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8338A - 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8338A
CN1298338A CN99805599A CN99805599A CN1298338A CN 1298338 A CN1298338 A CN 1298338A CN 99805599 A CN99805599 A CN 99805599A CN 99805599 A CN99805599 A CN 99805599A CN 1298338 A CN1298338 A CN 1298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angle
shaped material
mould
surface treatment
treatment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5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8172C (zh
Inventor
大久保真
木内一彦
桥本良一
野村孝行
森雅弘
宫本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98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8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817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817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7/00Shaping techniqu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29C39/00 - B29C65/00, B29C70/00 or B29C73/00
    • B29C67/24Shaping techniqu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29C39/00 - B29C65/00, B29C70/00 or B29C73/00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29C67/246Moulding high reactive monomers or prepolymers, e.g. by reaction injection moulding [RIM], liquid injection moulding [LI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56Coatings, e.g. enameled or galvanised; Releasing, lubricating or separating agents
    • B29C33/60Releasing, lubricating or separat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56Coatings, e.g. enameled or galvanised; Releasing, lubricating or separating agents
    • B29C33/60Releasing, lubricating or separating agents
    • B29C33/62Releasing, lubricating or separating agents based on polymers or oligomers
    • B29C33/64Silic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制造模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包含减小接触角物质的表面处理剂存在下,在液体成形材料与模具内壁间接触角不超过30°条件下,将液体成形材料倒入或注入模具,和固化该液体成形材料;表面处理剂包括能减少液体成形材料和由与模具同样材料构成的平板间接触角至不大于30°的减小接触角物质;减少成形时表面空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上述表面处理剂;以及这种表面处理剂用于减少表面空隙的用途。模制品具有精确对应于模具内表面的形状。

Description

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模制品的方法,具体而言,涉及制造具有精确对应于模具内壁形状的模制品的方法,还涉及在该方法中使用的表面处理剂。
发明背景
当采用将液体成形材料倒入或注入模具,然后固化该液体成形材料,制造模制品时,为方便从模具中取出模制品,可在模具内表面施涂脱模剂。
然而,在内表面形状复杂的模具的内表面施涂脱模剂,制造模制品时,模制品的表面性能有时会由于产生所谓的表面空隙(由液体原料填充不充分引起的表面缺陷和/或在形状复杂的模具的内表面上产生的气泡沫)而变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制造具有精确对应于模具内壁形状的模制品,没有产生降低模制品表面性能的缺陷如模制品表面空隙的方法。
