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25691A - 乙酰甘露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乙酰甘露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25691A
CN1425691A CN 01144307 CN01144307A CN1425691A CN 1425691 A CN1425691 A CN 1425691A CN 01144307 CN01144307 CN 01144307 CN 01144307 A CN01144307 A CN 01144307A CN 1425691 A CN1425691 A CN 1425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cetyl
mannan
preparation
acetyl mann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443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838C (zh
Inventor
吴襟
徐桃献
何秉旺
谢伟
陈长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B011443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38C/zh
Publication of CN1425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5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8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3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乙酰甘露聚糖,分子量在5000-200000之间,主要分子骨架为β-D-(1→4)糖苷键连接的甘露吡喃糖,在此结构中,其碳环的C2、C3或C6的羟基位置引入乙酰基,引入的数量使其乙酰基占甘露糖基数量的40-95%。选择了平均分子量在20万以上的植物胶,在适量的β-甘露聚糖酶水解催化下反应,通过乙醇沉淀或其他方法进行回收纯化,获得大小合适的高纯度甘露聚糖片断,并通过适量乙酸或乙酸酐等乙酰化试剂的反应。它是一种高效免疫增强剂,无毒副作用,并能明显抑制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的生长,促进伤口愈合,是一种抗感染、抗肿瘤辅助药物和免疫增强药物。该药可以通过植物甘露聚糖的乙酰化方法大量制备。

Description

乙酰甘露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酰甘露聚糖。
本发明还涉及乙酰甘露聚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乙酰甘露在制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田菁胶、槐豆胶和瓜胶等植物籽胶都是甘露聚糖,它们是重要的增稠多糖,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与其他工业。它们的主要组分是半乳糖与甘露糖,主链由β-D-甘露吡喃糖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在C6位连接α-D-吡喃半乳糖侧链。这些甘露聚糖都有较大的分子量,其中田菁胶分子量一般在100万左右,槐豆胶分子量一般约30万,瓜胶分子量一般约20~30万;这些多糖一般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而易溶于水,其溶液在pH4-10范围内稳定并且有较高的粘度,1%多糖溶液的粘度在1000cp以上。此外据报道,在一些松树、椰子等植物中会含有一些低乙酰度的甘露聚糖,其乙酰基的数量仅占甘露糖基总数量的1-7%,目前高乙酰度的植物甘露聚糖尚未见报道。
β-甘露聚糖酶,是一类能够水解β-1,4-D-甘露糖苷键的内切水解酶,它随机切开甘露聚糖的中β-(1,4)主链,能明显降低其分子量和粘度,增加其溶解性,明显提高了甘露多糖植物胶的利用范围。该酶来源广泛,在动植物、微生物中都发现了酶活性的存在。如低等动物的肠道分泌液中,豆类植物萌发的种子中,植物魔芋萌发的球茎中都发现了酶活性的存在。微生物更是产生β-甘露聚糖酶的主要来源,已报道的产β-甘露聚糖酶的微生物类群包括:细菌中的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弧菌,真菌里的曲霉、木霉、酵母、青霉、梭孢菌、多孔菌和放线菌中的链霉菌等。甘露聚糖的乙酰化过程是一个多糖羟基的酯化反应,它可以用乙酸或乙酸酐进行酯化,其乙酰基的数量和位置取决于乙酰化的催化条件和时间,也决定了乙酰甘露聚糖的药理药性。此外,研究表明,乙酰甘露聚糖的分子量也是影响其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可以通过控制植物甘露聚糖的水解程度达到。目前,多糖的乙酰化报道主要是针对淀粉类和纤维素类化合物,而对于植物甘露聚糖的乙酰化过程目前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酰甘露聚糖,其分子量为5000-200000,主要分子骨架为β-D-(1→4)糖苷键连接的甘露吡喃糖,其碳环的C2、C3或C6的羟基位置引入乙酰基,乙酰基的数量占甘露糖基总数量的40-95%,结构式如下:
