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6001C - 图象记录装置及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 - Google Patents

图象记录装置及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6001C
CN1326001C CNB011220074A CN01122007A CN1326001C CN 1326001 C CN1326001 C CN 1326001C CN B011220074 A CNB011220074 A CN B011220074A CN 01122007 A CN01122007 A CN 01122007A CN 1326001 C CN1326001 C CN 132600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hologram recording
hologram
sli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220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0848A (zh
Inventor
白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20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0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60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600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6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duce multiple sub- holograms or to obtain images from them, e.g. multicolour technique
    • G03H1/268Holographic stereogra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6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duce multiple sub- holograms or to obtain images from them, e.g. multicolour techniqu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2Details of features involved during the holographic process; Replication of holograms without interference recor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ologra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2Details of features involved during the holographic process; Replication of holograms without interference recording
    • G03H2001/0208Individual components other than the hologram
    • G03H2001/0232Mechanical components or mechanical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olograms
    • G03H1/0443Digital holography, i.e. recording holograms with digital recording means
    • G03H2001/0452Digital holography, i.e. recording holograms with digital recording means arranged to record an image of the objec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6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duce multiple sub- holograms or to obtain images from them, e.g. multicolour technique
    • G03H1/268Holographic stereogram
    • G03H2001/2685One step recording proces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6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duce multiple sub- holograms or to obtain images from them, e.g. multicolour technique
    • G03H1/268Holographic stereogram
