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1804A -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1804A
CN1491804A CNA031579221A CN03157922A CN1491804A CN 1491804 A CN1491804 A CN 1491804A CN A031579221 A CNA031579221 A CN A031579221A CN 03157922 A CN03157922 A CN 03157922A CN 1491804 A CN1491804 A CN 1491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
mentioned
tape deck
balladeur train
record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79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4383C (zh
Inventor
高桥诚二
河添宪嗣
柳治幸
斋藤弘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91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1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43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438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1Printing on disk-shaped media, e.g. CD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喷墨记录装置的目的在于当进行使用托盘的喷墨记录时,不污损包含托盘等的记录介质地进行搭载于滑架的记录头和墨斗的装拆、更换作业。因此,本发明相对记录装置本体1内可装拆地设置可进给地相对记录装置本体1支承托盘的托盘导向件82,由托盘导向件传感器344检测该托盘导向件82是否相对记录装置本体1安装。相应于该托盘导向件传感器344的检测结果,由控制滑架50的驱动的控制部600控制滑架50的主扫描方向的位置。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搭载了记录头的滑架往复移动从而形成记录图像的记录装置,特别涉及可使用搭载了光盘的托盘那样的较厚的被记录材料的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喷墨记录装置不仅适用于向呈长方形或带状的用纸等的记录,而且适用于向具有各种各样的平面形状和厚度的被记录材料的记录。例如,即使对于CD-R、DVD、卡等那样小型、具有厚度的物品,也在其表面设置适于喷墨记录的记录材料,在其上记录各种图像和文字(以下将这些被记录材料统称为光盘(CD)等)。
在现有技术的通用喷墨记录装置中,当在上述CD等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时,如使用一般的用纸的搬运路径,则发生其高刚性使搬运性不好、受伤、由于与搬运辊间的距离的关系而不能搬运等问题。因此,使用托盘,使用与一般的用纸的搬运路径不同的路径来处理该问题。
作为用于搬运这些托盘等的搬运路经,由于托盘比一般的用纸等厚,所以具有大致水平地搬运的路径,另外,从改善使用者的操作性的观点考虑,多使用从与用纸等的设置方向相反的、记录装置的正面侧设置托盘等的构成。在这样的场合,多采用不由传感器等直接检测是否将托盘等插入到搬运路径的构成。这是因为,当可检测从相反方向插入的托盘等地构成时,难以使装置小型化和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在可向CD等记录材料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将喷出油墨的记录头搭载于滑架等,一边与滑架一起使记录头扫描一边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方式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喷墨记录装置由于容易彩色化、高析像度化的容易性和动作声的静声性等各种各样的优点,所以,广泛得到普及。
另外,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可装拆、更换地将记录头和墨斗构成于滑架的构成也广泛得到应用。在这样的构成中,当进行记录头和墨斗的装拆、更换作业时,如打开记录装置等的盖构件,则与其连动地使滑架移至预定的更换位置从而可进行作业,同时,在构成记录装置外壳的壳体设置形成于该更换位置的开口部的例子也一般为人们所知。另外,这里,用于滑架的装拆、更换的位置多在用纸和托盘等记录媒体的搬运路径上。
另外,在喷墨记录装置的场合,一般还进行使记录头适应于油墨的喷出的状态的清洁处理。作为清洁处理,具有从记录头吸入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变化等使得不适应于记录的墨水排出的吸入动作和由同样的目的而预备地进行油墨的喷出的预备喷出处理、或擦拭记录头的油墨喷出部附近的油墨的擦拭处理等。另外,有时设置检测墨斗的油墨量的墨斗传感器等,在记录之前进行确认其油墨量的油墨量检测处理等也作为一连串的清洁处理进行。
这些记录头的清扫处理存在使用者手动地相对记录装置指示的场合和随着从上次的清扫处理经过的时间等自动地指示记录装置的场合等。进一步自动地进行清洁处理时,有时也在记录装置刚接收记录指令后,记录和记录动作之前实施清洁处理。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将搭载了CD等的托盘等的记录媒体插入到搬运路径进行记录的装置中,也有从与用纸等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插入托盘地设置的装置。在该场合,当不仅检测是否设置用纸、而且也欲检测是否设置有托盘时,需要在记录装置内设置分别检测用纸和托盘的传感器。因此,存在传感器的配置困难、妨碍了装置的小型化的问题。因此,实际上大多不进行插入到搬运路径的托盘自身的检测。作为不设置检测托盘自身的检测机构的构成,往往采用以下构成:例如为了将托盘插入到记录装置内,可装拆地在记录装置上设置对托盘进行导向支承的构件(在本例中作为CD搬运部进行说明),从而检测该构件是否安装于记录装置。然而,在这样的构成中,存在不能正确地检测出托盘是否插入到记录装置内的适当位置的可能性。因此,当托盘插入到记录装置内时,根据该托盘的插入位置等,有时记录装置内的滑架和托盘非常接近。为此,在将滑架移至与包含搭载了CD的托盘等的搬运路径相向的位置然后装拆和更换搭载于滑架的记录头和墨斗等的场合,伴随该作业可能使附着于记录头和滑架等的油墨接触于托盘和搭载于其上的CD等记录介质,从而将托盘或CD等弄脏。
(2)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还可考虑将进行记录头和墨斗等的更换作业时的滑架的设定位置(更换位置)设置到包含CD和托盘等的记录介质的搬运路径外。然而,一般上述搬运路径构成于记录装置的滑架扫描方向的大体中央部。为此,为了如上所述地将更换位置设定于搬运路径外,必须在装置的壳体等的端部构成开口部,因此存在壳体强度下降等新的问题。
(3)进而,当如上述(1)所述,在不检测包含搭载了CD的托盘等的记录介质向搬运路径的插入时,在先于记录进行的清洁处理等中,滑架横跨该搬运路径移动的场合,存在附着于记录头和滑架等的油墨接触于包含CD和托盘等的记录介质等而弄脏CD和托盘等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由小型而且廉价的构成提供一种在进行使用托盘的记录时不污损包含托盘等的记录介质即可容易地进行搭载于滑架的记录头和墨斗的装拆、更换作业的可靠性优良的记录装置。
本申请的第1发明的记录装置由记录头在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具有搭载有上述记录介质的托盘、可进给地支承上述托盘并可相对记录装置本体内进行装拆的滑架导向件、检测上述托盘导向件是否安装于记录装置本体的检测机构、及对上述记录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其中,上述控制部相应于上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改变记录装置的控制。
