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5358C - 连接多根纱线的,特别是连接线头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多根纱线的,特别是连接线头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5358C
CN1325358C CNB028277538A CN02827753A CN1325358C CN 1325358 C CN1325358 C CN 1325358C CN B028277538 A CNB028277538 A CN B028277538A CN 02827753 A CN02827753 A CN 02827753A CN 1325358 C CN1325358 C CN 132535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thread
boost line
eddy curren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277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7824A (zh
Inventor
R·德亚库姆
B·盖斯曼
H·梅特勒
F·利谢尔
P·梅茨勒
S·米勒
M·亨齐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OEBLI PFEEFIKON
Staeubli AG
Original Assignee
STOEBLI PFEEFIK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OEBLI PFEEFIKON filed Critical STOEBLI PFEEFIKON
Publication of CN1617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7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53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535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J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 WEAVERS' TOOLS; SHUTTLES
    • D03J1/00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 D03J1/16Apparatus for joining warp 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65H69/068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using a binding thread, e.g. sew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纱线(50和51)机械连接起来的方法,特别是纱线线头的连接,使用这种方法连接的纱线可承受较高的机械负荷,建议将连接辅助线围绕相互紧靠在一起的纱线反复缠绕,而且使该辅助线留在纱线(50和51)上。在进行这种连接的优选装置中,通过空气流使连接辅助线以螺旋形式围绕纱线(50和51)进行缠绕。

Description

连接多根纱线的,特别是连接线头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至少两根纱线线头的方法,这些纱线的线头部分搭接在一起并相互连接起来。
背景技术
在纺织技术领域内,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必须通过两根纱线的线头将两根纱线相互连接起来。虽然以此形成的加长纱线具有连接部位,但人们仍努力使整根纱线尽可能具有相同长度的特性。尤其是指加长纱线的强度和厚度。进行这种纱线连接时,由于必须将一个完整纱线层的纱线与另一纱线层的纱线相互连接,因此通常还会增加连接难度。应在一定速度并允许工业使用的前提下进行纱线连接。
同一层面上的各根纱线通常彼此距离很近,因此几乎没有操作纱线并进行各纱线连接的空间。例如,将一个编织机内使用的经纱层尾端与另一经纱层的首端相连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将两个纱线层的各纱线相互连接时,经常通过打结将每两个线头拴在一起。但是,为进行机械打结设计的编结机需要相对昂贵、复杂的机械结构。而且,打结处的厚度通常大于两根纱线直径的总和。这可能会对后面的纱线加工造成困难,例如使连接后的纱线通过编织机器部件时。最后,还有些纱线在承受了较大的机械载荷时比较容易断裂,例如打结时。这种纱线相本无法通过编结机进行相互连接。
EP 0 989 218 A1中是另一种为人熟知的连接方法。在此建议首先将两个线头相互搭接在一起,将其夹紧,随后以螺旋形式使其缠绕在一起。最后应使用一个套筒或两个滚筒,它们各自进行旋转并沿纱线方向移动。此时两个线头应在摩擦的基础上相互缠绕在一起。随后应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的线头上涂抹一种液态粘接剂,通过这种粘接剂使线头固定在所述位置上。但是这种方法有个缺点,即线头会承受非常大的机械载荷。这非常可能会对那种由多丝构成的纱线造成困难。也同样会对容易断裂的纱线产生这种影响。此外,连接强度主要取决于粘接剂的粘接力。最后还有些令人担忧的就是,将一个完整纱线层与另一纱线层的纱线进行连接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涂抹粘接剂后会弄脏机械部件。
最后还有一种为人熟知的方法,即两个线头借助空气涡流以散开的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使用该方法时,线头部分的纱线丝束被弄松,并通过涡流作用使两个线头的线丝相互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方法有个缺点,即只能将多丝构成的纱线相互连接在一起。这种方法例如来自于DE-OS 28 10 741。
