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3135A - 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3135A
CN1293135A CN 00130458 CN00130458A CN1293135A CN 1293135 A CN1293135 A CN 1293135A CN 00130458 CN00130458 CN 00130458 CN 00130458 A CN00130458 A CN 00130458A CN 1293135 A CN1293135 A CN 1293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core layer
foamed core
pin
sea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304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10C (zh
Inventor
山口正昭
柳田贵之
田中哲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93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3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1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2Box-shaped seats; Bench-type seats, e.g. dual or twin se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在可弹性变形的底板32放置缓冲材料45,由表皮材料46覆盖该缓冲材料45,底板32为由发泡心层34b和将其覆盖的实心壳层34a构成的夹心构造33。为此,可在使底板32轻量化的同时提高刚性。

Description

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缓冲材料下面具有底板的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
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需要为乘坐舒适而且适于乘坐的构成。作为该车座,例如提出有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编号第2557909号公报“机动二轮车的车辆中的车座的固定构造”。下面,详细说明该技术的主要部分。
图19为现有机动二轮车的车座构造的概略图。
车座构造100在可弹性变形的底板101放置缓冲材料104,由表皮材料105覆盖缓冲材料104。车座构造100的底板101具有一定刚性,使得驾驶者和同乘者乘坐时不会过分凹陷,而且,为了吸收行走时的振动,可弹性变形地形成。
为了使该底板101轻量化,减小板厚,在底板101的上下面形成加强用肋102…、103…(…表示多个)。
然而,由于在底板101的上下面形成加强用肋102…、103…,所以底板101的上下面成为凹凸状态。因此,为了用成形模成形底板101,需要将成形模的成形面加工成凹凸状态。这样,由于成形模的成形面为复杂形状,所以成为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另外,为了在底板101的上面形成加强用肋102…,底板101的上面成为凹凸状态。因此,为了在驾驶者和同乘者坐在车座上时不感觉到底板的凹凸,需要加厚缓冲材料104。当使缓冲材料104变厚时,妨碍了车座构造的轻量化,另外,也成为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轻量化并可减小制造成本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该车座构造在可弹性变形的底板放置缓冲材料,由表皮材料覆盖该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底板为由发泡心层和将其覆盖的实心壳层构成的夹心构造。
通过在底板内部形成发泡心层,可增大底板的板厚。由于底板的刚性对板厚有大的影响,所以可增大板厚,充分提高底板的刚性。
因此,为了提高底板的刚性,不需要在底板的上下面形成加强用肋,所以,可将底板的上下面形成为比较平坦的形状。
这样,在形成底板的成形模中,没有必要在形成模的成形面形成肋用凹凸,所以成形模的成形面可成为简单的形状。
另一方面,发泡心层由于为发泡材料,所以重量轻。因此,即使在底板的内部形成发泡心层,也可减轻底板的重量。结果,可实现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的轻量化。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其特征在于:沿底板的外缘将表皮材料朝内侧弯曲,从下方将固定用针打入到折曲的表皮材料,将该固定用针贯通到实心壳层和发泡心层。
