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7838A - 银盐光热敏成像材料以及使用这种材料的图像记录方法和成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银盐光热敏成像材料以及使用这种材料的图像记录方法和成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7838A
CN1397838A CN02140670A CN02140670A CN1397838A CN 1397838 A CN1397838 A CN 1397838A CN 02140670 A CN02140670 A CN 02140670A CN 02140670 A CN02140670 A CN 02140670A CN 1397838 A CN1397838 A CN 1397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silver salt
silver
image forming
heat sen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40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5371C (zh
Inventor
西岛步
森田圣和
三浦纪生
中村和明
福坂洁
岩本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633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07595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475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3217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397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7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537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537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1/00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C1/494Silver salt compositions other than silver halide emulsions; Photothermographic systems ; Thermographic systems using noble metal compounds
    • G03C1/498Photothermographic systems, e.g. dry silver
    • G03C1/49827Reducing ag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1/00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C1/005Silver halide emuls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Physical treatment thereof; Incorporation of additives therein
    • G03C1/04Silver halide emuls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Physical treatment thereof; Incorporation of additives therein with 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with layer-forming substan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1/00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C1/494Silver salt compositions other than silver halide emulsions; Photothermographic systems ; Thermographic systems using noble metal compounds
    • G03C1/498Photothermographic systems, e.g. dry silver
    • G03C1/49836Additives
    • G03C1/49863Inert additives, e.g. surfactants, bin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7/00Multicolour photographic processes or agents therefor; Regeneration of such processing agents;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multicolour processes
    • G03C7/30Colour processes using colour-coupling substances; Materials therefor; Preparing or processing such materials
    • G03C7/3022Materials with specific emulsion characteristics, e.g. thickness of the layers, silver content, shape of AgX grains
    • G03C2007/3025Silver cont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46Laser bea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Silver Sal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nd Non-Silver Salt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敏度高、灰雾低、材料保存性优良而且显影后图像保存性也优良、动态范围广、低银量下也能获得最高浓度而且银色调良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在支持体上至少有一层带有含非感光性有机银盐颗粒、感光性卤化银颗粒的感光性乳剂、银离子还原剂和粘结剂的感光层,所说的银离子还原剂的至少一种由通式(S)表示。

Description

银盐光热敏成像材料以及使用这种材料 的图像记录方法和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及其图像记录方法和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疗和印刷制版领域,在现有技术中,伴随成像材料湿法处理的废液的处理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近年来从环保和节省空间的观点考虑十分希望减少处理废液的数量。
因此迫切需要相关技术,即能够进行激光成像和激光成像中心等高效曝光、以高分辨率形成鲜明黑色图像的照相技术用的光热敏成像材料的技术。
这种技术,例如根据Morgan和B.Shely在US3,152,904和US3,487,075或者由D.H.Klosterboer在“Dry Silver PhotographicMaterials”《Handbook of Imaging Materials》,Marcel Dekker,Inc.第48页,1991年)等上的记载,公开了支持体上含有有机银盐、感光性卤化银及还原剂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也简称“感光材料”)。这种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不使用一切溶液体系处理药品,所以能向用户提供更简便而且无损环境的系统。
这些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的特征是,以设置在感光层中的感光性卤化银颗粒作为光敏元素,以有机银盐作银离子供给源,通常由内藏的还原剂在80~140℃下热显影形成图像,不进行定影。
然而,由于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含有有机银盐、感光性卤化银颗粒和还原剂,所以热显影前的保存期间容易产生灰雾。而且曝光后因通常只在80~250℃下热显影而不定影,所以即使热显影后卤化银、有机银盐和还原剂等也会全部或部分残留下来,导致长时间保存时因热和光的作用而生成金属银,容易使银图像色调等画质发生变化。
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公开在特开平6-208192、特开平8-267934、US5,714,311、EP1096310以及引用这些专利文献的文献等之中,这些公开技术虽然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效果,但是尚未构成满足市场需求水平的技术。
另一方面,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的最终目标是更高画质化。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内,人们期望更准确诊断所需的高画质化。尤其需要适用于各种各样诊断需要的、动态范围广的材料。
更希望减少银盐涂布量以降低材料成本和提高生产率。但是单纯削减银量将招致图像浓度降低。而低银量下使图像浓度不降低的有效方法是,增加单位面积上显影点数和加大遮盖力。过去印刷用的感光材料利用成核剂的“传染现象”使遮盖力增大,从而确立了一种低银量下获得高图像浓度的技术(参见特表平10-512061和特表平11-511571号公报)。但是,采用过去已知的成核剂和过去已知的银离子还原剂的感光材料的缺点是保存性差而且图像的银色调泛黄,导致诊断性能劣化。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灵敏度高、灰雾低、保存性优良、热显影后银图像的稳定性优良、动态范围广、即使在低银量下最高浓度也高而且银色调良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图像记录方法和图像形成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因采用以下手段而达到。
(1)一种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支持体上至少有一层带有含非感光性有机银盐颗粒、感光性卤化银颗粒的感光性乳剂、银离子还原剂和粘结剂的感光层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中,所说的银离子还原剂的至少一种由下述通式(S)表示。
(2)上述(1)中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通式(S)表示的化合物由以下通式(T)表示。
(3)上述(1)或(2)中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非芳香环是六元环。
(4)上述(1)~(3)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银涂布量为0.5克/米2以上、1.5克/米2以下。
(5)一种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支持体上至少有一层带有含非感光性有机银盐颗粒、感光性卤化银颗粒的感光性乳剂、银离子还原剂和粘结剂的感光层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中,所说的银离子还原剂至少一种由下述通式(A)表示,而且银涂布量为0.5克/米2以上、1.5克/米2以下。
(6)上述(1)~(5)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经100℃以上温度显影处理后,感光层的热转变点温度处于46℃以上、200℃以下。
(7)上述(1)~(6)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粘结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处于70℃以上、105℃以下。
(8)上述(1)~(3)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非感光性有机银盐颗粒,是在对该颗粒具有抑制晶体生长的抑制剂作用乃至分散剂作用的化合物存在下形成的。
(9)上述(8)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具有抑制晶体生长的抑制剂作用或分散剂作用的化合物,是具有羟基或羧基的有机化合物。
(10)上述(1)~(9)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感光层或非感光层中含省银化剂。
(11)上述(1)~(10)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省银化剂由下述通式(X)表示。
(12)上述(1)~(11)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中有两层以上感光层。
(13)一种图像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图像记录在上述(1)~(12)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上时,用扫描激光为纵向多束的激光扫描曝光仪进行曝光。
(14)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1)~(13)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热显影后,该感光材料的色相角hab为180度<hab<270度。
(15)一种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在至少有含非感光性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和感光性卤化银颗粒的感光性乳剂、银离子还原剂、粘结剂和交联剂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中,至少一种所说的交联剂是多官能芳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而且银涂布量为0.5克/米2以上和1.5克/米2以下。
(16)一种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在至少有含非感光性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和感光性卤化银颗粒的感光性乳剂、银离子还原剂、粘结剂和交联剂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中,至少一种所说的交联剂是多官能芳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而且经100℃以上温度的显影处理后,感光层的热转变点温度处于46℃以上、200℃以下。
(17)一种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在至少有含非感光性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和感光性卤化银颗粒的感光性乳剂、银离子还原剂、粘结剂和交联剂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中,至少一种所说的交联剂是多官能芳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而且至少一种所说的银离子还原剂是双酚衍生物,是具有下述通式(A)表示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
(18)上述(15)~(17)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粘结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处于70℃以上、105℃以下。
(19)上述(15)~(18)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非感光性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是在对该颗粒有抑制晶体生长的抑制剂作用乃至分散剂作用的化合物存在下形成的。
(20)上述(18)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具有抑制晶体生长的抑制剂作用或分散剂作用的化合物,是具有羟基或羧基的有机化合物。
(21)上述(15)~(20)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多官能芳族异氰酸酯是具有由下述通式(IH)表示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
其中在上述通式(IH)表示的化合物中,芳基和亚芳基可以有取代基,优选是从卤原子(如溴原子或氯原子)、羟基、氨基、羧基、烷基和烷氧基中选出的基团。
(22)上述(15)~(21)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感光层或非感光层含省银化剂。
(23)上述(15)~(22)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中有两层以上感光层。
(24)一种图像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图像记录在上述(15)~(23)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上时,用扫描激光为纵向多束的激光扫描曝光仪进行曝光。
(2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15)~(23)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热显影后,该感光材料的色相角hab为180度<hab<270度。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首先说明本发明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也可以简单叫作“本发明的感光材料”)使用的感光性卤化银颗粒(也可以简单叫作“卤化银颗粒”)。所谓本发明中的感光性卤化银颗粒,是指作为卤化银结晶固有性质本来能够吸收光,或者人为地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造成能吸收可见光乃至红外光,而且在吸收从紫外区至红外区光线的波长范围内的任何区域的光时,该卤化银结晶内和/或结晶表面上可以引起物理化学变化的卤化银结晶颗粒。
本发明使用的卤化银颗粒本身,是可以用P.Glafkides著《Chimieet Physique Photographique》(Paul Montel出版社,1967年)、G.F.Duffin著《Photographic Emulsion Chemistry》(Focal Press出版社,1966年)和V.L.Zelikman等著《Making and CoatingPhotographic Emulsion》(Focal Press出版社,1964年)等上记载的方法制成的卤化银颗粒乳剂。即可以采用酸性法、中性法、氨法等,或者作为使可溶性银盐与可溶性卤化物盐反应形成的方法,可以采用一侧混合法、同时混合法或其组合方法,但是优选采用在上述方法中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卤化银颗粒的方法,即所谓受控双喷射法。关于卤化银的组成并无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氯化银、氯溴化银、氯碘溴化银、溴化银、碘溴化银、碘化银中任何一种。
颗粒形成通常分成卤化银种晶颗粒(核)的生成和颗粒生长两阶段,既可以采用使此二阶段一次连续进行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使核(种晶)形成和颗粒生长分离进行的方法。控制pAg、pH等颗粒形成条件使颗粒形成的受控双喷射法,因能控制颗粒性状和大小而优选。例如,采用核形成和颗粒生长分离进行方法的场合下,首先将可溶性银盐和可溶性卤化物盐在明胶水溶液中迅速、均匀混合形成核(种晶)(核形成工艺)后,在pAg、pH等受控下,利用不断供给可溶性银盐和可溶性卤化物盐使颗粒生长的颗粒生长工序制备卤化银颗粒。颗粒形成后,借助于脱盐工序利用ヌ-ドル法、絮凝法、超滤法、电渗析法等公知脱盐法除去不需要的盐类后,可以得到所需的卤化银乳剂。
本发明使用的卤化银颗粒,为了降低图像形成后的浑浊和色调(泛黄)并获得良好画质,优选平均粒径小的颗粒。对平均粒径小于0.02微米的颗粒不作为测量对象的场合下,优选0.035微米以上和0.055微米以下的颗粒。这里所说的粒径是指,卤化银颗粒为立方体或八面体等所谓正常晶体场合下的卤化银颗粒的棱长。而且当卤化银颗粒为平板状颗粒的场合下,是指换算成与主表面投影面积相等的圆形图像时的直径。
本发明中优选卤化银颗粒是单分散的。这里所谓单分散是指按照下式求出的粒径波动系数处于30%以下,优选处于20%以下,更优选处于15%以下。
粒径的波动系数%=粒径的标准偏差/粒径的平均值×100
卤化银颗粒的形状,可以举出立方体、八面体、十四面体、平板状、球状、棒状、马铃薯状颗粒等,这些颗粒中优选立方体、八面体、十四面体和平板状卤化银颗粒。
使用平板状卤化银颗粒时的平均纵横比,优选处于1.5以上和100以下,更优选处于2以上和50以下。这些记载在US5,264,337、US5,314,798、US5,320,958等文献之中,容易获得所需的平板状颗粒。此外还优选使用卤化银颗粒棱角呈圆形的颗粒。
对卤化银颗粒外表面的结晶习性并无特别限制,当银增感色素在卤化银颗粒表面的吸附反应中使用具有结晶习性(面)选择性的分光增感色素的场合下,优选使用具有比例相对较高、与该选择性适应的结晶习性的卤化银颗粒。例如使用米勒指数〔100〕的结晶面上选择性吸附的增感色素的场合下,优选在卤化银颗粒外表面上〔100〕面所占比例高,该比例优选50%以上,更优选70%以上,特别是80%以上。其中米勒指数〔100〕面的比例,可以利用增感色素的吸附面〔111〕面与〔100〕面间的吸附依存性(T.Tani,《J.Imaging Sci.》29,165,1985年)求出。
本发明用的卤化银颗粒,优选用在形成该颗粒时平均分子量5万以下的低分子量明胶制备,特别优选在卤化银颗粒成核时使用。低分子量明胶是平均分子量5万以下的,优选2000~40000的,更优选5000~25000的。明胶的平均分子量能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低分子量明胶,可以利用在常用的、平均分子量10万左右的明胶水溶液中加入明胶分解酶进行酶分解、加入酸或碱加热水解、在大气压下或加压下加热分解、超声波照射分解的方法或并用这些方法得到。
成核时分散介质的浓度优选处于5质量%以下,而在0.05~3.0质量%低浓度下进行更有效。
本发明使用的卤化银颗粒,在该颗粒形成时优选使用由以下通式表示的聚环氧乙烷化合物。
通式
YO(CH2CH2O)m(CH(CH3)CH2O)p(CH2CH2O)nY
式中Y表示氢原子、-SO3M或-CO-B-COOM,M表示氢原子、碱金属原子、铵基或被碳原子数5以下烷基取代的铵基,B表示形成有机二元酸的链状或环状基团。m和n各自表示0~50,而p表示1~100。
上述通式表示的聚环氧乙烷化合物,在制造卤化银照相感光材料时,于明胶水溶液制造工序、向明胶溶液中添加水溶性卤化物和水溶性银盐的工序、在支持体上涂布乳剂的工序等工序中,优选作为针对在边搅拌乳剂原料边移动场合下的显著发泡的消泡剂使用,作为消泡剂使用的技术例如记载在特开昭44-9497号公报上。上述通式表示的聚环氧乙烷化合物还有成核时的消泡剂作用。
上述通式表示的聚环氧乙烷化合物的用量,优选相对于银为1质量%以下,更优选0.01~0.1质量%。
上述通式表示的聚环氧乙烷化合物可以存在于成核时,优选在成核前预先加入分散介质中,但是也可以在成核过程中加入。还可以添加使用在成核时使用的银盐水溶液和卤化物水溶液中。优选使用在卤化物水溶液或两种水溶液中添加0.01~2.0质量%的。或者使之于成核工序中的存在时间优选至少占50%,更优选占70%以上。上述通式表示的聚环氧乙烷化合物,可以以粉末形式添加,或者溶解在甲醇等溶剂中后添加。
其中成核温度为5~60℃,优选15~50℃,无论是恒定温度,还是升温模式(例如开始成核时的温度为25℃,在成核过程中缓缓升温,成核终止时温度为40℃的场合)或其降温模式,均优选控制在上述温度范围内。
成核用银盐水溶液及卤化物水溶液的浓度优选在3.5M以下,更优选在0.01~2.5M的低浓度下使用。成核时银离子的添加速度,相对于每升反应液优选1.5×10-3~3.0×10-1摩尔/分钟,更优选3.0×10-3~8.0×10-2摩尔/分钟。
成核时的pH范围虽然可以设定在1.7~10范围内,但是由于碱性侧pH下成核的粒径分布宽而优选pH2~6。此外,成核时应使pBr处于0.05~3.0左右,优选1.0~2.5,更优选1.5~2.0。
本发明的卤化银颗粒可以用任何方法添加到感光性层(也叫作感光层)之中,此时优选将卤化银颗粒配置得与可还原的银源(脂肪族羧酸银盐)接近。
预先制备本发明的卤化银,将其添加到制备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用的溶液中,由于使卤化银制备工序和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制备工序分别处理,所以也容易进行制造上的控制操作,正如1,447,454号英国专利记载的那样,制备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时,使卤离子等卤素成分与脂肪族羧酸银盐形成成分共存、向其中注入银离子的方法,也能使之与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的生成几乎同时生成。此外,使含卤化合物与脂肪族羧酸银盐作用,利用脂肪族羧酸银盐的转化作用也可以制备卤化银颗粒。也就是说,使卤化银形成成分与事先制备的脂肪族羧酸银盐溶液或分散液,或含有脂肪族羧酸银盐的片材作用,也能使一部分脂肪族羧酸银盐转变成感光性卤化银。