最后,在DE 29 42 385 C2中还有一种为人熟知的方法,这种将两根分别由纤维束构成的纱线连接起来的方法是,从一根纱线中抽出一根或多根纤维,并用这根或这些纤维将两根纱线缠绕起来。但这种方法也只适用于多丝纱线。而且它还有个缺点,即从纤维束中松开纤维时必须花费较长的时间。此外,两个纤维束的材料对连接强度也会有重要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线的机械连接方法,尤其是线头连接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抗拉能力,但仍会使纱线在连接部分承受尽可能低的机械载荷。而且会使连接部分具有尽可能小的厚度,这样就为连接后的纱线顺利进行后续加工提供了保障。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也能尽可能广泛地投入使用,就是说,它既适于连接单丝构成的纱线、也适于连接多丝或纤维束构成的纱线。最后,还可在允许经济地使用连按方法和装置的时间内连接纱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连接至少两根纱线的方法,尤其是线头部分搭接在一起并相互连接的方法,其中,使一连接辅助线反复缠绕在相互紧贴的纱线上,其中该辅助线留在纱线上,其特征在于,通过一种气体,尤其是空气,使辅助线缠绕在纱线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连接至少两根纱线线头的装置,其设计有一用于使搭接纱线固定的固定机构,并具有一连接机构,位于固定机构内的纱线通过该连接机构相互连接起来,其中,通过该连接机构可使连接辅助线围绕纱线进行螺旋状缠绕,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机构具有一工具,该工具用于形成围绕线头部分流动的空气涡流,通过该涡流可使辅助线围绕固定机构内的纱线进行缠绕。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至少两根纱线的机械式的连接,其中连接部位位于纱线的线头部分,在线头部分中纱线相互叠加在一起,一辅助线围绕纱线的线头部分,该辅助线可纵向延伸,尤其在无负荷情况下呈松弛状态,但在进行连接时却处于拉紧状态,其特征在于,辅助线与线头部分之间存在材料配合连接。
任选的是,一股气流或空气流将该辅助线引向纱线。随后利用该股空气流或者一股或多股其它空气流,使辅助线围绕待连接的纱线进行缠绕。空气流动为辅助线提供了一个至少基本上事先预定的运动方向,因此使辅助线围绕纱线移动。通过一个或多个围绕线头运行或形成的空气涡流,尤其会出现这种状况。
利用气流或空气流有个优点,即无论在引入辅助线还是进行缠绕时,都无需活动部件。为此。一个装置可具有一个或多个空气涡流腔,在这些空气涡流腔中可同时对相同纱线分别进行连接。首先,由于使用少量、尤其是使用少量非活动部件,这种实施例的价格非常低廉,此外人们不必担心会出现功能故障。
一个按照本发明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可设计有一导向工具,通过该导向工具,使辅助线在进行引导移动时至少具有一移动部分,该移动部分与待连接纱线的排列方向相垂直。这种导向工具的一种有利结构可具有一纱线引导喷管,通过该装置,只有在使用压缩空气时才能将辅助线引向纱线处。此外,如果辅助线还具有一与那些待连接纱线排列方向平行的移动部分,且该移动部分位于纱线连接位置附近时,也很有利。该移动部分可在引导辅助线时或只存在真正的缠绕过程中对辅助线提供帮助,使其围绕纱线进行缠绕。在缠绕过程中最好利用一空气流,该空气流根据一空气涡流腔和一引导机构的几何形状进入空气涡流腔内并以螺旋形式围绕纱线移动。
在另一有利结构中,该装置可至少具有两个空腔,最好相互独立的空气涡流在这两个空腔中流动。这两个空腔可以直接彼此相邻并通过分离法相互隔开。当空腔内的空气涡流流动方向相反时,证明有助于进行连接。这可以通过相应定位的压缩空气进气通道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空气涡流的旋转方向还是空气涡流的纵向移动部分都与相对纱线平行的方向相反。
因此本发明的构思在于,将一根纱线的尾部与另一限纱线的开端处相互搭接起来。在此,两个相互搭接的线头部分最好稍稍张紧,基本呈直线状态并彼此平行。在该搭接部分反复缠绕有一辅助线,该辅助线(例如一根粗纱线)可进行缠绕、可纵向延长,最好也可呈弯曲松弛状。为了能对连接特性产生影响,该辅助线不应作为待连接纱线的原始组成部分。因此,该辅助线的材料也可以与纱线不同。按照本发明,可将该辅助线引向纱线,随后将其缠绕在纱线上。
可通过不同方式将辅助线缠绕在两个线头的公共部分。按照一种相对简单的实施方法,使辅助线以反复卷绕的形式进行缠绕比较理想。通过反复缠绕形成螺旋效果,其中这种螺旋效果具有旋转方向相同和相反的卷绕形式,且卷绕位置相互叠加。因此,按照本发明使辅助线进行缠绕的结果,不仅仅理解成由粗纱线形成的具有一定数量螺旋形绕圈的形式。该辅助线进行缠绕时的操作方法相当简单,尤其当其处于一种固定状态或向一种流动的集结状态过渡的状态时。
为了使完成的连接具有可拉伸能力,可使粗纱线在进行连接时至少承受相对较小的拉伸负荷。进行连接时,对辅助线的操作十分简单,虽然如此,如果在缠绕过程结束后或在缠绕过程还没结束前增大辅助线的拉伸负荷,且使该拉伸负荷持续作用在辅助线上,就可以有利地达到较高的抗拉能力。在其它辅助线中,出于这种原因,将粗纱线用作辅助线可能比较合适,在一定影响条件下,例如炎热或寒冷,粗纱线会收缩或抽紧。具有这种特性的一粗纱线示例是至少带有聚酰胺成分的粗纱线。
辅助线具有弹性也有益于进行连接。因此可做出这样的设计,即将处于相对较高拉应力作用下的辅助线缠绕在两根纱线周围,但先与这些纱线保持一定距离。为此可将该辅助线放在一间隔支架上。然后取下该间隔支架,使辅助线因拉应力及自身的弹性接触到纱线并将其挤压在一起。由于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再次损失部分拉应力,因此应将辅助线,例如一根具有相对高的延伸能力的弹性粗纱线,放在间隔支架上。可将带有Lycra(瑞士日内瓦DuPont公司商标)或Dorlastan(德国勒弗库森Bayer公司商标)名称的粗纱线用作这种连接辅助线。
辅助线的拉伸负荷可将被缠绕的线头挤压在一起。施加在线头上的这种压力是对按照本发明的连接处拉伸负荷能力负责的作用关系中的一种。因此,辅助线拉伸负荷增加时,连接处的拉伸负荷能力也随之增加。同时,随着辅助线拉伸负荷不断增加,还会将线头挤压得更紧,从而可使连接处的厚度变得更小。此外,辅助线在其拉伸负荷较大时会压入线头部分内,从而还可在辅助线与两个线头部分之间形成相应连接。而两根待连接纱线之间的摩擦连接也有助于增强连接处的强度。
