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0493A - 瓜蒌皮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瓜蒌皮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60493A
CN1460493A CN 03129140 CN03129140A CN1460493A CN 1460493 A CN1460493 A CN 1460493A CN 03129140 CN03129140 CN 03129140 CN 03129140 A CN03129140 A CN 03129140A CN 1460493 A CN1460493 A CN 1460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water
solution
product
append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2914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2461C (zh
Inventor
朱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irst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Ziyu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o1 Bio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2959116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460493(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o1 Bio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o1 Bio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0312914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82461C/zh
Publication of CN1460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0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24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246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瓜蒌皮注射液及制备方法,并提供了瓜蒌皮注射液质量检测方法,包括瓜蒌皮药材和注射液成品的质量检测。本发明的瓜蒌皮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显著,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瓜蒌皮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瓜蒌皮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记载了“胸痹”“心痛”的病机,辨证施治原则,提出了瓜蒌薤白白酒汤为主的几个方剂。清代王璞庄认为瓜蒌能使人心气内洞。瓜蒌性能甘、寒、入肺、骨、大肠径,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作用。根据目前临床认为瓜蒌对冠心病胸闷症状改善较为突出,对冠心病合并肺心病者不仅能改善胸闷症状,且有化痰作用。对合并高血压者也有部分降压作用。对治疗前心电图运动试验示阳性者,治疗后转阴率较高,对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中ST-T的改善效果也较好,对急性心肌梗塞也有较好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设计用于临床的瓜蒌皮注射液。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提取注射剂,功能与主治:行气除满,开胸除痹,用于治疗痰浊阻络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瓜蒌皮注射液,该注射液包括瓜蒌皮提取物与药用辅料组成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瓜蒌皮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1)瓜蒌皮药材质量检测:
精密称取瓜蒌皮4g,加水100ml,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残渣用20ml水分两次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浓缩至约10ml,加55ml 95%乙醇,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蒸干,加少量水使溶解,用10%的盐酸调节pH值至3-4,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取经酸洗,碱洗,酸洗后的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装入直径1.2cm,长度15cm的色谱柱,用50ml蒸馏水预洗,即可)上端,待液面流至树脂面时,用蒸馏水100ml淋洗,再改用2mol氨水解吸,控制流速0.5ml/min。收集0-200ml氨水解吸液,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使溶解并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精密吸取1ml按成品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显色、测定、计算。本品含总氨基酸不低于2.5mg/g;
(2)瓜蒌皮注射液质量检测:
处方:瓜蒌皮5000g
制法:将瓜蒌皮用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加水超过药面,第一次提取2小时,第二、第三次提取各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适量(每公斤生药应浓缩至750-1000ml药液),放冷,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左右,放置至少24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后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适量注射用水洗涤树脂,然后用1mol氨水液洗脱,洗脱液减压除去氨,浓缩至每1ml相当于含生药5g左右,药液再以盐酸调节至pH3-4,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以氢氧化钠调节至pH7左右,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澄明液体。
鉴别:吸取本品1ml,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精氨酸对照品、亮氨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另取瓜蒌皮对照药材60g烘干,粉碎,取粗粉约6g,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
检查:
澄明度:按《澄明度检查细则和判断标准》的规定检查,应符合规定。
装量差异: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U)注射剂装量差异项下检查,应符合规定。
PH: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IG)pH值测定法测定,本注射液pH应为5.5-7.5。
蛋白质: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S)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蛋白质检查项下,取本品1ml,置试管中,加新配置的30%磺基水杨酸试液1ml,混合,放置5分钟,不得出现浑浊。
鞣质: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S)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鞣质检查项下,取本品1ml,置试管中,加新配制的含1%鸡蛋清的生理盐水5ml,放置10分钟,不得出现浑浊。
树脂: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S)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树脂检查项下,取本品5ml,加盐酸1滴,放置30分钟,应无絮状物析出。
草酸盐: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S)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草酸盐检查项下,取本品2ml,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滤过,滤液调节pH值至5-6,加3%氯化钙溶液2-3滴,放置10分钟,不得出现浑浊。
钾离子:取本品2ml,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S)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钾离子检查项下,依法测定,应符合规定。
炽灼残渣:取本品2ml,蒸干,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J)炽灼残渣检查法,依法检查,应在1.5%(g/ml)以下。
热原: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XIIIA)热源检查法,剂量按家兔每1kg体重注射0.5ml,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无菌: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XIIIB)无菌检查法项下,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总固体量测定:按照《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附件二总固体量测定项下,依法检查,计算总固体含量,应不低于15mg/ml。
含量测定:
