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9307A - 荧光灯及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荧光灯及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99307A CN1399307A CN02140763A CN02140763A CN1399307A CN 1399307 A CN1399307 A CN 1399307A CN 02140763 A CN02140763 A CN 02140763A CN 02140763 A CN02140763 A CN 02140763A CN 1399307 A CN1399307 A CN 13993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transmission
- discharge vessel
- shiner
- plasma membrane
- fluorescent 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38—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colour or wavelength of the light
- H01J61/42—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colour or wavelength of the light by transforming the wavelength of the light by luminescence
- H01J61/44—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uminescent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04—Electrodes; Screens; Shields
- H01J61/06—Main electrodes
- H01J61/067—Main electrodes for low-pressure discharge lamp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36—Seals between parts of vessels; Seals for leading-in conductors; Leading-in conductors
- H01J61/366—Seals for leading-in conductors
Landscapes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降低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的使用量,并且具有所需全光束的荧光灯及使用它的照明装置。荧光灯具备有,由玻璃泡1a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1和、含有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来形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1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2和、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2内面侧的膜厚30μm以下的荧光体层3和、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4和、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1内部的放电介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改良的荧光体层的荧光灯及使用荧光灯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类荧光体因其价格显著高于卤磷酸钙荧光体,所以一直在进行着旨在减少其使用量的尝试。如特开平9-167595号公报中公开了在荧光灯的放电容器内面形成具有紫外线反射性的保护膜,在该保护膜上形成由稀土类荧光体构成的荧光体层的技术。(现有技术1)
根据现有技术1记载,因具有混合5~80重量%的γ氧化铝和20~95重量%的α氧化铝形成的保护膜,所以保护膜的紫外线反射率变高,向荧光体层的紫外线反射有效进行,其结果能够减少昂贵的稀土类荧光体的使用量。
另一方面,现有的环形荧光灯是,首先在直管状的玻璃泡的内面形成荧光体层,接着在玻璃泡两端封上一对电极后,进行弯曲加工整形为环形,进一步在玻璃泡内部排气后封入水银及氩气来制作。这种环形荧光灯一般是,在弯曲加工前的玻璃泡上形成荧光体层之前,在玻璃泡内面预先形成保护膜,在该保护膜上面形成荧光体层。该保护膜为了抑制通过紫外线照射玻璃泡中的碱成分(主要为钠)迁移并向玻璃泡表面析出的现象引起的荧光体的劣化而形成。这样,通过该保护膜隔断析出在玻璃泡表面的碱性成分和荧光体或水银之间,以防止他们的反应。所以,这些保护膜是,把超微粒子状的γ氧化铝或氧化锌及氧化钛的混合物等浆液涂布于玻璃泡内面,灼烧而形成。(现有技术2)
接着,现有的快速启动形荧光灯,因在寿命中产生所谓EC黑化,所以为了抑制该现象,限制着透光性导电膜的电阻值。还有,如特开昭50-12885号公报、同前52-49683号公报及同前52-93184号公报等记载,为了抑制所谓黄斑现象等伴随透光性导电膜的配置而发生的黑化(以下称为“EC黑化”。)的发生,在透光性导电膜和荧光体层之间介以由γ氧化铝等绝缘性金属氧化物构成的保护膜。(现有技术3)
现有技术3中,为了防止被认为是EC黑化原因的透光性导电膜和放电空间之间的绝缘破坏,把其间的绝缘阻抗通过保护膜提高当作保护膜的目的。
还有,特许第3189558号公报中记载,作为金属氧化物将氧化锌及氧化钛以后者为30~70重量%的混合比例含有,具有由平均膜厚0.2~1.5μm的金属氧化物微粒子构成的紫外线吸收保护膜的快速启动形荧光灯。(现有技术4)
进一步,快速启动形的荧光灯,为了降低启动电压,在荧光体粒子表面覆盖着氧化镁MgO的微粒子。(现有技术5)
这样,现有技术3及4中的保护膜是,作为金属氧化物两者都使用平均粒径为10~20nm程度的呈超微粒子状的。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1的荧光灯是保护膜中含有20~95重量%的α氧化铝微粒子来构成,所以制造繁琐,难以提高紫外线反射率。即,α氧化铝微粒子具有在调制用于涂布形成保护膜的浆液时,难以向溶剂中分散的性质,而在保护膜形成状态中,如果α氧化铝微粒子不能够适度分散,紫外线反射率将下降。还有,为了把α氧化铝微粒子向浆液溶剂中适度分散,有必要添加分散剂等溶剂,从而制造繁琐的同时,制造成本也上升。
其次,现有技术2的环形荧光灯是,现有保护膜根据弯曲加工时的弯曲,主要在玻璃伸展的部分容易产生剥落或裂纹(裂缝)。所以存在外观差的问题。该现象是在如现有技术通过α氧化铝微粒子形成保护膜时也同样发生。还有,保护膜剥落或容易产生裂纹(裂缝)的话,其部分向荧光体或放电空间侧暴露玻璃泡内面,所以容易发生碱性成分和荧光体或水银反应而产生着色化这种不期望的现象。还有,脱落一般多呈针孔状。
另外,现有技术3及4的快速启动形荧光灯,如果限制透光性导电膜的电阻值以难以产生EC黑化,则有荧光灯的启动电压上升,其启动性下降的倾向,如果确保最低限的启动性,则容易产生EC黑化的问题。还有,存在根据作为保护膜使用的金属氧化物种类不同EC黑化容易产生的倾向。即,使用γ氧化铝时容易产生EC黑化。根据作为保护膜使用的金属氧化物的种类还有全光束下降的问题。即,作为透光性导电膜的金属氧化物使用氧化锌及氧化钛时,全光束下降到96%程度。
再者,现有技术5存在,如果想把启动电压降到所期望的值而增加氧化镁的添加量,则有全光束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具备特定构成的非发光物质膜,虽然减少了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的使用量,但具有所需的全光束的荧光灯以及使用它的照明装置。
还有,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进一步降低UV-A放射的荧光灯以及使用它的照明装置。
还有,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在进一步配置保护膜及荧光体层后在进行玻璃泡弯曲加工时难以产生保护膜的剥落或裂纹(裂缝)的荧光灯以及使用它的照明装置。
还有,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进一步难以发生EC黑化,并且全光束降低少的适合作为快速启动形的荧光灯以及使用它的照明装置。
还有,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进一步降低启动电压的适合作为快速启动形的荧光灯以及使用它的照明装置。