为了使连接处的负荷能力继续得到增强,可在一有利实施形式中做出设计,即在连接处再涂抹一层黏附剂。这种黏附剂或粘接剂的主要目的是,使上述辅助线与线头部分之间的连接加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可做出设计,即使辅助线本身含有黏附剂。为此,一个尤为优选的示例是所谓的组合热熔性粘接线(kombischmelz-klebegame)。这种粘接线由两部分构成。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是一根较细的化学纤维丝,而另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是热熔胶剂,进行加热时,这种热熔胶就会显示出其粘接特性。聚酰胺构成的组合热熔性粘接线尤为理想。对这种粘接线进行加热时,不仅是粘接成分进行熔化,以便随后与纱线连接。在熔化过程的同时,聚酰胺成分也在收缩,以此在粘接线上形成一种拉力并在纱线上形成一种压力。一方面,通过收缩作用可形成一种传力配合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粘接剂可形成一种黏附和/或材料配合连接。这样便可将加热过程有效用于多个方面。这种粘接连接还具有持久拉伸负荷能力,因此,通过缠绕在连接处产生的拉伸负荷能力也得到增强。
进行粘接连接的另一示例可做出设计,即在将辅助线引向线头的过程中,为其涂抹一种粘接剂或用粘接剂将其浸湿。用辅助线缠绕线头期间或在缠绕后,该粘接剂可通过干燥或硬化显示出其粘接作用。
附图说明
在此根据图中示意示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包括:
图1示出了两个相互待连接的纱线层。
图2示出了一个按照本发明的装置,该装置用于进行纱线连接。
图3和图4示出了一个按照本发明的空气涡流装置,该装置处于两个不同的终端位置。
图4a是一俯视图,其中示出了图3和图4中的空气涡流装置。
图5是一空气涡流装置的特别简化的正面视图。
图6是一纱线引导喷管的透视图。
图7示出了一沿图6中VI-VI线的纱线引导喷管。
图8示出了一按照本发明的加热机构和一固定/旋转机构,图中示出了该机构的三种不同位置。
图9示出了一按照本发明连接的第一个实施例。
图10示出了一按照本发明连接的第二个实施例。
图11示出了一按照本发明加热机构的作用原理。
图12a是一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图,其中示出了组合热熔性粘接线的局部。
图12b是一组合热熔性粘接线的截面图。
图13是一透视图,其中示出了一按照本发明井状涡流发生器(schachtwirbelkrper)的两个部分。
图14示出了进行连接时,图13中一井状涡流发生器内的多个瞬时位置。
图15示出了一空气涡流空腔的一实施形式和一用于经纱层纱线的固定机构。
图16示出了另一种按照本发明用于进行连接的机构。
图17示出了一按照本发明用于进行连接的机械缠绕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非常简化的图解方式示出了部分示出的经纱层1的端部,该经纱层装在一编织机内。粗纱线2以张紧方式装在一机架3内。为了不必再次穿入穿在粗纱线2上的编织机元件(未画出),应在经纱层纱线2的端部上各附上另一经纱层5的线头4。
在图2至图8中示出的按照本发明的装置,设计用于进行这种纱线连接。按照图2中简化图所示,该装置具有一空气涡流装置6,从线轴7抽出用作连接辅助线的组合热熔性粘接线8通过一纱线引导喷管9被引入该空气涡流装置内。在所示实施例中,使用的组合热熔性粘接线为瑞士Domat/Ems的Ems-Chemie股份公司提供的名为GRILONC-85(线相度为2000dtex)的粗纱线。该组合热熔性粘接线8用于将纱线层1的纱线2分别与另一纱线层5的纱线4进行连接(图2中未示出)。为此,两根纱线装在空气涡流装置6内,在那里粗纱线8将两根纱线缠绕起来,下面还将对此进行详细解释。通过一位于纱线引导喷管9与线轴7之间的夹具10以及一抽线机构11,可为纱线引导喷管9准备好一定长度的粗纱线14。夹具10还可用于控制引入空气涡流装置6内的粗纱线的长度。通过一位于引导机构内喷管9后的剪切机构15可切断线轴7连接的粗纱线8。
按照图3和图4,该空气涡流装置6设计有上下两个部分16和17。每个部分16或17都具有一基本呈半圆柱形的间隙18和19。无论在半径还是长度上。这两个半圆柱形的间隙18和19都彼此一致。有关其纵向延伸性方面,大约在每个半圆柱形间隙18或19的中部都具有一隔板20。如图所示,在图中只能看到下半部分17的隔板20。隔板20与半圆柱形间隙18和19的纵向延伸方向相垂直。间隙18和19在其外露的端部以圆锥形式朝一基本呈圆形的开口处逐渐缩小。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该空气涡流装置也可以整体式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应沿管状空气涡流装置纵向方向在管壁上留有一开口,通过该开口可从一侧插入纱线。
在下半部分17处隔板20两侧的涡流装置壁上各有一通孔55和56(图4和图4a)。每个通孔55和56都穿透下半部分17的涡流装置壁。这两个通孔55和56以相似方式沿剖面呈半圆形间隙19边界面的切向方向通入间隙19内。通孔55和56用作未作详细描述的压缩空气入口,通过该压缩空气入口可在隔板20两侧各形成一空气涡流。这两个压缩空气涡流由于压差从隔板处以一种类似螺旋状的形式,向两个空腔23和24的开口一侧移动。由于两侧空腔23和24的纵向方向不同,而两个通孔55和56通向各自的空腔,因此两个压缩空气涡流的旋转方向相反。
在下半部分17的隔板20上具有两个相互对齐的开槽25和26(图4),这两个开槽与平隔板20形成一定的角度,例如0°至15°。因此,一开槽25位于空腔23内隔板20的一侧,而另一开槽26位于空腔24内隔板20的另一侧。
在开槽26上接有一纱线引导喷管9,该纱线引导喷管在图6和图7中详细绘出。纱线引导喷管可使用位于荷兰PM Deume的Te Strake Weaving TechnologyDivision公司提供的喷管。这种纱线引导喷管9可具有一壳体30,在壳体前端装有一细长的管针壳体32。一喷管体31位于壳体内管针壳体30后。喷管体31的锥体33与空心针状体的一喇叭状开口34一起构成一缝隙35。该缝隙的大小可因喷管体31的轴向移动产生变化。因此,可改变由壳体上一孔36流入缝隙35并通过一喷丝嘴38流出的空气流动加速度。为了下面还要进行的详细解释,通过沿轴向运动的喷管体间隙37引入的粗纱线(图中未显示)可通过为此产生的涡流引力带动,并加快该粗纱线沿箭头方向39穿过喷丝嘴38和管针壳体32的速度。这种纱线引导喷管9例如还可用作纺织机的纬纱喷管。
为了引入待连接的纱线,应使空气涡流空腔的上下两个部分16和17彼此分开。为此,在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中,可通过一并未显示出的移动工具将上半部分16送至一上部和一下部终端位置。处于上部终端位置时,上下两个部分之间彼此保持一定距离,通过该间距可将两个线头顺利引入上下两个部分之间。这样可使两根待连接的纱线沿轴线平行的方向引入涡流空腔内,随后可将上半部分16重新送回其初始位置。