    • G03H2001/2695Dedicated prin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50/00Laminate comprising a hologram layer
    • G03H2250/12Special arrangement of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70/00Substrate bearing the hologram
    • G03H2270/20Shape
    • G03H2270/23Ribbon shaped, e.g. holographic foi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olo Graphy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个缝隙头76A配置在间歇进给辊子73A和73B之前。缝隙头76A由例如磁铁这样的刚性体制成并用作接触件。缝隙头76A在曝光位置P1附近的参考光L4的一侧配有一个缝隙78。参考光L4穿过缝隙头76A的缝隙78传播。除磁铁之外,不锈钢和同类材料也可用于制作接触件76A。在曝光位置P1的物光L3的一侧,有一个用于向缝隙头76A压住全息记录媒体10的压板件76B。压板件76B还配有一个缝隙82并相应于物光L3的入射位置设置。磁性件可用于制作压板件76B。

Description

图象记录装置及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立被记录的全息立体图的图象记录装置,使得可三维地观察所摄的图象或计算机产生的图象。
背景技术
为建立全息立体图,例如,从不同的观察点对一个目标进行摄影以产生许多与原像一样的图象。这些图象以条或点元素全息图的形式依次记录在单个全息记录媒体上。
例如,图1表示只在横向方向上带有视差信息的全息立体图。从不同的观察点对目标90进行交叉摄影,产生多个原像91a到91e。图象记录装置以条元素全息图的形式依次将这些原像记录在全息记录媒体92上。
图象信息通过从沿横向方向的不同观察点依次进行摄影获得,并被以条元素全息图的形式依次交叉记录。当观察者用双眼观看该全息立体图时,右眼和左眼各处接受略微不同的2-D图象。这使得观察者感觉到视差,再现一个3-D图象。
图2表示用于建立这样一个全息立体图(此后称之为全息立体图打印机)的结构实例。图2(A)是用于全息立体图打印机100的整个光学系统的顶视图。图2(B)是光学系统的物光部分的侧视图。
全息立体图打印机100通过从不同的观察点交叉对一个实物摄影捕获许多图象数据元素。处理过的图象数据包括通过依次提供交叉视差而建立的例如多个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或CG(计算机制图)图象的透视图象。基于处理过的图象数据,全息立体图打印机100驱动LCD(液晶显示器)108。为建立全息立体图,每个图象数据以全息图条的形式依次记录在全息记录媒体112上。
实际上,在该全息立体图打印机100中,一个独立提供的系统控制部分驱动基于多个产生的图象数据之一的LCD108。LCD108显示基于图象数据的图象。此时,系统控制部分向快门114发出控制信号将其打开。激光光源101产生的激光束L10经由快门114依次地进入空间滤光片104,半透明反时镜102和反射镜103。
激光束L11被空间滤光片104和准直透镜105放大。光束经LCD108传播并转换为对应于在LCD108上显示的图象的投影光。然后光束经由聚光透镜106进入柱面透镜107。光束被柱面透镜107交叉聚光,然后进入安装在电热台113上的全息记录媒体112。
将激光束应用于全息记录媒体112时,在半透明反射镜102上反射的激光束L12按次序穿过柱面透镜109,聚光透镜110和反射镜111传播。作为参考光,激光束以规定角度从全息记录媒体112的后侧进入。这种情况下,参考光的光路长度被规定使它与通过半透明反射镜102和反射镜103并进入全息记录媒体112的激光束(此后称之为物光)有基本相同的光路长度。
全息立体图打印机100可使物光(投影光)和参考光在全息记录媒体112的记录表面上彼此间相互干涉。因而,显示在LCD108上的图象可以在全息记录媒体112上以条状干涉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在图象记录到全息立体图打印机100中之后,系统控制部分驱动快门以阻挡激光光源101产生的激光束L10。LCD108也停止。在系统控制部分的控制下,电热台113被驱动,在剪头b的方向上按一个全息图条的宽度馈送给全息记录媒体112。
而后在系统控制部分的控制下,LCD108被驱动以显示基于连续图象数据的图象。然后,系统控制部分打开快门114将显示在LCD108上的图象记录到全息记录媒体112上去。此后,连续重复类似的操作。
因此,全息立体图打印机100可连续地将条状的图象基于所供给的视差图象序列中的图象数据记录到全息记录媒体112上。这可提供想要得到的全息立体图。
上面提到的全息立体图打印机需要用于保持和传送全息记录媒体的装置。该装置必须在曝光过程中完全固定全息记录媒体,不致于引起与波长同样小的振动,快速传送媒体并在停止后不留下振动。然而,全息立体图打印机100的电热台113要花费大约2秒直到传送后振动衰减。当该电热台103每次用于传送形成全息图条的媒体时,它将花费很长的时间直到全息立体图完成。
这就引入了对关于能够抑制全息记录媒体的振动的保持和传送装置的检验。代替上面提到电热台113,已经设计出了在两个平行辊之间装载一个长的全息记录媒体,采用扭转螺旋弹簧或类拟件提供一个给定扭矩用于支撑,并通过向两个平行辊之间的桥压迫光学部件来照射物光。该结构可传送后衰减振动所用的时间减少到四分之一或更少。然而,有一个为了使扭转螺旋弹簧稳定地产生给定力而使机构变得复杂化的问题。
