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9999C - 防止吸水性树脂变色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止吸水性树脂变色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9999C
CN1319999C CNB028270746A CN02827074A CN1319999C CN 1319999 C CN1319999 C CN 1319999C CN B028270746 A CNB028270746 A CN B028270746A CN 02827074 A CN02827074 A CN 02827074A CN 1319999 C CN1319999 C CN 131999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absorbent resin
metal chelator
water
polym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270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5318A (zh
Inventor
半田昌良
桥本直幸
绳田康博
藤挂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tetsu Kaga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tetsu Kaga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itetsu Kaga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15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5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99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999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7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C08K5/175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containing COOH-groups; Esters or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6/0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防止吸水性树脂变色的方法,其特征为:在以不饱和羧酸作为必需单体的吸水性树脂的制造工序的至少任意一工序的体系中或制造后的吸水性树脂中,添加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以及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为:在以不饱和羧酸作为必需单体的吸水性树脂的制造工序的至少任意一工序的体系中或制造后的吸水性树脂中,添加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旨在防止所获取的吸水性树脂变色。

Description

防止吸水性树脂变色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有关防止吸水性树脂变色的方法。更详细地说是关于防止能作为纸尿布、生理用纸巾等卫生材料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水剂适宜地使用的吸水性树脂变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吸水性树脂有效利用其迅速大量吸收水系液体,例如人尿、血液、汗等体液,即使在负荷下,已经吸收的液体也不会释出的特征,被广泛应用作纸尿布、生理用纸巾等卫生材料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水剂。
目前的吸水性树脂,存在着使其放置时因热和湿度等外部因素,很容易着上黄色或茶色的问题。特别是在上述卫生材料的领域中,纸尿布、生理用纸巾等吸收性物品中的吸水性树脂变色时,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商品价值就明显降低。因此,要求吸收性物品使用的吸水性树脂,既使放置在夏季的仓库中那样高温高湿下的恶劣环境中,吸水性树脂也不会变色。
作为有防止变色效果的吸水性树脂,所已知的有,例如在高吸水性聚合物中添加了有机磷酸化合物或其盐的高吸水性聚合物组合物(特开平5-86251号公报);含有酸性水膨胀性交联聚合物和碱性水膨胀性交联聚合物、防变色剂及/或抗氧化剂及/或硼化合物的吸水剂组合物(特开2000-230129号公报);由吸水性树脂和有机羧酸系及/或其盐构成的吸水剂组合物(特开2000-327926号公报)等。但是,上述组合物在高温高湿恶劣环境下长期放置的情况下,不能够发挥足够令人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高温高湿中长期放置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变色的吸水性树脂的防变色方法。
在以下的叙述中,将会更加明确本发明的目的及其他目的。
即,本发明关于
(1)在把不饱和羧酸作为必需单体的吸水性树脂制造工序的至少任意一工序的体系中或制造后的吸水性树脂中,添加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为特征的防止吸水性树脂变色的方,以及
(2)在把不饱和羧酸作为必需单体的吸水性树脂制造工序的至少任意一工序的体系中或制造后的吸水性树脂中,添加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为特征、旨在防止所获得的吸水性树脂变色的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使用方法。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在本发明的防止吸水性树脂变色的方法中,具有由于在把不饱和羧酸作为必需单体的吸水性树脂制造工序的至少在任意一工序的体系中或制造后的吸水性树脂中,添加了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因此即使在高温高湿下,也能抑制吸水性树脂变色的特征。
