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2075A - 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和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和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2075A
CN1302075A CN00136156A CN00136156A CN1302075A CN 1302075 A CN1302075 A CN 1302075A CN 00136156 A CN00136156 A CN 00136156A CN 00136156 A CN00136156 A CN 00136156A CN 1302075 A CN1302075 A CN 1302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creen
pulling force
supporting frame
combine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36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木直巳
横山敏信
植杉雄二
井原清隆
高桑步
三轮清仁
岩井义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02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20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02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r electrod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02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r electrode systems
    • H01J9/14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r electrode systems of non-emitting electrodes
    • H01J9/142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r electrode systems of non-emitting electrodes of shadow-masks for colour television tub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29/00Details of cathode ray tubes or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2229/07Shadow masks
    • H01J2229/0716Mounting arrangements of aperture plate to frame or vess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d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在该遮屏组合体中,遮屏按照张紧的方式安装于支承框上,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遮屏的4个角部,分别以9.8~490N的值,沿相对遮屏的侧边的倾斜方向,朝向外侧施加预拉力P2,此后,在遮屏中的至少一对相对的侧边;沿与该侧边相垂直的方向,朝向外侧施加主拉力P1,当施加该主拉力时,将处于施加该主拉力的状态的遮屏贴附于支承框的框边上,由此,实现遮屏的装配。

Description

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和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和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以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装配有该遮屏组合体的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为对象,该遮屏组合体为TV接收装置等的图象显示用的阴极射线管的结构部件,其由带有使电子束通过的微小孔的遮屏,与支承该遮屏的支承框形成。
作为TV(电视)接收装置,人们知道有图象显示面为平直的平面型TV或平板TV。
相对已有的TV接收机中的图象显示面为较缓的凸状弯曲面的情况,在平面型TV中,图象显示面基本上是平直面,可显示变形很小,分辨性良好的图象。
在平面型TV中,作为图象显示用的TV管,也采用图象显示面为平直的类型。对于设置于TV管内部的荧光面的内侧,开有使电子束通过的微小孔的遮屏,也采用基本上平直的类型。
在该遮屏中,微小的通孔的设置对通过电子束绘制的图象的相应亮点的位置和形状的精度造成影响。因此,遮屏必须按照不产生变形或错位的方式,正确地安装。
为了按照平面状态支承遮屏,按照张紧方式,通过焊接等方式将遮屏固定于矩形状的支承框上。另外,还具有将遮屏的4周所有的侧边固定于支承框上的技术。仅仅将遮屏中的相对的长边固定于支承框上的方法适合用于按照平面状态支承遮屏的场合。
具体来说,比如,在特开平08-167389号文献(特愿平6-309247号申请)中,提出沿与各边相垂直的方向拉各边。另外,在特开平8-83563号文献(特愿平6-216314号申请),特开平8-167376号文献(特愿平6-331451号申请),特开平9-92145号文献(特愿平7-271724号文献)中,公开了下述方法,在该方法中,为了消除起伏部和松弛,并且减少夹持件,在长方形的屏的4个角部的短边侧,沿与短边相垂直的方向的4个方向对上述屏进行拉,或除了沿该4个方向,还在2个长边部分的中间部,沿2个长边部分的2个方向,即共计6个方向,对上述屏进行拉,在该拉的状态下,将该屏直接焊接于框架上。此外,在特开平10-188795号文献(特愿平8-343497号申请),特开平11-188794号文献(特愿平8-343496号申请),特开平11-185609号文献(特愿号9-358130号申请),特开平11-204026号文献(特愿平10-7850号申请)中,公开了下述方法,在该方法中,为了消除起伏部和松弛,在长方形的屏的4个角部的短边侧,沿与短边相垂直的方向的4个方向,对上述屏进行拉,在该拉的状态下,将其直接焊接于框架上。
