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5445A - 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45445A
CN1345445A CN00805689A CN00805689A CN1345445A CN 1345445 A CN1345445 A CN 1345445A CN 00805689 A CN00805689 A CN 00805689A CN 00805689 A CN00805689 A CN 00805689A CN 1345445 A CN1345445 A CN 1345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speed
storage medium
vibration
re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5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1487C (zh
Inventor
藤本一志
梶并义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45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5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14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48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 G11B7/0953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to compensate for eccentricity of the disc or disc trac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2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Control thereof
    • G11B19/28Speed 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indica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2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 G11B7/0037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with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ration during external perturbations not related to the carrier or servo beam, e.g. vibr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Landscapes

  • Rotational Drive Of Disk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具备在数据再生前对盘进行振动检测以及振动值判定的功能,并具备将偏重心已知的盘装载在再生装置中、并测定使其旋转所得到的振动值的振动值测定设备,将与已测定的振动值相关联的值作为表示振动值的容限的阈值存储在再生装置内的存储设备中。因此,在用高速度再生了偏重心量大的盘的时候,能够防止因每个再生装置的制造偏差而使振动检测变得不稳定,并且使不会给予用户不舒服的感觉的再生动作变为可能。

Description

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从CD-ROM或与它类似的存储媒体中重放数据的装置。
技术背景
例如,通常是象在特开平10-8361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那样,在数据重放之前、用最大速度使盘旋转后测定振动值,当振动值超过所定的阈值时,用比最大速度低的速度使盘旋转后读取数据。CD-ROM是使用CD(Compact disk)作为ROM(只读存储器),和半导体ROM一样在计算机系统中被使用。由于在计算机系统中要求高速处理,因此CD-ROM的旋转速度通常是将声频用的CD的旋转速度(200r.p.m.)作为基准设定从该速度的数倍到数十倍。
若通过盘重放装置例如以基准扫描速度的40倍那样的高速扫描CD-ROM,那么用来修正盘的振动所引起的轨道(track)的偏心的跟踪控制的误差就会加大,在盘上发生数据的读取误差,必须再读取(重试),因而招致重放性能的下降。另外,若使偏重心大的低质量盘旋转,那么不但使盘而且使整个盘重放装置产生振动,并且这种振动也会波及到与盘重放装置一起被装入在计算机系统的机箱中的硬盘驱动器装置(HDD),有可能引起HDD中的读/写的错误,从而降低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另外,盘重放装置的振动即使在HDD的读/写中没有发生错误,也会使用户感到不舒服。上述那样的问题如果降低CD-ROM的偏重心、或减小工作旋转量度就能解决。但是,实际上往往会增大CD-ROM盘的质量的偏差,不适合以高速旋转的重放。
因此,如果检测盘重放装置的振动值后检测值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那么就降低盘旋转速度后进行工作。但是,随着上述振动值在每个盘重放装置的制造中产生偏差不同,由于使用被检测的振动值产生了偏差、如果使用以往例子中的固定阈值就会产生不能准确地进行盘旋转速度切换的不合适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高质量的记录媒体盘和低质量的记录媒体盘的任何一种盘中能够尽可能保持稳定性、以高速旋转重放数据的盘重放方法和装置。另外,在本发明中使用这样的方法,即,从盘速度的低速度一侧开始进行振动检测、并检测出能够重放数据的最高速度,这样,在振动检测方式时也不会发生大的振动而给予用户不舒服的感觉。
为达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数据重放装置由以下部分组成。即,该装置这样地被构成:它被构成用来能够将数据以螺旋形的或同心圆形状轨道形态被记录、并且具有中心孔的记录媒体盘能自由离合地装载在上述装置具有的主轴上,并能够改变上述主轴的旋转速度的盘旋转设备,用来从上述盘读取所述数据的信号变换器,以及用来将所述信号变换器在所述盘的半径方向上移动的移动设备。
