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6400A - 溶解性改进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溶解性改进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46400A
CN1346400A CN99813385A CN99813385A CN1346400A CN 1346400 A CN1346400 A CN 1346400A CN 99813385 A CN99813385 A CN 99813385A CN 99813385 A CN99813385 A CN 99813385A CN 1346400 A CN1346400 A CN 1346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ss
value
composition
washing
detergent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13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W·卡佩茨
K·T·诺尔伍德
P·R·莫尔特三世
K·N·佩尔基斯
G·博格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cter and Gamble Ltd
Procter and Gamble Co
Original Assignee
Procter and Gambl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US1998/02022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0018874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cter and Gamble Ltd filed Critical Procter and Gamble Ltd
Publication of CN1346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6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17/00Detergent materials or soap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C11D17/06Powder; Flakes; Free-flowing mixtures; Sheets
    • C11D17/065High-density particulate detergent compos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17/00Detergent materials or soap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C11D17/06Powder; Flakes; Free-flowing mixtures;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2111/00Clean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objects to be cleaned; Clean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non-standard cleaning or washing processes
    • C11D2111/10Objects to be cleaned
    • C11D2111/12Soft surfaces, e.g. textil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平均堆密度至少约400g/l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冷水条件下分散速率可由公式(1)定义;其中R是任意时间点t残留未分散开的洗涤剂,R*是长期残留未分散开的洗涤剂,其值小于洗涤剂初始总剂量的约14%,t是任意单一时间点,m是展开指数,其值小于约2,DT是分散时间,其值小于约0.5,而twash是洗涤循环所需时间;其中至少90%所述粒状洗涤剂组合物的不溶颗粒残渣其粒度小于15μm。优选实施方案中洗涤剂组合物冷水条件下的溶解率由上述公式(2)定义:其中U是任意时间点t未溶解的表面活性剂的分数,U*是长期残留的不溶解表面活性剂,其值小于表面活性剂原始剂量总量的约14%,t是任意单一时间点,n是展开指数,其值小于约2,RT是溶解时间,其值小于约0.5,而twash是洗涤循环所需时间。

Description

溶解性改进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
                   本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溶解性得到改进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特别是与液态洗涤剂洗净性能差不多,或者更好、同时又避免了有关粒状洗涤产品不良品质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
                   本发明背景
近年来,在洗衣洗涤剂工业中,人们对有便利性、符合审美学和溶解性好但保留粒状洗涤产品清洗效果和其成本的液态洗衣洗涤剂产品给与极大关注。但是对于过去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就有关审美学、溶解性或使用方便性而言,诸多问题均难以克服。这些问题对于高密度或低剂量粒状洗涤产品而言更为严重,它们一般不溶于洗涤液,以及其相应液态洗涤剂中。这些低剂量洗涤剂目前有高度需求,因其能保护资源,并能以小包装出售,使用前对消费者来说较为方便,但当将其分配于洗衣机时,与液态洗衣洗涤剂相比,则不那么方便了,因后者只要简单地从瓶中倒出即可,而不用勺子等从盒中舀出再分配于洗涤液中。
正如上面提到的,此种高密度洗涤产品有不良溶解性问题,尤其在冷洗涤液中(即低于约30℃)。更具体地说,不良溶解性导致“块状物”形成,看起来像固态白色团块保留在洗衣机中,或在常规洗涤循环后留于被洗衣物上。在低温洗涤条件下,和/或当加入洗衣机中顺序是先加洗衣洗涤剂,再加衣服,而最后加水(统称为“颠倒加入顺序”或“ROOA”)的情况下则“块状物”特严重。如果加入顺序按衣服、洗涤剂、然后水,也同样形成令人生厌的块状物。同样“结块”现象也使装配有分配斗的洗衣机中或其它分配装置中洗涤剂的分配不完全。这种情况下,不希望的结果是洗涤剂残渣留在分配装置中。
现已发现前述溶解性问题的出现,与含表面活性剂的颗粒之间凝胶样物质出现“桥接”现象,而形成不希望的“块状物”有关。引起不受欢迎的颗粒“桥接”成块状的凝胶样物质,起源于表面活性剂在洗衣液中的部分溶解,其中,该部分溶解的表面活性剂引起高粘度表面活性剂相或糊状形成,这种状态使之粘结、或者“桥接”于其它含表面活性剂颗粒上,一起形成“块状物”。这种不希望的溶解现象通称为“胶块”形成。除了粘性表面活性剂“桥接”作用外,无机盐有水合趋势,也引起颗粒“桥接”,即通过水合作用连接在一起。具体来说,无机盐相互水合形成笼状结构,该结构表现出不良溶解性,且洗涤循环之后,最终形成块状物。因此,人们希望取得不会出现上面指出的溶解性问题的洗涤剂组合物,由此改善洗净效果。
现有技术公开了许多有关讨论粒状洗涤剂组合物溶解性问题的措施。例如现有技术建议限制使用会在洗衣循环中通过水合盐“桥接”结成块的无机盐。具体选择的无机盐比例要使溶解性问题降至最小。但是,这样的解决方法却限制了配方和工艺的灵活性,这是现代大规模洗涤产品商业化所必不可少的。现有技术还提供了许多其它不同的机理,所有都涉及到配方的变化问题,由此都降低了配方的灵活性。因此,人们希望制得溶解性改进,而又不明显限制配方灵活性的洗涤剂组合物。
