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9556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99556A CN1499556A CNA2003101156413A CN200310115641A CN1499556A CN 1499556 A CN1499556 A CN 1499556A CN A2003101156413 A CNA2003101156413 A CN A2003101156413A CN 200310115641 A CN200310115641 A CN 200310115641A CN 1499556 A CN1499556 A CN 14995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pedestal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hole
- bobb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50/443—Connections to coi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3—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继电器,适当地防止密封剂进入。将线圈29经由线轴28卷绕到铁芯27上、将该线圈29连接到设置在线轴28的锷部28a、28b上的线圈端子42上形成的线圈组件3载置于基座1上,以所述线圈端子42从形成于该基座1上的通孔15突出的状态,对所述通孔15进行密封。通过使所述铁芯27的吸引面27a位于基座1侧,可以在线圈组件3和基座1之间对衔铁32进行吸引操作。在所述线轴28的锷部28a、28b上设置可以压入所述线圈端子42的厚壁部41,在该厚壁部41上,形成用于将经由所述通孔15进入到内部的密封剂储存在所述线圈端子42周围的凹部4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电磁继电器,是将把线圈经由线轴卷绕到铁芯上、将该线圈连接到设置在线轴的锷部上的线圈端子上形成的线圈组件载置于基座上,在所述线圈端子从形成于该基座上的通孔突出的状态下,将所述通孔密封起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实愿昭59-119979号(实开昭61-35349号)的缩微平片。
发明内容
但是,在所述现有的电磁继电器中,在线圈组件和基座之间形成空间,使衔铁的一端部相对于露出于该空间中的铁芯的吸引面吸引、分离。这样,从通孔进入的密封剂会到达所述空间,可能会引起操作不良。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适当防止密封剂进入的电磁继电器。
本发明作为解决所述课题的方案,将把线圈经由线轴卷绕到铁心上、将该线圈连接到设置在线轴的锷部上的线圈端子上形成的线圈组件载置于基座上,在所述线圈端子从形成于该基座上的通孔突出的状态下,对所述通孔进行密封,在这样的电磁继电器中,
使所述铁芯的吸引面位于基座侧,可以在线圈组件和基座之间对衔铁进行吸引操作,
在所述线轴的锷部上设置可以压入所述线圈端子的厚壁部,在该厚壁部上,形成用于将经由所述通孔进入到内部的密封剂储存在所述线圈端子周围的凹部。
利用这种结构,即使将可以充分密封的量的密封剂填充到通孔和线圈端子之间,密封剂也将储存在形成于线轴的厚壁部上的凹部中,不会再进入到内部。
若向着外径方向逐渐加深地形成所述凹部,则可以使线圈端子在于壁厚部的支撑状态保持稳定,同时,易于进一步防止密封剂进入,这是理想的。
若在所述基座的上面形成防止从所述通孔进入的密封剂扩散的分隔壁,则易于进一步防止密封剂进入。
若所述分隔壁由与基座侧壁部相连的肋构成,则即使基座的厚度薄,也可以保持成型加工时树脂流动的良好状态,并且,可以防止密封剂的进入。
通过在所述线轴的厚壁部和所述分隔壁上形成斜面,使在将线圈组件载置于基座上时,相互面接触,则线圈组件的对位非常容易,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密封剂的进入。
若所述凹部以与所述衔铁相反侧上的容积大的方式形成,则可以使进入的密封剂的流动方向朝向与衔铁相反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拆下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外壳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3(a)是第一固定接触片的立体图、(b)是可动接触片的立体图、(c)是第二固定接触片的立体图;
图4是线圈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线圈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从线圈组件的底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7是卡板的立体图;
图8是基座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将各接触片组装到基座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线圈组件组装到组装有各接触片的基座上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将各接触片和线圈组件组装到基座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将各接触片和线圈组件组装到基座上并安装了卡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接点开关机构的局部平面图;
图15是表示接点开关机构的局部正视图;
图16是另一个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和图2表示本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大致是在基座1上设置接点开关机构2和线圈组件3、并由外壳4覆盖而构成的。