而且,该重放装置是涉及这样的数据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数据重放装置制造的调整工序中设定容限振动值,并准备最大数据重放速度以及低于该速度的数据重放速度的振动值相当于容限振动值的多个已知偏重心的容限偏重心盘(以下记作标准振动盘)。而且检测各自装载、并以所定重放速度旋转得到的跟踪伺服机构误差信号(以下记作TE信号)的正向峰值和负向峰值之差(以下记作P-P值)作为该盘重放装置的振动值,如后所述对于数据重放速度和振动极限盘的组合设定该振动值作为阈值。当装载偏重心量未知的盘时,以低于最大重放速度的低速度一侧(以下只记作低速度一侧,再将相反的一侧记作高速度一侧)的数据重放速度进行振动值的检测,并存在测定与发生的盘振动成比例的电压(以下记作振动值)的第1阶段,以及判定所述振动值是否在阈值以下的第2阶段。它具有在第2阶段、当获得表示所述振动值在所述阈值以下的判定结果时,通过所述盘旋转设备用上述重放速度使所述盘旋转,并在所述信号变换器中从所述盘读取所述数据,而当获得表示所述偏心量没有包含在所述容许范围的判定结果时,通过所述盘旋转设备用比所述振动检测速度慢的数据重放速度使所述盘旋转、并在所述信号变换器中从所述盘读取所述数据的设备。
就是说,用最大数据重放速度以及比它慢的速度设定多个点的振动检测速度(也可以与数据重放速度相同),并准备各个检测速度的容限偏重心盘(标准振动盘),用第1振动检测速度的第1阈值作为用第1振动检测速度检测的容限偏重心盘Da的振动值,在装载偏重心未知的盘D时,而且当第1振动检测速度的检测振动数据在第1阈值的范围内时,用比第1振动检测速度大的第2振动检测速度进行振动检测。
用第2检测速度的第2阈值将以容限振动盘Db的第2速度的检测振动数据作为第2阈值,如果用所述偏重心未知的盘D的第2振动检测速度的检测振动数据在第2阈值的范围内,那么用第3振动检测速度进行振动检测,用这样的手法从低速度一侧依次增加到高速度一侧实行振动检测,各个振动检测数据在作为各个阈值范围以外的阶段,将低于它的振动检测速度的振动检测速度作为最高速度,并建议具备读取所述数据的设备而形成的数据重放装置。
若依据上述的构成的装置,那么在每个盘重放装置中,在用能进行数据重放的最高旋转速度的重放时,盘的容限偏重心量准确地被设定作为阈值(容许范围)。因此,通过由偏重心量改变能重放数据的最高速度,就有可能对于偏重心量小的盘用盘重放装置具有的最大速度实行高速重放,而对于偏重心量大的盘以没有发生基于偏重心问题的状态实行重放。
另外,若依据本发明,由于低质量盘的旋转速度被阻止,因此,盘或数据重放装置的振动值被限制。其结果,有可能对于被收容在与根据本发明的数据重放装置相同的机箱中的其它装置(例如HDD)限制了振动的波及,并能使其它装置正常地工作。另外,由于盘或数据重放装置的振动被限制,因此,就会减少对于用户给予不舒服的感觉。
而且,在本发明中通过从盘旋转的低速度一侧向高速度一侧多次进行振动检测,由于振动值在容限以下采取决定可能的最高重放速度的手法,因此即使在振动检测方式中也不会使用户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圆盘形状记录媒体(CD-ROM等)驱动器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盘、光拾波器(传感器)、跟踪伺服机构电路、聚焦伺服机构电路、以及读取输出电路的方框图。
图3是振动检测流程图。
图4是等效地表示图1的系统控制部分11的偏重心测定以及盘速度设定设备的方框图。
图5是振动数据读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振动阈值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将EEPROM内装在IC卡片场合的重放装置的外观图。
图8是表示盘的旋转速度和振动值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表示振动检测速度和容限振动值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7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说明盘重放装置。图1表示主计算机1和盘重放装置2。盘重放装置2作为对于主计算机1的数据的供给源而起作用,两者用总线3连接。
盘重放装置2由以下设备构成,它们是:由CD组成的光记录媒体盘(CD-ROM)4,作为盘旋转设备一部分的盘旋转主轴马达5M和所述主轴马达的主轴驱动部分5D,作为信号变换器的光拾波器(传感器)6,光拾波器(传感器)的位置决定设备、即具有移动设备的功能的拾波器(传感器)驱动部分7,将来自光拾波器6的拾波信号进行放大、并进行波形整形的波形整形电路8,进行拾波器6的移动和聚焦重合以及马达5M的同步旋转控制的伺服机构处理器9,信号处理部分10,系统控制部分11,以及存储阈值的EEPROM51。
伺服机构处理器9由以下设备构成,这些设备是:作为盘4的旋转控制设备的主轴伺服机构部分12,跟踪伺服机构、聚焦伺服机构以及拾波器6的驱动部分7的伺服机构部分13,同步检测以及解调电路14,以及用于与系统控制部分11的接口用的微处理器的接口15。信号处理部分10由错误检测及修正电路16、接口电路17构成。
系统控制部分11由微处理器(以下记作微计算机)18M、存储微计算机18M的执行命令等程序ROM18P、微计算机18M的工作RAM18R以及时钟发生器18C构成。
盘(CD-ROM)4具有插入与马达5M结合的主轴19的中心孔20,并且如图2所示那样具有以中心孔20为中心、从盘的内侧向外侧的螺旋形状的轨道41,在该轨道41中,以8位作为1字节、以2352字节作为1个单位(1个数据块)、用多个数据块的众所周知的形式在光学凹槽上记录数据。1个数据块在用与声频的CD的扫描速度(1.2~1.4m/s)相同的标准速度重放时以1/75秒被重放。再者,如众所周知那样CD-ROM的数据以恒定角速度、即CAV(ConstantAngular Velocity)进行重放。
光拾波器6是众所周知的,如图2中概念地所示那样,它由以下设备组成,它们是:例如由激光二极管组成的激光光源61,衍射光栅62,光束分离器64,用来获得平行光线的准直仪透镜66,1/4波长板67,物镜68L,配置在反射光束的光程中的圆柱形透镜(象圆筒一部分的透镜)63,光检测器69(由69F和69B构成),跟踪控制用的激励器68T,聚焦控制用的激励器68F。