由下面的描述可以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
发明的描述
本发明涉及下列内容:
[1]一种制造模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在包含减小接触角物质的表面处理剂存在下,在液体成形材料与模具内壁间接触角不超过30°条件下,将液体成形材料倒入或注入模具,和
(B)固化该液体成形材料;
[2]在包括将液体成形材料倒入或注入模具,并固化该液体材料的制造模制品方法中使用的一种表面处理剂,该表面处理剂包括一种减小接触角的物质,当含有这种表面处理剂的液体成形材料滴在与模具同样材料构成的平板上,或在平板上施涂该表面处理剂,并在其上滴加液体成形材料时,液体成形材料和平板间的接触角可减小到不大于30°;
[3]在成形时减少表面空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上述表面处理剂;和
[4]上述表面处理剂的用途,用来减少表面空隙。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液体成形材料的典型例子有树脂如聚氨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酯、尿素树脂、烯烃树脂如聚乙烯和聚丙烯、苯乙烯树脂;橡胶如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丁基橡胶和丙烯酸类橡胶。
液体成形材料可以是在成形时发泡,形成发泡模制品的那些材料。能形成发泡模制品的液体成形材料包括自发泡的聚氨酯、可发泡烯烃树脂、可发泡苯乙烯树脂等。当使用烯烃树脂、苯乙烯树脂等时,采用的方法包括发泡预发泡的树脂颗粒,或包括将发泡剂浸渍到树脂中,之后在模具中成形和发泡该树脂。
本发明方法对液体成形材料,尤其是聚氨酯在成形时易于变差的表面性能具有优良的效果。聚氨酯的典型例子有,例如聚醚聚氨酯、聚酯聚氨酯等。
用于聚氨酯的原料没有具体的限制,可使用已知的聚氨酯。要求聚氨酯的原料为多元醇溶液和异氰酸酯预聚物。多元醇溶液包括多元醇组分如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增链剂、水、泡沫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和需要时的催化剂。由多元醇组分组分如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以及多异氰酸酯组分如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或其改性化合物,可制得异氰酸酯预聚物。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增链剂、泡沫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多异氰酸酯组分和异氰酸酯预聚物都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异氰酸酯预聚物和/或多元醇溶液中可含有减小接触角物质,并要求在异氰酸酯预聚物中含有减小接触角物质。异氰酸酯预聚物中减小接触角物质的含量宜为0.1-7%(重量),0.1-5%(重量)更好。
在减小接触角物质存在下,使多元醇组分与诸如多异氰酸酯组分、异氰酸酯预聚物、和需要时的水、增链剂、泡沫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等反应,可制得含减小接触角物质的聚氨酯泡沫材料。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在包含减小接触角物质的表面处理剂存在下,使液体成形材料与模具内壁间接触角不大于30°条件下,将液体成形材料倒入或注入模具,然后固化液体成形材料。在这样条件下成形时,可达到这样优良的效果,即可制得具有精确对应于模具内壁形状的模制品,模制品内没有产生表面空隙。达到这样效果的原因并不清楚,但大概是基于下述因素。当液体成形材料与模具内壁间接触角降至不大于30°时,可改善液体成形材料对模具的润湿性,从而可减小液体成形材料与模具间的摩擦。因此,液体成形材料可流入模具,复制出模具内表面的复杂形状。从减少制成的模制品的表面空隙考虑,要求液体成形材料与模具内壁间接触角不大于23°,不大于21°更好。
要求表面处理剂包括减小接触角物质,当将含该表面处理剂的液体成形材料滴在由与模具同样材料制成的平板上时,或在平板上施涂表面处理剂,将液体成形材料滴在其上时,减小液体成形材料和平板间的接触角至不大于30°。使用表面处理剂时,可减少成形时的表面空隙。具体而言,使用表面处理剂时,可以显示易于制得具有精确对应于模具内壁形状的模制品,模制品中没有产生表面空隙的优良效果。达到这样效果的原因并不清楚,但大概是基于下面原因。通过表面处理剂可改善液体成形材料对模具的润湿性,从而可减小在液体成形材料与模具间的摩擦。因此,液体成形材料可流入模具,复制出模具内表面的复杂形状。要求液体成形材料与模具内壁间接触角不大于23°,不大于21°更好。
按照下列步骤测定接触角。
1)测量气氛保持在25℃和55%RH,并无风。
2)铝板(平均粗糙度Ra:0.2-0.4微米)作为由与模具同样材料制成的平板,将其水平放置。之后,在其表面喷涂有机硅脱模剂,用废布充分抹去。
3)在喷涂了有机硅脱模剂表面上均匀喷涂特定表面处理剂(该表面处理剂25℃时为固体,预先加热到不低于其熔点使之融化,然后喷涂),其量为10克/米2
4)用注射器收集经抽真空预先脱气的液体成形材料,一液滴从距平板表面10厘米的高度滴在平板上,按这种方式,使液体成形材料的液滴达到0.10±0.02克的重量。
