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3593A - 光盘机 - Google Patents
光盘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13593A CN1313593A CN01109386.2A CN01109386A CN1313593A CN 1313593 A CN1313593 A CN 1313593A CN 01109386 A CN01109386 A CN 01109386A CN 1313593 A CN1313593 A CN 13135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bottom side
- along
- top side
- p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9 sus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3—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434—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mechanism for subsequent vertical movement of the disc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机。该光盘机包括进出口,沿上下具有两个与该进出口连通的传送通路,在顶侧的传送通路与底侧的传送通路之间,设置有传送辊,该传送辊的顶侧辊部与底侧辊部分别设置于上述顶侧与底侧的传送通路上,并且在上述顶侧辊部和底侧辊部,分别设置有具有相对地设置的推压面的推压部件,将光盘夹持于上述推压面与顶侧辊部,或推压面与底侧辊部之间,使上述传送辊旋转,由此传送该光盘。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进行CD(compact disc),DVD(digital versatiledisc,或digital video disc)等的光盘的记录或播放的光盘机,本发明特别是涉及可简化结构的光盘机。
图41为说明过去的光盘机的光盘的更换动作的说明图。
作为过去的光盘机,包括有下述形式,其中沿上下设置光盘插入口与排出口,分别沿上下设置与该插入口和排出口分别连通的光盘传送通路,在各光盘传送通路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传送光盘的输送辊。
图41所示的光盘机50在前面板51A上,设置光盘的入口52和出口53,对应于入口52和出口53,分别沿上下设置输送辊60,61和58。
从入口52插入的第1光盘56通过输送辊60,61输送到夹持台13的位置,实现夹持,通过主轴电动机57实现旋转驱动,进行记录或播放等的光盘驱动动作。另外,如果在第1光盘56的驱动中,将新的第2光盘54插入入口52,则中止第1光盘56的驱动,将光盘下降到下方的输送辊58上,实现非辊压。
另外,通过下方的输送辊58,将第1光盘56送出到出口53,通过上方的输送辊60,61,将第2光盘54输送到夹持台13的位置,实现夹持,该光盘通过主轴电动机57,实现旋转驱动,进行光盘的记录或播放等的光盘的驱动动作。
但是,过去的光盘机具有下述问题,即由于在光盘的插入口52与排出口53,分别设置输送辊61,58,故结构复杂,部件数量也增加。另外,必须在下方的排出口53一侧,设置用于驱动输送辊58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为了避免这些驱动机构对上方的输送辊61用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造成干扰,大多将这些驱动机构设置于输送辊58的底部侧,其结果是,妨碍光盘机的厚度的减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厚度可减小的光盘机。
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用的第1技术解决方案,光盘机包括使光盘实现进出的进出口;沿上下的两个传送通路,该传送通路与该进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在顶侧的传送通路与底侧的传送通路之间,按照可正反向旋转的方式设置有用于传送光盘的传送辊,该传送辊的顶侧辊部与底侧辊部按照临时突出的方式,分别设置于上述顶侧与底侧的传送通路上,并且在上述顶侧辊部和底侧辊部,分别设置有具有相对地设置的推压面的推压部件,可沿上述传送辊与推压部件中的至少1个离合的方向使该推压部件移动,将光盘夹持于上述推压面与顶侧辊部,或推压面与底侧辊部之间,沿正方向或反方向使上述传送辊旋转,由此传送该光盘。
另外,作为第2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在于形成下述结构,其中沿上述顶侧和底侧传送通路,分别设置传送光盘的第1驱动位置和第2驱动位置,包括可沿与光盘面相垂直的方向升降的驱动机构,以及嵌合有该驱动机构的凸轮部件,对应于上述凸轮部件朝向规定位置的运动,与传送到上述第1或第2驱动位置中的任何一个处的光盘相对应,使上述驱动机构实现升降移动,装设该光盘,进行驱动,通过使上述推压部件与上述凸轮部件接合,对应于上述凸轮部件的另一规定位置的运动,使上述推压部件移动,由此,使各推压面,沿分别与顶侧辊部和底侧辊部分别离合的方向移动。
此外,作为第3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进出口为1个,设置有换向机构,该换向机构将从进出口插入的光盘的传送方向有选择地切换为上述顶侧或底侧的传送通路的方向,方向切换的上述光盘通过上述传送辊的输送力,在上述顶侧或底侧的传送通路传送。
如果按照上面的描述,采用本发明,由于光盘机包括使光盘实现进出的进出口;沿上下的两个传送通路,该传送通路与该进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在顶侧的传送通路与底侧的传送通路之间,按照可正反向旋转的方式设置有用于传送光盘的传送辊,该传送辊的顶侧辊部与底侧辊部按照临时突出的方式,分别设置于上述顶侧与底侧的传送通路上,并且在上述顶侧辊部和底侧辊部,分别设置有具有相对地设置的推压面的推压部件,可沿上述传送辊与推压部件中的至少1个离合的方向使该推压部件移动,将光盘夹持于上述推压面与顶侧辊部,或推压面与底侧辊部之间,沿正方向或反方向使上述传送辊旋转,由此传送该光盘,这样不必在顶侧的传送通路和底侧的传送通路,分别设置传送辊,可仅仅通过1个传送辊,传送顶侧和底侧的传送通路上的光盘,故可使结构简单,另外还可减少部件数量。此外,由于在顶侧的传送通路和底侧的传送通路之间,设置传送辊,故可将用于驱动驱动辊的驱动机构,按照在顶侧和底侧的传送通路的相应顶部和底部不突出的方式,设置于顶侧和底侧的传送通路之间,从而可使光盘机的厚度减小。
此外,由于该光盘机形成下述结构,其中沿上述顶侧和底侧传送通路,分别设置传送光盘的第1驱动位置和第2驱动位置,包括可沿与光盘面相垂直的方向升降的驱动机构,以及嵌合有该驱动机构的凸轮部件,对应于上述凸轮部件朝向规定位置的运动,与传送到上述第1或第2驱动位置中的任何一个处的光盘相对应,使上述驱动机构实现升降移动,装设该光盘,进行驱动,通过使上述推压部件与上述凸轮部件接合,对应于上述凸轮部件的另一规定位置的运动,使上述推压部件移动,由此,使各推压面,沿分别与顶侧辊部和底侧辊部分别离合的方向移动,这样不分别设置用于使推压部件移动的机构,使其与升降的凸轮部件接合,对应于其移动而动作,故可简化结构。另外,由于可共用凸轮部件,也不会增加部件数量。
