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5335B - 皮带紧固件 - Google Patents

皮带紧固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5335B
CN1435335B CN 03103156 CN03103156A CN1435335B CN 1435335 B CN1435335 B CN 1435335B CN 03103156 CN03103156 CN 03103156 CN 03103156 A CN03103156 A CN 03103156A CN 1435335 B CN1435335 B CN 14353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body frame
main body
wireline reel
f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031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35335A (zh
Inventor
友末基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5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5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435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5335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一种皮带紧固件,设有:主体框架(3);能卷绕及反绕上述第1皮带(1)的皮带卷绕机构(5);设于主体框架(3)的另一端部并能以少量长度反绕第2皮带(2)的皮带放松机构(6),皮带放松机构(6)设有:重叠并引导第2皮带(2)的第1轴(42);从第1轴(42)向远离方向延伸地形成于主体框架(3)上的长孔(41a);移动自如及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长孔(41a)中且在与该长孔(41a)的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相接触的同时,将从第1轴(42)引导的第2皮带(2)进行卷绕且引导回第1轴(42)的第2轴(45);以及设于第2轴(45)的一端部并使该第2轴(45)转动的转动杆(47)。

Description

皮带紧固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固定卡车等上装载的货物的皮带紧固件。
背景技术
以往,固定卡车车箱中装载的货物的皮带紧固件设有跨接于车箱侧壁间的皮带和对此皮带进行紧固与放松的棘轮式皮带紧固件。棘轮式皮带紧固件由下列部分构成,即:卷绕皮带的皮带卷绕轴;皮带卷绕轴穿设于中心部、并在周围形成棘齿部的棘轮;使棘轮呈仅在一个方向转动地、可卡合地附向棘轮的棘齿部依附的止动爪;以及皮带卷绕轴可向卷绕方向转动的手柄。
上述结构中,当固定货物时,将二根皮带各自的一端固定在卡车侧壁上,将其各自的另一端在卡车车箱的大致中央部连接在皮带紧固件上。然后,通过用手柄将皮带卷绕轴向绕紧方向转动拉紧皮带,以皮带紧固、固定货物。而且,当解除对货物的固定时,通过将止动爪从棘轮上退出到脱离的位置,使皮带卷绕轴自由转动。由此,利用皮带的拉力使皮带卷绕轴向放松的方向转动、松开皮带,解除对货物的固定。这样,使用以往的皮带紧固件就能简便地进行皮带的拉紧与放松的作业。
但是,上述以往的结构中,在边通过手柄转动棘轮边进行皮带拉紧作业时,由于止动爪在从棘齿部的峰部向谷部的急剧地移动与接触,发出很大的冲击声。
而且,一旦皮带拉紧且将货物进行紧固固定后,在固定着皮带的卡车两侧上也作用有朝向卡车车箱的内侧的很大的作用力。于是,当将止动爪从棘轮机构脱开、皮带卷绕轴能向皮带放松方向转动时,作用于皮带上的拉力便一下子释放出来。随之,因作用于固定皮带一端的卡车车箱的两侧壁上的力也一下子释放出来,所以卡车车箱的两侧壁会产生剧烈振动并发出破裂声。
这样,以往的皮带紧固件在进行皮带的拉紧及放松作业时存在着向周围发出很大噪音的问题。此问题在对小型无人管理商店等进行清晨及夜间进货的卡车上尤为突出。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进行皮带拉紧及放松作业时产生噪音的皮带紧固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皮带紧固件是一种第1皮带和第2皮带分别连接在其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上,进行相对这些皮带的拉力的产生和解除的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设有:主体框架;设于主体框架的一端部并能卷绕及反绕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机构;设于主体框架的另一端部并能够以使第2皮带的拉力逐渐减小的方式反绕第2皮带少量长度的皮带放松机构。皮带放松机构设有:与第2皮带重叠并对其进行引导的的第1轴;从第1轴向远离方向延伸地形成于主体框架上的长孔;移动自如及转动自如地支承于长孔上且在与该长孔的垂直于长轴方向的平面相接触的同时,将从第1轴引导的第2皮带进行卷绕且引导回第1轴的第2轴;设于第2轴的一端部并使该第2轴转动的转动杆。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第2轴转动能将第2皮带以少量长度放松地进行反绕。因而能抑制解除拉力时卡车侧壁的振动并降低噪音。
而且,本发明的皮带紧固件的上述第2轴的特征是,至少与上述平面接触部分的截面为多边形或凸轮形。由此,可确实地进行第2皮带的反绕。