尤其如图3所示,空腔的两个空腔部分可相互微微错开。这样可以避免待产生的空气流在空气涡流装置内循环时,碰到上下两个部分的纵向边缘。引入两根纱线时所需的开口27和28具有一优点,即进行连接前可将这两个开口封住。这样,空气涡流就可以在空气涡流装置内顺畅流动。在未显示出的第一个实施形式中。上下两个部分处于下部终端位置时相互紧贴,引入和引出纱线时可使其中一个部分(16或17)移开或垂直于纵轴方向移动。在图5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可在开口27和28内推入一闭合元件29。必须仅在空腔壁内一侧设计有闭合元件时,空气涡流空腔仅在一侧留有开口则比较有利。
为了在这样一种单侧开口的空气涡流空腔23a内引入两根相互紧贴在一起的纱线,可设计一如图15所示的固定机构45a。该机构具有两个垂直于线层的移动式粗纱线支架48a和49a。这两个与空气涡流空腔23a开口27a处于同一直线上的粗纱线支架48a和49a可以此支住各自的纱线。粗纱线支架进行移动,然后可通过开口27a将纱线引入位于两个粗纱线支架之间的空气涡流空腔内并固定在该处。引出纱线时必须重新降下粗纱线支架48a和49a。纱线因其具有弹性张力而随着粗纱线支架进行移动。为了保护连接部位,移出涡流空腔时可将涡流空气切断。
为了在图3、图4和图4a中所示的上下两个部分之间引入和引出线头,还可设计一固定机构/旋转机构45,在图8中以简化图示示出了该装置和与之相关的按照本发明的加热装置46,下文中还将对该加热机构的用途进行详细说明。该固定机构/旋转机构45具有两个固定在同一转动轴47上的摇杆48和49,它们的自由端部48a和49a构成了两个线头50和51的夹持工具。至少在两个夹持工具之间,两根纱线的线头部分紧贴在一起并相互搭接起来。通过摇杆48和49共同进行转动移动,可使夹住的两根纱线在上下两个部分16和17(图3和图4)之间分别移入和再次移出。
该固定机构/旋转机构45还可用于将夹住的线头引入图8中所示的红外线加热装置46内。这种加热机构可具有一椭圆形反射壁52。该反射壁在纱线50和51的纵向延伸方向上所具有的长度至少应与待生成的线圈53的长度相符。在该椭圆形的一焦点处具有一棒状红外线热源54。夹住的纱线50和51可在另一焦点处向内摆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纱线还会停留在该处一定时间。在图8中以虚线示出了这种情况。为了引入线头50和51,该反射壁52设计有开口,开口的形式与线头的传输路径相匹配。
为了将两个线头50和51相互连接,应首先将每根纱线引入两个夹持工具内并固定在该处。普通技术人员对这种有关插入处于张力作用下纱线的操纵机构已很熟悉,这种装置用于纺织技术的很多领域,例如捻接机。随后,固定机构/旋转机构45将两根纱线转动到上下两个部分16和17之间,上半部分降至其工作终端位置。这样纱线便位于上下两个部分16和17之间并大致沿其共同的圆柱轴伸展。
随后既可以通过隔板20附近通向每个空腔23和24内的通孔55和56(图4和图4a),又可通过纱线引导喷管9引入压缩空气。这样就在两个空腔23和24内各形成一流向各空腔开口端部的类似螺旋状的空气涡流。此外,通过纱线引导喷管9还会吸入一组合热熔性粘接线8(图2),该粘接线在喷管内得到加速并被引入两个开槽25和26内(图3和图4)。织入两个开槽内粘接线的第一部分,即沿织入方向的前端部分位于空腔23内,而粘接线8的其它部分位于另一空腔24内。随后,空腔23内的空气涡流会带动粘接线的前端部分,使涡流中的端部围绕两个线头旋转。因此该粘接线从隔板20处开始,朝空腔23的开口端部方向以螺旋方式围绕两根纱线50和51进行缠绕。由于具有离心力以及粘接线8朝空腔端部方向进行加速,因此该粘接线的旋转部分受到拉力作用。这样可使该粘接线在进行缠绕移动时将两个线头部分相互压紧。
原则上可通过不同方法将进行缠绕时所需热熔性粘接线8的端部固定在待连接的线头上。如果用热空气形成空气涡流,那么在缠绕过程即将结束时,组合热熔性粘接线8的线头就已经熔化或熔接,其粘接效果足以用于进行同定。同样可在空腔端部设计一小型喷管,通过该喷管使热空气仅对准粘接线的线头。最后还可在一个其它实施例中沿两根纱线50和51导入热空气。这样不仅可使粘接线线头,还可使整根粘接线很快达到产生粘接效果所需的温度。
当粘接线8在一空腔内进行缠绕移动时,就可以松开该粘接线的另一端。这样,另一空腔24的空气涡流就会带动该粘接线的另一半。该空气涡流的旋转方向与第一空腔23内的空气涡流相反,通过一与该空气涡流相反、与纱线平行运行的纵向移动部分以螺旋形式围绕两根纱线进行旋转。因此,第二空腔24内粘接线的另一端就以该空腔内空气涡流的旋转方向围绕线头进行缠绕。同样在隔板20附近也开始进行这种缠绕,且以螺旋形式沿第二空腔24的开口端部方向进行缠绕。由于缠绕的旋转方向和纵向移动方向相反,形成一共同的缠绕部分53,在该处所有卷绕都具有相同的倾斜度,如图9中所示。如图9所示,通过在双空腔(图3)内进行缠绕,可使粘接线卷绕在两个缠绕端部处,其具有的倾斜度相对于中间缠绕部分53较小。与此相反,在一单空腔内进行另一种缠绕时,只有最后进行缠绕的部分具有较小的倾斜度(图10)。
可以推测出,形成不同倾斜度的原因在于,在形成各缠绕的过程中,粘接线长度和空气涡流的流动速度不同。这些可能造成施加在粘接线上各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而这又会导致各卷绕的倾斜度不同以及粘接线上的拉力大小不同。由此还可得出,影响空气涡流流动速度的空气涡流腔的几何形状同样会对缠绕形式产生影响。
下面可以通过固定机构/旋转机构45将已连接好的纱线从一个或两个空气涡流一侧引出,而无需强迫切断空气涡流。必要时,在取出用粘接线缠绕的纱线50和51之前,先将上半部分16送至其上部终端位置。
如果下面还需对热熔性粘接线8进行加热,可通过固定机构/旋转机构45进行摆动,将纱线引入如图8和图11所示的单独红外线加热装置46内。纱线被置于该装置内一椭圆焦点处71,而位于另一椭圆中心处69的红外线热源54会被打开。直接的红外线辐射70和通过反射壁52反射到椭圆中心处71的红外线辐射72对线头50和51的共同缠绕部分进行集中加热,使组合热熔性粘接线8达到足够进行粘接连接的熔化程度。当然,也可以其它方式熔化组合热熔性粘接线的热熔性粘接剂。原则上,接触加热和对流加热的各种方式都适用,例如,通过缠绕沿纱线50和51的纵向方向引入热空气。
图12a和图12b中所示组合热熔性粘接线8的一根或多根支撑纱线74在受热影响下逐渐收缩,使纱线与粘接线之间进行力配合连接,该支撑纱线通常由聚酰胺构成。在仍然保持缠绕形式的前提下,粘接线8的一根或多根热熔性粘接纱线73熔化后的粘接剂至少渗到纱线50和51的表面。这样,该组合热熔性粘接线8就与两个线头50和51连接起来。也可将其称作粘接线8与纱线50和51之间进行材料配合连接。这同样可使粘接线8固定在纱线50和51上,其中粘接线8凝固后还会增强连接部位的抗拉能力。当粘接线达到其熔化温度后,就可将线头从加热机构46中引出。可在加热装置外进行或结束该凝固过程。