在将上述遮屏中的相对的长边固定于支承框的场合,通过将遮屏中的相对的长边分别朝向外侧拉,使其处于张紧状态。
但是,即使在通过足够的拉力,张紧遮屏的情况下,如果对安装于支承框上的遮屏,通过烘焙步骤等,进行加热处理,则具有遮屏的平面性受到损害的问题。具体来说,在加热处理后的遮屏中,多数会产生沿与长边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筋状的凹凸部。
无论怎样增加作用于遮屏上的拉力,仍难于完全消除上述凹凸部的产生。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按照没有凹凸部的正确的平面状态,将遮屏安装于支承框上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和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照下述方式构成。
本发明的第1种形式提供一种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该遮屏组合体在基本上呈矩形的框状的支承框上,按照张紧方式贴付有遮屏,该遮屏包括带有多个通孔的带孔区域,基本上呈矩形片状,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在上述遮屏的4个角部,按照9.8~490N的值,沿相对上述遮屏的侧边的倾斜方向,朝向外侧施加预拉力;
在施加上述预拉力后,在上述遮屏中的至少一对相对的侧边,沿与上述侧边相垂直的方向,朝向外侧,施加主拉力;
在施加上述主拉力之后,将处于作用有上述主拉力的状态的上述遮屏,贴付于上述支承框的框边上。
本发明的第2种形式提供上述第1种形式所述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贴付上述遮屏之前,对下述框边,沿使该框边之间的间距变窄的方向施加压力,该框边指上述支承框中的框边中的,与在施加上述主拉力时,作用有上述主拉力的上述遮屏中的上述侧边相对应的一对相对的框边;
当贴付上述遮屏时,将上述遮屏贴付于在施加上述压力时处于作用有该压力的状态的上述支承框的上述框边。
本发明的第3种形式提供上述第1或2种形式所述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施加上述预拉力时,施加该预拉力的方向位于使上述遮屏面从端部朝向外侧,沿连线方向延长而形成的延长面内,该方向为当施加上述主拉力时,相对施加上述主拉力的侧边,成15~45°的倾斜方向。
本发明的第4种形式提供上述第1或2种形式所述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当施加上述预拉力时,在上述遮屏的4个角部,将为两侧边与上述带孔区域的外周边的延长线包围的范围夹持,施加上述预拉力。
本发明的第5种形式提供上述第1或2种形式所述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当施加上述预拉力时,在上述遮屏的4个角部,在距短边的侧边3mm以上的内侧,到上述带孔的外周边的延长线的区间,以及从长边的侧端到上述带孔区域的外周边的延长线的区间的范围,按照贯通方式形成3~8个直径在3~8mmφ范围内的嵌合孔,将嵌合部件嵌合于该嵌合孔中,施加上述预拉力。
本发明的第6种形式提供上述第1或2种形式所述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当施加上述主拉力时,在上述侧边中的作为上述带孔区域的范围的部分,施加上述主拉力。
本发明的第7种形式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该阴极射线管包括呈喇叭筒状的管主体,安装于上述管主体的根部的电子枪,以及在安装于上述管主体的前端上的内面,具有荧光面的前面板,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按照上述第1~6种形式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遮屏组合体;
将上述遮屏组合体安装于上述前面板的内侧;
将安装有上述遮屏组合体的上述前面板,安装于上述管主体上。
以下,对附图作简单说明。
根据与针对附图的优选实施例有关的下面的描述,会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的目的与特征。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中的,装配前的遮屏组合体与支承框的透视图;
图2为上述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中的,装配后的遮屏组合体的透视图;
图3为表示上述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中的,遮屏的张紧步骤的俯视图;
图4A为表示遮屏中的短边的夹持部分的剖视图,图4B为该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5为张紧步骤的侧视图;
图6为为装配有遮屏组合体的阴极射线管的剖视图;
图7A为表示夹持部分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B为该实施例的放大俯视图;
图8A为表示遮屏中的长边的夹持部分的剖视图,图8B为该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9为变换实例的遮屏中的短边的夹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10为上述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表示上述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中的,遮屏的张紧步骤和支承框的变形状态的俯视图。
在连续地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之前应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实施例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涉及下述制造遮屏组合体的方法,该遮屏组合体在基本上呈矩形的框状的支承框上,按照张紧方式贴付有遮屏(即,按照张紧的方式安装),该遮屏包括带有多个通孔的带孔区域,基本上呈矩形的片状,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a),即在上述遮屏的4个角部,按照9.8~490N的值,沿相对上述遮屏的侧边的倾斜方向,朝向外侧施加预拉力;步骤(b),即在上述步骤(a)后,在上述遮屏中的至少一对相对的侧边,沿与该侧边相垂直的方向,朝向外侧,施加主拉力;步骤(c),将处于在上述步骤(b)作用有上述主拉力的状态的上述遮屏,贴付于上述支承框的框边上(即,以贴付方式安装)。
