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2297A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72297A
CN1372297A CN02106470A CN02106470A CN1372297A CN 1372297 A CN1372297 A CN 1372297A CN 02106470 A CN02106470 A CN 02106470A CN 02106470 A CN02106470 A CN 02106470A CN 1372297 A CN1372297 A CN 1372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play unit
layer
coupling agen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06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1604C (zh
Inventor
千草尚
高桥大树
阿部美千代
青木克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72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2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16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160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1/00Cathode ray tubes; Electron beam tub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86Vessels; Containers; Vacuum locks
    • H01J29/89Optical or photographic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combined or co-operating with the vessel
    • H01J29/896Anti-reflection means, e.g. eliminating glare due to ambient li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52Of asbestos
    • Y10T428/31663As siloxane, silicone or silane

Landscapes

  • Vessels, Lead-In Wires, Accessory Apparatus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Formation Of Various Coating Films On Cathode Ray Tubes And Lamp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具有荧光屏面和由上述荧光屏面上形成的3层以上的层构成的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上述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从上述荧光屏面一侧起顺序具有吸收层、导电层和保护层。上述吸收层含有至少一种有机色素、SiO2和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而且上述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含有量相对于上述SiO2和上述有机色素的固形部分总计重量为7倍量以下。理想的是上述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具有从烷基、乙烯基、苯基、环氧基、羰基、醚基、羧基、酯基、巯基、酰胺基、氨基、氰基和硝基中选出的至少一个官能团。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不用大规模的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可在比较低的温度而且短时间的条件下生产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而且外观无异常,显示图象的对比度特性方面也优良。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阴极射线管荧光面上形成的反射带电防止膜。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的表面处理膜上,能够保持反射带电防止功能、降低显示装置的荧光面透射率而提高对比度的功能等。进而,通过对表面处理膜保持波长选择吸收特性,可以提高发光体的色纯度。并且,阴极射线管中也可以具有不限于带电防止方面的电磁屏蔽的功能。
因此,近年来,利用由金属微粒子构成的导电层和由SiO2构成保护层的2层反射带电防止膜。对该导电层来说,使用选自3A、4A、5A、6A、7A、8、1B、2B、3B、4B、5B族金属的至少一种金属微粒子或金属化合物微粒子。尤其,使用金属微粒子本身具有光吸收特性的,例如Ag·Pd合金、Au·Pd合金等情况下,能够降低表面处理膜的透射率而且保持对比度提高的功能。
在该2层反射带电防止膜的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膜形成所需的处理时间、所谓设备投资额的生产性。从这种生产性的观点来看,2层反射带电防止膜的制造中大多采用湿式法。作为该湿式法,例如可以举出旋涂法、浸渍(Dipping)法等。