与常规的打印机或打印装置一样,在没有通过通常相对地旋转滑动材料和向平行辊之一传递电机驱动而使用扭转螺旋弹簧时,可能很容易地产生一个特定的扭矩。由于电机甚至在立体图曝光期间也旋转,而该旋转产生不需要的振动,使图象品质变坏。
对胶片材料在长的方向上的过度拉紧,容易在胶片表面产生波纹,并使胶片不平行。这造成图象扭曲或失去均匀。
当保持方法造成在长短方向之间的应力有很大不同时,在胶片基底或胶片面上发生双折射。这也可能造成图象变坏。当媒体压向玻璃,灰尘微粒进入而抬高曝光部。这也使胶片产生波纹并在图象上产生不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简单和可靠地阻止全息记录媒体产生振动的图象记录装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全息记录媒体免于外界灰尘和类似物侵入的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图象记录装置,对全息记录媒体的一侧照射物光,而对它的另一侧照射参考光,并将视差图象序列中的每个图象以元素全息图的形式相继记录在全息记录媒体上,包括:用于传送全息记录媒体的传送装置;和通过使用每个都具有一个用于传播物光或参考光的切口的两个部件,保持由传送装置传送的全息记录媒体的曝光部附近区的媒体保持装置。
在该图象记录装置中,媒体保持装置在曝光部的附近在厚度方向保持全息记录媒体。为了这样,媒体保持装置用一缝隙头触及全息记录媒体和用一压板件让全息记录媒体紧密地与该缝隙头接触。因此,可以抑制曝光期间在全息记录媒体上产生的振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附在图象记录装置上的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其中图象记录装置以元素全息图的形式,用全息记录媒体连续记录由基于视差图象序列中每个图象的图象调制处理的物光和与该物光具有相干性的参考光产生的干涉图,包括:一个整体的遮光胶片盒容器和媒体保持部件;所述遮光胶片盒容器在旋转容纳轴上缠绕连续的全息记录媒体并遮蔽外界光;和所述媒体保持部件接续所述遮光胶片盒容器连续地制成,并包括缝隙头和压板件两个部件,以便为全息记录媒体在某一位置只建立一个进给开口,所述某一位置为所述两个部件将所述全息记录媒体保持在这两个部件之间的位置,这两个部件带有缝隙,用于放送所述物光和所述参考光。
该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可防止全息记录媒体移到媒体保持装置外而被曝光,并使其免于外界灰尘和同类物的侵入。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图象记录装置可有效地抑制记录操作期间全息记录媒体的振动。这可在再现期间提高记录的精度并增加衍射效率,产生明亮清晰的全息立体图。胶片的平面度保持完好,图象免于失真。
可以大大减少全息记录媒体传送后直到振动衰减的等待时间。因此,可以大大缩短用于建立每次记录一个全息图条的全息立体图的全息记录媒体传送时的工序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提高了可维护性,并防止由于灰尘微粒进入全息记录媒体和接触件之间造成的抬高及图象品质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描述如何建立一个立体图;
图2示意地表示常规的全息立体图建立装置的光学系统;
图3表示全息立体图打印机系统的结构实例;
图4表示用于全息立体图打印机的光学系统的实例;
图5是全息记录媒体实例的断面图;
图6表示感光聚合物的感光过程;
图7表示打印机头附近的结构实例;
图8是用于打印机头的间歇进给辊附近的放大图;
图9说明步进电机的可调速度驱动;
图10表示打印机头附近的另一个结构实例;
图11表示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的一个实例;以及
图12表示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的另一个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下面的实例。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正。
首先,下面提供所申请的本发明全息立体图打印机系统的概要图。图3表示全息立体图打印机系统20的结构。
全息立体图打印机系统20包括一个数据处理部分21,一个控制计算机22,和一个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
一个视差图象序列拾取设备26输出多个图象的图象数据。这些图象是通过从多个观察点对一个实物交叉拍照而产生的。为产生这些图象,例如,用一个多镜头照相机在某时拍摄多个图片。也可以是,用一个移动式摄像机连续拍摄多个图片。如另一个方法,计算机27通过连续交叉供给视差而建立多个翻译图象来输出图象数据。基于前面提到的图象数据,数据处理部分21产生一个视差图象序列D1。图象处理器24对视差图象序列D1中的各个图象数据应用指定的全息摄影图象处理方法,并产生全息图象数据D2。该数据被临时存入储如内存或硬盘这些存储装置25中。
在完成曝光操作的过程中,数据处理部分21依次从存储装置25存储的视差图象序列读取数据。数据处理部分21向控制计算机22依次发送读取的图象数据D3。
在曝光操作期间,控制计算机22提供控制,以便基于来自数据处理部分21的视差图象序列中的每个图象数据D3驱动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中的快门32、LCD37、打印机头(未示出),和同类的部件。