权利要求1的发明的荧光灯的特征在于:具备由玻璃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和;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来形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和;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内面侧的膜厚30μm以下的荧光体层和;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和;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的放电介质。
本发明是提供,通过配置特定构成的非发光物质膜,即使荧光体层变薄而减少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的使用量,也具有所需的全光束的荧光灯。
在本发明及以下各发明中,在不特别说明情况下的,用语的定义及技术性意思如下。
关于透光性放电容器:透光性放电容器是,通过使用如端板等封口构件封口玻璃泡的两端,或者不使用它而是用夹紧封条等直接封口来形成。使用端板封口时,端板部分一般是通过芯柱构成。使用芯柱时可以采用喇叭形芯柱、珠状芯柱、钮形芯柱等已知的芯柱构造。
玻璃泡允许为直管、弯曲管或折曲管的形状。还有,玻璃泡可以是把多个直管、弯曲管或折曲管通过连接管连接成形成一根放电通路的构造。
再者,玻璃泡的管径及沿着透光性放电容器的管轴,换言之沿着放电路的长度不做限制。但是,一般来讲,透光性放电容器的管径为40mm以下,含有沿着管轴的长度为2400mm以下。管壁负荷较小的普通照明用荧光灯时,其管径为25~38mm,沿着管轴的长度为300~2400mm。还有,高频波点灯专用形荧光灯时,其管径为15~25.5mm,沿着管轴的长度为500~2400mm。并且,小型简便形荧光灯时,其管径为25mm以下,如12~22mm,沿着管轴的长度为2400mm以下,如200~2300mm。还有,电灯泡形荧光灯时,其管径为13mm以下,如8~12mm,沿着管轴的长度为500mm以下,如400~500mm。
其次,透光性放电容器的玻璃泡的材质是,只要具有气密性、加工性及耐火性就行,则不做特别限制,但一般优选用于这种荧光灯的软质玻璃。软质玻璃有铅玻璃、碱石灰玻璃及硅酸钡玻璃等,可以使用其中的任意一种。从环境角度出发优选碱石灰玻璃或硅酸钡玻璃。但从加工性等角度考虑,可以并用碱石灰玻璃和铅玻璃。如可以把玻璃使用量最多的玻璃泡部分用碱石灰玻璃形成,芯柱部分用铅玻璃形成。
进一步,如有必要,可以把硬质玻璃、半硬质玻璃、石英玻璃等软质玻璃以外的玻璃作为玻璃泡来使用。还有,使用钠等碱性成分含有率低的所谓无铅玻璃来抑制碱性成分析出引起的荧光体的劣化。
接着,对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形状进行说明。透光性放电容器可以是直管形及环形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如有必要,可以允许是U形、半圆形、把U形部分串联2~4个来适当配置的形状等各种各样的形状。
关于非发光物质膜:非发光物质膜是含有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来形成,膜厚为3~25μm。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还有,“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是指,非发光物质膜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是以焦磷酸锶为主构成材料。进而,可以只由焦磷酸锶来形成非发光物质膜,也可以含有其他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作为副成分。其他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可以适当选择氧化铝(Al2O3)及焦磷酸钙(Ca2P2O7)等,或可以适当组合来使用。焦磷酸锶的粒子形状可以是呈棒状异形,也可以是呈不同的形状。还有,“粒子形状呈棒状异形”是焦磷酸锶粒子的绝大部分呈棒状,其棒的部分接近直线状,或中间折曲成ヘ形(弯头钉形)、V形、分枝形等形状,与球体相比呈明显的异形的意思。还有,焦磷酸锶优选使用在1000℃以上高温灼烧生长了结晶体的。因为是这种粒子形状时,是更高纯度的结晶体,所以紫外线反射率变高,有利于全光束的提高。
还有,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内面侧”是指,可以在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内面直接形成,也可以隔着如透光性导电膜等间接形成。并且,“几乎整个”是,覆盖透光性放电容器的主要部位的大部分即可的意思。进而,在如透光性放电容器的两端部等可以不配置非发光物质膜。
接着,构成非发光物质膜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是,其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还有,优选10μm以下,最优选2.0~6.0μm。如果平均粒径不到1μm,因粒子的比表面积过大而非发光物质膜内的吸附气体增多,透光性放电容器内的排气困难,所以不可取。因为,本发明中,非发光物质膜的膜厚为3~25μm,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所以排气的困难性成为尤其重大的问题。
还有,非发光物质膜为了在把可见光良好地透过向外部导出的同时良好地反射紫外线,其膜厚必须为3~25μm。在该膜厚范围内能够起到在把全光束维持在所需范围内的同时减少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的使用量的效果。对于此,如果膜厚不到3μm,不仅紫外线反射效果降低,无法得到期望的荧光体削减效果,而且因荧光灯内部将透过而看得见,所以不可取。并且,如果膜厚为25μm以上,因可见光透过率下降而难以提高全光束,所以不可取。还有,优选5~20μm,更优选5~15μm,最优选接近10μm程度。
进一步,根据需要,可以在非发光物质膜中含有1~3重量%程度的平均粒径为10~20nm程度的γ氧化铝超微粒子。此时,γ氧化铝是起到非发光物质膜的粘合剂的作用。
关于荧光体层:荧光体层是,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在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内面侧配置成膜厚30μm以下。如果膜厚超过30μm,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的使用量增多,不符合本发明的目的。优选为8~20μm,更优选为10~15μm。
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构成为,混合红色发光荧光体、绿色发光荧光体及蓝色发光荧光体的各自荧光体粒子根据加色混光产生白色发光。红色发光荧光体可以使用如铕激活氧化钇荧光体(通称为“γOX”)等。绿色发光荧光体可以使用如铈、铽激活磷酸镧或铽激活铈·铽·镁·铝荧光体(通称为“CAT”)等。蓝色发光荧光体可以使用如铕激活锶磷酸盐荧光体、铕激活锶·钡·钙磷酸盐荧光体(通称为“磷灰石”)及铕激活钡·镁·铝荧光体(通称为BAM)等。还有,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10μm,优选5μm±2μm,最优选5μm±1μm。还有,本发明中,荧光体及所述的非发光物质粒子的平均粒径是根据库乐尔多级筛选器(Coulter Multisizer)。
将上述各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的化学式的一例子表示如下。
1 红色发光荧光体
(1)铕激活氧化钇荧光体
Y2O3:Eu
2 绿色发光荧光体
(1)铈、铽激活磷酸镧
LaPO4:Ce,Tb
(2)铽激活铈·铽·镁·铝荧光体
(CeTb)MgAl11O19:Tb
3 蓝色发光荧光体
(1)铕激活锶磷酸盐荧光体
Sr5(PO4)3Cl:Eu
(2)铕激活锶·钡·钙磷酸盐荧光体
(SrCaBa)5(PO4)3Cl:Eu
(3)铕、锰激活钡·镁·铝荧光体
BaMg2Al16O27:Eu,Mn
关于一对电极:一对电极是配置成使得能够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发生放电。例如封装到透光性放电容器的两端侧,在其间发生低压汞蒸气放电。还有,电极可以使用灯丝电极、陶瓷电极、冷阴极等已知的电极。
灯丝电极具有,在钨的双重线圈或三重线圈上涂布电子放射物质,将其两端在气密地贯通透光性放电容器的一对内部导入线的尖端部处继线的构造。
陶瓷电极具有,在如具备开口部的导电性容器内收纳由以碱土类元素及过度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为主体,表面用过渡金属元素的炭化物或氮化物覆盖的果粒状、海绵状或块状的复合陶瓷构成的热电子放出物质的构造,被一根内部导入线的尖端支撑着。
关于放电介质:为了进行低压汞蒸气放电,放电介质含有汞及稀有气体。
汞是,封入液体汞,或作为表现出几乎接近于液体汞的汞蒸气压特性的汞齐、如Zn-Hg或Ti-Hg系的汞齐来封入。封入液体汞时,可以把液体汞滴下,或放到胶囊中封入后,通过适当手段破坏胶囊来取出汞。还有,作为汞齐封入时,可以成型为药丸状,或把适当的金属板作为基体承载汞齐。即Zn-Hg系汞齐时适合载在金属板上。后者也叫做汞放出合金,通过在封入后通过施加高频波来加热放出汞。