旋涂法是利用由旋转涂布面产生的离心力,对涂布面均匀分散成膜的方法。浸渍(Dipping)法是利用溶液对涂布面的自重引起的扩散均匀成膜的方法。
但是,为了提高图象的对比度,降低导电层的透射率的话,导电层的涂布不匀就明显,图象质量恶化将容易发生。对于这个问题,除由金属微粒子构成导电层以外,设置含有有机色素等的吸收层的多层构成是有效的。
一般地说,成膜时的干燥,从生产性这点出发,在比较低的低温而且短时间下进行是理想的。作为这种成膜时的干燥条件,例如温度是20~35℃,时间是1~5分钟左右是理想的。
但是,在形成具有上述这样的吸收层的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时,只要是上述这样比较的低温而且短时间的生产性良好条件,构成导电层的物质就不会渗入吸收层,图象质量的恶化不容易发生。因而,需要用暖风或加热器等热源的强制加热(例如,50~100℃、3~10分钟),使各层干燥并叠层。
本发明人为了研究这些成膜条件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验。首先,用旋涂法涂布吸收层以后,进行30℃、5分钟干燥。其次,在同样条件下,顺次形成导电层和保护层。这时,大家都知道导电层形成用的液体中含有的溶剂和金属微粒子渗入保护层,导电特性和反射防止特性恶化,进而不仅所要求的透射率而且显示装置的表面处理膜所要求的功能也大幅度恶化。
另一方面,设定干燥条件为60℃、5分钟,顺次叠层,形成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这时,导电性、反射防止特性等的功能不受损害,并且膜的透射率等也变成所要求的值。
这样,若升高干燥温度,可以不降低导电性、反射防止特性,而且膜的透射率也形成要求的值。但是,这样在比通常高的温度下进行干燥时,因需要荧光面的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使设备成本增加。并且,低温进行干燥时,处理时间将延长,生产性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观无异常,具有显示图象的对比度特性优良的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的显示装置。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大规模的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在比较的低温而且短时间的条件下,外观无异常而且显示图象的对比度特性优良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荧光屏面和上述荧光屏面上形成的由3层以上的层构成的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上述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从上述荧光屏面一侧起顺序具有吸收层、导电层和保护层,上述吸收层含有至少一种有机色素、SiO2和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而且上述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含有量相对于上述有机色素和上述SiO2的固形部分总计重量为7倍量以下。
本发明中,在具有吸收层、导电层和保护层的显示装置中,由于把吸收层制成具有至少一种有机色素、SiO2和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层,能够制成外观无异常、对比度特性等优良,而且生产性优良的显示装置。
作为吸收层含有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使用具有例如从烷基、乙烯基、苯基、环氧基、羰基、醚基、羧基、酯基、巯基、酰胺基、氨基、氰基和硝基中选出的至少一个官能团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是有效的。
并且,理想的是,上述吸收层含有的有机色素在400~750nm具有选择吸收特性的层。
理想的是,上述导电层含有包括从3A、4A、5A、6A、7A、8、1B、2B、3B和4B、5B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的金属微粒子或金属化合物微粒子的层。
理想的是,上述吸收层对400~750nm的膜透射率为90~50%,导电层对400~750nm的膜透射率为100~70%,而且作为多层膜的膜透射率为90~40%。
上述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对400~750nm的视感正反射率为2.0%以下是理想的,其表面电阻值为500kΩ/□(每平方厘米的面电阻)以下是理想的。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适合用作例如阴极射线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显示装置一例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显示装置重要部分一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显示装置一例的阴极射线概要的剖面图。
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1由面板2、漏斗管3和颈管4构成。面板2的里面,配置有由发出兰、绿、红光的3色荧光体层构成的荧光体屏5。跟该荧光体屏5对向,其内侧配置有阴罩6。介以该阴罩6,通过用偏转装置偏转从电子枪7发射的电子束扫描荧光体屏5,显示彩色图象。
