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0616A - 盖体的锁机构及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盖体的锁机构及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80616A
CN1480616A CNA031229867A CN03122986A CN1480616A CN 1480616 A CN1480616 A CN 1480616A CN A031229867 A CNA031229867 A CN A031229867A CN 03122986 A CN03122986 A CN 03122986A CN 1480616 A CN1480616 A CN 1480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d
main body
push
case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229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8625C (zh
Inventor
中谷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480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0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86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862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相对箱状主体将盖体锁定的盖体的锁机构及开关装置。使锁闩及撞锁装置不能从上面看见以改善其外观并极力控制锁闩的旋转量从以维持其工作特性的稳定。盖体(3)通过连接片(33B)枢轴支撑在主体(2)上并可转动、并可通过转动而在打开主体的开口部的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借助于锁闩(52)及撞锁装置(6)而把该盖体以可解除的方式锁定在关闭位置的锁机构中,主体具备相应于连结片而安装的锁闩机构,和相对于锁闩机构及连结片可转动地枢轴支撑的臂部(5),臂部形成与撞锁装置进行固定和脱开的锁闩的同时,盖体借助于连结片转动到接近关闭位置时,与该连结片连接动作而与盖体同时转动,就可以使锁闩相对于撞锁装置锁定。

Description

盖体的锁机构及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对箱状主体将盖体进行锁定的盖体的锁机构及开关装置。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箱状主体”是包括各种容器、套、盒等,“盖体”是包括门和遮蔽物等广义的称谓。
背景技术
图14和图15所示是以往的适用于旋转式盖体的开关装置以及锁机构。图14的开关装置是公开在专利文献日本特开平8-184237号公报(第3页-第5页、图1-图7)中的装置,盖体71借助于连结片72枢轴支撑在箱状主体70上并可以旋转,另外通过未图示的加力装置在开启位置的方向上施加的趋向力,以连结片72的枢轴72a为支点通过转动在打开主体70的开口部的开启位置和关闭上述开口部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锁机构是由图14(a)所示的主锁机构和图14(b)所示的防冲击用的副锁机构所组成。主锁机构由以突起的形式设置在盖体71的下面前侧的锁闩73以及附设在主体70的上部边缘与上述锁闩73固定和松开的撞锁装置74所组成。撞锁装置74是连续按押式锁定机构(它也称之为按压关、按压开式,以下相同),它在盖体71从开启位置转动到关闭位置时,固定锁闩73,该固定通过朝盖体71的关闭位置方向按压操作而得以解除。与此相反,副锁机构由设在连结片72上的固定突起75和安装在主体70的相应部位的撞锁装置76组成。撞锁装置76具有锁锤78以及加力部件79,该锁锤78附属有可以上下移动地配置在盒77的、可以与固定凸起75连接的横槽78a,该加力部件79对锁锤78向盒77的上开口方向施加趋向力。而且,在平常时候,在盖体71的关闭位置固定突起75以具有间隙的状态与横槽87a连接。在受到冲击时,锁锤78由于惯性而抵抗如图的加力部件79所施加的力而下降,由于固定凸起75受横槽78a的上端面的连接限制,盖体71通过连结片72固定使其不会随意移动。这样,受冲击时的连结片72由于副锁机构瞬间的强有力的固定,防止了主锁机构的锁定不小心被解除。
图15的开关装置,在专利文献日本特开平9-20177号公报(第2页-第4页、图1-图5)所公开的内容中,盖体81通过两侧的连接片(图示中省略)枢轴支撑在箱状主体80上并可以旋转,另外,通过未图示的加力装置向开启位置方向施加趋向力,以上述连结片82的枢轴82a为支点通过缓冲手段制动的同时使其转动而在打开主体70的开口部的开启位置和关闭上述开口部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锁机构由设置在主体80的背面一侧中间下部的锁闩83和保持在设置在盖体81的后下侧的臂部84上的与上述锁闩83固定和松开的撞锁装置85组成。撞锁装置85,图示中予以省略,由连续按押式锁定机构组成,该机构使得盖体81从开启位置转动到关闭位置时,固定锁闩83,该固定通过朝盖体81的关闭位置方向进行按压操作而得以解除。
