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6769A - 电动辅助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辅助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46769A
CN1346769A CN01140959.2A CN01140959A CN1346769A CN 1346769 A CN1346769 A CN 1346769A CN 01140959 A CN01140959 A CN 01140959A CN 1346769 A CN1346769 A CN 1346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aforementioned
electrically assisted
assisted bicycl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409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2582C (zh
Inventor
中込良夫
丸山智千
奈仓秀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46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6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25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258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55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power-driven at crank shafts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80Accessories, e.g. power sourc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M6/90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为可将电动辅助自行车分解车载,在4轮汽车后部设可自由进出的盘,由该盘收纳分解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分解时将车身构架分为前构架与后构架,电动辅助机构与电池箱组成的助力系统集中配置于后构架侧。手柄可沿前轮侧面折叠,且踏板可沿后构架侧面折叠。在横倒收纳于盘中时两分开的构架部分重叠,在重叠部分,前后构架在进出盘的方向错开放置。

Description

电动辅助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辅助自行车,特别是关于具有可分离构成前后部分构架的车身构架的电动辅助自行车。
背景技术
具有用于将加在踏板的踏力传至后轮的人力驱动系统和根据前述踏力可向前述人力驱动系统附加辅助动力的马达驱动系统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已为众所周知。在这种电动辅助自行车中对车身构架构造提出种种方案。例如,在日专利特开平11-105758号公报中展示了自由折叠构造、从折叠露出的车身构架开口部分可使电池进出车身构架的空洞内的电动辅助自行车。
近年来电动辅助自行车用途有扩展,将电动辅助自行车作为自己家用车辆等运送到游览地或购物中心等,运送前处于使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可将电动辅助自行车折叠起来成容易运送状态。另外,也希望运送前将电动辅助自行车回复到原样的作业也容易进行。
从而,不仅要求折叠与分离、复原要容易,还要求分离开的各部分小而轻、并可有效利用自己家用车辆有限空间收纳。
