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4091A - 背投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背投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44091A
CN1444091A CN03119487.7A CN03119487A CN1444091A CN 1444091 A CN1444091 A CN 1444091A CN 03119487 A CN03119487 A CN 03119487A CN 1444091 A CN1444091 A CN 1444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binet
electro
optical devic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194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5089C (zh
Inventor
荒井淳
山田晴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44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4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50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508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0Projectors with built-in or built-on scre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02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在背投投影机1上设置有含有上部箱体12内部和电光装置44的密闭空间530。在该密闭空间530内,配置有电光装置44、配置在该电光装置44的下侧的西洛克风扇541、覆盖电光装置44的上侧的通风道542、安装在上部箱体12上的散热器543。在密闭空间530内,设置有循环式地冷却内部的上部箱体冷却系统600。由此,可以防止尘埃等的侵入,提供高画质的图像。

Description

背投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投投影机(リァプロジェクタ),具备:含有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根据图像信息形成光学像的电光装置,和扩大投影该光学像的投影光学系统的图像形成部分;收纳该图像形成部分的机箱;露出设置于该机箱的某一个箱状侧面、对由上述图像形成部分形成的光学像进行投影的屏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作为在家庭内观看的家庭影院的用途,背投投影机日益普及。该背投投影机的构成,一般地说,具备形成投影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收纳图像形成部分和反射投影图像的反射镜等的箱状的机箱、在机箱的箱状侧面上露出来地设置的透过型屏幕。
图像形成部分,具备光源灯、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灯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形成光学像的液晶面板等的电光装置、扩大投影所形成的光学像的投影透镜等的投影光学系统。
而后,由图像形成部分形成的光学像,用反射镜等反射后被投影到透过型屏幕上,观看透过了该屏幕的图像。
这样的背投投影机,此外,还把扬声器等的音响设备也收纳于机箱内,借助于此,就可以观看利用音响设备的充满现场感的大画面映影。
然而,这样的背投投影机的图像形成部分,具备上述光源灯、该光源灯驱动用的光源驱动块、和向电光装置的驱动控制用的基板供给电力的电源块,这些每一个都成为发热源,另一方面,由于有的电光装置等不是很耐热,故高效地进行装置内部的冷却是重要的。
此外,以往,在背投投影机的机箱前面,即,在要设置屏幕的侧面上要设置吸气用开口和排气用开口,利用这些开口向装置内部导入或排出冷却气体。
但是,象这样地利用外部的空气冷却电光装置的方法,有时候会把在外部浮游着的尘埃等也一起取入进来,如果这样的尘埃吸附到电光装置的图像形成区域上,则有时候在屏幕上边显示其影子,存在着使在屏幕上边进行显示的图像的画质劣化的问题。
在这里,虽然可以考虑在吸气用开口上设置过滤器使得不会取入尘埃的方法,但是,要增加空气的取入量以提高冷却效果,和提高防尘性这两者处于相反的关系,要确实地防尘而且提高冷却效率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确实地进行防尘而不会使画质劣化,而且可以提高冷却效率的背投投影机。
本发明的背投投影机,具备:包含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根据图像信息形成光学像的电光装置,和扩大投影该光学像的投影光学系统的图像形成部分;收纳该图像形成部分的机箱;露出设置于该机箱的某一个箱状侧面、对由上述图像形成部分形成的光学像进行投影的屏幕;其特征在于:上述机箱具备收纳上述图像形成部分的第1机箱部分和设置上述屏幕的第2机箱部分;上述电光装置配置在含有该第2机箱部分内部的空间的密闭空间内部,在该密闭空间内部,设置有使该密闭空间内部的空气进行循环的循环风扇。
在这里,电光装置的冷却,虽然借助于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循环进行,但是,光源灯、电源块等的其它的部位的冷却,优选地,象以往那样采用从吸气用开口取入外部的空气的方式进行。因为这些部位,就象电光装置那样,稍微的尘埃的附着很难对画质产生大的影响。
倘采用本发明,由于可借助于循环风扇使密闭空间内部的空气循环而冷却电光装置,故可以效率良好地冷却电光装置而不会使来自外部的尘埃进入。
此外,由于在第2机箱部分内设置40到60英寸的屏幕,确保宽阔的机箱部分内部的空间,故可以利用大的空间充分地使电光装置冷却。
在这里,上述循环风扇,优选地,把电光装置夹在中间配置在与第2机箱相反的一侧。
