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0054C - 透镜镜筒及摄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镜筒及摄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0054C
CN1310054C CNB2004100963852A CN200410096385A CN1310054C CN 1310054 C CN1310054 C CN 1310054C CN B2004100963852 A CNB2004100963852 A CN B2004100963852A CN 200410096385 A CN200410096385 A CN 200410096385A CN 1310054 C CN1310054 C CN 131005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lens barrel
aforementioned
lens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963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21882A (zh
Inventor
矢野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621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18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005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005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摄像元件上对被摄物体的像进行成像的透镜镜筒,具有第1部件、用于保持前述第1部件的第2部件、安装于前述第2部件上并用于产生驱动前述第1部件的驱动力的第1电动机、安装于前述第2部件上并进行开闭驱动的光圈组件、安装于前述第2部件上并用于产生驱动前述光圈组件的驱动力的第2电动机、安装于前述第2部件上并用于将前述第1部件向光轴方向引导的导向部件。从前述第2部件的光轴方向看,当将通过从前述光轴向与摄像元件的4角相对应的位置呈放射状延伸的线所划分成的四个区域作为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第4区域的时候,将前述第1电动机的输出轴配置在第1区域,将前述第2电动机的输出轴配置在第2区域,将前述导向部件配置在第3区域。

Description

透镜镜筒及摄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摄像元件上对被摄物体的像进行成像的透镜镜筒,特别涉及装入透镜镜筒中的电动机等的配置。
背景技术
以往,按照摄影时所希望的透镜间隔而配置多个摄影透镜进行使用,并且以使透镜间隔、摄像面的间隔变窄的状态进行收容的可以改变镜筒全长的折叠镜筒,被较多地用于数码静物照相机。
镜筒全长的变化,是通过凸轮、螺旋体等的排送机构,以将镜筒进行适当地配置的形式进行设定的。另外,也可以通过分别驱动多个透镜群来构成焦点距离可变的缩放镜筒。
图11及图12,是包含以往的透镜镜筒的光轴方向的剖面图,图11表示不摄影时的透镜镜筒的状态,镜筒收容于照相机主体的收容区域内。图12表示摄影时的透镜镜筒的状态,镜筒被从该收容区域向摄影区域驱动。
在这些图中,101是摄像元件。摄像元件101是CCD,101a是摄像面,101b是防护玻璃。102是用于保持摄像元件101、构成后述的透镜镜筒的各部件的CCD安装底板。103是利用水晶的双折射效果,防止发生亮度干涉条纹和伪色(false color)的光学LPF(低通滤波器)。104是构成透镜镜筒的光学系统的第1透镜组件。105是同样的第2透镜组件,106是第3光学组件。
107是固定于CCD安装底板102上并呈大致圆筒形状的固定筒。108是同样呈圆筒形状的凸轮筒,在外周面形成有作为凸轮从动机构的突起。在固定筒107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凸轮,并与凸轮筒108的凸轮从动机构108a相卡合。凸轮筒108,若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被施加旋转力,则按照固定筒107的凸轮轨迹,一边绕光轴旋转一边在光轴方向进退移动。
109是能够旋转地卡合于凸轮筒108的内周面上的直行筒。109a是用于防止直行筒109从凸轮筒108脱落的爪形部。109b是从直行筒109向半径方向延伸的突起。107a是以向光轴方向延伸的形式形成于固定筒107的内周面上的直行槽部。直行筒109,通过突起109b及直行槽部107a的卡合作用,与凸轮筒108的旋转动作相对应,不绕光轴旋转地在光轴方向进退移动。
110是用于保持第1透镜组件104的第1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0a是固定于第1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0上的第1凸轮从动机构。第1凸轮从动机构110a,按照形成于凸轮筒108的内周面上的第1凸轮的凸轮轨迹进行移动。111是用于保持第2透镜组件105的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在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1中,设置有与第1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0一样地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2凸轮从动机构,并沿形成于凸轮筒108的内周面的第2凸轮的轨迹进行移动。
