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2210C - 盘式制动器 - Google Patents
盘式制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02210C CN1302210C CNB03155329XA CN03155329A CN1302210C CN 1302210 C CN1302210 C CN 1302210C CN B03155329X A CNB03155329X A CN B03155329XA CN 03155329 A CN03155329 A CN 03155329A CN 1302210 C CN1302210 C CN 130221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slipper
- slipper
- described brake
- brake
- disc r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盘式制动器,其用于两轮摩托车等防止制动声音发生。在该盘式制动器中,由于制动块销(24)上悬挂的制动块(22)的上端由盖状弹簧(12)按压在转入侧制动块承受面(8a)上,其下端由盖状弹簧(12)按压在转出侧制动块承受面(33b)上,所以由盖状弹簧(12)按压制动块(22)的方向,通过与在制动时制动块(22)和圆盘转子D的摩擦力而产生的移动方向为相反方向,所以在开始制动时(缓减速时)可以把制动块处于稳定状态,控制制动声音,可使发出的声音在最小限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汽车等制动的盘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两轮摩托车等的盘式制动器,具有制动钳本体,其通过跨过圆盘转子的桥部连接夹着圆盘转子相对设置的一对缸体部而形成。在该制动钳本体的桥部所设置的开口部内,在圆盘转子轴方向延伸架设的制动块销上可滑动地悬挂支承着一对制动块,在所述开口部内组装向圆盘转子半径方向内侧按压各制动块且覆盖该开口部的盖状弹簧,通过推进装在所述制动钳本体的各缸体部的活塞使所述一对摩擦块向圆盘转子的两面压接。
在这样的盘式制动器中,为产生制动力在制动钳本体设置在圆盘的转入侧和转出侧与制动块触接的转矩承受面。
但是由于要允许制动块和制动钳本体的热膨胀且保证制动块的互换性在转入侧和转出侧的转矩承受面和制动块之间要留有间隙。
由于存在这个间隙,制动块以制动块销为中心可以转动而呈不稳定状态,在制动时,由于该不稳定状态的原因,会发生制动声音或在制动块与转矩承受面接触时会发出声音。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作用以制动块销为中心的转动力,预先使转矩承受面和制动块相接触的方案。
(如专利文献1)特开2002-2767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的盘式制动器中,由于用盖状弹簧按压在制动块转出侧的径向外侧的肩部,以制动块销为中心的转动力作用在逆时针方向。这样,相对位于制动块两侧的转矩承受面,在制动块转入侧与径向内侧触接,并且在制动块转出侧与径向外侧触接,这样,在制动块转出侧的径向内侧产生与转矩承受面形成的间隙。
这样,盖状弹簧把制动块向转出侧按压时,由按压方向与在制动时制动块和圆盘转子的摩擦力而产生的移动方向为同方向,所以在开始制动时(缓减速时)盖状弹簧不能限制制动块转出侧的在径向内侧的移动,形成制动块容易振动的不稳定状态,有可能产生制动声响。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出,其解决主要的问题是提供努力抑制制动声响的盘式制动器。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盘式制动器具有制动钳本体。该制动钳本体具有夹着圆盘转子相对设置的一对按压装置,在该制动钳本体上向圆盘转子轴方向延伸架设的一个制动块销上隔着圆盘转子而可滑动地穿通悬挂支承着一对制动块,设有转入侧转矩承受面,其设置在所述制动钳本体上,与所述制动块的转出侧触接的转出侧转矩承受面和与所述制动块的转入侧触接,把设在所述制动块上并被所述制动块销穿通的通孔制成允许所述制动块向圆盘转子的圆周方向移动的形状,所述制动块在所述通孔的圆盘转子径向内侧在转入侧和转出侧分别具有肩部,所述转入侧肩部,相对在所述制动块的圆周方向的中心线,面向径向外方形成离开的斜面,设置有与所述制动块销卡合并将所述制动块向圆盘转子的径向内侧按压的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具有:卡合部,使该弹性装置绕所述制动块销转动而与所述制动块销卡合;第一按压部,与所述转入侧肩部的斜面抵接而将所述制动块在径向内侧绕以所述制动块销为中心的一方向施力,并向使所述制动块的转入侧肩部的径向外侧与所述转入侧转矩承受面抵接的方向施力;第二按压部,与所述转出侧肩部抵接而将所述制动块在径向内侧绕以所述制动块销为中心的反方向施力,并抵消绕一方向的施加力,所述制动块由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施加力转动力,并且使该制动块的转入侧的径向外侧与所述转入侧转矩承受面触接,还使所述制动块的转出侧的径向内侧与所述转出侧转矩承受面触接,同时,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施加力对抵抗旋转运动的方向作用,所述旋转运动,以所述制动块转出侧的径向内侧与所述制动块转出侧的所述转出侧转矩承受面触接的触接部为中心,所述制动块转出侧的径向外侧向与所述转出侧转矩承受面触接方向旋转。