将固定用针贯通到底板的实心壳层和发泡心层,形成将表皮材料固定到底板的构成。发泡心层由于为发泡材料,所以与实心壳层相比较软。因此,当将固定用针打入到底板时,可由发泡心层顺利地打入固定用针。即,如在硬质材料内侧具有软质材料,则穿过硬质材料的固定用针容易进入。为此,固定用针、表皮材料、及底板紧密接触。
另外,打入固定用针后,发泡心层的弹力可使固定用针、表皮材料、及底板紧密接触,所以可防止表皮材料的垂下和松驰。
对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为安装了本发明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1实施形式的)的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
图2为本发明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1实施形式)的断面图。
图3为本发明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1实施形式)的平面图。
图4为图2的4部放大图。
图5为图2的5-5线断面图。
图6为图5的6向视图。
图7为图2的7向视图。
图8为图7的8-8线断面图。
图9为本发明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1实施形式)的说明图。
图10为本发明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1实施形式)的第1制造工序图。
图11为本发明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1实施形式)的第2制造工序图。
图12为本发明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2实施形式)的断面图图。
图13为为本发明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2实施形式)的平面图。
图14为图12的14-14线断面图。
图15为图12的15-15线断面图。
图16为图15的16向视图。
图17为图12的17部放大图。
图18为图17的18向视图。
图19为现有机动二轮车的车座概略图。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附图按符号的朝向观看。
图1为安装了本发明的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1实施形式)的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
机动二轮车10通过头管12在主构架11的前部支承前叉13,在该前叉13安装前轮14,在主构架11的内部安装发动机15,从该发动机15朝后方延伸排气管16,通过上述主构架11的后端部的枢轴17支承单臂的摇臂18,在该摇壁18安装后轮19,在主构架11的上部安装燃料箱20,在燃料箱20的后方安装本发明的车座构造30。
图中,符号21为后悬挂装置,符号22为转向柄。
图2为本发明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1实施形式)的断面图。
车座构造30在可弹性变形的底板32安装缓冲材料45,由表皮材料46覆盖该缓冲材料45,底板32为由发泡心层34b和将其覆盖的实心壳层34a、34a构成的夹心构造33。
对于夹心构造33,当注塑成形底板32时,在未凝固的状态下使空腔内的发泡性成形材料的内部发泡,外侧部的凝固部分成为实心壳层,内部的发泡部分成为发泡心层。
因此,夹心构造33由表面的实心壳层34a、34a夹住内部的发泡心层。
实心壳层意味着含有微泡,指相对发泡心层发泡倍率区别很大。即,为基本不含发泡部分和中空部分的致密层。
发泡心层为由发泡部分构成的层。
夹心构造33的注塑成形将在图10、图11中详细说明。
底板32大体将全体形成为夹心构造33,将驾驶者乘坐的前部35形成为弯曲面,将前部35的后方的中间部36形成为朝上的倾斜面,将中间部36后方的后部(同乘者乘坐的部分)37形成为平坦面,在下面38a形成加强用肋39…。该加强用肋39…可根据需要形成。
由于底板32形成为夹心构造33,所以,形成现有底板的大体2倍的板厚,即可获得足够的刚性。为此,可在使底板轻量化的同时提高刚性。
该底板32将前部35的前端35a朝上折曲,将后端37a朝下折曲,从而确保刚性,而且在前部35形成用于安装到车辆本体(图中未示出)的安装部40。下面由图4说明安装部40。
缓冲材料45沿底板32的前部35、中间部36、及后部37的上面设置,吸收行走时的振动,使乘坐舒服。
表皮材料46覆盖在缓冲材料45的表面,用于保护缓冲材料45和将缓冲材料45保持在底板32。
图3为本发明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1实施形式)的平面图,示出在底板32的下面38a将加强用肋39…形成为格子状的状态。
将底板32形成为夹心构造33,该夹心构造33如图2所示那样在实心壳层34a、34a的内部形成发泡心层34b。
