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3681C -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23681C CN1323681C CNB2005100381803A CN200510038180A CN1323681C CN 1323681 C CN1323681 C CN 1323681C CN B2005100381803 A CNB2005100381803 A CN B2005100381803A CN 200510038180 A CN200510038180 A CN 200510038180A CN 1323681 C CN1323681 C CN 132368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virgin
- scorching
- compound preparation
- recovering partic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它是由黄芩、野马追、金银花、鸭跖草所制成,在该复方制剂的原料药中还可加入生甘草和一枝黄花,在该复方制剂中加入不同剂型的辅料、用常规的制剂方法可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液、糖浆剂、注射液,栓剂、喷雾剂等。本发明的复方制剂经药效学试验,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有良好的抗炎、解热作用,有显著的止咳化痰作用,它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和扁桃体炎的良药。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是涉及以中草药为原料而制备的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二、背景技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感冒,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是鼻、鼻咽、咽喉等上呼吸道的急性炎症,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常统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最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小儿发病率最高。常呈散发性,偶可造成流行。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常易造成大范围甚至世界性大流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调查结果表明:占儿科门诊量70%~80%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是以发热、咳嗽、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小儿发热是引起患儿精神不佳及家长担忧来院急诊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认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病毒和细菌而引起的,其中病毒占80%~90%,细菌感染占原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0%。目前尚无治疗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特效药物,且西药抗菌药物大多有一定的副作用。
由于西药感冒药多为抗生素类,存在较大副作用和耐药性等问题,特别是在PPA事件后,以及为遏制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和人体益生菌群受损的危险,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规定,从2004年7月1日起,抗生素类、磺胺类、抗结核类、抗真菌类和喹诺酮类约400种抗菌药须凭处方购买。纯中药制剂的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和止咳平喘等综合作用,安全系数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具有广阔的研究开发前景,尤其是开发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新药,其市场容量很大,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明显的。
三、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及其该制剂的剂型;
(2)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复方制剂在制药中的应用。
2.技术方案
(1)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
黄芩3-30克 野马追5-50克 金银花5-50克 鸭跖草5-50克
上述复方制剂的原料药中还可以加生甘草2-15克,另外还可再加一枝黄花5-50克。
在上述药剂的清膏中加入不同剂型的相关辅料,用常规的制剂方法:可制成颗粒剂、口服液、糖浆剂、片剂(包括普通片、含片、咀嚼片、分散片、口崩片)、胶囊、注射液、丸剂(包括水丸、蜜丸、滴丸、微丸)、软胶囊、栓剂、喷雾剂。
3.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复方制剂(以童炎康颗粒为例)经药效学试验,具有下列显著效果:
(1)、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
童炎康颗粒可明显延长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天数,可显著降低感染小鼠死亡数和肺指数值。表明童炎康颗粒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童炎康颗粒可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率,并可延长感染小鼠的存活天数,表明童炎康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体外试验结果表明:童炎康颗粒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临床分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链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MIC在37.5mg~50mg/ml。
(2)、具有良好的抗炎和解热作用
童炎康颗粒可对抗巴豆油所致的炎症反应,抑制急性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具有抗炎作用;童炎康颗粒对干酵母和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模型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模型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
(3)、具有显著的止咳化痰作用
童炎康颗粒能明显延长氨水所致小鼠引咳潜伏期,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表明童炎康颗粒具有显著地镇咳作用。化痰试验结果表明,童炎康颗粒具有增加气道分泌物,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所制成:
黄芩6克 野马追10 克金银花12克 鸭跖草12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所制成:
黄芩10克 野马追20克 金银花10克 鸭跖草20克 生甘草10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配制成:黄芩10克 野马追30克 金银花20克 鸭跖草30克 生甘草12克 一枝黄花20克
实施例4、童炎康颗粒剂的制备
处方:黄芩350克 野马追700克 金银花350克 鸭跖草350克 糊精640克 甜菊素8克 柠檬酸3克
处方中四味,粉碎成粗粉,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1.30-1.35(60-65℃测)的清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甜菊素和柠檬酸,混均,80%乙醇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5、黄芩350克 野马追700克 金银花350克 鸭跖草700克 生甘草175 糊精640克 甜菊素8克 柠檬酸3克
处方中五味,粉碎成粗粉,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1.30-1.35(60-65℃测)的清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甜菊素和柠檬酸,混均,80%乙醇制粒,干燥,制成1000克颗粒,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实施案例6:取黄芩500g,野马追1000g,金银花500g,鸭跖草500g,粉碎成粗粉,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加适量水,调节PH值至7.0,加热搅溶,滤过,加入甜菊素5g和苯甲酸钠2g,混匀,加水调至1000ml,分装,灭菌,包装,即得口服液。
实施案例7:取黄芩500g,野马追1000g,金银花500g,鸭跖草500g,切片,加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适量水,调节PH值至7.0,加热搅溶,滤过,加入蔗糖650g和苯甲酸钠2g,混匀,加水调至1000ml,分装,灭菌,包装,即得糖浆剂。
实施例8、药效学试验
(一)、实验材料
1、药品
童炎康颗粒浸膏粉,为深褐色粉末,每g浸膏粉相当于生药5g,人日用量为15.75g/16kg(以5岁儿童平均体重16kg体重计算),由南京崇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批号:040413。
小儿咳喘灵颗粒,武汉健民集团随州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314;
小儿宝泰康颗粒,武汉健民集团随州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314;
磷酸苯丙哌林片,山西三九同达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30903。
环丙沙星,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1102。
利巴韦林,华北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0224。
盐酸哌替啶,宜昌制药厂,批号810806。
阿司匹林,南京恒生制药厂,批号:030104。
注射用胸腺肽,湖南一格制药有限公司。
注射用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4022721。
2、实验动物
ICR小鼠,昆明种小鼠,SD大鼠,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大耳白家兔,杂色豚鼠,由南京市江宁区青龙山动物繁殖场提供,生产许可证:SCXK(苏)2002-0004。
3、实验用菌株和病毒株
(1).标准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25903)大肠杆菌(25922),枯草芽孢杆菌(63501)由卫生部微生物鉴定所提供。
(2).临床分离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乙型链球菌由江苏省人民医院微生物室分离鉴定提供。
(3).病毒株及细胞株
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乙型流感病毒B/京防98-76,购自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提供。
(4).MDCK细胞,购自上海细胞所提供。
(二)、实验条件及统计方法
给药前后,实验小鼠分笼用全价颗粒饲料饲养,自由饮水,室温22~25℃,湿度42~67%。
实验资料统计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和秩和检验(等级资料)。
(三)、童炎康颗粒的抗病毒作用
1、体外抗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1).童炎康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
A、实验方法
在长成单层细胞的MDCK培养板中,每孔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或乙型流感病毒100TCID50。吸附1h后倾去病毒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童炎康颗粒药液,37℃5%CO2培养箱中培养,观察细胞病变。同时设细胞对照组,利巴韦林组(10mg/ml)和病毒对照组。
B、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童炎康颗粒浓度在20mg/ml(100mg生药/ml)以上时,能够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毒性作用;童炎康颗粒浓度在40mg/ml(200mg生药/ml)时,也能够抑制乙型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毒性作用。表明童炎康颗粒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见表1-2。
表1童炎康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孔号 | 童炎康颗粒(mg/ml) | 病毒巴对照林 | 利韦 | 细胞对照 | ||||
40 | 20 | 10 | 5 | 2.5 | ||||
1234 | -+-- | ++-+ | +++++ | ++++++++ | ++++++++++++ | ++++++++++++++++ | --+- | ---- |
注:-无细胞病变;+25%细胞病变;++50%细胞病变;+++75%细胞病变;++++100%细胞病变。
表2童炎康颗粒对乙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孔号 | 童炎康颗粒(mg/ml) | 病毒巴对照林 | 利韦 | 细胞对照 | ||||
40 | 20 | 10 | 5 | 2.5 | ||||
1234 | +--- | +++-+ | +++++++ | +++++++++ | +++++++++++ | ++++++++++++++ | -+-- | ---- |
注:-无细胞病变;+25%细胞病变;++50%细胞病变;+++75%细胞病变;++++100%细胞病变。
2、体内抗甲型和乙型病毒作用
(1).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A、实验方法
①甲型流感病毒鸡胚增毒试验
将甲型流感病毒毒株接种于10日龄鸡胚尿囊中,37℃培养48h后取出第1次增毒的尿囊液。再将第1次增毒的尿囊液再接种于鸡胚尿囊中,重复4次后用于实验。实验前做血凝试验。
②血凝试验