5)液滴到达平板表面的时间计为零秒。用显微镜作为CCD照相机,观察液滴的侧向随时间的变化。60秒后,测定液滴与平板间的接触角。
减小接触角物质的例子包括至少一种选自酯类、醚类和酰胺类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常压下各自的沸点不低于50℃,较好的不低于100℃,最好是常压下不低于100℃,0.133kPa压力下不大于300℃。减小接触角物质中,优选具有操作时不完全蒸发的蒸汽压的物质。
沸点不大于50℃的酯类例子包括硬脂酸烷基酯,该酯的醇残基部分有1-22个碳原子,如硬脂酸乙酯和硬脂酸丁酯;乙酸烷基酯,该酯的醇残基部分有4-22个碳原子,如乙酸癸酯和乙酸十八烷基酯;油酸烷基酯,该酯的醇残基部分有1-22个碳原子,如油酸甲酯和油酸丁酯;以及其它的脂肪酸残基部分有2-21个碳原子烷基,醇残基部分有1-2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烷基酯,如丙酸丁酯、2-乙基己酸丁酯、癸酸丁酯和亚油酸甲酯。这些酯类可单独使用或以混合物使用。从抑制制成的模制品产生表面空隙,并改善其外观(设计)的优良效果考虑,适合使用由脂肪酸和一元醇形成的脂肪酸烷基酯,如硬脂酸乙酯、硬脂酸丁酯、乙酸癸酯、乙酸十八烷基酯、油酸甲酯和乙酸丁酯。要求脂肪酸有2-22个碳原子,较好的有2-18个碳原子,一元醇有1-22个碳原子,较好的有1-18个碳原子。而且要求脂肪酸和一元醇的碳原子总数为10-40,较好的为12-36。另外,从制成的模制品的抗发黄性考虑,特别适合使用饱和脂肪酸烷基酯,如硬脂酸丁酯和乙酸十八烷基酯。
沸点不低于50℃的酯类可以是对称醚或不对称醚。其例子包括二辛基醚、二丁基醚、二己基醚、二癸基醚、丁基己基醚等。这些酯类可单独使用,或以其混合物使用。从抑制制成的模制品产生表面空隙,并改善其外观(设计)的优良效果考虑,适合使用二辛基醚等。
可适当调节表面处理剂中减小接触角物质的含量,将液体成形材料与平板间的接触角减小到不大于30°,较好的不大于23°,不大于21°更好。由于即使仅使用减小接触角物质作为表面处理剂也能将液体成形材料与平板间的接触角减小到不大于30°,有时可只用减小接触角物质本身作为表面处理剂。
表面处理剂除了包括减小接触角物质外,可包含脱模剂如有机硅化合物或需要时的蜡。在制造各种模制品时,最好将包含减小接触角物质和脱模剂的表面处理剂施涂在模具的内表面,因为这种表面处理剂可抑制产生表面空隙,改善模制品的外观(设计)。
有机硅化合物适用于本发明,因为有机硅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流动性和脱模性,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典型的有机硅化合物例子有二甲基硅油和改性硅油如烷基改性硅油和高级脂肪酸改性的硅油,或用溶剂稀释的那些硅油、制备成水乳液的那些硅油等。具体而言,有25℃粘度为30-5000mm2/s的二甲基硅油。这些有机硅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以其混合物使用。
可适当地使用蜡,因为蜡价廉。蜡的例子包括矿物油、烯属蜡、石蜡等。这些蜡可以单独使用,或以其混合物使用。其中较好的是分子量不小于300的矿物油和石蜡。
从脱模性能考虑,脱模剂中,更好的是有机硅化合物。
表面处理剂中脱模剂含量并不是绝对确定的,因为将根据其种类变化。然而,从显示充分的脱模性考虑,要求该含量一般不小于5%(重量),较好的不小于10%(重量),不小于30%(重量)更好。而且,从显示充分的表面性能考虑,要求该含量不大于95%(重量),较好的不大于90%(重量)。
将表面处理剂施涂在模具的内表面,或包含在液体成形材料中。
在模具内表面施涂表面处理剂时,可以与模具完全一致的形状,形成由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鞋底的外底,该鞋底尤其在其底面有复杂形状,没有产生有损于模制品表面性能的缺陷如表面空隙。
在模具内表面施涂表面处理剂的方法包括如涂布法、喷涂、浸涂等,本发明对上述这些方法没有限制。
模具内表面施涂表面处理剂时,之后模具中充入液体成形材料,在适合该液体成形材料的特定成形条件下成形。从提供制得的模制品充分的表面性能并防止表面裂纹和无光考虑,模具内表面施涂的表面处理剂量为3-30克/米2
液体成形材料包含表面处理剂时,以与模具完全一致的形状,形成由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鞋底的中底,该鞋底尤其在其侧面有复杂形状,没有产生有损于模制品表面性能的缺陷如表面空隙。
液体成形材料包含表面处理剂时,液体成形材料的表面处理剂含量将随液体成形材料种类而不同。然而,要求调节该含量,使液体成形材料和由与模具同样材料构成的平板间接触角不大于30°。例如,要求液体成形材料中表面处理剂含量为0.05-3.5%(重量),较好为0.25-1%(重量)。
液体成形材料中包含表面处理剂时,在模具中充入液体成形材料,可以在适合该液体成形材料的特定成形条件下成形。
对用于本发明模具的材料没有具体限制。这类材料的例子包括铁、不锈钢、铜、铝、铝合金、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另外,对模具内壁的形状没有具体限制,可选择任何形状,只要其内表面有很好对应于要求的模制品的形状。
在模具中成形液体成形材料时,最好通过涂布、喷涂、浸涂等方法,预先在模具内表面施涂脱模剂,改善脱模性能。脱模剂包括二甲基硅油、矿物油、石蜡等,对本发明不限于上面列举的那些。
