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0795A - 显影单元及采用该显影单元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影单元及采用该显影单元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80795A
CN1480795A CNA031524524A CN03152452A CN1480795A CN 1480795 A CN1480795 A CN 1480795A CN A031524524 A CNA031524524 A CN A031524524A CN 03152452 A CN03152452 A CN 03152452A CN 1480795 A CN1480795 A CN 1480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drums
gear
central shaft
developing
developing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24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2343C (zh
Inventor
金京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3-00136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48419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80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0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23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234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means in the developing zone having an interaction with th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distance hol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6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174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plural rotations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影单元及采用该显影单元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该显影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被安装成相对于一感光鼓可接近和分离,并包括一显影辊,将形成于所述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一间隙保持部件,与所述感光鼓紧密接触,使得所述显影辊以非接触的状态与所述感光鼓接近同时与所述感光鼓保持一预定间隙;以及一形成于一构架上的导向部分,以引导所述显影装置的移动。一面向所述感光鼓中心轴的倾斜部分设在所述导向部分的前端,使得所述间隙保持部件与所述感光鼓紧密接触同时在所述感光鼓的径向上挤压所述感光鼓。

Description

显影单元及采用该显影单元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单元及包含该显影单元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在传统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如干式彩色激光打印机中,静电潜像形成于感光介质上,且静电潜像采用色粉显影。显影后的图像由预定的传送机构传送至打印纸上。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8-334951、特开平8-110710、特开平2-275970以及特开平10-186775公开了传统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图1所示为一种典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示例。参照图1,该成像设备包括一个为感光介质的感光鼓10;一个给感光鼓10充电的充电单元11;一个激光扫描单元(LSU)12,其为一曝光单元,将光线扫描到充完电的感光鼓10上以形成静电潜像;一个显影单元13,采用四种颜色的色粉,即黄(Y)、品红(M)、青(M)、黑(K)来显影静电潜像;一个包括传送带14的传送单元,顺序地接收在感光鼓10上所显影的四色图像以使其彼此叠加从而产生所需的彩色图像并将该彩色图像传送至纸张上;以及一个定影单元15,通过挤压和加热纸张将所传递的彩色图像定影。显影单元13中所具有的四个显影装置Y、M、C、K(13-Y,13-M,13-C,13-K)都在与感光鼓10分离的一方向上被一预定弹簧(未示出)弹性偏压。当显影装置Y、M、C、K(1 3-Y,1 3-M,13-C,1 3-K)随着凸轮13b的旋转而有选择地向感光鼓10移动时,位于每个显影装置Y、M、C、K(13-Y,13-M,13-C,13-K)前端的显影辊13a接近感光鼓10。该成像设备还包括一个纸盒16,一个感光鼓清洁单元17,和一个放电单元18。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成像设备中,成像过程如下进行。首先,当感光鼓10通过充电单元11充电后,LSU12扫描光线以形成将采用第一色粉显影的静电潜像。例如,当黄色率先显影时,黄色显影装置13-Y接近感光鼓10并用黄色粉显影感光鼓10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经显影的黄色图像被传送给传送带14。接下来,通过将感光鼓10充电和曝光形成第二种颜色的静电潜像。如果第二色为品红,那么品红色显影装置13-M接近感光鼓10并用品红色粉来显影感光鼓10上形成的另一静电潜像,经显影的品红图像被传送给已传送了黄色图像的传送带14,从而与黄色图像叠加。第三种颜色为青色的图像,第四种颜色为黑色的图像按相同的方式显影并被传送至传送带14,使得所需的彩色图像最终在传送带14上形成。然后,将所完成的彩色图像传送至位于传送带14与传送支承辊14a之间的纸张上。经过定影单元15后,彩色图像通过加热和挤压完全定影于纸张上。
在此,显影单元13的各个显影装置Y、M、C、K(13-Y,13-M,13-C,13-K)具有如图2所示的结构。图2示出了作为示例的四色显影装置Y、M、C、K(13-Y,13-M,13-C,13-K)中的黑色显影装置13-K。如图2所示,黑色显影装置13-K包括一个由构架19的导槽19a所滑动地支承的主体13d;一个显影辊13a,将容纳在主体13d中的色粉提供给感光鼓10的表面,从而使色粉附着在该感光鼓10的表面上,该感光鼓10与显影辊13a之间有一间隙g;一个与显影辊13a同轴安装的间隙保持辊13c,用于保持该显影间隙g。这样,当显影装置的主体13d经一凸轮13b驱动以接近感光鼓10时,间隙保持辊13c与感光鼓10接触,从而形成显影间隙g。在这种状态下,粘附于显影辊13a上的色粉经由显影间隙g通过电势差传送至感光鼓10上,感光鼓10上形成有静电潜像。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四色显影装置Y、M、C、K(13-Y,13-M,13-C,13-K)交替地接近感光鼓10并从感光鼓退回以形成彩色图像,由间隙保持辊13c碰撞感光鼓10所产生的冲击连续产生。然后,就会在形成于感光鼓10上的显影图像中产生错误。因而,如图3所示,最近已经提出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四个显影装置13-Y,13-M,13-C,13-K被弹簧20弹性偏压,这样它们可固定地设在感光鼓10的附近,并可通过调节各个显影装置13-Y,13-M,13-C,13-K与感光鼓10之间的电势差来选择通过显影装置执行的显影程序而获得所需的彩色图像。
