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04042A - 盘驱动设备和道转移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盘驱动设备和道转移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04042A
CN1404042A CN02141438A CN02141438A CN1404042A CN 1404042 A CN1404042 A CN 1404042A CN 02141438 A CN02141438 A CN 02141438A CN 02141438 A CN02141438 A CN 02141438A CN 1404042 A CN1404042 A CN 1404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ject lens
road
signal
level
puls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41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3545C (zh
Inventor
关根和浩
柚木宏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04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4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35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354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05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05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 G11B7/08529Methods and circuits to control the velocity of the head as it traverses the tracks

Landscapes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Moving Of Head For Track Selection And Chan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盘驱动设备和道转移控制方法,其中物镜的道转移操作被稳定。该盘驱动设备包括一个检测部件,该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物镜被跟踪操作而移动的方向是朝径向外和朝径向内中的哪一个,以及一个辨别部件,该辨别部件用于辨别道转移操作的方向是朝径向内和朝径向外中的哪一个。当物镜的移动方向和道转移的方向彼此一致时,道转移信号包括一个具有相对低电平的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具有相对高电平的制动脉冲信号。但是,当物镜的移动方向和道转移方向彼此相反时,选择另一种道转移信号,该道转移信号包括一个具有相对高电平的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具有相对低电平的制动脉冲信号。因此,道转移不受物镜由于跟踪操作而移动的影响而被稳定。

Description

盘驱动设备和道转移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驱动设备,以及一种用于盘驱动设备的道转移控制方法。
在常规的盘驱动设备里,为了使物镜执行一个道转移操作,要产生并使用一个道转移信号,该道转移信号有一个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制动脉冲信号组成。
该移动脉冲信号为物镜在道转移方向上移动提供力。另一方面,该制动脉冲信号为物镜在与道转移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提供力,即制动物镜。换句话说,移动脉冲信号使物镜在道转移方向上加速,而制动脉冲信号使物镜减速。
在常规的盘驱动设备里,通常移动脉冲信号和制动脉冲信号有相等的脉冲宽度和相等的幅度以执行一个道转移操作。
有了这样的道转移脉冲信号,如果物镜启动时是静止状态,则由于物镜被加速一段距离,该段距离等于到达道转移的目标道的距离的一半,并在剩下的距离内被减速,因此物镜可以在它刚刚到达目标道时停下。
但是,通常在盘驱动设备里,由于盘的离心率而导致道周期性的偏移,物镜很少从静止状态开始它的道转移操作,物镜通常是移动的,这样它可以基于一个跟踪误差信号的控制,通过一个跟踪伺服操作跟踪一个道,并且外部的振动也可能对物镜有影响。
如果在物镜正在以这种方式通过一个为抵消离心率或扰动的跟踪伺服操作而移动的期间,物镜的移动方向和道转移的方向成为同一方向,则物镜的道转移的距离可能成为过度的。另一方面,如果两个方向彼此相反,则物镜的道转移的距离可能成为不足的。这样,常规的盘驱动设备的缺陷在于道转移操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盘驱动设备和一种道转移控制方法,通过该方法稳定一个物镜的道转移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盘驱动设备,包括
一个物镜;
用于移动所述物镜以跟踪一个旋转的盘的道的装置;
用于生成一个道转移信号的信号发生装置,该道转移信号包括一个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制动脉冲信号以驱动所述物镜在盘的径向上执行所述物镜的一个道转移操作;
用于检测在紧临道转移操作之前的时刻跟踪盘上的道的该物镜的移动方向的装置;
