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55253A - 光盘设备、光盘方法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光盘设备、光盘方法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55253A
CN1655253A CNA2004100820882A CN200410082088A CN1655253A CN 1655253 A CN1655253 A CN 1655253A CN A2004100820882 A CNA2004100820882 A CN A2004100820882A CN 200410082088 A CN200410082088 A CN 200410082088A CN 1655253 A CN1655253 A CN 1655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dual quantity
spherical image
image residual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20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92394C (zh
Inventor
岛本武史
山田真一
门胁慎一
久世雄一
近藤健二
渡边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55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5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23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239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5Methods for initialising servos, start-up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9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 G11B7/13925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active, e.g. controlled by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for focusing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盘装置包括控制部分。当跟踪控制处于关状态时该控制部分进行第一查找。该第一查找用于查找使得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度大于预定值的多组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当跟踪控制处于开状态时该控制部分进行第二查找,该第二查找用于从在第一查找中获得的多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中确定使得重现的信号质量指标基本上最优的一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

Description

光盘设备、光盘方法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设备、光盘方法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其能够通过准确调整光束的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来以高密度对光盘进行记录或重现。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增加光盘记录密度的方法,一种已知的方法是减小在光盘信息表面上形成的光束的斑点的大小。通过增加光束的数值孔径(NA)和减小光束的波长减小在光盘的信息面上形成的光束斑点的大小。
但是,当光束的数值孔径(NA)增加并且光束的波长减小时,由于光盘保护层的厚度的误差所导致的球面象差量会迅速增加。因此,就需要提供装置来修正球面象差量。
图14a和图14b为说明球面象差的图。
图14a示出的状态为:从光盘13的表面到信息表面15的厚度被最优化,从而在信息表面15上没有产生球面象差量。
在进行焦点控制操作的状态下,从激光源发出的光束被光盘13的保护层14折射。结果,光束的外侧部分会聚在焦点B,并且,光束的内侧部分会聚在焦点C。位置A位于焦点B和焦点C之间的连线上,并且也位于信息表面15上。由于在光盘13的信息表面15上没有产生球面象差量,光束外侧部分的焦点B和光束内侧部分的焦点C与位置A一致。也就是说,具有离位置A相同距离的表面与光束的波面一致。
图14b示出的状态为:从光盘13的表面到信息表面15的厚度不是足够小,并且在信息表面15上产生了球面象差量。
由于从光盘13的表面到信息表面15的厚度(即保护层14的厚度)小,因此球面象差量的影响大。焦点B和焦点C彼此分离。这两个焦点B和C相对于光束要会聚在其上的信息表面15的位置A处于散焦状态。由于生成了FE信号同时没有使得光束的外侧部分和光束的内侧部分分离并且进行焦点控制操作使得FE信号几乎为0,因此位置A位于信息层15上。光束的波面与具有离位置A相同距离的表面不一致。
在图14b中,实线表示在产生了球面象差的状态下的光束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虚线则表示在没有产生球面象差的状态下的光束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
当定义为从光盘13的表面到信息表面15的厚度大于图14a中所示的厚度时,就会与图4b所示的情况类似,焦点B和焦点C彼此分离,并且两个焦点B和C相对于光束所要会聚的信息表面15的位置A处于散焦状态。
这样,这种光束外侧部分的焦点B和光束内侧部分的焦点C彼此分离的现象称为“球面象差”。球面象差的量称为球面象差量或球面象差产生量。
图8示出了用于调整光束的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常用方法的过程,如日本特开公开No.2002-342952(第4-6页、图1)中所述。
在步骤S31,开始(ON)包括有焦点控制、跟踪控制以及光盘马达伺服的伺服控制。接着,在步骤S32,为了修正光束的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进行多维查找例程。在微型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焦点扰动信号摆动物镜的焦点位置。与此同时,将球面象差修正扰动信号提供给球面象差修正驱动电路。结果,球面象差修正量发生摆动。在如图9所示的多维空间(二维和八个方向)中进行这种查找,因此连续调整光束的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修正量,以增加RF信号的包络线信号。
但是,在调整光束的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期间,可能出现跟踪误差信号(TE信号)的幅度迅速减小并且跟踪控制变得不稳定的情况。
图10示出了RF信号的包络线信号的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关系。在图10中,横轴表示光束的焦点位置,纵轴表示在光束在光盘13的信息表面15上形成的光斑中产生的球面象差量。用包括多个同心椭圆的等高线图来表示包络线信号值。等高线上的包络线信号值是恒定的。当图上的点接近每个椭圆的中心时,包络线信号值会变高。因此,大约在每个椭圆的中心,包络线信号值变得最大。
图2b示出了TE信号的幅度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关系。图2b中所示的横轴和纵轴与图10中所示的相同。TE信号的幅度水平由包括多个同心椭圆的等高线图表示。等高线上TE信号的幅度水平是恒定的。随着图上的点逼近每个椭圆的中心,TE信号的幅度水平变高。因此,近似在每个椭圆的中心,TE信号的幅度水平变得最大。
根据传统方法,在调整光束的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以使RF信号的包络线信号变为最大期间,可能出现跟踪控制变得不稳定并且该调整以失败终止的情况。
例如,在查找时从图2b所示的A点或者接近A点的点开始查找的情况下,TE信号的幅度剧减,并且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降低。因此,可能出现控制残留增加或跟踪控制系统振荡的情况。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光盘设备、光盘方法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其能够通过调整光束的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在保持跟踪控制稳定的同时使得重现的信号质量变得最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光盘设备包括:焦点位置改变部分,可用于改变照射光盘的光束的焦点位置;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可用于改变光束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形成的光斑中产生的球面象差量;跟踪误差检测部分,用于检测跟踪误差并产生表示跟踪误差的跟踪误差信号,跟踪误差表示光束光斑与光盘的信息表面上的磁道之间的位置偏移;跟踪控制部分,用于根据跟踪误差信号进行跟踪控制;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产生部分,用于产生表示来自光盘信息表面的重现信号的质量的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以及控制部分,用于控制该焦点位置改变部分、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以及跟踪控制部分;其中该控制部分可用于切换跟踪控制的开/关状态,当跟踪控制处于关状态时,该控制部分进行第一查找,该第一查找用于通过控制焦点位置改变部分改变光束的焦点位置并通过控制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改变球面象差量,来查找使得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度大于预定值的多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并且当跟踪控制处于开状态时,该控制部分进行第二查找,该第二查找用于从在第一查找中获得的多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中确定使得重现信号质量指标基本上是最优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组。