而且,本发明的皮带紧固件是一种第1皮带和第2皮带分别连接在其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上,进行相对这些皮带的拉力的产生和解除的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设有:主体框架;设于主体框架的一端部并能卷绕及反绕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机构;设于主体框架的另一端部并能够以使第2皮带的拉力逐渐减小的方式反绕第2皮带少量长度的皮带放松机构。皮带放松机构设有:与第2皮带重叠并对其进行引导的的第1轴;在主体框架上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并将第1轴引导的第2皮带反绕后引导到第1轴的第2轴;设于第2轴的一端部上并使该第2轴转动的转动杠杆;限制第2轴转动的锁定装置。由此,通过转动杆的操作能够放松并反绕第2皮带,同时在对第1皮带及第2皮带产生充分的拉力后,能够防止因第2轴的转动造成的拉力下降。
而且,本发明的皮带紧固件的第2轴的特征是,在外周面上实施了相对上述第2皮带的防滑处理。由此,能进一步确实地进行第2皮带的反绕。
而且,本发明的皮带紧固件的放松机构的特征是,设有转动自如地支承于上述主体框架上且通过一端对上述第2皮带的推压、另一端在上述第1轴之间将上述第2皮带挟持的皮带压紧装置。由此,能够防止第2皮带的松动。
而且,本发明的皮带紧固件的卷绕机构的特征是,设有:轴支承于上述主体框架上并卷绕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轴;与上述皮带卷绕轴形成同轴地轴支承于上述主体框架上的手柄;固定于上述皮带卷绕轴上的棘轮;设于上述手柄上并趋向于上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上述棘轮卡合、脱开的第1止动器;设于上述主体框架上并趋向于上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上述棘轮卡合、脱开的第2止动器。由此,能简便地构成皮带紧固件。
而且,本发明的皮带紧固件的皮带卷绕机构的特征是,设有:轴支承于上述主体框架上并卷绕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轴;与上述皮带卷绕轴形成同轴地轴支承于上述主体框架上的手柄;固定于上述皮带卷绕轴上并在同一方向上设定了空转状态和咬合状态的第1单向离合器及第2单向离合器;设于上述手柄上并趋向于上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上述第1单向离合器卡合、脱开的第1止动器;设于上述主体框架上并趋向于上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上述第2单向离合器卡合、脱开的第2止动器。由此,能够降低在使第1皮带及第2皮带产生拉力和解除此拉力的两个作业时的噪音。
而且,本发明的皮带紧固件是一种第1皮带和第2皮带分别连接在其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上,进行相对两根皮带的拉力的产生和解除的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设有:主体框架;设于上述主体框架的一端部并能卷绕及反绕上述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机构;设于上述主体框架的另一端部并具有连接上述第2皮带的皮带连接轴,上述皮带卷绕机构设有:支承于上述主体框架上并卷绕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轴;与上述皮带卷绕轴形成同轴地轴支承于上述主体框架上的手柄;固定于上述皮带卷绕轴上并在同一方向上设定了空转状态和咬合状态的第1单向离合器及第2单向离合器;设于上述手柄上并趋向于上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上述第1单向离合器卡合、脱开的第1止动器;设于上述主体框架上并趋向于上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上述第2单向离合器卡合、脱开的第2止动器。由此,能够降低在使第1皮带及第2皮带产生拉力的作业时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皮带紧固件的斜视图。
图2为皮带紧固件卷绕状态的说明图,(a)为平视状态,(b)为俯视状态。
图3为皮带紧固件锁定状态的说明图,(a)为平视状态,(b)为俯视状态。
图4为皮带紧固件主要部位的大致结构图。
图5为皮带紧固件局部断开后的大致结构图。
图6为单向离合器与止动器的卡合状态的说明图。
图7为皮带放松机构的大致结构图。
图8为第2轴在长孔内转动的状态说明图,(a)为长孔中下降的状态,(b)为长孔中上升的状态。
图9为皮带放松机构的第2皮带引导路径的说明图。
图10为皮带放松机构的第2皮带从皮带压紧部件松开后的状态说明图。
图11为皮带放松机构的第2皮带由皮带压紧部件挟持后的状态说明图。
图12为设于卡车上的状态说明图。
图13为皮带放松机构的说明图。
图14为锁定状态的皮带放松机构的说明图。
图15为皮带紧固件的大致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皮带紧固件参照图1至图15说明如下。
本实施例的皮带紧固件如图1所示,设有第1皮带1和第2皮带2在纵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连接的主体框架3。主体框架3在宽方向设有左右一对平板状框架板4、4。两个框架板4、4的间隔设定为大于第1及第2皮带1、2的宽度的间隔。
而且,在主体框架3的一端部设有可将第1皮带向单方向卷绕的皮带卷绕机构5。皮带卷绕机构5设有两端部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框架板4、4上的皮带卷绕轴7和设于皮带卷绕轴7的两端部上的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皮带卷绕轴7由具有截面大致呈半圆形的一对轴部件7a、7b构成,这对轴部件7a、7b的两端部以卡止部件15进行连接和固定。