本发明所用的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可例举有:亚氨基二乙酸、羟乙基亚氨基二乙酸、氮基三乙酸、氮基三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乙三胺五乙酸、三亚乙四胺六乙酸、反式-1,2-二氨基环己烷四乙酸、N,N-双(2-羟基乙基)甘氨酸、二氨基丙醇四乙酸、乙二氨二丙酸、羟基乙二胺三乙酸、乙二醇醚二胺四乙酸、二氨基丙烷四乙酸、N,N′-双(2-羟基苄基)乙二胺-N,N-二乙酸、1,6-己二胺-N,N,N′,N′-四乙酸及基盐等。其中,从更有效防止变色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二亚乙三胺五乙酸、三亚乙四胺六乙酸、反式-1,2-二氨基环己烷四乙酸及基盐。
在制造吸水性树脂的任意一工序的体系中或制造后的吸水性树脂中,添加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举例可用以下方法:把上述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A)添加到包含聚合前不饱和羧酸的单体水溶液中的方法,(B)添加到聚合后的含水凝胶状物中的方法,(C)添加到干燥中的吸水性树脂中的方法,(D)粉体混合到干燥后的吸水性树脂中的方法,(E)添加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吸水性树脂中,加热、脱溶剂的方法等。
在本发明中,从维持生产率、获得高的防变色效果的观点,优选用简便的方法,把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尽量均匀地分散到吸水性树脂中、或吸水性树脂表面。为了获取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均匀分散的吸水性树脂,特别优选:(B)添加到聚合后的含水凝胶状物中的方法,(C)添加到干燥中的吸水性树脂中的方法,(D)粉体混合到干燥后的吸水性树脂中的方法。
添加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为了能把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均匀地分散在吸水性树脂中,优选把液状或粉状的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溶解在水等的亲水性溶剂中,添加该溶液的方式,或把微粉末状态的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以粉末状态进行添加的方式。并且,微粉末状态的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粒径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从粗粒部分少能获得充分的防变色效果方面,优选粒径为100μm或以下的颗粒占全体80重量%或以上。
上述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使用量,从获得充分的防变色效果,获得与使用量相称的效果,并且经济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作为制造吸水性树脂的必需单体的不饱和羧酸100重量份,优选使用量为0.001~6重量份的,更优选0.006~3重量份的,最优选0.01~2重量份的。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在把不饱和羧酸作为必需单体的吸水性树脂制造工序的至少任意一工序的体系中或制造后的吸水性树脂中,添加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为特征、旨在防止所获得的吸水性树脂变色的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使用方法。
在本发明中制造的以不饱和羧酸作为必需单体的吸水性树脂可举出:丙烯酸盐聚合物的交联物、淀粉—丙烯酸盐接枝共聚合物的水解生成物的交联物、乙烯醇—丙烯酸盐共聚合物的交联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醇交联物、交联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合物、聚丙烯酸部分中和物交联物、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合物的皂化物等。其中,优选能够大量吸收水分,无论施加多少负荷也能把吸收的水分保持在分子内部的丙烯酸盐聚合物的交联物。
不饱和羧酸可例举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等。这些酸可单独使用,也可2种或以上混合使用。不饱和羧酸也可用碱金属等进行部分中和,其中,优选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它们的钠、钾等的碱金属盐。
上述不饱和羧酸根据需要也可和其它单体共聚合。其它单体例举有如:(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某”表示“丙烯某”及“甲基丙烯某”。以下同]、N-取代(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含有非离子型亲水性基团的单体;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氨基不饱和单体;乙烯基磺酸、苯乙烯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2-(甲基)丙烯酰基乙磺酸及它们的盐等的磺酸类单体等。
上述吸水性树脂的聚合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用反相悬浮聚合法、水溶液聚合法等代表性的制造方法。以下就反相悬浮聚合法为例加以说明。
反相悬浮聚合法就是,在表面活性剂及高分子保护胶体中,至少存在一方的情况下,在把单体水溶液分散到有机溶剂中的状态下,例如通过使用聚合引发剂,由此进行聚合。
上述单体水溶液中的单体的浓度,优选25重量%~饱和浓度。另外,上述单体水溶液在聚合反应中,可一次性添加,也可分次添加。