本发明第二方面盘式制动器,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施加力,由以径向内侧为基点相对在所述制动块的圆周方向的中心线,面向径向外方形成离开而延伸且具有与所述转入侧肩部的斜面大致相同的倾斜的带状片构成。
本发明第三方面盘式制动器,在圆盘转子的圆周方向设置多对所述按压装置,在该多对按压装置之中至少一个制动块销上可滑动地穿通悬挂支承着一对制动块,所述弹性装置设置在相对至少圆盘转子的转出侧或转入侧的任何一方的一对制动块上。
本发明第四方面盘式制动器,所述弹性装置中,与圆盘转子的一侧的所述制动块的肩部触接的第一及第二按压部;与所述圆盘转子的另一侧的所述制动块的肩部触接的第一及第二按压部相互分离独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内部结构一半的正面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的盖状弹簧的形状和组装状态的正面图;
图3是表示盖状弹簧形状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盖状弹簧形状的侧面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整体结构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整体结构的正面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块动作的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内部结构一半的正面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整体结构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图7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作为本第一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构成制动钳固定型,其整体结构如图1、图5、图6所示。在这些图中,1是制动钳本体,制动钳本体1将圆盘转子D一侧(车辆内侧)配置的内侧制动钳的半部(缸体部)2A和圆盘转子D另一侧(车辆外侧)配置的外侧制动钳半部(缸体部)2B对接连接为一体。更具体地是各制动钳半部2A和2B在沿着圆盘转子D的圆周方向的两侧部和中央部的三个地方有向着圆盘转子D突出的突出部3A、4A、5A和3B、4B、5B,在这些突出部中的3A和3B、4A和4B、5A和5B相互对接的状态,用三根连接螺栓6连接。
制动钳本体1通过穿过设在该外侧制动钳半部2B上的两个组装孔7的螺栓(图中未示出)组装在车体的非转动部,例如两轮摩托车的前叉上,在该组装状态,所述突出部3A和3B、4A和4B、5A和5B配置在跨过圆盘转子D的位置,由此,形成连接内侧制动钳半部2A和外侧制动钳半部2B的三个桥部8、9、10。这三个桥部8、9、10相互之间形成开口部11、11,在各开口部11中,配置后面详细介绍的构成本发明的弹性装置的盖状弹簧12。
该桥部8、9、10的开口部11一侧的面8a、9a、10a、10b把后述的制动块22、23向圆盘转子D的轴方向导向,而且形成接受转矩的径向外侧的转矩承受面。
另外,在内侧制动钳半部2A和外侧制动钳半部2B上分别形成配置在圆盘转子D圆周方向的两个缸孔(缸体)13、14,在各缸孔13、14中放置可以滑动的作为按压装置的有底筒状活塞15、16(图1)。这些缸孔13、14和活塞15、16在图中仅表示内侧、外侧在图中省略。缸孔13、14在内侧制动钳半部2A和外侧制动钳半部2B之间相互对着配置,这样制动钳在此夹着圆盘转子D呈具有两对活塞15、16的四个活塞相对形式。另外,在各缸孔13、14中通过设在各制动钳半部2A和2B中的通孔17(图1)从供液口19提供制动液,对应供给该制动液各个成对的活塞15、16同步突出。另外,18是用于组装排放空气用的排气管的排气塞。
在内侧制动钳半部2A和外侧制动钳半部2B分别对着所述两个开口部11而突出设置销座20和21。内侧制动钳半部2A的销座20和外侧制动钳半部2B的销座21在圆盘转子D的轴方向相对配置,仅在销座20一侧形成用于防止盖状弹簧12误装的突起20a。