而且,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如图4所示,设有:形成圆环状的外轮部件10;滑动自如地嵌合于外轮部件10中的内轮部件11;在外轮部件10和内轮部件11之间形成逐渐扩大间隙的多个空间部12;设于各空间部12并设定直径为卡在各空间部12的中部程度的滚柱部件13;设于各空间部12并设于滚柱部件13移动侧的弹簧14。此种结构的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在向箭头方向A(手柄20相对主体框架3打开的放开方向)转动时,通过滚柱部件13靠弹簧14的附势力向空间部12的间隙变小的方向移动而卡塞,外轮部件10形成与内轮部件咬合状态并进行转动。另一方,在向与箭头方向A相反方向(手柄20相对主体框架3闭合的闭锁方向)转动时,通过滚柱部件13边压迫弹簧14边向空间部12的间隙扩大方向移动并形成自由转动,外轮部件10相对内轮部件11形成空转的状态。
在上述外轮部件10的整个外周面上,交互形成有多个凹部10a和凸部10b。另一方面,在内轮部件11的内周部上,以分隔部11a为中心左右对称地形成有一对轴部件贯通孔11b、11b。在这对轴部件贯通孔11b、11b中分别插入上述轴部件7a、7b,轴部件7a、7b相对内轮部件11形成对转动方向强化连接的状态。
在轴支承上述两个单向离合器8、9的皮带卷绕轴7上转动自如地设有手柄20。手柄20具有在皮带卷绕轴7的两端部对称配置的手柄支撑板21、22。此手柄支撑板21、22的基础部转动自如轴支承在皮带卷绕轴7上。而且,一方的手柄支撑板21呈邻接第2单向离合器9的外侧面状配置,另一方的手柄支撑板22呈邻接第1单向离合器8的内侧面状配置。
在上述手柄支撑板21、22的自由端部横设有供作业者把持的把持部件23。而且,在手柄支撑板21、22之间的中部横设有加强部件24,同时设有第1止动器25。加强部件24呈固定保持手柄支撑板21、22的间隔状连接并支撑着两个手柄支撑板21、22。另一方面,第1止动器25呈前端部面向皮带卷绕轴7一侧地、相对手柄支撑板21、22进退移动自如地设置的同时,靠弹簧部件26向皮带卷绕轴7方向依附。而且,在第1止动器25的后端部上形成有上提部25a,上提部25a在作业者将第1止动器25提起并离开皮带卷绕轴7时使用。
在上述第1止动器25的前端侧,如图6所示,卡合于第1单向离合器8的凹部10a处的卡合部25b和避开与第2单向离合器9的凹部10a卡合的卡合避开部25c形成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进而,在卡合部25b与卡合避开部25c之间形成有收容凹部25d,收容凹部25d呈即使在第1皮带1卷绕在卷绕轴7上后厚度增加时也不使第1皮带1触及第1止动器25。从而,此种结构的第1止动器25在作业者将手离开,仅附有弹簧部件26的弹性力时,如图中实线所示,与第1单向离合器8卡合;另一方面,在作业者将第1止动器25提起并移动到图中双点划线的位置时,解除与第1单向离合器8的卡合。再者,第1止动器25相对第2单向离合器9无论是否上提都不会卡合。
而且,卡合部25b的侧面伸出在第1止动器25的外侧。卡合部25b伸出侧的端部如图1所示,移动自如对卡合在支撑板部件27上。支撑板部件27在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皮带卷绕轴7上的同时,经第1单向离合器8相对手柄支撑板22并排配置着。由此,卡合部25b通过以手柄支撑板22和支撑板部件27支撑在转动方向,在两部件22、27间起到强力的刚性作用,即使经第1单向离合器8使皮带卷绕轴7转动并卷绕第1皮带1,也不会因卷绕时的反作用力发生折曲。
而且,在皮带卷绕轴7的两端部,分别设有限动部件30、30。第1单向离合器8一侧的限动部件30配置于框架板4与手柄支撑板22之间,第2单向离合器9一侧的限动部件30配置于第2单向离合器9与框架板4之间。在各限动部件30的外周面上,如图5所示形成有设定在大致与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的凸部10b相同高度的突设部30a。各突设部30a、30a在可分别接触图6的第1止动器25的卡合部25b和卡合避开部25c的同时,通过第1止动器25的提起能避开接触。因而,各突设部30a、30a在设定了手柄20卷绕动作终点的同时,使手柄20呈禁止后述的皮带放松机构6动作的锁定状态。
进而,在限动部件30的突设部30a的下方形成卡止凹部30b。在卡止凹部30b上嵌合有第2止动器31的前端部,第2止动器31禁止限动部件30的转动。第2止动器31如图1所示,使前端部相对皮带卷绕轴7方向呈进退移动状移动自如地设于框架板4、4上。而且,在第2止动器31的后端部,以压缩状态连接着弹簧32,弹簧32将第2止动器31向皮带卷绕轴7方向依附。
在上述第2止动器31的前端侧,如图6所示,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卡合于第2单向离合器9的凹部10a的卡合部31a和避开与第1单向离合器8的凹部10a卡合的卡合避开部31b。进而,在卡合部31a与卡合避开部31b之间形成有收容凹部31c,收容凹部31c呈即使在第1皮带1卷绕在卷绕轴7上、厚度增加时也不会使第1皮带1触及第2止动器31的形式。因而,此种结构的第2止动器31仍如图5所示,当因弹簧部件32的弹性力位于图中实线的皮带卷绕轴7一侧时,与第2单向离合器9卡合;另一方面,当后退至图中双点划线的避开位置时,解除与第2单向离合器9的卡合状。再者,第2止动器31相对第1单向离合器8无论是否上提都不卡合。