如果作成为这样的构成,由于可以用从循环风扇吹出的空气冷却电光装置,把冷却后的空气排出到第2机箱内部的空间内来使其循环,故可以利用全部密闭空间内部的空气来冷却电光装置,可以提高冷却效率。
此外,在上述第2机箱内部,优选地,设置有把该第2机箱内部的热排出到外部以冷却空气的散热部件。
在这里,作为散热部件,可以采用具备设置在第2机箱内部的受热体、和与该受热体连接向第2机箱部分外部突出出来的多个冷却散热片,并且一体地形成受热体和冷却散热片的散热器(ヒ—トシンク)那样的部件。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单独形成它们,作为受热体采用珀耳帖(ペルチェ)元件,使得强制性地把第2机箱部分内部的热向外部排出。
倘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可以借助于散热部件把电光装置冷却后的被加热的气体散的热放到机箱外部,故可以提高冷却效率。
此外,通过作为散热部件采用一体地形成受热体和冷却片的散热器,可以实现结构的简化和零件个数的减少。
另一方面通过作为受热体采用珀耳帖元件,由于可以通过调整施加电压来控制从机箱内部向外部的热的移动,故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
此外,优选地,在上述第2机箱部分内部,设置沿着机箱内面引导从循环风扇吹出的空气的通风道。这时,优选地,把通风道配置为把电光装置覆盖起来。
倘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可以借助于通风道控制第2机箱部分内部的空气的对流,故可以利用第2机箱部分内部的全部的空气冷却电光装置。
此外,通过配置通风道设置使得覆盖电光装置,由于可以屏蔽从电光装置漏泄出来的光,故也不会因把这样的漏泄的光投影到屏幕上边而招致投影图像的对比度降低。
上述的循环风扇,优选地,采用使从旋转轴方向取入的空气向旋转切线方向吹出的西洛克风扇(シロッコファン)。
倘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可以得到大的空气的吹出压,故可以确实地使包括第2机箱部分内部在内的大的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循环。因为西洛克风扇,与空气取入一侧的开口面积比较吹出一侧的开口面积减小,同时,向旋转切线方向吹出空气,所以吹出压可以增加一个相应的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看本发明的背投投影机时的立体图。
图2是从后方看上述背投投影机时的立体图。
图3是模式性地示出了上述背投投影机的纵剖面图。
图4模式性地示出了构成上述背投投影机的光学单元。
图5是模式性地示出了上述背投投影机从前方看的纵剖面图。
图6是图5的VI-VI剖面图。
优选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1.背投投影机的主要构成]
图1是从前方看本发明的背投投影机的立体图。图2是从后方看上述背投投影机的立体图。图3是模式性地示出了上述背投投影机的纵剖面图。
背投投影机1,如图1到图3所示,是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以形成光学像,并且把该光学像扩大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机。背投投影机1的构成为具备:构成机箱的箱体10,设置在箱体10的下面一侧的脚部20、配置在箱体10内的反射镜30、配置在箱体内的内部单元40、在箱体10的前面露出设置的屏幕50。权利要求中的图像形成部分由反射镜30和内部单元40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起见,假定以从前方看左侧为左,以从前方看右侧为右。
箱体10,是收纳内部单元40和反射镜30的合成树脂制的机箱,如图1到图3所示,其构成为具备作为在收纳内部单元40的同时,把前面一侧、上下面侧和左右两侧几乎都覆盖起来的第1机箱部分的纵剖面为コ形的下部箱体13、把背面一侧和左右两侧的一部分覆盖起来后罩14、作为设置在该下部箱体13的上侧的第2机箱部分的纵剖面为三角形的上部箱体12。
作为沿着下部箱体13中的屏幕50的面的方向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形成得比作为沿着上部箱体12中的屏幕50的面的方向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更小。
此外,后罩14的构成为对于下部箱体可自由装卸。
下部箱体13,就如在图1中省略了一部分所示的那样,具备前面部分131、左右的侧面部分132、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
如图1所示,在下部箱体13中,在前面部分131的大致中央,设置有与构成内部单元40的投影透镜的突出部分相对应地向前面一侧鼓出去的中心部分131A。在该中心部分131A的左右侧,形成有大致样同尺寸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分131R、131L。在这些开口部分131R、131L上,分别安装有作为进行低音区再现的扬声器的重低音箱(ゥ—ハ—ボックス)60(60R、60L)。这些重低音箱60R、60L,相对开口部分131R、131L可从前面装卸。
另外,虽然在图面上未明确地画出来,但是在左侧的开口部分131L的下侧,设置有计算机连接用的连接部分、视频输入端子、音频设备连接端子等的各种设备连接用端子。
此外,在下部箱体13中,如图1或图2所示,在左右的侧面部分132上,分别形成有切缝(スリット)状的开口部分。左侧的开口部分,是向内部导入冷却空气用开口132L,右侧的开口部分是排出导入内部并冷却内部后的空气的排气用开口132R。
在下部箱体13中,上述上面部分,被构成为使得与后述的上部箱体12的下面部分对向,此外,上述下面部分,则被配置为使得与后述的脚部20的承受面接触。
后罩14,如图所示,具备背面部分141和左右的侧面部分142,在背面部分141的右侧(从后方看为左侧)上,设置有经空气过滤器导入冷却空气的第2吸气用开口141A。此外,在背面部分141上,在第2吸气用开口141A的左侧形成有接入连接器145用的开口。此外,在背面部分141的该开口的左侧,设置有具有包括计算机连接用的连接部分和视频输入端子等的各种设备连接用端子的接口基板80。