本发明的光盘设备包括:焦点位置改变部分,可用于改变照射光盘的光束的焦点位置;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可用于改变光束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形成的光斑中产生的球面象差量;跟踪误差检测部分,用于检测跟踪误差并产生表示跟踪误差的跟踪误差信号,跟踪误差表示光束光斑与光盘的信息表面上的磁道之间的位置偏移;跟踪控制部分,用于根据跟踪误差信号进行跟踪控制;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产生部分,用于产生表示来自光盘的信息表面的重现信号的质量的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以及控制部分,用于控制该焦点位置改变部分、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以及跟踪控制部分;其中当跟踪控制处于开状态时,该控制部分通过在保持光束的焦点位置为预定值的同时控制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改变球面象差量,来确定使得重现信号质量指标基本上是最优的球面象差量。
本发明的光盘设备包括:焦点位置改变部分,可用于改变照射光盘的光束的焦点位置;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可用于改变光束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形成的光斑中产生的球面象差量;以及控制部分,用于控制该焦点位置改变部分以及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其中当在光盘信息表面上的用户区进行记录或重现变得可能之后,该控制部分控制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来改变球面象差量。
根据本发明,当跟踪控制处于关状态时,进行二维的第一查找,并且接着当控制控制处于开状态时,进行二维的第二查找(二维查找×两步查找)。结果,在保持跟踪控制稳定的同时,调整光束的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可使得重现信号质量变得最优。
在第一查找中,可以查找TE信号幅度的脊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很准确地确定脊线。
当脊线偏离使得重现信号质量变得最优的光束的焦点位置时,可以对光束的焦点位置进行调整,使得重现信号质量变得最优。
当脊线偏离使得重现的信号质量变得最优的球面象差量时,可以对球面象差量进行调整,使得重现的信号质量变得最优。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和理解下面的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优点将会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光盘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a为示出了MLSA信号的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关系的图。
图2b为示出了TE信号的幅度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关系的视图。
图2c为示出了MLSA信号的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关系的视图。
图3为查找点L3的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在该点L3上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
图4的流程图示出了执行第一查找的方法的过程。
图5的流程图示出了执行第二查找的方法的过程。
图6的流程图示出了在TE信号幅度的脊线22偏离重现信号之类变得最优的点的情况下,进一步调整点L3的位置的方法的过程。
图7为显示光盘结构的视图。
图8的流程图示出了用于调整光束的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传统方法的过程。
图9的视图示出了光束的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传统查找方向(二维和八个方向)。
图10的视图示出了RF信号的包络线信号的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关系。
图11为示出了TE信号的幅度特性与球面象差量的关系的图。
图12a为示出了TE信号的振幅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的关系的图。
图12b为示出了TE信号的振幅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的关系的图。
图13为示出了在TE信号幅度的脊线上的MLSA信号的特性的图。
图14a为用于说明球面象差的光束的截面图。
图14b为用于说明球面象差的光束的截面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光盘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6的流程图示出了用于启动该光盘设备的方法的过程。
图17为显示光盘的信息表面的结构的图。
图18为示出了MLSA信号的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关系的图。
图19为用于说明重新调整球面象差量的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光盘设备的结构。该光盘设备在光盘13上记录信息或者重现记录在光盘13上的信息。
从在光学拾取器4内提供的激光源(未示出)中发出的光束被转变成平行光束。该平行光束经过球面象差修正量元件25并通过物镜1会聚到光盘13上。从光盘13反射的光经过物镜1,并被光接收部分3检测到。由光盘马达12驱动光盘13转动。
所述光接收部分3将从光盘13反射的光转换成电信号。所述光接收部分3的输出被提供给焦点误差发生器5、跟踪误差发生器17以及RF信号发生器10。
该焦点误差发生器5根据光接收部分3的输出来检测焦点误差并产生表示焦点误差的焦点误差信号,其中焦点误差表示照射光盘13的光束的焦点位置与光盘13的信息表面之间的位置偏移。该焦点误差信号被称为FE信号。可以使用,例如一般被称作“象散法”的焦点误差检测方法来生成FE信号。
该跟踪误差发生器17根据光接收部分3的输出来检测跟踪误差并生成表示跟踪误差的跟踪误差信号,其中该跟踪误差表示在光盘13信息表面上形成的光束斑点和光盘13信息表面上的磁道之间的位置偏移。该跟踪误差信号被称为TE信号。可以使用,例如一般被称作“推拉法”的跟踪误差检测方法来生成TE信号。
该RF信号发生器10根据光接收部分3的输出产生RF信号。该RF信号被提供给信号质量鉴别器40和数据重现电路28。
该FE信号和TE信号被提供给控制部分6,在这里这些信号受到例如相位补偿的处理。
该传动器驱动电路7根据来自控制部分的控制信号,通过向物镜传动器18提供驱动信号来驱动在光学拾取器4中提供的物镜传动器18。
该物镜传动器18根据来自传动器驱动电路7的驱动信号来驱动物镜1。
这样,该控制部分6通过控制用于根据FE信号驱动物镜传动器18的传动器驱动电路7来形成用于焦点控制的伺服回路。该控制部分6还通过控制用于根据TE信号驱动物镜传动器18的传动器驱动电路7来形成用于跟踪控制的伺服回路。由此进行伺服控制。
扩束器驱动电路26根据来自微型计算机27的控制信号,通过向球面象差修正元件25提供驱动信号来驱动该球面象差修正元件25。
该球面象差修正元件25根据来自扩束器驱动电路26的驱动信号来改变光束在光盘13信息表面上形成的斑点中的球面象差量。可以通过例如包括凹透镜和凸透镜的扩束器来配置该球面象差修正元件25。该扩束器可用于通过改变凹透镜和凸透镜之间的间隔来改变光束的发散度,从而改变光束的斑点中的球面象差量。
扩束器是球面象差修正元件25的一个例子。但是,球面象差修正元件25并不仅限于扩束器。可能存在球面象差修正元件25不具有任何透镜的情况。该球面象差修正元件25可以具有任何结构,只要其能够实现修正光束在光盘13信息表面上形成的斑点中产生的球面象差的功能。例如,该球面象差修正元件25可以是通过改变液晶元件的折射率来修正在光束斑点中产生的球面象差的元件。
该信号质量鉴别器40从RF信号中产生MLSA(最大相似序列幅度)信号。例如,在日本特开公开No.2003-141823(参见第10页)中描述了一种从RF信号中产生MLSA信号的方法。近来,该MLSA信号经常被称为“MLSE(最大相似序列误差)”信号。MLSA信号与MLSE信号相同。由信号质量鉴别器40产生的MLSE信号被提供给微型计算机27。
该数据重现电路28根据RF信号对记录在光盘13上的信息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提供给微型计算机27。可以根据,例如一般被称为“PRML(局部响应最大相似性)法”的信号处理方法来对信息进行解码。
PRML法是最大相似性解码方法的一个例子。该方法是通过将局部响应技术与最大相似性估计法结合在一起得出的技术。该方法在可能以高概率发生传输路径误差的误差的系统中实现高传输效率。
在最大相似性解码方法中,当记录密度高时考虑到由于传输路径中的误差导致符号间干扰出现,因此将模拟数据转变为数字数据。如上面所公布的MLSA(最大相似序列幅度)信号已经被提出来作为信号质量评估的指标,MLSA信号与根据PRML的解码中的误差率有关。SAM(序列幅度余量(sequenceamplitude margin))信号可以被用作信号质量评估的指标。但是,由于MLSA信号能够更适当的表示误差,下面将对采用MLSA信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微型计算机27产生用于改变物镜1的焦点位置的焦点偏移信号,并将该焦点偏移信号提供给控制部分6。该控制部分6将来自微型计算机27的焦点偏移信号和从焦点误差发生器5输出的FE信号相加,并将产生的信号输出给传动器驱动电路7。该传动器驱动电路7根据通过将焦点偏移信号与FE信号相加而获得的信号来改变物镜1的焦点位置。