因此,通过成形和随后脱模,可制得具有给定形状的模制品。制得的模制品具有优良的表面性能,因为即使模制品内表面的形状复杂,也抑制如表面空隙的有害缺陷的产生。
尤其当模制品是由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模制品时,上述效果更加优良。尤其对底面和侧面有复杂形状的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鞋底,上述效果更为明显。
一般,鞋底分为用于凉鞋和男人鞋的外底,以及用于运动鞋的中底。本发明对用在低密度区的中底的效果尤其明显。
从减少表面空隙考虑,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密度不小于0.15克/厘米3,但小于0.30克/厘米3为宜,不小于0.20克/厘米3但小于0.30克/厘米3更好。
制备例1(制备聚醚聚氨酯泡沫材料的液体成形材料)
在一个混合器(型号“DH-2.5”,Tokushu Kika Kogyo K.K.制造)中预先搅拌50重量份多元醇溶液[商品名:“EDDYFOAM AS-2045”,Kao Corporation生产](该溶液包括聚丙二醇、增链剂、水和泡沫稳定剂(表面活性剂)),50重量份异氰酸酯预聚物[商品名:“EDDYFOAM B-6009N”,Kao Corporation生产],其主要组分是聚丙二醇和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制得的混合物在干燥器内抽真空。
按照下面方法,制得的液体混合物用于测定接触角。结果,得到接触角为43°。
该液体混合物的粘度逐渐提高。因此,预先搅拌用于测定接触角的多元醇溶液和异氰酸酯预聚物的时间调整到4分钟。
制备例2(制备聚酯聚氨酯泡沫材料的液体成形材料)
在一个混合器(型号“DH-2.5,Tokusha Kika Kogyo K.K.制造)中预先搅拌50重量份多元醇溶液[商品名:“EDDYFOAM AS-1210U”,Kao Corporation生产](该溶液包含聚酯-多元醇、增链剂、水和泡沫稳定剂(表面活性剂))。50重量份异氰酸酯预聚物[商品名:“EDDYFOAM B-2009”,Kao Corporation生产],其主要组分是聚酯-多元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制得的混合物在干燥器内抽真空。
按照下面的方法,制得的混合液用于测定接触角。结果,得到接触角为46°。
该混合液的粘度逐渐提高。因此,预先搅拌用于测定接触角的多元醇溶液和异氰酸酯预聚物的时间调整到4分钟。
[测定接触角]
1)测量气氛在25℃和55%RH下保持无风。
2)铝板(平均粗糙度Ra:0.2-0.4微米)作为由与模具同样材料制成的平板,将其水平放置。之后,在其表面喷涂有机硅脱模剂,用废布充分抹去。
3)在喷涂了有机硅脱模剂表面上均匀喷涂特定表面处理剂(该表面处理剂25℃时为固体,预先加热到不低于其熔点使之融化,然后喷涂),其量为10克/米2
4)用注射器[型号“SS-02S”,TERUMO CORPORATION制造]收集经抽真空预先脱气的液体成形材料,一液滴从距平板表面10厘米的高度滴在平板上,按这种方式,使液体成形材料的液滴达到0.10±0.02克的重量。
5)液滴到达平板表面的时间计为零秒。用显微镜[产品编号“VH-6200”,KEYENCE CORPORATION制造]作为CCD照相机,观察液滴的侧向随时间的变化。60秒后,测定液滴与平板间的接触角。
实施例1-4和比较例1-4
[制造聚醚聚氨酯泡沫材料构成的模制品]
用于试验的铝制模具有内表面,在鞋尖部分形成有127个防滑突出物的鞋底图案,每个突出物的高度、宽度和长度分别约为5毫米,垂直截面为三角形。模具温度调节至50℃±2℃。在内表面喷涂脱模剂(商品名:“PURAPOWER 2060”,KaoCorporation生产),用废布抹去。
使用表1所示的表面处理剂,在已喷涂脱模剂的表面,用喷枪喷涂,施涂的表面处理剂量为10克/米2。按照上述方法,测定液体成形材料与喷涂表面处理剂的表面间接触角。结果列于表1。
在倒入型低压发泡设备的一个罐中投入异氰酸酯预聚物[商品名:“EDDYFOAMB-6009N”,Kao Corporation生产],液体温度调节至40℃,另一罐中投入混合100重量份多元醇组合物溶液[商品名:“EDDYFOAM AS-2045”,Kao Corporation生产]和2重量份催化剂[商品名:“EDDYFOAM AS-651-60C”,Kao Corporation生产]制得的液体混合物,温度调节至40℃。
将异氰酸酯预聚物与该液体混合物混合,使用该低压发泡设备搅拌制得的混合物,使异氰酸酯指数为98。将该混合物倒入上述模具,使其发泡。倒入5分钟后,从模具中取出发泡产品,制成由聚氨酯泡沫材料构成的模制品。各模制品的密度约为0.65克/厘米3,硬度(Asker C)为804±2。
随后,按照下述方法评价制得的模制品的形状转移率。结果列于表1。
[形状转移率]
为确定制得的模制品是否具有精确对应于模具内表面的形状,按照下述方法得到形状转移率。
在模制品尖部用于防滑的突出物的缺少不小于50%的情况评分为-3,规定突出物缺少数为“p”;模制品尖部防滑突出物缺少不小于30%,但小于50%的情况评分为-2,规定突出物缺少数为“q”;模制品尖部防滑突出物缺少小于30%的情况评分为-1,规定突出物缺少数为“r”;没有观察到模制品尖部防滑突出物缺少的情况评分为0,规定突出物未缺少数为“s”(p+q+r+s的总数为127)。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形状转移率:
