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73428A - 静态图像拾取装置及其拾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静态图像拾取装置及其拾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73428A
CN1473428A CNA028028813A CN02802881A CN1473428A CN 1473428 A CN1473428 A CN 1473428A CN A028028813 A CNA028028813 A CN A028028813A CN 02802881 A CN02802881 A CN 02802881A CN 1473428 A CN1473428 A CN 1473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ll image
light
infrared
pick
image p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028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4225C (zh
Inventor
大地庆和
小柳正和
����һ
三瓶贤一
小山隆浩
织户俊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73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3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42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422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02B7/30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using parallactic triangle with a base line
    • G02B7/32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using parallactic triangle with a base line using active means, e.g. light e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 Focusing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 Viewfinder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字静态照相机(1)通过红外线图像拾取执行图像定位过程并使用闪光或低速快门通过可见光图像拾取执行静态图像拾取过程。在自动聚焦期间,用于帮助自动聚焦的可见光源(23)被安排发射可见光,其被发射用于执行自动聚焦。甚至在暗处中的图像拾取的低勒克斯环境下,上述数字静态照相机也能通过使取景器显示将被成像的对象执行图像定位过程,以使用户能确认将被成像的内容。而且,甚至之后当使用闪光发射和低速快门执行可见光图像拾取时,精确聚焦也能获得。

Description

静态图像拾取装置及其拾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如CC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这样的光电转换器电子地拾取静态图像的静态图像拾取(stillimage pick-up)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图像传感器作为光电转换器的一种被称为所谓数字静态照相机(digital still camera)的电子静态图像拾取装置迄今已被广泛使用。
在这种数字静态照相机中,也在具有常规银盐胶片(silver salt film)的照相机中,同样提供了闪光功能或低速快门功能等,以便在如夜间或暗处这样的低照明环境下补充光强的不足。闪光功能是通过使用如氙灯之类的放电管发射一瞬间强光以将光加到被摄对象上的功能。另外,低速快门功能指在CCD中实施长时间的电荷存储的功能。
在上述数字静态照相机中,当CCD检测的图像被显示在如用作取景器(finder)的液晶面板上时,被摄对象的图像在它被拍摄前在低照明环境下不能显示在取景器上。即在低照明环境下,即使当静态图像能被拍摄时,用户也不能执行图像定位过程(framing process)来在取景器上显示拾取的图像,以使用户在拍摄被摄对象前可辨认该被摄对象的位置或构图(composition)。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最近提出了具有红外拍摄功能的数字静态照相机,即当红外切除滤光器(infrared cut filter)从光路退回时,用红外线照射被摄对象且执行图像定位过程。
图1显示了CCD的波长敏感特性(wavelength sensitivity characteristics)A和红外切除滤光器的波长透过特性(wavelength passing characteristics)B。如图1所示,该CCD不仅对可见光而且对具有约700nm或以上波长的红外线具有足够的敏感性。相反,红外切除滤光器不透过具有约700nm或以上波长的红外线。在常规拍摄中,因为红外线下的曝光被禁止,红外切除滤光器被插入用于拍摄图像的光的光路中。另一方面,在红外线拍摄中,红外切除滤光器退回到光路外,此外,用来自照相机机身提供的红外光发射装置的红外线照射被摄对象,而其反射光被拍摄。由此,在具有这样一种红外拍摄功能的数字静态照相机中,红外拍摄在图像定位过程中被执行。在静态图像拍摄时,红外线发射被停止而通过使用代替其的闪光功能或低速快门功能可见光拍摄被执行。因此,甚至在低照明环境下,在被摄对象被拍摄前,该被摄对象位置或构图(composition)也能被辨认并能如用户所希望将该被摄对象置于一个取景框(frame)中。
上述数字静态照相机通常具有自动实现聚焦的自动聚焦功能。数字静态照相机的自动聚焦系统包括各种系统。作为其中之一,有一种使用聚焦图像比几乎不聚焦图像具有更多的高频分量这样的图像特性的自聚焦检测系统。自聚焦检测系统是这样的系统,聚焦透镜位置移动并且实际拾取图像的高频分量被检测,焦点被设置在具有最多高频分量的透镜位置处。