上述第2止动器31靠手柄20实现后退。即:手柄20的手柄支撑板21、22形成基础部稍稍突出的弯曲形状,此基础部通过触及第2止动器31的前端处使第2止动器31向避开方向后退。而且,在框架板4的纵向端部形成有手柄卡止部4a。手柄卡止部4a当手柄20呈使第2止动器31后退至避开位置地转动后的开放状态时,第1止动器25通过嵌合禁止手柄20的转动。而且,手柄卡止部4a如图6所示,设定成避开与第1止动器25的卡合部25b卡合的深度。由此,当手柄20通过手柄卡止部4a形成开放状态时,如图6的双点划线所示,成为第1及第2止动器25、31和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的卡合完全避开的状态,皮带卷绕轴7相对框架板4呈自由转动状。
以上结构的卷绕机构5如图1所示,在通过边提起第1止动器25边使手柄20向相对主体框架3打开的开放方向转动而成为开放状态的同时,通过使其向反方向(闭锁方向)转动形成制动状态。而且,在不提起第1止动器25而使手柄20转动时,在形成各状态前触及限动部件30的突设部30a和手柄支撑板21、22。从而,通过在两种状态间使手柄20在关闭方向及开放方向交替转动,能使第1皮带卷绕在后述的皮带卷绕轴7上。
上述皮带卷绕机构5在设于一端部的主体框架3的另一端部,设有将第2皮带2松开并进行反卷的皮带放松机构6。皮带放松机构6具有各框架板4、4面向端部侧向下倾斜的倾斜面4b;固定于各框架板4、4上且并列配置的放松支撑板41、41;横设于框架板4、4之间并将第2皮带2重叠引导的第1轴42。在第1轴42的两端部拧有螺母43、43,各螺母43将放松支撑板41固定在框架板4上。
各放松支撑板41如图7所示,制成和安装成顶部位于上端部,并且从顶部到一端部侧的区域从框架板4露出的状态。在放松支撑板41的顶部形成有长孔41a。长孔41a设定为长轴方向相对于倾斜面4b垂直。在相对的放松支撑板41、41的长孔41a、41a中,贯穿着能卷绕由第1轴42引导的第2皮带2的第2轴45。
上述第2轴45在两端部的横截面制成圆形的同时,除去此两端部的部分的横截面制成六边形。因而,此第2轴45的横截面为六边形的部分触及与长孔41a的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框架板4的倾斜面4b的上端。进而,在第2轴45的一端部,固定着使第2轴45转动的转动杆47。由此,皮带放松机构6如图9所示,第2轴45在第2皮带2承受拉力时触及框架板4的倾斜面4b。从而如图7所示,当使转动杆47向箭头方向转动时,通过第2轴45边触及倾斜面4b边转动并在长孔41a中上下方向移动,形成第2皮带2稍微回卷状。
而且,在第1轴42的下方,设有挟持第2皮带2的皮带压紧部件48。皮带压紧部件48可转动地支撑于框架板4上。因而,皮带压紧部件48呈由一端压迫第2皮带2、另一端在第1轴42之间挟持第2皮带2的状态。
上述结构中关于皮带紧固件100的动作说明如下。
(安装作业)
首先,在固定装载于卡车50的车箱中的货物51时,分别将连接于皮带紧固件100上的第1皮带1和第2皮带2的各自一端固定在卡车50的侧壁50a上。
具体地如图10所示,第2皮带2连接于皮带放松机构6上。此连接方式是:将第2皮带2的前端从外侧方向穿过第1轴42与皮带压紧部件48之间并向第2轴45方向提起后,再绕此第2轴45的外周后向第1轴42方向拉下,最后从内侧方向穿过第1轴42与皮带压紧部件48之间并拉紧。其结果如图11所示,一旦第2皮带2上产生拉力,便会通过皮带压紧部件48向箭头方向转动并将上面压于第1轴42一侧,将双层重叠的第2皮带2进行挟持,以防松动。而且,如图1所示,在将第1皮带1连接于皮带卷绕机构5上时,将第1皮带1的前端部从外侧穿过皮带卷绕轴7的轴部件7a、7b之间,再使第2皮带2和第1皮带1上产生拉力地拉紧。
(紧固作业)
当安装作业完成后,接着握住把持部件23,如图2(a)、(b)所示前后转动手柄20。当手柄20相对主体框架3向关闭的闭锁方向转动时,如图6所示,第1止动器25的卡合部25b卡合于第1单向离合器8的凹部10a上,因此,如图4所示,外轮部件10受到向与箭头A方向相反的闭锁方向转动的力。再者,第2单向离合器9因为没有与第1止动器25卡合,所以不会承受闭锁方向上的力。
当第1单向离合器8的外轮部件10在闭锁方向上受力时,外轮部件10的滚柱部件13呈压缩空间部12内的弹簧14边向宽大侧移动,成为自由转动的状态,因此,外轮部件10和内轮部件11成为独立的状态。其结果,通过手柄20,外轮部件10以相对内轮部件11空转的状态转动。
另一方面,在第2单向离合器9中,当第1皮带1上产生拉力时,经皮带卷绕轴7反绕的方向(箭头方向A为反方向)的力作用于内轮部件11上。因而,此时外轮部件10同在箭头方向A(开放方向)上受力时一样,通过滚柱部件13向空间部12的狭窄侧移动并卡住,形成由滚柱部件13咬合内轮部件11与外轮部件10的状态。此时,第2单向离合器9的外轮部件10通过设于主体框架3上的第2止动器31禁止转动。由此,在手柄20向闭锁方向转动时,尽管第1单向离合器8的外轮部件10和内轮部件11呈自由移动状,由于第2单向离合器9禁止皮带卷绕轴7转动,因此第1皮带1不会反绕。从而,当第1止动器25触及到限动部件30的突设部30a时,能够禁止闭锁方向的转动。
接着,如图4所示,当手柄20向开放方向(箭头方向A)转动时,手柄20的第1止动器25上卡合的第1单向离合器8的外轮部件10承受开放方向上的力。其结果,滚柱部件13向空间部12的狭窄侧移动并形成咬合外轮部件10和内轮部件11的状态。由此,通过轴支承于内轮部件11上的皮带卷绕轴7向开放方向转动,形成第1皮带1卷绕在皮带卷绕轴7上的状态。因而,如图2(a)、(b)所示,通过手柄20在开放方向和闭锁方向的反复转动,使第1皮带1卷绕在皮带卷绕轴7上并产生拉力。再者,在手柄20转动时,第1和第2止动器25、31不会像以往的棘轮式皮带紧固件那样发出叩击齿轮的冲击声。
此后,当充分地产生拉力时,如图5所示,能提起第1止动器25的提起部25a,第1止动器25的前端设定在高于限动动件30的突设部30a的位置。因而,当手柄20再向闭锁方向转动并超过突设部30a时,能拉下第1止动器25。由此,形成由突设部30a禁止第1止动器25向开放方向转动的状态。其结果,通过手柄20的自由端侧接近或接触皮带放松机构6的转动杆47,形成能实行后述的第2皮带2的解除作业的锁定皮带放松机构6的状态。
(解除作业)
如上所述,在由皮带紧固件100相对第1皮带1和第2皮带2产生充分大的拉力后,在卸下货物51时,首先能通过上述手柄20向开放方向的转动解除皮带放松机构6的锁定状态。之后,如图7所示,皮带放松机构6的转动杆47向箭头方向转动。