[形状转移率]
=[381+(-3)×p+(-2)×q+(-1)×r+0×s]/3.81
实施例5-8和比较例5-8
[制造聚酯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模制品]
按照与实施例1-4的同样方式进行,不同之处是:使用异氰酸酯预聚物[商品名:“EDDYFOAM B-2009”,Kao Corporation生产]、100重量份多元醇溶液[商品名:“EDDYFOAM AS-1210”,Kao Corporation生产]和1.5重量份催化剂[商品名:“EDDYFOAM AS-651-60C”,Kao Corporation生产],代替实施例1-4中使用的异氰酸酯预聚物、多元醇溶液和催化剂,制得由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模制品。各模制品的密度约为0.60克/厘米3,硬度(Asker C)为80±2。
按照与上述同样的方式,评价聚氨酯泡沫材料构成的模制品的形状转移率。结果列于表1。
表1
实施例 聚氨酯泡沫材料种类     表面处理剂组成(重量%) 60秒后接触角(0) 形状转移率(%)
实施例1     醚聚氨酯     硬脂酸丁酯(100)     18     93.5
实施例2     醚聚氨酯     硬脂酸乙酯(100)     17     94.6
实施例3     醚聚氨酯 硬脂酸十八烷基酯(100)     17     95.5
实施例4     醚聚氨酯     二辛基醚(100)     17     97.7
比较例1     醚聚氨酯     无     43     34.9
比较例2     醚聚氨酯 EMULGEN 903*1(100)     32     50.3
比较例3     醚聚氨酯     亚麻子油(100)     31     57.5
比较例4     醚聚氨酯     猪油(100)     34     44.6
实施例5     酯聚氨酯     硬脂酸丁酯(100)     21     86.3
实施例6     酯聚氨酯     硬脂酸乙酯(100)     23     83.6
实施例7     醚聚氨酯 硬脂酸十八烷基酯(100)     22     83.6
实施例8     醚聚氨酯     二辛基醚(100)     22     90.2
比较例5     酯聚氨酯     无     46     30.3
比较例6     酯聚氨酯 EMULGEN 903*1(100)     34     46.3
比较例7     酯聚氨酯     亚麻子油(100)     34     53.3
比较例4     酯聚氨酯     猪油(100)     35     42.1
(注)*1:商品名,由Kao Corporation生产
表1的结果清楚表明:各实施例制得的所有模制品均具有极高的形状转移率,因为使用了显示接触角不大于30°的减小接触角物质。
实施例9-20和比较例9-12
[制造由聚醚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模制品]
按照与实施例1-4的同样方式进行,不同之处是:不在用于试验的模具上喷涂脱模剂,使用表2所示的于25℃预先混合的表面处理剂,制得由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模制品。各模制品的密度约为0.65克/厘米3,硬度(Asker C)为80±2。
按照下面方式,评价制造由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模制品制造后的脱模性能。并按照与上面相同的方式评价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模制品的形状转移率。结果列于表2。
[制造后的脱模性能]
根据下列标准确定从模具中取出制成的模制品时的情况:
◎整个模制品都没有粘在模具内表面;
○模制品略粘在模具内表面,未出现任何问题;
×模制品粘在模具上,不可能从模具中取出模制品。
实施例21和22
[制造由聚酯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模制品]
按照与实施例5-8的同样方式进行,不同之处是:不在用于试验的模具上喷涂脱模剂,使用表2所示的于25℃预先混合的表面处理剂,制得由聚氨酯泡沫材料构成的模制品。各模制品的密度约为0.65克/厘米3,硬度(Asker C)为80±2。
按照由上面相同的方式,评价制造由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模制品制造后的脱模性能以及形状转移率。结果列于表2。
表2中,使用下列脱模剂:
脱模剂A:[商品名:“SUPER OIL B”,由NOF Corporation生产];脱模剂B:二甲基硅油[商品名:“TSF-451-50”,由Toshiba Silicone Co.,Ltd.生产];脱模剂C:二甲基硅油[商品名:“TSF-451-300”,由Toshiba Silicone Co.,Ltd.生产];脱模剂D:有机硅化合物的混合物[商品名:“PURAPOWER 20conc 60”,由Kao Corporation生产]。
表2
实施例 聚氨酯泡沫材料种类 表面处理剂组成(重量%) 脱模性能 形状转移率(%)
实施例9 醚聚氨酯 硬脂酸丁酯(10)脱模剂A(90)     ◎     70,3
实施例10 醚聚氨酯 硬脂酸丁酯(20)脱模剂A(80)     ◎     95,0
实施例11 醚聚氨酯 硬脂酸丁酯(50)脱模剂A(50)     ◎     96,3
