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8143A - 盘盒、盘记录介质装置和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盘盒、盘记录介质装置和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88143A CN1488143A CNA028039483A CN02803948A CN1488143A CN 1488143 A CN1488143 A CN 1488143A CN A028039483 A CNA028039483 A CN A028039483A CN 02803948 A CN02803948 A CN 02803948A CN 1488143 A CN1488143 A CN 14881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utter member
- shape
- tumbler
- recording medium
- reces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05189 Embol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351 engineering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RCHKEJKUUXXBSM-UHFFFAOYSA-N n-benzyl-2-(3-formylindol-1-yl)acet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2=CC=CC=C2C(C=O)=CN1CC(=O)NCC1=CC=CC=C1 RCHKEJKUUXXBS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625 sku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212149 Cathe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N.C=CC1=CC=CC=C1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6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669 high impact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97 high-impact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08—Shutt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4—Reducing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e.g. temperature change, moisture, dust
- G11B33/1446—Reducing contamination, e.g. by dust, debri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Packaging For Recording Dis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盒,一盘形记录介质,诸如光盘、磁光盘和磁盘,容放在一盘盒壳体的光盘隔间之内;一种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盘形记录介质事先容放在光盘隔间之内以致成为可自由转动的;以及一种盘记录和/或重放设置,用于通过使用这一盘记录介质装置来记录和/或重放信息。符合本发明的一种盘盒包括一盘盒壳体,其中一光盘隔间通过组合一上部外壳和一下部外壳而形成,以及其中,孔口部分制成在下部外壳等的上面,而一对活门件设置在盘盒壳体上以致在孔口部分被开启的开启位置与孔口部分被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成为可活动的并具有各接合部分,在关闭位置处彼此接合,此中一矩形沟槽部分和一肋板部分,可以彼此啮合,遍及接合部分的大致上整个长度设置在一对活门件的每一接合部分上。按照本发明,一对活门件的彼此接合的各接合部分的防尘特性可以加强。因而,有可能提供盘盒、盘记录介质装置和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其中灰尘、污物等等难以进入光盘隔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盒,用于把盘形记录介质,诸如光盘、磁光盘和磁盘,容放在盘盒壳体的光盘隔间之内;一种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盘形记录介质被放进光盘隔间以致成为可自由转动的;以及一种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用于把信息记录在盘形记录介质上和/或从中重放信息,而且特别涉及一种盘盒、一种盘记录介质装置和一种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其中一对可开启和关闭设置在盘盒壳体上的孔口部分的活门件可以得到改进。
背景技术
作为其中能够记录和/或重放诸如声频数据、视频数据或计算机数据这样的信息的盘形记录介质容放在盘盒壳体之内以致成为可自由转动的一种盘记录介质装置,已知有一种具有比如示于图51之中的配置的盘记录介质装置。这种盘记录介质装置1是信息记录媒体,其中装有一次写入磁光盘,用户随后能够在上面记录(写入)诸如计算机数据这样的信息。
这种盘记录介质装置1由一对上壳2a和下壳2b构成的盘盒壳体2、容放在此盘盒壳体2光盘隔间3之内以致成为可自由转动的磁光盘4,以及其他。盘盒壳体2在其上部和下部表面上设置上部和下部孔口部分5,从中心部分伸向一侧。此孔口部分5可由活门6开启和关闭,活门件5可沿着一侧滑动。此活门件包括在平面方向上彼此对置的一对活门件6a。活门在一未画出的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不断地在关闭孔口部分5的方向上受到弹簧推压。参照编号8表示一压紧件,用于防止不经心地使每一活门件6a的顶端与孔口部分解脱啮合。
磁光盘4在其中心部分处设置由金属制成的盘状中心毂环7。此中心毂环7设在对置于孔口部分5内端部分的位置处,亦即设在基本上盘盒壳体2的中心部分处。设置在信息记录和重放设备的主体一侧上的转盘安装于中心毂环7。磁光盘4被夹持于转盘并借此以预定的速度(比如恒定的线速)使磁光盘转动。
不过,在具有上述配置的通常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中,活门6可移动地装接于通过结合上部外壳2a和下部外壳2b而构成的盘盒壳体2。孔口部分5通过恰当地把此活门6的各活门件6a定位于孔口部分5而予以关闭并通过使各活门件6a的周边边缘部分重叠在孔口部分5的周边边缘部分上而保持防尘特性。因而,灰尘、污物等可以被防止进入光盘隔间3。结果,由于当活门6组装时产生的诸如间隙和各活门件的翘曲这样的各种缺陷,可以避免产生在孔口部分5的周边边缘与活门之间的间隙。在此会出现防尘特性将被劣化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光盘的存储能力日益增大和记录密度更加不断增大,各种记录模式中的节距越来载窄而直线密度更加不断增大。为此原因,当诸如光盘和磁光盘这样的磁性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表面受到灰尘等的污染时,光学检拾器在读出和写入信息方面会出现麻烦而光学捡拾器变得不能正常地读出和写入信息。
不过,由于光盘的存储能力会进一步增大而记录密度也会进一步增大,因此即使此前不曾造成严重影响的极小的灰尘和污物也会变得对于读出和写入信息具有较大的危害。因此,只是通过结合上部和下部外壳2a、2b而构成的盘盒就不能防止极小尺寸的灰尘和污物的进入。在此情况下,当磁光盘4的信息记录表面受到进入盘盒壳体2的极小灰尘和污物的污染时,信息记录表面被置于其中它受到灰尘和污物损害的类似状态之下,以致信息不能以信息记录表面正常地被读出和被写入其中。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各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盒、一种盘记录介质装置和一种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在此设备中下凹和上凸两部分设置在整个长度上彼此接合的一对活门件的各自接合部分上而一对活门件通过使它们的下凹和上凸而部分彼此融合来予以关闭,以致可以改进用于开启和关闭设置在盘盒壳体上的一对活门件的防尘特性。
符合本发明的一种盘盒包括一盘盒壳体,其中一光盘隔间通过结合一上部外壳和一下部外壳而制成,以及其中一孔口部分设置在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的至少一个而一对活门件设置在盘盒壳体上以致成为可活动在孔口部分被开启的开启位置与孔口部分被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并具有在关闭位置处彼此接合的两个接口,在盘盒中可以彼此触合的下凹和上凸两部分设置在一对活门件的各自接合部分上。
其次,符合本发明的一种盘盒包括一盘盒壳体,其中一光盘隔间通过结合一上部外壳、一转动件和一下部外壳而制成在上部外壳与转动件之间或转动件与下部外壳之间,转动件由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的至少一个可转动地予以支承,以及其中一孔口部分设置在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的至少一个或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和转动件的至少一个上,而一对活门件设置在盘盒壳体上使得可活动在回应于转动件的转动孔口部分被开启的开启位置与回应于转动件的转动孔口部分被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并具有在关闭位置处彼此接合的两个接合部分,此盘盒中可以彼此触合的下凹和上凸两部分在接合部分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上设置在一对活门件的每一接合部上。
符合本发明的一种盘记录介质装置包括一盘盒壳体,其中一光盘隔间通过结合一上部外壳和一下部外壳而制成,以及其中一孔口部分设置在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的至少一个上,一盘形记录介质容放在光盘隔间之内以致成为可自动转动的,而一对活门件设置在盘盒壳体上以致成为可活动在孔口部分被开启的开启位置与孔口部分被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并具有在关闭位置后彼此接合的两个接口,此装置中可以彼此触合的下凹和上凸两部分设置在一对活门件的各自接合部分上。
其次,符合本发明的一种盘记录介质装置包括一盘盒壳体,其中一光盘隔间通过结合一上部外壳、一转动件和一下部外壳而构成在上部外壳与转动件之间或转动件与下部外壳之间,转动件由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的至少一个可转动地予以支承,以及其中一孔口部分设置在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的至少一个或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和转动件的至少一个上而一对活门件设置在盘盒壳体上使得可活动在回应于转动件的转动孔口部分被开启的开启位置与回应于转动件的转动孔口部分被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并具有在关闭位置处彼此接合的两个接合部分,此装置中可以彼此触合的下凹和上凸两部分在接合部分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上设置在一对活门的每一接合部分上。
再次,符合本发明的一种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包括一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一盘形记录介质支承在制成在一盘盒壳体上的一光盘隔间之内以致成为可自由转动的,以及其中设置在盘盒壳上以露出一部分盘形记录介质的一开口部分可以由一对活门件自由地开启和关闭;一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用于回应于盘记录介质装置的插入和弹出操作而移动一对活门件来开启和关闭孔口部分;以及一转盘驱动装置,盘记录介质装置可解脱地装放于它,并从由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开启的孔口部分把它装入以便当盘记录介质装置装放于它时卡持和转动盘记录介质,此设备中盘盒壳体通过结构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或者上部外壳、转动件和下部外壳,而构成,而其中光盒隔间构成在上部外壳与下部外壳之间或上部外壳与转动件之间或转动件与下部外壳之间,以及可以彼此触合的下凹和上凸两部分在接合部分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上设置在一对活门件的每一接合部分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分解透视图,表明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盘记录介质装置;并以分解的方式从上部表面一侧图示盘记录介质装置;
图2是分解透视图,表明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这种盘记录介质装置;并以分解的方式从下部表面一侧图示盘记录介质装置;
图3是透视图,从上部表面一侧表明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一起使用的盘盒的上部外壳;
图4是底视图,表明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一起使用的盘盒的上部外壳;
图5是透视图,表明装接于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一起使用的盘盒上部外壳的圆环托座和夹持圆环;
图6是透视图,以横截方式从下部表面一侧表明装接于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一起使用的盘盒的夹持圆环和圆环托座的各自中心部分;
图7是透视图,从上部表面一侧表明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一起使用的盘盒的转动件;
图8是平面视图,表明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一起使用的盘盒的转动件;
图9是透视图,从后部表面一侧表明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一起使用的盘盒的一对活门件第一实施例;
图10是透视图,从后部表面一侧表明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一起使用的盘盒的一对活门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状态;
图11是平面视图,从前部表面一侧表明示于图9之中的一对活门件的第一活门件;
图12是透视图,表明示于图11之中的第一活门件;
图13是透视图,以放大尺度表明示于图12之中的第一活门件的主要部分,其中图13A是透视图,从前部表面一侧表明T部分,而图13B是透视图,从后部表面一侧表明T部分;
图14是透视图,以放大尺度表明示于图12之中的第一活门件的主要部分,其中图14A是透视图,从前部表面一侧表明U部分,而图14B是透视图,从后部表面一侧表明U部分,以及图14C是透视图,从前部表面一侧表明V部分;
图15是平面视图,从前部表面一侧表明示于图9之中的一对活门件的第二活门件;
图16是透视图,表明示于图15之中的第二活门件;
图17是透视图,以放大尺度表明示于图16之中的第二活门件的主要部分,其中图17A是透视图,从前部表面一侧表明W部分,而图17B是透视图,从后部表面一侧表明W部分;
图18是透视图,以放大尺度表明示于图16之中的第二活门件的主要部分,其中图18A是透视图,从前部表面一侧表明X部分,而图18B是透视图,从前部表面一侧表明Y部分,以及图18C是透视图,从后部表面一侧表明Y部分;