微型计算机27产生用于改变球面象差量的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提供给扩束器驱动电路26。该扩束器驱动电路26根据来自微型计算机27的控制信号来驱动球面象差修正元件25。结果,球面象差量被改变并且球面象差被修正。在开始调整光束的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之前,设置球面象差修正元件25使得光束斑点中产生的球面象差量相对于光盘13保护层的标准厚度变得最小。
该控制部分6、微型计算机27以及信号质量鉴别器40优选实现为一个或多个数字电路。该控制部分6、微型计算机27以及信号质量鉴别器40可以集成到单个半导体电路(或单个半导体芯片)中。
图7示出了光盘13的结构。
光盘13包括保护层14、信息表面15以及基底16。该保护层14用于保护数据免于被划伤以及被污染。保护层14由透明介质构成,光束能够穿透该介质。信息表面15是其上能够记录或重现数据的表面。基底16是光盘13的底部构件。从接收光束的一侧开始,按照保护层14、信息表面15以及基底16的顺序将它们压制在一起。
接着,下面将描述MLSA信号的特性以及TE信号的幅度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关系。
图2a示出了RF信号的MLSA信号的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关系。图2a中所示的横轴和纵轴与图10中所示的相同。由包括多个同心椭圆的等高线图表示MLSA信号值。等高线上MLSA信号值是恒定的。当图上的点接近每个椭圆的中心时,MLSA信号值变小。因此,近似在每个椭圆中心的位置,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可以通过使用使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来最优地重现信号。
图2b示出了TE信号的幅度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关系。图2b中所示的横轴和纵轴与图10中所示的相同。由包括多个同心椭圆的等高线图来表示TE信号的幅度水平。等高线上TE信号的幅度水平是恒定的。当图上的点接近每个椭圆的中心时,TE信号的幅度水平会变大。因此,在近似每个椭圆中心的位置,TE信号的幅度水平变得最大。
当如上面所述的常用方法所述,分别优化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使得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时,由于TE信号的幅度对于进行跟踪控制来说太小了,就可能出现跟踪控制不稳定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TE信号的幅度足够高并且TE信号的幅度缓慢降低的区域内找到一个点,在该点MLSA信号值最小。
如图2b所示,在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之间存在一个关系,其中TE信号的幅度足够高并且TE信号的幅度缓慢降低。在图2b中,黑体虚线表示一组点(即多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在这些点处TE信号的幅度足够高并且TE信号的幅度降低缓慢。下文中,图2b中所示的黑体虚线被称为TE信号的幅度的脊线22。当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位于TE信号的幅度的脊线22上时,TE信号的幅度非常高并且TE信号的幅度缓慢降低。在图2a中,黑体虚线表示TE信号的幅度的脊线22。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的点位于TE信号幅度脊线22附近。
参看图2b,在跟踪控制没有运行(即,跟踪控制处于关状态)的情况下,从TE信号的幅度特性检测出TE信号幅度的脊线22,并存储检测到的TE信号幅度的脊线22。接着,如图2a所示,在跟踪控制运行(即,跟踪控制处于开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沿着检测到的TE信号振幅的脊线22改变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来查找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的点L3。
图3示出了用于查找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的点L3的方法的过程。以例如微型计算机27执行的程序的形式来执行该方法。
步骤S1:微型计算机27控制光盘马达12旋转光盘13,并控制控制部分来进行焦点控制。
步骤S2:在跟踪控制没有运行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27进行第一查找,查找TE信号幅度的脊线22。
步骤S3:微型计算机27控制控制部分来进行跟踪控制。
步骤S4:微型计算机27进行第二查找,用于从在第一查找中获得的TE信号幅度的脊线22上的多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中确定使得重现的信号质量是最优的一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
下文中,参照图2b对第一查找(图3中的步骤S2)进行描述。
图4示出了用于进行第一查找(图3中的步骤S2)的方法的过程。以例如微型计算机27执行程序的形式来执行该方法。
步骤S11:光束焦点位置被设为预定的初始值D1,并且球面象差量被设为预定的初始值C0。
光束焦点位置的初始值D1可以是用于标准光盘13的最优值,或者也可以是使得FE信号的幅度变得最大的值。球面象差量的初始值C0可以是用于标准光盘13的最优值。由于这些初始值取决于光学拾取器4的特性,因此初始值D1和初始值C0可以是对于每个光学拾取器4来说不同的最优值。
步骤S12:在保持光束焦点位置为预定值D1的同时,通过改变球面象差量来查找使得TE信号的幅度最大的球面象差量C1。该步骤被称为球面象差量的粗调。
点(D1,C1)作为点L0被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例如,该存储器可以在微型计算机27中提供。
图11示出了在进行图4中所示的步骤S12的查找时TE信号幅度的变化。在图11中,横轴表示球面象差量,纵轴表示TE信号的幅度。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TE信号的幅度在球面象差量为C1时具有最大值te1。
步骤S13:通过将在步骤S12中获得的球面象差量正向移动预定的量够得到球面象差量C2。
步骤S14:在保持球面象差量为预定值C2的同时,通过改变光束焦点位置来查找使得TE信号的幅度最大的光束焦点位置D2。该步骤被称为光束焦点位置的粗调。
点(D2,C2)作为点L1被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例如,该存储器可以在微型计算机27中提供。
图12a示出了在执行图4中所示的步骤S14的查找时TE信号幅度的变化。在图12a中,横轴表示光束焦点位置,纵轴表示TE信号的幅度。在图12a所示的例子中,TE信号的幅度在光束焦点位置为D2时具有最大值te2。
步骤S15:通过将在步骤S12中获得的球面象差量负向移动预定的量得到球面象差量C3。
步骤S16:在保持球面象差量为预定值C3的同时,通过改变光束焦点位置来查找使得TE信号的幅度最大的光束焦点位置D3。该步骤被称为光束焦点位置的粗调。
点(D3,C3)作为点L2被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例如,该存储器可以在微型计算机27中提供。
图12b示出了在进行图4中所示的步骤S16的查找时TE信号幅度的变化。在图12b中,横轴表示光束焦点位置,纵轴表示TE信号的幅度。在图12b所示的例子中,TE信号的幅度在光束焦点位置为D3时具有最大值te3。
步骤S17:连接点L1(D2,C2)和点L2(D3,C3)的线被确定为TE信号幅度的脊线22。该脊线22被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例如,该存储器可以在微型计算机27中提供。
可以在进行从步骤S13到步骤S14的过程之前进行从步骤S15到步骤S16的过程。
步骤S18:从存储器中读出点L0(D1,C1)。光束焦点位置设为预定值D1,并且球面象差量设为预定值C1。
可以通过,例如使用二次曲线近似球面象差量与TE信号的幅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该二次曲线确定使得TE信号的幅度最大的球面象差量,来实现在步骤S12中对球面象差量C1的查找。或者,可以通过确定使得TE信号的幅度最大的第一球面象差量;在第一球面象差量两侧确定两个使得TE信号的幅度比最大值低预定值的球面象差量(即第二球面象差量和第三球面象差量);以及计算第二球面象差量和第三球面象差量的平均值,来实现在步骤S12中对球面象差量C1的查找。
类似的,可以通过,例如使用二次曲线近似光束焦点位置与TE信号的幅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该二次曲线确定使得TE信号的幅度变得最大的光束焦点位置,来实现在步骤S14中对光束焦点位置D2的查找。或者,可以通过确定使得TE信号的幅度变得最大的第一光束焦点位置;在第一光束焦点位置两侧确定两个使得TE信号的幅度比最大值低预定值的光束焦点位置(即第二光束焦点位置和第三光束焦点位置);以及计算第二光束焦点位置和第三光束焦点位置的平均位置,来实现在步骤S14中对光束焦点位置D2的查找。
类似的,可以按照与步骤S14中查找光束焦点位置D2类似的方式实现在步骤S16中查找光束焦点位置D3。
下文中,对第二查找(图3中的步骤S4)进行描述。
在进行第二查找之前,跟踪控制的状态从跟踪控制不运行(即,跟踪控制的关状态)切换至跟踪控制运行(即,跟踪控制的开状态)(图3中的步骤S3)。接着,在保持光束的焦点位置为预定值D1并且球面象差量为预定值C1的同时在光盘13的多个预定连续磁道上记录信息。
在跟踪控制运行的状态下,使用其上记录有信息的磁道进行第二查找。
在图2a中,黑体虚线表示已经在第一查找中找到的TE信号的幅度的脊线22。在图2a中,“应力A方向”是指沿着TE信号的幅度的脊线22的方向。在第二查找中,通过沿着应力A方向改变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来查找使得MLSA信号值最小(即,重现信号质量指标最优)的点L3。
这里,对于点L3,光束的焦点位置被设为预定值D4,并且球面象差量被设为预定值C5。
图13示出了沿着图2a所示的应力A方向进行查找时MLSA信号的变化。在图13中,横轴表示沿着应力A方向的位置,纵轴表示MLSA信号。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MLSA信号在沿着应力A方向的脊线22上的位置A1具有最小值M1。