实施例12 醚聚氨酯 硬脂酸丁酯(80)脱模剂A(20)     ○     92,5
实施例13 醚聚氨酯 硬脂酸丁酯(20)脱模剂A(80)     ○     92,3
实施例14 醚聚氨酯 硬脂酸丁酯(20)脱模剂B(80)     ◎     96,3
实施例15 醚聚氨酯 硬脂酸丁酯(20)脱模剂C(80)     ◎     92,8
实施例16 醚聚氨酯 硬脂酸丁酯(20)脱模剂D(80)     ◎     89,3
实施例17 醚聚氨酯 二辛基醚(20)脱模剂A(80)     ○     93,6
实施例18 醚聚氨酯 二辛基醚(20)脱模剂B(80)     ◎     98,5
实施例19 醚聚氨酯 二辛基醚(20)脱模剂C(80)     ◎     95,3
实施例20 醚聚氨酯 二辛基醚(20)脱模剂D(80)     ◎     91,6
比较例9 醚聚氨酯 脱模剂N100)     ◎     33,6
比较例10 醚聚氨酯 脱模剂B(100)     ◎     35,6
比较例11 醚聚氨酯 脱模剂C(100)     ◎     38,3
比较例12 醚聚氨酯 脱模剂D(100)     ◎     34.2
实施例21 酯聚氨酯 硬脂酸丁酯(20)脱模剂A(80)     ◎     83.3
实施例22 酯聚氨酯 二辛基醚(20)脱模剂A(80)     ◎     84.6
表2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各实施例制得的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模制品具有极高的形状转移率,成形后脱模性能优良,因为使用了显示接触角不大于30°的减小接触角物质。
实施例23-26和比较例13-15
使用铝制的具有对应于模制品形状的模具,模制品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厚度分别为255毫米,90毫米,30毫米和5毫米,在其侧面设计有20个突出物,突出物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20毫米,20毫米和2毫米。模具温度调节至70℃±2℃。在内表面喷涂脱模剂(商品名:“PURAPOWER 2060”,由Kao Corporation生产),用废布抹去。
在异氰酸酯预聚物[商品名:“EDDYFOAM B-3021”,由Kao Corporation生产]中加入表3所列的减小接触角物质。在倒入型低压发泡设备的一个罐中投入制得的混合物,液体温度调节至35℃。另一罐内投入混合100重量份多元醇溶液[商品名:“EDDYFOAM AS-6-52U”,Kao Corporation生产]、1.3重量份催化剂[商品名:“EDDYFOAM AS-651-60C”,Kao Corporation生产]、2重量份交联剂[商品名:“EDDYFOAM AS-60E”,Kao Corporation生产]和0.5重量份泡沫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商品名:“EDDYFOAM AS-11S”,Kao Corporation生产]制得的液体混合物,液体温度调节至40℃。
使用该低压发泡设备混合和搅拌异氰酸酯预聚物与该液体混合物,使异氰酸酯指数为100。将制得的混合物倒入上述模具,使之发泡。倒入5分钟后,从模具取出发泡产品,制得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模制品。各模制品的密度约为0.28克/厘米3,硬度(Asker C)为60±2。
随后,按照下述方法评价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模制品的形状转移率。结果列于表3。
成形模制品时,突出物上部长度缺损不小于2毫米时,测定其长度,计算所有表面空隙的长度总和(T),由下面公式计算形状转移率:
形状转移率=(400-T)/(400×100)
根据下列标准进行评价:[标准]○:转移率不小于95%(极优良的外观)△:转移率不小于92.5%但小于95%(良好的外观)×:转移率小于92.5%(差的外观)
表3
实施例     减小接触角物质及其量[异氰酸酯预聚物中的含量(重量%)] 形状转移率评价(%)
实施例23     硬脂酸丁酯(0.5)     ○
实施例24     硬脂酸丁酯(1)     ○
实施例25     硬脂酸丁酯(5)     ○
实施例26     硬脂酸乙酯(1)     ○
比较例13     邻苯二甲酸辛酯(1)     ×
比较例14     邻苯二甲酸辛酯(5)     ×
比较例15     无     ×
由表3结果清楚地表明;实施例23-26制得的由聚氨酯泡沫材料构成的所有模制品都具有高的形状转移率,因为加入了减小接触角物质。
工业应用
根据本发明方法,达到制得具有精确对应于模具内壁形状的模制品,模制品表面没有产生降低表面性能如表面空隙的效果。
因此,制造用于如鞋底的模制品时适合采用本发明的方法。

Claims (11)

1.一种制造模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在包含减小接触角物质的表面处理剂存在下,在液体成形材料与模具内表面间接触角不超过30°条件下,将液体成形材料倒入或注入模具,和