但是,上述方法中各个显影装置13-Y,13-M,13-C,13-K如图1所示交替地接近显影用感光鼓10,其中各个显影装置13-Y,13-M,13-C,13-K的间隙保持辊13c如图3所示地紧密接触显影用感光鼓10,显影装置13-Y,13-M,13-C,13-K同时移动的一方向A包括一分量G(感光鼓10表面的法线方向),它随着显影间隙g而改变,以及分量B、C、D、E(感光鼓10表面的切线方向或对准方向),它们随着显影辊13a与感光鼓10之间的对准而改变。也即,当间隙保持辊13c在A方向移动时,在法线方向G和对准方向B、C、D、E上的显影间隙g中同时产生位移。在此,每个对准方向B、C、D、E中的位移关系重大。每个对准方向B、C、D、E中的位移表明了显影辊13a的中心轴与感光鼓10的轴之间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间隙保持辊13c精确接触感光鼓10,显影间隙g也会在显影辊13a的两端和感光鼓10的中心改变,以致不能获得均匀色度的图像。间隙保持辊13c在其中移动的A方向与显影间隙g的法线方向G之间的不一致性产生了上述缺陷。因此,需要一个具有改进结构的显影单元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和/或其它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影单元以及采用该单元的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所述显影单元保持一感光鼓和一显影辊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中部分阐述,并部分地从说明中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践本发明得以了解。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显影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显影装置和一个导向部分,该显影装置被安装成与一感光鼓接近并分离。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包括:一显影辊,将所述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一间隙保持部件,与所述感光鼓紧密接触从而使显影辊以非接触状态接近所述感光鼓同时与所述感光鼓保持一预定间隙。所述导向部分形成在一构架上以引导显影装置移动。一面向所述感光鼓中心轴的倾斜部分定位于导向部分的前端,使得间隙保持部件紧密接触所述感光鼓同时在所述感光鼓的径向挤压所述感光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一个给感光鼓充电的充电装置;一个曝光单元,将所充完电的感光鼓曝光以形成一静电潜像;一个显影单元,用预定颜色的色粉显影所述静电潜像;一个传送单元,将经显影的图像传送至纸张上。所述显影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显影装置,其被安装成与一感光鼓接近并分离。所述显影单元包括:一显影辊,将所述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一间隙保持部件,紧密接触所述感光鼓,使得显影辊以非接触状态接近所述感光鼓同时与所述感光鼓保持一预定间隙;一导向部分,形成于一构架上以引导显影装置移动。一面向所述感光鼓中心轴的倾斜部分位于所述导向部分的前端,使得间隙保持部件紧密接触所述感光鼓,同时在所述感光鼓的径向挤压所述感光鼓。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结合附图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变得显而易见且更易理解。
图1为一示出了一种采用传统显影单元的成像设备的视图;
图2为图1中传统显影单元的透视图;
图3为示出了图1中传统成像设备的显影单元的另一示例的视图;
图4为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采用一显影单元的成像设备的结构的视图;
图5为图4所示显影单元的透视图;
图6为示出了图4所示的显影单元中的一显影装置导向部分、一显影辊驱动机构以及一感光鼓之间关系的视图;
图7和8为示出了与图4和6所示的显影单元的显影辊驱动机构中的一电动机连接的第一齿轮的设置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的是始终相同的元件。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以便解释本发明。
参照图4,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包含一显影单元的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一作为感光介质的感光鼓100;一充电单元110,给感光鼓100充电;一作为曝光单元的激光扫描单元(LSU)120,通过将光线扫描到充完电的感光鼓100上形成所需图像的静电潜像;一显影单元130,用黄(Y)、品红(M)、青(C)和黑(K)四种颜色的色粉显影所述静电潜像;一传送单元140,接收在感光鼓100上以四种颜色所显影的图像,从而使其彼此叠加并将叠加后的图像传送至打印纸上;一定影单元150,通过挤压和加热该打印纸,将所传送过来的图像定影在打印纸上。该电子照相成像设备还包括一纸盒160、一感光鼓清洁单元170以及一放电单元180。
在此,包含在图5所示的显影单元130中的四色显影单元130-M,130-C,130-Y,130-K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一显影单元主体130a,其由一构架190的导向部分191滑动地支承;一显影辊131,其将容纳在显影单元主体130a中的色粉以非接触的状态提供给感光鼓100的外圆周表面,从而使色粉附着在显影辊131上;以及一间隙保持辊132,其被安装成与显影辊131同轴并与感光鼓100紧密接触,从而使感光鼓100与显影辊131之间保持一预定显影间隙。显影单元主体130a在显影单元主体130a沿着导向部分191来接近感光鼓100的方向上被一弹簧200弹性偏压,也即,间隙保持辊132与感光鼓100紧密接触。弹簧200一般被安装在成像设备的开/关盖210处,这样,当盖210关闭时,显影单元主体130a被推向感光鼓100。显影辊131通过下面将描述的一预定显影辊驱动机构旋转。
下面将描述具有导向部分191的显影单元的特征。也就是说,设置在显影单元主体130a上的一导向凸台134和旋转地支承显影辊131的一旋转轴的轴承部件133滑动地插入导向部分191中。导向部分191包括一线性部分191a和一倾斜部分191b,该线性部分191a在水平方向延伸,该倾斜部分191b相对于所述水平方向朝着感光鼓100的中心轴101倾斜。线性部分191a引导导向凸台134的水平移动。倾斜部分191b引导显影辊131旋转轴的轴承部件133在感光鼓100径向上的移动,该倾斜部分191b位于主体130a的前端。这样,轴承部件133旋转支承显影辊131的旋转轴,并同时被限制在感光鼓100的径向上沿着倾斜部分191b移动。