如图8至图10所示,基座1由绝缘壁5划分成线圈组件安装部6、和接点开关机构安装部7。
绝缘壁5由分隔部8和两侧部9构成。在分隔部8上,在中央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沿上下延伸的凸条部10。凸条部10对分隔部8进行加强,同时,由上端突出部10a对后面所述的卡板100进行导向。在凸条部10的下方,以和绝缘壁5形成凹部的方式形成辅助绝缘壁11。在辅助绝缘壁11的内表面中央,形成上下延伸的导向槽11a。另一方面,在两侧部9上,分别形成在内外面上位置偏离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部9a、9b。内面槽部9a用于对后面所述的轭30进行导向,外面槽部9b是对基座1进行成形加工时的厚度减薄。
特别是如图10所示,利用分隔壁12对线圈组件的安装部6进行划分。在划分出的绝缘壁侧的底面上设置排出凹部13,在两侧壁上形成切口部14。在划分出的剩余部分中,在两端部形成贯穿插入线圈端子42的通孔15,利用形成于其间的三根基座加强肋16将分隔壁12和一端的侧壁连接起来。基座加强肋16起到在对基座1进行成形加工时、即使底面很薄仍可使树脂顺畅流动并同时进行加强的作用。并且,利用分隔壁12和基座加强肋16,构成用于压入固定后面所述的线圈组件3的厚壁部41的压入承受部17。
另外,标号1a是基准距,在将电磁继电器安装到印刷基板上时,在与基板的底面之间形成间隙,消除钎焊操作时焊锡的影响。
接点开关机构安装部7,如图8所示,在三个部位上分别形成接触片压入部18a、18b、18c。
接点开关机构2由从所述接触片压入部18a、18b、18c之中位于一端侧的接触片压入部18a开始顺次压入的、第一固定接触片19、可动接触片20以及第二固定接触片21构成。
如图3(c)所示,第一固定接触片19大致呈平坦状,在上端部上设有第一固定接点22,在下端部上形成用于向接触片压入部18压入的凸部19a,端子部19b、19c从两侧向下方延伸。
可动接触片20,如图3(b)所示,在上端部设有在两面上具有与固定接点22、26接触分离的离合面的可动接点23。在上边缘部,分别形成沿上下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卡板接受部24a、24b。卡板接受部24a、24b的突出尺寸的取值,使得即使可动接触片20弹性变形,后面所述的卡板100也不会脱落。卡板接受部24a、24b的中间部分构成规避部25,以在从上方插入第二固定接触片21时不会成为障碍。并且,在下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接触片19一样地形成压入用凸部20a,端子部20b、20c从两侧延伸设置。并且,中央部被弯曲成曲柄状,通过在其中心形成狭缝20d,使其易于弹性变形。
第二固定接触片21,将第二固定接点26紧固固定到上端部上,从其下方附近起弯曲成曲柄状。在下端部上,与所述两接触片19、20一样地形成压入用凸部21a。其下方侧沿水平方向弯曲成大致直角,从弯曲部分的两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端子部21b、21c。第二固定接触片21,以被辅助绝缘壁11的导向槽11a导向的状态安装到基座1上。而且,当可动接点23与第二固定接点26分离时,借助辅助绝缘壁11确保与可动接触片20之间所需的绝缘性(表面距离)。
如图4和图5所示,线圈组件3是经由线轴28将线圈29卷绕在铁芯27上的组件。
铁芯27,在上端部紧固固定轭铁30,锷状的下端部构成吸引面27a。轭铁30由大致L字形的磁性部件构成,在一端的中央部形成贯穿插入铁芯27并紧固固定的开口部30a,在另一端侧的边缘部形成用于安装铰链弹簧3 1的卡止接受部30b。轭铁30的另一端形成旋转支点,大致L字形的衔铁32由铰链弹簧31所保持,在这种状态下可自由摆动地支撑弯曲部33。衔铁32,其一端侧是被铁芯27的吸引面27a吸引的被吸引部34,在另一端侧的窄幅部分35的上端形成卡止部35a。铰链弹簧31具有:卡止在所述轭铁30的卡止承受部30b上的卡止部31a、和被衔铁32的窄幅部分35贯穿插入且压接在弯曲部33上的矩形压接部31b。矩形压接部31b压接在衔铁32的弯曲部33的台阶部32a和弯曲面32b上,向着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即被吸引部34b与铁芯27的吸引面27a分离开的方向对衔铁32施力。
在衔铁32的卡止部35a和可动接触片20的卡板接受部24之间,配置卡板100。如图7所示,卡板100在一端侧形成卡止所述衔铁32的卡止部35a的卡止保持部36,另一端侧为压入所述卡板接受部24的压入部37。卡止保持部36由与衔铁32的卡止部35a接触的接触片38、和从两侧对卡止部35a进行弹性保持的弹性保持片39构成。在接触片38和弹性保持片39之间形成间隙,使形成于基座1的绝缘壁5上的上端凸出部10a位于其间,从而在水平移动时被导向。压入部37具有:薄壁部37a、和位于其两侧且由下方的卡板接受部24b支撑的导向片37b。薄壁部37a的前端,优选由斜面和弯曲面构成,以可以与所述可动接触片20的卡板接受部24a、24b面接触。并且,利用平面观察大致为E字形的卡板加强肋40对薄壁部37a进行加强,所述可动接触片20的上下各卡板接受部24a、24b分别与上下面边缘部接触。卡板加强肋40不仅对薄壁部37a进行加强,而且使对卡板100进行成形加工时的树脂流动平稳,防止产生欠注等缺陷。导向片37b在两侧对上侧的卡板接受部24a进行导向。
如图4和图6所示,线轴28呈筒状,贯穿插入铁芯27,在两端配有锷部28a、28b。在上端锷部28a上于侧边缘的三个部位上形成突起28c,对轭铁30进行引导。在下端锷部28b上,于两侧分别形成厚壁部41。在各厚壁部41上形成压入线圈端子42的端子孔41a。在底面侧上,于端子孔41a的周围形成环状凹部43。各厚壁部41,在将线圈组件3安装到基座1上时,分别被压入到基座1的各压入接受部17中,从通孔15进入的密封剂储存在环状凹部43中,防止进一步进入。
另外,所述环状凹部43优选采用朝着外径侧逐渐加深的结构。从而,可以使端子孔41a的长度足够长,可以确保线圈端子42的压入量并且使压入状态稳定。环状凹部43也可以按照在与衔铁32旋转的区域相反的一侧上变深或变宽的方式构成。如果这样,则可以使进入的密封剂的流动方向朝向与所述区域相反的一侧,从而,即使流动超过环状凹部43,也不会对衔铁32的动作产生不利影响。
