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0076C - 彩色滤光片基板及其制法,以及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彩色滤光片基板及其制法,以及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0076C
CN1310076C CNB2004100588522A CN200410058852A CN1310076C CN 1310076 C CN1310076 C CN 1310076C CN B2004100588522 A CNB2004100588522 A CN B2004100588522A CN 200410058852 A CN200410058852 A CN 200410058852A CN 1310076 C CN1310076 C CN 131007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ayer
reflecting part
filter substrate
colored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588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24499A (zh
Inventor
牛山敏宽
有贺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24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4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00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007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02F1/133516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e.g. printing, electro-deposition or photolithograph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02F1/133555Trans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45Subdivided pixels, e.g. for grey scale or redundanc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适当涂布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提供一种最佳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机器。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具有开口部的第1层、反射部和透过部、和位于上述开口部,并覆盖住上述反射部和透过部的滤光层。上述透过部,即上述反射部中的开口部,具有大致呈椭圆形状。

Description

彩色滤光片基板及其制法,以及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具体讲是关于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1个像素区域内,具备透过部和反射部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制造彩色滤光片的制造装置,是由喷墨头向彩色滤光片基板上,喷出彩色滤光片用的油墨滴(例如,特许文献1)。
[特许文献1]特开平10-260307号公报
彩色滤光片是通过射入滤光层的光中,使特定波长以外的光不能透过,只射出特定波长的光,输出与特定波长相对应的颜色的光。透过光线的光路长度,即,滤光层的厚度是决定彩色滤光片特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滤光层的厚度要求非常均匀。在喷出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液滴,制造彩色滤光片时,为了形成滤光层,在向形成该层的被喷出部上,填充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时,最好不要产生间隙。
进而,在1个像素区域内,具有反射外来光的反射部,和透过照明光(背照光)的透过部的彩色滤光片基板中,向透过部和反射部的上侧填充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使其干燥形成滤光层。然而,由于透过部是设在反射部中的开口部,所以反射部和透过部的边界处存在阶差。透过部的平面视角部分相当于凹处的角部,很难填充液体彩色滤光材料,所以存在的问题是不可能形成与透过部形状相同的滤光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为了适当涂布液体彩色滤光材料的最好适用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及制造该彩色滤光片基板的方法,并提供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机器。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具备带有开口部的第1层、反射部和透过部,和位于上述开口部,并覆盖上述反射部和透过部的滤光层。上述透过部为上述反射部中的开口部,并具有大致为椭圆的形状。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即,步骤(A),在具有透光性的材料表面上,形成反射部和反射部中开口部的透过部;步骤(B),形成具有与反射部和透过部相对应的开口部的第1层;步骤(C),向开口部的内侧涂布液体彩色滤光材料,以覆盖反射部和透过部;和步骤(D),将涂布的彩色滤光材料进行干燥,形成滤光层,其中,步骤(A)还包括将透过部形成大致呈椭圆形状的步骤。
根据上述构成和制造方法,由于透过部的形状,大致形成椭圆状,所以在涂布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时,不存在液体彩色滤光材料难以填充的角落部分,所以填充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时,整个透过部中不会产生间隙。
上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优选还具有位于第1层上的第2层。
由于喷出的液滴(彩色滤光材料)很容易落入第1层的开口部内,所以使用喷墨装置等喷出装置很容易制作彩色滤光片基板。
在某种形态下,上述多个反射部的各个表面形成光散射面。
根据上述特征,能得到由反射部反射的光不会产生跃眼闪烁的彩色滤光片基板。
上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优选还具有:基板,其带有透光性;和树脂层,其位于上述基板上,并带有凹凸面。上述多个反射部与上述凹凸面相接,以使上述多个反射部的各个表面形成上述的光散射面。
根据上述特征,很容易在反射部的表面上形成光散射面。
第2层对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的疏液性,最好高于第1层对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的疏液性。
根据上述特征,由喷墨装置等喷出装置喷出彩色滤光材料时,由于喷出的彩色滤光材料难以超越第2层,所以不会流到第1层的开口部外侧,由于流到开口部的内部,所以更容易涂布彩色滤光材料。
第1层最好对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呈现亲液性。
根据上述特征,很容易在第1层的开口部内形成更均匀的彩色滤光材料层。
第2层是最好为将第1层形成图案的抗蚀剂层。
根据上述特征,将第1层形成图案后,除去抗蚀剂层,不需要进行形成第2层的处理,其结果可缩短制造时间。
上述抗蚀剂层,更好是含有氟系聚合物的抗蚀剂层。
根据上述特征,对于抗蚀剂层,即使不实施等离子体处理等其他表面改质处理,抗蚀剂层对彩色滤光材料也能呈现疏液性。由此,也不需要另行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其结果,可缩短制造时间。
第1层最好是黑色基质。
根据上述特征,由于光线受到黑色基质的遮挡,所以不会通过由黑色基质分割的多个开口部,从而可防止像素间产生混色。
在某种形态中,上述彩色滤光片基板还具有位于反射部上的外涂层,多个滤光层分别覆盖住外涂层和透过部。
根据上述特征,可相对降低反射光的颜色纯度,由此,可减小反射光与透过光的颜色纯度差异。其结果,可使利用反射光显示的颜色外观与利用透过光显示的颜色外观相同。
本发明能够以各种形态实现,可以实现具有上述彩色滤光片基板的显示装置形态、具有光源部、液晶层、和位于光源部和液晶层之间的彩色滤光片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形态,或具有这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机器形态。
本说明书中,所说的“显示装置”,是指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FED(场致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display)或SED(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具有释放电子元件的图像显示装置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制造装置的模式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喷出装置的模式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承载器的模式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喷头的模式图。
