指令和接收的参数根据上述外部接口单元127的输入中断信号,在MPU101的控制下每次向DRAM104的接收缓冲器传送1字节。对于指令,存储有用于识别各指令的指令码以及随后的接收参数的大小;而对于接收参数,则存储有用于执行相对于各指令的操作的必要的设定值与图像数据。除传送给接收缓冲器的指令与图像数据外,接收参数由MPU101处理。
在此,当接收参数的内容为图像数据时,构成此图像数据的编码数据或原始数据,根据预先接收的参数所示的图像数据形式信息,由图像编码/译码单元129的图像译码单元129a扩展译码,在内部SRAM129c作为图像数据展开。已展开的图像数据由图像编码/译码单元129的图像编码单元129b压缩编码,存储于DRAM104中的同时将此图像数据的管理信息存储在DRAM104中,展开的图像数据在打印机控制用微机115的控制下由打印引擎116向记录纸S进行打印输出。指令接收后生成与上述指令对应的响应与发送参数并将其输出。
对于响应,存在有示明所接收的指令已验收的OK(确认)响应、示明由于接收的指令差错而未接收的NG(不行)响应,以及示明由于操作中等的原因使所接收的指令到目前未能收到的BUSY(占线)响应,此外对于输出的参数,则存储有发送与打印结果、文件与页的属性、对应于指示的指令的设备信息以及中止请求和再发送请求等。响应由MPU101设定于DRAM104的发送缓冲器中,根据外部接口单元127的输入中断信号,在MPU101的控制下每次将1字节传送给接口单元127后,输出给信息处理终端131。
(存储卡操作)
存储卡接口单元132进行等待直到存储卡133连接上为止,当存储卡133连接上后,便根据设定方式按以下所述参考内部数据工作。
直接记录方式
当设备设定于直接记录方式时,根据预定规则检索存储器卡133内的图像数据文件(例如JPEG格式的图像数据文件)。然后对检索提取出的图像数据文件设定预定的管理序号。然后,于MPU101的控制下扩展以成为根据操作单元118的操作输入的预定的大小,通过打印机控制用微机115的控制,由打印引擎116向记录纸S进行打印输出。输出的图像数据为提取出的图像数据文件的一览表或整体图像。
存储卡读/写方式
当设备设定为存储卡读/写方式的情形,根据信息处理终端131的请求,使存储卡133内的数据文件传送给信息处理终端131或是将从信息处理终端131输入的数据文件写入存储卡133内。MPU101根据预定的控制指令与信息处理终端131通信,对于存储卡接口单元132对存储卡133的数据文件进行取出与写入控制。
此外,作为本实施形式的图像记录设备,所举的例子是与后述的作为控制装置的CPU连接,将CPU内制成的图像数据进行传送,进行图像记录。但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设备并不限于以上所述的例子,例如还包括复印机这类记录设备,在读取记录图像后记录此图像的设备。
记录头的取出
下面用图4~11说明记录头的取出过程。图4与图5是记录头的以及墨水槽4的更换开口部分附近的说明图,图6为记录单元A内部的说明图,图7为托架部分的说明图,图8为从右方观察设备的控制单元D位置的透视图,图9为从右方观察设备大致中央部分的透视图,图10为放松杆的操作说明图,图11为从斜下方观测读取单元B的视图。
图4~图11中,11为托架,11a为与记录头接触的接点部分,11p1为托架11处于等待位置(第一停止位置)的状态,11p2为托架11处于记录头更换位置(第二停止位置)的状态,11p3为托架11处于与等待位置11p1相反一侧的最大移动的状态。
12为构成记录装置的记录头,12a为设于记录头12背面的与托架接触的接点部分,12b为墨水喷出部分,12c为从墨水槽4吸入墨水的墨水供给部分。
13为用于固定、释放记录头的杆件即放松杆,13a为放松杆13的用于移动的接触位置,13p1~13p4示明放松杆13的姿势,13p1为释放记录头12的释放姿势,13p4为固定记录头12的固定姿势。
14为导引托架11移动的导轴,14a为与导轴14大致平行配置的线性编码器用的代码带。
15为泵装置,此泵装置15在托架11处于等待位置11p1的状态下使泵马达15a作正向转动,从而在图中未示出的泵中发生负压,从墨水槽4将墨水供给记录头12,且排除固着到墨水喷出部12b上的不需要的墨水。此外,若是使泵马达按预定的反向转动,则使得未图示的锁定螺栓突出到托架11的移动区域内,在电源切断的状态下保持托架11不能移动(托架锁定)。
16为覆盖记录单元A上方的中间框架,16a为中间框架16的开口部分内壁,16b为设于开口部分内壁16a上的作为杆导向件的放松杆旋转导肋,16c为扫描器固定杆,16d为作为约束件的放松杆约束肋,16e为开口部内壁下端部分。
17为系统控制基板盖,18为扫描器开闭传感器装置,19为形成作为盖件的读取部B的筐体下部的扫描器底座,19a为设于扫描器底座19中的凹部,19b为设于扫描器底座19中的开闭检测装置。
记录头的更换
下面说明记录头的更换。按压此记录设备中未图示的扫描器释放钮,扫描器固定杆16c按压未图示的释放棒而工作,将覆盖记录单元A的读取单元B打开。
根据开闭检测单元19b离开扫描器开闭传感器装置18而由控制单元检测读取单元B的打开。当读取单元B打开后,控制单元通过使未图示的CR马达运转,而让托架11从等待位置11p1移动到开口部分处预定的维护位置11p2。
在上述状态下的操作者,如图6所示,操纵墨水槽4的释放短条4a就能分别更换相应的墨水槽4。此外,在卸下墨水槽4的状态下,通过使放松杆13向上方转动,能从如图5所示将记录头12固定的固定姿势13p4变为释放姿势13p1,而使记录头解除固定从托架11上取下。放松杆13在释放姿势13p1下借助自重平衡而保持这种状态。此外,当放松杆13在释放姿势13p1下时,通过使其前端从中间框架16的开口部分内壁16a突出到上方,操作者在闭合放松杆13之际就易于将其握持。