因此,人们仍然需要找到在很宽范围的条件下使粒状洗涤组合物达到所需性能的方法,以及得到分散性改善,溶解性超过常规粒状洗涤组合物的粒状组合物。
                 本发明概述
本发明满足了上述要求,其中粒状洗涤剂组合物有特别溶解作用,已证实其溶解特性优良,可使其清洗性能与液态洗涤剂组合物等同,同时保留了由粒状混合物提供的配方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该粒洗涤剂组合物其堆积密度至少约400g/l,其特征在于其分散速率由下述公式定义: R = R * + ( 1 - R * ) exp ( - ( t DT ( t wash ) ) m ) 其中R是任意时间点t残留未分散开的洗涤剂,R*是长期残留未分散开的洗涤剂,其值小于洗涤剂初始总剂量的约14%,t是任意单一时间点,m是展开指数,其值小于约2,DT是分散时间,其值小于约0.5,而twash是洗涤循环时间。优选实施方案中,至少90%所述粒状洗涤剂组合物的不溶颗粒残渣其粒度小于15μm,和/或洗涤剂组合物的溶解速率由下述公式定义: U = U * + ( 1 - U * ) exp ( - ( t RT ( t wash ) ) n ) 其中U是任意时间点t未溶解的表面活性剂的分数,U*是长期残留的不溶解表面活性剂,其值小于表面活性剂原始剂量总量的约14%,t是任意单一时间点,n是展开指数,其值小于约2,RT是溶解时间,其值小于约0.5,而twash是洗涤循环时间。
                  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介绍定义
本文中所谓“颗粒”包括洗涤剂最终产品或成分的整个粒度范围,或最终产品或成分混合物中离散颗粒、聚集体或细粒的整个粒度范围。它具体并不指任何类型颗粒的粒度分数(即代表比整个粒度范围100%要小),除非该粒度分数表示颗粒混合物中离散颗粒的100%。对于混合物中颗粒成分的各种类型而言,该类型离散颗粒的整个粒度范围内有相同或基本上相似的组合物,不管这些颗粒是否与其它颗粒相接触。对于聚集的成分来说,聚集体本身可看作离散颗粒,而各离散颗粒可以由较小原有颗粒和粘合剂成分的复合物组成。本文所谓“几何平均粒径”意指采用任何以标准质量为基础的粒度测定技术(优选干筛法)进行测量的一组离散颗粒的几何质量中值粒径。本文中所谓“几何标准偏差”或粒度分布“间距”意指针对上述粒度数据最佳适配对数标称函数的几何宽度,可以由累积分布的50th百分位的直径除84.13百分位直径之比(D84.13/D50)来体现,参见Gotoh等人著作“粉末技术手册”第6-11页(Meral Dekker 1997年)。
本文所谓“助洗剂”意指洗涤剂文献中有助洗效能的所有无机材料,具体来说指能从洗涤液中消除水硬度的有机或无机材料。本文中所谓“堆密度”指未压缩、未敲击的粉末堆砌密度,将粉末样品经漏斗过量倾入平滑金属容器(例如500ml体积圆筒)中,将容器上部边缘堆积的过剩量刮掉,测量其余粉末质量并除以容器体积,便得出该堆密度。
通过最优化选择一系列参数,使之设计出有超级性能的粒状洗涤剂,而使本发明粒状洗涤剂满足所需溶解性和分散性等性能特征。
虽然不希望受理论束缚,但可采用从粉末最先由洗涤液润湿的时间点,到粉末最后溶解入洗涤溶液的时间点的一系列转变过程,来描述粒状洗涤剂的溶解性。该转变系列一开始关系到其分散速率,即大量粉末(一般每剂由百万个颗粒组成)完全分散成单一颗粒进入洗涤液中。一旦被分散,个体颗粒便自由溶解。因此,适当的颗粒分散,对于设计超级性能的粉末洗涤剂很重要。另一方面,粉末的不良分散会形成前面所述的块状凝胶,由此减慢溶解速度,并证明会在织物上留下消费者生厌的残渣。
转变的第二阶段,可用于描述粉末洗涤剂溶解性的是颗粒溶入洗涤液中的溶解速率。分散颗粒的溶解在颗粒分散完全之后继续进行。超级性能粒状洗涤剂的关键因素是与洗涤周期时间长度相比,完全分散颗粒的溶解相对要快。洗涤循环期,粉末洗涤剂越早被溶解、则洗涤活性成分越早被输送入洗液中,使污垢衣物暴露清洗剂的时间越长,由此提供洗涤性能的改进作用。
转变的最后一步,用于描述粉末洗涤剂溶解性的是在给定的供溶解的合理时间内不能溶解的粉末量,另称之为“不溶性颗粒”。不溶性颗粒在衣物上形成可见残留物,因为这些不溶性颗粒会由衣物本身将其从洗涤液中过滤出。若使粉末洗涤剂中的不溶性颗粒粒度降至最小,便能使洗涤液中活性剂含量提高而改进其性能,并因为衣服上可见残留物很少而提高消费者的认可性。
转变的各阶段,从分散速率到溶解速率再到不溶性残渣,可由参数或彼此相关参数结合在一起加以描述,由此鉴定出有超级性能的洗涤剂组合物。但是,分散速率和不溶性颗粒保留量是评价洗涤剂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对消费者的认知影响密切相关,例如衣物上的残留物,以及大量加入的洗涤剂从视觉消散的速度如何快等等,可由消费者一眼看出。分散速率
本文所采用的分散速率是颗粒分散于整个洗涤液的速度度量。分散速率是一种复杂现象,主要由颗粒间相互作用决定。但该现象可以精确地由下述普通展开指数公式表示: R = R * + ( 1 - R * ) exp ( - ( t DT ( t wash ) ) m ) 其中R是任意时间点t的残留物量,R*是长期残留量,即未分散的颗粒,t是任意单一时间点,m是展开指数,该指数表示在初始时间点,粉末如何作用,即最初润湿对其分散作用的影响,DT是分散时间,而twash是洗涤循环所需时间。
分散时间DT由下述公式定义: DT = τ disperse / t wash 其中twash是洗涤循环所需时间,而τdisperse是时间常数,是大量粉末呈指数衰减的特征。实质上,τdisperse是可分散颗粒净量的约63%分散的时间,即加入的全部粉末减去不溶性残渣,其余的63%分散开所需时间。该分散时间是无量纲值,该值度量经历不同洗涤循环的相对分散作用,所述各洗涤循环随洗衣机装载类型和地区有很大变化。
展开指数m是描述初始润湿点粉末如何作用的值,即它是慢速分散粉末还是快速分散粉末。该值越小,则粉末一开始分散越快。R*是描述粉末完全分散程度如何的值,该R*值越小,则在适当时间内(例如1小时)分散的粉末量越多。同时,τdisperse是描述分散动力学的值,该值越小,洗涤剂分散越快。由此,取所有三个值精确描述洗涤剂粉末的分散作用。粉末可能最初分散很快,其m值小但残留值(R*)高,因为形成了块状凝胶。反之,只有分散速率慢,即τdisperse值高时粉末才能分散完全。因此,正是所有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才是精确描述粒状洗涤剂分散性能所必需的。
粉末洗涤组合物可以通过测定作为时间函数(即整个洗涤循环过程多次测定)的残留洗涤剂量R,而针对上述公式拟合,拟合这些数值作出的曲线得出R*、m、τdisperse值。该曲线拟合可以使用市售曲线拟合软件进行,例如Excel Solver,同时限制条件是R*必需是大于或等于零的某一值。在下面定义的处于冷水条件下,根据本发明的超级性能洗涤组合物,其长时间残留值R*小于约20%,更优选小于15%,最优选小于约5%;分散时间值DT小于约0.5,优选小于约0.25,最优选小于约0.12;而展开指数值m小于约2,更优选小于约1.5,最优选小于约1。同时,R值以组合物重量计优选小于25%,更优选小于18%,最优选小于约10%。
为本发明之目的,用于测定所述残留洗涤剂的试验是“网篮试验”(WBT),根据美国药典试验法711进行。WBT由带约4mm厚不锈钢搅拌器的不锈钢、塑料或(优选)硼硅酸盐玻璃制成的1升容器构成。不锈钢制成的20目静置网篮(约4mm×25mm)由有机玻璃支撑在该容器顶上。约4.44℃(40°F)的蒸馏水1升加入该进行溶解作用的容器中,并通过容器不断环流。称重一定体积粒状洗涤剂材料放入静置网篮中。然后将该篮悬置于搅拌轴和器壁之间的中途位置,该搅拌器以200rpm转速。将该篮周期性地从装置中移出,将其中残渣移入称重盘中并干燥至恒重。溶解速率
