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26902A - 具有多孔有机微粒的多层墨记录元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孔有机微粒的多层墨记录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26902A
CN1426902A CN02157596.7A CN02157596A CN1426902A CN 1426902 A CN1426902 A CN 1426902A CN 02157596 A CN02157596 A CN 02157596A CN 1426902 A CN1426902 A CN 1426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ous
recording element
ink
polyester
ink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575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J·T·兰德里-科尔特莱
J·W·莱昂恩
L·M·弗兰克林
X·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man Kodak Co
Original Assignee
Eastman Kodak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0/028,12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7335407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man Kodak Co filed Critical Eastman Kodak Co
Publication of CN1426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69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41M5/506Intermediat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Landscapes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一种墨记录元件,它包括至少两层接受墨层,其中至少两层接受墨层中的至少一层包括有机微粒并是多孔的。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包括一种墨记录元件,它包括至少两层接受墨层,其中至少两层接受墨层中的至少一层包括多孔的聚酯微粒。另一实施方案包括一种墨记录元件,它包括至少两层接受墨层,其中该墨记录元件的最上层包括其平均直径小于0.5微米的多孔聚酯微粒。本发明也包括一种形成喷墨打印的方法,它包括提供一种包括至少两层能够接受喷墨图像的接受墨层的墨汁记录元件、至少一层包括有机微粒的层,其中包括有机微粒层中至少一层是多孔的,而且利用一种墨喷式打印机在该墨记录元件上进行打印。

Description

具有多孔有机微粒的多层墨记录元件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墨记录元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多孔有机微粒的多层墨记录元件。
技术背景
在一般的喷墨记录或打印体系中,墨滴是由喷口以高速喷射向记录元件或介质,在介质上构成图像。这些墨滴或记录液体一般包括记录试剂如染料或颜料及大量溶剂。此溶剂或载液,一般由水、有机材料如一元醇、多元醇或其混合物组成。
喷墨记录元件一般包括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层接受墨的或形成图像的层的载体,并包含为反射观察而设计的那些(层),它们具有不透明载体,和为借助透射光观察而设计的那些(层),它们具有透明载体。
同时达到墨的几乎瞬间干燥和良好图像质量的喷墨记录元件是所希望的。但是,如果需要记录元件适应宽范围的墨组成和墨容量,则对于喷墨记录介质的这些要求难以同时达到。
已知若干喷墨记录元件利用多孔或无孔的单层或多层涂层,它作为在多孔或无孔载体层的一面或两面上的接受墨的层。应用无孔涂层的记录元件一般图像质量和稳定性都好,但墨的干燥时间长。应用多孔涂料的记录元件一般含胶体微粒,而且图像稳定性较差,但干燥时间短。
尽管已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多孔图像记录元件用于喷墨打印,但仍然还有许多本领域未解决的问题和已知产品还有许多缺陷,并严重地限制了其工业应用。设计多孔图像记录层的主要困难在于要能获得优质而无裂隙的涂层。通过在喷墨记录元件上打印而构成的喷墨打印件会受到环境的恶化。其易受光褪色和空气中气态杂质如臭氧和氧化亚氮而引起的褪色。高度可膨胀的亲水层干燥占用时间太长,减缓了打印速度。多孔层加速了对墨载体的吸收,但往往光泽不足,染料褪色严重。多孔层也难以达到涂层无裂隙。
日本专利公开07-137432描述了一种喷墨纸,它有一层具有内孔的聚酯树脂微粒的吸墨层。但是,存在一个与该元件有关的问题,即聚酯树脂平均粒度超过0.5微米,元件表面光泽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吸入速度快的墨记录元件。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表面光泽度的墨记录元件。本发明又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记录元件,它具有在其上打印时出现极好图像质量和稳定性的接受层。
本发明包括一种墨记录元件,它包括至少两层接受墨层,其中至少两层接受墨层中的至少一层包括有机微粒而且是多孔的。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包括一种其内包括至少两层接受墨层的墨记录元件,其中该至少两层接受墨层中的至少一层包括多孔聚酯微粒。另一实施方案包括一种其内包括至少两层接受墨层的墨汁记录元件,其中墨汁记录元件的最上层包括其平均直径在0.5微米以下的多孔聚酯微粒。本发明也包含一种构成喷墨打印件的方法,它包括提供一种墨记录元件,该墨记录元件包括至少两层能够接受喷墨图像的接受墨层,至少一层包括有机微粒,其中包括有机微粒的至少一层是多孔的;利用墨喷式打印机在墨记录元件上进行打印。
利用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墨吸入速度提高且在其上打印时具有极好图像质量的记录元件。
本发明墨记录元件包括至少两层接受墨层,其中该至少两层墨接受层中至少一层包括有机微粒并是多孔的。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墨汁记录元件包括至少两层接受墨层。其中至少一层接受墨层可包括有机微粒而且是多孔的。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在最上层底下的若干层中至少一层可以是多孔的和包含有机微粒。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含有机微粒的多孔层可以是该墨记录元件的最上层。另一实施方案可包括一层包含有机微粒的多孔最上层和至少一层含有机微粒的下多孔层。在另外一组实施方案中,可能有多层包含有机微粒的多孔层,它也可包含无机微粒。在最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多孔有机微粒包括多孔聚酯微粒。
优选用于本发明中的多孔有机微粒可以是多孔微球粒、不规则形状的多孔微粒,或可也以是乳胶微粒聚结物。用于在本发明的适宜多孔有机微粒优选为聚合物的,包括如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或纤维素衍生物如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聚乙烯树脂如聚氯乙烯、氯乙烯和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和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醛、亚乙基-乙酸乙烯共聚物、亚乙基-乙烯醇共聚物、和亚乙基-烯丙基共聚物如亚乙基-烯丙醇共聚物、亚乙基-烯丙基丙酮共聚物、亚乙基-烯丙基苯共聚物、亚乙基-烯丙醚共聚物、亚乙基丙烯酸系共聚物和聚氧-亚甲基;缩聚作用聚合物如聚酯或含聚酯聚合物,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酸亚丁基酯、聚氨基甲酸乙酯和聚碳酸酯。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多孔有机微粒优选是聚合物的,是由苯乙烯或丙烯酸单体构成的。任何适宜烯属不饱和单体或单体的混合物都可用于构成这种苯乙烯或丙烯酸的聚合物。可能采用的是例如,苯乙烯化合物如苯乙烯、乙烯基甲苯、p-氯代苯乙烯,乙烯基苄基氯或乙烯基萘;或丙烯酸酯化合物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2-氯代乙基酯、丙烯酸苯酯、α-氯代丙烯酸甲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其混合物。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采用了甲基丙烯酸甲酯。
本发明中用于构成多孔有机微粒的,优选聚合物微粒的典型交联单体可以是芳族二乙烯基化合物,诸如二乙烯基苯、二乙烯基萘或其衍生物;酸二亚乙基酯和酰胺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二甘醇酯,及其它二乙烯基化合物诸如乙烯硫醚或二乙烯基砜的化合物。二乙烯基苯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是尤其优选的。该多孔聚合物的微粒交联度为27摩尔%或以上,优选50摩尔%,和最优选100摩尔%。此交联度是通过掺混至多孔有机微粒中的多官能交联单体的摩尔%的方法确定的,多孔有机微粒优选地是聚合物的。
制备用于本发明的多孔有机微粒,例如,可通过粉化和分级多孔有机化合物、通过对有机单体的乳化、悬浮和分散聚合、通过对含有机化合物溶液喷雾干燥、或通过一种聚合物悬浮技术,它包括将有机材料溶于水不溶混的溶剂中,在水溶液中分散该溶液为微细液滴,并通过蒸发或适当技术脱出溶剂等的方法制备。对于聚合物领域的技术人员,本体、乳化、分散和悬浮聚合步骤是众所周知的,而且这些在教科书如G.Odian“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聚合原理)第二版本Wiley(1981)和W.P.Sorenson and T.W.Campbell在″Preparation Method of Polymer Chemistry″(高分子化学制备方法)第二版、Wiley(1968)中均有讲述。
合成多孔有机聚合物微粒的技术在例如,U.S.5,840,293、5,993,805、5,403,870和5,599,889和Japanese Kokai Hei5[1993]-222108中有所讲述。例如,惰性流体或孔原(porogen)可以与用于构成多孔聚合物微粒的单体混合。聚合完全之后,此刻所得聚合物的微粒基本上是多孔的,因为聚合物已环绕孔原生成,从而形成了孔网络。这种技术在以上参考U.S.5,840,293中描述更充分。
用于本发明制取多孔有机微粒的优选方法包括形成其内含交联单体和水介质孔原的一种烯属不饱和单体微滴的悬浮液或分散相;聚合该单体,形成多孔聚合物的固体微粒;并任选通过真空气提脱出该孔原。由此制备的微粒具有多孔结构,其比表面积测定为35m2/g或以上,优选100m2/g或以上。此表面积通常按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B.E.T.氮分析法测定。
对这种多孔有机微粒可覆盖一层胶体无机微粒,如U.S.5,288,598、5,378,577、5,563,226及5,750,378中所述。对该多孔聚合物的微粒也可覆盖一层胶体聚合物胶乳微粒如U.S.5,279,934中所述。
用于本发明的多孔微粒平均粒径在10微米以下,优选0.5微米以下。平均粒径定义为按体积计测定的粒度分布的统计平均数。有关平均粒径测定的更详细资料,参见T.Allen著“Particle SizeMeasurement″(粒度测定)(第四版本,Chapman and Hall,1990)一书。
如上所述,用于本发明的有机微粒,优选是聚合物微粒是多孔的。所谓多孔指的是微粒具有孔隙或是可渗透液体。这些微粒可具有光滑或粗糙的表面。
该多孔有机微粒可优选包括一种与乙烯系单体反应后的不饱合缩聚物。可采用在水不溶混的有机溶剂存在下在水包油乳化液内使不饱合前体缩合聚酯进行交联的方法来制备多孔缩聚物微粒。可通过类似于如下所述的对多孔聚酯微粒的方法,制备该交联多孔缩聚物微粒,其主要区别在于可采用不饱合前体缩聚物代替不饱合前体聚酯。该前体缩聚物可以是含有由一种或多种以下键型连接一起的重复有机双基组成的骨架的聚合物:酰胺、碳酸盐、氨基甲酸乙酯、酯、或尿素键。优选地是该前体缩聚物应包含酯键型及一种或更多种非酯键型。在一实施方案中,不饱合缩聚物包括酯-共-氨基甲酸乙酯、酯-共-尿素、酯-共-酰胺、酯-共-碳酸盐,最优选是酯-共-氨基甲酸乙酯或酯-共-碳酸盐。该聚合物可以是直链的或支链的。
该前体缩聚物也可包含化学不饱和性,通过不饱和性它可在水不溶混的有机液体存在下在水包油乳化液内被交联,以产生多孔微粒。化学不饱和性可以沿骨架存在于前体聚酯内,作为官能化后的端基或作为侧基。第一种情况的实例是聚酯-氨基甲酸乙酯,其中一个重复酯单元是马来酸酯或富马酸酯部分。第二种情况的实例是已与异丁烯酰基氯反应构成甲基丙烯酸酯端基的醇封端聚氨基甲酸乙酯。优选地是,化学不饱和性应作为骨架不饱和性存在。
可利用本聚合物合成领域技术人员普通已知的任一项制取缩聚物的技术合成该前体缩聚物。一般说来,这种方法涉及路易斯酸及路易斯碱性单体的反应,在溶液或融化条件下每种均带有二或以上的官能化数。具体试剂示于表8。应当指出,也可采用带有官能团数目不同于2的多官能团试剂(例如,三官能团的、四官能团的)。可选择在单一反应器中不同类型的试剂能够反应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多段方法,使其中带有适宜终止基团的预聚合物、大分子单体或低聚物在随后步骤中与一种或多种附加多官能团的试剂反应。例如,可通过在同一釜中使二酰氯、双氯甲酸酯与二醇进行反应的方法,或通过制取一种低分子量醇封端的预聚合物,随后使之与双氯甲酸酯反应的方法来制备聚碳酸酯。
表8,形成缩聚物所需要的试剂组合(双官能团案例)
  缩聚物键       路易斯酸   路易斯碱
    酯 环酐,氯化二酸,双酯,二酸 二醇,联苯酚
氨基甲酸乙酯 二异氰酸酯 二醇,联苯酚
    尿素 二异氰酸酯,光气或其活性的衍生物 二胺
    碳酸盐 双氯甲酸甲酯,光气或其活性的衍生物 二醇,联苯酚
    酰胺 环酐,氯化二酸,双酯,二酸 二胺
这种交联反应可以是一种自由基引发的,易与前体缩聚物中不饱合单元共聚的烯属不饱和单体的聚合。这种前体缩聚物可以是有机可溶性的,在此案例中可能需要添加乳化剂。在本方法另一实施方案中,此前体缩聚物可是水溶性的、水可分散的、或两性特征的,而在这种情况下,该前体缩聚物起乳化物质的作用,而所添加的乳化剂只不过是任选的。可制备该多孔缩聚物微粒的方法,以及在制备(例如乳化剂、引发剂、烯属不饱和单体、与水不溶混的有机物)中所用的其它试剂,都同于如下所述的那些制备多孔聚酯微粒的情况。优选地是,该多孔缩聚物微粒可含离子基团,如以下对多孔聚酯微粒所述的。优选地是,这些离子基团应属于季铵部分。
该多孔缩聚物微球平均直径可为0.1-10微米。优选地是,它们应有平均直径0.1-0.5微米。
最优选的适用于本发明的多孔聚酯微粒由不饱合前体聚酯与一种或多种含α,β-乙烯基不饱和性的乙烯基单体进行自由基加成聚合反应的产物。前体聚酯是一种包含同样也用于制备多孔聚酯微粒的不饱合基团的聚酯。包括这些微粒的前体聚酯的总百分数可以是5-95%重量。优选地是,这些微粒应含20-80%重量的前体聚酯。最优选的多孔聚酯微粒可以是交联的,而且可以是在水或与水可混溶的溶剂中可分散的。该多孔结构可由连续孔或隔离孔组成。