在进行简要描述之后,下面首先进行根据附图,对该制造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遮屏
遮屏的基本结构可与普通的遮屏相同。该遮屏的材料采用殷钢合金(包含36%的Ni的铁Ni合金)或铁等的金属。该遮屏的厚度在0.05~0.3mm的范围内。
遮屏的外形基本上呈矩形状。具体的尺寸形状对应于安装遮屏的阴极射线管的尺寸或结构而设定。
在遮屏的中间部,包括带孔区域,该带孔区域中开设有使电子束通过的多个微小通孔。该通孔的设置形状可与普通的遮屏相同,比如可按照交错方式设置长孔状的通孔。
在带孔区域的外周,呈框架状,沿遮屏的外周设置有不带通孔的周边区域,以便隔绝电子束的通过。上述周边区域的宽度随遮屏的外形尺寸或要求性能等的条件而不同,但是从支承框的外周到带孔区域的宽度通常设定在5~50mm的范围内。
安装于支承框前的遮屏具有比支承框的外形大一圈的外形。具体来说,设定用于将遮屏以张紧方式安装于支承框上的夹持件。于是,上述的周边区域的宽度大于遮屏组合体的形成好的状态的宽度,其通常设定在30~150mm的范围内。
基本上呈矩形状的遮屏中的,在贴付于支承框上时主要施加拉力的长边按照直线状形成,对于其短边,可在中间部分,设置缓慢弯曲的弯曲凹入部。该弯曲凹入部对于减小遮屏的所在面内的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是有效的。
遮屏组合体
遮屏组合体通过以张紧方式将外周的侧边固定于支承框上,按照平面状态,或接近平面的稍稍弯曲的状态支承。
支承框由型钢等形成,其基本上呈矩形状,遮屏的侧边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支承框的顶端。
支承遮屏的支承框的顶端面基本上呈平面状,但是其也可呈稍稍的弯曲状。具体来说,可将支承框中的,长边侧的支承框的顶端面按照沿长度方向,中间较高,两侧较低的方式弯曲。遮屏沿支承框的弯曲方向而弯曲。支承框中的上述稍稍弯曲的曲率半径比如,为1000mm左右,其随画面尺寸,特性等而不同。
也可将遮屏的整个4周固定于支承框上,但是最好仅仅将遮屏中的相对的长边的侧边固定于支承框上。
预拉步骤
在遮屏的4个角部,沿遮屏的侧边的倾斜方向,朝向外侧,施加预拉力,倾斜方向的角度相对施加主拉力的侧边,设定在15~45°的范围内。最好,上述角度在20~35°的范围内。随施加预拉力的角度的不同,沿遮屏的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施加的拉力分力的值发生变化。在主拉步骤,由于通常沿长边方向施加拉力,故在预拉步骤,通过施加沿与长边方向相垂直的短边方向具有某种程度的分力的拉力,可减小仅仅在主拉步骤不能够消除的遮屏的凹凸部的发生。如果上述角度较小(即,上述角度小于15°),在与施加主拉力的侧边相垂直的侧边附近,容易产生松弛。如果上述角度过大(即,上述角度超过45°),则在施加主拉力的侧边,容易产生松弛。由于产生这些松弛,遮屏的平面性受到损害。
在按照稍稍弯曲的方式将遮屏贴付于支承框上的场合,对应于遮屏的弯曲形状,设定预拉力的方向。具体来说,可在使遮屏的所在面从端部朝向外侧沿连线方向延长的延长面内,沿上述倾斜方向,施加预拉力。
预拉力的值随遮屏的材料或厚度,尺寸形状等的条件而不同,通常,其设定在9.8~480N的范围内,最好设定在50~490N的值。其与后面将要描述的主拉力的比例可设定在2~30%的范围内。如果预拉力较小(即,预拉力小于9.8N),无法充分实现本发明的效果。如果预拉力过大(即,预拉力大于490N),遮屏产生发生变形,这是造成在后续步骤的热处理中,平面性受到损害的原因。
作为对遮屏施加预拉力的机构或装置,可采用通常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所使用的机构或装置。
具体来说,采用各种夹持机构或持握机构、拉负载机构。比如,将遮屏夹持于相对面具有断坡状的啮合的结构的一对夹持部件之间,通过夹持部件的移动,可对遮屏施加预拉力。
在遮屏的4个角部,可设置用于夹持遮屏的嵌合结构。
比如,可以贯通方式形成嵌合孔。可将嵌合销或嵌合钩嵌合于该嵌合孔中,进行拉。最好,该嵌合孔的形状呈在施加拉力时,难于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平滑的形状,一般采用圆形,但是,还可采用椭圆形状或长圆形状等。嵌合孔的尺寸也随所施加的拉力的值而不同,通常,该嵌合孔的直径设定在3~8mmφ的范围内。还可在遮屏的1个角部,形成1个嵌合孔,也可形成多个嵌合孔,如果采用多个嵌合孔,施加拉力,难于产生相应的嵌合孔中产生的应力较小,或嵌合孔的损伤或遮屏的局部的变形等情况。嵌合孔的设置个数在每个遮屏的1个角部,设置3~8个。
形成嵌合孔的位置可为不对遮屏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的位置。至少,必须设置于带孔位置的外侧。此外,最好上述形成嵌合孔的位置为不使将遮屏贴付于支承框上的作业变差的位置。具体来说,最好上述位置在遮屏的4个角部,位于在距短边的侧端3mm以上的内侧,到带孔区域的外周边的延长线的区间,以及在从长边的侧端,到带孔区域的外周边的延长线的区间的范围。如果嵌合孔形成过于接近遮屏的侧端的位置,则在应力集中的作用下,嵌合孔的缘部开裂,或产生过大变形,由此,该方式是不好的。
在不设置嵌合孔,照原样夹持遮屏的4个角部的场合,可夹持为两个侧边和上述带孔区域的外周边的延长线所包围的范围。
预拉步骤在对遮屏施加规定的拉力的状态,保持规定的时间。遮屏的整体弹性变形或应力分布可处于均匀,并且保持稳定的状态。
主拉步骤
在预拉步骤后,进行主拉步骤。
在主拉步骤,对遮屏中的至少一对相对的侧边,沿与侧边相垂直的方向朝向外侧,施加主拉力。施加主拉力的侧边通常为长边。
主拉力对遮屏的整个,至少带孔区域,按照均匀的,并且足够大的值施加拉力。
用于施加主拉力的装置或机构适合采用与上述的预拉步骤相同的技术。还可采用嵌合孔或夹持机构等。
在按照弯曲的方式将遮屏贴付于支承框上的场合,最好在与将遮屏贴付于支承框上时相同的弯曲状态下,施加主拉力。由此,可采用能够按照原弯曲的方式,持握遮屏,施加主拉力的机构。
主拉力的值随遮屏的材质或尺寸形状而不同,通常,其在980~9800N的范围内。
还可对处于在预拉步骤中施加预拉力的状态的遮屏,施加主拉力。在对遮屏施加主拉力之后,可解除预拉力。
贴付步骤
将处于作用有主拉力的状态的遮屏贴付于支承框的框边上。
贴付机构或处理条件可与通常的遮屏组合体的场合相同。通常,按照重叠的方式将遮屏焊接于支承框的框边顶端,从而将遮屏固定于支承框上。
如果将遮屏贴付于支承框上,则解除预拉力与主拉力的作用,并且解除对支承框的压力。此后,可切除遮屏中的位于支承框外侧的露出的不要部分。例如,可切除遮屏中位于支承框外侧的长边部分,直接使用短边部分。