在上述公报中所记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中,车身构架可自由折叠,在折叠状态可搭载于自己家用车载台上,但载台空间小,以自行车的全重量叠起取下成了重劳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解决上述现有各问题,提供可使车身的分离与复原容易进行,且考虑车辆容易运送的电动辅助自行车。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发明电动辅助自行车的第一个特征在于,它构成为可分解收纳于相对4轮汽车大致成水平自由进出而设置的盘中;而本发明的第二个特征在于,车身构架可分为前构架侧与后构架侧,由电动辅助机构与电池箱组成的助力系统集中配置于后构架侧。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个特征在于,手柄可沿前轮侧面折叠,而踏板可沿后构架侧面折叠。本发明的第四个特征在于,在横倒收纳于前述盘时,分开的前构架与后构架部分重叠,在该重叠部分前构架与后构架沿盘的进出方向错开,且车座与车座柱从后构架分离后分解设置。
如依第一特征,由于可将电动辅助自行车分解搭载于汽车的盘中,一方面可确保载台空间,另一方面在搭载于汽车上时,分解的自行车容易叠放取下。如依第二个特征,可将从助力系统向后轮传力的动力传递机构维持于使用状态进行分解。
另外,根据第三个特征,由于电动辅助自行车宽度方向尺寸可做得小些,当横置于盘上时可降低高度。如依第四个特征,前构架与后构架被分解,以便两者沿盘的进出方向错开设置并以其一部分相互重叠。从而,可使盘的宽度方向尺寸做小,例如在设定沿汽车前后方向进出盘、汽车宽度尺寸不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容易地将电动辅助自行车收纳进盘中。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动辅助自行车侧视图;
图2是从左前方看后构架的主体图;
图3是后构架平面图;
图4是助力部件周边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5是收纳电动辅助自行车的盘平面图;
图6是收纳电动辅助自行车盘立体图;
图7是设置盘的4轮汽车后部立体图;
图8是设置盘的4轮汽车后部剖面图;
图9是表示电池构造的剖面立体图;
图10是电池箱立体图;
图11是电池箱剖面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A-A剖面图;
图13是设于前构架之端块的剖面平面图;
图14是设于前构架之端块的正视图;
图15是端块变形例的剖面平面图;
图16是端块变型例的正视图;
图17是手柄柱接头剖面平面图;
图18是手柄柱接头要部立体图;
图19是手柄柱接头立体图;
图20是踏板主要部分剖面平面图;
图21是车座柱夹子平面图;
图22是车座柱夹子正视图。
发明实施例
下边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图1是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动辅助自行车侧视图。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车身构架2具有:位于车身前方的头管21、从头管21大致水平向后方延伸的管状前构架22、和连结前构架22后端的后构架23。后构架23是由左右一对铝压铸制品构成的分开构架。该分开构架成靠车身前方具有结合部231的二叉状构造,在结合部231上形成从其向斜后上方延伸,用于保持车座柱3的柱毂232。
在柱毂232中设有过盈量,以夹紧件233夹紧,由此以柱毂232确实保持着车座柱3。夹紧件233的构造容后述。由松开该夹紧件233可使车座柱3相对柱毂232上下滑动,可调节安装于车座柱3上端的车座4的高度。另外,也可以柱毂232将车座柱3拔出完全分离开。再者,车座4与车座柱3的结合中也可以采用车座柱3与柱毂232的结合构造,使得车座4与车座柱3可以容易结合·分离。
在头管21上可自由转动地保持着前叉5。在前叉5上部形成的轴的上端通过接头6连结着手柄柱7,在手柄柱7上部结合着操向手柄8。接头6可以由操作捏手61松开,由此操作可以接头6为中心折叠手柄柱7。这种折叠形式容后述。在前叉5的下端可自由转动地轴支着前轮WF。从操向手柄8的制动杆81向下方延伸的钢索82的前端结合于设在前轮WF的前制动器9。
后构架23,以铰链24与设在铰链24相对侧即车身左侧的锁定装置连结到前构架22上。由解除该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可以铰链24为枢轴将车身折叠,进而,借解除铰链24的结合,还可使前构架22与后构架23相互分离。锁定装置与铰链24的详情后述。
后构架23从侧面看,是靠车身前方宽度宽、向后方宽度变窄的形状。在左右一对的后构架23后端间,轴支着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在后构架23上设有后制动器10,钢索83从操向手柄8延长并结合于后制动器10