上部箱体12,如图2或图3所示,是收纳反射镜30的纵剖面为三角形的机箱,具备大致长方形板状的下面部分15、从该下面部分15的两端部分立起设置的三角形板状的左右的侧面部分16、跨越这些左右的侧面部分地形成,朝向后方的下侧倾斜的背面部分17、和形成为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的前面部分18。在该平面状的前面部分18上,形成有矩形形状的开口部分18A。在前面部分18上,安装有把该开口部分18A覆盖起来的屏幕50。
脚部20,如图1、2所示,是在地板或桌子等的上面部分上支持箱体10的同时,把下部箱体13的前面部分131的一部分覆盖起来的合成树脂制的部件,用承受面21支持下部箱体13的上述下面部分全体,用把该承受面21的背侧围起来的肋状的支持部分22与地板等的上面部分接触。
反射镜30,如图3所示,是反射从构成内部单元40的投影透镜射出的光束以投影到屏幕50的背面上的反射镜。虽然在图3中未予明确,但是是形成为大致梯形的反射镜。反射镜30,不发生变形等那样地通过规定的支持部件,安装在上部箱体12的背面部分17的内侧,使得梯形的长边成为上侧。
内部单元40,如图3所示,是根据输入的图像信息形成光学像,同时,也进行附加到该图像信息上的声音信号的放大等,输出声音的映像的装置。内部单元40,具备内部单元主体400、以规定的姿势支撑该内部单元主体400的铝等的金属制的支持部件200、和未图示的第1电源装置和第2电源装置。
内部单元主体400,在图3中虽不明确,但是具备从右侧部分向中央,此外,而后向前方一侧延伸的平面看大致L字形状的光学单元401,和跨过该光学单元401的一部分的控制基板402。
图4是模式性地示出了光学单元401的平面图。
光学单元401,如图4所示,是对从构成光源装置的光源灯射出的光束进行光学处理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光学像,扩大投影该光学像的单元,具备积分仪(ィントグレ—タ)照明光学系统41、色分离光学系统42、中继光学系统43、电光装置44、直角棱镜48和作为投影光学系统的投影透镜46。
积分仪照明光学系统41,是用来对构成电光装置44的3枚液晶面板441(对红、绿、蓝每一种色光分别定为液晶面板441R、441G、441B)的图像形成区域大致均匀地进行照明的光学系统,具备光源装置411、第1透镜阵列412、第2透镜阵列413、偏振变换元件414和重叠透镜415。
光源装置411,具备作为放射光源的光源灯416和反射器(リフレクタ)417,用反射器417反射从光源灯416射出的放射状的光线使之成为平行光线,并将该平行光线向外部射出。
作为光源灯416,采用的是卤素灯。另外,除卤素灯以外,还可以采用金属卤化物灯(メタルハラィドランプ)或高压水银灯等。
作为反射器417,采用的是抛物面镜。另外,也可以采用把平行凹透镜和椭圆面镜组合起来的反射器来取代抛物面镜。
第1透镜阵列412,具有从光轴方向看把具有大体上矩形形状的轮廓的小透镜排列成矩阵状的构成。各个小透镜将从光源灯41射出的光束分割为多个部分光束。各个小透镜的轮廓形状,被设定为使得与液晶面板441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形状大体上相似的形状。例如,如果液晶面板441的图像形成区域的横纵比(横向和纵向的尺寸的比例)为4∶3,则把各个小透镜的横纵比也设定为4∶3。
第2透镜阵列413,具有与第1透镜阵列412大体上同样的构成,具有把小透镜矩阵状地排列起来的构成。第2透镜阵列413,具有与重叠透镜415一起使第1透镜阵列412的各个小透镜的像在液晶面板441上边结像的功能。
偏振变换元件414,被配置在第2透镜阵列413和重叠透镜415之间,同时,与第2透镜阵列413已一体地被单元化。这样的偏振变换元件414,是把来自第2透镜阵列413的光变换成1种的偏振光的元件,借助于此,提高在电光装置中的光的利用效率。
具体地说,借助于偏振变换元件414变换成1种偏振光的各个部分光,借助于重叠透镜415最终被大体上重叠到电光装置44的液晶面板441上。在使用调制偏振光的类型的液晶面板441的背投投影机1中,由于只能利用1种偏振光,故来自发出其他种类的随机的偏振光的光源灯416的光的大体上的一半就不能被利用。为此,通过利用偏振变换元件414,把从光源灯416射出的光束全都变换成1种的偏振光,提高在电光装置44中的光的利用效率。另外,这样的偏振变换元件414,例如,已在特开平8-304739号公报中进行了介绍。
色分离光学系统42,具备2枚分色镜421、422和反射镜423,具有利用反射镜421、422把从积分仪照明光学系统41射出的多个部分光束分离成红(R)、绿(G)、蓝(B)这3色的色光的功能。
中继光学系统43,具备入射侧透镜431、中继透镜433和反射镜432、434,具有把作为用色分离光学系统42分离开来的色光的红色光引导到液晶面板441R的功能。
这时,在色分离光学系统42的分色镜421中,从积分仪照明光学系统41射出的光束的红色光成分和绿色光成分透过的同时,反射蓝色光成分。由反射镜421反射的蓝色光,在反射镜423处反射,通过场透镜418后到达蓝色用液晶面板441B。该场透镜418,把从第2透镜阵列413射出的各个部分光束变换成对其中心轴(主光线)平行的光束。设置在其它的液晶面板441G、441B的光入射一侧的场透镜418也是同样的。
此外,在透过了分色镜421后的红色光和绿色光之内,绿色光被分色镜422反射,通过场透镜418,到达绿色用的液晶面板441G。另一方面,红色光,在透过了分色镜422后通过中继光学系统43,再通过场透镜418,到达红色光用液晶面板441R。
另外,之所以对红色光使用中继光学系统43,是因为红色光的光路的长度比其他色光的光路长更长,要防止由光的发散等引起的光的利用效率的降低的缘故。即,是为了保持原状不变地把入射到入射侧透镜431上的部分光束传送到场透镜418的缘故。另外,虽然作成为使3个色光之内的红色光通过中继光学系统43的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作成为使蓝色光通过的构成。
电光装置44,是根据图像信息对入射的光束进行调制以形成彩色图像的装置,具备:入射由色分离光学系统42分离的各个色光的3个入射侧偏振光板442;作为配置在各个入射侧偏振光板442的后段上的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配置在各个液晶面板441R、441G、441B的后段上的射出侧偏振光板443;和作为色合成光学系统的交叉分色棱镜444。
液晶面板441R、441G、441B,例如,是把多晶硅TFT用做开关元件的面板。