另外,经过加热处理的烘焙步骤等所必需的后续步骤,形成遮屏组合体。
支承框的压缩步骤
在贴付有遮屏的支承框上,可预先施加压缩力,即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变形。即,在支承框中的框边中的,与施加主拉力的遮屏的侧边相对应的一对相对的框边上,沿使框边之间的间距变窄的方向,施加压缩力。
在作用有该压缩力的支承框的框边上,贴付经预拉步骤和主拉步骤,作用有拉力的遮屏。
在贴付的状态,遮屏会收缩到原始尺寸,支承框会延伸到原始尺寸,在两者保持平衡的状态,即在遮屏中所产生的压应力与支承框中所产生的拉应力保持平衡的状态,保持稳定。其结果是,遮屏按照足够大的值,存在有拉方向的残余应力。如果在后续步骤对遮屏组合体进行加热处理,则遮屏会发生膨胀,但是由于在平时作用有上述的拉残余应力,故遮屏局部的延伸起伏或产生凹凸部的情况受到抑制。
如果增加遮屏中所产生的拉方向的残余应力,则也可加大在主拉步骤中所施加的主拉力,但是,为了施加较大的主拉力,用于此目的的装置较大,如果对遮屏施加过大的主拉力,具有局部产生永久变形的问题。通过压缩支承框,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可在遮屏中产生适合的残余应力。
作用于支承框上的压力的值随作用于遮屏上的主拉力的值而不同,通常,其设定在100~1000N的范围内。
阴极射线管
装配有上述的本实施例的遮屏组合体的阴极射线管具有与普通的阴极射线管相同的结构。
一般的阴极射线管的结构包括管主体,其由玻璃等材料形成,呈喇叭筒状;电子枪,其安装于管主体的根部,照射电子束;前面板,其在安装于管主体的前端的内面,具有通过照射电子束而发光的荧光面。上述前面板也由玻璃等透明材料形成。在阴极射线管中,在管主体的根部外周,安装有通过所形成的磁场扫描电子束的偏转线圈。
由遮屏与支承框形成的遮屏组合体安装于前面板的内侧。上述遮屏组合体在支承框的外周,通过片状的部件或轴、螺栓等,固定于前面板的内面。
按照上述方式,如果将安装有遮屏组合体的前面板与管状体连接,便形成阴极射线管。将阴极射线管的内部调整到真空或特定的气氛。
阴极射线管装配于TV接收装置等的图象显示装置中使用。在图象显示装置中,具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对安装于阴极射线管中的电子枪,或阴极射线管的外周的偏转线圈等的动作进行控制。根据需要,设置图象调整用的操作盘。在TV接收装置中,还可包括图象信号或声音信号的输入部,选择信号的调谐部,产生声音的扬声器等。
下面根据图1~10,对上述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遮屏组合体的整体结构
图1表示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中,将遮屏安装于支承框上之前的状态,图2表示安装后的遮屏组合体。
如图1所示,遮屏20由殷钢合金形成,其整体呈矩形的平直片状。该遮屏20的厚度为0.1mm。在该遮屏20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呈矩形状的带孔区域22。在该带孔区域22,按照内外贯通的方式,设置有由微小长孔形成的通孔23。
在遮屏20中,在带孔区域22的外侧,设置有框状的周边区域24。在该周边区域24,未开设有通孔。
在遮屏20的外周侧边中,长边25,25呈直线状,短边26,26中的靠近两端的端部26a,26a呈直线状,而中间部分呈平滑的曲线状弯曲,实现下凹,形成弯曲凹入部27。
支承框10由型钢形成,一对长边支承框与一对短边支承框14呈井字形状装配在一起。在一对短边支承框14的各端部的顶面,设置有相对的长边支承框12。该长边支承框12的顶端面沿长度方向,稍稍弯曲,其中间较高,朝向两侧降低。
在遮屏20中,在处于将相对的长边25朝向外侧强制拉伸而张紧的状态,将长边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长边支承框12的顶端。
遮屏组合体的制造作业
如果按照上述的形状结构制造遮屏20,则进行通过退火,使残余应力降低的步骤,或进行伴随加热的低碳化处理。
在支承框10中,通过冲压加工或切断加工,制造长边支承框12和短边支承框14,之后通过焊接等方式,将它们连接,装配成框状。
下面通过图10,对上述实施例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和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进行描述。
首先,如图10所示,在步骤S1设置支承框10,在步骤S2设置遮屏20。接着,在步骤S3施加预拉力。接着,在步骤S4施加大于预拉力的主拉力。然后,在步骤S5,对支承框施加压力,使其变形。之后,在步骤S6,通过焊接等方式,将发生变形的状态的支承框与遮屏固定。随后,在步骤S7,解除预拉力与主拉力。接着,在步骤S8解除对支承框的压力。按照上述方式,可制造遮屏组合体。总之,在步骤S5中对支承框施加压力而使其发生变形的步骤,可在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的步骤S6之前进行,也可在步骤S2、S3或S4之前进行。下面对这些步骤S1~S8进行具体描述。
准备步骤
首先,在步骤S1,设置支承框10,在步骤S2,将遮屏20设置于支承框10上。
接着,在步骤S3和S4中,使遮屏20处于规定的张紧状态,之后在步骤S5,通过压力,使支承框12处于按照图11的点划线的方式变形的状态,在步骤S6中,将遮屏20焊接于处于变形状态的支承框12中的长边部分的顶端。
在这里,所谓的通过挤压力P0按照图11的点划线所示的那样,使支承框12变形的状态,是指下述的动作。即,在步骤S5,对贴付遮屏20的支承框10换句话说预先施加压力,使压缩力P0作用,按照图11中的点划线所示的那样,使支承框10中的一对长边按照相互朝向内侧弯曲的方式变形。即是说,对支承框10的框边中的,与作用有主拉力P1的遮屏20的侧边相对应的一对相对的框边,按照图11中的点划线所示的那样,沿使框边之间的间距变窄的方向,施加压缩力P0。将经预拉步骤和主拉步骤而作用有拉力P2和P1的遮屏20,贴付于作用有该压缩力P0的支承框10的框边上。在将遮屏20贴付于支承框10上的状态,遮屏20会收缩到原始的尺寸,支承框10会延伸到原始的尺寸,在两者平衡的状态,即遮屏20中所产生的压缩应力与在支承框10中所产生的拉应力平衡的状态,保持稳定。其结果是,在遮屏20中,按照足够的值,存在拉方向的残余应力。如果在后续的步骤,对遮屏组合体进行加热处理,则遮屏20将会膨胀,但是由于在平时作用有上述的残余拉应力,故使遮屏20局部地延伸起伏,或产生凹凸部的情况受到抑制。