取36孔微孔板,除1孔加入生理盐水0.9ml,其余各孔加入生理盐水0.5ml。将病毒尿囊液0.1ml加入第1孔内,混匀后取0.5ml加至第2孔,依次稀释至第8孔。第9孔不加病毒尿囊液,作空白对照。随后每孔加入0.5%鸡红细胞0.25ml,轻轻摇匀后于室温放置2小时,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血凝试验(HA)为640。
③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取ICR小鼠56只,体重13~15g,♀♂各半,随机分7组,每组8只,取增毒4次的病毒尿囊液,以10倍稀释,每组滴一个病毒浓度,各组小鼠在乙醚浅麻醉下以病毒尿囊液30μl滴鼻,观察14天内死亡数。按Reed-Muench法计算,结果LD50为101.47。
④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取ICR小鼠120只,体重13~16g,♂♀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1)空白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10ml/kg;(2)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10ml/kg;(3)利巴韦林组:0.5g/kg;(4)童炎康颗粒1组:5g/kg;(5)童炎康颗粒2组:10g/kg;(6)童炎康颗粒3组:20g/kg。以上各组小鼠均灌胃给药,给药容量10ml/kg,1次/天,连续给药五天。第1天给药1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乙醚浅麻醉下,以血凝试验640以上的尿囊液给小鼠滴鼻感染,每鼠30μl(20个LD50致死量)。然后再给药四天,观察14天内动物感染后发病及死亡情况。
结果计算:
死亡保护率(%)=(模型组死亡率-给药组死亡率)×100%
延长生命率(%)=(给药组平均存活天数-模型组平均存活天数)/模型组平均存活天数×100%
B、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童炎康颗粒10g/kg和20g/kg剂量组均可明显延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天数(P<0.05,P<0.01=;20g/kg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童炎康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见表3。
表3童炎康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组别 | 动物数(只) | 剂量(g/kg) | 死亡数(只) | 死亡率(%) | 保护率(%) | 存活天数( x±S) | 延长生命率(%) |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童炎康1组童炎康2组童炎康3组 | 202020202020 | --0.551020 | 017##8**12118** | -8540605540 | --45203040 | 14±05.54±2.0812.11±3.24**8.42±4.218.24±3.44*11.24±3.42** | --118.5951.9648.74102.89 |
##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与模型组比较
(2).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
A、实验方法
取ICR小鼠120只,体重13~16g,♂♀兼用。随机分6组,每组20只。(1)空白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10ml/kg;(2)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10ml/kg;(3)利巴韦林组:0.5g/kg;(4)童炎康颗粒1组:5g/kg;(5)童炎康颗粒2组:10g/kg;(6)童炎康颗粒3组:20g/kg。以上各组小鼠均灌胃给药,给药容量10ml/kg,1次/天,连续给药五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给药第1天,在乙醚浅麻醉下以病毒尿囊液滴鼻感染小鼠,每鼠30μl(15个LD50攻击量)。然后继续给药4天。末次给药后将小鼠禁食(不禁水),小鼠称重后脱颈处死,解剖,取全肺称重,计算各鼠肺指数值(g/10g体重)和肺指数抑制率[(模型组-药物组)/模型组×100%]。
B、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童炎康颗粒10g/kg和20g/kg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值,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19.75%和22.51%。表明童炎康颗粒具有减轻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病变的作用。见表4。
表4童炎康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
x±s)
组别 | 动物数(只) | 剂量(g/kg) | 肺指数(g/10g) | 肺指数抑制率(%) |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童炎康1组童炎康2组童炎康3组 | 201517161717 | --0.551020 | 0.0947±0.00840.1706±0.0322##0.1320±0.0203**0.1481±0.03620.1369±0.0362*0.1322±0.0297** | --22.6313.1919.7522.51 |
##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与模型组比较
注:模型组于第3日死亡2只,第4日死亡3只;利巴韦林组于第3日死亡1只,第4日死亡2只;童炎康颗粒1组于第3日死亡2只,第4日死亡2只;童炎康颗粒2组于第4日死亡3只;童炎康颗粒3组于第3日死亡1只,第4日死亡2只。
(3).对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A、实验方法
①乙型流感病毒鸡胚增毒试验
将乙型流感病毒毒株接种于9日龄鸡胚尿囊中,37℃培养48h后取出第1次增毒的尿囊液。再将第1次增毒的尿囊液再接种于鸡胚尿囊中,重复4次后用于实验。实验前做血凝试验。
②血凝试验
取36孔微孔板,除1孔加入生理盐水0.9ml,其余各孔加入生理盐水0.5ml。将病毒尿囊液0.1ml加入第1孔内,混匀后取0.5ml加至第2孔,依次稀释至第8孔。第9孔不加病毒尿囊液,作空白对照。随后每孔加入0.5%鸡红细胞0.25ml,轻轻摇匀后于室温放置2小时,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血凝试验(HA)为640。
③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取ICR小鼠56只,体重13~15g,雌雄兼用,随机分7组,每组8只,取增毒尿囊液,以10倍依次稀释,每组滴一个病毒浓度,各组小鼠在乙醚浅麻醉下以病毒尿囊液30μl滴鼻,观察14天内死亡数。按Reed-Muench法计算,结果LD50为101.81。
④对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取ICR小鼠120只,体重13~16g,♂♀兼用,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1)空白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10ml/kg;(2)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10ml/kg;(3)利巴韦林组:0.5g/kg;(4)童炎康颗粒1组:5g/kg;(5)童炎康颗粒2组:10g/kg;(6)童炎康颗粒3组:20g/kg。以上各组小鼠均灌胃给药,给药容量10ml/kg,1次/天,连续给药五天。第一天给药1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乙醚浅麻醉下,以血凝试验640以上的尿囊液给小鼠滴鼻感染,每鼠40μl(20个LD50致死量),观察14天内动物感染后发病及死亡情况。