本发明最优选的多孔聚酯微粒可以通过几种方法中的任一种制备。这些方法包括较小聚酯微粒的电解质诱导逐渐聚结,而后随乙烯基单体膨胀,然后进行交联,如日本公开07/137432所述。另一制备方法包括在水包油油包水的水乳液中的聚合,其中油相由一种不饱和聚酯和一种或多种乙烯系单体的溶液组成,如US 3,979,342和4,089,81所述。
一种更优选的制备方法由Leon等人描述于序号10/027,701(Docket(概要)82842)”Method of Preparation of PorousPolyester Particles″(多孔聚酯微粒的制备方法)中,其中可以采用在与水不溶混的有机溶剂存在下在水包油乳化液内交联不饱和前体聚酯的方法来制备交联的优选多孔聚酯微粒。这种交联反应是由自由基引发的烯属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烯属不饱和单体易与前体聚酯中的不饱合单元共聚。这种前体聚酯可以是有机可溶性的,在此案例中所加的乳化剂可能是必需的。在该方法另一实施方案中,该前体聚酯可以是水溶性的、水可分散的或两性特征的,在此案例中该前体聚酯起乳化物质的作用,而所添加的乳化剂仅为任选的。该与水不溶混的有机溶剂可被去除,得到一种含多孔交联聚酯的微粒的分散相。
适用于制备本发明优选多孔聚酯微粒的前体聚酯可以是支链的或非支链的,可含化学不饱和性,并可以是在与水不溶混的有机溶剂中或在水中可溶性的。任选地是,该前体聚酯可以在水中进行自乳化的,或是两性或似表面活性剂特征的。该前体聚酯可具有任何玻璃化转变温度,只要该前体聚酯满足其溶解度要求。优选地是,其数均分子量(Mn)在1000-30000克/摩尔。
如本领域众所周知,聚酯是多价酸或相应酸等效衍生物诸如酯、酐或酰基氯和多元醇的缩合产物。众所周知,在本文件中不论何时“二酸”或“多酸”均指的都是那些被参考文献所包括在内的相应酸的等效衍生物如酯、酐或酰基氯。可以通过选择含α,β乙烯基不饱和的多价酸或多元醇将可聚合的不饱和性引入至该分子中。在大多数情况下,应将这种不饱和性包含在多价酸单元内。任选地是,除这种不饱合缩多酸外,还可以采用一般在缩聚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另外的缩多酸。这种烯属不饱合多酸包括,但未必局限于马来酸、富马酸、衣糠酸、苯基二丙烯酸、柠糠酸和中康酸。在WO01/00703中,对其它另外的不含化学不饱和性并可用于前体聚酯的缩多酸有描述。这些二酸可包括,但未必局限于,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壬二酸、和癸二酸、酞酸、间苯二酸、对苯二甲酸、四氯代邻苯二甲酸、四氢化邻苯二甲酸、偏苯三酸、苯均三酸、萘二羧酸异构体、氯菌酸、偏苯三酸、苯均三酸、和苯均四酸。
也可通过合成改性方法将烯属不饱合基团引入这种前体聚酯。例如,可使有高醇数的聚酯与酐、或丙烯酸酰基氯、或甲基丙烯酸酰基氯反应,以引入烯属不饱合单元。
此外,适用于本发明微粒的前体聚酯还可由在缩聚领域众所周知的各种多元醇中任一种组成,而且可以是脂肪族的、脂环族的或芳烷基的。在WO 01/00703中描述了适宜多元醇。这些醇可包括,但被未必局限于乙二醇、1,3-丙二醇、1,6-己二醇、1,10-癸二醇、1,4-环己二甲醇、1,4-环己二醇、氢醌双(羟乙基)醚、二甘醇、新戊二醇、双酚诸如双酚A、双酚A的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加成物、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和聚酯多元醇诸如通过ε-己内酯开环聚合获得的。另外,可以采用含羟基和酸衍生物官能团二者的A-B型缩聚单体,以及一元酸和一元醇。
在该制备方法的一种方案中,可利用水溶性的、类表面活性剂的,或自乳化和另外含化学不饱和性的前体聚酯。水溶性的、类表面活性剂的和自乳化的前体聚酯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而且含一种或多种类型的亲水化学基团或官能团,或单体,诸如羧酸盐、季铵、磺酸盐、硫酸盐、锍、磷鎓、亚氨基磺酰基、或聚合的或低聚的氧乙烯链段。用于形成适用于本发明优选多孔聚酯微粒的前体聚酯应进一步包含一种或多种含如上详述的含乙烯基不饱和性的缩多酸或多元醇单体。用于形成适用于本发明优选多孔聚酯微粒的水溶性的、类表面活性剂的和自乳化的前体聚酯可包含一种或多种二酸或二醇组分,它们能诱导其亲水特征或水溶性。用于此目的的最普通亲水二醇是聚乙二醇。另外,可以使由两个或三个羟烷基团取代的叔胺单元可结合在前体聚酯内,通过与烷基化试剂的季铵化作用或与酸的中和作用提供离子。用于赋予前体聚酯亲水性的一般所用类型的二酸组分包括含磺酸盐或磺亚酰胺盐类的化合物。U.S.4,973,656和5,218,042中描述了一些适宜的磺化二酸。这种二酸的实例为5-钠代磺间苯二甲酸、2-钠代磺丁酸,和二甲基钠代亚氨基双(磺酰基-m-苯甲酸酯)。另一种对前体聚酯亲水化的普通方法就是用较高酸数中和聚酯羧端基。优选地是,该酸数为至少10。最优选该酸数在25以上。中和剂通常可以是碱金属氢氧化物或胺。也可在本发明中采用含乙烯不饱和性及其羧端基被中和的前体聚酯。在优选的案例中,该不饱合前体聚酯可含离子基团,其当量重量在每摩尔离子单元400-2000克聚合物。
适用于在本发明微粒中对前体聚酯进行交联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可以是在加成聚合领域中通常采用的单体。这些单体包括,但未必局限于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异丁烯酸异丁脂、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苯氧乙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酯诸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酸异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丙烯酸苯氧乙基酯、丙烯酸环己酯、和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类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3-和4-氯代甲基苯乙烯、卤素取代苯乙烯、和烷基取代苯乙烯;乙烯卤化物和亚乙烯基卤化物;N-烷基化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乙烯基酯如乙酸乙烯和苯甲酸乙烯基酯;乙烯基醚如丁基乙烯醚和环己基二甲醇二乙烯醚;烯丙醇和其醚和酯;和不饱合酮类和醛类诸如丙烯醛和甲基乙烯基酮和丙烯腈。
此外,可以用少量的一种或多种水溶性烯属不饱和单体(一般为可聚合固粒总重量的10%以下)。这些单体包括,但未必局限于苯乙烯类、丙烯酸酯类和具有高极性基团取代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不饱合碳和杂原子酸类诸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富马酸、马来酸、衣康酸、乙烯基磺酸、乙烯基膦酸、和其盐类、乙烯基咔唑、乙烯基咪唑、乙烯基吡硌烷酮,和乙烯基吡淀类。
尤其适用于本发明聚酯微粒的是含一种以上的烯属不饱合单元的单体,诸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乙烯基苯的异构体、二乙烯基己二酸酯、环己二甲醇乙烯醚和乙二醇乙烯醚。
对于本发明微粒可以优选的烯属不饱和单体是苯乙烯类、乙烯醚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二乙烯基苯(m间-和对-异构体)、苯乙烯、己二酸二乙烯基酯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是尤其优选的。
在加成聚合领域已知的任一种普通水溶性的或有机可溶性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都可用于本发明微粒。这些包括,但是不局限于偶氮化合物诸如2,2’-偶氮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1-苯基乙基)偶氮二苯基甲烷、2,2’-偶氮异丁腈(AIBN)、1,1’-偶氮双(1-环己二腈)、4,4’-偶氮双(4-氰基戊酸)、和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化物、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过氧化氢、过酸酯、和过酸,诸如过氧化苯甲酰、月桂基过氧化物、辛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乙酰、过氧化氢叔丁酯、过苯甲酸叔丁酯、枯基过氧氢、过乙酸、2,5-二甲基2,5-二(过苯甲酸酯)、和过氧化对氯苯甲酰、诸如钾、钠和铵的过硫酸盐类、二硫化物、四氮烯、和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诸如H2O2/Fe2+、过硫酸盐/亚硫酸氢盐、草酸/Mn3+、硫脲/Fe3+、和过氧化苯甲酰/二甲苯胺。
任选地是,可将少量,一般包括有机相的1-10%重量的助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加至有机相中。已知这些疏水化合物是用于防止某些类型的乳化和悬浮聚合中的奥氏熟化(Ostwald ripening)。对于“乳液聚合和乳化聚合物中助表面活性剂”,Peter A Lovell和Mohammed S.EI-Aaser(参见John Wiley and Sons:Chichester,1997,pp.700-721)和US 5,858,634进行了极好的讨论。最普通助表面活性剂是十六烷和十六醇。其它适用的助表面活性剂还可起其它作用,如作为单体或引发剂。作为单体的一个实例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作为引发剂的实例是过氧化月桂酰。
如果采用水中不可溶性或不可分散的前体聚酯,那么可另外采用一种乳化剂,不过可以连续地使用乳化剂和水溶性或水可分散的前体聚酯。可能优选的是,初期将乳化剂溶于水相中。尽管在本领域已知乳化剂有非常多的品种,但大部分乳化剂品种都归入表面活性剂、胶体无机物和保护性胶体三种基本类型。现有存在很多已知的表面活性剂。对表面活性剂好的参考资料是“Surfactant Handbook“(表面活性剂手册)(GPO:Washington,D.C.,1971)和McCcutcheon著的”Emulsifiers and Detergents(乳化剂与洗涤剂)“(ManufacturingConfectioner Publishing Company:Glen Rock,1992)。对于可用于制备多孔聚酯微粒的表面活性剂没有一般限制。适用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阴离子的、阳离子的、两性离子的、中性的、低分子量的、大分子的、合成的、或由天然源提取出的或衍生的。某些实例包括,但是未必局限于: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磺基丁二酸酯,诸如以商标名销售的ABROSOL的,氟表面活性剂诸如商标名ZONYL和FLUORAD的那些,乙氧基化烷基酚诸如TRITONX-100和TRITONX-705,乙氧基化烷基酚硫酸盐诸如RHODAPEXCO-436,磷酸酯表面活性剂诸如GAFACRB-9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氧乙烯化长链胺和其季化衍生物,乙氧基化硅氧烷,烷醇胺缩合物,聚环氧乙烷-共-聚氧化丙烯嵌段共聚物如销售商标名为PLURONIC和TECTRONIC,N-烷基甜菜碱,N-烷基胺氧化物和碳氟化合物-聚(环氧乙烷)嵌段表面活性剂如FLUORADPC-430。
适用于制备多孔聚酯微粒的保护性胶体包括,但未必局限于:聚(氧化乙烯)、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酰胺、磺化聚苯乙烯、藻朊酸盐、羧甲基纤维素、二甲基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和共聚物、环氧乙烷与尿素及甲醛的水可溶性络合树脂胺缩合产物、聚乙烯亚胺、酪蛋白、凝胶、白蛋白、面筋和黄原胶。保护性胶体是一类可用于代替表面活性剂或除表面活性剂外的一种乳化剂。在乳化步骤之前,一般可将它们溶解或分散于水相中。
同样,胶体无机微粒可以用作为乳化剂,作为有限聚结方法法的部分。胶体无机微粒可以应用于代替所列任何其它类型的乳化剂,诸如表面活性剂或保护胶体,或是除所列任何其它类型的乳化剂外还可使用的。也可将它们分散在水相中。有限聚结技术已描述于许多专利中,如U.S.4,833,060和4,965,131。特别适用于本发明的一种胶体无机物是由DuPont(杜邦公司)销售的LUDOXTM。
可以掺混至适用于本发明的优选多孔聚酯微粒中的另外的添加剂包括颜料、染料、杀虫剂、杀菌剂、电解质、缓冲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和链转移剂。
适用于本发明的优选多孔聚酯微粒包括其平均直径在0.1微米以下至10微米的多孔聚酯微粒。当多孔聚酯微粒是在最上层时,优选的是该多孔聚酯微粒平均直径范围在0.1-0.5微米以下,更优选该多孔聚酯微粒平均直径范围在0.2-0.3微米。具有平均直径在0.5微米以下的多孔聚酯微粒的墨记录元件优选在60度角测定下的表面光泽度大于或等于10。对于下层的最佳吸墨性能和涂层品质,优选的是,该多孔聚酯微粒具有0.5微米以上的平均直径,优选具有I-10微米的平均直径,最优选具有1-3微米的平均直径。对微粒直径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法加以测定。一种这样的方法可以是利用市场供应仪表诸如Horiba LA-920仪(由Horiba LTD公司制造)的微粒稀释分散相的激光散射。一般,优选的多孔聚酯微粒的样品应含具有某一粒度分配的微粒群。这就是粒度分布,并是以平均直径、标准偏差、和差异系数来表征的。可以在统计分析方面的任何基本课本中,诸如“仪器分析原理“(第四版本,由D.A.Skoog and J.J.Leary,Flarcourt著,Fl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Orlando,FL;1971(Appendix A6))中找到定义这些术语的数学公式。平均直径是粒度分布的算术平均值。分布偏差系数(CV)是分布的标准偏差对平均直径的比率,以%给出。本发明适用的优选多孔聚酯微粒,在一种模式中可以具有较大的粒度分布。在微粒体系中,对该粒度分配可以是单一模式或单一峰,或可以是几种模式、每种模式是以平均直径、标准偏差和偏差系数表征。例如,该多孔聚酯微粒可以是由平均直径小于0.5微米模式的微粒和平均直径在于0.5微米模式的微粒组成的一种体系,优选地是平均直径在1-10微米,和最优选平均直径1-3微米。这两种模式的相对比例是根据代表该模式的曲线以下的相对面积计算的,而且应该合计达100%。
在优选的案例中,该多孔聚酯微粒应含离子基团,其当量重量为每摩尔离子单元40-2000克。在一组实施方案中,该离子基团可优选包括磺酸盐官能团。该产物微粒具有极好的胶体稳定性,它能按水分散体系或冻干以产生易于再分散在水中的干微粒的固体粉末存储。
本发明中利用的墨接受元件含至少两层单独的墨接受层。各层是由不同组合物,不同化学性质和不同平均直径微粒的组合和层厚所组成。对于这些多层结构,这里所用的术语“顶部”、“上部”和“之上”意味着相对于其它层的该层远离载体。术语“底部”“下部的”和“之下”意味着相对于其它层的该层接近于载体。术语“最上”意味着该层相对于所有其它层离载体最远。