卤化银颗粒的形成成分有无机卤化物、鎓盐卤化物、卤代烃、N-卤化物和其他含卤化合物;其具体实例有US4,009,039、US3,457,075、US4,003,749、英国专利1,498,956以及特开昭53-27027、特开昭53-25420上详细说明的金属卤化物、卤化铵等无机卤化物,例如三甲基苯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乙基二甲基溴化铵、三甲基苄基溴化铵之类鎓盐卤化物,例如碘仿、溴仿、四氯化碳、2-溴-2-甲基丙烷等卤代烃类,N-溴代琥珀酰亚胺、N-溴代邻苯二甲酰亚胺、N-溴代乙酰胺等N-卤代物,其他还有例如氯代三苯甲烷、溴代三苯甲烷、2-溴代乙酸、2-溴代乙醇、二氯代二苯甲酮等。这样通过有机酸银与卤离子反应使有机酸银盐中的一部分或全部银转变成卤化银,用这种方法也能制备卤化银。此外,还可以使一部分脂肪族羧酸银盐转化制成的卤化银颗粒与其他途径制备的卤化银并用。
这些卤化银颗粒,包括其他途径制备的卤化银颗粒和由脂肪族羧酸银盐转化而来的卤化银颗粒在内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脂肪族羧酸银盐优选0.001~0.7摩尔,更优选0.03~0.5摩尔。
本发明使用的卤化银颗粒中,优选含有属于元素周期表6~11族的过渡金属离子。上述过渡金属优选W、Fe、Co、Ni、Cu、Ru、Rh、Pd、Re、Os、Ir、Pt、Au等。这些可以使用一种或者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同种或不同种的金属络合物。这些金属离子可以直接以金属盐形式导入卤化银中,但是也可以以金属络合物或络离子形式导入卤化银中。相对于1摩尔银的优选的含量范围为1×10-9~1×10-2摩尔,更优选1×10-8~1×10-4摩尔。本发明中优选由以下通式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或络离子:
通式[ML6]m
式中,M表示从元素周期表6~11族元素中选出的过渡金属,L表示配位体,m表示0、-、2-、3-或4-。作为L表示的配位体的具体实例可以举出例如卤离子(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氰离子、氰酸离子、硫代氰酸离子、硒代氰酸离子、碲代氰酸离子、叠氮化物和水的各配位体、亚硝酰、硫代亚硝酰等,优选水、亚硝酰和硫代亚硝酰等。存在水配位体的场合下,优选占配位体的一个或两个。L可以相同或不同。
提供这些金属离子或络离子的化合物,优选在形成卤化银颗粒时添加,使之进入卤化银颗粒之中,也可以在卤化银颗粒制备阶段,即成核、生长、物理熟化、化学增感前后等阶段添加,特别优选在成核、生长和物理熟化阶段添加,尤其在成核和生长阶段添加,最好在成核阶段添加。添加时既可以分数次分开添加,使其均匀含在卤化银颗粒之中,也可以如特开昭63-29603、特开平2-306236、特开平3-167545、特开平4-76534、特开平6-110146、特开平5-273683号等文献中记载的那样,使颗粒内具有分布。
可以将这些金属化合物添加溶解在水或适当有机溶剂(例如醇类、醚类、二醇类、酮类、酯类、酰胺类)中,例如将金属化合物粉末的水溶液或金属化合物与氯化钾、氯化钠一起溶解的水溶液,事先添加在颗粒形成过程中的水溶性银盐溶液或水溶性卤化物溶液中的方法,将银盐溶液和卤化物溶液同时混合时作为第三水溶液添加,将三种溶液同时混合制备卤化银颗粒的方法,在颗粒形成过程中向反应器投入必要量金属化合物水溶液的方法,或者在制备卤化银时添加预先掺杂金属离子或络离子的其他卤化银颗粒使之溶解的方法等。特别优选将金属化合物粉末的水溶液或金属化合物与氯化钾、氯化钠一起溶解的水溶液添加在水溶性卤化物溶液中的方法。在颗粒表面上添加时,也可以在颗粒形成后或物理熟化过程中或终止时或化学熟化时向反应容器中投入必要量的金属化合物的水溶液。
其他途径制备的感光性卤化银颗粒虽然可以用ヌ-ドル法、絮凝法、超滤法、电渗析法等公知脱盐法脱盐,但是也可以不脱盐。
本发明的非感光性有机银盐是还原性银源,含有银离子的有机酸盐,是非感光性的。本发明用有机酸,可以使用脂肪族羧酸、碳环羧酸、杂环羧酸和杂环化合物等。
本发明使用的有机酸银盐实例记载在《Research Disclosure》17029和29963之中,可以举出脂肪族羧酸的银盐(例如没食子酸、草酸、二十二碳酸、二十碳酸、硬脂酸、棕榈酸、月桂酸等的银盐),银的羧基烷基硫脲盐(例如1-(3-羧基丙基)硫脲、1-(3-羧基丙基)-3,3-二甲基硫脲等),醛与羟基取代的芳香族羧酸聚合反应产物的银络合物(例如醛类(甲醛、乙醛、丁醛等)与羟基取代的芳香族羧酸(例如水杨酸、安息香酸、3,5-二羟基安息香酸、5,5-硫代二水杨酸等)的聚合反应产物的银络合物等),硫羰酸类的银盐或络合物(例如3-(2-羧基乙基)-4-羟基甲基-4-噻唑啉-2-硫羰酸和3-羧基甲基-4-噻唑啉-2-硫羰酸),从咪唑、吡唑、尿唑、1,2,4-噻唑和1H-四唑、3-氨基-5-苄基硫代-1,2,4-三唑以及苯并三唑中选出的含氮酸与银的络合物或盐,糖二酸、5-氯代水杨醛肟等的银盐,以及硫醇类的银盐等。
上述的有机银盐中,优选使用脂肪族羧酸的银盐,更优选碳原子数10~30,特别优选15~25的脂肪族羧酸的银盐。使用的银盐实例列举如下。
没食子酸、草酸、二十二碳酸、二十碳酸、硬脂酸、棕榈酸、月桂酸等的银盐。其中优选的银盐可以举出二十二碳酸银、二十碳酸银和硬脂酸银。此外,本发明中将两种以上脂肪族羧酸银盐混合能提高显影性能,形成高浓度和高对比度的银图像,因而优选,例如优选将银离子溶液在两种以上脂肪族羧酸混合物中混合的方法制备。
脂肪族羧酸银盐化合物,可以采用将水溶性银化合物和与银形成络合物的化合物混合的方法得到,优选采用正向混合法、逆向混合法、同时混合法或特开平9-127643号公报中记载的受控双喷射法等。例如,将碱金属盐(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加入有机酸中,制成有机酸的碱金属盐皂(例如二十二烷酸钠、二十烷酸钠等)后,用受控双喷射法将上述皂与硝酸银等混合制成脂肪族羧酸银盐结晶。此时也可以混入卤化银颗粒。
本发明的脂肪族羧酸银盐中,相当于圆的平均直径优选0.05微米以上、0.8微米以下,平均厚度优选0.005微米以上、0.07微米以下,特别优选相当于圆的平均直径0.2微米以上、0.5微米以下,平均厚度优选0.01微米以上、0.05微米以下。
相当圆的平均直径处于0.05微米以下虽然透明性优良,但是图像保存性差,平均粒径大于0.8微米时失透性严重。平均厚度小于0.005微米时表面积大,显影时银离子的供给过快,尤其是低浓度部分的银图像不能使用,膜中残存大量银离子,结果使图像的保存性能显著劣化。平均厚度大于0.07微米时表面积减小,虽然能够提高图像的稳定性,但是显影时银供给慢,尤其引起高浓度部分显影时银形状不均匀,结果容易使最高浓度降低。
为了求出相当圆的平均直径,将分散后的脂肪族羧酸银盐稀释并分散在带碳支持膜的网格上,用透过型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制造,2000FX型)直接在5000倍下进行摄影。用扫描仪将底片以数字图像取出,采用适当的图像处理软件,测定300个以上粒径(相当圆的直径)数据,算出平均粒径。
为求出平均厚度,按照使用下示TEM(透过型电子显微镜)的方法计算。
首先用粘结剂将涂布在支持体上的感光层粘结在适当支架上,用金刚石刀沿着与支持体表面垂直的方向切成厚度0.1~0.2微米的超薄切片。将制成的超薄切片置于铜网上,借助于辉光放电将其转移到经亲水处理的碳膜上,用液氮冷却到-130℃以下的条件下,用透过型电子显微镜(以下称为TEM)在5,000~40,000倍下观察明亮视野,迅速用胶卷、成像板、CCD摄像机记录图像。此时作为观察视野优选适当选择切片未破坏和未松弛的部分。
作为碳膜优选使用支持在极薄的胶棉、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等有机膜上的,更优选在岩盐基板上形成溶解除去基板得到的或者用有机溶剂、离子蚀刻法将上述有机膜除去得到的单独碳膜。TEM的加速电压优选80~400kV,特别优选80~200kV。
关于电子显微镜观察方法和样品制作方法的细节,可以分别参考“日本电子显微镜学会关东支部”编的《医学·生物学电子显微镜观察方法》(丸善)和“日本电子显微镜学会关东支部”编的《电子显微镜生物样品制作方法》(丸善)。
记录在适当介质上的TEM图像,优选采用能将一幅图像至少分解成1024×1024像素,最好分解成2048×2048像素以上的电脑进行图像处理。为了进行图像处理,将记录在胶片上的模拟图像用扫描仪等转变成数字图像,而且必要时优选实施黑斑补偿和反差边强调等。然后制作直方图,用双值化处理抽出与脂肪族羧酸银相当的处所。
用适当的软件人工测定300个以上的上述抽出的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的厚度,求出其平均值。
关于获得具有上述形状的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对于使形成有机酸碱金属盐皂时的混合状态和/或向上述皂中添加硝酸银时的混合状态等保持良好,以及使有机酸与皂的比例和与皂反应的硝酸银的比例最佳化来说都是有效的。
本发明的平板状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是指相当圆的平均直径0.05微米以上、0.8微米以下的,而且平均厚度0.005微米以上、0.07微米以下的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必要时在与粘结剂或表面活性剂等一起预先分散后,优选用介质分散机或高压均质机等分散粉碎。上述预先分散可以使用锚型或桨叶型等一般的搅拌机或高速旋转离心辐射型搅拌机(溶解机)、高速旋转剪切型搅拌机(均质器)。
所说的介质分散机,可以使用球磨机、行星式磨机、振动式磨机等滚动磨机,以及本身是介质搅拌磨机的珠磨机、立式球磨机、其他笼式球磨机等,作为高压均质器可以使用与器壁、芯棒等碰撞型,液体分成数股后液体间高速碰撞型,以及通过细节流孔的类型等各种类型的设备。
介质分散时使用的作为陶瓷珠的陶瓷材料,例如优选Al2O3、BaTiO3、SrTiO3、MgO、ZrO、BeO、Cr2O3、SiO2、SiO2-Al2O3、Cr2O3-MgO、MgO-CaO、MgO-C、MgO-Al2O3(尖晶石)、SiC、TiO2、K2O、Na2O、BaO、PbO、B2O3、SrTiO3(钛酸锶)、BeAl2O4、Y3Al5O12、ZrO2-Y2O3(立方晶体氧化锆)、3BeO-Al2O3-6SiO2(合成翡翠)、C(合成金刚石)、SiO2-nH2O、氮化硅、钇稳定化氧化锆、氧化锆强化氧化铝等。从分散时与磨珠或分散机的摩擦形成的杂质少等来看,优选采用钇稳定化氧化锆、氧化锆强化氧化铝(这些含有氧化锆的陶瓷以下简称为氧化锆)等。
在本发明的平板状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分散时使用的装置中,作为与该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接触部件用材料,优选使用氧化锆、氧化铝、氮化硅、氮化硼等陶瓷材料或金刚石材料,其中优选氧化锆。进行上述分散操作时,粘结剂浓度优选添加至脂肪族羧酸银的0.1~10重量%,从予分散到本分散过程中的液温优选不超过45℃。而且作为本分散的优选操作条件,例如在采用高压均质器作分散手段的场合下,可以举出的优选操作条件是29.42~98.06MPa和两次以上操作。此外,采用介质分散机作为分散手段的场合下,可以举出的优选操作条件是圆周速度为6~13米/秒。
本发明中所谓对于脂肪族羧酸银颗粒具有晶体生长抑制剂作用乃至分散剂作用的化合物,是指在脂肪族羧酸银颗粒制造工序中,在使该化合物共存条件下制造脂肪族羧酸银时,与不共存条件下制造时相比具有小粒径化作用或单分散作用和效果的化合物。其具体实例可以举出碳原子数10以下的一元醇类,优选仲醇、叔醇,乙二醇、丙二醇等二元醇类,聚乙二醇等聚醚类,和甘油等。优选的添加量占脂肪族羧酸银的10~200重量%。
另一方面也优选异庚酸、异癸酸、异十三烷酸、异十四烷酸、异棕榈酸、异硬脂酸、异二十烷酸、异二十二烷酸、异二十六烷酸等,也优选各自含有异构体的支链脂肪族羧酸。这种场合下,作为优选的支链可以举出碳原子数4以下的烷基或链烯基。而且可以举出棕榈烯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十八碳-4,8,12,15-四烯酸、二十碳烯酸、花生油烯酸、二十碳五烯酸、芥酸、二十二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鲨油酸等脂肪族不饱和羧酸。优选的添加量占脂肪族羧酸银的0.5~10摩尔%。
优选化合物,还可以举出苷、半乳糖苷、果糖苷等配糖类,海藻糖、蔗糖等海藻糖型二糖类,糖原、糊精、葡聚糖、藻酸等多糖类,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等溶纤剂类,山梨糖醇酐、双脱水山梨糖醇、醋酸乙酯、醋酸甲酯、二甲基甲酰胺等水溶性有机溶剂,聚乙烯醇、聚丙烯酸、丙烯酸共聚物、马来酸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明胶等水溶性聚合物类。优选的添加量占脂肪族羧酸银的0.1~20重量%。
碳原子数10以下的醇类优选仲醇和叔醇,通过提高加料工序中脂肪族羧酸钠的溶解度来降低粘度和提高搅拌效率,进行单分散和小粒径化。支链脂肪族羧酸和脂肪族不饱和羧酸,比作为脂肪族羧酸银结晶化时主要成分的直链脂肪族羧酸银空间位阻作用高,使晶格紊乱程度增大,所以不能形成大粒结晶,结果导致小粒径化。
如上所述,与已有的卤化银感光材料相比,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在构成上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在后者材料中,不论显影处理前后,都含有大量的能够成为灰雾或晒像银(烘干银)产生原因的感光性卤化银、有机银盐和还原剂。因此,对于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而言,为了维持不仅显影前而且显影后的储存稳定性,必须采用高度灰雾防止技术和图像稳定化技术,过去除使用抑制灰雾核生长和显影的芳香族杂环化合物之外,还使用具有氧化消除灰雾核作用的醋酸汞之类汞化合物作为极为有效的储存稳定剂,但是这种汞化合物的使用存在安全性和环境污染问题。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使用的灰雾防止剂和图像稳定化剂。
在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中,作为还原剂,如后述那样,优选使用能使还原剂惰性化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由于主要使用双酚类还原剂,通过产生能够抽出这些的氢的活性物质而使还原剂惰性化。作为适用的无色光氧化性物质,优选曝光时能使自由基变成反应活性物种的化合物。
因此虽然只要是具有这些作用的化合物,可以使用任一种化合物,但是优选由数个原子构成的有机自由基。只要具有这样的作用而且不致使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产生特别损害的化合物,具有任何结构的化合物均可使用。
这些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为了获得使还原剂与产生的自由基反应惰性化所需的充分时间接触的那种程度的稳定性,优选具有碳环或杂环芳香族基团的。
这些化合物的代表性实例,可以举出以下双咪唑化合物和碘鎓化合物。
双咪唑化合物可以举出以下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1)
式中,R1、R2和R3(相同或不同)各自表示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己基)、链烯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辛氧基)、芳基(例如苯基、萘基、甲苯基)、羟基、卤原子、芳氧基(例如苯氧基)、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丁硫基)、芳硫基(例如苯硫基)、酰基(例如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磺酰基(例如甲磺酰基、苯磺酰基)、酰基氨基、磺酰基氨基、酰氧基(例如乙酰氧基、苯甲酰氧基)、羧基、氰基、磺基和氨基。其中更优选的取代基是芳基、链烯基和氰基。
上述双咪唑化合物可以按照US3,734,733和英国专利1,271,177上记载的制造方法制造。
优选的具体实例可举出特开2000-321711上记载的化合物实例。
此外同样适用的化合物,还可以举出以下通式(2)表示的碘鎓化合物。
通式(2)
Figure A0214067000231
式中Q1包含构成5、6或7元环所必需的原子,而且所说必需的原子选自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和硫原子。R1、R2和R3(相同或不同)各自表示氢原子、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己基)、链烯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辛氧基)、芳基(例如苯基、萘基、甲苯基)、羟基、卤原子、芳氧基(例如苯氧基)、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丁硫基)、芳硫基(例如苯硫基)、酰基(例如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磺酰基(例如甲磺酰基、苯磺酰基)、酰基氨基、磺酰基氨基、酰氧基(例如乙酰氧基、苯甲酰氧基)、羧基、氰基、磺基和氨基。其中更优选的取代基是芳基、链烯基和氰基。
R4表示乙酸酯、苯甲酸酯、三氟乙酸酯之类羧酸酯基和O-。W表示0或1。
X-是阴离子性反离子,其优选实例是CH3COO-、CH3SO3 -和PF6 -
R3为磺基或羧基时,W为0而且R4是O-
其中R1、R2和R3中的任何取代基也可以互相结合形成环。
其中特别优选的化合物是以下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3)
Figure A0214067000241
式中,R1、R2、R3、R4、X-和W等与通式(2)中的相同,Y表示碳原子(-CH=,苯环)或氮原子(-N=,吡啶环)。
上述碘鎓化合物可以按照《Org.Syn.》(1961)和Fieser著的《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Reinhold,纽约,1961年)上记载的制造方法合成。
优选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例如记载在特开2000-321711上的化合物。
上述通式(1)和(2)表示的化合物的添加量为10-3~10-1摩尔/米2,优选5×10-3~5×10-2摩尔/米2。其中,该化合物在本发明感光材料中虽然能够被包含在任何构成层中,但是优选使之包含在还原剂附近。
作为使还原剂惰性化从而还原剂不能将脂肪族羧酸银盐还原为银的化合物,反应活性物种优选非卤原子的,但是对于放出卤原子作活性物种的化合物而言,也可以与放出非卤原子活性物种的化合物一起并用。能够放出以卤原子为活性物种的化合物多数是已知的,二者并用能够获得良好的结果。
这种生成活性卤原子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有以下列举的通式(4)化合物。
通式(4)
Figure A0214067000242
通式(4)中,Q2表示芳基或杂环基团。X1、X2和X3表示氢原子、卤原子、酰基、烷氧羰基、芳氧羰基、磺酰基和芳基,其中至少一个是卤原子。Y表示-C(=O)-、-SO-或-SO2-。
Q2表示的芳基可以是单环或稠环,优选碳原子数6~30的单环或二环芳基(例如苯基、萘基等),更优选苯基、萘基,特别优选苯基。
Q2表示的杂环基是含有N、O或S中至少一个原子的3~10元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这些也可以是单环,还可以与其他环形成稠环。
作为杂环基团优选可以有稠环的5~6元不饱和杂环基团,更优选可以有稠环的5~6元芳族杂环基团。特别优选可以有含氮原子的稠环的5~6元芳族杂环基团,尤其是可以有含有1~4个氮原子的稠环的5~6元芳族杂环基团。这种杂环基团中的杂环,优选咪唑、吡唑、吡啶、嘧啶、吡嗪、哒嗪、三唑、三嗪、吲哚、吲唑、嘌呤、噻二唑、噁二唑、喹啉、酞嗪、萘啶、喹喔啉、喹唑啉、曾啉、蝶啶、吖啶、菲、吩嗪、四唑、噻唑、噁唑、苯并咪唑、苯并噁唑、苯并噻唑、假吲哚、四氮杂茚;更优选咪唑、吡啶、嘧啶、吡嗪、哒嗪、三唑、三嗪、噻二唑、噁二唑、喹啉、酞嗪、喹喔啉、喹唑啉、曾啉、四唑、噻唑、噁唑、苯并咪唑、苯并噁唑、苯并噻唑和四氮杂茚;特别优选咪唑、吡啶、嘧啶、吡嗪、哒嗪、三唑、三嗪、噻二唑、喹啉、酞嗪、萘啶、喹喔啉、喹唑啉、曾啉、四唑、噻唑、苯并咪唑和苯并噻唑;尤其优选吡啶、噻二唑、喹啉和苯并噻唑。
Q2表示的芳基和杂环基可以有-Y-C(X1)(X2)(X3)基团之外的取代基,所说的取代基优选烷基、链烯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酰氧基、酰基、烷氧羰基、芳氧羰基、酰氧基、酰基氨基、烷氧羰基氨基、芳氧羰基氨基、磺酰基氨基、氨磺酰基、氨基甲酰基、磺酰基、脲基、磷酰胺基、卤原子、氰基、磺基、羧基、硝基、杂环基团;更优选烷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酰基氨基、烷氧羰基氨基、芳氧羰基氨基、磺酰氨基、氨磺酰基、氨基甲酰基、脲基、磷酰胺基、卤原子、氰基、硝基、杂环基团;特别优选烷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酰基氨基、磺酰氨基、氨磺酰基、氨基甲酰基、卤原子、氰基、硝基、杂环基团;最优选烷基、芳基、卤原子。
X1、X2和X3优选卤原子、卤代烷基、酰基、烷氧羰基、芳氧羰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酰基、杂环基团;更优选卤原子、卤代烷基、酰基、烷氧羰基、芳氧羰基、磺酰基;特别优选卤原子和三卤甲基;最优选卤原子。卤原子中更优选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更优选氯原子和溴原子;最优选溴原子。
Y表示-C(=O)-、-SO-、-SO2-,优选-SO2-。
这些化合物的添加量优选处于因生成卤化银的晒像银的增加实际上不会成为问题的范围内,与不生成上述活性卤素自由基的化合物之比,优选最高处于150%以下,更优选处于100%以下。
除上述化合物之外,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中还可以含有作为灰雾防止剂的过去已知的化合物,既可以是能生成与上述化合物同样的反应活性物种的化合物,也可以是灰雾防止机理不同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记载在US3,589,903、US4,546,075、US4,452,885、特开昭59-57234、US3,874,946、US4,756,999、特开平9-288328和特开平9-90550等上的化合物。此外,其他灰雾防止剂可以举出记载在US5,028,523以及欧洲专利600587、605981和631176等上的化合物。
本发明中,至少一种银离子还原剂单独使用属于双酚衍生物中的特定化合物,或者与具有不同化学结构的其他还原剂并用。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成像材料,能够意外地抑制光热敏成像材料因储存中产生灰雾等引起的性能劣化和热显影后银图像保存期间的色调劣化等。而且并用省银化剂时,在低银量下能获得最高浓度高、银色调良好而且耐处理性优良的图像,能够获得令人惊奇的效果。特别是并用通式(X)表示的省银化剂时,效果更显著。
本发明使用的还原剂,优选由下述通式(S)、(T)或(A)表示的双酚衍生物。更优选由通式(S)或(T)表示的具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所说的环优选6元环。
通式(S)中,Z表示与碳原子一起构成3~10元的非芳香环所需的原子组,所说的环可以具体举出:三元环有环丙基、氮杂环丙基、氧杂环丙基,四元环有环丁基、环丁烯基、氧杂环丁烯、氮杂环丁烷,五元环有环戊基、环戊烯基、环戊二烯基、四氢呋喃基、吡咯烷基、四氢噻吩基,六元环有环己基、环己烯基、环己二烯基、四氢吡喃基、吡喃基、哌啶子基、二噁烷基、四氢噻喃基、二环〔4.1.0〕庚烷基、降蒎烷基、降冰片烷基,七元环有环庚基、环庚烯基和环庚二烯基,八元环有环辛基、环辛烯基、环辛二烯基和环辛三烯基,九元环有环壬基、环壬烯基、环壬二烯基和环壬三烯基,十元环有环癸基、环癸烯基、环癸二烯基和环癸三烯基等各种基团。
优选3~6元环,更优选5~6元环,最优选6元环,优选其中不含杂原子的碳氢环。该环既可以通过螺原子与其他环形成螺结合,也可以与含有芳环的其他环形成各种稠环。而且环上可以有任何取代基。所说的取代基可以举出例如卤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异戊基、2-乙基己基、辛基、癸基等)、环烷基(例如环己基、环庚基等)、链烯基(例如乙烯基-2-丙烯基、3-丁烯基、1-甲基-3-丙烯基、3-戊烯基、1-甲基-3-丁烯基等)、环烯基(例如1-环烯基、2-环烯基等)、炔基(例如乙炔基、1-丙炔基等)、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基羰氧基(例如乙酰氧基等)、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三氟甲硫基等)、羧基、烷基羰基氨基(例如乙酰氨基等)、脲基(例如甲基氨基羰基氨基等)、烷基磺酰氨基(例如甲磺酰氨基)、烷基磺酰基(例如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氨基甲酰基(例如氨基甲酰基、N,N-二甲基氨基甲酰基、N-吗啉代氨基甲酰基等)、氨磺酰基(例如氨磺酰基、N,N-二甲基氨磺酰基、吗啉代氨磺酰基等)、三氟甲基、羟基、硝基、氰基、烷基氨磺酰基(例如甲烷氨磺酰基、丁烷氨磺酰基等)、烷基氨基(例如氨基、N,N-二甲基氨基、N,N-二乙基氨基等)、磺基、膦基、サルフアイト基、スルフイノ基、烷基磺酰氨基羰基(例如甲磺酰氨基羰基、乙磺酰氨基羰基等)、烷基羰基氨基磺酰基(例如乙酰氨基磺酰基、甲氧基乙酰氨基磺酰基等)、酰基氨基羰基(例如乙酰氨基羰基、甲氧基乙酰氨基羰基等)和烷基磺酰基氨基羰基(例如甲磺酰基氨基羰基、乙磺酰基氨基羰基等)。有两个以上取代基的场合下,可以相同或不同。特别优选的取代基是烷基。R0’和R0”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团,烷基具体优选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其具体实例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2-乙基己基、辛基、癸基、环己基、环庚基、1-甲基环己基、乙烯基-2-丙烯基、3-丁烯基、1-甲基-3-丙烯基、3-戊烯基、1-甲基-3-丁烯基、1-环烯基、2-环烯基、乙炔基、和1-丙烯基等。更优选的可以举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环己基和1-甲基环己基等。特别优选甲基、叔丁基和1-甲基环己基。最优选甲基。芳基的具体实例例如苯基、萘基和蒽基等。杂环基团的具体实例可以举出吡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咪唑基、吡唑基、三唑基、噁唑基、噻唑基、噁二唑基、噻二唑基、四唑基等芳族杂环基团以及哌啶基、吗啉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噻吩基、四氢吡喃基等非芳族杂环基团。这些基团也可以有取代基,所说的取代基可以举出上述环上的取代基。数个R0’和R0”虽然可以相同或不同,但是最好均为甲基。