在后构架23宽度较宽即靠前方的下部,悬架着配置于比前述车座柱3的延长线还靠后方的电动辅助机构(助力部件)1。电动辅助机构1在后构架23组装时,由后构架23的左右分割部分连结用螺栓25与螺栓27一同连结固定。电动辅助机构1具有配置于其最下部的踏力辅助用电动马达M、和配置于马达M前上方的曲柄轴11。在曲柄轴11的左右端分别固定着曲柄12,在曲柄12前端设踏板13。踏板13以向车身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状态使用,而踏板13与曲柄12的连结部采用铰链,在不使用时,可沿曲柄12折叠。
由踏板13输入的踏力,和相应于该踏力为减轻该踏力而由马达产生的辅助力通过包含于电动辅助机构1内的齿轮的传递装置形成合力,其合力输出由链轮盖14覆盖、图中未示出的驱动链轮的转动取出。设有将驱动链轮的转动传递到后轮WR的链15。且前轮WF与后轮WR的直径均为16(英寸)。
后构架23的前述宽度较宽部分与前述结合部231、以及在后部将左右一对后构架23结合起来的螺栓25(或支承螺栓的凸部)所围成的空间里,安装着收容作为前述电动马达M与其他电装部电源的电池的电池箱16。且为使左右分割的后构架23相互结合起来,除前述螺栓25、27之外,还使用了配置于和前构架22的连结部近旁的螺栓26。
图2是从车身左前方看的后构架23立体图,图3是其平面图。在两图中,后构架23由左部分23L与右部分23R构成;设有可插通前述螺栓25、27的凸部25BL、25BR、27BL、27BR。也形成了螺栓26用凸部,但在图2、图3中未示出。凸部25BL、25BR间,以及凸部27BL、27BR间夹持安装着形成于前述电动辅助机构1上端的悬挂部(后述)。
在后构架23的上面形成了用于安装电池箱16的座234、235、236、以及用于安装后制动器10的座237L、237R。另外,在后构架23上面的前述车座柱用柱毂232的前部,形成了安装用来从电池向电动辅助机构1等供给电流的电源开关的安装座238。
在后构架23前端、即和前构架22相结合的面上,形成了作为铰链24一方部分的凸部241、与可自由转动地支承锁定装置的销(未图示)的凸部28。在凸部241插入枢轴销242,在其前端安装着垫243与止动轮244。构成铰链一部的前构架22侧的钩子(后述)结合于该销242。
图4表示后构架23和电池箱16与电动辅助机构1的安装位置关系的要部侧视图。在图4中,在电动辅助机构1的壳体本体70周围,形成了用于将电动辅助机构1连结于后构架23的吊挂件70a、70b,由分别以螺栓25、27将该吊挂件70a,70b连结于后构架23,而将电动辅助机构1悬架于后构架23上。为追求轻量化,电动辅助机构1的壳体本体70最好由树脂成型品制作。
在曲柄轴11上,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单向超越离合器结合着踏力输入齿轮30,该踏力输入齿轮30啮合于合成齿轮31的小齿轮31a。另一方面,又设计成马达M的小齿轮29上啮合着辅助动力齿轮(助力齿轮)32的大齿轮32a,和该大齿轮32a一体转动的小齿轮32b啮合于前述合成齿轮31的大齿轮31b。另外,合成齿轮31的大齿轮31b与固定于驱动链轮33轴上的输出齿轮34相啮合。助力齿轮32,为追求轻量化最好由树脂成形品制作,从低噪音观点考虑以采用螺旋齿轮为好。
这样,马达M的转动通过小齿轮29与助力齿轮32传至合成齿轮31,从曲柄轴11输入的踏力通过踏力输入齿轮传至合成齿轮31。而后,踏力与辅助动力在合成齿轮31合力并传至驱动链轮33。配置于壳体70内前部的控制器37,基于从图中未示出的踏力检测装置输入的踏力值来调节马达M的转动。
在本体壳体70的后方下部,安装着可自由转动地支承着由铝成型品制成的主支架35的枢轴36。另外,在本体壳体70下端设置的突起70C,在使前构架22与后构架23分离时,成为用于使包括后构架23在内的自行车后部自立起来的脚部,在置于地面上时,以该突起70C与后轮WR可立于地面。
在设于后构架23前端的凸部28、28中,插通具有锁定杆38的锁定销39。以该锁定销39为中心可转动地设螺栓391,在螺栓391上拧上螺母392。螺栓391穿过从前构架22伸出而形成的结合部40的沟(详细形状参照图13~16),螺母392的一面抵接于该结合部40并形成结合面。
锁定销39的中央部分即安装着螺栓391的部分相对凸部28的孔偏心,由转动锁定杆38可使前述螺母392的结合面与结合部40的抵接强度或强或弱。螺母392的结合面与结合部40的抵接强度的最大值可由螺母392的转动量来决定。
如图所示,在使锁定杆38转至沿后构架23位置的状态下,螺母392与结合部40强接触,前构架22与后构架23强结合。另一方面,如使锁定杆38向离开后构架23的方向即向与车身成正交方向转动,螺母392由于前述锁定销39成偏心形状,而相应于其偏心量的距离向着从结合部40离开的方向(车身前方)偏离,螺母392与结合部40的抵接强度变弱。在抵接强度变弱时,如以锁定销39为轴使螺栓391转动,即可解除螺母392与结合部40的结合,从而可将前构架22与后构架23以铰链24为中心折叠起来。