总氨基酸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精氨酸对照品250mg,以水溶解并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即得。
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吸取本品1ml至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即得。
测定方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ml,3ml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1ml供试品溶液1ml,随行空白一份,注入25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5ml pH8.0缓冲溶液(量取1/15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95ml和1/15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ml,混匀即得),0.5ml 2%茚三酮溶液(称取水合茚三酮2g,加50ml水和80mg氯化亚锡,搅拌均匀。分次加少量水溶解,放于暗处静置24h,滤过并加水定溶至100ml),摇匀后置,置沸水浴中煮沸15分钟,取出以流水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刻度。照《中国药典》(附录VB)分光光度法,在570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按外标两点法计算,即得。
本品含总氨基酸以精氨酸计,8mg/ml以上。
功能与主治:行气除满,开胸除痹。用于痰浊阻络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用法与用量:
(1)肌内注射:一次4ml,一日1-2次;
(2)静脉注射:一次8ml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一日1次;
(3)静脉滴注:一次12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一日1次。
规格:10支×2ml/盒
贮藏:遮光、密闭保存。
应用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分别对批号020729、020724、020722三批瓜蒌皮注射液进行质量检测,结果如下,见表1、表2、表3:
表1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检验报告(1)
品  名    瓜蒌皮  注射液 鉴定号       020016
批  号    020729 规格         2ml
检品数量  5盒 报告日期     2000年8月25日
             检验依据  瓜蒌皮注射液质量标准草案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结果
  性状 应为棕黄色澄明液体 为棕黄色澄明液体
鉴别 供试品主斑点的位置应与精氨酸、亮氨酸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同 供试品主斑点的位置与精氨酸、亮氨酸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同
  注射液装量 应≥2ml 符合规定
  PH值 5.5-7.5 6.20
  炽灼残渣 应在1.5mg/ml以下 0.83mg/ml
  蛋白质 不得出现浑浊 无浑浊
  鞣质 不得出现浑浊 无浑浊
  树脂 不得析出絮状物 无絮状物析出
  草酸盐 不得出现浑浊 无浑浊
  钾离子 应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无菌试验 应无细菌生长 无细菌生长
  热原 应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澄明度 应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总固体测定 应不低于15mg/ml 29.2mg/ml
含量 总氨基酸含量不得少于5mg/ml 12.650mg/ml
           结论  符合瓜蒌皮注射液质量标准草案规定
表2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检验报告(2)
品  名    瓜蒌皮  注射液 鉴定号      020011
批  号    020724 规格        2ml
检品数量  5盒 报告日期    2000年8月25
            检验依据    瓜蒌皮注射液质量标准草案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结果
  性状 应为棕黄色澄明液体 为棕黄色澄明液体
鉴别 供试品主斑点的位置应与精氨酸、亮氨酸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同 供试品主斑点的位置与精氨酸、亮氨酸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同
  注射液装量 应≥2ml 符合规定
  PH值 5.5-7.5 6.38
  炽灼残渣 应在1.5mg/ml以下 1.22mg/ml
  蛋白质 不得出现浑浊 无浑浊
  鞣质 不得出现浑浊 无浑浊
  树脂 不得析出絮状物 无絮状物析出
  草酸盐 不得出现浑浊 无浑浊
  钾离子 应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无菌试验 应无细菌生长 无细菌生长
  热原 应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澄明度 应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总固体测定 应不低于15mg/ml 25.9mg/ml
含量 总氨基酸含量不得少于5mg/ml 10.036mg/ml
           结论  符合瓜蒌皮注射液质量标准草案规定
表3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检验报告(3)
品  名    瓜蒌皮  注射液 鉴定号     020009
批  号    020722 规格       2ml
检品数量  5盒 报告日期   2000年8月25日
           检验依据  瓜蒌皮注射液质量标准草案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结果
  性状 应为棕黄色澄明液体 为棕黄色澄明液体
鉴别 供试品主斑点的位置应与精氨酸、亮氨酸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同 供试品主斑点的位置与精氨酸、亮氨酸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同
  注射液装量 应≥2ml 符合规定
  PH值 5.5-7.5 6.37
  炽灼残渣 应在1.5mg/ml以下 1.10mg/ml
  蛋白质 不得出现浑浊 无浑浊
  鞣质 不得出现浑浊 无浑浊
  树脂 不得析出絮状物 无絮状物析出
  草酸盐 不得出现浑浊 无浑浊
  钾离子 应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无菌试验 应无细菌生长 无细菌生长
  热原 应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澄明度 应符合规定 符合固定
  总固体测定 应不低于15mg/ml 25.6mg/ml
含量 总氨基酸含量不得少于5mg/ml 12.279mg/ml
           结论  符合瓜蒌皮注射液质量标准草案规定
本发明的瓜蒌皮注射液的药理作用研究如下:
实验材料与方法
所用瓜蒌注射液,系用瓜蒌皮提取液经离子交换所得部位配成。每毫升相当于生药5克,批号740504,另一批为每毫升相当于生药12.5克,批号750315,由上海第一制药厂供给。
一、瓜蒌注射液对西可巴比妥钠(Soduion Secobarbital)睡眠时间的影响
取体重18-20克的健康雄性小鼠20只,分为二组,每组10只。第一组腹腔注射瓜蒌注射液(批号750315)70克/公斤,第二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15分钟后,每鼠(包括对照组)均皮下注射西可巴比妥钠40毫升/公斤,观察各鼠睡眠时间,以小鼠翻正反射的消失和恢复作为入睡和苏醒的指标,计算各组小鼠平均睡眠时间和t值。
二、瓜蒌注射液对豚鼠离体心脏的作用
实验用雄性豚鼠9只,体重400-500克,按Langendroff氏法进行离体心脏灌流。瓜蒌注射液(批号740504)用台氏溶液稀释,最后配成每毫升含生药2.5毫升和5毫克两种浓度,置灌流管内;对照液用台氏溶液,置另一灌流管内。剥离豚鼠心脏,接上装置,待心博与流量恒定后,分别以对照液和药液轮流灌入心脏,每两分钟收集流量一次,各灌流10分钟。
三、瓜蒌注射液对小鼠缺氧耐力的影响
本组试验用批号750315瓜蒌注射液。
1.瓜蒌注射液对小鼠常压缺氧耐力的影响
取体重18-20克健康小鼠20-30只,平均分成2-3组,每组10只,每次实验有一组对照,将药液注射于小鼠腹腔中,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注射完毕后,隔30分钟,将每只小鼠分别置于125毫升的玻璃瓶中,瓶中放钠石灰10克,以吸取水份与CO2。将玻璃瓶塞塞紧,使不漏气,观察各组各鼠生存时间,计算各组平均生存时间,生命延长率及t值。
2.瓜蒌注射液对小鼠低压缺氧耐力的影响
注射方法同上,注射完毕后30分钟,将小鼠放入低压舱内,用真空泵将舱内空气抽去,抽至一定真空度,维持一定时间,待对照组死亡半数以上时,即打开低压舱的活塞,观察各组的存活率,用卡方(X2)测验其显著性。
3.瓜蒌注射液对预先给异丙基肾上腺素的小鼠低压缺氧耐力的影响
上述试验方法,小鼠死亡原因可能是以脑缺氧为主的心脑缺氧,为了加重心肌的负荷,增加心肌缺氧的比重《故预先给小鼠皮下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以观察瓜蒌注射液对抗心肌缺氧的作用。将动物平均分为2-3组,每次试验有对照1组,瓜蒌注射液腹腔注射,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15分钟后,各组(包括对照组)均皮下注射盐酸异丙基肾上腺素20毫克/公斤,再过15分钟,将各小鼠放入低压舱中进行试验,观察成活率,用X2测验其显著性。
四、瓜蒌注射液对大白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取体重140-200克左右的雄性大白鼠,用30-50毫克/公斤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仰卧固定,心电图电极插于各规定部位的皮下,用XDH-2型心电图机记录正常胸导联心电图,标准电压1毫伏等于10毫米,记录速度为50毫米/秒,选心电图正常者进行实验,实验分用药组和对照组两组,用药组10只,按体重自尾静脉注射瓜蒌注射液62.5克/公斤,注完后3分钟自尾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0.5单位/公斤(在10秒钟时间内注射完毕),观察不同时间的心电图变化。