根据本发明的溶解速率ROD,是表面活性剂化学物质当以粒状洗涤剂颗粒形式输送时,其本身的溶解速率度量。当对来自过滤洗涤水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化学试验测定时,该溶解速率以全部表面活性剂溶解的百分比度量。关键是分散很好的颗粒相对于洗涤周期来看溶解较快。因此ROD可以预测洗涤剂组合物怎样快地运送表面活性剂到洗液中去。
ROD可以使用下述公式模拟: U = U * + ( 1 - U * ) exp ( - ( t RT ( t wash ) ) n ) 其中U是任意时间点t未溶解的表面活性剂分量,U*是长期存留的表面活性剂残渣,即不溶性表面活性剂颗粒和/或沉淀,t是任意单一时间点,n是展开指数,描述润湿早期表面活性剂怎样作用(即溶解),RT是溶解时间,twash是洗涤循环所需时间。
溶化时间由下述公式定义: RT = τ ROD / t wash 其中twash是洗涤循环所需时间,而τROD是表征表面活性剂溶解的时间常数。实质上,τROD是使约63%可溶性表面活性剂净量(即加入的表面活性剂总量减去其不溶性残渣)溶解所需的时间。该溶化时间是无量纲值,该值度量经历不同洗涤循环的相对溶解作用,所述各种洗涤循环随洗衣机装载类型和地区有很大差别。因此,RT可准确预测不同洗涤条件和周期的情况下,粉末洗涤剂的溶解作用。
展开指数m是描述润湿初始点表面活性剂怎样作用(即是慢速润湿表面活性剂,还是快速润湿表面活性剂)的数值,该值越低、表面活性剂最初溶解越快。U*是描述表面活性剂溶解完全程度的数值,该值越小,则在合理时间内(比如1小时),可溶的表面活性剂量越多。同时τROD是描述表面活性剂溶解究竟要多长时间的数值,该值越小,表面活性剂溶解越快。因此,如所述,取所有三个数值可精确描述表面活性剂颗粒在洗涤液中的溶解作用。
通过作为时间的函数(即整个洗涤循环过程中取多个时间点)测定残留表面活性剂量U,将粉末洗涤剂组合物针对上述公式拟合,拟合这些值作出的曲线可得出U*、n和τROD值。所述曲线拟合可以像上述分散作用计算法一样,通过使用各种市售软件来完成,例如ExcelSolver,同时限制U*必需是大于或等于0的某值。在处于下面定义的冷水条件下,本发明的超级性能洗涤剂组合物其长时间残留值U*小于约14%,更优选小于约7%,最优选小于约3.5%;分散时间值RT小于约0.5,优选小于约0.25,最优选小于约0.12;展开指数n小于约2,更优选小于约1.5,最优选小于约1。同时U值在2分钟后一般大于30%,而5分钟后70%,更优选2分钟后大于40%,而5分钟后80%,最优选2分钟后大于50%,而5分钟后90%。
为本发明之目的,用于测定残留表面活性剂的试验如下面程序所述,即根据美国药典试验法711进行。准备带有约4mm厚不锈钢搅拌器的不锈钢、塑料、或(优选)硼硅酸盐玻璃制成的1升容器,将1升蒸馏水(约10℃,即50°F)加入该溶解容器中,并通过该容器不断环流。以200rpm转速搅拌下,将10.0g(±0.1g)样品轻轻加入水中。按一定时间间隔(30秒、1、2.5和5分钟)提取出10cc样品,立即以0.45微米滤纸过滤。最后一个样品过滤之后,提高搅拌速率到300rpm进行其余试验,5分钟后提取二个10cc样品。一个样品过滤,另一个不过滤,该不过滤样品为“100%溶解”,即该不过滤样品用来制作“100%溶解”的对照样品。将该样品放入60℃(140°F)炉中至少1小时,保证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从炉中取出样品,搅拌使其均匀,然后用清洁注射器过滤置入清洁小瓶中,现在该样品便是“100%溶解”对照样。用常规方法,例如滴定法,测定含硫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各样品中SO3的含量,从而测出各样品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将测出的各样品原始数据除以所述“100%溶解”样品数据再乘100,便可将原始数据转换成“百分溶解率”。不溶性残渣
不溶性残渣是例如整个洗涤循环这么长的合理时间之内,该粒状洗涤剂中不溶解颗粒量的度量。大于一定粒度的不溶性残渣,当其被衣物从洗涤液中过滤出后,便会作为可见斑点或颗粒卷在衣物上。该不溶性残渣在其被衣物过滤出之前,可在洗涤水中进行测定。该测定可使用Fraunhoffer原理的常规光散射设备,例如Malvern或Horiba粒度分析仪来完成。将过滤的洗涤水通过衍射池,在此已分散的颗粒通过该池散射光。散射程度与分散颗粒的粒度成比例。可以用散射光谱测定洗涤水中残渣的整个粒度分布。超级性能洗涤剂组合物的不溶性残渣D90小于约15μm,更优选小于约10μm,就是说洗涤水中不溶性残渣有90%其粒度小于约15μm,更优选小于约10μm。洗涤剂组合物
满足上述转变特性的洗涤剂组合物可以用不同类型的成分来配制,从而使其达到上面讨论的转变过程所定义的所有超级溶解性特征。借助最优化选择组合物中一定含量的颗粒的几何平均粒径,来使粒状洗涤剂组合物达到所希望的溶解性、改善审美学和流动性的效果。所谓“改善审美学”意指消费者看到的粒状洗涤剂产品其颗粒外观更均匀,不像过去的产品其颗粒粒度及组成均不同。为此该洗涤产品中颗粒总重的至少约50%,更优选至少约75%,甚至更优选至少约90%,最优选至少约95%有所选择的中值粒径。这样,该粒状洗涤产品的大部分有均匀粒度,可以提高消费者所青睐的美学外观。
优选所述颗粒的几何平均粒径约500μm至约1500μm更优选约600μm至约1200μm最优选约700μm至约1000μm。粒度分布由相当紧密的几何标准偏差或“间距”来限定,以便没有太多的颗粒处于目标粒度以外。因此,所述几何标准偏差优选约1至约2,更优选约1.0至1.7,甚至更优选约1.0至1.4,最优选1.0至1.2。颗粒平均堆密度优选至少约450g/l,更优选至少550g/l,最优选至少约650g/l。
虽然并不希望受理论束缚,但人们还是认为溶解性的提高,是由于洗涤剂组合物中相同大小的颗粒更多引起的。具体来说,颗粒越均匀,组合物中颗粒间的实际“接触点”越少,由此降低引起粒状洗涤剂组合物中凝胶块溶解困难的“桥接效应”。现有技术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粒度变化大,导致相互接触点更多。例如大颗粒可以使许多小颗粒与它接触,结果出现适于形成凝胶块的颗粒部位。本发明粒状洗涤剂组合物的颗粒标准和均匀度避免了这一问题。
所谓颗粒的“一部分”指洗涤剂组合物中至少某些颗粒含有洗涤表面活性剂和/或洗涤助洗剂,提供典型洗涤剂组合物的基本构建体。各种表面活性剂和助洗剂,以及其各自含量如后面所述。一般来说,该洗涤剂组合物含约1%至约50%重量洗涤表面活性剂、和约1%至约75%重量助洗剂。
此外,本发明所述转变特性也可以借助粒状洗涤剂各颗粒更标准、更均匀的形状来满足。更均匀的形状导致更均匀的分散,并如上所述减少颗粒间的接触点。形状的测定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诸多方法进行,方法之一是利用装有Optimus(V5.0)图像分析软件的光学显微镜,重要的计算参数是:
Figure A9981338500111
完美光滑球的圆度(最小圆度值)为12.57;
Figure A9981338500112
这里所有属性都是重要的,可以整个堆积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取平均值。此外,由各参数之积定义的两种参数组合也是重要的(即二者均必需加以控制才能得到有良好外观的产品)。
优选本发明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其圆度小于约50,优选小于约30,更优选小于约23,最优选小于约18。还优选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其纵横比小于约2,优选小于约1.5,更优选小于约1.3,最优选小于约1.2。
此外,还优选组合物中颗粒形状分布均匀,具体来说本发明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其圆度数值分布标准偏差小于约20,优选小于约10,更优选小于约7,最优选小于约4。而纵横比数值分布标准偏差小于约1,优选小于约0.5,更优选小于约0.3,最优选小于约0.2。