另外,由于上述进出口为1个,设置有换向机构,该换向机构将从进出口插入的光盘的传送方向有选择地切换为上述顶侧或底侧的传送通路的方向,方向切换的上述光盘通过上述传送辊的输送力,在上述顶侧或底侧的传送通路传送,这样当比如,在第1驱动位置,进行光盘驱动时,在插入新的光盘的情况下,在驱动机构移动到第2驱动位置的过程中,可进行光盘的更换,在第2驱动位置,可进行新的光盘的驱动,另外,与此相反,当在第2驱动位置处,进行光盘的驱动时,在插入新的光盘的情况下,在驱动机构移动到第1驱动位置的过程中,可进行光盘的更换,可在第1驱动位置处,进行新的光盘的驱动,此时,如果将新的光盘传送到第1或第2驱动位置,则通过上述换向机构,将光盘的方向切换为第1或第2驱动位置的方向中的任何一个,可将光盘直接送入到设置于行进通路上的第1或第2驱动位置,由此,也可不象过去那样,在插入新的光盘时,将已驱动的光盘下降到下方的输送辊上,处于非辊压状态,之后传送到排出口,由此,可缩短光盘的传送时间,于是,可缩短光盘的更换时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的局部剖面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的局部剖面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局部剖面的右侧视图;
图4为图1的左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中的移动部件106的俯视图;
图6为从图5的方向6看到的图;
图7为从图5的方向7看到的图;
图8为图5的右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中的移动部件107的俯视图;
图10为从图9的方向10看到的图;
图11为从图9的方向11看到的图;
图12为图9的右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的驱动机构109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3的右侧视图;
图15为图13的左侧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中的夹持部件112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中的夹持部件112的正视图;
图18为沿图16中的18-18线的剖视图;
图19为图16的右放大侧视图;
图2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中的推压部件118的俯视图;
图2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中的推压部件118的正视图;
图22为图20的右侧视图;
图23为图20的左侧视图;
图2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中的换向板119的俯视图;
图25为图24的右侧视图;
图26为图24的左侧视图;
图27为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的,传送辊116,旋转轴117,推压部件118与换向板119组合的状态的局部剖面的俯视图;
图2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的,将传送辊116,旋转轴117,推压部件118与换向板119组合的状态的局部剖面的正视图;
图29为图27的右侧视图;
图30为沿图28中的30-30线的剖视图;
图3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的底侧导向机构150的俯视图;
图3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的底侧导向机构150的正视图;
图33为图31的局部剖面的右侧视图;
图3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的,底侧导向机构150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5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的,底侧导向机构150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6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的,光盘的更换动作的说明图;
图3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的,光盘的更换动作的说明图;
图38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的,光盘的更换动作的说明图;
图39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的,光盘的更换动作的说明图;
图40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的,光盘的更换动作的说明图;
图41为用于说明已有的光盘机的光盘的更换动作的说明图。
下面通过图1~35,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机100进行描述。
在图1~4所示的光盘机100中,设置有由金属板形成的外部框架102,在设置于前方侧的前面板103上,开设有进出口103a。即,该光盘机100为通过进出口103a,使光盘D实现进出的槽插入(slot in)型。
在外部框架102的内部,设置有内部框架104。在该内部框架104中,具有由金属板形成的,顶板104a,侧板104b,104c(参照图2),该侧板104b,104c按照从顶板104a的x方向的两侧朝向下方弯曲,相对的方式形成,在顶板104a的顶面上,以插入方式设置有旋转轴104j(参照图1)。
另外,在侧板104b上,如图3所示,分别沿高度方向(z方向)穿设有导向槽104d,呈U字形状进行切口加工而形成的U形槽104e,切槽104f。另外,如图4所示,在侧板104c上,分别沿高度方向穿设有U形槽104h,104i,104e’,切槽104f’。
此外,形成于侧板104b上的U形槽104e,切槽104f按照在两侧,分别与形成于侧板104c上的U形槽104e’,切槽104f’保持对称的方式设置。另外,在这些侧板104b,104c的外壁面上,移动部件106,107按照可分别沿y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
移动部件106由金属板形成,如图5~8所示,其包括基本呈长方形状的板状部106a;驱动传递部106b,其是通过将该板状部106a的y1侧(前面板103一侧)的一部分弯曲的方式形成的;驱动部106c,其是通过将y2一侧的一部分沿与驱动传递部106b相同的方向弯曲的方式形成的。在驱动传递部106b中,以贯通方式形成具有较长直径,沿x方向的长孔106b’。