本发明元件也可包含其它微粒,包括无孔微粒。这些微粒可以是有机的或无机的。适用于本发明任何层中的有机微粒包括非聚结胶乳微粒和芯-壳乳液微粒,诸如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共-丁二烯)、聚氨基甲酸乙酯、聚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正丁基酯和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乙酸乙烯基酯和丙烯酸正丁基酯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与2-硫代-1,1-二甲基乙基丙烯酰胺钠的共聚物、和丙烯酸乙酯与偏二氯乙烯与2-硫代1,1-二甲基乙基丙烯酰胺钠的共聚物或其混合物。这些可以是内部交联的或未交联的。可优选的是未交联的胶乳微粒具有在25℃以上的薄膜形成温度。适用于本发明的有机微粒也可以是多孔丙烯酸的、甲基丙酸烯的或苯乙烯的聚合物微粒。
更具体地说,可能用于本发明的有机微粒包括聚合物的微粒,诸如例如,由以下物质制造的微粒: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或纤维素衍生物诸如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聚乙烯树脂诸如聚氯乙烯、氯乙烯与乙酸乙烯酯和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共聚物、聚乙烯醇缩醛、亚乙基-乙酸乙烯共聚物、亚乙基-乙烯醇共聚物、和亚乙基-烯丙基共聚物如亚乙基-烯丙醇共聚物、亚乙基-烯丙基丙酮共聚物、亚乙基-烯丙基苯共聚物、亚乙基-烯丙醚共聚物、亚乙基丙烯酸系共聚物和聚氧-亚甲基;缩聚作用聚合物诸如聚酯或含聚酯的聚合物,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氨基甲酸乙酯和聚碳酸酯。适用于本发明有机微粒的实例被公开和申请专利范围的是在US专利申请序号:09/458,401,1999年,12月10日提出;09/608,969,2000年,6月30日提出;09/607,417,,2000年,6月30日提出;09/608,466,2000年,6月30日提出;09/607,419 2000年,6月30日提出;和09/822,731 2001年3月30日提出。
适用于本发明任何层的无机微粒包括任何无机氧化物,包括二氧化硅、胶态氧化硅、熔凝二氧化硅、氧化铝、胶体氧化铝、熔凝氧化铝、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硫酸钙、天然或合成粘土、硫酸钡、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锌、或其混合物。有机和无机微粒的混合物也可使用。
有机微粒和无机微粒可以是任何尺寸的,但是如果包含这些微粒的层是最上层,则优选的是其平均粒径在0.5微米以下的微粒。有机和无机微粒也可以在相同层或分别层中存在。
适用于本发明无微粒的包括最上层的任何层的聚合物,包括亲水的有机聚合物和轻度交联的水凝胶诸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含乙烯基吡硌烷酮的共聚物、聚乙基噁唑啉和含噁唑啉的共聚物、含咪唑的聚合物、聚丙烯酰胺类和含丙烯酰胺的共聚物、聚(乙烯醇)和含乙烯-醇的共聚物、聚(乙烯基·甲基醚)、聚(乙烯基乙醚)、聚(氧化烯)、白明胶,纤维素醚、聚(乙烯基乙酰胺)、部分水解的聚(乙酸乙烯酯/乙烯醇)、聚(丙烯酸)、磺化或磷酸化的聚酯和聚苯乙烯类、酪蛋白、白蛋白、壳多糖、脱乙酰壳多糖、右旋糖酐、果胶、胶原衍生物、胶棉、琼脂、竹芋粉,瓜耳树胶、角叉菜胶,黄蓍胶,黄原胶、rhamsan、羟乙基纤维素、羟基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氧化烯烃)、和水可分散的聚氨基甲酸乙酯。可以采用上述所列亲水聚合物的混合物。
形成喷墨元件的墨接受层,可采用方法是,把由优选多孔聚酯微粒、有机微粒,或无机微粒和粘合剂组成的混合物涂布在载体上,其所涂混合物数量不足以改变该多孔接受层的多孔结构,然后干燥去除大致所有的挥发性组分。该粘合剂优选包括有机粘合剂。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聚合粘合剂是亲水聚合物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含乙烯基吡硌烷酮共聚物、聚乙基噁唑啉和含噁唑啉共聚物、含咪唑聚合物、聚丙烯酰胺和含丙烯酰胺共聚物、聚(乙烯醇)和含乙烯基醇共聚物、聚(乙烯基甲醚)、聚(乙烯基乙醚)、聚(氧化烯)、白明胶、纤维素醚、聚(乙烯基乙酰胺)、部分水解的聚(乙酸乙烯酯/乙烯醇)、聚(丙烯酸)、磺化或磷酸化聚酯和聚苯乙烯、酪蛋白、白蛋白、壳多糖、脱乙酰壳多糖、右旋糖酐、果胶、胶原衍生物、胶棉、琼脂、竹芋粉,瓜耳树胶、角叉菜胶,黄蓍胶,黄原胶、rhamsan。在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该亲水聚合物是羟乙基纤维素、羟基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氧化亚烷基)。在又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该聚合粘合剂是一种乳液,诸如聚(苯乙烯-共-丁二烯)、聚氨基甲酸乙酯、聚酯、聚(丙烯酸脂)、聚(甲基丙烯酸酯)、一种丙烯酸正丁基酯和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和一种乙烯基乙酸酯和丙烯酸正丁基酯的共聚物。在又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该粘合剂可以是一种烷氧基硅烷的缩合物或其它金属溶胶诸如氧化铝溶胶、二氧化钛溶胶或氧化锆溶胶。可以采用以上所列亲水聚合物的混合物。选择这种粘合剂应该使它适合上述的微粒。
所用聚合物粘合剂数量应该对墨记录元件如喷墨记录元件构成足够粘合强度,但也应该使其数量减到最小,以使由该聚集体所构成的互连孔结构不被粘合剂所填充。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聚合物粘合剂含量为5-50重量%,最优选其数量为各层的10-25重量%。该多孔聚合物微粒为各单层重量的50-95%。这些微粒优选为单层的75-90重量%和最优选为单层的至少80重量%。
组合的接受墨层的总厚度可在5-100微米范围,优选10-50微米。各层彼此可具有不同厚度。但是,曲型的是,最上层相对于较低层是较薄的。最上层优选厚度为1-20微米,更优选1-10微米。所需涂层厚度是根据涂层用作墨溶剂吸收槽的要求和保持墨接近涂层表面的要求来决定的。
由于图像记录元件可能接触到其它图像记录制品,或接触到图像记录设备的驱动或传送机构,可将添加剂诸如填料微粒、表面活性剂、润滑剂、交联剂、无光泽微粒等加至该元件中,达到它们不降低所需特性的程度。
在含优选多孔聚酯微粒的接受墨汁层中可以采用填料微粒诸如二氧化硅、熔凝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分散体如Nissan ChemicalIndustries和DuPont Corp.,(日产化学工业公司和杜邦公司)提供的氧化铝、煅制氧化铝、碳酸钙、硫酸钡、硫酸钡与硫化锌的混合物、无机粉末诸如氧化铝、氧化铬、氧化铁、氧化锡、掺杂氧化锡、硅酸铝、二氧化钛、碳化硅、碳化钛和细粉金刚石,如U.S.5,432,050中所述。
可以有一种促进填料微粒分散的分散剂或润湿剂。这有助于使微粒聚结程度降到最低。适用分散剂包括,但不局限于脂肪酸、胺和市场供应的润湿剂如Zeneea,Inc,(ICI)公司出售的Solsperse。优选的填料微粒是二氧化硅、氧化铝、碳酸钙、和硫酸钡。优选地是这些填料微粒的平均粒径在1.0微米以下。该填料微粒含量可为干接受层中总固体量的0-80%,最优选数量在0-40%。
为获得适宜涂布性能,可以应用在该领域所熟知的流变改进剂如增稠剂或聚合物。这些包括缔合性增稠剂诸如疏水改性的羟乙基纤维素、疏水改性的碱可溶性或碱可膨胀性的乳化液、和疏水改性的氧化乙烯氨基甲酸乙酯嵌段共聚物如Rohm & Elaas提供的商标名为Acusol和Dow Chemical提供的商标名为Polyphobe的那些,和非缔合性增稠剂如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基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瓜尔胶和角叉菜胶。
该喷墨元件可包括润滑剂。适用于接受墨层中的或与接受墨层反面的元件一侧的润滑剂和石蜡包括,但不局限于聚乙烯、硅酮蜡、天然蜡如棕榈蜡、聚四氟乙烯、氟化乙丙烯、聚硅氧烷油类诸如聚二甲硅氧烷、氟化后硅氧烷、官能化硅氧烷,硬脂酸酯,聚乙烯硬脂酸酯,脂肪酸盐类,和全氟醚类。亚微米尺寸石蜡微粒的含水或无水分散相也是可适用的,诸如商业提供的那些,但不局限于:分散相的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微晶蜡、石蜡、天然蜡诸如巴西棕榈蜡,来自如Chemical Corporation of America(Chemcor),Inc.,Michelman Inc.,Shamrock Technologies Inc.和Daniel ProductsCompany等公司的合成石蜡。
为获得适宜涂布性能,可以采用此领域所熟知的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醇。涂料助剂和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局限于非离子的氟化烷基酯,诸如由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公司出售的FC-430、FC-43I、FC-10、FC-171,由DuPont Corp公司出售的Zonyl含氟化学品诸如Zonyl-FSN、Zonyl-FTS、Zonyl-TES、Zonyl-BA;由NOF公司出售的其它氟化聚合物或共聚物诸如Modiper F600,聚硅氧烷诸如Dow Corning的DC1248、DC200、DC510、DC190和由BYK Chomie出售的BYK320、BYK322,和由General Electric出售的SF1079、SF1023、SF1054和SF 1080,和由Union Carbide出售的Sitwet聚合物,聚氧化乙烯-月桂基醚表面活性剂、去水山梨糖醇月桂酸酯、棕榈酸酯和硬脂酸酯诸如由Aldrich出售的Span表面活性剂,聚(氧化乙烯-共-氧化丙烯)表面活性剂诸如由BASF出售的Pluronic系列,及其它含聚氧化乙烯的表面活性剂诸如由Union Carbide出售的TritonX系列,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诸如由Dupont Corp.出售的Alkanol系列,和由DowChemical出售的Dowfax系列。具体实例均被描述于MCCUTCHEON的卷1;Emulsifiers and Detergents(乳化剂和洗涤剂),1995,北美版本。
该接受墨层可包括交联剂。可以采用任何交联剂,只要其反应性官能团具有适宜的与粘合剂中具体化学单元的反应性。某些可交联富于路易斯碱性官能团的粘合剂的普通交联剂包括,但未必局限于:碳二亚胺、多价金属阳离子、有机异氰酸酯如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酰二甲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甲基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甲苯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盐,氮丙啶诸如US.4,225,665所指出的,乙亚胺诸如由EIT Industries出售的Xama-7,封闭异氰酸酯诸如由Cytec工业公司出售CA BI-12,三聚氰胺诸如US 5,198,499中提出的甲氧甲基三聚氰胺,那些包括带有环氧、胺、羟基、异氰酸酯、或乙烯基官能团的烷氧基硅烷偶合剂,聚氰胺树脂交联剂诸如由Cytec工业公司出售的Cymel 300、Cymel303、Cymel 1170、Cymel 1171,和双环氧化物诸如由Shell公司出售的Epon(环氧树脂)系列。其它交联剂包括化合物诸如芳酰基基脲(aryloylurea)、醛、二醛和嵌段二醛、氯三嗪、甲氨酰吡啶、吡啶醚、甲脒醚(formamidinium ethers)、乙烯砜、硼酸、二羟基二氧六环、和多官能团的氮丙啶CX-100(由Zeneca Resins公司制造)。这些交联剂可以是低分子量化合物或聚合物,如US 4,161,407和所引用参考文献所述。
如本领域众所周知,为改善着色剂褪色,也可将紫外线吸收剂、自由基猝灭剂或抗氧化剂加至该接受墨层中。实例包括多烯多胺-双氰胺基的缩聚产物;水溶性还原剂如亚硫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硫代硫酸盐、抗坏血酸或其盐类、羟基胺衍生物、和葡萄糖;含硫化合物如硫氰酸盐、硫脲、2-巯基苯并咪唑、2-巯基苯并噻唑、2-巯基苯并噁唑、5-巯基-1-甲基-四唑、2,5-二巯基-1,3,4-三唑、2,4,6-三巯基氰尿酸、硫代水杨酸、硫尿嘧啶、1,2-双(2-羟乙基硫代)乙烷;或疏水抗氧化剂乳化分散相如受阻酚基的抗氧化剂、哌啶基的抗氧化剂或位阻胺。紫外线吸收剂包括在JP 57-74193、57-87988和2-261476中所描述的那些,抗褪色剂包括在JP 57-74192、57-87989、60-72785,61-146591、1-95091、和3-13376中所述的那些。
该接受墨层可包括pH调节剂、增粘剂、流变改进剂、树脂乳剂、杀虫剂、染料、荧光增白剂、增白剂,如在JP 59-42993、59-52689、62-280069、61-242871、和4-219266所述的,和抗静电剂。
本发明中所利用的墨接受层可以含一种或多种媒染物质或聚合物。该媒染剂聚合物可以是一种可溶性聚合物、带电分子、或交联分散微粒。该媒染剂可以是非离子的、阳离子的或阴离子的。媒染剂的实例是含季化氮部分的聚合物或共聚物,诸如聚(苯乙烯-共-1-乙烯基咪唑-共-1-乙烯基3-氯化苄基咪唑)、聚(苯乙烯-共-1-乙烯基咪唑-共-1-乙烯基-3-羟乙基-氯化咪唑)、聚(苯乙烯-共-1-乙烯基咪唑-共-1-乙烯基-3-氯化苄基咪唑-共-1-乙烯基-3-氯化羟乙基咪唑)、聚(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共-1-二乙烯基苯)、聚(丙烯酸乙酯-共-1-乙烯基咪唑-共-1-乙烯基-3-氯化苄基咪唑)、或聚(苯乙烯-共-4-乙烯吡啶-共-4-羟乙基-1-氯化乙烯基吡啶)。在本发明的一组优选实施方案中,结合在该聚合物中的季氮部分是一种盐类,包括三甲基乙烯基苄基铵、苄基二甲基乙烯基苄基铵、二甲基十八烷基乙烯基苄基铵、缩水甘油基三甲基铵、1-乙烯基-3-苄基咪唑鎓、1-乙烯基3-羟乙基咪唑鎓或4-羟乙基-1-乙烯基吡啶鎓。可以采用的优选反离子包括氯化物,或其它反离子如U.S.5,223,338、5,354,813和5,403,955中所公开的。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媒染剂是聚合物的阳离子改性产物如聚(乙烯醇)、白明胶、脱乙酰壳多糖、聚乙烯基胺、聚亚乙基亚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亚烷基-多胺基氰基胍铵缩合物、聚乙烯基吡啶卤化物,(甲基)丙烯酰氧烷基季铵盐的聚合物、(甲基)丙烯酰胺烷基季铵盐的聚合物、ω-氯代-聚(氧乙烯-聚亚甲基季铵烷基化物)、甲基乙二醇脱乙酰壳多糖聚、聚(乙烯吡淀)、由Texaco,Inc公司制造的环氧丙烷基三胺的Jeffamine T系列、季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乳剂、磷鎓化合物、磺亚酰胺、磺化聚合物和分散微粒和氧化铝水合物。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媒染剂是含羧酸、磺酸、氨磺酰、磺亚酰胺、或膦酸的聚合物、共聚物、或树脂乳剂,诸如羧化和磺化丙烯酸脂或甲基丙烯酸酯、羧化苯乙烯丁二烯、磺化尼龙、聚酯和聚氨基甲酸乙酯、和其盐类。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媒染剂单元可以是被化学结合在聚酯珠粒化学结构内的。例如,在聚酯结构内的磺化单体可起对阳离子染料物种的媒染剂作用。