本发明特别优选的方法中,生产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其圆度和纵横比之积小于约100,优选小于约50,更优选小于约30,最优选小于约20。也优选其圆度和纵横比之积的数值分布标准偏差小于约45,优选小于约20,更优选小于约7,最优选小于约2。
为达到前述转变特性,粒状洗涤剂其另一设计方法包括采用均质洗涤组合物,其中均质洗涤剂能成就上述优点。以均质数描述组合物特定颗粒中及颗粒之间的成分分布。过去,认为应优化关键成分(例如表面活性剂)在颗粒中和颗粒之间均质分布,因此洗涤剂组合物应由相同成分的均匀颗粒组成,例如喷雾干燥洗涤剂成分,但其有明显溶解性缺点。近年来,洗涤剂组合物由双重颗粒系统的不同颗粒组成。然而这些颗粒有不同的组合物,由喷雾干燥粒和聚集体等形成,这些洗涤产品也存在溶解性缺点。
但根据本发明,其均质数小于约0.5,或大于约1.0,更优选大于1.25,最优选大于约1.5的洗涤组合物有超级溶解特性。所述均质数由下式代表:
               HN=Xbulk/Xpart其中Xbulk是组合物中颗粒的均质性度量,而Xpart是个体颗粒中的均质性度量。因此,Xbulk是所选择的洗涤剂成分在某颗粒中含量最低时的浓度、与该所选择的洗涤剂成分在某颗粒中含量最高时的浓度之比,而Xpart是颗粒中某独立区域里所选择的洗涤剂成分含量最低时的浓度、与某独立区域中该所选择的成分含量最高时的浓度之比,该值小于约0.5,或大于约1,优选大于约1.25,更优选大于约1.5。
因此,洗涤组合物中,Xbulk是组合物的某颗粒中所选择的洗涤剂成分,例如表面活性剂、助洗剂等的浓度最低时与某颗粒中所选择的该成分含量最高时的浓度之比。这提供组合物中颗粒之间的均质性,因此Xbulk由下式代表:
             Xbulk=Xmin/Xmax其中Xmin是某颗粒中所选择的洗涤剂成分含量最低时的浓度,而Xmax是另一某颗粒中所选择的该成分含量最高时的浓度。例如对于各颗粒中有相同浓度的洗涤剂而言,例如都含25%表面活性剂活性浓度的喷雾干燥颗粒,其Xbulk应等于1,或0.25/0.25;而组合物中有含有20%活性表面活性剂的喷雾干燥颗粒和含有30%洗涤活性物聚集体时,其Xbulk应等于0.67,或0.2/0.3。
Xpart是同一颗粒中,所选择的洗涤剂成分,例如表面活性剂、助洗剂等的浓度比例,换言之,是个体颗粒的均质性度量。Xpart是颗粒中独立的各区域中所选择的成分之比。即同一颗粒中某独立区域里所述成分最低时的浓度,与该颗粒中另一某独立区域里该成分最高时的浓度之比。因此Xpart由下式代表:
               Xpart=Xmin/Xmax其中Xmin是颗粒中某独立区域含所选择的成分最低时的浓度,而Xmax是另一某独立区域含所述成分最高时的浓度。本发明的独立区域是各自之间有明显形态学差异的区域,一般来说一个区域占颗粒体积的1%以上,优选5%。例如整个颗粒为均质的颗粒只含有1个所述独立区域。因此,整个颗粒有相同浓度时,例如含25%表面活性剂活性浓度的喷雾干燥颗粒,其Xpart将等于1,或0.25/0.25,因该颗粒只含有一个独立区域。但是,由两种不同的初始成分,例如含5%活性表面活性剂的喷雾干燥颗粒和含50%活性表面活性剂的干燥洗涤剂聚集体聚集的颗粒,形成本文定义的混合聚集体,其Xbulk应等于0.1或0.05/0.5。
本发明的均质数是按照该洗涤剂组合物的大量堆积颗粒来计算的。因此个体颗粒,或其集合量占成品组合物重量不到10%的颗粒,不应用来计算其均质数。所述成分一般包括混合成分,例如酶、漂白成分、香料成分、以及其它各种少量添加剂。
虽然并不希望受理论束缚,但人们还是确信通过将某些成分浓缩,和/或选择性地将它们分开,便可避免由于颗粒间相互进行化学作用而溶解时产生胶凝作用。例如将醇基表面活性剂和烷基苯磺酸盐相互分开,和/或将电解质与一类表面活性剂归在一起,由此改善溶解性。例如,全配制洗涤剂组合物,包括有富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区,和贫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区的表面活性剂系统,可用于提供溶解性得到改善的粒状洗涤剂。该组合物可以是有分隔开的表面活性剂各区的单一颗粒形式,或由不同颗粒代表各表面活性剂区的多样性颗粒形式。贫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区包括少于约20%,更优选少于约10%,甚至更优选约2%,最优选约0%电解质,与选自醇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或其混合物相结合;而富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区包括多于约20%,更优选多于约35%,最优选多于约45%的电解质,与选自烷基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或其混合物相结合。因此通过使电解质与醇硫酸盐表面活性剂不接近的区间分离,使块状凝胶残留物的形成降至最小和/或减小,从而使本发明粒状洗涤剂的溶解特性和分散特性均超常。
改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的另一方法是用涂料将颗粒选择性地涂覆,特别是含有表面活性剂等有粘性成分的颗粒,这样的涂覆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例如滚筒喷雾法。
最后,粒状洗涤剂组合物的溶解性也受制造粒状粉末的方法影响。粒状洗涤剂一般在洗液中提供约7.5-约11.5,优选约9.5-10.5的pH值。低密度组合物可由标准喷雾干燥法制备。有很多不同方法和设备可用于制备高密度组合物。采用喷雾干燥塔制造的现有市售颗粒组合物密度小于约500g/l。因此,如果喷雾干燥法用作整个工艺的一部分,那么必需采用下文所述方法和设备,对所得喷雾干燥颗粒进行致密化处理。此外,配制者也可使用市售混合、致密化和造粒装置来省去喷雾干燥法。下面是宜于本文使用的所述装置的非限制性描述。
根据本发明,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和设备来制造高密度(即大于约500,优选大于约600g/l)、高溶解性、自由流动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采用喷雾干燥塔制造的现今市售粒状组合物,其密度通常小于约500g/l。该方法中,通过喷雾干燥塔,使用常规技术,于约175℃至约225℃,各种热稳定性成分的含水浆液形成均质颗粒状最终成品洗涤剂组合物。然而,若喷雾干燥只作为整个工艺一部分,必需采用下述附加工艺步骤,来获得现代致密化、低剂量洗涤产品所需的密度水平(即大于600g/l)。
例如,将来自塔内的喷雾干燥颗粒,通过将水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之类的液体加载于颗粒的孔中,和/或使之经一个或多个高速混合器/增密机处理。该工艺所用的适宜高速混合器/增密机是商品名为“Ldige CB30”或“Ldige CB30 Recycler”的市售装置,该机包括一个带有中心旋转轴,其上装有混合/切割叶片的固定圆筒状混合滚筒。使用时,将洗涤剂组合物各成分加入滚筒内,而转轴/叶片组合体以100-2500rmp转速旋转,使之彻底混合/致密化。参见Jacobs等人的US 5149455(1992年9月22日)。该装置中优选处理时间为1-60秒。其它此类设备包括以商品名“Shugi Granulator”和“Drais K-TTP80”市售的装置。
其它能用以使喷雾干燥颗粒致密化的工艺步骤包括在中速混合器/增密机中进行喷雾干燥颗粒的研磨,和附聚或变形处理,而获得粒内孔隙降低的颗粒。这样的装置,例如名为“Ldige KM”(300或600系列)或“Ldige Ploughshare”的市售混合器/增密机等适宜该工艺,其一般以40-160rpm转速运转,该中速机中的加工时间为0.1-12分钟。其它可用的设备包括市售“Drais K-T160”。采用中速混合器/增密机(例如Ldige KM)的加工步骤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依次再使用前述高速混合器/增密机(例如Ldige CB),以达到所需密度。可用于本文的其它类型的造粒装置如US 2306898(1942年12月29日授予G.L.Heller)所述。