还有,在驱动部106c的前端部,形成齿条。另外,在板状部106a中,沿y方向穿设有两个导向槽106j,106j,此外穿设有凸轮槽106d,106e,106f,该凸轮槽106d,106e,106f分别具有规定的凸轮结构。
移动部件107由金属板形成,如图9~12所示,其包括基本呈长方形状的板状部107a;驱动传递部107b,其是通过将该板状部107a的y1侧(前面板103一侧)的一部分弯曲的方式形成的;驱动部107c,其是通过将板状部107a的一部分,与驱动传递部107b相对地弯曲的方式形成的。
在驱动传递部107b中,以贯通方式形成具有较长直径,沿x方向的长孔107b’,在弯曲片107c的中间部,通过切口加工而形成槽107c’。还有,在板状部107a中,沿y方向穿设有两个导向槽107j,107j,另外穿设有凸轮槽107e’,107f’,107h,107i,该凸轮槽107e’,107f’,107h,107i分别具有规定的凸轮结构。
该移动部件106和107沿分别形成的导向槽106j,106j和导向槽107j,107j,分别按y方向,可滑动地支承于设置在内部框架104上的侧板104b,104c(参照图3,图4)的外壁面上。此外,如图3,4所示,形成于移动部件106上的导向槽106e,106f,与形成移动部件107上的导向槽107e’,107f’分别为相同的形状,但是在y方向,形成相互沿前后相反方向设置的结构。再有,形成于移动部件106上的导向槽106d,形成于移动部件107上的导向槽107h和107i同样均为相同的形状,它们形成沿前后相反的方向设置的结构。
再有,通过设置于光盘机100内部的驱动电动机旋转驱动的驱动齿轮(均在图中未示出)与移动部件106的驱动部106c的齿条啮合,从而使移动部件106沿前后(y)方向驱动。
另外,如图4所示,在内部框架104的前面板103一侧的底部,在移动部件107的内侧,按照规定间距并排设置有4个透射型的光检测开关SW1,SW2,SW3,SW4,移动部件107中的弯曲片107c以非接触方式插入到作为相对应的光检测开关SW1~SW4的光透过部。此外,各光检测开关SW1~SW4按照遮挡光透过部时,开关关闭的方式设定。
如图1所示,在内部框架104的顶板104a上,设置有臂状的臂部件108,其中间部以可旋转的方式铰接于旋转轴104j上。此外,在臂部件108的两端部,分别朝向向上方向,以插入方式设置有驱动销108a,108a。
这些臂部件108的驱动销108a,108a以可旋转的方式,并且可沿长孔的较长直径方向滑动与形成于移动部件106,107中的长孔106b’,107b’嵌合。此外,移动部件106通过上述驱动电动机,沿y方向驱动时,移动部件106中的驱动传递部106b使臂部件108转动,将该动力驱动传递给设置于与驱动传递部106b相反一侧的移动部件107中的驱动传递部107b,可沿y方向以滑动方式驱动移动部件107。从附图知道,移动部件106和107为以滑动的方式驱动时的方向是相互相反的方向的驱动类型。
如图13~15,驱动机构109包括底板部110,以及记录播放部111,该记录播放部111放置于该底板部110上而实现安装固定。底板部110是通过将金属板弯曲而形成的,其设置有侧板110a,110b,该侧板110a,110b按照相互保持平行的方式相对。上述侧板110b的y方向的长度大于侧板110a,另外,在侧板110b的外壁面上,以插入方式设置有移动销110h,110i。此外,在侧板110a的外壁面上,以插入方式设置有移动销110d。
此外,在记录播放部111中,设置有主轴电动机(图中未示出),在上述旋转轴上,固定有转台Ta。还有,在记录播放部111上,图中未示出的传感器按照与光盘D的记录播放面相对的方式设置,从而可相对光盘,进行记录或播放。
如图16~19所示,夹持部件112包括沿x方向较长的夹持底座113和夹片114。该夹持底座113是通过将金属板弯曲形成的,在两侧,设置有侧板113a,113b,该侧板113a,113b按照相互平行的方式相对。此外,在侧板113a与113b的外壁面上,分别以沿z方向并排的方式插入设置有每次2根的移动销113e,113e,和113e’,113e’。还有,上述夹片114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夹持底座113的中间部。
还有,如图3所示,设置于上述驱动机构109中的底板部110上的移动销110d穿过导向槽104d,并且穿过导向槽106d,可在该导向槽104d与凸轮槽106d内部移动。同样,如图4所示,设置于底板部110上的移动销110h,110i分别穿过U形槽104h,104i,并且穿过凸轮槽107h,107i,可在该U形槽104h,104i和凸轮槽107h,1071的内部移动。按照上述方式,驱动机构109设置于内部框架104的内部。
再有,如图3所示,设置于上述夹持部件112的夹持底座113上的移动销113e,113e穿过U形槽104e,并且顶侧的移动销113e穿过凸轮槽106e,可在该U形槽104e,凸轮槽106e的内部移动。同样,如图4所示,设置于底板部110上的移动销113e’,113e’穿过U形槽104e’,并且顶侧的移动销113e’穿过凸轮槽107e’,可在该U形槽104e’,凸轮槽107e’的内部移动。按照此方式,夹持部件112设置于内部框架104的内部。
如图1所示,传送机构115包括传送辊116,116;旋转轴117,该旋转轴117分别在两端部具有较小直径轴117b,117b;图中未示出的传送电动机,该传送电动机旋转驱动该旋转轴117,使传送辊116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推压部件118;换向板119。
如图20~23所示,该推压部件118包括相对的侧板118a,118b,该侧板118a,118b基本呈U形状;2块推压板118c,118d,该推压板118c,118d按照跨接2块侧板118a,118b的方式沿上下设置;支承板118e,118f,该支承板118e,118f分别安装固定于底侧的推压板118d的底面,按照朝向两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此外,侧板118a,118b与推压板118c,118d由树脂成一体形成。
侧板118a的一端具有一对臂部118a-1,-2,在由各臂部118a-1,-2夹持的凹部的内底面,设置有U形的切口部118a-3。此外,在侧板118a的另一端部的外壁面,按照插入方式设置有旋转轴118g。同样,在侧板118b上,设置有臂部118b-1,-2,切口部118b-3,以及旋转轴118g’。
另外,推压板118c按照跨接于两侧板118a,118b中的相应的臂部118a-1与118b-1的方式设置。同样,推压板118d按照跨接于两侧板118a,118b中的相应的臂部118a-2与118b-2的方式设置。即,两块推压板118c与118d按照通过间隙,相对的方式设置。此外,如图21所示,在各推压板118c,118d中的相对面,形成作为平缓的凹状面的推压面118c’,118d’,该推压面118c’,118d’分别按照越靠近中心部,其间距H越大的方式形成。
此外,支承板118e,118f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形成,如图21所示,形成呈L形进行弯曲加工的弯曲片118e’,118f’,在这些外壁面上,分别按照插入方式设置有移动销118i,118j。另外,支承板118e,118f中的移动销118i,118j一侧的相应的前端部可沿图21中的上下方向发生弹性变形。