然而,透镜中存在色差,红外线发射和可见光发射之间的焦距不同。因此,例如,即使当同一被摄对象的图像从同一位置被拾取时,红外线拍摄与可见光拍摄之间的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也不同。由此,在图像定位过程中执行红外线拍摄以及在拍摄静态图像时执行使用闪光等的可见光拍摄的情形下,当依照基于红外线照射下的拾取图像的自聚焦检测系统执行自动聚焦过程时,一个图象发晕和模糊的静态图像被拍摄。
而且,即使当自动聚焦过程仅仅由红外线被切除的自然光执行时,在低照明状态下获得的图像也具有非常低的对比度。因此,使用自聚焦检测系统检测聚焦位置首先是困难的。
如上所述,当红外线拍摄在图像定位过程中执行以及使用闪光等的可见光拍摄在拍摄静态图像中执行时,精确执行检测静态图像的聚焦位置的自动聚焦过程是非常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静态图像拾取装置和一种静态图像拾取方法,其中图像定位过程可实现为:即使在如拍摄暗处的低照明环境下将被拾取的被摄对象的图像也可被显示在取景器上,以便允许用户辨认拍摄图像的内容,然后,即使当使用闪光照射或低速快门执行可见光拍摄时,精确聚焦也可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静态图像拾取装置包括:光电转换器,来自被摄对象的图像拾取光入射其上,用于将图像拾取光转换为电信号并拾取图像;取景器,用于将光电转换器拾取的图像显示在其上;红外去除滤光器,被提供以插入或退出图像拾取光的光路,用于去除图像拾取光的红外分量;红外光发射部件,将红外线加到所述被摄对象;辅助光施加部件,将可见光加到所述被摄对象;记录部件,记录由光电转换器拾取的静态图像;以及主控部件,根据过程的转换操作分别控制各部件,所述过程包括在取景器上显示将被拾取的被摄对象图像的图像定位过程、根据由所述光电转换器拾取的拾取图像检测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的聚焦过程及拾取和记录静态图像的静态图像拾取过程,其中,主控部件控制:在图像定位过程中所述红外去除滤光器退出光路以及红外线从所述红外光发射部件发射,在聚焦过程中来自所述红外光发射部件的红外线的发射停止而来自所述辅助光施加部件的可见光发射以及在静态图像拾取过程中所述红外去除滤光器插入光路且上述聚焦透镜移动到上述聚焦过程期间检测的聚焦位置以便拾取静态图像。
在根据本发明的静态图像拾取装置中,图像定位过程由红外拾取图像实现而可见光拍摄通过使用闪光或低速快门在静态图像拾取过程中实现。在自动聚焦中,红外线发射停止以便将辅助可见光加到被摄对象。
根据本发明的静态图像拾取方法是通过使用光电转换器电子地拾取静态图像的静态图像拾取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或自动选择切换过程,所述过程包括在取景器上显示将被拾取的被摄对象图像的图像定位过程、根据由上述光电转换器拾取的拾取图像检测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的聚焦过程及拾取和记录静态图像的静态图像拾取过程;在所述图像定位过程中,将去除图像拾取光的红外分量的红外去除滤光器退出光路并将红外线加到所述被摄对象;在所述聚焦过程中,停止红外线的发射并将辅助可见光加到所述被摄对象;以及在所述静态图像拾取过程中将所述红外去除滤光器插入在光路上并移动所述聚焦透镜到上述聚焦过程期间检测的聚焦位置以便拾取静态图像。
在根据本发明的静态图像拾取方法中,图像定位过程由红外拾取图像实现而可见光拍摄通过使用闪光或低速快门在静态图像拾取过程中实现。在自动聚焦中,红外线发射停止以便将辅助可见光加到被摄对象。
通过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会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CCD的红外切除滤光器的波长敏感特性图。
图2是显示一个应用本发明的数字静态照相机的方框图。
图3是显示常规操作模式中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
图4是显示低照明操作模式中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描述将本发明应用于电子地拾取静态图像的数字静态照相机的一个示例。
应用本发明的数字静态照相机1具有图2所示的结构。
如图2所示,应用本发明的数字静态照相机1包括透镜部件11、CCD 12、定时信号生成电路(TG)13、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4、模拟/数字转换电路(A/D)15、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6、取景器17、记录电路18、快门释放按钮19、模式改变开关20、闪光发射部件21、闪光驱动电路22、AF辅助光发射部件23、AF辅助光驱动电路24、红外光发射部件25、红外驱动电路26和主控部件27。
CCD 12将通过透镜部件11形成于光接收表面的被摄对象图像的图像拾取光对每个像素转换为电信号并在一个屏幕输出图像信号。由CCD 12输出的图像信号供给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4。
当CCD 12存储和读出一个屏幕的图像信号时,定时信号生成电路13生成各种需要的驱动脉冲。从定时信号生成电路13生成的各种脉冲被供给CCD 12并用作为图像拾取过程或图像信号的输出过程的定时信号。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4对从CCD 12供给的图像信号执行如采样或放大这样的模拟处理。从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4输出的图像信号被供给模拟/数字转换电路15。