光拾波器6通过构成拾波器伺服机构部分13的聚焦伺服机构部分(聚焦错误检测电路32、相位补偿以及驱动电路33)的控制信号驱动聚焦激励器68F,并在物镜68L上将从光源61放射的光束进行聚束后投射到盘4的主面上,然后在盘4上读取在光学凹槽中记录的数据。由于光学凹槽被配置在轨道41上以便与数据对应,如果将未调制的光束作为重放光束投射在盘4上,那么重放射束在凹槽(数据)中被调制,并且,入射到光检测器69的反射光束64就变成调制射束。光检测器69F、69B是用来将光变换成电信号的光探测(读出)设备。
再者,构成拾波器伺服机构部分13的跟踪伺服机构电路、聚焦伺服机构电路例如众所周知也象记载在特开平10-83615等公报中那样。
在本发明所叙述的盘4的偏重心产生的盘重放装置的振动从原理上讲发生在盘的半径方向,它的大小成为与盘的偏重心量和旋转速度的平方的乘积成比例的值,在盘的每1次旋转的周期中发生的振动成为主要成分。
在图2中,构成拾波器伺服机构部分13的跟踪伺服机构电路13T在跟踪误差检测电路31中检测光束的点42在轨道41上向盘的半径方向(轨道的横断方向)移动的量作为TE信号,借助于相位补偿以及驱动电路30,通过跟踪激励器68T,在盘半径方向(轨道横断方向)即,箭头68L的方向进行驱动物镜68L的负反馈控制动作、并进行轨道跟踪。
因此,即使在振动数据读出方式中上述TE信号也包含着振动信息。
另外,波形整形电路8使用被连接到同步检测以及解调电路14所得到的同步信号、并将EFM(Eight to Fourteen Modulation)解调成例如NRZ的数字信号后输出到伺服机构处理器9。
被连接到同步检测以及解调电路14的众所周知的错误检测以及修正电路16检测被解调的数据(重放数据)的错误,在错误被检测的场合,如果能修正就进行修正。错误检测以及修正电路16被连接到接口电路17以及系统控制部分11。在发生不可能修正的数据重放错误时,用众所周知的方法实行数据的再读取(重试)。再者,可以将波形整形电路8、同步检测以及解调电路14、错误检测以及修正电路合并在一起叫做重放信号处理设备。
另外,接口电路17被连接在错误检测以及修正电路16和主计算机1之间,同时被连接在主计算机1和系统控制部分11之间。
频率信号发生器(以下记作FG)虽然在图1中未示出,但与马达5M结合,在对应于马达5M的旋转的频率上产生脉冲。FG被连接到实行系统控制部分11以及CAV控制的主轴伺服机构部分8。该FG的输出脉冲不仅在CAV控制中被使用,而且在盘4的振动值检测的所需时间的设定中也被使用。因此,可以将FG认为是振动值检测设备的一部分。作为重放控制设备的系统控制部分11由微处理器18M、程序ROM18P、以及工作RAM18R组成,并按照存储在程序ROM18P的动作控制用的程序进行动作。
图4是等效地即从功能上示出图1的系统控制部分11以及伺服机构处理器9的一部分的方框图。如从图4所明确的那样,系统控制部分11以及伺服机构处理器9具有方式切换信号发生设备96,构成振动值检测以及判定设备90的分频器93、比较设备94、A/D变换器91、最大检测设备92、阈值发生设备95和用来指示马达5M的旋转速度的速度指令数据发生设备97。
方式切换信号产生设备96产生振动值检测方式信号、正常重放方式信号和阈值设定方式信号。
图4的A/D变换器91在振动检测方式时将拾波器伺服机构部分13中的TE信号电压变换成数字信号。最大值检测设备92根据表示用分频器93将所述的FG脉冲5F分频所得到的盘4的1次旋转周期的信号5S和从A/D变换器91达到的TE信号36D,检测在盘4的1次旋转时间内的TE信号的最大振幅值(P-P值)。但是,盘4的振动值能够由TE信号的正峰值和负峰值之差、即正峰值和负峰值的间隔得知。即,如果没有盘4的振动那么就不需要调整基于它的光点42的跟踪,并且TE信号的电压通常在伺服状态接近零伏。另一方面,如果有基于盘的偏重心的振动,那么在盘的半径方向的物镜位置将产生更大的变化,为了修正它、TE信号的电压将在正或负方向变化。因此,用TE信号测定振动作为轨道的偏心将变为可能。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盘4的1次旋转中的TE信号电压的正峰的最大值和负峰的最大值之和、即从正峰的最大值到负峰的最大值的振幅变化量检测振动。阈值产生设备95将表示以最大速度使盘4旋转时的振动的容限界值的信号、即阈值Vr送到第1判定设备、即比较设备94。阈值Vr是预先存储在EEPROM51中的标准值,通过写入读出(以下记作R/W)控制设备52从EEPROM51中读出,并经由阈值产生设备95被传送到比较设备94。比较设备94判定表示振动值的TE信号的最大值是否在基准值以下,然后将该结果送到速度指令数据产生设备97。在振动值超过阈值Vr时,设置低质量盘的标志后降低盘的旋转速度。
在图4中,速度指令数据产生设备97至少将最大速度和比最大速度慢的第2旋转速度的2个速度指令数据输出到传输线98。若最大速度指令数据从97输出,那么就用主轴伺服机构部分12驱动盘4,并且聚焦伺服机构、跟踪伺服机构电路将工作,在使数据重放的状态中,通过把使TE信号数字化了的信号36D输入到最大值检测设备92,并将FG信号5F分频后得到盘的1次旋转周期信号5S,求出在盘1次旋转期间的最大振幅值Vte,并在比较设备94中比较Vte是否在作为容许范围的阈值Vtr以下,当得到表示Vte>Vtr的NO信号时,认为是低质量盘,就将盘4的旋转速度从最大速度下降到第2速度,并进行数据重放。
另外,当得到表示Vte<Vtr的YES信号时,便认为是容许范围的盘就以原来的最大速度使盘旋转、进行数据重放。其结果就能够缩短数据重放所需的时间。
在上述的说明中,在概念上叙述了关于最大速度和比它慢的第2速度的2个速度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即使在振动检测方式中也尽可能减小使用户感到不舒服的振动。
即,在于对于偏重心量未知的盘找到在容许振动值以下确实能进行数据重放的最高速度。
就是说,振动值大的盘可以用振动值作为装置的容许振动极限以下的低速度一侧检测能够重放数据的最高速度,振动值小的盘可以用高速一侧检测能够数据重放的最高速度。
由此能够避免对于振动值小的盘在低速度一侧设定重放速度的重放装置的性能下降。