图6(a)和(b)是表示图5的喷头中喷出部的模式图。
图7是表示喷出装置中控制部的功能方块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基体制造方法的模式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1的被喷出部的模式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1的喷出方法的模式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1的喷出方法的模式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1的喷出方法的模式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1的扫描范围的模式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的模式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模式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2的基体制造方法的模式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2的喷出方法的模式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3的移动电话机的模式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3的手表型电子机器的模式图。
图20是表示实施例3的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的模式图。
图21是表示透过部的形状的模式图。
图中,11-液晶显示装置,20A、20B-偏光板,10-彩色滤光片基板,12-对向基板,14-液晶层,16-光源部,26-反射部,28-透过部,32-基板,17-黑色基质,30-贮格围堰,34-平坦化层,36-电极36,38A、38B-取向膜,51-液晶显示装置,50-彩色滤光片基板,66-反射部,68-透过部,72-基板,57-黑色基质,70-贮格围堰,74-平坦化层,100R、100G、199B-喷出装置,102-喷出扫描部,103-承载器,104-第1位置控制机构,108-第2位置控制机构,106-台架106,111R、111G、111B-彩色滤光片材料,111FR、111FG、111FB-滤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作为实例,并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以下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记载的发明内容没有任何限定。以下实施例中所示的全部构成,未必是解决本发明的必须的解决方法。
实施例1
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1是具备将2端子元件的TFD(Thin FilmDiode)作为开关元件的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11备有偏光板20A、偏光板20B、彩色滤光片基板10、相对向基板12、液晶层14、光源部16。液晶层14位于彩色滤光片基板10和相对向基板12之间。彩色滤光片基板10位于液晶层14和光源部16之间。而且彩色滤光片基板10、液晶层14、和相对向基板12位于偏光板20A和偏光板20B之间。
彩色滤光片基板10包括具有透光性的基板32、反射部26、透过部28、多个滤光层111FR、111FG、111FB、黑色基质17、贮格围堰(bank)30、平坦化层34、具有透光性的多个电极36、和取向膜38A。在本实施例中,基板32的位置是偏光板20A与反射部26和透过部28之间。具有透光性的基板32是本发明的一例具有透光性的“构件”。
偏光板20A位于大致覆盖基板32的全面。本实施例中,虽然偏光板20A与基板32相接,但偏光板20A也可以与基板32分离。
反射部26和透过部28都位于基板32上。反射部26和透过部28都位于与多个滤光层111FR、111FG、111FB分别对应的区域内。本实施例中,反射部26和透过部28,分别是在基板32上形成的铝膜及其开口部。
黑色基质17具有多个开口部17A。具体讲,黑色基质17是具有多个将开口部17A形成规定形状的遮光部。多个开口部17A位于基质状,各个开口部17A与下述的像素区域G相对应的。而且,黑色基质17形成在各反射部26的一部分上。黑色基质17是本发明的一例“第1层”。
多个滤光层111FR、111FG、111FB分别与3种颜色中的一种相对应的。具体讲,滤光层111FR是与红色相对应的滤光层,111FG是与绿色相对应的滤光层,111FB是与蓝色相对应的滤光层。多个滤光层111FR、111FG、111FB分别位于各个开口部17A处。
贮格围堰30形成在黑色基质17上,贮格围堰30的平面形状与黑色基质17的平面形状相同。如以下详细说明,贮格围堰30对于形成滤光层111FR、111FG、111FB的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的疏液性,大于黑色基质17对彩色滤光材料的疏液性。贮格围堰30是本发明的一例“第2层”。
平坦化层34位于以覆盖在多个滤光层111FR、111FG、111FB、和贮格围堰30上。具体讲,平坦化层34覆盖住滤光层111FR、111FG、111FB与贮格围堰30形成的阶差。多个电极36位于平坦化层34上。多个电极36分别具有在Y轴向(图1(a)中垂直纸面的方向)上延伸的线条状形状,彼此平行。取向膜38A的位置是覆盖住多个电极36和平坦化层34,并在所定方向上实施摩擦处理。
相对向基板12包括具有透光性的基板40、多个具有透光性的电极42、和取向膜38B。基板40的位置是偏光板20B和多个电极42之间。偏光板20B的位置是大致覆盖住基板40的整个面。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偏光板20B与基板40相接,但偏光板20B也可与基板40分离。虽然图1中未示出,但相对向基板12具有与多个电极42分别形成电连接的多个2端子元件。
多个电极42位于基质状。取向膜38B的位置是覆盖住多个电极42和基板40,并在规定方向上进行磨擦。本实施例中,设定取向膜38B的磨擦方向和上述取向膜38A的磨擦方向,以使液晶在取向膜38A和取向膜38B之间形成TN取向。
液晶层14位于彩色滤光片基板10和相对向基板12之间。具体讲是位于取向膜38A和取向膜38B之间的多个隔离层确保的空间内,同时与取向膜38A和取向膜38B相接。
多个电极36和多个电极42的重合部分,分别与像素区域G相对应的。所谓一个像素区域也是与多个滤光层111FR、111FG、111FB中的1个滤光层相对应的区域。
光源部16的设置,以使彩色滤光片基板10位于光源部16和液晶层14之间。本实施例的光源部16也称作背照光。光源部16包括发向色光的光源16A和导光体16B。导光体16B具有扩散光源16A光和进行导光的功能,以便从背面均匀照明基板32。所说的基板32背面,是形成滤光层111FR、111FG、111FB、和黑色基质17、反射部26、透过部28的面的相反面。由此,例如,基板32也可以记作位于滤光层111FR、111FG、111FB与光源部16之间。
如上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10中,反射部26和透过部28的位置,与滤光层111FR、111FG、111FB分别相对应的。具有这种彩色滤光片基板10的液晶显示装置11具有以下功能。
在利用背照光(光源部16)时,来自背照光的光线P,在偏光板20A和基板32中传播后,通过透过部28。这样,通过透过部28的光线,射入滤光层111FR、111FG、111FB,并从滤光层111FR、111FG、111FB射出对应的波长域的光线。来自滤光层111FR、111FG、111FB的光线(色光),在液晶层14和相对向基板12中传播,并从偏光板20B射出。在偏光板20B的射出面中,根据施加在电极36和电极42之间的电压,可调制来自背照光的光线强度。
而利用外界光时,外界光等光线S,在偏光板20B、相对向基板12、和液晶层14中传播,并射入对应的滤光层111FR、111FG、111FB中,这样,在滤光层111FR、111FG、111FB中传播的光线中,由反射部26反射的光线,再次在滤光层111FR、111FG、111FB中传播,并以对应的色光射出。各种色光再次在液晶层14和相对向基板12中传播,并从偏光板20B射出。在偏光板20B的射出面中,根据施加在电极36和电极42之间的电压,可调制外界光等的光线强度。
根据上述构成,相对于黑色基质17,从第1侧射入的第1光线中,通过对应的滤光层111FR、111FG、111FB的第1光线,由反射部26向第1侧反射。而相对于黑色基质17,从第2侧射入的第2光线,通过透过部28和对应的滤光层111FR、111FG、111FB,在第1侧射出。另外,所谓相对于黑色基质17的第1侧,是平坦化层34和液晶层14位于的一侧。所谓相对于黑色基质17的第2侧,是光源16位于的一侧。
如此,液晶显示装置11能够利用外界光而显示图像,也能够利用来自背照光的光而显示图像。具有这种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11称作半透过反射型的显示装置。
彩色滤光片基板10中的滤光层111FR、111FG、111FB,是通过喷墨装置等喷出装置,将彩色滤光材料喷出到黑色基质17的开口部17A内而形成的。
本实施例中,也可将设置滤光层111FR、111FG、111FB之前的彩色滤光片基板10记作“基体10A”。而且,本实施例中,也将设置滤光层111FR、111FG、111FB的区域,分别记作“被喷出部18R、18G、18B”。按照这种记述,本实施例的情况,在基体10A中,由贮格围堰30、黑色基质17、反射部26、和透过部28围成的凹部,分别与被喷出部18R、18G、18B相对应的。
以下对制造液晶显示装置11的制造装置进行说明。