由此,连接于转动杆47上的第2轴45产生转动。此时,在第2轴45上,如图9所示,由于第2皮带2的反卷,以很大的拉力向第1轴42方向依附,而如图8(a)、(b)所示,第2轴45因转动边触及框架板4的倾斜面4b边在长孔41内上下移动,因此,第2皮带2稍微反卷。因而,如图9所示,第2皮带2放松的部分能从第1轴42与皮带压紧部件48之间拉出。而且,通过将转动杆47返回到原位后再次进行转动操作,能使第2皮带2的拉力逐渐减小。
之后,当拉力充分降低时,如图1所示,边提起第1止动器25边使手柄20向开放方向充分转动。而且,如图4和图5所示,在使第1止动器25的前端嵌合在手柄卡止部4a上的同时,通过用手柄20的底面使第2止动器31后退,解除第1及第2止动器25、31与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的卡合。其结果,轴支承于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8、9上的皮带卷绕轴7自由转动,靠残存的拉力及操作者反卷第1皮带1并从车箱侧壁50摘下。再者,此时,由于用皮带放松机构6缓慢地减少了拉力,所示不会因急剧的拉力变化产生大的噪音。
(噪音调查)
接着,为确认本实施例的皮带紧固件100的噪音降低效果,进行了下述实验。
即,如图12所示,测定了在箱型卡车车箱中从车箱后端向前1.5m的位置上使用皮带紧固件100进行上述紧固作业及解除作业时的噪音(实施例)。测定位置设定在紧固位置向后方中央部1m、车箱底板向上高1m(车箱内)处和车箱后端向后中央部1m、车箱底板向上高1.5m(车箱外)处。再者,后开门为打开状态。而且,为了对比,测定了同一条件下使用棘轮式皮带紧固件时的噪音(对比例)。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例   实施例
  车箱内   95dB   60dB
  车箱外   85dB   60dB
※外部噪音水平为60dB左右
进而,在室内测定了皮带紧固件100操作时的噪音(实施例)。测定位置位于皮带紧固件100水平方向500mm处。使用的皮带紧固件100与上例相同。而且,在同一条件下测定了使用棘轮式皮带紧固件时的噪音(对比例)。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例   实施例
  88.3dB   57.2dB
※环境噪音水平为48.4dB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皮带紧固件100如图1所示,是第1皮带1和第2皮带2分别连接在其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上,进行产生与解除对两皮带1、2的拉力的装置。在皮带紧固件100中,设有主体框架3;设于主体框架3的一端部并能卷绕和反卷第1皮带1的皮带卷绕机构5;设于主体框架3的另一端部并能以少量单位反卷第2皮带2的皮带放松机构6。皮带放松机构6由下列部件构成,即:重叠并引导第2皮带2的第1轴42;呈从第1轴42向远离方向延伸地形成于主体框架3上的长孔41a;移动自如及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长孔41a中并与此长孔41a的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接触的同时,将由第1轴42引导的第2皮带2卷绕并导引到第1轴42的第2轴45;设于第2轴45的一端部并使此第2轴45转动的转动杆47。
由此,因为能通过使第2轴45转动将第2皮带2放松并回卷少量单位,所以能抑制解除拉力时卡车侧壁的振动并降低噪音。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对使用了框架板4作为与长孔41a的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进行了说明,然而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并设于框架板4上的平面部件,还可以在框架板4本身设置长孔和平面。
而且,本实施例的皮带紧固件100的第2轴45除两端部外的部分制成横截面为六边形,此部分呈触及框架板4的倾斜部4b的结构。由此,能够确实地进行第2皮带2的卷绕。
再者,第2轴45不必为横截面是六边形,也可以为横截面为三角形以上的多边形及圆形、椭圆形,如图13所示,也可以为凸轮形。而且,第2轴45最好至少在触及倾斜部4b的部分为截面是多边形或椭圆形、凸轮形。进而,第2轴45最好在外表面实施相对第2皮带的滚花加工等防滑处理。由此,能够进一步确实地进行第2皮带2的卷绕。
而且,本实施例的皮带紧固件100具有将第2轴45的转动进行规制的锁定装置的结构。即如图3(a)、(b)所示,将手柄20作为锁定装置使用,并通过将此手柄20形成锁定状态,在第1皮带1及第2皮带2上充分地产生拉力后,能够防止因第2轴45转动产生的拉力下降。再者,锁定装置的结构也可以如图14所示,具有形成于转动杆47的内部且使长径方向与转动杆47的纵向方向一致的锁定用长孔47a;进退自如地设于此锁定用长孔47a中的锁定板50;形成于放松支撑板41上且能卡合锁定板50前端部的缺口部41b。在此情况下,能无须介意手柄20的状态而仅通过皮带放松机构6变为锁定状态。进一步,在此情况下,第2轴45也可以为圆形,只是转动自如地支撑在主体框架3上。
而且,本实施例的皮带放松机构6具有转动自如地支撑于主体框架3上并通过一端压紧第2皮带2另一端在第1轴42之间挟持第2皮带2的皮带压紧部件48(皮带压紧装置)的结构。由此,能够防止第2皮带2的松动。
而且,本实施例的皮带紧固件100的卷绕机构5具有下列结构,即:轴支承于主体框架3上并卷绕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轴7;与皮带卷绕轴7呈同轴状地轴支承于主体框架3上的手柄20;固定于皮带卷绕轴7上且将空转状态与咬合状态设定在同一方向的第1单向离合器8及第2单向离合器9;设于手柄20上、向皮带卷绕轴7侧依附而能与第1方向离合器8卡合、脱开的第1止动器25;设于主体框架3上、向皮带卷绕轴7侧依附而能与第2方向离合器9卡合、脱开的第2止动器31。