由于仅在底板32的下面38a形成肋39…,所以可使底板32轻量化。
图4为图2的4部放大图,用夹心构造33(由表面的实心层34a、34a夹住内部的发泡心层34b)的板材形成底板32,在底板32的前部35形成安装部40,将表皮材料46沿前缘32a朝内侧折曲,将固定用针47打入到折曲了的表皮材料46a,固定用针47贯通到底板32的实心壳层34a和发泡心层34b,从而将折曲了表皮材料46a安装到底板32。
当将固定用针47打入到夹心构造33(在实心壳层34a、34a内部夹住发泡心层34b)的底板32时,固定用针47的前端47a贯通到发泡层34b。发泡心层34b由于比实心壳层34a软,所以,当在底板32打入固定用针47时,可利用发泡心层34b顺利地打入固定用针47。即,如在硬质材料的内侧有软质材料,则穿透硬质材料的固定用针47容易进入。为此,可使固定用针47、表皮材料46、及底板32紧密接触。
另外,在打入固定用针47后,由发泡心层34b的弹力可使固定用针47、表皮材料46、及底板32紧密接触,所以,可防止表皮材料46的下垂和松驰。
安装部40由于为安装于车辆本体的部分,所以,要求质硬(难于产生弹性变形)。为此,安装部40仅由除去了发泡心层34b的实心壳层34a形成。
图5为图2的5-5线断面图,在底板32的中央由夹心构造33的板材形成平缓的弯曲部41a,同时在下面38a形成加强用肋39…,在左右端由夹心构造33的板材形成左右的朝下倾斜部41b、41c,在左右的朝下倾斜部41b、41c的内侧由螺栓50、50安装皮带53。
底板32在左右端部埋入用于拧入螺栓50、50的嵌入式螺母51、51,形成用于阻止嵌入式螺母51、51回转的凸起42…。因此,凸起42…需要硬到即使承受回转力也不变形的程度。
为此,通过在凸起42…形成凹部42a…,可提高凸起42…的冷却效果,不在凸起42…形成发泡心层。
图6为图5的6向视图,示出在夹住嵌入式螺母51的方形凸缘51a的凸起42、42形成凹部42a…的状态。
通过在凸起42、42形成凹部42a…,可提高凸起42、42的冷却效果,从而不在凸起42、42形成发泡心层。为此,凸起42、42较硬,当将螺栓50拧入到嵌入式螺母51时可确实地卡住方形凸缘51a。
图7为图2的7向视图,示出由螺栓50将安装配件54安装到底板32的状态,该安装配件54用于将车座构造30安装到车辆本体。
当由螺栓50将安装配件安装到底板32时,为了将安装配件54配置到正规安装位置,需要由底板32的凸起43防止安装配件54的回转。为此,凸起43需要硬到即使受到回转力的作用也不变形那样的程度。
因此,通过在凸起43形成凹部43a…,提高了凸起43的冷却效果,不在凸起43形成发泡心层。
图8为图7的8-8线断面图,示出在凸起43形成凹部43a…的状态。
当将螺栓50拧入到嵌入式螺母51时,可由凸起确实地卡住安装配件54,防止安装配件54回转。
图9(a)、(b)为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1实施形式)的说明图,(a)示出比较例,(b)示出实施例。(b)的底板32说明了不在下面38a形成加强用肋39(示于图2)的情形。
在(a)中,在标准厚度t的底板101于上下形成肋102、103,使总厚度为T。
通过在上下面形成上下的肋102、103,可确保底板101的刚性,但底板101的重量增加。
另外,由于在底板101形成上下肋102、103,所以底板101的上下面成为凹凸状态。为此,在用于成形底板的成形模中,需要将成形模的成形面加工成凹凸状态,难以减小成形模的成本。
在(b)中,底板32由夹心构造33(在实心壳层34a、34a的内部夹入发泡心层34b)形成。通过在底板32的内部形成发泡心层34b,可将底板32的板厚从t(参照(a))变成大约2倍的2t。
在这里,如使底板32的形状为宽1、高2t的矩形,侧断面系数Z为1×(2t)2/6。因此,当底板32的高度为2倍时,断面系数为4倍,可充分确保底板32的刚性。
这样,不在底板32形成肋也行。可使底板32的上下面38b、38a为平坦状。因此,在用于成形底板32的成形模中,可使成形面为简单形状。
另一方面,发泡心层34b的重量可比实心壳层34a的重量轻。为此,可减轻底板32的重量。
而且,底板32的板厚2t可为比(a)中所示比较例的板厚t更薄。
图10(a)、(b)为本发明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1实施形式)的第1制造工序图。
在(a)中,通过将成形模55合紧,由固定模56、可动模57、及侧模58形成模腔55a。
在(b)中,通过从喷嘴56a射出熔化的发泡性成形材料59,经入口56b充填到空腔56a。
此时,空腔55a的内压由于比发泡性成形材料59发泡的压力高,所以,发泡性成形材料59不发泡。
图11(a)、(b)为本发明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1实施形式)的第2制造工序图。
在(a)中,发泡性成形材料59的外侧部凝固,而且内部为不凝固的状态,仅将可动模57沿箭头所示开模方向稍微移动。
为此,空腔55a变宽,腔室55a的内压下降。因此,发泡性成形材料59的内部发泡,形成发泡心层34b。
发泡性成形材料59的外侧部已经凝固,成为覆盖发泡心层34b的实心壳层34a、34a。由此形成夹心构造33的底板。