此外,在直行筒109上形成有向光轴方向延伸的开口部,由于该开口部相对于第1凸轮从动机构进行卡合,所以第1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0,被限制为进行直行运动,并与凸轮筒108的旋转动作相对应地沿凸轮筒108的内侧的第1凸轮不旋转地在光轴方向进行移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第1及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0、111从收容区域向摄影区域移动。
112是用于保持第3透镜组件106的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第3透镜组件106是用于聚焦的透镜组件,通过在光轴方向移动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2,能够完成聚焦动作。
113是能够沿光轴移动地支承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2的导向棒,
并固定于CCD安装底板102上。114a是螺杆,从电动机114接受驱动力并进行旋转。115a是导向棒113的轴承,115b是承受螺杆的前端的轴承部件。115a、115b都固定于摄像元件安装底板102上。在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2上以不能旋转的状态支承有与螺杆114a相卡合的螺母,由此,通过电动机114,使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2向光轴方向进行移动,能够进行对焦动作。
在这样的具有收容有透镜镜筒的收容区域的摄像装置中,特别要求携带性、收容性,具体地说就是,有必要使透镜镜筒在径向小型化,并尽量较短地设定折叠状态的透镜镜筒的全长。
因此,在折叠状态下,如图11所示,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1以进入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2的可动范围的状态进行收容。在这样的结构中,为了避免与能够移动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2的各部件即导向棒113、螺杆114a,及其轴承115a、115b相干涉(重复),必须在第2透镜保持镜筒111的一部分上设置开口部。
图13是从正面观察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1的图。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1,若从正面观察,为了避免与螺杆114a的轴承115b、导向棒113的轴承115a及用于抑制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2绕导向棒113周围旋转的旋转阻止棒的轴承(未图示)相干涉(重复),在其周边部的3个位置上设置有开口部。
但是,由于对于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1,开口部所占的区域的比例较大,所以由于强度不足,会导致透镜的保持不稳定,光学性能低下的问题,同时,还有可能引起漏光。
在此,所谓的漏光,是指摄影光束以外的光进入摄像元件的现象。在以往的透镜镜筒的情况下,相对于第1透镜组件104以规定的角度进行入射的光线反射到直行筒109的内周面上,然后不经过第2透镜组件105地入射到摄像元件101上。但是,由于在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1上具有较大的开口部,所以不能够防止这样的漏光,妨碍了透镜镜筒的小型化。
另一方面,若在具有开口部的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1上,设置肋部以提高强度,则将导致透镜镜筒的大型化。因此,在折叠状态下,使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1进入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2的可动范围,失去了本来的为了实现透镜镜筒的小型化的设计意图。
另外,如果为了避免与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1的重复而配置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12的构成部件,则有可能造成透镜镜筒在径向的大型化。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镜筒内部的各部件的最合适的配置,其目的之一就是实现镜筒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透镜镜筒的一种情况,即在摄像单元上对被摄物体的像进行成像的透镜镜筒,具有,第1部件、第2部件、第1电动机、光圈组件、第2电动机、导向部件。在此,第1部件能够在光轴方向进退移动,并保持第1透镜组件;第2部件在保持第2透镜组件的同时保持第1部件。光圈组件,安装于第2部件上,并进行开闭驱动。第1电动机,安装于第2部件上,并产生用于驱动第1部件的驱动力;第2电动机安装于第2部件上,并产生用于驱动光圈组件的驱动力。导向部件,安装于第2部件上,并将第1部件向光轴方向引导。从第2部件的光轴方向看,当通过从前述光轴向与摄像元件的4角相对应的位置呈放射状延伸的线将第2部件划分成四个区域,并将这四个区域作为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第4区域的时候,将第1电动机的输出轴配置在第1区域,将第2电动机的输出轴配置在第2区域,将导向部件配置在第3区域。