模拟数字转换电路15以指定采样率对从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4供给的模拟图像信号采样以将该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从模拟/数字转换电路15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被供给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6。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6从模拟/数字转换电路15供给的数字图像信号生成成像、拾取静态图像、自动聚焦、光度测定等必需的各种信号。即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6如在图像定位过程中,从输入图像信号生成显示图像信号,并将该显示图像信号供给取景器17。在拾取静态图像时,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6从上述输入图像信号生成一帧静态图像信号,压缩该静态图像信号,然后将压缩的静态图像信号供给记录电路18。此外,在自动聚焦时,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6从上述输入图像信号检测一个屏幕中的指定区域的高频分量,生成显示高频分量的参数并将该参数供给主控部件27。此外,在光度测定过程时,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6从上述输入图像信号检测一个屏幕中的指定区域的光通量分量,生成显示其光通量水平的参数并将该参数供给主控部件27。
取景器17是电子类型的显示装置,如由液晶面板组成。在图像定位过程中,显示图像信号从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6输入至取景器17,且该图像信号被显示。即在取景器17上,形成于CCD 12的光接收表面的被摄对象图像在除了拾取静态图像以外的时候被显示。
记录电路18在拾取静态图像时将从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6输出的静态图像信号记录在如存储卡的记录介质上。
快门释放按钮19是一个由用户操作的瞬间按动开关。快门释放按钮19具有区别和切换三个状态的功能,三个状态包括开关没有按下的状态(关)、开关被完全按下的状态(完全按下)和开关被按下一半的状态(半按下)。快门释放按钮19的这三个按动状态(关、半按下、完全按下)由主控部件27区别。数字静态照相机1在每个按动状态下的操作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模式改变开关20是一个由用户操作的变换开关。模式改变开关20是切换数字静态照相机1的拍摄模式到常规拍摄模式和低照明拍摄模式的开关。模式改变开关20的开关状态由主控部件27区别。数字静态照相机1在每个模式下的操作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闪光发射部件21是如氙灯的放电装置,氙灯被称为所谓放电管(strobe)或频闪放电管(speed light),可以瞬间发射强光以将该光加到被摄对象。换句话说,闪光发射部件21能将强烈的闪光加到被摄对象。闪光发射部件21被附加到如机壳的前表面或上部以便将光用于其图像将被拾取的被摄对象。即闪光发射部件21被提供以在透镜的光轴方向从透镜向前应用光。闪光发射部件21由闪光驱动电路22驱动且其光发射定时由主控部件27控制。
AF辅助光发射部件23是发射可见光的可见光发射装置,如发光二极管、激光发射部件、灯等。AF辅助光发射部件23与闪光发射部件21不同,且不能瞬间发射光,但连续发射实际规定数量的可见光。该AF辅助光发射部件23也被附加到如机壳的前表面或上部以便将光用于其图像将被拾取的被摄对象。即AF辅助光发射部件23被提供以在透镜的光轴方向从透镜向前应用光。AF辅助光发射部件23由AF辅助光驱动电路24驱动且其光发射定时由主控部件27控制。
红外光发射部件25是红外线的光发射装置。红外光发射部件25同样不同于闪光发射部件21,且不能瞬间发射光,但连续发射实际规定数量的红外线。该红外光发射部件25也被附加到如机壳的前表面或上部以便将光用于其图像将被拾取的被摄对象。即红外光发射部件25被提供以在透镜的光轴方向从透镜向前应用光。红外光发射部件25由红外线驱动电路26驱动且其光发射定时由主控部件27控制。
主控部件27控制数字静态照相机1的各部件。
透镜部件11包括缩放透镜31、聚焦透镜32、红外切除滤光器33、光圈叶片34和快门叶片35。这些成员形成一个光学系统,用于在CCD 12的光接收表面形成来自被摄对象的图像拾取光的图像。此外,透镜部件11包括驱动缩放透镜31的缩放透镜驱动部件41、驱动聚焦透镜32的聚焦透镜驱动部件42、驱动红外切除滤光器33的滤光器驱动电路43、驱动光圈叶片34的光圈驱动部件44和驱动快门叶片35的快门驱动部件45。
缩放透镜31被提供在其光轴对应从CCD 12的光接收表面的实质中心部分的延长的垂直线位置。缩放透镜31被提供以便其在光轴上可前后线性移动。在CCD 12的光接收表面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拾取放大率根据缩放透镜31的移动位置改变。缩放透镜31的移动位置通过缩放透镜驱动部件41由主控部件27控制。
聚焦透镜32被提供在其光轴对应从CCD 12的光接收表面的实质中心部分的延长的垂直线位置。聚焦透镜32被提供以便其在光轴上可前后线性移动。在CCD 12的光接收表面形成的图像的聚焦位置根据聚焦透镜32的移动位置改变。聚焦透镜32的移动位置通过聚焦透镜驱动部件42由主控部件27控制。
红外切除滤光器33被提供以便其选择切换退出或插入其图像形成于CCD 12的光接收表面的图像拾取光的光路。这里,红外切除滤光器33插入光路表示红外切除滤光器33被安排在其图像形成于CCD 12的图像接收表面的图像拾取光通过的位置。此外,红外切除滤光器退出图像拾取光线的光路表示红外切除滤光器33被安排在其图像形成于CCD 12的光接收表面的图像拾取光不通过的位置。红外切除滤光器33是从入射光中去除红外线的滤光器并且具有中断波长长于约700nm的光的光学特性,如图1所示。因此,当红外切除滤光器33插入光路,波长不短于红外线的光被从图像拾取光中去除,该图像拾取光的图像形成于CCD 12的光接收表面。当红外切除滤光器33退出图像拾取光的光路时,红外线不被从图像拾取光中去除,该图像拾取光的图像直接形成于CCD 12的光接收表面。红外切除滤光器33通过滤光器驱动部件43由主控部件27控制切换插入或退出。
光圈叶片34调整其图像形成于CCD 12的光接收表面的图像拾取光的数量。光圈叶片34在透镜部件11的光学系统的光轴上形成一个孔作为中心并通过改变孔的大小控制光的数量。即光圈叶片34控制照相机的光圈值(F-数)。光圈叶片34的光圈值通过光圈驱动部件44由主控部件27控制。