当将可动模57稍朝箭头方向移动时,通过将侧模58配置于合模位置,从而如图4所说明的那样防止在安装部40的内部形成发泡心层34b。
在(b)中,打开成形模,从成形模中取出底板32。
因此,按照该注塑成形,如使发泡性成形材料59的外侧部与内部大体同时凝固,则可不在内部形成发泡心层34b。通过利用这一点,如图5~图8所示那样,形成凹部,减小壁厚,可在底板的一部分不包含发泡心层34b。
下面说明发泡性成形材料59。
作为发泡性成形材料59,可为含有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合成树脂)和发泡剂的组成物及含有热塑性树脂、填料、及发泡剂的组合物。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为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ABS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酰胺系树脂、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金属树脂、及聚乙烯醇等。
在这些树脂中,从获得较轻重量的底板32的理由出发,聚丙烯最好。作为聚丙烯,可为丙烯单独聚合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单独聚合物和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组成物(嵌段共聚物)。
作为共聚物的共聚成分的α-烯烃可为乙烯、1丁烯(ブトン)、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一烯(ドセン)、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等。
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α-烯烃的单元比例最好在总构成单元的10%以下。
上述热塑性树脂也可使用不饱和单体形成的改性聚丙烯等的改性聚合物。
上述填料可为有机填料也可为无机填料,具体的说,可为玻璃纤维、矿物纤维、碳酸钙、滑石、高岭土、云母、石英粉、硅藻土、硫酸钡、轻石粉、纸浆粉、碳纤维、合成纤维、玻璃空心体等。这些填料中,最好为玻璃纤维、滑石或云母。
填料的含量在发泡性成形材料全体中的含有量从获得最适合刚性和轻量化的车座构造的底板的理由出发,最好为5-50%的重量。
当在聚丙烯中配合玻璃纤维作为填料形成发泡性成形材料时,玻璃与聚丙烯的相溶性良好,从获得刚性高的车座构造的合成树脂制底板的理由出发,最好使用变性聚丙烯作为上述聚丙烯。
另外,上述发泡剂可为碳酸铵、碳酸氢钠等无机化合物、及偶氮化合物、磺酰肼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叠氮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可为偶氮二碳酰胺(ADCA)、2,2-偶氮-1-丁腈、偶氮六氢化苯甲腈、重氮氨基苯等。
上述磺酰肼(スルホヒドラジド)可为苯磺酰肼、苯占(ベンザン)-1,3-二磺酰肼(ジスルホヒドラジド)、二苯砜-3,3-二磺酰肼及二苯醚-4,4二磺酰肼等。
作为上述亚硝基化合物,可例示出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DNPT)和N,N-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上述叠氮化合物可为对苯二甲叠氮(テレフタルアジド)和P-叔丁基苯甲酰叠氮(ブチルベンズアジド)等。
发泡剂在发泡性成形材料全体中的配合量最好为0.5~5重量%。
另外,也可根据发泡成形材料59的需要配合添加剂。添加剂可为增塑剂、稳定剂、防氧化剂、耐气候剂、紫外线吸收剂、着色剂、润滑剂、带电防止剂、阻燃剂、及弹性体等。
下面说明第2实施形式。
图12为本发明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2实施形式)的断面图,示出小型摩托车用的车座。
车座构造60将缓冲材料75放置在可弹性变形的底板62,由表皮材料76覆盖该缓冲材料75,底板62为夹心构造63,该夹心构造63由发泡心层64b和用于覆盖其的实心壳层64a、64a构成。
底板62由实心壳层64a、64a形成表面,为在实心壳层64a、64a内部形成发泡心层64b的夹心构造63的板材,驾驶者乘坐的前部65形成为平坦面,前部65后方的中间部66形成为朝上的倾斜面,中间部66的后方的后部67(同乘者乘坐的部分)大体形成为平坦面。
通过由夹心构造63的板材形成底板62,可充分确保底板62的刚性。因此,不需在底板62的上下面68a、68b形成加强用肋,所以可减轻底板,并可将成形模的成形面形成为简单形状。
由于底板62形成为夹心构造63,所以,只需形成现有底板大体2倍的板厚,即可获得足够的刚性。为此,可在使底板轻量化的同时提高刚性。
该底板62将前端65a朝下弯曲,将后端67a朝下弯曲,从而确保刚性,而且在前端65a安装螺栓80,在后端67a安装接合构件82。
