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5725A - 天线装置、它的制造方法以及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它的制造方法以及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5725A
CN1295725A CN99804669A CN99804669A CN1295725A CN 1295725 A CN1295725 A CN 1295725A CN 99804669 A CN99804669 A CN 99804669A CN 99804669 A CN99804669 A CN 99804669A CN 1295725 A CN1295725 A CN 1295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radiated element
cavity
pedestal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4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3572C (zh
Inventor
亨里克·格兰克维斯特
施戴芬·莫里恩
托马斯·贝内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rd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llg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SE98011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SE511900E/sv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gon AB filed Critical Allgon AB
Publication of CN1295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5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357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357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01Q1/24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extendable from a housing along a given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这样的问题,即怎样获得更轻和更便宜的天线以及更可靠和更简单的制造和装配方法。这些问题是这样解决的,即:将第一装置(602,707)布置为直接接触发射元件(604,702),并通过力使它们接触,并且该第一装置直接与传输件接触,从而通过所述装置在发射元件和印刷线路板之间获得导电连接。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优点是基座材料的量能减少,因为不需要用于接触簧片护圈的支座。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可提供柔性接触。本发明的还一优点是部件只由基座的一端引入,因此简化了装配过程,本发明的再一优点是在发射元件和整机线路之间只需要较少的部件。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它的制造方法以及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
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天线,尤其涉及较轻的天线装置、高效制造手持式无线电装置的天线的方法以及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介绍
通常,天线,尤其是手持式无线电装置的天线正在朝更小、更轻快速发展。移动无线电市场需要更小、更轻的装置也向该装置的天线提出了同样要求。
当前手持式无线电装置的市场容量和预期增加的市场容量都向该装置的所有元件的制造方法提出了很高要求。即使是相对较小的改进,由于量大,也能大大节约成本。
因此,重要的是对制造方法进行改进,并实现该改进,以获得竞争优势。
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式无线电装置的天线的制造方法将在介绍优选实施例时参考附图1至4作进一步说明,该天线包括复杂的接触簧片和接触簧片护圈,以便在两主要元件,即发射元件和印刷线路板之间保持电连接。该接触簧片护圈是天线中较重的部分,在基座上需要一个支座,而该支座需要相当数量的塑料。
接触簧片护圈用于将接触簧片固定到发射元件上并使发射元件与接触簧片连接。接触簧片护圈从顶部引入基件的空腔中,同时接触簧片从基件的底部引入。需要从两个不同方向将部件引入导致制造过程复杂,且在该制造过程中,基件必须转向,在该过程中必然有额外的步骤。
在本申请人目前制造的一种现有技术装置中(例如见WO97/49141的折曲天线),折曲件(meander)作为发射元件,该折曲件的一个很小部分折叠向下进入基件侧边的入口,这样,当接触簧片护圈从顶部引入时,它顶住折曲件的折叠部分。该折叠部分以“错误”的方向向下折叠,正如将在介绍优选实施例时所看到的,它使得发射结构(radiating pattern)的塑料载体上的狭缝能切断折叠部分和发射元件之间的电连接,从而使印刷线路板和发射元件之间没有电连接,而该狭缝使得折曲件的小折叠部分成为可能。可能产生的另一问题是当接触簧片护圈引入基座时,接触簧片护圈会损坏发射元件的折叠部分。
接触簧片再从底部引入并压迫就位,并通过在接触簧片顶部与接触簧片护圈配合的两支脚(leg)与接触簧片护圈导电接触。由于在接触簧片上有支脚而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支脚是在接触簧片上伸出,因此该簧片在其中间部分有弯曲的趋势。支脚有相互钩住的趋势,因此会使装配机器停止。制造该接触簧片是用高精度工具以复杂的方式进行,该高精度工具将会磨损和损坏。