换向板119通过树脂成一体形成,如图24~26所示,该板119包括其截面呈楔形状的换向部119a;接合轴119b,119b’,该接合轴119b,119b’按照相对该换向部119a的两端面突出的方式形成;圆柱状的支承部119c,119c’,该支承部119c,119c’与该接合轴119b,119b’中的与相对应的换向部119a相对的一侧连接;支承部119e,该支承部119e按照与支承部119c,119c’同轴的方式设置于换向部119a的中间部。此外,分别按照同轴的方式,在支承部119c,119e上,形成具有较大直径的通孔119d,119f,在支承部119c’上,形成较小直径的通孔119d’。
还有,如图27~30所示,在换向部件119的支承部119e与119c之间,以及在支承部119e与119c’之间,按照贯通分别设置有传送辊116,116,支承部119c,119e的通孔119d,119f,以及传送辊116,116的中心部的方式,穿插有旋转轴117,较小直径轴117b’穿过支承部119c’的通孔119d’,因此将传送辊116,116以可旋转的方式装配于换向部件119上。
如图1,图3,图4所示,在设置于内部框架104的两侧的支承部件200,201中的圆孔200a,201a中,分别以可旋转的方式嵌合较小直径轴117b与117b’,从而将该装配体设置于内部框架104内部。此时,如图3所示,传送辊116的z方向的位置设置于第1驱动位置H1与第2驱动位置H2(后面将要描述)之间。另外,在传送辊116的顶侧,形成顶侧的传送通路,在该辊的底侧,形成底侧的传送通路,在顶侧和底侧的传送通路,传送辊116的顶侧辊部和底侧辊部分别处于临时突出的状态。
再有,通过下述方式,将推压板118c设置于内部框架104内部,该方式为:将旋转轴118g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开设在支承部件200中的圆孔200b中,将移动销118i插入侧板104b中的切口部104f,并且穿过移动部件106中的凸轮槽106f,另外,旋转轴118g’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开设在支承部件201中的圆孔201b中,移动销118j穿过侧板104c的切口部104f’,并且穿过移动部件107的凸轮槽107f’。
此时,如图29所示,换向部件119的接合轴119b,119b’分别按照可旋转的方式,与分别设置于推压部件118的侧板118a,118b中的切口部118a-3,118b-3嵌合。
光盘导向机构包括底侧导向机构150,其由安装固定于内部框架104的后方部的副底板120(参照图1,图3)构成;顶侧导向机构151,其由位于副底板120的顶部位置的内部框架104的顶板104a形成。
如图31~33所示,底侧导向机构150设置于副底板120的底面侧,其包括导向臂121,122,123,该导向臂121,122,123分别具有由金属板形成的臂状部。此外,导向臂121与122按照相对的方式设置于副底板120的x方向的两侧,其一端部分别铰接于以插入方式设置在副底板120的底面侧的旋转轴120a,120b上,实现旋转。
另外,在导向臂121与122的另一端部,成整体设置有树脂制的光盘导向部121a,122a。如图32所示,在该光盘导向部121a,122a上,按照相对的方式形成コ字形的凹槽121a’,122a’,相对凹槽121a’,122a’,形成朝向开口部的扩开的倾斜部。
此外,在导向臂121和122上,在旋转轴120a,120b与光盘导向部121a,122a之间,在顶面以插入方式分别设置有接合轴121b,122b。还有,在旋转轴120a与接合轴121b之间,在顶面以插入方式设置旋转轴121c。
再有,在螺旋弹簧124,125的作用下,导向臂121与122分别朝向相对侧弹性地偏置。另外,导向臂121与122的内侧的位置是通过下述方式限制的,该方式为:接合轴121b,122b分别与在副底板120中以呈切口状的方式形成的限制槽120c,120d的内侧缘部接触。
导向臂123的前端部具有光盘导向部123a,该光盘导向部123a包括与导向臂121,122相同形状的凹槽123a’。另外,在与光盘导向部123a相对的一侧的端部,在顶面以插入方式设置移动销123b。
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导向臂123在光盘导向部123a与移动销123b之间,铰接于设置于导向臂121上的旋转轴121c上,实现旋转。另外,导向臂123的移动销123b以可移动的方式穿过导向槽120e,该导向槽120e按照右高左低的形状,开设于副底板120中。另外,在该导向槽120e的两端部,分别沿上下形成转动配合部120e’,120e”,上述移动销123b可在该转动配合部120e’,120e”中实现转动配合。
如图32,33所示,分别设置于上面描述的导向臂121,122,123中的光盘导向部121a,122a,123a按照相同的高度沿光盘机100的高度方向(z方向)设置。另外,形成于各光盘导向部121a~123a中的凹槽121a’~123a’也设置于同一高度,如图34,图35所示,这些凹槽从外侧夹持光盘D(D1或D2)的外周缘部,由此,通过导向臂121~123保持光盘D。在这里,在底侧导向机构150中,经导向的光盘D的z方向的保持位置作为第2驱动位置H2,顶侧导向机构151的相应保持位置作为第1驱动位置H1(参照图32,图33)。
按照覆盖图31所示的导向槽120e的方式,在副底板120的顶面上,按照可沿插设于副底板120的顶面上的销120f,120g,按y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滑动部件126。此外,在螺旋弹簧127的作用下,将该滑动部件126朝向y2一侧弹性地偏置。
另外,在滑动部件126中,设置有在与上述导向槽120e基本重合的位置开设的接合槽126a(斜线部),以及按压部126b,该按压部126b通过将滑动部件126的一部分呈L形弯曲的方式形成。在接合槽126a中,穿设有穿过导向槽120e而突出的导向臂123的移动销123b,此外,在接合槽126a的两端部,分别形成限制上述移动销123b朝向前方(y1方向)的移动的限位面126a’,126b’。还有,按压部126b穿过开设于副底板120上的通孔120h,按照朝向底面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参照图33)。
此外,按照与上述按压部126b相对的方式,在副底板120的底面上,安装固定检测开关128。另外,在图31~33的状态,按压部126b对该检测开关128的杆进行按压,使开关处于打开状态。
图34,图35表示下述状态,在该状态,比如,外径为8cm的较小直径型的光盘D(D1),以及外径为12cm的光盘D(D2)分别通过底侧导向机构150的导向臂121~123导向,保持。
首先,当较小直径型的光盘D1借助传送机构115(参照图1),从底侧导向机构150的前方(前面板103一侧)传送时,在图31所示的状态,在通过相对的光盘导向部121a,122a对光盘D1的两侧进行导向的同时,传送光盘D1,直至与光盘导向部123a相接触。
接着,如图34所示,在光盘D1的前端部与导向臂123的光盘导向部123a相接触后,通过沿图中A方向按压光盘导向部123a,则导向臂12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与光盘导向部123a相对一侧的移动销123b与形成于滑动部件126的接合槽126a上的限位面126a’(参照图31)相接触,抵抗螺旋弹簧127的弹力,沿y1方向按压。此时,滑动部件126朝向图中B方向移动,按压部126b与检测开关128离开,检测开关关闭。按照上述方式,检测到光盘D1完全由底侧导向机构150传送。