虽然更适宜先使用高速混合器/增密机,接着再使用低速混合器/增密机,但顺序反过来进行也为本发明所采用。一种或多种因素相结合,包括停留时间、设备操作温度和或颗粒组合物温度、液体粘合剂和流动助剂等辅助成分的加入,都可用于本发明工艺,使喷雾干燥颗粒达最优致密化水平。例如参见下述专利所述方法:1992年7月28日授予Appel等人的US 5133924(致密化之前使颗粒处于可变形状态),1987年1月20日授予Delwel等人的US 4637891(以液态粘合剂和硅铝酸盐造喷雾干燥颗粒);1988年2月23日授予Kruse等人的US 4726908(以液态粘合剂和硅铝酸盐造喷雾干燥颗粒);和1992年11月3日授予Bortololtli等人的US 5160657(以液态粘合剂和硅铝酸盐涂覆致密颗粒)。
在有特别热敏感或高挥发性洗涤剂成分加入成品洗涤剂组合物的情况下,优选其工艺不包括喷雾干燥塔。配制者可以将原料连续地,或分批地直接加入市售混合器/增密机而避免使用喷雾干燥步骤。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包括将表面活性剂糊浆和无水助洗剂材料加入高速混合器/增密机(例如Ldige CB)接着进入中速混合器/增密机(例如Ldige KM),形成高密度洗涤剂组合物。参见1994年11月22日授予Capeci等人的US 5366652,以及1996年1月23日授予Capeci等人的US 5486303。视需要,可在这样的工艺中对原料成分的液/固比例加以选择,以获得流动性、松脆性更好的高密度聚集体。
视需要,该工艺可以包括一次或多次将产生的粒度太小的颗粒流再循环入混合器/增密机中的步骤,使之进一步聚集或构建。粒度过大的颗粒可以送至研磨设备、然后再回到混合器/增密装置中。所附加的再循环步骤有助于原料洗涤成分构建聚集,使最终产品有所希望的粒度(400-700μm)的均匀分布和所希望的密度(大于550g/l)。参见1996年5月14日授予Capeci等人的US 5516448,和1996年2月6日授予他们的US 5489392。其它不主张采用喷雾干燥塔的适宜方法见1989年5月9日授予Bollier等人的US 4828721;1992年4月21日授予Deerse等人的US 5108646;以及1993年1月12日授予Jolicoeur的US 5178798。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高密度洗涤剂组合物可以用流化床混合器生产。该方法中,各种成品组合物成分相结合形成水浆液(一般80%固体含量),并喷入流化床中,产生成品洗涤剂颗粒。进入流化床之前,该方法可以视需要使用前述Ldige CB混合器/增密机或“Flexomix 160”混合器/增密机(购自Shugi)将浆液混合。该方法中可使用商品名为“Escher Wyss”的市售流化床或流动床。
另一适宜方法包括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液体酸前体、无机碱(例如碳酸钠)和视需要添加的其它洗涤剂成分投入高速混合器/增密机中(停留时间5-30秒),以便形成含部分中和或全部中和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盐、及其它原料洗涤剂成分的聚集体。视需要可将上述经高速机处理过的物料再送入中速混合器/增密机中(例如LdigeKM),使之进一步聚集,最后得到高密度洗涤组合物。参见Appel等人1992年11月17日被授予的US 5164108。
视需要,本发明高密度洗涤剂组合物还可以通过将常规或致密化的喷雾干燥颗粒,与本文所述一种或多种方法结合生产的洗涤剂聚集体,按各种比例(例如颗粒对聚集体以60∶40之重量比)混合来生产。其它的辅助成分,例如酶、香料、增白剂等可以与本文所述方法生产的聚集体、颗粒或混合物喷雾混合。粒状漂白组合物一般限制含水量,例如水分少于7%至无水,使其贮存稳定性最佳。
在另一任选加工步骤中,含喷雾干燥颗粒和本文所述聚集体的初始成分视需要与其它初始成分(如碳酸盐等),以及液态粘合剂相结合,在高速、中速、或低速混合机中混合并聚集成单一混合聚集体颗粒,提供有均匀粒度和粒度分布的洗涤剂。该混合聚集体可以在单一混合器或一系列混合器中形成,包括中速混合器/增密机与流化床造粒机相结合。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上述洗涤剂配制法,只是用来设计超级性能和高溶解性粒状洗涤剂的代表性工艺。可以采用这些工艺之一种,或其相结合,和/或与其它方法相结合。
                   洗涤剂成分
洗涤剂组合物的表面活性剂系统可以包括阴离子、非离子、两性离子、两性和阳离子型,以及其相容性混合物。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公开于US 3664961(Norris,1972年5月23日授权)和US 3919678(Laughlin等人,1975年12月30日授权),两文均结合入本文作为参考。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US 4222905(Cockrell等人,1980年9月16日授权),和US 4239659(Murphy,1980年12月16日授权)中所介绍的,两文均结合入本文作为参考。
表面活性剂系统的非限制性例子包括常规C11-C18烷基苯磺酸盐(“LAS”)和C10-C20伯烷基、支链烷基及无规烷基硫酸盐(“AS”),式CH3(CH2)x(CHOSO3 -M+)CH3和CH3(CH2)y(CHOSO3 -M+)CH2CH3的C10-C18仲(2,3)烷基硫酸盐,其中x和(y+1)是至少为7的整数,优选至少为9,而M是水溶性阳离子,尤其是钠,不饱和硫酸盐,例如油基硫酸盐,C10-C18烷基烷氧基硫酸盐(“AExS”尤其是EO 1-7乙氧基硫酸盐),C10-C18烷基烷氧基羧酸盐(尤其是EO 1-5的乙氧基羧酸盐),C10-C18甘油醚,C10-C18烷基多苷和其相应的硫酸化多苷,以及C12-C18α-磺化脂肪酸酯。如果需要,表面活性剂体系还可包括常规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例如C12-C18烷基乙氧基化物,包括所谓的窄峰烷基乙氧基化物和C6-C12烷基酚烷氧基化物(尤其是乙氧基化物和混合乙氧基/丙氧基化物),C12-C18甜菜碱和磺基甜菜碱,C10-C18氧化胺等。还可使用C10-C18 N-烷基多羟基脂肪酸酰胺,典型例包括C12-C18 N-甲基葡糖酰胺,见WO 9206154。其它糖衍生的表面活性剂包括N-烷氧基多羟基脂肪酰胺,例如C10-C18N-(3-甲氧丙基)葡糖酰胺。为了低泡,可用N-丙基至N-己基的C12-C18葡糖酰胺。还可使用C10-C20常规皂。如果希望高泡,则使用支链C10-C16皂。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特别实用。其它常规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列于标准教科书中。
所述洗涤剂组合物可以(优选)含有助洗剂。助洗剂一般选自各种水溶性碱金属、铵或取代铵的磷酸盐、多磷酸盐、膦酸盐、多膦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硼酸盐、多羟基磺酸盐、多乙酸盐、羧酸盐以及多羧酸盐。优选上述的碱金属盐,尤其是钠盐。本文优选的是磷酸盐、碳酸盐、硅酸盐、C10-C18脂肪酸、多羧酸盐和其混合物。更优选三聚磷酸钠、焦磷酸四钠、柠檬酸盐、酒石酸盐、单或二琥珀酸盐、硅酸钠、和其混合物(见下面)。