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更轻和更便宜的天线,从而获得更轻和更便宜的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获得更可靠和更简单的装配方法,以便装配天线装置。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主发射元件和整机电路之间以尽可能少的部件连接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获得更可靠和更适于装配的接触簧片。
上述问题,即怎样获得更轻和更便宜的天线及更可靠和更简单的制造和装配方法,是这样解决的,即:将第一装置布置为直接接触发射元件,并通过力使所述装置和所述发射元件之间能连接,并且该第一装置直接与传输件例如印刷线路板接触,从而通过所述装置在发射元件和印刷线路板之间获得导电连接。
更详细的说,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目的,即怎样获得更轻和更便宜的天线及更可靠和更简单的制造和装配方法,是通过提供一种接收和发射电磁辐射的天线而实现的,该天线包括:一发射元件、一基座和一接触簧片,所述基座包括一基本轴向延伸的空腔至少一个轴向通向所述空腔的第一进口和至少一个径向通向所述空腔的第二进口,所述发射元件布置为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进口折入所述空腔并到达所述空腔内壁面上的第一接触区。所述基座还包括基本以径向从所述空腔的一侧伸出的支承装置,所述接触簧片安装在支承区、所述支承装置和所述第一接触区之间,以便在所述支承装置、所述支承区和所述第一接触区之间产生弹簧力,使得所述接触簧片和所述发射元件能够导电接触。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天线的一部分可以省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优点是接触簧片护圈可以省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另一优点是基座材料的量能减少,因为不需要用于接触簧片护圈的支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另一优点是能提供柔性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部件只通过基座的一端引入,因此简化了装配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另一优点是:用折曲件作为发射元件,当该折曲件折入基座的空腔中时,它是这样折叠,以便使狭缝破坏折叠部分与发射元件之间的连接的危险减至最小。
再一优点是,在发射元件和整机电路之间的连接只需要更少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还一优点是在接触簧片上不需要支脚。
通过下文的详细说明,可以清楚理解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不过,应当知道,该详细说明和特殊实例,即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解释,因为通过该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改进。
附图的简要说明
通过下文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可以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该详细说明和附图仅仅是作为对本发明的解释,因此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附图中: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天线;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接触簧片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接触簧片的俯视图;
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发射元件;
图5所示为采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
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的剖面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的剖面图;
图8所示为图7的天线沿Ⅷ-Ⅷ的剖面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触簧片的侧视图;
图10所示为图9的接触簧片的俯视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射元件;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射元件;
图13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天线的剖面图;
图14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天线;
图15所示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天线;
图16所示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天线;
图17所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射元件;
图18所示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天线,它包括处于伸出位置的可伸缩鞭状天线;
图18a所示为图18的天线沿线A-A的剖面图;
图18b所示为图18的天线沿线B-B的剖面图;