图2中所示的制造装置1是针对基体10A的被喷出部18R、18G、18B,分别对应的喷出彩色滤光材料的装置。具体讲,制造装置1具备以下部分:即,向全部被喷出部18R喷涂彩色滤光材料111R的喷出装置100R;使被喷出部18R上的彩色滤光材料111R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150R;向全部被喷出部18G上喷涂彩色滤光材料111G的喷出装置100G;使被喷出部18G上的彩色滤光材料111G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150G;向全部被喷出部18B上喷涂彩色滤光材料111B的喷出装置100B;使被喷出部18B上的彩色滤光材料111B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150B;将彩色滤光材料111R、111G、111B再次进行加热(二次烘烤)的烘箱160;在二次烘烤的彩色滤光材料111R、111G、111B层上设置平坦化层34的喷出装置100C;使平坦化层34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150C;将干燥的平坦化层34再次加热固化的固化装置165。制造装置1还具备向喷出装置100R、干燥装置150R、喷出装置100G、干燥装置150G、喷出装置100B、干燥装置150B、喷出装置100C、干燥装置150C、固化装置165依次输送基体10A的输送装置170。
如图3所示,喷出装置100R具备储存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111R的容器101R,和通过管子110R,从容器101R供给彩色滤光材料111R的喷出扫描部102。喷出扫描部102备有具有能够喷出各彩色滤光材料的多个喷头114(图4)的承载器103、控制承载器103位置的第1位置控制机构104、保持基体10A的台架106、控制台架106位置的第2位置控制机构108、和控制部112。由管子110R将容器101R与承载器103中的多个喷头114连接,利用容器101R内的彩色滤光材料111R的液位与下述喷嘴板128的喷嘴面高度之液位差形成的压力,从容器101R向多个喷头114分别供给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111R。
本实施例中的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111R是本发明的一例“液体状材料”。所说的液体状材料,是指具有能够从喷嘴喷出粘度的材料。不用问这种情况下的材料是水性的或油性的。只要具有能够从喷嘴喷出流动性(粘度)的就可以,也可以是混入固体物质,作为整体的流动体。
第1位置控制机构104备有线性电动机,根据控制部112的信号,可使承载器103沿着X轴方向、和与X轴方向成正交的Z轴方向移动。第2位置控制机构108备有线性电动机,根据控制部112的信号,可使台架106沿着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都成正交的Y轴方向移动。台架106具有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都平行的平面,构成为可使基体10A固定在该平面上。由于台架106固定基体10A,所以台架106可以确定被喷出部18R、18G、18B的位置。而且,本实施例的基体10A是一例接受基板。
第1位置控制机构104还具有以平行于Z轴方向的所定轴转动旋转承载器103的功能。所说的Z轴方向,是指平行于垂直方向(即,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的方向。通过由第1位置控制机构104使承载器103以平行于Z轴方向的轴转动旋转,使固定在接受基板上的座标系中的X轴和Y轴,可以分别平行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在本实施例中,X轴方向和Y轴方向是承载器相对于台架106作相对移动的方向。本说明书中,有时也将第1位置控制机构104和第2位置控制机构108记作“扫描部”。
承载器103和台架106还具有上述以外的平行移动和旋转自由度。但在本实施例中,关于上述自由度以外的自由度的记载,为简化说明,被省略。
控制部112构成为:将表示应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的相对位置的喷出数据,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接受。控制部112的详细功能如下述。
如图4所示,承载器103保持着具有彼此相同结构的多个喷头114。因此,图4是从台架106侧观察承载器103的视图,由此,垂直于图面的方向是Z轴方向。在本实施形态中,承载器103上配置了2列喷头114,每列由6个喷头构成。将各个喷头114固定在承载器103上,使各个喷头114的纵方向相对于X轴方向形成AN角度。
如图5所示,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用的喷头114,具有在各喷头114的纵向上延伸的2个喷嘴列116。所谓1个喷嘴列116是一列并排180个喷嘴118的列。沿着该喷嘴列方向HX的喷嘴118间距约为140μm。另外,在图5中,1个喷头114中的2个喷嘴列116,其位置是彼此只错开半个间距(约70μm)。进而,喷嘴118的直径约为27μm。
如上述,由于喷头114的纵方向相对于X轴方向形成AN角度,所以喷嘴列方向HX,即一列并排180个喷嘴118的方向,相对于X轴方向也形成AN角度。而且,多个喷嘴118的各端部,位于由上述X轴方向和Y轴方向定义的假想平面上。另外,通过调整多个喷嘴118的各自形状,可以使之喷头114大致与Z轴平行喷出材料。
设定AN角度,最好是使在X轴方向上并排的多个被喷出部18R中的几个,至少同时对应的于任意2个喷嘴。之所以这样设定,是因为在1个扫描期间内可同时使2个列扫描涂布。这种情况下,任意2个喷嘴118也可以不必彼此相邻。
如图6(a)和(b)所示,各个喷头114是喷墨头。更具体讲,各个喷头114备有振动板126和喷嘴板128。通过孔131由容器101R供给的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111R,经常填充的滞留液129,位于振动板126和喷嘴板128之间。多个隔壁122位于振动板126和喷嘴板128之间。这样,由振动板126、喷嘴板128、和一对隔壁122围成的部分是内腔120,由于与喷嘴118对应的设置内腔120,所以内腔120的数与喷嘴118的数相同。通过位于1对隔壁122之间的供给口130,由滞留液129向内腔120内供给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111R。
振动器124位于振动板126上,并与各个内腔120相对应的。振动器124包括压电元件124C,和夹持压电元件124C的1对电极124A、124B。向这1对电极124A、124B施加驱动电压,可从对应的喷嘴118喷出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111R。
控制部112(图3)构成为向多个振动于124分别付与彼此独立的信号。为此,根据控制部112的信号,对每个喷嘴118控制由喷嘴118喷出的彩色滤光材料111R的体积。进而,使由各个喷嘴118喷出的彩色滤光材料111R的体积在0p1-42p1(皮可升)之间变动。因此,也可以在涂布扫描期间设定进行喷出工作的喷嘴118、和不进行喷出工作的喷嘴118。
本说明书中,将含有1个喷嘴118、与喷嘴118对应的内腔120、和与内腔对应的振动器部分记作喷出部127。
根据该记述,1个喷头114具有与喷嘴118数相同数的喷出部127。喷出部127,也可以用电热交换元件代替压电元件。即,喷出部的构成也可以是利用电热变换元件引发材料热膨胀,以喷出材料。
如上述,承载器103由第1位置控制机构104(图3)控制,沿X轴方向和Z轴方向移动。而台架106(图3),由第2位置控制机构108(图3)控制,沿Y轴方向移动。其结果,利用第1位置控制机构104和第2位置控制机构108,改变喷头114对台架106的相对位置。更具体地讲,利用这些操作,可使多个喷头114、多个喷嘴列116、或多个喷嘴118,相对于在台架106上已确定位置的被喷出部18R,一边在Z轴方向上保持所定的距离,一边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相对移动,即进行相对扫描。更具体讲是,喷头114相对于台架,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进行相对扫描,同时,由多个喷嘴118喷出材料。本发明中,使喷嘴118相对于被喷出部18R进行扫描,喷嘴118并对被喷出部18R喷出材料。所说的“相对扫描”包括使喷出侧和喷出物弹落侧(被喷出侧18R)中的至少一侧,相对于另一侧进行扫描。指出的相对扫描和材料喷出的组合,有时记述“涂布扫描”。
接着,对控制部112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控制部112备有输入缓冲存储器200、存储机构202、处理部204、扫描驱动器206、和喷头驱动器208。缓冲存储器202与处理部204可互通连接。处理部204与存储机构202可互通连接。处理部204与扫描驱动器206可互通连接,处理部204与喷头驱动器208可互通连接。扫描驱动器106与第1位置控制机构104和第2位置控制机构108可互通连接。同样,喷头驱动器208与多个喷头114可分别互通连接着。
输入缓冲存储器200,接受来自外部信息处理装置的进行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用的喷出数据。喷出数据包括表示基体10A上全部被喷出部18R相对位置的数据、表示应喷出材料位置,或者材料应弹落位置的数据,向所有被喷出部18R涂布到所要厚度为止的彩色滤光材料111R所需的相对扫描次数的数据、和指定喷出材料喷嘴和停止喷出材料喷嘴的数据。输入缓冲存储器200,将喷出数据供给处理部204,处理部204将喷出数据存储到存储机构202中。图7中,存储机构202是RAM。
处理部204根据存储机构202内的喷出数据,将表示喷嘴列116对被喷出部18R的相对位置数据付与扫描驱动器206。扫描驱动器206,将根据该数据的驱动信号付与第1位置控制机构104和第2位置控制机构108。其结果,喷嘴列116相对被喷出部16R进行扫描。而处理部204根据存储机构202中存储的喷出数据,将表示对应的喷嘴118的喷出定时数据付与喷头驱动器208。喷头驱动器208根据该数据,将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所需要的驱动信号付与喷头114。其结果,由喷嘴列116中对应的喷嘴118喷出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111R。