无机磷酸盐助洗剂的例子是三聚磷酸、焦磷酸钠和钾、聚合度6-21的聚合物偏磷酸钠和钾,及原磷酸钠和钾。多膦酸助洗剂的例子是亚乙基二磷酸钠和钾盐、乙烷-1-羟基-1,1-二磷酸的钠和钾盐、以及乙烷-1,1,2-三磷酸的钠和钾盐。其它磷助洗剂化合物公开在下述美国专利中:3,159,581;3,213,030;3,422,021;3,422,137;3,400,176和3,400,148,所有文章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非磷无机助洗剂的例子是碳酸钠和钾、碳酸氢钠和钾、倍半碳酸钠和钾、四硼酸钠和钾十水合物、以及SiO2与碱金属氧化物重量比例为约0.5至约4.0、优选约1.0至约2.4的硅酸盐。本文所用水溶性非磷有机助洗剂包括各种碱金属、铵和取代铵的多乙酸盐、羧酸盐、多羧酸和多羟基磺酸盐。多乙酸盐和多羧酸盐助洗剂的例子是乙二胺四乙酸、次氮基三乙酸、氧联琥珀酸、苯六甲酸、苯多羧酸和柠檬酸的钠、钾、锂、铵和取代铵盐。
聚合物多羧酸盐助洗剂述于US 3308067(Diehl,1967年3月7日授权),其公开内容引入本文作为参考。此种材料包括脂肪酸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的水溶性盐,所述脂肪酸例如是马来酸、衣康酸、中康酸、富马酸、乌头酸、柠康酸和亚甲基丙二酸。这些物质中某些可以作为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使用,如下面要介绍的,但仅仅是当其与非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紧密混合时才行。
本文所用其它适宜多羧酸盐是US 4144226(1979年3月13日授予Crutchfield等人)和US 4246495(1979年3月27日授予Crutchfield等人)所述聚缩醛羧酸盐,上述两专利引入本文作为参考。这些聚缩醛羧酸盐可以在聚合条件下使乙醛酸酯和聚合引发剂一起反应制得。将所得聚缩醛羧酸酯连接于化学稳定的端基上,使之在碱溶液中稳定,不致于很快解聚,由此转化成相应的盐,并加入洗涤剂组合物中。特别优选的多羧酸盐助洗剂是含有酒石酸单琥珀酸盐和酒石酸二琥珀酸盐相结合的醚羧酸盐助洗剂组合物,如US 4663071(1987年5月5日授予Bush等人)所述,该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水溶性硅酸盐固体由式SiO2·M2O代表,其中M是碱金属,其SiO2∶M2O比值为约0.5至约4.0,它是本发明可用的盐,其用量以无水基重计为约2%至约15%,优选约3%至约8%。还可以使用无水或水合粒状硅酸盐。
其它任何附加成分均可作为本发明粒状洗涤剂组合物的成分,包括其它助洗剂、漂白剂、漂白活性剂、促泡剂或抑泡剂、消晦暗剂、防腐蚀剂、污垢悬浮剂、去污剂、杀菌剂、pH调节剂、非助洗剂碱性源、螯合剂、绿土型粘土、酶、酶稳定剂和香料。参见US 3936537(1976年2月3日授予Baskerville,Jr.等人),该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漂白剂和活化剂如US 4412934(1983年11月1日授予Chung等人)和US 4483781(1984年11月20日授予Hartman)所述,两文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螯合剂也公开于US 4663071中(Bush等人,第17栏第54行至第18栏第68行,引入本文作为参考)。改进泡沫剂也可作为视需要加入的成分,公开于US 3933672(1976年1月20日授予Bartoletta等人)和4136045(1979年1月23日授予Gault等人)中,两文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本文中使用的适宜绿土型粘土公开于US 4762645(1988年8月9日授予Tucker等人,见第6栏第3行至第7栏第24行,引入本文作为参考)。适宜的附加洗涤助洗剂列举于Baskerville的专利中,见第13栏第54行至第16栏第16行、和US 4663071(1987年5月5日授予Bush等人),两文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下面的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之目的,绝不构成对所附 范围的限制。实施例中所用缩写该洗涤剂组合物中,以缩写表示的成分有下面所述意义:LAS:     直链C11-C13烷基苯磺酸钠TAS:     牛油基烷基硫酸钠C45AS:  C14-C15烷基硫酸钠C45E3S   与三摩尔环氧乙烷缩合的C14-C15烷基硫酸钠QAS:     R2.N+(CH3)2(C2H4OH)其中R2=C12-C14沸石A:   Na12(AlO2SiO2)12.27H2O的硅铝酸钠水合物,其主要
      颗粒粒度为0.1至10μm(重量以无水基重表示)NaSKS-6:式6-Na2Si2O5的结晶层状硅酸盐柠檬酸:  无水柠檬酸碳酸盐:  粒径200μm和900μm之间的无水碳酸钠碳酸氢钠:粒度分布400μm和1200μm之间的无水碳酸氢钠硫酸盐:  无水硫酸钠硫酸镁:  无水硫酸镁柠檬酸盐:粒度分布425μm和850μm之间、活性物86.4%的柠
      檬酸三钠二水合物MA/AA:   1∶4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平均分子量约70000AA:      平均分子量4500的聚丙烯酸钠聚合物蛋白酶:  如WO95/10591所述,由Genencor Int.Inc销售的解蛋
      白酶,含4%重量活性酶纤维素酶:由NOVO Industries A/S以商品名Carezyme销售的
      解纤维素酶,含0.23%重量活性酶淀粉酶:  由NOVO Industries A/S以商品名Termamyl 120T出
      售的解淀粉酶,含1.6%重量活性酶脂酶:    由NOVO Industries A/S以商品名Lipolase出售的解
      脂酶,含2.0%重量活性酶过硼酸盐:过硼酸钠过碳酸盐:过碳酸钠NOBS:        壬酰氧苯磺酸钠盐NAC-OBS:     (6-壬酰氨己酰)氧苯磺酸盐TAED:        四乙酰乙二胺DTPA:        二乙三胺五乙酸EDDS:        乙二胺-N,N′-二琥珀酸,(S,S)异构体,钠盐光活化物:    包封于漂白(1)糊精可溶性聚合物中的磺化酞菁锌增白剂:      4,4′-二(4-苯胺基-6-吗啉代-1,3,5-三嗪-2
          -基)氨基)芪-2,2′-二磺酸钠HEDP:        1,1-羟基乙烷二膦酸PEGx:        聚乙二醇,分子量为x(一般4,000)QEA:         二((C2H5O)(C2H4O)n)(CH3)-N+-C6H12-N+-(CH3)二
          ((C2H5O)-(C2H4O))n,其中n=20至30SRP2:        二乙氧基化聚(对苯二甲酸1,2丙二醇酯)短嵌段
          聚合物硅氧烷消泡剂:聚二甲基硅氧烷抑泡剂,以硅氧烷-氧亚烷基共聚
          物作分散剂,其中抑泡剂与分散剂之比为10∶1至
          100∶1下面实施例中所有含量均以占组合物重量的%表示。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配制下面的组合物。
A B C D E F G H I
喷雾干燥颗粒
LAS 10.0 10.0 5.0 5.0 5.0 10.0 -  - 3.1
TAS - 1.0 - -  - -
C45AS -  - 1.0 2.0 2.0 -  - -
C45AE3S -  - - 1.0 -  - -
QAS -  - 1.0 1.0 -  - -
DTPA,HEDP和/或EDDS 0.3  0.3 0.5 0.3 -  - 0.7
MgSO4 0.5  0.5 0.1 - -  - -
柠檬酸钠 -  - - 3.0 5.0 -  - -
碳酸钠 10.0  7.0 15.0 10.0 -  - 10.4
硫酸钠 5.0  5.0 - - 5.0 3.0 --  -- 1.2
硅酸钠1.6R -  - - - 2.0 -  - -