上述以往的锁机构,在箱状主体和盖体之间装什么样的机构,虽然有过各种各样的考虑,但从以下各点看来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亦即,图14的主锁机构中,在盖体71的开启位置,撞锁装置74从箱状主体70的上面露出来而使得外观不好,尘埃等也容易附着,盖体71的锁闩73也是个障碍。至于动作,例如,解除固定,使盖体71旋转而由关闭位置切换到开启位置时,由于锁闩73以轴72a为支点作圆弧状运动的同时从撞锁装置74拔出,对固定或者挟持锁闩73的撞锁部件的拉拽容易引发不良动作。图15的锁机构,虽然将撞锁装置85设置在位于盖体81下部的臂部84上而不容易被看见从而改善了上述的外观等,为了确保盖体81在开启位置时撞锁装置85及臂部84的避让位置,如图所示,不得不在箱状主体80的一侧形成缩入内部的空洞部86,这就使得主体内的容积变小,同时盖体71的旋转角度也容易受到制约。另外,要想将盖体81在开启位置时使其收纳到箱状主体80的内侧时,这种结构不能被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盖体的锁机构及开关装置就是以解决以上问题为目的。具体地来说,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将锁闩及撞锁装置做成从上面看不见从而提高其外观特性,并且即使盖体在开启位置时收纳到箱状主体内的状态也能采用,而且极力抑制锁闩的转动量以尽可能维持稳定的工作特性。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将在以下的内容说明中讲明。
为实现上述目的,以图1-图13的例子为特例,本发明的盖体的锁装置,它借助于连结片33B而枢轴支撑在箱状主体上并可以转动、盖体3可以通过转动而在打开该箱状主体2的开口部的开启位置和关闭上述开口部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借助于锁闩52及撞锁装置6将该盖体3以可解除的方式锁定在关闭位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箱状主体2具备对应于上述连接片33B而安装的上述撞锁装置6及相应于上述撞锁装置6和上述连结片33B枢轴支撑并可以转动的臂部5;上述臂部5形成能与上述撞锁装置6固定或松开的上述锁闩52的同时,上述盖体3借助于上述连结片33B而转动,在从上述开启位置接近关闭位置时便与该连结片连接工作而使其与盖体连动而同时转动,就可以使上述锁闩52相对于上述撞锁装置6锁定。
采用具有以上结构特征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相对于箱状主体2与撞锁装置6一起安装有形成锁闩52的臂部5,另外该臂部5相应于盖体3的连结片33B配置并枢轴支撑且可以转动,盖体3以连结片33B的枢轴38为支点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在接近关闭位置时,通过连结片33B与臂部5连接动作而使得该臂部5一起转动,臂部5的锁闩52就被固定在撞锁装置6上。其优点表现在,盖体3的连结片一般枢轴支撑在箱状主体2的侧壁并可以转动,统管将撞锁装置6及带锁闩52的臂部5安装在与该连结片33B对应的箱状主体2的侧壁,也就是安装到从箱状主体2的上面看不见的地方,从而能够维持良好的外观;由于撞锁装置6及带锁闩52的臂部5同时配置在箱状主体2的一侧,盖体3及箱状主体2的上部可以设定成任意形状,也就是说,由于不受如图14和图15所示的撞锁装置等的制约从而能够扩大设计的自由度;将与撞锁装置6固定和松开的锁闩52的移动量或转动量抑制到最小限度来解除如实施例的锁闩52的锁定,盖体3通过转动而从关闭位置切换到开启位置时,锁闩52即使不从撞锁装置6完全拔出也可以解除锁定,从而能够消除上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良动作发生的缺陷。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如下,即: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盖体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臂部5将大致中间部位枢轴支撑在上述箱状主体2上,在一端侧形成上述锁闩52,在另一端侧具有突起54,上述连结片33B与枢轴支撑在箱状主体2上的枢轴38相比更设置在自由端侧并具有嵌合槽35,当上述盖体3转动并在从开启位置靠近关闭位置时该嵌合槽35与上述突起54嵌合,当盖体3由关闭位置向开启位置方向转动到一定角度时脱离。这时,例如,连结片33B与臂部5的连接动作能够通过嵌合槽35及突起54这种简单的形状来实现,另外,配置撞锁装置6的地方可以根据臂部5的长度等任意设定。