图4表示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的结构。图3和图4相互相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参考数字。图4(A)是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的整个光学系统的顶视图。图4(B)是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的光学系统中物光部分的侧视图。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基于来自控制计算机22的图象数据D4驱动LCD37,基于图象数据D4,各个图象依次在全息记录媒体10上记录为全息图条,以建立全息立体图。
更特别的是,全息立体图打印机基于来自控制计算机22的一块图象数据D4驱动LCD37。LCD37显示基于图象数据D4的图象。同时,控制计算机22向快门32发出控制信号S1以打开它。当快门打开时,从激光光源31发射出的激光束L1通过快门32,半透明反射镜33和反射镜34,然后进入空间滤光片35。
该激光束由空间滤光片35和准直透镜36放大。在传播通过LCD37后,光束相应于显示在LCD37上的图象转变为投影光。光束经由聚光透镜38进入柱面透镜39。光束被柱面透镜交叉压缩。然后,光束照射到安装在打印机头50上的全息记录媒体10上。
当激光束施加于全息记录媒体10上时,半透明反射镜33反射的激光束按顺序经过柱面透镜40、准直透镜41和反射镜42传播。作为参考光L4,激光束按照规定的角度从全息记录媒体10的后侧进入。这种情况下,参考光L4的光路长度被规定,使其与经过半透明反射镜33和反射镜34并进入全息记录媒体10的激光束L3(此后称为物光)的光路长度基本相同。
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可使物光(投影光)L3和参考光L4在全息记录媒体10的记录表面上相互干涉。从而,在LCD37上显示的图象可在全息记录媒体10上以条状干涉图的形式记录。
此后当图象被记录在该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上时,控制计算机22驱动快门32以阻挡由激光光源31产生的激光束L1。LCD37也停止。在控制计算机22的控制下,打印机头50被驱动,以便按一个全息图条的宽度进给全息记录媒体10。
此后在控制计算机22的控制下,LCD37被驱动以显示基于连续图象数据D4的图象。然后,控制计算机22提供控制以打开快门32,将在LCD37上显示的图象记录到全息记录媒体10上。然后,继续重复类似的操作。
因此,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可继续将条状图象基于所供给的视差图象序列中的图象数据记录到的全息记录媒体10上。
下面的描述是关于用于全息立体图打印机系统的全息记录媒体10的。
全息记录媒体10包括其上形成感光聚合物全息图记录层12的带形基底11。进一步地,保护层13施加于全息图记录层12上以形成称为涂膜的记录媒体。根据本实施例的感光性全息图记录层12由杜邦(Du Pont)公司以OMNI-DEX为产品名制造。在未曝光的情形下,折射率为1.487。膜的厚度约为20μm。
如图6(A)所示,单体M最初均匀地散布在母体聚合物内。如图6(B)所示,相反,当用能量约为10-400mJ/cm2的光La照射时,单体M聚合在曝光的位置。在进行聚合时,单体M根据位置从周围移动来改变单体M的密度,这样促成折射率调制。之后,如图6(C)所示,用能量约为1000mJ/cm2的紫外或可见光Lb照射整个表面以完成单体M的聚合。如前面提到的,感光聚合物的折射率因入射光而变化。可以因参考光和物光之间的干涉以折射率变化的形式记录干涉图。
采用这种感光聚合物的全息记录媒体10不要求曝光后的特别显影。简化了的装备是配有将感光聚合物用作曝光部的全息记录媒体10的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的构造。
在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中,可更好地提供,假定,沿着物光的光路正好在全息记录媒体10前面的一维散射体屏面(未示出)。在该构造中,物光光学系统的柱面透镜39交叉会聚光,而后光传播通过一维散射体屏面。然后光在条形元素全息图的长度方向上一维地散射,并照射在全息记录媒体10上。当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构造成这样时,要建立的全息立体图可充分保证在纵向方向上区域的角度。
在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曝光全息记录媒体10时,媒体如图7所示放在胶片盒容器71里。媒体以胶片暗盒70的形式安装在控制计算机22控制下操作的打印机头50上。
打印机头50保持和传送全息记录媒体10。一个轴用于可转动地支撑安装在指定位置上的胶片暗盒70内的辊子72。从胶片暗盒70内拉出的全息记录媒体10保持在一对间歇进给辊子73A和73B之间。该机构可使全息记录媒体10安置在垂直于物光轴的指定的曝光位置上。
一对间歇进给辊子73A和73B中的间歇进给辊子73A如图8所示直接连接到步进电机53上。步进电机53由控制计算机22控制。基于来自控制计算机22的控制信号,在每次一个元素全息图曝光后,步进电机旋转驱动间歇进给辊子73A。辊子沿图7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间歇地被驱动一个指定的角度。因此,控制在一对间歇进给辊子73A和73B之间的全息记录媒体10,在每次一个元素全息图曝光后沿剪头“b”方向间歇地前进元素全息图宽度。
一个接触件(缝隙头)76A先于一对间歇进给辊子73A和73B设在参考光L4一侧的曝光位置P1附近。缝隙头由储如磁铁这些刚性体制成并有一个缝隙78。全息记录媒体10接触缝隙头76A。参考光L4经缝隙头76A的缝隙78传播。除磁铁之外,不锈钢和类似物也可用于制作缝隙头76A。