本申请的第2项发明的记录方法由记录头在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在记录装置本体内可装拆地设置可进给地对搭载有上述记录介质的托盘进行支承的托盘导向件,由检测机构检测上述托盘导向件是否安装于记录装置本体,由对上述记录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部相应于上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改变记录装置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记录装置本体内可装拆地设置可进给地对搭载有上述记录介质的托盘进行支承的托盘支承机构,检测上述托盘支承机构是否安装于记录装置本体,相应于其检测结果进行上述记录装置本体的驱动控制,为此,可由小型而且廉价的构成获得适当的记录结果而不弄脏包含托盘等的记录介质。为此,例如在进行记录头和墨斗的装拆、更换作业等的场合,也不在托盘附着不需要的油墨。另外,即使为了进行清扫处理等而在记录之前使滑架动作的场合,也可避免托盘与滑架的接触,相对包含托盘等的记录介质可以高可靠性地进行适当的记录而不产生损伤和污损。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进行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效果、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立体图,表示从图1所示状态打开前盖和供纸托盘的状态。
图3为从右斜上方观看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机构部的立体图。
图4为从左斜上方观看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机构部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机构部的断面图。
图6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部即滑架的说明立体图。
图7为表示在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部即滑架安装有墨斗的状态的说明立体图。
图8A和8B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头和墨斗的更换位置的立体图。
图10A和10B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CD搬运部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CD搬运部的内部构成的说明图。
图12A和12B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与CD搬运部的设置操作状态的立体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下壳体的CD搬运部安装部和安装检测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4A和14B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下壳体和CD搬运部向记录装置安装时的状态的说明侧视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下壳体和CD搬运部的钩解除状态的说明侧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托盘的平面图。
图17为表示形成于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托盘的位置检测部的周围的凹部形状的说明断面图。
图18为表示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CD搬运部安装于记录装置而且将托盘设置于CD搬运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A~19F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托盘和位置检测传感器的相对位置的说明平面图。
图20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示意构成的块图。
图21为表示图21A和21B的关系的图。图21A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动作顺序的流程图。图21B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动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22为表示图22A和22B的关系的图。图22A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动作顺序的流程图。图22B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动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23为表示图23A和23B的关系的图。图23A为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图23B为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21B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此外,图1和图2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立体图,图3和图4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机构部的立体图,图5为喷墨记录装置的机构部的断面图,图6和图7为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部即滑架的说明图,图8A~图19F为关于CD记录的图。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1由供纸部2、送纸部3、排纸部4、滑架部5、清洁部6、记录头7、CD搬运部8、及外装部9等构成。因此,分项地依次说明其大体内容。
(A)供纸部
供纸部2主要形成为如图5所示,在基座20上安装用于堆放多张纸张材料P的压板21、向记录头供给纸张材料P的供纸辊28、分离纸张材料P的分离辊241、及用于使纸张材料P返回至堆放位置的恢复杆22等的构成。
另外,如图2所示,用于保持堆放的纸张材料P的供纸托盘26安装于基座20或外部装饰件。该供纸托盘26由多片板材可伸缩地构成,使用时拉出各板材,从而扩大纸张材料P的指示面积地使用。
上述供纸辊28由断面呈圆形的棒状材料构成,在该供纸辊28上设置分离辊橡胶,由此进行纸张材料的供给。向供纸辊28作用的驱动力从设于供纸部2的专用供纸马达273(参照图3)经由未图示的驱动传递齿轮、行星齿轮传递。
在上述压板21上可移动地设置可动侧导向件23,以限制纸张材料P在宽度方向(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堆放位置。压板21可以结合于基座20的回转轴为中心回转,由压板弹簧212向供纸辊28施加弹性力。在压板21的与供纸辊28相向的部位设置由人造皮革等摩擦系数大的材质制成的未图示的分离片213,以防止堆放的纸张中的接近最后(接近最下面位置)的纸张材料P的重送。压板21可由未图示的压板凸轮的作用相对供纸辊28抵接、离开地构成。
进而,在基座20上可以设于基座20上的回转轴为中心回转地支承分离辊支架24,该分离辊支架24安装了用于将纸张材料P1张1张分离的分离辊241。该分离辊支架24由未图示的分离辊弹簧总是朝向供纸辊28施加弹性力。在分离辊241上安装未图示的离合器弹簧,当对该分离辊241在回转方向上施加预定以上的负荷时,支承分离辊241的部分回转,从而可防止分离辊等受到过大负荷。分离辊241由未图示的分离辊分离轴和控制凸轮的作用相对供纸辊28抵接、离开地构成。这些压板21、恢复杆22、分离辊241的位置由未图示的ASF传感器29检测。
另外,用于使纸张材料P返回至堆放位置的恢复杆22可回转地安装于基座20,朝向解除方向由未图示的杆簧施加弹性力。在使纸张材料P返回时,恢复杆22由上述控制凸轮克服返回杆簧进行回转,由此使纸张材料P返回至堆放位置。
下面说明使用以上构成进行供纸的状态。
在通常的待机状态下,压板21由压板凸轮向离开供纸辊28的方向施加力而使堆放的用纸从供纸辊离开(被释放),分离辊241由控制凸轮向离开供纸辊28的方向施加力(被释放)。该恢复杆22由其回转使纸张材料P返回,而且,为了防止在堆放时纸张材料P进入到移动路径内部而回转移动至堵塞堆放口的堆放位置。
从该待机状态开始指示供纸时,由马达驱动首先将分离辊241抵接于供纸辊28。然后,恢复杆22被释放,压板21向供纸辊28移动,堆放的纸张材料P抵接于压板21。在该状态下开始纸张材料P的供纸。此时,虽然存在将纸张材料P送入多张的可能性,但这些纸张材料P由设于基座20的未图示的前段分离部201限制,而仅将预定张数送至由供纸辊28和分离辊241形成的辊隙部。被搬运的纸张材料P由该辊隙部分离,从而仅搬运最上部位置的纸张材料P。
当纸张材料P到达后面将要说明的搬运辊36和夹送辊37时,压板21由压板凸轮214恢复到释放位置,供纸辊28由控制凸轮恢复到释放位置。恢复杆22由控制凸轮返回至堆放位置。此时,到达由供纸辊28与分离辊241构成的辊隙部的纸张材料P返回至堆放位置。
(B)送纸部
由上述供纸部进行进给的记录纸等纸张材料P由图3和图4所示的送纸部3沿搬运路径向记录头搬运。该送纸部3安装于由金属薄板构成的机架11,具有搬运纸张材料P的搬运辊36。搬运辊36具有在金属轴的表面涂覆了陶瓷微粒的高摩擦构造,其两端部由固定于机架11的轴承38支承。在该搬运辊36与轴承38之间设置当搬运辊回转时施加预定负荷的搬运辊拉簧381,这样,可进行稳定的搬运。