参照图8叙述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动作。图8的横轴是重放装置的盘旋转速度,用对于标准速度×10倍速度,×12倍速度,×20倍速度,×24倍速度进行设定、以便能够进行数据重放,×12倍速度,×20倍速度,×24倍速度也被设定作为振动检测速度。总轴表示振动值,总轴上的值Aa,Ba,Ca表示×12倍速度,×20倍速度,×24倍速度各自速度容限的盘Da,Db,Dc的振动值。照图8那样按Da、Db、Dc的顺序表示振动值是大的值。该值成为各个速度的阈值。曲线A,B,C表示盘Da、Db、Dc的速度-振动值的专用图形(特使绘)。以下叙述在检测偏重心量未知的盘的振动值之后找到用于数据重放的最高速度的设备。首先,如果在盘旋转速度从低速度变为×12倍速度的时刻进行振动值的检测、并检测出振动值为V12,若V12>Aa,就判定是容限外的盘。因此,对于市场上的偏重心值的偏差来说,盘重放装置的振动大部分被设定作为容许值以下那样的最低数据重放速度(在该场合为×10倍速度)。在该场合×10倍速度被设定为最低速度,因此将×10倍速度作为能够进行数据重放的最高速度。若V12<Aa,那么就将×12倍速度作为能够进行数据重放的最高速度(原文可能有遗漏—译者)。而且产生将盘的旋转速度提高到×20倍速度的指示,在盘的旋转速度变成了×20倍速度的时刻进行振动值的检测,并与以上所述相同检测它的振动值作为V20。如果V20>Ba,则判定为容限外的盘后产生(发出)使盘旋转速度下降到×12倍速度的速度变更指令,并将×12倍速度作为可能进行数据重放的最高速度。而且如果V20<Ba,则判定为在更高速度一侧的数据重放是可能的,并产生将盘的旋转速度提高到×24倍速度的指示。在盘的旋转速度变成了×24倍速度的时刻,与上述一样,进行振动值检测后作为振动值得到检测值V24。如果V24>Ca,那么就判定是容限外的盘后产生将盘的旋转速度下降到×20倍速度的速度变更指令,并将×20倍速度作为能够进行盘重放的最高速度。另外,如果V24>Ca,那么就判定为用×24倍速度能够进行数据重放,并将×24倍速度作为最高速度。如果根据以上的方法设定数据重放的最高速度,那么不管盘的振动值的大小,在高速度一侧就不会产生超过容限振动的振动,并有可能设定能够进行数据重放的最高速度。
即,即使是偏重心量小的盘在可能的范围内在高速度一侧就能够准确地进行数据的重放,并能避免所述的重放装置的功能下降。
另外,象以上所述那样,不是判定从低速度一侧逐步提高振动检测速度,而是在图8中以×12倍速度将容限盘的振动值Aa1选为阈值,并且当以×12倍速度重放了振动值已知的盘时的V12,如果V12<Aa1,那么用最高速度×24倍速度将振动值看作是在容限以下,并将×24倍速度判定为最高重放速度,如果Aa1<V12<Aa,就能够将×20倍速度判定为最高重放速度,如果V12<Aa,就能够将×10倍速度判定为最高重放速度。如果振动检测灵敏度充分,那么振动检测仅1次就可以,并且比从低速度一侧逐步提高振动检测速度进行判定的方法更简单。
该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即象上述那样设定阈值,通过以低速度一侧进行振动值检测,即使在振动值检测时也不会给用户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并且从最初起在高速度一侧使用振动值大的盘进行振动值的检测、比在这样的场合产生的异常振动还能避免计算机系统被损坏的可能性。
另外,在最近的数据重放装置中数据的重放速度象×8倍速度、×10倍速度、×20倍速度、×30倍速度、×40倍速度进行高速度化,常常以各自的速度进行数据重放。对于这样的数据重放装置本发明提供对振动值未知的盘能够稳定地、高效率地决定可能的最高重放速度的方法。
下面使用图3的流程图说明以上所述的振动检测的动作。在图3的流程图中振动检测开始是从装载了振动值未知的盘时、即从盘4旋转、在光拾波器6中检测了信号时开始的。把作为盘的旋转速度比设定在盘重放装置中的最低速度的数据重放速度还要高的速度的×12倍速度送到速度指令数据产生设备97中,在到达了×12倍速度的时刻,如所述那样,作为最大值检测设备92的输出、振动值数据V12即TE信号(2字节数)输入到系统控制部分11的微处理器18M中,振动值数据V12与阈值Aa(被存储在EEPROM51中)相比较是大是小。若振动值数据V12比阈值Aa大,就将×10倍速度判定为能够进行数据重放的速度。另外,如果振动值数据比阈值Aa小,那么在更高速度一侧判定为能够重放,并将提高重放速度的信号送到速度已知数据产生设备97中。在这种场合传送指示×20倍速度的信号。与上述相同,进行用×20倍速度的振动数据V20和阈值Ba的比较。若振动值数据V20比阈值Ba大,那么将×12倍速度判定为能够进行数据重放的最高速度,若振动值数据V20比阈值Ba小,那么在更高速度一侧(在这样的场合将最大速度作为×24倍速度)判定为能够进行数据重放。同样,将提高速度的指令信号送到速度指令数据产生设备97,并将在盘到达了×24倍速度的时刻所得到的振动数据V24与阈值Ca比较。如果振动值数据V24比阈值Ca大,那么就判定为振动盘,将降低重放速度的信号送到速度指令数据产生设备97,并将×20倍速度判定为能重放数据的最高速度。另外,如果振动值V24比阈值Ca小,那么在更高速度一侧的数据重放是可能的,但在这一场合×V24是最高速度,因此通过将×V24速度判定为能重放数据的最高速度结束振动值检测。
接着,参照图5,在下面说明关于振动数据的读出处理。如上所述,若振动检测开始,那么,首先进入振动数据读出子程序。在图5中进行峰值数据的初始化。它通过存储因盘1旋转出现的TE电压的正或负的峰值电压进行。1次旋转的数据的取入是这样进行的,即,通过依次以适当的间隔将从第1个正或负的峰值电压到下一个正或负的峰值电压的数据进行取样,并从图4的最大值检测设备94传送到微计算机18M。微计算机18M将TE信号电压暂时存储在工作RAM18R中。在将1次旋转的数据存储在工作RAM18R之后读取正负峰值电压,并将该值作为振动数据存储在工作RAM18R内的其它地址位置。
下面,参照图6说明关于作为本发明的主要部分的阈值变更。
在本发明中,圆盘形状记录媒体(CD-ROM等)重放装置随着象叫做这样的商品的圆盘形状记录媒体(CD-ROM等)重放装置所使用的商品系统的不同,通常对于圆盘形状记录媒体(CD-ROM等)重放装置的容许振动值是不同的,该商品例如象便携式个人计算机那样适用于用电缆连接构成将键盘部分、HDD部分、显示部分等作为整体被收容在机箱中的商品或各自被收容在别的机箱中的商品的台式个人计算机系统。因此,在圆盘形状记录媒体(CD-ROM等)制造工序中,每个上述商品系统象叫做规格A、规格那样容许振动值、即阈值就会不同。
因此,预先将每个规格的标准阈值作为用2字节长度表示的数字的电压值写入EEP-ROM51中(在图1、4中示出)。
例如,若将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作为规格A,如图8所说明的那样,作为规格A用的参数对容限振动盘(例如具有0.5g·cm的偏重心)来说,相当于圆盘形状记录媒体(CD-ROM等)重放装置的容限振动值(例如0.5g·cm)的跟踪误差信号振幅的最大值写入重放装置具有的最低旋转速度,例如对于×12倍速度写入Aa,对于中等程度的×20倍速度写入Ba,对于最高速度的×24倍速度写入Ca。另外,作为规格B用的参数相当于其它的容限振动值的跟踪误差信号振幅的最大值与上述相同以Aa,Ba,Ca的2字节数值被写入。