Figure A0114430700051
本品为白色至浅黄色无定形粉末,无臭无味,微溶于水。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酰甘露聚糖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所采用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1)制备甘露聚糖
取田菁胶、槐豆胶或瓜胶等平均分子量在20万以上的植物胶,按10克计,用100-1000毫升pH 5-9的缓冲液进行溶解,胶浓度大约为1-10%,加热到40℃-70℃,按0.5-15酶活力单位/g底物的量与β-甘露聚糖酶混合(山东沂水酶制剂厂提供,按下列步骤检测其活性:以pH 8.0,0.9ml0.05mol/l Tris-HCl缓冲液配制的0.5%W/V槐豆胶作底物,加入0.1ml酶液,60℃保温10min,用DNS法测产生的还原糖量。酶活定义为在上述反应条件下,每分钟产生相当于1μmol甘露糖的还原糖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并使该酶反应持续10-60分钟。该反应混合物100-130℃处理后,冷却离心,上清液加入乙醇至30%-50%(v/v)浓度,静置沉淀,离心去上清,取沉淀再次溶解于10-50ml无离子水中,用Sevag方法脱蛋白,然后用1-4倍95%乙醇沉淀,时间8-12小时,离心去上清,将得到的白色甘露聚糖沉淀真空烘干备用。
2)甘露聚糖的乙酰化
将上述制备的白色甘露聚糖,按的0.1-10克计,加入至10-500毫升二甲基亚砜中,在4-75℃范围内保温1-20min后添加0-1.0%(W/V)硼酸钾、0.5-400毫升乙酸酐或乙酸酐和吡啶的混合溶液,反应2min-3小时;或者将0.1-10g甘露聚糖直接加入10-500毫升乙酸酐、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反应1小时-72小时。通过透析或其他常规方法,将反应液里的二甲基亚砜和乙酸酐等化学反应试剂完全除去后,再浓缩至10-50毫升左右,冷干即得到粉末状乙酰甘露聚糖样品。
合成的乙酰甘露聚糖通过高压液相分析法,红外光谱和核磁光谱的测定和分析性质,确定其分子量在5000-200000之间,为一种主要分子骨架为β-D-(1→4)糖苷键连接的甘露吡喃糖的多糖化合物,在此结构中,其碳环的C2、C3或C6的羟基位置随机引入乙酰基,引入乙酰基的数量使其占甘露糖基总数量的40%至95%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乙酰甘露聚糖在制药中的应用。
实际上,本发明涉及乙酰甘露聚糖作为制备治疗口腔溃疡的药中的应用。
涉及乙酰甘露聚糖作为制备治疗烧伤的药中的应用。
涉及乙酰甘露聚糖作为制备化妆霜中的应用。
涉及乙酰甘露聚糖作为制备营养滋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乙酰甘露聚糖通过小鼠口服或腹部注射毒性试验,证明该乙酰甘露聚糖的一日最大耐受量分别大于10和2.5/kg,其一次用药无明显毒性作用。通过抗小鼠S-180肿瘤试验表明,乙酰甘露聚糖在10mg/kg剂量腹部注射给药时,能明显抑制小鼠移植性S-180肿瘤的生长,抑癌率达到71%;而在50mg/kg剂量腹部注射给药时,抑癌率只有36%,表明多糖的抗瘤作用,需要有适宜的剂量范围,剂量过大,其抑瘤效果反而降低。通过小鼠免疫试验表明,乙酰甘露聚糖在10-50mg/kg剂量口服给药时,能明显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小鼠的迟发性超敏反应,表明乙酰甘露聚糖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通过乙酰甘露聚糖和其他一些食品、药品或化妆品等组合物的混合配制,乙酰甘露聚糖可以用于抗感染、促进皮肤创伤愈合、提高人体免疫力,适合治疗或辅助治疗口腔溃疡、烧伤和免疫力低下等疾病,也可用作滋补剂、疲劳恢复剂、强身剂和护肤品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以实施例说明从植物甘露聚糖胶制备乙酰甘露聚糖和进行相关毒性、药理试验的过程。
实施例1、从田菁植物胶制备甘露聚糖
用一定量乙醇分散田菁植物胶,并用适量pH 8.0的0.02M磷酸缓冲液进行溶解,田菁胶终浓度大约为5%,加热到60℃;适量β-甘露聚糖酶制剂用同样缓冲液溶解,与田菁胶以5单位/g底物的量混合,并使该酶反应持续30分钟。该反应混合物于120℃高压灭菌10分钟,冷却至4℃,8000转/分离心15分钟,上清液加入95%乙醇至40%(v/v)浓度,静置8小时沉淀,4℃,6000转/分离心20分钟,去上清,取沉淀室温再次溶解于20ml无离子水中,用Sevag方法脱蛋白3次,然后用3倍95%乙醇10小时沉淀,4℃,6000转/分离心20分钟,去上清,得到白色甘露聚糖沉淀,真空烘干备用。