图2是表示图1中阴极射线管的面板2部分一例的剖面图。在作为面板2外面的荧光屏面8上,形成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9。该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9,从荧光屏面8一侧依次由吸收层10、导电层11和保护层12构成。
本发明中,正如上述阴极射线管面板一样,可以举出在由玻璃构成荧光屏面的表面上形成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作为代表性的面板。但是,本发明中不限定于由这种玻璃构成的面板,就是在由塑料,例如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构成面板的表面上形成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的也无妨。
吸收层是含有至少一种有机色素、SiO2和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有机硅化合物)的层。作为用于吸收层的有机色素,可以使用一般的有机颜料和染料。其中作为有机色素,在使用向溶剂中的溶解性不足、跟无机材料相合性差的有机颜料时,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效果将更大。即,通过同时使用有机颜料和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能够抑制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发生外观异常、显示图象的对比度特性降低等。
作为有机色素,可以使用例如二氧杂环己烷系色素、靛兰系色素、偶氮系色素、蒽醌色素、喹吖啶(qunacdrine)系色素、及酞菁系色素。
具体点说,作为二氧杂环己烷系色素使用6,13-双(苯胺基)三酚2噻嗪等,
作为靛兰系色素使用硫靛兰[Thioindigo]等,
作为偶氮系色素使用1-(1’-萘[基偶氮]-2-萘酚等,
作为蒽醌色素使用1,2-双羟基蒽醌等,
作为喹吖啶系色素使用2,9-二甲基喹吖啶等,以及
作为酞菁系色素使用酞菁这些可以单独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等。
吸收层中含有的有机色素为具有在400~750nm范围内选择吸收特性是理想的。由于含有的有机色素具有这个范围的选择吸收特性,所以能够提高发光体的色纯度。
作为吸收层中含有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理想的是例如从烷基、乙烯基、苯基、环氧基、羰基、醚基、羧基、酯基、巯基、酰胺基、氨基、氰基和硝基中选出的具有至少一个官能团。
作为具有烷基的偶合剂有例如甲基三甲氧硅烷,作为具有乙烯基的偶合剂例如乙烯基三甲氧硅烷、作为具有苯基的偶合剂有例如苯基三甲氧硅烷、作为具有环氧基的偶合剂有例如β-(3,4环氧基环己)乙基三甲氧硅烷,作为具有酯基的偶合剂有例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硅烷,作为具有巯基的偶合剂有例如γ-巯基丙基三甲氧硅烷,作为具有氨基的偶合剂有例如γ-氨基丙基三甲氧硅烷。
其中,特别是通过使用具有甲基的甲基三甲氧硅烷或具有乙烯基的乙烯基三甲氧硅烷,可以有效地控制导电特性和反射特性等的恶化。
以下,说明添加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理由。
一般地说,涂布向作为溶剂的乙醇等低级酒精中添加有机色素和作为粘合剂的SiO2的溶液,进而进行干噪处理而形成吸收层。但是,在20~35℃、1~5分钟左右的膜干燥中,完全除去残存于多孔性SiO2中的溶剂是困难的,可以认为膜处于湿润凝胶的状态。
而且,一般地说,有机色素分子的大小比SiO2分子的大小要大,在多孔性SiO2的网状构造中为了使有机色素成为被捕获的状态,可以考虑使其变成致密性比只用SiO2形成的膜还低的膜构造。
并且,为了形成导电层,对所用的溶液来说,从金属微粒子的分散性和涂布性的观点看,使用低级酒精作为主溶剂的溶液。在上述吸收层上,用跟吸收层同样的方法形成这种导电层形成用溶液时,导电层形成用溶液中的溶剂会很容易渗入底下的吸收层。并且,随之金属微粒子向多孔性构造的SiO2扩散,因而不可能进行充分的层隔离。因此,有可能使导电性和反射性等显示装置的表面处理膜所要求的功能恶化。
于是,本发明中,在对用于形成吸收层的溶液进行调整的阶段,跟乙醇等使用的溶剂具有相溶性,并且与在溶液中含有的有机色素或SiO2反应不引起凝集,而且在考虑到上述生产性的干燥条件下,作为抑制导电层向吸收层渗入的物质而含有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这时,可以认为吸收层中含有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起到抑制导电层形成用溶液中溶剂进入的这种表面改性机能作用。
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是在同一分子中具有跟有机材料结合的有机官能团和跟无机材料反应的加水分解团,介于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之间,具有使两者结合作用的物质。如以本发明为例,则跟有机色素结合的成为有机官能团部位,跟SiO2反应的成为加水分解部位。
规定吸收层中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含有量相对于上述SiO2和有机色素固形重量的总计为7倍以下是理想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含有量超过7倍量时,形成导电层的时候,抑制溶剂渗入吸收层的效果将降低。