螺栓80用于安装铰链(图中未示出),该铰链用于将车座构造60可自由开闭地支承于车辆本体。另外,接合构件82用于在关闭车座构造60时接合到车辆本体的接合片(图中未示出)。
缓冲材料75沿底板62的前部65、中间部66、及后部67的上面进行设置,用于吸收行走时的振动,使乘坐舒适。
表皮材料76罩在缓冲材料75的表面保护缓冲材料75,并将缓冲材料75保持在底板62。
图13为本发明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第2实施的形式)的平面图,示出平坦地形成底板62的下面68b的状态。
由于底板62的下面68b形成为平坦状,所以,以铰链为轴从车辆本体将车座构造60提升到上方时外观良好。
下面根据图17和图18详细说明图中的凹部73、73。
图14为图12的14-14线断面图,在底板62的中央用夹心构造63的板材形成平缓的弯曲部71a,在左右端用夹心构造的板材形成左右朝下倾斜面71b、71c,在左右的朝下倾斜面71b、71c的内侧形成用于安装密封构件84的凹部72。
密封构件84用于密封车辆本体侧的存物箱(图中未示出)的开口。
表皮材料76沿底板62的外缘(左缘62c,右缘62d)将表皮材料76朝内侧折曲,将固定用针77…打入到折曲了的表皮材料76a,固定用针77…贯通到底板62的实心壳层64a和发泡心层64b,从而安装到底板62。
当将固定用针77打入到底板62的实心壳层64a和发泡心层64b时,固定用针77的前端77a贯通到发泡心层64b。发泡心层64b由于比较软,所以,当在底板62打入固定用针77时,可利用发泡心层64b顺利地打入固定用针77。即,如在硬质材料的内侧有软质材料,则穿透硬质材料的固定用针77容易进入。为此,可使固定用针77、表皮材料76、及底板62紧密接触。
另外,在打入固定用针77后,由发泡心层64b的弹力可使固定用针77、表皮材料76、及底板62紧密接触,所以,可防止表皮材料76的下垂和松驰。
图15为图12的15-15线断面图,由该图可看出,在底板62的中央埋入螺栓80、80,在螺栓80、80的周围的底板62形成凹部72…。
通过在螺栓80、80的周围的底板62形成凹部72…,可提高螺栓80、80周围的底板62的冷却效果,不形成发泡心层。因此,可在底板62牢固地安装螺栓80、80。
图16为图15的16向视图,示出在螺栓80的周围底板62以放射状形成4个凹部72…的状态。
通过在螺栓80的周围的底板62形成4个凹部72…,可提高螺栓80周围的底板62的冷却效果。
图17为图12的17向视图,其中,由固定用针77将表皮材料76安装到底板62,在底板62的后部67埋入接合构件82的前后基部82a、82b。
表皮材料76沿底板62的外缘(后缘62b)将沿底板62的外缘(左缘62c,右缘62d)将表皮材料76朝内侧折曲,将固定用针77…打入到折曲了的表皮材料76a,固定用针77…贯通到底板62的实心壳层64a和发泡心层64b,从而安装到底板62。
当将固定用针77打入到底板62的实心壳层64a和发泡心层64b时,固定用针77的前端77a贯通到发泡心层64b。发泡心层64b由于比较软,所以,当在底板62打入固定用针77时,可利用发泡心层64b顺利地打入固定用针77。即,如在硬质材料的内侧有软质材料,则穿透硬质材料的固定用针77容易进入。为此,可使固定用针77、表皮材料76、及底板62紧密接触。
另外,在打入固定用针77后,由发泡心层64b的弹力可使固定用针77、表皮材料76、及底板62紧密接触,所以,可防止表皮材料76的下垂和松驰。
接合构件82在关闭车座构造60时接合在车辆本体的接合片(图中未示出)。因此,需要在底板62的后部67牢固地安装接合构件82,不希望将前后的基部82a、82b周围的后部67形成为夹心构造63。
通过在前后基部82a、82b的周围的后部67的上下面分别形成凹部73、74,提高前后的基部82a、82b的周围的后部67的冷却效果,不形成发泡心层。
图18为图17的18向视图,示出在前后基部82a、82b的周围的后部67的上面形成凹部73、73的状态。
通过在前后基部82a、82b的周围的后部67形成凹部73、73,可提高前后基部82a、82b周围的后部67的冷却效果,不形成发泡心层。
本发明由上述构成可发挥出以下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将底板形成由夹心构造,该夹心构造由发泡心层和将其覆盖的实心壳层构成。通过在底板内部形成发泡心层,可增大底板的板厚。由于底板的刚性对板厚影响很大,所以,通过增大板厚,可充分地提高底板刚性。
因此,为了提高底板的刚性,不需要在底板的上下面形成加强用肋,所以可较平坦地形成底板的上下面。这样,在形成底板的成形模中,不需要在成形模的成形面形成肋用凹凸。结果,由于可将成形模的成形面形成为简单的形状,所以可减小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发泡心层为发泡材料,所以重量轻。因此,即使在底板内部形成发泡心层,也可减轻底板的重量。结果,可实现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的轻量化。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在底板的实心壳层和发泡心层中贯通固定用针,将表皮材料固定在底板。由于发泡心层为发泡材料,所以比实心壳层软。因此,当在底板中打入固定用针时,可由发泡心层顺利地打入固定用针。即,如在硬质材料内侧具有软质材料,则穿过硬质材料的固定用针容易进入。为此,固定用针、表皮材料、及底板紧密接触。