由于间隙保持辊132被安装成与轴承部件133同轴,间隙保持辊132在感光鼓100的径向,也即在朝着感光鼓100的中心轴101的方向上移动,并且与感光鼓100紧密接触,如图6所示。因此,通过轴承部件133而移动的显影辊131仅在相对于感光鼓100的轴向上移动,虽然显影间隙改变,但显影辊131与感光鼓100之间的对准不改变。也即,当间隙保持辊132紧密接触感光鼓100时作用于感光鼓100上的压力F仅在感光鼓100的径向上起作用,如图6所示。然后,由于间隙保持辊132的压力F在感光鼓100的切线方向上不起作用,间隙保持辊132不可能在切线方向上沿着感光鼓100滑动。因此,显影装置主体130a的位置相对于感光鼓100不会改变,显影辊131与感光鼓100之间的对准也不会改变。这样,图像的显影可稳定进行。
接下来,如图5和6所示,在使显影辊131旋转的显影辊驱动机构中,接收旋转力的一齿轮320(下文称作第二齿轮)被设置在显影辊131旋转轴的轴承部件133与间隙保持辊132之间。包括由电动机330旋转的另一齿轮310(下文称作第一齿轮)。当显影装置主体130a通过弹簧200接近感光鼓100时,第一齿轮310与第二齿轮320耦合,使得间隙保持辊132与感光鼓100紧密接触。这样,当间隙保持辊132与感光鼓100紧密接触而使得显影辊131与感光鼓100之间的显影间隙形成时,第一和第二齿轮310和320彼此啮合,然后显影辊131通过电动机330经由第一和第二齿轮310、320而旋转。
在此,通过一预定的齿轮压力角α,可将第一齿轮310的第一中心轴设成与一直线偏离,从而使显影间隙保持稳定,所述直线将第二齿轮320的第二中心轴与感光鼓100的中心轴101连接。也就是说,假定连接第一和第二齿轮310和320的第一和第二中心轴的直线为第一直线,连接第二齿轮320的第二中心轴与感光鼓100的中心轴101的直线为第二直线,那么第一和第二直线被布置成形成一个对应于齿轮压力角α的锐角。虽然会随着齿轮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齿轮滚刀而改变,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齿轮压力角α可以是20°或15°。第一齿轮310的第一中心轴的第一直线偏离第二直线的方向被确定成随着第一和第二齿轮310和320的位置和旋转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当作为驱动部分的第一齿轮310位于第二齿轮320的右侧,且第一齿轮310如图6所示地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齿轮310的中心轴相对于作为从动部分的第二齿轮320在顺时针方向上与第二直线偏离。在上述结构中,当设置在显影辊131旋转轴上的第二齿轮320通过从第一齿轮310接收旋转力而旋转时,由于传送给第二齿轮320的齿轮压力的方向P(参考图7)为垂直于导向部分191的倾斜部分191b的方向,第一齿轮310产生的压力F全部被导向部分191的壁部吸收,并且在影响显影间隙的导向部分191的引导方向上没有力产生。这样,显影间隙可保持稳定。
为了随着第一齿轮310的位置检查显影间隙的稳定性,如图7所示已进行测试。也就是说,第一齿轮310设在与第二直线偏离齿轮压力角α的位置(第三种情况),该第二直线将第二齿轮320的中心轴和感光鼓100的中心轴101连接起来。并且,第一齿轮310设置在第二齿轮320的上部(第一种情况),且相对于上述第二直线垂直地设置在第二齿轮320的下部(第二种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测量一个作用在与驱动侧相对的从动侧上的斥力,该驱动侧具有显影装置的显影辊驱动机构,也即一个在显影装置主体130a与感光鼓100分离的方向上被推动的力。换句话说,测量加到驱动侧和从动侧的力,该力可持续保持相同的显影间隙。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驱动侧(千克力) 从动侧(千克力)
第一种情况(上部)     6.5或更大     2-2.5
第二种情况(下部)     0     3-3.5
第三种情况     0.8-1     0.7-1.2
在第一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由第一齿轮310传送给第二齿轮320的齿轮压力作用在第二齿轮320被推动着与感光鼓100分离的方向上。于是具有显影辊驱动机构的驱动侧的斥力大于从动侧的。依据表1所示的结果,驱动侧的斥力大约比从动侧的大三倍。由于驱动侧的斥力越大,驱动侧的显影间隙越增加,使得图像色度降低或者根本不能进行图像显影,因而容易导致白版。为解决上述问题,增加驱动侧的压力F。
在第二种情况下,由第一齿轮310传送给第二齿轮320的齿轮压力作用在第二齿轮320被推向感光鼓100的方向上。在这种情况下,测试结果表明,从动侧的斥力与第一种情况下的相似,但是驱动侧的斥力基本上没有。这是因为,传送给第二齿轮320的齿轮压力主要作用在挤压感光鼓100的方向上。于是由于作用于感光鼓100的压力F变得太大,驱动侧的显影间隙就过分狭窄,使得显影的图像深或者感光鼓100上的负载增加。
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第三种情况下,驱动侧和从动侧都具有少量的斥力,并且在驱动侧和从动侧两侧之间几乎没有偏离。在此,由于自第一齿轮310传送给第二齿轮320的齿轮压力在方向P起作用,该P方向垂直于第二齿轮320紧密接触感光鼓100的方向,由于该齿轮压力,第二齿轮320几乎不朝着感光鼓100方向或相反方向移动。这样,当第一齿轮310被布置成位于从第二直线顺时针移动齿轮压力角α的一个位置上时,该第二直线连接第二齿轮320的第二中心轴与感光鼓100的中心轴101,防止了显影间隙随着齿轮压力的传送而改变的现象。
因此,由于显影辊131与设在间隙保持辊132旋转轴上的轴承部分沿着感光鼓100径向上形成的倾斜部分191b移动,防止了间隙保持辊132在感光鼓100的切线方向移动。而且,在驱动显影辊131的电力传输的结构中,通过如上文所述设置第一齿轮310,可防止显影间隙随着齿轮压力传送的改变。
当第一齿轮310被布置在一个与图7第三种情况的位置相对180°的位置时(如图8所示),可获得相同的效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显影单元主体130a沿着导向部分191而进入的路径妨碍了第一齿轮310的位置,第一齿轮310被构造成可这样移动,即,在显影单元主体130a朝着感光鼓100进入后,第一齿轮310移动并与第二齿轮320啮合。
其间,在本发明中,描述一个显影单元在这样一个状态下进行显影的情况,即,四个显影装置130-M,130-C,130-Y,和130-K的所有各个间隙保持辊132都与感光鼓100紧密接触。但是,也可在该结构中采用上述显影单元,即,四个显影装置中的每个都如图1所示一个接一个地交替接近感光鼓100或自感光鼓100退回。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间隙保持辊132与感光鼓100紧密接触以被导引着朝感光鼓100的中心轴101移动,就可防止在切线方向上偏离。
不仅当第一齿轮310位于上述位置时,而且当第一齿轮310位于从0°顺时针至2α的角度范围内的某一位置时,都可获得上述效果,该2α为图7和8所示的齿轮压力角α的两倍,也就是说,与第一和第二种情况下的第二齿轮320的上部和下部位置相比较,可有效地防止因齿轮压力引起的显影间隙的变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显影单元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由于间隙保持辊紧密接触感光鼓的方向被设在感光鼓的径向,防止了间隙保持辊在与感光鼓的接触点的切线方向移动,从而可稳定地保持显影间隙。
第二,在驱动显影辊的电力传输结构中,由于第一齿轮相对于显影辊旋转地安装在与第二中心线偏离齿轮压力角的位置,该第二中心线连接显影辊和感光鼓,就可限制因齿轮压力传送引起的显影间隙的变化。