这样就对两个线头部分进行了连接。随后可以相同方式将一纱线层(例如一经纱层)的其它纱线与另一纱线层(经纱层)的纱线进行连接。如果该过程进行非常迅速且需对纱片进行处理,还可设计在加热过程后对各连接部分进行冷却。这样可以防止各连接部位相互粘接在一起。
在其它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围绕线头进行缠绕,可设计另一种涡流技术。如图13示出了一井状涡流发生器的两个部分76和77,这两个部分可通过塞子78和孔洞79组装在一起。在这两个部分76和77之间设计有一中央间隙80。图13中未示出的两根纱线50和51可穿过该间隙。井状涡流发生器的两个部分中各有一部分沿间隙80呈螺旋状盘绕的井筒81围绕在间隙80周围。因此,该井筒81具有一种类似盘旋楼梯的形式。但与盘旋楼梯不同的是,该井筒的半径由该间隙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因此,该半径可理解为井筒垂直于间隙纵轴82的延伸方向。
在井筒81具有最大半径的一端,可在井筒81内引入一根组合热熔性粘接线并引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被引入井筒81内的导入装置88内,但出于图示清晰的原因,在图13中仅对该导入装置做出简单勾画。在井筒内流动的压缩空气带动该组合热熔性粘接线,使井筒81内的粘接线朝该井筒另一端部方向移动,并在此过程中围绕两个线头部分50和51进行缠绕。在图14中对此进行了简化图示说明,图中通过粘接线线头表示的粘接线的四个瞬时位置83、84、85和86与缠绕过程中同一根粘接线的四个不同瞬时抓拍情况相符。第五个瞬时抓拍显示出缠绕过程结束时处于位置87的粘接线线头。
在另一以涡流技术为基础的实施形式中,可在一涡流发生器90内呈星状排列的小管内设有排气孔91。图16中示出了一该种机构。两根待连接的纱线50和51从星形架的中央穿过该机构。随后,送入的压缩空气通过所有排气孔91进行流动,使得排出的部分空气呈切向流动。
以此形成的空气涡流重新以螺旋形式围绕线头50和51移动。随后,空气涡流就会带动一段从纱线线头开始先作垂直于纱线伸展的粘接线8,该粘接线因空气流动围绕纱线线头进行缠绕。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进行缠绕时,可设计一如图17所示的机械缠绕机构93。该机构例如可具有一沿半径线开口的盘状旋转体94。该旋转体94例如可通过一并未作出详细说明的旋转空心轴在一支承件里进行旋转。在该旋转体94上设计有一可以进行自由转动的纱线筒子95,在该线轴上绕有一粘接线,例如一组合热熔性粘接线8。既可以通过开口96、又可以通过空心轴穿入待连接的纱线线头50和51。此外。为使粘接线8进行螺旋状缠绕,尤其应使该旋转体具有沿纱线纵向延伸方向移动的能力。
为了对两个纱线线头进行连接,将粘接线线头固定在纱线线头上。随后,通过并未进行详细说明的驱动工具使旋转体94进行平移移动。这样即可从围绕纱线线头旋转的线轴体95上松开粘接线8并使该粘接线以螺旋形式反复缠绕在纱线线头上。通过一同样未作显示的线轴制动器可对粘接线上的拉力进行调节。对规定的纱线线头长度进行缠绕后,可通过线轴体断开位于纱线线头上的粘接线。

Claims (28)

1.将至少两根纱线的线头部分搭接在一起并相互连接的方法,其中,使一连接辅助线反复缠绕在相互紧贴的纱线上,其中该辅助线留在纱线上,其特征在于,通过空气或其它气体使辅助线缠绕在纱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连接辅助线围绕纱线缠绕时,该连接辅助线处于拉紧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辅助线围绕纱线缠绕时,纱线呈直线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线以卷绕形式围绕纱线缠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围绕纱线缠绕一经线或一热熔性粘接线或一组合热熔性粘接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形成材料配合连接,在纱线上涂有添加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添加剂作为粘接剂涂抹在纱线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添加剂的辅助线缠绕在纱线上。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产生连接,在辅助线围绕纱线进行缠绕的过程中和/或在此之后,对该辅助线进行加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位于空气涡流装置(6)的至少一个空腔(23,24)内,随后将辅助线引入该空气涡流装置(6)的至少一个空腔(23,24)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入辅助线时,该辅助线的移动方向的一个分量切向于纱线纵向伸展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由一纱线引导喷管(9)产生的空气流,将辅助线引入空气涡流装置(6)的空腔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涡流形式的流动空气,带动辅助线,并使其围绕纱线进行缠绕。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辅助线沿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缠绕。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部分长度的辅助线引入第一个空腔(23)内,并通过第一空气涡流使其沿第一缠绕方向围绕纱线进行缠绕,将第二部分长度的辅助线引入空气涡流装置(6)的第二个空腔(24)内,并通过第二个空气涡流使其沿与第一缠绕方向的相反的第二方向围绕纱线进行缠绕。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于将第一经纱层纱线与第二经纱层纱线连接时,分别将第一经纱层的一根纱线与第二经纱层的一根纱线搭接起来,将第一经纱层的至少一根纱线分别与第二经纱层的至少一根纱线进行连接。