在设于后构架23前部即用来保持车座柱的柱毂232的前侧的前述安装座238上(图4),安装着以钥匙K操作的电源开关50。
图9是表示电池构造的要部剖切立体图。在该图中,电池41由以收缩膜包装物410包装起来的电池本体(例如,将20个镍氢电池叠起来)411、和收纳电池本体411的对开式树脂成型品壳体412构成。在壳体412上设有点亮多个LED(发光二极管)灯并以灯数表示电池(电力)残量的指示器42、用于充电的连接器43、保险丝44。另外,用于拿运或向电池箱16装卸的手把46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壳体412。在壳体412底部设有与电池本体411连接的端子47、47。
图10是表示电池箱16外观的立体图;图11是其侧视剖面图;图12是图11的A-A剖视图。在这些图中,电池箱16由前述座234、235、236支承,按长度方向与车身前后方向一致来配置,收容于后构架23的左部分23L、与右部分23R间。电池箱16由可从上方装卸电池41而在上部开口的箱本体161与覆盖该开口上部的盖162构成。盖162可向车身侧方旋转打开,以铰链163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箱本体161上。图12以双点划线表示打开盖162的状态。由于按长度方向与车身前后方向一致配置箱本体161,比之于将长度方向大致垂直配置敞开上部的开口要宽裕些,故电池41的装卸变得容易。
在盖162上除设有观看指示器42的窗口48之外,还设置了锁钥装置54。该锁钥装置54具有转动钥匙(也可与操作电源开关的钥匙共用)而可出入的爪541,由该爪541结合于箱本体161上端而施锁。
在箱本体161中收纳电池41,在箱本体161底部形成端子箱164。在端子箱164中收容着结合于电池41一侧端子47、47的端子49、49。端子49、49以图中未示出的电缆连接于前述控制器37。在箱本体161上部,从形成于盖162缘的缺口向侧方突出设U型构件46A。该U型构件46A作为用于将锁定杆38保持于沿前述后构架23位置的支承使用。
在箱本体161的靠车身后方设置用于将电池41保持于电池箱16内的锁定臂51。锁定臂51可以以销52向车身前后方向倾动、枢支于箱本体161。在设置锁定臂51的部分箱本体161成了二重壁,在该二重壁中收容着锁定臂51。锁定臂51从销52向上方延伸,其前端从二重壁部分的内侧壁面向箱本体161内侧。锁定臂51的位置与形状设定为其突出于电池41侧的前端嵌入电池41的壳体412之凹部RS内。
盖162的靠车身后方缘装着或一体形成有下垂片53。该下垂片53被设定为这样的位置与形状:在关闭盖162的状态可插入锁定臂51背(靠车身后方面)与前述二重壁的外侧壁间,在前述背上作用推压力;而在打开盖162的状态空出锁定臂51可向前述外侧壁方向倾动的空间。
下边来详细说明连结前构架22与后构架23的前述铰链24。图13是包含铰链24的前构架22后端部平面剖面图;图14是其正视图(从车身后方看)。该后端部由焊接于构成前构架22的管状零件上而成为一体的后端零件(以下称“端块”)来构成。在两图中,在端块45上,形成了钩子451,该钩子451嵌于设在后构架23上的前述凸部241、241间,并可结合于前述枢轴销242,这样来设定其尺寸与位置。
为堵塞形成为U字形的钩子451开口部分(缺口部)而设置了锁定板452。锁定板452以销453为枢轴支承于端块45上。再者,在端块45上设有由弹簧销454为枢轴支承的操作杆455。操作杆455具有指推操作部455a、和钩子455b,操作杆455由拉力弹簧456连结于锁定板452,钩子455b从形成了锁定板452的缺口窗452a,面对锁定板452的表侧即后构架23侧,结合于该缺口窗452a的框。由该钩子455b结合于锁定板452,不管拉力弹簧456是否作用,锁定板452的向箭头R方向的转动都受限制。操作杆455具有在前述枢轴支承部分近旁抵接端块45的接触部455c,禁止了操作杆455从图示位置向箭头RR方向转动。
由这种构成,由于钩子451的开口部分为锁定板452的前端部分所堵塞,结合于钩子451的枢轴销242不会从钩子451脱出。从而,即使解除了以前述锁定杆38操作的锁定装置,车身构架(由前构架与后构架构成)仍可以枢轴销242为中心折叠起来。
在将该车身构架折叠后进一步想要将前构架22与后构架23分离,将操作杆455的操作部455a推入端块45的深处(箭头RF方向)。这样,操作杆455以销454为中心转动,锁定板452以销453为中心转动,打开了钩子451的开口部分。从而,枢轴销242可从钩子451脱出,车身构架可在前构架22与后构架23的连结部分完全分离。