虽然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在该实施例中进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限定在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内。

Claims (46)

1.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显影单元,该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一个构架和一个具有一中心轴的感光鼓,该显影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构架上的显影装置,与所述感光鼓接近并分离,所述显影装置包括:
一显影辊,将所述感光鼓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
一间隙保持部件,与所述感光鼓接触,使得显影辊以非接触状态接近所述感光鼓,同时与所述感光鼓保持一预定间隙;
一导向部分,形成于所述构架上,以引导至少一个显影装置的移动,所述导向部分包括:
一倾斜部分,形成于导向部分的前部,以面向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使得间隙保持部件与所述感光鼓接触,同时在所述感光鼓的径向上挤压所述感光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元,还包括:一个驱动所述显影辊的显影辊驱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显影辊驱动机构包括:
一电动机;
一第一齿轮,具有通过所述电动机旋转的第一轴;
一第二齿轮,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上,当所述间隙保持部件与所述感光鼓接触时,与所述第一齿轮耦合,具有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被所述电动机驱动旋转的第二轴,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的第一和第二中心轴的第一直线,并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二中心轴和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的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形成一为锐角的齿轮压力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当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互相耦合时,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中心轴位于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轴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当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互相耦合时,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中心轴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二中心轴设置在与所述感光鼓中心轴相对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显影辊驱动机构包括:
一电动机;
一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电动机旋转且具有第一中心轴;和
一第二齿轮,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上,当所述间隙保持部件与所述感光鼓接触时,与所述第一齿轮耦合,并具有第二中心轴,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的中心轴的第一直线,且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二中心轴和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的第二直线,所述第一和第二直线形成一个角,该角位于0°与由所述第一和第二直线所形成的齿轮压力角两倍之间的范围内,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之间所形成的齿轮压力在所述感光鼓的切线方向起作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当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互相耦合时,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中心轴位于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二中心轴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当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互相耦合时,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中心轴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二中心轴设置在与所述感光鼓中心轴相对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至少一个显影装置包括:
四个显影装置,具有不同颜色并以多层结构沿着所述感光鼓的外圆周安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至少一个显影装置包括:
一导向凸台,位于所述显影装置的主体上;
一轴承部件,插入所述显影辊旋转轴的端部四周,并插入所述导向部分中以被所述导向部分滑动支承。
11.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一充电装置,对具有中心轴的感光鼓充电,一曝光单元,将充完电的感光鼓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一显影单元,用预定颜色的色粉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一传送单元,将显影后的图像传送至纸张上,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一构架;所述显影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构架上、与所述感光鼓接近并分离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一显影辊,将所述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及一与所述感光鼓接触的间隙保持部件,使得显影辊以非接触状态接近所述感光鼓同时与所述感光鼓保持一预定间隙,以及
一导向部分,形成于所述构架上以引导至少一个显影装置的移动,并包括一倾斜部分,该倾斜部分形成于所述导向部分的前部以面向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使得所述间隙保持部件与所述感光鼓接触同时在所述感光鼓的径向上挤压所述感光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一个驱动所述显影辊的显影辊驱动机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显影辊驱动机构包括:
一电动机;
一第一齿轮,具有通过所述电动机旋转的第一轴;
一第二齿轮,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上,当所述间隙保持部件与所述感光鼓接触时,与所述第一齿轮耦合,具有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被所述电动机驱动旋转的第二轴,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的第一和第二中心轴的第一直线,并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二中心轴和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的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形成一为锐角的齿轮压力角。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互相耦合时,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中心轴位于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二中心轴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互相耦合时,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中心轴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二中心轴设置在与所述感光鼓中心轴相对的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显影辊驱动机构包括:
一电动机;
一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电动机旋转且具有第一中心轴;
一第二齿轮,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上,当所述间隙保持部件与所述感光鼓接触时,与所述第一齿轮耦合,并具有第二中心轴,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的中心轴的第一直线,且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轴和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的第二直线,所述第一和第二直线形成一个角,该角位于0°与由所述第一和第二直线所形成的齿轮压力角两倍之间的范围内,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之间所形成的齿轮压力在所述感光鼓的切线方向起作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互相耦合时,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中心轴位于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二中心轴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互相耦合时,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中心轴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二中心轴设置在与所述感光鼓中心轴相对的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显影装置包括:
四个显影装置,具有不同颜色并以多层结构沿着所述感光鼓的外圆周安装。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显影装置包括:
一导向凸台,位于所述显影装置的主体上;
一轴承部件,插入所述显影辊旋转轴的端部四周,并插入所述导向部分中以被所述导向部分滑动支承。
21.一种成像设备的显影单元,该成像设备包括一构架和一具有中心轴的感光鼓,该显影单元包括:
具有若干显影辊的若干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辊被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外圆周表面周围,以用显影剂分别将各自形成于所述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若干导向部分,引导相应的其中多个所述显影辊,以使其分别在所述感光鼓的若干径向朝着所述感光鼓移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导向部分包括:
若干线性部分,引导相应的其中多个所述显影辊,以使其在相同方向分别朝着所述感光鼓移动;和
若干倾斜部分,相对于相同方向具有若干角度,以引导相应的其中多个所述显影辊以使其分别在所述感光鼓相应的其中多个径向上朝着所述感光鼓移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每个显影装置包括:
一导向凸台,沿着相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线性部分移动;和
一部件,旋转地形成于相应的其中一个所述显影辊上,以沿着相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线性部分和相应的其中一个所述倾斜部分移动。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影单元,还包括:
一旋转源;
若干驱动齿轮,每个驱动齿轮具有与所述旋转源耦合的第一轴,且通过所述旋转源旋转;
若干从动齿轮,每个从动齿轮具有与相应的其中一个所述显影辊耦合的第二轴且分别通过相应的其中一个所述驱动齿轮旋转。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每个从动齿轮的第二轴与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形成第一直线,而与相应的其中一个从动齿轮的第二轴形成第二直线,该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形成一锐角。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每个所述导向部分包括:
一表面,平行于相应的其中一个所述径向。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每个所述导向部分包括:
一线性部分,引导相应的其中一个所述显影辊,使其在相同的方向朝着所述感光鼓移动;
一表面,自所述线性部分延伸,以将相应的其中一个所述显影辊从相同的方向推向相应的其中一个所述径向。