另一方面,在重放装置的制造工序中重放装置每一台具有性能偏差,因此对应于各旋转速度的各个标准阈值参数的跟踪误差最大值将发生变化,在A规格场合的1台重放装置被测定为Aa’,Ba’,Ca’的样式,在B规格的场合,被测定为Ab’,Bb’,Cb’的样式。在表1中示出1例。盘重放装置为了准确地检测振动盘,检测所容许的数据重放装置的最高重放速度,在对应于标准阈值参数的TE信号电压最大值不同的场合,将TE信号电压最大值作为阈值进行改写EEPROM的数据内容的作业。
若举具体例子,那么在表1中的A规格的场合,假定用圆盘形状记录媒体的重放装置的×24倍速度的设计中心的TE信号电压为
Ca=1.50伏特
时,如果在所制造的重放装置中装载了容限盘Dc后得到TE信号电压为1.60伏特,那么就不需要改写阈值。表1
原因是,由于是阈值以上的TE信号电压,因此比容限盘振动大的盘就会降低旋转速度进行重放,而不会加大振动。
但是,若上述TE电压为1.45伏,那么即使装载后重放比容限盘振动大的盘,TE信号电压有时在1.50伏以下,若不预先改写阈值,振动就会加大。通过改写阈值,直到振动容许极限,就会以最大速度使重放变为可能,并能够以高速读出数据。如果将阈值设定为例如1.20伏,那么大部分盘的TE信号电压将变成1.20伏以上,并有可能几乎不能以最大速度读出数据。
接下来,如果容限盘Dc的×20倍速度的振动值数据为Ba’,那么,与以上做法一样对标准值Ba进行判定。
如以上所述那样,修正每个盘重放装置的偏差,就能够对偏重心量未知的普通盘准确地识别振动值是否在容限以下。
在这种状态中,当变更方式为YES的场合,微计算机18M将取入被测定的振动值作为TE信号的最大值,将写入到EEPROM51中的标准值数据Ca进行改写成其重放装置固有的阈值Ca’后进行振动检测阈值变更处理。接着,如果容限盘Dc的×20倍速度的振动值数据为Ba’,那么与以上做法一样,在变更方式为YES的场合,进行将标准数据Ba变更为固有的阈值Ba’的处理。再接着,对容限盘Dc如果×12倍速度的振动值为Aa’,那么与以上做法一样,在变更方式为YES的场合,进行将标准数据Aa变更为在该重放装置中固有的Aa’的处理。
以下再用相同的想法说明使用通过增加振动检测/判定次数提高检测精度的上述技巧的实施例。
作为数据重放装置的数据重放速度在为×10倍速度、×20倍速度、×30倍速度、×40倍速度的场合,通过象表2那样设定振动检测速度,增加振动判定次数,就能更精确地判定振动量小的盘(例如0.3g·cm)的最高重放速度,通过象Ac1<Ac2那样再设置2个振动检测时的阈值,振动量大的盘(例如1g·Cm)即使是×20倍速度也能够避免使用户能认知的程度的大的振动发生的可能性,并能避免在以×20倍速度使振动小的盘(例如0.3g·cm)几乎不产生振动的状态下、即放弃用比它更高速度的重放的可能性。
表2
    规格A     规格C
阈值     测定值     阈值     测定值   阈值变更预测值
×12速度 Aa Aa’     Ac1-------Ac2     Ac’-------     Ac’----------Ac’+α1
×20速度 Ba Ba’     Bc1-------Bc2     Bc’--------     Bc’---------Bc’+α2
×24速度 Ca Ca’     Cc1--------Cc2     Cc’--------     Cc’--------Cc’+α3
就是说,振动大的盘(Ac’>Ac2)用低速度进行重放。另外,振动小的盘(Ac1<Ac’<Ac2)通过用中等速度重放能够减轻作为用低速度使振动小的盘重放的系统的功能下降。
再者,阈值的变更预测值在测定值在标准盘的场合是判定为必须变更的场合的值,α1、α2、α3..是相当于2个阈值间隔距离的修正值。
以下,使用图9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图9表示振动检测速度和产生的振动值之间的关系,曲线A、B、C、D表示在振动检测速度中对各个标准盘的速度-振动值特性,如图所示,在×12倍速度中能够设定象Ac1/Ac2、在×20倍速度中能够设定象Bc1/Bc2、在×24倍速度中能够设定象Cc1/Cc2,..、在×40倍速度中能够设定象Ec1/Ec2那样的阈值。
这种场合也包含重放速度和振动检测速度不同的速度。例如若起动振动量未知的盘的振动检测,那么就以作为振动检测速度的最低速度的×12倍速度进行振动检测,振动值Ac’在Ac’>Ac2时判定为振动盘,数据重放速度被认为是×10倍速度。在A1<Ac’<Ac2的场合,因为该速度不是数据重放速度,因此将×10倍速度作为数据重放速度。
若Ac’<Ac1,那么再在高速度一侧判断能够进行数据重放、并按作为下一个振动检测速度的×20倍速度提高重放速度、进行振动测定。再判定该速度的阈值Bc1、Bc2和所得到的振动值Bc’的关系。在这种场合由于Bc’是数据重放速度,如果Bc>Bc2,那么×10倍速度就作为数据重放最高速度,如果Bc1<Bc’<Bc2,那么×20倍速度就作为数据重放最高速度。另外,如果Bc’<Bc1,那么再在高速度一侧判断存在数据重放的最高速度,按×24倍速度提高重放速度、进行振动检测,并判定和阈值Cc1、Cc2的关系。依次反复进行以上步骤、在达到了最大速度×40倍速度的场合(振动小的盘)的振动检测值Ec’和上述一样与阈值Ec1(Ec2)进行比较判定。
这时,由于×40倍速度是数据重放的最大速度,若Ec’<Ec1,那么因为Ec1<Ec’<Ec2,因此将×40倍速度判定为数据重放最高速度,若Ec’>Ec2,那么将×30倍速度判定为数据重放最高速度后结束振动检测。
若再考虑关于存储阈值的EEPROM51,如图7所示那样,考虑这样的形式,即,将EEPROM51内装在所谓IC卡片151内,并将IC卡片151向设置在盘重放装置的机壳中的IC卡片151的插口150插入。这时,由于每个规格的不同的阈值被存储在EEPROM51中,因此在生产线上、在进行不同机种混合生产的场合是很方便的。再者,在将IC卡片的插口作为152设置在主计算机1的机壳中的场合也预期有同样的效果。但是这时不言而喻,在重放装置2被装载在主计算机1的重放装置插口122中之后,对阈值和振动值进行比较、按照测定结果设定阈值,设定后,不将重放装置从主计算机1取出,以此作为前提。再者,在图7中,121是FD的插孔,123是主计算机1的显示部分。
如以上所述那样,本实施的形态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在数据重放之前测定偏心量,决定盘4的旋转速度,因此能够防止在数据重放开始后的跟踪误差所引起的数据读取错误的产生,总的来看能够防止数据重放速度的下降。从最初起即使以最大速度(第1速度)进行重放,若产生错误,那么通过再读取(重试)等,结果就会延长重放所需的时间。与此相反,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使用被设定的多个阈值在低速度一侧进行振动值的检测经常能够决定使稳定地能进行数据重放的最高速度在重放装置所容许的振动值以下,因此使用户不会感到不舒服,而且能进行数据重放,这样一来,就会减少错误的产生,所需要的重放时间比错误产生时更加缩短。