使操作杆455与锁定板452转动的结果是解除了操作杆455的钩子455b与锁定板452的结合,停止推压操作杆455之后,前述开口部分仍维持打开状态。因此,可以以两手很容易分阶段分别实施操作杆455的推压操作与车身构架的分离作业。
在将已分离的车身构架再组装为一体的情况下,将枢轴销242勾挂于钩子451后,由将锁定板452推入钩子451侧,而使操作杆455的钩子455b与锁定板452相结合。由此操作堵塞钩子451的开口部分。接下来,使前构架22与后构架23的接合面相对,将图4所示的锁定装置的螺母392勾挂于结合部40,使锁定杆38转动到沿后构架23的方向锁定。
其次来说明前述铰链24的变型例。图15是铰链24变型例的前构架22后端部的平面剖面图;图16是其正视图。与图13、图14同符号的表示为相同或同等部分。在图中,固定于后构架23侧的枢轴销242结合于钩子451,为使该枢轴销242不致脱出,在堵塞钩子451开口部分(缺口部)的位置设置锁定板457。锁定板457具有为挂指而形成的操作部457a和堵塞前述缺口部的锁定部457b,并由销453为枢轴支承于端块45上。在锁定板457上结合着弹簧458(螺旋圈簧),以便在使前述操作部457a贴近端块45方向、换言之在使前述锁定部457b从端块45离开方向作用力。但由于锁定部457b的后端即操作部457a侧端部457c抵接于端块45的端面,锁定板457,在锁定部457b对着前述缺口部位置以上,不会向远离端块45的方向转动。
另一方面,为使锁定部457b可向贴近端块45方向(箭头RA方向)转动,在端块45上形成了逃逸部(凹部)459。该逃逸部的深度设定为:锁定部457b逸向端块45侧,钩子451的缺口部打开。
由这种构成,由于锁定板457由弹簧458赋能、钩子451的开口部分为锁定部457b所堵塞,枢轴销242不会从钩子451脱出。从而,只要是解除以前述锁定杆38操作的锁定装置,车身构架即可以枢轴销242为中心折叠起来。
为要将该车身构架在折叠后再分离为前构架22与后构架23,挂指于锁定板457的操作部457a,向离开端块45的方向(箭头RR方向)拉动。这样,锁定部457b退入逃逸部459内,钩子451的开口部分打开。从而,枢轴销242可从钩子451脱出,车身构架在前构架22与后构架23的连结部分完全分离。
在要将分离的车身构架再组装为一体的情况下,将枢轴销242推贴于锁定部457b,使锁定部457b退入逃逸部459内。将枢轴销242收入钩子451内,解除枢轴销242对锁定部457b的推压力。其结果,在弹簧453弹簧力的作用下,锁定部457b向箭头RA相反一侧转动、堵塞了钩子451的开口部分。
在上述铰链24的实施例中,是将枢轴销242设于后构架23,而将与该枢轴销242相结合的钩子451与锁定板452、457以及操作杆455等构成的锁定装置设于前构架22侧。但是也可以与此相反,将枢轴销242设于前构架22侧,而将锁定板452等设于后构架23侧。
下边,来详细说明将手柄柱7结合于前叉5上的接头6。图17是接头6的平面剖面图;图18是要部立体图。在设于前叉5顶部的接头块62中,形成了可水平贯穿捏手61的轴63的孔62a和垂直于孔62a的孔62b。孔62a、62b具有缺口沟62c、62d,以使轴63可在接头块62内的水平面内转动。
在轴63前端形成的阳螺纹63a旋入手柄柱7下端形成的阴螺纹7a中。在手柄柱7的下端形成了套筒7b和凸部7c,其中套筒7b配合于接头块62端面;凸部7c结合于接头块62端面形成的凹部62c并规定对接头块62的方向。在缺口沟62c终端部圆周上配合着手柄7的前述套筒7b,并形成具有与凸部7c相结合的纵沟的突起部62f。另外,在接头块62的车身后方侧端部设有以销64可自由转动支承着的制动件55。
现在来说明手柄柱7的折叠操作。图19是表示折叠顺序的接头6立体图。该图19(a)表示了电动辅助自行车使用时的接头6。在这种状态,手柄柱7垂直向上方竖起,手柄柱7的下端配合于接头块62。为折叠手柄柱7,首先转动捏手61松开结合。
接下来,如图19(b)所示,将制动件55以销64为中心向上方打开,对捏手61向车身前方(弹压)赋能。由于打开制动件55,如图19(c)从捏手61一侧看到的那样,捏手61与接头块62间产生较大的空间。成了捏手61向车身前方位移的可能。借使捏手61向车身前方位移,手柄柱7的凸部7c从接头块62的凹部62e脱出(参照图19(b))。其结果,轴63可在平面看向反时针方向(向车身进行方向左方)转动。图19(d)是表示使轴63转90°状态的图。
接下来如图19(e)所示,使手柄柱7向垂直下方倒下,使凸部7c与突起部62f的纵沟一致。最后转动捏手61将轴63拧入手柄柱7中固紧。
图20是踏板平面图。在向车身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状态使用的踏板13,不用时沿曲柄12折叠起来。踏板13具有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曲柄12上的固定侧131、和以枢轴销132结合于固定侧131的可动侧133。可动侧133具有以枢轴销132支承的U型构架132a,在该构架132a上可自由滑动地设有止动件132b。止动件132b由压缩螺旋弹簧132c赋能被推压于固定侧131侧面。在止动件132b上结合着从外侧贯穿构架132a设置的操作部134。