用于辨别所述物镜为了进行道转移操作而馈给的方向是朝径向内还是朝径向外的辨别装置;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的信号发生装置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基于所述辨别装置的辨别结果和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移动方向,使信号发生装置改变道转移信号的移动脉冲信号的电平和制动脉冲信号的电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道转移控制方法,其中生成一个道转移信号,该信号包括一个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制动脉冲信号,并且基于生成的道转移信号,在一个转动的盘的径向方向上驱动一个物镜以执行该物镜的道转移操作,包括步骤:
检测该物镜的移动方向,该物镜在紧临道转移操作之前的时刻正在跟随盘上的一个道而移动;
辨别该物镜为进行道转移操作而馈给的方向是朝径向内还是朝径向外;以及
基于辨别的结果和检测的结果,改变道转移信号的移动脉冲信号的电平和制动脉冲信号的电平。
该盘再生设备和该道转移控制方法,通过基于检测和辨别的结果来改变道转移信号的移动脉冲信号和制动脉冲信号的电平,能产生这样的道转移信号,即它和物镜在紧临道转移操作之前的时刻的跟踪操作的移动方向与物镜的道转移方向的组合条件一致。
另外,在移动脉冲信号和制动脉冲信号的电平以这种方式改变的情况,当物镜的道转移方向和移动方向,例如物镜在紧临道转移操作之前的时刻由于跟踪操作而移动的方向,彼此一致时,如果移动脉冲信号被设成相对低的电平,制动脉冲信号被设成相对高的电平,则物镜在道转移上的操作能被控制为加速相对低,减速相对高。
相反的,当道转移方向和物镜的移动方向相反时,如果移动脉冲的电平被设为相对高的电平,制动脉冲信号的电平被设为相对低的电平,则物镜在道转移上的操作能被控制为加速相对高,减速相对低。
因此,可以消除当物镜由于跟踪操作而移动的方向和道转移方向彼此一致时,物镜在道转移中移动过度的情况,以及当物镜由于跟踪操作而移动的方向和道转移方向彼此相反时,物镜在道转移中移动不足的情况。这样,得到了一个稳定的道转移操作。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说明和随附的权利要求书,其中同样的参考标记表示了同样的部件和单元,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目标、特点和优点会变得很清楚。
附图说明
图1的方框图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一个盘再生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2的方框图示出了图1的盘再生设备中的跟踪监视电路的内部结构;
图3的方框图例示了道转移操作被稳定的一个时间点;
图4的波形图例示了图2的跟踪监视电路的一个信号发生操作;
图5的流程图例示了图1的盘再生设备的系统控制器在一个道转移脉冲选择过程和一个道转移时序控制过程中的操作;以及
图6A至图6D的波形图例示了用不同的参数生成的不同的道转移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该图示出了一个应用本发明的盘再生设备50的内部结构。盘100放在转盘7之上,并在再生操作中,被一个心轴发动机6驱动,以一个不变的线速度(CLV)或以一个不变的角速度(CAV)旋转。在此盘100的旋转过程中,一个拾取器1读出以凸出的坑的形式、色素坑的形式、相变坑的形式或其他形式记录的数据。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后面的说明中,假设盘再生设备50是一个CLV型的CD(光盘)播放机。
在拾取器1中,布置了作为一个激光光源的激光二极管4,用来检测反射光的光检测器5,作为激光的一个输出端的物镜2,以及一个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从盘100的记录表面上的激光二极管4发射激光光束以穿过物镜2,并引导来自盘100的反射光到光检测器5。
物镜2被安装为通过一个双轴机构3在跟踪方向以及聚焦方向上移动。
另外,整个拾取器1被安装为通过一个螺纹机构8在盘100的径向方向移动。
来自盘的反射光的信息被光检测器5检测并转换成一个与收到的光的量相对应的电信号,并把该电信号提供给一个射频放大器(RF)9。
该射频放大器9包括多个和光检测器5的多个光接收单元对应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矩阵计算和放大电路等等,并用一个矩阵计算过程来生成必要的信号。例如,该射频放大器9生成一个再生数据的RF信号,一个用于伺服控制的聚焦误差信号FE,一个跟踪误差信号TE等等。
从RF放大器9输出的再生RF信号被提供给一个二进制化电路11。聚焦误差信号FE被提供给一个伺服处理器14。跟踪误差信号TE被提供给伺服处理器14和跟踪监视电路20。
该被RF放大器9取得的再生RF信号被二进制化电路11二进制化,这样该信号被调制成一个EFM信号(8-14调制信号),并被提供给解码器12。解码器12执行一个EFM解调过程,一个针对该EFM信号信号的错误校正过程等等,并执行对盘100里读出的信息的再生。然后,再生的数据被一个D/A转换器(D/A)13转换成一个模拟音频信号,然后该模拟音频信号从图1所示的一个音频输出端输出。
另外,解码器12提取出一个帧同步信号sync、子码Q数据等等,并把它们提供给系统控制器10。
跟踪监视电路20从RF放大器9接收跟踪误差信号TE作为一个输入,并生成一个基于跟踪误差信号TE的跟踪监视信号,并检测跟踪操作中物镜2的移动方向和位置。另外,基于上述检测的结果,跟踪监视电路20生成几种信号来表示物镜2的移动方向和位置并把生成的信号发送给系统控制器10。注意下面描述跟踪监视电路20的一个结构和操作。
系统控制器10由一个微计算机组成,它基于一个未示出的操作部件的几种操作信号和来自解码器12的几种数据来执行处理操作并控制整个盘再生设备50。
请注意到,尽管在本实施例中,系统控制器10接收来自跟踪监视电路20的几种信号并基于这些信号执行道转移控制,但将在以后描述该操作。