上述有机溶剂可举出:n-戊烷、n-己烷、n-庚烷、挥发油等脂肪族烃溶剂;环戊烷、甲基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脂环族烃溶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溶剂等。其中,优选使用n-庚烷、环己烷。
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从除去聚合热、易于控制聚合温度的观点,相对于单体总量100重量份,优选使用量为50~600重量份,更优选100~550重量份。
上述表面活性剂可举出: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单脂肪酸甘油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硬化蓖麻子油、月桂酸聚氧乙烯硬化蓖麻子油、(三)异硬脂酸聚氧乙烯硬化蓖麻子油、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月桂醚、聚氧乙烯己基癸基醚等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上述高分子保护胶体可举出: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氧化聚乙烯、马来酸酐化聚乙烯、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马来酸酐化三元乙丙共聚物等。
这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高分子保护胶体,也可两种或以上混合使用。
上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或高分子保护胶体,也可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举出:脂肪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甲基牛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酯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磺酸盐等。
表面活性剂及/或高分子保护胶体的使用量,从使单体水溶液充分分散、获得与使用量相称的效果及经济的观点,相对于单体总量100重量份,优选0.1~5重量份,更优选0.2~3重量份。
以上吸水性树脂可通过不用交联剂的自交联型反应合成,也可使用具有2个或以上聚合性不饱和基团或2个或以上反应性基团的内部交联剂,进行交联。内交联剂可举出:N,N′-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甲代)烯丙基醚、三烯丙基胺等一个分子中有两个或以上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三缩水甘油醚等的多缩水甘油醚;表氯醇、表溴醇等的卤化环氧化合物等。考虑到在聚合物系中的反应性及水溶性,可使用它们的一种或两种或以上,但优选在一个分子中有两个或以上缩水甘油基的化合物作为内交联剂使用。
内交联剂的使用量,从通过对获得的吸水性树脂适当交联以抑制水溶性的性质,及表现出充分吸水性的方面出发,相对于上述单体总量100重量份,优选使用量为0.001~3重量份,更优选0.003~1重量份,特别优选0.005~0.5重量份的。
聚合引发剂可举出: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1,1′-偶氮双(环己烷-1-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氰基-2-丙基偶氮甲酰胺、二甲基-2,2′-偶氮二(2-甲基丙酸)等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这种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和亚硫酸盐等并用,作为氧化还原类聚合引发剂使用。
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考虑到缩短聚合反应时间,防止激烈的聚合反应,易于控制聚合反应方面,相对于上述单体总量100摩尔,优选使用量为0.005~1.0摩尔。
在有机溶剂中,溶解上述表面活性剂及/或高分子保护胶体,添加上述单体水溶液和聚合引发剂等,在搅拌下、加热,在油包水体系中进行反相悬浮聚合。上述聚合反应的温度,根据使用的聚合引发剂及单体的种类,或单体水溶液的浓度不同而有所差别,从快速进行聚合,聚合时间缩短,经济上理想、便于除去聚合热、平滑地进行反应方面,优选20~110℃,更优选40~80℃。反应时间通常为0.5~4小时。
在获得的吸水性树脂中,也可使含有两个或以上和羧基有反应性的官能基的交联剂发生作用,进行表面交联。表面交联剂要用可以和吸水性树脂中的羧基进行反应的。例如有:(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三醇多缩水甘油醚、缩水甘油等环氧化合物;表氯醇、表溴醇、α-甲基表氯醇等卤化环氧化合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甘油、二醇类、戊二醇类、己二醇类、三烃甲基丙烷、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多元醇化合物等。其中,优选使用环氧化合物。这些表面交联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或以上并用。
表面交联剂的使用量,可从充分保持吸水性树脂在吸水时的凝胶强度及吸水量,相对上述单体总量100重量份,优选使用量为0.01~5重量份的,更优选0.02~4重量份的,最优选0.03~3重量份的。
上述表面交联剂的添加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举出,向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吸水性树脂中进行添加的方法;边搅拌吸水性树脂,边用喷雾器等喷雾的方法等。表面交联剂的添加时段,可举出在聚合后的含水凝胶状物阶段、干燥中的含水颗粒阶段、干燥后的阶段等。其中优选,在聚合后的含水凝胶状物阶段,添加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吸水性树脂中的方法,在干燥中的含水颗粒阶段,用喷雾器等向吸水性树脂上喷雾的方法。