除该墨接受层外,该记录元件也可含靠近载体的其它底层,其功能在于吸收来自墨的溶剂。适用于该层的材料包括无机微粒和聚合粘合剂,或高可膨胀聚合物诸如白明胶、磺化聚酯或聚(乙烯醇)。
本发明中所用墨记录元件的载体可以是通常用于喷墨接受器的任一种载体。这种载体可以是透明或不透明的。不透明载体包括普通纸,涂料纸,涂树脂相纸诸如涂聚烯烃纸、合成纸、照相纸载体、涂料融化挤压纸、和层压聚烯烃纸如双轴向载体层压制品。对双轴取向载体层压制品在U.S.5,853,965、5,866,282、5,874,205、5,888,643、5,888,681、5,888,683、和5,888,714中有描述。这些双轴向载体包括纸基和被层压至纸基的一面或两面上的双轴取向聚烯烃薄片,一般为聚丙烯薄片。这种载体也可由多微孔的材料组成如含聚乙烯聚合物材料,由PPG Industries,Inc.(Pittsburgh,Pennsylvania)出售的商标名Teslin,Tyvek合成纸(Dupont Corp.),浸渍纸诸如Duraform和OPPalyte薄膜(Mobil Chemical Co)及列在US5,244,861中的其它复合薄膜。透明载体包括玻璃,纤维素衍生物如纤维素酯、三乙酸纤维素、二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酸乙二酯)、聚1,4-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亚甲基酯、聚(对苯二酸亚丁基酯),和其共聚物,聚酰亚胺,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烯烃如聚乙烯或聚丙烯,聚砜,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和其混合物。上列纸包括广义范围的纸,由高档纸诸如照相纸至低价位的纸诸如新闻纸。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采用了由Eastman Kodak Co.(伊思曼柯达公司)制造的Ektacolor纸。这里所用的术语“透明”指的是能够通过辐射而无明显偏差或吸收的。
本发明所用载体厚度可为50-500微米,优选75-300微米。如果需要,可以在载体中掺混抗氧化剂、增白剂、抗静电剂、增塑剂及其他已知添加剂。
为改善接受墨层对载体的粘着性,可对载体表面贴一层底涂层或胶层。这层可以是一层粘结剂层,诸如卤代酚类、部分水解氯乙烯-共-乙酸乙烯酯聚合物、偏二氯乙烯-丙烯酸甲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物、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三元共聚物、或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脂聚合物或共聚物。可以采用能使接受墨层与载体之间粘接很好的其它化学胶粘剂,诸如聚合物、共聚物、反应性聚合物或共聚物。本发明所采用的胶层中的聚合物粘合剂优选是水溶性或水可分散的聚合物诸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白明胶、纤维素醚、a聚(噁唑啉)、a聚(乙烯基乙酰胺)、部分水解聚(乙酸乙烯酯/乙烯醇)、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氧化亚烷基)、磺化或磷酸化的聚酯或聚苯乙烯、酪蛋白、玉米蛋白、白蛋白、壳多糖、脱乙酰壳多糖、右旋糖酐、果胶、胶原衍生物、胶棉、琼脂、竹芋粉、瓜耳树胶、角叉菜胶、黄蓍胶、黄原胶、rhamsan;树脂乳剂诸如聚(苯乙烯-共-丁二烯)、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乳剂、聚酯树脂乳剂、或聚(丙烯酸脂)、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或其共聚物。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胶层聚合物粘合剂是磺化聚酯分散相如AQ29(Eastman Chemical Co)、白明胶、聚氨基甲酸乙酯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用于胶层的聚合物粘合剂优选用量为1-50克/米2,优选1-20克/米2
用于本发明墨记录元件胶层的硼酸盐或硼酸盐衍生物可以例如是硼砂、四硼酸钠、硼酸、苯基硼酸或丁基硼酸。如上所指出,硼酸盐或硼酸盐的衍生物可用量为3-50克/米2,优选3-10克/米2。据认为涂敷后,胶层中的硼酸盐或硼酸盐衍生物扩散进图像接受层,以交联图像接受层中可交联的粘合剂。
其它改善该层对载体粘合性的方法包括通过电晕放电对载体的表面处理、在各种气氛中的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处理,可在将该层涂至载体上之前实施这些处理。
本发明所用记录元件可以含一种或多种传导层,诸如抗静电层,用以防止在制造过程中和打印图像过程中不希望有的静电放电。可以将其加至该元件的任一侧。已经断定,通常用于彩色膜片的抗静电层是符合要求的,诸如US 5,147,768中的那些。优选抗静电剂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锡、锑掺杂的氧化锡和五氧化二钒。这些抗静电剂优选被分散在成膜粘合剂中。
可以采用常规涂布方法,将如上所述的这些层涂在本领域常用载体材料上。涂布方法可包括,但不局限于卷绕盘条涂、刮刀涂、窄缝涂、滑动进料斗涂、照相凹版式涂、旋涂、浸涂、涂盘气刀涂、多层滑片成滴涂、刮片涂、逆辊涂、淋涂、多层淋涂。这方法中有些允许同时用于涂布一层以上的涂层,这从制造经济学的观点看可以是优选的,只要需要涂布一层以上或一类以上的涂层。对于已知的涂布和干燥法更详细地描述于Research Disclosure NO.308119,(发表于198912月,1007-1008页)。滑动涂布可以是优选的,其中可以同时涂布几层。其载体可以是固定的,或可以是移动的,这样涂层可以被迅即引入干燥室。涂布之后,一般可以对涂层采用简单蒸发的方法进行干燥,可采用诸如对流加热的已知技术使之加速。
可以通过上列常规的预计量或后计量涂布方法,将涂料组合物涂布到一个或两个基片表面上。涂层方法的选择应当从操作经济学观点考虑来决定,因此也决定了配方规范如涂料固粒、涂料粘度和涂料速度。涂布之后,可以对该墨记录元件进行砑光或高度砑光,以增大表面光洁度。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对该墨记录元件在温度65℃,压力14000公斤/米下以0.15-0.3米/秒的速度进行热柔压砑光。
用于使本发明记录元件成像的喷墨墨在本领域是众所周知的。在喷墨打印中所用墨组合物一般可为液相成分,液相成分包括溶剂或载液、染料或颜料、湿润剂、有机溶剂、清洁剂、增稠剂、防腐剂。该溶剂或载液可以仅仅是水,或可以是水与其它水可溶混的溶剂如多元醇的混合物。也可能使用其中以有机材料如多元醇为主要载体或溶剂液体的墨汁。特别适用的是水与多元醇的混合溶剂。这些组合物中所用染料一般都是水溶性的直接染料或酸型染料。现有技术对这些液相成分已有大量描述,包括例如,U.S.4,381,946、4,239,543和4,781,758。
这里所用词组“成像元素”包括如上所述成像载体,它与图像接受或记录层一起可用于控制图像转印到成像元件上的合成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带有热敏成像材料的热染料转印、电子照相的打印、或墨喷式打印,以及用于照相卤化银图像的载体。这里所用词组“照相材料”是一种在成像中利用感光卤化银的材料。本发明稳定微粒可作为单一技术使用,或作为与一种或多种技术结合的混合系统使用。混合系统的一个实例可能是在照相材料上的喷墨式打印的应用。
本发明的接受或记录元件上的热敏墨或染料图像-接受层或记录层可包括例如聚碳酸酯、聚氨基甲酸乙酯、聚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共-丙烯腈)、聚(己内酯)、或其混合物。该墨或染料图像-接受层或记录层,可以以达到对设想目的有效的任何数量存在。可以在该墨或染料接受层或记录层上进一步包上一层保护涂层,诸如US4,775,657中哈里森等所述。
可能与本发明墨或染料接受元件或记录元件一起使用的墨汁或染料供体元件通常包括在其上有容纳墨或染料层的载体。任何墨或染料都能用于本发明所用的墨或染料供体中,只要能通过热的作用可将其传送给墨或染料接受层或记录层。在例如US 4,916,112、4,927,803和5,023,228中描述了可用于本发明用途的墨或染料供体。如上所述,墨或染料-供体元件可用于构成墨或染料的转印图像。这种方法包括图像式加热墨或染料-供体元件,并将墨或染料图像转印至如上所述的墨或染料-接受元件或记录元件,以形成墨汁或染料转印图像。可采用打印墨或染料供体元件的热式墨或染料转印方法,它兼有以顺序重复青色、洋红和黄色墨或染料区域涂布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载体,而且可按各彩色顺序实行墨或染料转印步骤,获得三色的墨汁或染料转印图像。当仅对单色施行该方法时,则可获得单色墨或染料转印图像。
可用于将墨汁或染料从墨汁或染料-供体元件传送到本发明接受或记录元件热式打印头是市场可提供的。可以采用例如Fujitsu(富士通)热式记录头(Fujitsu Thermal Head)FTP-040 MCS001,TDK热式记录头F415 HH7-1089,或Rohm(罗姆)热敏式记录头KE 2008-F3。另外,也可使用其它已知能源用于热式墨或染料转印,诸如GB2,083,726A所述的激光器。
热式墨或染料转印装置可包括(a)墨或染料-供体元件,和(b)墨或染料-接受或记录元件,如上所述,该墨或染料-接受或记录元件是与墨或染料-供体元件呈叠加关系,这样使该供体元件的墨或染料层可与接受或记录元件的墨或染料图像-接受或记录层相接触。
如要获得三色图像,在通过热式打印头施加热量的过程中,有三种机会形成以上配合。在转印第一染料之后,可剥离分开该元件。然后可使第二染料-供体元件(或具有不同染料区域的另一供体元件的区域)对准染料-接受或记录元件,并重复该过程。以同样方式可获得第三色彩。
现有技术对电传成像及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及其各个步骤均有充分描述。这些方法包括产生静电图像;显影带电染色微粒(调色剂)的图像;任选将所得显影图像转印至第二基片;及将该图像定影至该基片上的各种基本步骤。在这些方法及基本步骤中还有许多变化,用液体调色剂代替干调色剂只不过是这些变化中的一种。
第一基本步骤,产生静电图像,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完成。一种形式是,复印机的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借助模拟或数字曝光,应用了均匀带电光电导体的成影象的光致放电。该光电导体可以是一种单一用途的体系,或它可以是可再充电及再成像的,类似基于硒或有机的光敏接受体的那些。
另外一种电子成像方法,可以通过离子成像方法产生静电图像。在介电(保持电荷)介质上可以产生潜像,介电介质可以是纸或膜片。可通过一排彼此隔开的记录笔,穿越该介质的幅宽,将电压施加给所选金属记录笔或写入笔尖上,造成所选记录笔及介质之间空气的介电击穿。产生在介质上形成潜像的离子。
但是,可用带相反电的调色剂微粒显影所产生的静电图像。对于用液体调色剂的显像,可使液体显影剂与静电图像直接接触。通常使用流动液体,以保证足量的调色剂微粒可用于显像。由静电图像产生的电场引起悬浮于非导体液体中的带电微粒通过电泳移动。因此,相反电的微粒可中和静电潜像的电荷。有关由液体调色剂电泳显像的理论及物理学在许多书及刊物中均有充分描述。
如果使用可再成像的光接受体或电传成像底版,就可将调色的图像转印到纸(或其它基片)上。纸可带静电,用所选极性使得调色剂微粒转移到纸上。最后,使该调色的图像定影到纸上。对于自定影调色剂,可通过风干或加热方法去除纸上的残余液体。在溶剂蒸发时,这些调色剂形成粘在纸上的膜。对于热可熔的调色剂,可使用热塑性聚合物作为微粒的部分。加热二者去除残余液体并使该调色剂定影在纸上。
在用记录元件或介质作为喷墨成像介质时,该记录元件或介质一般包括其至少一面有墨-接受或记录/记录或形成图像层的基片或载体材料。如果需要,为改善喷墨接受或记录层对载体的粘合,可在将溶剂吸收层涂到载体之前,可对载体表面进行电晕放电处理,或另外可对载体表面涂一层底涂层,诸如由卤代苯酚或部分水解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形成的涂层。优选通过水或水-酒精溶液将喷墨接受或记录层涂布在载体上,达到干层厚度范围在3-75微米,优选8-50微米。
任何已知喷墨接受体层均可与其它粒状材料结合使用。例如,该墨汁接受或记录层可以主要由以下材料组成:无机氧化物微粒诸如硅酸盐、改性硅酸盐、粘土、铝土、可熔珠粒如由热塑或热固性聚合物组成的珠粒、不可熔有机珠粒;或亲水聚合物诸如天然发生的亲水胶体和树胶如白明胶、白蛋白、瓜耳树胶、黄原胶、阿拉伯胶、脱乙酰壳多糖,淀粉和其衍生物,天然聚合物的衍生物诸如官能化蛋白质、官能化树胶及淀粉、和纤维素醚和其衍生物,和合成聚合物诸如聚乙烯噁唑啉、聚乙烯甲基噁唑啉、多氧化物、聚醚、聚(亚乙基亚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n-乙烯基酰胺包括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其衍生物和共聚物;和这些材料组合。在基片上,亲水聚合物、无机氧化物微粒和有机珠粒可以出现在一层或多层中和在一层内以不同组合出现。
可以通过添加陶瓷或硬聚合微粒,通过在涂布过程中起泡或鼓泡,或通过由于引入非溶剂引起层中相分离的方法,将一种多孔结构引入到由亲水聚合物组成的墨接受或记录层中。一般说来,对底层优选是亲水而非多孔的。对于照相性质的打印件,其中多孔隙度可致使光泽损失尤其如此。尤其,该墨接受或记录层可由任何亲水聚合物,或有或没有如本领域众所周知的添加剂的组合聚合物组成,
如果需要,可对墨接受或记录层外涂一层墨汁可渗透的防粘保护层,诸如包括纤维素衍生物或阳离子改性纤维素衍生物或其混合物的涂层。尤其优选的外涂层是聚β-1,4-脱水葡萄糖-g-氧化乙烯-g-(2’-羟丙基)-N,N-二甲基-N-十二烷基氯化铵。该外涂层是无孔的,但是墨汁可渗透的,可用来改善由水基墨打印在元件上的图像光学密度。该外涂层也可保护墨接受或记录层避免磨损、污迹及水渍。一般说来,这种外涂层干厚度可为0.1-5微米、优选0.25-3微米。
实际上,在墨接受或记录层及外涂层中可以使用各种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包括用以改善涂布性能及调整干涂层的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控制pH的酸或碱、抗静电剂、悬浮剂、抗氧化剂、交联涂层的硬化剂、抗氧化剂、紫外稳定剂、光稳定剂。此外,还可以加入少量媒染剂(该底层重量的2%-10%),以改善其耐水性。在U.S.No.5,474,843中公开有适用媒染剂。
对于如上所述诸层,包括该墨接受或记录层及该外涂层,可以采用常规方法,将其涂布在本领域常用的透明或不透明载体材料上。涂布方法可包括,但不局限于刮涂、卷绕盘条涂、窄缝涂、滑动进料斗涂、照相凹版涂、淋涂。这些方法可同时涂二种层,这从制造观点的看是优选的。
可将该墨或染料接受层(IRL)涂布在一层连接层(TL)上。有许多已知配剂可适用作为墨或染料接受或记录层。主要要求在于墨或染料接受层是可与成象的墨匹配的,以便得出所希望的色域及密度。在墨滴穿过该墨或染料接受层时,该墨或染料可保留或媒染在墨或染料接受层中,同时墨溶剂却自由通过该墨或染料接受层,迅速被连接层(TL)吸收。另外,该墨或染料接受层配剂优选借助于水涂布,而且对TL具有适宜的粘附力,并易于控制表面光泽度。