并且,为了更有效地抑制溶剂渗入吸收层而引起的导电性和反射特性等的恶化,设定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含有量相对于有机色素和SiO2的固形部分重量总计为2倍量以上且7倍量以下是理想的。更理想的是3倍量以上且5倍量以下。
另外,由于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由于加水分解团部位最终与SiO2之间形成硅氧烷键,变成SiO2粘结构造的一部分。并且由于该反应是缩合反应,所以伴随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减少分子量。这是因为生成起因于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加水分解团的副生成物的缘故。因而,对初始添加量,应减少相当于最终的膜中残存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重量。
可以设想,例如使用象Y-Si-(X)3这种构造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时,最终膜中的构造变成Y-Si-(O-)3或Y-Si-(O-)2X或Y-Si-(O-)X2,哪一种构造中也都发生减少相当于X的重量(分子量)。另外,这里的Y是有机官能团,X是加水分解团,(O-)意思是加水分解团与SiO2的硅氧烷键。
并且,吸收层中含有的SiO2,主要可由烷氧基硅烷(更广义说,加水分解性硅烷化合物)形成。作为烷氧基硅烷,可以使用具有至少1个,更好是2个以上,最好3个以上的烷氧基的硅烷化合物。作为烷氧基硅烷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四甲醇硅(Silicon tetramethoxide)、四乙醇硅(Silicon tetraethoxide)等。
由烷氧基硅烷构成的皮膜如果受到加水分解,就脱离乙醇,使生成的OH基互相缩合,变成硅凝胶。加热并烧结该凝胶,会进一步进行缩合,最终成为硬质的SiO2皮膜。并且,与烷氧基硅烷一起添加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介于有机色素与SiO2之间,把两者结合起来。
用于形成吸收层的溶液中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含有量,相对于有机色素和除去了上述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烷氧基硅烷的固形部分总计重量,为7倍量以下是理想的。更好是2倍量以上且7倍量以下,最好是3倍量以上且5倍量以下。
并且,理想的是在导电层中含有包括从3A、4A、5A、6A、7A、8、1B、2B、3B、4B族选出元素的至少一种金属微粒子或金属合金微粒子。尤其,使用金属微粒子本身具有光吸收特性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表面处理膜的透射率并具有提高对比度的功能。作为这样的金属微粒子,可以举出,例如从由Fe、Co、Ni、Cr、W、Al、In、Zn、Pb、Sn、Cd、Pd、Cu、Pt、Ag、Ru、Sb、Au组成的群中选出的1种或2种以上的金属、或者由这些金属的合金或合金的混合物组成的。作为具体的合金,可以举出,例如Ag·Pd合金、Au·Pd合金等。
本发明中,理想的是设定吸收层对400~750nm的膜透射率为90~50%,导电层对400~750nm的膜透射率为100~70%,而且作为多层膜对400~750nm的膜透射率为90~40%是理想的。并且,设定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对400~750nm的视感正反射率为2.0%以下是理想的。进而,采用把表面电阻值设为500kΩ/□以下1,就能够保持电磁屏蔽等功能。
其次,叙述本发明显示装置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作为吸收层形成用溶液,制作在溶剂中含有Si(OCH3)4(四甲醇硅)、有机色素、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溶液。作为溶剂可以使用乙醇等,作为有机色素可以使用一般的有机颜料和染料,例如可以使用氧杂环己烷系色素、靛兰系色素、偶氮系色素、蒽醌色素、喹吖啶系色素、及酞菁系色素等。
作为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可以使用例如从烷基、乙烯基、苯基、环氧基、羰基、醚基、羧基、酯基、巯基、酰胺基、氨基、氰基和硝基中选出的具有至少一个官能团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
并且,也可以使用Si(OC2H5)3(四乙醇硅)等代替Si(OCH3)4(四甲醇硅)。
吸收层形成用溶液中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含有量相对于有机色素和Si(OCH3)4(四甲醇硅)的添加量总计,设为7倍量以下是理想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含有量超过7倍量时,形成导电层的时候,抑制溶剂渗入吸收层等的效果将降低。更好是2倍量以上且7倍量以下,最好是3倍量以上且5倍量以下。
作为导电层形成用溶液,例如以乙醇为主要溶剂,制作其中含有从3A、4A、5A、6A、7A、8、1B、2B、3B、4B、5B族的金属选出的至少一种金属微粒子或金属合金微粒子的溶液。作为这样的金属微粒子,可以举出,例如从由Fe、Co、Ni、Cr、W、Al、In、Zn、Pb、Sn、Cd、Pd、Cu、Pt、Ag、Ru、Sb、Au组成的群中选出的1种或2种以上的金属、或者由这些金属的合金或合金的混合物组成的。作为合金,可以举出,例如Ag·Pd合金、Au·Pd合金等。