实施例2、甘露聚糖的乙酰化
取2克实施例1制备的甘露聚糖,边搅拌边加入到55℃水浴中盛有250毫升二甲基亚砜的烧杯中,保温20min,加入固体硼酸钾至终浓度0.8%(W/V),搅拌10min,将预先在60℃预热的200毫升乙酸酐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5min,反应后产物在流动水中透析4天,直到二甲基亚砜和乙酸酐的气味完全消失,然后再用蒸馏水在4℃透析24小时。透析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50毫升左右,冷冻干燥后得粉末状乙酰甘露聚糖样品1。
实施例3、乙酰甘露聚糖样品1乙酰值的测定
2M氯化羟胺试剂和3.5M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室温保存3小时,取2ml分别与1ml乙酰甘露聚糖样品1溶液(浓度2mg/ml)和系列标准样品(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溶在醋酸钠溶液中)混合,在100℃加热15min后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ml 4.1M HCl和1ml 0.37M FeCl3溶液,混合均匀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在540nm处吸收值(1ml水和同样试剂反应做对照),根据结果绘出标准曲线,并计算出该乙酰甘露聚糖样品1乙酰基数量为甘露糖基总数量的95%。
实施例4、乙酰甘露聚糖样品1分子量的测定
乙酰甘露聚糖样品1配制成10mg/ml的水溶液,用高压液相分析法进行分析。高压液相仪为WatersTM 600;色谱柱为Bio-Gel TSK-40糖分析柱;检测器为Waters410示差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为TL-9900色谱数据工作站;流动相为H2O,流速为1mL/min,柱温为50℃;进样量为5μL。根据试验结果,推算出乙酰甘露聚糖样品1的平均分子量为30000。
实施例5、从槐豆植物胶制备甘露聚糖
用一定量乙醇分散槐豆植物胶,并用适量pH 8.0的0.02M磷酸缓冲液进行溶解,槐豆胶终浓度大约为4~5%,加热到60℃;适量酶制剂用同样缓冲液溶解,与槐豆胶以2单位/g底物的量混合,并使该酶反应持续30分钟。该反应混合物于120℃高压灭菌10分钟,冷却后4℃,8000转/分离心15分钟,上清液用30%(v/v)乙醇12小时沉淀,4℃,6000转/分离心20分钟,去上清,取沉淀的糖真空烘干备用。
实施例6、槐豆甘露聚糖的乙酰化
0.5克槐豆甘露聚糖,边搅拌边加入到40℃水浴中盛有25毫升乙酸酐、25毫升乙酸和2.5ml浓硫酸溶液的密闭系统中,搅拌均匀后反应10小时,加足量Na2CO3终止反应,反应后产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后在流动水中透析1天,直到乙酸酐的气味完全消失,然后用蒸馏水在4℃中透析12小时。透析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15毫升左右,冷干后得乙酰甘露聚糖样品2。
按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了乙酰甘露聚糖样品2乙酰值的测定,计算出该乙酰甘露聚糖样品2中乙酰基数量为甘露糖基总数量的40.0%。
按实施例4的方法,进行了乙酰甘露聚糖样品2分子量的测定,推算出乙酰甘露聚糖样品2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0。
实施例7、从瓜胶制备甘露聚糖
用一定量乙醇分散瓜胶,并用适量pH 8.0的0.02M磷酸缓冲液进行溶解,瓜胶终浓度大约为1~2%,加热到80℃;适量酶制剂用同样缓冲液溶解,与瓜胶以8单位/g底物的量混合,并使该酶反应持续30分钟。该反应混合物于120℃高压灭菌10分钟,冷却后4℃,8000转/分离心15分钟,上清液用30%(v/v)乙醇10小时沉淀,4℃,6000转/分离心20分钟,去上清,取沉淀的白色甘露聚糖真空烘干,备用。
实施例8、瓜胶甘露聚糖的乙酰化
1g制备的瓜胶甘露聚糖溶在80ml二甲基亚砜中,加入0.5ml乙酐和6ml吡啶在4℃搅拌反应2小时,然后产应液在流动水中透析4天,直到二甲基亚砜和乙酸酐的气味完全消失,然后用蒸馏水在4℃中透析24小时,透析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25毫升左右,用冷冻干燥法处理产应液,可得到乙酰甘露聚糖样品3。
按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了乙酰甘露聚糖样品3乙酰值的测定,计算出该乙酰甘露聚糖样品3中乙酰基为甘露糖基总数量的60%。
按实施例4的方法,进行了乙酰甘露聚糖样品3分子量的测定,推算出乙酰甘露聚糖样品3的平均分子量为60000。