可以通过,例如使用二次曲线近似沿着应力A方向的位置与MLSA信号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该二次曲线沿着应力A方向确定使得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的位置,来实现沿着应力A方向查找使得MLSA信号值接近于最小的位置(即,一组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或者,可以通过沿着应力A方向确定使得MLSA信号值变得近似最小的第一位置;沿着应力A方向在第一位置的两侧确定沿着应力A方向的两个使得MLSA信号值比最小值增加预定值的位置(即,沿着应力A方向的第二位置和沿着应力A方向的第三位置);以及计算沿着应力A方向的第二位置和沿着应力A方向的第三位置的平均位置,来实现沿着应力A方向查找使得MLSA信号值变得近似最小的位置(即,一组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
图5示出了进行第二查找(图3的步骤S4)的方法的过程。以例如微型计算机27执行的程序的形式来执行该方法。
步骤S41:为位于第二查找开始点的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测量MLSA信号值。该MLSA信号的测量值M2被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例如,该存储器可以在微型计算机27中提供。
步骤S42:沿着应力A方向的负偏移加到沿着应力A方向的位置(即,一组位于TE信号幅度的脊线22上的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接着,测量MLSA信号值。该MLSA信号的测量值M3被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例如,该存储器可以在微型计算机27中提供。
步骤S43:将在步骤S41中测得的MLSA信号的质量与在步骤S42中测得的MLSA信号的质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值M2和值M3来进行该比较。当MLSA信号值小时确定MLSA信号质量高。
如果在步骤S43中M2≤M3,则该过程进行至步骤S44。如果在步骤S43中M2>M3,则该过程进行至步骤S45。
步骤S44:一个正的预定值被设置作为附加值。沿着应力A方向的位置被返回至初始位置(即,MLSA信号值为M2的位置)。接着,该过程进行至步骤S46。
步骤S45:一个负的预定值被设置作为附加值。沿着应力A方向的位置被返回至初始位置(即,MLSA信号值为M2的位置)。接着,该过程进行至步骤S46。
步骤S46:对应于沿着应力A方向的当前位置的MLSA信号当前值被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作为变量Mold的值。例如,该存储器可以在微型计算机27中提供。
步骤S47:沿着应力A方向的当前位置被更新为沿着应力A方向的下一位置(即,下一组位于TE信号幅度的脊线22上的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通过将在步骤S45或步骤S46中设置的附加值加上对应于沿着应力A方向的当前位置的值来获得沿着应力A方向的下一位置。接着,为沿着应力A方向的下一位置测量MLSA信号值。该MLSA信号的测量值作为对应于沿着应力A方向的当前位置的当前MLSA信号值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例如,该存储器可以在微型计算机27中提供。
步骤S48:将在步骤S47中测得的MLSA信号的质量与在步骤S46中测得的MLSA信号的质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在步骤S47中存储在存储器中的MLSA信号当前值和在步骤S46中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变量Mold的值来进行该比较。
如果在步骤S48中,MLSA信号当前值≤变量Mold的值,则该过程返回至步骤S46。在步骤S46中,变量Mold的值被更新为在步骤S47中存储在存储器中的MLSA信号当前值。
如果在步骤S48中,MLSA信号当前值>变量Mold的值,则该过程进行至步骤S49。
这样,通过重复步骤S46至步骤S48的过程(如果需要),就能够确定使得MLSA信号值最小的沿着应力A方向的位置。
步骤S49:将使得MLSA信号值最小的沿着应力A方向的位置(即,一组光束焦点位置D4和球面象差量C5)作为点L3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例如,该存储器可以在微型计算机27中提供。
微型计算机27控制控制部分6使得光束焦点位置被设为预定值D4,并且控制扩束器驱动电路26使得球面象差量被设为预定值C5。结果,在保持光束焦点位置为预定值D4并保持球面象差量为预定值C5的状态下,记录或重现光盘13。
这样,在第一查找中,将TE信号的幅度缓慢降低的区域确定为脊线,接着,从位于该脊线上的多组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中确定使得重现信号质量变得最优的一组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这就是二维和两步查找。这使得在保持跟踪控制稳定的同时调整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使得重现信号质量变得基本最优成为可能。结果,可以安全地进行光盘13的记录或重现。
在该实施例中,信息被记录在磁道上,并使用磁道来进行第二查找。但是,当使用事先已经记录了信息的磁道时就可以省略在磁道上记录信息的步骤。
由于一些原因,例如在制造光学拾取器4时出现波动,因此会出现TE信号幅度的脊线22偏离重现信号质量变得最优的点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进一步调整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得重现信号质量变得最优。
图6示出了在TE信号的幅度的脊线22偏离于重现信号质量最优的点的情况下,进一步调整点L3位置的方法的过程。以例如微型计算机27执行的程序的形式来执行该方法。
在图6中,步骤S1至S4与图3中所示的步骤S1至S4相同。因此,这里省略掉对这些步骤的描述。
如图2c所示,在步骤S4中获得的点L3(参见图2a)可以与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的点相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调整点L3的位置执行图6中的步骤S5和S6。
步骤S5:参照作为参考点的点L3,在保持球面象差量为预定值C5的同时,通过改变光束焦点位置来查找使得MLSA信号值最小的光束焦点位置D5。参见图2c。
点(D5,C5)作为点L4被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例如,该存储器可以在微型计算机27中提供。
可以通过,例如使用二次曲线近似光束焦点位置与MLSA信号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该二次曲线确定使得MLSA信号值最小的光束焦点位置,来实现对光束焦点位置D5的查找。或者,可以通过确定使得MLSA信号值最小的第一光束焦点位置;在第一光束焦点位置两侧确定使得MLSA信号值比最小值高预定值的两个光束焦点位置(即第二光束焦点位置和第三光束焦点位置);以及计算第二光束焦点位置和第三光束焦点位置的平均位置,来实现对光束焦点位置D5的查找。
步骤S6:参照作为参考点的点L4,在保持光束焦点位置为预定值D5的同时,通过改变球面象差量来查找使得MLSA信号值最小的球面象差量C6。参见图2c。
点(D5,C6)作为点L5被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例如,该存储器可以在微型计算机27中提供。
可以通过,例如使用二次曲线近似球面象差量与MLSA信号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该二次曲线确定使得MLSA信号值最小的球面象差量,来实现对球面象差量C6的查找。或者,可以通过确定使得MLSA信号值最小的第一球面象差量,;在第一球面象差量两侧确定使得MLSA信号值比最小值高预定值的两个球面象差量(即第二球面象差量和第三球面象差量);以及计算第二球面象差量和第三球面象差量的平均值,来实现对球面象差量C6的查找。
这样,即使TE信号的幅度的脊线22偏离于重现信号质量最优的点,也可以调整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使得重现信号质量变得最优。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沿着离开TE信号幅度的脊线22的方向进行查找,因此有可能稍微降低跟踪控制的稳定性。但是,参照TE信号幅度的脊线22上的点L3作为开始点进行查找,在进行查找的同时,TE信号幅度的降低会大大受到限制。因此,能够保持跟踪控制的稳定性。
在图6中所示的例子中,步骤S5和步骤S6都被执行。虽然准确性会稍微降低,但是也可以只进行步骤S5和步骤S6之一。进一步,步骤S5和步骤S6的顺序也可以颠倒。
在该实施例中,描述了在查找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期间使用MLSA信号作为信号质量指标。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作为信号质量指标,可以使用误差率、重现信号的幅度和抖动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使用光学拾取器重现其中已经记录光盘信息、地址和数据的磁道来分别获得抖动、误差率和重现信号。
这里,抖动是指表示重现信号中信息转变的时间漂移的物理量。抖动与表示在从光盘读取信息时出现误差的可能性的误差率紧密相关。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确定TE信号幅度的脊线22,描述了分别在保持球面象差量为预定值C2和保持球面象差量为预定值C3的同时,通过改变光束焦点位置来查找使得TE信号的幅度变得最大的光束焦点位置D2和D3。分别参见步骤S14和S16。
但是,也可以分别在保持光束焦点位置为预定值D2和保持光束焦点位置为预定值D3的同时,通过改变球面象差量来查找使得TE信号的幅度最大的球面象差量C2和C3。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连接点(D2,C2)和点(D3,C3)的线作为TE信号幅度的脊线22。