在该相对的两个销座20和21之间,架设可滑动地支承设在圆盘转子D的两侧的各一对制动块22、23的制动块销24。另外,对各对制动块22、23,仅在图中表示内侧,外侧省略。各制动块22、23由矩形的内板25和与该内板25结合的摩擦件26构成,在该内板25的上部中央利用设在一体形成的设置在悬挂部27上的通孔28(参照图2)插在所述制动块销24上。该通孔28是在圆盘转子D的圆周方向(图2左右方向)延长的长孔,使制动块22、23与桥部8、9、10的外径侧的转矩承受面8a、9a、10a、10b触接。
在内板25上部的左右边缘部形成与所述盖状弹簧12触接的肩部29、30(参照图2)。特别是在位于制动块22、23的转入侧的径向外侧的肩部29,向着径向外方形成相对制动块22、23的圆周方向的中心线C而分离的斜面29A。
另外,在内侧制动钳半部2A和外侧制动钳半部2B,如图1所示将各对制动块22、23向圆盘转子轴向导向且设置用于承受在各对制动块22、23产生的转矩的三个突起的导向突起部31、32、33。对这些导向突起部31、32、33,在图中仅表示内侧,外侧省略。
这三个导向突起部31、32、33的开口部11侧的面31a、32a、33a、33b形成接受制动块22、23的转矩的径向内侧的转矩承受面。该内径侧的转矩承受面31a、32a、33a、33b与上述径向外侧的转矩承受面8a、9a、10a、10b在同一平面上,转矩承受面8a、10a、31a、33a形成转入侧转矩承受面,转矩承受面9a、10b、32a、33b分别形成转出侧转矩承受面。
在桥部8、9、10和导向突起部31、32、33之间由于冷却而形成凹部40、41、42,也可以没有该凹部40、41、42,将径向内侧转矩承受面31a、32a、33a、33b与径向外侧转矩承受面8a、9a、10a、10b连续起来而形成一个转矩承受面。
在所述桥部8、9、10相互间的开口部11中配置的盖状弹簧12,如图2~图4所示,具有:覆盖所述制动块销24上方的销盖部35;与构成相对的一对制动块22、22和23、23的内板25一侧的肩部29触接的一对第一制动块按压部36A、36B;与所述内板25的另一侧的肩部30触接的一对第二制动块按压部37A、37B;从下侧(圆盘转子侧)卡合各个制动块销24的销卡合部38;与该销卡合部38连接的操作部39。
该盖状弹簧12是把不锈钢板等金属薄板通过冲切和弯曲加工而一体成型,在其销盖部35形成在圆盘转子D轴向延伸的增强用的肋部35a和只向圆盘转子D的轴向一个方向延伸的突起35b。突起35b是为了正确组装盖状弹簧12而设置的用于防止误组装的。若盖状弹簧12、12中的任何一个的组装方向错误而组装时,该突起35b与所述的销座20的突起20a触接,从而可以防止盖状弹簧12往制动钳本体1上的误组装。
一对第一制动块按压部36A、36B形成从销盖部35向着图2的下方以制动块销24为中心呈略圆弧状延伸,从圆弧部50A、50B下端的折返部51A、51B折返,向着上方约45°方向延伸形成两个带状片。该第一制动块按压部36A、36B在组装时从圆弧部下端50A、50B到折返部51A、51B以稍微弯曲状与内板25的肩部29的斜面29A触接。
一对第二制动块按压部37A、37B形成从销盖部35向着图2中下方以制动块销24为中心呈略圆弧状延伸,从对着圆弧部52A、52B的垂直下方的下端弯曲90°并延伸。该第二制动块按压部37A、37B在组装时以稍微弯曲状与内板25的肩部30触接。
在此,如图7所示,通过第一制动块按压部36A、36B按压制动块22的力G在图中右方的分力H,使制动块22向右靠压,使制动块22的右上端侧(转入侧的径向外侧)的触接部45与转入侧的所述转矩承受面8a触接。与此同时,与一对第一制动块按压部36A、36B接触的制动块的肩部29的斜面29A由于只设在图中制动块销24以下L的位置,所以所述分力H的反作用力形成使制动块22以制动块销24为中心的旋转力。由此,制动块22如图7所示,通过作用在制动块22的肩部29的作用力G以顺时针方向A以制动块销24为中心转动,制动块22的左下端侧(转出侧径向内侧)的触接部46与转出侧的所述转矩承受面33b触接。
另外,由第二制动块按压部37A、37B产生的箭头B方向的旋转力与第一制动块按压部36A、36B的力G的下方分力而形成的箭头A方向的旋转力抵消,因此不会影响旋转方向。
销卡合部38由从销盖部35的中央部分的单侧通过一对第二制动块按压部37A、37B一侧的圆弧部52A、52B之间向圆盘转子半径方向内侧延伸的同时,又形成在途中向销盖部35一侧弯曲成U字型的带状弯曲片。另外,操作部39具有从形成所述销卡合部38的弯曲片连续延伸,通过所述一对第一制动块按压部36A、36B的圆弧部50A、50B之间向斜上方竖起的同时在前端弯曲成倒V字型的延长片。
以下说明构成上述的盘式制动器的作用。在说明时仅用图7说明制动块22的作用,由于制动块23具有相同作用,故省略其说明。
从供液口19向各缸孔13、14中供给制动液后,各个成对的活塞15、16同步突出,将各对制动块22、23压向圆盘转子D的两面。
在开始该制动时,圆盘转子D向图7的箭头F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后,制动块22靠摩擦力以触接部46为中心向箭头C方向旋转,第一制动块按压部36A、36B将与箭头C方向相反方向的力G从成为旋转中心的触接部46传递到最远位置,因此维持图7状态。