(2)在本实施形态中将偏重心盘的重放装置的振动作为轨道的偏心量,并用跟踪伺服机构误差信号的形式作为检测方式进行了说明,但除此以外,相同的想法也能适用于用开启跟踪伺服系统所得到的轨道横断信号的形式的检测方式。另外,也能够适用于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重放装置的振动的方式。
(3)上述(1)、(2)的效果也适用于对装置的容许振动更严格的记录型的圆盘形状记录媒体的记录装置,并更能发挥效果。
(4)在低质量盘的场合,没有提高旋转速度,因此,盘4以及整个盘重放装置的振动被抑制,并且对其它装置(例如HDD)的振动的波及也变小。另外,由于振动减小,因此给予用户不舒服的感觉变小。
通过使用偏重心量已知的盘、并设定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记录装置的容许振动量的界限,能够在重放/记录了各种偏重心量的盘的时候将所产生的振动值收容(限制)在容许限度内,同时用能设定的最高速度使盘旋转后进行数据重放。

Claims (21)

1.圆盘形状记录媒体的重放装置,该重放装置是用螺旋的或同心圆形状的轨道形态记录数据、并且使具有中心孔的记录媒体盘旋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备:具有被插入到所述中心孔的主轴、被形成用来能够自由离合(装卸)地装载所述盘、并且形成用来能够改变旋转速度的盘旋转设备,用来从所述盘读取所述数据的信号变换器,用来使所述信号变换器在所述盘的半径方向移动的移动设备,以及将偏重心量已知的盘(容限盘)装载在所述数据重放装置中、测定使所述容限盘旋转后所得到的振动值的振动值测定设备,将与用所述振动值测定设备测定的振动值关联的值作为表示容限的阈值存储在所述重放装置内的存储设备中。
2.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备将与使容限盘旋转所得到的振动值相关联的值和预先存储在重放装置内的阈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设备,判定所述被测定的振动值是否包含在容许范围的判定设备,在得到表示与所述振动值相关联的值在容许范围以外的判定结果时,校正表示被存储在存储所述容许范围的存储元件中的容许范围的数值数据。
3.权利要求1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改写存储媒体盘的存储内容。
4.权利要求1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进行存储媒体盘的存储内容的读出和改写。
5.权利要求1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存储媒体盘装载在具备n种数据重放速度和能够设定为包含该重放速度的至少n种振动检测速度的旋转控制设备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重放装置中,用比最大重放速度低的振动检测速度进行旋转,测定上述盘的振动值,通过对至少n个阈值的判定决定能重放数据的最高重放速度,该n个阈值是将预先设定在上述重放装置中的容限振动值作为基准被设定的。
6.权利要求1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对应于多个容限盘的多个阈值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中。
7.权利要求1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阈值的非易失存储器内装在IC卡片(存储卡片)中,并能够从数据重放装置外装卸所述存储卡片。
8.权利要求2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改写存储媒体盘的存储内容。
9.权利要求2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媒体盘的存储内容能够读出和改写。
10.权利要求2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存储媒体盘装载在具备n种数据重放速度和能够设定为包含该重放速度至少n种振动检测速度的旋转控制设备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重放装置中,用比最大重放速度低的振动检测速度进行旋转,测定上述盘的振动值,根据对至少n个阈值的判定决定能进行数据重放的最高重放速度,该n个阈值是将预先设定在上述重放装置中的容限振动值作为基准被设定的。
11.权利要求2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对应于多个容限盘的多个阈值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中。
12.权利要求2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阈值的非易失存储器内装在IC卡片(存储卡片)中,并能够从数据重放装置外装载所述存储卡片。
13.权利要求3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章制,其特征在于,将存储媒体盘装载在具备n种数据重放速度和能够设定为包含该重放速度至少n种振动检测速度的旋转控制设备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重放装置中,用比最大重放速度低的振动检测速度进行旋转,测定上述盘的振动值,并根据对至少n个阈值的判定决定能进行数据重放的最高重放速度,该n个阈值是将预先设定在上述重放装置中的容限振动值作为基准被设定的。
14.权利要求3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对应于多个容限盘的多个阈值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中。
15.权利要求3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阈值的非易失存储器内装在IC卡片(存储卡片)中,并能从数据重放装置外装卸所述存储卡片。
16.权利要求4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存储媒体盘装载在具备n种数据重放速度和能够设定为包含该重放速度至少n种振动检测速度的旋转控制设备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重放装置中,用比最大重放速度低的振动检测速度进行旋转,测定上述盘的振动值,并根据对至少n个阈值的判定决定能够进行数据重放的最高重放速度,该n个阈值是将预先设定在上述重放装置中的容限振动值作为基准被设定的。