表面交联剂的添加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定,为把表面交联剂均匀地添加到吸水性树脂中,优选把表面交联剂溶解到水等的亲水性溶剂中添加。
以下,利用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把500ml的n-庚烷加入到配置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滴液漏斗、温度计及氮气导入管的、容量为1000ml的五口筒型圆底烧瓶中。向此中添加1.38gHLB为5.0的五硬脂酸十甘油酯(表面活性剂: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的SUNSOFT Q-185S)使其分散,进行升温,把表面活性剂溶解后,冷却到55℃。
另外,把80重量%的丙烯酸水溶液92g,加入到500ml容量的三角烧瓶中。一边从外部进行冷却,一边向此中滴下102.2g的30重量%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75摩尔%的丙烯酸,调制成丙烯酸的部分中和物水溶液。进一步添加水50.2g、聚合引发剂过硫酸钾0.11g、交联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8.4mg,调制成聚合用的单体水溶液。
把这种聚合用单体水溶液,在搅拌下全量加入到上述的五口筒型圆底烧瓶中,使其分散,用氮气充分置换体系内部后加温,浴温保持在70℃,进行1小时的聚合反应。在聚合反应结束后的含水凝胶状物中,在搅拌下添加作为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0.66g的14重量%反式-1,2-二氨基环己烷四乙酸四钠水溶液。然后,利用共沸脱水从含水凝胶状物中,把水分排出到体系外。在所获得的凝胶状物中,添加4.14g的2重量%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水溶液,进而利用蒸馏法除去水分及n-庚烷进行干燥,就获得了93.0g的吸水性树脂。
实施例2
把500ml的n-庚烷加入到配置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滴液漏斗、温度计及氮气导入管的,容量为1000ml的五口筒型圆底烧瓶中。向此中添加0.92gHLB为3.0的蔗糖脂肪酸酯(表面活性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S-370)使其分散,进行升温,把表面活性剂溶解后,冷却到55℃。
另外,把80重量%的丙烯酸水溶液92g,加入到500ml容量的三角烧瓶中。一边从外部进行冷却,一边向此中滴下102.2g的30重量%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75摩尔%的丙烯酸,调制成丙烯酸的部分中和物水溶液。进一步添加水50.2g、聚合引发剂过硫酸钾0.11g、交联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9.2mg,调制成第1阶段的聚合用单体水溶液。
把这种第1阶段聚合用的单体水溶液,在搅拌下全量加入到上述的五口筒型圆底烧瓶中,使其分散,用氮气充分置换体系内部后加温,浴温保持在70℃,进行1小时的聚合反应后,把聚合浆液冷却到室温。
进而,把80重量%的丙烯酸水溶液119.1g,加入到另一500ml容量的三角烧瓶中,边冷却,边滴下132.2g的30重量%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75摩尔%的丙烯酸,进一步添加水27.4g、过硫酸钾0.14g、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35.7mg,调制成第2阶段聚合用的单体水溶液,在冰水浴内冷却。
把上述第2阶段聚合用的单体水溶液,全量添加到上述聚合浆液中,然后再用氮气充分置换体系内部后加温,浴温保持在70℃,进行第2阶段的聚合反应2小时。聚合结束后,向分散于n-庚烷中的含水凝胶状物中,在搅拌下添加作为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0.53g的40重量%二乙三胺五乙酸五钠水溶液。然后,利用共沸脱水从含水凝胶状物中把水分排出到体系外。在所获得的凝胶状物中,添加8.44g的2重量%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水溶液,进而利用蒸馏法除去水分及n-庚烷进行干燥,就获得了214.8g的吸水性树脂。
实施例3
把500ml的n-庚烷加入到配置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滴液漏斗、温度计及氮气导入管的,容量为1000ml的五口筒型圆底烧瓶中。向此中添加0.92gHLB为3.0的蔗糖脂肪酸酯(表面活性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S-370)使其分散,进行升温,把表面活性剂溶解后,冷却到55℃。
另外,把80重量%的丙烯酸水溶液92g,加入到500ml容量的三角烧瓶中。一边从外部进行冷却,一边向此中滴下102.2g的30重量%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75摩尔%的丙烯酸,调制成丙烯酸的部分中和物水溶液。进一步添加水50.2g、聚合引发剂过硫酸钾0.11g、交联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9.2mg,调制成聚合用单体水溶液。
把这种聚合用单体水溶液,在搅拌下全量加入到上述的五口筒型圆底烧瓶中,使其分散,用氮气充分置换体系内部后加温,浴温保持在70℃,进行1小时的聚合反应。聚合结束后,利用共沸脱水从含水凝胶状物中,把水分排出到体系外。在所获得的凝胶状物中,添加4.14g的2重量%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水浴液,再利用蒸馏法把水分及n-庚烷一同除去、然后,在搅拌下添加作为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0.46g的粉状三乙四胺六乙酸(颗粒总量87重量%的粒径为100μm或以下)。进一步干燥,同时除去水分及n-庚烷,就获得了92.8g的吸水性树脂。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中,除不添加三乙四胺六乙酸外,进行同实施例3相同的操作,就获得了92.0g的吸水性树脂。在聚乙烯袋内添加上述吸水性树脂含量和0.46g的粉状二乙三胺五乙酸二钠(颗粒总量的85重量%的粒径为100μm或以下),进行充分混合,就获得了92.5g的吸水性树脂。