沸石A 16.0  18.0 20.0 20.0 - - -  - 22.9
SKS-6 - - - 3.0 5.0 - - - -
MA/AA or AA 1.0 2.0 11.0 - - 2.0 - - -
PEG 4000 - 2.0 - 1.0 - 1.0 - - 0.5
QEA 1.0 - - - 1.0 - - - -
增白剂 0.05 0.05 0.05 - 0.05 - - - 0.11
硅油 0.01 0.01 0.01 - - 0.01 - - 0.02
聚集体
LAS - - - - 2.0 2.0 1.0
C45AS - - - - 2.0 - 11.0
AE3 - - - - - 1.0 -
碳酸盐 - - 4.0 1.0 1.0 1.0 7.7
柠檬酸 - - - 4.0 - 1.0 -
QEA - - - 2.0 2.0 1.0 -
SRP - - - 1.0 1.0 0.2 -
沸石A - - - 15.0 26.0 15.0 14.1
PEG - - - - - - 4.0 - 1.2
助洗剂聚集体
SKS-6 6.0 - - - 6.0 3.0 - 7.0 -
LAS 4.0 5.0 - - 5.0 3.0 - 10.0 -
干加颗粒成分
马来酸/碳酸盐/碳酸氢盐(40∶20∶40) 8.0 10.0 10.0 4.0 - 8.0 2.0 2.0 10.0
QEA - - - 0.2 0.5 - - - -
NACAOBS 3.0 - - 1.5 - - - 2.5 -
NOBS - 3.0 3.0 - - - - - 2.4
TAED 2.5 - - 1.5 2.5 6.5 - 1.5 -
LAS(片) 10.0 10.0 - - - - - 8.0 -
喷雾上
增白剂 0.2 0.2 0.3 0.1 0.2 0.1 - 0.6 -
染料 - - - 0.3 0.05 0.1 - - -
AE7 - - - - - 0.5 - 0.7 -
香料 - - - 0.8 - 0.5 - 0.5 -
干加
柠檬酸盐 - - 20.0 4.0 - 5.0 15.0 - -
过碳酸盐 15.0 3.0 6.0 10.0 - - - 8.0 2.5
过硼酸盐 - - - - 6.0 8.0 - - -
光漂白剂 0.02 0.02 0.02 0.1 0.05 - 0.3 - -
酶(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脂酶) 1.3 0.3 0.5 0.5 0.8 2.0 0.5 0.16 0.13
碳酸盐 0.0 10.0 - - - 5.0 8.0 10.0 -
香料(包封) 0.6 0.5 0.5 - 0.3 0.5 0.2 0.1 0.4
抑泡剂 1.0 0.6 013 - 0.10 0.5 1.0 0.3 0.3
0.5 0.2 0.3 3.0 0.5 - - 0.3 -
柠檬酸 - - - 6.0 6.0 - - - -
染色碳酸盐(蓝、绿) 0.5 0.5 1.0 2.0 - 0.5 0.5 0.5 -
SKS-6 - - - 4.0 - - - 6.0 -
填料加至100%
上面实施例的组合物有至少90%重量的颗粒其几何平均粒径约850μm,同时其几何标准偏差为约1.2。出人意料地该组合物的审美学、流动性及溶解性均得到改善。例如根据式(1)其分散过程中R*小于1%,m是0.86,tdisperse是2.5分钟,而ROD中D*为11.9%,τROD为2.23,而n是1.15。
现已就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看出,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条件下,作出种种改变,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述内容。

Claims (8)

1.平均堆密度至少约400g/l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分散速率如下述公式定义: R = R * + ( 1 - R * ) exp ( - ( t DT ( t wash ) ) m ) 其中R是任意时间点t残留未分散开的洗涤剂,R*是长期残留未分散开的洗涤剂,其值小于洗涤剂初始总剂量的约14%,t是任意单一时间点,m是展开指数,其值小于约2,DT是分散时间,其值小于约0.5,而twash是洗涤循环所需时间。
2.权利要求1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其中至少90%不溶性粒状洗涤剂组合物残渣其平均粒度小于约10μm。
3.权利要求1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其中R*值小于约7%,m值小于约1.5,而DT值小于约0.25。
4.权利要求3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其中R*值小于约3.5%,m值小于约1,而DT值小于约0.12。
5.权利要求1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其中所述洗涤组合物的溶解速率由下式定义: U = U * + ( 1 - U * ) exp ( - ( t RT ( t wash ) ) n ) 其中U是任意时间点t未溶解的表面活性剂的分数,U*是长期残留的不溶解表面活性剂,其值小于表面活性剂原始剂量总量的约14%,t是任意单一时间点,n是展开指数,其值小于约2,RT是溶解时间,其值小于约0.5,而twash是洗涤循环所需时间。
6.权利要求4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其中U*值小于约7%,n值小于约1.5,而RT值小于约0.25。
7.权利要求5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其中U*值小于约3.5%,n值小于约1,而RT值小于约0.12。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有不溶性残渣,所述不溶性残渣的至少约90%其粒度小于15μm。
CN99813385A 1998-09-25 1999-09-24 溶解性改进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 Pending CN13464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1998/020223 WO2000018874A1 (en) 1998-09-25 1998-09-25 Granular detergent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appearance and solubility
WOPCT/US98/20223 1998-09-25
US14825899P 1999-08-11 1999-08-11
US60/148,258 1999-08-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6400A true CN1346400A (zh) 2002-04-24

Family

ID=26794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813385A Pending CN1346400A (zh) 1998-09-25 1999-09-24 溶解性改进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527455A (zh)
KR (1) KR20010075335A (zh)
CN (1) CN1346400A (zh)
AU (1) AU6269299A (zh)
BR (1) BR9914047A (zh)
CA (1) CA2345105A1 (zh)
CZ (1) CZ20011067A3 (zh)
HU (1) HUP0103661A3 (zh)
MA (1) MA24986A1 (zh)