基于来自RF放大器9的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以及来自解码器12或系统控制器10的心轴误差信号SPE,伺服处理器14生成几种用于聚焦、跟踪、线索化(threading)以及心轴的伺服驱动信号。
特别是,响应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伺服处理器14生成聚焦驱动信号和跟踪驱动信号,并提供生成的驱动信号给双轴驱动器16。该双轴驱动器16驱动拾取器1里双轴机构3的一个聚焦线圈和一个跟踪线圈。从而,通过拾取器1、RF放大器9、伺服处理器14、双轴驱动器16以及双轴机构3形成了一个跟踪伺服环和一个聚焦伺服环。
另外,基于心轴误差信号SPE,伺服处理器14生成一个心轴驱动信号,并提供给心轴发动机驱动器(SPM驱动器)17。从而,心轴发动机驱动器17响应心轴驱动信号来执行心轴发动机6的驱动。
另外,如果一个道转移脉冲参数被系统控制器10发送到伺服处理器14,则伺服处理器14基于该参数生成一个包括一个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制动脉冲信号的道转移信号,并把伺服处理器14的跟踪伺服操作转换为停止状态。然后,伺服处理器14提供该道转移信号给双轴驱动器16,这样物镜2基于该道转移信号执行一个道转移操作。
在拾取器1里的激光二极管4被激光驱动器18所驱动以发射一个激光光束。
当盘100的再生被执行时,系统控制器10设置自动功率控制电路(APC)19的值为某个激光功率。该自动功率控制电路19控制激光驱动器18,使激光光束根据设置的激光功率值被输出。
盘再生设备50有如下所述的结构。在盘再生设备50中,跟踪监视电路20和系统控制器10控制物镜2执行道转移操作的定时。特别是,跟踪监视电路20检测正由于一个跟踪操作而跟随盘100的一个道而移动的物镜2的位置,以产生一个表示物镜2是否在某一个容许范围之内的信号,并把产生的信号发给系统控制器10。响应从跟踪监视电路20收到的信号,当物镜2在容许范围之内时,系统控制器10发出一个道转移指令给伺服处理器14,但当物镜2并不在容许范围之内时,不发送道转移指令给伺服处理器14。
下面参照图3来说明之所以以这种方式控制物镜2执行道转移的定时的原因。
图3示出了一个典型的盘再生设备的一个跟踪驱动信号TD和一个道转移信号TJ。在图3里,时间轴t显示了时间的流逝,并且表示时间轴t的直线表示了跟踪驱动信号TD的0-电平线。
跟踪驱动信号TD具有如图3所示的正弦波的波形,这是由于光拾取器2因为盘的离心率而偏离了盘100的道。图3所示的参考标记t1表示了由于盘100离心率引起的道偏离为最大时,以及相应的,跟踪驱动信号TD的电平显示一个峰值时的时间点。在这个状态下,物镜2在图3所示的一个旋转的周期内有最大的偏离量。
参考标记t2和t3表示由于盘100离心率引起的道偏离最小时,以及跟踪驱动信号TD的电平为0时的时间点。在这种状态下,没有电流供给跟踪线圈,从而,物镜2位于由双轴装置3支撑的中心位置上。
通常所公知的是,在如上所述的时间t1、t2和t3之中,如果道转移在时间点t1执行,其中在t1时跟踪驱动信号TD有一个峰值电平,则道转移操作不稳定。此外,由经验得知,如果道转移在时间点t2或t3执行,其中在t2或t3时跟踪驱动信号TD有零电平,则道转移操作是稳定的。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盘再生设备50中,把跟踪驱动信号TD的零电平附近的一个范围,即图3所示的虚线R1和R2划定的范围,定为一个容许范围,其中在所述零电平时上述道转移操作稳定,并且,道转移时序控制是这样执行的,只有当跟踪驱动信号TD的电平在该容许范围内时,即,只有当物镜2在一个对应的容许范围内时,才执行一个道转移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盘再生设备50中,跟踪监视电路20和系统控制器10基于跟随盘100的一个道而移动的物镜2的移动方向和道转移方向来选择一个道转移脉冲信号,并基于所选的道转移脉冲信号执行道转移操作,以稳定物镜2的道转移操作。
更具体地说,跟踪监视电路20在紧临物镜2的一个道转移操作之前的时刻检测跟随盘100的一个道而移动的物镜2的移动方向,并把表示移动方向的信号发送给系统控制器10。然后,系统控制器10识别从跟踪监视电路20的信号里得到的物镜2移动方向的信息,以及关于道转移方向是向盘100的径向以内(向内圆周的一侧)还是向盘100的径向以外(向外圆周的一侧)的信息,选择一个合适的、与识别出的信息对应的道转移脉冲信号,并基于所选的道转移脉冲信号执行一个道转移操作。
尽管本实施例的盘再生设备50通过这种方式来执行道转移时序控制和道转移脉冲信号的选择,以稳定道转移操作,但该操作由跟踪监视电路20和系统控制器10如上所述的那样执行。
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先说明跟踪监视电路20的结构和操作,然后说明响应跟踪监视电路20的操作的系统控制器10的操作。
图2示出了跟踪监视电路20的内部结构。注意到图2还只示出了那些和跟踪监视电路20相关的电路,省去了其它的电路。
跟踪监视电路20包括一个低通滤波器(LPF)21,一个A/D转换器(A/D)22,一个比较器(CMP)23,一个零交叉检测器24和一个倾斜检测器25。
一个来自射频放大器9的跟踪误差信号TE被低通滤波器21限制带宽,并被A/D转换器22转换成一个数字信号。该数字信号作为一个跟踪监视信号TM被提供给比较器23和零交叉检测器24。
比较器23接收该来自A/D转换器22的跟踪监视信号TM和两个如图2所示的阈值Th1和Th2作为输入,并比较该跟踪监视信号与阈值Th1、Th2。这样比较器23根据比较的结果生成了一个高电平(H)的或低电平(L)的信号,并把生成的信号提供给系统控制器10和倾斜检测器25的一个时钟终端。
零交叉检测器24把从A/D转换器22输入的跟踪监视信号TM和一个零电平的信号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生成一个高(H)电平或低(L)电平的信号。该生成的信号提供给系统控制器10和倾斜检测器25的D端。