实施例9、乙酰甘露聚糖红外光谱的测定和分析
取1mg经干燥的乙酰甘露聚糖样品1,与100~200mg经干燥的KBr粉末在研钹中轻轻研磨均匀,在压片机压成薄片,用FT-IR红外光谱仪(510P型,美国Niicdet公司生产),在400-4000cm-1区间扫描测定。由其红外光谱图看出,在2930cm-1和1400cm-1以及1247cm-1处有3个特征峰,它们分别代表了糖类C-H的伸缩振动与变角振动,1076cm-1是醚键(c-o-c)的伸缩振动,此外,897cm-1,930cm-1,750cm-1处吸收弱,都说明乙酰甘露聚糖是以β-1.4糖苷键连结的糖多聚物;1775-1735cm-1是乙酰基伸缩振动产生,表明反应后在乙酰甘露聚糖分子上引入了乙酰基团。
实施例10、乙酰甘露聚糖样品核磁光谱的测定
乙酰甘露聚糖样品溶解于D2O,在Brucker DPX-400M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上测定,用5mm样品管,在26℃测定质子去偶13C谱(100.5924MHZ),DMSO作为内标(39.4ppm),采样时间0.9秒,延迟时间1秒,采用90°脉宽(9.3秒)。从NMR图谱可以看出,正常甘露聚糖样品在100.35ppm,70.30ppm,71.77ppm,77.38ppm,75.40ppm,60.69ppm处会分别出现C-1,C-2,C-3,C-4,C-5,C-6信号,而乙酰甘露聚糖样品在20.2-20.7和173.5-174.1处的信号及78.88ppm、80.22ppm和68.22ppm处的化学位移信号分别表示在C-2、C-3和C-6位点发生了乙酰化取代。
实施例11、乙酰甘露聚糖的毒性试验
预试验表明,本品毒性较低,难以测出ID50,故进行其小鼠一日内最大耐受量测定。取体重为21-26g昆明种纯系小白鼠,雌雄各半,乙酰甘露聚糖样品1、2、3分别配制成0.25g/ml的溶液。
试验方法:
1、口服给药:取健康昆明种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1、2、3组,试验前12小时禁食不禁水,第二日按0.4ml/10g体重分别用乙酰甘露聚糖样品1、2、3的混悬液口服给药,给药后立即观察动物反应情况,并记录动物行为活动、呼吸、精神状态、大小便性状及颜色、被毛、鼻、眼、口腔分泌物和死亡情况,连续观察7天。结果表明,给药后三组小鼠行为活动、呼吸、精神状态、大小便性状及颜色、被毛、鼻、眼、口腔等均未见明显异常,连续观察7天均未见明显变化,第7天处死并剖检部分小鼠,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均无肉眼可见异常。表明乙酰甘露聚糖小鼠口服给药的一日最大耐受量大于10g/kg,本品一次用药无明显毒性作用。
2、注射给药:取健康昆明种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1、2、3组,试验前12小时禁食不禁水,第二日按0.1ml/10g体重分别用乙酰甘露聚糖样品1、2、3的混悬液注射给药,药后立即观察动物反应情况,记录动物行为活动、呼吸、精神状态、大小便性状及颜色、被毛、鼻、眼、口腔分泌物和死亡情况,连续观察7天。结果表明,给药后三组小鼠活动立即增加,十分钟后动物逐渐出现扭体,活动减少,一小时后扭体症状消失,动物开始出现俯卧,闭目不动,直至药物后八小时仍少动,药后第二天动物基本恢复正常。连续观察7天均未见明显变化,第7天处死并剖检部分小鼠,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均无肉眼可见异常。表明乙酰甘露聚糖小鼠注射给药的一日最大耐受量大于2.5g/kg,本品一次用药无明显毒性作用。
实施例12、乙酰甘露聚糖的抗肿瘤实验
取体重为21-26g昆明种纯系小白鼠,于小鼠右侧前肢的腋部皮下接种肉瘤S-180细胞2×106,一周后生长出实体瘤。实验瘤株引自于北京大学医学院药理学院传代保存的小鼠肉瘤S-180株。三组实验组小鼠接种癌细胞经24小时后,连续10天,每天分别腹注1次乙酰甘露聚糖样品,分成两个剂量组,10mg/kg和50mg/kg,观察不同的多糖剂量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情况。三周后,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见表1
抑瘤效果的求出,按下式计算:抑瘤率=1-实验鼠平均瘤重/对照鼠平均瘤重×100%。
表1.乙酰甘露聚糖样品1对小鼠S-180实体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组别    鼠数    多糖剂量(mg/kg×次)    平均瘤重(g)     抑瘤率(%)
实验组1    17            10              1.00±0.46**    70.98
实验组2    15            50              2.21±0.67*     35.85
对照组     14             0              3.44±1.04