当操作者把记录头12安装到托架11上而让放松杆13成为固定姿势13p4时,记录头12的接点部分12a(参看图7)便压迫接触托架11侧的接点部分11a(参看图6),设备本体可检测记录头12的安装。在此状态下,当关闭读取单元B后,控制单元以扫描器开闭传感器装置18检测到读取单元B关闭为触发条件而将托架11移动到等待位置11p1。当再经过预定的时间后,控制单元即按前述的操作进行托架的锁定。
下面说明操作者在将记录头12从托架11上取出的状态下设置的情形。当放松杆13于释放姿势13p1的状态下经过预定的时间后,操作单元便使托架11从维护位置11p2移向等待位置11p1。如图10所示,随着移动,由于放松杆13的移动,接触位置13a便与开口部分内壁16a上所设的放松杆旋转导肋16b接触。放松杆13虽如上所述沿垂直方向转动,但放松杆的旋转导肋16b则具有与此放松杆13的旋转面相交、伴随前述托架的移动而使上述杆件朝下方转动的倾斜边16b1(参看图4)。这就是说,由于在放松杆的旋转导肋16b上设有用于使放松杆13朝固定姿势13p4的方向移动的倾斜边16b1,因而随着托架11的移动,放松杆13便慢慢地朝固定姿势13p4的方向转动,最后借助自重平衡而移到固定姿势13p4的位置。图10顺次地示明了放松杆13的转动状态。
本实施形式中,随托架11的移动放松杆13向固定姿势13p4位置移动的最后部分是借助此放松杆13的自重平衡而移动的,但却并不局限于这种情形,例如也可由放松杆的旋转导肋16b导引到固定姿势13p4的位置。此时即便是在记录头12安装于托架11上的状态下也能强制地移动到固定姿势13p4,故能由放松杆13自动地固定住记录头12。
当托架11进一步移动,如图10所示,放松杆13便暗自地移到中间框架16的开口部分内壁下端部16e。从该位置到等待位置11p1,由于中间框架16上所设的放松杆约束肋16d的作用限制了放松杆13向上方旋转,因而即使设备的姿势改变,放松杆13也不会移向开口部分内壁下端部16c的上侧,放松杆13与开口部分内壁下端部16e相结合,不会妨碍托架11的移动。放松杆的约束肋16d也设置于中间框架16的开口部分左侧16f(参看图4)的下部,因而即使当托架11在与等待位置11p1相反一侧的最大移动状态11p3附近时,也能限制放松杆13向上方转动。
下面说明放松杆13在释放姿势13p1的状态下处于停电等断电的情形。如前所述,放松杆13成为释放姿势13p1的状态时,即托架11处于开口部分内壁16a的范围中的情形。在此状态下因停电等断电时,在设备中托架11不能移动到其等待位置11p1。此外,在这种断电状态下由于托架11有可能因输送等移动,故需正确地重新识别该托架11的当前位置。在本实施形式中是由托架11上未图示的传感器在移动代码带14a上的图案的同时,读取托架11的现在位置,通过对其进行计数来识别位置。这样,由于构成为能根据距离基准点的位置来掌握托架11的现在位置,故在接通电源时,控制部就能进行控制将托架11朝最初必然作为基准点的等待位置11p1的方向移动。于是,在放松杆13于释放姿势13p1的状态下,即使是接通电源,如前所述,由于放松杆13移动到固定姿势13p4的位置,也不会妨碍托架11的移动。
另外,当放松杆13处于释放姿势13p1的状态下,即使是关闭读取单元B时,也能如图9与图11所示,放松杆13的前端进入扫描器底座19中所设的凹部19a内,而放松杆13则不与扫描器底座19接触。再有,凹部19a即便是在关闭读取单元B的状态下也覆盖着不妨碍放松杆13的区域,因而可与读取单元B的关闭状态无关地将托架11无问题地移至等待位置11p1。
其他实施形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装置是以墨水槽和记录头分别构成为例进行说明的。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记录头和墨水槽一件的卡式记录装置,也可以同样适用于本发明,取得同样效果。另外,该松杆也不限于1个而可使用多个。
在前述实施形式中是以采用1个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发明也可适用于采用了多个记录头分别用于不同颜色的喷墨记录设备,与记录头的数目无关,能获得相同的作用效果。
至于将本发明用于喷墨记录设备的情形,例如虽可适用于采用压电元件等电气机械变换体等记录装置,但其中则以利用热能进行喷墨方式的记录装置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效果最佳,在这种方式下可以实现记录的高密度化和高精细度化。
再有,作为上述记录设备的形式,除用作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的图像输出终端设备之外,还可取于托架上安装记录头以外的扫描器等的输入/输出设备与读取器等相组合的复印设备等形式。

Claims (10)

1.一种记录设备,具有:装载着记录装置且可往复移动的托架;可开闭的盖件,用于覆盖当此托架停止在与设在上述往复运动范围一端的第一停止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时、能将上述记录装置从记录设备中取出的开口部分;以及可将上述记录装置移动到固定到托架或从托架上释放的位置的杆件,该记录设备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托架移动到上述第一位置时,在预定的位置,上述杆件,从上述记录装置处于从托架释放的位置的状态,将上述记录装置移动到固定在托架上的位置。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上述杆件的移动是通过上述杆件与上述开口部分上所设的杆件导向件进行接触而实现。