(B)固化该液体成形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通过在模具内表面施涂表面处理剂,将所述液体成形材料与模具内表面间接触角调节至不大于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通过在液体成形材料中加入表面处理剂,将所述液体成形材料与模具内表面间接触角调节至不大于30°。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减小接触角物质是由一种脂肪酸和一种一元醇制得的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将所述液体成形材料与模具内表面的接触角调节至不大于2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将所述液体成形材料倒入或注入模具之前,在模具内表面施涂脱模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液体成形材料是聚氨酯的原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使用异氰酸酯预聚物作为聚氨酯的原料,异氰酸酯预聚物中减小接触角物质的含量为0.1-7%重量。
9.一种用于制造模制品的表面处理剂,所述方法包括将液体成形材料倒入或注入模具并且固化该液体成形材料的制造模制品方法,所述表面处理剂包括一种减小接触角物质,当包含该表面处理剂的液体成形材料滴在由与模具同样材料制成的平板上时,或在平板上施涂该表面处理剂并将液体成形材料滴在其上时,这种减小接触角物质能将液体成形材料与所述平板间的接触角减小至不大于30°。
10.一种减少成形时表面空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面处理剂。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面处理剂的用途,用于减少表面空隙。
CNB998055999A 1998-04-28 1999-04-27 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817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909598 1998-04-28
JP119095/1998 1998-04-28
JP119095/98 1998-04-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8338A true CN1298338A (zh) 2001-06-06
CN100368172C CN100368172C (zh) 2008-02-13

Family

ID=14752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559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8172C (zh) 1998-04-28 1999-04-27 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6607687B1 (zh)
EP (1) EP1075369A1 (zh)
KR (1) KR100595954B1 (zh)
CN (1) CN100368172C (zh)
WO (1) WO19990555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5824A (zh) * 2015-05-14 2015-10-21 孟凡英 高分子材料一维毛细孔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767257T3 (es) 2010-09-30 2020-06-17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odificaciones de recipientes para minimizar los defectos durante el flujo de poliuretano reactivo
US20190030964A1 (en) * 2016-01-29 2019-01-31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old release for non-pneumatic ti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05089C2 (de) * 1976-02-10 1986-12-11 Henkel KGaA, 4000 Düsseldorf Gleitmittel für die formgebende Verarbeitung thermoplastischer Kunststoffe
JPS5814201B2 (ja) * 1976-09-27 1983-03-17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靴底の製造法
JPS5542091A (en) 1978-09-19 1980-03-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oring and indicating reservation data for timer
US5326505A (en) * 1992-12-21 1994-07-05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Method for treating an ophthalmic lens mold