例如,Misuda(帘田)等在US 4,879,166、5,264,275、5,104,730、4,879,166及JP 1,095,091、2,276,671、2,276,670、4,267,180、5,024,335及5,016,517公开了包括拟水薄铝石与某些水溶性树脂的混合物的含水基墨或染料接受层配剂。Light在US 4,903,040、4,930,041、5,084,338、5,126,194、5,126,195、和5,147,717中披露了含水基墨或染料接受层配剂,包括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与某些水可分散的及/或水溶性的聚酯的混合物,并与其它聚合物和添加物混合。Butters等在US 4,857,386和5,102,717中公开了几种墨吸收剂树脂层,包括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和丙烯酸或甲基丙酸烯聚合物的混合物。Sato等在US 5,194,317和Higuma等在US 5,059,983中公开了基于聚(乙烯醇)的含水可涂墨或染料接受层配剂。Iqbal在US 5,208,092中披露了水基墨或染料接受层配剂,包括可随后交联的乙烯系共聚物。除这些实例外,可能还有其它已知的或被考虑了的墨或染料接受层配剂,这些配剂都与上述对墨或染料接受层主要求和次要求是一致的,所有这些也都属于本发明实质和范围内。
该墨或染料接受层可也包含不同含量和大小的其目的在于控制光泽、摩擦、手模及/或指纹耐受性的毛面剂、用以增大表面均匀性和调节干涂层的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媒染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化合物、光稳定剂。
为增大成像元件耐用性,对墨或染料接受层涂布外涂层,也是可取的。可在该元件成象之前或之后将这种外涂层涂到墨或染料接受层上。例如,该墨或染料接受层(IRL)可以外涂一层墨汁可透层,墨汁可自由通过它。这些类型的涂层被描述于US 4,686,118、5,027,131和5,102,717中。另一方面,也可在元件成象之后加一层外涂层。任何已知的层压薄膜和设备均可用于本目的。用于上述成像过程的墨是众所周知的,而且该墨配剂常常是与具体方法密切相关的,即连续法、压电法或热法。因此,与具体墨工艺相关,这些墨可容纳数量和组合很不相同的溶剂、着色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湿润剂。与本发明图像记录元件结合使用的优选墨可以是水基的。但是,可以设想另一种如上所述的图像记录元件的实施方案,可根据具体针对给定墨记录过程或给定工业供应商应用的墨进行配方,这也属于本发明范畴内。
在另一实施方案,为生产照相材料,可对复合载体薄片涂上一种或几种照相元件。该照相元件可以是单色元件或多色元件。多色元件包含对三种主要波谱区的每一个都灵敏的图像墨或染料形成单元。各单元可以包括对给定波谱区灵敏的单一乳胶层或多乳胶层。该元件层,包括成象单元层,可以按本领域已知的各种顺序安排。在另一种形式中,可将对三种主要光谱区各区都灵敏的乳胶层按单分段层排列。
制备适用于本发明的照相乳胶,一般可按本领域常规用在胶体基质中使卤化银结晶沉淀的方法。该胶体一般可以是亲水膜形成剂,诸如白明胶、藻酸或其衍生物。
可以洗涤在沉淀步骤中形成的结晶,然后添加光谱增感染料和化学增感剂以化学及光谱方法使之增感,提供加热步骤,使乳胶温度一般从40升到70℃,并保持一段时间。制取本发明中乳胶所用的沉淀及光谱和化学增感方法可以是本领域已知方法。
对乳胶的化学增感一般使用增感剂如:含硫化合物如异硫氰酸烯丙酯、硫代硫酸钠和烯丙基硫脲,还原剂如多胺和亚锡盐类,贵金属化合物如金、铂,和聚合试剂如聚烯烃氧化物。如所描述,可以利用热处理完成化学增感。光谱增感作用会受组合染料的影响,是按其在可见或红外光谱内有意义的波长范围设计的。已知在热处理前后添加这种染料。
在光谱增感作用之后,可在载体上涂布该乳胶。各种涂布技术包括浸涂,气刀涂,淋涂和挤压涂。
本发明中所用卤化银乳胶可以由任何卤化物分布组成。因此,它们可以由氯化银、溴化银、溴氯化银、氯溴化银、碘氯化银、碘溴化银、溴碘氯化银、氯碘溴化银、碘溴氯化银和碘氯溴化银的乳胶组成。以氯化银为主,指的是乳胶微粒50摩尔%以上是氯化银。优选地是,它们是90摩尔%以上是氯化银,最佳是95摩尔%以上是氯化银。
该卤化银乳胶可包含任何大小和形态的颗粒。因此,这些颗粒可以是立方体、八面体、立方八面体型的,或任何其它天然存在形态的立方晶格型的卤化银颗粒。此外,这些颗粒可以是不规则的如球形颗粒,或扁平的或芯/壳体颗粒。扁平或立方形态的颗粒可以是优选的。
可含照相材料的本发明元件可利用如T.H James著“The Theory ofthe Photographic Process(照相方法理论)”(第四版,MacmillanPublishing Company,Inc.,1977,151-152页)中所述的乳胶。已知还原增感(reduction sensitization)可改善卤化银乳胶的感光度。尽管还原增感卤化银乳胶一般呈现良好照相速率,但它们常常出现有害的雾面和储藏稳定性差。
可以采用添加还原增感剂,即那些还原银离子使之形成金属银原子的化学试剂,或提供还原环境如高pH(过量氢氧离子)及/或低pAg(过量银离子)值的方法,有意地进行还原增感作用。在卤化银乳胶的沉淀过程中,例如在可能迅速添加硝酸银或碱溶液或由于混合不良形成乳胶微粒时,可以造成无意的还原增感作用。此外,在熟化剂(晶粒长大调节剂)诸如硫醚、硒基醚、硫脲或氨存在下,卤化银乳胶的沉淀易于促进还原增感作用。
为还原增感乳胶,在沉淀或光谱/化学增感过程中,可能采用的还原增感剂和环境实例包括描述于US 2,487,850、2,512,925和GB789,823中的抗坏血酸衍生物、锡化合物、多胺化合物和二氧化硫脲基化合物。对于还原增感剂或条件的具体实例,诸如二甲基胺硼烷、氯化亚锡、肼、高pH(pH8-11)和低pAg(pAg1-7)值下的熟化均由S.Collier论述于Photograph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摄影科学和工程学)23,113(1979)中。对用于制取有意还原增感卤化银乳胶方法的实例描述于EP 0 348 934 A1(Yamashita)、EP 0 369 491(Yamashita)、EP 0 371 388(Ohashi)、EP 0 396 424 A1(Takada)、EP 0 404 142 A1(Yamada)、和EP 0 435 355 A1中。
本发明照相元件可用掺杂VII族金属诸如铱、铑、锇和铁的乳胶,如Research Disclosure(1994 9月项目36544,1节,Kenneth MasonPublications,Ltd.出版,Dudley Annex 12a North Street,Emsworth,Hampshire PO 10 7DQ,ENGLAND)中所述。另外,在Carroll著“铱敏化作用:文献述评”(Photographic Science andEngineering(摄影科学和工程学),Vol.24,No.6,1980)中包括了对卤化银乳胶敏化作用中铱的用途的一般综述。在铱盐类和照相光谱增感染料存在下,由化学增感乳胶生产卤化银乳胶的方法描述于US4,693,965中。在加入这些掺杂剂的某些案例中,而在用彩色反转E-6方法处理时出现乳胶呈现新雾面增大和较低反差的感光曲线,如“The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 Annual”(1982 pages 201-203)中所述。
一种曲型多色照相元件包括本发明的层压载体,它含有青色墨汁或染料成象单元,该单元包括至少一层红色敏感的卤化银乳胶层,而同时有至少一种形成青色染料的成色剂;洋红成像单元,它包括至少一种绿色敏感卤化银乳胶层,而同时有至少一种形成洋红染料成色剂;和黄色染料成像单元,它包括至少一种蓝色敏感卤化银乳胶层,而同时有至少一种形成黄色染料成色剂。该元件可包含附加层,诸如过滤层、夹层、外涂层、胶层。该载体也可用于黑白图像打印元件。
该照相元件也可包含一种透明磁记录层如在透明载体下面的含磁微粒层,如US 4,279,945和4,302,523中所述。可将本发明与在Research Disclosure,19979月,40145项中公开的材料一起利用。本发明可特别适合于与XVI和XVII节的材料彩色相纸的实例一起使用。II节的成色剂I也是特别适宜的。II节的洋红I成色剂,尤其列出于下的M-7、M-10、M-I8,和M-18是特别可取的。对于下表,可参考(1)Research Disclosure,1978年12月,项目17643,(2)ResearchDisclosure,1989年12月,项目308119和(3)Research Disclosure,1994年9月,项目36544,所有均为Kenneth Mason Publications,Ltd.(肯尼斯石工发行有限公司)(Dudley Annex,12a Noith Street,Emsworth,Hampshire PO10 7DQ,ENGLAND)出版。该表和其引用参考文献标明的都是作为适用于本发明元件所述的具体组分。该表和其引用的参考文献也描述了制取、曝光、处理和控制这些材料的适宜方法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图像。
参考文献段 内容
1    I、II2    I、II、IX、X、XI、XII、XIV、XVI、IT、III、IX、3    A & B1    III、IV2    III、TV3    IV、V1    V2    V3    VI1    VI2    VI3    VII1    VIII2    VIII、XIII、XVI3    VIII、IX C&D1    VII2 VII3 X1 XVII2 XVII3 XV3 XI3 XII、XIII2 XVIII3 XVII XIX、XX2 XIX、XX、XXII3 XVIII、XIX、XX3 XIV 颗粒组成形态以及制备乳胶制备包括硬化剂、涂布助剂、附加物化学增感以及光谱增感作用减感UV染料、荧光增白剂荧光染料防阴翳剂以及稳定剂吸收以及散射材料;抗静电层毛面剂图像-成色剂以及图像-改性成色剂;染料稳定剂以及色彩调节剂载体具体层排列负操作乳胶;直接正象乳胶曝光化学处理;显影剂扫描以及数字处理步骤
该照相元件可用各种形式的能量曝光,它包括紫外、可见、以及电磁波谱红外区以及用电子束、β射线、γ幅射、X射线、α微粒、中子辐射、及其他型的以非相干(随机相位)形式或相干(同相地)形式微粒以及类波辐射能,如由激光器产生的。当照相元件拟为由x-射线曝光时,它们可包括常规放射照相元年中存在的特征。
该照相元件优选地是被暴露于光化辐射,一般在可见光区,以形成潜像,然后通过处理,优选地是通过非热处理形成一种可见图像。处理优选可在已知的RA-4.TM.(Eastman Kodak Company)Process处理系统或其它适用于显影高氯化银乳胶的处理系统中完成。本发明也涉及照相记录元件,它包括载体和至少一种感光的卤化银乳胶层,该层包括如上所述的卤化银微粒。
尽管这里公开的该记录元件已经主要涉及的是如对墨喷式打印机适用,但也可用它们作为笔式绘图仪组件的记录介质。笔式绘图仪在记录介质表面上通过用由一束与墨容器接触的毛细管组成的笔直接写入的方法进行操作。
以下实施例是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而并非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多孔聚酯微粒PE-1至PE-4的制备
前体聚酯PP-1至PP-3全部采用二步熔融缩聚工艺合成。其化学组成列于表1,反应时间和最后分子量列于表2。将SIP、CHDM、二丁基锡酸、乙酸锌和乙酸钠合并至500毫升的3-颈烧瓶中,该3颈烧瓶装有不锈钢搅拌棒、氮入口和通向干冰/丙酮冷凝器的支管,该冷凝器出口连接可控真空系统。在冷凝器底下连通一带磨口玻璃接头的刻度量筒,用以采集和计量馏份。在含有加热金属合金的恒温浴中加热反应。将氮气稳定物流输送通过反应混合物10分钟,然后降低流量至略为正流。在约100RPM搅拌下于温度210-230℃保持100-250分钟,直至得出透明的预聚合物,并用刻度量筒采集计算量的甲醇馏份。使反应移出恒温浴,并让其冷却。然后添加FA和IPA并对冷凝器装填冰。使反应在220℃下重新开始,在20分钟内开始采集水冷凝物。使反应保持在220℃下130-460分钟,直至熔融物的粘度增至该聚酯不能再被有效搅拌,然后终止反应。
                                表1
   FA(克)     SIP(克) IPA(克) 摩尔比FA∶SIP∶IPA  CHDM(克) Zn(OAc)2(克) BuSh(OH)3(克)  NaOAc(克)
PP-1  19.59    50.01  -     1∶1∶0     45.57     0.02     0.02   0.69
PP-2  21.43    27.35  15.34     2∶1∶1     51.13     0.02     0.02   0.38
PP-3  48.99    125.02  -     1∶1∶0     116.42     0.06     0.04   1.73
FA为富马酸SIP为二甲基5-磺基间苯二甲酸酯,钠盐IPA为间苯二酸CHDM是1,4-环己二甲醇,顺反异构体混合物。
                                   表2
  步骤1反应时间   步骤2反应时间     Mn   Mw
    PP-1     120分     130分     2,710  10,500
    PP-2     100分     420分     3,570  15,800
    PP-3     250分     200分     3,240  7,330
前体聚酯PP-4是按以上PP-I至PP-3所用的同样装置和相同的二步骤进行合成的。在第一步,将SIP(82.41克,0.28摩尔)、氢醌-双-羟乙基醚(HQBHE)(110.29克,0.56摩尔)、乙酸钠(2.28克),和异丙氧基钛(4滴)合并至500毫升3-颈圆底烧瓶中,并加热70分钟至220-240℃,这时形成透明的略为橙色的预聚合物,并采集了计算量的甲醇冷凝物。然后冷却反应,加入富马酸二乙酯(47.90克,0.28摩尔)。重新开始反应,并在200℃下加热100分钟,然后在220℃加热120分钟。然后开始抽真空,在二分钟内从环境压力等变至20乇。该熔融物粘度开始迅速增大,并终止反应。(Mn=2940,Mw=5440)。
聚酯微粒PE-1至PE4全部采用以下程序合成。将适宜的前体聚酯按表3所示水量进行分散以制备水相。一般必须将水加热至40-60℃,加热需要20分钟至16小时的时间以使前体聚酯完全分散,这取决于前体聚酯中SIP单体的数量。水相通过粗平布过滤后合并至装有由甲苯、二乙烯苯、十六烷、和偶氮异丁腈组成的有机相的烧杯中。采用表3所列三种方法的任一种使二相乳化并将其转移至适当尺寸的3-颈的1升圆底烧瓶中,该圆底烧瓶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带氮气入口的回流冷凝器。用氮气对该不透明白色微悬浮液鼓泡脱气10分钟,在70℃下加热过夜达16小时。冷却所得微粒分散体至室温,经过旋转蒸发,以水共沸物除去甲苯。用4-6倍体积的水洗涤该分散相,用一种具有100k截留螺旋卷绕透渗析滤筒的(100K cutoff spiral-wound dialysiscartridge)微孔Amicon超滤系统,将其提浓至9-25%固体。各PE分散相的准确浓度列于表4。
                          表3
  分散体系  前体聚酯  前体聚酯(克)   水(毫升) DVB1(克) 甲苯(克)  AIBN4(克)  十六烷(克) 乳化方法
  PE-1     PP-1    20.00     240  20.00   40.00   0.40     4.14     M2
  PE-2     PP-2    20.00     240  20.00   40.00   0.40     4.14     M2
  PE-3     PP-3    62.50     750  68.38   125.00   1.25     12.94     H3
  PE-4     PP-4    40.00     514  40.0   80.0   0.80     2.82     H3
  PE-5     PP-4    25.25     122  20.25   0   0.41     0.81     H3
1、DVB是二乙烯基苯(80%重量/重量,其余为m-和p-乙基苯乙烯异构体混合物)。2、将反应混合物输送两次通过M-110T微流化器(由Microfluidics出售)。3、用Silverson L4混合器按最高设定值使反应混合物均质化10分钟。4、AIBN(偶氮异丁腈)是2,2′-偶氮双(异丁腈)
粒度和粒度分布的测定