本发明的摄影装置具有上述的透镜镜筒。
下面,根据参照图纸而进行的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透镜镜筒及摄影装置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折叠状态的包含透镜镜筒的光轴方向的剖面图。
图2是摄影状态的包含透镜镜筒的光轴方向的剖面图。
图3是第2镜筒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聚焦组件的透视立体图。
图5是快门驱动源和快门叶片的立体图。
图6是处于关闭状态的快门组件的立体图。
图7是被驱动到开位置的光圈机构的结构图。
图8是被驱动到闭位置的光圈机构的结构图。
图9是用于修正摄像面的倾斜的修正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在光轴方向在第2镜筒上安装步进电动机等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在折叠状态下,包含透镜镜筒的光轴方向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在摄影状态下,包含透镜镜筒的光轴方向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以往的第2镜筒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折叠状态的透镜镜筒的光轴方向的剖面图,图2是摄影状态的透镜镜筒的光轴方向的剖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光学系统,由作为补偿透镜的第1透镜组件1、作为变换(variator)透镜的第2透镜组件2、作为聚焦透镜的第3透镜组件3及作为固定的中继透镜的第4透镜组件构成。
5是用于支承例如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6的支承板。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CCD作为摄像元件6。
7是用于防止发生亮度干涉条纹和伪色的光学低通滤波器(以下称“光学LPF”),配置在比摄像元件6更靠近物体一侧。8是圆筒状的外壳镜筒,相对于支承板5通过未图示的小螺钉进行连接。
9是与形成于驱动筒10的外周面的齿轮10a相卡合、并将未图示的电动机的旋转力向驱动筒10传达的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外壳镜筒8及支承板5上。
驱动筒10构成为圆筒形状,在其内周面的圆周方向的3个位置上形成有沿着光轴方向延伸的直行槽部10b。
在驱动筒10的内侧,收容有固定于外壳镜筒8及支承板5上的固定筒11,在该固定筒11上,在圆周方向倾斜地延伸地形成有贯通孔11b,该贯通孔11b用于使形成于后述移动凸轮筒12的外周面上的驱动凸轮销12b通过。另外,在固定筒11上,形成有在圆周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凸轮槽部11a,在该凸轮槽部11a上,卡合有设置于后述移动凸轮筒12的外周面上的凸轮从动件销12a。
在移动凸轮筒12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在圆周方向倾斜地延伸的槽部12c,在该槽部12c上卡合有形成于后述直行筒13的外周面上的突起部13a。
在直行筒13外周面的光轴方向后端部,在圆周方向的3个位置等间隔地设置有突起部13b,这些突起部13b卡合于形成于固定筒11的内周面并沿光轴方向延伸的直行槽部11c。
根据上述的结构,若驱动筒10接受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并开始进行绕着光轴旋转的动作,则移动凸轮筒12,通过驱动凸轮销12b及直行槽部10b的卡合作用将绕着光轴旋转,同时,通过凸轮从动件销12a及凸轮槽部11a的卡合作用将在光轴方向进退移动。
另外,由于突起部13a和突起部13b分别卡合于形成于移动凸轮筒12的槽部12c和形成于固定筒11的直行槽部11c,所以通过移动凸轮筒12开始旋转动作,直行筒13不绕光轴旋转地在光轴方向进退移动。
下面,对各个透镜组件保持镜筒进行说明。
在保持第2透镜组件2的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4的外圆周部,在圆周方向的3个位置等间隔地设置有凸轮从动件销14a,这些凸轮从动件销14a贯通形成于直行筒13的贯通孔部13c,并与移动凸轮筒12的槽部12d相卡合。
另外,在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4中,嵌入有与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4一同构成第2镜筒18(图1、2的用虚线包围的区域)的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快门组件16及光圈组件17,这些部件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在直行筒13的内侧,收容有第1凸轮筒19,在该第1凸轮筒19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前端部为锥状的从动件销19a和驱动销19b。从动件销19a卡合于形成于直行筒13的内周面并在圆周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圆锥凸轮13c上;驱动销19b贯穿通过形成于直行筒13上的贯通孔部13d,并卡合于移动凸轮筒12的直行槽部12e。