另外,打入固定用针后,发泡心层的弹力可使固定用针、表皮材料、及底板紧密接触,所以可防止表皮材料的垂下和松驰。结果,由于可提高车座的生产率,所以可减小制造成本。

Claims (2)

1、一种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在可弹性变形的底板放置缓冲材料,由表皮材料覆盖该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底板为由发泡心层和将其覆盖的实心壳层构成的夹心构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其特征在于:沿底板的外缘将表皮材料朝内侧弯曲,从下方将固定用针打入到折曲的表皮材料,将该固定用针贯通到上述实心壳层和发泡心层。
CNB001304585A 1999-10-15 2000-10-13 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95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4616/1999 1999-10-15
JP29461699A JP4421712B2 (ja) 1999-10-15 1999-10-15 自動二輪車等の小型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3135A true CN1293135A (zh) 2001-05-02
CN1139510C CN1139510C (zh) 2004-02-25

Family

ID=17810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045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9510C (zh) 1999-10-15 2000-10-13 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092616B1 (zh)
JP (1) JP4421712B2 (zh)
CN (1) CN1139510C (zh)
DE (1) DE60043971D1 (zh)
TW (1) TW5261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3353C (zh) * 2002-06-10 2008-12-17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的座椅支撑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5419B2 (ja) * 1999-10-19 2010-09-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等の小型車両用合成樹脂製発泡座席底板
JP2003054459A (ja) * 2001-08-22 2003-02-26 T S Tec Kk ボトムプレート及び二三輪車用シート
JP4383064B2 (ja) * 2003-02-07 2009-12-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構造
DE102005055921B4 (de) * 2005-11-22 2007-11-15 Herbert Schwarz Motorradsitz
JP5742536B2 (ja) * 2011-07-20 2015-07-0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取付構造
DE102016008837A1 (de) 2016-07-20 2018-01-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Sitzschalenvorrichtung für eine Sitzanordnung, Sitzanordnung mit der Sitzschalen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itzschalenvorrichtung
TWI704066B (zh) * 2019-11-22 2020-09-11 全興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機車座椅
DE102021209983A1 (de) 2021-09-09 2023-03-09 Elringklinger Ag Strukturbauteil,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trukturbautei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95478A (ja) * 1983-04-20 1984-11-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座席装置