17.连接至少两根纱线线头的装置,其设计有一用于使搭接纱线固定的固定机构,并具有一连接机构,位于固定机构内的纱线通过该连接机构相互连接起来,其中,通过该连接机构可使连接辅助线围绕纱线进行螺旋状缠绕,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机构具有一工具,该工具用于形成围绕线头部分流动的空气涡流,通过该涡流可使辅助线围绕固定机构内的纱线进行缠绕。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该连接机构使辅助线反复围绕纱线进行缠绕。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个空气涡流装置,纱线线头部分可位于空气涡流装置中的至少一空腔(23,24)内,在该空腔的一端附近,通过一导入工具可导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形成空气涡流,围绕线头部分并沿该空腔另一端部的方向流动,此外,还设计有一工具,该工具用于将一辅助线引入空腔内和空气涡流内。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涡流装置(6)具有两个空腔(23,24),并且在其中任意一个空腔内都可以导入用于形成空气涡流的压缩空气。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两个空腔(23,24)的导入工具可形成空气涡流,空气涡流沿不同的旋转方向围绕线头流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引入一辅助线的工具具有一纱线引导喷管(9)。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加热装置(46),通过该装置可对线头部分上的辅助线进行加热。
24.用于连接第一纱线层纱线与第二纱线层纱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按照权利要求17至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
25.至少两根纱线的机械式的连接,其中连接部位位于纱线的线头部分,在线头部分中纱线相互叠加在一起,一辅助线围绕纱线的线头部分,该辅助线可纵向延伸,在无负荷情况下呈松弛状态,但在进行连接时却处于拉紧状态,其特征在于,辅助线与线头部分之间存在材料配合连接。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辅助线是一根粗纱线。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连接,其特征在于,粗纱线是一根热熔性粘接线。
2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配合连接为粘接连接。
CNB028277538A 2001-12-13 2002-12-13 连接多根纱线的,特别是连接线头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535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22752001 2001-12-13
CH2275/2001 2001-12-13
CH2275/01 2001-1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7824A CN1617824A (zh) 2005-05-18
CN1325358C true CN1325358C (zh) 2007-07-11

Family

ID=4568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2775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5358C (zh) 2001-12-13 2002-12-13 连接多根纱线的,特别是连接线头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66645A1 (zh)
EP (1) EP1453751B1 (zh)
JP (1) JP2005512920A (zh)
CN (1) CN1325358C (zh)
AT (1) ATE334926T1 (zh)
AU (1) AU2002347180A1 (zh)
DE (1) DE50207748D1 (zh)
ES (1) ES2269778T3 (zh)
PT (1) PT1453751E (zh)
WO (1) WO20030538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4366A (ja) * 2005-12-06 2007-06-21 Noritaka Okada 単子葉植物繊維の連続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88384B1 (ja) * 2009-10-30 2010-06-23 美也子 岡本 糸結び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20130180966A1 (en) 2010-05-04 2013-07-18 Jeffrey M. Gross Laser cutting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self-retaining sutures
CN102912499B (zh) * 2012-11-12 2015-09-09 无锡市三达纺配有限公司 用于特殊纱线的空气捻接器捻接室
CN103437011B (zh) * 2013-08-19 2015-12-23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耐磨纱线接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63133B (zh) * 2015-06-15 2017-09-12 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提高纱线湿式接头耐磨性方法及其装置
CN105035872B (zh) * 2015-06-15 2018-08-17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自动络筒机纱线接头加固系统及方法
CN105129525B (zh) * 2015-06-15 2017-11-03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络筒机纱线接头辅助粘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129527B (zh) * 2015-06-15 2018-08-17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自动络筒机纱线接头加固系统及方法