结果计算:
死亡保护率(%)=(模型组死亡率-给药组死亡率)×100%
延长生命率(%)=(给药组平均存活天数-模型组平均存活天数)/模型组平均存活天数×100%
B、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童炎康颗粒20g/kg剂量组可延长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天数(P<0.05=;也可降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数,但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童炎康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见表5。
表5童炎康颗粒对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组别 | 动物数(只) | 剂量(g/kg) | 死亡数(只) | 死亡率(%) | 保护率(%) | 存活天数( x±S) | 肺指数抑制率(%) |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童炎康1组童炎康2组童炎康3组 | 202020202020 | --0.551020 | 016##11131210 | 08055656050 | 100.02035252030 | 14±07.84±2.12##11.24±2.24*9.37±3.749.78±2.5610.26±2.78* | --43.3719.5224.7430.87 |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与模型组比较
(4).对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
A、实验方法
取ICR小鼠120只,体重13~16g,♂♀各半。随机分6组,每组20只。(1)空白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10ml/kg;(2)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10ml/kg;(3)利巴韦林组:0.5g/kg;(4)童炎康颗粒1组:5g/kg;(5)童炎康颗粒2组:10g/kg;(6)童炎康颗粒3组:20g/kg。以上各组小鼠均灌胃给药,给药容量10ml/kg,1次/天,连续给药五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给药第1天,在乙醚浅麻醉下以病毒尿囊液滴鼻感染小鼠,每鼠30μl(20个LD50攻击量)。然后继续给药4天。末次给药后将小鼠禁食(不禁水),小鼠称重后脱颈处死,解剖,取全肺称重,计算各鼠肺指数值(g/10g体重)和肺指数抑制率[(药物组-模型组)/模型组×100%]。
B、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童炎康颗粒20g/kg剂量组可明显降低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值,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童炎康颗粒具有减轻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病变的作用。见表6。
表6童炎康颗粒对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
x±s)
组别 | 动物数(只) | 剂量(g/kg) | 肺指数(g/10g) | 肺指数抑制率(%) |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童炎康1组童炎康2组童炎康3组 | 201517161717 | --0.551020 | 0.0929±0.0070.1537±00227##0.1111±0.0302*0.1296±0.04030.1299±0.03820.1267±0.0298* | 27.715.715.517.6 |
##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与模型组比较
(四)、童炎康颗粒的抗菌作用
1.体外抑菌作用
1.1方法
(1)细菌培养
取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苞杆菌和临床分离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乙型链球菌、少许,分别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18h。取18h培养的各菌株营养肉汤培养物,用营养肉汤作10-3稀释用于实验。
(2)二倍稀释法(试管法)
取灭菌试管11支,第1管加入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1.6ml,其余每管1ml,取童炎康颗粒药液(1g/ml)0.4ml加入第一管中,混匀后取1ml至第2管,依次稀释,第10管吸出1ml弃去,第11管不加药液作为对照。每管加入菌液0.1ml,37℃培养20h,取出观察MIC。
取环丙沙星(10mg/ml)按上述方法,依次稀释,培养,作阳性对照。
1.2结果
童炎康颗粒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临床分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链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MIC在37.5mg~50mg/ml(按生药量计算),表明童炎康颗粒具有体外抗菌作用。见表7。
表7童炎康颗粒的体外抗菌活性(n=2)
菌株 | MIC | |
童炎康颗粒(mg/ml) | 环丙沙星(μg/ml) | |
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杆菌(标准) | 1005037.537.537.550150 | 3.136.2512.53.133.133.136.25 |
2.体内抗菌作用
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1)实验方法
①菌液制备
取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置37℃孵箱培养18h。取出,划线于血平板上(10%羊红细胞营养琼脂平板),37℃孵箱培养20h。取出,用6ml 5%的胃膜素(PH 7.2)洗脱菌落,并用4ml生理盐水溶液将血平板冲洗干净,合并后吹打,使菌落分散并分别用生理盐水配成0.33ml/ml、0.20ml/ml、0.11ml/ml、0.06ml/ml浓度菌液备用。
②选择合适的菌液浓度
取ICR小鼠40只,♀♂各半,体重13~15g。随机分组,每组1个浓度,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每鼠0.5ml,观察感染小鼠死亡数,结果感染小鼠死亡率分别为100%、100%、90%、40%。故实验选用0.11ml/ml浓度菌液。
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取13~15g ICR小鼠140只,随机分组,每组20只,♀♂兼用。(1)正常对照组:等量NS 10ml/kg;(2)模型组:等量NS 10ml/kg;3)抗病毒颗粒组:6g/kg;(4)环丙沙星组:0.5g/kg;(5)童炎康颗粒1组:5g/kg;(6)童炎康颗粒2组:10g/kg;(7)童炎康颗粒3组:20g/kg。以上各组小鼠均灌胃给药,给药容量30ml/kg,1次/天×5天。第3天给药后1h,除空白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0.5ml/鼠(菌液浓度0.11ml/ml)。然后继续给药2天。观察各组动物7日内死亡情况。