在电光装置44中,用色分离光学系统42分离开的各个色光,借助于这3枚液晶面板441R、441G、441B、入射侧偏振光板442和射出侧偏振光板443,形成根据图像信息进行调制的光学像。
入射侧偏振光板442,是在用色分离光学系统42分离开的各个色光之中,仅仅使一定方向的偏振光透过,吸收其它的光束的偏振光板,是把偏振膜贴付到蓝宝石玻璃等基板的偏振光板。
射出侧偏振光板443,也与入射侧偏振光板大体上同样地构成,在从液晶面板441(441R、441G、441B)射出的光束之内,仅仅使规定方向的偏振光透过,吸收其它的光束。
这些入射侧偏振光板442和射出侧偏振光板443,被设定为彼此的偏振光轴的方向为垂直。
交叉分色棱镜444,是对从射出侧偏振光板443射出、已对每一种色光进行了调制的光学像进行合成以形成彩色图像的棱镜。
在交叉分色棱镜444上,沿着4个直角棱镜的界面大致X字形状地设置反射红色光的电介质多层膜和反射蓝色光的电介质多层膜,利用这些电介质多层膜合成3个色光。
以上所说明的液晶面板441、射出侧偏振光板443和交叉分色棱镜444,被一体地构成为单元化的光学装置主体45。
该光学装置45,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是,具备:交叉分色棱镜444;从下方支持该交叉分色棱镜44的金属制的台座;安装在交叉分色棱镜444的光束入射端面上,保持射出侧偏振光板443的金属制等的保持板;用安装在该保持板的光束入射一侧上的4个销(ピン)部件保持的液晶面板441(441R、441G、441B)。在保持板和液晶面板441之间设置有规定间隔的空隙,使得冷却空气可以流过该空隙部分。
直角棱镜48,被配置在交叉分色棱镜444的光束射出一侧,向投影透镜46的方向反射用该交叉分色棱镜444合成的彩色图像。另外,也可以作成为使得不与后述的通风道干扰那样地设置多个直角棱镜48的构成。
投影透镜46,若参看图3,是扩大用直角棱镜48反射的彩色图像,并向反射镜30投影的透镜。该投影透镜46,由规定的头体安装到支持部件200上。
这样从投影透镜46射出的彩色图像,在用上述反射镜反射后被投影到上述屏幕的背面一侧。由此,观察者就可以从前方一侧观看该屏幕上的彩色图像。
以上说明的各个光学系统41~44、48,被收容在作为光学零件用机箱的合成树脂制的光导向体(ラィトガィド)47内。在该光导向体47中,在与电光装置44对应的上下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冷却空气出入的开口部分,虽然未画出来。
回到图3,控制基板402是具备含有CPU等的控制部分的基板,根据所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构成光学单元401的光学装置的驱动控制。控制基板402的周围,由未图示的金属制的屏蔽部件覆盖。
支持部件200,具备对向配置在下部箱体13的下面部分的平板状的基座部件202;安装在该基座部件201的上面的板状的左右位置调整部件202;固定在该左右位置调整部件202的上面,向后方一侧和下斜坡倾斜的倾斜调整部件203;与该倾斜调整部件203的上面对向地配置的旋转位置调整部件204。借助于这些调整部件210到204,就可以进行包括对下部机箱13的下面部分的左右方向、倾斜方向(后仰方向)和面内旋转方向在内的姿势调整。
上述第1电源装置,具备第1电源块和灯驱动电路(镇流器,パラスト)。第1电源块向上述灯驱动电路和上述控制基板等供给通过连接到上述接入连接器上的电源电缆从外部供给的电力。灯驱动电路向上述光源灯供给该所供给的电力。另外,第1电源装置由金属制的屏蔽部件覆盖周围,以防止电磁噪声漏泄。
上述第2电源装置,具备第2电源块和声音信号放大部分(放大器)。第2电源块,向上述声音信号放大部分供给通过连接到上述接入连接器上的电源电缆从外部供给的电力。声音信号放大部分,由该所供给的电力驱动,放大输入的声音信号并向后述的扬声器箱和上述重低音箱输出信号。另外,第2电源装置也由金属制的屏蔽部件覆盖周围,由此,防止电磁噪声漏泄。
屏幕50,如图1所示,是从背面投影用光学单元401的投影透镜46(图4)扩大、用上述反射镜反射的光学像的40~60英寸尺寸等的比较大型的透过型屏幕,具备屏幕主体51和在该屏幕主体51的前面一侧露出的状态进行收纳的屏幕罩52。
屏幕主体51,从距入射光近的位置即从背面一侧按照顺序,为扩散板、菲涅尔片(フレネルシ—ト)、双凸透片(レンチキュラ—シ—ト)、保护板这4枚的构成。从上述投影透镜射出并由上述反射镜反射的光束,在用扩散板扩散后用菲涅尔片进行平行化,利用构成双凸透片的光学微珠(ビ—ズ)进行扩散,得到显示图像。
在这里,如图2所示,在上部箱体12的左右侧的侧面部分16上,分别安装扬声器箱70,作为另外的部分与上部箱体12分开构成。这些扬声器箱70的前面和屏幕50的前面被形成为大体上同一平面,这些面与铅垂方向大致平行。
屏幕罩52,如图1所示,在收纳有屏幕主体51的状态,使得把上部箱体12的前面部分18和扬声器箱70的前面覆盖起来那样地,固定到上部箱体12上。
[2.下部箱体内的冷却构造]
在背投投影机1中,如图2所示,设置有冷却下部箱体13内的下部箱体冷却系统700。在该下部箱体冷却系统700中,从吸气用开口132L向下部箱体13内导入外部的冷却空气,冷却下部箱体13内的电光装置44以外的各个光学零件400、200等,并把冷却后的空气从右侧的排气用开口132R向外部排出。总之,在下部箱体13内,形成有使冷却空气沿着屏幕50的前面从左侧向右侧流动的冷却流路。
下部箱体冷却系统700,具有借助于设置在规定位置上的未图示的风扇和通风道,主要冷却上述控制基板402的冷却流路;主要冷却上述光源灯416的光源冷却流路;和主要冷却上述电源装置的电源冷却流路。另外,在下部箱体冷却系统700中,也从在后罩14上形成的第2吸气用开口141A导入外部的空气。
[3.上部箱体内的冷却构造]
接着,利用图5、6说明作为上部箱体12内的冷却构造的上部箱体冷却系统600。图5是模式性地示出了背投投影机1的从前方看的纵剖面图。图6是图5的VI-VI剖面图。
上部箱体冷却系统600,是在背投投影机1内构成的密闭空间中的循环式冷却系统。首先,对该密闭空间进行说明。
在背投投影机1中,如图5、6所示,设置有跨过在上部箱体12和下部箱体13上的正面看大致T形的密闭空间530。该密闭空间530,具备作为上部箱体12内的空间的上侧空间531,和在严密接合到该上侧空间531的状态下连通的下侧空间532。
上侧空间531,是由上部箱体12和屏幕50围起来的空间,其内部如上所述,配置有反射镜30。在上侧空间531的下侧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用来使从上述投影透镜射出的光束通过的开口部分。在该开口部分以外的部分中,使得不能与外部进行出入那样地密闭内部的空气。