3.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上述杆件导向件具有与上述杆件的旋转面相交、且随着上述托架的移动使上述杆件按预定方向转动的倾斜边。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上述杆件的移动即便是在上述盖件处于闭合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
5.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上述杆件开始接触上述杆件导向件的位置设在上述第一托架停止位置与上述第二托架停止位置之间。
6.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设置一个约束件,该约束件进行约束以在从上述杆件开始接触上述杆件导向件的位置到上述第一托架停止位置之间、上述杆件不会将上述记录装置移动到从托架释放的位置。
7.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当所述设备与电源接通时最初的上述托架的移动一定朝向上述托架的第一停止位置的方向。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在上述记录装置的大致上方设置了具有读取原稿信息的读取装置的读取单元,该读取单元兼用作前述盖件。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上述记录装置具有,通过将墨水滴喷射到记录媒体上进行输入图像信息记录的记录头,以及为此记录头供应墨水的墨水槽。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上述记录头是一个记录头单元,具有通过将墨水滴喷射到记录媒体上进行输入图像信息记录的与多种颜色相对应的多个记录头;上述墨水槽包括分别向上述多个记录头供应墨水的多个墨水盒。
CNB2004100024125A 2003-01-29 2004-01-29 记录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853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19863/2003 2003-01-29
JP2003019863A JP2004230623A (ja) 2003-01-29 2003-01-29 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9111A true CN1519111A (zh) 2004-08-11
CN1298535C CN1298535C (zh) 2007-02-07

Family

ID=32949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241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8535C (zh) 2003-01-29 2004-01-29 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066569B2 (zh)
JP (1) JP2004230623A (zh)
CN (1) CN1298535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5260A (zh) * 2015-07-07 2018-02-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盒、液体消耗设备、将液体盒插入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盒安装部中的方法和液体盒的使用
CN111376599A (zh) * 2018-12-27 2020-07-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58641A (ja) * 2007-08-30 2009-03-19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58642A (ja) * 2007-08-30 2009-03-19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7089664B2 (ja) * 2018-03-23 2022-06-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8807A (en) * 1992-09-10 1997-07-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n antismear sheet deformation discharge system
JPH06270491A (ja) * 1993-01-13 1994-09-27 Canon Inc 記録装置及び同装置の記録機構交換方法