(2)实验结果
童炎康颗粒20g/kg和40g/kg剂量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可降低其死亡率,并可延长感染小鼠的存活天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童炎康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见表8。
表8童炎康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数死亡的保护作用
组别 | 动物数(只) | 剂量(g/kg) | 死亡数(只) | 存活率(%) | 存活天数( x±S) |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儿宝泰康组环丙沙星组童炎康1组童炎康2组童炎康3组 | 20202020202020 | --60.551020 | 014##94**979* | 100.0305580556555 | 7±03.05±2.44##5.04±2.53*5.87±1.84**5.53±2.665.29±2.46*4.89±2.43** |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与模型组比较
2.2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1)实验方法
①菌液制备
取临床分离肺炎双球菌接种入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置37℃孵箱培养18h。取出,划线于血平板上(1%羊红细胞营养琼脂平板),37℃孵箱培养24h,取出。用6ml 5%的胃膜素(PH 7.2)洗脱菌落,并用4ml生理盐水溶液将血平板冲洗干净,合并后吹打,使菌落分散。用生理盐水配成1ml/ml、0.5ml/ml、0.33ml/ml、0.25ml/ml浓度菌液备用。
②选择合适的菌液浓度
取ICR小鼠40只,♀♂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组,每组1个浓度,腹腔注射肺炎双球菌菌液0.5ml/鼠,观察感染小鼠死亡数,结果感染小鼠死亡率分别为100.0%,100.0%,60.0%,30.0%。故实验选用0.45ml/ml浓度菌液(小鼠死亡率估计80~90%之间)。
③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取13~15g ICR小鼠140只随机分组,每组20只,♀♂兼用。(1)正常对照组:等量NS 10ml/kg;(2)模型组:等量NS 10ml/kg;3)小儿宝泰康颗粒组:7.2/kg;(4)环丙沙星组:0.5g/kg;(5)童炎康颗粒1组:5g/kg;(6)童炎康颗粒2组:10g/kg;(7)童炎康颗粒3组:20g/kg。以上各组小鼠均灌胃给药,给药容量20ml/kg,1次/天×5天。第3天给药1小时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肺炎双球菌培养液0.5ml/鼠(菌液浓度0.45ml/ml)。然后继续给药2天。观察各组动物7日内死亡情况。
(2)结果
童炎康颗粒43.2g/kg剂量组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可降低其死亡率,延长存活天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童炎康颗粒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保护作用。见表9
表9童炎康颗粒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组别 | 动物数(只) | 剂量(g/kg) | 死亡数(只) | 存活率(%) | 存活天数( x±S) |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抗病毒颗粒组环丙沙星组童炎康1组童炎康2组童炎康3组 | 20202020202020 | --60.551020 | 015##115**131111 | 100.0254575354545 | 7±02.87±2.15##4.23±2.645.64±2.15**3.52±2.764.01±2.654.16±2.48* |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与模型组比较
(五)、童炎康颗粒的抗炎作用
1.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1]
1.1实验方法
取雄性KM小鼠112只,体重15~18g。按体重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1)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2)小儿宝泰康颗粒组:7.2g/kg;(3)玉叶解毒颗粒组:11g/kg;(4)小儿咳喘灵组:2.4g/kg;(5)阿斯匹林组:0.5g/kg:(6)童炎康颗粒1组:5g生药/kg;(7)童炎康颗粒2组:10g生药/kg;(8)童炎康颗粒3组:20g生药/kg。各组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同时立即用2%巴豆油0.05ml涂于小鼠左耳两侧,在致炎4小时后处死小鼠,剪下左右两耳,用打孔器(直径9mm)分别在同一部位取下圆耳片,电子天平称重,计算耳壳重量,比较各组小鼠耳壳肿胀度(小鼠左耳壳重-小鼠右耳壳重),并计算肿胀百分率(肿胀度/右耳壳重)。
1.2结果
童炎康颗粒5、10、20g/kg三个剂量组小鼠耳壳肿胀度及肿胀率均小于空白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提示童炎康颗粒可对抗巴豆油所致的炎症反应,具有抗炎作用。见表10。
表10童炎康颗粒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x±s)
组别 | 动物数(只) | 剂量(g/kg) | 耳壳重量(mg) | 肿胀度(mg) | 肿胀率(%) | |
左 | 右 | |||||
空白对照组小儿宝泰康玉叶解毒颗粒小儿咳喘灵阿斯匹林童炎康1组童炎康2组童炎康3组 | 1414141414141414 | -7.2112.40.551020 | 30.3±4.621.0±3.925.2±4.526.3±3.217.0±3.920.2±4.519.3±3.219.4±3.5 | 12.0±0.812.5±0.912.3±0.912.6±0.812.5±0.912.3±0.912.6±0.812.8±0.9 | 18.4±4.59.6±3.8*13.9±4.414.7±3.15.5±3.8**8.9±4.4*7.7±3.1**7.6±3.4** | 153.3±38.976.80±31.2*113.5±32.1116.5±28.144.0±31.2**72.4±32.1*61.2±28.1**59.7±31.0** |
*p<0.05 **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2.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1]
2.1实验方法
取KM种小鼠112只,体重15~18g。按体重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1)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2)小儿宝泰康颗粒组:7.2g/kg;(3)玉叶解毒颗粒组:11g/kg;(4)小儿咳喘灵组:2.4g/kg;(5)阿斯匹林组:g/kg:(6)童炎康颗粒1组:5g生药/kg;(7)童炎康颗粒2组:10g生药/kg;(8)童炎康颗粒3组:20g生药/kg。各组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给药2小时后,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0.1ml/10g,同时腹腔注射0.6%乙酸0.2ml/只。2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用5ml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用注射器抽出腹腔洗液约4.5ml。2000rpm离心5min,于590nm处测定紫外吸收度值(A)。