图19是平面视图,表明一种状态,其中一对活门件装接于示于图1之中的盘记录介质装置的转动件以关闭内侧的孔口部分;
图20是横截面视图,表明一种状态,其中一对活门件在沿着图19中直线Z-Z所取的横截部位处彼此分离;
图21是透视图,表明一种状态,其中一对活门件装接于示于图1之中的盘记录介质装置的转动件以关闭内侧的孔口部分;
图22是说明性简图,表明一种状态,其中一对活门件在转动件已经开始从示于图21之中的状态下转动(大致上5°)之后被稍微开启;
图23是说明性简图,表明一种状态,其中一对活门件在转动件已经开始从示于图21之中的状态下转动(大致上30°)之后被大为开启;
图24是说明性简图,表明一种状态,其中一对活门件在转动件已经开始从示于图21之中的状态下转动(大致上55°)之后完全开启孔口部分;
图25是说明性简图,表明示于图22之中的一对活门件形状的第二实施例;并表明一种状态,其中一对活门件的重叠量在平面方向上增大了;
图26是透视图,表明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一起使用的盘盒,其中图26A是透视图,从上部表面一侧表明误抹防止件而图26B是透视图,从上部表面一侧表明锁件;
图27是透视图,从上部表面一侧表明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一起使用的盘盒的下部外壳;
图28是平面视图,表明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一起使用的盘盒的下部外壳;
图29是透视图,表明示于图1之中的盘记录介质装置的外观和配置;
图30从下部表面一侧表明示于图29之中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并且是透视图,表明一种状态,其中孔口部分通过关闭活门机构而予以关闭;
图31从下部表面一侧表明示于图29之中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并且是透视力,表明一种状态,其中孔口部分通过开启活门机构而予以开启;
图32是说明性横截面视图,沿着连接示于图29之中的盘记录介质装置的一对定位孔眼的直线切取;
图33是说明性横截面视图,在说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之中的夹持方面将予以参照,并以横截方式表明在光盘被安放在转盘上之前所获得的状态;
图34是说明性横截面视图,在说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之中的夹持方面将予以参照,并以横截方式表明当光盘被安放在转盘上时所获得的状态;
图35是透视图,在说明当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的孔口部分被开启和关闭时转动件相对于上部外壳被抬升和落下的方式方面将予以参照,其中图35A是分解透视图;图35B是透视图,表明当转动件被落下时所获得的状态;以及图35C是透视图,表明当转动件被抬升时所获得的状态;
图36是简图,在说明如何计算符合本发明的盘盒的上部壳体凸轮部分与转动件各凸轮突起之间的各个间隙方面将予以参照,并以参照编号的形式表明上部和下部外壳、转动件和活门件的各自尺寸;
图37是简图,在说明如何计算符合本发明的盘盒的上部壳体凸轮部分与转动件各凸轮突起之间的各个间隙方面将予以参照,并以参照编号的形式表明这些间隙;
图38是透视图,表明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盘记录和重放设备;
图39表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和重放设备的给进丝杠驱动装置并是透视图,以横截方式局部地表明动力传送件等;
图40是说明性方框图,表明符合本发明一项实施例的盘记录和重放设备的电路配置;
图41是透视图,表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装放到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和重放设备上之前所获得的状态;
图42是透视图,表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装放到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和重放设备上时所获得的状态;
图43是透视图,表明开启和关闭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和重放设备的活门机构的一种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44是说明性简图,在说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的活门机构被开启和关闭的状态方面将予以参照,并表明在一对活门件已经完全关闭下部外壳的孔口部分和转动件的孔口部分之后直至初始操作上凸部分抵达下部外壳的孔口部分为止所获得的状态;
图45是说明性简图,在说明在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的下部外壳被卸掉的状态下活门机构被开启和关闭的方式方面将予以参照,并表明当一对活门件在齿条杆的初始操作上凸部分已经啮合于转动件的初始操作下凹部分以使转动件能够开始转动之后稍微被开启(大致上5°)时所获得的状态;
图46是说明性简图,在说明在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的下部外壳被卸掉的状态下活门机构被开启和关闭的方式方面将予以参照,并表明当一对活门件在齿条杆的齿条部分已经啮合于转动件的齿轮部分之后被大大开启(大致上30°)时所获得的状态;
图47是说明性简图,在说明在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下部外壳被卸掉的状态下活门机构被开启和关闭的方式方面将予以参照,并表明当一对活门件在齿条杆的止动上凸部分已经啮合于转动件的固定位置下凹部分之后完全开启孔口部分(大致上55°)时所获得的状态;
图48是分解透视图,表明符合本发明的盘记录介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并以分解方式从下部表面一侧图示盘记录介质装置;
图49是透视图,从下部表面一侧表明示于图48之中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并图示孔口部分通过关闭活门机构而予以关闭的状态;
图50是透视图,从下部表面一侧表明示于图48之中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并图示孔口部分通过开启活门机构而予以开启的状态;
图51是透视图,表明符合先前技术的一种盘记录介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各项实施例将参照附图在下面予以说明。图1至50都是简图,表明符合本发明的一种盘盒、一种盘记录介质装置和一种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
在本申请中,“盘盒”指的是这样一种盘盒,具有的主要配置包括一上部外壳、一下部外壳,或者一上部外壳、一下部外壳和一转动件,和一个或一对活门件(两个活门件和多于三个活门件的组合也是可能的),以及一壳体,提供出来随后容放一盘形记录介质。“盘记录介质装置”指的是这样一种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一盘形记录介质容放在一光盘隔间之内并包括一盘盒壳体和一盘形记录介质的组合。此外,“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指的是这样一种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包括一盘记录介质装置、一转盘驱动装置、一光学捡拾器等。
符合本发明的包括盘盒的盘记录介质装置10,在其中容放一种只读光盘,其中多种信息信号,诸如作为音频信息的音乐信号和作为视频信息的图像信号与音乐信号,事先记录其上;或者一种光盘,其中各种信息信号,诸如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可以仅只被记录一次(一次写入光盘);或者一种光盘11,其中各种信息信号,诸如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可以被重复记录(可重新写入光盘),作为一种盘形记录介质。不过,盘形记录介质不限于以上提及的各种光盘,而是,比如一种磁盘,具有一磁性薄膜层制成在一薄圆盘的表面上以基于特定位置的磁化状态来储存信息;一种磁光盘,能够利用一光学头和一磁头在类似方式制成的磁性薄膜层上写入或读出信息;以及其他各种盘形记录介质,都可以用于本发明。
盘记录介质装置10包括,如图1和2之中所示,一盘盒壳体12,由一上部外壳13、一转动件14和一下部外壳15组合而构成;一光盘11,容放在制成在此盘盒12之内的一光盘隔间16之内以便成为可自由转动的;一对活门件19a、19b,用于开启和关闭制成在转动件14和下部外壳15上的内侧孔口部分18和一外侧孔口部分17;以及其他。盘盒是通过从这一盘记录介质装置10中撤出光盘11而获得的。
由于盘记录介质装置10一般采用光盘11致使光盘11安放在水平状态下,所以设置在光盘11上侧的外壳称作“上部外壳13”,而设置在光盘11下侧的外壳则称作“下部外壳15”。不过,盘记录介质装置10也能够采用光盘11致使光盘11安放在铅直状态或倾斜状态下。在此情况下,此实施例之中的上部外壳13可以称作“第一外壳”而下部外壳15可以称作“第二外壳”。
一如图1至4之中所示,上部外壳13由一基本上具有正方形状的薄盘状件制成,其前侧成形为弧状。此上部外壳13具有一下部表面(表现为图4中前部表面的表面),其中在周向上延续的一环形上部内表面壁部21制成在其中心部分处。一环形的上部下凹部分16a设置在此上部内表面壁部21的内侧上。于是,一环形凸轮沟槽22设置在上部内表面壁部21的外侧上以致被延续在周向上而围绕上部内表面壁部21。具有预定长度的各凸轮部分22a(以十字方式作出阴影的各部分)以一如图35A等之中所示的基本上相等的间距设置在凸轮沟槽22周向的三个部分处。凸轮部分22a适于抬升转动件14,以致转动件可以当转动件14被转动、位移和移动到上部外壳13的一预定位置时接近下部外壳15。凸轮部分22a的作用将在以后加以详细说明。
在上部外壳13的外部周边边缘上,制成上部前面边沿13a、左和右上部侧面边沿13b、13c,以及一上部后面边沿13d。上部前面边沿13a具有一第一下凹部分23a,制成在其基本上中心部分处以适当地定位下部外壳15并插入和弹出稍后即将说明的一光学头。上部后面前沿13d的中心部分在内侧是下凹的,以形成一下凹部分13d0,下部外壳15的下部后面边沿装接于此部分。其次,上部后面边沿13d具有一第二下凹部分23b,制成在其基本上中心部分以适当地定位下部外壳15。然后,上部内表面壁部21具有制成在其对置于第一和第二下凹部分23a、23b的位置处的凹槽21a、21b,它们的形状和尺寸对应于相应的下凹部分23a、23b。
两个前面上部环绕壁板24a、24b制成在上部前面边沿13a上并以一预定间隙制成在上部侧面边沿13c与上部外壳13的凸轮沟槽22之间。其次,在上部后面边沿13d、上部侧面边沿13b与凸轮沟槽22之间,以一预定间隙设置两个后面上部环绕壁板24c、24d。然后,两个后部侧面上部环绕壁板24e、24f制成在上部后面边沿13d上并以一预定间隙制成在上部侧面边沿13c与凸轮沟槽22d之间。这些上部环绕壁板24a至24f设定得高于上部内表面壁部21。具体地说,位于相应角部处的三个上部环绕壁板24a、24c和24e设置得高到足以在组装过程中接触下部外壳15的内表面。
其次,在上部外壳13前面上部环绕壁板24e的内侧上,设置一栓塞装放部分26的一上部下凹部分26a,一误抹防止件25-稍后将予以说明-可滑动地装接于此部分。这一上部下凹部分26a由上部后面边沿13d和一上部装放壁板28a构成,前者带有一上部凹槽27a,用于构成使误抹防止件25滑动的窗孔27的上半,而后者设置得以致环绕上部凹槽27a的内侧。然后,上部下凹部分26a配有一导引部分29,具有制成在其上的两个切口以使误抹防止件间断地工作。其次,上部外壳13具有各螺丝固定突起30,制成在其四个突角部分处以由各螺丝来固定下部外壳15。
一如图3之中所示,上部外壳13的上部表面从中心部分到后部表面稍微向上地扩展,而上部外壳的扩展部分31具有一防滑握持下凹部分31a,制成在其后部表面处以防止使用者在他拿着盘记录介质装置的时候滑脱盘记录介质装置。这一扩展部分31具有一三角形指示标记31b,制成在其前部表面处以指明盘盒插入方向,盘记录介质装置10即在此方向上被装放到转盘驱动装置上。一上部标牌粘贴表面31c设置在指示标记31b与握持下凹部分31a之间以粘贴标牌,使用者可以在上面书写被记录的内容和其他必需的事项。
一夹持圆环33由一圆环托座34支承在这一上部外壳13内表面的中心部分处,以致成为可自由转动的。夹持圆环33和圆环托座34具有以放大尺度示于图5和6之中的配置,具体地说,夹持圆环33成形为由磁性材料(比如不锈钢SUS 430等)制成的圆盘形,可以被磁铁吸引。然后,许多具有各不同直径的环形下凹和上凸部分设置在各同心圆圈处,从而夹持圆环33配有一凸缘部分33a,位于同心圆圈的最外周边处;一卡持部分33b,接触于光盘11;一锥形部分33c,设置在卡持部分33b与凸缘部分33a之间;一位置限制部位33d,位于同心圆圈的最内周边处;以及一躲让部分33e,设置在位置限制部分33d与卡持部分33b之间。
夹持圆环33的卡持部分33b起到压紧部分的作用,用于通过压紧围绕光盘11中心孔眼11a的周边边缘部分来把光盘紧压于转盘。这一卡持部分33b伸向一个表面一侧,而凸缘部分33a伸向相反的表面一侧。然后,在凸缘部分33a的表面与卡持部分33b的表面之间具有一适当的阶差的情况下,躲让部分33e和位置限制部分33d设置得从卡持部分33b一侧到凸缘部分33a。
夹持圆环33的位置限制部分33d对置于转盘81配装部分81a的顶端部分,如图33和34所示,并用作一磁力接受部分,接受装入配装部分81a的一磁铁97的磁力。这一位置限制部分33d在其中心处设置有一锥形下凹部分33f配合于配装部分81a的顶端部分的形状。夹持时,配装部分81a的顶端部分配装到锥形下凹部分里面以致成为可自由解脱的。圆环托座34一般成形为好像一圆环并包括一向内的内侧凸缘34a,制成在一圆筒体的一个表面一侧处,以及一向外的外侧凸缘34b,制成在此圆筒体的另一表面一侧处。圆环托座34支承夹持圆环33,以致夹持圆环容放在其中以致成为可自由转动的。夹持圆环通过一种固定手段,诸如熔接或使用某一粘接剂的粘接,来使外侧凸缘34b整体地固定于上部外壳13内表面的基本上中心部分。为了使圆环托座34外侧凸缘34b的表面成为齐平于上部外壳13的内表面,上部外壳13具有一装接孔眼13e,外侧凸缘34b配装于此孔眼。
虽然这一圆环托座34内侧凸缘34a的内径大于卡持圆环33托持部分33b的外径,但内侧凸缘的内径小于凸缘部分33a的内径并大到足以接触锥形部分33c的倾斜表面。于是,设置在夹持圆环33半径部分内侧上的较厚部分被插入圆环托座34的中心孔眼34c而深达其中间部分。此时,夹持圆环33的锥形部分33c由圆环托座34内侧凸缘34a的内部周边边沿从底下予以支承。结果,在圆环托座34之内,夹持圆环33可以在一预定范围之内在平面方向上移动并还可以在一预定范围之内在垂直于平面方向的厚度方向(轴向)上移动。
制成在上部外壳13内表面上的装接孔眼13e配有两个环形上凸部分98a、98b,对应于这种圆环托座34的形状。两个环形上凸部分98a、98b成形得以致成为同心于夹持圆环33的中心。位置限制部分33d的外表面对置于设置在内侧处的第一环形上凸部分98a的内表面而夹持圆环33锥形部分33c的内表面对置于设置在外侧处的第二环形上凸部分98b的外表面。相应于第一和第二环形上凸部分98a、98b的存在,夹持圆环33的倾斜角度在盘记录介质装置10安放在铅直方向上的状态下可予以减小。
下部外壳15结合于上部外壳13的下部表面。如图1、2、27和28之中所示,下部外壳15具有大致上类似于上部外壳13外形的外形并由一大致上正方形的薄盘状件制成,其前部表面一侧成形为一弧形。这一下部外壳15配有外侧孔口部分17,敞开在前部表面一侧上。外侧孔口部分17包括一转盘孔口部分17a,设置在基本上下部分外壳15的中心部分处,以及一光学头孔口部分17b,由此转盘孔口部分17a沿着半径方向延伸并敞开在前部表面上。
外侧孔口部分17适配得能使一转盘驱动装置的转盘-稍后将予以说明-以及一光学捡拾装置的光学头-稍后将予以说明-面对容放在光盘隔间16之内的光盘11。外侧孔口部分宽到足以送入和排出转盘驱动装置的转盘和光学捡拾装置的光学头。具体地说,转盘被送入和排出转盘孔口部分17a而光学头被送入和排出光学头孔口部分17b。其次,下部外壳15具有制成在其四个突角处的弧形下部内表面壁部36a、36b、36c和36d,而下部下凹部分16b设置在内表面壁部36a至36d的内侧上。
下部外壳15的外侧孔口部分17具有一肋板37,制成在其内表面周边边沿处以减小它与活门件之间的间隙,用于增大气密特性。肋板17包括一弧形肋板部分37a,以半圆方式沿着转盘孔口部分17a的周边边沿制成;直线的肋板部分37b、37b,彼此平行地沿着捡拾头孔口部分17b的两个边沿制成;以及对称的肋板部分37c、37c,伸展在相反方向上以致很好地与各直线肋板部分37b相均衡。两个直线肋板部分37b和两个对称肋板部分37c具有遮蔽部分38a、38b,制成在它们的外侧各段处以封闭形成在两活门件19a、19b外侧各段处的间隙。
