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2575C - 照片图像输出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照相洗印系统 - Google Patents

照片图像输出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照相洗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2575C
CN1292575C CN02118152.7A CN02118152A CN1292575C CN 1292575 C CN1292575 C CN 1292575C CN 02118152 A CN02118152 A CN 02118152A CN 1292575 C CN1292575 C CN 129257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output
picture
image processing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181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33159A (zh
Inventor
盐田和生
大秀一
中岛延淑
羽田典久
卷岛杉夫
田中宏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83093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015054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09322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60228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61661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97038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61660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1330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3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3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257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257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04N1/00135Scanning of a photographic orig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04N1/00167Processing or edi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04N1/00185Image output
    • H04N1/00188Printing, e.g. prints or repr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04N1/00185Image output
    • H04N1/00193Image output to a portable storage medium, e.g. a read-writable compact dis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15Assigning priority to, or interrupting, a particular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6Simultaneous or quasi-simultaneous functioning of a plurality of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50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in system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nput or outpu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50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in system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nput or output devices
    • H04N1/325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in system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nput or output devices a plurality of input devices
    • H04N1/3251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in system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nput or output devices a plurality of input devices of different type, e.g.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50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in system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nput or output devices
    • H04N1/32523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in system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nput or output devices a plurality of output devices
    • H04N1/32529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in system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nput or output devices a plurality of output devices of different type, e.g.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561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e.g. a microprocess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2Image hardcopy reprodu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6Image trans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7Image storag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02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 H04N2201/0404Scanning transparent media, e.g. photographic film
    • H04N2201/0408Scanning film strips or ro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02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 H04N2201/0416Performing a pre-sc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Projection-Type Copiers In General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Silver Salt Photography Or Processing Solution Therefor (AREA)
  • Holo Graphy (AREA)
  • Non-Silver Sal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nd Non-Silver Salt Photography (AREA)
  • Light Sources And Details Of Projection-Printing Device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有自动供片功能的胶片扫描器在一次胶片处理操作中从胶片获得的多个画面图像数据被数字印相机输出为照片、同时被文件输出装置以文件形式输出到记录介质。系统包括获取记录在介质的图像文件的介质图像获取装置和数字照相机图像获取装置,对诸如记录在介质被处理并被客户送入服务提供器的画面图像和数字照相机记录的画面图像等快捷提供两种输出服务,系统进行胶片阅读、从介质或数字照相机获取图像、画面照片制作和将画面图像写入记录介质。

Description

照片图像输出方法及使用 该方法的照相洗印系统
本发明涉及照相洗印系统和提供数字照片的方法,该方法有助于阅读记录在胶片上的画面图像、并可将该画面图像输出为一个照片和一个存于记录介质中的图像文件。
已知的照相洗印系统利用胶片扫描器阅读记录在摄影胶片(下文简称作胶片)每个画幅中的图像而获得图像数据、并在对该图像进行必要地图像处理后将该图像数据输出为画面照片。
同时,画面图像数据以图像文件的形式存储在可删除的介质中,以使该画面图像数据能被个人计算机等使用。这种服务一般只用于由用户选择的画面图像。因此,如扫描器或图像处理装置等设备通常与上述的照相洗印系统分开设置。这样,为了提供既能在监视器上显示为一个图像又能输出为一个画面照片的高质量图像文件,上述的设备就需很昂贵。因此,文件输出服务的费用也很昂贵。
近来,数字照相机因其能容易地将记录的图像输入个人计算机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随着数字照相机的发展,将数字照相机记录的画面作为画面照片输出的印相服务日益普及。
但是,使用这种服务的人数少于使用胶片或介质印相服务的人数。另外,由数字照相机或数字照相机依据数字照相机的类型对数字图像变化进行图像处理而得到的数字图像的象素数与记录在胶片上被数字化的图像的象素数不同。因此,印制数字图像需进行更复杂的处理,这将使设备成本增加。其结果,实际上该服务提供部门只需设置相对普通照相洗印系统独立的专用图像处理设备或画面印相机以便输出由数字照相机记录的画面照片。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迅速普及,近年来将文件输出到上述可删除介质中的需求也有所增长。另外,还推出一种把所有客户的画面都存入具有大容量光盘的服务器计算机中、并送入洗印车间等(下文称作图像服务器)、以便对存储的照片进行附加印相的服务。因此,需要一种以低成本、高效率输出画面图像数据的方法。