对照组7只,自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分钟后,如上述方法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剂量与用药组相同),观察不同时间的心电图变化。
五、瓜蒌注射液的毒性试验
1.急性毒性
(1)小鼠一次腹腔与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取体重18-20克健康雄性小鼠60只,按体重平均分为6组,每组10只,三组腹腔注射瓜蒌注射液,另外三组静脉注射瓜蒌注射液,观察三天,记录死亡率,按简化机率单位法计算半数致死量。
(2)犬急性毒性试验
取体重10-15公斤健康雄犬2条,以西可巴比妥钠静脉麻痹(每公斤25毫克),用水银检压计连接于股动脉,以描记血压,测得正常的血压、心电图和每分钟呼吸次数后,自股静脉滴注瓜蒌注射液100克/公斤(相当于人治疗量的100倍),滴注时间1小时20分至2小时,记录电压、心电图和每分钟呼吸次数(每15分钟记录1次)。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二天测肝功能(SGPT和ZTT)和肾功能(尿素氮),用药后第二天将犬处死,进行解剖,肉眼观察内脏病变。
2.犬亚急性毒性试验
取健康雄性犬8条,体重10-15公斤,分为三组,第一组4条,每日静脉注射瓜蒌注射液30克/公斤(相当于人治疗量的30倍),第二组2条,每日静脉注射瓜蒌注射液10克/公斤(相当于人治疗量的10倍),第三组2条,每日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给药时间均为21天,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检查各动物的体重、血象(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尿常规、肝功(SGPT)、肾功(尿素氮)和心电图,并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和食欲。于给药后第22天将动物全部处死,取心、肝、脾、肺、肾和肾上腺作病理切片。
实验结果
一、瓜蒌注射液70克/公斤/鼠注射于小鼠腹腔中,对西可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略有缩短,约缩短10分钟左右,二次实验得相似结果,经t测验P>0.1和>0.2,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见表4。
表4瓜蒌注射液对西可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
组别 剂量   鼠数 平均睡眠时间(分)   t值   P值
1.西可巴比妥钠瓜蒌注射液2.西可巴比妥钠 40毫克/公斤70克/公斤40毫米/公斤 1010 53.664.7 1.4/ >0.1/
1.西可巴比妥钠瓜蒌注射液2.西可巴比妥钠 40毫克/公斤70克/公斤40毫克/公斤 1010 60.570.9 1.02/ >0.2/
二、瓜蒌注射液对豚鼠离体心脏的作用
每毫升灌流液合瓜蒌生药2.5毫克组,共进行了四次实验,冠脉流量比用药前(正常对照时)平均增加55%,经t测验,P<0.05,每毫升灌流液含生药5毫克组,共进行了五次实验,冠脉流量比用药前增加7.1%,经t测验,P>0.01。结果见两组对豚鼠体心脏冠脉流量都有明显增加,见表5。
表5瓜蒌注射液对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
  药液浓度(毫克/毫升)   动物数(只)             冠脉流量(毫升/分) 增加百分数 P值
  用药前   用药后  增加量
    2..5     4   8.2   12.7  4.5±2.5     55% <0.05
    5     5   7.9   13.5  5.6±1.8     71% <0.01
三、瓜蒌注射液对小鼠缺氧耐力的影响
1.瓜蒌注射液对小鼠常压缺氧耐力的影响
瓜蒌注射液70克/公斤/鼠,在常压缺氧情况下,能明显延长小鼠寿命,经t测验P<0.001,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每公斤体重用瓜蒌注射液50克和40克,经数次实验,也均能延长小鼠寿命,经t测验,与对照差异显著。剂量小至每公斤30克或20克时,则不能延长小鼠寿命,见表6。
表6瓜蒌注射液对小鼠常压缺氧试验的结果
组别   剂量(克/公斤) 动物数 平均生存时间(分) 生命延长率(%) t值 P值
对      照瓜蒌注射液     /70     2020     19.225.1     /30   /15.73   /<0.001
对      照瓜蒌注射液     /50     1010     18.122.05     /22   /2.5   /<0.05
对      照瓜蒌注射液     /50     1010     17.520.7     /17   /2.475 <0.05
对      照瓜蒌注射液瓜蒌注射液     /5040     101010     18.7525.923.25     /3824   /4.013.1    /<0.001<0.01
对      照瓜蒌注射液     /40     1010     16.421.0     /28   /3.298   /<0.01
对      照瓜蒌注射液     /30     1010     18.5519.55 无效
对      照瓜蒌注射液     /20     1010     20.8820.96 无效
2.瓜蒌注射液对小鼠低压缺氧耐力的影响
对照组小鼠在低压缺氧情况下,存活率为30%;瓜蒌注射液70克/公斤,存活率为75%,经卡方(X2)测验,P<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瓜蒌注射液50克/公斤,存活率为55%,经卡方测验,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见表7。
表7瓜蒌注射液对小鼠低压缺氧试验的结果
组别     剂量(克/公斤)     动物数(只)   存活率(%) X2 P值
  瓜蒌注射液     70     40     75   25.7   <0.001
  瓜蒌注射液     50     40     55   5.11   <0.05
  对      照     /     40     30   /   /
3.瓜蒌注射液对预先给异丙基肾上腺素低压缺氧耐力的影响
预先给小鼠异丙基肾上腺素20毫克/公斤,再用瓜蒌注射液50克和40克/公斤,在低压缺氧情况下,能小鼠的存活率,经卡方测验,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见表8。
表8瓜蒌注射液对预先给异丙基肾上腺素(20毫克/公斤)小鼠低压缺氧试验的结果
组别     剂量(克/公斤)    动物数(只)   存活率(%) X2 P值
  对      照瓜蒌注射液     /50     1010     2080     /5   /<0.05
  对      照瓜蒌注射液     /50     1010     1070     /5.2   /<0.05
  对      照瓜蒌注射液     /50     2020     1555     /4.0   /<0.05
对      照瓜蒌注射液     /406 2020 530 /4.32 /<0.05
四、瓜蒌注射液对大白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急性心肌缺血判断标准:于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后,30秒内S-T段升高1毫米以上,或2分钟内S-T段下降0.5毫米以上,或T波由直立变平坦、倒置,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博,室性心动过速,各种传导阻滞)作为心肌缺血的指标。
以不出现心肌缺血的动物所与所用总动物数之比,表示心肌缺血阴性率。
对照组7只大白鼠,其中2只S-T段升高4-5毫米(在注射后叶素后10秒至20秒时出现),6只在2分钟内T波由直立变平坦,一只在30秒及35秒出现早博,阴性率为0/7。用药组10只大白鼠均未见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阴性率为10/10,见表9。从实验中初步可以看出,瓜蒌注射液对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见图)。
表9瓜蒌皮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组别   实验动物数             心肌缺血   阴性率
  S-T段升高鼠数   T波平坦鼠数 心率不齐鼠数
对      照     7     2     6     1   0/7
瓜蒌注射液     10     0     0     0   10/10
五、瓜蒌注射液的毒性试验
1.急性毒性
小鼠一次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63±33克/公斤,一次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306±22克/公斤。
麻醉犬静脉滴注100克/公斤瓜蒌注射液(相当于人治疗量的100倍),二只犬血压均有轻度下降,约降低30-50毫米汞柱,当滴注完毕时立即回复到原来水平;对呼吸及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变,未见心肌损害出现。用药前及用药后第二天抽血测肝功及肾功,结果见肝功(GPT、ZTT)、肾功(尿素氮)均属正常。二只犬都在当天晚上苏醒,情况良好,于第二天将动物处死,肉眼观察内脏未见明显病变。
2.亚急性毒性
每日静脉注射瓜蒌注射液10克/公斤共21天,实验结束时,见2只犬一般情况和食欲良好,体重、心电图和用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血象(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尿常规(尿蛋白、镜检)、肝功(SGPT、ZTT)、肾功都属正常。每日静脉注射瓜蒌注射液30克/公斤,共21天,4只犬中有1只于用药第三周时胃口差,其他3只尚好,体重、心电图无明显变化,血象、尿常规、肝功、肾功均属正常。
讨论
瓜蒌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均为已在临床应用的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延长环己烯巴比妥对小鼠的睡眠时间,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瓜蒌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不同,并不延长西可巴比妥钠对小鼠的睡眠时间,相反,略有缩短,虽然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二次实验均得相似的结果,看来瓜蒌注射液在实验所用剂量时,对中枢神经系统似乎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大鼠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ST段抬高、压低,或T波由直立变平坦、倒置,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一般认为是由于冠脉收缩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缺氧的结果。本试验表明,瓜蒌注射液对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提供了实验依据。豚鼠离体心脏灌流,证明瓜蒌注射液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可以设想直接扩张冠脉作用,在对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中,可能占重要地位。瓜蒌注射液是否通过影响心肌代谢,减少氧耗量或其他作用机理而达到治疗效果,尚须进一步研究证实。