其次,在下部外壳15的下部下凹部分16b之内,设置一对操作上凸部分39a、39b,用于根据转动件14的转动动作开启和关闭一对活门件19a、19b。一对操作上凸部分39a、39b适配得起到对应于一对活门件19a、19b的各自支承点的作用,并设置在外侧孔口部分35的两侧处以致把转盘孔口部分17a夹置在中间。各个活门件19a、19b被支承于下部外壳15以致围绕操作上凸部分39a、39b自由转动。
下部壳体15具有制成在其外部周边边缘处的一下部前面边沿15a、右和左下部侧面边沿15b、15c,以及一下部后面边沿15d。下部前面边沿15a、下部侧面边沿15b、15c和下部后面边沿15d具有台阶状结构,其中各台阶状部分制成在各高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上,而且其中各上部部分厚度增大。下部前面边沿15a、右和左下部侧面边沿15b、15c和下部后面边沿15d的各自较薄部分进入上部前面边沿13a、右和左上部侧面边沿13b、13c和上部后面部分13d的各自内侧部分,以使各自的台阶状部分接触于上部前面部分13a、右和左上部侧面部分13b、13c和上部后面边沿13d的各自下部端面。
形成在下部外壳15下部前面边沿15a基本上中心部分处的捡拾头孔口部分17b的一孔口端部40a接合于上部外壳13的第一下凹部分23a,以致前侧被适当定位。下部后面边沿15d具有一定位部分40b,制成在其中心部分以接合于上部外壳13的第二下凹部分23b,以致后侧被适当定位。这一定位部分40b具有一标牌粘贴壁板41,设置在其外侧,而标牌粘贴壁板41的外表面用作标牌粘贴表面。这一标牌粘贴壁板41显著地朝向上部外壳13一侧伸出,以致成为能够保持一尽可能宽的平面表面部分。组装时,这一标牌粘贴壁板被插入下凹部分13d。
下部前面边沿15a、下部侧面边沿15c和下部外壳15的内表面壁部36b构成一前面下部环绕壁板42a。其次,下部后面边沿15d、下部侧面边沿15b和下部内表面壁部36c构成一后面下部环绕壁板42b。然后,下部后面边沿15d、下部侧面边沿15c和下部内表面壁部36d构成一后面下部环绕壁板42c。结果,当组装上部和下部外壳13、15时,上部外壳13的前面上部环绕壁板24a被配装到前面下部环绕壁板42a的内侧。然后,后面上部环绕壁板24c被配装到后面下部壁板42b的内侧,而后面上部环绕壁板24e被配装到后面下部环绕壁板42c的内侧。
其次,在下部外壳15的后面下部环绕壁板42c的内侧上,设置一下部下凹部分26b,误抹防止件25装接于此部分。这一下部下凹部分26b由下部后面边沿15d-其中制成构成窗孔27的下部一半的下部凹槽27b-和设置得以致围绕下部凹槽27b内侧下部装放壁板28b。这一下部下凹部分27b具有一导槽43,制成在其下部表面上以导引误抹防止件25,从而限制滑动方向。这一下部下凹部分26b和上部下凹部分26a构成了栓塞装放部分26。
这一误抹防止件25具有的配置以放大尺度示于图26A之中。具体地说,误抹防止件25一般成形为好像是一立方体而前面部分25a配有一突起部分,伸向一侧。这一前面部分25的突起部分的对置一侧配有一操作突起25b,由使用者用以滑动误抹防止件25。误抹防止件25具有一在其下表面形成的导引突起25c以滑动接合下部外壳15的导引槽43。该误抹防止件具有设置在与前表面部分25a相对的后表面上的接合部分25d,用以接合导引部分29以防止误抹防止件掉落。虽然未示出,在该接合部分25d处,设置有一弹性接合导引部分29的凹槽的弹性件。该弹性件的弹性使得使用者可以在其滑动误抹防止件时感受到卡搭的感觉。
其次,一如图28之中所示,下部外壳15具有各前面装接孔眼44a和各后面装接孔眼44b,设置在四个突角部分处以通过螺丝把下部外壳15固紧于上部外壳13。各个后面装接孔眼44b穿过设置在下部外壳15内表面上的各圆筒形筒轴部分45而上部外壳13各攻丝突头被配装到各自装接孔眼44b的内表面一侧里。
其次,在各个圆轴部分45附近,设置各个定位轴部分46a、46b。虽然第一定位轴部分46a制成为一平面圆圈状上凸部分,但第二定位轴部分46b制成为一平面长圆形上凸部分。两个定位轴部分46a、46b具有一对参照突头47、47,设置在它们的上端以适当地定位上部和下部外壳13、15。一对参照突头47、47的平面形状是圆的而高度大致上相同。
上部外壳13具有一对参照坑眼48、48,对应于一对参照突头47、47,一如图32之中所示。为了避免妨碍各个参照突头47,上部外壳13具有一躲让部分49a,弯成圆形,以及一躲让部分49b,弯成椭圆形,设置在后面上部环绕壁板24c和后面上部环绕壁板24e,一如图4之中所示。
下部外壳15具有一对定位孔眼50a、50b,设置在其定位轴部分46a、46b处对置于各参照突头47的下部表面上开通。一对定位孔眼50a、50b适配得可适当地把盘记录介质装置10定位在光盘装放部位处,即盘记录和重放设备的预定位置处。为此目的,虽然第一定位孔眼50a从平坦表面上看是圆形的,但第二定位孔眼50b成形为好像是一长圆的椭圆孔眼,可以当盘记录介质装置适当地定位于光盘装放部位时吸收产生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误差。
转动件14被做成为,当具有以上提及的配置的上部外壳13和下部外壳15组合在一起时,可自由转动在制成的上部和下部下凹部分16a、16b之内。上部和下部外壳13、15和转动件14构成盘盒壳体12。
如此组合的上部和下部外壳13、15的一侧边缘部分13b、15b具有一窗孔52,制成在大致上它们的中心部分处以露出一部分转动件14外部周边表面。这一窗孔52包括一上部凹槽部分52a,设置在上部外壳13的接合部分处,以及一下部凹槽部分52b,设置在下部外壳15的接合部分处。其次,上部和下部外壳13、15具有一装放导槽53,设置在它们的一侧边沿部分13b、15b处以在前后方向上沿着它们的连接表面伸展。装放导槽53的设置是为了使一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稍后将予以说明-当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被装进装放导槽时使转动件14转动。
另一侧边沿部分13c、15c具有一误装检测沟槽54,与这一装放导槽53成对置关系地沿着接合表面在前后方向的某处伸展。装放导槽53和误装检测沟槽54的两半部分设置在上部外壳13和下部外壳15上,以致当两个外壳13、15被固紧在一起时分别形成正方形沟槽。由于装放导槽53与误装检测沟槽54的组合,盘记录介质装置10可以当盘记录介质被装放到转盘驱动装置上时被防止错误地装进设备,并因此盘记录介质装置10可以以正确的姿态经常地被装放到转盘驱动装置上。
其次,一锁件装放部分55制成在上部和下部外壳13、15各自一前部边沿部分13a、15a的内侧上。然后,锁件装放部分55具有一锁件56,可摆动地设置在它上面以锁定转动件14在预定位置处。通过钻成在一侧边沿部分13b、15b上的一通孔57,锁件装放部分55连通于下部下凹部分16b并也连通于装放导槽53。一支承轴58,可摆动地支承锁件56,以朝向上部外壳13一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制成一个锁件装放部分55的下部外壳15上。
一如以放大尺度在图26B之中所示,锁件56由一杠杆状构件制成,后者配装到支承轴58是以致成为可自由转动的并可在平面方向上摆动。具体地说,锁件56包括一环形转筒部分56a;一操作臂杆56b,从这一转筒部分56a向一侧伸出;以及一锁定臂杆56c和一弹性臂杆56d,二者都从转筒部分56a向另一侧伸出。操作臂杆56具有一置入部分56b1,设置在其顶端处而在侧向伸出。锁定臂杆56c和弹性臂杆56d具有形成在其间的一个适当大小的间隙。锁件56c具有一锁爪56c1,设置在其顶端处,而弹性臂杆56d具有一支承端头部分56d1,设置在其顶端处。
具有以上提及的配置的锁件56在示于图44等的状态下装接于支承轴58。具体地说,在锁爪56c1,指向下部下凹部分16b一侧的状态下,转筒部分56a配装到支承轴58里而弹性臂杆56d的支承端头部分56d1则接触于下部外壳15下部前面边沿部分15a的内表面。结果,锁定臂杆56c在弹性臂杆56d的弹力作用下受到向内的反弹,从而在锁定臂杆顶端处的锁爪56c1伸入下部下凹部分16b。同时,操作臂杆56b的置入部分56b1从内侧插入通孔57而置入部分56b1的顶端伸入装放导槽53。锁件56,即以上提及的弹簧件,可以由比如聚醛树脂(POM)适当地制成。自不待言的是,其他工程塑料也可以用于锁件,而金属弹簧件可以用作锁件材料。
做成可自由转动在上部外壳13和下部外壳15的上部和下部下凹部分16a、16b之内的转动件14具有示于图1、2、7和8之中的配置。这一转动件14具有一平坦表面部分14a,由盘状薄板件制成,以及一圆环部分14b,接续于这一平坦表面部分的外部周边边沿。内侧孔口部分18制成在这一转动件14的平坦表面部分14a上。这一内侧孔口部分18在形状和在尺寸上基本上等同于下部外壳15的外侧孔口部分17。
具体地说,类似于外侧孔口部分17,内侧孔口部分18也包括一转盘孔口部分18a,设置在平坦表面部分14a的中心部位处而转盘装入此孔口部分并从中起出,以及一捡拾器孔口部分18b,接续于转盘孔口部分18a而光学头插入此孔口部分并从中起出。然后,平坦表面部分14a的转盘孔口部分18a具有支承边沿部分14c,设置在其内部周边边沿处以在自由状态下从底下支承光盘11的内部非记录区域。
在转动件14圆环部分14b外部周边表面的一段处,设置一操作部分60,由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使之啮合于转动件14而当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以往复方式移动时使转动件14在一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转动。一如图7、8等所示,这一操作部分60包括一齿轮部分60a,具有许多轮齿在一预定的角度范围内(大致上30°)制成在圆周方向上;前面滑动部分60b,接续于这一齿轮部分60a的一侧;一后部滑动部分60c,接续于齿轮部分60a的另一侧;以及一凸台部分60d,设置在圆周方向上远离齿轮部分60a一个预定距离的位置处。
操作部分60前面滑动部分60b的外部周边表面在高度上基本上与齿轮部分60a的齿项圆相同,而后面滑动部分60c的外部周边表面在高度上基本上与齿轮部分的底圆相同。然后,前面滑动部分60b具有一起始操作下凹部分61a,由一凹槽构成,此凹槽具有一弧状横截面而设置在此部分圆周方向上的大致上中心部位处,而后面滑动部分60c具有一设定位置下凹部分61b,由一凹槽构成,此凹槽具有一梯形横截面而设置在此部分圆周方向上的大致上中心部位处。
由于这一操作部分60的齿轮部分60a和前后两滑动部分60b、60c以圆环部分14b的外部周边表面向外突出,所以一上部躲让部分52a和一下部躲让部分52b设置在上部外壳13和下部外壳15的相应各部分上以致避免它们接触这些突出的部分并允许它们进入其中,一如图4和28之中所示。上部和下部躲让部分52a、52b构成窗孔52。
因而,下部外壳15、转动件14和锁件56在组装时以以下位置关系予以安放。一如图44至47之中所示,在活门被关闭状态下一此时下部外壳15的外侧孔口部分17和转动件14的内侧孔口部分18转动和偏移最大,操作部分60的前面滑动部分60b对置于盘盒壳体12的窗孔52而后面滑动部分60c的后端边沿63b接触于下部外壳15的敞开端部40a。此时,凸台部分60d前面滑动部分60b一侧上的端面边沿63c对置于下部外壳15的定位部分40b。锁件56的锁爪56c1啮合于转动件14的设定位置下凹部分61b,而锁件14由这一锁件56予以锁定。
在此状态下,当转动件14被解除由锁件56造成的锁定并在预定的方向上被转一预定的角度时,内侧孔口部分18一致于外侧孔口部分17并因而外侧和内侧孔口部分17、18被大大地开启。结果,光盘装放部分16经由外侧和内侧两个孔口部分17、18被开启而露出光盘11的信息记录表面的一部分。此时,前面滑动部分60b的前端边沿63a接触于下部外壳15的定位部分40b以防止转动件14被转动更多。后面滑动部分60c的设定位置下凹部分61b对置于窗孔52而锁件56的锁爪56c1啮合于后端边沿63b,从而转动件14被保持在锁定状态下。
各弧状凸轮突头64,设置在圆周方向上的两个地方,配置在转动件14圆环部分14b孔口一侧的端面上。这些凸轮突起64当转动件14与上部外壳13等组装在一起时啮合于上部外壳13的各凸轮沟槽。然后,当转动件14被转动一个预定的角度时,各个凸轮突头64滑过各凸轮沟槽22的凸轮部分22a,从而转动件14被顶靠下部外壳15一侧。
这一转动件14具有一对支承轴14d、14d,设置在其平坦表面部分14a处以支承一对活门件19a、19b,以致各活门件可以在平坦表面部分14a的平面方向上被自由转动。一对支承轴14d、14d适配得起到对应于一对活门件19a、19b的各自支承点的作用并以点对称方式围绕转盘孔口部分18a的中心设置,以致各支承轴之一可以位于捡拾头孔口部分18b的边沿部分处。
一对活门件19a、19b,组成通过一对支承轴14d、14e装接于转动件14的活门机构19,包括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个活门件19a、19b。一对活门件19a、19b具有示于图9至图18之中的形状和结构。具体地说,一种活门件19a、19b由大致上半圆形薄板件制成,一如图9和10。活门件19a、19b的弦线侧沿制成为接合部分66,它们在一对活门件关闭所在的位置处彼此接合。
一如图11和15之中所示,各个活门件19a、19b具有轴承孔眼65a,设置在各弦线侧沿的活门件一侧部分处。一对支承轴14d,设置在转动件14上,配装到每一轴承孔眼65a里以致成为可自由转动的。当各个支承轴14d的顶端部分被嵌塞时,一对活门件19a、19b安放在转动件的平坦表面部分14a上并因而装接于此件而自由转动。在此情况下,一对活门件19a、19b装接得以致它们的各自弦线侧沿可以彼此对置。
可以彼此啮合的下凹和上凸两部分设置在一对活门件19a、19b的、基本上遍及其整个长度的一接合部分66上。然后,在接合部分66弦线侧沿的中心部位处,设置一台阶部分66a,在垂直于弦线侧沿的方式上伸展。一上凸侧接合部分66b和一下凸侧接合部分66c由此台阶部分66a分别地形成在弦线侧沿的两侧处,结果,在各个活门件19a、19b的接合部分66处,上凸侧结合部分66b设置得从中心台阶部分66a到用作转动中,心的轴承孔眼65a的附近部位。下凹侧结合部分66c设置得从对置一侧为台阶部分66a到顶端附近部位。
一如图11至14之中所示,第一活门件19a上凸侧接合部分66b配有一矩形沟槽部分101,敞开于接合表面一侧,接续于接合部分伸展所在的纵向并具有一V状横截面(V形槽)。第一活门件19a的下凹侧接合部分66c配有一肋板部分102,突出于接合表面一侧,接续于接合部分伸展所在的纵向并具有楔状横截面。矩形沟槽部分101和肋板部分102表明设置在接合部分66上的一种下凹和上凸部分的首先的各具体实例。其次,台阶部分66a设置在矩形沟槽部分101和肋板部分102在彼处做成连续的部位处,而一中心沟槽部分109设置在此台阶部分66a上(图11、12和图14A、14B)。
一如图16至18之中所示,第二活门件19b上凸侧接合部分66b配有一矩形沟槽部分(下凹和上凸部分)103,敞开于接合表面一侧,接续于接合部分伸展所在的纵向并具有一V状横截面(V形槽)。第二活门件19b的下凹侧接合部分配有一肋板部分(下凹和上凸部分)104,突出于接合表面一侧,接续于接合部分所在的纵向并具有一楔状横截面。矩形沟槽103和肋板部分104表明设置在接合部分上的另一种下凹和上凸部分的首先的各具体实例。然后,台阶部分66a设置在矩形沟槽部分103和肋板部分104在彼处做成连续的部位处,而啮合于中心沟槽部分109的中心突出部分110设置在此台阶部分66a上(图15、16和18A)。
一如图14C、17A、17B和图20之中所示,各个矩形沟槽部分101、103和各个肋板部分102、104配有弯折部分101a、102a、103a和104a,它们都在它们伸展所在的方向上某处弯折成好像一曲柄形状。这些弯折部分101a至104a设置得以便处理各个活门件19a、19b的各不同厚度。具体地说,虽然在各个活门件19a、19b的较厚部分上不会出现任何麻烦,但是,由于矩形沟槽部分101、103和肋板部分102、104在较薄部分上不能获得适当的厚度,所以,为了使各矩形沟槽部分和各肋板部分能够具有预定的厚度,弯折部分101a至104a是通过使矩形沟槽部分和各肋板部分向一侧偏移而制成的。
一对活门件19a、19b的接合部分66配有一导引上凸部分105和一导引下凹部分106。导引上凸部分105的设置是为了使肋板部分102和104当一对活门件19a、19b被关闭时顺利地啮合于相应的矩形沟槽部分101和103。这一导引上凸部分设置得靠近轴承孔眼65a。导引下凹部分106适配得在其中装放在活门关闭位置处相应活门件19a(或19b)的导引上凸部分105并设置在轴承孔眼65a对置一侧的端部处。
其次,中心侧上凸部分107和一顶端侧下凹部分107设置在接合部分66上。中心侧上凸部分17的设置是为了改进接合部分66轴承孔眼65a一侧处的防尘特性并设置在轴承孔眼65a一侧的端部处。顶端侧下凹部分108的设置是为了在其中装放在活门关闭位置处相应活门件19a(或19b)的中心侧上凸部分并设置在轴承孔眼65a对置一侧的端部处。