各种微粒的粒度和粒度分布是利用一种激光器散射微粒粒度分布分析仪(Horiba LA-920,Horiba LTD公司制造)测定的。在表4中有PE-1至PE-4的结果。
                          表4
PE分散体系 重量%固体              模式1                  模式2
平均直径(微米)   比例(%)    CV(%) 平均直径微米)   比例(%)   CV%
 PE-1  13.54   0.356     100   35.2     --   --     --
 PE-2  12.97   0.181     5.9   15.9     0.351   94.1     36.8
 PE-3  22.86   1.082     9.1   44.2     2.69   90.9     27.1
 PE-4  17.60   0.434     27.6   45.3     4.46   72.4     57.5
实施例1
对照元件C-1(单层较大粒度的微粒)的制备
由53.92重量%的分散相PE-3、2.18重量%聚(乙烯醇)、聚乙烯醇(GohsenolGH-17,来自日本Gohsei Co.,Ltd.)和43.90重量%水制备一种涂料组合物。[因此多孔聚酯微粒对PVA相对比例是85/15,按重量计]。将该涂料组合物计量加入窄缝模式涂布装置中,并将其涂至已涂有聚乙烯树脂的照相纸料组成的基础载体上,该基础载体预先经过电晕放电处理,并以约2.4米/分钟的速度移动。该涂后载体迅即进入涂布机的干燥段,使之基本去除所有溶剂组分,并形成墨接受层。干的墨接受层的厚度测得为约15±12微米。测定的表面光泽度、在Dmax下青斑(cyan patch)打印密度和墨干燥时间列于表5中。
元件1的制备
按与对照元件C-1中的一样步骤制备涂料组合物(溶液S-3)。用62.78重量%的分散相FE-1、1.5wt%聚(乙烯醇)、PVA(GohsenolGH-17,来自日本Gohsei Co.Ltd)和35.72重量%水来制备第二涂料组合物(溶液S-1)。[因此,按重量计,多孔聚酯微粒对PVA的相对比例是85/15]。计量加入两种涂料组合物至多窄缝模式涂布装置中,并将溶液S-3置于溶液S-1以下(使更靠近载体)同时涂布在已涂有聚乙烯树脂的照相纸料组成的基础载体上,该基础载体是已经预先经过电晕放电处理的,并以约2.4米/分钟速度移动。该涂布过的载体迅即进入涂布机的干燥段,使之基本除去所有溶剂组分,并形成双层的图像接受元件。干的墨接受层的合并厚度测得为约19±2微米。所测定的表面光泽度,在Dmax下青斑打印密度和墨干燥时间列于表5中。
元件2的制备
按与元件-1中的一样步骤制备涂料组合物溶液S-3和S-1,但不同的是溶液S-1为59.08重量%的分散相PE-1、2.0重量%聚(乙烯醇)、PVA(GobsenolGH-17,来自Nippon Gohsei.Co.,Ltd),和38.92重量%水。[因此,按重量计,多孔聚酯微粒对PVA的相对比例是80/20]。涂布及干燥该涂料组合物同元件1,将溶液S-3置于溶液S-1之下(比溶液S-1更接近于载体)。该干的墨接受层的合并厚度测得为约20±2微米。所测定的表面光泽度、在Dmax下青斑打印密度和墨干燥时间列于表5中。
元件3的制备
按与对照元件C-I的一样步骤制备涂料组合物(溶液S-3)。用65.54重量%的分散相PE-2、1.5重量%聚(乙烯醇)、PVA(GohsenolGH-17,来自日本Gohsei Co.,Ltd.)和32.96重量%水来制备第二涂料组合物(溶液S-2)。[因此,按重量计,多孔聚酯微粒对PVA的相对比例是85/15按重量计]。将溶液S-3置于溶液S-2之下(比溶液S-1更接近于载体),按与元件1的方法一样,涂布及干燥涂料组合物。下层干厚度测得为约12±2微米,上层干厚度测得为约9±2微米。所测定的表面光泽度、在Dmax下青斑打印密度和墨干燥时间列于表5中。
元件4的制备
按与元件3中的一样步骤制备、涂布及干燥涂料组合物S-3及S-2,但不同的是这些层的厚度不同。该干的墨接受层的合并厚度测得为约12±2微米。所测定的表面光泽度、在Dmax下青斑的打印密度和墨汁干燥时间列于表5中。
元件5的制备
按与对照元件C-1的一样步骤制备涂料组合物(溶液S-3)。用48.30重量%的分散相PE-4、1.5重量%聚(乙烯醇)、PVA(GohsenolGH-17,来自日本Gohsei Co.,Ltd.)和50.20重量%水来制备第二涂料组合物(溶液S-4)。[因此,按重量计,多孔聚酯微粒对PVA的相对比例是85/15]。与元件1的一样,涂布及干燥该涂料组合物,而将溶液S-3置于溶液S-4之下(比溶液S-4更接近于载体)。下层干厚度测得为约20±2微米,上层的干厚度测得为约5±2微米。所测定的表面光泽度、在Dmax下青斑的打印密度和墨干燥时间列于表5中。
打印
实施例1的以上元件及对照元件是利用Lexmark Z51墨喷式打印机及青色喷墨墨打印的,青色喷墨墨是利用一种铜酞菁染料(ClariantDirect Turquoise Blue FRL-SF)的标准配方制备的。利用X-Rite820光密计读出在D-max(密度设定最高)下红色通道密度(青色)斑点。该青色密度报告于表5中。
表面光泽度测定
利用BYK Gardner光泽计在60°照明/反射的角度下测定对未打印的接受墨层的顶面光泽度。使这些结果与用有镜面光泽度值100的1.567的折射率的高抛光黑色玻璃关联。结果报告于表5中。
墨干燥时间测定
将(取自10微升毛细管的)一滴洋红喷墨(其制备采用US6,001,161的标准配方Dye-6)置于各未打印的元件上,测定此点样变干所用时间为“墨干燥时间”,如表5所示。
                         表5
    元件   青色D-max  60°光泽度   墨干燥时间(秒)
    1     1.7     23     100
    2     1.6     30     120
    3     1.7     65     120
    4     1.7     48     180
    5     1.6     10     20
    对照元件C-1     1.1     3     >180
以上结果显示,当上层包含其平均直径为0.5微米以下的多孔聚酯微粒时,有多层接受墨层结构的元件可以达到较高表面光泽度和高打印密度。
实施例2
芯-壳型树脂乳剂分散相D-1的合成
用于本发明的芯-壳型树脂乳剂是采用顺序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的,其中首先使芯聚合物树脂乳剂聚合,然后顺序加入第二单体悬浮液。以下试剂用于此合成中。
A:去离子水(50克)
Triton770(30%活性)(0.4克)
B:过硫酸钾(0.12克)
C:甲基丙烯酸甲酯(17.1克)
2-硫代1,1-二甲基乙基丙烯酰胺钠(0.9克)
过硫酸钾(0.1克)
Triton770(30%活性)(0.9克)
去离子水(35克)
D:丙烯酸乙酯(3.6)偏二氯乙烯(31.0克)
2-硫代1,1-二甲基乙基丙烯酰胺钠(1.44克)
过硫酸钾(0.21克)
硫酸氢钠(0-42克)
Triton770(30%活性)(5.80克)
去离子水(160克)将试剂组合A加入1升3颈烧瓶中,该3颈烧瓶装有氮气入口、机械搅拌器和冷凝器。将该烧瓶浸在80℃恒温浴中,用氮气吹扫20分钟。加入试剂B,然后在2小时内添加试剂混合物C。恒定搅拌该混合物(C)以保持该混合物的悬浮液态。继续聚合30分钟,冷却该树脂乳剂至40℃。制备第二单体悬浮液(D),并以同样方式加入。总添加时间为2小时。在40℃下加热该乳剂再一小时,并加入4毫升含10重量%过氧化氢叔丁酯及10wt%甲醛的亚硫酸盐,以除去剩余单体。保持反应30分钟,冷却至室温并加以过滤,得到分散相D-1。
该乳剂分散相pH=2.0,添加几滴氢氧化钠稀溶液调节至pH=6.0。该水分散体系固粒浓度为16.74重量%。微粒平均直径测得为117纳米。
元件6的制备
按与对照元件C-1中的一样步骤制备涂料组合物(溶液S-3)。用50.8重量%的分散相D-1、1.5重量%聚(乙烯醇)、PVA(GohsenolGH-17,来自日本Gohsei Co.,Ltd.)和47.7重量%水来制备第二涂料组合物(溶液S-5)。(因此,按重量计,有机聚合物微粒对PVA的相对比例为85/15)。计量加入两涂料组合物至多窄缝模式涂布装置中,并将溶液S-3置于溶液S-5之下(比S-5更接近载体)同时涂布在由已涂有聚乙烯树脂的照相纸料组成的基础载体上,该基础载体是已预先经过电晕放电处理的,并以约2.4米/分钟速度移动。该涂布过的载体迅即进入涂布机的干燥段,以使之基本除去所有溶剂组分,并形成双层图像接受元件。该干的墨接受层的合并厚度测得为约26±2微米。与实施例1的一样,打印该元件。与实施例1的一样,测定表面光泽度和在Dmax下青斑的打印密度,其结果报告于表6中。
无孔聚酯微粒的合成
采用与PE-1至PE-4所用相同步骤合成无孔聚合物微粒PE-5,但不同的是不加甲苯组分,因此不需要其恒沸去除步骤。该水分散体的固粒浓度是12.78重量%。微粒平均直径测得为307纳米。
元件7的制备
按与对照元件C-1中的一样步骤制备涂料组合物(溶液S-3)。用66.5重量%的聚酯微粒PE-5、1.5重量%聚(乙烯醇)、PVA(GohsenolGH-17,来自日本Gohsei Co.,Ltd.)和32.0重量%水来制备第二涂料组合物(溶液S-6)。[因此,按重量计,多孔聚酯微粒对PVA的相对比例是85/15]。计量加入两种涂料组合物至多窄缝模式涂布装置中,并将溶液S-3置于溶液S-6之下(比S-6更接近载体)同时涂布在已涂有聚乙烯树脂的照相纸料组成的基础载体上,该基础载体已预先经过电晕放电处理,并以约2.4米/分钟速度移动。该涂布过的载体迅即进入涂布机的干燥段至基本去除所有溶剂组分,并形成双层的图像接受元件。该干的墨接受层的合并厚度测得为约28±2微米。按与实施例1的一样步骤,打印该元件。按与实施例1的一样测定表面光泽度和在Dmax下青斑的打印密度,其结果报告于表6中。
元件8的制备
按与对照元件C-1中的步骤一样制备、涂布和干燥涂料组合物(溶液S-3),以形成层L-1。用55.2重量%胶态氧化硅溶液TX-11005(水中30.8重量%二氧化硅,所示粒度118纳米,来自Nalco ChemicalCompany)、3.0重量%聚(乙烯醇)、PVA(GohsenolGH-17,NipponGohsei Co.,Ltd)和41.8重量%水来制备第二涂料组合物(溶液S-7)。[因此,按重量计,二氧化硅微粒对PVA的相对比例是85/15]。利用刻度涂布刀将溶液S-7涂布于涂层L-1上,并加以干燥,至基本除去所有溶剂组分,以形成涂层L-2。涂层L-1厚度测得为约15±2微米,涂层L-2厚度测得为约3±2微米。按与实施例1的一样方法打印该元件。表面光泽度和在Dmax下青斑的打印密度测定与实施例I一样,其结果报告于表6中。
元件9的制备
按与对照元件C-1中的一样步骤制备、涂布并干燥涂料组合物(溶液S-3)以形成层L-1。由42.5重量%的熔凝氧化铝溶液(水中40重量%氧化铝,Cab O-SpersePG003,来自Cabot Corporation)、1.8重量%聚(乙烯醇)、PVA(GohscnolGH-17,来自Nippon Gohsei Co.Ltd.)、0.8重量%的2,3-二羟基-1,4-二氧六环(Clariant Corp)、及54.9重量%水来制备第二涂料组合物(溶液S-8)。利用刻度涂布刀将溶液S-8涂布于涂层L-1上,并加以干燥,至基本除去所有溶剂组分,以形成涂层L-3。涂层L-1厚度测得为约15±12微米,并涂层L-3厚度测得为约3±2微米。按实施例1一样方法,打印该元件。表面光泽度和在Dmax下青斑的打印密度测定与实施例I一样,其结果报告于表6中。
元件10的制备
按与对照元件C-1中的一样步骤制备,涂布和干燥涂料组合物(溶液S-3),以形成层L-1。由100重量%的Viviprint 540(来自International Specialty Products公司,在水中10重量%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凝胶)制备第二涂料组合物(溶液S-9)。利用刻度涂布刀,将溶液S-9涂布于涂层L-1上,并加以干燥,使之基本去除所有溶剂组分,以形成涂层L-4。涂层L-1厚度测得为约15±2微米,并涂层L-4厚度测得为约4±2微米。按实施例1一样打印该元件。表面光泽度和在Dmax下青斑打印密度测定与实施例1一样,其结果报告于表6中。
元件11的制备
按与对照元件C-1中的一样步骤制备、涂布和干燥涂料组合物(溶液S-3),以形成层L-1。由10重量%聚(乙烯醇)、PVA(Airvol 203S,来自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Inc)和90重量%水制备第二涂料组合物(溶液S-10)。利用刻度涂布刀,将溶液S-10涂布于涂层L-1上,并加以干燥,使之基本去除所有溶剂组分,以形成涂层L-5。涂层L-1厚度测得为约15±2微米,并涂层L-5厚度测得为约1±0.5微米。按实施例1一样打印该元件。表面光泽度和在Dmax下青斑打印密度测定与实施例1一样,其结果报告于表6中。
                           表6
  元件   下接受墨层中微粒   上接受墨层中微粒 氰色D-max  60°光泽度
    6     PE-3     D-1     1.7     21
    7     PE-3     PE-5     1.6     44
    8     PE-3     TS-11005二氧化硅     1.6     10
    9     PE-3     熔凝氧化铝     2.0     25
    10     PE-3     无     2.0     41
    11     PE-3     无     1.9     15
以上结果显示,尤其当上层包含其平均直径0.5微米以下的有机或无机微粒或表面层基本没有微粒时,有多层接受墨层状结构的元件可以达到比对照元件C-1更高的表面光泽度和改进的打印密度。
实施例3
对照元件C-2的制备
对照元件C-2是一种市场上供应的喷墨无孔接受器纸,其内包含一层由大量白明胶组成的接受墨层,“Kodak Inkjet Photo Paper”,Eastman Kodak Co公司的产品目录No.1181197。按与实施例1的一样方法打印该元件。该表面光泽度、和该墨汁干燥时间测定同实施例1。在60度测定表面光泽度为84,墨汁干燥时间测得为150秒时间。
元件12的制备
按与元件C-3中的一样步骤制备涂料组合物(溶液S-2)。用刻度涂布刀将溶液S-2涂布在对照元件C-2上,并加以干燥,使之基本除去所有溶剂组分。此涂层厚度测得为约3±1微米。按实施例1一样的方法打印该元件。表面光泽度和墨汁干燥时间测定同实施例1。在60度测定表面光泽度为57,墨汁干燥时间测得为20秒时间,比对对照元件C-2测定的快许多。
实施例4
对照元件C-3的制备
对照元件C-3是一种市场供应的喷墨多孔接受器纸,其内包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微粒的接受墨层,“Epson优质光泽像纸“,Epson编目录No.SO41286。
元件13的制备
按与元件-3中的一样步骤制备涂料组合物(溶液S-2),并用刻度涂布刀将其涂布在对照元件C-3上,并加以干燥,使之基本除去所有溶剂组分。此涂层厚度测得为约4±2微米。
对照元件C-4的制备
采用按重量比88∶10∶2合并熔凝氧化铝(Cab-O-SpersePG003,Cabot Corp.)、聚(乙烯醇)(GohsenolGH-23A,Nippon Gohsei Co.,Ltd.)和2,3-二羟基-1,4-二氧六环(Clariant Corp.)以得到30重量%固体的含水涂料配剂的方法,制备一种涂料组合物(溶液S-11)。
采用按重量比85∶3∶12,合并熔凝氧化铝(Cab-O-SpersePG003,Cabot Corp.)、聚(乙烯醇)(GohsenolGH 23A,Nippon Gohsei Co.)和(乙烯基苯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二乙烯基苯(87∶13摩尔比)的共聚物,得到10重量%固粒的含水涂料配制的方法,制备涂料组合物(S-12)。熔凝氧化铝微粒初始微粒直径约7-40纳米,聚结后最高达约150纳米。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ZonylFSN(E.I.du Pont de Nemours andCo.)和Olin10G(Dixie Chemical Co.)作为涂布助剂。