然后,当光盘D2由底侧导向机构150的前方(前面板103一侧)传送时,在图31所示的状态,光盘D2的前端部与相对的光盘导向部121a,122a相接触。另外,导向臂121,122抵抗螺旋弹簧124,125的弹力,分别按照沿图35中的箭头C的方向打开的方式旋转。
同时,铰接于导向臂121上的导向臂123与导向臂121一起,沿旋转方向移动。此时,设置于导向臂123上的移动销123b沿形成于副底板120上的导向槽120e移动,位于转动配合部120e”(参照图31)上。
此后,在光盘导向部121a与122a对光盘D2的两侧进行导向的同时,进一步将该光盘朝向里侧传送。另外,如图35所示,在光盘D2的前端部与导向臂123中的光盘导向部123a接触后,通过沿图中的A方向进一步按压光盘导向部123a,与光盘导向部123a相对一侧的移动销123b与限位面126a”(参照图31)相接触,该限位面123b形成于滑动部件126的接合槽126a上,该移动销123b抵抗螺旋弹簧127的弹力,沿y1方向按压。
此时,滑动部件126沿图中的B方向移动,按压部126b与检测开关128离开,检测开关关闭。按照此方式,便可检测到光盘D2完全由底侧导向机构150传送。
按照此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普通尺寸的光盘D2(比如,其外径为12cm的CD或DVD等),与较小直径的光盘D1(比如,其外径为8cm的CD等)均简单地通过导向机构保持。保持这样的光盘D的动作对于后面将要描述的顶侧导向机构151来说,也是相同的。
顶侧导向机构151与前述的底侧导向机构150的结构相同,如图32,图33所示,该机构151设置于顶板104a上,另外按照以规定间距,沿上下方向与底侧导向机构150中的各部件相重叠的方式设置。
还有,为了避免重复,省略对顶侧导向机构151的描述。此外,在顶侧导向机构151中的各部件中,与底侧导向机构150中的组成部件相同的部件采用同样的标号。
输送机构设置于光盘机100中的前面板103一侧附近,如图1~3所示,其包括输送辊160,推压板161,支承台座165,图中未示出的传送电动机,该传送电动机使输送辊160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此外,在输送辊160上,设置有相对两端面突出的旋转轴160a,160b,如图1所示,该旋转轴160a,160b分别以可旋转的方式与形成于支承部件200,201中的圆孔200c,201c铰接。
再有,在支承部件200,201的外壁部,设置有由扭转螺旋弹簧形成的偏置部件162,162(参照图1),其将输送辊160朝向向上方向(z1方向)弹性地偏置。
另外,如图1,图3所示,在前面板103的附近,在进出口103a的底侧的支承台座165上,按照顶侧露出的方式设置有反射型的光检测开关163。此外,在夹持输送辊160,与光检测开关163相对的一侧,同样设置有反射型的光检测开关164。
下面对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光盘机100中的各部件的动作,以及光盘D的更换动作进行描述。
图36~40均为用于说明光盘的更换动作的说明图。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对光盘D采用普通尺寸的光盘D(D2)的情况下进行描述。
首先,对在顶侧导向机构151的第1驱动位置H1(参照图32,图33),播放光盘D2(-1)的情况下进行描述。
在图36中,在移动部件107(106)处于完全沿y2(y1)方向移动的状态,驱动机构109位于在z1侧上升到最高的顶部位置。另外,夹持部件112的顶侧的导向销113e’(113e)相对图4的状态,使凸轮槽107e’(106e)的y1(y2)方向的倾斜部作相对的下降移动,将夹持部件112移动到到达该倾斜部的底部侧的水平部的位置(位置1)。
接着,在光盘D2-1夹持于转台Ta与夹片114之间的状态,光盘D2-1通过主轴电动机旋转驱动,通过拾取器,进行播放动作。此时,图35所示的导向臂121~123中的相应的光盘导向部121a~123a按照与光盘D2-1的外周缘部离开的方式,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机构驱动,不对光盘D2-1造成干扰。该情况对于底侧导向机构150来说,也是相同的。
还有,移动部件107中的弯曲片107c随移动部件107的移动,移动到规定的位置,通过弯曲片107c的两侧的缘部与槽107c’,将光检测开关SW1~SW4打开或关闭,由此可检测规定的位置。此外,在位置1处,通过检测光检测开关SW1~SW4分别处于关,开,开,开的状态,使移动部件107(106)的移动停止。
再有,推压部件118中的移动销118j(118i)从图4的状态,在凸轮槽107f’(106f)的倾斜部,沿y1(y2)方向上坡,移动到到达顶部侧的水平部的位置。此时,推压部件118中的侧板118a,118b从图4的状态,以旋转轴118g,118g’为中心,沿图36中的顺时针方向,按照规定角度旋转,从而将推压板118c,118d的朝向换为顶侧,使其移动。
于是,在此状态,推压板118d中的推压面118d’与传送辊116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窄于图4的状态,与此相反,推压板118c中的推压面118c’与传送辊116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较宽。
另外,随着侧板118a(118b)的旋转,将与侧板118a(118b)的切口部118a-3(118b-3)接合的换向板119的接合轴119b(119b’)朝向顶侧按压,由此,换向板119a从图4的状态,以旋转轴117为中心,沿图36中的逆时针方向,按照规定角度旋转,从而其朝向换为顶侧,实现移动(第2旋转位置的状态)。在此状态,换向部119a的底面119a-2形成与进出口103a倾斜相对的倾斜面。
此外,在图36所示的位置1处,光盘D2-1设置于推压面118c’,与传送辊116的外周面之间的较宽的间隙中。另外,在播放动作时,光盘D2-1在不与推压面118c’和传送辊116相接触的情况下,保持在转台Ta面上。
在上述位置1处,如果将新的光盘D2-2(参照图37)插入进出口103a,通过检测开关163进行检测,主轴电动机停止旋转,播放动作停止。
同时,通过使图中未示出的驱动电动机启动,使移动部件107沿y1方向移动。如图37所示,如果移动部件107沿图示y1方向移动,夹持部件112的顶侧的移动销113e’从凸轮槽107e’的水平部,在y2方向的倾斜部上坡,朝向上升到最高的顶部的水平部移动,使夹持部件112沿z1方向上升。
另外,驱动机构109中的移动销110h,110i从凸轮槽107h,107i的水平部,在y2方向的倾斜部下降,移动到下降到最低的底部的水平部,使驱动机构109沿y2方向下降。
于是,夹持部件112与驱动机构109按照相互离开的方式,分别与光盘D2-1的两面离开,光盘D2-1处于非夹持状态(位置2)。
此外,在位置2处,通过光检测开关SW1~SW4分别检测关,开,关,关的状态,从而使移动部件107停止移动。
还有,在位置2处,推压部件118的移动销118j仅仅在与图36相同高度的凸轮槽107f’的水平部移动,推压部件118保持图36所示的位置1的状态。
再有,如果检测光盘D2-2,则图中未示出的传送电动机启动,使输送辊160沿作为将光盘D2-2拉入光盘机100内的方向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参照图37)。光盘D2-2通过手动的力,以设置于输送辊160的前后的支承台座165作为导向件,在保持水平状态的情况下,实现插入。