控制部112也可以是含有CPU、ROM、RAM的计算机,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12的上述功能,由计算机运行软件的程序即可实现,当然,控制部112利用专门的电路(硬件)也可以实现。
根据以上构成,喷出装置100R根据付与控制部112的喷出数据,进行扫描涂布彩色滤光材料111R。
以上说明了喷出装置100R的构成。喷出装置100G的构成,喷出装置100B的构成、和喷出装置100C的构成,任何一个基本上与喷出装置100R的结构相同。但是,代之喷出装置100R中的容器101R,喷出装置100G具有彩色滤光材料111G用的容器的这一点,喷出装置100G的构成与喷出装置100R的构成不同。同样,代之容器101R的是,喷出装置100B具有彩色滤光材料111B用的容器的这一点,喷出装置100B的构成与喷出装置100R的构成不同。进而代之容器101R的是,喷出装置100C具有保护膜材料用的容器的这一点,喷出装置100C的构成与喷出装置100R的构成不同。
以下对液晶显示装置1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具有透光性的材料表面上,形成反射部26和反射部26的开口部,即透过部28。具体讲,如图8(a)所示,利用溅射法等形成铝(Al)膜,以覆盖住玻璃基板等具有透光性基板32的整个面。因此,基板32与具有透光性的“构件”相对应的。同样,如图8(b)所示,将上述Al膜形成图案,以便在每个像素区域G中形成反射部26和透过部28。具体讲,将Al膜形成图案时,是将透过部28形成大致呈椭圆的形状。形成图案后,残留在基板32上的Al膜是反射部26,除去Al膜的部分是透过部28。如此操作,在具有透光性的材料表面上,形成作为反射部26和反射部26的开口部,即透过部28。
本实施例中,透过部28位于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行的假想平面上时,如图21(b)所示,平面视透过部28的形状,大致形成着椭圆形状。更详细讲,将上述Al膜形成图案,以使透过部28大致形成为由一对直线和一对半圆形成的椭圆形状(环带(track)形状)。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大致椭圆形状,不仅是椭圆形状,也包括环带形状或卵形形状。如上所述,X轴方向和Y轴方向是喷嘴118相对于被喷出部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反射部26直接设置在基板32上,但是,在基板32和反射部26之间也可设置保护膜等层。本说明书中,基板32是这种可含有保护膜等层的术语。
接着形成第1材料层,覆盖住反射部26和透过部28。具体讲,如图8(c)所示,涂布3μm厚的分散了黑颜料的热固化型丙烯树脂(黑树脂),覆盖住反射部26和基板32。结果得到黑树脂层17’。因此,黑树脂层17’是上述“第1材料层”的一例。
同样,在第1材料层上涂布抗蚀剂层,形成第2材料层。具体讲,如图8(c)所示,涂布掺有氟系聚合物的阴性型丙烯系化学增幅型的感光性抗蚀剂层,覆盖住黑树脂层17’的整个面。
其结果,在黑树脂层17’上得到抗蚀剂层30’。抗蚀剂层30’是上述“第2材料层”的一例。
接着,将抗蚀剂层30’和黑树脂层17’形成图案。具体讲,通过在与像素区域G对应的部位上,具有遮光部分的光屏蔽层,向抗蚀剂层30’照射光hv。同样,使用所定的蚀刻液进行蚀刻,除去没有照射光hv的多个部分,即,与多个像素区域G对应的多个部分的抗蚀剂层30’和黑树脂层17’。这样,如图8(d)所示,在基板32上,同时得到为以后形成具有围绕滤光层形状的黑色基质17和贮格围堰30。即,得到与反射部26和透过部28对应的开口部17A。
如前所述,由黑色基质17、贮格围堰30、反射部26、和透过部28所定或围成的区域,是被喷出部18R、18G、18B。贮格围堰30具有透光性。如前所述,黑色基质17是本发明“第1层”的一例,贮格围堰30是本发明“第2层”的一例。
这样,通过形成黑色基质17和位于黑色基质17上的贮格围堰30,可在基体10A上设置由黑色基质17和贮格围堰30分割的区域(即,被喷出部18R、18G、18B)。
以下对利用喷出装置100R,向被喷出部18R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图9所示的基体10A中,形成多个被喷出部18R、18G、18B的矩阵的行方向和列方向,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分别平行。进而,被喷出部18R、18G、和18B,在X轴方向上,以该顺序周期性排列。另一方面,被喷出部18R在Y轴方向上,彼此以所定的间距排成1列,而且,被喷出部18G在Y轴方向上,彼此以所定的间距排成1列、同样,被喷出部18B在Y轴方向上,彼此以所定的间距排成1列。
被喷出部18R沿着X轴方向,彼此的间距LRX大致为237μm。该间距LRX,与被喷出部18G沿着X轴方向,彼此的间距LGX一样,也与被喷出部18B沿X轴方向,彼此的间距LBX一样。被喷出部18R、18G、18B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和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分别为50μm和120μm。
本实施例中,被喷出部18R中,透过部28相对于反射部26呈低洼状,由此,在被喷出部18R内形成阶差(图8(d))。更具体讲,阶差位于反射部26与透过部28的交界处。这是因为透过部28是反射部26中的开口部,除去反射部26中的一部分而形成的缘故。因此,阶差的大小相当于反射部26的厚度。同样,被喷出部18G、18B中,透过部28相对于反射部26呈低洼状。
首先,输送装置170将基体10A置于喷出装置100R的台架106上。具体讲,使多个被喷出部18R、18G、18B形成的矩阵的行方向和列方向,分别平行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固定。
开始第1次扫描期间之前,使喷出装置100R的喷嘴118的X座标与被喷出部18R的X座标一致。具体讲,将图10中所示喷嘴118中最左边的喷嘴118的X座标,与图10中所示被喷出部18R列中,最左边列的X座标X1形成一致。与此同时,使图10中所示喷嘴118中最右边喷嘴118的X座标,与图10中被喷出部18R列中最右列的X座标X2一致。以下将与被喷出部18R对应的喷嘴118有时也记作第1喷嘴118A。将不与被喷出部18R对应的喷嘴118有时也记作第2喷嘴118B。
本实施例中,所说的“扫描期间”,如图13所示,是指为了向所有在Y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被喷出部18R涂布材料,使承载器103的一个边沿着Y轴方向,从扫描范围134的一端E1(或另一端E2)到另一端E2(或一端E1)进行1次相对移动的期间。进而本实施例中所说的扫描范围134,是指在向矩阵18M中所含的全部被喷出部18R涂布彩色滤光材料111R时,承载器103的一个边进行相对移动的范围。然而,根据情况,术语“扫描范围”还有以下意思,即,1个喷嘴118进行相对移动的范围、1个喷嘴列116进行相对移动的范围、1个喷头114进行相对移动的范围。另外,所说的矩阵18M是指由被喷出部18R、18G、18B构成的矩阵。
另外,所说的承载器103、喷头114、或喷嘴118的相对移动,是指它们相对于被喷出部18R的相对位置变动。为此,承载器103、喷头114、或喷嘴118处于绝对静止时,即使由台架106只移动被喷出部18R时,承载器103、喷头114、或喷嘴118也表现出相对移动。
如图10所示,第1次扫描期间开始时,承载器103开始从扫描范围134的一端E1在Y轴方向的正方向(图面上方向)上作相对移动。这样,在第1次扫描期间内,第1喷嘴118A进入与被喷出部18R相对应的区域内时,第1喷嘴118A向对应的被喷出部18R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更具体讲,喷嘴118A进入与被喷出部18R中透过部28相对应的区域内时,喷嘴118A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在图10所示例中,第1次扫描期间内,相对于各个被喷出部18R,喷出1次彩色滤光材料111R。图10中用黑点示出了喷嘴118A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的位置,或弹落位置BD。
如图11所示,继续第1次扫描期间开始第2次扫描期间时,承载器103开始从扫描范围134的一端E2,在Y轴方向的负方向(图而下方向)上作相对移动。在第2次扫描期间内,当第1喷嘴118A进入与被喷出部18R相对应的区域内时,第1喷嘴118A向对应的被喷出部18R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更具体讲,当喷嘴118A进入与反射部26相对应的区域内时,喷嘴118A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
图11所示例中,在第2次扫描期间内,对各个被喷出部18R,2次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图11中用黑点示出了喷嘴118A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的位置,或者弹落位置BD。图11中用白点示出了第1次扫描期间内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的位置。
随后,阶段地移动承载器103的X座标,喷出装置100R相对于基体10A中的全部被喷出部18R,如上述喷出彩色滤光材料。
一边参照图12,一边着眼于1个被喷出部18R说明上述喷出方法。