其次,各个活门件19a、19b具有设置在它们上面的各开启和关闭沟槽68以允许活门件19a、19b通过转动件14的转动动作开启和关闭孔口部分17、18,一如图11、15等之中所示。各个开启和关闭沟槽68的各自一端设置在各个活门件19a、19b的基本上中心部位处而各个开启和关闭沟槽制成得以致被伸展到连接各自一端和各轴承孔眼65a的各延长直线以外。在一对开启和关闭沟槽68的外侧端部处,设置弹性件69a,此件是通过挖下以上各外侧端部和用以躲让下部外壳15的操作上凸部分39a、39b的各下凹部分69a而制成的。下部外壳15的一对操作上凸部分39a、39b的相应各操作上凸部分以可滑动方式啮合于一对开启和关闭沟槽68。
其次,一对活门件19a、19b具有各肋板躲让沟槽70,成形为像是对应于各肋板37的各下凹沟槽,此各肋板在孔口部分17、18被完全关闭的状态下用作下部外壳15的各肋板。具体地说,各肋板躲让沟槽70制成得像是基本上U形的沟槽,对应于各弧状肋板段37a和各肋板37的一对直线肋板段37b、37b。在各肋板躲让沟槽的对置两侧上,设置各平坦表面状躲让表面70a,对应于对称的肋板段37c、37c。各肋板躲让凹沟槽70和各肋板37构成一迷宫状防尘间隙71,具有曲柄状形状,一如图30和33之中所示。
这一防尘间隙71具有以上迷宫状间隙以防止灰尘和污物进入光盘隔间。防尘间隙71制成得当转动件14在预定方向上被转动时允许一对活门件19a、19b完全关闭孔口部分17、18。具有曲柄形状的迷宫状间隙制成在一对活门件19a、19b与下部外壳15之间的接合表面处,从而灰尘和污物可以不难被防止进入那里。因而,灰尘和污物的进入光盘隔间16可以得以防止或有效地抑制。
因此,一如图10之中所示,上凸侧接合部分66b的端面和下凹侧接合部分66c的端面通过结合一对活门件19a、19b而彼此对置,而且它们二者在中心台阶部分66a处彼此横交。然后,各下凹侧接合部分66c的肋板部分102(和104)啮合于彼此对置的各上凸侧接合部分66b的矩形沟槽部分101(和103)。结果,由于相对于结合方向做得参差不齐的各曲柄状接触表面(或各间隙)制成在一对活门件19a、19b的各自接合部分66上,所以灰尘和污物可以被防止穿过以上各接触表面。
具有以上提及的配置的一对活门件19a、19b在它们的各自弦线侧沿可以一如图19、21等之中所示那样彼此对置的状态下装接于转动件14。于是,一对活门件19a、19b以如下方式被转动到外面,即它们彼此离开,从而各个活门件19a、19b在转动件14的平坦表面部分14a上被向外移动。结果,内侧孔口侧面部分18被开启。当一对活门件19a、19b被向内转动以使相应的上凸侧接合部分66b和下凹侧接合部分66c彼此接触时,一对活门件19a、19b基本上成为圆形的,以致内侧孔口部分18由一对活门件19a、19b完全关闭。
相反,以上提及的各肋板37可以设置在一对活门件19a、19b上而相应的各肋板躲让沟槽70可以设置在下部外壳15上而达到类似的效果。虽然一间隙设置在转动件14平坦表面部分14a一侧上的外边周边边沿与活门件19a、19b之间,但是,由于这种间隙由设置在下部外壳15上的一遮蔽部分38a予以封闭,所以有可能防止灰尘和从以上间隙进入光盘隔间。
以上提及的一对活门件19a、19b以预定的位置关系组装在转动件14上,以致一对活门件可以开启和关闭内侧孔口部分18,一如图21之中所示。然后,具有一对活门件19a、19b的转动件14以相对于上部和下部外壳13、15的预定的位置关系被组装起来,一如图32和44之中所示。具体地说,当盘盒壳体12被组装时,上部和下部外壳以如下方式被固紧在一起,即转动件14的内侧孔口部分18可以对置于下部外壳15的外侧孔口部分17。此时,接续于齿轮部分60a一侧的前面滑动部分60,属于转动件14的各操作部分60,设置在盘盒壳体12的孔口部分52上,从而初始操作下凹部分61a设置在窗孔52基本上中心部位处。这一转动件14和上部外壳13构成由一圆形空间部分形成的光学隔间16。
这一光学隔间16以如下方式在其中容放光盘11-此光盘表明盘形记录介质的一具体实例,即光盘可以在预定各间隙的情况下在半径方向以外和在厚度方向上被自由转动。此外,当光盘11属于单面记录系统_其中信息记录表面只是制成在单面上_时,光盘以如下方式容放在光盘隔间之内,即其信息记录表面对置于孔口部分17、18。结果,一标牌粘贴表面,是光盘11的另一表面,设置在上部外壳13一侧上而夹持圆环33对置于当中的中心孔眼11a。
光盘11由一薄盘状记录件制成,具有中心孔眼11a钻出在其中心部位处。一装放在盘记录和重放设备73之内的转盘驱动装置的一转盘81配装到光盘11的中心孔眼11a里,一如图33之中所示。夹持圆环33受到装在这一转盘81之内的一磁铁97的吸引,而光盘11夹置在夹持圆环33与转盘之间并从而在一如图34之中所示的转动方向上形成一体。然后,转盘81和光盘11可以通过驱动转盘81装接所在的主轴马达75使之以预定的速度(比如不变的线速)一起转动。
合成树脂,比如诸如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和HIPS(高冲击聚苯乙烯树脂),可以适合于作为上部外壳13、转动件14、下部外壳15、活门件19a、19b、误抹防止件25和圆环托座34的材料。不过,自不待言的是,其他各种工程塑料也可以适当地采用,而诸如铝合金和不锈钢这样的金属材料也可以适当地采用。夹持圆环33的材料并不局限于以上提及的不锈钢,不仅诸如铁和其他磁性材料,而且其中塑料含有磁性材料的磁性材料,都可以用作夹持圆环的材料。
具有前面提及的配置的盘记录介质装置10可以容易地组装如下。这一盘记录介质装置10的组装作业是在上部外壳13被面向下方的状态下进行的。首先,光盘11被安置在上部外壳13的上部下凹部分16a之内。此时,光盘11是在信息记录表面被面向下方的状态下插进上部下凹部分的。
接下来,转动件14的敞开一侧以如下方式被配装到上部下凹部分16a里以致盖住光盘11,从而光盘11可转动地容放在转动件14和上部外壳13所形成的光盘隔间16之内。此时,转动件14内侧孔口部分18伸展所在的方向做成重合于上部外壳13的前后方向,而操作部分60的前面滑动部分60b面向窗孔52。
希望的是,活门机构19应当事先组装于转动件14。在此情况下,一对活门件19a、19b的各弦线侧沿彼此对置,而各个轴承孔眼65a配装到转动件14的各个支承轴14d上,从而各活门件被安置在平坦表面部分14a上。然后,各个支承轴14d的顶端部分被嵌塞以允许一对活门件19a、19b以如下方式被装接于平坦表面部分14a,以致一对活门件可以开启和关闭内侧孔口部分18。
接下来,锁件56装接于锁件装放部分55的支承轴。此时,锁件56弹性臂杆56d的支承端头部分56d1接触于上部外壳13上部前面边沿部分13a的内表面而操作臂杆56b的置入部分56b1在弹性臂杆56d的弹力作用下从盘盒壳体12的通孔57伸进装放导引沟槽53。然后,锁件56锁定臂杆56c的锁爪56c1啮合于操作部分60的设定位置下凹部分61b。结果,转动件14由锁件56予以锁定。
在转动件14由锁件56予以锁定的同时或之前和之后,误抹防止件26被装接于栓塞装放部分26。在此情况下,误抹防止件从导引突起25c一侧被插入,啮合部分25d啮合于导引部分29而操作突起25b啮合于窗孔27的下部凹槽27b。
下面,下部外壳15贴盖包含活门机构19的转动件14而这一下部外壳15结合于上部外壳13。此时,下部外壳15的敞开端部40a配装到上部外壳13的第一下凹部分23a里,而下部外壳15的定位部分40b配装到上部外壳13的下凹部分23b里。同时,下部外壳15的各个定位轴部分46a、46b配装到上部外壳13的各个躲让部分49a、49b里。然后,设置在各个定位轴部分46a、46b上的各参照突起47配装到上部外壳13的各个参照孔眼48里,从而下部外壳15可以自动地恰当地定位于上部外壳13。
此时,如果一对活门件19a、19b设置在示于图19之中的状态下,则设置在下部外壳15下部下凹部分16b之内的一对操作上凸部分39a、39b可以分别地对置于设置在各个活门件19a、19b上的各开启和关闭沟槽68的各自下凹部分69b。结果,无论一对开启和关闭沟槽68、68的确切位置如何,一对操作上凸部分39a、39b只是通过把下部外壳15与上部外壳13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轻易地啮合于一对开启和关闭沟槽68、68。
此后,利用许多固定螺丝,下部外壳15可以固紧和固定于上部外壳,具有示于图29之中的外观和形状并具有示于图32之中的横截面配置的盘记录介质装置10的组装作业得以完成。在此情况下,不采用包括诸如各固定螺丝这样的分立构件的某种固定手段,则上部外壳13和下部外壳15的各自接合表面可以通过某种诸如粘接剂这样的适当手段来直接地粘合在一起。一如上述,按照这一实施例的盘记录介质装置10,所用组件的数量相对较小而组装作业可以容易进行。
按照具有前述配置的盘记录介质装置,转动件14可以以较小力量予以转动。于是,虽然一对活门件19a、19b可以以较小驱动力予以开启和关闭,但阻力作用在转动件14上以吸收从外面置入给它们的冲击和振动,以及一对活门件19a、19b可能变得难以开启。
盘记录介质装置10比如可以由具有示于图38之中的配置的盘记录和重放设备73予以使用。盘记录和重放设备73包括带式驱动装置78以夹持和转动光盘11,以及光学检拾器79以通过发射激光光束在光盘11的信息记录表面上而从光盘读出信息信号和写入信息信号在光盘上,设备安装在一底盘74上。
底盘74具有一平坦表面状的形状,是由切去一炮弹的顶端部分而获得的,并包括一加强肋板74a,先由连续地向上弯折底盘的周边边缘而获得的。加强肋板74a包括各支承突起74b,设置在其四个位置处以支承底盘74于示于图41和42的设备主体一侧的各构体上。
一马达底板76,具有主轴马达75安装其上,由一种固定装置,诸如各固定螺丝,固定于底盘74的大致上中心部位。一第一孔口部分77a和一第二孔口部分77b,二者都成形为像是正方形,在其横跨主轴马达75的纵向的相应两侧处设置在底盘74上。转盘驱动装置78关联于第一孔口部分77a进行装接。第二孔口部分77b用于装接未示出的第一转盘驱动装置。
盘记录和重放设备由下述构成:用于以预定速度(例如恒定速度)转动光盘11的转盘驱动装置78,表明用于将信息信号写在光盘上和从光盘读取信息信号的检拾装置的一个具体实例的光学检拾装置79,以及用于将该光学检拾装置79移近或移离转盘驱动装置78的检拾运动装置,等等。
转盘驱动装置78包括主轴马达75和一转盘81,后者形成一体地设置在这一主轴马达75等的转动部分处。主轴马达75装接到由一种金属薄板制成的马达底板76上,而一挠性布线板76a由一种固定手段,诸如粘接剂,固定于马达底板76的上部表面。然后,主轴马达75的导线和转盘驱动连接器的导线都连接于挠性布线板76a的电路。其次,许多挠性布线板76b固定于连接器。
一如图33和34之中所示,主轴马达75包括一固定部分75a,固定于马达底板76,以及一转动部分75b,由固定部分75a可转动地予以支承。转盘81成一体地配有一转动轴,用作转动部分的转动中心。转盘81一配装部分81a,配装到光盘11的中心孔眼11a里,以及一盘板部分81b,设置在这一配装部分81a的下部处而中心孔眼11a的周边边缘部分等被把持在它上面。然后,配装部分81a在其中装放磁铁97。夹持圆环33对置于这一转盘81而安置在盘板部分81b上的光盘11在由磁铁吸引的夹持圆环33的吸力作用下被卡持住,从而光盘11可以被夹持于转盘并与转盘一致地转动。
一如图38之中所示,一对导引轴82a、82b彼此平行设置以致从两侧夹住主轴马达75。一对导引轴82a、82b由圆棒状构件制成,其外部周边表面做成光滑的。然后,第一导引轴82a由一调节板83支承在其各个端部处。第二导引轴82b由底盘74支承在其各个端部处。
调节板83以如下方式装接于底盘74,即其姿态可以改变。通过改变调节板83的方位,调节一对导引轴82a和82b之间的平行程度就变得可能了。借助一对导引轴82a、82b,光学检拾器78被可移动地支承起来,以便移近或远离转盘81。一对导引轴82a、82b的各自一个端部设置在主轴马达75的两侧处,而各自另一端部做成彼此平行并伸展在它们远离主轴马达而移动的方向上。
光学检拾器79包括由一对导引轴82a、82b予以导引和使之滑动的一滑动件84;一光学头,装在这一滑动件84上并可以以往复方式被前后移动;以及其他。滑动件84大得足以跨过一对导引轴82a、82b并制成一块状形状以便加大刚性。一对轴承部分84a在横交纵向的宽度方向上设置在这一滑动件84的纵向上的一侧处。第一导引轴82a可滑动地插进这些轴承部分84a。其次,在滑动件84纵向的另一侧上,设置一插装孔眼_未画出,第二导引轴82b可滑动地插进此孔眼。这一插装孔眼大于第二导引轴82b的直径并因此滑动件84可以围绕第一导引轴82a转动以致滑动件可以倾斜达到某一对应于上部和下部方向上的这种间隙的程度。
光学检拾器79的光学头包括一双轴致动器,具有一物镜79a;一光学控制装置,具有一半导体激光器;一光电转换元件;或者其他,用于通过这一双轴致动器等等记录和重放信息信号。大多数双轴致动器用一头盖79b盖住而物镜79a从一制成在这一头盖79b上的孔口部分露出。这一物镜79a对置于安置到轴转盘81上的光盘11的信息记录表面。
一对导引轴82a、82b之中,第一导引轴82a由设置在调节板83上的一对轴支承件83a、83a予以支承。各个轴支承件83a配有一对轴压紧板83b而第一导引轴82a通过用各螺丝83c固定这些轴压紧板而固定地予以支承。第二导引轴82b通过设置在底盘74上并通过用各固定螺丝74e拧住而固定地予以支承。然后,一给进螺旋驱动装置98,用作一检拾器移动装置,装接于调节板83。
给进螺旋驱动装置98包括一给进螺旋85、一给进马达86、一支承板87、一动力传输件98,以及其他,一如图39之中以放大尺度所示。给进螺旋85是通过沿着基本上轴线方向的整个长度在稍微短于导引轴82a、82b的一圆棒上的外部圆周边表面上制成以螺线方式伸展的一道螺旋沟槽而获得的。一种梯形形状,其横截面是在沟槽两侧表面上具有微小倾斜角度的梯形,可以适合于作为这一给进螺旋的螺纹形状,而一种方形螺纹,其横截面形成一正方形,可以适合于作为以上提及的给进螺旋螺纹形状。此外,一种半圆形螺纹,其横截面形成一半圆形,可以用于以上提及的给进螺旋螺纹形状,以及各种熟知形状的螺纹也可以用于以上提及的给进螺旋螺纹形状。
给进螺旋85也可以用作作为一驱动源的给进马达86的一转动轴。给进螺旋直接由给进马达86使之转动。给进马达86包括一圆筒形马达机壳86a和一壳盖86b,后者封住马达机壳86a的一个孔口部分。马达机壳86a由一种诸如嵌塞的固定手段固定于一支承板86的一马达支承件87a并因而设计得与之形成一体。一螺圈部分,以环形方式缠绕而成,配装到这一马达机壳86a的内部周边表面里并固定于它,而一环形磁铁通过一种诸如加装嵌装的固定手段被配装到螺圈部分的内侧。
支承板87是由一细长板材构成的,板材由板金属制成,具有大致上与给进螺旋85a长度相同的长度。支承板具有设置在纵向上其各个端部处的一马达支承件87a和一螺旋支承件87b,而马达支承件和螺旋支承件当它们竖立在相同方向上时彼此平行对置。马达支承件87a具有一小孔88a,钻成在其中心部位处,并且还具有一配装小孔88b,钻成在对应于螺旋支承件87b上部中小孔88a的其高度位置上。给进马达86固定于马达支承件87a的外表面,而给进螺旋85穿过小孔88a。然后,给进螺旋85的一顶端部分由一轴承件予以支承-此件配装到配装小孔88b里并固定于它,以致成为可自由转动的。
支承板87具有一导引肋板87c,是在支承板宽度方向的一侧已经沿着纵向连续地竖立起来之后获得的支承板的一侧。这一导引肋板87c基本上设置得正好在给进螺旋85以下并也伸展得基本上平行于给进螺旋85的轴线。其次,支承板87具有形成在其上的两个插装小孔87d和两个定位小孔87e两个定位小孔87e用以适当地安放支承板87在预定位置处,而支承板通过插进各插装小孔87d的各装接螺丝89a被装接于调节板83。
一给进螺帽90,表明动力传输件的具体实例,用以把给进螺旋85的转动力转换为直线运动并把直线运动传递给滑动件。给进螺帽包括一第一螺帽件90a、一第一螺帽件90b,以及一螺旋弹簧90c,用于在它们彼此远离地移动的方向上反弹两个螺帽件90a、90b。
第一螺帽件90a包括一螺帽体,成形得像是一块体;以及一圆筒形筒轴部分,接续到这一螺帽体的一个表面一侧并在其穿过螺帽体和筒轴部分的轴向孔眼的一侧处还具有一第一螺纹部分90a1,此部分与给进螺旋85的螺纹沟槽85a拧在一起。其次,第一螺帽件90a配有一突起部分90a2,突出在垂直于轴向的侧向上。这一突起部分90a2具有一槽缝,伸展在筒轴部分伸展所在的方向上。支承板87的导引肋板87c啮合于这一槽缝,以致成为可自由滑动的。
第二螺帽件90b由一套筒状圆筒形件制成并具有钻成在其中心部位处的一轴向孔眼。轴向孔眼具有一第二螺纹部分90b1,制成在其一侧处而被拧进给进螺旋85的螺纹沟槽85a。其次,轴向孔眼具有一配装小孔,第一螺帽件90a的筒轴部分可脱解地配装到它里面。这一配装小孔具有一键状突起,突出在半径方向的内侧上。一螺旋弹簧90c夹置在第二螺帽件90b与第一螺帽件90a之间。在这一螺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一对螺帽件90a和90b在使得各螺帽件彼此离开的方向上受到反弹以便借此吸收产生在给进螺帽90与给进螺旋85之间的轴向波动。
具有以上提及的各种配置的第一和第二螺帽件90a、90b以及螺旋弹簧90c组成一体并组装在各给进螺旋85上。第一和第二螺帽件以及螺旋弹簧的组装作业将在下面予以说明,作为实例。首先,在螺旋弹簧90c已经插进第一螺帽件90a的筒轴部分之后,筒轴部分配装到第二螺帽件90b筒轴部分的配装小孔里。接着,给进螺旋85插进给进螺帽90,那里两个螺帽90a、90b已经组装起来了。