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使移动凸轮筒12开始旋转动作,第1凸轮筒19,一边沿圆锥凸轮13c绕光轴旋转一边在光轴方向进退运动。
另外,在第1凸轮筒19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在圆周方向倾斜地延伸的3个圆锥凸轮19d,这些圆锥凸轮19d,同形状、同间隔地配置,并与设置于第1透镜组件保持镜筒20的外圆周部的3个从动件销20a相卡合。另外,在第1透镜组件保持镜筒20上形成有未图示的直行槽部,通过使固定于第1凸轮筒19的光轴方向后端部的旋转止动棒轮21的旋转防止部21a卡合于该直行槽部,来防止第1透镜组件保持镜筒20绕光轴旋转。
因此,通过第1凸轮筒19一边绕光轴旋转一边开始在光轴方向移动,第1透镜组件保持镜筒20,通过旋转防止部21a防止绕光轴旋转,同时,沿圆锥凸轮19d的凸轮轨迹在光轴方向上进退。
下面,对上述第2镜筒18进行说明。图3是第2镜筒18的分解立体图。
对于包含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的聚焦组件30,说明其结构和用于进行聚焦动作的透镜驱动机构。图4是第2透镜18的聚焦组件部分的立体图。
31是固定于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4上的步进电动机,步进电动机31的驱动力按照齿轮31a→齿轮32→齿轮33→齿轮34a的顺序进行传递。在齿轮34a上,固定有与齿轮34a一体地旋转的螺杆34b。
35是不能旋转地固定于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上的螺母,在该螺母35中插入有螺杆34b。
36是固定于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4上,用于支承导向轴37及螺杆34b的第3帽。
根据上述的结构,步进电动机31的驱动力,按照齿轮31a→齿轮32→齿轮33→齿轮34a→螺杆34b的顺序进行传递,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在光轴方向进退移动。
38是使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向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4倾斜的螺旋弹簧,通过螺旋弹簧34的弹力防止螺杆34b摆动,使稳定的驱动成为可能。
另外,由于只用导向轴37的导向来稳定地驱动聚焦透镜3比较困难,所以在从导向轴37离开的位置上配置有辅助导向轴14b,以使聚焦透镜3的稳定的驱动成为可能。
39是固定于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4上的光电断路器(以下称为[PI]),具有未图示的发光元件和感光元件。
在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上,设置有用于遮住从PI39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遮光板,在通过遮光板遮光时的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的位置为初始位置。此外,由于通过步进电动机30的步进驱动进行的1步左右的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的移动量事先已知,所以通过计算输入的步数可以得知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的位置。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是与步进电机31、PI39相连结的导线经由弹性基板与设置于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的外部的电源相连接。
下面,说明快门组件16的动作。
图5表示在快门的驱动源40上安装有快门叶片46、47的状态。此外,在同图中,快门叶片46、47处于打开状态。
41是卷绕安装于绕线管上的线圈,通过给线圈41通电而产生的磁束,经由轭铁42对与臂44a一体地形成的磁铁44产生使其向箭头A方向旋转的力。
快门盖43,具有从磁铁44向图中下侧延伸的能够旋转地支承未图示的轴的未图示的孔部,该快门盖43用于保持线圈41、轭铁42、磁铁44、臂44a及快门底板45。
在形成于快门底板45上的开口部45a上插入有臂44a,该开口部45a的臂44a的旋转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比臂44a的径向长度稍长。
因此,臂44a通过与开口部45a的两端面相接触,来限制磁铁44的旋转范围。
另外,臂44a贯穿通过设置于2个快门叶片46、47上的开口部46a、47a,如上述,若向线圈41通电并开始臂44a的旋转动作,则快门叶片46、47分别以开口部46b、47b为旋转中心开始旋转动作。
此时,磁铁44的极性相对于轭铁42在磁铁的吸引力的作用地点停止。因此,在停止向线圈41通电后,也能保持该状态。
另外,在快门顶板48上,形成有开口部48a,通过在该开口部48a中插入臂44a并安装快门顶板48,来防止快门叶片46、47的脱落。
下面,用图7及图8对光圈组件17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在此,图7表示处于开状态的光圈组件的结构,图8表示处于闭状态的光圈组件的结构。在构成光圈组件17的光圈叶片53、54、55、56、57、58上分别形成有凸轮槽部53a、54a、55a、56a、57a、58a,在这些凸轮槽部53a~58a上面分别卡合有形成于光圈驱动轮52的上表面的凸轮销52b、52c、52d、52e、52f、52g。