2.2实验结果
童炎康颗粒10、20g/kg两剂量组均能减少小鼠腹腔内依文思蓝的吸收度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表明童炎康颗粒能抑制急性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具有抗炎作用。见表11。
表11童炎康颗粒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x±s)
组别 | 动物数(只) | 剂量(g/kg) | 吸收度值(A590nm) |
空白对照组小儿宝泰康玉叶解毒颗粒小儿咳喘灵阿斯匹林童炎康1组童炎康2组童炎康3组 | 1414141414141414 | -7.2112.40.551020 | 0.392±0.0710.332±0.063*0.351±0.0780.331±0.087*0.284±0.089**0.344±0.0760.309±0.087*0.294±0.089** |
*p<0.05 **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六)、童炎康颗粒的解热作用
1.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
1.1实验方法
取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130~150g。测正常体温,每日2次,连续3日。实验日每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3次,选取体温变动不高于0.3℃的大鼠用于实验。取合格大鼠,每鼠于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溶液15ml/kg,4小时后若大鼠体温升高>1℃者进行分组给药。选取发热合格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1)空白对照组:NS 10ml/kg;(2)小儿宝泰康颗粒组:7.2g/kg;(3)阿斯匹林组:0.5g/kg;(4)童炎康颗粒1组:4g生药/kg;(5)童炎康颗粒2组:8g生药/kg;(6)童炎康颗粒3组:16g生药/kg。各组均按10ml/kg灌胃给药。于给药后60、90、120、180、240min观察大鼠体温变化。
1.2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童炎康颗粒中剂量组在给药后180分钟时,体温下降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童炎康粒高剂量组在给药后210和240分钟时,体温下降值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童炎康颗粒具有对干酵母所大鼠发热模型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见表12。
表12童炎康颗粒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
x±s)
组别 | 剂量(g/kg) | 动物数(只) | 正常体温(℃) | 发热体温(℃) | 给药后体温降低值(℃)(min) |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210 | 240 | |||||
空白对照组小儿宝泰康阿斯匹林组童炎康1组童炎康2组童炎康3组 | -60.14816 | 121212121212 | 38.79±0.2238.73±0.2438.74±0.1538.74±0.2838.67±0.1738.41±0.25 | 40.14±0.2040.04±0.1440.12±0.2040.07±0.2140.22±0.2340.07±0.17 | -0.02±0.130.01±0.050.12*±0.060.01±0.050.09±0.070.08±0.05 | -0.03±0.14-0.01±0.080.22**±0.130.10±0.050.04±0.080.05±0.10 | -0.01±0.200.02±0.180.43**±0.140.08±0.060.08±0.070.06±0.14 | 0.07±0.160.08±0.140.39**±0.160.18±0.060.10±0.100.10±0.13 | 0.10±0.180.28*±0.160.30*±0.160.18±0.080.30*±0.110.16±0.12 | 0.11±0.090..23±0.140.14±0.080.17±0.050.20±0.120.32*±0.09 | 0.07±0.090.22±0.080.11±0.060.19±0.070.12±0.140.27*±0.11 |
*p<0.05 **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2.对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
2.1实验方法
取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60~180g。测正常体温,每日2次,连续3日。实验日每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3次,选取体温变动不高于0.3℃的大鼠用于实验。取合格大鼠,每鼠于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28mg/kg,60min后若大鼠体温升高>1℃者进行分组给药。选取发热合格大鼠41只,随机分为6组:(1)空白对照组:NS 10ml/kg;(2)小儿宝泰康颗粒组:7.2g/kg;(3)阿斯匹林组:0.5g/kg;(4)童炎康颗粒1组:4g生药/kg;(5)童炎康颗粒2组:8g生药/kg;(6)童炎康颗粒3组:16g生药/kg。各组均按10ml/kg灌胃给药。于给药后15、30、45、60、90、120、180min观察大鼠体温变化。
2.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童炎康颗粒4、8、16g/kg三个剂量组在给药后60分钟开始,体温低值均大于空白对照组,其中童炎康颗粒高剂量组在给药后60、90、120分钟时,体温下降值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童炎康颗粒中、低剂量组在给药后60和90分钟时,体温下降值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童炎康颗粒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见表13。
表13 童炎康颗粒对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
x±s)
组别 | 动物数(只) | 剂量(g/kg) | 正常体温(℃) | 发热体温(℃) | 给药后体温降低值(℃)(min) | ||||
60 | 90 | 120 | 180 | 240 | |||||
空白对照组小儿宝泰康童炎康1组童炎康2组童炎康3组 | 1010101010 | 60.151020 | 38.41±0.4938.13±0.503 8.25±0.4138.14±0.2438.31±0.34 | 40.44±0.3340.11±0.3539.81±0.5140.17±0.2440.60±0.35 | 0.05±0.120.06±0.110.23*±0.120.24*±0.10.30**±0.16 | 0.13±0.140.35±0.150.45*±0.170.54*6±0.170.59**±0.10 | 0.25±0.200.43±0.270.48±0.150.44±0.170.50*±0.11 | 0.24±0.240.52±0.190.21±0.240.31±0.190.12±0.11 | 0.38±0.160.54±0.100.16±0.250.24±0.110.27±0.17 |