图12是被喷出部18R的Y-Z截面图。即,图12中低面的左右方向是被喷出部18R的纵方向。如图12(a)所示,在第1次扫描期间内,向透过部28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如图12(b)所示,当彩色滤光材料111R弹落在透过部28中时,不仅是透过部28,而是彩色滤光材料111R扩展涂布,覆盖住位于透过部28与反射部26交界处的阶差。如图12(c)所示,在第2次扫描期间内,向大致与反射部26相对应的部分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这种情况是弹落的彩色滤光材料111R液滴,一部分重叠在透过部28上。随后,如图12(d)所示,由第1次扫描期间和第2次扫描期间喷出的彩色滤光材料111R,其中的溶剂进行气化,在被喷出部18R内形成彩色滤光材料111R的层。进一步将图12(d)的层干燥,形成滤光层111FR。
以上是利用喷出装置100R向被喷出部18R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的方法。以下对利用制造装置1制造彩色滤光片基板10的一连串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输送装置170,将由被喷出部18R、18G、18B形成的基体10A送到喷出装置100R的台架106上。这样,如图14(a)所示,喷出装置100R,从喷头114的喷出部127向所有被喷出部18R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R,形成彩色滤光材料111R层。喷出装置100G进行的彩色滤光材料111R喷出方法,是参照图10、图11和图12说明的方法。在基体10A的所有被喷出部18R中形成彩色滤光材料111R层后,输送装置170将基体10A送入干燥装置150R内。通过对被喷出部18R上的彩色滤光材料111R完全干燥,在被喷出部18R上得到滤光层111FR。
接着,输送装置170将基体10A送到喷出装置100G的台架106上。于是,如图14(b)所示,喷出装置100G,从喷头114的喷出部127向所有被喷出部18G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G,形成彩色滤光材料111G的层。喷出装置100G进行的彩色滤光材料111G喷出方法,是参照图10、图11和图12说明的方法。在基体10A的所有被喷出部18G上形成彩色滤光材料111G层后,输送装置170将基体10A送入干燥装置150G内。使被喷出部18G上的彩色滤光材料111G完全干燥,在被喷出部18G上得到滤光层111FG。
接着输送装置170,将基体10A送到喷出装置100B的台架106上。如图14(c)所示,喷出装置100B,由喷头114的喷出部127向所有被喷出部18B喷出彩色滤光材料111B,形成彩色滤光材料111B的层。喷出装置100B进行的彩色滤光材料111B喷出方法,是参照图10、图11、图12说明的方法。在基体10A的所有被喷出部18B上形成彩色滤光材料111B层后,输送装置170将基体10A送入干燥装置150B内。被喷出部18B上的彩色滤光材料111B完全干燥后,在被喷出部18B上得到滤光层111FB,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如图21(b)所示,透过部28形成椭圆形状。更详细讲,从平面看,透过部28是由一对直线和一对半圆形成的大致呈椭圆的形状(环带的形状),由于透过部28中,没有难以填充彩色滤光材料111R、111G、111B的角落部分,所以在透过部28的整个面上无缺陷地填充彩色滤光材料111R、111G、111B。因此,将彩色滤光材料111R、111G、111B干燥时,滤光层111FR、111FG、111FB会无间隙地覆盖住透过部28。
本实施例中,贮格围堰30对液体的彩色滤光材料111R、111G、111B呈疏液性。进而,黑色基质17对彩色滤光材料111R、111G、111B的疏液性,低于贮格围堰30对彩色滤光材料111R、111G、111B的疏液性。不用说,黑色基质17对液体状的彩色滤光材料111R、111G、111B呈现出亲液性。其理由是因为贮格围堰30中混入了氟系聚合物,而黑色基质17中不含有氟系聚合物的缘故。一般讲,含氟的树脂表面比不含氟的树脂表面,对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中所含的分散剂,呈现出更高的疏液性。而大多数不含氟的树脂,对上述液体状材料显示亲液性。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贮格围堰30呈现出相对高的疏液性,所以彩色滤光材料的液滴刚弹落在被喷出部18R、18G、18B内后,不会超越贮格围堰30而流到被喷出部18R、18G、18B之外,而完全落入黑色基质17的一方。
进而,由于形成所要求的显示疏液性层和显示亲液性层,所以不需要对黑色基质17和贮格围堰30进行疏液化或亲液化的表面改质过程。例如,不需要将四氟甲烷形成气体处理的等离子体处理或等离子体氧处理。
接着,输送装置将基体10A送入烘箱160内。随后,在烘箱160内对滤光层111FR、111FG、111FB进行再加热(二次烘干)。
接着,输送装置170将基体10A送到喷出装置100C的台架106上。喷出装置100C喷涂液体材料,以形成平坦化层34,覆盖住滤光层111FR、111FG、111FB、和贮格围堰30。在形成覆盖住滤光层111FR、111FG、111FB、和贮格围堰30的平坦化层34后,输送装置170将基体10A送入烘箱150C内,在烘箱150C内,待平坦化层34完全干燥后,再在固化装置165内对平坦化层34加热,使其完全固化。
接着,在平坦化层34上形成多个电极36,随后设置取向膜38A,覆盖住多个电极36和平坦化层34,如图14(d)所示,基体10A形成彩色滤光片基板10。
接着将彩色滤光片基板10与另行制作的相对向基板12贴合,使取向膜38A和取向膜38B相对向,其间夹持隔离空间,向取向膜间的空间内填充液晶材料。同样,设置偏光板20A、20B,设置光源部16,得到液晶显示装置11。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51的结构,除了将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11中的彩色滤光片基板10置换成彩色滤光片基板50之外,其他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11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图15中,对于与实施例1中说明的构成要件相同的构成要件付与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5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51,备有偏光板20A、偏光板20B、彩色滤光片基板50、相对向基板12、液晶层14、光源部16。液晶层14位于彩色滤光片基板50与光源部16之间。彩色滤光片基板50、液晶层14、和相对向基板12位于偏光板20A与偏光板20B之间。
彩色滤光片基板50包括具有透光性的基板72、树脂散射层71、反射部66、透过部68、外涂层65、多个滤光层211FR、211FG、211FB、黑色基质57、贮格围堰70、平坦化层74、多个电极36、和取向膜38A。本实施例中,基板72的位置是偏光板20A与反射部66和透过部68之间。
设置树脂散射层71,以覆盖住基板72。进而,反射部66和透过部68位于树脂散射层71上。反射部66和透过部68,都位于与多个滤光层211FR、211FG、211FB分别对应的区域内。本实施例中,反射部66和透过部68分别是铝膜及其开口部。
平面看透过部68的形状,如图21(b)所示,大致形成椭圆形状。更详细讲,透过部68是由一对直线和一对半圆形成的大致椭圆形状(环带形状)。环带形状最好是适于用黑色基质57形状规定的开口部57A的平面形状的形状,例如,开口部57A的平面形状最好是近似于正方形的形状,也可以是省去一对直线的圆形形状,还可以是由二对直线和二对圆弧形成的环带形状。
在树脂散射层71上设置无规则性的凹凸部分。由此,在树脂散射层71上形成反射部66的反射面上也形成无规则性的凹凸部分。由于反射面具有无规则性的凹凸部分,所以反射部66具有在任意方向上反射光的功能。
外涂层65位于反射部66上,外涂层65形成与反射部66相同形状的图案。设置外涂层65的目的之一是降低反射光的颜色纯度。
黑色基质57位于外涂层65的一部分上。黑色基质57具有多个开口部57A。具体讲,黑色基质57是具有多个规定形状的开口部57A的遮光部。另外,多个开口部57A分别位于基质状。各个开口部57A与像素区域G相对应的。黑色基质57是本发明的“第1层”之一例。
多个滤光层211FR、211FG、211FB分别对应的于3种颜色中的一种。具体讲,滤光层211FR是对应的红色的滤光层,滤光层211FG是对应的绿色的滤光层,滤光层211FB是对应的蓝色的滤光层。多个滤光层211FR、211FG、211FB分别位于多个开口部57A内。
在黑色基质57上形成有贮格围堰70。贮格围堰70的平面形状与黑色基质57的平面形状相同。如以下详细说明的那样,对于形成滤光层211FR、211FG、211FB用的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贮格围堰70的疏液性大于黑色基质17对彩色滤光材料的疏液性。贮格围堰70是本发明的“第2层”的一例。
平坦化层74位于以覆盖住多个滤光层211FR、211FG、211FB、和贮格围堰70。具体讲,平坦化层74覆盖住滤光层211FR、211FG、211FB、和贮格围堰70形成的阶差,以得到大致平坦的面。多个电极36位于平坦化层74上。多个电极36分别具有在Y轴向(图15(a)中垂直纸面的方向)上延伸的线条状形状,彼此平行。取向膜38A的位置是覆盖住多个电极36和平坦化层74,并在所定方向上实施摩擦处理。
如上述,反射部66和透过部68位于彩色滤光片基板50中,与滤光层211FR、211FG、211FB分别对应的。具有这种彩色滤光片基板50的液晶显示装置51具有以下功能。
利用背照光(光源部16)时,来自背照光的光线P在偏光板20A和基板72中传播后,通过透过部68。通过透过部68的光线,射入滤光层211FR、211FG、211FB,从滤光层211FR、211FG、211FB射出相对应的波长域的光线。来自滤光层211FR、211FG、211FB的光线(色光),在液晶层14和相对向基板12中传播,从偏光板20B射出。在偏光板20B的射出面,根据施加在电极36和电极42之间的电压,调制来自背照光的光线强度。
而利用外界光时,外界光等光线S,在偏光板20B、相对向基板12、和液晶层14中传播,并射入相对应的滤光层211FR、211FG、211FB中。这样,在滤光层211FR、211FG、211FB和外涂层65中传播的光线中,由反射部66反射的光线,再次在滤光层211FR、211FG、211FB中传播,并以对应的色光射出。各种色光再次在液晶层14和相对向基板12中传播,并从偏光板20B射出。在偏光板20B的射出面上,据施加在电极36和电极42之间的电压,调制着外界光等光线的强度。