实施例5
把500ml的n-庚烷加入到配置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滴液漏斗、温度计及氮气导入管的,容量为1000ml的五口筒型圆底烧瓶中。向此中添加0.92gHLB为4.7的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表面活性剂: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的非离子SP-60R)使其分散,进行升温,把表面活性剂溶解后,冷却到50℃。
另外,把80重量%的丙烯酸水溶液92g,加入到500ml容量的三角烧瓶中。一边从外部进行冷却,一边向此中滴下102.2g的30重量%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75摩尔%的丙烯酸,调制成丙烯酸的部分中和物水溶液。进一步添加水20.8g、聚合引发剂过硫酸钾0.11g、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3.0mg。向此中添加作为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0.23g的40重量%二乙三胺五乙酸五钠水溶液,调制成聚合用单体水溶液。
把这种聚合用单体水溶液,在搅拌下全量加入到上述的五口筒型圆底烧瓶中,使其分散,用氮气充分置换体系内部后加温,浴温保持在70℃,进行2小时的聚合反应。利用共沸脱水从聚合结束后的含水凝胶状物中,把水分排出到体系外。在所获得的凝胶状物中,添加4.60g的2重量%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水溶液,再利用蒸馏法把水分及n-庚烷除去,进行干燥,就获得了93.8g的吸水性树脂。
实施例6
把550ml的n-庚烷加入到配置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滴液漏斗、温度计及氮气导入管的,容量为1500ml的五口筒型圆底烧瓶中。向此中添加0.84gHLB为8.6的山梨糖醇酐单月桂酸酯(表面活性剂: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的非离子LP-20R)使其分散,进行升温,把表面活性剂溶解后,冷却到40℃。
另外,把80重量%的丙烯酸水溶液70g,加入到500ml容量的三角烧瓶中。一边从外部进行冷却,一边向此中滴下77.8g的30重量%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75摩尔%的丙烯酸,调制成丙烯酸的部分中和物水溶液。进一步添加水33.3g、聚合引发剂过硫酸钾0.084g,调调制成聚合用单体水溶液。
把这种聚合用单体水溶液,在搅拌下全量加入到上述的五口筒型圆底烧瓶中,使其分散,用氮气充分置换体系内部后加温,浴温保持在70℃,进行3小时的聚合反应。在聚合结束后的含水凝胶状物中,在搅拌下添加作为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0.175g的40重量%二乙三胺五乙酸五钠水溶液。其后,利用共沸脱水从含水凝胶状物中,把水分排出到体系外。在所获得的凝胶状物中,添加3.15g的2重量%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水溶液,再利用蒸馏法把水分及n-庚烷除去,进行干燥,就获得了74.0g的吸水性树脂。
实施例7
在实施例5中,代替二乙三胺五乙酸五钠,添加1.21g的38重量%乙二胺四乙酸四钠水溶液,其它同实施例5进行同样的操作,就获得了93.6g的吸水性树脂。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除不添加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外,其它同实施例1进行同样的操作,就获得了92.1g的吸水性树脂。
比较例2
在实施例2中,除不添加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外,其它同实施例2进行同样的操作,就获得了212.5g的吸水性树脂。
比较例3
在实施例3中,除不添加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外,其它同实施例3进行同样的操作,就获得了92.1g的吸水性树脂。
比较例4
在实施例1中,替代反式-1,2-二氨基环己烷四乙酸四钠,添加把0.92g柠檬酸溶解在9.2g水中的水溶液,其它同实施例1进行同样的操作,就获得了92.8g的吸水性树脂。
比较例5
在实施例3中,替代三乙四胺六乙酸,添加0.46g的三聚磷酸钠(全体颗粒90重量%的粒径为100μm或以下),其它同实施例3进行同样的操作,就获得了92.6g的吸水性树脂。
下面,按以下方法进行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所获得的吸水性树脂的变色试验。
[吸水性树脂的变色试验]
把吸水性树脂2.0g均匀地放入内径3cm、深1cm的聚丙烯制容器中。把此容器在设定温度为50±2℃、相对湿度90±2%RH的台式恒温恒湿槽内放置20天。放置后,从恒温恒湿槽内取出容器,放置一会儿使其冷却到室温。把容器内的吸水性树脂全部放入内径为3cm的玻璃制测试容器中,用经标准白板校正了作为比色色差计三刺激值的X、Y、Z的双光束型光谱比色色差计Z-1001DP(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测试吸收性树脂的黄度指数。从获得的吸水性树脂X、Y、Z(三刺激值),按下式算出黄度指数。同样,求出将在台式恒温恒湿槽内放置20天的试验前的吸水性树脂的黄度指数。并且,上述测定进行3次,其平均值作为黄度指数。
黄度指数=100(1.28X-1.06Z)/Y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及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所得到的吸水性树脂的变色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中括弧内的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丙烯酸的量。
表1
  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种类(重量份)   变色试验结果
  试验前黄度指数   试验后黄度指数   黄度指数差