在搬运辊36上以抵接于搬运辊36的周面的状态设置随其从动的多个夹送辊37。夹送辊37枢支于由回转轴可回转地支承于机架11的夹送辊支架30,由对夹送辊支架加载的未图示的夹送辊弹簧的弹性力压接于搬运辊36的周面。这样,由上述供纸部2搬运而来的纸张材料P被夹在搬运辊36之间,从而由搬运辊36的回转力搬运。夹送辊支架30可绕回转轴自由转动地支承于机架11的轴承。进而,在将纸张材料P搬运来的送纸部3的入口配置对纸张材料P进行引导的纸张导向挡板33(参照图5)和压纸台34。
另外,在夹送辊支架30上设置根据是否存在纸张材料P而移动的传感器杆321。通过由PE(光电)传感器检测出该传感器杆321(参照图5)的移动位置,可检测出记录纸的前端、后端的位置。此外,压纸台34安装于机架11,一端部可回转地支承嵌合于搬运辊36的纸张导向挡板33通过抵接于机架11而定位。
另外,在搬运辊36的纸张材料搬运方向(Y方向)的下游侧设置基于图像信息成像的记录头7。
在上述构成中,如图5所示,从上述供纸部2送到送纸部3的纸张材料P由夹送辊支架30和纸张导向挡板33引导,被搬运到搬运辊36与夹送辊37的辊对。此时,由PE传感器32检测被搬运到PE传感器杆321的纸张材料P的前端。由此得出纸张材料P的记录位置。另外,纸张材料P由搬运马达35通过辊对36、37回转被搬运到压纸台34上。如图3和图4所示,在压纸台34上形成作为搬运基准面的肋条。通过管理该肋条与记录头7的间隙,并且控制油墨在纸张材料P上附着、纸张材料P伸长等产生的起伏现象,从而防止起伏变大。
搬运辊36的驱动通过由正时皮带561将DC(直流)马达构成的搬运马达35的回转力传递至设于搬运辊36的轴上的皮带轮542。另外,在搬运辊36的轴上设置用于检测搬运辊36进行的搬运量的码盘361,该码盘361按150~3001pi等预定节距形成标记。另外,在与上述码盘361邻接的位置的机架11上安装有用于读取上述标记的编码传感器363。
此外,作为连接记录头的墨斗71,使用可分别更换各色的墨斗部的墨斗。另外,作为记录头7,具有作为设于各喷嘴内的油墨喷出驱动元件的电热变换体(加热器)。通过驱动该电热变换体,将热提供给各喷嘴内的油墨,使油墨内产生膜沸腾,由该膜沸腾引起的气泡的膨胀或收缩产生的压力变化使墨滴从喷出口喷出。
(C)滑架部
滑架部5具有搭载记录头7的滑架50。在该滑架50上设置导向轴52之间的滑动部50b和设于滑架50上端部的导轨111之间的滑动部50a(参照图6和图7)。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轴52向垂直于纸张材料P的搬运方向(图中的Y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且滑架50可沿其往复进行扫描。另外,由该导轨111与导向轴52决定安装于滑架50的记录头7与纸张材料P的间隙。此外,该导向轴52和导轨111固定于机架11。另外,在导轨111的滑架50之间的滑动部分架设不锈钢等薄板的滑动片53,由此减小滑动声。
另外,滑架50由安装于机架11的滑架马达54经由正时皮带541驱动。该正时皮带541由空转轮542架设。正时皮带541与滑架50经由由橡胶等构成的缓冲器55结合,通过由该缓冲器55衰减伴随滑架马达54等回转产生的振动,实现滑架50的稳定的走行性能。
另外,用于检测滑架50的位置的按150pi~3001pi的预定节距形成标记的代码带561平行于正时皮带541地设置。进而,读取该代码带561的未图示的编码传感器设在搭载于滑架50上的滑架基板上。在该未图示的滑架基板上也设置用于与记录头7进行电连接的触点。另外,在滑架50上具有用于从电气基板(在这里为主基板)91将头信号传递到记录头7的柔性基板57。在这里,滑架50以抵接图3和图4所示的机架11的位置为基准,此后根据从检测代码带561的编码传感器输出的位置信号随时检测滑架5 0的位置。
另外,记录头7可装拆地搭载于滑架50。即,在滑架50上设置用于固定记录头7的墨斗盖502。记录头7可装拆地搭载于由滑架50与墨斗盖502构成的空间。进而,在滑架50上还设置有用于将记录头7定位到滑架50的预定位置的抵接部和用于对其进行推压和固定的未图示的推压机构等。该未图示的推压机构搭载于头设置杆51,通过以回转支点中心回转地设置记录头设置杆51,将记录头7固定于滑架50内地作用。
图7表示记录头7这样搭载于滑架50的状态。记录头7搭载于滑架50时,将油墨水喷出部701设置于搬运部的相向位置,并且油墨喷出部701的附近由墨斗盖502覆盖。通过由墨斗盖502覆盖油墨喷出部701的附近,从而在记录时纸张材料等记录媒体发生卷曲的场合,防止滑架50挂到纸张材料上等现象发生。
另外,在后面将要说明的导向轴52的两端如图3、图8A、8B所示,设置左偏心凸轮521和右侧偏心凸轮(未图示),滑架升降马达58的驱动经由齿轮列581将马达58的驱动力传递到左侧偏心凸轮521,从而可使导向轴52升降。滑架50相应于该导向轴52的升降而升降,对于厚度不同的纸张材料P也可保持最佳的间隙。
进而,在滑架50上安装托盘位置检测传感器59,该托盘位置检测传感器59由用于检测后面将要说明的CD记录用托盘83的位置检测用的标记82的反射型光传感器构成。通过从发光元件发光、接收其反射光,可检测托盘83的位置。
在上述构成中,当在纸张材料P上成像时,辊对36、37向纸张材料P的搬运方向Y间歇地搬运纸张材料P,并且由滑架马达54使滑架50向垂直于纸张材料P的搬运方向的方向移动。其间,从主基板91将记录信号送至记录头7,根据该记录信号从记录头7向纸张材料P喷出墨滴,从而形成图像。
(D)排纸部
如图3和图4所示,排纸部4由2个排纸辊40、41、通过按预定压力抵接于该排纸辊40、41而可随其从动回转地构成的棘轮42、及用于将搬运辊的驱动传递到排纸辊40、41的未图示的齿轮列等构成。
排纸辊40、41安装于压纸台34。纸张材料P的搬运方向上游侧(以下简称为上游侧)的排纸辊40具有在金属轴上设置多个橡胶部的构成。另外,通过经由空转齿轮传递来自搬运辊36的驱动而驱动排纸辊40。另外,排纸辊41具有将多个弹性材料等弹性体安装于树脂的轴的构成。对该排纸辊41的驱动从排纸辊40经由空转齿轮传递。
棘轮42在不锈钢的大体圆形的薄板的周围设置多个凸形,在其周面一体地固定树脂部,并且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棘轮支架43。由将线圈弹簧设成棒状的棘轮弹簧44进行棘轮42向棘轮支架43的安装和向排纸辊40、41等的推压。棘轮42设置在与上述排纸辊40、41的橡胶部、弹性体部对应的位置。作为该棘轮42,主要具有产生纸张材料P的搬运力的作用和阻止纸张材料P记录时浮起的作用。后者设置在产生相对于纸张材料P的搬运力的部分间即上述排纸辊40、41的橡胶部401和弹性体部411不存在的位置。
在上述排纸辊40、41的前方设置未图示的的纸端支承件,以防止排出过程中的纸张材料P滑动接触于已排出的纸张材料P上的记录面而对已排出的纸张材料P的图像产生损伤。该纸端支承件通过由纸端支承件弹簧对在前端设置滚轮的树脂构件施加弹性力从而按预定的压力将该滚轮推压到排出的纸张材料P的非记录面上,从而将纸张材料P的两端抬起,产生坚挺度,由此可保持其位于已排出的纸张材料P的上方。
按照以上的构成,由滑架部5成像后的纸张材料P夹在上述排纸辊40、41与棘轮42之间的辊隙部内地被搬运,从而排出到排纸托盘46。排纸托盘46具有由多片(在这里为3片)板材分割形成,且可收纳于后面将要说明的下壳体99下部的构成。使用时,将各板材拉出使用。排纸托盘46越向前端越高,而且其两端的高度最高地构成,从而可提高排出的纸张材料P的堆放性和防止记录面的滑动摩擦导致的图像劣化。
(E)清扫部
如图3和图4所示,清扫部6包括进行记录头7的清扫的泵60、用于防止记录头7的干燥的盖61、清扫记录头7的喷嘴周边的排出口面的刮板62、及驱动泵60的专用马达(清扫马达(参照图7))等。
该专用的清扫马达69(参照图8A和8B)设置未图示的单向离合器,使得由一个方向的回转使泵动作,由另一方向的回转使刮板62和盖61的升降动作作用。
泵60通过由泵滚轮68对未图示的2根由可弯曲性构件构成的管进行挤压形成负压地构成。该泵60经由阀等连接于盖61。盖61可升降,由该升降动作相对于记录头7可进行紧密关闭、开放。另外,在密接于记录头的状态下使泵60作用,从而将不需要的油墨从记录头7吸入而排出。另外,在盖61上设置盖吸收体711以减少在吸引后产生于记录头7的排出口面的残余墨水。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在盖61的打开状态下驱动泵60以防止在盖吸收体711残余固着油墨,从而吸入残留于盖61的油墨。然后,由上述泵60吸引的废油墨由设于后面将要说明的下壳体99的未图示的废油墨吸收体吸收和保持。
这样的盖61的升降动作、刮板63的动作等一连串的动作由在轴上设置多个凸轮的未图示的主凸轮63控制。该控制动作由设于主凸轮63的各凸轮和与其抵接的未图示的各臂的作用进行。主凸轮63的位置可由光电断续器等位置检测传感器64检测。当盖61下降时(开放时),刮板62沿垂直于滑架部5扫描方向的方向移动,从而对记录头7的排出口面进行清扫。刮板62设置有对记录头7的喷嘴附近进行清扫的刮板和对整个排出口面进行清扫的刮板。另外,当移动到最里面时,通过抵接于刮板清扫器66,可将附着到刮板62自身的油墨等除去。
(F)外装部
以上说明的各单元通过组装到机架11,形成喷墨记录装置的机构部分。覆盖这些机构部分的周围地设置图1、图2、及图9所示的外装部9。外装部主要由下壳体99、上壳体98、进出口盖97、未图示的进出口盖97、前盖95构成。
在下壳体99的下部可收纳地设置排纸托盘轨和由多个板材构成为多级式的排纸托盘46。另外,前盖95成为可在收纳时等闭塞纸张材料P的排纸口的构成。