CN105173905B (zh) * 2015-06-15 2018-06-29 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纱线接头粘合装置及粘合方法
CN105129526B (zh) * 2015-06-15 2019-04-23 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提高纱线接头耐磨性装置及其方法
CN104960995B (zh) * 2015-06-15 2018-01-09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自动络筒机纱线接头加固系统及方法
CN105297508B (zh) * 2015-11-13 2017-12-01 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 更换双绞车石油钻机钢丝绳时柔性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08328423A (zh) * 2018-01-26 2018-07-27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纱连接装置及其连接方法
CN110202494A (zh) * 2019-06-11 2019-09-06 阳光硅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线打结方法及更换方法
CN110140508A (zh) * 2019-06-26 2019-08-20 石河子大学 一种用于芦苇束捆扎的齿轮绕丝装置
CN111101248B (zh) * 2019-11-15 2021-08-20 乐昌市恒发纺织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纱线纺织工艺中的自动接线方法
CN111977465B (zh) * 2020-08-11 2022-04-01 苏州胜幢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四面弹面料弹性纱线的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
DE102022104907B3 (de) 2022-03-02 2023-01-05 Koenig & Bauer Ag System zum Verbinden zweier Stränge langgestreckten Materials sowie Maschine zur Be- und/oder Verarbeitung langestreckten Materials
KR102519259B1 (ko) * 2022-12-19 2023-04-10 주식회사 유엘케미칼 대마 줄기 표피 에어 교락형 매듭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10432A1 (de) * 1970-03-04 1971-09-16 Ici Lt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zweier Straenge
US3634972A (en) * 1970-03-31 1972-01-18 Burlington Industries Inc Spl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splice
US3904458A (en) * 1969-07-16 1975-09-09 Ici Ltd Method of joining continuous strands
CN2140906Y (zh) * 1992-11-14 1993-08-25 南通市纺织科学研究所 全气动空气捻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7403C (zh) *
US1603173A (en) * 1924-12-06 1926-10-12 Miller Improved Gas Engine Com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US2298676A (en) * 1940-02-26 1942-10-13 Clark Thread Co Splicing thread and yarn
GB1214120A (en) * 1967-05-25 1970-12-02 Burlington Industries Inc Method of splicing yarn
JPS57160870A (en) * 1981-03-25 1982-10-04 Murata Mach Ltd Joint of spun yarn
US4444004A (en) * 1981-12-21 1984-04-24 A. B. Carter, Inc. Hand-held traversable yarn splicer
GB2211581B (en) * 1987-11-06 1991-11-06 Ind Tech Res Inst A lubricating device for two-stroke engine
JPH04100956A (ja) * 1990-08-09 1992-04-02 Gifu Pref Gov 経糸継ぎ方法
US5375573A (en) * 1993-09-09 1994-12-27 Ford Motor Company Lubrication of two-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P0781901A1 (en) * 1995-12-29 1997-07-0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Lubrication arrangement for engines
US5826556A (en) * 1997-04-24 1998-10-27 Brunswick Corporation Engine lubrication circuit with alternating lubrication paths
US6073434A (en) * 1999-12-27 2000-06-13 Williams Specialty Company Multiple yarn end pneumatic splicer