 实施例1   反式-1,2-二氨基环己烷四乙酸四钠(0.126)   9.5   12.6   3.1
 实施例2   二乙三胺五乙酸五钠(0.125)   9.7   12.9   3.2
 实施例3   三乙四胺六乙酸(0.625)   9.9   12.9   3.0
 实施例4   二乙三胺五乙酸二钠(0.625)   10.1   13.1   3.0
 实施例5   二乙三胺五乙酸五钠(0.125)   9.8   12.8   3.0
 实施例6   二乙三胺五乙酸五钠(0.125)   5.5   7.0   1.5
 实施例7   乙二胺四乙酸四钠(0.625)   10.0   15.9   5.9
 比较例1   无添加   10.8   21.9   11.1
 比较例2   无添加   10.4   21.1   10.7
 比较例3   无添加   10.2   21.5   11.3
 比较例4   柠檬酸(1.25)   10.0   20.7   10.7
 比较例5   三聚磷酸钠(0.625)   9.9   20.0   10.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实施例中得到的添加了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吸水性树脂,试验前和试验后的黄度指数变化不大,抑制了变色现象。对比之下,在比较例中得到的没有添加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吸水性树脂,黄度指数的变化较大,相当地产生变色。
生产上的可利用性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存在下制造吸水性树脂,即使在高温高湿这样的严酷环境条件下,也能抑制吸水性树脂的变色。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很明显与其等同范围的有多种。象这样多样性并不认为是脱离本发明的意图及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知的所有这种变更,都包含在以下的权利要求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防止吸水性树脂变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不饱和羧酸作为必需单体的吸水性树脂的制造工序的至少任意一工序的体系中或制造后的吸水性树脂中,添加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其中所述的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使用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不饱和羧酸,使用0.125~0.62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变色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是从二乙三胺五乙酸、三乙四胺六乙酸、反式-1,2-二氨基环己烷四乙酸及它们的盐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3、一种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使用方法,用于防止所获取的吸水性树脂变色,其特征在于:在以不饱和羧酸作为必需单体的吸水性树脂的制造工序的至少任意一工序的体系中或制造后的吸水性树脂中,添加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其中所述的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的使用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不饱和羧酸,使用0.125~0.62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方法,其中所述的氨基羧酸系金属螯合剂是从二乙三胺五乙酸、三乙四胺六乙酸、反式-1,2-二氨基环己烷四乙酸及它们的盐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CNB028270746A 2002-01-15 2002-12-27 防止吸水性树脂变色的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31999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05417A JP2003206381A (ja) 2002-01-15 2002-01-15 吸水性樹脂の着色防止方法
JP5417/2002 2002-0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5318A CN1615318A (zh) 2005-05-11
CN1319999C true CN1319999C (zh) 2007-06-06

Family

ID=19191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270746A Expired - Lifetime CN1319999C (zh) 2002-01-15 2002-12-27 防止吸水性树脂变色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206381A (zh)
CN (1) CN1319999C (zh)
TW (1) TWI288026B (zh)
WO (1) WO200305996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0797C (zh) * 2004-02-13 2009-10-14 微软公司 可扩展的无线架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39988B2 (ja) * 2002-01-16 2007-07-04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JP3940103B2 (ja) * 2003-07-11 2007-07-04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吸水性樹脂組成物