在此情况下,螺旋弹簧90c通过彼此移近两个螺帽件90a、90b而稍微被缩短。在这一受压状态被保持住的状态下,给进螺旋85被转动并插进给进螺帽90。结果,第一螺帽件90a的螺纹部分啮合于给进螺旋85的螺纹沟槽85e,而第二螺帽件90b的螺纹部分同时啮合于螺纹沟槽85a。结果,在螺旋弹簧90c的弹力作用下,第一螺帽件90a在它离开给进马达86移动所在的方向上受到反弹,从而第二螺帽件90b在它接近给进马达86移动所在的方向上受到反弹。
结果,在图39中,在第一螺帽件90a的螺纹部分中,示于图纸之中的左侧的螺纹表面被预压于给进螺旋85的左侧螺纹表面,以致间隙产生在右侧螺纹表面与左侧螺纹表面之间。同样,在第二螺帽件90b的螺纹部分中,示于图纸之中的右侧的螺纹表面被顶压于给进螺旋85的右侧螺纹表面,以致间隙产生在左侧螺纹表面与右侧螺纹表面之间。结果,在整个给进螺帽90上的间隙可以被消除并因此给进螺帽90与给进螺旋85的一些波动可以被吸收。然后,由于设置在第一螺帽件90a突起部分90a2上的槽缝啮合于支承板87的导引肋板87c,所以给进螺帽90可以直线地移动到给进螺旋85的轴线方向。
其次,第一螺帽件90a配有一驱动突起90d,突出在侧向上。这一驱动突起90d啮合于固牢于滑动件84的突起接纳件91,而给进螺帽90的推动力通过这一突起接纳件91被传递给滑动件84。突起接纳件91包括一固定件91a,用于把突起接纳件91固定于滑动件84;一支承件91b,接续于这一固定件91a;以及一弹性件91c,接续于支承件91b。
固定件91a由一细长板件制成并包括L状支承件91b,后者设置在纵向某处的其宽度方向的一侧处。然后,支承件91b包括一支承部分91d-由设置一凹槽构成,此凹槽设置自由端一侧的其顶端突角部分处,以接纳和支承驱动部分90d。弹性件91c具有由一弯折三角形形成的两个突角部分提供的、具有适当力度的弹性,而在顶端处的一弯曲部分形成为一压紧部分91e并对置于支承部分91d。其次,固定件91a具有许多插装小孔,以便把突起接纳件91装接于滑动件84,而突起接纳件由一固定装置,诸如各固定螺丝,予以装接。
装接于给进螺旋80的给进螺帽90的驱动突起90d被插进如此装接的突起接纳件91的支承部分91d与压紧部分91a之间的间隙。然后,驱动突起91d在弹性件91c的弹力作用下被卡持在支承部分91d与压紧部分91c之间,借此,力量可以被传递给给进螺帽90和滑动件84。
一不锈钢板比如可以适当地用作调节板83和支承板87的材料。自不待言的是,一种钢板和其他金属板也可以适当地用作调节板和支承板的材料,而且具有很高强度的工程塑料也可以适当地用作调节板和支承板的材料。其次,金属材料,诸如难以生锈和具有足够高强度的不锈钢,可以适当地用作给进螺旋85的材料。再次,具有高强度的不锈钢板也可以适当地用作突起接纳件91的材料,而其他板材也可以用作突起接纳件的材料。
前述一对导引轴82a和82b、调节板83和给进螺旋驱动装置98构成检拾器移动装置80,可以移动光学检拾装置79接近或远离转盘81。
接下来,将说明盘记录和重放设备73的一记录和重放设备主体92。图40表明记录和重放设备主体92的一具体实例。记录和重放设备主体包括以下各组成部分。具体地说,记录和重放设备主体92包括三种控制装置,即一系统控制器S1、一存储控制器S5和一驱动控制器D1。
系统控制器S1和存储控制器S5是直接连接的,而其间的连接线连接于一只读存储器(ROM)S2和一随机存取存储器(RAM)S3。其次,存储控制器S5连接于一存储器S4、一MPEG2编码器S6(适用于对应于3M至40Mbps、HDTV和一宽带ISDN的现有电视播放动画压缩系统)和一MPEG2解码器S7。再次,系统控制器S1连接于一控制面板S8和一远控接收器S9。
驱动控制器D1连接于一误差校正处理电路(ECC)D4,而其间的连接线连接于一存储器(ROM)D2、一存储器(RAM)D3、一伺服电路D6和一地址解码器D7。其次,驱动控制器D1连接于一记录误差判断电路D8,用于判断误差是否出现在记录模式之中。这一驱动控制器D1经由一指令界面连接于系统控制器S1。
校正处理电路D4经由一数据界面连接于存储控制器S5并还连接于一调制解调电路D5。然后,调制解调电路D5连接于包含光学检拾装置79物镜79a在内的光学头。其次,伺服电路D6连接于用作转盘驱动装置的主轴马达75、光学检拾装置79和记录误差判断电路D8。然后,光学检拾装置79连接于一地址解码器D7,而这一地址解码器D7连接于记录误差判断电路D8。
具有上述配置的记录和重放设备主体92容放在比如由示于图41和42之中的一空心箱体构成的一铁甲箱器93之内,并用作盘记录和重放设备73的一个组成部分。铁甲箱器93包括一箱器主体93a,向上部表面和前部表面敞开;一箱盖93b,可脱解地装接于上部以致封住箱器主体93a的上部表面;一前部面板93c,可脱解地装接于前部以致封住箱器主体93a和箱盖93b的前部表面;以及其他。盘记录和重放设备73、记录和重放设备主体92和其他等等都容放在这一铁甲箱器93之内。
铁甲箱器93的箱器主体93a具有各腿件93b,设置在其四个部位处向下伸出。铁甲箱器93的前部面板93c由一扁长板件制成并具有一扁长盘盒进出槽孔94,后者设置在其上部。盘盒进出槽孔94具有的尺寸大致上与盘记录介质装置10前部表面一侧的尺寸相同。这一盘盒进出槽孔94由设置在其内侧的一开关孔门94a经常予以关闭。
开关孔门94a在一弹簧_未画出_的弹力作用下在关闭状态下受到反弹。一如图42之中所示,当盘记录介质装置10通过在盘记录介质装置前部处推压开关孔门94a而被插进到预定位置上时,盘记录介质装置10可以自动地由一装放机构_未画出_装放到盘记录和重放设备主体上。然后,已经由装放机构传送的盘记录介质装置10被适当地安放在铁甲箱器93之内的预定位置处并随后被固定。在盘记录介质装置被适当地安放和固定的同时或之前和之后,盘记录介质装置10活门机构19由设置在铁甲箱器93之内的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予以开启,从而盘盒壳体12的内侧和外侧孔口部分17、18都被开启。
图43表明一齿条杆95,显示出这一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的一具体实例。这一齿条杆95包括一齿条部分95a,啮合于转动件14操作部分60的齿轮部分60a;一前部弹性件95b,设置在这一齿条部分95a的顶端一侧处;以及一后部弹性件95c,设置在同一齿条部分95a的底端一侧处。齿条杆95的齿条部分95a由一笔直棒料制成并在其中间部位处向一表面一侧突出。齿条部分具有轮齿,其数量大致上与齿轮部分60a的相同。
齿条杆95的前部弹性件95b伸展在齿条杆95的相同方向上并做得具有适当的弹性。一初始操作上凸部分96a设置在前部弹性的顶端部分处。后部弹性件95c同样伸展在齿条杆95的相同方向上并做得具有适当的弹性。一止动上凸部分96b设置在后部弹性件的顶端处。初始操作上凸部分96a和止动上凸部分96b突出在与齿条部分95a轮齿相同的方向上,而这些初始操作上凸部分和止动上凸部分都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其次,虽然初始操作上凸部分96a具有一弧状横截面,但初始操作上凸部分的尺寸和高度大致上与齿条部分95a轮齿的相同。另一方面,虽然止动上凸部分96b具有的横截面是类似于齿条部分95b轮齿的一尖角形状,但止动上凸部分横截面的尺寸和高度制成得稍大一些。然后,前部和后部弹性件95b、95c都被赋予具有适当力度的弹性,从而初始操作上凸部分96a和止动上凸部分96b可以供弹性而向后移动。在图43中,参照编号95d表示一导引部分,也用作一增强部分,与齿条杆95一起使用。这一导引部分95d啮合于盘记录介质装置10的装放导引沟槽53。
盘记录介质装置10转动件14被转动、活门机构19被开启和关闭和其他各构件谐调于具有上述配置的齿条杆95的各种动作而被操作的方式将参照图41和42以及图44至47予以说明。
一如图41之中所示,盘记录介质装置10的内侧和外侧孔口部分17、18由活门机构19使之完全关闭,直至盘记录装置被插进铁甲箱器93的盘盒进出槽孔94为止。在此状态下,一如图42之中所示,当盘记录介质装置10从铁甲箱器93的盘盒进出槽孔94插进盘记录和重放设备73时,锁件56由设置在铁甲箱器93之内的齿条杆95使之从锁定状态解脱开来。此后,齿条杆95发挥作用而开启一对活门件19a、19b以使内侧和外侧孔口部分17、18被开启,借此露出一部分光盘11信息记录表面。
首先,一如图42和44之中所示,当盘记录介质装置10被插进铁甲箱器93盘盒进出槽孔94一预定程度时,齿条杆95的初始操作上凸部分96a进入制成在盘记录介质装置10一个侧面部分上的装放导槽53。结果,初始操作上凸部分96a以顶住弹性臂杆56d反弹力的压力把突出在装放导槽53之中、锁件56的置入部分56b1插进锁件装放部分55,从而使锁件56围绕支承轴58转动以允许锁爪56c1从设定位置下凹部分61b处解除啮合。结果,转动件14从锁定状态中解脱出来并借以成为能够自由转动的。
下面,一如图45之中所示,盘记录介质装置10被插进盘盒插装方向F而盘记录介质装置10相对于齿条杆95被推向前,从而初始操作上凸部分96a接触于转动件14操作部分60的前面滑动部分60b并滑动前面滑动部分60b。此时,由于前面弹性件95b具有适当力度的弹性,所以,当前面弹性件95b受弯时,初始操作下凹部分96a被向后弯曲、移动和滑过前面滑动部分60b。结果,初始操作上凸部分96a进入操作部分60的初始操作下凹部分61a。
这一上凸部分96a啮合于下凹部分61a,从而转动件14由来自齿条杆95的推力使之在图纸中的反时针方向上转动。结果,转动件14回应于在它与齿条杆95之间的相对运动大小而被转动预定的角度,从而齿条部分95a在上凸部分96a从下凹部分61a处解除啮合之前啮合于操作部分60的齿轮部分60a。因而,动力传输路线变得很稳固,以致齿条杆94的推动力肯定地被传递给转动件14,借以转动件被转动一预定角度。
然后,一如图46之中所示,在沿直线前行的齿条部分95a和以曲线方式前行的齿轮部分60a从彼此啮合中解脱出来之前,止动上凸部分96b啮合于设置在后面滑动部分60c上的设定位置下凹部分61b。此后,一如图47之中所示,当止动上凸部分96b牢牢地啮合于设定位置下凹部分61b时,齿条部分95a和齿轮部分60a从啮合状态中解脱出来。因而,盘记录介质10的插装操作完成而盘记录介质装置10被安置于盘盒装放位置,即盘记录和重放设备73的预定位置。
在此情况下,盘记录介质装置10由如上所述的上部外壳13的一对参照孔眼48、48和下部外壳15的一对参照突头47、47以高精度予以定位,而一对定位孔眼50a、50b设置在下部外壳15上以致成为与这些参照突头47以及其他是共轴线的。因而,当盘记录介质装置10被装放到盘记录和重放设备73的光盘装放部分上时,由于下部外壳15定位在盘记录和重放设备上的精度成为等同于上部外壳13定位在盘记录和重放设备上的精度,所以有可能提高上部外壳13定位在盘记录和重放设备上的精度。
在盘记录介质装置被固定的状态下,由于止动上凸部分96b牢牢地啮合于设定位置下凹部分61b,则没有任何转动件14被转动的风险。此时,在转动件14开始转动的初始状态下,一如图35c和37之中所示,设置在转动件14圆环部分14b端面上的许多凸轮突起64滑过设置在上部外壳13凸轮沟槽22上的凸轮部分22a。
结果,转动件14的平坦表面部分14a被推向下部外壳15一侧,从而一对活门件19a、19b被卡持在平坦表面部分14a与下部外壳15之间。因而,摩擦力生成在转动件14与下部外壳15之间,为使转动件14转动所需力量应当不可避免地增大。如果当各凸轮突起滑过凸轮部分22a时转动件14克服所生成的摩擦力而转动,则各凸轮突起64越过凸轮部分22a,一如图38B之中所示。结果,由于所生成的摩擦力在凸轮突起64越过凸轮部分消失了,所以,转动件14成为能够从此非常轻易和平滑地转动。
一对活门件19a、19b协调于转动件14的转动而围绕支承轴14d转动。同时,下部外壳15的操作上凸部分39a、39b可滑动地啮合于设置在各个活门件19a、19b上的各开启和关闭沟槽68。因此,当转动件14被转动时,各个开启和关闭沟槽68也相对于一对操作上凸部分39a、39b而转动。结果,一对活门件19a、19b被推向内侧(朝向转动件14的中心),此时它们回应于转动件14的转动程度被推动而彼此接近。
因而,一对活门件19a、19b从示于图44之中的状态(见图30)经过示于图45(见图22)和图46(见图23)之中的各状态被改变到示于图42(见图24)之中的状态以开启内侧和外侧孔口部分17、18并因而被推向左右对置的两位置上。因而,由于转动件14的内侧孔口部分18和下部外壳15的外侧孔口部分18被完全开启,容放在光盘隔间16之内的光盘11的一部分从内侧和外侧孔口部分17、18中露出(见图31)。
结果,盘记录介质装置10从示于图30之中的状态被改变到示于图31之中的状态,从而使得把转盘81和具有物镜79的光学头装进内侧和外侧孔口部分17、18成为可能。于是,转盘81或其他被推向盘记录介质装置10一侧或盘记录介质装置10被推向转盘81一侧,从而盘记录介质装置10从示于图33之中的状态被改变到示于图34之中的状态而转盘81进入设置在盘盒壳体12中心部位处的转盘孔口部分17a、18a而光学头进入光学头孔口部分17b、18b。
因此,转盘81的配装部分81a被配装到光盘11的中心孔眼11a里而中心孔眼11a的周边边沿部分被卡持在盘板部分81b上。同时,来自装在配装部分81a之内的磁铁97的磁力作用在用作被卡持在上部外壳13圆环托座34上的夹持圆环33的磁力接受部分的位置限制部分33d上,而夹持圆环33受到磁力的吸引。结果,夹持圆环33的卡持部分33b由磁铁97的磁力使之压靠光盘11中心孔眼11a的周边边沿部分,从而周边边沿部分被卡持在卡持部分33b与转盘81的盘板部分81a之间。
因此,光盘11由夹持圆环33夹持在转盘上并因此光盘11与转盘81的转动方向形成一致。此时,转盘81盘板部分81a的顶端部分被配装到夹持圆环33位置限制部分33d的下凹部分33f里,从而夹持圆环33同时被正确地定位于转盘81。因而,夹持圆环33被正确地定位于基本上转盘81的中心部位处。
结果,夹持圆环33从上部外壳13上浮起,以致各预定间隙保持在夹持圆环33锥形部分33c的内表面与上部外壳13第二环形上凸部分99b的外侧倾斜表面之间、锥形部分33c的外表面与圆环托座34内部凸缘34a的内部周边边沿之间和夹持圆环33位置限制部分33d的表面与上部外壳13第一环形上凸部分99a的内侧倾斜表面之间,以借此防止以上提及的各零件彼此磨擦。
与此同时,光学检拾装置79的光学头进入孔口部分17、18以使其物镜79a以预定间隙对置于光盘11的信息记录表面。因而,盘记录和重放设备73成为能够重放出自光盘11信息记录表面的信息信号或记录或将信息信号记录在光盘11信息记录表面上。
于是,转盘驱动装置主体78被启动,主轴马达75被驱动以经由转盘81转动光盘11。同时,光学检拾装置79被驱动以使光学头的物镜79a发射激光束在光盘11的信息记录表面上。因而,信息信号可以从光盘11的信息记录表面上读出,或者一种新的信息信号可以写到信息记录表面上。以此方式,信息信号可以由盘记录和重放设备73予以重放和记录。
下面,将说明盘记录介质装置10从铁甲箱器93中被弹出的方式。在信息信号已经重放或记录之后,比如当使用者操作设置在铁甲箱器93上的一盘盒弹出按钮(未画出)时,装放机构被启动以从盘记录和重放设备73中解脱盘记录介质装置10,以致盘记录介质装置从铁甲箱器93中弹出。
比如,在盘记录介质装置10被固定于光盘装放部分的状态下,主轴马达75被向后移动而转盘81从盘记录介质装置10的孔口部分17、18被拉出。此时,当主轴马达75被向后移动时,首先,转盘81、光盘11和夹持圆环33被彼此协调地移动。然后,当转盘、光盘和夹持圆环被彼此协调地移动一点时,夹持圆环33的锥形部分33c接触于固定于上部外壳13的圆环托座34内部凸缘34a的内部周边边沿。
当主轴马达75被进一步向后移动时,主轴马达的推动力变得大于磁铁97的吸引力,以致夹持圆环33由于圆环托座34的阻力而从转盘上脱开。结果,夹持圆环33由圆环托座34卡持在上部外壳13上。接下来,光盘11的中心孔眼11a接触于转动件14的支承边沿部分14c而主轴马达75被进一步向后移动以使转盘81的配装部分81a从光盘11的中心孔眼11a中撤出。结果,光盘11被保持在盘盒壳体12的光盘隔间16之内。然后,主轴马达75被连续向后移动,直至转盘81完全从孔口部分17、18抽出为止。
此后,当盘记录介质装置10由装放机构的弹出操作使之在弹出方向上移动时,齿条杆95被相对地向后移动。当盘记录介质装置10相对于这一齿条杆95被向后转动时,转动件14由啮合于设定位置下凹部分61b的止动上凸部分96b使之移动。然后,在上凸部分96b从下凹部分61b解除啮合之前,齿条部分95a啮合于齿轮部分60a而转动件14由于齿条部分与齿轮部分之间的啮合状态而继续转动。
此时,由于齿条杆95止动上凸部分96b的顶端已经被插进盘盒壳体12的窗孔52,所以使上凸部分96b接触于窗孔52的边沿。不过,由于与上凸部分96b制成一体的后面弹性件95c具有适当力度的弹性,所以这一后面弹性件95c被弯曲和变形,结果使上凸部分96b因弹性而变形到外面而穿过窗孔52的边沿。因此,即使上凸部分96b的高度大于齿条部分95a轮齿的高度,离开下凹部分61b的上凸部分96b也可以容易地从窗孔52中抽出。于是,转动件14的转动以后将被维持。
当转动件14被转动时,在齿条部分95a从窗孔52之内的齿轮部分60a上解除啮合之前,初始操作上凸部分96a啮合于初始操作下凹部分61a。上凸部分96a啮合于下凹部分61a,从而转动件14继续转动而转动件14被转动到初始位置。结果,由于使操作部分60后面滑动部分60c的端面接触于下部外壳15的定位部分40b,这种接触将阻止转动件14以后的转动。
另一方面,由于盘记录介质装置10和齿条杆95继续相对移动,所以转动件14由于啮合于下凹部分61a的上凸部分96a的移动力量而被给予转动力量。这一转动力量的推力被给予上凸部分96a,前面弹性件95b由这一推力使之弯曲和变形,以及上凸部分96a被推向外面,因此,上凸部分96a与下凹部分61a之间的啮合被解脱。