Rx表示氢原子或烷基,具体优选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其具体实例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2-乙基己基、辛基、癸基、环己基、环庚基、1-甲基环己基、乙烯基-2-丙烯基、3-丁烯基、1-甲基-3-丙烯基、3-戊烯基、1-甲基-3-丁烯基、1-环烯基、2-环烯基、乙炔基、1-丙烯基等。更优选甲基、乙基和异丙基等。优选的Rx是氢原子。
Q0表示苯环上可取代的基团,具体优选碳原子数1~25的烷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戊基、己基、环己基等),卤代烷基(三氟甲基、全氟辛基等),环烷基(环己基、环戊基等),炔基(丙炔基等),缩水甘油基,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芳基(苯基等),杂环基团(吡啶基、噻唑基、噁唑基、咪唑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硒唑基、环丁砜基、哌啶子基、吡唑基、四唑基等),卤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氟原子等),烷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戊氧基、环戊基氧基、己氧基、环己基氧基等),芳氧基(苯氧基等),烷氧羰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丁氧羰基等),芳氧羰基(苯氧羰基等),磺酰氨基(甲磺酰氨基、乙磺酰氨基、丁磺酰氨基、己烷磺酰氨基、环己烷磺酰氨基、苯磺酰氨基等),氨磺酰基(氨基磺酰基、甲基氨基磺酰基、二甲基氨基磺酰基、丁基氨基磺酰基、己基氨基磺酰基、环己基氨基磺酰基、苯基氨基磺酰基、2-吡啶基氨基磺酰基等),尿烷基(甲基尿烷基、乙基尿烷基、戊基尿烷基、环己基尿烷基、苯基尿烷基、2-吡啶基尿烷基等),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己酰基、环己酰基、苯甲酰基、吡啶甲酰基等),氨基甲酰基(氨基甲酰基、甲基氨基甲酰基、二甲基氨基甲酰基、丙基氨基甲酰基、戊基氨基甲酰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吡啶基氨基甲酰基等),酰胺基(乙酰胺基、丙酰胺基、丁酰胺基、己酰胺基、苯甲酰胺基等),磺酰基(甲磺酰基、乙磺酰基、丁磺酰基、环己基磺酰基、苯磺酰基、2-吡啶磺酰基等),氨基(氨基、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丁基氨基、环戊基氨基、苯胺基、2-吡啶基氨基等),氰基、硝基、磺基、羧基、羟基、草氨酰基等。此外这些基团还可以被这些基团进一步取代。n和m表示0~2的整数。最好n和m均为0。
通式(T)中,Q1表示卤原子、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团,Q2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团,卤原子可以具体举出氟、氯、溴和碘,优选氟、氯和溴。烷基具体优选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具体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2-乙基己基、辛基、癸基、环己基、环庚基、1-甲基环己基、乙烯基-2-丙烯基、3-丁烯基、1-甲基-3-丙烯基、3-戊烯基、1-甲基-3-丁烯基、1-环烯基、2-环烯基、乙炔基、1-丙烯基等。更优选甲基和乙基。芳基可以具体举出苯基、萘基等。杂环基团可以具体举出吡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噁唑基等5~6元环的杂环芳基。G表示氮原子或碳原子,优选碳原子。ng表示0或1,优选1。Q1最好是甲基,Q2优选是氢原子或甲基,最好是氢原子。
Z2表示与碳原子和G一起构成3~10元非芳环所需的原子组,该3~10元非芳环与上述通式(S)中的同义。
R0’、R0”、Rx、Q0、n和m与通式(S)中的同义。
通式(A)中X表示的硫属原子,具体有硫原子、硒原子和碲原子,优选硫原子。R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7以下的链状脂肪族基团。卤原子的具体实例有氟原子、氯原子和溴原子等。碳原子数7以下的链状脂肪族基团,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己基、庚基、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己二烯基、乙烯基-2-丙烯基、3-丁烯基、1-甲基-3-丙烯基、3-戊烯基、1-甲基-3-丁烯基等。R优选碳原子数7以下的链状脂肪族基团,其中更优选甲基、乙基和异丙基。
这些取代基也可以有取代基,作为其取代基可以举出例如卤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环烷基(例如环己基、环庚基等)、环烯基(例如1-环烯基、2-环烯基等)、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基羰氧基(例如乙酰氧基等)、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三氟甲硫基等)、羧基、烷基羰基氨基(例如乙酰氨基等)、脲基(例如甲基氨基羰基氨基等)、烷基磺酰氨基(例如甲磺酰氨基等)、烷基磺酰基(例如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氨基甲酰基(例如氨基甲酰基、N,N-二甲基氨基甲酰基、N-吗啉代氨基甲酰基等)、氨磺酰基(例如氨磺酰基、N,N-二甲基氨磺酰基、吗啉代氨磺酰基等)、三氟甲基、羟基、硝基、氰基、烷基氨磺酰基(例如甲烷氨磺酰基、丁烷氨磺酰基等)、烷基氨基(例如氨基、N,N-二甲基氨基、N,N-二乙基氨基等)、硫代、磺基、亚磺基、亚硫酸基、烷基磺酰氨基羰基(例如甲烷磺酰氨基羰基、乙烷磺酰氨基羰基等)、烷基羰基氨基磺酰基(例如乙酰氨基磺酰基、甲氧基乙酰氨基磺酰基等)、酰基氨基羰基(例如乙酰氨基羰基、甲氧基乙酰氨基羰基等)和烷基磺酰基氨基羰基(例如甲烷磺酰基氨基羰基、乙烷磺酰基氨基羰基等)。有两个以上取代基的场合下,可以相同或不同。
R’和R”表示烷基,烷基具体优选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其具体实例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2-乙基己基、辛基、癸基、环己基、环庚基、1-甲基环己基、乙烯基-2-丙烯基、3-丁烯基、1-甲基-3-丙烯基、3-戊烯基、1-甲基-3-丁烯基、1-环烯基、2-环烯基、乙炔基和1-丙烯基等。更优选的是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环己基和1-甲基环己基等。特别优选甲基、叔丁基和1-甲基环己基。最优选甲基。这些基团也可以有取代基,所说的取代基可以举出上述环上的取代基。数个R’和R”可以相同或不同,但是最好均为甲基。
以下列出本发明通式(S)、(T)和(A)表示化合物的具体实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化合物。
Figure A0214067000331
Figure A0214067000341
Figure A0214067000371
Figure A0214067000381
通式(S)、(T)和(A)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以用过去公知的方法制造。以下以通式(S)为例图示说明优选合成路线。
Figure A0214067000421
即优选将2当量苯酚和1当量醛在无溶剂下,或者用适当有机溶剂溶解或悬浮后,加入催化量酸,优选在-20~120℃温度下使之反应0.5~60小时,这样可以在良好收率下得到通式(S)表示的化合物。通式(T)或(A)表示的化合物也同样可以得到。
优选的有机溶剂是烃类有机溶剂,具体可以举出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氯仿等,优选甲苯。从收率观点来看最好在无溶剂下使之反应。作为酸触媒,可以使用一切无机酸、有机酸,但是优选使用浓盐酸、对甲苯磺酸和磷酸。触媒的优选使用量相对于醛而言为0.001~1.5当量。反应温度优选处于室温附近(15~25℃),反应时间优选3~20小时。
作为银离子还原剂,本发明中可以使用记载于US3,589,903,US4,021,249或英国专利1,486,148等专利说明书,以及特开昭51-51933、特开昭50-36110、特开昭50-116023、特开昭52-84727或特公昭51-35727号上记载的多酚化合物,例如2,2’-二羟基-1,1’-联萘、6,6’-二溴-2,2’-二羟基-1,1’-联萘等在US3,672,904专利说明书上记载的双萘酚类,以及例如4-苯磺酰胺苯酚、2-苯磺酰胺苯酚、2,6-二氯-4-苯磺酰胺苯酚、4-苯磺酰胺萘酚等US3,801,321号专利说明书上记载的磺酰胺苯酚或磺酰胺萘酚类。
以上述通式(S)、(T)和(A)表示的化合物为首的还原剂用量,优选每摩尔银为1×10-2~10摩尔,特别是1×10-2~1.5摩尔。
本发明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中还原剂的使用量,因有机银盐和还原剂的种类、其他添加剂而异,一般而言每摩尔有机银盐为0.05~10摩尔,优选0.1~3摩尔。在此数量范围内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上述还原剂。在本发明中,涂布上述还原剂之前,将上述还原剂添加混和在感光性卤化银及有机银盐颗粒和溶剂组成的感光乳剂溶液中后涂布的方法,有时会使停留时间引起的成像性能波动减小,因而优选。
对本发明的感光性卤化银可以进行化学增感。例如按照特愿2000-057004和特愿2000-061942中记载的方法等,利用放出硫等硫属的化合物、放出金离子等贵金属离子的贵金属化合物,能形成化学增感中心(化学增感核)。优选采用含有以下所示硫属原子的有机增感剂进行化学增感。
这些含有硫属原子的有机增感剂,优选那些具有能吸附到卤化银上的基团和不稳定硫属原子部位的化合物。
这些有机增感剂,可以使用公开在特开昭60-150046、特开平4-109240、特开平11-218874号等公报上的具有各种结构的有机增感剂,但是其中优选使用具有硫属原子与碳原子或磷原子以双键结合的结构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作为有机增感剂用硫属化合物的使用量,因所使用的硫属化合物、卤化银颗粒、实施化学增感时反应环境等的不同而不同,但是相对于1摩尔卤化银,优选使用10-8~10-2摩尔,更优选使用10-7~10-3摩尔。关于化学增感环境并无特别限制,优选在能将感光性卤化银颗粒上的硫属化银或银核消灭或能使其大小减小的化合物存在下,或者特别是在能氧化银核的氧化剂的共存在下,用含有硫属原子的有机增感剂实施硫属增感。优选在以下增感条件下实施增感:pAg优选6~11,更优选7~10,pH优选4~10,更优选5~8,温度30℃以下。
因此在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中,感光性卤化银优选在能氧化该颗粒上的银核的氧化剂共存下,用含有硫属原子的有机增感剂在30℃以下温度下进行化学增感,而且与脂肪族羧酸银盐混合分散后,经脱水和干燥得到的感光性乳剂。
而且使用这些有机增感剂的化学增感,优选在对分光增感色素或卤化银颗粒具有吸附性的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存在下进行。对卤化银具有吸附性化合物的存在下进行化学增感,可以防止化学增感中心核分散化,能获得高灵敏度和低灰雾值。关于分光增感色素详见后述,所谓对卤化银具有吸附性并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可以举出特开平3-24537号公报中记载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作为优选实例。关于含氮杂环化合物中的杂环,可以举出吡唑环、嘧啶环、1,2,4-三唑环、1,2,3-三唑环、1,3,4-噻二唑环、1,2,3-噻二唑环、1,2,4-噻二唑环、1,2,5-噻二唑环、1,2,3,4-四唑环、哒嗪环、1,2,3-三嗪环、这些环2~3个结合的环(例如三唑三唑环)、二氮杂茚环、三氮杂茚环、五氮杂茚环等。单环杂环与芳香环的稠合环,例如酞嗪环、苯并咪唑环、吲唑环、苯并噻唑环等也能使用。
其中优选氮杂茚环,而且更优选具有羟基作取代基的氮杂茚化合物,例如羟基三氮杂茚、四羟基氮杂茚、羟基五氮杂茚化合物等。
杂环上也可以有羟基以外的取代基。作为取代基可以有例如烷基、取代烷基、烷硫基、氨基、羟基氨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羧基、烷氧羰基、卤原子和氰基等。
这些含杂环化合物的添加量,根据卤化银颗粒的大小和组成等其他条件而在大范围内变化,其量相对于每摩尔卤化银大约处于10-6~1摩尔范围内,优选处于10-4~10-1摩尔范围内。
对于本发明的感光性卤化银可以用放出金离子等贵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实施贵金属增感。例如可以用氯金酸盐和有机金化合物作为金增感剂。
除上述增感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还原增感法等。可以使用抗坏血酸、二氧化硫脲、氯化亚锡、肼衍生物、甲硼烷化合物、硅烷化合物、多胺化合物作为还原增感的具体化合物。而且利用在乳剂保持在pH7以上或pAg8.3以下熟化的方法进行还原增感。
本发明的被实施化学增感的卤化银,无论是在有机银盐存在下形成的,还是在不存在有机银盐下形成的,二者均可以混合。
本发明的感光性卤化银,优选采用使之吸附分光增感色素的方式实施分光增感。作为分光增感色素,可以使用花青色素、部花青色素、络合花青色素、络合物部花青色素、ホロポ-ラ-花青色素、苯乙烯基色素、半花青色素、オキソノ-ル色素和ヘミオキソノ-ル色素等。例如特开昭63-159841、特开昭60-140335、特开昭63-231437、特开昭63-259651、特开昭63-304242、特开昭63-15245、US4,639,414、US4,740,455、US4,741,966、US4,751,175、US4,835,096号等中记载的增感色素。
本发明使用的增感色素例如记载在RD17643 IV-A项(1978年12月,23页)、RD18431X项(1978年8月437页)上或其引用的文献上。尤其优选使用对各种激光成像和扫描仪的光源的分光特性具有适当分光灵敏度的增感色素。例如特开平9-34078、特开平9-54409、特开平9-80679号等公报上记载的化合物。
有用的花青色素是具有噻唑啉环、噁唑啉环、吡咯啉环、吡啶环、噁唑环、噻唑环、硒唑环和咪唑环等碱性环的花青色素。有用的部花青色素中,除上述碱性环外,优选还包含海硫因环、绕丹宁环、噁唑烷二酮环、噻唑啉二酮环、巴比图酸环、噻唑啉酮环、丙二腈环和吡唑啉酮环等的酸性环。
本发明中还可以使用特别对红外光线具有分光灵敏度的增感色素。优选使用的红外分光增感色素,可以举出记载在US4,536,473、US4,515,888、US4,959,294等上的红外分光增感色素。
关于红外分光增感色素,特别优选特征在于苯并唑环的苯环上的亚磺酰基被取代的长链聚甲炔染料。
上述的红外增感色素,可以按照例如エフ·エム·ハ-マ-著的《The Chemistry of Heterocyclic Compounds》第18卷,“花青染料及相关化合物”(A.Weissberger编.Interscience出版社,纽约,1964年)上记载的方法合成。
这些红外增感色素的添加时间,可以在卤化银制备后任何时间进行,例如可以添加在溶剂中,或者在分散成微粒状态的所谓固体分散状态下添加在含有卤化银颗粒或卤化银颗粒/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的感光性乳剂之中。也可以与上述对卤化银颗粒具有吸附性的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同样,在化学增感前添加吸附在卤化银颗粒上后,实施化学增感,用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化学增感中心核分散化,能够获得高灵敏度和低灰雾值。
本发明中可以单独使用上述分光增感色素,也可以将其组合使用,增感色素的组合特别是在强色增感目的下屡屡使用。
本发明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使用的含有感光性卤化银和脂肪族羧酸银盐的乳剂,除含有增感色素之外,同时还含有其本身是无分光增感作用的染料或实际上不吸收可见光的物质、但是体现强色增感效果的物质,这样也可以使卤化银颗粒具有强色增感作用。
有用的增感色素,即显示强色增感色素的组合及显示强色增感的物质,记载在RD17643(1978年12月发行)的第23页IV中J项或者特公平9-25500、43-4933、特开昭59-19032、59-192242、特开平5-341432等之中,但是作为强色增感剂却优选下记的杂芳族巯基化合物或巯基衍生物。
Ar-SM式中,M是氢原子或碱金属原子,Ar是具有一个以上氮、硫、氧、硒或碲原子的芳环或稠合芳环。优选的芳杂环是苯并咪唑、萘并咪唑、苯并噻唑、萘并噻唑、苯并噁唑、萘并噁唑、苯并硒唑、苯并碲唑、咪唑、噁唑、吡唑、三唑、三嗪、嘧啶、哒嗪、吡嗪、吡啶、嘌呤、喹啉或喹唑啉。然而也包含其他芳杂环。
其中在使脂肪族羧酸银盐和/或卤化银颗粒乳剂分散物中含有时,实际上也包含生成上述巯基化合物的巯基衍生物。作为优选的实例特别举出下记的巯基衍生物。
Ar-S-S-Ar式中的Ar与上述巯基化合物的场合同义。
上述的芳杂环可以具有从例如卤原子(例如Cl、Br、I)、羟基、氨基、羧基、烷基(例如有一个以上碳原子,优选有1~4个碳原子的)及烷氧基(例如有一个以上碳原子,优选有1~4个碳原子的)中选出的取代基。
除上述强色增感剂之外,还可以使用公开在特愿2000-070296中的由以下通式(5)表示的化合物与大环化合物作为强色增感剂。
Figure A0214067000471
(空五行,下接原文第56页上结构式(5))式中,H31Ar表示芳族烃基或芳族杂环基团,T31表示由脂肪族烃基组成的二价连接基团或连接基,J31表示含有一个以上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的二价连接基团或连接基。Ra、Rb、Rc和Rd各自表示氢原子、酰基、脂肪族烃基、芳基或杂环基团,或者Ra与Rb,Rc与Rd、Ra与Rc或Rb与Rd间能结合形成含氮杂环基团。M31表示中和分子内电荷所需的离子,k31表示中和分子内电荷所需的离子数。
通式(5)中作为由T31表示的脂肪族烃基组成的二价连接基,是直链、支链或环状亚烷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6,最好1~12的)、链烯基(碳原子数优选2~20,更优选2~16,最好2~12的)、炔基(碳原子数优选2~20,更优选2~16,最好2~12的),可以有取代基,例如作为脂肪族烃基有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6,最好1~12的)、链烯基(碳原子数优选2~20,更优选2~16,最好2~12的)、炔基(碳原子数优选2~20,更优选2~16,最好2~12的);作为芳基有,碳原子数6~20的单环或稠环芳基(例如可以举出苯基、萘基等,优选苯基);作为杂环基团有3~10元饱和或不饱和的杂环基团(例如2-噻唑基、1-哌嗪基、2-吡啶基、3-吡啶基、2-呋喃基、2-噻吩基、2-苯并咪唑基和咔唑基等),这些基团中的杂环可以是单环或与其他环形成稠合环。这些基团的任何位置均可以有取代基,例如烷基(包括环烷基和芳烷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2,最好1~8的;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正庚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六烷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苄基和苯乙基等)。链烯基(碳原子数优选2~20,更优选2~12,最好2~8的.例如可以举出乙烯基、烯丙基、2-丁烯基和3-戊烯基等)、炔基(碳原子数优选2~20,更优选2~12,最好2~8的,例如可以举出丙炔基、3-戊炔基等)、芳基(碳原子数优选6~30,更优选6~20,最好6~12的,例如可以举出苯基、对甲苯基、邻氨基苯基、萘基等)、氨基(碳原子数优选0~20,更优选0~10,最好0~6的,例如可以举出氨基、甲基氨基、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苯基氨基、二苄基氨基等)、亚氨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8,最好1~12的,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亚氨基、乙基亚氨基、丙基亚氨基、苯基亚氨基等)、烷氧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2,最好1~8的;例如可以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丁氧基等)、芳氧基(碳原子数优选6~20,更优选6~16,最好6~12的,例如可以举出苯氧基、2-萘氧基等)、酰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6,最好1~12的,例如可以举出乙酰基、苄酰基、甲酰基、三甲基乙酰基等)、烷氧羰基(碳原子数优选2~20,更优选2~16,最好2~12的,例如可以举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等)、芳氧羰基(碳原子数优选7~20,更优选7~16,最好7~10的,例如可以举出苯氧羰基等)、酰氧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6,最好1~10的,例如可以举出乙酰氧基、苄酰氧基等)、酰基氨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6,最好1~10的,例如可以举出乙酰氨基、苄酰氨基等)、烷氧羰基氨基(碳原子数优选2~20,更优选2~16,最好2~12的,例如可以举出甲氧羰基氨基等)、芳氧羰基氨基(碳原子数优选7~20,更优选7~16,最好7~12的,例如可以举出苯氧羰基氨基等)、磺酰氨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6,最好1~12的,例如可以举出甲磺酰氨基、苯磺酰氨基等)、氨磺酰基(碳原子数优选0~20,更优选0~16,最好0~12的,例如可以举出氨磺酰基、甲基氨磺酰基、二甲基氨磺酰基、苯基氨磺酰基等)、氨基甲酰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6,最好1~12的,例如可以举出氨基甲酰基、甲基氨基甲酰基、二乙基氨基甲酰基、苯基氨基甲酰基等)、烷硫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6,最好1~12的,例如可以举出甲硫基、乙硫基等)、芳硫基(碳原子数优选6~20,更优选6~16,最好6~12的,例如可以举出苯硫基等)、磺酰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6,最好1~12的,例如可以举出甲磺酰基、甲苯磺酰基等)、亚磺酰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6,最好1~12的,例如可以举出甲烷亚磺酰基、苯亚磺酰基等)、脲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6,最好1~12的,例如可以举出脲基、甲基脲基、苯基脲基等)、磷酰胺基(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6,最好1~12的,例如可以举出二乙基磷酰胺基、苯基磷酰胺基等)、羟基、巯基、卤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氰基、磺基、亚磺基、羧基、膦羧基、膦基、硝基、氧肟酸基、肼基、杂环基团(例如可以举出咪唑基、苯并咪唑基、噻唑基、苯并噻唑基、咔唑基、吡啶基、呋喃基、哌啶基、吗啉子基等)等。
上述基团中,羟基、巯基、磺基、亚磺基、羧基、膦基、膦羧基等能成盐的基团,也可以是盐。这些取代基还可以被取代。而且有两个以上取代基的场合下,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的取代基可以是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基、烷硫基、酰基、酰基氨基、亚氨基、氨磺酰基、磺酰基、磺酰胺基、脲基、氨基、卤原子、硝基、杂环基团、烷氧羰基、羟基、磺基、氨基甲酰基和羧基;更优选的取代基是烷基、烷氧基、芳基、烷硫基、酰基、酰基氨基、亚氨基、磺酰胺基、脲基、氨基、卤原子、硝基、杂环基团、烷氧羰基、羟基、磺基、氨基甲酰基和羧基;特别优选的基团是烷基、烷氧基、芳基、烷硫基、酰基氨基、亚氨基、脲基、氨基、杂环基团、烷氧羰基、羟基、磺基、氨基甲酰基和羧基。作为脒基包括有取代基的,其取代基可以举出例如烷基(甲基、乙基、吡啶基甲基、苄基、苯乙基、羧基苄基、氨基苯基甲基等)、芳基(苯基、对甲苯基、萘基、邻氨基苯基、邻甲氧基苯基等)、杂环基团(2-噻唑基、2-吡啶基、3-吡啶基、2-呋喃基、3-呋喃基、2-噻吩并、2-咪唑基、苯并噻唑基、氨基甲酰基等)等。