在上壳体98上安装进出口盖97,并且可回转地构成。如图9所示,上壳体98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具有开口部。通过使滑架50移至与该开口部对应的位置,从而可相对滑架50装拆墨斗71和记录头7。进而,在上壳体98上设置用于检测进出口盖的开闭的门开关杆、用于传递和显示LED(发光二级管)的光的LED导向件982、作用于基板的SW(开关)的钥匙开关983a、983b等。这里,当进出口盖97回转时,前面的门开关杆动作,可发现进出口盖97被打开。进而,在上壳体98上可转动地安装有多级式的供纸托盘26。该供纸托盘26在不使用供纸部2时,如收纳于内部,则也作为供纸部的盖起作用。此外,图9表示省略了检修盖的状态。
另外,上壳体98和下壳体99由具有弹性的嵌合爪安装。另外,进行与PC(个人计算机)等的电连接的未图示的连接器部由未图示的的进出口盖96覆盖。
(G)CD搬运部
下面,结合图1~图19F说明CD搬运部8的构成和使用该CD搬运部8的场合向CD的记录动作。图10A和10B为CD搬运部8的立体图,图11为表示CD搬运部8的内部的说明立体图,图12A和12B为表示CD搬运部8向记录装置本体1的安装操作的说明立体图,图13为表示设于下壳体99的安装部991和安装检测部的构成的立体图。另外,图14A和14B为表示将CD搬运部8安装于记录装置1时的CD搬运部8和安装部991的状态的说明侧视图,图14A表示设于CD搬运部8的臂的进出前的状态,图14B表示臂的进出后的状态。另外,图15为表示下壳体99和CD搬运部8的钩84的安装的构成说明图,图16为用于安装并搬运CD等的记录介质的托盘83的平面图,图17为表示图16所示托盘的位置检测部分的凹部形状的说明断面图,图18为表示将CD搬运部8安装于记录装置本体1、使滑动盖81滑动从而设置托盘83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9A~19F为表示设于滑架50的托盘位置检测传感器59和托盘83的相对位置的说明平面图。
在各图中,在CD搬运部8上支承搭载CD的托盘83(参照图16)。另外,如图14A、14B和图15所示,在CD搬运部8上具有托盘导向件(托盘支承机构)82、形成用于将托盘83插入到该托盘导向件82的开口部的滑动盖81、设于下壳体99且用于使下壳体99与CD搬运部8配合的钩84、及在安装到记录装置本体1时用于使设于记录装置本体1的后面将要说明的棘轮支架43向上方滑动的左右一对臂85等。
另外,在CD搬运部8内的托盘插入部801(参照图11)形成作为托盘83的插入位置的基准的基准壁823。在与基准壁823相向的壁面部设置设置用于由未图示的滚轮弹簧从上述壁面部凸出地加载的侧压滚轮824。该侧压滚轮824将插入到上述托盘插入部801的托盘83推压到上述基准壁823,从而进行托盘的左右方向(与托盘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定位。另外,侧压滚轮824在托盘83插入到预定的设置位置之前,压接于托盘83的外侧面837a(参照图16)从而对其进行推压。然而,当托盘83插入到可以由设于记录装置本体1的搬运辊36、夹送辊37(参照图3~图5)搬运的位置时,从上述外侧面837a以凹状退避到内部的退让部837b(参照图16)与侧压滚轮824相向。结果,侧压滚轮824,向侧方的推压力被解除而不压接于托盘83。因此,在托盘搬运动作时,侧压滚轮824不相对托盘83施加多余的反张力,可避免托盘83的搬运精度的下降。
另外,在CD搬运部8的滑动盖81的托盘插入部可上下移动地枢支左右一对推压滚轮811。该推压滚轮811由未图示的滚轮弹簧向上方施加弹性力。插入到托盘插入部801的托盘83由上述滚轮弹簧的加载力弹性地支承。当CD搬运部8安装于记录装置本体1的安装部991时,支承于CD搬运部8的托盘83被推压到记录装置本体1的排纸辊40、41,从而受到排纸辊40、41的搬运力。由该搬运力将托盘83从设置位置搬运到搬运辊36与夹送辊37之间的辊隙部。此后,搬运到两辊36、37的托盘83相应于滑架部5的主扫描方向的移动间歇地被搬运,由此进行向固定于托盘83的CD的图像的记录。
图12A和12B为表示在记录装置本体1上安装上述CD搬运部8的状态的图。如图12A和12B所示,安装时,首先,向记录装置本体1的安装部991固定CD搬运部8。然后,沿图中的箭头Y方向笔直地移动该CD搬运部8,从而将其插入到形成于下壳体99的安装部991的开口部。此时,通过将托盘导向件82两端的嵌合部822沿设于图13所示的下壳体99两侧的导轨993插入,可容易地进行CD搬运部8的上下左右的定位,可顺利地插入。在托盘导向件82的两侧可转动地安装有钩84(参照图14A和14B),并由弹簧向一定的回转方向施加弹性力。当使CD搬运部8滑到预定位置时,则到达不能继续滑动的位置。此时,钩84作用于导轨993的止部,从而CD搬运部8被锁定而不向滑动来的方向返回。在记录装置本体1的压纸台34上设置具有用于检测安装有托盘导向件82的状态的机械构成的托盘导向件传感器(检测机构)344。当将托盘导向件82插入到记录装置本体1的安装部991的适当位置时,托盘导向件82的一部分推压托盘导向件传感器344,从而从托盘导向件传感器344输出预定的检测信号。根据该检测信号判别安装状态是否适当。
另外,在上述状态下,当使滑动盖81向记录装置本体1方向移动时,使其与滑动盖81连动,如图10B所示,臂85向记录装置本体1方向凸出。另一方面,枢支了棘轮42的棘轮支架43相对压纸台34可上下滑动地被支承,并由预定压力的弹簧朝下方施加弹性力。因此,通过使臂85进入到棘轮支架43与压纸台34间,克服上述弹簧的加载力从而将棘轮支架43向上方棘轮抬起预定量。
图14A和图14B表示了该状态。图14A表示臂85凸出之前的状态,图14B表示臂85凸出、使棘轮支架43滑至上方的状态。此时,由形成于臂85前端的倾斜部851可使臂85顺利地进入到压纸台34与棘轮支架43之间。通过使臂85进入到压纸台34与棘轮支架43之间,在压纸台34与棘轮支架43之间形成可使托盘83通过的空间。另外,在臂85进入到压纸台34与棘轮支架43之间的状态下,固定其位置,但在整体收纳于托盘导向件82内的状态下,相对托盘导向件82存在间隙。
另外,在不使滑动盖81向记录装置本体1方向移动的状态下,由于图12B所示的开口部821关闭,所以,成为不能插入托盘83的状态。当从该状态向记录装置本体1方向推压滑动盖81时,滑动盖81成为向斜上方移动的构成,所以在托盘导向件82之间呈现开口部821。在该状态下,从开口部821插入装填了CD的托盘83,可将其设置到预定位置。此时,由滑动盖81的臂使棘轮支架43成为上升了的状态。因此,插入的托盘83与棘轮42干涉,没有托盘83前端的托盘片831和棘轮42破损的危险。
下面,说明从记录装置本体1拆下CD搬运部8的场合。
如图15所示,在使托盘导向件82的滑动盖81向从本体拉出的方向,即与图12A和12B的Y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的场合,与滑动盖81连动,臂85从棘轮支架43让开,棘轮支架43、棘轮42下降到预定的初始位置。此时,当在将托盘83保持安装于记录装置本体1的状态时,托盘83由形成于滑动盖81与托盘导向件82之间的开口部821夹住,而不能进一步抬起滑动盖81。因此,在CD保持于记录装置本体1的状态下,可防止棘轮42下降、对CD产生损伤。另外,当处于从CD搬运部8取出托盘83的状态时,将滑动盖81拉到初始的后退位置,则在其途中滑动盖81作用于钩84,由于钩84从下壳体99的导轨993脱出,所以解除了CD搬运部8向记录装置本体1的安装。
下面说明托盘83的构成。如图16所示,托盘83在板厚2~3mm左右的树脂板上设置CD安装部832、托盘的进出操作时由使用者握持的操作部833、位置检测标记834(834a、834b、834c)、CD取出用孔835、插入位置对准标记836、侧压滚轮退让部837b、介质有无检测标记838。进而,在托盘83的前端比托盘83更向输送方向凸出地安装用于确实地将托盘83卡入到搬运辊36、夹送辊37的托盘片831。
托盘片831由双面胶等粘接固定到形成于托盘83前端部的斜面部830的与安装CD的面相反的平面部83a。托盘片831的厚度由比托盘83前端部的厚度薄的片状的薄膜构成。例如托盘片831以厚0.1~0.3mm左右的PET(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聚酯)等为基材,通过在该基材上将预定的涂覆材料涂覆到其一方的表面上等以获得预定的摩擦系数和预定的硬度地构成。特别是在本实施例的场合,不使用橡胶材料和氨基甲酸乙酯材料等那样一般易于与对方材料紧密接合的涂覆材料,而是使用具有预定的表面粗糙度和比橡胶材料和氨基甲酸乙酯材料高的硬度的涂覆材料。如使用上述橡胶材料和氨基甲酸乙酯材料等,则当与设于托盘83的搬运路径的树脂制的纸张导向挡板33等构件接触时,由于产生与该涂覆材料紧密接触从而搬运负荷显著增大的问题,所以为了防止这一点,使用具有上述预定表面粗糙度并具有高硬度的涂覆材料。
另外,构成于该托盘片831上的涂覆面设于与搬运辊36抵接的面,由此在与搬运辊36抵接的状态下可产生搬运托盘83的足够的搬运力。如图16所示,托盘片831构成为大体梯形的形状,短边侧从托盘83向外方凸出地固定于托盘83的前端部。在本实施例的场合,该凸出量A在搬运方向侧为约3mm。该凸出量A在托盘片831的前端部到达由搬运辊36和夹送辊37构成的辊隙部的场合,成为托盘83的前端部不达到上述辊隙部的长度。即,托盘片831的前端部在卡入到上述辊隙部时,不由托盘83的前端部接受阻力地构成。