在曝光位置P1的物光L3一侧,压板件76B用于将全息记录媒体10压向缝隙头76A。压板件76B也有一个缝隙82并依照物光L3的入射位置而定位。一个磁性件用作压板件76B。
缝隙头76A和压板件76B构成一个媒体保持部件76。当全息记录媒体10由辊子72和间歇进给辊子73A和73B传送时,媒体保持部件在曝光位置P1附近保持该媒体。媒体保持部件反向于厚度方向定位。
由于采用媒体保持部件76,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可抑制辊子72和一对间歇进给辊子73A和73B之间产生的全息记录媒体10的细微振动。因此,有打印机头50的全息立体打印机23可产生一个高亮度即大衍射效率的全息立体图。
胶片的平面度保持很好,几乎不会引起图象的失真。
可以缩短用于胶片的一对间歇进给辊子73A和73B与用作振动抑制部件的媒体保持部件76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缩短用于伸出的胶片的衰减所需的等待时间。
一对间歇进给辊子73A和73B可沿着基于来自步进电机53的旋转力的剪头“a”的方向自由地旋转。步进电机53被来自控制计算机22的控制信号S2控制,并以每次一个图象曝光后的指定角度连续转动一对间歇进给辊子73A和73B。因此,全息记录媒体10可前进一个全息图条。
这里,压板件76B在曝光位置P1附近以给定的力对着全息记录媒体10设置,防止全息记录媒体10过分超出限度。
当该设定的力适当时,可在间歇进给和稳定压迫状态期间保持好的状态。在胶片进给时没有超出限度的情况发生。全息记录媒体10可在与缝隙头76A的紧密接触下曝光。
用实验方法,步进电机53以恒定的速度驱动,然后停止。在振动被衰减后,曝光过程表现出几乎很好的效果。通过以根据图9所示的S-型曲线的可调速度驱动步进电机53,完全排除了超出限度问题以稳定操作。该可调速度驱动得以抑制整个系统的振动,这就将曝光过程前的振动衰减等待时间减少到约三分之一。
下面介绍曝光过程后的打印机头50的处理。
一个紫外线灯77晚于一对间歇进给辊子73A和73B沿用于全息记录媒体10的路径设置。该灯可以将规定功率的紫外线照射到由一对间歇进给辊子73A和73B供给的全息记录媒体10上的曝光部。
有一个自由地枢轴安装在一个轴上的热辊子78,一对排出进给辊子79A和79B,以及一个切割机80按次序晚于紫外线灯77沿全息记录媒体10的路径设置。排出进给辊子79A和79B设定的位置使得全息记录媒体10围绕热辊子78的一半。
热辊子78包括储如加热器这样的加热装置(未示出),使得圆周表面保持在约120℃。
该装配方法是基于我们的实验。也就是,一个加热板温控在120℃的恒定温度下。一个玻璃板从上面用一弹性力压住。曝光了的感光聚合物(OMNI-DEX)层压在加热板和玻璃板之间并加热五分钟。此过程的结果是,与在空气中在120℃下加热两小时有几乎相同的折射率调制效果。我们的实验保证了这一点。
热辊子78的外径设定成它有一个足够的时间间隔固定一个记录图象,该时间间隔是从全息记录媒体10开始接触热辊子的圆周表面的时刻到它离开圆周表面。该结构可以可靠地固定通过热辊子78的记录在全息记录媒体10上的图象。
尽管没有示出,但是有一个驱动机构用于排出进给辊子79A和79B。此后称之为排出进给辊子驱动机构。当全息记录媒体10间歇进给时,该驱动机构与基于来自控制计算机22的控制信号S2的间歇进给辊子73A和73B一起同步地旋转排出进给辊子79A和79B。这可靠地保持全息记录媒体10与一组间歇进给辊子73A、73B和一组排出进给辊子79A、79B之间的热辊子78的圆周表面接触而不松驰。
尽管没有示出,但是有一个驱动机构用于切割机80。此后称之为切割机驱动机构。在指定的图象记录到全息记录媒体10上之后,切割机驱动机构基于来自控制计算机22的控制信号S2而操作。也就是,全息记录媒体10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整套的记录图象。当该部分排出切割机80时,驱动机构操作切割机80以将该部分与保留部分分开。这可向外排出全息记录媒体10的一部分,在此,图象以一个单个全息图的形式记录。
这里也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图象记录装置的优选实施例,显然可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图7中的缝隙头76A可以是一个永磁件。压板件76B可以是磁性不锈钢材料。两者都可以是永久磁化的。也就是,缝隙头76A和/或压板件76B由磁性材料构成。
更可取的是将一个电磁体(未示出)埋入缝隙头76A,以便能够始终或按稳定胶片的需要产生磁力。
更可取的是采用静电力将全息记录媒体10拉向缝隙头76A。通过将压板件76B变薄和变轻并在该件和缝隙头76A之间施加电场可取得类似的效果。
图10表示一个同等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一个固定的板簧81用于向缝隙头76A施加力而不必磁倾化压板件76B。
下面介绍安装在带有打印机头50的图7中的全息立体图打印机23上的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
另一个实施例是媒体保持部件76与胶片盒容器合为一体的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85。如图11所示,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85包括一个遮光胶片盒容器86,一个辊子87和媒体保持部件76。遮光胶片盒容器86遮蔽光。辊子87转动支撑在遮光胶片盒容器86内。全息记录媒体10围绕着辊子87。媒体保持部件76与遮光胶片盒容器86做成一体。容器86带有一个进给开口88。曝光位置附近区P1定位于从进给开口88送出的全息记录媒体10上。媒体保持部件76将媒体保持在与全息记录媒体10的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个元件之间。缝隙头76A包括在媒体保持部件76内并通过隔板76C与遮光胶片盒容器86做成一体。该隔板决定缝隙头76A在曝光位置附近区P1的位置。