出于对画面质量的考虑,照片输出和文件输出最好不要分别进行。当它们分别进行时,不必保证阅读条件或图像处理条件在输出照片和文件之间的一致性。这样,当从画面图像文件产生照片时,可不必具有与同时制作的照片相同的洗印加工,并可消除为达到相同的洗印加工效果而进行反复试验调整等产生的不便。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画面图像输出方法和系统,当记录在胶片上的画面图像被输出为照片及记录在记录介质上作为图像文件时,图像文件可按客户的最终要求实现,并以低成本有效地输出且提供给客户。
换言之,在一次胶片处理操作中得到的多个画面图像数据由印相机输出为照片,同时它们被输出为在预定记录介质中的文件。这样,诸如胶片扫描器的设备可被有效地使用,且可低成本有效地进行照片制作和文件储存。
在这种情况中,照片和文件的输出在一次胶片处理操作中进行,这意味着如果必要、图像处理仅根据一个且相同的标准进行。因此,当记录在文件中的画面图像数据被输出为照片时,不需进行任何反复试验调整就可得到期望的加工处理。
诸如软盘驱动器之类的介质驱动器的处理速度不必与印相机的处理速度相同。这样,在上述系统中,即使照片和文件的输出同时进行,具有较快处理速度的介质将会处于闲置状态。同样,处理速度不必在胶片扫描器和以上两类输出设备之间保持平衡。换句话说,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取决于三种设备中具有最低处理速度的设备。因此,不论非最差设备的性能多么好,当它被装入上述系统时,其能力将被浪费。
在本发明中,提供没有这种浪费的低成本服务,构成该系统的各设备可充分发挥其能力。
为此目的,胶片扫描器、印相机和文件输出设备的数目被规定为使单个设备的处理能力乘号×设备数的结果几乎与每一种设备相同。
另外,如果将画面图像输出到介质的次数被上述高效系统增加,则根据该介质的印相指令也必然按比例增加。尤其是在近年来,用于个人计算机的图像编辑和处理软件的价格更加合理和更易于使用。因此,被处理图像的印相命令也期望增加。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当数字照相机的价格变得与使用胶片的照相机的价格相当时,数字照相机将会像使用胶片照相机那样被广泛使用。
因此,本发明将在介质中制成记录图像的介质图像获得装置和数字照相机图像获得装置加入到上述照相洗印系统中,以便不增加设备成本即可快速处理记录在介质中并被引入服务提供器的画面图像印相命令、或被数字照相机记录的画面印相命令。
这样,在没有画面图像从胶片被阅读的期间,如取自介质或数字照相机的数字图像被处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另外,将多种功能集中在一个系统中,该系统变得可承担诸如图像处理的常规处理功能,这可使成本降低并减小安装空间。
换言之,本发明利用一个照相洗印系统便可提供读自胶片和从介质或数字照相机获得的图像照片和图像文件的廉价输出服务。这样,即使小规模的服务单位引入这一系统也不存在成本和安装空间的问题,故这种服务点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画面图像输出设备实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画面图像输出设备另一实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供片次序实例的图;
图4是表示供片次序另一实例的图;
图5是表示供片次序又一实例的图;
图6是表示记录在照片上的文件名的实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照相洗印系统的实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照相洗印系统另一实例图;
图9是图8所示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发明照相洗印系统的又一实例图;
图11是图10所示系统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的画面图像输出方法的特征在于,用具有自动供片功能的胶片扫描器顺序阅读记录在已显影胶片画幅中的多个画面图像,而得到多个画面图像数据,用印相机以照片和预定记录介质中文件的形式输出该多个画面图像。换言之,本发明以照片和文件的形式同时输出该画面图像数据。
该阅读最好只在照相胶片上记录的多个画面画幅中的期望的画幅图像上进行。“期望画幅”是指没有诸如模糊和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的正常质量的画幅。在APS(高级照相系统)等系统中,摄影师可在阅读胶片之前确定一个画幅是否该被印相,并将该信息磁记录在胶片上。因而某些照相洗印系统具有利用胶片扫描器阅读这些信息并自动跳过不需要画幅的功能。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期望画幅”是记录了需印出照片信息的画幅。
作为上述方法的具体实例可列出这样一些方法,例如,一种方法中,在一次胶片阅读获得的图像数据以照片和文件的形式同时或交替输出,或另一种方法中第一阅读沿正向供片方向进行且读出的图像数据全部以照片形式输出、第二阅读沿反向供片方向进行且读出的图像数据以文件形式输出(显然,文件输出可在照片输出之前进行)。
已知的阅读胶片的常规方法是,先进行确定阅读条件等的预扫描,然后以希望的分辨率进行获得图像数据的精扫描。上述“一次胶片阅读”中的一次表示在胶片阅读的同时以希望的分辨率获得图像数据,且预扫描不包含在阅读数中。
当输出照片或文件之前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时,最好根据被输出画面图像各种形式所要求的画面质量进行不同的图像处理。
本发明的画面图像输出设备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输出处理,该设备包括,一个胶片扫描器、它通过自动供片顺序地阅读记录在已显影照相胶片的画幅中的多个画面图像,一个印相机、以图片形式输出多个图像数据,和一个文件输出装置,在该印相机输出多个图像数据的同时,以与该印相机平行的操作输出预定记录介质中图像数据的文件。
在这一设备中,当输出照片或文件之前进行不同的图像处理时,可设置两种图像处理方式,以使各方式分别进行输出照片或文件的处理。换句话说,该图像处理方式中的一种形式是通过改变可设置的参数等而调整处理条件,以便根据需要通过改变照片输出或文件输出的参数进行图像处理。