所述厚壁部41优选形成可以倾斜面与分隔壁12面接触的结构。即,在厚壁部41上,形成朝着底面逐渐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另一方面,在分隔壁12上,以压入接受部17的开口面积逐渐变宽的方式形成倾斜面。借此,当将厚壁部41压入到压入接受部17上时,不会相互干扰,可以顺畅地进行压入操作。并且,不需要过分提高尺寸精度,就可以使倾斜面相互面接触并可靠地防止密封剂进入。
线圈29卷绕在线轴28的轴体上,两端部分别卷绕在线圈端子42上。
如图13所示,外壳4呈下面开口的大致箱形形状,通过将下面的开口边缘部嵌合到基座1的侧面上,覆盖构成的构件。在上面的角部形成透气孔44,将密封操作等中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外部。在电磁继电器制成时,将透气孔44热封起来。如图2所示,在基座1的顶面角部和大致中央部分别形成向内侧凸出的第一凸出部45和第二凸出部46。第一凸出部对轭铁30进行导向,第二凸出部46限制卡板100的移动范围。
接着,对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在另一工序中形成线圈组件3。即,如图4所示,将线圈29经由线轴28卷绕到铁芯27上,将线圈29的两端部分别卷绕到压入固定在厚壁部41上的线圈端子42上。将轭铁30的一端部紧固固定在铁芯27的上端部上,在轭铁30的另一端部上,配置自由摆动的衔铁32。衔铁32由铰链弹簧31安装在轭铁30上,以自铁芯27的吸引面27a分离开的方式加载。借此,完成图5所示的线圈组件3。
如图9所示,将可动接触片20、第一和第二固定接触片19及21压入固定到基座1上,如图10和图11所示,组装制作好的线圈组件3。通过将厚壁部41压入到压入接受部17中,将轭铁30的两侧部9压入到内面槽部9a中,来对线圈组件3进行固定。在这种状态下,在基座1和线圈组件3之间形成空间,确保衔铁32的转动空间。但是,利用形成于基座1上的规避凹部13,控制电磁继电器的高度尺寸。各接触片按照第一固定接触片19、可动接触片20、第二固定接触片21的顺序压入固定到基座1上。首先,由于当压入第二固定接触片21时、不能利用其弯曲部分压入可动接触片20,所以在压入可动接触片20之后再压入固定第二固定接触片21。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在可动接触片20的上端部形成卡板接受部24,由于规避部25不会干涉第二固定接点26。
若线圈组件3和各接触片19、20、21向基座1的压入固定结束,则如图12所示,将卡板100的卡止保持部36卡止到衔铁32的卡止部35a上。即,若从卡止部35a的侧方推压卡止保持部36,则在弹性保持片39弹性变形之后、其形状回复,由弹性保持片39和接触片38保持卡止部35a。并且,通过在使可动接触片20弹性变形之后使其形状回复,使卡板100的薄壁部37a处于分别形成于可动接触片20上端部上的上下位置上的卡板接受部24之间。如图14和图15所示,由卡板接受部24防止卡板100向上下方向脱落,并且,利用形成于卡板100上的导向片37b防止向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离。
若已经安装了卡板100,则经由线圈端子42对线圈29通电,通过对线圈组件3进行励磁、消磁,使衔铁32转动。通过形成于基座1上的切口部14,可通过目视、激光等确认衔铁32是否被适当地吸引到铁芯27的吸引面27a上。这时要确认接点的开闭是否正确地进行,检查有无不良操作。若存在不良操作,则使可动接触片20变形等进行调整操作。
当操作良好时,如图13所示,外壳4嵌合在基座1上,覆盖构成的构件。而且,以基座1的底面朝向上方的方式,反复利用喷嘴等周密封剂对端子孔和基座1与外壳4的嵌合部分等进行密封。密封剂借助毛细管现象进入到内部。从各接触片19、20、21的端子部19b、19c、20b、20c、21b、21c和端子孔的间隙进入的密封剂,远离接点开闭的区域,提高了接触片相对于基座1的固定强度。从线圈端子42和通孔15的间隙进入的密封剂,存储在形成于线圈组件3的厚壁部41上的环状凹部43中,防止进一步进入。即使万一越过环状凹部43进入,由于分隔壁12的存在,也不会到达衔铁32的驱动区域。因而,即使衔铁32的驱动区域位于密封剂进入的区域的附近,也不会发生粘附等故障。
按照这种方式制成电磁继电器,而根据使用环境,既可以在形成于外壳4上的透气孔44原样打开的状态下进行使用,也可以在通过热密封形成密封状态的情况下使用。并且,即使由于下落等在内部构件上作用以冲击力,由于各个构件相对于外壳1牢固地固定,所以不会产生故障。特别地,卡板100采用连接在衔铁32和可动接触片20之间的简单结构,而利用卡止保持部36将一端部连接到衔铁32上,而另一端部利用压入部37在可动接触片20可以变形的全部范围内对薄壁部37a进行引导。并且,形成于基座1的绝缘壁5上的上端凸出部10a,位于构成卡止保持部36的接触片38和弹性保持片39之间,形成于外壳4的第二凸出部46位于卡板100的上方。因而,即使存在冲击力的作用,卡板100也不会脱落。
下面,说明所述电磁继电器的操作。
在不对线圈29通电且线圈组件3消磁的状态下,利用铰链弹簧31的加载力,图2中使衔铁32以轭铁30前端的转动支点为中心绕逆时针方向旋转。借此,可动接触片20借助其自身的弹力形成竖立的状态,保持可动接点23与第二固定接点26闭合的状态。
当对线圈29通电时,线圈组件3被励磁,衔铁32的一端部被铁芯27的吸引面27a吸引,在图2中,以轭铁30前端的转动支点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借此,卡板100向右方移动,可动接触片20发生弹性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在卡板100的薄壁部37a的前端,推压可动接触片20的卡板接受部24,从而形成线接触或面接触,不会产生磨耗粉末。而且,借助卡板100的移动,可动接点23与第一固定接点22闭合,对接点进行切换。
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固定接触片19、20设置在可动接触片20的两侧,但是也可以采取仅设置在单侧上的结构。即,如图16所示,可以不安装第二固定接触片21的结构对应,而其它结构构件原样使用。
并且,在所述实施例中,采取所述卡板100的导向片37b与卡板加强肋40单独设置的方式,但是,也可以采用兼用卡板加强肋40的结构。即,只要利用位于两侧的卡板加强肋40,对上方侧的卡板接受部24的两侧部9进行导向即可。并且,可动接触片20的卡板接受部24只要至少上下各有一个即可,若采用不设置第二固定接触片21的结构,则也可以形成于中央部。