接着,稀有气体是,为了使荧光灯的放电启动变得容易,以及作为缓冲气体使用,把氩气Ar、氪气Kr、氖气Ne等封入200~400Pa程度透光性放电容器内。还有,稀有气体是可以封入Ar单体,也可以Ar-Kr、Ne-Ar-Kr、Ne-Ar等混合封入。
关于本发明的作用:本发明中,通过放电放射的紫外线入射到荧光体层,激发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产生可见光。但是,一部分紫外线透过荧光体层入射到非发光物质膜。构成非发光物质膜的非发光物质粒子因对紫外线具有高反射性而反射入射的紫外线,所以再次入射到荧光体层而提高激发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的概率。进而,荧光体层的可见光的发光效率增大。这样,发生的可见光透过非发光物质膜从透光性放电容器导出到外部而对照明做贡献。所以,即使把荧光体层的厚度减少至非发光物质膜的膜厚程度,进而减少荧光体的使用量,荧光灯的全光束也能够维持到与不减少荧光体量的几乎相同程度。对此,以焦磷酸锶为主体构成的非发光物质膜与荧光体比较能够相当廉价地得到,所以能够降低荧光灯的制造成本。而且,焦磷酸锶因比α氧化铝更廉价地得到,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还有,构成非发光物质膜的高反射性非发光物质粒子因其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所以通过在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配置非发光物质膜,尽管使用量多,但比表面积相对来说小,所以排气容易。所以不存在透光性放电容器的排气阻碍荧光灯产量化的问题。
进一步,焦磷酸锶因在浆液中的分散性好,所以浆液的调制及非发光物质膜的形成容易。进一步因在非发光物质膜内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的分散良好,所以不产生现有技术1中阻碍紫外线反射作用的问题。
还有,非发光物质膜还起到抑制从构成透光性放电容器的玻璃析出的碱性成分引起的荧光体的劣化或水银伴随与碱性成分的反应引起的消失或光束下降的保护膜。
权利要求2的发明的荧光灯的特征在于:具备由玻璃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和;通过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及平均粒径为10~100nm的γ氧化铝微粒子形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和;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内面侧的膜厚30μm以下的荧光体层和;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和;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的放电介质。
本发明规定非发光物质膜为由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及γ氧化铝微粒子形成的构成。
γ氧化铝微粒子使用其粒径为10~100nm的。还有,如果使用对于以焦磷酸锶为主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100~1/10程度小的γ氧化铝微粒子,γ氧化铝微粒子对于高反射率物质粒子还起到粘合剂的作用。
还有,γ氧化铝微粒子可以混合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的5~60重量%,优选10~50重量%。混合比例可以从反射率特性及膜强度等角度出发设定适宜的值。
非发光物质膜是,其膜厚必须为3~25μm,优选5~20μm,进一步优选5~15μm。限制理由与权利要求1的发明中相同。还有,非发光物质膜的附着量优选0.25mg/cm2以上。
这样,本发明中,非发光物质膜比不含有γ氧化铝的情况显示更高的反射性,反射透过荧光体层入射到非发光物质膜的紫外线,再次回到荧光体层,所以激发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的概率进一步提高。其结果,荧光体层的可见光发光效率进一步增大。这样,发生的可见光透过非发光物质膜从透光性放电容器向外部导出到外部而对照明做贡献。所以,即使把荧光体层的厚度减少至非发光物质膜的膜厚程度,进而减少荧光体的使用量,荧光灯的全光束也能够维持到与不减少荧光体量的几乎相同程度。
还有,构成非发光物质膜的高反射性非发光物质粒子主要是由焦磷酸锶构成,所以浆液及得到的非发光物质膜的分散性良好,并且焦磷酸锶粒子一般能比α氧化铝粒子更廉价地得到,所以对制造成本有利,这点与权利要求1的发明相同。
进一步,本发明中的其他作用及效果与权利要求1的发明相同。
权利要求3的发明的荧光灯的特征在于:具备由玻璃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和;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的紫外线吸收膜和;含有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来形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紫外线吸收膜的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和;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内面侧的膜厚30μm以下的荧光体层和;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和;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的放电介质。
本发明规定了在权利要求1的发明中进一步具备紫外线吸收膜的构成。
权利要求1时,可以知道从灯放射的UV-A即波长315~400nm的长波长紫外线容易增加。由通过放电发生的波长365nm的水银辉线构成的UV-A及从荧光体发生的UV-A在通过荧光体层时,其一部分被荧光体层中的蓝色发光形荧光体吸收,激发该荧光体。其结果,蓝色发光形荧光体产生蓝色发光。但是,如果配置非发光物质膜减少荧光体层的膜厚,相应地根据荧光体层的UV-A的吸收量降低,其结果透过非发光物质膜从透光性放电容器向外部放射的UV-A增加。还有,非发光物质膜虽然反射UV-A,但并不是全部反射,一部分UV-A透过非发光物质膜向外部放射。
所以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和非发光物质膜之间配置紫外线吸收膜。紫外线吸收膜只要是主要吸收UV-A则可以是任意一种构成。如可以使用氧化锌(ZnO)、氧化钛(TiO2)及氧化铈(CeO2)的一种或几种等紫外线吸收性物质。还有,使用微粒子状的紫外线吸收性物质时,优选使用平均粒径为10~100nm程度的。膜厚优选0.5~2μm程度的。
还有,可以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和紫外线吸收膜之间配置透光性导电膜,得到快速启动形的荧光灯。此时,透光性导电膜在透光性放大器的内面直接形成。
进一步,快速启动形的荧光灯时,可以荧光体层的荧光体粒子的表面覆盖0.05~1.0重量%的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镁MgO的至少一种的微粒子。根据此,可以降低启动电压。还有,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镁(MgO)至少一种的微粒子可以使用平均粒径为10~100nm的。进而能够提高降低启动电压的透光性导电膜的电阻值,于是能够有效抑制EC黑化的发生。
对于此,如果把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金属氧化物的至少一种的微粒子在紫外线吸收膜的内面直接形成,则存在全光束下降的问题。
这样,本发明中,通过具有上述构成,减少从荧光灯向外部放射的UV-A。
还有,本发明的其他作用及效果与权利要求1的发明相同。
权利要求4的发明的荧光灯的特征在于:具备由通过后述非发光物质膜及荧光体层形成后的弯曲加工形成为非直管形状的玻璃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和;含有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和;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内面侧的膜厚30μm以下的荧光体层和;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和;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的放电介质。
本发明规定了配置荧光体层后通过弯曲加工形成为非直管状的适合于荧光灯的构成。