在折叠踏板13时,克服弹簧132c的弹力使操作部134向车身外侧位移。这样,由固定侧131与止动件132b间的抵接力松弛下来,构架132a以枢轴销131为中心转动,可沿曲柄12将踏板13折叠起来。
图21是将车座柱3固定于后构架23上的夹子233的平面图;图22是其正视图。在两图中,夹子233作为设于后构架23的结合部231的柱毂232的一部分形成于其上部。夹子233具有圆周一部分制出缺口的环233a与设于环233a缺口部的螺栓233b、以及在螺栓233b头部以销233c为枢轴支承的夹子杆233d。在环233a上焊接着适合于前述螺栓233b的螺母233e。
夹子杆233d相对销233c构成偏心凸轮,相应于在与车座柱3正交的面内夹子杆233d转动角度来改变夹子杆233d对环233a的夹紧力。其偏心设定为:在以双点划线所表示的位置夹紧力最小,而从该位置按箭头方向转动夹子杆233d,则夹紧力变大。由此,可以借夹子杆233d的转动操作来进行车座柱3的夹紧固定与解除。尚且,为转动前述夹子杆233d而合适地夹紧车座柱3,可预先调节螺栓233b向螺母233e中的拧入量。
图5是将可从4轮汽车(这里假定为货车或RV车)后部自由出入而设置的盘与所收纳的电动辅助自行车一同表示的平面图,图6是从该汽车前方看的立体图。在两图中,前构架56固定于汽车WGN内的后部座席57下方,规定了汽车WGN内的盘58前方位置的界限。上构架59在前述前构架56后方固定于汽车内的WGN,在上部支承塔板(图中未示出)。最好是以树脂材料制成的盘58,在由前述前构架56与上构架59所围成的空间里,以图中未示出的导轨导向可在汽车前后方向自由滑动地配置。在上构架59中,在其左侧保持着电池41的充电器60。
参照图5、图6来说明为运输而将电动辅助自行车搭载于汽车上的顺序。为容易搭载电动自行车,将盘58以汽车靠后方抽出。而后是,首先打开电池箱16的盖162、从电动自行车取下电池41,收进盘58的前部中央。其次,松开夹子233从后构架23抽起车座柱3,再将车座柱3与车座4分开。分别将车座4收纳于电池41右横边,将车座柱3收纳于盘58的右角。
接下来分离车身构架。分离前先操作前述接头6的捏手61从接头6折叠手柄柱7。而后,操作锁定杆38,在前构架22与后构架23的连结部解锁,将车身构架以枢轴销242为中心折叠。再后,或推压前述操作杆455(图13例)、或抽出锁定板457(图15例),使枢轴销242从前构架22的钩子451中脱出来,将车身构架分离。将前构架22、手柄柱7、手柄8、前叉5、以及前轮WF一体收纳于盘58靠左侧;而将后构架23、电动辅助机构1、以及后轮WR,在折叠踏板13后,一体收纳入盘58靠右侧。
图7是汽车WGN的后部立体图;图8是其要部剖面图。如图7所示,在拉出盘58状态下,电动辅助自行车几乎整体从塔板65覆盖的范围从汽车后方脱出来,用户可以毫无障碍很容易地将电动自行车从汽车上下。
另外,在汽车WGN内侧侧壁上设有AC100螺栓的插座66。如图8所示,通过导线67将插座66来的电源供向塔板65的里侧安装的充电器60,再将充电器60整流到规定电压的直流电通过导线68供给电池41。通过端子43使导线68与电池41连接起来。
这样,由利用交流插座66,比如可有效利用在达到游览地等目的地之前的时间,从汽车WGN的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向电池41充电。
从以上说明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四方面,由于可将电动辅助自行车分解搭载于汽车,叠起取下很容易。从而,可将电动辅助自行车运送到游览地等处使用。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可将从助力系统向后轮传递动力的机构维持使用状态而进行分解。故分解与组装变得很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电动自行车宽度方向尺寸可做得较小,在盘上横置时可压低高度。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可将盘的宽度方向尺寸做小,比如设定为在汽车前后方向出入时,即使汽车宽度方向尺寸不大的情况下,也可很容易地将电动自行车收纳于盘中。从而,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四方面,也可很容易地在自己家用小货车等的小型汽车上叠放入电动辅助自行车。

Claims (4)