WO (1) WO200001887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172347B1 (pl) * 1992-06-15 1997-09-30 Procter & Gamble Sposób wytwarzania granulowanego skladnika detergentowego oraz skladnik detergentowy PL PL PL
US5482646A (en) * 1993-03-05 1996-01-09 Church & Dwight Co., Inc. Powder detergent composition for cold water laundering of fabrics
US5698510A (en) * 1993-09-13 1997-12-1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rocess for making granular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ionic surfactant
SK280571B6 (sk) * 1993-11-24 2000-03-13 Unilever Nv Časticová detergentná zmes
GB9324129D0 (en) * 1993-11-24 1994-01-12 Unilever Plc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m
US5516448A (en) * 1994-09-20 1996-05-1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rocess for making a high density detergent composition which includes selected recycle streams for improved agglomerate
US5554587A (en) * 1995-08-15 1996-09-1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rocess for making high density detergent composition using conditioned air
GB2304726A (en) * 1995-09-04 1997-03-26 Unilever Plc Granular adjuncts containing soil release polymers, and particulate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ATE312901T1 (de) * 1996-07-04 2005-12-15 Procter & Gambl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reinigungsmittelzusammensetzungen
DE19638599A1 (de) * 1996-09-20 1998-03-26 Henkel Kga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teilchenförmigen Wasch- oder Reinigungsmittels
BR9814589A (pt) * 1998-01-13 2000-10-24 Procter & Gamble Composições granulares tendo aperfeiçoada dissoluçã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9914047A (pt) 2001-06-19
CZ20011067A3 (cs) 2002-04-17
MA24986A1 (fr) 2000-04-01
HUP0103661A3 (en) 2003-04-28
WO2000018878A1 (en) 2000-04-06
KR20010075335A (ko) 2001-08-09
AU6269299A (en) 2000-04-17
JP2003527455A (ja) 2003-09-16
HUP0103661A2 (hu) 2002-02-28
CA2345105A1 (en) 2000-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74C (zh)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颗粒的生产方法
CN1035626C (zh) 含有粒状pH敏感表面活性剂的高密度洗涤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JP2704020B2 (ja) 界面活性剤含有顆粒の製法
CN1357035A (zh) 在硫化床中涂布洗涤剂粒剂的方法
CN1045988C (zh) 致密洗涤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13092C (zh) 从洗涤剂初始成分制备高密度洗涤剂组合物的方法
CN1054631C (zh) 制备高活性颗粒状洗涤剂的方法
US7098177B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detergent particles
CN100513543C (zh)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粉末
KR20060131850A (ko) 음이온성 세척성 계면활성제, 설팜산 및/또는 이의 수용성염을 포함하는 세탁 세제 조성물
US4111853A (en) Particulate composition of sodium alpha olefin sulfonate and sodium silicate
CN1346400A (zh) 溶解性改进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
CN1343250A (zh) 制备有涂层的洗涤剂颗粒的方法
JPH03265699A (ja) 高嵩密度粒状洗剤組成物
EP1956076A1 (en) A cogranule for use in solid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N1276006A (zh) 粒状洗涤剂或清洗剂的制备方法
CA1042306A (en) Manufacture of improved aqueous alkali metal silicate-alkali metal hydroxyalkyl iminodiacetate compositions
JP3720632B2 (ja) ベース顆粒群
CN1264963C (zh) 液态擦洗组合物
CN1192095C (zh) 均匀颗粒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和制备它们的方法
SK281898B6 (sk) Spôsob výroby časticovej detergentnej zmesi
CN109913319A (zh) 用于形成洗涤剂颗粒的两步中和法,以及包含所述洗涤剂颗粒的产品
EP1115837B1 (en) Granular detergent compositions having homogenous particl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KR100361131B1 (ko) 고밀도세탁용분말세제의제조방법및그로부터제조한분말세제
CN1320159A (zh) 外观和溶解性改善的粒状洗涤剂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