由此,能够降低在第1皮带1及第2皮带2上产成拉力和解除此拉力的两项作业时产生的噪音。再者,虽然本突实施例中具有皮带卷绕机构5和皮带放松机构6两种机构,但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只具有皮带卷绕机构5一种机构。
进而,皮带卷绕机构5如图15所示,也可以具有下列结构,即:轴支承于主体框架3上并卷绕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轴7;与皮带卷绕轴7呈同轴状地轴支承于主体框架3上的手柄20;固定于皮带卷绕轴7上的棘轮51;设于手柄20上、向皮带卷绕轴7侧依附而能与棘轮51卡合、脱开的第1止动器25;设于主体框架3上、向皮带卷绕轴7侧依附而能与棘轮51卡合、脱开的第2止动器31。此时能简便地构成皮带紧固件100。
产业上应用的可能性
以上说明的皮带紧固件能够应用于固定卡车等中装载的货物的用途。

Claims (12)

1.一种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第1皮带和第2皮带分别连接在其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上,进行相对两根皮带的拉力的产生和解除,其特征是,设有:主体框架;设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一端部并能卷绕及反绕所述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机构;设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另一端部并能够以使所述第2皮带的拉力逐渐减小的方式反绕所述第2皮带少量长度的皮带放松机构,
所述皮带放松机构设有:与所述第2皮带重叠并对其进行引导的的第1轴;从所述第1轴向远离方向延伸地形成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长孔;移动自如及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长孔上且在与该长孔的垂直于长轴方向的平面相接触的同时,将从所述第1轴引导的第2皮带进行卷绕且引导回所述第1轴的第2轴;设于所述第2轴的一端部并使该第2轴转动的转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第2轴至少与所述平面接触部分的截面为多边形或凸轮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第2轴在外周面上实施了相对所述第2皮带的防滑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皮带放松机构设有转动自如地支撑于所述主体框架上且通过一端对所述第2皮带的推压、另一端在所述第1轴之间将所述第2皮带挟持的皮带压紧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皮带卷绕机构设有:支承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并卷绕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轴;与所述皮带卷绕轴形成同轴地轴支承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手柄;固定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上的棘轮;设于所述手柄上并趋向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所述棘轮卡合、脱开的第1止动器;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并趋向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所述棘轮卡合、脱开的第2止动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皮带卷绕机构设有:轴支承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并卷绕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轴;与所述皮带卷绕轴形成同轴地轴支承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手柄;固定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上并在同一方向上设定了空转状态和咬合状态的第1单向离合器及第2单向离合器;设于所述手柄上并趋向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所述第1单向离合器卡合、脱开的第1止动器;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并趋向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所述第2单向离合器卡合、脱开的第2止动器。
7.一种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第1皮带和第2皮带分别连接在其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上,进行相对两根皮带的拉力的产生和解除,其特征是,
设有:主体框架;设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一端部并能卷绕及反绕所述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机构;设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另一端部并能够以使所述第2皮带的拉力逐渐减小的方式反绕所述第2皮带少量长度的皮带放松机构,