进一步,在该实施例中,描述了确定TE信号幅度的脊线,接着从位于脊线上的多组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中确定使得MLSA信号值最小的一组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
但是,可以省略确定TE信号幅度的脊线的步骤。例如,可以确定使得TE信号的幅度大于(或者,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的二维范围,,而不是确定TE信号幅度的脊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位于该二维范围内的多组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中确定使得MLSA信号值最小的一组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光盘设备具有与图1中所示的光盘设备相同的结构。
下面将对MLSA信号特性以及TE信号的幅度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2c示出了RF信号的MLSA信号的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关系。图2c中所示的横轴和纵轴与图10中所示的相同。MLSA信号值用包括多个同心椭圆的等高线图来表示。等高线上的MLSA信号值是恒定的。当图上的点接近每个椭圆的中心时,MLSA信号值变小。因此,在近似每个椭圆中心的位置,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使用使得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可以最优地重现信号。
由于制造光盘13时的波动,光盘13保护层14的厚度可能是变化的。例如,当光盘13为蓝光(Blu-ray)光盘时,则根据蓝光光盘标准允许保护层14的厚度变化在±5μm的范围内。
保护层14厚度的变化在光盘13的信息表面上光束斑点中导致球面象差。
此外,即使保护层14的厚度不变化,也可能由于制造光学拾取器4期间的波动,导致光盘13的信息表面上光束斑点中的球面象差。
主要由于上面提到的两个原因,导致光盘13的信息表面上光束斑点中的球面象差。如图2c所示,由于这种球面象差,点L4(球面象差C5)偏离于重现信号质量最优的点L5(球面象差C6)。结果,重现信号质量降低。由于记录性能最优的点几乎与重现信号质量最优的点相同,因此当重现信号质量降低时,记录性能也会降低。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焦点控制运行并且跟踪控制运行(即焦点控制处于开状态,跟踪控制处于开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球面象差来查找使得表示重现信号质量的MLSA信号值最小的点L5。
可以通过,例如使用二次曲线近似球面象差量与MLSA信号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该二次曲线确定使得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的球面象差量,来实现对点L5的查找。或者,可以通过确定使得MLSA信号值最小的第一球面象差量;在第一球面象差量两侧确定使得MLSA信号值比最小值高预定值的两个球面象差量(即第二球面象差量和第三球面象差量);以及计算第二球面象差量和第三球面象差量的平均值,来实现对点L5的查找。
这样,即使由于制造光盘13时的变化和/或制造光学拾取器4时的变化而导致光盘13的信息表面上光束斑点中的球面象差,也可以对球面象差量进行调整。因此,能够安全地保持重现信号质量和记录性能。
在该实施例中,描述了在查找球面象差量期间使用MLSA信号作为信号质量指标。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作为信号质量指标,可以使用误差率、重现信号幅度和抖动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使用光学拾取器重现其中已经记录光盘信息、地址和数据的磁道来分别获得抖动、误差率和重现信号。
这里,抖动是指表示重现信号中信息转变的时间偏移的物理量。抖动与表示在从光盘读取信息时出现误差的几率的误差率紧密相关。
(实施例3)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光盘的结构。在图5中,对与图1中所示的光盘设备的部件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参考数值,并且这里省略掉了对这些部件的说明。
温度计30测量光学拾取器4的内部温度。提供该温度计30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光学拾取器4中激光源(未示出)的温度变化。该温度计30可以通过测量激光源的温度直接检测激光源的温度变化。或者,该温度计30也可以通过将温度计30置于光学拾取器4内与激光源分离的位置并测量光学拾取器4的内部温度来间接检测激光源的温度变化。
图17示出了光盘13的信息表面15的结构。
系统管理区19是记录有光盘13的种类以及光盘13的容量的区域。当光盘13为可记录光盘时,该系统管理区19包括用于调整光束的记录功率以及记录波形的区域。由于系统管理区19是用于管理光盘设备的各种设置以及光盘13的信息,那么基本上,使用光盘设备的用户无法故意访问该系统管理区19。
用户区20是记录或重现例如视频、音乐、文本的电子数据的区域。用户能够故意的访问该用户区20。
图16示出了启动该光盘设备的方法的过程。以例如微型计算机27执行的程序的形式来执行该方法。
步骤S1:微型计算机27控制光盘马达12旋转光盘13,并控制该控制部分6来操作焦点控制。
该控制部分6从焦点误差发生器5接收表示沿着光盘13信息表面15与光束斑点之间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偏移的FE信号,并根据该FE信号控制传动器驱动电路7,使得物镜传动器18被驱动,以沿着垂直于光盘13的信息表面15的方向移动物镜1。
这样,就由焦点控制来控制沿着光盘13信息表面15与光束斑点之间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偏移。
步骤S2:微型计算机27通过改变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来测量TE信号的幅度,并确定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使得TE信号的幅度对于进行跟踪控制来说足够大的条件。
作为用来调整TE信号幅度的方法,可以采用用于执行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查找的方法。该方法的细节已经描述过了,因此这里省略掉对于该方法的说明。
步骤S3:微型计算机27控制该控制部分6进行跟踪控制,并将光束的斑点移动到光盘13的信息表面15上的记录区。
该控制部分6从跟踪误差发生器17接收表示光盘13信息表面15上的磁道与光束斑点之间位置偏移的TE信号,并根据该TE信号控制传动器驱动电路7,使得该物镜传动器18被驱动,以沿着信息表面15的径向(即,垂直于磁道的方向)移动物镜1。
这样,由跟踪控制来控制光盘13信息表面15上的磁道与光束斑点之间的位置偏移。
将光束的斑点移动到信息表面15的记录区超过了通过物镜传动器18沿着半径方向进行移动的能力。因此通过沿着光盘13的径向移动光学拾取器4来实现该移动。
在信息表面15上没有记录区的情况下,通过执行自记录功能来创建记录区,并在创建该记录区之后将光束的斑点移动到该记录区。
为了不破坏在图17中所示的用户区域20上记录的用户数据,执行自记录功能以将信息记录到系统管理区19内的某一区域。
步骤S4:微型计算机27通过改变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来测量重现信号质量,并确定使得重现信号质量变得最优的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的条件。
作为用来调整重现信号质量的方法,可以采用用于执行实施例1中所述的第二查找的方法。该方法的细节已经描述过了,因此这里省略掉对于该方法的说明。
步骤S5:微型计算机27允许访问用户区20,并且终止启动该光盘设备的过程。
在启动光盘设备之后,用户可以访问用户区20。当访问光盘13的信息表面15上的用户区时,需要重新调整球面象差量。
例如,在需要访问用户区20中两个或更多的具有不同半径位置的点的情况下,要被访问的一个点处的保护层14的厚度可以不同于要被访问的其它点处的保护层14厚度。保护层14保护光盘13的信息表面15。结果,在要被访问的一个点上产生的球面象差量不同于在要被访问的其它点上产生的球面象差量。这就导致了当前设置的球面象差量与最优球面象差量之间的误差,因而降低了记录或重现的性能。
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重新调整在光盘13的每个半径处的球面象差量。或者,该信息表面15在半径方向上被分为多个区,并且为每个分区单独调整球面象差量。
进一步,当光学拾取器4中的温度变化时,需要重新调整球面象差量。
图18示出了RF信号的MLSA信号的特性与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的关系。图2c中所示的横轴和纵标与图10中所示的相同。用包括多个同心椭圆的等高线图来表示MLSA信号值。等高线上MLSA信号值是恒定的。当图上的点逼近每个椭圆的中心时,MLSA信号值会变小。因此,在近似每个椭圆中心的位置,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使用使得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的光束的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信号,信号可以最优地重现。
在配备在光学拾取器4中的激光源(未示出)的温度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点L10就是在运行焦点控制和运行跟踪控制之后重现信号质量变得最优(即,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的点。
但是,由于由激光源产生的热或由光学拾取器4外部的元件(例如传动器驱动电路7、扩束器驱动电路26以及光盘马达12)产生的热量,激光源的温度无法保持恒定并且会发生变化。
因此,从激光源发出的光束的波长会变化,并且最后,在光盘13的信息表面15上产生的球面象差量也会变化。例如,由于该温度变化,MLSA信号值变得最小的点从点L10(D5,C10)移至点L11(D5,C11)或点L12(D5,C12)。
结果,重现的信号质量降低,并且难以保证重现的性能。由于记录性能最优的条件几乎与重现信号质量变得最优的条件相同,因此当重现信号质量降低时,记录性能也会降低,并且难以保证记录性能。
需要根据激光源的温度变化来重新调整球面象差量。
图19为用于说明重新调整球面象差量的方法的图。