另外,光盘D2-2的y2侧的前端进入输送辊160的顶部侧,由此,将该光盘夹持于输送辊160与推压板161之间,并且通过输送辊160的传送力,将该光盘朝向作为图示y2侧的光盘机100的里侧传送。
此外,如图37中的箭头E所示,在保持水平状态下传送的光盘D2-2与换向板119中的换向部119a的底面119a-2相接触,之后按照沿该底面119a-2滑动的方式移动,光盘D2-2的方向转换为向下方向。按照此方式,切换光盘D的方向的转换机构主要由换向板119构成。接着,如图中的箭头F所示,该光盘进入传送辊116的底部侧。在检测光盘D2-2时,使该传送辊116沿作为将光盘D2-2拉入光盘机100内部的方向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还有,上述光盘夹持于传送辊116与推压板118d的推压面118d’之间,借助传送辊116的传送力,传送到作为图中的y2侧的光盘机100中的更靠里的部分。此时,如图28所示,光盘D2-2由呈凹状形成于推压板118d中的推压面118d’推压,由此,推压面118d’主要按压光盘D2-2的两缘部,于是,推压面118d’的中间部不与光盘D2-2的记录播放面相接触,从而可防止光盘D2-2的传送造成的对光盘面的划伤。
再有,推压部件118按照通过具有弹性的支承板118e,118f(参照图28)连接的移动销118i,118j与移动部件106,107的凸轮槽106f,107f’接合的方式构成,当光盘D2-2通过接压面118d’推压传送辊116时,从而获得适合的弹力。
另外,通过传送辊116朝向里侧传送的光盘D2-2的前端进入图35所示的导向部121a,122a的凹槽121a’,122a’(参照图32),由此该光盘夹持在底侧导向机构150的内部,在由导向部121a,122a导向的同时,朝向里侧传送。
此外,如果通过传送辊116,进一步传送驱动光盘D2-2,如图35所示,光盘D2-2的前端侧进入,按压到导向臂123的光盘导向部123a的凹槽123aa’(参照图33)中,由此检测开关128关闭,检测到光盘D2-2完全装设于底侧导向机构150上(图37中的G状态)。
如果检测检测开关128的关闭信号,通过使驱动电动机启动,使移动部件107沿y1方向移动。如图38所示,如果使移动部件107沿图示的y1方向移动,则推压部件118的移动销118j从位于图37中的水平部,通过y2方向的倾斜部下降,移动到到达底部侧的水平部的位置。
此时,推压部件118的侧板118a(118b)从图37的状态,以旋转轴118g(118g’)为中心,沿图38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规定角度,将推压板118c,118d换向而移动到底侧。
于是,在此状态,推压板118c中的推压面118c’,与传送辊116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变窄,与此相反,推压板118d中的推压面118d’,与传送辊116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变宽(第1旋转位置的状态)。
还有,随着侧板118a(118b)的旋转,将与侧板118a(118b)的切口部118a-3(118b-3)接合的换向板119的接合轴119b(119b’)(均参照图36)按压到底侧,由此,换向板119a从图37的状态,以旋转轴117为中心,沿图38中的顺时针方向,按照规定角度旋转,从而换向移动到底侧。在此状态,换向板119a的顶面119a-1构成与进出口103a倾斜相对的倾斜面。
再有,在位置2处,夹持部件112的顶侧的移动销113e’在凸轮槽107e’中的与图37相同的水平部上移动,另外,驱动机构109中的移动销110h,110i仅仅在凸轮槽107h,107i中的与图37相同的高度的水平部上移动,夹持部件112与驱动机构109保持图37所示的位置2的状态(位置3)。
另外,在位置3处,通过光检测开关SW1~SW4分别检测关,关,开,关的状态,使移动部件107的移动停止。
此外,在位置3处,使传送辊116从图37所示的位置2的状态,连续地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推压板118c的推压面118c’与传送辊116夹持光盘D2-1,由此,光盘D2-1从顶侧导向机构151的第1驱动位置H1,按照图39中的箭头K所示的那样,朝向进出口103a传送。
此时,光盘D2-1的y1侧的端部在推压板161的底面161a上滑动,同时实现传送,之后,夹持于输送辊160的顶部侧与推压板161之间。另外,输送辊160的顺时针的传送力供给光盘D2-1,沿y1方向传送该光盘,最终将该该光盘从进出口103a排出。
此时,当光盘D2-1的y2方向的端部位于稍稍通过检测开关164的位置(图39的L的状态)时,检测开关164检测光盘D2-1的y2方向的端部,从而停止输送辊160和传送辊116的旋转。
通过按照上述方式,光盘D2-1的y2侧的端部在夹持于输送辊160与按压板161之间的状态停止,可防止排出时的光盘D2-1的掉落。另外,从光盘机100取出光盘D2-1的操作可通过y1方向以手动方式轻轻拉出光盘D2-1,简单地进行。
接着,如果通过检测开关163,检测光盘D2-1的排出完毕,则再次使移动部件107沿y1方向移动。如图40所示,如果移动部件107沿图中的y1方向移动,夹持部件112的上侧的移动销113e’从凸轮槽107e’的图39的水平部,沿y2方向,沿倾斜部下降,移动,到达y2方向侧的水平部,使夹持部件112沿z2方向,下降到低于位置1(参照图36)的位置。
此外,驱动机构109中的移动销110h,110i从凸轮槽107h,107i的图39的位置的水平部,通过y2方向的倾斜部上坡,实现上升移动,到达y2方向侧的水平部,使驱动机构109沿z1方向,上升到低于位置1(参照图36)的位置。
在此过程中,将保持于底侧导向机构150上的光盘D2-2放置到转台Ta上。此外,由于夹持部件112中的夹片114夹紧转台Ta,故处于光盘D2-2夹持于转台Ta与夹片114之间的夹紧状态(位置4)。
还有,在位置4处,当光检测开关SW1~SW4分别检测开,关,关,关的状态时,使移动部件107的移动停止。
再有,在位置4处,通过设置于驱动机构109上的图中未示出的记录播放机构,使光盘D2-2进行播放动作。
下面通过图36~40,对下述情况下进行简单描述,在该情况下,当如图40所示,在驱动位置H2,使光盘D2-2进行播放动作时,将新的光盘D2-3(图中未示出)插入进出口103a。
如果将光盘D2-3插入进出口103a,则通过检测开关163进行检测,光盘D2-2的记录播放动作停止。另外,使移动部件107移动到图38所示的位置3。于是,夹持部件112沿凸轮槽107e’进行上升移动,此外,驱动机构109沿凸轮槽107h,107I,进行下降移动,由此,夹片114和转台Ta离开,光盘D2-2处于非夹持状态。
在此状态,将光盘D2-3传送到光盘机100内部,但是传送时的动作与上述的情况下相同。然而,使传送辊116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光盘D2-3的传送方向沿换向部119a的顶面119a-1,朝向顶侧切换,该光盘保持在顶侧导向机构151中的驱动位置H1。