倾斜比较器25可以由一个触发器组成,并且,在比较器23输入的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定时,锁存一个来自零交叉检测器24的数据输入信号。所生成的信号从锁存输出端输出到系统控制器10。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跟踪监视电路20中,下面的信号是基于跟踪监视信号TM,通过比较器23、零交叉检测器24和倾斜检测器25生成的。具体地说,比较器23生成一个信号,该信号表示物镜2是否在容许范围内,其中在该容许范围之内的道转移操作是稳定的。零交叉检测器24根据物镜2在一个旋转的周期内由于盘100的离心率而移动的范围的中心点生成一个信号,该信号表示物镜2是在内圆周还是在外圆周。倾斜检测器25生成一个信号,该信号表示物镜2在容许范围内时,是朝径向以内的方向还是朝径向以外的方向移动。
上述的通过电路产生信号的操作是以如图4所例示的方式执行的。
图4示出了跟踪监视信号的波形和跟踪监视电路20里的电路产生的信号。
参照图4,时间轴t表示时间的流逝和跟踪监视信号TM的零电平线,从A/D转换器22输出的跟踪监视信号TM有一个正弦波波形,如图4所示,该正弦波的中心在零电平线上。在下文中,举一种情况为例来描述上述信号的发生操作,即在跟踪监视信号TM有正的电平时,确定物镜2朝径向外的方向移动,但在跟踪监视信号TM有负的电平需要考虑时,确定物镜2朝径向内的方向移动。
首先,说明比较器23的信号发生操作。
两个输入到比较器23的阈值Th1和Th2被设置为容许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该容许范围内时,物镜2的道转移操作是稳定的。如图4所示,阈值Th1被设成上限,而Th2被设成下限。
比较器23比较跟踪监视信号TM和输入的阈值Th1和Th2,并生成图4中表示为CMP的信号,当跟踪监视信号TM的值超过上限或超过下限时,该信号的值为H电平,其它情况下,即当跟踪监视信号的值在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为L电平。这样比较器23生成了一个这样的信号,该信号表示物镜2是否在使道转移操作稳定的容许误差内,即物镜2是否位于零交叉附近,如图4中的比较器输出信号CMP所表示的那样。
零交叉检测器24接收跟踪监视信号TM的一个零电平值的信号作为输入,并比较接收的信号和输入的跟踪监视信号TM以产生一个图4中表示为ZC的信号,当跟踪监视信号TM的值超过零电平时,该信号ZC为H电平,当跟踪监视信号TM的值低于零电平时,该信号ZC为L电平。因此,零交叉检测器24生成一个信号,该信号表示了从物镜2的移动范围的中心点看,物镜2是位于内圆周还是位于外圆周,其中,在由于盘100的离心率而引起物镜转动的周期里,物镜2在所述移动范围内移动。
倾斜检测器25接收比较器输出信号CMP作为一个时钟输入,接收零交叉输出信号ZC作为一个数据输入,并在比较器输出信号CMP的上升沿时锁存该零交叉输出信号ZC。换句话说,倾斜比较器25生成一个在图4中表示为LT的信号,在比较器输出信号CMP的上升沿时,当零交叉输出信号ZC为H电平时,该信号为H电平,当零交叉输出信号ZC为L电平时,该信号为L电平。倾斜检测器25以图4所示的这种方式生成这样一个锁存输出信号LT。
锁存输出信号LT能用于辨别物镜2的移动方向。特别是,当比较器输出信号CMP在L电平状态时,即物镜2在容许范围内时,通过检查锁存输出信号LT是为L电平还是H电平,来辨别物镜2的移动方向。特别是,当锁存输出信号LT为H电平而比较器输出信号CMP为L电平时,因为跟踪监视信号TM的波形如图4所示变换为负的,可以确定物镜2在朝径向以内的方向移动。相反的,当锁存输出信号LT为L电平时,因为跟踪监视信号TM的波形如图4所示变换为正的,可以确定物镜2在朝径向以外的方向移动。
以上述这种方式生成的比较器输出信号CMP和锁存输出信号LT被提供给上述的系统控制器10。这样系统控制器10基于比较器输出信号CMP执行一个道转移时序控制过程,并基于锁存输出信号LT执行一个道转移脉冲选择过程。
下面,参照图5的流程图来说明系统控制器10的道转移时序控制过程和道转移脉冲选择过程。其中图5例示了系统控制器10的处理操作。
首先,在步骤S101,系统控制器10朝径向以内或朝径向以外向某个目标地址产生一个道转移过程。然后,前进到步骤S102,在该步骤里,系统控制器10监督是否收到来自上述图1所示的解码器12的帧同步信号。如果该帧同步信号没有收到,则系统控制器10等待帧同步信号的提供,如果该帧同步信号收到了,则系统控制器10识别该帧同步信号的值,并前进到步骤S103。
在步骤S103,系统控制器把在步骤S102中识别的帧的子码的子-Q码读入,识别目前被物镜2跟踪的道的位置(地址),并识别在步骤S101识别出的指令中包含的目标道的距离。完成这一处理后,前进到步骤S104。
在步骤S104,系统控制器10辨别比较器23提供的比较器输出信号CMP为L电平还是H电平。如果比较器输出信号CMP为H电平,即物镜2在容许范围之外,处理返回到步骤S102,但如果比较器输出信号CMP为L电平,即物镜2在容许范围之内,前进到步骤S105。
特别是,只有当系统控制器10在步骤S104中检测到比较器输出信号CMP为L电平,即物镜2在零交叉附近的容许范围之内,进一步的处理操作步骤是在步骤S105之后发送一个参数给伺服过程器14。结果是,系统控制器10实现了这样的道转移时序控制:当物镜2在容许范围内时,系统控制器10发送一个道转移的指令(许可)给伺服处理器14,但当物镜2不在容许范围之内时,系统控制器10不发送道转移的指令(许可)。
如果在步骤S104里,道转移以这种方式被许可,则系统控制器10的处理前进到步骤S105。在步骤S105,对应于在步骤S101识别的指令中包含的转移的道的数目,系统控制器10设置一个参数,该参数用于生成一个长度为一个脉冲周期的道转移信号。该处理完成之后,前进到步骤S106。
在步骤S106,系统控制器10辨别步骤S101的道转移指令指示了径向以内的方向还是径向以外的方向。如果该道转移方向是径向以内的,则前进到步骤S107,但如果道转移方向是径向以外的,则前进到步骤S108。
在步骤S107和S108,系统控制器10辨别从倾斜检测器25输入的锁存输出信号LT为H电平还是为L电平,以识别物镜2由于跟踪操作的移动方向。
在比较器输出信号CMP如上所述为L电平时,通过辨别锁存输出信号LT为L电平还是H电平来辨别物镜2的移动方向。相应的,因为在上述步骤S104已经辨别出物镜2在容许范围之内,即比较器输出信号CMP为L电平,则通过辨别锁存信号LT为L电平还是H电平,步骤S107和S108里都能辨别出物镜2的移动方向。