29.一种成像设备的显影单元,该成像设备包括一构架和一具有中心轴的感光鼓,该显影单元包括: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显影装置,分别具有设置在所述感光鼓外圆周表面周围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显影辊,以用显影剂分别将各自形成于所述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导向部分,分别引导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显影辊,以使其分别在所述感光鼓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径向朝着所述感光鼓移动。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径向不相同。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导向部分包括: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线性部分,引导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显影辊,以使其分别在相同的方向朝着所述感光鼓移动;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倾斜部分,相对于相同方向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三角度,以引导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显影辊,使其在所述感光鼓相应的其中多个径向上分别朝着所述感光鼓移动。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倾角不相同。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和第四倾角相同,所述第二和第三倾角相同。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倾角为两个不同角中的一个。
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显影装置中的每一个包括:
一导向凸台,沿着相应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线性部分中的其中一个移动;
一部件,旋转地形成于相应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辊的其中一个上,以使其沿着相应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线性部分的其中一个以及相应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倾斜部分的其中一个移动。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影单元,还包括:
一盖,与所述构架旋转地耦合,以打开和关闭设置在所述构架中的所述显影单元;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弹性部件,各自在所述盖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显影装置的其中一个之间耦合。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当所述盖关闭和打开时,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显影装置中的每一个沿着相应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倾斜部分的其中一个移动。
38.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影单元,还包括:
一旋转源;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驱动齿轮,每个驱动齿轮具有与所述旋转源耦合的第一轴,且通过所述旋转源而旋转;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从动齿轮,每个从动齿轮具有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显影辊的其中一个耦合的第二轴,且各自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驱动齿轮的其中一个而旋转。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从动齿轮的第二轴与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形成第一直线,而与每个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从动齿轮的第二轴形成第二直线,该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不平行。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形成一锐角。
41.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二轴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与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之间。
42.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轴被设置在所述第二轴与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之间。
43.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感光鼓具有一半径,所述第二轴与所述感光鼓的中心轴之间的一距离比所述半径短。
44.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感光鼓在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轴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方向。
45.一种成像设备的显影单元,该成像设备包括一构架、一显影单元主体以及一具有旋转轴的显影辊,该显影单元包括:
一形成于所述构架上的导向部分;
一导向凸台,形成于所述显影单元主体上并滑动插入所述导向部分中;
一轴承部件,旋转地支承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并旋转地插入所述导向部分中。
46.一种成像设备的显影单元,该成像设备包括一构架,一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构架上的显影单元主体、一具有旋转轴的显影辊以及一感光鼓,该显影单元包括:
一电动机;
一第一齿轮,与所述电动机耦合;
一第二齿轮,形成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一端上,并被设置成根据所述显影主体的移动与所述第一齿轮可选择地接触。
CNB031524524A 2002-06-25 2003-06-25 显影单元及采用该显影单元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23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20035670 2002-06-25
KR35670/2002 2002-06-25
KR35670/02 2002-06-25
KR10-2003-0013613A KR100484198B1 (ko) 2002-06-25 2003-03-05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의 현상유닛 및 그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KR13613/03 2003-03-05
KR13613/2003 2003-03-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0795A true CN1480795A (zh) 2004-03-10