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盖体的锁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臂部5的配置使其处于盖体3的开启位置、上述锁闩52接近上述撞锁装置6的状态,上述连结片33B在自由端侧的平板部端面具有上述嵌合槽35以及控制凸部36,通过在上述盖体3的开启位置上述突起54碰到上述控制凸部36,上述臂部5受到限制从而不会随意朝上述锁闩52锁定在上述撞锁装置6的方向转动。这时,例如,在将上述的臂部5的转动量抑制到最小限度的同时,由于限制凸部36的存在而防止了臂部5的随意转动,也能够解消锁闩52相对于撞锁装置6发生误动作之虞。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盖体的锁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臂部5配置在上述箱状主体2的侧壁24B外部表面与上述连结片33B之间的同时,上述锁闩52配置在上述撞锁装置6与上述箱状主体2的上突缘部26之间,并通过向下方向的转动而锁定在上述撞锁装置6。这时,例如,相对于侧壁24B的外部表面,由于臂部5顺着连接片33B配置,从而减小了从侧壁24B的突出量,可以如实施例那样简单地控制臂部5的转动范围。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盖体的锁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3通过加力装置7向开启位置方向施加趋向力,上述撞锁装置6由连续按压式锁定机构组成,该连续按压式锁定机构被保持在设置于上述箱状主体2侧壁上的支撑框部28,从锁定上述锁闩52的状态,通过朝上述盖体3的关闭位置方向的按压操作该锁定得以解除。这在公知的锁机构中,由于采用了连续按压式锁定机构,除上述优点外,还具有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盖体的开关装置,该装置的盖体3通过转动而在关闭箱状主体2的开口部的关闭位置和打开上述开口部的开启位置之间切换的同时,配备有向上述开启位置方向施加趋向力的加力装置7、抵抗该加力装置7施加的趋向力、以可解除的方式锁定在上述关闭位置的锁机构、以及制动用的缓冲手段4,这种盖体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箱状主体2的侧壁具有台阶状的上突缘部及设置在该台阶端面上、连通箱状主体内外的窗部26a;上述盖体3具有通过上述窗部26a从箱状主体内向外突出的、借助于枢轴38而枢轴支撑在箱状主体上且可以转动的一对连结片33A、33B;上述缓冲手段4与上述连结片的一方33A连接动作,上述锁机构与上述连结片的另一方33B连接动作的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盖体的锁机构。
以上的发明包括上述锁机构在内的盖体的整体开关动作,也就是说以盖体的开关装置作为特定的装置。该开关装置,除了上述锁机构的优点外,因上述锁机构和缓冲手段4与连结片33A,33B连接动作而得到简化,由于通过与盖体3的连结片33A,33B所对应的窗部26a从箱状主体2内部向外突出,即使盖体3在开启位置被收纳进箱状主体2内,在箱状主体2内部没有配置机构部从而维持了外观特性的同时还能维持主体内造型的自由度。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如实施例中所列举的最佳的开关装置或者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发明的锁机构的容器例子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容器的上部和沿A-A线的截面图。
图3为图2的沿B-B线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容器在盖体的关闭位置时两侧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图1的容器在盖体的开启位置时两侧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容器的撞锁装置工作的模式工作图。
图7是表示上述撞锁装置工作的模式工作图。
图8是表示上述撞锁装置工作的模式工作图。
图9是表示其他结构的上述撞锁装置的模式工作图。
图10是表示上述容器的简要结构的分解图。
图11是表示上述容器的箱状主体的细节部分图。
图12是表示上述容器的盖体的细节部分图。
图13是表示上述锁机构的臂部细节部分图。
图14是表示以往的锁机构图。
图15是表示其它的以往的锁机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图1-图13所示为适用本发明的盖体的开关装置(容器)及锁机构。图1表示装置整体,图1(a)是盖体在打开位置的立体图,图1(b)是盖体在关闭位置的立体图。图2和图3表示装置的细节,图2(a)是装置的顶视图,图2(b)是图2(a)的沿A-A线的截面图,图3是图2(a)沿B-B线的截面图。图4(a)、(b))是盖体在关闭位置时的各侧视图。图5(a)、(b)是盖体在打开位置时的各侧视图。图6-图8表示撞锁装置的构成及动作。图6是锁闩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图7是锁闩被锁定的状态,图8是在该锁定状态下受到冲击的状态。各(a)是图1的撞锁装置沿前后方向取的断面状态,各(b)是同一撞锁装置沿左右方向取的断面状态。图9所示为上述撞锁装置的其他实例。图10是将装置整体分解后的简图,图11表示箱状主体的细节部分图,图11(a)是顶视图,图11(b)是正视图,图11(c)是沿图11(a)的C-C线的截面图,图11(d)及图11(e)是各侧视图。图12表示盖体的细节部分,图12(a)是顶视图,图12(b)是正视图,图12(c)是图12(a)沿D-D线的截面图,图12(d)及图12(e)各侧视图。图13表示臂部的细节部分,图13(a)是侧视图,图13(b)是仰视图。