如图19所示,用一个线性函数来表示温度和球面象差量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具有高度可重复性的特性。例如,该线性函数可以用等式C=K×T+C0来表示,其中C表示球面象差量,K表示对应于由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变化的球面象差量的灵敏度,T表示由温度计测量的温度,以及C0表示当由温度计测量的温度为零时的球面象差量。该线性函数可以事先被存储在微型计算机27中。
在焦点控制运行并且跟踪控制运行之后,微型计算机27调整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使得对应于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的点与重现信号质量变得最优的点L10(D5,C10)一致。这时由温度计30测量的温度作为温度T10被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例如,该存储器可以在微型计算机27中提供。
球面象差量C0为当由温度计测量的温度为零时的球面象差量,其依赖于光盘13的保护层14的厚度变化。根据C10-K×T10来计算对应于保护层14的当前厚度的球面象差量C0的当前值,并接着将计算出的值再次设置为球面象差量C0。
微型计算机27按照预定的时序(例如每隔预定的间隔或出现预定的温度变化时)接收由温度计30检测到的温度,根据存储在其中的等式C=K×T+C0来计算球面象差量C,并将计算出的值C设置为球面象差量。
例如,当温度计30检测到温度T12时,微型计算机27根据等式C12=K×T12+C0来计算球面象差量C12,并将计算出的值C12设置为球面象差量。
类似的,当激光源的温度降低,并接着由温度计30检测到温度T11时,微型计算机27根据等式C11=K×T11+C0来计算球面象差量C11,并将计算出的值C11设置为球面象差量。
通过如上所述重新调整球面象差量,可以准确地响应于激光源的温度变化来重新调整在光盘13的信息表面15上产生的球面象差量。
总之,当MLSA信号值最小的点从点L10(D5,C10)移至点L11(D5,C11)或点L12(D5,C12)时,可以对球面象差量进行修正,使得对应于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的点与点L11(D5,C10)或点L12(D5,C12)一致。
因此,能够避免重现信号质量的降低,而不管激光源的温度变化。进一步,也可以保证重现性能。
由于其中记录性能变得最优的条件几乎与重现信号质量变得最优的条件相同,因此也可以避免降低记录性能。此外,也可以保证记录性能。
本发明对于光盘设备、光盘方法,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很有用,其能够在保持跟踪控制稳定的同时,调整光束焦点位置和球面象差量使得重现信号质量变得最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其它的修改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都是很明显的并且是很容易作出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不意图仅限于这里在前面的描述,而是被广泛解释的权利要求。

Claims (21)

1.一种光盘设备,包括:
焦点位置改变部分,用于改变照射光盘的光束的焦点位置;
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用于改变光束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形成的光斑中产生的球面象差量;
跟踪误差检测部分,用于检测表示光束的光斑与光盘信息表面上的磁道之间的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并产生表示跟踪误差的跟踪误差信号;
跟踪控制部分,用于根据跟踪误差信号进行跟踪控制;
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产生部分,用于产生表示来自光盘信息表面的重现信号的质量的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以及
控制部分,用于控制焦点位置改变部分、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以及跟踪控制部分;
其中
该控制部分用于切换跟踪控制的开/关状态,
当跟踪控制处于关状态时,该控制部分进行第一查找,该第一查找用于通过控制焦点位置改变部分改变光束的焦点位置并通过控制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改变球面象差量,来查找使得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度大于预定值的多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以及
当跟踪控制处于开状态时,该控制部分进行第二查找,该第二查找用于从在第一查找中获得的多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中确定使得重现的信号质量指标基本上是最优的一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设备,其中:
在第一查找期间,该控制部分查找跟踪误差信号幅度的脊线。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光盘设备,其中:
该控制部分通过在保持光束焦点位置为预定值D2的同时控制该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改变球面象差量来确定使得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度基本上最大球面象差量C2;
该控制部分通过在保持光束焦点位置为预定值D3的同时控制该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改变球面象差量来确定使得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度基本上最大的球面象差量C3;以及
该控制部分将连接点L1(D2,C2)和点L2(D3,C3)的线确定为脊线。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光盘设备,其中:
该控制部分通过在保持球面象差量为预定值C2的同时,控制该焦点位置改变部分改变光束焦点位置,来确定使得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度基本上最大的光束的焦点位置D2;
该控制部分通过在保持球面象差量为预定值C3的同时控制该焦点位置改变部分改变光束焦点位置,来确定使得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度基本上最大的光束焦点位置D3;以及
该控制部分将连接点L1(D2,C2)和点L2(D3,C3)的线确定为脊线。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设备,其中:
当跟踪控制处于开状态时,该控制部分进行进一步的查找,该进一步的查找用于通过在保持在第二查找中确定的球面象差量的同时,控制焦点位置改变部分改变在第二查找中确定的光束焦点位置,来确定使得重现信号质量指标基本上最优的光束焦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设备,其中:
当跟踪控制处于开状态时,该控制部分进行进一步的查找,该进一步的查找用于通过在保持在第二查找中确定的光束焦点位置的同时控制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改变在第二查找中确定的球面象差量,来确定使得重现信号质量指标基本上最优的球面象差量。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设备,其中:
该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产生部分根据抖动产生重现信号质量指标。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设备,其中:
该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产生部分根据MLSE(最大相似性序列误差)信号产生重现信号质量指标。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设备,其中:
该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产生部分根据SAM(序列幅度余量)信号产生重现信号质量指标。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设备,其中:
该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产生部分根据重现信号的幅度产生重现信号质量指标。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设备,其中:
该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产生部分根据误差率产生重现信号质量指标。
12.一种光盘设备,包括:
焦点位置改变部分,用于改变照射光盘的光束的焦点位置;
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用于改变光束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形成的光斑中产生的球面象差量;
跟踪误差检测部分,用于检测表示光束的光斑与光盘信息表面上的磁道之间的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并产生表示跟踪误差的跟踪误差信号;
跟踪控制部分,用于根据跟踪误差信号进行跟踪控制;
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产生部分,用于产生表示来自光盘信息表面的重现信号的质量的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以及
控制部分,用于控制该焦点位置改变部分、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以及跟踪控制部分;
其中
当跟踪控制处于开状态时,该控制部分通过在保持光束的焦点位置为预定值的同时控制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改变球面象差量,来确定使得重现信号质量指标基本上最优的球面象差量。