透光性放电容器的玻璃泡通过在其上配置后述的保护膜及荧光体层后实施弯曲加工,形成为非直管状。还有,“非直管状”是指不是直管状,如允许为弯曲管或折曲管等形状。这样,透光性放电容器通过弯曲加工允许成为如环形、U形、半圆形等各种各样的形状。进而,弯曲加工前的形状可以为直管状,也可以为不同的非直管状。非发光物质及荧光体层的膜厚均为弯曲加工后的值。
这样,本发明中通过具备上述构成,非发光物质膜难以产生剥落或裂纹。其详细的机理并非完全清楚,但认为是,构成非发光物质膜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的平均粒径因与现有的相比极其大,所以根据玻璃泡的弯曲而玻璃伸展时,主要由焦磷酸锶构成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的运动相对于其大小是小的,或者如前所述,因焦磷酸锶的粒子形状呈棒状异形,所以粒子间的结合力增强的缘故。但是,不管其理由是否妥当,非发光物质膜的脱落或裂纹的发生明显减少是事实。
还有,本发明的其他作用及效果与权利要求1的发明相同。
权利要求5的发明的荧光灯的特征在于:具备由玻璃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和;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的透光性导电膜和;含有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来形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导电膜的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和;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内面侧的膜厚30μm以下的荧光体层和;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和;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的放电介质。
本发明规定了具备透光性导电膜的适合于快速启动形荧光灯的构成。
关于透光性导电膜:透光性导电膜是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内面。其中,“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内面”是指配置于透光性放电容器的有效表面部分的大部分。进而,可以不配置在封口或玻璃泡连接的部位。还有,导电膜为“透光性”是指,通过由低压放电放射的紫外线照射而从荧光体层发生的可见光尽量损失少地透过并向外部导出程度的透光性。所以,优选可见光透过率高的,并且优选透明性好的。
还有,透光性导电膜的作用是,使快速启动形荧光灯启动时的启动电压,在电极和与其相对置的部分的透光性导电膜之间,隔着在其间形成的静电电容,集中地即高电场强度条件下施加。由此,虽然促进启动,但限定了透光性导电膜的电阻值,使其具有适度电阻值,以在点灯后不隔着透光性导电膜而在电极间直接生成弧光放电。
上述构成的透光性导电膜可以使用如导电性氧化锡膜(所谓的“透明导电膜”,化学式SnO2-n)或ITO膜等构成。透明导电膜通过氧空穴产生自由电子,表现为半导体。膜厚一般为几百纳米,可见光透过率为90%以上,通过适当设定如所添加不纯物的条件,可以把电阻值控制在几十kΩ~几MΩ/□(正方形平面的对置的一对端边缘间的电阻值)的范围。
进一步,透光性导电膜可以用浸渍法、喷雾法及CVD法等用于薄膜形成的已知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形成。
这样,本发明中通过具备上述构成,难以产生EC黑化。其详细的机理并非完全清楚,但认为是,构成非发光物质膜的主要由焦磷酸锶构成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的平均粒径因与现有的相比极其大,所以必然地非发光物质膜的膜厚增大,进而透光性导电膜和荧光体层之间的绝缘距离增大,以至难以发生非发光物质膜的绝缘破坏的缘故。但是,不管其理由是否妥当,EC黑化被明显抑制是事实。
还有,本发明中的其他作用及效果与权利要求1的发明相同。
权利要求6的发明的荧光灯的特征在于:具备由玻璃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和;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的透光性导电膜和;含有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来形成,并且含有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类金属氧化物中至少一种的微粒子0.05~10重量%,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导电膜的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和;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内面侧的荧光体层和;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和;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的放电介质。
本发明规定了具备透光性导电膜的适合于快速启动形荧光灯的构成。
非发光物质膜含有的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金属氧化物至少一种的微粒子一般为0.05~10重量%,优选0.1~1.0重量%。如果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金属氧化物至少一种的微粒子的含量不到0.05重量%,则无法得到启动电压的有效下降,所以不可取。还有,如果上述含量超过10重量%,则不纯气体的放出量变得过多,容易产生玻璃的纵向裂纹,所以也不可取。还有,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金属氧化物的平均粒径优选10~100nm。
这样,本发明中,非发光物质膜中含有的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金属氧化物的至少一种的微粒子表现吸气剂作用、电子供给作用及二次电子放出作用。其结果,荧光灯的启动电压下降。所以,能够把透光性导电膜的电阻值提高到没有EC黑化顾虑的值。
另一方面,非发光物质膜中的主要由焦磷酸锶构成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能够很好地反射紫外线。还有,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金属氧化物的至少一种的微粒子与现有的被荧光体粒子表面覆盖的状态相比,因到达该微粒子的紫外线变少,所以该微粒子不会因紫外线而着色,几乎不产生全光束的下降。
还有,本发明中的其他作用及效果与权利要求1的发明相同。
权利要求7的发明的荧光灯的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1至6任一记载的荧光灯,其非发光物质膜的膜厚为5~20μm。
本发明规定了非发光物质膜的优选的膜厚。即能够很好地得到紫外线反射及可见光透过,有效减少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的使用量。
权利要求8的发明的荧光灯的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1至7任一记载的荧光灯,所述的非发光物质膜是,对于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非发光物质粒子,以60重量%以下的范围内混合平均粒径为10~100nm的γ氧化铝微粒子来形成。
如果γ氧化铝微粒子处于1~5重量%,优选1~3重量%的范围内,则作为对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的靠范德华力的粘合剂,提高非发光物质膜的强度是有效的,如果在5~60重量%,优选10~50重量%的范围,可以对进一步提高反射率是有效的。
权利要求9的发明的荧光灯的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1至8任一记载的荧光灯,所述的非发光物质膜是,相对于硫酸钡的反射率在波长254nm的反射率为波长780nm的反射率的1.5倍以上。
本发明规定了非发光物质膜的对于紫外线的反射率和对于可见光的反射率的优化比。即,通过对保护膜的紫外线反射率及可见光反射率的关系满足上述条件,能使向荧光体层反射的紫外线的量确实增多。
权利要求10的发明的荧光灯的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1至9任一记载的荧光灯,所述的非发光物质膜是,波长254nm的反射率相对于硫酸钡的反射率为60%以上,波长780nm的反射率相对于硫酸钡的反射率为60%以下。
本发明规定了非发光物质膜的把硫酸钡的反射率作为基准时的对于紫外线的反射率和对于可见光的反射率的优化比。即,更优选在波长254nm的反射率相对于硫酸钡的反射率为70%以上。