由J31表示的含有一个以上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的二价连接基,例如可以举出以下物质。而且也可以组合使用这些物质。
Figure A0214067000501
其中Re和Rf与上述Ra~Rd的定义内容相同。
由H31Ar表示的芳族烃基,优选碳原子数6~30,更优选6~20的单环或稠环芳基,例如可以举出苯基、萘基等,特别优选苯基。H31Ar表示的芳杂环是含有N、O和S中至少一个原子的5~10元不饱和杂环,这些基团中的杂环可以是单环或与其他环形成稠环。这种杂环基团中的杂环优选5~6元芳杂环及其苯并稠环,更优选含有氮原子的5~6元芳杂环及其苯并稠环,最好是含有1~2个氮原子的5~6元芳杂环及其苯并稠环。
杂环基团的具体实例,可以举出例如由噻吩、呋喃、吡咯、咪唑、吡唑、吡啶、吡嗪、哒嗪、三唑、三嗪、吲哚、吲唑、嘌呤、噻二唑、噁二唑、喹啉、酞嗪、萘啶、喹喔啉、喹唑啉、曾啉、蝶啶、吖啶、菲、吩嗪、四唑、噻唑、噁唑、苯并咪唑、苯并噁唑、苯并噻唑、苯并噻唑啉、苯并三唑、四氮杂茚、咔唑等衍生的基团;杂环基团优选由咪唑、吡唑、吡啶、吡嗪、吲哚、吲唑、噻二唑、噁二唑、喹啉、酞嗪、四唑、噻唑、噁唑、苯并咪唑、苯并噁唑、苯并噻唑、苯并噻唑啉、苯并三唑、四氮杂茚和咔唑等构成的基团;特别优选由咪唑、吡啶、吡嗪、喹啉、酞嗪、四唑、噻唑、苯并噁唑、苯并咪唑、苯并噻唑、苯并噻唑啉、苯并三唑和咔唑衍生出的基团。
H31Ar表示的芳族烃基和芳杂环基团也可以有取代基,其取代基可以举出例如与对T31所列的取代基相同的,而且优选范围也相同。这些取代基可以进一步被取代,当取代基有两个以上的场合下,二者可以相同或不同。H31Ar表示的基团优选芳杂环基团。
Ra、Rb、Rc和Rd表示的脂肪族烃基、芳基和杂环基团,可以举出例如与对T31所列的相同,而且优选范围也相同。Ra、Rb、Rc和Rd表示的酰基是1~12个碳原子脂肪族或芳香族基团,可以具体举出乙酰基、苄酰基、甲酰基、三甲基乙烯基等。Ra与Rb,Rc与Rd、Ra与Rc或Rb与Rd间结合形成的含氮杂环基团,可以举出3~10元饱和或不饱和的杂环基团(例如哌啶环、哌嗪环、吖啶环、吡咯烷环、吡咯环和吗啉代环等环状基团)。
由M31表示的中和分子内电荷所需的离子,作为酸阴离子的具体实例可以举出例如卤离子(例如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等)、对甲苯磺酸离子、高氯酸离子、四氟化硼离子、硫酸离子、甲基硫酸离子、乙基硫酸离子、甲磺酸离子、三氟甲磺酸离子等。
本发明的强色增感剂在含有机银盐及卤化银颗粒的感光层中相对于1摩尔银的使用量,优选0.001~1.0摩尔,特别优选0.01~0.5摩尔。
本发明中使用的所谓的省银化剂,是指能够减少获得一定的银图像浓度所需银量的化合物。这种减少作用的机制有几种,优选具有能使显影银的覆盖力提高作用的化合物。这里所说的“显影银的覆盖力”是指与每单位银量相当的光学浓度。这种省银化剂可以存在于感光层、非感光层或此二层之中。
省银化剂可以举出由以下通式(H)表示的肼衍生物、以下通式(G)表示的乙烯基化合物和以下通式(P)表示的季鎓化合物等优选实例。
通式(H)
通式(G)
通式(P)
Figure A0214067000523
通式(H)中,A0表示可以有各自取代基的脂肪族基团、芳香族基团、杂环基团或-G0-D0,B0表示保护基团,A1和A2均为氢原子,或者一个为氢原子,另一个是酰基、磺酰基、草酰基。其中G0表示-CO-基、-COCO-基、-CS-基、-C(=NG1D1)-基、-SO-基、-SO2-基或-P(O)(G1D1)-基,G1仅是结合手段,表示-O-基、-S-基或-N(D1)-基,D1表示脂肪族基团、芳香族基团、杂环基团或氢原子,当分子内有数个D1存在的场合下,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D0表示氢原子、脂肪族基团、芳香族基团、杂环基团、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烷硫基、芳硫基。优选的D0可以举出氢原子、烷基、烷氧基、氨基等。
通式(H)中A0表示的脂肪族基团优选1~30个,特别是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叔丁基、辛基、环己基、苄基等,这些基团也可以再被适当取代基(例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硫基、芳硫基、亚硫酸基、磺酰胺基、氨磺酰基、酰基氨基、脲基等)取代。
通式(H)中A0表示的芳族基团优选单环或稠环芳基,可以举出例如苯环或萘环;A0表示的杂环基团是单环或稠环,优选含有从氮、硫和氧原子中选出的至少一个杂原子的杂环,例如可以举出吡嗪环、咪唑环、四氢呋喃环、吗啉环、吡啶环、嘧啶环、喹啉环、噻唑环、苯并噻唑环、噻吩环、呋喃环等。A0表示的芳族基团、杂环基团和-G0-D0基团可以有取代基。作为A0特别优选芳基和-G0-D0基。
此外,通式(H)中A0优选含有至少一个耐扩散基团或卤化银吸附基团。而耐扩散基团优选カプラ-等固定成相用添加剂中常用的镇定基(ベラスト基),而镇定基团可以举出成像惰性的烷基、链烯基、炔基、烷氧基、苯基、苯氧基、烷基苯氧基等,优选取代基部分的碳原子数总计为8以上的。
通式(H)中作为卤化银吸附促进基团,可以举出硫脲、硫尿烷基、巯基、硫醚基、硫逐基、杂环基团、硫代酰胺杂环基、巯基杂环基团或特开昭64-90439上记载的吸附基团等。
通式(H)中B0表示保护基团,优选-G0-D0基,而G0表示-CO-基、-COCO-基、-CS-基、-C(=NG1D1)-基、-SO-基、-SO2-基或-P(O)(G1D1)-基。优选的G0可以举出-CO-基、-COCO-基;G1仅是结合手段,表示-O-基、-S-基或-N(D1)-基,D1表示脂肪族基团、芳香族基团、杂环基团或氢原子,当分子内有数个D1存在的场合下,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D0表示氢原子、脂肪族基团、芳香族基团、杂环基团、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烷硫基、芳硫基,优选的D0可以举出氢原子、烷基、烷氧基、氨基等。A1和A2均为氢原子,或者一个为氢原子,另一个是酰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苄酰基等)、磺酰基(甲磺酰基、甲苯磺酰基等)或草酰基(乙草酰基等)。
通式(H)表示的这些化合物能够用公知方法合成,例如可以参照US5,464,738和US5,496,695合成。
可以优选使用的其他肼衍生物是US5,545,505号第11~20栏记载的化合物H-1~H-29,以及US5,464,738第9~11栏记载的化合物1~12。这些肼衍生物可以用公知方法合成。
通式(G)中X和R40虽然是以顺式表示的,但是也包括X和R40反式的形式。这在具体化合物结构的表示中也是同样的。
通式(G)中X表示吸电子基团;W表示氢原子、烷基、链烯基、炔基、芳基、杂环基团、卤原子、酰基、硫代酰基、草酰基、氧代草酰基、硫代草酰基、草氨酰基、氧代羰基、硫代羰基、氨基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磺酰基、亚磺酰基、氧代亚磺酰基、硫代亚磺酰基、氨磺酰基、氧代亚磺酰基、硫代亚磺酰基、氨磺酰基亚磺酰胺基、磷酰基、硝基、亚氨基、N-碳酰亚氨基、N-磺酰亚氨基、二氰基乙烯基、铵基、硫鎓、磷鎓、吡喃鎓、インモニウム基等。
R40表示卤原子、羟基、烷氧基、芳氧基、杂环氧基、链烯氧基、酰氧基、烷氧羰氧基、氨基羰氧基、巯基、烷硫基、芳硫基、杂环硫基、链烯硫基、酰硫基、烷氧羰基硫基、氨基羰基硫基、具有羟基或巯基的有机或无机盐(例如钠盐、钾盐、银盐等)、氨基、烷基氨基、环状氨基(例如吡咯烷基)、酰基氨基、氧代羰基氨基、杂环基团(5~6元含氮杂环,例如苯并三唑基、咪唑基、三唑基、四唑基等)、脲基、磺酰胺基等。X和W、X和R40,也可以互相结合形成环状结构。X和W形成的环,可以举出吡唑啉-5-酮、吡唑烷酮、环戊二酮、β-酮内酯、β-酮内酰胺等。
以下就通式(G)作进一步说明,所谓由X表示的吸电子的基团是指取代基常数σp取正值的取代基。可以具体举出:取代的烷基(卤素取代的烷基等)、取代的链烯基(氰基乙烯基等)、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三氟甲基乙炔基、氰基乙炔基等)、取代的芳基(氰基苯基等)、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团(吡啶基、三嗪基、苯并噁唑基等)、卤原子、氰基、酰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甲酰基等)、硫代乙酰基(硫代乙酰基、硫代甲酰基等)、草酰基(甲基草酰基等)、氧代草酰基(乙氧草酰基等)、硫代草酰基(乙基硫代草酰基等)、草氨酰基(甲基草氨酰基等)、氧代羰基(乙氧基羰基等)、羧基、硫代羰基(乙硫基羰基等)、氨基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磺酰基、亚磺酰基、氧代磺酰基(乙氧基磺酰基等)、硫代磺酰基(乙硫基磺酰基等)、氨磺酰基、氧代亚磺酰基(甲氧基亚磺酰基等)、硫代亚磺酰基(甲硫基亚磺酰基等)、亚磺酰胺基、磷酰基、硝基、亚氨基、N-羰基亚氨基(N-乙酰亚氨基等)、N-磺酰亚氨基(N-甲磺酰亚氨基等)、二氰基乙烯基、铵基、硫鎓、磷鎓、吡喃鎓、インモニウム基等,但是也包括铵基、硫鎓、磷鎓、インモニウム基等形成环的杂环状基团。特别优选σp值0.30以上的取代基。
W表示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三氟甲基等,链烯基可以举出乙烯基、卤素取代的乙烯基和氰基乙烯基等,炔基可以举出乙炔基、氰基乙炔基等,芳基可以举出硝基苯基、氰基苯基、五氟苯基等,杂环基团可以举出吡啶基、嘧啶基、三嗪基、丁二酰亚氨基、四唑基、三唑基、咪唑基、苯并噁唑基等。W优选σp值为正数的吸电子基团,更优选该数值0.30以上的。
上述R40表示的取代基内,优选的基团可以举出羟基、巯基、烷氧基、烷硫基、卤原子、羟基或巯基的有机或无机盐、以及杂环基团,更优选羟基、烷氧基、羟基或巯基的有机或无机盐、以及杂环基团,特别优选羟基、羟基或巯基的有机或无机盐。
上述X和W表示的取代基内优选取代基中具有硫醚键的基团。
通式(P)中Q3表示氮原子或磷原子,R41、R42、R43和R44各自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X-表示阴离子。此外,R41~R44也可以互相连接形成环。
R41~R44表示的取代基,可以举出烷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环己基等)、链烯基(烯丙基、丁烯基等)、炔基(丙炔基、丁炔基等)、芳基(苯基、萘基等)、杂环基团(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吡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噻吩基、环丁砜基等)和氨基等。
R41~R44互相连接形成的环,可以举出哌啶环、吗啉环、哌嗪环、奎宁环、吡啶环、吡咯环、咪唑环、三唑环、四唑环等。
R41~R44表示的基团也可以有羟基、烷氧基、芳氧基、羧基、磺基、烷基、芳基等取代基。R41、R42、R43和R44优选氢原子和烷基。
X-表示的阴离子可以举出卤离子、硫酸离子、硝酸离子、醋酸离子、对甲苯磺酸离子等无机和有机阴离子。
上述季鎓化合物能用公知方法容易合成,例如上述四唑鎓化合物可以参考《Chemical Reviews》55卷第335~483页上记载的方法合成。
此外,本发明的省银化剂最好是上述通式(X)表示的化合物,详述如下。
通式(X)中R1x和R2x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作为取代基的实例可以举出例如1~25个碳原子烷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戊基、己基、环己基等)、卤代烷基(三氟甲基、全氟辛基等)、环烷基(环己基、环戊基等)、炔基(丙炔基等)、缩水甘油基、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芳基(苯基等)、杂环基团(吡啶基、噻唑基、噁唑基、咪唑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硒唑基、环丁砜基、哌啶基、吡唑基、四唑基等)、卤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氟原子等)、烷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戊氧基、环戊氧基、己氧基、环己氧基等)、芳氧基(苯氧基等)、烷氧羰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丁氧羰基等)、芳氧羰基(苯氧羰基等)、磺酰胺基(甲磺酰氨基、乙磺酰氨基、丁磺酰氨基、己磺酰氨基、环己磺酰氨基、苯磺酰氨基等)、氨磺酰基(氨基磺酰基、甲基氨基磺酰基、二甲基氨基磺酰基、丁基氨基磺酰基、己基氨基磺酰基、环己基氨基磺酰基、苯基氨基磺酰基、2-吡啶基氨基磺酰基等)、尿烷基(甲基脲基、乙基脲基、戊基脲基、环己基脲基、苯基脲基、2-吡啶基脲基等)、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己酰基、环己酰基、苄酰基、吡啶甲酰基等)、氨基甲酰基(氨基羰基、甲基氨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丙基氨基羰基、戊基氨基羰基、环己基氨基羰基、苯基氨基羰基、2-吡啶基氨基羰基等)、酰胺基(乙酰胺基、丙酰胺基、丁酰胺基、己酰胺基、苯甲酰胺基等)、磺酰基(甲磺酰基、乙磺酰基、丁磺酰基、环己磺酰基、苯磺酰基、2-吡啶磺酰基等)、氨基(氨基、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丁基氨基、环戊基氨基、苯胺基、2-吡啶基氨基等)、氰基、硝基、磺基、羧基、羟基、草氨酰基等。此外这些基团还可以被这些基团取代。R1x和R2x优选氢原子、1~3个碳原子的烷基,特别优选氢原子。
R3x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取代基的实例可以与上述R1x、R2x相同。优选氢原子、1-3个碳原子的烷基,特别优选氢原子。
X1x表示-S-、-O-或-N(R3x)-,优选-N(R3x)-,特别是-NH-。nx表示2或3,优选2。mx表示1~3的整数,优选1或2,特别优选1。
X2x表示耐扩散基团、卤化银吸附基团或甲硅烷基,耐扩散基团优选碳原子数6以上的脂肪族基团和被导入碳原子数3以上烷基的芳基等。耐扩散性因体系中粘结剂和交联剂的用量而异,通过导入耐扩散基团可以抑制室温状态下体系内的移动距离,提高经时稳定性。耐扩散性的评定方法是,在两端开口的毛细管内放入粘结剂交联,使被检化合物在毛细管的一个开口面上接触存在,用红外分光法、质谱法、同位素法、NMR法等检测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的移动量。通过改变温度和时间可以调查扩散的程度,可以使扩散减慢100倍~1亿倍,但是若扩散性被过分抑制,会损害固有功能,所以导入能使室温下的扩散速度减慢10倍~100万倍左右的基团是适当的。
所说的吸附性基团可以举出芳族基团、含有至少一个硫原子或氮原子的基团、亚烷氧基和羧基。优选的吸附性基团可以举出巯基、硫醚基、硫代脲基、或含氮原子的伯氨基~叔氨基、吡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咪唑基、吡唑基、三唑基、噁唑基、噻唑基、噁二唑基、噻二唑基、四唑基等杂环基团。吸附性基团也可以用测定在卤化银上的吸附量的方法评价。可以测定吸附量的方法是,在含有卤化银的溶液中添加被检物质,测定卤化银过滤后溶液的浓度,算出卤化银上的吸附量。吸附量因卤化银溶液中银离子浓度、卤化银的颗粒形状和粒径而异,但是这里最好是在添加有机银后的卤化银形状、粒径和电位等的条件下测定。优选的实例是,对于含有0.1~10摩尔%碘的平均粒径为10~300纳米的立方晶体、八面体或平板状颗粒的碘溴化银,测定pAg为6~8的条件下,25℃±5℃经过1~48小时放置后卤化银颗粒的吸附量。也可以用不含碘的溴化银颗粒或氯化银颗粒测定。可以判定卤化银颗粒表面积有3~100%被覆盖的计算场合下的吸附性。吸附性试验优选采用未添加色素、染料、稳定剂和灰雾抑制剂的卤化银乳剂测定,但是实际上也可以采用添加了与体系近似的色素、稳定剂和灰雾抑制剂等的卤化银乳剂进行测定。
甲硅烷基可以具体举出被氢原子、羟基、烷基、芳基、卤原子、氨基、甲硅烷氧基、酰氧基、烷氧基或芳氧基取代的甲硅烷基。优选被1~3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的甲硅烷基,更优选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三甲氧基甲硅烷基。
qx表示1~3的整数,优选1或2,更优选1。
Lx表示2~6价连接基团,优选2价连接基团。连接基团的具体实例可以举出亚烷基、亚芳基、杂亚芳基、杂环基团、杂原子(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等)或其任意组合而成的基团。优选碳原子2~4的亚烷基。
以下列出本发明通式(X)表示化合物的具体实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
Figure A0214067000591
(1)-21
NH2CH2CH2NHCH2CH2OH(1)-22
NH2CH2CH2NHCH2CH2CH2NHCH2CH2NH(1)-23
NH2CH2CH2NHCH2CH2NH2 (1)-25
NH2CH2CH2NHCH2CH2COOH
Figure A0214067000601
(1)-27                                (1)-28
NH2(CH2CH2NH)4CH2CH2NH2    NH2(CH2CH2NH)3CH2CH2NH2(1)-29
NH2CH2CH2NH(CH2)11CH3
Figure A0214067000603
在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中,既可以含有单独一种,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省银化剂。而且虽然优选使省银化剂包含在含有有机银盐的感光层中,但是也可以使之包含在相邻的非感光层中。添加量相对于1摩尔非感光性有机银盐来说处于10-5~1摩尔,优选处于10-4~5×10-1摩尔范围内。
可以用任何方法使省银化剂以溶液状态、乳化分散状态、固体微粒分散物状态等包含在涂布液中,也可以是包含在本发明材料中。以溶液形态添加时,可以举出溶解在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甲苯、甲醇或环己酮等低沸点有机溶剂中后添加到涂布液中的方法。以乳化分散状态添加时,可以举出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三甘氨酰磷酸酯、甘油三乙酸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等油状物,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或环己酮等辅助溶剂溶解制成机械乳化分散物后添加到涂布液中的方法。以固体微粒分散物状态,可以举出在适当溶剂中,用球磨机、胶体磨、振动球磨机、砂磨机、喷射式磨机、辊碾机或超声波等将通式(X)表示的化合物粉末分散制成固体分散物添加到涂布液中的方法。此时也可以用保护胶体(例如聚乙烯醇)和表面活性剂(例如三异丙基萘磺酸钠(三个异丙基取代位置不同的混合物)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使水分散物含有防腐剂(例如苯并异噻唑啉酮钠盐)。本发明中优选以溶液形态或固体微粒分散物形态使用省银化剂。
适于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使用的粘结剂,为透明或半透明的,一般是无色品,是形成天然聚合物合成树脂、聚合物、以及共聚物和其他膜的介质,例如有明胶、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乙酸丁酸纤维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酪蛋白、淀粉、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共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苯乙烯-丙烯腈)、共聚(苯乙烯-丁二烯)、聚(乙烯基缩醛)类(例如聚乙烯缩甲醛和聚乙烯缩丁醛等)、聚(酯)类、聚(氨酯)类、苯氧基树脂、聚(偏氯乙烯)、聚(环氧化物)类、聚(碳酸酯)类、聚(醋酸乙烯酯)类、纤维素酯类和聚(酰胺)类等。既可以是亲水性的也可以是非亲水性的。
本发明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感光层中优选的粘结剂,是聚乙烯基缩醛类,特别优选的粘结剂是聚乙烯基缩丁醛。详见后述。此外对上涂层和下涂层,特别是保护层、背涂层等非感光层而言,优选本身是软化温度更高聚合物的纤维素酯类,特别是三乙酰纤维素和乙酸丁酸纤维素等聚合物。必要时可以组合并用两种以上上述粘结剂。
这样的粘结剂可以在有效发挥粘结剂作用的范围内使用。有效范围容易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例如,作为感光层中至少能保持脂肪族羧酸银盐场合下的指标使用的粘结剂与脂肪族羧酸银盐之比,优选处于15∶1~1∶2,特别是8∶1~1∶1范围内。也就是说,感光层中的粘结剂量,优选处于1.5~6克/m2,更优选处于1.7~5克/m2范围内。低于1.5克/m2,未曝光部分的浓度大幅度上升,往往不耐用。
本发明中经100℃以上温度显影处理后的热转变点温度,特征是在46℃以上、200℃以下。本发明中所说的热转变点温度是指用VICAT软化点或环球法表示的数值,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例如EXSTAR6000(精工电子株式会社制造)、DSC220C(精工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DSC-7(パ-キンエルマ-株式会社制造)等,分离热显影后的感光层,测定时指示吸热峰。高分子化合物虽然一般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但是对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而言,由于比感光层用粘结剂树脂的Tg低,所以会出现大吸热峰。针对这种热转变点温度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使这种热转变点温度处于46℃以上和200℃以下,不仅能使所形成涂层的牢固性增加,而且还能使灵敏度、最大浓度和图像保存性等成像特性大幅度提高,因而完成了本发明。
玻璃化转变温度温度(Tg)是由ブランドラツプ等著《聚合物手册》III-139~III-179页(1966年,ワイリ-アンドサン出版社)上记载的方法求出的,粘结剂是共聚物树脂的场合下的Tg由下示求出。
Tg(共聚物)(℃)=v1Tg1+v2Tg2+…+vnTgn
式中,V1、V2…Vn表示共聚物中单体的重量%,Tg1、Tg2…Tgn表示由共聚物中各单体得到的均聚物的Tg(℃)。按照上式计算出的Tg精度为±5℃。
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中,处于支持体上的含有脂肪族羧酸银盐、感光性卤化银颗粒和还原剂等的感光层中所含的粘结剂,可以使用过去公知的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使用Tg为70~105℃,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0的,优选10,000~500,000、聚合度为约50~1000左右的。这样的实例有含有以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醇、马来酸、丙烯酸、丙烯酸酯、偏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丁二烯、乙烯、乙烯基缩丁醛、乙烯基缩乙醛、乙烯基醚等烯属不饱和单体为构成单元的聚合物或共聚物构成的化合物,聚氨酯树脂和各种橡胶系树脂。
此外,还可以举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固化型树脂、尿素树脂、蜜胺树脂、醇酸树脂、甲醛树脂、硅酮树脂、环氧-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等。这些树脂详细记载在朝仓书店发行的《塑料手册》上。对这些高分子化合物并无特别限制,只要所衍生出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处于70~105℃范围内,既可以是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物。
作为包含以这样的烯属不饱和单体为构成单元的聚合物或共聚物,可以举出丙烯酸烷基酯类、丙烯酸芳基酯类、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甲基丙烯酸芳基酯类、氰基丙烯酸烷基酯类、氰基丙烯酸芳基酯类等;其中的烷基、芳基可以被取代,也可以不被取代,具体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环己基、苄基、氯代苄基、辛基、硬脂基、磺基丙基、N-乙基-苯基氨基乙基、2-(3-苯基丙氧基)乙基、二甲基氨基苯氧基乙基、糠基、四氢糠基、苯基、甲苯基、萘基、2-羟基乙基、4-羟基丁基、三乙二醇、二丙二醇、2-甲氧基乙基、3-甲氧基丁基、2-乙酰氧乙基、2-乙酰乙酰氧乙基、2-乙氧基乙基、2-异丙氧基乙基、2-丁氧基乙基、2-(2-甲氧基乙氧基)乙基、2-(2-乙氧基乙氧基)乙基、2-(2-丁氧基乙氧基)乙基、2-二苯基磷酰基乙基、ω-甲氧基聚乙二醇(加成摩尔数n=6)、烯丙基、二甲基氨基乙基甲烷盐酸盐等。