如果增加遮屏20中所产生的拉方向的残余应力,也可增加在主拉步骤中所施加的主拉力P1,但是为了施加较大的主拉力,用于此目的的装置较大,当对遮屏20施加过大的主拉力P1时,便具有局部产生永久变形的问题。为了不产生这样的问题,通过压缩支承框10,可在遮屏20中产生适合的残余应力。作用于支承框10上的压力的值随着作用于遮屏20上的主拉力P1的值而不同,通常,其可设定在100~15000N的范围内。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和S4中,作用于遮屏20上的拉力包括主拉力P1与预拉力P2,该主拉力P1将遮屏20中的相对长边25朝向外侧拉,以便获得本来的张紧状态,该预拉力P2将遮屏20的4个角部沿倾斜方向拉。
预拉步骤
在施加主拉力P1之前,在步骤S3中,采用拉工具30,分别对遮屏20的4个角部,施加预拉力P2
预拉力P2是沿下述朝向外侧的倾斜方向施加的,该朝向外侧的倾斜方向与遮屏20中的长边25的方向之间形成角度θ1。如前面所述,该角度θ1相对施加主拉力的侧边,设定在15°~45°的范围内。最好,该角度在20°~35°的范围内。
如在图4中具体示出的那样,拉工具30由上下一对的夹持片32,34构成。该夹持片32,34相互交错,从而具有啮合断坡部。遮屏20的局部夹持于夹持片32,34之间,从上下将其压住。在此状态,如果将拉工具30的整体朝向遮屏20的外侧拉,则可在可靠地夹持遮屏20的状态,施加较强的拉力。
拉工具30以夹持拉遮屏20中的,不对最终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的部位的方式进行拉。具体来说,如图4B所示,在遮屏20中,在带孔区域22的外侧,设定还接触拉工具30的持握区域C。该持握区域C为下述矩形的区域,该区域由遮屏20的短边26的侧端和长边25的侧端,与带孔区域22的外周边分别在长边和短边上延长的延长线包围。
此外,如图9所示,最好拉工具30形成可夹持遮屏20中的短边26的整个端部26a的长度,从而在遮屏20中的短边26的附近,难于形成起伏状。图9中的通孔23A呈沿纵向邻接的通孔之间局部连通的形状。
还有,如图3所示,在遮屏20设置于支承框10上的状态,为了通过拉工具30进行预拉步骤,拉工具30必须要设置于支承框10的外侧。
作用于4个角部的预拉力P2必须在遮屏20的所在面的延长方向,朝向连线方向拉。如果预拉力P2的方向偏离,则对遮屏20的平面性造成损害。
如图5所示,在沿顶端弯曲的长边支承框12,设置遮屏20的场合,预拉力P2必沿相对水平方向的稍向下方向施加。即是说,预拉力P2的方向位于将沿长边支承框12设置的遮屏20的所在面朝向外侧延长的延长面内。预拉力P2相对水平方向,具有角度θ2
在该预拉力P2的作用下,遮屏20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该遮屏20沿支承框10的顶面形状,即长边支承框12所具有较缓的弯曲面形状张紧。由于由预拉力P2作用于遮屏20上的力包括长边方向的分力和短边方向的分力,故遮屏20按照沿整个面的方向,保持平衡的张紧的方式,呈正确的面形状。
主拉步骤
如图3所示,通过下述拉工具40,40,沿与长边25相垂直的方向,将处于作用有预拉力P2的状态的遮屏20朝向外侧强制拉,施加主拉力P1(步骤S4),该拉工具40,40持握(夹持)作为相对的长边25中的基本上整个长度,至少为长边25中的上述带孔区域的范围的部分。
如图8A,8B所示,拉工具40,40的结构采用与在上述的预拉步骤所采用的拉工具30基本上相同的类型。此外,在支承框10中的长边支承框12的顶端弯曲,遮屏20以弯曲方式设置的场合,最好该拉工具40也采用可在弯曲的状态下以夹持方式拉遮屏20的类型。为此,如图8所示,拉工具40的形状也可沿长边支承框12的弯曲形状弯曲。主拉力P1的夹持用的拉工具40需具有下述宽度,该宽度大于遮屏20的屏宽度中的最窄宽度。
在通过拉工具40夹住遮屏20,施加主拉力P1的阶段,也可不施加上述的预拉力P2。还可拆下拉工具30。
再有,对于上述预拉力P2与主拉力P1,可在施加上述预拉力P2之后,施加主拉力P1。其原因在于,为了施加主拉力P1,与预拉力P2相比较,必须增加其夹持部分,在于预拉力P2的作用下,遮屏20不处于张紧状态的场合,在本身形成起伏状的原因的状态下,进行主拉力P1用的夹持。不能够完全消除在遮屏中聚集有起伏部,或产生筋状的凹凸部的情况。与此相对,首先,如果对遮屏施加上述预拉力P2,在遮屏20处于形成没有起伏部的张紧状态的状态,进行主拉力P1用的夹持,则由于可在本身不形成起伏状的原因的情况下,进行主拉力P1用的夹持,故可有效地消除在遮屏中聚集有起伏部,或产生筋状的凹凸部的情况。
遮屏20按照沿支承框10中的长边支承框12的顶端形状,弯曲的张紧方式支承。在此状态,将遮屏20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长边支承框12上(步骤S6)。
如果将遮屏20固定于支承框10上,则也可释放拉工具40所形成的主拉力P1。即是说,如果将遮屏20贴付于支承框10上,则在步骤S7,解除预拉力P2与主拉力P1的作用,并且在步骤S8,解除对支承框10的压力。
按照上述方式,在支承框10上贴付有遮屏20的遮屏组合体,进行下列步骤:伴随加热处理的烘焙步骤;或者切除遮屏20中的、位于支承框10的外侧的部分的步骤等所需的后处理步骤;这样使形成遮屏组合体。
即使在经预拉步骤和主拉步骤,处于良好的张紧状态,贴付于支承框10上的遮屏20在后续步骤中,接受加热等的处理的情况下,仍阻止产生起伏或皱褶以及平面性的降低。
阴极射线管的制造
图6表示采用上述实施例的遮屏组合体的阴极射线管。
阴极射线管50由呈喇叭筒状的管主体52,以及将管主体52的前端的开口部分堵塞的,透明的前面板54构成。该前面板54的前面基本上是平齐的,该阴极射线管50为平面型TV管。在管主体52的根部,具有包括照射电子束的电子枪的控制部56。
在前面板54的内面,形成在照射电子束后发光的荧光体层(图中省略),在其背部,设置有由安装于支承框10上的遮屏20形成的遮屏组合体。从控制部56射出的电子束通过遮屏20的通孔23,碰撞前面板54的荧光体层,实现发光,显示图象。遮屏组合体在支承框10的外周,通过安装件58,固定于前面板54的内周面。
阴极射线管50在根部的外周安装有偏转线圈,该阴极射线管50按照装配于TV接收装置等的图象显示装置中的方式使用。在TV接收装置中,除了阴极射线管50以外,还装配有控制该阴极射线管50的动作的控制电路部,接收TV信号的信号接收部,选台部,扬声器等。
借助嵌合孔的拉
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拉工具30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不同,在遮屏20中,开设有嵌合孔。
如图7B所示,在遮屏20的4个角部,并排地以贯通的方式,沿与短边保持平行的方向,形成有多个嵌合孔29。
如图7A所示,在拉工具30中,在其中一个夹持片32上,按照与嵌合孔29相对应的位置和形状,突出有嵌合销33。在相对侧的夹持片34上,开设有插入嵌合销33的接纳孔35。
将拉工具30中的嵌合销33插入遮屏20中的嵌合孔29,通过拉工具30,对遮屏20施加拉力。由于在拉工具30与遮屏20之间,不产生滑动,可通过较强的力,可靠地施加拉力。