根据上述构成,相对于黑色基质57,从第1侧射入的第1光线中,通过相对应的滤光层211FR、211FG、211FB的第1光线,由反射部66向第1侧反射。而关于黑色基质57,从第2侧射入的第2光线,通过透过部68相对应的滤光层211FR、211FG、211FB,在第1侧射出。另外,所谓关于黑色基质57的第1侧,是平坦化层74和液晶层14位于的侧。所谓关于黑色基质57的第2侧,是光源16位于的侧。
如此,液晶显示装置51可利用外界光显示图像,也能够利用来自背照光的光显示图像。具有这种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51称作半透过反射型的显示装置。
彩色滤光片基板50中的滤光层211FR、211FG、211FB,是利用喷墨装置等喷出装置,将彩色滤光材料喷出到黑色基质57的开口部57A内而涂布。
本实施例中,将设置滤光层211FR、211FG、211FB之前的彩色滤光片基板50,有时记作“基体50A”。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应设置滤光层211FR、211FG、211FB的区域,分别记作“被喷出部58R、58G、58B”。若根据这种记述,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基体50A中,由贮格围堰70、黑色基质57、外涂层65、和透过部68围成的凹部,分别与被喷出部58R、58G、58B相对应。
以下对制造液晶显示装置51的制造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在具有透光性的材料表面上,形成反射部66和反射部66的开口部,即透过部68。具体讲,如图16(a)所示,用旋转涂布法等,形成具有透光性的聚酰亚胺等树脂层,使之覆盖住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基板72整个面,之后,利用喷出法,向树脂层表面付与随意的凹凸部分。其结果得到树脂散射层71。树脂散射层71与本发明的具有透光性的”构件”相对应。接着利用溅射法等,在树脂散射层71上形成铝(Al)膜。如图16(b)所示,将上述Al膜形成图案,以形成与各个像素区域G相对应的反射部66和透过部68。形成图案后,残留在树脂散射层71上的Al膜是反射部66,除去Al膜的部分是透过部68。如此操作,在具有透光性的材料表面上形成反射部66和透过部68。
本实施例中,使透过部68位于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行的假想平面上时,如图21(b)所示,平面视透过部68的形状,大致形成为椭圆形状。更详细讲,将上述Al膜形成图案,使透过部68形成由一对直线和一对半圆形成的大致椭圆形状(环带形状)。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大致椭圆形状,不仅是椭圆形状,也包括环带形状或卵形形状。如前所述,X轴方向和Y轴方向是喷嘴118相对于被喷出部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向。
接着,如图16(c)所示,涂布外涂层,覆盖住反射部66和树脂散射层,并形成与反射部66形成相同的图案。结果在反射部66上得到外涂层65。
接着,覆盖住反射部66和透过部68,形成第1材料层。具体讲,如图16(d)所示,涂布3μm厚的分散了黑颜料的热固化型丙烯树脂(黑树脂)层,覆盖住外涂层65、和外涂层65间(即反射部66之间)露出的基板72。结果形成黑色树脂层57’。此处的黑色树脂57’是上述的“第1材料层”之一例。
进而,如图16(d)所示,涂布混有氟系聚合物的阴性型丙烯系化学增幅型的感光性抗蚀剂层,覆盖住黑树脂层57’的整个面。结果在黑色树脂层57’上得到抗蚀剂层70’。此处的抗蚀剂层70’是上述的“第2材料层”之一例。
接着将保护膜层70’和黑树脂层57’形成图案。具体讲,通过在与像素区域G的区域相对应的部位上具有遮光部分的光屏蔽层,向保护膜层70’照射光hv。同样,使用所定的蚀刻液进行蚀刻,除去未照射光hv的多个部分,即,与多个像素区域G相对应的多个部分的抗蚀剂层70’,和黑树脂层57’。由此,如图16(e)所示,在基板72上,同时得到具有为以后形成围绕滤光层形状的黑色基质57和贮格围堰70。即,得到与反射部66和透过部68相对应的开口部57A。
由黑色基质57、贮格围堰70、外涂层65、和透过部68规定的区域是被喷出部58R、58G、58B。另外,贮格围堰70具有透光性。而且,如前所述,黑色基质57是本发明的一例“第1层”,贮格围堰70是本发明的一例“第2层”。
如上述,通过形成位于基板72上的黑色基质57和位于黑色基质57上的贮格围堰70,可在基板50A上设置由黑色基质57和贮格围堰70分割的区域(即,被喷出部58R、58G、58B)。
形成被喷出部58R、58G、58B的基板50A,由输送装置170(图1)送到喷出装置100R的台架106上。这样,如图17(a)所示,喷出装置100R,由喷头114喷出彩色滤光材料211R,以在所有被喷出部58R中,形成彩色滤光材料211R层。喷出装置100R进行的彩色滤光材料211R喷出方法,是参照图10、图11、和图12说明的方法。在基体50A的所有被喷出部58R中形成彩色滤光材料211R层时,输送装置170使基体50A位于干燥装置150R内。然后,通过使被喷出部58R上的彩色滤光材料211R完全干燥,在被喷出部58R上得到滤光层211FR。
接着,输送装置170使基体50A位于喷出装置100G的台架106上。同样如图17(b)所示,喷出装置100G,由喷头114喷出彩色滤光材料211G,以在所有被喷出部58G上形成彩色滤光材料211G层。喷出装置100G进行的彩色滤光材料211G喷出方法,是参照图10、图11、和图12说明的方法。在基体50A的所有被喷出部58G上形成彩色滤光材料211G层时,输送装置170使基体50A位于干燥装置150G内。然后,通过使被喷出部58G上的彩色滤光材料211G完全干燥,在被喷出部58G上得到滤光层211FG。
接着,输送装置170使基体50A位于喷出装置100B的台架106上。这样,如图17(c)所示,喷出装置100B,由喷头114喷出彩色滤光材料211B,以在所有被喷出部58B中上形成彩色滤光材料211B层。喷出装置100B进行的彩色滤光材料211B喷出方法,是参照图10、图11、和图12说明的方法。在基体50A的所有被喷出部58B上形成彩色滤光材料211B层时,输送装置170使基体50A位于干燥装置150B内。然后,通过使被喷出部58B上的彩色滤光材料211B完全干燥,在被喷出部58B上得到滤光层211FB。
如上述,本实施例中,如图21(b)所示,透过部68大致形成椭圆形状。更详细讲,平面看透过部68是由一对直线和一对半圆形成的大致椭圆形状(环带形状),由于透过部68中,没有难以填充彩色滤光材料211R、211G、211B的角落部分,所以在透过部68中填充的彩色滤光材料211R、211G、211B整个面中,没有缺陷。因此,对彩色滤光材料211R、211G、211B进行干燥时,透过部68,由滤光层211FR、211FG、211FB无间隙地覆盖住。
本实施例中,对于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211R、211G、211B,贮格围堰70呈现疏液性。进而,黑色基质57对彩色滤光材料211R、211G、211B的疏液性,低于贮格围堰70对彩色滤光材料211R、211G、211B的疏液性。不用说,黑色基质57对于液体状的彩色滤光材料211R、211G、211B呈现出亲液性。其理由是因为贮格围堰70中混入了氟系聚合物,而黑色基质57中不含有氟系聚合物的缘故。一般讲,含氟树脂的表面比不含氟树脂的表面,对于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中所含的分散剂,呈现出更高的疏液性。另一方面,不含氟的树脂,多数对上述液体状材料显示亲液性。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贮格围堰70呈现出相对高的疏液性,所以弹落在被喷出部58R、58G、58B中的彩色滤光材料液滴,不会超越贮格围堰70而流到被喷出部58R、58G、58B之外,而完全流入黑色基质57之内。
进而,由于形成了所要求的显示疏液性层和显示亲液性层,所以不需要对黑色基质57和贮格围堰70进行疏液化或亲液化的表面改质过程。例如,不需要将四氟甲烷进行气体处理的等离子体处理或等离子体氧处理。
接着,输送装置170使基体50A位于烘箱160内。随后,用烘箱对滤光层211FR、211FG、211FB再次加热(二次烘烤)。
接着,输送装置170使基体50A位于喷出装置100C的台架106上。然后,喷出装置100C喷出液体状保护膜材料,以形成平坦化层74,覆盖住滤光层211FR、211FG、211FB、和贮格围堰70。
形成覆盖住滤光层211FR、211FG、211FB、和贮格围堰70的平坦化层后,输送装置170使基体50A位于烘箱150C内。然后,在烘箱150C内将平坦化层74完全干燥后,再在固化装置165内,对平坦化层74加热,使其完全固化。
接着,在平坦化层74上形成多个电极36,之后,设置取向膜38A,覆盖住多个电极36和平坦化层74,如图17(d)所示,基体50A形成彩色滤光片基板50。
接着,将彩色滤光片基板50与另行制作的相对向基板贴合,使取向膜38A和取向膜38B相对向,之间夹持着空间,向取向膜间的空间内填充液晶材料。同样设置偏光板20A、20B,并设置光源部16,得到液晶显示装置51。
[实施例3]
对具备上述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机器进行说明。
图18是移动电话机的一例立体图。如图18所示,移动电话机1000备有液晶显示部分1001。对于液晶显示部分1001可使用液晶显示装置11和液晶显示装置51中的任一种。
图19是手表型电子机器的一例立体图。如图19所示,手表主体1100备有液晶显示部1101。对于液晶显示部1101可以使用液晶显示装置11和液晶显示装置51中的任何一种。
图20是个人计算机等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立体图。在图20中示出,信息处理装置1200,适用了具有键盘等输入部分1202、信息处理装置本体1204、液晶显示部1206的液晶显示部。对于液晶显示部1206,可以适用液晶显示装置11和液晶显示装置51中的任何一种。