图19所示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天线,它包括处于收回位置的可伸缩鞭状天线;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天线的剖面图。101表示基座,102表示接触件,接触件通过支座103固定在基座的空腔内。
接触件102是固体金属,因此相对较重。在基座上还需要有一支座103,以便可靠安装,该支座103也需要额外的塑料。
104表示发射元件,这里是指折曲件。折曲件的一小部分106向下向内折叠并在接触区105与接触件102接触。当接触件102引入基座101的空腔107的顶部并向下压时,接触件102与折曲件的折叠部分106连接。
显然,当接触件102向下压以便接触折叠部分106时,很大的力将损坏折叠部分106上的导电部分。
接触簧片108从空腔的底部109引入。因为部件需要从基座的两端引入空腔中,因此所需的装配过程很复杂,而基座需要转向。
接触簧片108的两支脚110和111与接触件102配合,以固定接触簧片108和使接触簧片108和接触件102连接。在制造过程中,不同接触簧片108的两支脚110和111很容易相互钩住,因为这时大量接触簧片108置于单个容器中。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接触簧片的侧视图,图3所示为同一接触簧片的俯视图。人们能很容易想到接触簧片能彼此钩住。
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发射元件,这时是一折曲件401。402表示折叠部分,403和404表示两条狭缝,405表示第三条狭缝。该折曲件401贴于图1的基座,折叠部分402向内向下折叠到空腔中。如果折叠不是进行得很准确,折叠部分402可能通过使狭缝403和404延伸而增加尺寸。如果这样,狭缝403可能会完全切断使折叠部分402的传导部分与发射部分406连接的导线。因为折叠部分402需要尽可能的封闭折曲件401的底部,因此可能有突然切断导线的危险。这当然是一个问题。
本说明书所用的术语“折曲件”定义为具有折曲形状的导体元件的薄绝缘材料载体。该导体元件也可以有不是折曲形状的其它形状。当说明折曲件有一狭缝时,实际上是指载体上有该狭缝。
图5所示为包括本发明的天线的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天线装置可以拧在该通讯装置上或卡在该通讯装置上,在图5中可以清楚看见由501表示的帽体。帽体501是用于保护天线部件的。
图6所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天线。601表示基座,602表示接触线圈形式的接触装置,通常是细长的圆柱形。接触线圈602通过支座603安装就位。发射元件604包括一个折叠部分605,该折叠部分605朝着接触区606折入基座601的空腔内。当所述接触线圈从顶部的第一进口引入并向下压时,在所述接触线圈602和所述折叠部分605之间形成导电接触。接触线圈602的周围壁面产生的压力将接触线圈602压向折叠部分605,使得接触线圈602和折叠部分605的接触区之间产生导电接触。天线607拧入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接触线圈与印刷线路板609上的传输件610连接。
本文中的空腔是用于说明空间的广义术语,它可以是在一端或多端开口,它不需要有特殊的形状,也不需要有环绕它的所有侧边的壁,在这个意义上,即使半球形也可以限定一个空腔。即使图6中的基座在接触线圈安装就位后已经被填料填充,由接触线圈自身占据的空间可以定义成基座的空腔,尽管该空腔被接触线圈填充。
图14中,接触线圈1401由底部的第一进口1408引入基座1402的空腔中并向上压。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折曲件1404的折叠部分1403向上折叠成接触区1405。该接触线圈1401压靠折叠部分1403,使得折曲件1404和线路1407上的传输件1406之间产生导电连接。
图7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天线。701表示基座,702表示发射元件,该发射元件为在薄绝缘载体上的折曲形传导区的形式,下文称为折曲件,该发射元件以现有技术公知的普通方式贴于基座701上,例如用粘结剂。703表示径向第一入口。折曲件702的一部分704穿过对着第一接触区705的进口703向内向上折叠到基座701的空腔内。706表示的支承装置从基座701的空腔的一侧基本径向伸出。707表示接触簧片形式的接触装置。接触簧片通过在基座701底部并在支承装置706下面的第二进口708引入基座的空腔中。接触簧片707卡入适当位置并通过支承装置706与第一接触区705和支承区709之间的弹簧力固定就位。接触簧片707连接折曲件702的折叠部分704,并通过第三接触区711连接印刷线路板710的传输件(feed member)713,这样能使在发射元件702和印刷线路板710之间形成电路。
接触簧片707和折曲件702的折叠部分704之间的连接通过弹簧力实现,该弹簧力是接触簧片707在接触区705处施加的、朝向基座701空腔的侧壁的力。
基座701卡在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712的合适位置。并通常有一帽体,以保护发射元件,但是,为了清楚,该帽体没有在图7中表示。
图8所示为与图7所示相同的实施例。在图8中,与图7中相同的部件也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图9和10是专门表示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的接触簧片的视图。在图9和图10中,与图7中相同的部件也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在图9和10中,显然接触区705、709和711并不必须是非常小的区域,它也可以是接触簧片707上的较大部分,如图9和10所示。这很重要,因为接触区705有两个目的,即:既要固定接触簧片,又要使接触簧片707与发射元件702连接。在图9中,901表示第一瘤状凸起,902表示第二瘤状凸起。这些凸起用于确保接触簧片与发射元件702以及印刷线路板710之间的连接。图10中的凸起的标号与图9相同。