本发明的画面图像输出方法和设备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自动供片功能如可使设在洗印车间中的照相洗印系统进行大量胶片的快速处理。换句话说,这里采用的系统在连续阅读后续数据的同时,图像数据按阅读顺序被连续输出,该系统不同于被连接到个人计算机上的扫描器和印相机结构,在被手动放入扫描器且其画幅被选择地阅读后、画幅中的图像数据以文件形式输出并随后以照片形式被输出。换句话说,作为一个系统结构,这里采用的结构在图像数据从没有进行写入的画幅存储器阅读和输出时,被读出的图像数据交替地写入两个画幅存储器中,例如,用于洗印车间的常规自动印相机结构。
当上述设备用作照相洗印系统时,该系统最好包括,预定数量的用于阅读由客户引入的胶片的胶片扫描器、以设置一个指令,记录装置、用于记录由胶片扫描器读出的画面图像数据,预定数量的文件输出设备、用于根据每个指令将暂时被该记录装置以图像文件的形式记录在预定记录介质中的画面图像数据进行记录,和预定数量的印相机、用于将以照片形式记录在该记录装置中的画面图像数据输出,其中,文件输出设备和印相机的数目是这样的数目,即当它们持续使用时,该文件输出设备和印相机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几乎与所有胶片扫描器在相同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相同数目的指令。
之所以文件输出设备和印相机的数目是“这样的数目,即当它们持续使用时,该文件输出设备和印相机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几乎与所有胶片扫描器在相同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相同数目的指令”其原因是增加处理速度低的设备作为一个整体、其处理速度是平衡的。
这里所说的“单位时间”是指相对较长的时间、例如,一小时或一天。因此,当被现察的上述系统的处理经过一个短时间(例如,几分钟)时,输入和输出设备之间可能发生暂时的处理等候。例如,象软盘驱动器这样的文件输出设备的处理速度一般比胶片扫描器低。因此,如果由一个文件输出设备输出被一个胶片扫描器阅读的画面图像数据就会出现处理等候的现象。这时,由于一个记录介质将分配给基于输出文件的一个指令,故不可能进行多个文件输出设备的处理。所以,当只考虑唯一的一个指令的处理时,在输入或输出设备之间发生处理等待。
上述“记录装置”用于避免因处理等待造成的浪费。换句话说,不管文件输出设备的该处理状态,由该胶片扫描器读出的画面图像数据被暂时存在该记录装置中,并连续地进行阅读。这样,该文件输出设备可连续地读出存入该记录装置的画面图像数据、并不用胶片扫描器等待该输出处理的完成而进行输出处理。因为被该扫描器连续处理的该胶片的该输出处理由另一个文件输出设备进行,所以整个系统的处理将决不会延迟。
因此,合格的上述记录装置应具有实现上述目的的容量和处理速度。例如,可为每个输出设备设置预定型号且循环使用的存储器(缓冲器)。另外,除了输出到该印相机或一个可删除介质外,如果阅读的画面图像数据存储在一个大容量盘中,则该盘可用作该记录介质。输入和输出设备的转换可用通常所知的输入输出转换方法。
作为上述照相洗印系统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包括胶片图像获取装置、用于通过阅读显影的胶片获得一个数字图像,照片输出装置、用于以照片形式输出由胶片图像获取装置得到的数字图像,和向一个介质输出的装置、用于将该数字图像记录在预定记录介质中,还包括介质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记录在预定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图像,以及中断装置、用于将由介质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数字图像中断地输入到该照片输出装置,其中,照片输出装置把该中断装置在进行中断输入时中断地输入的数字图像的画面照片输出。
中断装置可以是一个已知的输入开关功能元件,它既可以是使用硬件的物理开关、也可以是使用软件的逻辑开关。由中断装置产生的中断可由操作者的指令或在检测置入到介质图像获取装置中的介质后由一个自动产生的中断信号执行。
介质图像获取装置主要是介质盘驱动器,诸如,MO盘驱动器或Zip盘驱动器。除了这种介质盘驱动器外,该装置包括用于经网络从客户的个人计算机硬盘获取转移的数字图像数据的通信设备(调制解调器或TA,以及通信软件等等)。也就是说,该记录介质不仅包括可删除介质,还包括设在个人计算机中的硬盘等装置。
应根据要求对胶片图像获取装置或介质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数字图像数据进恰当的图像处理。特别是,当将这种数字图像印出时,应根据印相机的特性进行图像处理,而当该数字图像记录在介质中时,最好将进行的图像处理显示在CRT上。
换言之,“以照片形式输出由该胶片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该数字图像”或“将由该介质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该数字图像中断地输入该照片输出装置”的含意是不需限制输出或中断地输入所获图像数据的内容。这意味着代表与所获取的数字图像相同的图像的数据被输出或中断地输入。
代表与获得的数字图像相同的图像的数据是对所获得的数字图像进行必要处理后的数据。同一数字图像的图像处理数据可分别地被存储和由处理之前的该数据代替。
例如,日本未审查的公开专利申请8(1996)-306273中公开了一个系统,其中客户指令一个低分辨率的画面图像(该分辨率不能用于印相,但足以在CRT上显示)、而实际印相利用分别存储的该画面图像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进行。本发明的照相洗印系统还可包括一个记录介质、用于存储该数字图像的高分辨率数据,从而使介质图像获取装置获取低分辨率数字图像或获取表示存储在预定介质中的低分辨率图像的信息、并且搜索用于与低分辨率数字图像对应的高分辨率数据的该记录介质、以将获取的高分辨率数据中断地输入到照片输出装置。