如从上面的说明可知的那样,采用本发明,由于在线轴的厚壁部上形成凹部,所以从基座的通孔进入的密封剂不会越过凹部而流向内部,即使采用衔铁在形成于线圈组件和基座之间的空间中动作的结构,也不会对该动作部分产生不利影响。
Claims (6)
1、一种电磁继电器,将把线圈经由线轴卷绕到铁心上、将该线圈连接到设置在线轴的锷部上的线圈端子上形成的线圈组件载置于基座上,在所述线圈端子从形成于该基座上的通孔突出的状态下,对所述通孔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在这样的电磁继电器中,
使所述铁芯的吸引面位于基座侧,从而使其可以在线圈组件和基座之间对衔铁进行吸引操作,
在所述线轴的锷部上设置可以压入所述线圈端子的厚壁部,在该厚壁部上,形成用于将经由所述通孔进入到内部的密封剂储存在所述线圈端子周围的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朝着外径方向逐渐加深。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形成防止从所述通孔进入的密封剂扩散的分隔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由与基座侧壁部相连的肋构成。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线轴的厚壁部和所述分隔壁上形成斜面,在将线圈组件载置于基座上时,可以相互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以与所述衔铁相反侧的容积变大的方式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25242/02 | 2002-11-08 | ||
JP2002325242A JP4131160B2 (ja) | 2002-11-08 | 2002-11-08 | 電磁継電器 |
JP325242/2002 | 2002-11-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99556A true CN1499556A (zh) | 2004-05-26 |
CN1294605C CN1294605C (zh) | 2007-01-10 |
Family
ID=32105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31011564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4605C (zh) | 2002-11-08 | 2003-11-10 | 电磁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903639B2 (zh) |
EP (1) | EP1418604B1 (zh) |
JP (1) | JP4131160B2 (zh) |
CN (1) | CN1294605C (zh) |
DE (1) | DE60304969T8 (zh) |
ES (1) | ES2258692T3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43413A (zh) * | 2013-01-21 | 2014-07-23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电磁继电器 |
CN104425187A (zh) * | 2013-08-23 | 2015-03-18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电磁铁装置及使用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
CN104752100A (zh) * | 2015-01-30 | 2015-07-01 | 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pcb电磁继电器 |
CN105551889A (zh) * | 2015-12-03 | 2016-05-04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及其装配方法 |
CN111801761A (zh) * | 2018-03-27 | 2020-10-20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继电器 |
CN111801763A (zh) * | 2018-03-27 | 2020-10-20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继电器 |
CN111819649A (zh) * | 2018-03-13 | 2020-10-23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触点开关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PC20050004U1 (it) * | 2005-03-10 | 2006-09-11 | Electrica Srl | Rele' voltmetrico con aggancio migliorato dei terminali |
DE102006021203B3 (de) * | 2006-05-06 | 2008-01-17 | Tyco Electronics Austria Gmbh | Elektrisches Relais |
DE102006036613B3 (de) * | 2006-08-04 | 2008-04-10 | Tyco Electronics Austria Gmbh | Relais mit einer Konkaktanordnung aus Kontaktfedern |
JP4952324B2 (ja) * | 2007-03-22 | 2012-06-1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DE102010063229A1 (de) * | 2010-12-16 | 2012-06-21 | Tyco Electronics Austria Gmbh | Relais mit verbesserter Kontaktfeder |