还可以使用下述其他单体等。乙烯基酯类,其具体实例有乙烯基乙酸酯、乙烯基丙酸酯、乙烯基丁酸酯、乙烯基异丁酸酯、乙烯基己酸酯、乙烯基氯代乙酸酯、乙烯基甲氧基乙酸酯、乙烯基苯基乙酸酯、乙烯基安息香酸酯、乙烯基水杨酸酯等;N-取代的丙烯酰胺类、N-取代的甲基丙烯酰胺类以及丙烯酰胺类和甲基丙烯酰胺类:作为N-取代基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叔丁基、环己基、苄基、羟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二甲基氨基乙基、苯基、二甲基、二乙基、β-氰基乙基、N-(2-乙酰乙酰氧乙基)、二丙酮等;烯烃类有:例如二环戊二烯、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氯乙烯、偏氯乙烯、异戊二烯、氯戊二烯、丁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等;苯乙烯类有: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三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异丙基苯乙烯、叔丁基苯乙烯、氯代甲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乙酰氧基苯乙烯、氯代苯乙烯、二氯代苯乙烯、溴代苯乙烯、乙烯基安息香酸甲酯等;乙烯基醚类有:甲基乙烯基醚、丁基乙烯基醚、己基乙烯基醚、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二甲基氨基乙基乙烯基醚等;N-取代的马来酰亚胺类,其中作为N-取代基的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叔丁基、环己基、苄基、正十二烷基、苯基、2-甲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2-氯代苯基等;其他还可以举出丁烯酸丁酯、丁烯酸己酯、衣康酸二甲酯、衣康酸二丁酯、马来酸二乙酯、马来酸二甲酯、马来酸二丁酯、富马酸二乙酯、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二丁酯、甲基乙烯基酮、苯基乙烯基酮、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酮、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N-乙烯基噁唑啉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亚甲基丙二腈、偏氯乙烯等。
其中特别优选的实例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甲基丙烯酸芳基酯类、苯乙烯类等。这样的高分子化合物中,优选具有缩醛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缩醛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因与生成的脂肪族羧酸具有优良相容性而具有显著的防止膜软化效果,因而优选。
具有缩醛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特别优选以下通式(V)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V)
Figure A0214067000651
式中,R51表示烷基、取代烷基、芳基或取代芳基,优选芳基以外的基团。R5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CO R53或-CONH R53。R53与R51同义。
由R51、R52、R53表示的未取代烷基,优选有1~20个碳原子的,更优选有1~6个碳原子的。这些基团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优选直链烷基。这样的未取代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叔戊基、正己基、环己基、正庚基、正辛基、叔辛基、2-乙基己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八烷基等,特别优选甲基或丙基。
未取代芳基优选6~20个碳原子的,例如苯基、萘基等。可以在上述烷基、芳基上取代的基团可以举出例如烷基(例如甲基、正丙基、叔戊基、叔辛基、正壬基、十二烷基等)、芳基(例如苯基等)、硝基、羟基、氰基、磺基、烷氧基(例如甲氧基等)、芳氧基(例如苯氧基等)、酰氧基(例如乙酰氧基等)、酰基氨基(例如乙酰氨基等)、磺酰胺基(例如甲磺酰胺基等)、氨磺酰基(例如甲基氨磺酰基等)、卤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羧基、氨基甲酰基(例如甲基氨基甲酰基等)、烷氧羰基(例如甲氧羰基等)、磺酰基(例如甲基磺酰基等)等。这些取代基有两个以上时,可以相同或不同。取代烷基的总碳原子数优选1~20个,取代芳基的总碳原子数优选6~20个。
R52优选-CO R53(R53是烷基或芳基)、-CONH R53(R53是芳基)。a、b、c是以摩尔(mo1)%表示的各重复单元的质量数值,a为40~86摩尔%,b为0~30摩尔%,c为0~60摩尔%,a+b+c=100摩尔%,特别优选a为50~86摩尔%,b为5~25摩尔%,c为0~40摩尔%。具有a、b、c各组成比的各重复单元既可以仅由同一重复单元构成,也可以由不同重复单元构成。
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氨酯树脂,可以使用结构为聚酯聚氨酯、聚醚聚氨酯、聚醚聚酯聚氨酯、聚碳酸酯聚氨酯、聚酯聚碳酸酯聚氨酯、聚己内酰胺聚氨酯等公知的聚氨酯。这里所示的全部聚氨酯,必要时优选使用在共聚或加成反应中导入由-COOM、-SO3M、-OSO3M、-P=O(OM)2、-O-P=O(OM)2(M表示氢原子或碱金属盐)、-N(R54)2、-N+(R54)3(R54表示烃基,数个R54可以相同或不同)、环氧基、-SH、-CN等中选出的一个以上的极性基团的。这样的极性基团量为10-1~10-8摩尔/克,优选10-2~10-6摩尔/克。除这些极性基团之外,优选在聚氨酯分子末端至少各有一个,合计两个以上羟基。由于羟基与作为固化剂的多异氰酸酯交联而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所以分子中所含数量越多越好。尤其是羟基处于分子末端时,由于与固化剂的反应性强而优选。聚氨酯优选分子末端有三个以上羟基的,特别优选有四个以上羟基的。使用聚氨酯的场合下,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105℃,断裂伸长率为100~2000%,断裂应力为0.5~100N/mm2
由本发明上述通式(V)表示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采用樱田一郎编《醋酸乙烯酯树脂》(高分子化学刊行会,1962年)等上记载的一般合成方法合成。以下列举代表性合成方法实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代表性合成实例。
合成例1:P-1的合成
加入日本合成(株式会社)制造的20克聚乙烯醇(ゴ-セノ-ルGH18)和180克纯水,使聚乙烯醇分散在纯水中后制成10质量%的聚乙烯醇溶液,将其升温到95℃使聚乙烯醇溶解后,冷却到75℃,准备好聚乙烯醇水溶液;再向此聚乙烯醇水溶液中添加1.6克10质量%盐酸作为酸触媒,将其作为滴加溶液A。然后计量丁醛与乙醛摩尔比=1∶1的混合物11.5克,作为滴加溶液B。向装有冷却管和搅拌装置的10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100毫升纯水,在85℃下加热并强烈搅拌,用保温在75℃下的滴液漏斗向其中滴加滴加溶液A和滴加溶液B。在搅拌下经2小时同时滴加。此时注意搅拌速度,在防止析出颗粒熔融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滴加终止后,补加7克10质量%的盐酸酸触媒,在85℃温度下搅拌2小时,使反应充分进行。然后冷却到40℃,用小苏打中和,反复水洗五次后,过滤取出聚合物干燥,得到了P-1。用DSC测定得到P-1的Tg后,Tg为75℃。
表1中记载的其他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也是同样合成的。
作为粘结剂,这些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混合并用。本发明的感光性银盐含有层(优选感光层)中使用上述聚合物作为主要粘结剂。这里所说的“主要粘结剂”是指“上述聚合物在感光性银盐含有层中占全部粘结剂的50质量%以上的状态”。因此,其他聚合物可以在低于全部粘结剂50质量%的范围内混合使用。这些聚合物只要是能使本发明的聚合物溶解的溶剂就无特别限制。更优选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等。
以下说明本发明优选使用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构成。其中表中的Tg是用精工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的数值。
表1
聚合物名称 乙酰基缩醛mol%  缩丁醛mol%   缩乙醛mol%   乙酰基mol%  羟基mol%     Tg(℃)
P-1     6     4     73.7     1.7   24.6     85
P-2     3     7     75.0     1.6   23.4     75
P-3     10     0     73.6     1.9   24.5     110
P-4     7     3     71.1     1.6   27.3     88
P-5     10     0     73.3     1.9   24.8     104
P-6     10     0     73.5     1.9   24.6     104
P-7     3     7     74.4     1.6   24.0     75
P-8     3     7     75.4     1.6   23.0     74
P-9     -     -     -     -   -     60
表1中P-9是ソル-シア株式会社制造的聚乙烯基缩丁醛树脂B-79。
本发明中优选采用上述粘结剂的交联剂实现良好地附膜,已知这样能使显影不均减少,而且还有抑制保存时灰雾产生和显影后生成析出银的效果。
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交联剂,虽然可以使用过去作为卤化银照相感光材料使用的各种交联剂,例如记载在特开昭50-96216上的醛系、环氧系、乙烯亚胺系、乙烯基砜系、磺酸酯系、丙烯酰基系、碳化二亚胺系、硅烷化合物系交联剂,但是优选以下列出的异氰酸酯系化合物、硅烷系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或酸酐。
作为适用的交联剂之一,以下说明由通式(8)表示的异氰酸酯系和硫代异氰酸酯系交联剂。
通式(8)
X2=C=N-L-(N=C=X2)V
式中,V为1或2,L表示烷基、链烯基、芳基或烷芳基,是V+1价的连接基团,X2是氧原子或硫原子。
上述通式(8)表示的化合物中,芳基的芳环可以有取代基。优选取代基的实例,选自卤原子(例如溴原子或氯原子)、羟基、氨基、羧基、烷基和烷氧基。
上述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是至少有两个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类及其加成物(加合物),其具体实例可以举出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有环状基团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苯二异氰酸酯类、萘二异氰酸酯类、联苯异氰酸酯类、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类、三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类、三异氰酸酯类、四异氰酸酯类、这些异氰酸酯的加成物以及这些异氰酸酯与二元或三元的多元醇的加合物。
作为具体实例,可以使用特开昭56-5535号公报10~12页上记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其中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合物在层间粘着得极好,防止层间剥离、图像偏移及气泡发生的能力强。这样的异氰酸酯可以处于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的任何部分。可以添加在例如支持体中(特别在支持体为纸的场合下,可以添加到其胶料组成中)、感光层、表面保护层、中间层、抗晕影层、底层等的支持体感光层侧的任意层中,也可以在这些层中的一层或两层以上内添加。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特征是至少一种交联剂采用多官能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本发明的多官能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是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以上异氰酸酯基或硫代异氰酸酯基而且分子结构中还有芳香族基团的化合物。
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往往经时变黄,不适于图像保存,但是现在发现:通过控制热转变温度,同时使用多官能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其中通过使用上述通式(IH)表示的多官能团芳族异氰酸酯化合物,不变黄,而且抑制图像保存时的微小浓度波动。在本发明上述通式(IH)中,由J1、J2表示的各亚芳基,例如有亚苯基、亚甲苯基、亚萘基等,亚烷基例如有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己基等。由L表示的(V+1)价烷基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等,链烯基有乙烯基、丙烯基、丁二烯基、戊二烯基等,芳基有苯、萘、甲苯、二甲苯等,杂环基团有呋喃、噻吩、二噁烷、吡啶、哌嗪、吗啉等,也可以是这些基团被连接基团结合形成的基团。作为连接基,既可以仅是结合手段,也可以含有碳原子,表示由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磷原子等形成的连接基,例如O、S、NH、CO、SO、SO2、NHCO、NHCONH、PO、PS等。V表示的1以上的整数,优选1~6的整数,更优选1、2或3。
上述通式(IH)表示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如下。
Figure A0214067000711
这样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处于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的任何部分。可以添加在例如支持体中(特别在支持体为纸的场合下,可以使之包含在其胶料组成中)、感光层、表面保护层、中间层、抗晕影层、底层等的支持体感光层侧任意层中,也可以在这些层中的一层或两层以上内添加。
此外,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硫代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也可以使用具有与上述异氰酸酯类对应的硫代异氰酸酯结构的化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上述交联剂量,相对于1摩尔银而言处于0.001~2摩尔,优选0.005~0.5摩尔范围内。
可以包括在本发明中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硫代异氰酸酯化合物,优选具有上述交联剂作用的化合物,上述通式中v为0,即即使是仅有一个该官能团的化合物也能获得良好结果。
可以在本发明中作交联剂使用的硅烷化合物实例,可以举出在特愿2000-077904中记载的通式(1)或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
在这些通式中,R1、R2、R3、R4、R5、R6、R7和R8表示可以分别被取代的1~3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甲基、乙基、丁基、辛基、十二烷基、环烷基等)、链烯基(丙烯基、丁烯基、壬烯基等)、炔基(乙炔基、双乙炔基、苯基乙炔基等)、芳基或杂环基团(苯基、萘基、四氢吡喃基、吡啶基、呋喃基、硫代苯基、咪唑基、噻唑基、噻二唑基、噁二唑基等),作为取代基也可以有吸电子取代基和/或给电子取代基。
从R1、R2、R3、R4、R5、R6、R7和R8选出的取代基中优选至少一个是耐扩散性基或吸附性基,特别优选R2是耐扩散性基或吸附性基。
其中耐扩散性基也叫作镇定基,优选被导入碳原子数6以上的脂肪族基团或碳原子数3以上的烷基的芳基。耐扩散性因粘结剂和交联剂用量而异,通过导入耐扩散性基团可以抑制室温状态下分子内的移动距离,能抑制经时反应。
可以作交联剂用的环氧化合物,可以是有一个以上环氧基的,环氧基数目、分子量和其他均不受限制。环氧基优选通过醚键或亚氨键作为缩水甘油基而含在分子中的。而且环氧化合物也可以是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等,分子内存在的环氧基数目通常为1~约10个,优选2~4个。环氧化合物是聚合物的场合下,可以是均聚物或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Mn的特别优选范围是2000~20000左右。
环氧化合物优选以下通式(9)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9)
通式(9)中由R90表示的亚烷基的取代基,优选从卤原子、羟基、羟基烷基或氨基中选出的基团。而且由R90表示的连接基中优选有酰胺连接部分、醚连接部分、硫醚连接部分。由X9表示的二价连接基优选-SO2-、-SO2NH-、-S-、-O-或-N R91-。其中R91是1价基团,优选是吸电子基团。
这些环氧化合物可以仅用一种或两种以上并用。其添加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处于1×10-6~1×10-2摩尔/m2范围内,更优选处于1×10-5~1×10-3摩尔/m2范围内。
环氧化合物可以添加在感光层、表面保护层、中间层、抗晕影层、底层等支持体感光层侧的任意层中,也可以在这些层中的一层或两层以上之内添加。而且还可以同时添加在与支持体感光层对侧的任意层内。此外对于两面存在感光层类型的感光材料而言,可以是任一层。
酸酐是由以下结构式表示的、至少有一个酸酐基的化合物。
-CO-O-CO-
酸酐可以有一个以上这样的酸酐基,酸酐基的数目、分子量和其他均不受限制,优选通式(B)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B)中,Z表示形成单环或多环所需的原子组。这些环系可以取代或未取代。取代基的实例包括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己基)、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辛氧基)、芳基(例如苯基、萘基、甲苯基)、羟基、芳氧基(例如苯氧基)、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丁硫基)、芳硫基(例如苯硫基)、酰基(例如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磺酰基(例如甲磺酰基、苯磺酰基)、酰基氨基、磺酰胺基、酰氧基(例如乙酰氧基、苄酰氧基)、羧基、氰基、磺基和氨基。作为取代基最好是不含卤原子的取代基。
这些酸酐也可以仅用一种或两种以上并用。关于其添加量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处于1×10-6~1×10-2摩尔/m2范围内,更优选处于1×10-5~1×10-3摩尔/m2范围内。
本发明中酸酐可以添加到感光层、表面保护层、中间层、抗晕影层、底层等支持体感光层侧的任意层中,也可以在这些层中的一层或两层以上内添加。而且还可以添加在与上述环氧化合物同一层内。
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由于热显影处理而能形成照相图像,所以,优选在通常(有机)粘结剂基体中,以分散状态含有可以还原的银盐(脂肪族羧酸银盐)、感光性卤化银颗粒、还原剂以及必要时添加的调整银的色调用的调色剂。
适用的调色剂公开在RD17029号、US4,123,282、US3,994,732、US3,846,136和US4,021,249中。特别优选的调色剂是酞嗪酮或酞嗪与苯二甲酸、苯二甲酸酐类的组合。
其中关于过去医疗诊断用输出图像的色调,就X射线照片的观察者来说,可以说冷色调的图像格调容易得到记录图像的更确切诊断观察结果。这里所谓冷色调是指纯黑或黑图像带有青色的青黑色调,而所谓暖色调是指黑图像带有褐色的暖黑色调。
关于色调的术语“更冷色调”和“更暖色调”,可以由最低浓度Dmin和光学浓度D=1.0时的色相角hab求出。色相角hab可以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1976年推荐的、作为在认知上具有几乎均等步调的色空间的L*a*b*色空间的色坐标a*、b*,按照下示求出:
    hab=tan-1(b*/a*)
本发明中优选的hab范围为180°<hab<270°,更优选200°<hab<270°,最好为220°<hab<260°。
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的表层中(即使在感光层侧,或者在夹住支持体感光层的对侧设置非感光层的场合下),优选含有防止显影前的处理和热显影后图像划伤用的罩面剂,其含量优选占粘结剂质量的0.1~30%。
罩面剂材料可以是无机物或有机物。无机物例如可以使用第330,158号瑞士专利等上记载的氧化硅,第1,296,995号德国专利上记载的玻璃粉,第1,173,181号英国专利上记载的碱土金属或镉、锌等的碳酸盐作为罩面剂。有机物例如可以使用US2,322,037上记载的淀粉,第625,451号比利时专利和第981,198号英国专利等上记载的淀粉衍生物,特公昭44-3643号等上记载的聚乙烯醇,第330,158号瑞士专利等上记载的聚苯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US3,079,257号记载的聚丙烯腈,US3,022,169等上记载在聚碳酸酯等等作为有机罩面剂。
罩面剂优选平均粒径为0.5~10微米的,更优选1.0~8.0微米的。颗粒粒度分布的波动系数优选50%以下,更优选40%以下,特别优选30%以下的罩面剂。
其中颗粒粒度分布的波动系数,是下式表示的数值:
(粒径的标准偏差)/(粒径的平均值)×100
本发明罩面剂的添加方法,可以采用事先将其分散在涂布液中涂布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涂布液涂布后、干燥结束前将罩面剂喷雾的方法。而且添加数种罩面剂的场合下,也可以两种方法并用。
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用的支持体材料,可以举出各种高分子材料、玻璃、毛织物、棉布、纸、金属(例如铝等)等,但是作为信息记录材料处理上具有挠曲性的片材或者能够在辊上加工的材料都是适用的。因此,作为本发明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中的支持体,优选塑性膜(例如乙酸纤维素膜、聚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酰胺膜、聚酰亚胺膜、纤维素三乙酸酯膜或聚碳酸酯膜等),本发明中特别优选双向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支持体厚度为50~300微米左右,优选70~180微米。
本发明中为了改善带电性,可以使构成层中含有金属氧化物和/或导电聚合物等导电化合物。虽然可以使任何层含有导电化合物,但是优选使之包含在底层、背衬层、感光层和底层之间的层等之中。本发明中优选使用US5,244,773号第14~20栏记载的导电化合物。
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在支持体上有至少一层感光层。虽然可以在支持体上仅仅形成感光层,但是优选在感光层上至少有一层非感光层。例如,优选在感光层上设置保护感光层用的保护层,或者设置防止支持体反面感光材料间或者与感光材料辊间粘附的背面涂层。这些保护层和背面涂层使用的粘结剂,具有比热显影层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一些难于被擦伤和产生变形的聚合物,例如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等聚合物,可以从上述粘结剂中选择。其中为了扩大曝光宽容度,就本发明而言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在支持体一侧设置两层以上感光层,或者在支持体两侧各设置一层以上感光层。
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中,优选在感光层同侧或对侧设置过滤层,或者使感光层中含有染料或颜料,以便控制透过感光层的光线量或者控制波长分布。
所用的染料,可以根据感光材料的感色性能使用吸收各种波长范围的光线的公知化合物。
例如,使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作为红外线成像记录材料的场合下,优选使用特愿平11-255557号公报上记载的具有硫代吡喃鎓核的角鲨鎓染料(スクアリリウム染料)(本说明书中叫作硫代吡喃鎓角鲨鎓染料)以及具有吡喃核的角鲨鎓染料(本说明书中叫作吡喃鎓角鲨鎓染料),或者与角鲨鎓染料类似的硫代吡喃鎓クロコニウム染料或吡喃鎓クロコニウム染料。
此外,具有角鲨鎓核的化合物,是在分子结构中具有1-环丁烯-2-羟基-4-酮的化合物,而具有クロコニウム核的化合物是分子中具有1-环戊烯-2-羟基-4,5-二酮的化合物。其中羟基也可以解离。以下在本说明书中为方便起见将这些染料统称为角鲨鎓染料。
其中作为染料还优选特开平8-201959号公报中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优选形成如下:将上述各构成层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制成涂布液,将这些涂布液数种同时重叠涂布后,进行加热处理。这里所说的“数种同时重叠涂布”,是指制备各构成层(例如感光层、保护层)的涂布液,将其涂布在支持体上时不是反复各层分别涂布和干燥的操作,而是在同时进行多层涂布而且干燥工序也能同时进行的状态下形成各构成层的一种操作方法。也就是说,当下层中全部溶剂的残存量降低到70%以下之前,就可以设置上层。
对于各构成层数种同时重叠涂布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采用棒涂法、幕涂法、浸涂法、气刀涂法、料斗涂布法、挤压涂布法等公知方法。这些方法中优选被称为挤压涂布法的前计量型涂布法。该挤压涂布法不象滑动涂布法那样在滑动面上挥发,所以适于精密涂布和有机溶剂涂布。这种涂布方法虽然是就有感光层的一侧说明的,但是在设置背面涂层时,与底层一起同时涂布的场合也是同样的。