如果在步骤S107中辨别出锁存输出信号LT为L电平,则前进到步骤S109,但如果辨别出锁存输出信号LT为H电平,则前进到S110。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8辨别出锁存输出信号为L电平,则前进到步骤S111,但如果辨别出锁存输出信号LT为H电平,前进到步骤S112。
步骤S107之后的步骤S109和步骤S110以及步骤S108之后的步骤S111和步骤S112中的每一步骤里,系统控制器10发送一个用于生成一个道转移信号的参数给伺服处理器14,其中该信号是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被确定。
该参数被用于根据在步骤S106识别的道转移方向和在步骤S108识别的物镜2的移动方向(以锁存输出信号LT的L电平或H电平表示)产生一个道转移信号,该道转移信号包括一个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制动脉冲信号。
注意到,本说明书中,术语“移动脉冲信号”代表一个用于使物镜2在道转移方向上加速的脉冲信号,术语“制动脉冲信号”代表一个用于使物镜2在和道转移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加速的脉冲信号,即使被移动脉冲信号移动的物镜2减速。
相应的,关于脉冲信号的极性,朝径向外的方向的移动脉冲信号的极性和朝径向内的方向的制动脉冲信号的极性相同,并且,朝径向内的方向的移动脉冲信号的极性和朝径向外的方向的制动脉冲信号的极性相同。
这样设置根据步骤S109和S112的条件而确定的参数,使图6A至图6D所例示的道转移信号能分别被生成。
具体地说,图6A例示了基于步骤S109的条件而确定的参数产生的道转移信号,图6B至图6D例示了基于步骤S110至S112的条件而分别确定的参数产生的道转移信号。图6A至图6D每一幅图中,一条虚线代表了信号的零电平线。
步骤S109的条件是这样的,道转移方向为朝径向内的方向,锁存输出信号LT为L电平,即物镜2由于跟踪操作而移动的方向是朝径向以内的。在这个例子中,为了稳定道转移方向,需要减小移动脉冲信号(朝径向内加速)并增大制动脉冲信号。
更具体地说,在这个例子中,因为在紧临道转移操作执行之前的时刻在物镜2中产生了朝径向以内的移动能量,用于朝径向内的方向的道转移的移动脉冲信号的能量被设成相对低的电平,但用于在为道转移操作的移动之后的制动的制动能量被设成相对高的电平。
因此,在步骤S109中,系统控制器10设置一个用于生成道转移信号的参数A,如图6A所示,该道转移信号包括一个在负的一侧具有相对低的电平的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在正的一侧具有相对高的电平的制动脉冲信号。
步骤S110的条件是这样的,道转移方向位朝径向内的方向,锁存输出信号LT为H电平,即物镜2的移动方向是朝径向外。在这个例子中,为了稳定道转移方向,需要增大移动脉冲信号(朝径向内的方向加速)并减少制动脉冲信号。
更具体地说,在这个例子中,因为在紧临道转移操作执行之前的时刻在物镜2中产生了朝径向外的移动能量,用于朝径向内的方向的道转移的移动脉冲信号的能量被设成相对高的电平,但用于在为道转移操作的移动之后的制动的制动能量被设成相对低的电平。
因此,在步骤S110中,系统控制器10设置一个用于生成道转移信号的参数B,如图6B所示,该道转移信号包括一个在负的一侧具有相对高的电平的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在正的一侧具有相对低的电平的制动脉冲信号。
步骤S111的条件是这样的,道转移方向为朝径向外的方向,锁存输出信号LT为L电平,即物镜2的移动方向是朝径向内。在这个例子中,为了稳定道转移方向,需要增大移动脉冲信号(朝径向外加速)并减小制动脉冲信号,其原因和步骤S110一样。
因此,在步骤S111中,系统控制器10设置一个用于生成道转移信号的参数C,如图6C所示,该道转移信号包括一个在正的一侧具有相对高的电平的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在负的一侧具有相对低的电平的制动脉冲信号。
步骤S112的条件是这样的,道转移方向位朝径向外的方向,锁存输出信号LT为H电平,即物镜2的移动方向是朝径向外。在这个例子中,为了稳定道转移方向,需要减小移动脉冲信号(朝径向外加速)并增大制动脉冲信号,其原因和步骤S109一样。
因此,在步骤S112中,系统控制器10设置一个用于生成道转移信号的参数D,如图6D所示,该道转移信号包括一个在正的一侧具有相对低的电平的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在负的一侧具有相对高的电平的制动脉冲信号。
通过这种方式,从步骤S109至步骤S112,对应于各自步骤条件下的道转移方向和物镜2的移动方向的参数A至D被设定。在步骤S109至S112中对应所给的条件的一个步骤里设定的参数被发送到伺服处理器14,从而实现道转移脉冲选择处理操作。
所选的参数被以这种方式发送后,伺服处理器14基于该参数输出一个道转移信号。
系统控制器10在步骤S109至步骤S112中的某一步骤发送一个参数以后,在步骤S113发送一个指令给伺服处理器14以执行一个道转移操作。
为响应该指令,伺服处理器14停止跟踪伺服操作并基于收到的参数来输出一个道转移信号以使物镜2执行一个道转移操作。
在系统控制器10以这种方式发送道转移指令给伺服处理器14之后,前进到步骤S114。
在步骤S114中,系统控制器10辨别伺服处理器14的道转移操作是否完成。如果系统控制器10辨别出道转移操作没有完成,则它等待道转移操作的完成。然后,如果系统控制器10辨别出道转移操作已经完成,则前进到步骤S115,在该步骤S115中,系统控制器10发送一个打开伺服操作的指令给伺服处理器14。
随着步骤S115的结束,系统控制器的道转移时序控制过程和道转移脉冲选择过程也结束了。
注意到,实际上,系统控制器10在使伺服处理器14开启跟踪伺服操作之后,读入子码Q,确认转移目的地的道的地址以确定是否达到目标地址。如果系统控制器10发现目标地址没有达到,则系统控制器10再次在步骤S101产生一个道转移过程至目标地址。但是,如果系统控制器10发现目标地址达到了,则它结束道转移过程。