另一方面,托盘83自身在前端也具有斜面部830。首先,通过将托盘片831卡入到辊36与夹送辊37,从而产生搬运力,通过沿托盘83前端的锥部830抬起夹送辊37,可由搬运辊36与夹送辊37夹持具有较大厚度的托盘83,从而可进行托盘83的搬运。
设于托盘83的上述位置检测标记834包括设于托盘83的CD安装部分的前端侧的2个位置检测标记834a、834b和设于相反侧的1个位置检测标记834c。各位置检测标记834在本实施例的场合由呈5mm的正方形的反射性能高的构件构成。在这里,使用热压箔形成。在该位置检测标记834的周围设置凹部839,由此可以明确规定由树脂部件的位置检测标记834形成的光反射范围。即,凹部839的底面如图17所示具有高的表面性,而且相对位置检测标记834的表面具有预定角度的倾斜地形成。因此,设于滑架50的托盘位置检测传感器59的发光即使在位置检测标记834以外的范围产生反射,也不返回至受光部,因此,可防止误检测。
如上所述,由于托盘83上的位置检测标记834的光反射率高,所以不需要搭载高性能的传感器,另外,由于可减少修正等的处理,所以,可避免成本上升和记录时间变长。另外,与直接读取CD记录区域的边缘的方式相比,在带色的CD、向进行了一次记录的CD再进行记录的场合也可正确地进行检测。
另外,在将CD安装于托盘83的场合,通过对齐CD安装部832地插入CD中央的孔而安装。另外,当拆下CD时,利用2个部位的CD取出用孔835由使用者握住CD的外周边缘地拆下。在CD安装部832上设置多个模制爪,用于安装CD等时的CD等的定位和晃动的消除。进而,CD安装部比另外的托盘83的面低一段,在其较低的面上设置有介质有无检测标记838。这是为了在预定宽度的热压箔中设置预定宽度的孔,在检测到该孔宽的场合,判断有无介质。
此外,上述各位置检测标记834设于夹送辊37之间,各位置检测标记834抵接于夹送辊37,可避免在表面形成伤痕。
另一方面,通过拉出被搬运到预定位置的托盘83,可从托盘导向件82取出托盘83。进而,利用2个部位的CD取出用孔835,操作者可握住CD等的外周边缘将其取出。
(记录动作)
下面,使用具有上述构成的喷墨记录装置说明向设于CD表面的记录区域进行的记录动作。
首先,使CD搬运部8向本体直线地滑动并将其安装到下壳体99。此时,如托盘导向件82安装于记录装置本体1,则由托盘导向件传感器344检测出。
在这里,当使滑动盖81向记录装置本体1方向移动时,与滑动盖81连动,臂85向记录装置本体1方向凸出。然后,通过使臂85进入到棘轮支架43与压纸台34之间,从而将棘轮支架43向上方抬起预定量。
这样,如使滑动盖81向记录装置本体1方向移动,则滑动盖81成为向斜上方移动的构成,所以在托盘导向件82之间出现开口部821。然后,将CD安装于托盘83的CD安装部832。操作者握住操作部833从上述开口部821插入装填了CD的托盘83,从而将托盘83插入到位置检测标记834与托盘导向件82的托盘设置标记826一致的位置。这样设置的状态示于图18。
在该状态下,当从主机发送记录信号时,开始记录动作。首先,搬运辊36和排纸辊40、41反转。由于经由未图示的滚轮弹簧812由推压滚轮811按预定压力将托盘83推压到排纸辊40、41,所以由各排纸辊的回转力向相反方向即记录装置内部搬运托盘83。此后,托盘83卡入到搬运辊36、夹送辊37之间,从而产生预定的搬运力,夹送辊37越到托盘83前端的斜面部830上,托盘83由搬运辊36、夹送辊37夹持。
然后,为了检测托盘83,滑架50从起始位置移至记录区域。滑架50、导向轴52的升降动作将在后面说明,此时,如图8B所示,滑架升降马达58驱动,使导向轴52上升,从而可相对托盘83形成最佳的间隙。
然后,如图19A、19B所示,滑架50对准托盘83的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位置使托盘位置检测传感器59停止。然后,搬运托盘83,检测出位置检测标记834a上侧的边缘位置(参照图19A),进一步进行搬运动作,检测出位置检测标记834a下侧的边缘(参照图19B)。然后,使托盘83返回以使托盘位置检测传感器59到达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大体中央,使滑架50左右移动,从而检测出位置检测标记834a右侧的边缘位置、左侧的边缘位置(参照图19C)。这样,可计算出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中心位置834ac,根据该中心位置834ac可求出搭载于托盘83的CD的记录位置。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进行托盘自身的位置检测,所以,与不进行检测、仅依靠机械精度进行记录的场合相比,可减小零件精度的偏差、托盘的状态等产生的记录位置的偏移。
在检测出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位置后,滑架50如图19D所示向位置检测标记834b的检测位置移动。通过检测位置检测标记834b的两端的边缘,可确认先前检测出的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检测位置没有错。即,从正规的设置位置将托盘83插入到深处,如图19E所示,在检测位置检测标记834c的位置的场合,通过进行用于检测位置检测标记834b的移动动作,也可判断位置检测标记834c不为位置检测标记834a。
这里,在判断了位置检测标记不是834a而是位置检测标记834c的场合,托盘位置检测传感器59将托盘83搬运到与位置检测标记834a相向的位置,再次实施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检测。此时,在未检测到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场合,判断为出错状态,进行排出托盘83的处理。
在检测到托盘83的位置后,如图19F所示,向托盘83搬运方向搬运托盘83使滑架50的托盘位置检测传感器59的位置与托盘83的介质有无检测标记838的位置一致。此时,检测出介质有无检测标记838的检测孔的边缘,当与预定孔宽一致时,判断未搭载CD,中断记录作业,将托盘83排出到预定位置,显示出错。在这里,如不能检测到上述介质有无检测标记838,则判断搭载有CD,继续进行记录作业。
在以上的一连串的初始动作结束时,将托盘83搬运到可记录设定于记录装置本体1的CD整体的预定位置。此后,相应于从主机送来的图像数据开始记录动作。图像的记录动作通过由多次扫描形成图像的所谓多次扫描记录,可减少搬运精度、记录头7的击中精度等导致的带状不均等的发生。
在记录动作结束后,托盘83被搬运到初始位置即在上述记录动作之前使用者将托盘83设置到托盘导向件82的位置。在该状态下,使用者可取出搭载了进行记录动作后的CD的托盘83。进而,通过向面前拉滑动盖81,可使臂85从棘轮支架43解除,并使钩84从下壳体99解除。这样,可以将CD搬运部8从记录装置本体1解除,从而将其拆下。
(控制系统)
图20为表示具有上述构成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大致构成的图。
在图中,符号600为控制上述喷墨记录装置的各部的控制部,该控制部具有CPU(中央处理器)601、ROM(只读存储器)602、及RAM(随机存储器)603等,该CPU601作为进行各种运算、控制、判别等的机构起作用,该ROM602存储预定的控制程序和数据等,RAM603暂时存储预定的数据并作为由上述CPU601进行的运算处理等的工作区起作用。
另外,该控制部600经由接口611连接到作为外部设备的主计算机610,同时连接进行输入操作等的操作板604、驱动设于记录头的各喷嘴内的加热器的头驱动器605、驱动上述各机构的驱动部607、及检测装置的各部分的状态的上述各种传感器构成的传感器部608等。
在操作板604上具有设置了以各电源钥匙开关983a等为首的进行各种的指令和各种的数据输入的钥匙开关的输入部604a和进行装置的状态显示等的显示部604b等。
另外,在头驱动器605上具有作为供纸动作的驱动源起作用的供纸马达273、作为由滑架50进行扫描的驱动源起作用的滑架马达54、作为上述搬运辊36的驱动源起作用的搬运马达35、作为上述清扫动作的驱动源起作用的清扫马达69、作为滑架50的升降动作的驱动源起作用的滑架升降马达58等的各种马达、及驱动这些马达的马达驱动器607a~607e。
另外,控制部600根据从主计算机等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和从传感器群等输入的信号,按照存储于上述ROM602的驱动程序等进行上述驱动器607a~607e等的各部分的控制,实施后面将要说明的记录动作控制。
(记录动作的控制顺序)
下面,根据图21A、21B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动作的控制顺序。
将喷墨记录装置的电源线连接到AC(交流)电源时,首先,在步骤S1中,进行装置的第1初始化处理。在该初始化处理中,进行本装置的ROM和RAM的检查等电路系统的检查,确认本装置是否可以正常地进行电动作。此外,在该第1初始化处理中,不进行相对于记录装置本体1的驱动机构的处理动作。
然后,在步骤S2中,进行设于装置本体上壳体98的电源钥匙开关983a是否接通的判断,在压下电源钥匙开关983a的场合,移至下一步骤S3,在这里进行第2初始化处理。
在该步骤S3的第2初始化处理中,进行装置本体内的各种驱动机构和头系统的检查。即,还确认各种马达和连接于马达的各种机构的初始化和进行头信息的读入时本装置是否可以正常动作。