EP0698497B1 (en) * 1994-08-24 2003-1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container for ink jet printer, holder for the container carriage for the holder and ink jet printer
JP3359205B2 (ja) * 1994-11-25 2002-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0127446A (ja) 1998-10-27 2000-05-09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495926B2 (ja) * 1998-10-27 2004-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5260A (zh) * 2015-07-07 2018-02-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盒、液体消耗设备、将液体盒插入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盒安装部中的方法和液体盒的使用
CN107735260B (zh) * 2015-07-07 2019-09-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盒、液体消耗设备、将液体盒插入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盒安装部中的方法
CN111376599A (zh) * 2018-12-27 2020-07-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376599B (zh) * 2018-12-27 2023-03-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8535C (zh) 2007-02-07
US20040183857A1 (en) 2004-09-23
US7066569B2 (en) 2006-06-27
JP2004230623A (ja) 2004-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01344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739974A (zh) 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方法
CN1550439A (zh) 成像装置
CN1840351A (zh) 打印/加工系统及控制方法、打印/加工装置、程序
CN1147177A (zh) 具有监视功能的打印机控制
CN1642211A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使用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405009A (zh) 纸张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922856A (zh) 用于通过打印机打印图像并在照相机和计算机之间传输图像的、具有直接与数码相机和计算机连接的 d o r接口的打印机
CN1705221A (zh) 电机驱动器电路以及该电路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N1680097A (zh) 串行数据传送方法、电子设备和记录装置
CN1298535C (zh) 记录设备
CN1203444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154553B2 (en) Composite system capable of switching between separate power sources
CN1678008A (zh) 传真机
CN1274131C (zh) 组合平台扫描仪/打印机的机器
CN1925535A (zh) 开/关状态检测系统
CN1510905A (zh) 读取记录设备、读取设备、控制方法及实行该方法的程序
CN1625214A (zh) 图像读取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TW200830858A (en) Scanner capable of selecting scanning position and method thereof
JP6562763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処理装置
CN1572521A (zh) 喷墨式多功能机器
CN1307272A (zh) 允许单机操作的影像输出系统
JP2021176687A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901623A (zh) 摄影设备以及记录方法
JP20070835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