快门叶片35被提供在其图像形成于CCD 12的光接收表面的图像拾取光的光路上以通过开或关叶片来中断图像拾取光。在拾取静态图像时,快门叶片35打开图像拾取光一段规定的时间。那时,CCD 12的电荷存储时间(电子快门)被控制且其图像形成于光接收表面的光的应用时间被控制。拾取静态图像时的照相机的快门速度由电子快门控制。快门叶片35的开关定时通过快门驱动部件45由主控部件27控制。
现在,将在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数字静态照相机1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数字静态照相机1根据快门释放按钮19的状态(关、半按下、完全按下)执行图像定位过程、自动聚焦过程、静态图像拾取过程。
图像定位过程是这样的过程,由CCD 12拾取的图像显示在取景器17上,以使在用户拍摄被摄对象前用户可以辨认一个屏幕中被摄对象的位置或该屏幕的构图。在图像定位过程中,CCD 12在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1/30秒的间隔)对一个屏幕执行图像拾取过程并且输出该拾取并获得的图像信号。结果,显示在取景器17上的图像也在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1/30秒的间隔)被更新。因而,用户可以辨认作为一个移动图像显示在取景器17上的拾取图像。当数字静态照相机1本身被置于这样的状态,拍摄操作能被执行而快门释放按钮19处于关闭状态,换句话说,用户没有按下快门释放按钮19时,图像定位过程被执行。
自动聚焦过程是这样的过程,用于自动设置作为被拾取的静态图像的被摄对象的被摄对象的图像的聚焦。即自动聚焦过程是自动调整聚焦点的过程。图像定位过程被执行时,当快门释放按钮19被半按下,数字静态照相机1启动根据拾取图像检测聚焦位置的被称为自聚焦检测系统的自动聚焦过程。当数字静态照相机1启动自动聚焦过程时,主控部件27控制聚焦透镜32顺序移动并拾取被摄对象的图像。然后,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6测量来自每个拾取图像的屏幕中的部分范围(聚焦测量区域)中的高频分量并检测显示包含在该区域中的高频分量的水平的参数。然后,主控部件27检测上述参数变得最高的聚焦透镜32的移动位置并设置该移动位置为聚焦位置。
在数字静态照相机1中,除了自动聚焦过程,例如,也设置光圈叶片34的打开度或电子快门等,即设置F-数需要的曝光量或快门速度同样被测量(光度测定)。此外,还执行如设置拍摄静态图像需要的白平衡这样的其它设置。
为了完成自动聚焦过程,需要一段规定的时间。不过,即使这个过程已完成,在用户还保持半按下快门释放按钮19的情形下,自动聚焦过程将自动转到图像定位过程。
静态图像拾取过程是这样的过程,被摄对象图像在一个屏幕被拾取而且一个屏幕的被摄对象的图像被记录在介质上。在数字静态照相机1中,当完成自动聚焦过程后完全按下快门释放按钮19时,聚焦透镜32的移动位置、光圈叶片34的打开度和快门时间等被设置为在拾取一个屏幕的静态图像的自动聚焦过程期间由CCD 12检测的数值。拾取的静态图像由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6等压缩,然后存储在介质中。当静态图像拾取过程完成时,该过程再转到图像定位过程。
此外,在数字静态照相机1中,拍摄模式被切换到常规拍摄模式和低照明拍摄模式。在数字静态照相机1中,根据模式的被切换状态控制闪光发射部件21、AF辅助光发射部件23和红外光发射部件25的光发射及红外切除滤光器33的插入/退出。
常规拍摄模式是这样环境下的拍摄模式,被摄对象有足够的照明且静态图像可以在无需由如闪光补充光强的不足时被拍摄。另一方面,低照明拍摄模式是这样环境下的拍摄模式,常规静态图像拍摄不能在如夜间或暗处这样的低照明环境下执行。主控部件27根据模式改变开关20的开关状态或外围(outer periphery)的光强值决定切换到常规拍摄模式和低照明拍摄模式。
在常规拍摄模式下,闪光发射部件21、AF辅助光发射部件23和红外光发射部件25的光发射被停止而且红外切除滤光器33被插入到拍摄光的光路中。
另一方面,在低照明拍摄模式下,在包括图像定位过程、自动聚焦过程和静态图像拾取过程各过程期间如下述执行控制。
在图像定位过程中,闪光发射部件21和AF辅助光发射部件23的光发射被停止而红外光发射部件25的光被发射。此外,红外切除滤光器33从图像拾取光的光路退回。由此,在图像定位过程中,红外线被用于被摄对象且反射光的图像被CCD 12拾取。因此,甚至在如夜间这样照明不足的状态下,辨认被摄对象位置或构图所需要的拾取图像能显示在取景器17上。
在自动聚焦过程中,闪光发射部件21和红外光发射部件25的光发射被停止而AF辅助光发射部件23的光被发射。此外,红外切除滤光器33被插入到图像拾取光的光路上。由此,可见光被用于被摄对象且来自那里的反射光的图像被CCD 12拾取。因此,甚至在如夜间这样照明不足的状态下,当被摄对象在可见光下被拍摄时,聚焦位置也能被精确检测。
在静态图像拾取过程的时候,AF辅助光发射部件23和红外光发射部件25的光发射被停止而闪光发射部件21的光被发射。此外,红外切除滤光器33被插入到图像拾取光的光路上。由此,拍摄静态图像所需要的足量的光被用于被摄对象且快门叶片35在其光应用定时被控制以致CCD 12能接收可见光。因此,甚至在如夜间这样照明不足的状态下,被摄对象的图像也能被电子地拾取。
虽然红外切除滤光器33在自动聚焦过程的时候被插入到图像拾取光的光路上,但其可能保持从光路退回。在此情形,CCD 12可能接收红外分量以致只能通过可见光实现的精确聚焦位置可能检测不到。然而,当聚焦透镜32的移动位置通过从自动聚焦过程检测的聚焦位置校正一个规定量被设置时,聚焦的静态图像能被拾取。
此外,虽然闪光发射部件21的光被发射以补充静态图像拾取过程中光强的不足,但闪光发射部件21的光可能不被发射。代之以快门速度可能足够低以便补充光强的不足。
现在,将在下面描述数字静态照相机1的操作顺序。
首先,为了初始化,假定闪光发射部件21、AF辅助光发射部件23和红外光发射部件25的光发射被停止而红外切除滤光器33被插入到图像拾取光的光路上。然后,数字静态照相机1的主控部件27决定拍摄模式是设置到常规操作模式还是低照明操作模式。当拍摄模式设置到常规操作模式时,主控部件27按图3所示的步骤S11执行一个过程。当拍摄模式设置到低照明操作模式时,主控部件27按图4所示的步骤S31执行一个过程。
开始,参考图3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常规操作模式中的过程。