并且,作为保护层形成用溶液,例如以乙醇为主要溶剂,制作其中以Si(OC2H5)4(四乙醇硅)为初始原料的碱性溶液。
接着,把想要形成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的显示装置的荧光屏面温度调整到大约20~35℃,该荧光屏面上涂布上述吸收层形成用溶液。作为涂布的方法,理想的是利用由旋转涂布面(荧光屏面)产生的离心力对涂布面均匀分散成膜的旋涂法、或利用溶液对除布面的自重引起的扩散均匀成膜的浸渍法等的湿式方法。涂布上述吸收层形成用溶液后,用1~5分钟,20~35℃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形成吸收层。
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在该吸收层上涂布上述导电层形成用溶液,进行干燥等处理形成导电层。进而,用同样的方法,在该导电层上涂布上述保护层形成用溶液,进行干燥等处理形成保护层。
这样一来,进而可以通过150~270℃,10~200分钟热处理荧光屏面上顺序形成吸收层、导电层、及保护层,制造本发明的显示装置。
接着,参照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6,比较例1~3)
(1)  吸收层形成用溶液的调整
首先,调整含有Si(OC2H5)4(四乙醇硅)为2.0wt%、H2O为8.0wt%、HNO3为0.1wt%的残存部分由乙醇组成的混合液,在50℃将其搅拌约1小时。
接着,向该混合液55wt%中添加含有有机色素的颜料分散液10wt%和表1中所示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将残存部分已变成IPA(Iso Propyl Alcohol:异丙醇)的溶液搅拌约30分钟,调整吸收层形成用溶液。
另外,颜料分散液的制作是以2.4wt%浓度把二氧杂环己烷(dioxazine:二恶嗪)紫罗兰色分散到异丙醇中。
(表1)
Figure A0210647000111
(2)导电层形成用溶液的调整
(2)导电层形成用溶液的调整
调整以乙醇作为主要溶剂并含有Ag·Pd金属微粒子(0.3wt%)的导电层形成用溶液。
(3)保护层形成用溶液的调整
调整含有Si(OC2H5)4(四乙醇硅)为1.0wt%、H2O为4.0wt%、HNO3为0.1wt%、乙醇为60wt%残存部分由乙醇组成的混合液,在50℃将其搅拌约1小时对保护层形成用溶液进行调整。
(4)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的形成
将阴极射线管的荧光屏面温度调整到30℃,然后把作为第1层的吸收层形成用溶液涂布到荧光屏面上,然后以150rpm旋转保持1分钟使之薄膜化,然后在25℃、绝对湿度1g/m3的环境下,一边以100rpm旋转3分钟一边干燥,形成吸收层。接着按照跟上述形成吸收层同样的条件顺序形成作为第2层的导电层和作为第3层的保护层,而后进行180℃,15分钟的烧结处理。
这样,就所形成的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的特性,测定膜的外观证明、视感正反射率、表面电阻值和多层膜的透射率。结果示于表2中。
另外,有关表2中膜的外观评价,把膜色在荧光屏面整个区域均匀而不认为不匀且未见突状不匀的膜设为○,把膜色在荧光屏面的有些地方不均匀,并且认为突状的不匀的膜设为×。
并且,使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添加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溶液,分别形成吸收层和导电层的各单层膜并测定膜的透射率,结果对于吸收层单层为76%、对于导电层单层为80%。保护层的透射率若认为100%,作为多层膜的透射率计算上约为61%。
(表2)
实施例2和实施例5的膜透射率跟上述透射率的计算值大致相等,并且膜的外观无异常,可以说视感正反射率和表面电阻值与公知的2层反射带电防止膜比较也几乎相等。
关于实施例1、3、4和6,作为多层膜的透射率比计算值高,可以认为导电层或多或少渗入了吸收层,可是膜的外观未见异常,并且视感正反射率和表面电阻值也使显示装置的表面处理膜具有要求的性能。
关于比较例1和2,大家都熟识导电层渗入吸收层,并认为有一些外观异常。并且,关于吸收层形成用溶液中不加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比较例3,都熟识导电层渗入吸收层并呈现外观异常。进而,关于比较例3,视感正反射率和表面电阻值与其它试料相比有一些恶化。
由这些结果来看,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添加量对色素和SiO2的固形重量超过7倍量时,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效果就会降低,因而认为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添加量规定为7倍量以下是理想的。
(实施例7、比较例4、5)
实施例7
(1)吸收层形成用溶液的调整
首先,调整含有Si(OC2H5)4(四乙醇硅)为2.0wt%、H2O为8.0wt%、HNO3为0.1wt%残存部分由乙醇组成的混合液,在50℃将其搅拌约1小时。
其次,向该混合液55wt%中添加含有有机色素的颜料分散液4wt%和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甲基三甲氧硅烷),将残存部分已变成IPA(Iso PropylAlcohol:异丙醇)的溶液搅拌约30分钟,调整吸收层形成用溶液。
另外,颜料分散液的制作是以2.4wt%浓度把二氧杂环己烷(dioxazine:二恶嗪)紫罗兰色分散到异丙醇中。
(2)导电层形成用溶液的调整
调整以乙醇作为主要溶剂、其他含有以IPA为溶剂的Ag·Pd金属微粒子(0.3wt%)的导电层形成用溶液。
(3)保护层形成用溶液的调整