DE10045725B4 (de) * 2000-09-15 2005-05-04 Wacke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g Zweitaktmotor mit einer Ölschmieru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4458A (en) * 1969-07-16 1975-09-09 Ici Ltd Method of joining continuous strands
DE2110432A1 (de) * 1970-03-04 1971-09-16 Ici Lt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zweier Straenge
US3634972A (en) * 1970-03-31 1972-01-18 Burlington Industries Inc Spl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splice
CN2140906Y (zh) * 1992-11-14 1993-08-25 南通市纺织科学研究所 全气动空气捻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2347180A1 (en) 2003-07-09
JP2005512920A (ja) 2005-05-12
DE50207748D1 (de) 2006-09-14
CN1617824A (zh) 2005-05-18
ES2269778T3 (es) 2007-04-01
ATE334926T1 (de) 2006-08-15
PT1453751E (pt) 2006-12-29
EP1453751A1 (de) 2004-09-08
US20050066645A1 (en) 2005-03-31
EP1453751B1 (de) 2006-08-02
WO2003053834A1 (de) 2003-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5358C (zh) 连接多根纱线的,特别是连接线头的方法和装置
JP3064019B2 (ja) 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開繊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CN101120128B (zh) 包括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的织物材料
JP4740131B2 (ja) 繊維束の開繊方法と、その方法に使用する装置
CN101120129B (zh) 用于纺织带状经纱和带状纬纱的方法和设备
US426377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licing spun yarns
RU201521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нитей воздушной струей
CA1137288A (en) Production of bindings of fibre bundles
FR2627194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amenee d'une meche de fibres etiree a chacun d'au moins deux postes a filer de continu a anneaux
CN102066638A (zh) 生产多轴向纱线织物的方法、单向纤维层以及生产单向纤维层的方法、多轴向纱线织物和具有基体的复合材料部件
US2817947A (en) Preparation of textile strands comprising fibres having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KR890000995B1 (ko) 합성실 및 실과 유사한 구조체의 제조방법
US6155306A (en) Bulletproof woven fabric,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eaving same
FI85291B (fi) Sytraod och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dess tillverkning.
NO883284L (no) Fremgangsmaate for fremstilling av paa seksjonsvarpbommer eller delvarpbommer oppviklede delvarptraader eller paa varpbommer oppviklede varptraader av syntetiske filamentgarn.
GB2115446A (en) Yar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00056974B1 (en) Papermaker's yarn
SU1764516A3 (ru) Система дл текстурировани
US6883213B2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non-woven fabric
USRE31594E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licing spun yarns
BE898409A (fr) Dispositif pour l'insertion d'un fil de trame dans la foule d'un métier à tisser.
EP0187686A2 (en) Rubber thread covered with one or more windings having a controlled and limited elasticit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ts production
CH646214A5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insertion de duites selon une sequence donnee sur une machine a tisser.
JPH0670281B2 (ja) 複合交絡自動繰糸方法
KR970043427A (ko) 합연기능을 갖는 직기용실의 통합 준비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