瓜蒌注射液的毒性甚低,小鼠一次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363±33克/公斤,小鼠耐缺氧试验的最低有效量约为40克/公斤(腹腔注射),化疗指数(半数致死量/最低有效量(因半数有效量不易求得,故用最低有效量代替))约为9左右(363/40)。麻醉犬静脉滴注100克/公斤(相当于人治疗量的100倍),除血压有轻度下降外,未见其他明显毒性反应,滴注完毕后血压立即恢复至原来水平,估计在临床应用治疗剂量时,不致引起非常明显的血压下降现象。
小结
一、瓜蒌注射液对小鼠并不延长西可巴比妥钠引起睡眠时间
二、瓜蒌注射液对豚鼠离体心脏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
三、瓜蒌注射液能明显增加小鼠对常压、低压缺氧的耐受力,对预先给异丙基肾上腺素的小鼠,在低压缺氧情况下,也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四、瓜蒌注射液对大白鼠急性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五、瓜蒌的毒性甚低,小鼠一次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63±33克/公斤和306±22克/公斤。麻醉犬静脉滴注100克/公斤(相当于人治疗量的100倍),除血压有轻度的暂时下降外,未见其他明显毒性反应。犬亚急性毒性试验,10克/公斤静脉注射21天,未见明显毒性反应,30克/公斤静脉注射21天,除个别犬在给药第三周时胃纳较差外,亦未见其他明显毒性反应。
本发明的瓜蒌皮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疗效观察结果如下:
瓜蒌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初步疗效观察
上海第一制药厂,在上海市医学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及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医药工业公司的领导下,于1974年起曾先后在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上海邮电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附属曙光医院、黄浦区中心医院、虹口区中心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天平地段医院、上海电业职工医院及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等单位试用瓜蒌注射液治疗413例冠心病患者,现将临床小结如下:
病例选择
413例患者,男251例,女162例,年龄为22-84岁,见表10;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者232例,心肌梗塞者42例及可疑冠心病4例、隐性冠心病者2例、心肌病者1例,心肌炎后遗症者14例,先天性心肌病主动脉瓣下狭窄者1例及肺心病者1例,在冠心病中属于无症状者16例,心绞痛未分级者88例,轻度心绞痛者88例,中度心绞痛者43例及重度心绞痛者13例。伴有高脂血症者40例,高血压者90例,心电图示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85例,心肌梗塞者30例,ST段改变者10例,T波段改变者24例,ST-T改变者38例,运动试验阳性者20例,室性早博者60例,房性早博者27例,房颤者21例,房室传导阻滞者12例,完全型房室传导阻滞伴左前半支阳性者2例,左束支传导阻滞者7例,右束支传导阻滞者4例,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房阻滞者2例,房扑伴结性早博者2例。
表10病例选择
单位 总病例数         性别 年龄
    男     女
    市三     68     51     17     38~80
    邮电     108     71     37     20~84
    中山     22     14     8     39~70
    胸科     25     13     12     40~70
    龙华     15     11     4     38~69
    曙光     16     7     9     31~70
    黄中     25     15     10     22~72
    虹中     16     10     6     35~72
    静中     16     5     11     23~68
    天平     47     19     28     30~70
    电业     15     8     7     23~74
    徐中     25     15     10     36~79
    新华     15     12     3     35~78
    共计     413     251     162     20~84
治疗方法
所用瓜蒌注射液每支2毫升,含生药10克。由上海第一制药厂试制,用法:肌肉注射:每次20克(即2支)每日1-2次。静脉注射:每次40克(即4支)溶于25%的葡萄糖20-40毫升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每次50-60克(即5-6支)加于5%-10%的葡萄糖液250-500毫升中,每日1次,均以14天为一个疗程,大多用1-2个疗程,最长者为6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症状及心电图变化,部分患者尚作血脂测定,以观察其有无降脂作用。
疗效评定标准:均按1974年冠心病、高血压病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参考标准》进行评定。
结果
一、心绞痛(胸闷)症状的疗效:
(一)总疗效:
397例(另16例无症状,未统计在内)患者在治疗后属显效者90例,(22.7%),改善者220例(55.4%),无效者82例(20.7%),加重者5例(1.2%),总有效率为78.1%,见表11。
表11总疗效
编号 单位 例数              症状疗效   有效率(%) 例数            心电图疗效  有效率(%)
显效(例)  改善(例)  无效(例)  加重(例)   显效(例)   改善(例) 无效(例)  加重(例)
  1   市三   67  9   42   13   3   76.1   59   7   18   32   2  42.4
  2   邮电   108  23   65   19   1   81.4   108   26   37   41   4  58.3
  3   中山   22  9   6   7   0   68.1   22   7   7   8   0  63.6
  4   胸科   25  4   17   4   0   84.0   25   2   9   14   0  44.0
  5   龙华   15  4   8   3   0   80.0   14   2   5   7   0  50.0
  6   曙光   16  1   6   9   0   43.8   10   1   4   5   0  50.0
  7   黄中   23  6   16   1   0   95.7   21   1   11   9   0  57.1
  8   虹中   16  3   13   0   0   100   12   3   5   4   0  66.7
  9   静中   15  1   5   9   0   40   4   1   0   2   1  25.0
 10   天平   35  9   20   6   0   82.9   47   19   15   12   1  72.3
 11   电业   15  8   5   2   0   86.7   14   4   6   4   0  71.4
 12   徐中   25  6   15   3   1   84.0   25   3   8   12   2  44.0
 13   新华   15  7   2   6   0   60.0   12   1   7   4   0  66.7
  合计   397  90   220   82   5   78.1   373   77   132   154   10  56.0
(二)心绞痛症状分级与治疗关系
从部分纪录完善的资料来看,见表12,说明本药对轻中度心绞痛症状改善有一定的效果,其有效率为75.7%及80%,对重度心绞痛患者则效果较差,其有效率为50%,但后者病例较少,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表12
心绞痛症状分级 例数                疗效分析 有效率(%)
   显效(例)    改善(例)    无效(例)   加重(例)
    轻度中度重度未分级   7030839     116310     4218120     16539     111     75.780.050.076.9
    共计   147     50     81     33     3     75.5
注:部分医院未将心绞痛症状列出,无法统计在内。
(三)给药途径与治疗效果关系
从本组374例纪录较完整的不同给药途径的结果来看,说明静脉注射法对改善心绞痛(胸闷)症状的效果较显著,其有效率为87%,而肌肉注射及静脉注射法亦有一定的效果,其有效率分别为72.8%、72.1%,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3。
表13给药途径与疗效关系
给药途径 例数            症状疗效 有效率(%) 例数           心电图疗效 有效率(%)
显效(例) 改善(例) 无效(例) 加重(例) 显效(例) 改善(例) 无效(例) 加重(例)
肌肉注射   136   31  68  37   72.5  88   13   33   41   1  52.3
静脉注射   61   8  36  14  3   72.1  56   10   22   24  57.1
静脉滴注   177   51  103  21  2   87.0  169   34   59   69   7  55.0
共    计   374   90  207  72  5   79.4  313   57   114   134   8  54.6