当数字静态照相机1的主控部件27决定拍摄模式是常规操作模式时,主控部件27启动图像定位过程(步骤S11)。
然后,当快门释放按钮19由用户半按下时(步骤S12),主控部件27测量曝光量(光度测定)等(步骤S13)。光度测定过程被执行以设置光圈值和快门速度。
之后,主控部件27执行自动聚焦过程(步骤S14)。自动聚焦过程被执行以设置聚焦透镜32的聚焦位置。
随后,主控部件27移动聚焦透镜32到设置的透镜位置(步骤S15)。
然后,当快门释放按钮19由用户完全按下时(步骤S16),主控部件27启动静态图像拾取过程(步骤S17)。当主控部件27启动静态图像拾取过程时,主控部件27先调整光圈叶片34的打开度到步骤S13中设置的光圈值(步骤S18)。
然后,主控部件27打开快门叶片35以启动CCD 12的光接收(步骤S19)。
当主控部件27启动光接收后步骤S13中设置的电荷存储时间到达时,主控部件27停止CCD 12的光接收以关闭快门叶片35(步骤S20)。
之后,主控部件27启动从CCD 12的图像信号的读取(步骤S21)。
然后,主控部件27对从CCD 12读取的图像信号执行各种处理以形成一个静态图像(步骤S22)。
之后,主控部件27在介质上记录形成的静态图像(步骤S23)。
静态图像拾取过程在步骤S23完成并再次重复从图像定位过程(步骤S11)的过程。
现在,参考图4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低照明操作模式中的过程。
当数字静态照相机1的主控部件27决定拍摄模式是低照明操作模式时,主控部件27发射红外光发射部件25的光并将红外切除滤光器33从图像拾取光的光路退回(步骤S31)。
然后,主控部件27启动图像定位过程(步骤S32)。
然后,当快门释放按钮19由用户半按下时(步骤S33),主控部件27停止红外光发射部件25的光发射并将红外切除滤光器33插入到图像拾取光的光路上(步骤S34)。
随后,主控部件27测量曝光量(光度测定)等(步骤S35)。光度测定过程被执行以设置光圈打开度和快门速度。
然后,主控部件27发射AF辅助光发射部件23的光(步骤S36)。
之后,主控部件27执行自动聚焦过程(步骤S37)。自动聚焦过程被执行以设置聚焦透镜32的聚焦位置。随后,主控部件27移动聚焦透镜32到设置的透镜位置(步骤S38)。
之后,主控部件27停止AF辅助光发射部件23的光发射(步骤S39)。
然后,当快门释放按钮19由用户完全按下时(步骤S40),主控部件27启动静态图像拾取过程(步骤S41)。
当主控部件27启动静态图像拾取过程时,主控部件27先调整光圈叶片34的打开度到步骤S35中设置的光圈值(步骤S42)。
之后,主控部件27打开快门叶片35以启动CCD 12的光接收(步骤S43)。
随后,与主控部件27打开快门叶片35以启动CCD 12的光接收的定时的同时,主控部件27发射闪光发射部件21的光(步骤S44)。
当主控部件27启动光接收后在步骤S35中设置的电荷存储时间到达时,主控部件27停止CCD 12的光接收以关闭快门叶片35(步骤S45)。
之后,主控部件27启动从CCD 12的图像信号的读取(步骤S46)。
随后,主控部件27对从CCD 12读取的图像信号执行各种信号处理以形成一个静态图像(步骤S47)。
然后,主控部件27在介质上记录形成的静态图像(步骤S48)。
静态图像拾取过程在步骤S48完成以再次重复从图像定位过程(步骤S31)开始的过程。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数字静态照相机中,红外线被加到被摄对象以执行图像定位过程。在静态图像拾取过程中,可见光拍摄通过使用闪光执行。然后,在自动聚焦过程中,红外线发射被停止而辅助可见光被加到被摄对象。
结果,根据本发明的数字静态照相机1能实现这样的图像定位过程,甚至在如夜间或暗处这样的低照明环境下,被拾取的被摄对象图像显示于取景器上以允许用户辨认拍摄图像的内容。此外,甚至当之后闪光被加到被摄对象时,没有光晕的精确聚焦过程也能实现。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静态图像拾取装置和图像拾取方法中,图像定位过程在红外拍摄下被实现。在静态图像拾取过程中,使用闪光或低速快门等执行可见光拍摄。在自动聚焦过程中,红外线发射被停止而辅助可见光被加到被摄对象。
因而,在根据本发明的静态图像拾取装置和静态图像拾取方法中,这样的图像定位过程能被实现,甚至在如夜间或暗处这样的低照明环境下,被拾取的被摄对象图像显示于取景器上以允许用户辨认拍摄图像的内容。此外,甚至当之后闪光被加到被摄对象时,没有光晕的精确聚焦过程也能实现。

Claims (10)

1.一种静态图像拾取装置包括:
光电转换器,来自被摄对象的图像拾取光入射其上,用于将所述图像拾取光转换为电信号并拾取图像;
取景器,由所述光电转换器拾取的图像显示在其上;
红外去除滤光器,被提供以插入或退出图像拾取光的光路,用于去除图像拾取光的红外分量;
红外光发射部件,将红外线加到所述被摄对象;
辅助光施加部件,将可见光加到所述被摄对象;
记录部件,记录由所述光电转换器拾取的静态图像;以及
主控部件,根据过程的切换操作控制各部件,所述过程包括在取景器上显示被拾取的被摄对象图像的图像定位过程、根据由所述光电转换器拾取的拾取图像检测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的聚焦过程及拾取和记录静态图像的静态图像拾取过程,其中,主控部件控制:在图像定位过程中所述红外去除滤光器退出光路以及红外线从所述红外光发射部件发射,在聚焦过程中来自所述红外光发射部件的红外线的发射停止而可见光从所述辅助光施加部件发射以及在静态图像拾取过程中所述红外去除滤光器插入光路且上述聚焦透镜移动到上述聚焦过程期间检测的聚焦位置以便拾取静态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图像拾取装置,进一步包括:
将瞬间可见光加到上述被摄对象的闪光应用部件;其中在静态图像拾取过程中所述主控部件将所述红外去除滤光器插入光路,将上述聚焦透镜移动到上述聚焦过程中检测的聚焦位置并将来自所述闪光应用部件的瞬间可见光加到上述被摄对象以便拾取静态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图像拾取装置,其中:
在聚焦过程中,所述主控部件将所述红外去除滤光器插入光路以检测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图像拾取装置,其中:
在聚焦过程中,所述主控部件将所述红外去除滤光器退出光路以检测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并且在静态图像拾取过程中将上述聚焦透镜移动到对上述聚焦过程时检测的上述聚焦位置应用规定的校正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图像拾取装置,还包括:
按压按钮,用于转换上述图像定位过程、聚焦过程和静态图像拾取过程,其中所述主控部件,当按压按钮未按下时执行图像定位过程,当按压按钮按下一半时执行聚焦过程,而当按压按钮完全按下时执行静态图像拾取过程,而且完成上述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的检测后当按压按钮按下一半时执行图像定位过程。
6.一种静态图像拾取方法,通过使用光电转换器电子地拾取静态图像,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或自动选择切换过程,所述过程包括在取景器上显示将被拾取的被摄对象图像的图像定位过程、根据由上述光电转换器拾取的拾取图像检测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的聚焦过程及拾取和记录静态图像的静态图像拾取过程;
在所述图像定位过程中,将去除图像拾取光的红外分量的红外去除滤光器退出光路并将红外线加到所述被摄对象;
在所述聚焦过程中,停止红外线的发射并将辅助可见光加到所述被摄对象;
以及在所述静态图像拾取过程中将所述红外去除滤光器插入在光路上并移动所述聚焦透镜到上述聚焦过程期间检测的聚焦位置以便拾取静态图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态图像拾取方法,其中:
在所述静态图像拾取过程中所述红外去除滤光器被插入光路且所述聚焦透镜被移动到上述聚焦过程中检测的聚焦位置以将瞬间可见光加到所述被摄对象并拾取静态图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态图像拾取方法,其中:
在所述聚焦过程中所述红外去除滤光器被插入光路以检测所述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态图像拾取方法,其中:
在所述聚焦过程中所述红外去除滤光器被退出光路以检测所述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并且在所述静态图像拾取过程中所述聚焦透镜被移动到对上述聚焦过程期间检测的上述聚焦位置应用规定的校正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态图像拾取方法,其中:
当用于切换上述图像定位过程、聚焦过程和静态图像拾取过程的按压按钮未按下时,所述图像定位过程被执行,当所述按压按钮按下一半时,所述聚焦过程被执行,而当所述按压按钮完全按下时,所述静态图像拾取过程被执行,而且完成上述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的所述检测后,当所述按压按钮按下一半时,所述图像定位过程被执行。
CNB028028813A 2001-08-20 2002-08-14 静态图像拾取装置及其拾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42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9409/2001 2001-08-20
JP249409/01 2001-08-20
JP2001249409A JP3800052B2 (ja) 2001-08-20 2001-08-20 静止画像撮像装置及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3428A true CN1473428A (zh) 2004-02-04
CN1244225C CN1244225C (zh) 2006-03-01

Family

ID=19078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288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4225C (zh) 2001-08-20 2002-08-14 静态图像拾取装置及其拾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224396B2 (zh)
EP (1) EP1422933B1 (zh)
JP (1) JP3800052B2 (zh)
KR (1) KR100843818B1 (zh)
CN (1) CN1244225C (zh)
DE (1) DE60223693T2 (zh)
WO (1) WO200301764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36098B2 (en) 2005-08-05 2009-05-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CN101669358B (zh) * 2007-04-30 2011-11-09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数字摄像机和操作方法
CN101689083B (zh) * 2008-03-24 2013-01-02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西 成像设备、显示与成像设备、检测对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4765A (ja) * 2002-07-17 2004-04-02 Canon Inc 撮像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4500487B2 (ja) * 2002-10-31 2010-07-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及びカメラ
US7430009B2 (en) * 2003-11-14 2008-09-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pickup device including an infrared-ray cut filter