13.一种光盘设备,包括:
焦点位置改变部分,用于改变照射光盘的光束的焦点位置;
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用于改变光束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形成的光斑中产生的球面象差量;以及
控制部分,用于控制该焦点位置改变部分以及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
其中
在光盘信息表面上的用户区进行记录或重现变得可能之后,该控制部分控制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来改变球面象差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光盘设备,还包括:
温度变化检测部分,用于直接或间接的检测光束源温度的变化,
其中
该控制部分根据由温度变化检测部分检测到的温度变化控制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来改变球面象差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光盘设备,还包括:
移动部分,用于在光盘的径向上移动光束的斑点,
其中该控制部分根据该移动部分沿着光盘的径向移动光束斑点的距离控制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来改变球面象差量。
16.一种用于调整照射光盘的光束的焦点位置以及在光盘信息表面上形成的光束的斑点中产生的球面象差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当跟踪控制处于关状态时进行第一查找,该第一查找通过改变光束焦点位置并改变球面象差量,来查找使得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度大于预定值的多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以及
当跟踪控制处于开状态时进行第二查找,该第二查找用于从在第一查找中获得的多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中,确定使得重现的信号质量指标基本上最优的一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
17.一种用于调整照射光盘的光束的焦点位置以及在光盘信息表面上形成的光束的斑点中产生的球面象差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当跟踪控制处于开状态时,通过在保持光束焦点位置为预定值的同时改变球面象差量,来确定使得重现信号质量指标基本上最优的球面象差量。
18.一种用于调整照射光盘的光束的焦点位置以及在光盘信息表面上形成的光束的斑点中产生的球面象差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当在光盘信息表面上的用户区进行记录或重现变得可能之后,改变球面象差量。
19.一种用于光盘设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该光盘设备包括:
焦点位置改变部分,用于改变照射光盘的光束的焦点位置;
一个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用于改变光束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形成的光斑中产生的球面象差量;
跟踪误差检测部分,用于检测表示光束光斑与光盘信息表面上的磁道之间的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并产生表示跟踪误差的跟踪误差信号;以及
跟踪控制部分,用于根据跟踪误差信号进行跟踪控制;
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包括:
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产生部分,用于产生表示来自光盘信息表面的重现信号的质量的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以及
控制部分,用于控制该焦点位置改变部分、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以及跟踪控制部分;
其中
该控制部分用于切换跟踪控制的开/关状态,
当跟踪控制处于关状态时,该控制部分进行第一查找,该第一查找用于通过控制焦点位置改变部分改变光束的焦点位置并通过控制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改变球面象差量,来查找使得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度大于预定值的多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以及
当跟踪控制处于开状态时,该控制部分进行第二查找,该第二查找用于从在第一查找中获得的多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中,确定使得重现信号质量指标基本上是最优的一组光束焦点位置以及球面象差量。
20.一种用于光盘设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该光盘设备包括:
焦点位置改变部分,用于改变照射光盘的光束的焦点位置;
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用于改变光束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形成的光斑中产生的球面象差量;
跟踪误差检测部分,用于检测表示光束光斑与光盘信息表面上的磁道之间的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并产生表示跟踪误差的跟踪误差信号;
跟踪控制部分,用于根据跟踪误差信号进行跟踪控制;
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包括:
重现信号质量指标生成部分,用于产生表示来自光盘信息表面的重现信号的质量的重现信号质量指标;以及
控制部分,用于控制该焦点位置改变部分、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以及跟踪控制部分;
其中
当跟踪控制处于开状态时,该控制部分在保持光束的焦点位置为预定值的同时,通过控制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改变球面象差量,来确定使得重现的信号质量指标基本上最优的球面象差量。
21.一种用于光盘设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中该光盘设备包括:
焦点位置改变部分,用于改变照射光盘的光束的焦点位置;
一个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用于改变光束在光盘的信息表面上形成的光斑中产生的球面象差量;
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包括:
控制部分,用于控制该焦点位置改变部分以及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
其中
当在光盘信息表面上的用户区进行记录或重现变得可能之后,该控制部分控制球面象差量改变部分来改变球面象差量。
CN200410082088A 2003-12-08 2004-12-08 光盘设备、光盘方法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23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08597 2003-12-08
JP408597/2003 2003-12-08
JP408597/03 2003-1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5253A true CN1655253A (zh) 2005-08-17
CN100592394C CN100592394C (zh) 2010-02-24

Family

ID=34510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820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2394C (zh) 2003-12-08 2004-12-08 光盘设备、光盘方法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379398B2 (zh)
EP (1) EP1542212A3 (zh)
JP (1) JP2010009745A (zh)
KR (1) KR101089558B1 (zh)
CN (1) CN100592394C (zh)
HK (1) HK1080599A1 (zh)
TW (1) TWI3005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14833A (ko) * 2005-07-29 2007-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기록/재생기기의 디스크 로딩시간 단축방법
JP4830426B2 (ja) 2005-09-28 2011-12-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記録装置、記録又は再生装置、記録方法、記録又は再生方法
JP2007133920A (ja) * 2005-11-08 2007-05-3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情報再生方法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JP5089939B2 (ja) * 2006-08-11 2012-12-05 ソニーオプティアーク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評価値演算方法
JP2008108389A (ja) * 2006-10-27 2008-05-08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JP4840167B2 (ja) 2007-01-31 2011-12-21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8293606A (ja) * 2007-05-25 2008-12-04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5323092B2 (ja) * 2008-12-10 2013-10-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情報処理方法及び光情報処理装置