在图9和10中清楚表示了接触簧片的形状,第一接触区705后面有一基本成凸形的部分903。该凸形部分的末端是支承区709,该支承区709基本是与所述第一接触区705相同的平面。该支承区连接一细长部分904,该细长部分904基本成凸形,其末端是第三接触区711。
图11所示为折曲件形式的发射元件。1101表示发射结构。1102表示第一狭缝,1103表示第二狭缝。该图中清楚表示了该折曲件的一部分向上折叠的优点。当折叠进行得并不很好时,该狭缝撕裂折曲件,但不会有真正的危险,因为没有发射结构靠近狭缝。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射元件。1201表示发射结构,1202和1203表示第一和第二狭缝。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清楚看见,第一或第二狭缝的撕裂都不会产生危险。
图17还表示了一种折曲天线,其中只要一个狭缝就可以将该折曲件的一部分折叠。
图13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1301表示基座。在该实施例中,发射元件是以1302表示的螺旋形发射器。螺旋发射器1302的一部分折叠入第一进口1303并对着基座1301的空腔内的第一接触区1304。接触簧片1305被引入空腔内,并在接触区1304处以与图7所示实施例类似的方式使接触簧片1305和螺旋发射器1302之间建立导电接触。
图14所示为位于基座1502的空腔内的螺旋天线装置1501。接触簧片1503由支承装置1504压迫并保持住。螺旋天线1501的一部分1506部分覆盖接触区1505,而接触簧片1503通过弹簧力压靠所述接触区1505,从而使所述螺旋天线1501和所述接触簧片1505之间能够导电接触。
图16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折曲天线1601固定在基座1602的内侧壁上,这样,至少所示折曲件1601的一部分1605覆盖接触区1603。
图18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它说明可伸缩的发射鞭状天线1808怎样包含本发明的思想。接触簧片1801在基座外壁1802和横向支承装置1803之间插入基座内。该接触簧片通过凸起和它自身的弹簧作用固定安装。圆柱形发射元件1804装在基座1802上,并有在第一接触区折叠到基座内的薄片1805。接触簧片通过其弹簧作用在第一接触区压靠所述薄片,以便在发射元件1804和接触簧片1801之间产生导电接触。这与上面介绍的基本类似。
接触簧片1801有一弯曲部分1806,该弯曲部分1806稍微有点伸入轴向延伸的中心孔1807中,而所述可伸缩的发射鞭状天线1808位于该中心孔1807中。该鞭状天线1808的一端装有一挡块1809,该挡块的半径大于所述发射鞭状天线1808的中间部分。所述孔1807的狭小部分能防止挡块1809通过,这样可以获得最大伸长。当处于伸出位置时,接触簧片1801压靠该挡块1809,从而能使接触簧片1801和发射鞭状天线1808之间导电接触。该挡块1809可以是导电金属挡块,这时接触簧片1801和该鞭状天线1808之间形成导电连接,或者该挡块由绝缘材料制成,这时接触簧片和发射鞭状天线之间是电感和/或电容连接。
图18a所示为沿A-A的剖面图,图18b所示为沿B-B的剖面图。
图19所示为处于收回位置的可伸缩鞭状天线。
虽然本发明只作了这样的说明,显然,本发明能够进行多种形式的变化。例如,可以采用多个接触簧片,以便形成从传输件到发射元件的传输线路。也可以采用多个发射元件的任意组合,例如,在基座的内部和外部都有折曲件、在基座的内部有折曲件而在基座的外部有螺旋天线、在内部有螺旋天线而在外部有折曲件、以及在基座的内部和外部都有螺旋天线。也可以想象有超过两个的发射元件,例如天线杆,优选是可伸长,以便以有源方式增加效率。当然,天线杆也可以是第二发射元件的一部分,优选是与接触线圈装置组合。另一种变化形式可以包括匹配线路,例如在折曲元件的载体上。各种变化形式不能认为脱离了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所有这些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知道的改进形式都将包含在后面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36)

1.一种接收和发射电磁辐射的天线装置,包括:
至少一发射元件(604,702,1100,1200)和一基座(601,701),
所述基座包括一基本轴向延伸的空腔和至少一个通向所述空腔的第一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
接触装置(602,707),该接触装置布置成在所述发射元件和一传输件(610,713)之间产生连接;
所述发射元件布置成这样,至少所述发射元件的一部分(605,704,1506,1605)有第一接触区(606,705);
所述接触装置布置成向所述第一接触区施加一接触力,所述力能使所述元件部分和所述接触装置之间连接,以及
所述接触装置布置成能与所述传输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可伸缩发射鞭状天线,该鞭状天线能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间滑动,
所述接触件还布置成向处于所述伸出位置的所述发射鞭状天线施加一接触力,从而使所述伸出的发射鞭状天线和所述传输件之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从所述基座中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元件布置成基本在所述基座的空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向所述空腔的所述至少第一进口是径向的,
所述发射元件基本布置在所述基座的外部,以及
所述发射元件布置为通过所述第一进口至少部分向所述空腔内折叠,并直到所述第一接触区。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装置是接触线圈(602),
所述接触线圈布置成轴向从所述基座的一端引入所述空腔中,
所述接触线圈的侧面通过压力压靠所述第一接触区,该压力是由使所述接触线圈和所述部分之间接触的周围壁面产生的。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装置是一接触簧片(707),