以下的说明中,首先,叙述使用本发明的锁机构的开关装置(容器)的整体结构、组装及基本操作、锁机构及其动作。
有关整体结构如下:
实施例的容器1是作为如装备在车室内的中央控制台(的凹处)和仪器面板(的凹处)的容器来开发的,其箱状主体2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是按照使用本发明的盖体3来进行开关的例子。但是,作为发明对象,盖体3可以是通过转动而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的形式,对其适用范围及用途没有特别的限制。主体2的收容部21是空心的,但其内部等可以根据使用制品的形式而设计成各种形式。主体2的开口部可以只要备有通过转动而切换盖体3的开启和关闭这样的重要部件。因而,盖体3不局限于在关闭位置时几乎为水平方向而在开启位置时几乎为垂直方向那样的形式,例如,像日本特许申请2001-12455号那样将主体2的前侧开口,也可以配置成在关闭位置时在大致上下的方向,在开启位置时在大致水平方向。也就是说,作为容器1,只要盖体3相对于主体2的开口部是通过转动来切换其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就可以。并且,盖体3的开关装置,是由使盖体3相对于主体2的开口部通过转动来切换其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的机构,最好由在关闭位置锁定盖体3的锁机构及臂部5一起的制动用的缓冲手段4和作为加力装置的施力弹簧7所构成。另外,主要部件的主体2及盖体3和臂部5,都是注射成型而制成的树脂制品。
其中,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箱状的主体2做成粗略划分为其内部21是由相互面对的长侧壁22、23,和短侧壁24A、24B,底壁25的、上部开口的容器状。两侧壁24A、24B的上端做成台阶状或者断面大致呈L形的上突缘部26,侧壁23与该上突缘部26的相应部分连结的状态而形成使内部21扩大的突出的鼓出部27。在上突缘部26的略呈L形的水平边的台阶端面上,设置有上下贯穿形成在与侧壁23相对的两侧的窗部26a、26a。各窗部26a与侧壁23之间保持间隙,在与内部21所对应的侧壁24A、24B的外侧面开口。另外,在侧壁24A的外面设置轴支撑部29a和承受部29b。在侧壁24B的外面设置轴支撑部29a、29c和支撑框部28。两侧的轴支撑部29a位于同轴线上,并通过连接片33A、33B而枢轴支撑盖体3。承受部29b位于轴支撑部29a的下侧,装配有如图4所示的缓冲手段4。该缓冲手段4具有装配在盒40中的转动齿轮41,定位配置在承受部29上并用螺丝等固定安装。缓冲结构是由众所周知的旋转式油压缓冲器等构成的,是转动齿轮41受到盒40内的工作油的阻尼力而制动的类型。轴支撑部29c与所对应的轴支撑部29a相比位于其斜下方,并枢轴支撑臂部5。在轴支撑部29c的上方设置了固定弹簧用的肋条29d等。支撑框架部28是由与轴支撑部29c保持一定间隔、相互面对的凸片28a、28b及连接该一对凸片并在与侧壁24B之间形成框架的连接片28c等形成的。在支撑框架部28上通过从上方插入后面讲的单元化的撞锁装置6进行组装。
盖体3,如图10及图12所示,由下盖30以及上盖或者上罩31组成,呈其大小可塞入主体2的开口部的平板状,在下盖30的两侧设有突起的连结片33A、33B。两连结片33A、33B设有在同一轴线上的轴孔33a,比该轴孔33a靠前的部分做成扇形的板部33b。在连结片33A的板部33b的端面上形成有连续的圆弧状齿轮部34。该齿轮部34与缓冲手段4的转动齿轮41咬合。在连结片33B的板部33b的圆弧状的两端设置有嵌合槽35和控制凸部36,另外,还设置有从轴孔33a延续到嵌合槽35近前的固定槽33d。嵌合槽35是朝向轴孔33a的凹槽,该凹槽的外壁35a做成向外高出一段。另外,此例中,还在设置在下盖30上的凹部32a、32b处组装了支架39a和使该支架39a向突出方向转动的操作按钮39b。但是,该支架39a等也可以被省略。
臂部5,如图10-图13所示,用于连接并致动保持在支撑框架部28上的撞锁装置6与连结片33B、具有在其一端形成的宽幅的板部51、在另一端形成的锁闩52、以及设置在大致中间部位的轴孔53。在板部51的下角部设置有突起54。突起54是具有可在上述嵌合槽35中自由移动的外径的柱状。锁闩52从臂部5的前端向下延伸变细,同时在前端的一面设置了突起的爪部52a。爪部52a位于内侧面,突起54位于外侧面。
有关组装及基本操作如下。