在此场合,在遮屏20中设定的持握区域C在带孔区域22的外周边的延长线的外侧,设定在延伸到遮屏20的长边侧端,以及距短边侧端距离A的内侧的范围。例如上述距离A可,设定为3mm。
本发明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通过下述方式,即使在贴付于支承框上之后,进行伴随加热膨胀的处理等的情况下,仍可消除在遮屏上聚集有起伏部,或产生筋状的凹凸部的情况,该方式为:在对遮屏中一对中的相对侧边施加拉力,形成张紧状态,进行贴付于支承框上的作业时,预先对遮屏的4个角部施加倾斜方向的预拉力,也沿与施加上述拉力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获得某种程度的张紧状态。
其结果是,装配有遮屏组合体的阴极射线管的图象显示品质提高,可发挥作为图象显示装置的性能。
上述预拉力的值设定在9.8~490N的范围内,最好设定在50~490N的范围内。其与后面描述的主拉力的比例可设定在2~30%的范围内。如果预拉力较小,预拉力小于9.8N,则无法充分地获得上述的效果。如果预拉力过大,预拉力超过490N,遮屏产生变形,这是造成在后续步骤的热处理中,平面性受到损害的原因。因此,如果上述预拉力的值在9.8~490N的范围内,可充分地获得上述的本发明的效果,并且遮屏也不产生变形,在后续步骤的热处理中,平面性也不受到损害。
另外,作为一个实例,在上述遮屏的4个角部,当沿相对遮屏的侧边的倾斜方向,朝向外侧,施加预拉力时,倾斜方向的角度相对作用有主拉力的侧边,设定在15~45°的范围内。最好,该角度设定在20~35°的范围内。随着施加预拉力的角度的不同,沿遮屏的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施加的拉力分力的值发生变化。在主拉步骤中,通常,由于沿长边方向施加拉力,故在预拉步骤中,通过施加具有沿与长边方向相垂直的短边方向的某种程度的分力的拉力,可减小仅仅在主拉步骤中不能够消除的遮屏的凹凸部的产生。如果上述倾斜方向的角度较小,该角度小于15°,则在与施加主拉力的侧边相垂直的侧边附近,容易产生松弛。如果上述角度过大,上述角度超过45°,则在施加主拉力的侧边,容易产生松弛。由于产生这些松弛,故遮屏的平面性受到损害。因此,如果上述倾斜方向的角度相对作用有主拉力的侧边,设定在15~45°的范围内,则在与施加主拉力的侧边相垂直的侧边附近和施加主拉力的侧边,不产生松弛,可减小仅仅在主拉步骤中不能够消除的遮屏的凹凸部的产生,不会损害遮屏的平面性。
本发明参照附图并按照与优选的实施例相关的方式进行了充分说明,但是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理解各种变换形式或改进。对于这样的变换形式或改进应理解为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并包括在其中。

Claims (7)

1.一种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该遮屏组合体在基本上呈矩形的框状的支承框(10)上,按照张紧方式贴付有遮屏(20),该遮屏包括带有多个通孔(23)的带孔区域(22),基本上呈矩形的片状,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在上述遮屏的4个角部,按照9.8~490N的值,沿相对上述遮屏的侧边的倾斜方向,朝向外侧施加预拉力(P2);
在施加上述预拉力后,在上述遮屏中的至少一对相对的侧边(25),沿与上述侧边相垂直的方向,朝向外侧,施加主拉力(P1);
在施加上述主拉力之后,将处于作用有上述主拉力的状态的上述遮屏,贴付于上述支承框的框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贴付上述遮屏之前,对下述框边,沿使该框边之间的间距变窄的方向施加压力,该框边指上述支承框中的框边中的,与在施加上述主拉力时,作用有上述主拉力的上述遮屏中的上述侧边相对应的一对相对的框边;
当贴付上述遮屏时,将上述遮屏贴付于在施加上述压力时处于作用有该压力的状态的上述支承框的上述框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加上述预拉力时,施加该预拉力的方向位于使上述遮屏面从端部朝向外侧,沿连线方向延长而形成的延长面内,该方向为当施加上述主拉力时,相对施加上述主拉力的侧边,成15~45°的倾斜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施加上述预拉力时,在上述遮屏的4个角部,将为两侧边与上述带孔区域的外周边的延长线包围的范围夹持,施加上述预拉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施加上述预拉力时,在上述遮屏的4个角部,在距短边的侧边3mm以上的内侧,到上述带孔的外周边的延长线的区间,以及从长边的侧端到上述带孔区域的外周边的延长线的区间的范围,按照贯通方式形成3~8个直径在3~8mmφ范围内的嵌合孔,将嵌合部件嵌合于该嵌合孔中,施加上述预拉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施加上述主拉力时,在上述侧边中的作为上述带孔区域的范围的部分,施加上述主拉力。
7.一种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该阴极射线管包括呈喇叭筒状的管主体,安装于上述管主体的根部的电子枪,以及在安装于上述管主体的前端上的内面,具有荧光面的前面板,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按照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遮屏组合体;
将上述遮屏组合体安装于上述前面板的内侧;
将安装有上述遮屏组合体的上述前面板,安装于上述管主体上。
CN00136156A 1999-12-27 2000-12-26 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和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3020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6982999A JP3598927B2 (ja) 1999-12-27 1999-12-27 シャドウマスク組立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陰極線管の製造方法
JP369829/1999 1999-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2075A true CN1302075A (zh) 2001-07-04