*p<0.05 **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3.对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
3.1方法
取大耳白家兔60只,体重1.6~1.8kg,雌雄各半。每日测体温2次,连续3日。实验日致热前每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3次,选择体温范围38.6~39.5℃,且体温波动在0.3℃内家兔作为合格家兔。每只兔均从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2.5μg/kg,于致热1小时后测体温,选择发热体温达1℃以上者作为发热合格家兔。取发热合格家兔35只,随机分为5组:(1)空白对照组:2ml/kg;(2)小儿宝泰康颗粒组:3g/kg;(3)童炎康颗粒1组:1g生药/kg;(4)童炎康颗粒2组:2g生药/kg;(5)童炎康颗粒3组:4g生药/kg。各组均按2ml/kg体重的容积灌胃给药,药后60、120、180、240、300min测量家兔体温。
3.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童炎康颗粒1、2、4g/kg三个剂量组给药120min后体温降低值均大于空白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童炎康颗粒对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体温有良好的降低作用。见表14。
表14童炎康颗粒对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影响(n=8,
x±s)
组别 | 剂量(g/kg) | 动物数(只) | 正常体温(℃) | 发热体温(℃) | 给药后体温降低值(℃)(min) | ||||
60 | |||||||||
空白对照组小儿宝泰康组童炎康1组童炎康2组童炎康3组 | -3124 | 88888 | 38.90±0.2439.01±0.2139.00±0.3238.95±0.2338.97±0.21 | 40.47±0.3440.34±0.2040.34±0.1940.34±0.2640.65±0.30 | -0.17±0.110.01±0.120.07±0.130.03±0.120.06±0.22 | 空白对照组小儿宝泰康组童炎康1组童炎康2组童炎康3组 | -3124 | 88888 | 38.90±0.2439.01±0.2139.00±0.3238.95±0.2338.97±0.21 |
*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七)、童炎康颗粒的止咳化痰作用
1.小鼠氨水引咳法
取昆明种小鼠84只,雌雄各半,体重15-17g,随机分6组:(1)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童炎康颗粒1组:给予童炎康颗粒5g生药/kg体重;(3)童炎康颗粒2组:给予童炎康颗粒10g生药/kg体重;(4)童炎康颗粒3组:给予童炎康颗粒20g生药/kg体重;(5)小儿宝泰康组:7.2g/kg体重;(6)小儿咳喘灵组:2.4g/kg体重;(7)磷酸苯丙哌林片:给予磷酸苯丙哌林片0.05g/kg体重。各组均灌胃给药,给药体积为20ml/kg体重,小鼠分批给药,每批7只,每组各1只小鼠。各批小鼠于给药4小时后于钟罩内接受氨水喷雾,喷雾终止时,立即取出小鼠,然后观察和记录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和5分钟内咳嗽的次数。结果见表15
表15童炎康颗粒对小鼠氨水所致引咳潜伏期和咳嗽次数的影响(X±S)
组别 | 动物数(只) | 剂量(g/kg) | 潜伏期(s) | 咳嗽次数(次/5min) |
空白对照组小儿宝泰康组小儿咳喘灵组盐酸苯丙哌林片童炎康1组童炎康2组童炎康3组 | 1414141414144 | -7.22.40.0551020 | 20.60±7.7540.80±19.38*50.10±29.96*55.60±16.27*46.30±22.10*50.60±17.53*47.00±20.15* | 61.80±36.779.10±22.39*29.00±21.248.70±16.46**0.00±25.56*6.80±29.55**0.30±23.97*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显示:童炎康颗粒三个剂量给药均能明显延长氨水所致小鼠引咳潜伏期,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表明童炎康颗粒具有显著地镇咳作用。
2.童炎康颗粒祛痰试验(小鼠酚红法)
取KM种小鼠84只,雄雄各半性,体重13-16g,随机分6组,每组14只:(1)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2)小儿宝奉泰康颗粒组:7.2g/kg;(3)小儿咳喘灵颗粒:2.4g/kg;(4)童炎康颗粒1组:5g生药/kg;(5)童炎康颗粒2组:10g生药/kg;(6)童炎康颗粒3组:20g生药/kg。小鼠禁食不禁水16小时过夜,给药后1小时,小鼠腹腔注射2.5%苯酚红0.1ml/10g体重。3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暴露气管,气管插管并与注射器相连,用5%NaHCO3溶液1ml,缓慢注入气管内,然后轻轻吸出,再用5%NaHCO3水溶液1ml。同上冲洗,如此反复3次,合并三次冲洗液,放置一定时间使杂质沉淀,得到透明红色上清液,用545nm分光光计比色,测量OD值。结果见表16。
表16童炎康颗粒对小鼠气道内酚红排出量的影响(X±S)
组别 | 动物数(只) | 剂量(g/kg) | OD值 |
空白对照组小儿宝泰康组小儿咳喘灵组童炎康1组童炎康2组童炎康3组 | 141414141414 | -7.2g2.451020 | 0.090±0.0380.114±0.0570.176±0.078**0.155±0.052**0.186±0.062**0.178±0.040**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实验结果表明:童炎康颗粒三个剂量组小鼠气道酚红排出量均大于空白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童炎康颗粒具有增加气道分泌物,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
Claims (10)
1.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所制成:
黄芩3-30克 野马追5-50克 金银花5-50克 鸭跖草5-5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在原料药中还可加生甘草2-15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在原料药中还可再加一枝黄花5-50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加入不同剂型的辅料,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可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液、糖浆剂、注射液,栓剂、喷雾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加入不同剂型的辅料,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可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液、糖浆剂、注射液,栓剂、喷雾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加入不同剂型的辅料,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可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液、糖浆剂、注射液,栓剂、喷雾剂。