简单的说,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盘再生设备50里,系统控制器10设置参数A至D中的一个以用于产生一个道转移脉冲信号,该信号包括一个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制动脉冲信号,它们对应于物镜2由于跟踪操作而移动的方向和道转移方向的条件。
另外,系统控制器10基于跟踪监视电路20产生的、代表物镜2的移动方向的锁存输出信号LT来辨别移动方向,并执行一个道转移脉冲信号的道转移脉冲选择过程,该道转移脉冲信号包括与所述条件相对应的一个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制动脉冲信号。
从而,物镜2的操作可以控制为这样,当物镜2的道转移操作在物镜2的跟踪操作的方向上执行时,提供给物镜2的加速能量被设成一个相对低的电平,减速能量被设成一个相对高的电平。另外,物镜2的操作可以被控制为这样,为了使物镜2的道转移操作在与物镜2的跟踪操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执行,提供给物镜2的加速能量被设成一个相对高的电平,减速能量被设成一个相对低的电平。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盘再生设备50里,系统控制器10基于跟踪监视电路20产生的比较器输出信号CMP执行道转移时序控制过程。因此,该盘再生设备50的优点在于在道转移操作被稳定的定时执行道转移操作,从而稳定了道转移操作。
注意到,虽然,在本实施例的盘再生设备50里,系统控制器10的道转移时序控制是在容许范围被设为跟踪监视信号TM的0电平附近的一个范围时被执行的,但也可替代使用下面的方法。
具体地说,来自零交叉检测器24的零交叉输出信号被提供给系统控制器10,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并且系统控制器10控制伺服处理器14,以在跟踪监视信号TM显示零电平的时候执行一个道转移操作。
在这个例子中,例如,图5的流程图被修改为系统控制器10等待在步骤S104中零交叉输出信号ZC的边沿的定时。
上述方法可以进一步稳定道转移操作。
另外,虽然在前面的说明中本实施例的盘再生设备50为一个CD播放机,但盘再生设备并不仅限于CD播放机,例如,盘再生设备还可以用于一些其他的CD,例如CD-R(可读)或CD-RW(可读可写)或用于DVD(数字多功能光盘)。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盘再生设备50选用了这样的方法,当道转移脉冲选择处理操作要被执行时,系统控制器10发送一个参数给伺服处理器14,该伺服处理器14基于该参数产生一个道转移信号并执行道转移控制,但盘再生设备还可以选其他的方法,如系统控制器10产生一个道转移信号并控制伺服处理器14以根据该道转移信号来执行道转移控制。
虽然使用了具体的术语来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但这样的描述只是为了举例的目的,应当理解,在不偏离下面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或精神下,可以做出修改和变动。

Claims (8)

1.一种盘驱动设备,包括:
一个物镜;
用于移动所述物镜以跟踪一个旋转的盘的道的装置;
用于生成一个道转移信号的信号发生装置,该道转移信号包括一个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制动脉冲信号以驱动所述物镜在盘的径向上执行所述物镜的道转移操作;
用于检测在紧临道转移操作之前的时刻,跟踪盘上的道的所述物镜的移动方向的装置;
用于辨别所述物镜为了执行道转移操作而馈给的方向是朝径向内还是朝径向外的辨别装置;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的信号发生装置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基于所述辨别装置的辨别结果和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移动方向,使信号发生装置改变道转移信号的移动脉冲信号的电平和制动脉冲信号的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是这样控制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的,即当所述辨别装置辨别出的所述物镜为了执行道转移操作而馈给的方向和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在紧临道转移操作前的时刻所述物镜的移动方向一致时,移动脉冲信号的电平被设置成一个相对低的电平,制动脉冲信号的电平被设置成一个相对高的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是这样控制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的,即当所述辨别装置辨别出的所述物镜为了执行道转移操作而馈给的方向和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在紧临道转移操作前的时刻所述物镜的移动方向彼此不同时,移动脉冲信号的电平被设置成一个相对高的电平,制动脉冲信号的电平被设置成一个相对低的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还包括:
用于在紧临道转移操作之前的时刻检测所述物镜的位置是否在一个预定的范围内的范围检测装置;以及
道转移定时设置装置,该装置仅当基于所述范围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所述物镜的位置被辨别为在预定范围内时,才允许执行道转移操作。