此后,齿条杆95的初始操作上凸部分96a穿过通孔52,从而锁件56的置入部分56b1从通孔57伸时装放导槽53。同时,锁件56的锁爪56c1被推向内侧并因此啮合于转动件14操作部分60的设定位置下凹部分61b。结果,锁件56锁定转动件14以停止转动件14的转动。
此时,一对活门件19a、19b执行与当盘记录介质装置被插进铁甲箱器时所执行的操作相反的操作以借此完全关闭内侧和外侧孔口部分17、18。由于转动件14的凸轮突起64位于凸轮沟槽22之内,所以转动件14可以由微小力量使之转动。其次,由于使突起64接触于凸轮部分22a并滑过凸轮部分,以上提及的摩擦力以后将被施加于转动件14的转动件。然后,紧挨在活门机构19被关闭之前,操作上凸部分39b(或39a)把开启和关闭沟槽68推向最外侧部位,以致操作上凸部分接触于并推压弹性件69a。从而,由于操作上凸部分39b(或39a)的推压力而生成弹力。
在这一弹性件69a的弹力作用下,作用在另一活门件19a(或19b)上的推动力生成在接合部分66的中心台阶部分66a上。由于推动力产生在活门件19a、19b二者上面而一对活门件19a、19b的各自接合部分被它们的推动力彼此顶靠,所以可以更加提高一对活门件的气密特性。
特别是,按照这一实施例,由于下凹和上凸两部分制成在它们的各自接合部分以致使设置在另一活门件上的肋板部分102(或104)啮合于设置在一个活门件上的矩形沟槽部分101(或103),所以在接合部分66上,曲柄状接触表面(或间隙)设置在各活门件被紧密关闭的方向上。结果,可以防止和抑制灰尘和污物穿过各活门件。因此,一对活门件19a与19b之间接合部分66处的防尘特性可以提高,以致可以更为有效地防止灰尘和污物进入光盘隔间16。
其次,在活门关闭状态下,由于肋板部分102(或104)啮合于矩形沟槽部分101(或103),可以防止各接合部分66彼此移偏开来。因此,甚至当外力施加于活门件19a、19b时,也可以防止或抑制一对活门件19a、19b被弄翘曲并因而可以维持防尘特性。
虽然在以上提及的实施例中一对活门件19a、19b的各自接合部分66彼此平行地移动,但由于各导引上凸部分105设置在各个活门件19a、19b上以借此在各活门件彼此被关闭的方向上设置重叠部分,所以活门件19a、19b的移动可以由导引上凸部分105予以限制。因而,各个活门件19a、19b在横交各活门件关闭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大小可以予以限制并因此各活门件的关闭操作可以做得非常可靠。
这样,全部内侧和外侧孔口部分17、18由一对活门件19a、19b(见图30)使之完全关闭,而在此关闭状态下,光盒记录媒体装置10从铁甲箱器93的盘盒进出槽缝94被弹出到箱器外面。因而,完成了盘记录介质装置10的弹出操作。
在以上提及的盘记录介质装置10中,上部外壳13、转动件14、下部外壳15和活门件19a、19b之中厚度方向的各自尺寸应当最好是设置得以致满足示于图36和37之中的各种关系和一项方程式。示于图36之中的参照字母A至K和示于图37之中的参照符号∑的意义如下:
(1)A:从上部外壳上部前面边沿13a的端面或类似端面到凸轮沟槽22表面的高度
A=2.9mm+0.1/0mm
(2)B:从上部外壳13上部前面边沿13a的端面或类似端面到上部表面的高度
B=3.85mm±0.05mm(参照尺寸)
(3)C:从下部外壳15下部前面边沿15a的端面或类似端面到下部表面的高度
C=4.15mm+0.1/-0mm(参照尺寸)
(4)C:从下部外壳15下部前面边沿15a的端面或类似端面到底部表面的高度
D=3.3mm±0.05mm
(5)E:活门件19a、19b的厚度
E=1.1mm+0/-0.05mm
(6)F:从转动件14的下部表面到端面的高度
F=4.7mm+0/-0.1mm
(7)G:转动件14凸轮突起64的高度
G=0.2mm+0/-0.05mm
(8)H:上部壳体13凸轮部分22a的高度
H=0.2mm+0/-0.05mm
(9)J:下部外壳15肋板37的高度
J=0.2mm+0/-0.05mm(参照尺寸)
(10)K:活门件19a、19b肋板躲让沟槽70的深度
K=0.2mm+0.05mm/-0mm(参照尺寸)
(11)∑:组装时凸轮部分22a与凸轮突起64之间形成的理想间隙
∑=-H+A+D-E-F-G…*
=0mm+0.45/-0mm(累积允差)
0.064mm+0.322/-0mm(均方×1.66)
由以上提及的方程式*显然可见,理想间隙∑应当最好选定在从0mm到0.45mm的范围之中,而最为可取的理想间隙数值是大致上0.2mm。
在此实施例中,转动起来以开启和关闭各活门件的转动件14可以在上部外壳13与下部外壳15之间大致上0.4mm(允差中心值)的间隙下工作。此间隙当盘记录介质装置被保存时收窄到0.2mm。当设定范围从0mm到0.45mm(最佳值是约0.2mm)的间隙而同时转动件14一如上述并不顶靠上部外壳13时,灰尘和污物循以可能进入盘记录介质装置的通路可以尽可能大地予以收窄,以致可以有效地防止灰尘和污物进入光盘隔间16。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由于肋板37(弧状肋板部分37a和直线肋板部分37b)设置在下部外壳15外侧孔口部分17的周边边沿部分上、肋板躲让沟槽70设置在对置于在活门关闭状态下与肋板37对置的一对活门件19a、19b的部位处,以及肋板37和肋板躲让沟槽70构成防尘间隙71,所以当盘记录介质装置10被保存而其中孔口部分17、18被活门件19a、19b完全关闭时所获得的防尘特性可以得到提高并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灰尘和污物进入光盘隔间16。
虽然在以上提及的实施例中设置在一对活门件19a、19b的各自接合部分66上的下凹和上凸两部分是通过结合各矩形沟槽和各肋板部分而制成的,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各V状沟槽部分可以设置在各个活门件19a、19b的各自接合部分66上和各矩形沟槽部分可以彼此啮合。当各V状沟槽设置在两侧的接合部分上时,与V状沟槽设置在一侧的接合部分上的情况相比,接触表面(或间隙)的长度可以增大并因此关闭方向的深度可以减小,减小的量对应于所增加的长度。结果,为在各活门件被开启时容放一对活门件到盘盒壳体里面所需的面积可以减小。于是,整个盘盒在尺寸上可以做得紧凑一些。
盘盒壳体可以通过结合上部和下部外壳而不要转动件来予以设计。然后,一如表明先前技术一项实例的图51之中所示,一盘盒壳体可以包括一活门件,可以直线移动以开启和关闭一孔口部分。如果具有这种配置的盘盒壳体配有以上提及的实施例中的夹持圆环33和圆环托座34,可以获得类似以上提及的实施例的效果。其次,孔口部分可以设置在只是或者上部外壳或者下部外壳上。在此情况下,夹持圆环可以设置在一个没有任何制成在它上面的孔口部分的外壳上。
图25表明以上提及的一对活门件19a、19b的另一实施例,特别是,导引上凸部分105和导引下凸部分106的另一实施例。示于这一第二实施例之中的一对活门件19A-19B只是在一导引上凸部分111和一导引下凹部分112方面不同于示于第一实施例之中的一对活门件19a、19b。其余的配置是类似的,因此将不予说明。
一对活门件19A、19B的导引上凸部分111和导引下凹部分112设置在与一对活门件19a、19b的导引上凸部分105和导引下凹部分106的相同各位置处,唯有它们的形状彼此不同。导引上凸部分111是以山丘状方式突出的一个突起而导引下凹部分112制成一个相应的山丘状下凹部分。当具有这种形状的导引上凸部分121和导引下凹部分112设置在各活门件上时,只有一个上凸部分(突角部分)并因此关闭操作可以做得比较可靠。
图48和50表明符合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盘盒和盘记录介质装置。示于第二实施例之中的一盘记录介质装置120具有一种双头型式,用于一种包括两部光学检拾装置的盘记录和重放设备。
从图48至50中显然可见,这一盘记录介质装置120不同于符合示于图2、30和31之中第一实施例的盘记录介质装置10之处只是在于转动件14内侧孔口部分18和下部外壳15外侧孔口部分17的形状。其余的各种配置是相同的。因此,在图48至50中,等同于图2、30和31的各零部件用等同的各参照编号表示并将不予说明,而一转动件121的一孔口部分123和下部外壳的一孔口部分124,具有不同的配置,将予以说明。
转动件121的内侧孔口部分123是通过沿直线把对置于一个检拾头孔口部分的另一检拾头孔口部分延伸到以上提及的转动件14的内侧孔口部分18而获得的。具体地说,内侧孔口部分123包括一圆形转盘孔口部分123a,设置在中央部位处,以及检拾头孔口部分123b、123c,伸展在通过这一转盘孔口部分123a的直径方向上。
类似于内侧孔口部分123,下部外壳122的外侧孔口部分124也是通过沿直线把对置于一个检拾头孔口部分的另一检拾头孔口部分延伸到以上提及的下部外壳15的外侧孔口部分17而获得的。具体地说,外侧孔口部分124包括一圆形转盘孔口部分124a,设置在中心部位处,以及基本上矩形的检拾头孔口部分124b、124c,通过这一转盘孔口部分124a向前伸展到前端边沿和后端边沿。
一如上述,通过以用于一部检拾头的转动件14和下部外壳15来代替用于两部检拾头的转动件121和下部外壳122,同时使用两个光学头就成为可能了。结果,比如在新的信息信号正在由一个光学头予以记录时,刚刚已经由另一光学头予以记录的信息信号记录状态至以予以确认。此外,通过以用于一部检拾头的来改换转动件121和下部外壳122,盘盒和盘记录介质装置的制造过程可以容易处理用于一部检拾头的制造过程和用于两部检拾头的制造过程。因而,生产和组装流水线可以做成共用的,而本发明可以确当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用于两部光学头的孔口部分123、124,设置在转动件121和下部外壳122上,可以设置成一直角并借以一L状形状。此外,以上各开口部分可以设置得以致以直角以外的某一适当角度彼此交叉。其次,开口部分可以不仅设置在下部外壳122上,而且在上部外壳上,以致各光学头同时在上和下方向上彼此对置。
虽然本发明此前已经作了说明,本发明却并不限于以上提及的各实施例。比如,虽然本发明应用于光盘用作信息记录媒体的实例,一如上述,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各种磁盘,诸如磁光盘,和挠性盘以及其他多种盘形记录介质。其次,虽然本发明应用于能够既记录又重放的盘记录和重放设备被用作光盘和/或重放设备的实例,一如上述,但自不待言的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能够或是记录或是重放的一种盘记录设备或一种光盘重放设备。
虽然盘盒壳体12的下部外壳15和转动件14配有孔口部分17、18,一如上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而上部外壳13比如可以配有一孔口部分以使使用者能够从盘盒的上和下方向接近盘记录介质装置。其次,转动件14和下部外壳15可以构成一光盘隔间,盘形记录介质11可以容放在这一光盘隔间之内而上部外壳13可以配有一孔口部分。在此情况下,以上提及的夹持圆环33设置在下部外壳上。其次,虽然各接合部分66通过转动一对活门件19a、19b使之彼此平行地移动以借此开放和关闭孔口部分17、18的实例此前已经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孔口部分17、18比如可以通过从开始起彼此平行地移动一对活门件19a、19b而予以开启和关闭。
虽然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是固定的而孔口部分当活门被开始启动和关闭时通过移动盘记录介质装置而被开启和关闭,一如上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活门件可以通过相对移动活门件开启和关闭装置和盘盒而被开启和关闭。比如,活门件可以通过利用一适当装置,诸如一马达,在盘记录介质装置已被固定于光盘装放部分之后移动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来予以开启和关闭。
一如上述,本发明可以多方修改而不偏离其要旨。
一如上述,按照本发明的盘盒,在由包括光盘隔间和用于开启和关闭各孔口部分的一对活门件在内的盘盒壳体(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的组合,或者上部外壳、转动件和下部外壳的组合)组成的盘盒中,由于下凹和上凸两部分遍及基本上整个长度设置在一对活门件的各自接合部分上,所以下凹和上凸两部分彼此啮合在各孔口部分被关闭的关闭位置处而一对活门件的各自接合部分可以被牢牢地关闭。结果,由一对活门件予以关闭的各孔口部分的防尘特性可以得到加强而极为细小的灰尘和污物可以有效地得到防止和抑制而不会进入光盘隔间。于是,容放在盘盒壳体之内的盘形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表面可以有效地得到防护而不会被灰尘等弄脏。
其次,按照本申请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在包括含有光盘隔间、盘形记录介质和用于开启和关闭各孔口部分的,对活门件在内的盘盒壳体的盘记录介质装置中,由于下凹和上凸两部分遍及基本上整个长度设置在一对活门件的各自接合部分上,所以下凹和上凸两部分彼此啮合在各孔口部分被关闭的关闭位置处而一对活门件的各自接合部件可以牢牢地被关闭。结果,由一对活门件予以关闭的各孔口部分的防尘特性可以得到加强而极为细小的灰尘和污物可以有效地得到防止或抑制而不会进入光盘隔间。于是,容放在盘盒壳体之内的盘形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表面可以有效地得到防护而不会被灰尘等弄脏。
再其次,按照本申请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在包括盘记录介质装置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中_此装置包含光盘隔间,其中容放盘形记录介质;一对活门件,用于开启和关闭各孔口部分以使一部分盘形记录介质露出;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用于开启和关闭一对活门件;以及转盘驱动装置,用于夹持和转动盘形记录介质,由于下凹和上凸两部分遍及基本上整个长度设置在一对活门件的各自接合部分上,所以下凹和上凸两部分彼此啮合在各口部分被关闭的关闭位置处而一对活门件可以牢牢地被关闭。结果,由一对活门件予以关闭的各孔口部分的防尘特性可以得到加强而极为细小的灰尘和污物可以有效地得到防止或抑制而不会进入光盘隔间。于是,容放在盘盒壳体之内的盘形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表面可以有效地得到防护而不会被灰尘等弄脏并因此信息信号可以被正常记录和重放。
Claims (39)
1.一种盘盒,包括:
一盘盒壳体,其中一盘隔间通过组合一上部外壳和一下部外壳而形成,以及其中一孔口部分设置在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上;以及
一对活门件,设置在所述盘盒壳体上以便成为在所述孔口部分被开启的开启位置与所述孔口部分被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的,并具有在所述关闭位置处彼此接合的接合部分,其中所述对活门件的每一所述接合部分具有遍及所述接合部分的基本上整个长度形成的可以彼此啮合的下凹和上凸部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其中设置在所述对活门件的一个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是一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遭状形状的矩形沟槽部分,而设置在另一活门件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是一楔状形状或正方状形状的肋板部分。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其中设置在所述对活门件的一个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包括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槽状形状的矩形沟槽和楔状形状或正方状形状的肋板部分的组合,而设置在另一活门件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包括对应于所述一个活门件的所述矩形沟槽部分和所述肋板部分的肋板部分和矩形沟槽部分的组合,而它们可以彼此啮合。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其中所述对活门件的每一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可以相互啮合的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槽状形状的矩形沟槽部分的组合。