本发明,通过上述构成,能使向荧光体层反射的紫外线的量确实增多。
权利要求11的发明的照明装置特征在于:具备有照明装置主体和;由照明装置主体支撑着的权利要求1至10任一记载的荧光灯和;给荧光灯通电的点灯装置。
本发明中,“照明装置”是包含将荧光灯的发光以某种目的使用的所有装置的宽概念。如照明装置举例有,照明器具、直下式后照光装置、显示装置及信号灯装置等。还有,照明器具虽然优选用于家庭用照明器具,但并不局限于此,也适用于店铺用照明器具、办公室用照明器具、室外用照明器具等。还有,“照明装置主体”是指从照明装置除去荧光灯及点灯电路的剩余部分。
点灯电路是将荧光灯用给定条件点灯的手段,可以配置于照明装置主体。但是,如果需要,也可以与点灯装置主体分隔开,配置于如天花板里面等。还有,点灯电路可以使用线圈及芯线为主体的磁漏变压器或扼流圈、高频波变换器为主体的电子化点灯电路。
这样,本发明的照明装置能够起到权利要求1至10的作用与效果。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本发明荧光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部分切省正面示意图。
图2同前的管端部的扩大断面示意图。
图3同前的焦磷酸锶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扩大关键部位侧面断面图。
图4表示本发明荧光灯的第二个实施方案的扩大关键部位侧面断面图;
表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中变化荧光体层膜厚时的全光束的关系的图表。
图5表示变化同前的非发光物质膜的膜厚时的全光束的关系的图表。
图6表示本发明荧光灯的第三个实施方案的关键部位扩大断面图。
图7表示作为本发明荧光灯的第四个实施方案的环形荧光灯的一部分切省正面图。
图8同前的玻璃泡弯曲加工前的管端部的扩大侧面断面图。
图9表示本发明荧光灯的第五个实施方案的关键部位扩大断面图。
图10表示本发明的作为本发明照明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天井直接安装形荧光灯器具的斜视图。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图1至图3表示作为本发明荧光灯的第一个实施方案的直管形荧光灯,图1为一部分切省正面图,图2为管端部的扩大断面图,图3为焦磷酸锶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本实施方案对应于权利要求1记载的发明。荧光灯具备透光性放电容器1、非发光物质膜2、荧光体层3、一对电极电极4、4、内部导入线5、外部导入线6及灯头7。
透光性放电容器1是由玻璃泡1a、一对喇叭形芯柱1b、1b构成,形成两端的封口部。玻璃泡1a是由碱石灰玻璃构成。喇叭形芯柱1b是具有排气管1b1及喇叭形1b2,封上一对内部导入线4及外部导入线5。排气管1b1是基端分接头的同时,尖端连通到透光性放电容器1内。喇叭形1b2是被玻璃泡1a的两端封口,形成气密性的透光性放电容器1。
非发光物质膜2是含有主要由焦磷酸锶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来形成。然后配置于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除了两端部的整个内面。焦磷酸锶粒子如图3所示,其粒子形状呈棒状异形。还有,图3是把焦磷酸锶扩大5000倍表示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荧光体层3是由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构成,附着配置于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非发光物质膜2的内面。
一度电极4、4是,两者都是在双重线圈形的钨丝灯丝上涂布电子放射性物质来形成,继线于后述的一对内部导入线5、5的尖端部。
内部导入线5及外部导入线6是在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喇叭形芯柱1b内部通过镀铜铁镍合金丝连接,对喇叭形芯柱1b维持气密性。图2所示排气管1b1是在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排气、封入后封口。
灯头7,具备在铝制的帽状成型品7a上绝缘地支撑具备一对灯头针7a、7a,在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两端安装其一对。
放电介质是由水银及稀有气体构成,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1内。
实施例1
荧光灯为FL20SS/18形,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管径为28mm、管长为580mm、全长为595.5mm以下。
透光性放电容器1;硫酸钡玻璃
非发光物质膜;膜厚10μm,平均粒径3μm的焦磷酸锶
荧光体层;膜厚10μm
红色发光荧光体;Y2O3:Eu
绿色发光荧光体;LaPO4:Ce,Tb
蓝色发光荧光体;BaMg2Al16O27:Eu,Mn
放电介质;液体汞及以330Pa压力封入的氩气Ar。
全光束;对于具备膜厚20μm的荧光体层并除了没有非发光物质膜以外其他有实施例相同方法的比较例3为98%。
接着,对于固定非发光物质膜7的膜厚而变化荧光体层2的膜厚时的全光束的变化和,固定荧光体层2的膜厚而变化非发光物质膜7的膜厚时的全光束的变化,参照图4及图5进行说明。各图中,纵轴表示全光束(%)。
图4是表示本发明荧光灯的第一个实施方案中变化荧光体层膜厚时全光束的关系的图表。图中,横轴表示荧光体层的膜厚(μm)。图是把非发光物质膜7的膜厚固定为17μm,并变化荧光体层2的膜厚时测定的全光束。可知当荧光体层2的膜厚为7μm以上时,可以得到高的全光束。
图5是表示变化同前非发光物质膜的膜厚时的全光束的关系的图表。图中,横轴表示非发光物质膜的膜厚(μm)。图是把荧光体层2的膜厚固定为10μm,并变化非发光物质膜7的膜厚时测定的全光束。推定全光束对于非发光物质膜7的膜厚没有大的变化,在5μm以上时能够得到较高的全光束。
接着,对本发明荧光灯的第二个实施方案进行说明。本实施方案对应于权利要求2的发明。荧光灯的构造除了非发光物质膜2的构成以外与图1及图2相同。非发光物质膜2是混合由平均粒径3μm的焦磷酸锶粒子构成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67重量%,平均粒径为10~30nm的γ氧化铝微粒子33重量%,膜厚为约10μm。
为了研究本实施方案的荧光灯的特性,进行了比较例1及2之间的对比。比较例1是,除了荧光体层膜厚为20μm并不具备非发光物质膜以外,与第二个实施方案是相同的构成;比较例2是,除了荧光体层膜厚为12μm并使用α氧化铝微粒子作为非发光物质粒子以外,与第二个实施方案是相同的构成。还有,“剥落”是根据玻璃泡外观的目测评价,“黑化”是根据点灯开始后,经过1000小时后的玻璃泡外观的目测评价来各自判断发生状况。比较的结果示于表1。
表1
资料 荧光体附着量 全光束 剥落 黑化本实施方案 1.4g 98% ○ ○比较例1 2.0g 100% ○ ○比较例2 1.6g 98% ○ ×
如从表1可以理解,本实施方案的荧光灯能够在极力抑制全光束下降的同时削减荧光体的使用量,与比较例2相比能够抑制荧光灯黑化的发生。发生于比较例2的荧光灯的黑化被认为是,α氧化铝粒子的平均粒径不到1μm,吸存气体浓度与本实施方案相比要多,汞蒸气与吸存气体反应而成为汞化合物的缘故。
图6是表示本发明荧光灯的第三个实施方案的关键部位扩大断面图。本实施方案对应于权利要求3的发明。图中,对于与图2相同的部分付与相同符号而省略其说明。符号8表示紫外线吸收膜。
紫外线吸收膜8是由,以重量比各自含有50%的平均粒径均为10~100nm的氧化钛TiO2及氧化铈(CeO2)的膜厚1μm的膜构成。还有,紫外线吸收膜8形成于透光性放电容器1和非发光物质膜2之间。并且,图中,符号9是透光性导电膜。
通过本实施方案,减少UV-A的放射。
图7及图8表示作为本发明荧光灯的第四个实施方案的环形荧光灯,图7为一部分切省正面图,图8为玻璃泡弯曲加工前的管端部的扩大侧面断面图。各图中,对于与图1及图2相同的部分付与相同符号而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案对应于权利要求4的发明。
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两端的封口部上形成有,如图8所示,通过把弯曲加工前的玻璃泡在加热软化状态使用金属模成型封口部来形成的铸型部1a1。该铸型部1a1,在把透光性放电容器1整形为非直管形状,即在本实施方案中整形为圆环状时,起到夹头的作用。
喇叭形芯柱1b的排气管1b1是在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排气、封入后封口。对于此,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未图示的另一端上的排气管是,在进行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弯曲加工之前,在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内外没有压力差状态时预先封好。