注:部分医院未将给药途径分开,无法统计在内
(四)剂量与疗效的关系
从本组373例纪录较完整的给药剂量大小的结果来看,说明随着剂量的增大,其对改善心绞痛(胸闷)症状的有效率亦有所提高,见表14。
表14剂量与疗效关系
    剂量(ml·g)/天 例数              症状疗效   有效率(%) 例数     心电图疗效 有效率(%)
显效(例) 改善(例) 无效(例) 加重(例) 显效(例) 改善(例) 无效(例) 加重(例)
 2ml(10g)4ml(20g)8ml(40g)10ml(50g)12ml(60g)以上   9901289137   21820244   54582772   2272319 32   77.870.079.6100.084.7 68606120 1110128 2422247 3326341 24 51.553.350.062.5
 共计   373   86   211   71   5   79.6   254   50   95   103   6  57.1
(五)疗程与疗效的关系
从本组200例不同疗程的结果来看,见表15,说明给药2-3个疗程者,其疗效较为显著,其有效率为89.5%、96.7%,但在给药四个疗程(60天)以上者,其效果又差,有效率为46.7%,可能与其病情较重有关。
表15疗程与疗效关系
疗程(天) 例数              症状疗效   有效率(%) 例数             心电图疗效 有效率(%)
  显效(例)   改善(例) 无效(例) 加重(例) 显效(例) 改善(例) 无效(例) 加重(例)
  7-1516-3031-4546-6060以上   975730115     2612913     4639204     22618   3  74.239.596.7100.046.7  112612915     28821   42181611   4132113   13  32.542.662.0100.040.0
  共  计   200     51     109     37    3  80.0  208     39   78   87   4   56.3
注:部分医院疗程未分开,无法统计在内
(六)中医辨证与疗效关系
从本组29例中医辨证的结果来看,见表16,说明本药对气滞型、气虚、阳虚及气滞血瘀型者效果较佳,但病例太少,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表16中医辨证与疗效关系
  中医辨证 例数                 疗效分析 有效率(%)
  显效(例)   改善(例)   无效(例)   加重(例)
气虚型气滞型血瘀型气滞血瘀型阴虚阳亢型阳虚阴阳二虚   18113321 2421     1451 21411   100.075.0069.266.7100.00
共计   29     9     11     9   68.9
二、心电图疗效:
(一)总疗效
373例在治疗后复查心电图,属显效者77例(20.6%),改善者132例(35.4%),无效者154例,(41.3%)及加重者10例(2.7%),总有效率为56%。
(二)心电图异常类型与疗效关系
从348例心电图异常类型的结果来看,见表17,说明本药对治疗前心电图示运动试验阳性者其转阴率较高,显效达70%,总有效率达95%,对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改善,亦有一定效果,其有效率为60%。对单独T波改变及ST-T改变的改善亦有一定效果,其有效率分别为54.2%、50%,对单独ST段改变者效果较差,此外,对室性早博、房性早博及房室传导阻滞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有效率分别为60%、51.9%、58.3%,但对房颤者效果较差,对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左前半支阻滞者则无效。
表17心电图异常类型与疗效关系
心电图异常类型   例数                    疗效分析 有效率(%)
  显效(例)   改善(例)   无效(例)   加重(例)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85 13 38 32 2 60.0
心肌梗塞 30 6 14 8 2 66.7
ST段改变 10(6例重复) 0 3(2例重复) 7(4例重复) 0 30.0
T波改变 24(9例重复) 7(4例重复) 6(5例重复) 10(9例重复) (1例重复) 54.2
ST-T改变 38(8例重复) 2 17(9例重复) 18(9例重复) 1 50.0
室性早搏 60 17 19 23 1 60.0
房性早搏 27 6 8 13 0 51.9
房颤 21 3 2 16 0 23.8
房室传导阻滞 12 4 3 4 1 58.3
左右泵支传导阻滞完全性传导阻滞伴左前半支阻滞 13 0 0 12 1 0
运动试验阳性 20 14 5 1 0 95.0
窦房阻滞窦性心动过缓 2 0 2 0 0 100.0
房扑、结性早搏 2 0 2 0 0 100.0
心肌损伤 16 2 11 2 1 81.3
其他(心肌炎后遗症或心电图类型无法分者) 31 7 12 12 0 61.3
共计 348 77 126 136 9 58.3
注:部分病例未知心电图类型无法统计在内
(三)给药途径与心电图疗效关系
从313不同给药途径的结果来看,说明静脉注射法对心电图改善的效果稍佳,其有效率为57.1%,静脉滴注法次之,其有效率为55%,肌肉注射法效果较差,其有效率为52.3%,三者的疗效差别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四)剂量与心电图疗效的关系
从254例应用不同剂量的结果来看,说明剂量增大对心电图改善的效果较佳,如每天给药60克以上者,其有效率为62.5%,每天给药20克、40克及50克,其效果无显著差别,其有效率分别为51.5%、53.3及50.6%,见表14。
(五)疗程与心电图疗效的关系
从208例不同疗程的结果来看,见表15,说明疗效的长短与心电图疗效不是平行关系。
三、对血压的影响:
本组58例曾在治疗前后测量血压,其中29例在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本药尚有较轻度的降压作用,见表18。
表18对血压影响
    例数     显效     改善     无效     加重   有效率(%)
    58     10     19     29     0     50.0
四、对血脂的影响
本组40例在治疗前后作血胆固醇等测定,治疗后改善者11例(27.5%),无变化者21例(52.5%)及加重者5例(20.2%),总有效率为27.5%,说明本药对降脂效果不明显,见表19。
表19对血脂影响
  例数   显效     改善     无效     加重   有效率(%)
  40     11     21     8     27.5
五、副反应的观察
本组413例患者在静脉注射过程中,1例突感胸闷加重、血压下降而停用,1例未婚女性在静脉滴注第一天,感小腹痛而停药,2例感头晕,2例畏寒,1例低烧,但在所有肌肉注射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现。
六、典型病例
例一,支××,男,58岁,工人(上海第二医学第三人民医院)有轻度胸闷及心前区痛已二年余,心电图显示TII、III、αγF倒置,诊断为“冠心病”,给以瓜蒌注射液每天8ml(40克)溶于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共45天,疗程结束时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示TII、III、αγF倒置转为直立。
例二,陈××,男62岁(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因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示有ST-T变化,于75年4月入院,曾用丹参8支加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一月,治疗后症状及心电图均有改善,住院期间因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术后心绞痛频繁发作,用复方丹参无效,改用瓜蒌6支(含生药60g)加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一月,治疗开始二、三天后症状即明显减轻,至完全无心绞痛发作,心电图示T段由平坦转为直立,停药后亦无心绞痛发作,过1-2周后,偶有心绞痛发作,亦甚轻微,片刻即缓解。
例三,石××,男,50岁,住院号37642(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有胸闷、胸痛已三年,近二个月加重,每走100公尺左右就会发生心绞痛,因而入院。心电图示运动试验阳性,入院后用瓜蒌注射液6支(60克)加于5%葡萄糖液500ml内静滴,心绞痛症状改善,即使走路200公尺以上也不发生心绞痛,胸闷很少发生,复查心电图运动试验转为阴性。
例四,张××(上海虹口区中心医院),因心绞痛来院诊治,当时发现心电图上除u波倒置外,无其他特殊,给予急诊留观,静脉给潘生丁、复方丹参、硝酸甘油等,症状一直未能很好控制,收入病房后,曾发展为前间壁心肌梗塞,同时出现频繁室早二联律,用利多卡因后二联律消失,停用利多卡因又出现频繁早搏,乃用瓜蒌注射液12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静滴与G-I-K并用,症状逐渐好转,早搏消失,情况稳定而出院。
讨论
一、瓜蒌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作用原理探讨
在祖国医药学遗产中,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记载了“胸瘅”、“心痛”的病机,辨证施治原则,提出了“瓜蒌薤白白酒汤”为主的几个方剂。清代王璞庄在认为“瓜蒌能使人气内洞”,瓜蒌性能甘、寒、入肺、骨、大肠径。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作用,用与肺热痰稠、胸痹心疼。药理试验结果证明,瓜蒌对离体豚鼠心脏能显著增加其冠脉流量,因而适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二、临床应用的评价
(一)对冠心病疗效的评价:
根据397例冠心病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初步认为瓜蒌对冠心病胸闷症状的改善较为突出,总的症状有效率为78.1%,对冠心病者合并肺心病者不仅能改善胸闷症状,且有化痰作用。对合并高血压者亦有部分的降压作用,对治疗前心电图运动试验示阳性者,治疗后转阴率较高,对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中ST-T的改善效果亦较好,总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达56%。
(二)对抗心律失常疗效的评价
根据有限病例的观察,初步认为瓜蒌注射液对室性早博及房性早博的效果较佳,其疗效似与早博病情有一定关系,早博发生时间短者效果较好,由于观察病例较少,其疗效有待积累更多的病例来下结论。此外,其对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对阵发性房颤者亦有一些效果,但对持久性房颤者效果较差,对左右囊支传导阻滞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左前半支阻滞者无效。