JP2015035403A (ja) * | 2013-08-09 | 2015-02-19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点機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
US9159514B2 (en) * | 2013-11-18 | 2015-10-13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Relay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relay system |
JP6422249B2 (ja) * | 2014-07-03 | 2018-11-14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WO2016013485A1 (ja) * | 2014-07-23 | 2016-01-28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6433706B2 (ja) * | 2014-07-28 | 2018-12-05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及びコイル端子 |
JP6664978B2 (ja) * | 2016-01-29 | 2020-03-13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6787182B2 (ja) * | 2017-02-28 | 2020-11-1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のシール構造、シール構造を備えた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625381A5 (zh) * | 1977-12-02 | 1981-09-15 | Standard Telephon & Radio Ag | |
JPS636647U (zh) * | 1986-06-28 | 1988-01-18 | ||
JPS63149039U (zh) * | 1987-03-20 | 1988-09-30 | ||
JPH0198447U (zh) * | 1987-12-23 | 1989-06-30 | ||
US5021760A (en) * | 1989-10-03 | 1991-06-04 | Clum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 Solenoid switch contact and mounting assembly |
JPH05242784A (ja) * | 1992-02-28 | 1993-09-21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電磁リレー |
JPH067398U (ja) * | 1992-06-26 | 1994-01-28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発音体 |
JPH0896683A (ja) * | 1994-09-27 | 1996-04-12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電磁リレー |
JP3675867B2 (ja) * | 1995-01-13 | 2005-07-27 | 東光株式会社 | コイル装置 |
EP0727800B1 (en) * | 1995-02-15 | 2001-05-16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JPH10162710A (ja) * | 1996-11-28 | 1998-06-19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電磁リレ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948091B2 (ja) * | 1998-01-27 | 2007-07-25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4334158B2 (ja) * | 2001-03-26 | 2009-09-30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4096029B2 (ja) * | 2002-11-06 | 2008-06-04 | Smc株式会社 | 電磁弁 |
-
2002
- 2002-11-08 JP JP2002325242A patent/JP413116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
- 2003-10-27 EP EP03024555A patent/EP141860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10-27 ES ES03024555T patent/ES2258692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10-27 DE DE60304969T patent/DE60304969T8/de active Active
- 2003-10-28 US US10/695,406 patent/US690363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11-10 CN CNB2003101156413A patent/CN129460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43413A (zh) * | 2013-01-21 | 2014-07-23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电磁继电器 |