非发光物质膜2是以以下所示构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内面,配置于除了两端封口部以外部分的几乎全体。即,保护膜是主要由平均粒径约5μm的焦磷酸锶作为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并且将平均粒径为10~20nm的γ氧化铝作为粘合剂添加约1重量%的构成,其膜厚为平均约10μm。
荧光体层3是把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作为主成分,并且把平均粒径为10~20nm的γ氧化铝作为粘合剂添加约1重量%的构成,其膜厚为平均约10μm,配置于非发光物质膜2的内面。
灯头7是在合成树脂制的分成两半成型品上具备四个灯头针7a来形成的构造。这样,通过桥接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两端间,并且从两侧挟持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两端的铸型部1a1,安装在透光性放电容器1上。
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弯曲加工根据以下要领进行。即,在直管形玻璃泡的内面重叠配置非发光物质膜2及荧光体层3后,封上在玻璃泡两端各自安装电极4的一对喇叭形芯柱1b来形成封口部,然后把封口部在加热软化状态下整形来形成铸型部1a1,以制作直管状的透光性放电容器1。其后,加热软化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1,夹紧其一端铸型部1a1,垂下透光性放电容器1,把另一个铸型部1a1固定于鼓状的框上。然后,通过旋转框来卷绕透光性放电容器1,进行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弯曲加工,透光性放电容器1整形为环状。
各自制作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案的构成变化了非发光物质膜的荧光灯50根,对非发光物质膜2的剥落和裂纹,把靠目测检测的结果与比较例一起示于表2及表3。还有,比较例是,除了非发光物质膜的主成分为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为平均粒径为10~20nm的γ氧化铝以外,其余与本实施方案相同制作的荧光灯。还有,各表中各记号的意思如下。表3的剥落是基于用具有给定刚性的棒材料的尖端挠刮非发光物质膜的结果进行评价的。
记号 表2(裂纹) 表3(剥落)
○ 几乎没有 没有
△ 稍微明显 稍微不好
× 明显 不好
表2非发光物质膜厚 比较例(裂纹) 本发明(裂纹)(μm)
0.1 ○ ○
1.0 × ○
3.0 × ○
5.0 × ○
10.0 × ○
20.0 × △
表3非发光物质膜厚 比较例(剥落) 本发明(剥落)(μm)
0.1 ○ ○
1.0 ○ ○
3.0 △ ○
5.0 △ ○
10.0 × ○
20.0 × ○
图9是表示本发明荧光灯的第五个实施方案的关键部位扩大断面图。本实施方案对应于权利要求5的发明。图中,对于与图2相同的部分付与相同符号而省略其说明。符号9表示透光性导电膜。
透光性导电膜9是由透明的透明导电膜形成,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内面。非发光物质膜2形成于透光性导电膜9的内面。
制作本实施方案的40W形的快速启动形荧光灯50根,与比较例1及比较例2一起对EC黑化和全光束进行研究,结果确认本实施方案的快速启动形荧光灯完全没有EC黑化。还有,全光束与没有非发光物质膜2时的初始值相同。
对于此,比较例1是,除了作为非发光物质膜2的主构成要素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为平均粒径为10~20nm的氧化锌及氧化钛以外其余与本实施方案相同制作的快速启动形荧光灯。比较例1中,虽然对于EC黑化良好,但全光束下降至没有非发光物质膜2时的初始值的约96%。
还有,比较例2是除了作为非发光物质膜2的主构成要素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为γ氧化铝以外其余与本实施方案相同制作的快速启动形荧光灯。比较例2是,虽然全光束与没有非发光物质膜2时的初始值相同,但容易产生EC黑化。
接着,对本发明的荧光灯的第六个实施方案进行说明。本实施方案对应于权利要求6的发明。荧光灯的构造除了非发光物质膜2的构成与图9相同。
非发光物质膜2是由平均粒径4μm的焦磷酸锶粒子及平均粒径为10~100nm的氧化镁微粒子构成,膜厚为10μm。氧化镁对于焦磷酸锶为0.5重量%,并且被焦磷酸锶粒子的表面所覆盖。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作为本发明照明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天花板直接安装形荧光灯器具的斜视图。图中,21为照明装置主体、22为荧光灯、23为放电灯点灯装置。
照明装置主体21在内部内藏放电灯点灯装置23,具备灯座21a等。
荧光灯12虽然构成放电灯点灯装置的一部分,但通过安装在灯座21a上,被照明装置主体21支撑。
放电灯点灯装置23是,其电路部分配置于照明装置主体21内。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通过具备透光性放电容器和、主要由焦磷酸锶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来形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和、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内面侧的膜厚30μm以下的荧光体层和、一对电极和、放电介质,能够提供在减少昂贵的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的使用量的同时,全光束的下降少的荧光灯。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通过非发光物质膜进一步由,主要由焦磷酸锶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及平均粒径为10~100nm的γ氧化铝微粒子形成,提供对紫外线表现高反射性的同时,浆液及所得非发光物质膜的分散性良好的荧光灯。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通过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及非发光物质膜之间配置紫外线吸收膜,能够提供UV-A放射量少的荧光灯。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通过透光性放电容器进一步由根据后述非发光物质膜及荧光体层形成后的弯曲加工形成为非直管形状的玻璃泡构成,能够提供非发光物质膜不易产生剥落或裂纹的荧光灯。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通过具备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的透光性导电膜,提供不易产生EC黑化的荧光灯。
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通过非发光物质膜进一步含有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类金属氧化物中至少一种的微粒子0.05~10重量%,能够提供启动电压下降的荧光灯。
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通过非发光物质膜进一步其膜厚为5~20μm,能够提供良好地得到紫外线反射及可见光透过的,有效减少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使用量的荧光灯。
根据权利要求8的发明,通过非发光物质膜进一步由,对于主要由焦磷酸锶构成的非发光物质粒子,以60重量%以下的范围内混合平均粒径为10~100nm的γ氧化铝微粒子来形成,能够提供有效提高作为粘合剂的非发光物质膜的强度,或者有效提高反射率的荧光灯。
根据权利要求9的发明,通过非发光物质膜进一步为,相对硫酸钡的反射率在波长254nm的反射率为波长780nm的反射率的1.5倍以上,能够提供能使向荧光体层反射的紫外线的量确实增多的荧光灯。
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发明,通过非发光物质膜进一步为,波长254nm的反射率相对于硫酸钡的反射率为60%以上,波长780nm的反射率相对于硫酸钡的反射率为60%以下,能够提供能使向荧光体层反射的紫外线的量确实增多的荧光灯。
根据权利要求11的发明,通过具备有照明装置主体和、由照明装置主体支撑着的权利要求1至10任一记载的荧光灯和、给荧光灯通电的点灯装置,能够提供具有权利要求1至10的发明效果的照明装置。
Claims (11)
1.一种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具备由玻璃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和;