将以上的盖部3以及臂部5安装到主体2上。该安装作业,例如,将上述的缓冲手段4和撞锁装置6相对于主体2装配之后,再安装臂部5,最后装配盖体3。臂部5,如图11(d)所示,将上述轴支撑部29c嵌入轴孔53以杠杆式枢轴支撑。于是,壁部5因自重而使得宽幅的板部51一侧向下方移动。由于该移动,臂部5的锁闩52的爪部52a就位于撞锁装置6内,锁闩52的上部接近上突缘部26,就限制了沿图中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即,采用这种结构,只要臂部5由图11(d)的位置以轴支撑部29c为支点逆时针稍微转动一点(约3-10度,比盖体3的转动量更小)时,就会被固定(锁)在撞锁装置6上。这是为了解决在课题中所述的缺点,抑制锁闩52与撞锁装置6连接或脱开的移动量,从而可靠地消除锁闩52相对于撞锁装置6的误动作。
在盖体3的安装作业中,将连结片33A、33B从各窗部26a插入相应的侧壁24A、24B的外面,借助于筒状轴衬37以及轴用螺丝38而相对于如图3以及图4所示的轴支撑部29a枢轴支撑。这时,如图11(d)所示,在支撑部29a预先装上加力弹簧7。加力弹簧7具有被保持在支撑部29a的卷簧部,其下侧的另一端7b被固定在上述的肋条29d上,上侧的一端7a在施加趋向力的同时被固定在连结片33B的固定槽33d上。由此,盖体3以连结片33A,33B的螺丝38为支点通过加力弹簧7施加的趋向力由图4的关闭位置向图5的开启位置旋转约90度,或者,抵抗加力弹簧7施加的趋向力向关闭位置进行关闭操作。在该转动过程中,上述的齿轮部34与转动齿轮41咬合并通过该咬合减缓速度,而且受到缓冲手段4的制动。因此,盖体3由关闭位置到开启位置一直能够以大致恒定的速度转动。在开启位置,如图5所示,由于盖体3在主体2的鼓出部27内往下侧移动,所以维持了良好的外观,同时,突起54与限制凸部36接触从而控制臂部5不会随意向将锁闩52固定在撞锁装置6的方向旋转。也就是说,该结构兼有使突起54与嵌合槽35嵌合以使臂部5与连结片33B连接致动的功能和在控制凸部36控制臂部5的旋转范围的功能。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锁机构。
本发明的锁机构由上述的连结片33B、臂部5和撞锁装置6构成。撞锁装置6具有如图6-图8所示例子的结构或者如图9然所示例子的结构。锁闩机构由连续按压式锁定机构构成,该机构在将盖体3一边向关闭位置方向按下一边转动时锁定,进而在同一方向按压后把手松开时就解除锁定,并具有类似图14(b)的吸收冲击功能。另外,图9(a)-(c)是表示对应的图6-图8的各(b),对相同的部件及部位赋予相同的标号。
图6-图8的撞锁装置6,由保持在上述支撑框部28的盒60、配置在盒60上可以上下移动的撞锁部件62、设置在撞锁部件62上的弹性固定部63以及心形凸轮槽65、跟踪凸轮槽65的栓64、对栓64施加趋向力的板簧67、配置在撞锁部件62的正下方的随动件66,使撞锁部件62趋向上方的弹簧部件68、使随动件66趋向上方的弹簧部件69组成。盒60为上下贯通的筒形,其上部60a形成于被固定在支撑框架部28的大直径部,具有使得前壁偏中间的位置空缺的开口60b、贯穿下侧的前后壁的导向孔60c、以及设置在内部中间偏下的隔离壁61。在隔离壁61上,设置了上下贯通的窗口61a,另外,在其上面设置有固定弹簧部件68下侧的轴等。撞锁部件62具有前侧的凸轮槽65、在上部前侧和后侧之间形成的大致的U形部,并利用该U形部的后侧部分而设置的弹性固定部63、以及在上述U形部的下侧设置的配置弹簧部件68上侧的空洞部。而且,撞锁部件62在与弹簧部件68一起插入盒60的状态下,通过弹簧部件68施加的趋向力使其上部由盒60突出出来(非固定状态)。随动件66具有插入窗口61a的固定部66a、嵌入导向孔60c的凸起部66b、以及将弹簧部件68配置在空隙内的空洞部。然后,随动件66相对于盒60从下侧插入,通过凸起部66b被固定的同时,由导向孔60c控制上下移动的范围。在栓64的基端64b被固定在固定部66a的状态下,前端64a朝凸轮槽65突出并跟踪凸轮槽65。板簧67装配在盒60的下侧的前后壁上,其一端侧从开口60b进入盒60内按压栓64,使前端64a能以一定压力与凸轮槽65接触。弹簧部件69,在装配该板簧67时配置在随动件66的空洞部与板簧67的相应部分之间,对随动件66向上方施加一定的的趋向力。另外,上述凸轮槽65,在图6(a)中,由从下侧向左上侧延伸的诱导槽65a、位于诱导槽65a的上侧的左右分开的固定用诱导槽65b和解除用诱导槽65d,在诱导槽65b、65d之间下侧的固定槽65c、以及从该诱导槽65d向下侧延伸的复位槽65e等构成。弹性固定部63具有设置在弹性片上端的爪部63a,如图7所示,撞锁部件65抵抗弹簧部件68由上述的锁闩52向下按压时移动到盒60内,通过该移动使U形部向狭窄的方向弹性变位并使爪部63a固定爪部52a(固定状态)。
对此,图9的撞锁装置6,与上述图6-图8的部件及配置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随动件66A在盒60内的下侧通过轴66c枢轴支撑而只能转动一定角度,另外,它还有随动件66A突出设置于上片一侧、以承受并限制撞锁部件62的相应部分(下端突起部62a)的突起承受部66d。即,该撞锁装置6一旦由于冲击等受到上下方向的负荷时,随动件66A抵抗弹簧部件69的趋向力并以轴66c为支点向一个方向(本例为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该转动,随动件66A的突起承受部66d与撞锁部件62的下端突起部62a接触,并通过该接触而阻止撞锁部件62向下的移动(在受到冲击时,这有利于将盖体3的移动量比控制得比上述图6-图8的移动量更小),从而使栓的前端64a不会从固定槽65c朝解除固定用诱导槽65d也就是朝解除固定的位置随意滑动。