所述皮带放松机构设有:与所述第2皮带重叠并对其进行引导的第1轴;在所述主体框架上转动自如地支承并将所述第1轴引导的第2皮带反绕后引导到所述第1轴的第2轴;设于所述第2轴的一端部并使该第2轴转动的转动杠杆;限制所述第2轴转动的锁定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第2轴在外周面上实施了相对所述第2皮带的防滑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设有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主体框架上且通过一端对所述第2皮带的推压、另一端在所述第1轴之间将所述第2皮带挟持的皮带压紧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皮带卷绕机构设有:支承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并卷绕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轴;与所述皮带卷绕轴形成同轴地轴支承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手柄;固定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上的棘轮;设于所述手柄上并趋向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所述棘轮卡合、脱开的第1止动器;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并趋向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所述棘轮卡合、脱开的第2止动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皮带卷绕机构设有:支承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并卷绕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轴;与所述皮带卷绕轴形成同轴地轴支承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手柄;固定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上并在同一方向上设定了空转状态和咬合状态的第1单向离合器及第2单向离合器;设于所述手柄上并趋向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所述第1单向离合器卡合,脱开的第1止动器;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并趋向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所述第2单向离合器卡合、脱开的第2止动器。
12.一种皮带紧固件,其特征是,第1皮带和第2皮带分别连接在其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上,进行相对两根皮带的拉力的产生和解除,其特征是,
设有:主体框架;设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一端部并能卷绕及反绕所述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机构;设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另一端部并连接所述第2皮带的皮带连接轴,
所述皮带卷绕机构设有:支承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并卷绕第1皮带的皮带卷绕轴;与所述皮带卷绕轴形成同轴地轴支承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手柄;固定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上并在同一方向上设定了空转状态和咬合状态的第1单向离合器及第2单向离合器;设于所述手柄上并趋向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所述第1单向离合器卡合、脱开的第1止动器;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并趋向于所述皮带卷绕轴侧而能与所述第2单向离合器卡合、脱开的第2止动器。
CN 03103156 2002-01-31 2003-01-31 皮带紧固件 Expired - Lifetime CN14353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634/2002 2002-01-31
JP2002024634A JP4040883B2 (ja) 2002-01-31 2002-01-31 ベルト締具
JP24634/02 2002-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5335A CN1435335A (zh) 2003-08-13
CN1435335B true CN1435335B (zh) 2010-04-28

Family

ID=27654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03156 Expired - Lifetime CN1435335B (zh) 2002-01-31 2003-01-31 皮带紧固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040883B2 (zh)