本发明中涂布银量优选根据银盐光热敏成像材料的目的适当选择,作医疗用图像的场合下,优选0.1克/m2以上、2.5克/m2以下,更优选0.5克/m2以上、1.5克/m2以下。在该涂布银量内,来源于卤化银的银量,优选占总银量的2~18%,更优选占3~15%。
本发明中0.01微米以上(换算成相当于球的粒径)卤化银颗粒的涂布密度,优选处于1×1014个/m2以上、1×1018个/m2以下,更优选1×1015个/m2以上、1×1017个/m2以下。
此外本发明脂肪族羧酸银盐的涂布密度,相对于每个0.01微米以上(换算成相当于球的粒径)卤化银颗粒,优选处于10-17克以上、10-15克以下,更优选10-16克以上、10-14克以下。
在上述范围内的条件下涂布的场合下,从涂布一定银量所相当的银图像的光学最高浓度,即银遮盖力(covering power)及银图像的色调等观点来看,可以得到良好结果。
本发明中显影条件随所使用的仪器、装置或手段而变化,在典型适用的高温下,图像模板曝光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同时被加热。曝光得到的潜像,在中等高温下(例如大约100~200℃)经过足够时间(一般约为1秒~2分),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因被加热而能显影。加热温度在100℃以下短时间内不能获得足够图像浓度,而200℃以上时因粘结剂熔融而转印到导辊上,不仅对图像本身,而且对输送性和显影仪等也会产生有害影响。加热下由于脂肪族羧酸银盐(氧化剂作用)与还原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形成银图像。此反应过程在断绝外部水等处理液一切供给的条件下进行。
加热器、装置和手段,可以采用电热板、熨斗、加热辊、使用碳或白色氧化钛等的热发生器等典型加热手段进行。优选的加热方法是,本发明的设有保护层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使其具有保护层的面与加热手段接触进行加热处理,但是从能进行均一加热或者从热效率和操作性等观点来看,更优选一边使该面与热辊接触一边输送的热处理方式显影。
本发明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的曝光,最好采用与赋予该感光材料的感色性相对应的适当光源。例如在使该感光材料被红外线感光的场合下,虽然也可以使用红外区域内任何光源,但是更优选使用激光功率强的,从能使感光材料透明的观点来看,更优选使用红外半导体激光器(780nm、820nm)。
本发明中优选利用激光扫描曝光法进行曝光,该曝光法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例如作为第一优选方法,可以举出采用感光材料的曝光面与扫描激光所成的角度实质上不垂直的激光扫描曝光机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实质上不垂直”是指,在激光扫描中最接近垂直的角度优选为55度以上、88度以下,更优选为60度以上、86度以下,特别优选为65度以上、84度以下,最好为70度以上、82度以下。
激光在感光材料上扫描时,激光束照射在感光材料曝光面上的光斑的直径,优选处于200微米以下,更优选处于100微米以下。这从光斑直径小能减小激光入射角垂直方向偏移角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其中激光束光斑直径的下限为10微米。通过这样进行激光扫描曝光,能够减小干涉条纹不均的产生等反射光线造成的图像质量劣化。
作为第二方法,本发明中的曝光也优选采用产生纵向多束扫描激光的激光扫描曝光机进行。与纵向单束扫描激光相比,能减少干涉条纹不均现象的发生。
为实现纵向多束化,可以采用利用复合波产生的反射光线高频叠加的方法。其中所谓“纵向多束”是指曝光波长是非单一的,曝光波长的分布通常在5nm以上,优选10nm以上。对曝光波长分布的上限并无特别限制,通常为60nm左右。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种方式的图像记录方法中,扫描曝光用的激光器可以根据用途并用或适当选用通常众所周知的红宝石激光器、YAG激光器和玻璃激光器等固体激光器,HeNe激光器、Ar离子激光器、Kr离子激光器、CO2激光器、CO激光器、HeCd激光器、N2激光器、エキシマ激光器等气体激光器,InGaP激光器、AlGaAs激光器、GaAsP激光器、InGaAs激光器、IhAsP激光器、CdSnP2激光器、GaSb激光器等半导体激光器,化学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等,但是从维护和光源大小等问题来看,其中优选使用波长600~1200nm的半导体激光器。对于激光成像仪和激光成像中心使用的激光器而言,对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扫描时该材料曝光面上形成的光束光斑直径,一般而言短轴直径和长轴直径分别处于5~75微米和5~100微米范围内,激光扫描速度,可以根据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固有的激光振动波长的灵敏度和激光功率,对每种感光材料设定出最佳值。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制。
实施例1
《支持体的制作》
对着色为青色浓度0.17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基片(厚度175微米)的一个表面实施0.5千伏·安·分钟/米2电晕放电后,在其上用下述底涂液A涂布底层a,使干燥膜厚度达到0.2微米。进而对另一表面同样实施0.5千伏·安·分钟/米2电晕放电后,在其上用下述底涂液B涂布底层b,使干燥膜厚度达到0.1微米。然后在具有由数个辊构成的膜输送装置的热处理炉中,在130℃下进行15分钟热处理。
(底涂液A)
将270克由30质量%的丙烯酸正丁酯、20质量%的丙烯酸叔丁酯、25质量%的苯乙烯和25质量%的2-羟基乙基丙烯酸酯制成的共聚物胶乳(固形分30%)、0.6克表面活性剂(UL-1)和0.5克甲基纤维素混合。接着向100克水中添加1.3克氧化硅颗粒(サイロイド 350,富士シリシア株式会社出品),加入经超声波分散机(ALEX公司出品,Ultrasonic Generator,频率25kHz,600W)分散处理30分钟的分散液,最后用水加至1000毫升,制成底涂液A。
(胶体氧化锡分散液的制备)
将65克氯化锡水合物溶解在2000毫升水/乙醇混合液中,制成均匀溶液。接着将其煮沸,得到共沉淀物。用倾析法取出生成的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数次。在洗涤沉淀物的蒸馏水中滴加硝酸银,确认没有氯离子反应后,向洗净的沉淀物中添加蒸馏水,使总量达到2000毫升。进而添加40毫升30%的氨水,加热水溶液将容积浓缩至470毫升,制成胶体状氧化锡分散液。
(底涂液B)
将37.5克上述胶体状氧化锡分散液,3.7克由20质量%的丙烯酸正丁酯、30质量%的丙烯酸叔丁酯、27质量%的苯乙烯和28质量%的2-羟基乙基丙烯酸酯制成的共聚物胶乳(固形分30%),14.8克由40质量%的丙烯酸正丁酯、20质量%的苯乙烯和40质量%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制成的共聚物胶乳(固形分30%),以及0.1克表面活性剂(UL-1)混合,用水加至1000毫升制成涂布液B。
UL-1
《背面涂布》
一边搅拌830克甲基乙基酮(MEK),一边添加84.2克乙酸丁酸纤维素(Eastman Chmical公司出品,CAB381-20)和4.5克聚酯树脂(Bostic公司出品,VitelPE2200B),使之溶解。接着向溶解得到的溶液中添加0.30克红外染料1,进而添加溶解在43.2克甲醇中的4.5克F系活性剂(旭硝子株式会社出品,サ-フロン KH40)和2.3克F系活性剂(大日本油墨株式会社出品,メガフアツグF120K),充分搅拌至溶解。最后添加用溶解型均质机分散在甲基乙基酮中的浓度为1质量%的氧化硅759(W.R.Grace公司出品,シロイド 64X6000)并搅拌,制成背面用涂布液。
红外染料1
Figure A0214067000822
挤出涂布这样制备的背面涂布液并干燥,使上述底层b上形成3.5微米厚度干燥膜。用干燥温度100℃、露点温度10℃的干燥风干燥5分钟。
《感光性卤化银乳剂A的制备》溶液(A1)
苯基氨基甲酰基化的明胶                   88.3克
化合物(A)(10%甲醇水溶液)                10毫升
溴化钾                                   0.32克
用水稀释至5429毫升溶液(B1)
0.67摩尔/升硝酸银水溶液              2635毫升溶液(C1)
溴化钾                               51.55克
碘化钾                               1.47克
用水稀释至660毫升溶液(D1)
溴化钾                               154.9克
碘化钾                               4.41克
氯化铟(1%溶液)                      0.93毫升
用水稀释至1982毫升溶液(E1)
0.4摩尔/升溴化钾水溶液       下记银电位控制量溶液(F1)
氢氧化钾                             0.71克
用水稀释至20毫升溶液(G1)
56%乙酸水溶液                       18.0毫升溶液(H1)
无水碳酸钠                           1.72克
用水稀释至151毫升
化合物(A):
HO(CH2CH2O)n(CH(CH3)CH2O)17(CH2CH2O)mH
                          (m+n=5~7)
使用特公昭58-58288和特公昭58-58289号公报所示的混合搅拌机,利用同时混合法,在控制温度为30℃和pAg8.09的条件下,于4分45秒内将1/4量溶液(B1)和全量溶液(C1)添加到溶液(A1)之中,以形成核。1分钟后,添加全量溶液(F1)。此期间用水溶液(E1)适当调整pAg。经过6分钟后,利用同时混合法,在控制温度为30℃和pAg8.09的条件下,于14分15秒内添加3/4量溶液(B1)和全量溶液(D1)。搅拌5分钟后降温到40℃,添加全量溶液(G1),使卤化银乳剂沉降。除去上清液至剩余2000毫升沉降部分,加入10升水,搅拌后再次使卤化银乳剂沉降。除去上清液至剩余1500毫升沉降部分,再加入10升水,搅拌后使卤化银乳剂沉降。除去上清液至剩余1500毫升沉降部分后,加入溶液(H1),升温至60℃,再搅拌120分钟。最后调整pH至5.8,添加水,使对于每摩尔银,水量为1161克,得到乳剂。
这种乳剂是平均粒径为0.040微米,粒度波动系数为12%,[100]面比率为92%的单分散立方体碘溴化银颗粒。
接着在上述乳剂中添加240毫升硫增感剂S-5(0.5%甲醇溶液),再添加相当于该增感剂1/20摩尔的金增感剂Au-5,在55℃下搅拌120分钟,实施化学增感。将其作为感光性卤化银乳剂A。
《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A的制备》
80℃下将130.8克二十二烷酸、67.7克二十烷酸、43.6克硬脂酸和2.3克棕榈酸溶解在4720毫升纯水中。进而添加540.2毫升1.5M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6.9毫升浓硝酸后,冷却到55℃,得到了脂肪酸钠溶液。使该脂肪酸钠溶液温度保持在55℃条件下,加入45.3克上述感光性卤化银乳剂A和纯水450毫升后,搅拌5分钟。
然后在2分钟内添加702.6毫升1M硝酸银溶液,搅拌10分钟,得到了脂肪族羧酸银盐分散物。其后将得到的脂肪族羧酸银盐分散物移入水洗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后静置,使脂肪族羧酸银盐分散物上浮分离,除去下方的水溶性盐类。然后用排水导电率降至50μS/cm的去离子水水洗,反复排水,离心分离后,用气流式干燥机闪速喷射干燥机(株式会社セイシン企业制造),借助于氮气气氛和干燥机入口热风温度的操作条件,将得到的滤饼状脂肪族羧酸银盐干燥至含水率降为0.1%,得到了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A。使用红外线水分计测定了脂肪族羧酸银盐组合物的含水率。
《预分散液A的制备》
将14.57克聚乙烯基缩丁醛树脂P-9溶解在1457克甲基乙基酮中,一边用VMA-GETZMANN公司出品的DISPERMAT CA-40M型溶解器搅拌,一边缓缓添加500克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A,充分混合后制成预分散液A。
《感光性乳剂分散液A的制备》
用泵将预分散液A供给充填了占内容积80%的0.5毫米直径氧化锆细珠(东丽株式会社出品,トレセラム)的DISPERMAT SL-C12EX型介质分散机(VMA-GETZMANN公司出品)中,使机内滞留时间达到1.5分钟,在磨机圆周速度为8米/秒下进行分散,制成感光性乳剂分散液A。
《稳定剂液的制备》
将1.0克稳定剂1和0.31克醋酸钾溶解在4.97克甲醇中,制成稳定剂液。
《红外增感色素液A的制备》
在黑暗处,将19.2毫克红外增感色素1、1.488克2-氯代安息香酸、2.779克稳定剂2和365毫克5-甲基-2-巯基苯并咪唑溶解在31.3毫升MEK中,制成红外增感色素液A。
《添加液a的制备》
将作显影剂用的27.98克1,1-双(2-羟基-3,5-二甲基苯基)-3,5,5-三甲基己烷(显影剂A)和1.54克4-甲基邻苯二甲酸及0.48克上述红外染料1溶解在110克MEK中,制成添加液a。
《添加液b的制备》
将3.56克灰雾防止剂2和3.43克酞嗪溶解在40.9克MEK中制成添加液b。
《感光层涂布液A的制备》
在惰性气氛(97%氮气)下,一边搅拌上述感光性乳剂分散液A(50克)和15.11克MEK,一边在21℃保温,加入390微升灰雾防止剂1(10%甲醇溶液),搅拌1小时。再加入494微升溴化钙(10%甲醇溶液),搅拌20分钟。接着添加167毫升稳定剂液搅拌10分钟后,添加1.32克上述红外增感色素液A,搅拌1小时。然后降温至13℃,再搅拌30分钟。在13℃保温下添加13.31克作粘结剂用的聚乙烯基缩乙醛树脂P-1,搅拌30分钟后,添加1.084克四氯代邻苯二甲酸(9.4质量%的MEK溶液),搅拌15分钟。再一边继续搅拌,一边依次添加12.43克添加液a、1.6毫升DesmodurN3300/モ-ベイ公司出品的脂肪族异氰酸酯(10%MEK溶液)和4.27克添加液b,搅拌后得到感光层涂布液A。
《罩面剂分散液的制备》
将7.5克乙酸丁酸纤维素(Eastman Chemical公司出品的CAB171-15)溶解在42.5克MEK中,向其中添加5克碳酸钙(SpecialityMinerals公司出品,Super-Pflex200),在分散型均质机中以8000转/分钟速度分散30分钟,制成罩面剂分散液。
《表面保护层涂布液的制备》
一边搅拌865克MEK(甲基乙基酮),一边添加96克乙酸丁酸纤维素(Eastman Chemical公司出品的CAB171-15)、4.5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罗姆&哈斯公司出品,パラロイド A-21)、1.5克乙烯基砜化合物(VSC)、1.0克苯并三唑和1.0克F系活性剂(旭硝子株式会社出品,サ-フロン KH40),使之溶解。进而添加30克上述罩面剂分散液搅拌,制成表面保护层涂布液。
S-5
Au-5
Figure A0214067000862
稳定剂1
灰雾防止剂1
稳定剂2
灰雾防止剂2
Figure A0214067000873
VSC
Figure A0214067000874
红外增感色素1
《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样品101的制备》
用公知的挤压型涂布机,在上述底层a上同时重叠涂布感光层涂布液A和表面保护层涂布液,制成样品101。涂布操作进行到感光层涂布银量为1.5克/米2、表面保护层干燥后膜厚为2.5微米为止。然后用干燥温度75℃和露点温度10℃的干燥风干燥10分钟,得到了样品101。
除了将感光层涂布液A中的显影剂(添加液a中的对照显影剂)和粘结剂树脂P-1改变为表2中记载的以外,与样品101同样操作,制成样品102~122。
《曝光和显影处理》
用经高频叠加波长800~820nm的纵向多束化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曝光源的曝光机,从按照上述制备的样品的乳剂面一侧进行激光扫描曝光。此时,在样品曝光面与曝光激光间角度成75度下形成图像(与该角度成90度的场合相比,可以得到不均较小且具有意想不到的鲜明性的良好图像)。
然后,使用具有加热鼓的自动显影仪,使样品的保护层与加热鼓表面接触,在110℃下热显影15秒钟。此时的曝光和显影是在23℃和50%相对湿度的室内进行的。用浓度计进行了得到图像的评价。测定结果用灵敏度(与未曝光部分相比,浓度高1.0所需曝光量之比的倒数)、灰雾和最高浓度进行评价,表2示出的是以样品101的灵敏度和最高浓度为100的相对值。
《热转变点温度的测定》
用各自的丝棒在同一条件下,于聚四氟乙烯(R)板上涂布与上述具有同一组成的感光层涂布液A和表面保护层涂布液,使之干燥后,在能获得最高浓度的条件下同样曝光、显影后,从聚四氟乙烯(R)板上剥离涂敷的构成层。将剥离的大约10毫克样品装入平底铝锅中,用差示扫描量热计(精工电子株式会社制造,EXSTAR 6000),按照JISK 7121测定了各样品的热转变点温度。测定时的温升条件为:以10℃/分钟速度在0~200℃范围内升温,冷却至0℃的速度为20℃/分钟,此操作反复两次,求出了热转变点温度。
《显影前保存性评价》
在下面记载的两种条件下将各样品保存10日后,分别采用与灵敏度测定同样的方法进行曝光、显影后,评价了得到图像的灵敏度,由下式求出了各样品的条件B相对于条件A的最小浓度(Dmin)和灵敏度变化率,以其作为经时保存性的尺度。
条件A:25℃,55%RH
条件B:40℃,80%RH
变化率=条件B下的最小浓度或灵敏度/条件A下的最小浓度或
        灵敏度×100(%)
《显影后的图像保存性评价》
如下测定一定条件下的最小浓度和最高浓度变化率,评价显影后的图像保存性。
(1)最小浓度(Dmin)变化率的测定
将采用与上述灵敏度测定同样方法制备的各热显影处理后的样品,置于45℃和55%RH环境下,配置市售的白色荧光灯使样品表面上的照度达到500勒克斯,连续照射3日。分别测定了荧光灯照射后的样品最小浓度(D2)和荧光灯未照射样品的最小浓度(D1),由下式计算出灰雾浓度变化率(%)。
最小浓度变化率=D2/D1×100(%)
(2)最高浓度(Dmax)变化率的测定
将与上述最小浓度变化率测定同样方法制备的各热显影处理后的样品,在25℃和45℃环境下放置3日后,测定了最高浓度的变化,用下记方法测定图像浓度变化率,作为图像保存性的尺度。
图像浓度变化率=45℃下保存样品的最高浓度/25℃下保存样品
                的最高浓度×100(%)
《色相角的测定》
色相角hab的测定,以CIE规定的常用光源D65作测色用光源,在2°视野范围内用分光测色仪CM-508d(ミノルタ株式会社出品)测定求出显影处理后样品的最小浓度部分和光学浓度1.0的部分。
表2
  样品编号 显影剂    感光层粘结剂   感光层热转变点温度(℃) 灰雾    相对灵敏度  最高浓度(相对值)      显影前保存性   色相角hab      显影后保存性 备注
   Dmin变化率(%)   灵敏度变化率(%)     Dmin变化率(%)    Dmax变化率(%)
  101     A     P-1     55   0.220     100     100     150     75     150     150     85  对照
  102     1-3     P-1     55   0.200     110     120     117     92     215     115     95 本发明
  103     1-3     P-2     50   0.202     110     125     115     93     214     112     92 本发明
  104     1-3     P-4     58   0.195     105     120     113     95     214     107     95 本发明
  105     1-14     P-1     55   0.203     110     120     115     93     210     108     98 本发明
  106     1-24     P-1     54   0.195     100     105     103     99     250     110     95 本发明
  107     A     P-9     44   0.242     95     92     175     65     130     165     82  对照
  108     1-3     P-9     44   0.210     100     104     119     90     205     117     89 本发明
  109     1-14     P-9     44   0.212     103     103     120     89     205     118     88 本发明
  110     1-24     P-9     43   0.209     105     104     118     88     238     118     90 本发明
  111     1-28     P-1     55   0.196     105     128     107     95     235     107     93 本发明
  112     1-31     P-1     55   0.198     107     127     107     96     230     107     96 本发明
  113     1-39     P-1     55   0.197     108     127     106     94     230     106     97 本发明
  114     1-47     P-1     55   0.197     109     129     107     95     240     108     95 本发明
  115     A/1-24     P-4     57   0.197     110     130     103     98     245     107     96 本发明
  116     A/1-28     P-4     58   0.199     110     128     104     97     245     108     97 本发明
  117     1-45     P-5     62   0.200     106     126     109     96     255     107     97 本发明
  118     1-55     P-6     63   0.201     107     127     110     95     260     109     96 本发明
  119     1-53     P-7     50   0.201     105     125     110     95     260     105     97 本发明
  120     1-60     P-8     49   0.203     103     126     110     95     255     108     97 本发明
  121     1-61     P-3     66   0.205     102     125     109     96     250     110     97 本发明
  122     1-28     P-9     43   0.212     99     107     120     88     210     116     90 本发明
并用两种显影剂的场合下的二者质量比为1∶1。
表2中数据说明,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与对照相比,灵敏度为同等以上,灰雾低,显影处理前保存性和显影处理后图像保存性均优良。而且本发明样品的CIE规定的色相角值也超过180°且低于270°,具有冷色调图像格调,可以获得作诊断图像用的具有适当输出的图像。
实施例2
除以下所示的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了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
《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B的制备》
80℃下将104.6克二十二烷酸、54.2克二十烷酸、34.9克硬脂酸和1.8克棕榈酸溶解在4720毫升纯水中。进而添加432.2毫升1.5M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5.5毫升浓硝酸后冷却到55℃,得到了脂肪酸钠溶液。使该脂肪酸钠溶液温度保持在55℃条件下,加入36.2克上述感光性卤化银乳剂A和纯水450毫升后,搅拌5分钟。
然后在2分钟内添加562.1毫升1M硝酸银溶液,搅拌10分钟,得到了脂肪族羧酸银盐分散物。以下与实施例1的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A同样方式,制备了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B。
《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C的制备》
80℃下将130.8克二十二烷酸、67.7克二十烷酸、43.6克硬脂酸和2.3克棕榈酸溶解在4720毫升纯水中。进而添加540.2毫升1.5M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6.9毫升浓硝酸后,冷却到55℃,得到了脂肪酸钠溶液。使上述脂肪酸钠溶液温度保持在55℃条件下,加入347毫升叔丁醇,搅拌20分钟后添加45.3克上述感光性卤化银乳剂A和纯水450毫升后,搅拌5分钟。
以下采用与实施例1的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A同样方式,制备了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C。
《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D的制备》