下面,对盖体3的锁机构的细节的动作加以说明。
在以上的结构中,盖体3处于开启位置时,如图5和图6或图9(a)所示,臂部5虽没有与连接片33B连接动作,但锁闩52被插入撞锁部件62的U形部内,或者,突起54碰上限制凸部36。因此,即使臂部5受到冲击,只要连接片33B不转动,由于突起54与限制凸部36的存在,它也不会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也就是锁闩52不会朝按下撞锁部件62的方向转动而导致不小心被锁定在撞锁装置6上。另外,盖体3从开启位置抵抗加力弹簧7的趋向力而向关闭位置方向转动,但在盖体3在即将到达最终关闭位置之前,形成连接片33B的嵌合槽35的外壁35a(参照图12(e))与突起54相接触。臂部5在外壁35a与突起54接触后连接动作,随着突起54进入嵌合槽35,其与连结片33B连动而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于是,锁闩52如图4及图7或图9(b)所示抵抗弹簧部件68的趋向力将撞锁部件62按下。同时,栓64的前端64a从上述诱导槽65a进入固定用诱导槽65b,将手从盖体3离开时就与固定槽65c固定。通过该固定而使盖体3被保持在关闭位置。
要把盖体3切换到开启位置时,再度按压盖体3,然后解除该按压力(松开按压的手)。于是,栓64的前端64a,从上述固定槽65c经解除用诱导槽65d、复位槽65e再返回到诱导槽65a,同时,撞锁部件62切换到当初的图6或图9(a)的状态,盖体3通过加力弹簧7而自动地转动切换到开启位置。这种结构,即使锁闩52从锁定状态变到非锁定状态,其与撞锁部件62接触或接近的方式与从前也有很大的差异。其结构与课题部分所列举的以往的锁闩以圆弧运动从撞锁部件脱离的结构相比,能够可靠地消除不良动作的缺陷。
可是,容器1中,由于追尾事故施加的来自车体的巨大冲击,该冲击作用在锁机构上也存在因误动作而导致锁定被解除之虞,一旦锁定不小心被解除,就存在盖体3自动地向开启位置转动的危险。采用这种结构就可以作为防止那种误动作的对策。即,因追尾事故而承受重大的负荷时,图6-图8的结构中,随动件66抵抗弹簧部件68的趋向力而下降,通过该下降,由于栓64与撞锁部件62一起向下移动,维持了与固定槽65c的固定状态,就不会不小心解除与固定槽65c的固定状态。图9的结构中,随动件66A抵抗弹簧部件68的趋向力并以轴66c为支点朝一个方向旋转,伴随该旋转凸起承受部66d变换位置。撞锁部件62的凸起承受部66d与下端凸起部62a接触,通过该接触状态阻止向下的移动,其结果使得拴64的前端部64a从固定槽65c沿固定用诱导槽65b滑动,从而不会不小心解除与固定槽65c的固定状态。像这样的动作,与图14(b)的副锁机构的动作类似,但作为锁机构被简化,同时在其作用于与盖体3分离的臂部5一侧的锁闩52这方面有其特有的结构。但是,作为本发明的撞锁装置6,也可以被省略而简化像以上的随动件66、66A及弹簧部件69也就是吸收冲击功能,并且,用如特公平3-53430号和特公平7-26504号公报所公布的众所周知的锁闩机构也无妨。
按照以上的说明,关于本发明盖体的锁机构及开关装置,撞锁装置和带锁闩的臂部一起都可以被安装到箱状主体中不易看到的地方,既维持其外形美观,又使得盖体及箱状主体的形状不容易受到撞锁装置等的制约从而扩大了设计自由度、能够抑制锁闩与撞锁装置锁定或解除锁定时的移动量,从而消除发生课题中所列举的不良动作之虞,并具备其它优良的效果。

Claims (6)

1.一种盖体的锁机构,它借助于连结片而枢轴支撑在箱状主体上并可以转动、盖体可以通过转动而在打开该箱状主体的开口部的开启位置和关闭上述开口部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借助于锁闩及撞锁装置将该盖体以可解除的方式锁定在关闭位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箱状主体具备对应于上述连接片而安装的上述撞锁装置及相应于上述撞锁装置和上述连结片枢轴支撑并可以转动的臂部;上述臂部形成能与上述撞锁装置固定或松开的上述锁闩的同时,上述盖体借助于上述连结片而转动,在从上述开启位置接近关闭位置时便与该连结片连接工作而使其与盖体连动而同时转动,就可以使上述锁闩相对于上述撞锁装置锁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的锁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臂部将大致中间部位枢轴支撑在上述箱状主体上,在一端侧形成上述锁闩,在另一端侧具有凸起,上述连结片与枢轴支撑在箱状主体上的枢轴相比更设置在自由端侧并具有嵌合槽,当上述盖体转动并在从开启位置靠近关闭位置时该嵌合槽与上述凸起嵌合,当盖体由关闭位置向开启位置方向转动到一定角度时脱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体的锁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臂部的配置使其处于在盖体的开启位置、上述锁闩接近上述撞锁装置的状态,上述连结片在自由端侧的平板部端面具有上述嵌合槽以及控制凸部,通过在上述盖体的开启位置上述凸起碰到上述控制凸部,上述臂部受到限制从而不会随意朝上述锁闩锁定在上述撞锁装置的方向转动。