三、对心肌病及心肌炎后遗症的疗效评价
从本组少数病例观察,初步提出本药对心肌病及心肌炎后遗症的疗效不够满意,因此,不适用与治疗心肌病或心肌炎后遗症。
小结
一、根据本组413例的近期疗效观察,初步认为瓜蒌注射液对改善冠心病胸闷等症状有一定效果,其有效率为78.1%,对心电图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有效率为56%。
二、本药对治疗室性早博、房性早博、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也有一定的效果,对阵发行房颤亦有效,但对持久性房颤,左右囊支传导阻滞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左前半支阻滞者无效。
三、本药对部分高血压患者有轻度降压作用,但对降血脂作用效果不明显。
四、本药以静脉注射法及每天给药剂量60克以上者则效果显著。
五、本药对心肌病及心肌炎后遗症者改善症状效果不够满意。
六、在给药过程中除一例有胸闷加重血压下降外,其余均无其他不良副反应发现。
七、通过临床观察,初步认为瓜蒌注射液可作冠心病治疗药物之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本发明的注射液可采用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的方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了瓜蒌皮注射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瓜蒌皮注射液生产工艺
(1)瓜蒌皮药液的提取
将瓜蒌皮切成小块(或大块)置煎药锅内,压紧,加常水超过药面,加热煮沸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从第二次开始松压,并时时翻动,使其充分煎煮,煮沸过程中应不断添加常水,使水始终保持过药面,用筛网滤去大块药渣,合并三次煮出液,置减压锅中减压浓缩至适量,每公斤生药应浓缩至750-1000ml药液,趁热加入90%-95%乙醇,边加边轻轻搅拌,使沉淀颗粒大些,加至含醇量达70%-75%,按乙醇比重计,放置至少24小时,使其充分沉淀,滤取上清液;
(2)提取液上柱交换吸附及洗脱
将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回收液相当于1克生药=1ml之体积时,过滤、滤液以每分钟等于树脂体积的1%流速上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有效成分,弃去流出液,上柱结束后,用注射用水适量洗涤,然后用1-2mol/L NH4OH作洗脱剂,以1%树脂体积/分钟流速洗脱,接受洗脱液,洗脱液减压在≥400毫升汞柱条件下,除NH3浓缩至10克生药小于2ml,冷却,用浓HCL调节pH至3.5-4,置冷库0-5℃冷藏24小时以上,过滤,用NaOH调节pH至6.5-7.0。滤液冷藏保存;
(3)配液
取瓜蒌皮提取液于配液锅内,用注射用水稀释至每1ml相当于原生药5g,搅匀,即成瓜蒌皮液,灌封小样,灭菌后测定pH值,分析后,将上述滤液先经天津1G3玻璃砂棒粗滤,再经微孔滤膜过滤后供灌封;
(4)灭菌
本品以100℃30分钟灭菌。
按本发明制得得瓜蒌皮注射液稳定性测定结果如下,见表20。
表20瓜蒌皮注射液初步稳定性(37-40℃相对湿度75%)
  020425   7.80   6.18   合格   澄明   7.75   6.18 合格   澄明
  020426   8.79   6.15   合格   澄明   8.76   6.15 合格   澄明
  020427   7.41   6.24   合格   澄明   7.36   6.24 合格   澄明
  020428   10.25   6.27   合格   澄明   10.24   6.28 合格   澄明
  020430   11.32   6.32   合格   澄明   11.33   6.33 合格   澄明
  备注                    含量为总氨基酸含量单位:mg/ml
本发明的瓜蒌皮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其特性及功能如下:
药品名称:品名:瓜蒌皮注射液
汉语拼音:GualoupiZhusheye
性状:本品为棕色澄明液体
主要成分:瓜蒌皮
药理作用:瓜蒌性能甘、寒、入肺、骨、大肠径,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作用。根据目前临床认为瓜蒌对冠心病胸闷症状改善较为突出,对冠心病合并肺心病者不仅能改善胸闷症状,且有化痰作用。对合并高血压者也有部分降压作用。房室传导阻滞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对阵发性房颤者也有一些效果,但对持久性房颤者效果较差。对左右囊支传导阻滞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左前半支阻滞者无效。
功能与主治:行气除满,开胸除痹。用于痰浊阻络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一次4ml一日1-2次
            静脉注射一次8ml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
             一日1次
            静脉滴住一次12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
            稀释一日一次
不良反应:临床中未见明显副反应
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
          用,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规格:2ml/支(每支相当于原生药log)
贮藏:遮光,密闭保存
包装:2ml/支,10支/盒
有效期:二年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瓜蒌皮注射液质量检测
瓜蒌皮注射液
处方:瓜蒌皮5000g。
      制成                   1000ml
制法:取瓜蒌皮,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30(30℃)的清膏,加入90-95%乙醇使含醇量达65-70%,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回收乙醇,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用注射用水适量洗涤树脂,再用1-2mol/L几氨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除去氨味,并浓缩至150-200ml,用盐酸调节pH值至2-5,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值至7-8,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取本品1ml,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精氨酸、亮氨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再取瓜蒌皮对照药材2g,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pH值:应为5.5-7.5(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IG)。
炽灼残渣:取本品2ml,蒸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J),遗留残渣不得过1.5%(g/ml)。
热原:按家兔每1kg体重注射0.5ml,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IIA),应符合规定。
总固体:精密量取本品10ml,置已恒重的蒸发皿中,蒸干,在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即得。每1ml含总固体不得少于18.0mg。
其他:应符合注射剂及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U及IXS)。
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精氨酸对照品250mg,置50ml量瓶中,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1ml,置5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ml、3ml,分别置5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ml,置25ml量瓶中,另以水作为空白溶液,分别加磷酸缓冲溶液(pH8.0,量取1/15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95ml和1/15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ml,混匀)0.5ml,2%茚三酮溶液(称取水合茚三酮2g,加水50ml和氯化亚锡80mg,搅拌均匀。分次加少量水溶解,放于暗处静置24小时,滤过并加水至100ml)0.5ml,摇匀,置沸水浴中煮沸15分钟,取出,迅速冷却,加水稀释至刻度。照比色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B),在570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按外标两点法计算,即得。
本品每1ml含总氨基酸以精氨酸(C6H14N4O2)计,不得少于7.0mg。
功能主治:行气除满,开胸除痹。用于痰浊阻络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4ml,一日1-2次;
          静脉注射,一次8ml,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
          释,一日1次;
          静脉滴注,一次12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500ml稀释,一日1次。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忌用;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注意事项:过敏体质者慎用。
规格:每支装2ml
贮藏:密封,遮光。
有效期:1.5年。实施例2制备瓜蒌皮注射液
处方:
瓜蒌生药    100kg
注射用水    20L