CN1302343C CN1302343C (zh) 2007-02-28

Family

ID=3119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245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2343C (zh) 2002-06-25 2003-06-25 显影单元及采用该显影单元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898402B2 (zh)
JP (1) JP4585746B2 (zh)
CN (1) CN1302343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8357B (zh) * 2007-05-15 2010-10-27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4950630A (zh) * 2014-03-24 2015-09-30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卡合结构的成像装置
CN107203119A (zh) * 2013-01-24 2017-09-26 爱思打印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及显影盒
CN107340701A (zh) * 2016-04-28 2017-11-1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单元装拆机构和具有该单元装拆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09022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47130B1 (ko) * 2003-07-04 2006-0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인쇄기
KR100532120B1 (ko) * 2004-02-03 2005-1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촉폭을 일정하게 유지하는 분리형 현상기
JP4621094B2 (ja) * 2004-09-20 2011-01-26 オセ−テクノロジーズ・ベー・ヴエー 画像位置合せ装置
US7904024B2 (en) * 2004-09-28 2011-03-08 Zoran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eliminating or minimizing Lo-Related interference from tuners
US20070241894A1 (en) * 2006-04-18 2007-10-18 Thrasher Jim A Security system for mass transit vehicles
JP5046177B2 (ja) * 2006-08-17 2012-10-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10569B2 (ja) * 2006-11-02 2012-1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KR20090003549A (ko) * 2007-07-03 2009-0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US7742717B2 (en) 2007-09-11 2010-06-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eloping device, memory unit thereof,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50958A (ja) * 2007-12-19 2009-07-09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用支持体の製造方法
JP4543079B2 (ja) * 2007-12-28 2010-09-15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電子写真印刷機
JP4569978B1 (ja) * 2009-03-23 2010-10-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615000B2 (ja) * 2010-02-25 2014-10-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5627309B2 (ja) * 2010-06-21 2014-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KR101848397B1 (ko) * 2012-01-16 2018-05-28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US9104169B2 (en) 2013-01-24 2015-08-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058017B2 (en) 2013-01-24 2015-06-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ment cartridge
US9182739B2 (en) 2013-01-24 2015-11-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759891B1 (en) 2013-01-24 2017-03-29 S-Printing Solution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ment cartrid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68537B2 (ja) * 1988-08-04 1999-03-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2275970A (ja) * 1989-04-18 1990-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ー電子写真方法
JPH04110870A (ja) * 1990-08-31 1992-04-13 Canon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10710A (ja) * 1994-10-07 1996-04-30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方法
JPH08331951A (ja) 1995-06-09 1996-12-17 Kubota Corp 苗移植機の横送り装置
JPH0915975A (ja) * 1995-06-29 1997-01-17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装置
JPH08334951A (ja) * 1995-10-30 1996-12-17 Fuji Xerox Co Ltd 多色現像方法