调整含有Si(OC2H5)4(四乙醇硅)为1.0wt%、H2O为4.0wt%、HNO3为0.1wt%、乙醇为60wt%的残存部分由IPA组成的混合液,在50℃下将其搅拌约1小时,调整保护层形成用溶液。
(4)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的形成
将阴极射线管的荧光屏面温度调整到30℃,然后把作为第1层的吸收层形成用溶液涂布到荧光屏面上,然后以15rpm旋转保持1分钟使之薄膜化,然后在25℃、绝对湿度1g/m3的环境下,一边以100rpm旋转3分钟一边干燥,形成吸收层。接着按照跟上述形成吸收层同样的条件,顺序形成作为第2层的导电层和作为第3层的保护层。而后进行180℃,15分钟的烧结处理。
另外,对20个阴极射线管实施该多层膜的形成。并且,使用本实施例的溶液,分别形成吸收层和导电层的各单层膜并测定膜的透射率,结果对于吸收层单层为80%、对于导电层单层为80%。保护层的透射率若认为100%,作为多层膜的透射率计算上约为64%。
比较例4、5
作为比较例4、5,形成由金属微粒子构成的导电层和由SiO2构成的保护层的2层反射带电防止膜。在比较例4和5各对20个阴极射线管实施该2层膜的形成。另外,要调整金属微粒子的固形部分制成2层膜,对于比较例4使其为80%的透射率,对于比较例5使其为65%的透射率。
这样,就形成的实施例7、比较例4、5的表面处理膜的特性,测定由膜的外观证明认为异常的个数、视感正反射率、表面电阻值和多层膜的透射率。结果示于表3中。
(表3)
Figure A0210647000151
如表3所示,7在实施例7,具有显示装置的表面处理膜所要求的性能。并且,对现有的2层膜,虽然在膜透射率比较高的比较例4没有发生特性上的问题,可是在跟实施例7相同膜透射率的比较例5,变成膜的外观异常(涂布不匀)明显的生产上问题。
本发明所用的多层膜即使在透射率低的区域,作为这种涂布不匀明显的困难理由,是因为该多层膜的透射率可以通过2层含有有机色素的吸收层和含有金属微粒子的导电层进行控制的缘故。因此,在与已经实用化的2层反射带电防止膜相同透射率区域,可以进行叠层,吸收层和导电层的涂布不匀位置若不重合,涂布不匀就难以强调。另一方面,对现有的2层膜,随着透射率降低而有显出涂布不匀的趋势。

Claims (17)

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荧光屏面和由上述荧光屏面上形成的3层以上的层构成的的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其特征是
上述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从上述荧光屏面一侧起顺序具有吸收层、导电层和保护层,上述吸收层含有至少一种有机色素、SiO2和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而且上述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含有量相对于上述SiO2和上述有机色素的固形部分总计重量为7倍量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含有量相对于上述SiO2和上述有机色素的固形部分总计重量为2倍量以上且7倍量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含有量相对于上述SiO2和上述有机色素的固形部分总计重量为3倍量以上且5倍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具有从烷基、乙烯基、苯基、环氧基、羰基、醚基、羧基、酯基、巯基、酰胺基、氨基、氰基和硝基中选出的至少一个官能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导电层含有包括从3A、4A、5A、6A、7A、8、1B、2B、3B和4B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的至少一种金属微粒子或金属化合物微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吸收层含有至少一种在400~750nm具有选择吸收特性的有机色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吸收层对400~750nm的膜透射率为90~50%,导电层对400~750nm的膜透射率为100~70%,而且作为多层膜的膜透射率为90~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对400~750nm的视感正反射率为2.0%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多层反射带电防止膜的表面电阻值为500kΩ/□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显示装置是阴极射线管。
11、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具备:
在显示装置的荧光屏面上,形成含有至少一种有机色素、SiO2和相对于上述SiO2和上述有机色素的固形部分的总计重量为7倍量以下的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吸收层的工序;
上述吸收层上,顺序形成导电层和保护层的工序;以及