在固定于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4的被摄物体一侧的表面上的光圈底板50上,设置有突起部50b、50c、50d、50e、50f、50g,这些突起部50b~50g通过卡合于形成于各光圈叶片上的槽部53b、53c、53d、53e、53f、53g,来能够旋转地支撑各光圈叶片。
另外,在光圈底板50上,固定有光圈驱动用步进电动机51,步进电动机51的输出轴贯穿通过形成于光圈底板50上的扇形四方形状的贯通孔部50a,在输出轴的前端部安装有齿轮51a。齿轮51a,与形成于光圈驱动轮52的外圆周部的扇形四方形状的齿轮52a相啮合。
若驱动步进电动机51,则齿轮51a的旋转力向齿轮52a传达,于是光圈驱动轮52,沿以圆状形成于光圈底板50上的凹部50h的内周开始旋转动作。
在此,形成于光圈驱动轮52上的齿轮52a的旋转方向的移动量,设定为比贯通孔部50a大,并通过齿轮52a的两端与贯通孔部50a的两端面相接触,来限制光圈驱动轮52的旋转范围。
若光圈驱动轮52开始旋转动作,则各个光圈叶片53~58分别与凸轮槽部53a~58a的凸轮轨迹相对应得进行移动,由此由这些光圈叶片53~58形成的光圈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发生变化。
下面,对摄像面倾斜修正机构进行说明。由于构成光学系统的各透镜的偏心、倾斜及透镜保持部件的偏心、倾斜等,所以做出以设计的中心位置为中心的光学系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当光学系统偏离设计的光学中心时,有时会出现被摄物体的成像面和封装面(packagesurface)未必相对于光轴垂直的情况。
即,会有摄像面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情况。另外,由于有时摄像面和封装面未必平行而是处于倾斜状态,所以若以CCD的封装为基准进行安装,则上述的倾斜有可能对光学系统造成影响。
由于这两个主要的原因,所以即使焦点对在摄像面的中心上,也会有在穿过中心的摄像面上的2个点上焦点偏向逆方向的情况。因此,为了在整个摄像面上尽量对上焦点,所以有必要同时修正像面的倾倒和CCD的倾斜。
图9是摄像面倾斜补偿机构的分解立体图。CCD6,在其内部具有摄像面,通过将其粘着在CCD保持板60上进行固定。
形成于CCD底板5上的销部5b,具有微小的晃动地卡合于形成于CCD保持板60上的孔部60a上,并限制与光轴垂直相交的平面上的像面的位置。
63是用于阻止垃圾等进入CCD面的橡胶,64是用于遮断摄影光束以外的光的CCD罩片。
在CCD底板5中的相对于CCD6的接触面一侧,在3个位置上形成有孔部5c,在这些孔部5c上分别以加压状态插入有调整弹簧61。
调节弹簧61通过CCD底板5和CCD保持板60进行夹持,CCD保持板60接受被加压的调节弹簧61的弹力,被从CCD底板5向光轴方向推离。
调整螺钉62a、62b、62c分别与形成于CCD底板5上的相对应的3个孔部5c相连结,将通过调整弹簧61向光轴方向弹压的CCD保持板60向CCD底板5推压。然后,通过旋转3根调整螺钉62a、62b、62c,消除摄像面的相对于光轴的倾斜。
下面,对透镜镜筒内的最合适的部件配置进行说明,该部件配置用于将折叠时的透镜镜筒向光轴方向及径向进行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轴方向进行移动的第1透镜组件、第2透镜组件及第3透镜组件中,用于保持配置于最靠摄像面一侧的第3透镜组件3的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被装入到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4中。由此,由于在折叠时能够使透镜镜筒作为整体向摄像面一侧退避,所以能够将透镜镜筒的整个长度在光轴方向进行小型化。
下面,用图10对步进电动机31、51、导向轴37及辅助导向轴14b和CCD6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在此,图10是从光轴方向观察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4的图,在中心部对摄像元件6进行投影。
为了使摄影光束到达CCD6,最好在与CCD6的有效摄像面6a、光学LPF7及第4透镜组件相对应的区域的外侧配置步进电动机31、51、导向轴37及辅助导向轴14b,但是由于步进电动机31、51不论在面积上还是在体积上都较大,所以由于安装位置,有可能在径向导致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4的大型化。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4通过放射状的线分割成安装区域81、安装区域82、安装区域83及安装区域84四个部分,在各区域上以如下的方式配置上述部件,前述放射状的线从光轴71通过与CCD6的4个角相对应的位置。
即,在安装区域81上,配置有作为第3透镜组件3(聚焦透镜)的驱动源的步进电动机31的输出轴,在第2安装区域82上配置有用于在光轴方向引导第3透镜组件3的导向轴37,在第3安装区域83上配置有作为光圈叶片53~58的驱动源的步进电动机51的输出轴,在第4安装区域84上配置有在光轴方向引导第3透镜组件3的辅助导向轴14b。另外,在安装区域81上配置有齿轮31a及齿轮32,同时,在安装区域82上配置有齿轮33及螺杆34a。
由此,由于能够有效利用形成于第2透镜组件保持透镜14上的空间,所以能够在径向对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4进行小型化。