TWI344469B (en) 2005-04-07 2011-07-01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olyacrylic acid (salt) water-absorbent resin,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and acrylic acid used in polymerization for production of water-absorbent resin
WO2007004529A1 (ja) 2005-07-04 2007-01-11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Co., Ltd. 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TWI394789B (zh) 2005-12-22 2013-05-01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吸水性樹脂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吸收性物品
EP1837348B9 (en) 2006-03-24 2020-01-08 Nippon Shokubai Co.,Ltd. Water-absorbing resi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415256B2 (ja) 2006-08-31 2014-02-1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粒子状吸水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8090961A1 (ja) 2007-01-24 2008-07-31 Nippon Shokubai Co., Ltd. 粒子状吸水性ポリマ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116571B1 (en) 2007-02-05 2019-05-01 Nippon Shokubai Co., Ltd. Granular water absorb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SA08290402B1 (ar) * 2007-07-04 2014-05-22 نيبون شوكوباي كو. ، ليمتد عامل دقائقي ماص للماء وطريقة لتصنيعه
DE102007045724B4 (de) * 2007-09-24 2012-01-26 Evonik Stockhausen Gmbh Superabsorbierende Zusammensetzung mit Tanninen zur Geruchskontroll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WO2009130915A1 (ja) 2008-04-25 2009-10-29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ポリアクリル酸(塩)系吸水性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048942B2 (en) 2008-10-08 2011-11-01 Evonik Stockhausen Gmbh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superabsorbent polymer
US8063121B2 (en) 2008-10-08 2011-11-22 Evonik Stockhausen Gmbh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superabsorbent polymer
US8357766B2 (en) 2008-10-08 2013-01-22 Evonik Stockhausen Gmbh Continuous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superabsorbent polymer
CN102548654A (zh) 2009-09-29 2012-07-04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颗粒状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US10294315B2 (en) 2009-09-30 2019-05-21 Nippon Shokubai Co., Ltd. Polyacrylic acid (salt)-based water absorbent resi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EP2581403B1 (en) 2010-06-08 2019-08-28 Nippon Shokubai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granular water-absorbing resin
JP6045784B2 (ja) * 2011-11-15 2016-12-14 日清ファルマ株式会社 難着色性ピロロキノリンキノン類含有製剤
EP2893974B1 (en) 2012-09-10 2017-11-08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Co. Ltd. Water-absorbing resin, water-absorbing body, and water-absorbing product
JP6151790B2 (ja) 2013-10-09 2017-06-21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樹脂を主成分とする粒子状吸水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672479A (zh) * 2013-12-02 2015-06-03 上海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吸水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5766344B1 (ja) * 2014-07-11 2015-08-19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吸水性樹脂及び吸収性物品