Family

ID=18495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36156A Pending CN1302075A (zh) 1999-12-27 2000-12-26 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和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890237B2 (zh)
EP (1) EP1113479A3 (zh)
JP (1) JP3598927B2 (zh)
KR (1) KR100388533B1 (zh)
CN (1) CN1302075A (zh)
MY (1) MY121488A (zh)
TW (1) TW4805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6842A (zh) * 2011-05-06 2012-11-07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分离掩模和用于组装包括其的掩模框架组件的组装设备
TWI422270B (zh) * 2004-07-23 2014-01-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ling sheet of metal thin plate for manufacturing step of organic EL elemen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26567B1 (ko) * 2001-08-10 2004-04-08 엘지.필립스디스플레이(주) 평면 브라운관의 제조방법
KR100464199B1 (ko) * 2003-02-24 2005-01-03 엘지.필립스디스플레이(주) 컬러 음극선관
KR100518845B1 (ko) * 2003-06-30 2005-09-30 엘지.필립스 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음극선관
KR101784467B1 (ko) * 2011-01-10 2017-10-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분할 마스크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마스크 프레임 조립체의 조립방법
KR101693578B1 (ko) * 2011-03-24 2017-0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증착 마스크
KR20120123918A (ko) * 2011-05-02 2012-11-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분할 마스크 및 이를 이용한 마스크 프레임 조립체의 조립방법
KR20130081528A (ko) * 2012-01-09 2013-07-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증착 마스크 및 이를 이용한 증착 설비
KR101941695B1 (ko) * 2012-05-31 2019-01-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마스크 인장 장치, 마스크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마스크 제조 시스템
KR20140047889A (ko) * 2012-10-15 2014-04-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기판 고정용 지그 유닛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기판 이송 장치
KR102352280B1 (ko) * 2015-04-28 2022-0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마스크 프레임 조립체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마스크 프레임 조립체 제조 방법
KR102366569B1 (ko) * 2015-07-01 2022-02-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증착용 마스크 인장 용접 장치
KR101834194B1 (ko) * 2016-07-13 2018-03-05 주식회사 케이피에스 텐션마스크 프레임 어셈블리의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CN108977763B (zh) * 2018-06-20 2020-02-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精细荫罩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2193044B1 (ko) * 2020-07-10 2020-12-18 풍원정밀(주) 금속 마스크 제조 시스템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65338A (ja) * 1983-03-10 1984-09-18 Toshiba Corp カラ−受像管
US5274301A (en) * 1987-01-27 1993-12-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lor cathode ray tube panel with shadow mask supports
US4828523A (en) * 1987-06-04 1989-05-09 Zenith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ension mask securement means and process therefore
US4900977A (en) * 1988-04-04 1990-02-13 Corning Incorporated Support system for flat CRT tension mask
NL8801943A (nl) * 1988-08-04 1990-03-01 Philips Nv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kleurenbeeldbuis.