此外,在如果从第3透镜组件3到导向轴37的距离变长产生晃动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第3透镜组件3的相对于光轴71的倾斜变大、光学性能受损的情况。因此,为了使光轴71和导向轴37的轴间距离不变大,最好在CCD6的长边所投影的安装区域82内配置导向轴37。
如图10所示,CCD6的投影图为矩形。因此,CCD6的长边部分所投影的安装区域82、84的面积,比短边部分所投影的安装区域81、83的面积,即配置部件的空间更大。
另外,如图1所示,在折叠状态下,导向轴37及辅助导向轴14配置在包含摄像元件6的斜线部分A的区域的外侧。由此,由于能够将导向轴37及辅助导向轴14b偏向照相机的背面一侧地配置,所以能够实现透镜镜筒的整个长度在光轴方向的小型化。
此外,如果能够使导向轴37偏向照相机的背面一侧,则与此相对应地能够较长地设定导向轴37的长度。由此,能够减少由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和轴部的嵌合晃动所造成的第3透镜组件3的倾倒,并且能够使像的摇动较少地实现高精度的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的驱动。
如果步进电动机31和导向轴37的距离过近,则为了避免与步进电动机31的干涉,将会导致用于保持作为聚焦透镜的第3透镜组件3的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的构造大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将步进电动机31配置在安装区域81上,同时,在与该安装区域81相邻的安装区域82上配置有导向轴37。由此,为了不发生上述干涉,可以将步进电动机31和导向轴37留有一定间隔地进行配置,因此能够实现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5的小型化。
另外,在导向轴37的周边区域内,必须配置螺杆34b、螺旋弹簧38及用于安装这些部件的安装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导向轴37配置在面积较大的安装区域82中,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第2镜筒18内的空间,同时,在径向能够实现第2透镜组件保持镜筒14的小型化。
此外,对于辅助导向轴14b,由于可以将其尺寸设定为比导向轴37小,所以能够减小深入第2镜筒18内的量。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导向轴37及辅助导向轴14b分别配置在安装区域82及与此相对称的安装区域84中,同时,将辅助导向轴14b和快门驱动源40在光轴方向上,以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由此,能够保持导向轴37和辅助导向轴14b间的距离,并能够实现稳定的聚焦驱动,同时能够在光轴方向实现透镜镜筒的小型化。
另外,在第2镜筒18中,为了避免漏光,从摄像面上看,还是像现有的例子那样开口部少些较好。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包含第3透镜组件保持镜筒并进行焦点调节的聚焦组件30的各部件搭载在第2镜筒18中,由聚焦组件30的构成部件来消除第2镜筒18的切去部分。另外,由于不是将聚焦组件30安装到CCD底板5上的结构,所以能够减小装入透镜镜筒的面积。

Claims (3)

1.一种在摄像元件上对被摄物体的像进行成像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部件,该第1部件保持第1透镜组件,并能够在光轴方向进退移动;
第2部件,该第2部件在保持第2透镜组件的同时保持前述第1部件;
第1电动机,该第1电动机安装于前述第2部件上,并产生用于驱动前述第1部件的驱动力;
光圈组件,该光圈组件安装于第2部件上,并被开闭驱动;
第2电动机,该第2电动机安装于第2部件上,并产生用于驱动光圈组件的驱动力;
导向部件,该导向部件安装于第2部件上,并将第1部件向光轴方向引导,
从前述第2部件的光轴方向看,当将通过从前述光轴向与前述摄像元件的4角相对应的位置呈放射状延伸的线所划分成的四个区域作为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第4区域的时候,
将前述第1电动机的输出轴配置在第1区域,将第2电动机的输出轴配置在第2区域,将导向部件配置在第3区域,
前述第1区域和前述第3区域相邻,在前述第1区域及前述第3区域上配置有用于向传动轴传动由前述第1电动机产生的驱动力的传动机构,前述传动轴用于驱动配置在前述第3区域的前述第1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光轴方向上辅助引导前述第1部件的辅助导向部件,及用于产生开闭驱动安装于前述第2部件上的快门部件的驱动力的第3电动机中的至少一个,配置在前述第4区域中。
3.一种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
CNB2004100963852A 2003-11-25 2004-11-25 透镜镜筒及摄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005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94267/2003 2003-11-25
JP2003394267A JP4587437B2 (ja) 2003-11-25 2003-11-25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1882A CN1621882A (zh) 2005-06-01
CN1310054C true CN1310054C (zh) 2007-04-11

Family