1.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以车身构架支承电动辅助机构,该电动辅助机构由传递加于踏板的踏力的人力驱动系统、和根据前述踏力向前述人力驱动系统附加辅助动力的马达驱动系统所构成;而且在前述车身构架一端支承着操向手柄与前轮,在其另一端支承着后轮,其特征在于,
该电动辅助自行车可分解收纳于基本在水平方向进出4轮汽车而自由设置的盘中。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述车身构架可分为前构架侧与后构架侧,由电动辅助机构与电池箱组成的助力系统集中配置于后构架侧。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述操向手柄可沿前轮侧面折叠,且踏板可沿后构架侧面折叠。
4.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横倒收纳于前述盘中时,分成两部分的前构架与后构架的一部分相互重叠,在其重叠部分,前构架与后构架在进出盘的方向错开,且车座与车座柱可从后构架分离分解放置。
CN01140959.2A 2000-09-26 2001-09-26 电动辅助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258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2424/2000 2000-09-26
JP2000292424A JP3941908B2 (ja) 2000-09-26 2000-09-26 電動補助自転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6769A true CN1346769A (zh) 2002-05-01
CN1282582C CN1282582C (zh) 2006-11-01

Family

ID=18775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4095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2582C (zh) 2000-09-26 2001-09-26 电动辅助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193170B1 (zh)
JP (1) JP3941908B2 (zh)
CN (1) CN1282582C (zh)
AT (1) ATE298697T1 (zh)
DE (1) DE60111704T2 (zh)
TW (1) TW5055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5215A (zh) * 2015-02-25 2016-08-3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自行车存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67095B2 (en) 2003-10-08 2011-06-28 Pride Mobility Products Corporation Collapsible vehicle
CN103661729B (zh) * 2013-11-07 2015-12-02 雍江 变形箱式电动车
DE102014226461A1 (de) * 2014-12-18 2016-06-23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 mit einem Staufach für ein zusammenlegbares Fortbewegungsmittel
US20210261217A1 (en) * 2018-07-23 2021-08-26 Montague Corporation Foldable step-through mid-drive e-bike and folding bike fastened by steering assembly
US10906609B2 (en) 2018-08-21 2021-02-02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Ebike motor mount
CN111422291B (zh) * 2018-12-21 2021-11-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JP7222812B2 (ja) * 2019-06-05 2023-02-15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鞍乗車両