制法:将瓜蒌皮用水煎三次,分别为2小时、1小时、半小时,合并药液,浓缩成1∶0.5稠膏状,用75-80%酒精沉一次、过滤、取滤液,回收酒精后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再以1-1.5N NH4OH洗脱,减压除去NH3。药液用Hcl调节PH值2-5,冷藏、过滤,再以NaOH调PH值至7左右、灌封、灭菌、印色。

Claims (3)

1.一种瓜蒌皮注射液,其特征在于该注射液包括瓜蒌皮提取物与药用辅料组成的。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瓜蒌皮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瓜蒌皮注射液生产工艺
(1)瓜蒌皮药液的提取
将瓜蒌皮切成小块(或大块)置煎药锅内,压紧,加常水超过药面,加热煮沸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从第二次开始松压,并时时翻动,使其充分煎煮,煮沸过程中应不断添加常水,使水始终保持过药面,用筛网滤去大块药渣,合并三次煮出液,置减压锅中减压浓缩至适量,每公斤生药应浓缩至750-1000ml药液,趁热加入90%-95%乙醇,边加边轻轻搅拌,使沉淀颗粒大些,加至含醇量达70%-75%,按乙醇比重计,放置至少24小时,使其充分沉淀,滤取上清液;
(2)提取液上柱交换吸附及洗脱
将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回收液相当于1克生药=1ml之体积时,过滤、滤液以每分钟等于树脂体积的1%流速上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有效成分,弃去流出液,上柱结束后,用注射用水适量洗涤,然后用1-2mol/L NH4OH作洗脱剂,以1%树脂体积/分钟流速洗脱,接受洗脱液,洗脱液减压在≥400毫升汞柱条件下,除NH3浓缩至10克生药小于2ml,冷却,用浓HCL调节pH至3.5-4,置冷库0-5℃冷藏24小时以上,过滤,用NaOH调节pH至6.5-7.0,滤液冷藏保存;
(3)配液
取瓜蒌皮提取液于配液锅内,用注射用水稀释至每1m1相当于原生药5g,搅匀,即成瓜蒌皮液,灌封小样,灭菌后测定pH值,分析后,将上述滤液先经天津1G3玻璃砂棒粗滤,再经微孔滤膜过滤后供灌封;
(4)灭菌
本品以100℃30分钟灭菌。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瓜蒌皮注射液的质量检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瓜蒌皮药材质量检测:
精密称取瓜蒌皮4g,加水100ml,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残渣用20ml水分两次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浓缩至约10ml,加55ml 95%乙醇,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蒸干,加少量水使溶解,用10%的盐酸调节pH值至3-4,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取经酸洗,碱洗,酸洗后的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装入直径1.2cm,长度15cm的色谱柱,用50ml蒸馏水预洗,即可)上端,待液面流至树脂面时,用蒸馏水100ml淋洗,再改用2mol氨水解吸,控制流速0.5ml/min,收集0-200ml氨水解吸液,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使溶解并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精密吸取1ml按成品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显色、测定、计算,本品含总氨基酸不低于2.5mg/g;
(2)瓜蒌皮注射液质量检测:
处方:瓜蒌皮5000g
制法:将瓜蒌皮用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加水超过药面,第一次提取2小时,第二、第三次提取各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适量(每公斤生药应浓缩至750-1000ml药液),放冷,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左右,放置至少24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后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适量注射用水洗涤树脂,然后用1mol氨水液洗脱,洗脱液减压除去氨,浓缩至每1ml相当于含生药5g左右,药液再以盐酸调节至pH3-4,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以氢氧化钠调节至pH7左右,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澄明液体
鉴别:吸取本品1ml,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精氨酸对照品、亮氨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另取瓜蒌皮对照药材60g烘干,粉碎,取粗粉约6g,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
检查:
澄明度:按《澄明度检查细则和判断标准》的规定检查,应符合规定;
装量差异: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U)注射剂装量差异项下检查,应符合规定;
PH: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IG)pH值测定法测定,本注射液pH应为5.5-7.5;
蛋白质: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S)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蛋白质检查项下,取本品1ml,置试管中,加新配置的30%磺基水杨酸试液1ml,混合,放置5分钟,不得出现浑浊;
鞣质: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S)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鞣质检查项下,取本品1ml,置试管中,加新配制的含1%鸡蛋清的生理盐水5ml,放置10分钟,不得出现浑浊;
树脂: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S)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树脂检查项下,取本品5ml,加盐酸1滴,放置30分钟,应无絮状物析出;
草酸盐: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S)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草酸盐检查项下,取本品2ml,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滤过,滤液调节pH值至5-6,加3%氯化钙溶液2-3滴,放置10分钟,不得出现浑浊;
钾离子:取本品2ml,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S)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钾离子检查项下,依法测定,应符合规定;
炽灼残渣:取本品2ml,蒸干,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J)炽灼残渣检查法,依法检查,应在1.5%(g/ml)以下;
热原: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XIIIA)热源检查法,剂量按家兔每1kg体重注射0.5ml,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无菌: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XIIIB)无菌检查法项下,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总固体量测定:按照《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附件二总固体量测定项下,依法检查,计算总固体含量,应不低于15mg/ml;
含量测定:
总氨基酸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精氨酸对照品250mg,以水溶解并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即得;
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吸取本品1ml至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即得;
测定方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ml,3ml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1ml,供试品溶液1ml随行空白一份,注入25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5ml pH8.0缓冲溶液(量取1/15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95ml和1/15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ml,混匀即得),0.5ml 2%茚三酮溶液(称取水合茚三酮2g,加50ml水和80mg氯化亚锡,搅拌均匀,分次加少量水溶解,放于暗处静置24h,滤过并加水定溶至100ml),摇匀后置,置沸水浴中煮沸15分钟,取出以流水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刻度。照《中国药典》(附录V B)分光光度法,在570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按外标两点法计算,即得;
本品含总氨基酸以精氨酸计,8mg/ml以上;
功能与主治:行气除满,开胸除痹。用于痰浊阻络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用法与用量:
(1)肌内注射:一次4ml,一日1-2次;
(2)静脉注射:一次8ml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一日1次;
(3)静脉滴注:一次12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一日1次;
规格:10支×2ml/盒
贮藏:遮光、密闭保存。