图18~图20所示的电子机器,由于具有适用了上述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部分,所以可实现具有反射模式或透过模式发色都很好的,辩认性优良的液晶显示部分的电子机器。
(实施例1~3的变形例)
(1)实施例1~3中,透过部28的形状和透过部68的形状,都是大致呈椭圆形状。然而透过部28的形状和透过部68的形状也可以是图21(a)所示的矩形。透过部28、68的形状,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按照向透过部28、68喷出材料、和向反射部26、66喷出材料,这样的顺序进行,则充分覆盖住由喷出液滴在透过部和反射部的交界处形成的阶差。但是,如果将大致椭圆形状的透过部与向透过部的喷出方法适当组合,覆盖阶差的准确性会更高。
(2)上述实施例1和2的彩色滤光片基板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然而,实施例1和2的滤光片基板也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以外的显示装置。本说明书中所说的“显示装置”是包括以下装置的术语,即,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具有含FED(场致发射显示)和SED(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释放电子元件的图像显示装置等。
由于显示装置不进行半透过反射型的显示,也能进一步提高颜色纯度,所以在各种显示装置中最好使用实施例1和2的彩色滤光片基板。

Claims (20)

1.一种彩色滤光片基板,是具备带有开口部的第1层、反射部、透过部、位于上述开口部,并覆盖住上述反射部和上述透过部的滤光层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过部是上述反射部中的开口部,并具有椭圆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射部的表面是光散射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基板,其具有透光性;
树脂层,其位于上述具有透光性的基板上,并具有凹凸面;
上述反射部与上述凹凸面相接形成得使上述反射部的表面形成光散射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层是黑色基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位于上述反射部上的外涂层,上述滤光层覆盖住上述外涂层和上述透过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位于上述第1层上的第2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射部的表面是光散射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基板,其具有透光性;
树脂层,其位于上述具有透光性的基板上,并具有凹凸面;
上述反射部与上述凹凸面相接形成得使上述反射部的表面形成光散射面。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层相对于上述滤光层的原料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的疏液性,高于上述第1层相对于上述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的疏液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层对上述液体状彩色滤光材料呈现亲液性。
11.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层是将上述第1层形成图案用的抗蚀剂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抗蚀剂层是含有氟系聚合物的抗蚀剂层。
13.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层是黑色基质。
14.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位于上述反射部上的外涂层,上述滤光层覆盖住上述外涂层和上述透过部。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
1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是具备发射光线的光源部、液晶层、位于上述光源部和上述液晶层之间的彩色滤光片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带开口部的第1层、反射部、透过部、和位于上述开口部,并覆盖住上述反射部和上述透过部的滤光层,
上述透过部是上述反射部中的开口部,并具有椭圆的形状。
18.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
19.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20.一种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步骤(A),在具有透光性的材料表面上形成作为反射部和上述反射部中开口部的透过部;
步骤(B),形成具有与上述反射部和上述透过部相对应的开口部的第1层;
步骤(C),向上述开口部的内侧涂布液体彩色滤光材料,以覆盖住上述反射部和上述透过部;和
步骤(D),通过将涂布的上述滤光材料进行干燥,形成滤光层,
其中,上述步骤(A)还包括将上述透过部形成椭圆形状的步骤。
CNB2004100588522A 2003-08-07 2004-08-02 彩色滤光片基板及其制法,以及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007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89082 2003-08-07
JP2003289082A JP2005055823A (ja) 2003-08-07 2003-08-07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4499A CN1624499A (zh) 2005-06-08
CN1310076C true CN1310076C (zh) 2007-04-11

Family

ID=34308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885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0076C (zh) 2003-08-07 2004-08-02 彩色滤光片基板及其制法,以及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277144B2 (zh)
JP (1) JP2005055823A (zh)
KR (2) KR100669933B1 (zh)
CN (1) CN1310076C (zh)
TW (1) TWI23713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3137A (zh) * 2011-03-18 2012-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标记装置、制造装置及标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53053B2 (ja) * 2003-08-28 2007-08-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吐出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JP4059175B2 (ja) * 2003-09-10 2008-03-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05084515A (ja) * 2003-09-10 2005-03-31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US20060044493A1 (en) * 2004-08-31 2006-03-02 Motorola, Inc. Highly readable display for widely varying lighting conditions
KR101236515B1 (ko) * 2006-04-14 2013-02-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컬러 필터 기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1086576B (zh) * 2006-06-05 2010-05-12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系统的基板结构与图像显示系统
JP2008251644A (ja) * 2007-03-29 2008-10-16 Sharp Corp 半導体発光装置
KR20130057310A (ko) * 2011-11-23 2013-05-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독취장치 및 화상독취방법
JP2019053202A (ja) * 2017-09-15 2019-04-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60307A (ja) * 1997-03-17 1998-09-29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2002287137A (ja) * 1990-03-23 2002-10-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43485B2 (ja) 1996-06-13 2006-11-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カラー表示装置、カラー液晶装置