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制剂在制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制剂在制备治疗流行性感冒药物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制剂在制备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制剂在制备治疗扁桃体炎药物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381803A CN1323681C (zh) | 2005-01-20 | 2005-01-20 |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381803A CN1323681C (zh) | 2005-01-20 | 2005-01-20 |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79813A CN1679813A (zh) | 2005-10-12 |
CN1323681C true CN1323681C (zh) | 2007-07-04 |
Family
ID=35066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3818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3681C (zh) | 2005-01-20 | 2005-01-20 |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323681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27365A (zh) * | 2013-03-21 | 2013-06-0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办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3012B (zh) * | 2008-06-20 | 2010-12-01 | 吉林省通化振国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抗病毒金银花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工艺 |
CN107198728A (zh) * | 2017-06-15 | 2017-09-26 | 吉林道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6699A (zh) * | 2003-09-04 | 2004-04-07 |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中药野马追有效部位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
-
2005
- 2005-01-20 CN CNB2005100381803A patent/CN132368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6699A (zh) * | 2003-09-04 | 2004-04-07 |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中药野马追有效部位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野马追抗菌,止咳,平喘作用 周远大等,中国药房,第12卷第12期 2001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27365A (zh) * | 2013-03-21 | 2013-06-0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办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79813A (zh) | 2005-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40122A (zh) | 止咳化痰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 |
CN1772079A (zh) |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43675A (zh) |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藏药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23681C (zh) |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 |
CN1723955A (zh) | 射干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857362A (zh) | 金感康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876099A (zh) | 银贝止咳颗粒 | |
CN101053600A (zh) | 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772026A (zh) | 一种返魂草提取物,它的提取方法及制剂 | |
CN100337658C (zh) | 治疗感冒风热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06979A (zh) | 黄芩素作为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剂的作用 | |
CN1698691A (zh) | 一种治疗肺热(毒)咳嗽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77380A (zh) | 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814221A (zh) | 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96088C (zh) | 一种治疗儿童急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50903A (zh) | 从天然植物中药有效成分中提取清音利嗓制品药物的方法 | |
CN1602945A (zh) | 通窍鼻炎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 |
CN1772089A (zh) | 一种含有白花蛇舌草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84573C (zh) | 治疗急性咽炎和急性扁桃体炎的口服或口含药物 | |
CN1589892A (zh) | 一种治疗急、慢性咽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42845A (zh) | 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19270A (zh) | 组合物,其提取物及它们的药物用途 | |
CN1215870C (zh) | 一种治疗感冒的荆芥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269491C (zh) | 板蓝根提取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304021C (zh) |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