此外,如果移动部件107沿y2方向移动,位于图37所示的位置2处,则光盘D2-2通过推压板118d的推压面118d’与传送辊116夹持,传送到进出口103a侧。此时,该传送辊116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还有,通过输送辊160的顺时针的旋转,光盘D2-2在夹持于输送辊160与按压板161之间的状态,从进出口103a,朝向光盘机100外部送出。
如果光盘D2-2的送出结束,则移动部件107进一步沿y2方向移动,位于图36所示的位置1处,夹持部件112沿凸轮槽107e’的倾斜部下降,到达驱动位置H1处。另外,驱动机构109沿凸轮槽107h,107i的倾斜部上升,同样到达驱动位置H1。
再有,夹片114夹紧转台Ta,由此光盘D2-3受到夹持,处于夹紧状态,在第1驱动位置H1,通过设置于驱动机构109中的,图中未示出的记录播放机构,进行光盘D2-3的播放动作。
按照上述方式,在上述的光盘机100中,夹持部件112与驱动机构109可在位于第1驱动位置H1和第2驱动位置H2的情况下的两个位置,进行光盘D的播放动作。比如,当夹持部件112与驱动机构109位于第1驱动位置H1,进行光盘D的播放动作时,在从进出口103a插入新的光盘D的情况下,在夹持部件112与驱动机构109移动到第2驱动位置的过程中,进行光盘D的更换,在第2驱动位置H2,进行新的光盘D的播放动作。
另外,与此相反,当夹持部件112与驱动机构109位于第2驱动位置H2,进行光盘D的播放动作时,在插入新的光盘D的情况下,在夹持部件112与驱动机构109移动到第1驱动位置H1的移动的过程中,进行光盘D的更换,在第1驱动位置H1,进行新的光盘D的播放动作。
此时,在将新的光盘传送到光盘机100内的第1或第2驱动位置H1,H2时,光盘D的方向通过换向板119,切换到上述位置H1,H2的方向的任何一个,将该光盘直接送入到设置于其行进通路上的第1或第2驱动位置H1,H2,由此,也可不按照过去那样,在通过保持机构保持光盘的方面,使该保持机构沿上下运动,将光盘移动到规定的驱动位置,这样可缩短光盘D的传送时间,由此,可缩短光盘D的更换时间。此外,即使在光盘D排出时,由于从第1或第2驱动位置H1,H2,直接朝向进出口103a侧反向传送,可实现取出,故也可不按照过去那样,即使在排出时,通过保持机构,保持光盘,使该保持机构沿上下运动,将该光盘移动到插入/出位置,故可进一步缩短光盘D的更换时间。
此外,由于排出的光盘夹持在进出口103a附近,故可防止光盘的掉落。因此,不必立即去除排出的第2光盘。于是,比如,在用作车载用的光盘机的情况下,由于比如,可放置光盘,直至停车,故在运转中,不必去除光盘,可提高操作性。此外,还可通过再次压入排出的光盘,再次更换光盘。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对下述状态进行了描述,该状态指当将新的光盘传送到第1和第2驱动位置H1,H2时,第1光盘已位于光盘位置100内,但是显然,在第1光盘不位于光盘机100内部的情况下,即使在插入新的光盘的情况下,仅仅通过将新的光盘插入进出口,便可将其装到光盘机100的内部。
再有,作为光盘D,对采用普通尺寸的光盘D2的情况下的光盘D的更换动作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也适合采用较小直径型的光盘D1。
Claims (3)
1.一种光盘机,其包括使光盘实现进出的进出口;沿上下的两个传送通路,该传送通路与该进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在顶侧的传送通路与底侧的传送通路之间,按照可正反向旋转的方式设置有用于传送光盘的传送辊,该传送辊的顶侧辊部与底侧辊部按照临时突出的方式,分别设置于上述顶侧与底侧的传送通路上,并且在上述顶侧辊部和底侧辊部,分别设置有具有相对地设置的推压面的推压部件,可沿上述传送辊与推压部件中的至少1个离合的方向使该推压部件移动,将光盘夹持于上述推压面与顶侧辊部,或推压面与底侧辊部之间,沿正方向或反方向使上述传送辊旋转,由此传送该光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机,其特征在于形成下述结构,其中沿上述顶侧和底侧传送通路,分别设置传送光盘的第1驱动位置和第2驱动位置,包括可沿与光盘面相垂直的方向升降的驱动机构,以及嵌合有该驱动机构的凸轮部件,对应于上述凸轮部件朝向规定位置的运动,与传送到上述第1或第2驱动位置中的任何一个处的光盘相对应,使上述驱动机构实现升降移动,装设该光盘,进行驱动,通过使上述推压部件与上述凸轮部件接合,对应于上述凸轮部件的另一规定位置的运动,使上述推压部件移动,由此,使各推压面,沿分别与顶侧辊部和底侧辊部分别离合的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进出口为1个,设置有换向机构,该换向机构将从进出口插入的光盘的传送方向有选择地切换为上述顶侧或底侧的传送通路的方向,方向切换的上述光盘通过上述传送辊的输送力,在上述顶侧或底侧的传送通路传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74007/2000 | 2000-03-13 | ||
JP2000074007A JP2001256703A (ja) | 2000-03-13 | 2000-03-13 | ディス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13593A true CN1313593A (zh) | 2001-09-19 |
Family
ID=18592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109386.2A Pending CN1313593A (zh) | 2000-03-13 | 2001-03-06 | 光盘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594218B2 (zh) |
JP (1) | JP2001256703A (zh) |
CN (1) | CN131359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01774B (zh) * | 2006-07-07 | 2010-12-29 | 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光驱托盘结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077198A (ja) * | 2001-09-04 | 2003-03-14 | Tanashin Denki Co | ディスク再生機のディスク搬送装置 |
KR100437111B1 (ko) * | 2002-06-22 | 2004-06-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디스크 로딩장치 |
TWM254697U (en) * | 2003-12-17 | 2005-01-01 | Lite On It Corp | Slot-in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KR20050079335A (ko) * | 2004-02-05 | 2005-08-10 | 레이미디어 주식회사 | 초박형 슬롯인타입 드라이브 장치 |
TWI320924B (en) | 2005-02-02 | 2010-02-21 | Teac Corp | Disc device |