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盖体的锁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臂部配置在上述箱状主体的侧壁外部表面与上述连结片之间的同时,上述锁闩配置在上述撞锁装置与上述箱状主体的上突缘部之间,并通过向下方向的转动而锁定在上述撞锁装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盖体的锁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通过加力装置向开启位置方向施加趋向力,上述撞锁装置由连续按压式锁定机构组成,该连续按压式锁定机构被保持在设置于上述箱状主体侧壁上的支撑框部,从锁定上述锁闩的状态,通过朝上述盖体的关闭位置方向的按压操作该锁定得以解除。
6.一种盖体的开关装置,该装置的盖体通过转动而在关闭箱状主体的开口部的关闭位置和打开上述开口部的开启位置之间切换的同时,配备有向上述开启位置方向施加趋向力的加力装置、抵抗该加力装置施加的趋向力、以可解除的方式锁定在上述关闭位置的锁机构、以及制动用的缓冲手段,这种盖体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箱状主体的侧壁具有台阶状的上突缘部及设置在该台阶端面上、连通箱状主体内外的窗部;上述盖体具有通过上述窗部从箱状主体内向外突出的、借助于枢轴而枢轴支撑在箱状主体上且可以转动的一对连结片;上述缓冲手段与上述连结片的一方连接动作,上述锁机构与上述连结片的另一方连接动作的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盖体的锁机构。
CNB031229867A 2002-09-04 2003-04-23 盖体的锁机构及开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86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58721 2002-09-04
JP2002258721A JP3952289B2 (ja) 2002-09-04 2002-09-04 蓋体のロック機構及び開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0616A true CN1480616A (zh) 2004-03-10
CN1238625C CN1238625C (zh) 2006-01-25

Family

ID=32024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2298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8625C (zh) 2002-09-04 2003-04-23 盖体的锁机构及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952289B2 (zh)
CN (1) CN1238625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91582C (zh) * 2006-05-15 2010-02-24 株式会社岛野 保温箱的开闭装置
US8123261B2 (en) 2006-12-21 2012-02-28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Lid lock structure of storing box for vehicle
CN112088104A (zh) * 2018-06-05 2020-12-15 株式会社利富高 盖加载构造
CN113944383A (zh) * 2021-10-27 2022-01-18 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双侧锁定装置
CN114075895A (zh) * 2020-08-21 2022-02-22 路玛特株式会社 密封盒用凸轮丝一触式锁定装置
WO2022078368A1 (zh) * 2020-10-15 2022-04-21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1720B2 (ja) * 2004-08-30 2010-09-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353528B2 (ja) * 2005-02-02 2009-10-28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ラッチ装置
KR100901419B1 (ko) * 2008-05-22 2009-06-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트레이 장치
JP5089645B2 (ja) * 2009-05-08 2012-12-05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ラッチ装置
JP7266493B2 (ja) * 2019-08-13 2023-04-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クーラーボックス