在这样的开始制动状态(缓减速时),作为运转状态,是比较静的状态,特别是司机容易觉察到由制动器发出的声音的状态(放心不下的状态)。在本实施例,在这种状态时的制动块22由于成为图7所示的稳定状态,所以可以把发出的声音控制在最小限度。
另外,在进行强紧急制动时,箭头C方向的摩擦力克服第一制动块按压部36A、36B的力G,制动块22在箭头C方向转动,制动块22的图中左上端侧面与转出侧的转矩承受面10b触接。在该转矩承受面10b与制动块22触接时,虽然要产生一些声音,但这是紧急制动时产生的声音,产生的机会少,司机不易注意到。
另外,一旦转矩承受面33b和10b与制动块22的图中左侧面触接后,制动块22更稳定,可以把产生的声音控制在最小限度。
以下,图8、图9表示第二实施例。在该第二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是圆盘转子D的旋转方向的转出侧的开口部11,即在桥部9和桥部10之间形成的开口部上配置的盖状弹簧12′的组装方向。其不同点还在于,通过盖状弹簧12′的不同组装方向,在转出侧的销座20不用形成用于防止盖状弹簧12误组装的突起,而在转出侧的销座21上形成突起21a。另外,盖状弹簧1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盖状弹簧12的结构相同。
由于对本实施例2的说明中,除去上述不同点之外,其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采用同一编号而省略详细说明。
在本第二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中,在三个桥部8、9、10中,在桥部8、10之间的转入侧的开口部11配置构成本发明弹性装置的盖状弹簧12,在桥部9、10之间的转出侧的开口部11设置盖状弹簧12′。
在转出侧开口部11中,制动块23通过盖状弹簧12′的第一制动块按压部36A′、36B′的作用,向图8中逆时针方向以制动块销24为中心旋转。由此,制动块23被向左方靠压,制动块23的左上端侧(转出侧径向外侧)的触接部45′与转出侧的所述转矩承受面9a触接。另外,与此同时,制动块23的图中右下端一侧(转入侧的径向内侧)的触接部46′与所述转矩承受面33a触接。
在转出侧开口部11中,制动块22通过盖状弹簧12的第一制动块按压部36A、36B的作用,向图8中顺时针方向以制动块销24为中心旋转。由此,制动块22被向右方靠压,制动块22的右上端侧(转入侧径向外侧)的触接部45与转入侧的所述转矩承受面8a触接。另外,与此同时,制动块22的图中左下端一侧(转出侧的径向内侧)的触接部46与所述转矩承受面33b触接。
为此,仅在转入侧的制动块22发出声音时,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转入侧的开口部11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在开始制动状态(缓减速时),由于制动块22处于稳定状态,所以可以把发出的声音控制在最小限度。
另外,在本第二实施例,仅在转入侧的开口部11上设置作为本发明弹性装置的盖状弹簧12,与此相反,也可以仅在转出侧的开口部11设置盖状弹簧12,而在转入侧的开口部11上设置盖状弹簧12′。采用这样结构,即使只在转出侧的制动块23产生声音时,可以把在开始制动状态(缓减速时)的制动块23发出的声音控制在最小限度。
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由于盖状弹簧12形成通过导向销盖部35的内侧而弯曲的销卡合部38而卡合在制动块销24上的结构,所以制动块销24几乎全部长度由销盖部35从外部被遮蔽,在各对制动块22、23的与制动块销24的滑动部难以进入杂物,可以保持制动块22、23稳定滑动。
另外,由于第一、第二制动块按压部36A、36B、37A、37B各自独立地与制动块22、23的肩部29、30触接,所以不会相互影响,使作用于各对制动块22、23的制动块按压力均等。
由于该盖状弹簧12、12′使销卡合部38、38′的延长部竖起而成为操作部39、39′,所以通过该操作部39、39′按下销卡合部38、38′可以很容易地将制动块销24插进各制动块22、23的被悬挂部27的通孔28中,容易进行各制动块22、23的组装。而且,由于设置筋部35a、35a′,可以更强地稳定制动块按压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由于盖状弹簧12、12′不接触制动钳,所以在更换制动块22、23时,不会损伤制动钳本体的外观,特别是对两轮摩擦车,对涂上美丽的外观的表面这个效果会更好。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采用在一对制动块仅设一片盖状弹簧,所以结构简单,重量轻,且也能取得上述效果。