x±s;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中的肿瘤抑制情况说明,腹注多糖量为10mg/Kg时,乙酰甘露聚糖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效果很明显,但是,当腹注多糖量增加到50mg/Kg,这时的抑瘤则有下降,说明多糖的抗瘤作用,需要有适宜的多糖剂量范围,剂量过大,其抑瘤效果反而降低。
实施例13、乙酰甘露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取18-22g昆明种小鼠50只(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乙酰甘露聚糖1大剂量组(50mg/kg)及乙酰甘露聚糖1小剂量组(10mg/kg),乙酰甘露聚糖2大剂量组(50m/kg)及乙酰甘露聚糖2小剂量组(10mg/kg);其中乙酰甘露聚糖1平均分子量为30000,样品中乙酰基数量为甘露糖基总数量的95%,乙酰甘露聚糖2平均分子量为10000,样品中乙酰基数量为甘露糖基总数量的40%。均为口服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10天。在末次给药24小时后,于小鼠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汁(临用前用1%生理盐水稀释4倍)0.1ml/10g体重,于注射后3分钟,分别从小鼠眼眶静脉取血20μl,移入2ml的0.1%Na2CO3溶液的试管中,充分摇匀后,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于650nm处测定。于第二次取血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取肝、脾用滤纸吸于后称重,并按下列公式计算吞噬系数(校正吞噬系数)α。
K=1gOD1-1gOD2/t2~t1;α=K1/3×W/WLS
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廓清功能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只)     剂量(mg/kg)     吞噬指数(α)
    生理盐水组乙酰甘露聚糖1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乙酰甘露聚糖2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     1010101010     -50105010     4.62±0.886.56±1.45**5.03±1.686.15±1.88*4.74±2.01
x±s;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 **p<0.01
结果表明:乙酰甘露聚糖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中的乙酰化程度较高的样品1比样品2具有较高一些的促进免疫作用。
实施例14、乙酰甘露聚糖对细胞免疫(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功能的影响
取18-22g昆明种小鼠50只(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乙酰甘露聚糖1大剂量组(50mg/kg)及乙酰甘露聚糖1小剂量组(10mg/kg),乙酰甘露聚糖2大剂量组(50mg./kg)及乙酰甘露聚糖2小剂量组(10mg/kg);其中乙酰甘露聚糖1平均分子量为30000,样品中乙酰基数量为甘露糖基总数量的95%;乙酰甘露聚糖2平均分子量为10000,样品中乙酰基数量为甘露糖基总数量的40%。均为口服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10天。第三天给药后,将各组小鼠腹部皮肤脱毛(面积为2cm左右),均为涂布1%二硝基氟苯(DNFB,溶于丙酮∶橄榄油=1∶1溶液中)50μl,次日强化一次。末次给药后,于小鼠右耳的两面均匀涂布1%DNFB溶液20μl攻击,20小时后脱颈椎处死小鼠,用8mm打孔器取同部位的左右两耳片,用扭力天平称重,以两耳重量之差(mg)表示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的强弱。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乙酰甘露聚糖对DNFB诱发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只)     剂量(mg/kg)     吞噬指数(α)
    生理盐水组乙酰甘露聚糖1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乙酰甘露聚糖2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     1010101010 50105010     5.7±1.491.45±0.46*1.42±0.45*2.87±0.91*1.52±0.48**
x±s;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