含有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来形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和;
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内面侧的膜厚30μm以下的荧光体层和;
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和;
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的放电介质。
2.一种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具备由玻璃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和;
通过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及平均粒径为10~100nm的γ氧化铝微粒子形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和;
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内面侧的膜厚30μm以下的荧光体层和;
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和;
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的放电介质。
3.一种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具备由玻璃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和;
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的紫外线吸收膜和;
含有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来形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紫外线吸收膜的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和;
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内面侧的膜厚30μm以下的荧光体层和;
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和;
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的放电介质。
4.一种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具备由通过加热软化,并通过弯曲加工形成为非直管形状的玻璃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和;
含有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来形成于弯曲加工前的玻璃泡内面,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和;
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在玻璃泡弯曲加工前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内面侧的膜厚30μm以下的荧光体层和;
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和;
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的放电介质。
5.一种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具备由玻璃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和;
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的透光性导电膜和;
含有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来形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导电膜的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和;
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内面侧的膜厚30μm以下的荧光体层和;
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和;
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的放电介质。
6.一种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具备由玻璃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和;
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侧的透光性导电膜和;
含有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来形成,并且含有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金属氧化物中至少一种的微粒子0.05~10重量%,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导电膜的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和;
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内面侧的荧光体层和;
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和;
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部的放电介质。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记载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发光物质膜的膜厚为5~20μm。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记载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发光物质膜是,对于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非发光物质粒子,以60重量%以下的范围内混合平均粒径为10~100nm的γ氧化铝微粒子形成。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记载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发光物质膜是,相对于硫酸钡的反射率在波长254nm的反射率为波长780nm的反射率的1.5倍以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记载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发光物质膜是,在波长254nm的反射率相对于硫酸钡的反射率为60%以上,波长780nm的反射率相对于硫酸钡的反射率为60%以下。
1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有照明装置主体和;
由照明装置主体支撑着的权利要求1至6任一记载的荧光灯和;
给荧光灯通电的点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21761/2001 | 2001-07-23 | ||
JP2001221761 | 2001-07-23 | ||
JP2001289988 | 2001-09-21 | ||
JP2001289987 | 2001-09-21 | ||
JP289987/2001 | 2001-09-21 | ||
JP289988/2001 | 2001-09-21 | ||
JP2002097666 | 2002-03-29 | ||
JP097666/2002 | 2002-03-29 | ||
JP2002183611A JP2004006185A (ja) | 2001-07-23 | 2002-06-24 |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
JP183611/2002 | 2002-06-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99307A true CN1399307A (zh) | 2003-02-26 |