17.权利要求4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对应于多个容限盘的多个阈值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中。
18.权利要求4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阈值的非易失存储器内装在IC卡片(存储卡片)中,并能从数据重放装置外装卸所述存储卡片。
19.权利要求5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对应于多个容限盘的多个阈值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中。
20.权利要求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阈值的非易失存储器内装在IC卡片(存储卡片)中,并能从数据重放装置外装卸所述存储卡片。
21.权利要求6记载的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对应于多个容限盘的多个阈值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中。
CNB008056897A 1999-04-01 2000-03-29 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14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94690/1999 1999-04-01
JP94690/99 1999-04-01
JP09469099A JP3882383B2 (ja) 1999-04-01 1999-04-01 円盤状記憶媒体の再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5445A true CN1345445A (zh) 2002-04-17
CN1181487C CN1181487C (zh) 2004-12-22

Family

ID=14117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568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1487C (zh) 1999-04-01 2000-03-29 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785208B1 (zh)
JP (1) JP3882383B2 (zh)
CN (1) CN1181487C (zh)
TW (1) TW526473B (zh)
WO (1) WO200006058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2633A (zh) * 2004-07-22 2010-10-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重放装置和重放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2853A (ja) 2000-02-08 2001-08-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ク装置の回転速度変更方法、入力装置及びディスク装置
KR100425460B1 (ko) * 2001-08-29 2004-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진동량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루프 설계 방법
KR100425461B1 (ko) * 2001-08-29 2004-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판별 장치 및 방법
JP2004030720A (ja) * 2002-06-21 2004-01-29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の偏重心ディスク検知方法及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US7038981B1 (en) * 2002-06-26 2006-05-02 Sonic Solutions, Inc.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udio track digital audio extraction speed
TW572321U (en) * 2003-01-17 2004-01-11 Lite On It Corp Radial slanting swing detection device for the rotation plate of a compact disk derive
CN100382182C (zh) * 2003-08-25 2008-04-1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光学储存装置转速的方法
JP2005116042A (ja) * 2003-10-07 2005-04-28 Ricoh Co Ltd 回転速度設定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並びに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512198B2 (ja) * 2006-10-02 2010-07-28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光ディスク装置とそのディスク回転速度制御方法
US8254050B2 (en) * 2009-06-25 2012-08-28 Oracle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vibration of at least one hard disk drive