结果表明:两种乙酰甘露聚糖可显著降低二硝基氟苯给小鼠机体带来的迟发性超敏炎症反应,表明乙酰甘露聚糖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中乙酰化程度较高的乙酰甘露聚糖样品1比其他样品具有较高一些的促进免疫作用。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乙酰甘露聚糖作为制备治疗口腔溃疡的药中的应用、制备治疗烧伤的药中的应用、作为制备化妆霜中的应用、以及作为制备营养滋补品中的应用。
实施例15、乙酰糖蜂胶酊的配制
将1份乙酰甘露聚糖与3份蜂胶在一定条件下用95%乙醇溶解后,按10∶1的比例混合加入化学稳定剂,经离心过滤等步骤制成乙酰糖蜂胶酊。它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杀菌、消肿、增强免疫活性和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能有效迅速地缓解疼痛,缩短治愈时间。
实施例16、乙酰糖烧伤膏的配制
分别称取黄芩甙10份、当归90份、大黄50份、白芷45份、紫草45份、儿茶45份、延胡索45份、冰片15份、薄荷脑5份、乙酰甘露聚糖10份、蜂蜡120份、麻油1350份。然后将当归、延胡索、大黄、儿茶粉碎混合加水喷淋闷透,加麻油浸过药面,浸渍2 4小时。向上述浸渍过的药物中添加适量麻油后加热至120-130℃,持续20-30分钟,加入白芷炸至白芷焦黄将加水浸润后的紫草加入药油,待油呈紫红色,过滤药渣得药油。待油温90℃时,加入蜂蜡搅拌至全部溶化。将乙酰甘露聚糖与黄芩甙混合,加适量麻油研至糊状分次加入80℃药油中连续搅拌。将冰片、薄荷脑研成细末,待油温降至40℃以下时加入,连续搅拌至冷凝,灌装即得。使用时进行烧伤清创术,均匀涂敷药膏,暴露创面,前3天每天换药3-4次,以后每天1-2次配合全身应用抗生素。该烧伤膏可用于治疗烧伤创面的愈合,能降低烧伤创面的感染率,缩短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并且不留有创面疤痕。
实施例17、乙酰糖化妆霜
按常规方法加热溶解2份重的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5份重的单硬脂酸甘油酯(自身乳化的)、2份重的高纯度乙酰甘露聚糖(通过实施例2方法得到)、1份重的α-糖基芦丁、1份重的液态凡士林、10份重的三-2-乙基环已酸甘油酯和足量抗菌剂。将所得溶液与2份重的L-乳酸、5份重的1,3-丁二醇和66份重的纯化水混合,并用均化器乳化所得混合物,再在搅拌下混入足量香精,得到化妆霜。该产品有较高稳定性,可任意地用作高质量防晒霜、皮肤护理剂和皮肤增白剂。
实施例18、乙酰糖粉末人参提取物
将半份重的人参提取物与1.5份重的乙酰甘露聚糖混合,所得混合物和足量维生素B1和B2装入制粒机制得含维生素的粉末人参提取物。这样得到的该产品可任意地用作滋补剂、疲劳恢复剂和强身剂。
以上描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很清楚其中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补充。因此本发明既包含了符合本发明实质精神和范围内的权利要求,也包括了与此相关的所有此类修改和补充产生的权力要求。

Claims (10)

1、一种乙酰甘露聚糖,其分子量为5000-200000,主要分子骨架为β-D-(1→4)糖苷键连接的甘露吡喃糖,其碳环的C2、C3或C6的羟基位置引入乙酰基,乙酰基的数量占甘露糖基总数量的40-95%,结构式如下:
Figure A0114430700021
2、一种乙酰甘露聚糖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如下:
1)制备甘露聚糖
取平均分子量在20万以上的植物胶,按10克计,用100-1000毫升pH 5-9的缓冲液进行溶解,胶浓度大约为1-10%,加热到40℃-70℃,按0.5-15酶活力单位/g底物的量与β-甘露聚糖酶混合,使该酶反应持续10-60分钟;该反应混合物于100-130℃灭菌,冷却离心,上清液加入乙醇至30-50%(v/v)浓度沉淀,取沉淀再次溶解于10-50ml无离子水中,脱蛋白,用1-4倍95%乙醇沉淀,时间8-12小时,沉淀真空烘干;
2)甘露聚糖的乙酰化
将步骤(1)制备的白色甘露聚糖,按0.1-10克计,加入至10-500毫升二甲基亚砜中,在4-75℃范围内保温1-20min后添加0-1.0%(W/V)硼酸钾、0.5-400毫升乙酸酐或乙酸酐和吡啶的混合溶液,反应2min-3小时;除去反应液里的二甲基亚砜和乙酸酐,浓缩至10-50毫升,冷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胶为田菁胶、槐豆胶或瓜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蛋白用Sevag方法。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是将0.1-10g甘露聚糖加入10-500毫升乙酸酐、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反应1小时-72小时,除去反应液里的二甲基亚砜和乙酸酐,浓缩至10-50毫升,冷干。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去反应液里的二甲基亚砜和乙酸酐是用透析方法。