下侧空间532,在中心部分131A(图1)的后方一侧构成,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箱状的空间,在该箱状的空间内,使得贯通其侧面的一部分那样地,交叉配置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光导向体47。在下侧空间532内部,配置有光导向体47中的电光装置44的附近部分。
在这里,如上所述,光导向体中的电光装置44附近的上下部分上分别形成有开口部分。此外,电光装置44,若参看图4,则成为其侧方部分由支持3个场透镜418和投影透镜46的未图示的头体围起来的构造。换句话说,电光装置44的附近,成为借助于在上下形成的开口部分仅仅在上下方向上空气可以流通的通风道形状。
由以上可知,上侧空间531、光导向体47内的电光装置44附近部分的空间、以及下侧空间531,成为彼此连通的密闭空间。
在这里,如图5、6所示,在密闭空间530内,配置有光导向体47内的电光装置44;作为配置在该电光装置的下侧的循环风扇的西洛克风扇541;使得把电光装置覆盖起来那样地配置在上侧的通风道542;作为安装在上部箱体12上的散热部件的散热器543。由于是这样的配置,故西洛克风扇541,把电光装置44夹在中间地被配置在与上部箱体12相反一侧的位置上。
西洛克风扇541,是把从处于旋转轴方向上的吸气部分541A取入进来的空气从作为旋转切线方向的排气部分541B吹出的风扇。
吸气部分541A,在下侧空间532内露出。
排气部分541B,在密闭的状态下连接到在光导向体中的电光装置44的下侧形成的开口部分上。
通风道542,是作为筒状体构成的主面看L字形状的部件,具备密闭地连接到在光导向体47的上侧形成的开口部分的吸气用开口542A,和在上侧空间541内的左侧部分露出来的排气用开口542B。
通风道542,是在经由通风道状地构成的电光装置44附近部分的空间从吸气用开口542A吸入从西洛克风扇541的排气部分541B吹出的空气后,沿着上部箱体12的上述前面部分进行引导,从排气用开口542B向上侧空间531内排出的通风道。
散热器543,是向外部排出上部箱体12内部的热,冷却内部的空气的金属制的部件,如图6所示,具备设置在上部箱体12内的吸收热的板状的受热体543A和与该受热体543A一体地形成的向上部箱体12的外部突出,进行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多个冷却散热片543B。
该散热器543,如图5所示,分别被安装在上部箱体12的背面部分17的左右侧的端缘上。特别是左侧的散热器543,被配置在通风道542的排气用开口542B的上方。
在以上那样的构成的密闭空间530内,设置有上部箱体冷却系统600。该上部箱体冷却系统600,如图5,6所示,在密闭空间530中使冷却空气循环,冷却电光装置44以及包括反射镜30和屏幕50的背面一侧的上部箱体12内。
在上部箱体冷却系统600中,密闭空间530内的冷却空气,首先,被西洛克风扇541吸引,在构成电光装置44的上述交叉分色棱镜和3枚液晶面板之间的间隙内从下往上流动,在冷却含有上述液晶面板的电光装置44后,向电光装置44的上方排出。
排出到该电光装置44的上方的空气,沿着通风道542在内部流动,在上部箱体12内的左侧的端缘排出。在该上部箱体12内的左侧的端缘排出的空气,由于吸收电光装置44的热而被加热,故结果就成为向上方流。
该向上方流的空气,与散热器543的受热体543A接触而被夺走热量。这时,夺走热量的受热体543A,如图6所示,向冷却散热片543B一侧传导该热,被传导给该热的冷却散热片543B,通过和上部箱体12的外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使热向外部逃逸。
另一方面,由散热器43冷却的空气,如图5所示,一直上升到上部箱体12的上端缘,被推出并向上部箱体12的右侧的端缘流去。流到了该右侧的端缘的空气,借助于西洛克风扇541被向下方吸引,在其途中,在用右侧的散热器543与上述同样地进行了热交换后,从西洛克风扇541的吸气部分541A吸入。
如上所述,密闭空间530内的冷却空气,使得在密闭空间530的内部进行循环那样地进行对流,直接地效率良好地冷却电光装置44、反射镜30、和屏幕50的背面一侧等。
[4.实施例的效果]
(1)由于利用西洛克风扇541,使密闭空间530内部的空气循环来冷却电光装置44,因此来自外部的尘埃不会侵入,除去电光装置44外,上部箱体12内的反射镜30和屏幕50也可以效率良好地进行冷却。
(2)因为在上部箱体12中,设置有40到60英寸等的比较大型的屏幕50,由于可以确保宽阔的上侧空间,所以可以利用这样的大的空间使电光装置44等充分地冷却。
(3)由于使从西洛克风扇541吹出的空气通过电光装置44附近,并向上侧空间排出使冷却后的空气循环,故可以利用密闭空间530内的全部空气,效率良好地冷却电光装置44等。
(4)由于借助于散热器543向外部放出冷却电光装置44后的被加热的空气的热,故可以降低冷却空气的温度,可以提高内部的冷却效率。
(5)由于采用把受热体543A和冷却散热片543B形成一体的散热器543,故可以实现构造的简化和零件个数的减少。
(6)因为设置有通风道542,由于可以控制上侧空间531内的空气的对流,故可以利用密闭空间530内的全部空气,冷却电光装置44等。这时,由于利用通风道542把电光装置44的上方的空气一直引导到上侧当空间531的端缘,故可以确实地使整个上侧空间531内冷却。
(7)因为其构成为用通风道542把电光装置覆盖起来,由于可以遮蔽从电光装置漏泄出来的光,故可以防止因这样的泄漏光被投影到屏幕50上边而引起的投影图像的对比度降低。
(8)由于采用与轴流风扇比吹出压大的西洛克风扇541,故可以得到大的空气的吹出压,可以确实地使本身为大的空间的密闭空间530的空气循环。
(9)由于利用通风道542,向上侧空间531的端缘引导电光装置44的上方的空气,故可以确实地使整个上侧空间531内冷却。
(10)由于在交叉分色棱镜444和液晶面板441之间设置有规定的空间,故可以确实地使易于产生热损伤的液晶面板441冷却。
(11)由于作成为分开地用上部箱体冷却系统600,仅以在构成光学单元的光学零件中易于受尘埃影响的电光装置44为对象进行冷却,用下部箱体冷却系统700冷却除电光装置44之外的电源装置和光源装置411等的构成,故可以防止因尘埃等引起的画质降低的影响,可以总是向观察者提供高画质的图像。
[5.实施例的变形]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还包括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其它的构成,以下所示的那些变形等也包括在本发明内。