KR100530750B1 (ko) * 2004-01-20 2005-11-23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디지털 스틸 카메라의 접사 및 일반 촬영 방법
JP4649686B2 (ja) * 2004-09-14 2011-03-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システム
US7708479B2 (en) * 2005-04-28 2010-05-04 Nidec Copal Corporation Imaging device and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JP2006319720A (ja) * 2005-05-13 2006-1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像素子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影装置
JP4931225B2 (ja) * 2007-04-26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TW200935025A (en) * 2008-02-05 2009-08-16 Asia Optical Co Inc Image-captur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apturing marked image
JP2009260801A (ja) * 2008-04-18 2009-11-05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
FR2932004B1 (fr) 2008-06-03 2011-08-05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empile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 tel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US8131144B2 (en) * 2010-07-09 2012-03-06 Wgi Innovations, Ltd. Action camera with capability of capturing images in daylight and infrared
CN106161914A (zh) * 2015-03-27 2016-1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及系统
RU2593627C1 (ru) * 2015-06-22 2016-08-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ижегород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Р.Е. Алексеева" (НГТУ) Активно-импульс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ночного видения
CN105737989A (zh) * 2016-02-01 2016-07-0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可见光辅助的多波段红外实时成像分析系统
US11039122B2 (en) 2018-09-04 2021-06-15 Google Llc Dark flash photography with a stereo camera
US11055870B2 (en) * 2019-07-24 2021-07-06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auxiliary camer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5878A (en) * 1985-10-31 1987-09-22 Rca Corporation Color television camera with selectively removable infrared rejection filter
JPH01303410A (ja) 1988-06-01 1989-12-07 Canon Inc Afカメラ
JPH1013730A (ja) 1996-06-26 1998-01-1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ビデオカメラ
US5982423A (en) * 1996-08-13 1999-11-09 Sony Corporation Video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having infrared rays AV transmitting function
US6377305B2 (en) * 1997-10-13 2002-04-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JP3868621B2 (ja) * 1998-03-17 2007-01-17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取得装置、画像取得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US6850282B1 (en) * 1998-06-02 2005-02-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mote control of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JP2000059798A (ja) * 1998-08-10 2000-02-25 Sony Corp 近赤外光/可視光共用撮像装置
JP2000121924A (ja) 1998-10-20 2000-04-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焦点調節装置