所述基座还包括基本径向从所述空腔一侧伸出的支承装置(706,1504),以及
所述接触簧片保持在支承区(709)、所述支承装置和所述第一接触区之间,以便在所述接触簧片和所述第一接触区之间产生接触力,能使所述接触簧片和所述发射元件之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和所述部分之间的连接是导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和所述部分之间的连接是电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和所述部分之间的连接是电感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元件是折曲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一薄绝缘载体布置成带有发射元件,该绝缘载体包括至少一第一狭缝(1701),从而能使所述载体的一部分向所述空腔内的所述第一接触区折叠到第一进口内,并直到所述空腔内的所述第一接触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是用粘结剂固定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元件是螺旋发射器。
15.一种接收和发射电磁辐射的天线的制造方法,该天线包括:一发射元件和一基座,
所述基座包括一基本轴向延伸的空腔和至少一个通向所述空腔的第一进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元件固定到所述基座上,并且至少所述发射元件的一部分覆盖第一接触区,
所述接触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进口引入所述空腔中,
迫使所述接触装置与所述发射元件的所述部分接触,从而能使所述接触装置、所述发射元件和一传输件之间导电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元件基本固定在所述基座的空腔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还包括基本径向的第二进口,
所述发射元件基本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外部,
所述发射元件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进口朝着所述第一接触区折叠到所述空腔内,并直到所述第一接触区。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装置是接触线圈,
所述接触线圈通过压力压靠所述第一接触区,该压力是由使所述接触线圈和所述部分连接的周围壁面产生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装置是接触簧片,
所述接触簧片受到基本径向从所述空腔一侧伸出的支承装置的压迫,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在所述接触簧片、支承区、所述支承装置和所述第一接触区之间保持就位,从而使所述接触簧片和所述发射元件之间能导电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元件是折曲形。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薄绝缘载体布置成带有发射元件,该绝缘载体包括至少一第一狭缝,从而能使所述载体的一部分折叠入所述第二进口,并朝向和直到所述第一接触区,该第一接触区轴向在所述空腔内从所述第一进口到所述第二进口。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曲件还包括一第二狭缝和第三狭缝,从而能使所述折曲体的一部分折叠入所述第二进口,并直到所述第一接触区,该第一接触区轴向在所述空腔内从所述第一进口到所述第二进口。
23.根据权利要求15-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元件是螺旋发射器。
24.包括一种接收和发射电磁辐射的天线的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该天线包括一发射元件(604,702,1100,1200)和一基座(601,701),
所述基座包括一基本轴向延伸的空腔和至少一个通向所述空腔的第一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
接触装置(602,707),该接触装置布置成在所述发射元件和一传输件(610,713)之间产生连接;
所述发射元件布置成这样,至少所述发射元件的一部分(605,704,1506,1605)覆盖所述基座侧壁上的第一接触区(606,705);
所述接触装置布置成向所述第一接触区施加一接触力,
所述力能使所述元件部分和所述接触装置之间连接,且所述接触装置布置成能与所述传输件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其中:
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可伸缩发射鞭状天线,
所述接触件还布置成向处于所述伸出位置的所述发射鞭状天线施加一接触力,从而能使所述伸出的发射鞭状天线和所述传输件之间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从所述基座中伸出。
27.根据权利要求24-26中任一项所述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元件布置成基本在所述基座的空腔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4-27中任一项所述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向所述空腔的所述至少第一进口(703,1303)是径向的,
所述发射元件基本布置在所述基座的外部,以及
所述发射元件布置为通过所述第一进口至少部分向所述空腔内折叠,并直到所述第一接触区