JP7266494B2 (ja) * 2019-08-13 2023-04-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クーラーボックス
KR102474822B1 (ko) * 2020-10-22 2022-12-07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자동차용 트레이커버 잠금장치
CN113370881B (zh) * 2021-06-18 2022-11-29 四川华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氢气存储罐转移的结构装置
CN115072161B (zh) * 2022-07-11 2023-06-23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空间翻转式箱盖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91582C (zh) * 2006-05-15 2010-02-24 株式会社岛野 保温箱的开闭装置
US8123261B2 (en) 2006-12-21 2012-02-28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Lid lock structure of storing box for vehicle
CN112088104A (zh) * 2018-06-05 2020-12-15 株式会社利富高 盖加载构造
CN112088104B (zh) * 2018-06-05 2024-02-09 株式会社利富高 盖加载构造
CN114075895A (zh) * 2020-08-21 2022-02-22 路玛特株式会社 密封盒用凸轮丝一触式锁定装置
WO2022078368A1 (zh) * 2020-10-15 2022-04-21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CN113944383A (zh) * 2021-10-27 2022-01-18 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双侧锁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8625C (zh) 2006-01-25
JP2004092340A (ja) 2004-03-25
JP3952289B2 (ja) 200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8625C (zh) 盖体的锁机构及开关装置
US8235428B2 (en) Lock unit having a slotted pawl
US8827108B2 (en) Cup holder
CN101311483B (zh) 把手装置
US6896315B2 (en) Sliding door guide carriages and running rails on motor vehicles
CA2766241A1 (en) Door lock release mechanism for automobile door
CN101915029B (zh) 一种锁出控制机构以及具有该机构的联环门锁
JP2020531718A (ja) フラッシュハンドルを備える自動車のドアリーフの施錠システム
CN112796571A (zh) 柜门扇锁闭结构
KR100747227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아웃사이드 핸들
EP2065547B1 (en) Natural ventilation window
JP4876931B2 (ja) 自然換気窓
JP2011116493A (ja) エレベータの籠ドア装置
JP5096935B2 (ja) 戸当り
CN214740539U (zh) 柜门扇锁闭结构
US3582120A (en) Cargo door latching mechanism
KR100539421B1 (ko) 차량용 슬라이드 도어의 안전 장치
KR100466239B1 (ko) 일체형의 테일게이트 및 플립업 글래스 연결구조
KR102681921B1 (ko) 관성 링크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용 출몰형 아웃사이드 도어 핸들 조립체
KR102640772B1 (ko) 도어 래치볼트 조립체
JP2005097866A (ja) ハンドル操作による施錠装置
KR200482954Y1 (ko) 픽업트럭의 적재함 게이트 록킹 장치
KR100539420B1 (ko) 차량용 슬라이드 도어의 안전 장치
JPH07102839A (ja) 強制ロック機構付キャビネット
JPH0714618Y2 (ja) 扉体における接床部材の上下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25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