另外,在所述实施例,显示出将制动钳半部2A和2B连接起形成一体化的两半的结构,在本发明也可以形成具有一体的制动钳本体的单个结构。
本发明表示油压盘式制动器,也可以用于由电动机构成的按压装置的电动制动器。
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以制动钳固定型为例进行了说明,也可以是由制动块销来组装制动块的形式,或浮动制动钳型盘式制动器。此时,按压装置一侧为活塞另一侧为制动钳而成为一对。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盘式制动器,其具有制动钳本体,该制动钳本体具有夹着圆盘转子相对设置的一对按压装置,在该制动钳本体内在圆盘转子轴方向延伸架设的至少一个制动块销上可滑动地穿通悬挂支承着一对制动块,其中,把设在所述制动块的穿通所述制动块销的通孔制成允许所述制动块向圆盘转子的圆周方向移动的形状,在所述制动钳本体设置与所述制动块的转出侧触接的转出侧转矩承受面和与所述制动块的转入侧触接的转入侧转矩承受面,设有弹性装置,其给予所述制动块转动力,并且使该制动块的转入侧的径向外侧与所述转入侧转矩承受面触接,还使所述制动块的转出侧的径向内侧与所述转出侧转矩承受面触接,同时,所述弹性装置对旋转运动向抵抗方向按压,所述旋转运动,以与所述制动块转出侧的所述转出侧转矩承受面触接的触接部为中心,所述制动块转出侧的径向外侧向与所述转出侧转矩承受面触接方向旋转。这样,由弹性装置按压制动块按压方向与在制动时制动块和圆盘转子的摩擦力而产生的移动方向为相反方向,所以在开始制动时(缓减速时)可以把制动块处于稳定状态,控制制动块发出的声音,在开始制动状态控制声音在最小限度。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盘式制动器,在所述制动块的转入侧的径向外侧,相对在所述制动块的圆周方向的中心线向着径向外方形成离开的斜面,由所述弹性装置按压该斜面。这样,作用于斜面的弹性装置圆周方向按压力的方向与在制动时制动块和圆盘转子的摩擦力而产生的移动方向为相反方向,所以在开始制动时(缓减速时)可以把制动块处于稳定状态,控制制动块发出的声音,在开始制动状态控制声音在最小限度。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盘式制动器,在圆盘转子的圆周方向设置多对所述按压装置,在该多对按压装置之中至少一个制动块销上可滑动地穿通悬挂支承着一对制动块。相对至少圆盘转子的转出侧或转入侧的任何一方的一对制动块设置所述弹性装置。这样,圆盘转子的转出侧或转入侧的任何一方的一对制动块发出声音时,可以把开始制动状态的声音控制在最小限度。
Claims (4)
1、一种盘式制动器,其具有制动钳本体,该制动钳本体具有夹着圆盘转子相对设置的一对按压装置,在该制动钳本体上向圆盘转子轴方向延伸架设的一个制动块销上隔着圆盘转子而可滑动地穿通悬挂支承着一对制动块,其特征在于,
设有转入侧转矩承受面,其设置在所述制动钳本体上,与所述制动块的转出侧触接的转出侧转矩承受面和与所述制动块的转入侧触接,
把设在所述制动块上并被所述制动块销穿通的通孔制成允许所述制动块向圆盘转子的圆周方向移动的形状,
所述制动块在所述通孔的圆盘转子径向内侧在转入侧和转出侧分别具有肩部,所述转入侧肩部,相对在所述制动块的圆周方向的中心线,面向径向外方形成离开的斜面,
设置有与所述制动块销卡合并将所述制动块向圆盘转子的径向内侧按压的弹性装置,
该弹性装置具有:卡合部,使该弹性装置绕所述制动块销转动而与所述制动块销卡合;第一按压部,与所述转入侧肩部的斜面抵接而将所述制动块在径向内侧绕以所述制动块销为中心的一方向施力,并向使所述制动块的转入侧肩部的径向外侧与所述转入侧转矩承受面抵接的方向施力;第二按压部,与所述转出侧肩部抵接而将所述制动块在径向内侧绕以所述制动块销为中心的反方向施力,并抵消绕一方向的施加力,
所述制动块由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施加力转动力,并且使该制动块的转入侧的径向外侧与所述转入侧转矩承受面触接,还使所述制动块的转出侧的径向内侧与所述转出侧转矩承受面触接,同时,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施加力对抵抗旋转运动的方向作用,所述旋转运动,以所述制动块转出侧的径向内侧与所述制动块转出侧的所述转出侧转矩承受面触接的触接部为中心,所述制动块转出侧的径向外侧向与所述转出侧转矩承受面触接方向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施加力,由以径向内侧为基点相对在所述制动块的圆周方向的中心线,面向径向外方形成离开而延伸且具有与所述转入侧肩部的斜面大致相同的倾斜的带状片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在圆盘转子的圆周方向设置多对所述按压装置,在该多对按压装置之中至少一个制动块销上可滑动地穿通悬挂支承着一对制动块,所述弹性装置设置在相对至少圆盘转子的转出侧或转入侧的任何一方的一对制动块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中,与圆盘转子的一侧的所述制动块的肩部触接的第一及第二按压部;与所述圆盘转子的另一侧的所述制动块的肩部触接的第一及第二按压部相互分离独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49866/02 | 2002-08-29 | ||