然后,在步骤S4进行记录装置的各种事件等待。即,相对于本装置,监测来自外部I/F(接口)的指令事件、由使用者操作实施的面板键盘事件、及内部的控制事件等,当发生这些事件时,实施与该事件对应的处理。在这里,作为由使用者操作进行的面板键盘事件,具有由电源钥匙开关983a进行的电源断开动作、由重新开始开关983b进行的头清扫动作、及记录动作的取消动作等。
在步骤S4中,当从外部I/F接收到记录指令事件时,移至步骤S5,另外,当在该步骤S4发生由使用者操作实施的电源键盘事件发生时,移至步骤S200,进行打印结束处理,当在该步骤S4中发生其它事件时,移至步骤S300,进行其它事件处理。
在作为事件接收记录指令、移至步骤S5的场合,解析来自外部I/F的记录指令,判断指定的纸类别、用纸尺寸、记录质量、供纸方法等,将表示其判断结果的数据存储到本装置内的RAM,然后前进至图21A所示的步骤S511。
下面,在步骤S511~步骤S515中,进行检查相对指定的供纸方法记录装置本体1是否成为适当的状态的处理。在步骤S511中,首先判断指定的记录动作为指示不使用CD搬运部8的记录动作的记录指令还是为指示使用CD搬运部8的记录动作的记录指令。在这里,当判断为指示不使用CD搬运部8的记录动作的记录指令时,前进至步骤S512,根据图13所示的托盘导向件传感器(托盘导向件检测机构)344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在记录装置本体1上安装有CD搬运部8。然后,如检测到未安装CD搬运部8,则由于为适应于不使用CD搬运部8的记录指令的状态,所以选择自动进给部(ASF)2的动作,移至步骤S6,由ASF2开始供纸。另一方面,在步骤S512中,当检测到安装了CD搬运部8的场合,由于为不适应于不使用CD搬运部8的记录指令的状态,所以移至步骤S515,报告出错状态,成为待机状态。
另外,在步骤S511判断接收到指示使用CD搬运部8的记录动作的指令时,在步骤S513中判断是否安装有CD搬运部8。在这里,在检测到安装了CD搬运部8的场合,由于为适合于接收到的记录指令的状态,所以移至步骤S516,驱动滑架升降马达58,从而向上方提升滑架50。然后,移至步骤S6,在此选择并实施来自CD搬运部8的进给动作。另一方面,在步骤S513中,当检测到未安装CD搬运部8时,由于为不适合于记录指令的状态,所以移至步骤S514,进行出错状态的报告,成为待机状态。
这样成为记录装置本体1适用于记录指令的状态时,接下来移至步骤S6,根据指定的供纸方法开始供纸,将记录介质搬运至记录开始位置,此后,前进至步骤S7,进行记录动作。在该记录动作中,将从I/F611送来的记录数据暂时存储到记录缓冲器,然后驱动滑架马达54,开始滑架50向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并且将存储于记录缓冲器的记录数据供给记录头7,开始1行的记录动作,当1行的记录数据所有的记录动作结束时,驱动搬运马达35,使搬运辊36回转,将用纸等记录介质向副扫描方向搬运。此后,反复实施上述动作,当经由I/F611送来的1页的记录数据的记录结束时,前进至步骤S8。
在步骤S8中,驱动搬运马达35,驱动排纸辊40和排纸辊41,在判断用纸等记录介质完全从本装置送出之前进行送纸,在送纸动作结束的时刻,成为将用纸等记录介质排出到排纸托盘46上和CD搬运部8的托盘导向件82上的状态。
然后,在步骤S9中,判定应记录的所有页的记录动作是否结束,在还有应记录的页的场合,恢复至步骤S5,然后,反复进行上述步骤S5~S9的动作,在应记录的所有页的记录动作结束时结束记录动作,此后移至步骤S4,等待下一事件。
(记录头·墨斗更换的控制顺序)
下面,说明与搭载于滑架50的记录头7和墨斗71的安装、更换相关的控制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记录头7和墨斗71的安装、更换动作可通过使图1所示的进出口盖97转动打开而进行。即,当打开进出口盖97时,成为滑架50移至与图9所示的上壳体开口部984对应的位置从而露出到外部的状态,这样,可进行记录头7和墨斗71的安装、更换作业。此时,如打开进出口盖97,则设于上壳体98的门开关杆981检测该打开状态,根据其检测信号由控制部660进行滑架50的移动控制。此外,图9表示滑架50移至进行记录头7和墨斗71的安装、更换作业的位置(记录头墨斗更换位置)的状态。该记录头墨斗更换位置在安装有CD搬运部8、从CD搬运部8搬运了托盘83的场合,成为搭载于滑架50的记录头7的油墨喷出部701与上述托盘83相向的位置。
在图21A所示的步骤S4中,当检测到进出口盖97打开时,开始从步骤S100到步骤S109的开盖处理。首先,在步骤S100中判断是否安装了CD搬运部8,如未安装CD搬运部8,则移至步骤S101,驱动滑架马达54,使滑架50向记录头墨斗更换位置移动,此后,在步骤S102,使滑架50在上述记录头墨斗更换位置待机。因此,使用者可在该状态下进行记录头7和墨斗71的安装、更换作业。
然后,在步骤S103中,监测进出口盖97的开闭状态,在记录头墨斗的安装、更换作业结束,由使用者检测到关闭了进出口盖97时,移至步骤S104。在步骤S014,判断是否在滑架50安装有记录头7。在这里,当判断未安装记录头7的场合,进行显示未安装记录头7的出错报告。在步骤S104中,当判断安装了记录头7时,移至步骤S105,进行是否更换了墨斗71的判断。
在这里,是否更换了墨斗71的检测通过由设于图3、图4所示的棘轮支架43的墨斗传感器47检测墨斗内的油墨量进行。另外,在步骤S105中,当检测到未更换墨斗时,将该状态作为错误报告。在步骤S105中,当判断更换了墨斗71时,移至步骤S106,驱动清扫部6,实施记录头7的清扫动作,结束开盖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0中,在判断安装了CD搬运部8的场合,移至步骤S107,滑架50不移至记录头墨斗更换位置,成为待机状态。此时,滑架50在与清扫部6的盖61相向的位置待机。该待机后,前进至步骤S108,将滑架50不向记录头墨斗更换位置移动的状态作为错误报告。进而,在进行该报告动作后,在步骤S109,进行进出口盖97的开闭状态的监测,在关闭了进出口盖97的场合,滑架50保持为待机状态。另外,在步骤S109,当检测到关闭了进出口盖97的场合,返回至步骤S4,等待下一事件。另外,在步骤S109检测到关闭了进出口盖97这一状态后,使用者从打印机装置本体拆下CD搬运部8,在再次打开进出口盖97的场合移至上述步骤S101,使滑架50移至记录头墨斗更换位置,所以使用者可立即开始记录头7和墨斗71的安装和更换作业。
另一方面,在图21A所示的步骤S200进行记录动作结束处理,使记录装置的动作停止。在该处理中,为了切断各种马达和头等的电源,使电源移至可断开的状态,此后,断开电源,前进至步骤S4,等待下一事件。
另外,在步骤S300中,进行上述以外的其它事件处理。例如,进行从设于操作板604的各种面板键、主装置610经由I/F611送来的记录头的清扫处理指令、与在记录装置本体1发生于内部的清扫处理指令等对应的处理。此外,结束处理后,前进至步骤S4,等待下一事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相应于CD搬运部8向记录装置本体1的安装状态,控制滑架50的动作,所以即使在安装有CD搬运部8并插入了托盘83的状态下,也不会在无意中进行记录头7和墨斗71的更换作业等,不会发生滑架50的油墨附着于托盘83和CD而导致将其弄脏的问题。因此,为了进行记录头7和墨斗71的安装、更换作业,也可在上壳体的中央部即记录介质的搬运路径上重叠地形成在上盖形成的开口部,由此可在进出口盖97上壳体98保持足够的强度和刚性,还可实现小型化。
另外,不设置检测托盘83向记录装置内插入的传感器,而是设置用于检测安装有托盘83的CD搬运部8的安装的托盘导轨传感器993,相应于其检测结果控制滑架50的动作地构成,所以,可廉价而且小型地构成传感器。
(第2实施例)
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当在安装了CD搬运部8的状态下打开进出口盖97时,在图21B所示的步骤S108中,报告滑架50不移动这一状态后,在步骤S109等待关闭进出口盖97,但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中,如图22B所示,在步骤S108后,在步骤S109a监测CD搬运部8的安装状态,在拆下CD搬运部8的场合,不等待关闭进出口盖97,而是立即移至步骤S101,使滑架50移至记录头墨斗更换位置。在该场合,由仅是拆下CD搬运部8的作业,即可容易地进行记录头7和墨斗71的安装和更换作业,并可更有效地进行作业。
(第3实施例)
另外,在上述第1和第2实施例中,以当进行记录头7和墨斗71的装拆和更换时控制滑架50的动作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相对滑架50的动作控制不限于上述的装拆、更换作业,在其它动作状况下也可实施。在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中,当进行安装有CD搬运部8的场合的记录头7的清扫处理时进行滑架50的动作控制。
下面,根据图23A和图23B,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滑架50的动作控制。此外,在该第3实施例中,同样具有图1~图20所示的构成。
在该第3实施例中,记录头7的清扫处理具有使用者操作上壳体98的重新开始开关983b的场合、经由打印机驱动器等手动操作地指示清扫处理的场合、对从上次清扫处理经过的时间等进行计数并在经过预定时间后自动地进行清扫处理的场合。在自动地实施清扫处理的场合,本实施例的场合在接收对记录装置本体1的记录指令后实施。进而,当实施由记录头7吸入油墨的动作和油墨的预备喷出等使记录头7的油墨喷出部701为适合于油墨喷出的状态的清扫处理时,与此同时还实施用于确认墨斗71的油墨量的墨水量检测处理。为了进行油墨量检测处理,滑架50向应与图4所示的墨斗传感器47相向的方向移动。