JP5564189B2 (ja) * 2009-03-02 2014-07-30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光ディスク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EP3499505B1 (en) * 2009-03-02 2024-03-27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Optical disk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5051178B2 (ja) * 2009-05-21 2012-10-17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TWI406276B (zh) * 2010-07-13 2013-08-21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光碟機的球面像差補償方法與裝置
DE112013001616T5 (de) * 2012-03-22 2014-1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ptik-Informations-Verarbeitungssvorrichtung und Optik-Informations-Verarbeitungsverfahren, sowie Einstellvorrichtung, Einstellverfahren und Einstellprogramm für Optik-Informations-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JP5967621B2 (ja) * 2013-11-13 2016-08-10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10480935B2 (en) * 2016-12-02 2019-11-19 Allianc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Llc Thickness mapping using multispectral imag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80446A (ja) * 1994-10-28 1996-07-12 Asahi Optical Co Ltd 光情報記録再生用光学装置
JPH112759A (ja) * 1997-06-13 1999-01-06 Pioneer Electron Corp 対物レンズ
JP3385213B2 (ja) * 1998-05-29 2003-03-10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ヘッド用対物レンズ
JP2000040237A (ja) 1998-07-17 2000-02-08 Sony Corp 光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記録再生方法
WO2001048745A2 (en) * 1999-12-24 2001-07-0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cal scanning head
JP3724999B2 (ja) * 2000-03-08 2005-12-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学式情報再生装置
TW556178B (en) * 2000-10-26 2003-10-01 Konishiroku Photo I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objective lens
JP2002140831A (ja) * 2000-11-02 2002-05-17 Sharp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769666B2 (ja) * 2000-11-09 2006-04-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収差補正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827940B2 (ja) * 2000-11-15 2006-09-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収差検出装置およ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621964B2 (ja) * 2001-04-06 2011-02-0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における球面収差変動の補正方法
JP3517223B2 (ja) * 2001-04-24 2004-04-12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処理方法
JP2002342952A (ja) 2001-05-15 2002-11-2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光学式記録再生装置
US7277365B2 (en) * 2001-12-07 2007-10-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optical information
JP4129164B2 (ja) * 2001-12-07 2008-08-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光情報処理方法
JP3716805B2 (ja) * 2002-03-18 2005-11-16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7327642B2 (en) * 2002-04-26 2008-02-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of moving a beam spot between information storage layers of an optical dis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42212A2 (en) 2005-06-15
HK1080599A1 (zh) 2006-04-28
TWI300557B (en) 2008-09-01
US20050141363A1 (en) 2005-06-30
KR101089558B1 (ko) 2011-12-06
TW200531043A (en) 2005-09-16
JP2010009745A (ja) 2010-01-14
EP1542212A3 (en) 2010-04-14
US7379398B2 (en) 2008-05-27
KR20050055607A (ko) 2005-06-13
CN100592394C (zh) 2010-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8759C (zh) 光盘装置
CN1221957C (zh) 光拾取头及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258764C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188842C (zh) 重放光盘的装置和方法
CN1655253A (zh) 光盘设备、光盘方法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CN1271440C (zh) 物镜、聚光光学系统、光拾取器装置以及记录·再生装置
CN1198269C (zh) 光盘和使用该光盘的光盘设备
CN1855259A (zh) 光学拾取器和使用其的光盘驱动装置
CN1146886C (zh) 将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或从其上重放该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278141C (zh) 物镜组件、装备该物镜组件的拾光装置、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CN1882989A (zh) 记录再现方法及记录再现装置
CN1208767C (zh) 记录/再现设备、记录/再现方法和信息记录介质
CN100350290C (zh) 光拾取装置及光信息存储再生装置
CN1434440A (zh) 用于对光信息记录媒体记录和再生的聚光系统、拾光装置
CN1697046A (zh) 波长选择元件、物镜光学系统、光拾取和光盘驱动装置
CN101059972A (zh) 光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CN1230807C (zh) 光拾取器以及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918637A (zh) 光盘装置
CN1606076A (zh) 激光功率控制装置和方法、光盘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308928C (zh) 光记录装置
CN1246843C (zh) 光盘设备
CN1468430A (zh) 光学信息记录媒质,光学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和装置
CN1542780A (zh) 信息载体设备和信息载体偏心校正方法
CN1957405A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再现装置
CN1925028A (zh) 盘驱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059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8059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2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