计量加入该两种涂料组合物至多窄缝模式涂布装置中,并将溶液S-11置于溶液S-12之下(使之比S-12更接近载体)同时涂布在由已涂聚乙烯的纸基组成的基础载体上,该基础载体已预先经过电晕放电处理。该涂后载体迅即进入涂布机的干燥段,以基本去除所有溶剂组分并形成双层的接受图像元件。底层和最上层的厚度分别为40微米和2微米。
元件14的制备
按与元件-3中的一样步骤,制备涂料组合物(溶液S-2),并用刻度涂布刀,将其涂布在对照元件C-4上,并使之干燥至基本除去所有溶剂组分。此涂层厚度测得为约4±2微米。
对照元件C-5的制备
混合254克干重沉淀碳酸钙Albagloss-(Specialty MineralsInc.)作为70重量%的溶液、22克干硅胶Gasil23F(CrosfieldLtd.)、2.6克干聚(乙烯醇)Airvol 125(Air Products)作为10重量%计的溶液和21克干苯乙烯-丁二烯胶乳CP692NA(Dow Chemicals)作为50重量%计的溶液来制备一种用于底层的涂料组合物。搀水调节该涂料组合物的固体重量百分率达至35重量%。在25℃下将该底层涂料组合物以珠粒涂布在基重185克/平方米的纸载体上(Eastman KodakCo.),在45℃下进行强制空气干燥。该底层厚度是25微米。
元件15的制备
按与元件-3中的一样步骤,制备涂料组合物(溶液S-2),并用刻度涂布刀将其涂布在对照元件C-5,并使之干燥至基本去除所有溶剂组分。此涂层厚度测得为约2±0.5微米。
墨干燥时间测定
在各未印的元件上(通过5微升毛细管)滴一滴洋红喷墨,该墨采用US 6,001,161的Dye-6标准配方制备,测定此点样变干所用时间为“墨干燥时间”。
打印和染料稳定性测试
用Lexmark Z51墨喷式打印机并用由铜酞菁染料(ClariantDirect Turquoise Blue FRL-SF)标准配方制备的青色喷墨汁,打印以上各元件和实施例4的对照元件。利用X-Rite820光密度仪读出在D-max(密度设定值最高)处的红色通道密度(青色)斑点。该青色密度报告于表5中。然后使该打印后元件暴露于含5ppm臭氧的氮气流中4天。在暴露试验之后,用X-Rite820光密度计读取各斑点密度。按暴露试验后的密度对暴露试验以前的密度之比率计算染料保留值%。青色D-max结果报告于表7中。
                            表7
  元件 下接受墨层中微粒 上接受墨层中微粒    青色D-max  青色Dmax保留率%    60°光泽度   墨汁干燥时间(秒)
    13 二氧化硅     PE-2     1.6     96.3     71     20
    14 熔凝氧化铝     PE-2     1.6     95.0     49     20
    15 碳酸钙,胶乳     PE-2     2.0     95.5     20     30
    C-3 二氧化硅     无     2.1     19.7     41     30
    C-4 熔凝氧化铝     无     1.9     19.6     62     45
    C-5 碳酸钙,胶乳     无     0.7     80.3     6     20
以上结果显示,当上层包含其平均直径0.5微米以下的多孔聚酯微粒时,具有多层接受墨层结构的元件可以达到高染料稳定性,同时表面光泽度和墨汁干燥时间保持不变。
实施例5
2-步骤制备含聚酯-氨基甲酸乙酯(PEU-1)的珠粒
聚酯二醇预聚合物:用马夹酐(107.61克,摩尔)、新戊二醇(137.15克,1.32mol)和Fascat 4100(约5毫克,催化的),按制备PEC-1中所描述步骤1相同方式,准备并进行该反应。用有内标的1H NMR直接定量测定醇端基。测定值2.0毫当量ROH/克聚合物相当于数均分子量1036.3克/摩尔。
含聚酯-氨基甲酸乙酯微粒:制备有机相,该有机相包括前述步骤的聚酯二醇低聚物(10.00克)、甲苯(55.20克)、DesmodurN3300三异氰酸酯树脂(3.80克)、辛酸亚锡(0.05克)、二月桂酸二丁锡(0.05克)、80%二乙烯基苯(41.40g、m和p-异构体的混合物,其余是乙烯基苯乙烯)、十六烷(2.21g)、并偶氮异丁腈引发剂(1.03克)。搅拌这些组分,直至产生透明的非均相溶液。制备水相,该水相包括溶于去离子水(120.00)中的十二烷基磺酸钠(4.40克)。用Silverson L4R混合器以最高速度合并和乳化此两相10分钟,然后使其穿过M-110TMicrofluidizer(微流化器)(由Microfluidics出售)两次。将所得乳胶倾入2000毫升的3-颈圆底烧瓶中,3-颈圆底烧瓶装配有机械搅拌器、冷凝器和氮气入口,并用氮气鼓泡使之脱气10分钟。在70℃恒温水浴锅中经强烈搅拌加热该乳胶16小时,并经过旋转蒸发去除甲苯。所得微粒分散体具有10-23%固体。用HoribaLA-920微粒筛选仪分析产物分散体,显示模式平均粒径0.153微米。
元件16的制备
用48.7重量%的分散体PEU-1(水中10.23重量%固体)、5.0重量%聚(乙烯醇)、PVA(GohsenolGH-17,来自日本Gohsei Co.,Ltd.)和46.3重量%水来制备涂料组合物。[因此,按重量计,多孔有机微粒对PVA的相对比例是50/50]。用刻度涂布刀将该涂料组合物涂布在对照元件C-5上,并加以干燥,至基本去除所有组件。
实施例6
3-步骤制备含聚酯-碳酸酯(PEU1)珠粒
聚酯二酚预聚合物:将富马酸(100.00克、6.61×10-1摩尔)、环己二甲醇(174.04克、1.20摩尔)、和Fascat 4100(~10毫克、催化的)合并至500毫升的单口圆底烧瓶中,该单口圆底烧瓶装配有机械搅拌器和通向冷凝器装置的侧臂并有计量冷凝物体积的刻度量筒。在装有低熔点加热合金的恒温浴中进行反应,使温度在50分钟时间内从150℃等变至220℃,然后保持在220℃下200分钟,此刻收集冷凝物达到~32毫升。冷却该熔融聚酯至室温,在液氮中加以冷冻,用榔头破碎,并在真空干燥炉中在60℃干燥过夜。在含氘氯仿中溶解该聚酯、用三氟乙酰基咪唑端封聚酯、积分19F NMR端基峰、并用内标归一方法来确定醇端基。测定值2.28毫当量ROH/克聚合物相当于数均分子量877.19克/摩尔。
不饱和聚酯-碳酸盐:将前述步骤的不饱和聚酯二醇低聚物(43.85克,0.05摩尔)和三甲胺(22.26克,0.22摩尔)溶于二氯甲烷(150克)中。在室温下搅拌的同时,于约20分钟时间内缓慢加入在二氯甲烷(50毫升)中的双酚A双(氯甲酸酯)(47.66克,0.05摩尔溶液。使该反应在室温下进行两小时,此刻反应物变得格外粘稠,然后用100克二氯甲烷对其进一步稀释。然后用250毫升的2%盐酸萃取该产物溶液一次,并用水萃取两次。使该产物溶液在甲醇中沉淀,并在60℃下在真空炉中对沉淀干燥过夜。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显示Tg为89.4℃。在六氟异丙醇中筛析色谱法分析显示Mn=1390和Mw=80700。宽曲线说明该聚合物可以是多分支的。
含聚酯-共-碳酸酯微粒:制备有机相,该有机相由前述步骤的不饱和聚酯-共-碳酸酯(10.00克)、甲苯(20.00克)、氯代甲基苯乙烯(5.00克)、80%二乙烯基苯(5.00g,m和p-异构体的混合物,其余是乙烯基苯乙烯)、十六烷(0.80克)、和Vazo 52及引发剂(0.20克)组成。搅拌这些组分直至产生透明的非均相溶液。制备水相,该水相由溶于去离子水(120.00)的十二烷硫羟端封的聚丙烯酰胺decamer表面活性剂(1.60克,按US 6,127,453中9栏40-55行所述方法制备)组成。合并此两相,并用Vibra Cell探针声能仪(Vibra Cell)(Sonics &Materials Inc.)在设定最高功率下进行声能处理10分钟,然后将其转移至500毫升装配冷凝器、氮气入口和机械搅拌器的3-颈圆底烧瓶中。用氮气鼓泡反应混合物,使之脱气10分钟,并在60℃恒温水浴锅中剧烈搅拌加热16小时。然后经过旋转蒸发去除甲苯,并加入二甲基乙醇胺(1.17克)。使季铵化反应在60℃下进行16小时,并用12-14K截留纤维素透析管渗析16小时,去除过量胺和表面活性剂,得出有13.3%固体的产物分散体。用HoribaLA-920微粒筛分仪分析产物分散体,结果显示一种双峰分布,其平均直径1.462微米,主模式在0.36微米,较小模式在6微米,估计可能是由于二次聚集之故。
元件17的制备
用38.0重量%水分散体PEC-1(在水中13.33重量%固体)、5.0重量%聚(乙烯醇)、PVA(GohsenolGH-17,来自Nippon Gohsei Co.)和57.0重量%水来制备涂料组合物。[因此,按重量计,多孔聚酯微粒对PVA的相对比例是50/50]。用刻度涂布刀将该涂料组合物涂布在对照元件C-5上,并加以干燥,以基本去除溶剂组分。该干接受墨的层的厚度测得为约9±2微米。
用Lexmark Z51墨喷式打印机和采用由铜酞菁染料(ClariantDirect Turquoise Blue FRL-SF)标准配方制备的青色喷墨墨汁,打印以上实施例5的元件。在D-max(密度设定最高值)下对红通道密度(青色)斑点测得对于元件16为1.4,对于元件17为1.3,比对照元件C-5所测定的密度高许多。

Claims (10)

1.一种墨记录元件,它包括至少两层接受墨层,其中所述至少两层接受墨层中的至少一层包括多孔有机微粒而且是多孔的。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墨记录元件,其中所述多孔有机微粒包括在所述墨记录元件最上层之下的至少一层,其中所述包括在所述墨记录元件最上层之下的所述多孔有机微粒的至少一层是多孔的。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墨记录元件,其中所述多孔有机微粒包括所述墨记录元件的最上层,其中包括有机微粒的所述墨记录元件的所述最上层是多孔的。
4.按照权利要求3的墨记录元件,它还包括在所述墨汁记录元件最上层之下的至少一层,其中在所述最上层之下的至少一层包括无机微粒,其中在所述最上层之下的至少一层没有所述有机微粒,和其中在所述墨记录元件的所述最上层之下的至少一层是多孔的。
5.按照权利要求1的墨记录元件,其中所述多孔有机微粒包括与乙烯系单体反应的不饱合缩聚物。
6.按照权利要求5的墨记录元件,其中所述不饱合缩聚物包括具有季铵部分的离子基团。
7.按照权利要求1的墨记录元件,其中所述多孔有机微粒包括多孔的聚酯微粒。
8.按照权利要求7的墨记录元件,其中所述多孔聚酯微粒包括平均直径小于0.5微米的微粒。
9.按照权利要求7的墨记录元件,其中所述多孔聚酯微粒也存在于所述墨记录元件的最上层中,其中在所述最上层之下的至少一层中的所述多孔聚酯微粒包括粒度大于0.5微米的微粒。
10.按照权利要求7的墨记录元件,其中所述多孔聚酯微粒包括前体聚酯,该前体聚酯包括至少一个选自马来酸、富马酸、衣糠酸,苯基二丙烯酸、柠糠酸、和中康酸中的一种。
CN02157596.7A 2001-12-20 2002-12-20 具有多孔有机微粒的多层墨记录元件 Pending CN14269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028,129 US7335407B2 (en) 2001-12-20 2001-12-20 Multilayer inkjet recording element with porous polyester particle
US10/028129 2001-12-20
US10/271082 2002-10-15
US10/271,082 US20030138608A1 (en) 2001-12-20 2002-10-15 Multilayer ink recording element with porous organic particl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6902A true CN1426902A (zh) 2003-07-02

Family

ID=26703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57596.7A Pending CN1426902A (zh) 2001-12-20 2002-12-20 具有多孔有机微粒的多层墨记录元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138608A1 (zh)
EP (1) EP1321301B1 (zh)
JP (1) JP2004034689A (zh)
CN (1) CN1426902A (zh)
DE (1) DE60217812T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929B (zh) * 2006-12-01 2012-12-12 阿克佐诺贝尔国际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再转移中间片、使用该片在制品上印刷图像的方法和制品
CN104449112A (zh) * 2014-12-12 2015-03-25 上海森彩数码喷绘材料有限公司 医用激光打印胶片的涂层胶以及打印媒介物
CN104508058A (zh) * 2012-08-09 2015-04-08 罗门哈斯公司 包含杀生物剂的涂料组合物
CN106696502A (zh) * 2016-11-15 2017-05-24 苏州吉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数码热升华转印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6425B2 (ja) * 2002-12-27 2008-07-09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重陽子発生ターゲット及び重陽子発生ターゲット装置
US20050084797A1 (en) * 2003-10-16 2005-04-21 Agfa-Gevaert Heat-sensitive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 precursor
US7718236B2 (en) * 2004-03-08 2010-05-18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jet recording element and method
US20050238825A1 (en) * 2004-04-26 2005-10-27 Isp Investments Inc. Crosslinked polymeric composition
US7507439B2 (en) * 2004-05-06 2009-03-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Use and preparation of crosslinked polymer particles for inkjet recording materials
US7736836B2 (en) * 2004-09-22 2010-06-15 Jonghan Choi Slip film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layered silicates
US20070160832A1 (en) * 2005-07-22 2007-07-12 General Binding Corporation Laminate film having optical brightener
US20070116904A1 (en) * 2005-11-23 2007-05-24 Radha Sen Microporous inkjet recording material
US7678838B2 (en) * 2006-08-04 2010-03-16 University Of Memphis Research Foundation Nanothin polymer films with selective pore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7829155B1 (en) 2006-11-22 2010-11-09 The University Of Memphis Research Foundation Nanothin polymer coatings containing thiol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7887984B2 (en) * 2007-01-18 2011-02-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Toner porous particles containing hydrocolloids