在图23A和图23B中,由于步骤S1~步骤S4和步骤S6~步骤S9、进而记录动作结束处理S200与上述实施例同样,所以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首先,在该第3实施例的场合,当在步骤S5接收记录指令时,在步骤S400判断是否需要自动清扫处理。在这里,当判断不需要自动清扫处理时,移至步骤S401,进行与在图21A、21B及图22A、22B中说明的步骤S511~步骤S9的处理同样的处理。
当在步骤S400判断需要自动清扫处理时,移至步骤S601,判断指示的清扫处理是否在记录指令后。在该场合,由于为自动清扫处理,所以在步骤S601判断为记录指令后,移至下一步骤S602。在步骤S602,判断在打印装置上是否安装有CD搬运部8。此时,在判断安装有CD搬运部8的场合,移至下一步骤S603,实施托盘83的供纸动作。在该供纸动作中,当将托盘83插入了CD搬运部8时,托盘83的前端的斜面部830被搬运到由搬运辊36与夹送辊37夹持的位置,在该状态下移至下一步骤S604,相对记录头7实施预定的清扫处理。当实施清扫处理时,由记录头7吸入油墨的动作等后,滑架50移至与墨斗传感器47相向的位置,在检查墨斗71的油墨量后,移至步骤7,开始记录动作。
另一方面,在步骤S602中,即使为记录指令后的清扫处理,对于未安装CD搬运部8的场合也不实施供纸动作,而是立即移至步骤S604,实施清扫处理后,移至步骤S7,开始记录动作。
在步骤S4中,当由使用者的操作直接或手动地进行清扫处理的场合,移至步骤S600。在步骤S600中,监测CD搬运部8的安装状态,在未安装的场合,不实施供纸动作,而是移至步骤S606,实施清扫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600中,当CD搬运部8处于安装状态时,移至步骤S601。在该场合,由于不为记录指令后的清扫处理,所以移至步骤S605,驱动搬运马达35,实施托盘83的排纸动作即托盘83的与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搬运动作,成为托盘83不插入到记录装置本体1内的状态。在步骤S606中,实施清扫处理后,返回至步骤S4,等待下一事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未安装CD搬运部8的状态下,当指示清扫处理时,不实施供纸动作和排纸动作,而是实施清扫处理,如未指示清扫处理,则等待下一事件。
另一方面,在安装有CD搬运部8的场合,当在记录指令后自动实施清扫处理时,在实施供纸动作后,实施清扫动作,在不为记录指令后的清扫处理的场合,在实施排纸动作后实施清扫处理。
这样,记录指令后指示自动清扫处理,而且在安装有CD搬运部8的场合,在将托盘83的前端部夹持于搬运辊36与夹送辊37之间的状态下进行清扫处理。因此,托盘包含其前端部,在搬运辊36与夹送辊37之间夹持,即使例如托盘的前端部成为从压纸台34向上方浮起的状态,为非常接近滑架50的状态,在伴随清扫处理的滑架50的移动时,滑架50也不会与托盘83接触,可提供可靠性高的装置。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记录动作之前不进行托盘83的排纸动作,所以,再次设置托盘83之后,不用进行记录动作的烦杂作业,可有效地实施使用了CD搬运部8的记录动作。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说明了相对滑架可自由装拆地支承墨斗和记录头的场合的例子,但本发明对仅墨斗和记录头中的任一方可相对于滑架可以装拆的场合也有效。
本发明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很显然,根据上述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从更广泛的方面在考虑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可进行变化和修改,因此,后附的权利要求的目的在于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所有变化和修改。

Claims (5)

1.一种记录装置,由记录头在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具有搭载上述记录介质的托盘、
可进给地支承上述托盘并可相对记录装置本体内进行装拆的滑架导向件、
检测上述托盘导向件是否安装于记录装置本体的检测机构、
及对上述记录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上述控制部相应于上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改变记录装置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使记录头搭载并移动的滑架,上述控制部相应于上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滑架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可相对上述滑架自由装拆,当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到上述托盘导向件安装于记录装置本体时,上述控制部禁止上述上述滑架移至进行记录头的装拆的装拆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搬运上述托盘的搬运辊,上述控制部相应于上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搬运辊的驱动。
5.一种记录方法,由记录头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其中:相对记录装置本体内可装拆地设置可进给地对搭载上述记录介质的托盘进行支承的托盘导向件,由检测机构检测出上述托盘导向件是否安装于记录装置本体,由对上述记录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部相应于上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改变记录装置的控制。
CNB031579221A 2002-08-30 2003-08-29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43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5902/2002 2002-08-30
JP2002255902A JP4027185B2 (ja) 2002-08-30 2002-08-30 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1804A true CN1491804A (zh) 2004-04-28
CN1254383C CN1254383C (zh) 2006-05-03

Family

ID=31492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792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4383C (zh) 2002-08-30 2003-08-29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73880B2 (zh)
EP (1) EP1393918B1 (zh)
JP (1) JP4027185B2 (zh)
CN (1) CN1254383C (zh)
DE (1) DE60303632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73042B2 (ja) * 2004-09-27 2010-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薄板状体をセット可能なトレイ、記録装置
US7740348B2 (en) * 2004-09-27 2010-06-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4419804B2 (ja) * 2004-11-08 2010-0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搬送媒体
JP4697418B2 (ja) * 2005-03-31 2011-06-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トレイ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9269725A (ja) * 2008-05-08 2009-11-19 Canon Inc 記録装置
WO2010138624A1 (en) * 2009-05-27 2010-12-02 Teledyne Rd Instrument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wave characteristics from a moving platform