CN104425187A (zh) * | 2013-08-23 | 2015-03-18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电磁铁装置及使用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
CN104752100A (zh) * | 2015-01-30 | 2015-07-01 | 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pcb电磁继电器 |
CN105551889A (zh) * | 2015-12-03 | 2016-05-04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及其装配方法 |
CN105551889B (zh) * | 2015-12-03 | 2019-02-19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及其装配方法 |
CN111819649A (zh) * | 2018-03-13 | 2020-10-23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触点开关装置 |
CN111801761A (zh) * | 2018-03-27 | 2020-10-20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继电器 |
CN111801763A (zh) * | 2018-03-27 | 2020-10-20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继电器 |
US11322327B2 (en) | 2018-03-27 | 2022-05-03 | Omron Corporation | Relay |
CN111801763B (zh) * | 2018-03-27 | 2022-06-10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继电器 |
US11380504B2 (en) | 2018-03-27 | 2022-07-05 | Omron Corporation | Relay with card made from resin |
CN111801761B (zh) * | 2018-03-27 | 2023-08-04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继电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40130419A1 (en) | 2004-07-08 |
CN1294605C (zh) | 2007-01-10 |
DE60304969T8 (de) | 2007-05-03 |
EP1418604B1 (en) | 2006-05-03 |
US6903639B2 (en) | 2005-06-07 |
JP2004158382A (ja) | 2004-06-03 |
ES2258692T3 (es) | 2006-09-01 |
JP4131160B2 (ja) | 2008-08-13 |
EP1418604A1 (en) | 2004-05-12 |
DE60304969T2 (de) | 2007-01-04 |
DE60304969D1 (de) | 2006-06-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94605C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294606C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275274C (zh) | 电磁继电器 | |
US8305166B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CN1770350A (zh) | 电磁继电器 | |
US11043347B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CN105097363A (zh) | 触点装置 | |
US8212636B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JP4952324B2 (ja) | 電磁継電器 | |
US4914411A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EP0863529B1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CN103370761B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00559535C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167996A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211352282U (zh) | 侧面抗扭限位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290135C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212969409U (zh) | 一种音圈马达下弹片的安装结构、音圈马达及镜头模组 | |
CN219936954U (zh) | 减少占用空间的电磁继电器 | |
CN220041714U (zh) | 固定架及磁保持继电器 | |
CN218975353U (zh) | 一种有效定位导电引出脚的继电器 | |
CN1698149A (zh) | 接触装置 | |
JP3932700B2 (ja) | 電磁継電器 | |
JP6646821B2 (ja) | 電磁リレー | |
CN116153721A (zh) | 一种减少占用空间的电磁继电器 | |
CN116564761A (zh) | 固定架及磁保持继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