JPH0760811A (ja) 1993-08-27 1995-03-07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押しボタン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695599B2 (ja) * 1993-09-29 1997-12-24 ホーヤ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H07214587A (ja) 1994-02-08 1995-08-15 Asahi Chem Ind Co Ltd 表面親水性合成樹脂成形体
JPH07329099A (ja) 1994-06-03 1995-12-19 Sumitomo Bayer Urethane Kk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成形品を製造する方法
US5849209A (en) * 1995-03-31 1998-12-15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Mold material made with additives
US5690865A (en) * 1995-03-31 1997-11-25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Mold material with additives
US5576409B1 (en) * 1995-08-25 1998-09-22 Ici Plc Internal mold release compositions
JP3118415B2 (ja) * 1996-04-23 2000-12-18 良和 藤 セメント混和剤及びその製法
JPH10128861A (ja) 1996-10-29 1998-05-19 Nikon Corp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5824A (zh) * 2015-05-14 2015-10-21 孟凡英 高分子材料一维毛细孔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209826A1 (en) 2003-11-13
EP1075369A1 (en) 2001-02-14
WO1999055510A1 (en) 1999-11-04
CN100368172C (zh) 2008-02-13
KR100595954B1 (ko) 2006-07-03
KR20010043029A (ko) 2001-05-25
US6607687B1 (en) 2003-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03367B1 (en) Silicone containing molded polyurethanes
CA2978193C (en) Low delamination mold release
CN101085542A (zh) 脱模剂及其在制备聚氨酯模制品中的用途
CN101130268A (zh) 水性脱模剂及其在生产聚氨酯模制品中的用途
CN1575330A (zh) 润滑油组合物
CN101347983B (zh) 不含溶剂的脱模剂及其在制备聚氨酯模制品中的用途
CN106553297A (zh) 一种棕榈蜡与硅树脂复配型高回弹聚氨酯发泡制品脱模剂
CN1298338A (zh) 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US6162290A (en) Release agent
CN109986725A (zh) 一种脱模剂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滚塑工艺
JP6522996B2 (ja) 防汚剤及びそれによる塗膜で被覆された物品
KR101917355B1 (ko) 폴리우레탄 성형폼용 이형제의 제조방법
JP4872016B1 (ja) 化粧用塗布具
CN109913305A (zh) 一种膏状混凝土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US6630048B2 (en) Process for obtaining or repairing a die that does not need end finishing
Figueiredo et al. Use of fluoropolymer permanent release coatings for molded polyurethane foam production
KR100944501B1 (ko) 반도체 금형 코팅용 고무시트
CN1199774C (zh) 制造泡沫制品的方法
JP2000015646A (ja) 成形体の製造法
CN1629223A (zh) 用于形成硅氧烷弹性体多孔材料的油包水型乳状液组合物
JP2004042665A (ja)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成形体の製造法
JP5570916B2 (ja) 洗浄用溶剤組成物及び洗浄方法
CN1263798C (zh) 中空成型用氯乙烯系树脂糊、用其形成的成型物
CN1197696C (zh) 鞋底的制造方法
JPH0374609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