5.一种盘盒,包括:
一盘盒壳体,其中一盘隔间通过组合一上部外壳、一转动件和一下部外壳而形成在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转动件之间或所述转动件与所述下部外壳之间,所述转动件由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支承以便成为可自由转动的,以及其中一孔口部分设置在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上,或者设置在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以及所述转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以及
一对活门件,设置在所述盘盒壳体上以便响应于所述转动体的转动在所述孔口部分被开启的开启位置与所述孔口部分被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成为可活动的,并具有在所述关闭位置处彼此接合的接合部分,其中所述对活门件的每一所述接合部分具有遍及所述接合部分的基本上整个长度形成的可以彼此啮合下凹和上凸部分。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盒,其中设置在所述对活门件的一个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是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槽状形状的矩形沟槽部分,而设置在另一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是楔状形状或正方状形状的一肋板部分。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盒,其中设置在所述对活门件的一个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包括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槽形状的矩形沟槽和楔状形状或正方状形状的肋板部分的组合,而设置在另一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包括对应于所述一个活门件的所述矩形沟槽部分和所述肋板部分的肋板部分和矩形沟槽部分的组合,而它们可以彼此啮合。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盒,其中所述对活门件的每一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可以彼此啮合的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槽状形状的矩形沟槽部分的组合。
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盒,其中所述对活门件支承于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便围绕对应于相应活门件的各支承点自由地转动。
10.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盒,其中所述对活门件支承于所述转动件以便围绕对应于相应活门件的各支承点自由地转动。
11.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盒,其中所述对活门件支承于所述转动件以便围绕对应于相应活门件的各支承点自由地转动,并支承于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便在对应于相应活门件的支承点处成为可滑动的。
12.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盒,其中所述对活门件是由大致半圆形的板材制成的,以及所述对活门件设置在至少所述转动件的一个表面侧上,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具有所述孔口部分以便横跨所述孔口部分彼此对置。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盒,其中所述对活门件在每一活门件的一弦边的一侧面部分处支承于所述转动件以便成为自由转动的,而设置在所述下部外壳或所述上部壳体上的一操作上凸部分可滑动地啮合于设置在所述活门件上的一开启和关闭沟槽。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盒,其中所述对活门件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包括一矩形沟槽部分,设置在所述弦边一侧面部分的所述支承一侧的大致一半处,以及一肋板部分,设置在所述弦边一侧面部分的一顶端侧的大致一半处。
15.一种盘记录介质装置,包括:
一盘盒,其中一盘隔间通过组合一上部壳体和一下部外壳而构成,以及其中一孔口部分设置在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下部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
一盘形记录介质,容放在所述盘隔间之内以便成为可自由转动的;以及
一对活门件,设置在所述盘盒壳体上以便在所述孔口部分被开启的开启位置与所述孔口部分被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成为可活动的,并具有在所述关闭位置处彼此接合的接合部分,其中所述对活门件的每一所述接合部分具有遍及所述接合部分的基本上整个长度形成的可以彼此啮合的下凹和上凸部分。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对活门件的一个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是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槽状形状的矩形沟槽部分,而设置在另一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是楔状形状或正方状形状的一肋板部分。
17.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对活门件的一个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包括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槽状形状的一矩形沟槽部分和楔状形状或正方状形状的一肋板部分的组合,而设置在另一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包括对应于所述一个活门件的所述矩形沟槽部分和所述肋板部分的一肋板部分和一矩形沟槽部分的组合。
18.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所述对活门件的每一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可以彼此啮合的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槽状形状的矩形沟槽部分的组合。
19.一种盘记录介质装置,包括:
一盘盒壳体,其中一盘隔间通过组合一上部外壳、一转动件和一下部外壳而形成在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转动件之间或所述转动件与所述下部外壳之间,所述转动件由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支承以便成为可自由转动的,以及其中一孔口部分设置在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上或设置在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以及所述转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
一盘形记录介质,容放在所述盘隔间之内以便成为可自由转动的;以及
一对活门件,设置在所述盘盒壳体上以便响应于所述转动件的转动在所述孔口部分被开启的开启位置与所述孔口部分被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成为可活动的,并具有在所述关闭位置处彼此接合的各接合部分,其中所述对活门件的每一所述接合部分具有遍及所述接合部分的基本上整个长度形成的可以彼此啮合的下凹和上凸部分。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盘盒,其中设置在所述对活门件的一个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是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槽形状的矩形沟槽部分,而设置在另一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下凹和上凸部分是楔状形状或正方状形状的肋板部分。
21.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盘盒,其中设置在所述对活门件的一个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包括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槽形状的矩形沟槽和楔状形状或正方状形状的肋板部分的组合,而设置在另一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包括对应于所述一个活门件的所述矩形沟槽部分和所述肋板部分的肋板部分和矩形沟槽部分的组合,而它们可以彼此啮合。
22.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所述对活门件的每一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可以彼此啮合的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槽状形状的矩形沟槽部分的组合。
23.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所述对活门件支承于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便围绕对应于相应活门件的各支承点自由地转动。
24.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所述对活门件支承于所述转动件以便围绕对应于相应活门件的各支承点自由地转动。
25.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所述对活门件支承于所述转动件以便围绕对应于相应活门件的各支承点自由地转动,并支承于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便在对应于相应活门件的支承点处成为可滑动的。
26.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所述对活门件是由大致半圆形的板材制成的,以及所述对活门件设置在至少所述转动件的一个表面侧上,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具有所述孔口部分以便横跨所述孔口部分彼此对置。
27.按照权利要求26所述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所述对活门件在每一活门件的一弦边的一侧面部分处支承于所述转动件以便成为自由转动的,而设置在所述下部外壳或所述上部壳体上的一操作上凸部分可滑动地啮合于设置在所述活门件上的一开启和关闭沟槽。
28.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所述对活门件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包括一矩形沟槽部分,设置在所述弦边一侧面部分的所述支承一侧的大致一半处,以及一肋板部分,设置在所述弦边一侧面部分的一顶端侧的大致一半处。
29.一种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包括:
一盘记录介质装置,其中一盘形记录介质容放在一盘盒壳体之内以便成为可自由转动的,以及其中设置在所述盘盒壳体上以便露出一部分所述盘形记录介质的一孔口部分由一对活门件自由地开启和关闭;
一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用于通过响应于所述盘记录介质装置的插装和弹出操作而移动所述对活门件来开启和关闭所述孔口部分;以及
一转盘驱动装置,所述盘记录介质装置可解脱地装放于它,且转盘驱动装置在所述盘记录介质装置被装放时被插进由所述开启和关闭装置开启的所述孔口部分以夹持和转动所述盘形记录介质,其中一盘盒壳体通过组合一上部外壳和一下部外壳或者通过组合一上部外壳、一转动件和一下部外壳而形成,而一盘隔间形成在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下部外壳之间,或者形成在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转动件之间或所述转动件与所述下部外壳之间,以及所述对活门件的每一所述接合部分具有遍及所述接合部分的基本上整个长度形成的可以彼此啮合的下凹和上凸部分。
30.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其中设置在所述对活门件的一个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是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槽状形状的矩形沟槽部分,而设置在另一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是楔状形状或正方状形状的一肋板部分。
31.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其中设置在所述对活门件的一个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包括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槽形状的矩形沟槽和楔状形状或正方状形状的肋板部分的组合,而设置在另一活门件的接合部分上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包括对应于所述一个活门件的所述矩形沟槽部分和所述肋板部分的肋板部分和矩形沟槽部分的组合,而它们可以彼此啮合。
32.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其中所述对活门件的每一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可以彼此啮合的V状沟槽形状或正方沟槽状形状的矩形沟槽部分的组合。
33.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其中所述对活门件支承于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便围绕对应于相应活门件的各支承点自由地转动。
34.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其中所述对活门件支承于所述转动件以便围绕对应于相应活门件的各支承点自由地转动。
35.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其中所述对活门件支承于所述转动件以便围绕对应于相应活门件的各支承点自由地转动,并支承于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便在对应于相应活门件的支承点处成为可滑动的。
36.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其中所述对活门件是由大致半圆形的板材制成的,以及所述对活门件设置在至少所述转动件的一个表面侧上,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具有所述孔口部分以便横跨所述孔口部分彼此对置。
37.按照权利要求36所述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其中所述对活门件在每一活门件的一弦边的一侧面部分处支承于所述转动件以便成为自由转动的,而设置在所述下部外壳或所述上部壳体上的一操作上凸部分可滑动地啮合于设置在所述活门件上的一开启和关闭沟槽。