例如,虽然把通风道作成为正面看大致L字形状,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可以使空气效率良好地流动,也可以是直线状等的其它的形状。这时,截面形状没有什么特别限定,可以作成为圆形形状、矩形形状、多角形形状等其它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循环式风扇虽然采用的是西洛克风扇,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轴流风扇等其它的风扇。总之,风扇的种类没有限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把西洛克风扇541配置在本身为与上部箱体12相反的一侧的电光装置44的下侧,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配置在电光装置44的上侧。此外,也可以配置在上下侧中的每一侧。总之,只要可以使空气流到电光装置44,西洛克风扇541的位置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与背投投影机1内的布局等相一致地适宜选择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散热部件虽然采用的是散热器543,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珀耳帖元件等其它的散热部件。在该情况下,由于可以调整施加电压控制从上部箱体12内部向外部进行的热的移动,故具有可以提高冷却效率的优点。但是,上述实施例这一方,则具有可以简单地构成来降低成本的优点。
另外,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实施时的具体的构造和形状等,在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也可以作成为其它的构造。

Claims (7)

1.一种背投投影机,具备:包括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根据图像信息形成光学像的电光装置,以及扩大投影该光学像的投影光学系统的图像形成部分;收纳该图像形成部分的机箱;露出设置于该机箱的任何一个箱状侧面、投影由上述图像形成部分形成的光学像的屏幕;其特征在于:
上述机箱具备收纳上述图像形成部分的第1机箱部分和设置上述屏幕的第2机箱部分;
上述电光装置被配置在含有该第2机箱部分内部的空间的密闭空间内部;
在该密闭空间内部,设置有使该密闭空间内部的空气循环的循环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投投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循环风扇,把电光装置夹在中间地配置在与上述第2机箱部分相反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投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机箱部分,设置有把该第2机箱部分内部的热排出到外部以冷却空气的散热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投投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部件,具备设置在上述第2机箱部分内部的受热体,和与该受热体连接、向第2机箱部分外部突出的多个冷却散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投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机箱部分内部设置有沿着机箱内面引导从循环风扇吹出的空气的通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投投影机,其特征在于:通风道被配置为使得覆盖电光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投投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循环风扇,是将从旋转轴方向取入的空气向旋转切线方向吹出的西洛克风扇。
CN03119487.7A 2002-03-13 2003-03-12 背投投影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508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69343A JP4100012B2 (ja) 2002-03-13 2002-03-13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
JP069343/2002 2002-03-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4091A true CN1444091A (zh) 2003-09-24
CN1275089C CN1275089C (zh) 2006-09-13

Family

ID=280350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1948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5089C (zh) 2002-03-13 2003-03-12 背投投影机
CNU03242115XU Expired - Lifetime CN2632723Y (zh) 2002-03-13 2003-03-13 背投投影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03242115XU Expired - Lifetime CN2632723Y (zh) 2002-03-13 2003-03-13 背投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805446B2 (zh)
JP (1) JP4100012B2 (zh)