80℃下将130.8克二十二烷酸、67.7克二十烷酸、32.2克硬脂酸、2.3克棕榈酸和17.0克异二十烷酸溶解在4720毫升纯水中。进而添加540.2毫升1.5M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6.9毫升浓硝酸后冷却到55℃,得到了脂肪酸钠溶液。将上述脂肪酸钠溶液温度保持在55℃,加入45.3克上述感光性卤化银乳剂A和纯水450毫升后,搅拌5分钟。
以下采用与实施例1的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A同样方式,制备了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D。
《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E的制备》
80℃下将130.8克二十二烷酸、67.7克二十烷酸、37.6克硬脂酸、2.3克棕榈酸和6.0克油酸溶解在4720毫升纯水中。进而添加540.2毫升1.5M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6.9毫升浓硝酸后冷却到55℃,得到了脂肪酸钠溶液。将上述脂肪酸钠溶液温度保持在55℃下,加入45.3克上述感光性卤化银乳剂A和纯水450毫升后,搅拌5分钟。
以下采用与实施例1的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A同样方式,制备了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E。
《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F的制备》
80℃下将130.8克二十二烷酸、67.7克二十烷酸、43.6克硬脂酸、2.3克棕榈酸和1.5克聚乙烯醇(クラレ株式会社出品的PVA-205)溶解在4720毫升纯水中。进而添加540.2毫升1.5M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6.9毫升浓硝酸后冷却到55℃,得到了脂肪酸钠溶液。将上述脂肪酸钠溶液温度保持在55℃下,加入45.3克上述感光性卤化银乳剂A和纯水450毫升后,搅拌5分钟。
以下采用与实施例1的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A同样方式,制备了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F。
《预分散液B~F的制备》
除了改变成粉末状脂肪族羧酸银盐B~F之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方式制备。
《感光性乳剂分散液B~F的制备》
除了变成预分散液B~F之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方式制备。
《感光层涂布液B~F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感光层涂布液A同样,用感光性乳剂分散液B~F,制备了感光层涂布液B~F。
《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样品201的制备》
采用感光层涂布液A和实施例1的表面保护层涂布液,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了样品201。
除了将感光层涂布液中的显影剂(添加液a中的显影剂)和感光性乳剂分散液变更为表3记载的之外,与样品201同样制备了样品202~223。
其中各样品都使用P-1作为感光层涂布液中的粘结剂树脂,将感光层的热转变温度调整到约55℃。
《脂肪族羧酸银盐粒径和厚度的测定》
将分散后的脂肪族羧酸银盐稀释后分散在带碳支持膜的幻灯片上,用透过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出品的2000FX型)直接在5000倍放大倍数下摄影,用扫描仪以数字形式读取负像,用LUZEXIII型图像处理装置(ニコレ株式会社出品)测定300个粒径,求出平均值。
接着为求出厚度,用粘结剂将涂布在支持体上的感光层粘贴在支架上,沿着与支持体面垂直的方向用金刚石刀具制成厚度0.1~0.2微米的超薄切片。将此超薄切片支持在铜网上,利用辉光放电转移到亲水化的碳膜上,用液氮冷却到-130℃以下的条件下用上述透过式电子显微镜在5,000~40,000放大倍数下观察明亮视野,将图像记录在胶片上。利用LUZEXIII型图像处理装置(ニコレ株式会社出品)测定300个这种图像的厚度,求出其平均值。
曝光、显影处理和各种评价均是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的。
表3
样品编号 显影剂  感光性乳剂分散液  脂肪族羧酸银粒径/厚度(μm) 灰雾  相对灵敏度   最高浓度(相对值)      显影前保存性 色相角hab      显影后保存性  备注
    Dmin变化率(%)   灵敏度变化率(%)    Dmin变化率(%)    Dmax变化率(%)
  201     A     A   0.82/0.08   0.220   100     100     150     70   150     150     85  对照
  202    1-3     A   0.82/0.08   0.198   110     110     114     89   215     112     92  本发明
  203     A     B   0.77/0.06   0.225   115     106     155     71   130     163     84  对照
  204    1-3     B   0.77/0.06   0.202   112     113     117     89   217     114     94  本发明
  205     A     C   0.34/0.03   0.230   110     108     150     67   140     157     80  对照
  206    1-3     C   0.34/0.03   0.203   118     122     117     90   217     122     96  本发明
  207    1-14     C   0.34/0.03   0.198   122     118     110     91   220     117     97  本发明
  208    1-14     D   0.42/0.03   0.203   117     116     110     91   220     121     95  本发明
  209    1-14     E   0.46/0.04   0.199   122     109     115     92   221     118     95  本发明
  210    1-14     F   0.48/0.04   0.192   119     107     115     91   221     122     95  本发明
  211    1-24     A   0.82/0.08   0.188   125     131     104     98   250     110     99  本发明
  212    1-24     C   0.34/0.03   0.175   131     141     107     97   255     107     99  本发明
  213    1-24     A   0.77/0.06   0.200   127     135     106     97   255     108     99  本发明
  214    1-28     A   0.34/0.03   0.205   125     133     105     97   260     109     98  本发明
  215    1-28     C   0.77/0.06   0.204   124     132     105     96   250     110     97  本发明
  216   A/1-24     A   0.34/0.03   0.201   124     137     104     97   243     107     99  本发明
  217   A/1-28     C   0.46/0.04   0.202   123     134     105     97   255     108     98  本发明
  218    1-35     A   0.82/0.08   0.208   121     130     107     95   243     109     96  本发明
  219    1-40     A   0.77/0.06   0.200   122     130     108     95   253     110     96  本发明
  220    1-44     C   0.34/0.06   0.201   124     130     107     95   253     111     96  本发明
  221    1-52     C   0.34/0.03   0.202   123     131     107     96   255     111     97  本发明
  222    1-60     E   0.34/0.03   0.203   123     130     109     95   253     111     97  本发明
  223    1-28     F   0.48/0.04   0.204   122     129     110     94   251     109     95  本发明
并用两种显影剂的场合下,其质量比为1∶1。
表3中数据说明,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与对照相比,灵敏度高且灰雾低,显影处理前保存性和显影处理后图像保存性均优良。而且本发明样品的CIE规定的色相角值也超过180°且低于270°,具有冷色调图像格调,可以获得作诊断图像用的有适当输出的图像。
实施例3
为了研究本发明省银化剂的效果,在实施例1的照相用支持体的制作中,除了在底层涂布液A中补加1克下面的省银化剂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中记载的同样方法制作了支持体。
省银化剂
进而制备了下面的卤化银乳剂。《感光性卤化银乳剂a的制备》
在实施例1的感光性卤化银乳剂A的制备中,除了“在上面乳剂中加入240毫升硫增感剂S-5(0.5%甲醇溶液),再添加相当于该增感剂1/20摩尔的金增感剂Au-5,在55℃搅拌120分钟实施化学增感”这一部分之外,其他采用同样方法制备了感光性卤化银乳剂a。
《感光性乳剂分散液a和感光层涂布液a的制备》
除了用上述感光性卤化银乳剂a代替感光层涂布液C中的感光性卤化银乳剂A之外,经同样处理得到了感光性乳剂分散液a和感光层涂布液a。
《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样品301的制备》
用公知的挤压型涂布机,采用同时重叠涂布两层感光层和一层保护层共计三层的方法,制成样品301。涂布操作进行到由感光性乳剂分散液C形成的感光层(上层)的涂布银量为0.7克/米2、由感光性乳剂分散液a形成的感光层(下层)的涂布银量为0.3克/米2、表面保护层干燥后膜厚为2.5微米为止。然后用干燥温度50℃和露点温度10℃的干燥风干燥10分钟,得到了样品301。
除了将感光层涂布液中的显影剂(添加液a中的显影剂)改变成表4中记载的以外,与样品301同样制备了样品302~323。
其中每个样品均使用P-1作为感光层涂布液中的粘结剂,将感光层的热转变温度调整到约55℃。
曝光、显影处理和各种评价是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的。
表4
样品编号 显影剂   感光性乳剂分散液(上层/下层) 底层中省银化剂的有无 灰雾  相对灵敏度  最高浓度(相对值) 显影前保存性   色相角hab      显影后保存性  备注
    Dmin变化率(%)   灵敏度变化率(%)     Dmin变化率(%)    Dmax变化率(%)
  301     A     C/a     无   0.200   100     100     160     65     150     148     88  对照
  302     A     C/a     Q   0.415   125     155     167     55     130     145     75  对照
  303    1-3     C/a     Q   0.208   142     152     117     92     215     119     95 本发明
  304    1-14     C/a     Q   0.202   136     149     113     93     217     117     97 本发明
  305    1-18     C/a     Q   0.199   131     150     113     92     220     111     96 本发明
  306    1-20     C/a     Q   0.203   129     143     115     94     220     118     94 本发明
  307    1-24     C/a   (1)-1   0.185   135     165     106     97     255     107     97 本发明
  308    1-24     C/a   (1)-35   0.170   150     175     102     99     260     102     99 本发明
  309    1-24     C/a      0   0.200   133     160     109     95     235     103     96 本发明
  310    1-28     C/a   (1)-1   0.188   147     162     107     97     250     104     97 本发明
  311    1-28     C/a   (1)-35   0.173   145     165     107     98     260     103     97 本发明
  312    1-28     C/a   (1)-4   0.179   140     163     106     98     250     103     97 本发明
  313   A/1-24     C/a   (1)-1   0.180   149     170     103     96     255     107     98 本发明
  314   A/1-28     C/a   (1)-35   0.180   146     165     103     97     255     108     97 本发明
  315    1-33     C/a   (1)-35   0.185   140     157     106     96     250     110     97 表发明
  316    1-38     C/a   (1)-20   0.186   137     158     105     96     240     110     97 本发明
  317    1-41     C/a   (1)-25   0.190   138     160     105     95     241     110     97 本发明
  318    1-49     C/a   (1)-33   0.195   140     160     105     95     242     110     97 本发明
  319    1-52     C/a   (1)-5   0.197   140     158     106     94     246     109     97 本发明
  320    1-57     C/a   (1)-6   0.198   141     156     107     95     250     109     96 本发明
  321    1-60     C/a   (1)-9   0.195   140     157     107     95     255     109     96 本发明
  322    1-66     C/a   (1)-15   0.196   138     157     107     96     256     109     96 本发明
  323    1-67     C/a   (1)-14   0.194   137     157     107     95     260     109     96 本发明
并用两种显影剂场合下的质量比为1∶1。
表4中数据说明,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即使是感光层重叠体系,与对照相比,灵敏度也高,同时灰雾低,显影处理后的图像保存性和经时保存性均优良。而且本发明样品的CIE规定的色相角值也超过180°且低于270°,具有冷色调图像格调,可以获得适于作诊断图像用的有适当输出的图像。
实施例1B
《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样品101B的制备》
用公知的挤压型涂布机,同时重叠涂布感光层涂布液A和表面保护层涂布液,制成样品101B。涂布操作进行到感光层涂布银量为1.7克/米2、表面保护层干燥后膜厚为2.5微米为止。然后用干燥温度75℃和露点温度为10℃的干燥风干燥10分钟,得到了样品101B。
除了将感光层涂布液A中的对照交联剂和粘结剂树脂P-9以及涂布银量改变为表2B中记载的以外,与样品101B同样操作制成样品102B~115B。曝光、显影处理以及各种评价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
表2B
 样品编号   芳香族异氰酸酯  感光层粘结剂树脂 感光层热转变点温度(℃)     银量(g/m2) 灰雾 相对灵敏度   最高浓度(相对值)             显影后保存性
   Dmin变化率(%)  Dmax变化率(%) 色相角
 101B     -     P-9     39     1.5  0.225   100     100    149   83     178
 102B     -     P-1     52     1.5  0.231   101     103    158   84     178
 103B     -     P-2     47     1.5  0.229   99     104    157   85     179
 104B     -     P-4     56     1.5  0.232   96     103    167   87     179
 105B     -     P-9     41     1.7  0.243   91     110    159   82     171
 106B     1H-1     P-9     40     1.5  0.211   106     97    126   94     182
 107B     1H-2     P-9     40     1.5  0.212   103     103    124   95     180
 108B     1H-3     P-9     41     1.5  0.209   103     101    127   94     182
 109B     1H-1     P-9     41     1.5  0.207   100     102    119   94     185
 110B     1H-1     P-1     55     1.5  0.197   107     108    121   97     192
 111B     1H-1     P-1     54     1.5  0.195   110     110    115   95     193
 112B     1H-1     P-2     49     1.5  0.203   110     109    125   93     189
 113B     1H-1     P-4     57     1.5  0.206   113     113    118   95     193
 114B     1H-2     P-1     52     1.5  0.209   105     113    110   98     189
 115B     1H-3     P-1     56     1.5  0.182   110     110    107   96     191
表2B中数据说明,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与对照相比,灵敏度相同或更高,同时灰雾低,显影处理前保存性和显影处理后图像保存性均优良。而且本发明样品的CIE规定的色相角值也超过180°且低于270°,具有冷色调图像格调,可以获得适于作诊断图像用的有适当输出的图像。
实施例2B
《感光层涂布液B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感光层涂布液A同样,用感光性乳剂分散液B制备了感光层涂布液B。
《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样品201B的制备》
使用感光层涂布液B和实施例1的表面保护层涂布液,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了样品201B。
除了将感光层涂布液中的感光性乳剂分散液和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改变成表3B记载的以外,与样品201B同样制备了样品202B~210B。
其中每个样品均用P-1作感光层涂布液中的粘结剂,将感光层的热转变温度调整到约55℃。
曝光、显影处理和各种评价是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的。
表3B
 样品编号   芳香族异氰酸酯  感光性乳剂分散液 脂肪族羧酸银粒径/厚度(μm)  灰雾  相对灵敏度   最高浓度(相对值)      显影后保存性
   Dmin变化率(%)    Dmax变化率(%)
 201B     -     A  0.82/0.08  0.237  100     100     164     84
 202B     1H-1     A  0.82/0.08  0.198  107     108     121     97
 203B     -     B  0.77/0.06  0.241  114     106     163     84
 204B     1H-1     B  0.77/0.06  0.203  112     114     123     96
 205B     -     C  0.34/0.03  0.242  110     108     157     80
 206B     1H-1     C  0.34/0.03  0.197  122     124     121     95
 207B     1H-2     C  0.34/0.03  0.21  117     115     118     94
 208B     1H-3     D  0.42/0.03  0.201  119     118     121     95
 209B     1H-1     E  0.46/0.04  0.199  118     109     118     95
 210B     1H-1     F  0.48/0.04  0.192  117     107     122     95
表3B中数据说明,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与对照相比,灵敏度高,同时灰雾低,显影处理前保存性和显影处理后图像保存性均优良。而且本发明样品的CIE规定的色相角值也超过180°且低于270°,具有冷色调图像格调,可以获得适于作诊断图像用的有适当输出的图像。
实施例3B
《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样品301B的制备》
使用感光层涂布液A和实施例1的表面保护层涂布液,与实施例1的样品101同样制备了样品301B。
除了将添加剂液中的显影剂和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改变成表4B中记载的以外,与样品301B同样制备了样品302B~310B。
其中每个样品均用P-1作感光层涂布液中的粘结剂,将感光层的热转变点温度调整到约55℃。
曝光、显影处理和各种评价是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的。
表4B
  试样编号   芳香族异氰酸酯    显影剂     灰雾   相对灵敏度   最高浓度(相对值)      显影后保存性    备注
  Dmin变化率(%)   Dmax变化率(%)
    301B     -     比较     0.237     100     100     164     84    比较
    302B     1H-1     -     0.197     107     108     121     97   本发明
    303B     -     1-3     0.247     114     110     163     84    比较
    304B     1H-1     1-3     0.201     113     111     123     96   本发明
    305B     -     1-14     0.247     115     114     152     83    比较
    306B     1H-1     1-14     0.195     122     121     122     95   本发明
    307B     1H-2     1-14     0.204     117     115     118     94   本发明
    308B     1H-3     1-14     0.201     119     118     121     95   本发明
    309B     1H-1     1-24     0.199     118     109     118     95   本发明
    310B     1H-1     1-28     0.192     117     107     122     95   本发明
表4B中数据说明,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与对照相比,灵敏度高,同时灰雾低,显影处理前保存性和显影处理后图像保存性均优良。而且本发明样品的CIE规定的色相角值也超过180°且低于270°,具有冷色调图像格调,可以获得适于作诊断图像用的有适当输出的图像。