JP2002249866 | 2002-08-29 | ||
JP249866/2002 | 2002-08-29 | ||
JP380381/02 | 2002-12-27 | ||
JP380381/2002 | 2002-12-27 | ||
JP2002380381A JP4055065B2 (ja) | 2002-08-29 | 2002-12-27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90535A CN1490535A (zh) | 2004-04-21 |
CN1302210C true CN1302210C (zh) | 2007-02-28 |
Family
ID=32472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5532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2210C (zh) | 2002-08-29 | 2003-08-27 | 盘式制动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055065B2 (zh) |
CN (1) | CN130221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76427B1 (fr) * | 2004-10-08 | 2008-03-14 | Bosch Gmbh Robert | Element de friction muni d'un moyen de rappel et frein a disque comportant un tel element de friction |
JP6087172B2 (ja) * | 2013-03-05 | 2017-03-01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タイヤ試験機 |
JP6693375B2 (ja) * | 2016-09-30 | 2020-05-13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キャリパアセンブリ |
JP6686852B2 (ja) * | 2016-11-18 | 2020-04-22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ピストン対向型の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CN115087815B (zh) * | 2020-02-12 | 2023-12-22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车辆用盘式制动器 |
CN111692252B (zh) * | 2020-04-27 | 2021-03-30 | 张文波 | 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 |
JP7429605B2 (ja) * | 2020-05-26 | 2024-02-08 |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 ブレーキキャリパ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42771A (ja) * | 1993-07-28 | 1995-02-10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JPH10184746A (ja) * | 1996-12-19 | 1998-07-14 | Nissin Kogyo Kk |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JPH10184745A (ja) * | 1996-12-18 | 1998-07-14 | Nissin Kogyo Kk |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JPH10220500A (ja) * | 1997-02-06 | 1998-08-21 | Nissin Kogyo Kk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JPH1163043A (ja) * | 1997-08-11 | 1999-03-05 | Nissin Kogyo Kk |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JP2002195318A (ja) * | 2000-10-20 | 2002-07-10 | Tokico Ltd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