ID=34674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638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0054C (zh) 2003-11-25 2004-11-25 透镜镜筒及摄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016123B2 (zh)
JP (1) JP4587437B2 (zh)
CN (1) CN131005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55085A1 (ja) * 2005-11-11 2007-05-18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ユニット
JP4971709B2 (ja) * 2006-07-19 2012-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044209B2 (ja) * 2006-12-28 2012-10-10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857293B2 (ja) * 2007-03-15 2012-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移動装置
US7460313B1 (en) * 2007-05-22 2008-12-02 Av Tech Corporation Zoom lens structure
US8117936B2 (en) * 2007-11-09 2012-02-21 Hoya Corporation Gear support structure
JP5430071B2 (ja) * 2008-03-11 2014-0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の保持機構および撮像装置
US8049979B2 (en) * 2008-09-08 2011-11-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device
JP5398416B2 (ja) * 2009-08-17 201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KR20110054308A (ko) * 2009-11-17 2011-05-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줌렌즈 조립체
KR101591954B1 (ko) * 2009-12-21 2016-02-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
JP5915038B2 (ja) * 2011-09-06 2016-05-11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アセンブリ、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832264B2 (ja) * 2011-12-08 2015-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交換レンズ
JP6685041B2 (ja) * 2015-12-24 2020-04-22 カムイ・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ゴースト低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ゴースト低減方法、ならびに撮像光学系
US11181715B2 (en) 2016-06-10 2021-11-23 Nikon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an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JP7023674B2 (ja) * 2017-11-06 2022-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CN108391104A (zh) * 2018-01-31 2018-08-10 翟文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智能家居的多媒体设备
JP7005397B2 (ja) * 2018-03-14 2022-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回転操作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1980A (ja) * 1992-12-29 1994-07-22 Canon Inc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H08184744A (ja) * 1994-12-28 1996-07-16 Copal Co Ltd カメラ用位置決め装置
JPH09230226A (ja) * 1996-02-23 1997-09-05 Canon Inc 光学装置
CN1447181A (zh) * 2002-03-15 2003-10-08 三星泰科株式会社 照相机电子快门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1327A (en) * 1987-01-12 1989-06-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system