实施例4B
除了将感光层涂布液中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改变成表5B中记载的以外,与实施例3的样品301同样制备了样402B~406B。
其中每个样品均用P-1作感光层涂布液中的粘结剂,将感光层的热转变点温度调整到约55℃。
曝光、显影处理和各种评价是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的。
表5B
样品编号  芳香族异氰酸酯  感光性乳剂分散液(上层/下层) 底层中省银化剂的有无     银量(g/m2)  灰雾 相对灵敏度   最高浓度(相对值)        显影后保存性
    Dmin变化率(%)    Dmax变化率(%)
 301     -     C/a     无     1.0  0.200  100     100     148     88
 402B     -     C/a     无     2.0  0.240  100     135     178     67
 403B     -     C/a     有     1.0  0.415  125     155     145     75
 404B     1H-1     C/a     有     1.0  0.208  142     152     119     95
 405B     1H-2     C/a     有     1.0  0.202  136     149     117     97
 406B     1H-3     C/a     有     1.0  0.199  131     150     111     96
表5B中数据说明,本发明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即使是感光层重叠体系,与对照相比,灵敏度也更高,同时灰雾低,显影处理后的图像保存性和经时保存性均优良。而且本发明样品的CIE规定的色相角值也超过180°且低于270°,具有冷色调图像格调,可以获得适于作诊断图像用的有适当输出的图像。
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灵敏度高、灰雾低而且材料保存性和图像保存性均优良的银盐光热敏干式成像材料及其图像记录方法。

Claims (25)

1、一种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支持体上有至少一层带有含非感光性有机银盐颗粒、感光性卤化银颗粒的感光性乳剂、银离子还原剂和粘结剂的感光层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中,所说的银离子还原剂的至少一种由下述通式(S)表示,通式(S)
Figure A0214067000021
式中,Z表示与碳原子一起构成3~10元非芳环所需的原子组,Rx表示氢原子或烷基,R0’、R0”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团,Q0表示苯环上可能的取代基,n和m表示0~2的整数,数个Q0可以相同或不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通式(S)表示的化合物是由以下通式(T)表示的,
通式(T)
式中,Q1表示卤原子、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团,Q2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团,G表示氮原子或碳原子,G为氮原子时,ng为0,G为碳原子时,ng为0或1,Z2表示与碳原子和G一起构成3~10元非芳环所需的原子组,R0’、R0”、Rx、Q0、n和m与通式(S)中的含义相同。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非芳环是六元环。
4、按照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银涂布量为0.5克/米2以上、1.5克/米2以下。
5、一种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支持体上有至少一层带有含非感光性有机银盐颗粒、感光性卤化银颗粒的感光性乳剂、银离子还原剂和粘结剂的感光层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中,所说的银离子还原剂的至少一种由下述通式(A)表示,而且银涂布量为0.5克/米2以上、1.5克/米2以下,
通式(A)
Figure A0214067000031
式中,X表示硫属原子或CHR,R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碳原子数7以下的链状脂肪族基团,R’、R”表示烷基。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经100℃以上的温度的显影处理后,感光层的热转变点温度为46℃以上、200℃以下。
7、按照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粘结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0℃以上、105℃以下。
8、按照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非感光性有机银盐颗粒,是在对该颗粒有抑制晶体生长的抑制剂作用或分散剂作用的化合物存在下形成的。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具有抑制晶体生长的抑制剂作用或分散剂作用的化合物,是有羟基或羧基的有机化合物。
10、按照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感光层或非感光层中含省银化剂。
11、按照权利要求1~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省银化剂由以下通式(X)表示,
通式(X)
式中,R1x和R2x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X1x表示-S-、-O-或-N(R3x)-,R3x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nx表示2或3,mx表示1~3的整数,X2x表示耐扩散基团、卤化银吸附基团或甲硅烷基,qx表示1~3的整数,Lx表示2~6价连接基团。
12、按照权利要求1~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中有两层以上感光层。
13、一种图像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图像记录在权利要求1~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上时,用扫描激光为纵向多束的激光扫描曝光仪进行曝光。
14、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权利要求1~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热显影后,该感光材料的色相角hab为180度<hab<270度。
15、一种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有含至少非感光性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和感光性卤化银颗粒的感光性乳剂、银离子还原剂、粘结剂和交联剂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中,所说的交联剂的至少一种是多官能芳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而且银涂布量为0.5克/米2以上、1.5克/米2以下。
16、一种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有含至少非感光性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和感光性卤化银颗粒的感光性乳剂、银离子还原剂、粘结剂和交联剂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中,所说的交联剂的至少一种是多官能芳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而且经100℃以上的温度的显影处理后,感光层的热转变点温度为46℃以上、200℃以下。
17、一种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有含至少非感光性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和感光性卤化银颗粒的感光性乳剂、银离子还原剂、粘结剂和交联剂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中,所说的交联剂的至少一种是多官能芳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而且所说的银离子还原剂的至少一种是双酚衍生物,是具有通式(A)表示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
通式(A)
式中,X表示硫属原子或CHR,R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7以下的脂肪族基团或六元环以下的环状基团,R’、R”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
18、按照权利要求15~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粘结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0℃以上、105℃以下。
19、按照权利要求15~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非感光性脂肪族羧酸银盐颗粒,是在对该颗粒有抑制晶体生长抑制剂作用或分散剂作用的化合物存在下形成的。
20、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具有抑制晶体生长抑制剂作用或分散剂作用的化合物,是具有羟基或羧基的有机化合物。
21、按照权利要求15~2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官能芳族异氰酸酯是具有通式(IH)表示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
通式(IH)
X2=C=N-J1-(L)n-(J2-N=C=X2)v
式中,J1和J2各表示亚芳基或亚烷基,L表示(v+1)价烷基、链烯基、芳基或杂环基团或由结合基团将这些基团结合在一起的基团,J1、J2和L中至少一个表示芳基或亚芳基,X2表示氧或硫原子,v表示1以上的整数,n表示0或1。
22、按照权利要求15~2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感光层或非感光层含省银化剂。
23、按照权利要求15~2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其特征在于,有两层以上感光层。
24、一种图像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图像记录在权利要求15~2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上时,使用扫描激光为纵向多束的激光扫描曝光仪进行曝光。
2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权利要求15~2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银盐光热敏照相干式成像材料热显影后,该感光材料的色相角hab为180度<hab<270度。
CNB021406707A 2001-07-17 2002-07-12 银盐光热敏成像材料以及使用这种材料的图像记录方法和成像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1537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16659 2001-07-17
JP2001216659 2001-07-17
JP2001263350 2001-08-31
JP2001263350A JP2003075953A (ja) 2001-08-31 2001-08-31 銀塩光熱写真ドライイメージング材料、その画像記録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2032225 2002-02-08
JP2002032225 2002-02-08
JP2002147562 2002-05-22
JP2002147562A JP4032172B2 (ja) 2001-07-17 2002-05-22 銀塩光熱写真ドライイメージング材料、その画像記録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7838A true CN1397838A (zh) 2003-02-19
CN1215371C CN1215371C (zh) 2005-08-17

Family

ID=27482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06707A Expired - Lifetime CN1215371C (zh) 2001-07-17 2002-07-12 银盐光热敏成像材料以及使用这种材料的图像记录方法和成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699649B2 (zh)
EP (1) EP1278101B1 (zh)
CN (1) CN1215371C (zh)
DE (1) DE60227318D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870B (zh) * 2008-12-17 2012-05-3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烟酸类化合物作为调色剂在直接热敏成像材料中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2358A1 (en) * 2000-07-19 2003-04-03 Atsushi Ito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testing ceramic heater
US20040043338A1 (en) * 2002-08-13 2004-03-04 Konica Corporation Thermally developable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4102021A (ja) 2002-09-11 2004-04-0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銀塩光熱写真ドライイメージング材料と、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記録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DE10250408A1 (de) * 2002-10-29 2004-05-19 Few Chemicals Gmbh Chemiepark Bitterfeld Wolfen Areal A Beschichtungszusammensetzung, insbesondere für Glasoberflächen,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US7192695B2 (en) 2003-04-03 2007-03-20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photothermographic material
US20040202970A1 (en) * 2003-04-03 2004-10-14 Minoru Sakai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photothermographic material
US7348296B2 (en) 2003-06-06 2008-03-25 Agfa Healthcare Binders for use in the thermosensitive elements of substantially light-insensitive thermographic recording materials
EP1484642A1 (en) * 2003-06-06 2004-12-08 Agfa-Gevaert Binders for use in light-insensitive thermographic recording materials
US7153645B2 (en) 2003-08-08 2006-12-26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Silver salt photo-thermal photographic dry imaging material, an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an image forming method
JP4369876B2 (ja) 2004-03-23 2009-11-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ハロゲン化銀感光材料および熱現像感光材料
US7097961B2 (en) 2004-05-17 2006-08-29 Agfa Gevaert Stabilizers for use in substantially light-insensitive thermographic recording materials
EP1598207B1 (en) * 2004-05-17 2008-01-16 Agfa HealthCare NV Stabilizers for use in substantially light-insensitive thermographic recording materials.
US20060057512A1 (en) 2004-09-14 2006-03-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hotothermographic material
EP1906235A4 (en) 2005-07-20 2008-07-30 Konica Minolta Med & Graphic IMAGE FORMING METHOD
US7241561B1 (en) 2006-02-10 2007-07-10 Carestream Health, Inc. Photothermographic reducing agents with bicyclic or tricyclic substitution
US7504200B2 (en) 2007-02-02 2009-03-17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Photothermographic material
US7524621B2 (en) * 2007-09-21 2009-04-28 Carestream Health, Inc. Method of preparing silver carboxylate soaps
US7622247B2 (en) * 2008-01-14 2009-11-24 Carestream Health, Inc. Protective overcoats for thermally developable materials
WO2017123444A1 (en) 2016-01-15 2017-07-20 Carestream Health, Inc. Method of preparing silver carboxylate soap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2312A (en) * 1975-10-30 1978-07-25 Toyota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hermally developable light-sensitive materials
JPH063793A (ja) * 1992-06-22 1994-01-14 Canon Inc 熱現像性感光体
JPH0990555A (ja) * 1995-09-22 1997-04-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
US6287755B1 (en) * 1998-04-20 2001-09-11 Konica Corporation Thermally developable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JP2001235833A (ja) * 1999-03-30 2001-08-3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熱現像感光材料
JP2001042469A (ja) * 1999-07-27 2001-02-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熱現像画像記録材料
JP4048684B2 (ja) * 2000-03-21 2008-02-2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熱現像感光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31863A (ja) * 2000-10-20 2002-05-09 Konica Corp 銀塩光熱写真材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870B (zh) * 2008-12-17 2012-05-3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烟酸类化合物作为调色剂在直接热敏成像材料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78101B1 (en) 2008-07-02
EP1278101A2 (en) 2003-01-22
CN1215371C (zh) 2005-08-17
US6699649B2 (en) 2004-03-02
US20030194658A1 (en) 2003-10-16
DE60227318D1 (de) 2008-08-14
EP1278101A3 (en) 2004-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5371C (zh) 银盐光热敏成像材料以及使用这种材料的图像记录方法和成像方法
CN1171846A (zh) 用于黑白光热成像单元显影助剂的酰肼化合物
CN1196804A (zh) 含有丙烯腈化合物作为共显影剂的黑白光热敏成象元件和热敏成象元件
CN1472596A (zh) 高感光速度热显影成象材料及其应用方法
US6265146B1 (en) Thermally developable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CN1393737A (zh) 热显影感光材料
CN1468389A (zh) 包含酚热溶剂的彩色光热敏元件
CN1499285A (zh) 含有2,3-二氮杂萘化合物的可热显影乳剂和材料
US7022470B2 (en) Photothermographic imaging material
CN1163795C (zh) 可热显影的感光材料
EP1650598B1 (en) Squarylium compound and photothermographic material containing the same
JP4400531B2 (ja) スクアリリウム化合物、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熱現像感光材料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474232A (zh) 新型银化合物和组合物,含之的热显影性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73228C (zh) 卤化银乳剂,制备卤化银乳剂的方法,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和成象方法
JP4412300B2 (ja) スクアリリウム化合物、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熱現像写真感光材料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301990A (zh) 包含阻塞照相用化合物的成象元件
CN1407395A (zh) 银盐光热照相干式成像材料、图像记录方法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357796A (zh) 光热敏成像材料用的含水、可热漂白的组合物
CN1329279A (zh) 含封闭式显影剂混合物的光热敏成像元件
CN1436322A (zh) 包括双重处理兼容的彩色光热照相元件的干燥热显影
JP2007212741A (ja) 熱現像感光材料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100284C (zh) 卤化银照相感光材料
JP2007072446A (ja) ビスフェノール化合物、熱現像感光材料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517790A (zh) 含有三嗪-硫酮化合物的可热显影乳剂和材料
JP2006106469A (ja) スクアリリウム化合物、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熱現像感光材料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