5.一种道转移控制方法,其中生成一个道转移信号,该信号包括一个移动脉冲信号和一个制动脉冲信号,并且基于生成的道转移信号,在一个旋转的盘的径向方向上驱动一个物镜以执行所述物镜的道转移操作,包括步骤:
检测所述物镜的移动方向,所述物镜在紧临道转移操作之前的时刻正在跟随盘上的一个道而移动;
辨别所述物镜为执行道转移操作而馈给的方向是朝径向内还是朝径向外;以及
基于辨别的结果和检测的结果,改变道转移信号的移动脉冲信号的电平和制动脉冲信号的电平。
6.根据权利要求5的道转移控制方法,其中,当在所述辨别步骤辨别出所述物镜为了执行道转移操作而馈给的方向与在所述检测步骤检测出的在紧临道转移操作之前的时刻所述物镜的移动方向彼此一致时,移动脉冲的电平被设置为一个相对低的电平,制动脉冲信号被设置为一个相对高的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5的道转移控制方法,其中,当在所述辨别步骤辨别出的所述物镜为了执行道转移操作而馈给的方向与在所述检测步骤检测出的在紧临道转移操作之前的时刻所述物镜的移动方向彼此不同时,移动脉冲的电平被设置为一个相对高的电平,制动脉冲信号被设置为一个相对低的电平。
8.根据权利要求5的道转移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检测在紧临道转移操作之前的时刻所述物镜的位置是否在一个预定的范围内;以及
只有在基于所述的范围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所述物镜的位置被辨别为在该预定范围内时,才允许执行道转移操作。
CNB021414386A 2001-08-31 2002-08-30 盘驱动设备和道转移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35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63364A JP2003077145A (ja) 2001-08-31 2001-08-31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トラックジャンプ制御方法
JP263364/2001 2001-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4042A true CN1404042A (zh) 2003-03-19
CN1293545C CN1293545C (zh) 2007-01-03

Family

ID=19090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143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3545C (zh) 2001-08-31 2002-08-30 盘驱动设备和道转移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973013B2 (zh)
JP (1) JP2003077145A (zh)
KR (1) KR100897889B1 (zh)
CN (1) CN1293545C (zh)
MY (1) MY1356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403B (zh) * 2007-12-14 2012-07-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驱动信号产生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2618B2 (ja) * 2001-07-19 2004-03-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位相同期ループ回路、及びデータ再生装置
TW563116B (en) 2002-03-29 2003-11-21 Via Tech Inc Tracking corr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D drive
TWI276068B (en) * 2003-09-29 2007-03-11 Lite On It Corp Method of controlling pick-up head during long seek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6927A (ja) * 1984-06-01 1985-12-18 Nippon Gakki Seizo Kk 光学式デイスク再生装置の読取り制御装置
DE3732916A1 (de) * 1987-09-30 1989-04-20 Thomson Brandt Gmbh Geraet zur wiedergabe von daten
JPH01173324A (ja) * 1987-12-28 1989-07-10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JP2598952B2 (ja) * 1988-03-18 1997-04-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トラックサーチ回路及びトラックサーチ方法
JP2546882B2 (ja) * 1988-09-16 1996-10-2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トラッキングサーボ装置
JPH07129973A (ja) * 1993-10-29 1995-05-19 Pioneer Electron Corp サンプルドサーボ方式のトラッキング装置
JP3582851B2 (ja) * 1994-01-25 2004-10-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トラッキング制御装置