热处理上述吸收层、导电层和保护层的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含有量相对于上述SiO2和上述有机色素的固形部分总计重量为2倍量以上且7倍量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的含有量相对于上述SiO2和上述有机色素的固形部分总计重量为3倍量以上且5倍量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有机有机有机硅烷偶合剂具有从烷基、乙烯基、苯基、环氧基、羰基、醚基、羧基、酯基、巯基、酰胺基、氨基、氰基和硝基中选出的至少一个官能团。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吸收层、导电层和保护层的形成工序具有用湿式方式的涂敷法,涂布含有各层的构成成分溶液以后,进行干燥的工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吸收层、导电层和保护层的形成工序具有用旋涂法或浸渍法,涂布含有各层的构成成分溶液以后,进行干燥的工序。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吸收层、导电层和保护层的形成工序具有涂布含有各层的构成成分溶液以后,在20~3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1~5分钟干燥的工序。
CNB021064709A 2001-02-20 2002-02-09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160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3799/2001 2001-02-20
JP2001043799A JP3665578B2 (ja) 2001-02-20 2001-02-20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043799/01 2001-0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2297A true CN1372297A (zh) 2002-10-02
CN1191604C CN1191604C (zh) 2005-03-02

Family

ID=18905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647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1604C (zh) 2001-02-20 2002-02-09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794809B2 (zh)
JP (1) JP3665578B2 (zh)
KR (1) KR100650821B1 (zh)
CN (1) CN1191604C (zh)
TW (1) TWI2505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84102B1 (ko) * 2002-05-16 2005-04-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투명도전막 형성용 조성물,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투명도전막및 상기 투명도전막을 채용한 화상표시장치
JP3988935B2 (ja) * 2002-11-25 2007-10-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網目状導電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用途
JP2004281941A (ja) * 2003-03-18 2004-10-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電磁波シールド材を有する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325159B2 (en) * 2004-04-14 2012-12-04 Elo Touch Solutions, Inc. Acoustic touch sensor
DE102008014900A1 (de) 2008-03-19 2009-09-24 Rodenstock Gmbh Schichtsystem zur Beheizung optischer Oberflächen und gleichzeitiger Reflexminderung
JP5158010B2 (ja) * 2009-05-13 2013-03-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界効果型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JP5847225B2 (ja) * 2014-03-26 2016-01-20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誘電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KR20220046039A (ko) * 2020-10-06 2022-04-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5171529B (zh) * 2022-06-28 2023-12-29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包含该复合盖板的显示模组
CN115457881A (zh) * 2022-09-14 2022-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050105T3 (es) * 1987-02-13 1994-05-16 Toray Industries Articulo optico anti-reflectante y procedimiento para su fabricacion.