JPH03271087A (ja) * 1990-03-20 1991-12-03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シートカウル
US5397517A (en) * 1993-08-13 1995-03-14 Jay Medical Inc. Method of making a seat cushion base
JP2975894B2 (ja) * 1996-07-12 1999-11-10 難波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表皮付き多層異硬度座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67139A (ja) * 1996-12-13 1998-06-23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用シート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3353C (zh) * 2002-06-10 2008-12-17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的座椅支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114147A (ja) 2001-04-24
TW526150B (en) 2003-04-01
EP1092616B1 (en) 2010-03-10
EP1092616A3 (en) 2002-10-02
DE60043971D1 (de) 2010-04-22
JP4421712B2 (ja) 2010-02-24
EP1092616A2 (en) 2001-04-18
CN1139510C (zh) 2004-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510C (zh) 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用车座构造
CN1082001C (zh) 货车用板及货物箱
CN1137644C (zh) 透气鞋
CN1115271C (zh) 车身上部的冲击能量吸收结构和冲击能量吸收体
US6957857B1 (en) Shell construction for a bicycle seat
US7877905B2 (en) Plastic shoe provided with decora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ing casting mold
CN1993065A (zh) 防水和透气鞋底
CN1819788A (zh) 由弹性结构树脂成型品构成的缓冲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在所述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模具
CN100382729C (zh) 制造安全头盔的方法和用所述方法制造的安全头盔
CN101054076A (zh) 汽车内饰
CN1867437A (zh) 塑料发泡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741896A (zh) 复合材料模制品和制造复合材料模制品的方法
CN1496875A (zh) 车辆用侧门的冲击吸收结构
CN1886244A (zh) 用于制作整体弹性支承的方法和用所述方法得到的支承
CH706858A2 (it) Sella traspirante per cicli, motocicli e/o altre macchine a pedali.
CN208914720U (zh) 车用地毯及车辆
CN1265993C (zh) 摩托车的车座
CN1171753C (zh) 机动两轮车的座位结构
CN201849365U (zh) 汽车驾驶座舱地毯
US20130210952A1 (en) Sealing shell and use thereof,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foam-molded parts
US6685862B1 (en) Method of making a vehicle seat
JP4167932B2 (ja) 樹脂製フロアパネル構造
KR20120121095A (ko) 발포매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0944413A (en) Bike sea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257093C (zh) 玻璃基板搬运用箱形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