US8767240B1 (en) * 2011-01-28 2014-07-0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data to perform real-time rendering
US20120263026A1 (en) * 2011-04-12 2012-10-18 Quanta Storage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eccentricity of optical disc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3615A (ja) 1996-07-17 1998-03-31 Teac Corp デ−タ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JPH1074357A (ja) * 1996-08-30 1998-03-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ーの振動制御装置
JPH10241282A (ja) * 1997-02-28 1998-09-11 Sony Corp ディスク装置
JPH1153829A (ja) * 1997-08-05 1999-02-26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3730372B2 (ja) * 1997-08-05 2006-01-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学的記憶装置
JPH11317003A (ja) * 1998-05-01 1999-11-16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とその振動検出方法
JPH11328828A (ja) * 1998-05-08 1999-11-30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信号再生装置の回転数制御装置
US6304528B1 (en) * 1998-07-31 2001-10-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reproducing apparatu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2633A (zh) * 2004-07-22 2010-10-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重放装置和重放方法
CN101872633B (zh) * 2004-07-22 2012-11-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重放装置和重放方法
US8347099B2 (en) 2004-07-22 2013-01-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Playback apparatus and playback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0285586A (ja) 2000-10-13
CN1181487C (zh) 2004-12-22
WO2000060588A1 (fr) 2000-10-12
JP3882383B2 (ja) 2007-02-14
TW526473B (en) 2003-04-01
US6785208B1 (en) 2004-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39099B2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181487C (zh) 圆盘形状存储媒体的重放方法
CN1106640C (zh) 光盘和光盘驱动装置
CN1656544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设备和方法、信息记录控制程序、和包含信息记录控制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00347759C (zh) 光盘装置的最佳记录轨道偏差量计算方法
CN1079978C (zh) 磁光盘记录/重放设备和方法
CN1490797A (zh) 校正照向光记录介质的光束的倾斜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02067B (zh)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300795C (zh) 用于一种具有重叠时间址的记录媒介的搜索方法和设备
CN101118753A (zh) 光盘装置和用于其的记录功率的修正方法
CN1825444A (zh) 信息的记录装置及再现装置、信息的记录方法及再现方法
CN1097261C (zh) 盘重放装置和方法
CN100375167C (zh) 菱形失真调整方法以及菱形失真调整单元
JP2809479B2 (ja) 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
CN1637908A (zh) 光盘设备、控制光盘设备的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H10106170A (ja) 光ディスク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CN102016990B (zh) 光盘装置及其记录方法
CN100347761C (zh) 光盘装置
US5544134A (en) Optical disk apparatus for reading data from zones of an optical disk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y clocks
CN1226725C (zh) 聚焦位置调整方法及其系统
CN100343908C (zh) 光盘装置
CN1906669A (zh) 光盘记录方法以及光盘记录和读取设备
CN1294572C (zh) 光盘装置
CN1280365A (zh) 盘速控制装置
US20020159346A1 (en) Optical dis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ck hol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