JP2009034942A (ja) * 2007-08-03 2009-02-19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媒体
US20110003097A1 (en) * 2008-01-31 2011-01-06 Tienteh Chen High quality porous ink-jet media
JP2010036455A (ja) * 2008-08-05 2010-02-18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GB0822412D0 (en) * 2008-12-09 2009-01-14 Innovia Films Ltd Printable coating
US8119217B2 (en) 2009-02-24 2012-02-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with ink receptive coating
US8895844B2 (en) 2009-10-23 2014-11-25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Solar cell comprising a plasmonic back reflector and method therefor
WO2011050179A2 (en) * 2009-10-23 2011-04-28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Optoelectronic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US20110117359A1 (en) * 2009-11-16 2011-05-19 De Santos Avila Juan M Coating composition, coated article, and related methods
US8999857B2 (en) * 2010-04-02 2015-04-0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ethod for forming a nano-textured substrate
US8888879B1 (en) 2010-10-20 2014-11-18 Us Synthetic Corporation Detection of one or more interstitial constituents in a polycrystalline diamond element by neutron radiographic imaging
US9248684B2 (en) 2012-03-30 2016-02-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cording material
EP2869995B1 (en) * 2012-07-09 2016-09-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cording material
US9180716B2 (en) 2012-07-09 2015-11-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cording material
US9381766B2 (en) 2013-03-06 2016-07-05 Ikonics Corporation Multi-layer printable film
WO2020131787A1 (en) 2018-12-18 2020-06-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e-treatment composition and printable medium
US20210309882A1 (en) * 2018-12-18 2021-10-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ating compositions
PL3686022T3 (pl) * 2019-01-25 2023-10-23 Sociedad Anónima Industrias Celulosas Aragonesas - Saica Papier jako nośnik druku i sposób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5186A (ja) * 1988-08-19 1990-02-23 Canon Inc 被記録材
US5840293A (en) 1988-11-16 1998-11-24 Advanced Polymer Systems, Inc. Ionic beads for controlled release and adsorption
CA2017570C (en) 1989-05-31 2000-12-19 James R. Gross Porous structure of an absorbent polymer
JP2999594B2 (ja) 1990-07-16 2000-01-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多層構造エマルション粒子
US5993805A (en) 1991-04-10 1999-11-30 Quadrant Healthcare (Uk) Limited Spray-dried microparticles and their use as therapeutic vehicles
US5360780A (en) * 1991-12-26 1994-11-01 Kanzaki Paper Manufacturing Co., Ltd. Image-receiving sheet for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with a layer containing aggregates of fine particles of thermoplastic resin
US5288598A (en) 1992-10-30 1994-02-22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graph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US5378577A (en) 1992-10-30 1995-01-03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graph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US5652278A (en) * 1993-06-22 1997-07-29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 Microvoid polyurethane materials
JPH07137432A (ja) 1993-11-15 1995-05-30 Toyobo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専用紙
US5599889A (en) 1994-08-16 1997-02-04 Stoever; Harald D. H. Method of forming polymer microspheres
JPH0890900A (ja) * 1994-09-28 1996-04-09 Asahi Glass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および記録物
DE69712421T2 (de) * 1996-02-29 2002-12-05 Oji Paper Co Mattgestrichenes papier und verfahren zu siener herstellung
EP0925955B1 (en) * 1997-12-25 2004-01-02 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fg. Co. Ltd. Ink-jet recording sheet and coating formul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sheet
US6117552A (en) * 1998-01-13 2000-09-12 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fg. Co., Ltd. Ink-jet recording sheet and coating formul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sheet
US20020048656A1 (en) * 1998-01-28 2002-04-25 Yuko Sato Image-transfer medium for ink-jet printing, production process of transferred image, and cloth with transferred image formed thereon
AU2001277973A1 (en) * 2000-07-21 2002-02-05 Chul Chai Ink jet recording medium
JP2002121440A (ja) * 2000-10-16 2002-04-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記録方法
US7238399B2 (en) * 2001-02-06 2007-07-03 Konica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medium,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ink jet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ed thereby
US6723397B2 (en) * 2001-09-18 2004-04-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jet recording element
US6497480B1 (en) * 2001-09-18 2002-12-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EP1318025B1 (en) * 2001-12-04 2007-05-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jet recording element and printing method
US6866902B2 (en) * 2002-04-09 2005-03-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recording element containing stabilized polymeric particle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929B (zh) * 2006-12-01 2012-12-12 阿克佐诺贝尔国际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再转移中间片、使用该片在制品上印刷图像的方法和制品
CN104508058A (zh) * 2012-08-09 2015-04-08 罗门哈斯公司 包含杀生物剂的涂料组合物
CN104449112A (zh) * 2014-12-12 2015-03-25 上海森彩数码喷绘材料有限公司 医用激光打印胶片的涂层胶以及打印媒介物
CN104449112B (zh) * 2014-12-12 2017-04-05 上海森彩数码喷绘材料有限公司 医用激光打印胶片的涂层胶以及打印媒介物
CN106696502A (zh) * 2016-11-15 2017-05-24 苏州吉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数码热升华转印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21301A2 (en) 2003-06-25
EP1321301B1 (en) 2007-01-24
US20030138608A1 (en) 2003-07-24
DE60217812D1 (de) 2007-03-15
EP1321301A3 (en) 2004-01-14
JP2004034689A (ja) 2004-02-05
DE60217812T2 (de) 2007-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26902A (zh) 具有多孔有机微粒的多层墨记录元件
CN1475367A (zh) 利用起皱微粒的墨汁记录元件
CN1436821A (zh) 用于墨记录元件的多孔有机颗粒
CN1200494A (zh) 在定向的聚合物背面具有标记的照相材料
US6346353B1 (en) Protective epoxy overcoat for imaging elements
US7335407B2 (en) Multilayer inkjet recording element with porous polyester particle
US6395459B1 (en) Method of forming a protective overcoat for imaged elements and related articles
CN1254861A (zh) 具有控制卷曲的层压方法
CN1417641A (zh) 带涂布纸基层的抗皱成像元件
US20060205870A1 (en) Multifunctional polymer 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246651A (zh) 具有含低分子量受阻胺稳定剂基质的成像元件
CN1290868A (zh) 具有取向聚烯烃和聚酯片层的照相片基
CN1459666A (zh) 具有无定形烃类树脂的成像元件
CN1288176A (zh) 坚韧、耐用的成像纤维素基材
CN1173226C (zh) 背面具有两种频率不平滑度的成像基材
CN1260515A (zh) 包含有孔的聚酯的数字透射显示材料
CN1314616A (zh) 包括支撑和机械保持装置的成象元件
CN1284660A (zh) 采用微孔聚酯片材的韧性成象元件
JPH112030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シート
CN1453634A (zh) 生产具有泡孔和孔隙的片材的方法
US20090181241A1 (en) Method Of Making Glossy Ink Jet Media Using Sub-Micron Silica Coating And Calendering Process
JP2000185461A (ja) 画像形成部材
JP449563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シート、該シートの製造法及び塗布組成物
JP2002148758A (ja) 初期の耐水性保護オーバーコートを有する写真要素
CN1283804A (zh) 具有坚韧粘合剂层的成像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