KR102218319B1 (ko) * 2019-09-25 2021-02-23 (주)대한솔루션 자동차용 퍼스널 모빌리티 무선 충전장치
DE102019131095A1 (de) * 2019-11-18 2021-05-2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13172A (en) * 1962-12-17 1965-12-15 Stanley James Burwell Collapsible motor vehicle
FR84291E (fr) * 1963-09-04 1965-01-08 Cadre de bicyclette extra léger monté en éléments boulonnés
DE2106584A1 (de) * 1971-02-11 1972-09-14 Segers, Hermann Reinhard, 7530 Pforzheim Fahrrad
US4441729A (en) * 1982-05-17 1984-04-10 Borg-Warner Corporation Folding bicycle
DE3418930A1 (de) * 1984-05-21 1985-11-28 Mobik Sportgeräte Vertriebs-Gesellschaft mbH, 7016 Gerlingen Muskelgetriebenes transportmittel oder fahrzeug oder antriebsgerae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5215A (zh) * 2015-02-25 2016-08-3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自行车存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298697T1 (de) 2005-07-15
JP2002096791A (ja) 2002-04-02
EP1193170A1 (en) 2002-04-03
CN1282582C (zh) 2006-11-01
JP3941908B2 (ja) 2007-07-11
DE60111704D1 (de) 2005-08-04
EP1193170B1 (en) 2005-06-29
TW505586B (en) 2002-10-11
DE60111704T2 (de) 2005-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3231B (zh) 模块化自行车
CN1091054C (zh) 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蓄电池收容装置
CN1079069C (zh) 自行车电驱动组件
CA2566948C (en) A bicycle having a removable power assist module
CN1251918C (zh) 自行车以及自行车折叠方法
US8573346B2 (en) Auxiliary power driven unit for a bicycle
US7185726B2 (en) Bicycle with optional power assist
CN1282582C (zh) 电动辅助自行车
CN1268507C (zh) 电动辅助自行车及其蓄电池收容装置、蓄电池箱
CN1926021A (zh) 可拆卸的用于自行车的马达驱动装置
CN1071663C (zh) 电动助力自行车
CN1281432C (zh) 带太阳能电池的车辆
CN2559541Y (zh) 一种电动助力踏板车
CN1754756A (zh) 带支架锁定装置的自动二轮车
GB2530155A (en) Modular bicycle
CN1288029C (zh) 电动二轮车
CN1288028C (zh) 自行车转向柄摇臂装置
CN1205086C (zh) 电动辅助自行车
CN1288027C (zh) 自行车
CN100396549C (zh) 自行车用转向装置和转向装置的折叠方法
JP2003182668A (ja) 電動補助自転車
CN1156382C (zh) 带有辅助动力的自行车
JP2002120782A (ja) 電動補助自転車
JP4253675B2 (ja) 車体フレーム
JP2002087351A (ja) 電動補助自転車用バッテリ収納装置および電動補助自転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