7、一种乙酰甘露聚糖作为制备治疗口腔溃疡的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乙酰甘露聚糖∶蜂胶=1∶3的比例用95%乙醇溶解,按10∶1的比例混合加入化学稳定剂。
8、一种乙酰甘露聚糖作为制备治疗烧伤的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称取黄芩甙10份、当归90份、大黄50份、白芷45份、紫草45份、儿茶45份、延胡索45份、冰片15份、薄荷脑5份、乙酰甘露聚糖10份、蜂蜡120份、麻油1350份,将当归、延胡索、大黄、儿茶粉碎混合加水喷淋闷透,加麻油浸过药面,浸渍24小时;向上述浸渍过的药物中添加适量麻油后加热至120-130℃,持续20-30分钟,加入白芷炸至白芷焦黄,将加水浸润后的紫草加入药油,待油呈紫红色,过滤药渣得药油;待油温90℃时,加入蜂蜡搅拌至全部溶化;将乙酰甘露聚糖与黄芩甙混合,加适量麻油研至糊状分次加入80℃药油中连续搅拌;将冰片、薄荷脑研成细末,待油温降至40℃以下时加入,连续搅拌至冷凝。
9、一种涉酰甘露聚糖作为制备化妆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加热溶解2份重的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5份重的单硬脂酸甘油酯(自身乳化的)、2份重的乙酰甘露聚糖、1份重的α-糖基芦丁、1份重的液态凡士林、10份重的三-2-乙基环己酸甘油酯和抗菌剂,将所得溶液与2份重的L-乳酸、5份重的1,3-丁二醇和66份重的纯化水混合,并用均化器乳化所得混合物,在搅拌下加入香精。
10、一种乙酰甘露聚糖作为制备营养滋补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半份重的人参提取物与1.5份重的乙酰甘露聚糖混合,所得混合物和维生素B1和B2装入制粒机制得含维生素的粉末人参提取物。
CNB011443073A 2001-12-14 2001-12-14 乙酰甘露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983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443073A CN1169838C (zh) 2001-12-14 2001-12-14 乙酰甘露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443073A CN1169838C (zh) 2001-12-14 2001-12-14 乙酰甘露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5691A true CN1425691A (zh) 2003-06-25
CN1169838C CN1169838C (zh) 2004-10-06

Family

ID=4677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4430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9838C (zh) 2001-12-14 2001-12-14 乙酰甘露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38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4967A (zh) * 2013-04-15 2013-07-31 沈阳师范大学 制备低半乳糖含量瓜尔豆胶的方法
CN113057960A (zh) * 2021-04-15 2021-07-02 浙江理工大学 β-环糊精类衍生化合物在制备促进伤口愈合药物或制剂中的应用
CN113813367A (zh) * 2021-09-30 2021-12-21 湖南天根乐微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28035A (zh) * 2019-08-11 2022-07-08 迈奥诊断公司 防止免疫球蛋白e相关疾病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20010036A (es) * 2018-03-28 2021-03-02 Herbalife Int Of America Inc Acetilacion de polisacarido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4967A (zh) * 2013-04-15 2013-07-31 沈阳师范大学 制备低半乳糖含量瓜尔豆胶的方法
CN114728035A (zh) * 2019-08-11 2022-07-08 迈奥诊断公司 防止免疫球蛋白e相关疾病的方法