JP4020527B2 (ja) * 1999-03-16 2007-12-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US6819360B1 (en) * 1999-04-01 2004-11-16 Olympus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element and apparatus for focusing
JP4007716B2 (ja) * 1999-04-20 2007-11-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100367594B1 (ko) * 2000-07-06 2003-0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씨씨디 카메라의 제어 방법
JP2002044495A (ja) 2000-07-31 2002-02-08 Minolta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2002221656A (ja) 2001-01-26 2002-08-0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焦点調整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36098B2 (en) 2005-08-05 2009-05-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CN100566384C (zh) * 2005-08-05 2009-12-02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US8229293B2 (en) 2005-08-05 2012-07-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CN101669358B (zh) * 2007-04-30 2011-11-09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数字摄像机和操作方法
CN101689083B (zh) * 2008-03-24 2013-01-02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西 成像设备、显示与成像设备、检测对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24396B2 (en) 2007-05-29
DE60223693T2 (de) 2008-10-30
EP1422933A1 (en) 2004-05-26
EP1422933B1 (en) 2007-11-21
EP1422933A4 (en) 2007-03-14
DE60223693D1 (de) 2008-01-03
US20050179779A1 (en) 2005-08-18
JP2003057532A (ja) 2003-02-26
JP3800052B2 (ja) 2006-07-19
CN1244225C (zh) 2006-03-01
WO2003017647A1 (fr) 2003-02-27
KR100843818B1 (ko) 2008-07-04
KR20040029950A (ko) 2004-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4225C (zh) 静态图像拾取装置及其拾取方法
US8810717B2 (en) Camera body and flash device with compatibility determination of external auxiliary light source
JP4466400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8122534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1177761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3114369A (ja) 画像撮像装置
US20070019097A1 (en) Image-pickup apparatus
CN1645236A (zh)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JP2001169180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1069893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5225065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CN101860685B (zh) 摄像装置
JP2011053377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558474B2 (en) Imaging device
JP2015184614A (ja) 自動焦点調節装置
JP2010134091A (ja) ストロボ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3114374A (ja) 画像撮像装置
JP2006162717A (ja) 照明装置装備カメラ
JP2005121834A (ja) 撮像方法、撮像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396309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7158880B2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6301520A (ja) カメラ
JP2010039163A (ja) カメラ
JP2001339636A (ja) 撮像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55075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01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