由于媒体保持部件76与遮光胶片盒容器86做成一体,因此全息记录媒体10,在从进给开口88送出时,不对外曝光直到媒体移动到曝光部附近区域。换句话说,媒体保持部件76和遮光胶片盒容器86做成一体可防止灰尘掺杂物进入在绝对无尘室装配的胶片盒中的未曝光材料中。从而,可以阻止灰尘微粒进入全息记录媒体10与缝隙头76A之间,由于抬高而降低图象品质等级。进一步地,只通过将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安装在打印机头50上,可容易地对媒体保持部件76进行装配。
如图12所示,为了将缝隙头76A对准曝光部附近,仅通过使压板件76B与隔板76C结合而不必结合缝隙头76A,可更好地装配遮光胶片盒容器86。这种情况,首先将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85安装到打印机头50上。然后,将缝隙头76A放在隔板76C上。隔板76C防止全息记录媒体10在曝光位置附近P1曝光,防止灰尘掺杂物进入在绝对无尘室装配的胶片盒中的未曝光材料内。还可以阻止灰尘微粒进入全息记录媒体10与缝隙头76A之间,由于抬高而降低图象品质等级。
前面提到的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带有只在横向方向上的视差信息的全息立体图的建立,但不限于此。本发明可应用于带有只在纵向方向上或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视差信息的全息立体图的建立。
虽然前面所述的实施例描述了一个单色全息立体图的建立,本发明还可适用于一个彩色全息立体图的建立。这种情况下,只需要采用与光的三个原色相对应的三个光束。为了再现用与光的三个原色相对应的三个光束记录的彩色全息立体图,图象再现装置要配置产生三个原色的三个光源。从各个光源发出的光束以再现照明光的形式照射。当应用多个光源时,光学系统需要设定,从而使从各个光源发出的光彼此平行。当再现彩色全息立体图时,通过再现期间的低波长选择性使传输全息图特征化。理想的是使用高色纯度的光源。这就能够为传输全息图清晰地再现彩色全息立体图。
其它可作的修改包括全息立体图打印机中参考光的入射方向、透镜的数量,其中的类型和结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那些。

Claims (3)

1.一种附在图象记录装置上的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85),其中图象记录装置以元素全息图的形式,用全息记录媒体连续记录由基于视差图象序列中每个图象的图象调制处理的物光和与该物光具有相干性的参考光产生的干涉图,包括:
一个整体的遮光胶片盒容器(86)和媒体保持部件(76);
所述遮光胶片盒容器(86)在旋转容纳轴上缠绕连续的全息记录媒体(10)并遮蔽外界光;和
所述媒体保持部件接续所述遮光胶片盒容器连续地制成,并包括缝隙头(76A)和压板件(76B)两个部件,以便为全息记录媒体(10)在某一位置只建立一个进给开口(88),所述某一位置为所述两个部件将所述全息记录媒体(10)保持在这两个部件之间的位置,这两个部件带有缝隙(82),用于放送所述物光和所述参考光。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其中所述媒体保持装置通过触及所述全息记录媒体的缝隙头和用于使所述全息记录媒体与该缝隙头沿所述全息记录媒体的厚度方向紧密接触的一个压板件来保持所述全息记录媒体。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其中所述缝隙头和所述压板件两者之一或两者都由磁性材料制成。
CNB011220074A 2000-04-18 2001-04-18 图象记录装置及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600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2418/00 2000-04-18
JP122418/2000 2000-04-18
JP2000122418A JP4599654B2 (ja) 2000-04-18 2000-04-18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ホログラム用記録媒体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0848A CN1320848A (zh) 2001-11-07
CN1326001C true CN1326001C (zh) 2007-07-11

Family

ID=18632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2200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6001C (zh) 2000-04-18 2001-04-18 图象记录装置及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400474B2 (zh)
JP (1) JP4599654B2 (zh)
KR (1) KR100719030B1 (zh)
CN (1) CN1326001C (zh)