JPH10186775A (ja) * 1996-12-20 1998-07-14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KR100358091B1 (ko) * 2001-02-21 2002-10-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 방식 인쇄기의 현상장치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8357B (zh) * 2007-05-15 2010-10-27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7203119A (zh) * 2013-01-24 2017-09-26 爱思打印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及显影盒
CN107203119B (zh) * 2013-01-24 2020-05-12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及显影盒
CN104950630A (zh) * 2014-03-24 2015-09-30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卡合结构的成像装置
CN107340701A (zh) * 2016-04-28 2017-11-1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单元装拆机构和具有该单元装拆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7340701B (zh) * 2016-04-28 2020-05-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单元装拆机构和具有该单元装拆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09022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898402B2 (en) 2005-05-24
JP2004029822A (ja) 2004-01-29
US20040096240A1 (en) 2004-05-20
CN1302343C (zh) 2007-02-28
JP4585746B2 (ja) 201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2343C (zh) 显影单元及采用该显影单元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0390681C (zh) 可拆卸地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上的装置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03852992B (zh) 清洁装置、中间转印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EP0247090B1 (en) Electrographic reproduction apparatus
CN101097422A (zh) 转印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63840B (zh) 组装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35869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装配到该装置上的处理单元及潜像写入装置
US6438341B1 (en) Drive transmission for photosensitive drum with first and second engaging members, and urging means for engag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engaging members
JP20033374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71576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extended image carrier life
US6889022B2 (en) Rotationally phase-matched dri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609724A (zh) 转印设备
US7894737B2 (en) Image-forming device
US6366748B1 (en) Image forming unit with high positioning and rotating accurac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1019796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953982B2 (en) Displacement mechanism for secondary transfer unit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463247B1 (en) Color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using plural photosensitive drums
JP2843036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04296878A (ja) 電子写真印刷機
KR100484198B1 (ko)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의 현상유닛 및 그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CN100403179C (zh) 具有多个激光扫描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JP35846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807394B2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nd disconnecting developing bias power supply
CN10183325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12019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10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Ace Print Solu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P printer Korea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Ace Print Solution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31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HP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

Address before: Han Guojingjidao

Patentee before: HP printer Korea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