US5218268A (en) * 1989-10-31 1993-06-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ptical filter for cathode ray tube
US5520855A (en) * 1991-03-20 1996-05-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ating solution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glass gel thin film, color glass gel filter,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5444329A (en) 1992-11-06 1995-08-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JP3318454B2 (ja) 1994-03-18 2002-08-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表示装置とそれに用いる波長選択吸収膜用材料
JPH087797A (ja) 1994-06-23 1996-01-12 Hitachi Ltd 光学的表示装置とその製法
JP3424876B2 (ja) 1995-07-04 2003-07-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78441B2 (ja) * 1996-07-24 2003-02-17 株式会社東芝 陰極線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50834A (ja) 1998-03-03 1999-09-17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
JP2000047006A (ja) 1998-07-30 2000-02-18 Sony Corp 反射防止膜
JP3752390B2 (ja) 1998-10-07 2006-03-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表示装置
JP2000260356A (ja) 1999-03-05 2000-09-22 Hitachi Ltd 表示装置
JP2002190265A (ja) 2000-12-20 2002-07-05 Hitachi Ltd 陰極線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794809B2 (en) 2004-09-21
KR100650821B1 (ko) 2006-11-27
CN1191604C (zh) 2005-03-02
JP3665578B2 (ja) 2005-06-29
KR20020068279A (ko) 2002-08-27
TWI250547B (en) 2006-03-01
JP2002247487A (ja) 2002-08-30
US20020153824A1 (en) 2002-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12C (zh) 透明导电膜,低反射率透明导电膜,和显示器
CN1035262C (zh) 防带电高折射率膜的涂料、透明材料层合体和阴极射线管
CN1256749C (zh) 显示器用的过滤器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相应的显示器
CN1241232C (zh) 透明导电性基材、其制法及形成透明涂层用涂液和显示装置
CN1238443C (zh) 显示板用油墨和使用该油墨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
CN1191604C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436156A (zh) 透明涂膜基片、形成透明膜用的涂液及显示装置
CN1992371A (zh) 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690002A (zh) 适用于等离子显示屏的玻璃组合物和浆体组合物以及等离子显示屏
CN1558936A (zh) 黑色浆料及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696221A (zh) 阳光控制低辐射涂层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5599C (zh) 导电性防反射膜、导电性防反射膜的制造方法及阴极射线管
JP2001101984A (ja) カラー陰極線管
CN1334297A (zh) 形成透明导电层用的涂液
CN1232591C (zh) 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及用该涂料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
CN1338768A (zh) 吸光/防反射材料元件与显示装置
CN1074855C (zh) 显示面及其制造方法
JP2000319588A (ja) 熱吸収膜用塗料、熱吸収膜およびカラー陰極線管
CN1100337C (zh) 荧光面的形成方法
CN1892960A (zh) 荧光体层组合物,包括该组合物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95878A (zh) 具有场防漏涂层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196167C (zh) 形成导电层的组合物及采用其形成的导电层的阴极射线管
CN1388974A (zh) 透明导电膜及显示装置
CN1196160C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造方法
KR100436710B1 (ko) 투명도전막,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채용한 화상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