SG (1) SG956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9819B2 (ja) * 2003-05-08 2006-10-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ステレオグラム作成装置
US6870651B2 (en) * 2003-05-30 2005-03-22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dynamic image
JP2006338774A (ja) * 2005-06-01 2006-12-14 Hitachi Maxell Ltd ホログラムメディアカートリッジ
US8223179B2 (en) * 2007-07-27 2012-07-17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based on the number of pixel rows in the display
EP2300880A4 (en) * 2008-06-19 2011-11-23 Phase Holographic Imaging Phi Ab ANALYSIS OF TRANSPARENT BIOLOGICAL OBJECTS
KR100975065B1 (ko) * 2008-07-25 2010-08-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홀로그래픽 정보 기록 방법
JP5786579B2 (ja) * 2011-09-15 2015-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構造物形成装置
KR101680585B1 (ko) * 2014-05-07 2016-12-12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멀티플렉스 홀로그램을 기록하기 위한 피딩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6065A (en) * 1978-10-30 1980-06-03 Xerox Corporation Electrostatographic developer compositions using terpolymer coated carrier
CN1130262A (zh) * 1994-12-15 1996-09-04 株式会社尼康 胶片定位装置
CN2300932Y (zh) * 1997-07-31 1998-12-16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胶片判读仪的输片片道机构
CN2303316Y (zh) * 1997-06-16 1999-01-06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正反向输片装置
CN2342392Y (zh) * 1998-08-18 1999-10-06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 固定射线照相底片的磁夹
US6023356A (en) * 1997-06-11 2000-02-08 Sony Corporatio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9445A (en) * 1969-05-14 1971-09-28 United Aircraft Corp 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 system
US4206965A (en) * 1976-08-23 1980-06-10 Mcgrew Stephen P System for synthesizing strip-multiplexed holograms
JPS62176361A (ja) * 1986-01-30 1987-08-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ビ−ム走査装置
US4899082A (en) * 1987-03-25 1990-02-06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for image rotation in a CRT display
JPH02115748A (ja) * 1988-10-25 1990-04-27 Shimadzu Corp 長尺フィルム検査装置
JP3425169B2 (ja) * 1992-11-24 2003-07-0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多色ホログラフィック・ステレオグラムの作製装置
JPH10336670A (ja) * 1997-04-04 1998-12-18 Sony Corp 画像伝送装置および画像伝送方法、提供媒体
JP3734943B2 (ja) * 1997-10-31 2006-01-11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075141B2 (ja) * 1998-06-30 2008-04-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画像記録媒体カートリッジ
JP4221777B2 (ja) * 1998-06-30 2009-0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ホログラム画像記録方法