JPH11194211A (ja) 1998-01-07 1999-07-21 Canon Inc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とその製造方法、該基板を用いた液晶素子
KR100661291B1 (ko) * 1999-06-14 2006-12-26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컬러필터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714044B2 (ja) 1999-07-15 2005-1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3965859B2 (ja) * 2000-03-15 2007-08-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EP1195625A4 (en) * 2000-04-17 2006-06-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REFLECTIVE PANEL, REFLECTING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OPTICAL ELEMENT, DISPLAY UNIT,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PANEL, AND INDULATING ELEMENT
JP2001324713A (ja) * 2000-05-15 2001-11-22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この液晶表示素子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3972354B2 (ja) * 2000-10-17 2007-09-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491156B2 (ja) 2001-01-22 2004-01-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JP3700611B2 (ja) * 2001-06-07 2005-09-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半透過反射型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952729B2 (ja) 2001-10-17 2007-08-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
JP3674581B2 (ja) * 2001-12-07 2005-07-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SG102064A1 (en) * 2001-12-25 2004-02-27 Toray Industries Color filt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color filter
KR100790357B1 (ko) * 2002-02-26 2008-01-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용 컬러필터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4004602A (ja) * 2002-03-25 2004-01-08 Citizen Watch Co Ltd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175300B2 (ja) * 2003-07-23 2008-1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7137A (ja) * 1990-03-23 2002-10-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JPH10260307A (ja) * 1997-03-17 1998-09-29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3137A (zh) * 2011-03-18 2012-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标记装置、制造装置及标记方法
CN102673137B (zh) * 2011-03-18 2015-11-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标记装置、制造装置及标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18179B1 (ko) 2007-05-15
TW200508668A (en) 2005-03-01
US20060274240A1 (en) 2006-12-07
KR100669933B1 (ko) 2007-01-16
KR20050016089A (ko) 2005-02-21
JP2005055823A (ja) 2005-03-03
US7277144B2 (en) 2007-10-02
US7295267B2 (en) 2007-11-13
CN1624499A (zh) 2005-06-08
KR20060107962A (ko) 2006-10-16
US20050062911A1 (en) 2005-03-24
TWI237131B (en) 2005-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4030C (zh) 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CN1234038C (zh)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272741C (zh) 滤色器制造方法和设备
CN1264678C (zh) 滤色片、液晶装置、和el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1201191C (zh) 液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N1639619A (zh) 光学元件、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323840C (zh) 取向膜的液滴喷出方法、电光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180295C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310076C (zh) 彩色滤光片基板及其制法,以及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
CN1236362C (zh) 材料去除方法、基体材料再生方法及显示器件制造方法
CN1365891A (zh) 材料的喷出装置和方法及滤色器等的制造装置和方法
CN1762707A (zh) 液滴喷出装置、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光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055375A (zh) 背光组件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N1239928C (zh) 滤色器基片与电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762708A (zh) 液滴喷出装置、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光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882802A (zh) 面光源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设备
CN1739970A (zh) 供应液体材料到基底上的方法、小滴喷射设备、电光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657289A (zh) 吐出装置及材料涂敷方法、滤色片基板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530227A (zh) 电光面板、电子仪器的制造方法及电光面板、电光装置和电子仪器
CN1755405A (zh) 微滴喷射设备、用基板制造面板的方法、图像显示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272174C (zh) 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液滴喷出装置及液滴喷出方法、设备及电子仪器
CN1278145C (zh) 滤色器及其制造方法、喷出方法、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285960C (zh)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284982C (zh) 彩色滤光片基板、液晶显示装置、电子仪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657287A (zh) 喷出装置、材料涂布方法、滤色片基板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1

Termination date: 201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