2002
- 2002-12-27 JP JP2002380381A patent/JP405506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8-27 CN CNB03155329XA patent/CN130221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42771A (ja) * | 1993-07-28 | 1995-02-10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JPH10184745A (ja) * | 1996-12-18 | 1998-07-14 | Nissin Kogyo Kk |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JPH10184746A (ja) * | 1996-12-19 | 1998-07-14 | Nissin Kogyo Kk |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JPH10220500A (ja) * | 1997-02-06 | 1998-08-21 | Nissin Kogyo Kk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JPH1163043A (ja) * | 1997-08-11 | 1999-03-05 | Nissin Kogyo Kk |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JP2002195318A (ja) * | 2000-10-20 | 2002-07-10 | Tokico Ltd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90535A (zh) | 2004-04-21 |
JP4055065B2 (ja) | 2008-03-05 |
JP2004144281A (ja) | 2004-05-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02210C (zh) | 盘式制动器 | |
CN1730966A (zh) |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叠层薄垫和具有其的衬块单元 | |
CN1690465A (zh) | 垫片保持夹具 | |
JP6189718B2 (ja)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パッド及び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 |
CN1053950C (zh) | 浮动卡钳盘式制动器 | |
CN101755143B (zh) | 车辆的盘式制动器装置 | |
CN1037761A (zh) | 双盘式制动器 | |
CN101825148A (zh) | 盘式制动器 | |
US20070170018A1 (en) | Positive pad retraction and retention device | |
CN101035997A (zh) | 摩擦元件和盘式制动器 | |
US7334666B2 (en) | Disk brake | |
CN101846148A (zh) | 盘式制动器 | |
CN107269740A (zh) | 一种使摩擦片主动回位的弹簧片装置 | |
JPH1163035A (ja)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
CN208074054U (zh) | 卡钳体及制动钳总成 | |
CN1772504A (zh) | 磁性保持具 | |
TW202134551A (zh) | 車輛用碟式煞車 | |
CN1053949C (zh) | 盘式制动器的带弹簧的摩擦垫组件及配有该组件的制动器 | |
CN1492159A (zh) | 盘式制动器 | |
JP2006336784A (ja) |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
CN1664396A (zh) | 盘式制动器 | |
JP2005249133A5 (zh) | ||
CN214367404U (zh) | 一种自带回位机构的卡钳结构 | |
CN114483822A (zh) | 一种线控制动器 | |
CN1294367C (zh) | 盘形制动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