JP4207260B2 (ja) * 1998-09-03 2009-01-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6065A (en) * 1978-10-30 1980-06-03 Xerox Corporation Electrostatographic developer compositions using terpolymer coated carrier
CN1130262A (zh) * 1994-12-15 1996-09-04 株式会社尼康 胶片定位装置
US6023356A (en) * 1997-06-11 2000-02-08 Sony Corporatio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303316Y (zh) * 1997-06-16 1999-01-06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正反向输片装置
CN2300932Y (zh) * 1997-07-31 1998-12-16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胶片判读仪的输片片道机构
CN2342392Y (zh) * 1998-08-18 1999-10-06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 固定射线照相底片的磁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018254A1 (en) 2002-02-14
KR100719030B1 (ko) 2007-05-16
CN1320848A (zh) 2001-11-07
KR20010098674A (ko) 2001-11-08
JP2001305939A (ja) 2001-11-02
US6400474B2 (en) 2002-06-04
JP4599654B2 (ja) 2010-12-15
SG95643A1 (en) 2003-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15986A (en) Dynamic graphic display system
CN101794111B (zh) 图像记录介质,全息图复制装置和全息图复制方法
US6977761B2 (en) Image-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image-reproducing method
US5678095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US6837585B2 (en) Computer processed integral photography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large 3D image production
JP3709648B2 (ja) 画像再生方法及び画像再生装置
CN1326001C (zh) 图象记录装置及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
CN100407074C (zh) 图象曝光记录装置及图象曝光记录方法
JP4075141B2 (ja) ホログラム画像記録媒体カートリッジ
US6023356A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H1074033A (ja) 画像記録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画像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US6781619B1 (en) Parallax image string pickup apparatus
CN1394300A (zh) 全息立体图打印装置及其方法
JP2002244536A (ja) ホログラム複製装置及び方法
Caulfield Technology: Holography: A reassessment: Holography enjoys a modest but secure and steadily growing position in areas, among others, such a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JPH1184992A (ja)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ステレオグラム作製装置
JP2002244537A (ja) ホログラム複製装置及び方法
JP2002123162A (ja)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ステレオグラム作製方法およびホログラフィックステレオグラム作製装置
JP2002304110A (ja) 画像再生装置
JP2002123156A (ja) ホログラム、ホログラム作製装置及びホログラム作製方法
JPH10123922A (ja)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ステレオグラム並びにその作成装置及び再生方法
JP2005208664A (ja) 画像記録方法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08112174A (ja) ホログラム画像記録媒体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11

Termination date: 201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