CN1240103C CN1240103C (zh) | 2006-02-01 |
Family
ID=27531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4076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0103C (zh) | 2001-07-23 | 2002-07-23 | 荧光灯及照明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4006185A (zh) |
KR (1) | KR100478304B1 (zh) |
CN (1) | CN1240103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5151C (zh) * | 2003-09-24 | 2007-05-09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荧光灯和照明装置 |
CN109448600A (zh) * | 2018-12-28 | 2019-03-08 | 朱小菊 | 特效玻璃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734563A3 (en) | 2005-06-17 | 2009-08-12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Fluorescent lamp comprising a protective film, an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therewith |
JP4775642B2 (ja) * | 2005-06-17 | 2011-09-21 |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
JP4678775B2 (ja) * | 2005-12-14 | 2011-04-27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冷陰極蛍光管及びこの冷陰極蛍光管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KR101318710B1 (ko) * | 2013-02-22 | 2013-10-16 | 주식회사 피에스피 | 발광장의 선형속도제어용 냉음극관형 방전등 및 그의 투명도전막 형성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34862A (ja) * | 1986-03-06 | 1987-10-15 | Nec Home Electronics Ltd | 螢光ランプ |
JPH0240854A (ja) * | 1988-08-01 | 1990-02-09 | Nichia Chem Ind Ltd | 蛍光ランプ |
JP3270073B2 (ja) * | 1991-08-13 | 2002-04-02 | 化成オプ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 蛍光ランプ |
US5258689A (en) * | 1991-12-11 | 1993-11-02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Fluorescent lamps having reduced interference colors |
JP2000021353A (ja) * | 1998-06-30 | 2000-01-21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
-
2002
- 2002-06-24 JP JP2002183611A patent/JP2004006185A/ja active Pending
- 2002-07-19 KR KR10-2002-0042524A patent/KR10047830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7-23 CN CNB021407630A patent/CN124010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5151C (zh) * | 2003-09-24 | 2007-05-09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荧光灯和照明装置 |
CN109448600A (zh) * | 2018-12-28 | 2019-03-08 | 朱小菊 | 特效玻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40103C (zh) | 2006-02-01 |
KR20030011554A (ko) | 2003-02-11 |
JP2004006185A (ja) | 2004-01-08 |
KR100478304B1 (ko) | 2005-03-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11454C (zh) | 发红色光余辉性光致发光荧光体和该荧光体的余辉性灯泡 | |
JPWO2007111246A1 (ja) | 蛍光ランプ、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0338725C (zh) | 低压汞蒸气放电灯 | |
CN1398422A (zh) | 荧光灯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它的信息显示装置 | |
CN1590503A (zh) | 冷阴极荧光灯用碱土类铝酸盐荧光体和冷阴极荧光灯 | |
CN1240103C (zh) | 荧光灯及照明装置 | |
JPWO2006129590A1 (ja) | 蛍光ラン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照明装置 | |
JP2014221890A (ja) | 蛍光体、蛍光体含有組成物、発光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 |
US7524476B2 (en) | Vacuum ultraviolet excited green phosphor material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702809A (zh) | 发光装置以及使用该发光装置的图像显示装置 | |
JP4702565B2 (ja) | マンガン付活希土類アルミン酸塩蛍光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蛍光ランプ | |
JP4389162B2 (ja) |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 |
CN1501427A (zh) | 具有自净作用的发光元件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法 | |
CN1203521C (zh) | 荧光灯及照明装置 | |
WO2008129489A2 (en) | Fluorescent mercury vapor discharge lamp comprising trichromatic phosphor blend | |
JP4539137B2 (ja) |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 |
JP2010192254A (ja) | 冷陰極蛍光ランプ及びアルミン酸塩系蛍光体 | |
JPH07268318A (ja) | 蛍光体、蛍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蛍光ランプ | |
CN101033400A (zh) | 稳定的绿色荧光粉及使用其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 |
JP3879898B2 (ja) | 蛍光ランプの製造方法 | |
JP2000223074A (ja) |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 |
JP2005285339A (ja) | 冷陰極蛍光ランプ、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用バックライト | |
JP2004055403A (ja) |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リサイクル蛍光ランプの製造方法 | |
KR101444462B1 (ko) | 아연 함유 산화 마그네슘 소성물 분말 | |
JP2004207073A (ja) | 冷陰極蛍光ラン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40723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