CN 03129140 2003-06-09 2003-06-09 瓜蒌皮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Ceased CN128246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29140 CN1282461C (zh) 2003-06-09 2003-06-09 瓜蒌皮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29140 CN1282461C (zh) 2003-06-09 2003-06-09 瓜蒌皮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0493A true CN1460493A (zh) 2003-12-10
CN1282461C CN1282461C (zh) 2006-11-01

Family

ID=29591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29140 Ceased CN1282461C (zh) 2003-06-09 2003-06-09 瓜蒌皮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82461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9394B (zh) * 2009-06-11 2012-02-29 鄢海燕 瓜蒌皮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1121A (zh) * 2012-09-07 2013-01-09 西藏易明西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瓜蒌皮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7911A (zh) * 2012-09-24 2013-04-10 西藏易明西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
CN103908487A (zh) * 2013-01-05 2014-07-09 西藏博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瓜蒌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剂
CN103908451A (zh) * 2013-01-05 2014-07-09 西藏博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4138337A (zh) * 2014-08-06 2014-11-12 周吴萍 一种降低中药汤剂中钾离子的方法
CN109557235A (zh) * 2019-02-01 2019-04-02 上海玉丹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瓜蒌片的检测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9394B (zh) * 2009-06-11 2012-02-29 鄢海燕 瓜蒌皮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1121A (zh) * 2012-09-07 2013-01-09 西藏易明西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瓜蒌皮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1121B (zh) * 2012-09-07 2014-06-18 西藏博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瓜蒌皮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7911A (zh) * 2012-09-24 2013-04-10 西藏易明西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
CN103027911B (zh) * 2012-09-24 2014-07-23 西藏博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
CN103908487A (zh) * 2013-01-05 2014-07-09 西藏博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瓜蒌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剂
CN103908451A (zh) * 2013-01-05 2014-07-09 西藏博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4138337A (zh) * 2014-08-06 2014-11-12 周吴萍 一种降低中药汤剂中钾离子的方法
CN109557235A (zh) * 2019-02-01 2019-04-02 上海玉丹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瓜蒌片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2461C (zh) 2006-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9399C (zh) 复方双黄连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765371A (zh) 一种脾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282461C (zh) 瓜蒌皮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CN1872150A (zh) 一种补益气血的中药组合物
CN1720978A (zh) 生脉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85358C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872278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
CN1839932A (zh) 静脉给药的丹参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569884A (zh) 黄芪甲苷的制法及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肾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831015A (zh) 贞芪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产品和它的应用
CN1679648A (zh) 脉络宁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它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813797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305845C (zh) 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病的无水硫普罗宁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40934A (zh) 一种由山楂叶与红景天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CN1300161C (zh) 红花黄色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84229C (zh) 呋甾皂甙的类似物、分离方法和用途
CN1853701A (zh) 一种洋参生脉药物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
CN1990022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88826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乳糜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13709A (zh) 红花黄色素滴丸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00341536C (zh) 一种茵栀黄分散片及其制备检测方法
CN1201813C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sars以及sars引起的心脑部并发症药物方面的用途
CN1813820A (zh) 一种中药灵芝颗粒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1053626A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044C (zh) 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片剂以及制作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NO.1 BIO-CHEMICAL PHARMACETICAL INDUSTR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NGHAI NO.1 BIO-CHEMICAL PHARMACETICAL INDUST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8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829

Address after: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Jianchuan road 1317, zip code: 200240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iyu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first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Jianchuan road 1317, zip code: 20024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No.1 Bio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10531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4969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01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