CN113057960A (zh) * 2021-04-15 2021-07-02 浙江理工大学 β-环糊精类衍生化合物在制备促进伤口愈合药物或制剂中的应用
CN113813367A (zh) * 2021-09-30 2021-12-21 湖南天根乐微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38C (zh) 2004-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68198A1 (en)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Joseph et al. A galactomannan polysaccharide from Punica granatum imparts 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cancer activity
Namba Maitake D-fraction: healing and preventive potential for cancer
US9624237B2 (en) Oridonin functionalized selenium nanoparticles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5001352B (zh) 一种β‑1,3/1,6‑葡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免疫增强和抗肿瘤的药物和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CN110522761B (zh) 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痤疮功效的生物多糖及其应用
CN101560267B (zh) 一种多糖亚硒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0090223B (zh) β-葡聚糖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4950B (zh) 一种低分子坛紫菜多糖铁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985846A (zh) 褐藻多糖硫酸酯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985847A (zh) 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14163545A (zh) 一种枸杞多糖及其在降血糖中的应用
CN109864943B (zh) 一种白芨多酚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380495B (zh) 从柿子皮中连续提取单宁和果胶的方法
CN1169838C (zh) 乙酰甘露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akar et al. Pur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from Mahonia bealei
CN102161710A (zh) 低分子量银耳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医药新用途
CN101575383B (zh) 从白扁豆中分离多糖的制备方法
Feng et al. Advances on novel iron saccharide-iron (III) complexes as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Li et al. Studies on the acid degradation process and in vitro immune activity of the polysaccharide H6PC20 in Hericium erinaceus
CN104004110B (zh) 一种从瓜子金中提取的瓜子金多糖及其应用
CN100360141C (zh) 小牛血清去蛋白凝胶和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
CN102626418B (zh) 一种鹿衔草多糖在制备增强免疫力药物和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CN110041441A (zh) 一种红花多糖、其制备方法及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RU2464997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орбцион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з слоевищ лишайник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