CN (2) CN1275089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22827B2 (en) 2005-08-05 2009-04-21 Lg Electronics Inc. Projection system and cooling system of the same
CN1955835B (zh) * 2005-10-24 2010-08-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
WO2018010485A1 (zh) * 2016-07-12 2018-01-18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及投影设备
CN110941114A (zh) * 2019-12-12 2020-03-31 广东宏博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有表面清理结构的大型液晶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34170B1 (ko) * 2001-05-15 2004-06-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로젝션 텔레비전의 냉각 구조
US6837583B2 (en) * 2001-06-21 2005-01-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ojector device
JP2003337379A (ja) * 2002-03-13 2003-11-28 Seiko Epson Corp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
JP2003274314A (ja) * 2002-03-13 2003-09-26 Seiko Epson Corp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94781A (ja) * 2003-03-27 2004-10-21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テレビの冷却構造
US7080910B2 (en) * 2003-08-19 2006-07-25 Infocu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thermal architecture and user adjustable keystone in a display device
TWI245963B (en) * 2003-12-17 2005-12-21 Benq Corp Projector and dust-detecting device for filter
JP4736446B2 (ja) * 2004-05-13 2011-07-27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TWI247190B (en) * 2004-11-09 2006-01-11 Coretronic Corp Self dust-off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JP4659466B2 (ja) * 2005-01-25 2011-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4428242B2 (ja) * 2005-01-28 2010-03-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
TWM280058U (en) * 2005-07-12 2005-11-01 Coretronic Corp Display device
US20090238384A1 (en) * 2006-01-05 2009-09-24 Todd Beauchamp Method and support structure for integrating audio and video components
KR20070090672A (ko) * 2006-03-03 2007-09-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투사형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5052042B2 (ja) * 2006-05-25 2012-10-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4479784B2 (ja) 2007-11-29 2010-06-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WO2009150850A1 (ja) * 2008-06-13 2009-12-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US20100302463A1 (en) * 2009-05-27 2010-12-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ojection video display device
US8248784B2 (en) * 2009-09-30 2012-08-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TW201228569A (en) * 2010-12-17 2012-07-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Contain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assembly comprising the same