US5146260A (en) * 1989-11-14 1992-09-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barrel
JP2775521B2 (ja) * 1990-11-09 1998-07-16 コニカ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鏡胴
US5455650A (en) * 1991-03-11 1995-10-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hotographic converter
JPH0843706A (ja) * 1994-07-29 1996-02-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付カメラ
JPH09145976A (ja) * 1995-11-20 1997-06-0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鏡筒
US6040677A (en) * 1997-02-10 2000-03-21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driving stepper motor of camera
JP3450762B2 (ja) * 1998-10-22 2003-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JP3709151B2 (ja) * 2001-03-22 2005-10-19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3496665B2 (ja) * 2001-08-01 2004-02-16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鏡胴
JP3787298B2 (ja) * 2001-10-31 2006-06-21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3573127B2 (ja) * 2001-12-14 2004-10-06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JP2003295031A (ja) * 2002-03-29 2003-10-15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1980A (ja) * 1992-12-29 1994-07-22 Canon Inc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H08184744A (ja) * 1994-12-28 1996-07-16 Copal Co Ltd カメラ用位置決め装置
JPH09230226A (ja) * 1996-02-23 1997-09-05 Canon Inc 光学装置
CN1447181A (zh) * 2002-03-15 2003-10-08 三星泰科株式会社 照相机电子快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87437B2 (ja) 2010-11-24
JP2005156853A (ja) 2005-06-16
CN1621882A (zh) 2005-06-01
US7016123B2 (en) 2006-03-21
US20050134976A1 (en) 2005-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0054C (zh) 透镜镜筒及摄影装置
CN1275064C (zh) 透镜镜筒和摄像装置
CN100350289C (zh) 照相机组件的镜头定位设备
CN1265224C (zh) 透镜镜筒
CN1033877C (zh) 光扫描装置
CN1797058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组件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1051108A (zh) 透镜镜筒和成像装置
CN1277139C (zh) 照相机变焦距透镜系统
CN1721968A (zh) 光量调节装置、摄像装置、及光学装置
CN1781048A (zh) 伸缩透镜筒
CN1637574A (zh) 摄像装置
CN1790151A (zh) 具有光学图像稳定器的成像装置
CN1862359A (zh) 照相机模块用的自动聚焦控制装置
CN1538234A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带有摄象机的携带机器
CN101051112A (zh) 变倍光学系统
CN1893789A (zh) 成像装置的柔性印刷线路板装置
CN1949073A (zh) 摄像装置
CN1806204A (zh) 数字相机系统
CN1690830A (zh) 可变光圈装置、光圈驱动装置和控制方法及摄像机单元
CN1661410A (zh) 光学模块以及照相机模块
CN215867303U (zh) 一种调焦镜头结构及投影仪
CN100338524C (zh) 透镜装置、照相机和摄影系统
CN1798994A (zh) 成像装置、具有它的移动终端及该成像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704789A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拍摄装置
CN1869755A (zh) 透镜装置和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1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