JP5499910B2 (ja) * 2010-05-31 2014-05-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この搬送装置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6639352B2 (ja) 2016-07-29 2020-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2179B2 (ja) 1985-07-06 1994-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5188351A (en) * 1991-10-04 1993-02-2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ulti-size paper cassette having a sheet size indicator
JPH071768A (ja) * 1993-06-16 1995-01-06 Canon Inc 印字装置
US6004062A (en) * 1993-09-02 1999-12-21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Index divider sheet assembly and the like
JPH09295412A (ja) 1996-04-30 1997-11-18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タ
US5975515A (en) * 1997-02-21 1999-11-0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ystem for designating paper cassettes in printers and copiers
US5746528A (en) * 1997-02-26 1998-05-0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Hard copy apparatus with a print media telescoping tray system
JPH10250051A (ja) 1997-03-11 1998-09-22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KR100251120B1 (ko) * 1997-11-04 2000-04-15 윤종용 사무자동화기기의 용지 자동급지장치
KR100225083B1 (ko) * 1997-11-24 1999-10-15 윤종용 캐리지 제어장치를 갖는 프린터 및 제어 방법
US6250735B1 (en) * 1998-02-05 2001-06-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ver for print head alignment sensor
GB9808008D0 (en) 1998-04-15 1998-06-17 Woods Steve Dual purpose inkjet printer suitable for printing on both standard paper stock and direct printing onto compact disks
JP2000058735A (ja) 1998-08-07 2000-02-25 Hitachi Ltd リードフレーム、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312174B1 (en) * 1998-11-13 2001-11-06 Wordtech Systems, Inc. Thermal printer for compact disks
JP2000229405A (ja) 1999-02-10 2000-08-22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2001058735A (ja) 1999-08-19 2001-03-06 Seiko Precision Inc プリンタ
JP2001138592A (ja) 1999-11-10 2001-05-22 Canon Inc 記録装置
US7101096B2 (en) 2000-09-25 2006-09-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ray for transferring recording media,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6739683B2 (en) * 2000-10-02 2004-05-2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6631985B2 (en) 2000-11-17 2003-10-14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textile printing system, ink-jet textil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textile printing method
US6580444B1 (en) * 2002-04-30 2003-06-17 Alexander V. Drynkin Thermal printer for compact disks and other media
US6760052B2 (en) * 2002-06-03 2004-07-06 Primera Technology, Inc. CD recorder and prin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303632T2 (de) 2006-12-14
US20040041853A1 (en) 2004-03-04
CN1254383C (zh) 2006-05-03
US7073880B2 (en) 2006-07-11
JP4027185B2 (ja) 2007-12-26
JP2004090460A (ja) 2004-03-25
EP1393918B1 (en) 2006-02-22
DE60303632D1 (de) 2006-04-27
EP1393918A1 (en) 2004-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4538C (zh)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CN1246161C (zh) 记录装置
CN1251883C (zh) 记录装置
CN1286658C (zh) 记录设备
CN1234539C (zh) 记录装置
CN1485211A (zh) 记录装置
CN1174859C (zh) 介质盒和带有可拆卸介质盒的图像记录装置
CN1189329C (zh) 喷墨打印装置及喷墨打印方法
CN1269652C (zh) 片材导向机构、备有该机构的片材送给装置及记录装置
CN1636750A (zh) 成像装置
CN1715062A (zh) 墨盒、采用该墨盒的打印设备以及检测墨水剩余量的方法
US7726774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capable of stably supporting carriage
CN1990242A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中的驱动单元
CN1255283C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254383C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CN1781708A (zh) 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2709169Y (zh) 记录设备
CN2803705Y (zh) 成像装置
CN1475361A (zh) 记录装置
JP4876406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583406A (zh) 记录装置
CN1990240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253315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86203C (zh) 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识别方法和印刷装置
CN1931595A (zh) 直线标尺,设有该直线标尺的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03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