JP5813733B2 (ja) * 2013-11-22 2015-11-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送風装置用ホルダ、排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01732B2 (ja) * 2015-12-29 2020-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8704A (en) * 1994-01-17 1998-09-15 Hitachi, Ltd. Rear projection typ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3976812B2 (ja) 1995-03-09 2007-09-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偏光照明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KR100252314B1 (ko) * 1997-05-09 2000-04-15 윤종용 프로젝션 텔레비젼
JP2000284701A (ja) * 1999-03-31 2000-10-13 Sony Corp 表示装置
JP2001133885A (ja) * 1999-08-26 2001-05-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
US6709114B1 (en) * 2000-01-27 2004-03-23 Thomson Licensing S.A. Spherical mounting system for three axis adjustment of light projector assembly in a projection television
JP2001222066A (ja) * 2000-02-09 2001-08-17 Sony Corp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US6565214B1 (en) * 2000-08-31 2003-05-20 Mitsubishi Digital Electronics America, Inc. Enclosure for projection television sets
US6688713B2 (en) * 2001-07-02 2004-02-10 Mitsubishi Digital Electronics America, Inc. Television base casting
JP2003156796A (ja) * 2001-11-20 2003-05-30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冷却ファン一体型回転光学フィルタ装置および照明光学系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22827B2 (en) 2005-08-05 2009-04-21 Lg Electronics Inc. Projection system and cooling system of the same
CN1955835B (zh) * 2005-10-24 2010-08-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
WO2018010485A1 (zh) * 2016-07-12 2018-01-18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及投影设备
CN110941114A (zh) * 2019-12-12 2020-03-31 广东宏博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有表面清理结构的大型液晶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32723Y (zh) 2004-08-11
JP4100012B2 (ja) 2008-06-11
CN1275089C (zh) 2006-09-13
JP2003270720A (ja) 2003-09-25
US6805446B2 (en) 2004-10-19
US20030189695A1 (en) 200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5089C (zh) 背投投影机
CN1238761C (zh) 背投投影机
CN2682450Y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261813C (zh) 投影机
CN100378571C (zh) 背投投影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260613C (zh) 投影机
KR100643977B1 (ko) 광학 장치 및 이 광학 장치를 구비한 프로젝터
CN1942823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743943A (zh) 投影机
CN1261812C (zh) 投影机
CN1658064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310086C (zh)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469190A (zh) 光学装置和具有该光学装置的投影机
CN1527129A (zh) 通风管道、冷却装置以及投影机
US7073912B2 (en) Optical parts casing and projector
CN1811584A (zh) 背面投影机
CN101063795A (zh) 光学装置及具备该光学装置的投影机
US6568813B1 (en) Projector having an upper cooling fan
JP2005121250A (ja) 冷却装置およびリアプロジェクタ
CN1203366C (zh) 光学部件的安装结构及投影仪
CN1920658A (zh) 投影机
CN1705909A (zh) 照明装置、排气单元和具备该装置和单元的投影机
US9395607B2 (en)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a shield
CN1187682C (zh) 图像显示装置
JP4428243B2 (ja)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13

Termination date: 201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