29.根据权利要求24-28中任一项所述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装置是接触线圈(602),
所述接触线圈布置成轴向从所述基座的一端引入所述空腔中,
所述接触线圈的侧面通过压力压靠所述第一接触区,该压力是由使所述接触线圈和所述部分之间接触的周围壁面产生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4-28中任一项所述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装置是一接触簧片(707),
所述基座还包括基本径向从所述空腔一侧伸出的支承装置(706,1504),
所述接触簧片保持在支承区(709)、所述支承装置和所述第一接触区之间,以便在所述接触簧片和所述第一接触区之间产生接触力,能使所述接触簧片和所述发射元件之间连接。
31.根据权利要24-30中任一项所述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和所述部分之间的连接是导电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24-30中任一项所述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和所述部分之间的连接是电容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24-30中任一项所述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和所述部分之间的连接是电感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24-33中任一项所述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元件是折曲形。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曲件包括至少一第一狭缝(1701),从而能使所述载体的一部分向所述空腔内的所述第一接触区折叠到第一进口内,并直到所述空腔内的所述第一接触区。
36.根据权利要求24-33中任一项所述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元件是螺旋发射器。
CNB998046698A 1998-04-01 1999-03-24 天线装置、它的制造方法以及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357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9801155A SE511900E (sv) 1998-04-01 1998-04-01 Antennanordning, en metod för dess framställning och en handhållen radiokommunikationsanordning
SE98011554 1998-04-01
SE9900412A SE9900412D0 (sv) 1998-04-01 1999-02-08 Antenna means, a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ing and a hand-hel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SE99004129 1999-0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5725A true CN1295725A (zh) 2001-05-16
CN1203572C CN1203572C (zh) 2005-05-25

Family

ID=26663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466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3572C (zh) 1998-04-01 1999-03-24 天线装置、它的制造方法以及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6166697A (zh)
EP (1) EP1080514B1 (zh)
JP (1) JP2002510885A (zh)
KR (1) KR100596684B1 (zh)
CN (1) CN1203572C (zh)
AU (1) AU4175399A (zh)
BR (1) BR9909317A (zh)
DE (1) DE69932721T2 (zh)
IL (1) IL138602A0 (zh)
SE (1) SE9900412D0 (zh)
WO (1) WO19990509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93368B1 (fr) * 1999-05-03 2001-07-13 Cit Alcatel Telephone muni d'une antenne connectee
SE0001098D0 (sv) * 1999-11-01 2000-03-28 Allgon Ab Antenna device, a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and a contact clip for such antenna device
JP2001177322A (ja) * 1999-12-16 2001-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SE516485C2 (sv) * 2000-02-18 2002-01-22 Allgon Ab En kontaktanordning innefattande ett första strålande element i ett stycke därav, en antennanordning innefattande en sådan kontaktanordning, och en handhållen radiokommunikationsanordning innefattande nämnda antennanordning.