38.按照权利要求37所述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其中所述对活门件的所述下凹和上凸部分包括一矩形沟槽部分,设置在所述弦边一侧面部分的所述支承一侧的大致一半处,以及一肋板部分,设置在所述弦边一侧面部分的一顶端侧的大致一半处。
39.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其中所述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包括一齿条部分和设置在所述齿条部分前头和后面的各上凸部分,所述转动件包括一与所述齿条部分啮合的齿轮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齿轮部分前头和后面的各下凹部分;以及所述转动件是基于所述活门开启和关闭装置的运动而使之转动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89286/01 | 2001-09-21 | ||
JP289286/2001 | 2001-09-21 | ||
JP2001289286 | 2001-09-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88143A true CN1488143A (zh) | 2004-04-07 |
CN1297988C CN1297988C (zh) | 2007-01-31 |
Family
ID=19111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80394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7988C (zh) | 2001-09-21 | 2002-09-05 | 盘盒、盘记录介质装置和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84254B2 (zh) |
EP (1) | EP1429333B1 (zh) |
KR (1) | KR100897978B1 (zh) |
CN (1) | CN1297988C (zh) |
DE (1) | DE60233512D1 (zh) |
HK (1) | HK1065157A1 (zh) |
TW (1) | TW569193B (zh) |
WO (1) | WO20030280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78151B2 (en) * | 2002-12-25 | 2007-10-02 | Sony Corporation | Disc cartridge |
US7251104B2 (en) | 2003-06-23 | 2007-07-31 | Sony Corporation | Recording medium cartridge |
JPWO2005057571A1 (ja) * | 2003-12-12 | 2007-08-23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シャッタ開閉装置、情報再生装置 |
JP2005267771A (ja) * | 2004-03-19 | 2005-09-29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4453460B2 (ja) * | 2004-06-25 | 2010-04-2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記録又は再生装置 |
JP2006179154A (ja) * | 2004-12-24 | 2006-07-06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感光性記録媒体用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6244623A (ja) * | 2005-03-04 | 2006-09-14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記録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7080449A (ja) * | 2005-09-16 | 2007-03-29 | Fujifilm Corp | 記録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感光性記録媒体用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7102872A (ja) * | 2005-09-30 | 2007-04-19 | Fujifilm Corp | 感光性記録媒体用カートリッジ |
TW200725583A (en) * | 2005-12-16 | 2007-07-01 | Benq Corp | Method for forming a label image on an optic disk |
KR100968542B1 (ko) * | 2008-11-14 | 2010-07-08 | 롯데건설 주식회사 | 주택의 분전반용 도어 조립체 |
KR101045109B1 (ko) * | 2008-12-31 | 2011-06-30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고체절연 스위치기어 |
JP6029138B2 (ja) * | 2013-01-22 | 2016-11-2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給電装置 |
DE102019201605B3 (de) * | 2019-02-07 | 2020-04-23 | Audi Ag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Medienwiedergabevorrichtung sowie Medienwiedergabevorrichtu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8004378A (nl) * | 1980-07-31 | 1982-03-01 | Philips Nv | Schijfeenheid met een roteerbare ronde informatieschijf. |
JPS5817682U (ja) | 1981-07-28 | 1983-02-0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用キャディ− |
JPS58141473A (ja) * | 1982-02-16 | 1983-08-22 | Canon Electronics Inc | 磁気デイスクカセツト |
US4543619A (en) * | 1982-09-30 | 1985-09-24 |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 Magnetic disk cartridge and disk drive |
US4471397A (en) * | 1983-07-28 | 1984-09-11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Magnetic disk cartridge |
US4586102A (en) * | 1983-08-04 | 1986-04-29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Track number indicator |
US4863031A (en) * | 1985-12-18 | 1989-09-05 | Tdk Corporation | Disc cartridge having peripheral disc support |
JPS62129164U (zh) * | 1986-02-10 | 1987-08-15 | ||
JPH075589Y2 (ja) * | 1989-08-08 | 1995-02-08 | ティーディーケイ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H065036A (ja) * | 1992-06-19 | 1994-01-14 | Ricoh Co Ltd | ディスク装置のカートリッジ |
JP2614590B2 (ja) * | 1994-02-22 | 1997-05-28 | 花王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H0887855A (ja) * | 1994-09-14 | 1996-04-02 | Sony Corp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3467894B2 (ja) * | 1995-03-07 | 2003-11-1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収納カセット |
US5951890A (en) * | 1997-11-12 | 1999-09-14 | Iomega Corporation | Laser weld disk cartridge |
US6243355B1 (en) | 1998-01-09 | 2001-06-05 | Tdk Corporation | Disk cartridge with error insertion prevention mechanism |
JPH11203815A (ja) | 1998-01-09 | 1999-07-30 | Tdk Corp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H11260019A (ja) * | 1998-03-11 | 1999-09-24 | Reinikkusu International:Kk | 光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のシヤッター係合機構 |
JPH11273293A (ja) * | 1998-03-26 | 1999-10-08 | Hitachi Ltd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0030396A (ja) * | 1998-07-13 | 2000-01-28 | Sony Corp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0113630A (ja) | 1998-10-05 | 2000-04-21 | Sony Corp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TW522385B (en) | 2000-05-17 | 2003-03-01 | Sony Corp | Disk cartridge |
JP4089140B2 (ja) * | 2000-07-28 | 2008-05-2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2279751A (ja) * | 2001-03-16 | 2002-09-27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
2002
- 2002-09-04 TW TW091120191A patent/TW56919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9-05 CN CNB028039483A patent/CN129798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9-05 US US10/432,090 patent/US728425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9-05 KR KR1020037006772A patent/KR100897978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9-05 EP EP02767906A patent/EP142933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9-05 DE DE60233512T patent/DE60233512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9-05 WO PCT/JP2002/009057 patent/WO200302803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
- 2004-09-24 HK HK04107405A patent/HK1065157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569193B (en) | 2004-01-01 |
HK1065157A1 (en) | 2005-02-08 |
US20040233797A1 (en) | 2004-11-25 |
EP1429333B1 (en) | 2009-08-26 |
US7284254B2 (en) | 2007-10-16 |
KR100897978B1 (ko) | 2009-05-18 |
EP1429333A4 (en) | 2005-08-31 |
EP1429333A1 (en) | 2004-06-16 |
CN1297988C (zh) | 2007-01-31 |
WO2003028030A1 (fr) | 2003-04-03 |
KR20040039178A (ko) | 2004-05-10 |
DE60233512D1 (de) | 2009-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97988C (zh) | 盘盒、盘记录介质装置和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 | |
CN1067173C (zh) | 光盘/光盘-只读存储器装置 | |
CN1519851A (zh) | 光学式存储装置 | |
CN1127072C (zh) | 光盘驱动装置 | |
CN1667730A (zh) | 盘驱动装置、框架、盘驱动装置组和电子设备 | |
CN100346415C (zh) | 光盘装置 | |
CN1661702A (zh) | 光盘装置 | |
CN1198830A (zh) | 盘片驱动装置 | |
CN1655253A (zh) | 光盘设备、光盘方法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 |
CN1595515A (zh) | 盘驱动器 | |
CN100346417C (zh) | 记录媒体的收存装置 | |
CN1855265A (zh) | 盘驱动设备和电子装置 | |
CN1242409C (zh) | 盘盒、盘记录介质装置和盘记录和/或复制装置 | |
CN1253889C (zh) | 用于封装记录介质的盘盒 | |
CN1279540C (zh) | 光盘盒、光盘记录介质装置和光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
CN1992019A (zh) | 盘驱动器 | |
CN1237542C (zh) | 盘盒、盘片记录介质装置和盘片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
CN1178221C (zh) | 记录媒体的记录和/或重放装置 | |
CN1860532A (zh) | 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 |
CN1085378C (zh) | 盒式磁带 | |
CN1468430A (zh) | 光学信息记录媒质,光学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和装置 | |
CN1122992C (zh) | 光盘驱动设备 | |
CN1287378C (zh) | 焦点搜索方法及光盘装置 | |
CN1554089A (zh) | 光盘录放方法及录放装置 | |
CN1409318A (zh) | 盘驱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51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31 Termination date: 2013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