JP3271214B2 (ja) * 1993-09-27 2002-04-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ブラウン管の色選別電極架張フレーム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331762B2 (ja) 1994-09-09 2002-10-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色選別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色選別電極用マスク原板
JPH08162035A (ja) * 1994-11-30 1996-06-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ー受像管用色選別電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167376A (ja) 1994-12-12 1996-06-25 Sony Corp アパーチャグリルの組立方法と組立装置
JPH08167389A (ja) 1994-12-13 1996-06-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92143A (ja) * 1995-09-22 1997-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ー受像管用色選別電極の製造方法
JP3514006B2 (ja) 1995-09-25 2004-03-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アパーチャーグリル溶接機
US6025676A (en) * 1996-03-06 2000-02-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athode ray tube having improved curva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thereof
KR100213764B1 (ko) * 1996-11-13 1999-08-02 구자홍 평면브라운관의 새도우마스크 구조체
JP3541592B2 (ja) 1996-12-24 2004-07-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色選別電極構体の製造方法
JPH10188794A (ja) 1996-12-24 1998-07-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フラットアパーチャーグリル
JPH11176345A (ja) 1997-09-26 1999-07-02 Samsung Display Devices Co Ltd 平面陰極線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982085A (en) * 1997-12-23 1999-11-09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Color cathode ray tube with improved shadow mask mounting system
JPH11185609A (ja) 1997-12-25 1999-07-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色選別電極構体の製造方法
JPH11204026A (ja) 1998-01-19 1999-07-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色選別電極構体の製造方法
JPH11238475A (ja) * 1998-02-23 1999-08-31 Toshiba Corp カラー受像管
JP2000076991A (ja) * 1998-06-19 2000-03-14 Sony Corp フラットアパーチャグリル伸張装置およびフラットアパーチャグリル伸張溶接方法ならびにフラットアパーチャグリル伸張装置の調整治具およびその治具を用いた調整方法ならびにフラットアパーチャグリル伸張装置の測定治具およびその治具を用いた測定方法
JP3390142B2 (ja) * 1998-08-26 2003-03-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カラー陰極線管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00164154A (ja) * 1998-11-26 2000-06-16 Sony Corp カラー陰極線管のマスク板とそれを用いた色選別機構の製造方法
JP2001357794A (ja) * 2000-06-12 2001-12-26 Hitachi Ltd カラー受像管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2270B (zh) * 2004-07-23 2014-01-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ling sheet of metal thin plate for manufacturing step of organic EL element
CN102766842A (zh) * 2011-05-06 2012-11-07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分离掩模和用于组装包括其的掩模框架组件的组装设备
TWI557245B (zh) * 2011-05-06 2016-11-11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分割遮罩以及用於組裝包含該分割遮罩之遮罩框架組件之組裝裝置
US9567662B2 (en) 2011-05-06 2017-02-1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Split mask and assembling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a mask frame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plit mas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80520B (en) 2002-03-21
MY121488A (en) 2006-01-28
US20010018309A1 (en) 2001-08-30
KR20010062673A (ko) 2001-07-07
JP2001185026A (ja) 2001-07-06
JP3598927B2 (ja) 2004-12-08
EP1113479A3 (en) 2005-09-07
KR100388533B1 (ko) 2003-06-25
US6890237B2 (en) 2005-05-10
EP1113479A2 (en) 2001-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2075A (zh) 遮屏组合体的制造方法和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
CN1244949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124636C (zh) 阴极射线管
CN1088907C (zh) 阴极射线管的荫罩框架、其制造工艺及荫罩框架的悬挂构件
CN1367520A (zh) 阴极射线管和电子枪的平板电极及其生产方法
CN1279567C (zh) 阴极射线显像管的阴罩支架
CN1210754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145183C (zh) 具有氧化物阴极的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226110C (zh) 用于制造包括至少一个管状部分的工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366324A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336680A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及荫罩框架
CN1264190C (zh) 平面型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面板
CN1227704C (zh) 张力荫罩组件
CN1228808C (zh) 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结构
CN1255847C (zh) 阴极射线管
CN1382302A (zh) 阴极射线管及使用该阴极射线管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373495A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402297A (zh) 阴极射线管
CN1366702A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290147C (zh) 布劳恩管的偏转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1215521C (zh) 阴极射线管的荫罩框架
CN1234600A (zh) 显示器的偏转装置
CN1845288A (zh) 用于阴极射线管的罩组件
CN1790602A (zh) 阴极射线管的荫罩
CN1484271A (zh) 具有垂直偏转线圈固定结构的偏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