SE517850C2 (sv) * 2000-04-03 2002-07-23 Allgon Ab Antennanordning och bärbar radiokommunikationsanordning innefattande en sådan antennannordning
US6353414B1 (en) * 2000-06-27 2002-03-05 3Com Corporation Antenna for a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SE0002892L (sv) * 2000-08-11 2002-02-12 Allgon Ab En antennanordning och en metod för att tillverka en antennanordning
WO2002031912A1 (en) * 2000-10-13 2002-04-18 Avantego Ab Internal antenna arrangement
US6781550B1 (en) * 2000-11-06 2004-08-2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ntenna device and portable device
SE518819C2 (sv) * 2000-12-12 2002-11-26 Moteco Ab Antenn till en radiokommunikationsapparat
JP2002290259A (ja) * 2001-03-28 2002-10-04 Toshiba Corp 移動通信端末
US6448934B1 (en) * 2001-06-15 2002-09-1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ulti band antenna
AU2002218598A1 (en) * 2001-11-27 2003-06-10 Allgon Ab An antenna assembly, a method of assembling and mounting an antenna assembly and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037144B2 (en) * 2002-06-11 2006-05-02 Harada Industry Co., Ltd. Connection terminal unit for antenna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onnection terminal unit for antenna
JP4181004B2 (ja) * 2003-09-29 2008-11-12 株式会社ヨコオ アンテナ構造
KR100619857B1 (ko) * 2004-05-20 2006-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
JP4323440B2 (ja) * 2005-02-10 2009-09-0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CN102386474A (zh) * 2010-08-30 2012-03-2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09365B2 (ja) * 1992-09-28 1998-10-08 エヌ・ティ・ティ移動通信網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GB2296603B (en) * 1994-12-23 1999-02-17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Retractable top load antenna
DE19547191C2 (de) * 1995-12-16 2000-04-27 Eckhard Mutterer Antenne für Handfunk-Sprechgerät
SE509638C2 (sv) * 1996-06-15 1999-02-15 Allgon Ab Meanderantennanordn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080514A1 (en) 2001-03-07
AU4175399A (en) 1999-10-18
DE69932721D1 (de) 2006-09-21
IL138602A0 (en) 2001-10-31
KR20010042097A (ko) 2001-05-25
JP2002510885A (ja) 2002-04-09
SE9900412D0 (sv) 1999-02-08
EP1080514B1 (en) 2006-08-09
WO1999050927A1 (en) 1999-10-07
DE69932721T2 (de) 2006-11-30
CN1203572C (zh) 2005-05-25
BR9909317A (pt) 2000-11-21
KR100596684B1 (ko) 2006-07-20
US6166697A (en) 2000-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3572C (zh) 天线装置、它的制造方法以及手持式无线电通讯装置
CN1086346C (zh) 安装电路芯片和电路芯片模块的卡
CN1171353C (zh) 多波段天线
CN1294677C (zh) 天线单元和包括天线单元的通信设备
CN1117410C (zh) 折叠式天线
CN2658957Y (zh) 具有至少一个偶极子或一个类似于偶极子的辐射器装置的天线
CN1237658C (zh) 在器件衬底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导体的天线构件
CN1116718C (zh) 同轴连接器
CN2731741Y (zh) 具有至少一个偶极子或偶极子似的辐射器装置的天线
CN1976116A (zh) 无线通信终端的内置天线组件
CN1894825A (zh) 用于移动电话手持装置、pda等的天线
CN1231998C (zh) 螺旋天线
CN1234887A (zh) 智能模块和智能卡
CN1672290A (zh) 双馈多频带平面型天线
CN1647314A (zh) 减少射频干扰的定向平面倒f型天线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778014A (zh) 可变频率天线及包含该天线的设备
CN1218308A (zh) 适于用在移动式无线电装置中的多频带天线
CN1862878A (zh) 天线
CN1183657A (zh) 电连接盒
CN1050681C (zh) 非接触型集成电路卡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
CN2718805Y (zh) 宽带天线
CN1855744A (zh) 无线通信终端的致动器模块
CN1331853A (zh) 具有一体的辐射器/接地面元件的宽频带天线
CN1322390A (zh) 贴片天线设备
CN1742524A (zh) Fpc微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MC CENTURION A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LLGON AG.

Effective date: 200307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0709

Address after: Swedish O Kersh Beria

Applicant after: AMC Centurion AB

Address before: Swedish tibbers

Applicant before: Allgon AB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