CN (1) CN1435335B (zh)
TW (1) TWI2846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76374B1 (en) * 2005-04-25 2010-05-19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Belt fastening device
DE102005031735B3 (de) * 2005-07-05 2007-05-10 Spanset Inter Ag Spannratsche zum Spannen und Halten von Spannmitteln
JP5165536B2 (ja) * 2008-11-10 2013-03-21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締具
WO2010076615A1 (en) * 2008-12-29 2010-07-08 Weiguo Chen Ratchet buckle with c-shape bar
CN104340715B (zh) * 2014-09-28 2016-08-24 吴江市欧诚包装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打包带
KR200491252Y1 (ko) * 2018-06-20 2020-03-09 신성혁 래칫버클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39712A1 (de) * 1986-11-20 1988-06-01 Henssgen Karabinerhaken Gmbh Spannratsche fuer spannstraenge, insbesondere gurte
CN1083006A (zh) * 1992-07-24 1994-03-02 象印链滑车株式会社 紧带器
CN2278616Y (zh) * 1996-10-07 1998-04-15 贾俊利 封车器
US5943472A (en) * 1994-06-20 1999-08-24 Seb S.A. Device for producing hot water or steam on demand using a single distribution control member
DE19830567A1 (de) * 1998-07-08 2000-01-13 Chou An Chuan Sicherungsbandschnal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39712A1 (de) * 1986-11-20 1988-06-01 Henssgen Karabinerhaken Gmbh Spannratsche fuer spannstraenge, insbesondere gurte
CN1083006A (zh) * 1992-07-24 1994-03-02 象印链滑车株式会社 紧带器
US5943472A (en) * 1994-06-20 1999-08-24 Seb S.A. Device for producing hot water or steam on demand using a single distribution control member
CN2278616Y (zh) * 1996-10-07 1998-04-15 贾俊利 封车器
DE19830567A1 (de) * 1998-07-08 2000-01-13 Chou An Chuan Sicherungsbandschnal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40883B2 (ja) 2008-01-30
TW200302194A (en) 2003-08-01
CN1435335A (zh) 2003-08-13
TWI284620B (en) 2007-08-01
JP2003222198A (ja) 200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35335B (zh) 皮带紧固件
CN100391645C (zh) 自动收带拉紧机
CN105775932A (zh) 一种用于移动应急电源车的电缆收放装置
CN101166919A (zh) 带紧固工具
AU2011203579A1 (en) Pulley with unlockable clamp
JP5225456B2 (ja) シートベルトテンショナ
CN114624036B (zh) 一种用于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936490Y (zh) 自动收带拉紧机
KR100835572B1 (ko) 스페어 타이어 고정용 벨트 타입 캐리어
CN202516816U (zh) 疏通机
JPWO2010084576A1 (ja) 立体駐車装置
CN214699030U (zh) 双向张紧器
KR100835571B1 (ko) 스페어 타이어 고정용 와이어 타입 캐리어
CN219056079U (zh) 应用于车辆上的皮带传动卸货机构及液压系统
CN221520478U (zh) 一种车辆运输停放定位装置
KR102041749B1 (ko) 롤 거치장치
CN210478842U (zh) 一种半挂车车辆安全盒
KR20100103150A (ko) 자전거 거치대
KR100841766B1 (ko) 권취 불량 코일의 전도 방지 기능을 구비한 코일카 장치
JP2007255716A (ja) ベルト締具
CN220701002U (zh) 一种货物挡杆
JPS5837413Y2 (ja) シ−トベルト用クランプ装置
CN201350977Y (zh) 可控释放拉式紧带器
JPH0432454B2 (zh)
JP2008006847A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