JP6557721B2 (ja) 2015-03-30 2019-08-0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粒子状吸水剤
CN112714770B (zh) 2018-09-21 2023-03-28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含螯合剂的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14555138B (zh) * 2019-10-18 2023-03-24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除臭剂组合物、吸收体及吸收性物品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4665A (zh) * 1997-07-03 1999-01-13 花王株式会社 超吸收性树脂组合物
CN1300803A (zh) * 1999-12-15 2001-06-2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树脂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89838A (en) * 1979-12-25 1981-07-21 Shinko Kagaku Kogyo Kk Water absorbing material
JPS59230046A (ja) * 1983-06-13 1984-12-24 Kuraray Co Ltd 吸水性複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559447B2 (ja) * 1988-02-18 1996-12-04 花王株式会社 安定性の優れた吸水性樹脂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4665A (zh) * 1997-07-03 1999-01-13 花王株式会社 超吸收性树脂组合物
CN1300803A (zh) * 1999-12-15 2001-06-2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树脂组合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0797C (zh) * 2004-02-13 2009-10-14 微软公司 可扩展的无线架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206381A (ja) 2003-07-22
TWI288026B (en) 2007-10-11
CN1615318A (zh) 2005-05-11
TW200305456A (en) 2003-11-01
WO2003059961A1 (fr) 2003-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9999C (zh) 防止吸水性树脂变色的方法
CN1302019C (zh) 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134471C (zh) 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106415C (zh) 流体吸收聚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CN1023897C (zh) 超吸收剂聚合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42953C (zh) 有改进性能的吸水性聚合物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060962C (zh) 超吸水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36233C (zh) 吸水剂树脂的生产方法
CN1159348C (zh) 聚合物组合物
CN102675794B (zh) 粒子状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226334C (zh) 表面处理的超吸收性聚合物颗粒
CN1122067C (zh) 可加工性改进的超吸收性能聚合物
RU2016103333A (ru) Твердая полимер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получаемая полимеризацией содержащего кислотные группы мономера в присутствии простого полиэфира
CN101641153B (zh) 以吸水性树脂为主成分的粒子状吸水剂
CN1033280A (zh) 制备吸收性聚合物的方法
CN1816596A (zh) 吸水树脂组合物
JPS5980411A (ja) ミネラルスピリツト中における不飽和酸の重合方法
CN1294599A (zh) 基于醋酸乙烯酯树脂的乳液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水粘合剂
CN102850483B (zh) 一种吸水吸油双功能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3012651B (zh) 一种聚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34942A (zh) 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JPH03137129A (ja) 粉粒体の造粒方法
CN112225842B (zh) 一种聚丙烯酸乳液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2008095016A (ja) 粉末状で水に不溶であり、水、し尿あるいは血液を吸収し、可溶物含有量の低い高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JPH08120009A (ja) 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0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