JPH07296393A (ja) * 1994-04-22 1995-11-10 Nippon Conlux Co Ltd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US5699332A (en) * 1995-09-18 1997-12-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Control circuit of optical disk system to improve transition for seek control to tracking control
JPH09212874A (ja) * 1996-01-31 1997-08-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10112039A (ja) * 1996-10-04 1998-04-28 Seiko Epson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駆動方法
JPH1166573A (ja) * 1997-08-08 1999-03-09 Nippon Conlux Co Ltd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9990035343A (ko) * 1997-10-31 1999-05-15 전주범 광디스크 시스템의 트랙점프제어방법
US6791915B1 (en) * 1998-03-18 2004-09-14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disc track acces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cal disc reproducer
JPH11353660A (ja) * 1998-06-10 1999-12-24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0020967A (ja) * 1998-07-03 2000-01-21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0173069A (ja) * 1998-12-07 2000-06-23 Sharp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トラックジャンプ制御方法及びトラックジャンプ制御装置
JP3552158B2 (ja) * 1999-04-08 2004-08-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記憶装置
JP3719075B2 (ja) * 1999-12-13 2005-11-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1184671A (ja) * 1999-12-22 2001-07-06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543244B2 (ja) * 2001-02-20 2010-09-15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トラックジャンプ制御装置およびトラックジャンプ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403B (zh) * 2007-12-14 2012-07-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驱动信号产生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35695A (en) 2008-06-30
JP2003077145A (ja) 2003-03-14
KR100897889B1 (ko) 2009-05-18
KR20030019178A (ko) 2003-03-06
CN1293545C (zh) 2007-01-03
US20030072222A1 (en) 2003-04-17
US6973013B2 (en) 2005-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35C (zh) 光盘识别系统
CN1286091C (zh) 光盘装置
CN1162843C (zh) 对具有多个信号记录表面的记录媒体读和/或写数据的设备
CN1228580A (zh) 光信息再生装置以及信号处理电路
CN1229781C (zh) 光盘记录设备
CN1674110A (zh) 光盘装置
CN1185634C (zh) 跟踪误差检测装置
CN1132159C (zh) 记录设备
CN1264896A (zh) 盘片驱动装置
CN1734586A (zh) 光盘设备
CN1293545C (zh) 盘驱动设备和道转移控制方法
CN1190778C (zh) 光盘设备
CN1060876C (zh) 光盘再生装置及其找道操作方法
JPH11161961A (ja) 光ディスクの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の再生方法
CN1305046C (zh) 光盘重放装置和光盘重放方法
CN101067949A (zh) 光盘装置和盘鉴别方法
CN1801338A (zh) 判别储存媒体检测器位置的方法与装置
CN101079279A (zh) 光盘设备及光盘增益调整方法
CN1133987C (zh) 可以再现和记录多种类型记录介质的光盘机
CN1293564C (zh) 信号处理装置以及信号处理方法
CN1113339C (zh) 用于光盘再现的装置和方法
CN1667708A (zh) 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和信息记录介质
CN1293543C (zh) 光盘装置
CN1475990A (zh) 光盘装置和光盘装置的记录控制方法
CN1251188C (zh) 盘再现装置和盘再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03

Termination date: 201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