JP4299356B2 (ja) * | 2005-03-09 | 2009-07-22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
JP3862733B1 (ja) * | 2005-09-13 | 2006-12-2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
JP2007149316A (ja) * | 2005-11-02 | 2007-06-14 | Alps Electric Co Ltd | 薄膜磁気ヘッド素子の検査方法及び検査用保持治具 |
DE112008002395B4 (de) * | 2007-10-31 | 2015-02-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Diskeinrichtung |
JP2012033240A (ja) * | 2010-07-30 | 2012-02-16 | Fujitsu Ltd |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00726B2 (ja) | 1992-09-25 | 1999-06-02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プレイヤのローディング方法 |
US5831956A (en) * | 1993-08-09 | 1998-11-03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Disc loading device |
JPH08287574A (ja) * | 1995-04-13 | 1996-11-01 | Nakamichi Corp | ディスク移送装置 |
EP1333437B1 (en) * | 1997-01-31 | 2006-03-22 | CLARION Co., Ltd. | Disk apparatus and disk holder for use in the same |
JPH11162068A (ja) * | 1997-11-28 | 1999-06-18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ディスク装置 |
JP3021442B2 (ja) * | 1997-12-31 | 2000-03-15 |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プレ―ヤ― |
JP3565248B2 (ja) * | 1998-04-17 | 2004-09-15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DE19946498B4 (de) * | 1998-09-28 | 2012-06-21 | Clarion Co., Ltd. | Plattenspieler |
WO2000019425A1 (fr) * | 1998-09-29 | 2000-04-06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Dispositif pour disques |
US6469971B1 (en) * | 1998-12-28 | 2002-10-22 | Pioneer Corporation | Device for reproducing optical discs |
KR100430717B1 (ko) * | 1999-02-12 | 2004-05-10 |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디스크 장치 |
US6512730B1 (en) * | 1999-07-14 | 2003-01-28 | Lg Electronics Inc. | Disk receiving and transferring device for a disk drive |
-
2000
- 2000-03-13 JP JP2000074007A patent/JP2001256703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1
- 2001-03-06 CN CN01109386.2A patent/CN1313593A/zh active Pending
- 2001-03-12 US US09/804,433 patent/US659421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01774B (zh) * | 2006-07-07 | 2010-12-29 | 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光驱托盘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10021157A1 (en) | 2001-09-13 |
US6594218B2 (en) | 2003-07-15 |
JP2001256703A (ja) | 2001-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6557C (zh) | 光盘驱动装置 | |
CN1207711C (zh) | 盘装置 | |
CN1313593A (zh) | 光盘机 | |
CN1384498A (zh) | 盘装置 | |
CN1910681A (zh) | 光盘装置 | |
CN1661702A (zh) | 光盘装置 | |
CN1096677C (zh) | 盘盒 | |
CN1319844A (zh) | 光盘机 | |
CN1926617A (zh) | 装卡装置 | |
CN1992019A (zh) | 盘驱动器 | |
CN1685415A (zh) | 光驱装置 | |
CN1855265A (zh) | 盘驱动设备和电子装置 | |
CN1221181A (zh) | 盘设备 | |
CN1157984A (zh) | 磁盘再生装置 | |
CN1783280A (zh) | 盘驱动设备 | |
CN1175758A (zh) | 光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读取装置 | |
CN1143295C (zh) | 盘盒装置 | |
CN1282196C (zh) | 光盘驱动器 | |
CN1595515A (zh) | 盘驱动器 | |
CN1144009A (zh) | 记录媒体的装载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 |
JP2004296090A (ja) |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及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用トレー | |
CN1975899A (zh) | 盘片驱动装置 | |
CN1926619A (zh) | 夹持装置 | |
CN1240072C (zh) | 盘装置 | |
CN1577562A (zh) | 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7612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