作为又一个实施例,该照相洗印系统可包括,胶片图像获取装置,通过阅读已显影的胶片获取一个数字图像,照片输出装置、以画面照片的形式将该胶片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数字图像输出,还包括数字照相机图像获取装置、用数字照相机获取记录的数字图像,和中断装置、用以将该数字照相机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数字图像中断地输入到该照片输出装置,其中,当该中断装置进行中断输入时,该照片输出装置以画面照片形式将中断装置中断地输入的数字图像输出。
数字照相机图像获取装置涉及一个卡阅读器、用于阅读数字照相机中使用的诸如SSFDC的存储器卡,一个小型闪光灯或PCMCTA,一个电缆连接接口、该接口直接与带有数字图像获取装置的数字照相机的内置存储器连接、用以传输数据,以及为利用卡阅读器和电缆连接接口将获取的数字图像以照片形式输出而需进行各种处理的软件。
该各种处理的含意是将数字照相机记录的数字图像转换成该照相洗印系统能处理的数据,这一处理只针对由数字照相机获取的数字图像进行。例如,数字照相机获取的数字图像的大小和画幅高宽比随数字照相机的类型而变化。因此,象素密度转换处理将根据印制图像的卷绕相纸的尺寸而进行。另外,由低档数字照相机获取的数字图像的象素少于从胶片阅读的数字图像的象素,且当印制这种数字图像时会产生模糊。因此,必须对这种数字图像进行清晰度之类的处理,不过,高档数字照相机可以获得具有足够象素数的数字图像,故这种转换处理在本发明中是不必要的。
最好对根据需要通过阅读胶片或从数字照相机获得的数字图像进行诸如色调处理、依照片尺寸的放大或缩小处理、或选择成像处理等图像处理。
上述照相洗印系统还可包括向介质的输出装置,用于将由胶片图像获取装置或由数字照相机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数字图像记录在预定记录介质中。这样,任何数字输入输出服务均可由单个系统进行。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上述各结构形式。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这是一个设在洗印车间等中的照相洗印系统,它具有将输出为初次照片的画面图像数据输出到可删除介质中或到洗印车间中的图像服务器中的功能。
该系统像常规照相洗印系统那样阅读除模糊或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的图像之外的所有记录在胶片1上的正常质量的图像。上述获得的数字图像数据存在画幅存储器2中。另外,如果该系统阅读记录在APS胶片上的画面,则只有带表示需要印相信息的画幅可根据如上述的磁记录在该胶片上的该信息而被阅读。
该阅读对每个画幅扫描两次,第一次预扫描,第二次是精扫描。预扫描用以找出最佳阅读条件,精扫描用于获得被输出的图像数据。
在这时,如图3所示,每个画幅的预扫描和精扫描完成后,胶片可输送一个画幅。但如图4所示,如果预扫描和精扫描在不同的位置同时进行,则该阅读时间约只需图3所示方法的一半。另外,如图5所示,在输送胶片的一个方向只对整个画幅进行预扫描,然后在供片的反向上进行精扫描。
该上述读出的图像数据被交替存在两个画幅存储器2a和2b中,以使阅读处理和输出处理同时进行,这样,把被阅读的图像数据写入一个画幅存储器中、而把被存在另一个画幅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输出。
从输出图像数据的画幅存储器2取出的图像数据分别被两个图像处理装置3a和3b处理。这时,两个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然后同时(平行)地对各图像数据进行随后的输出处理。在两个处理操作完成后,画幅存储器被切换,之后,两图像处理装置进行随后的图像阅读。
以两图像处理装置3a和3b进行的图像处理是颜色或色调的修正为例。两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依据该图像数据的输出目的而不同。比如,图像处理装置3b 进行提高在相纸上输出的图像数据的质量的处理,而图像处理装置3a进行使该图像数据易于在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上看到的图像处理。尽管它们进行不同的处理,但图像处理装置3a进行的处理可与图像处理装置3b进行的处理相关,这与分别由两个独立的设备进行处理的情况不同。因此,当后来该图像文件作为照片输出时,进行的图像处理将基于该相关性而明确地确定。
图像处理装置3a处理的图像数据被压缩装置4压缩并作为压缩图像文件被介质驱动器13记录在记录介质6中。同时,图像处理装置3b处理的图像数据被数字印相机5作为照片输出。
上述的实施例对每个图像数据同时进行照片输出和文件输出。另一个交替进行文件输出和照片输出的实施例将结合图2予以说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胶片阅读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因此,对该阅读的说明和图示被省略。
图1所示实施例包括分别与文件输出和照片输出相应的图像处理装置3。图2所示实施例只有一个图像处理装置,当处理路线切换到压缩装置4时,该处理装置执行输出文件的图像处理,当处理路线切换到数字印相机5时,该处理装置执行输出照片的处理。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对每个图像数据可交替进行文件输出和照片输出。换句话说,在所有图像数据的画幅沿一个供片方向作为文件输出之后,处理路线可被切换,该图像数据再沿相反的供片方向被逐幅阅读并作为照片输出。
在实施本发明时,可根据胶片扫描器和数字印相机的特性决定是采用实施例1还是采用实施例2。例如,若扫描器的阅读很费时间,则在输出处理中很可能出现等待。因此,在不具有两个图像处理装置时,完全可以通过切换处理路线交替地输出文件和照片。换言之,最好使所采用实施例中各设备的使用率达到最大。
当用本发明的画面图像输出方法和设备输出照片和文件时,最好将图像文件名记录在如图6所示的第一次印相9的背面或检索片10的每个画幅的下面。这样,当需要附加印相时,就易于对存在洗印车间图像服务器6中的图像文件8进行检索,从而提供快捷的服务。
如果将上述设备安装在洗印车间以取代常规的照相洗印系统,则不但可以用几乎与常规印相一样的价格输出照片而且还可输出文件,且可为客户提供更廉价的服务。
下面说明将上述系统变为一个更具效率系统的又一个实施例。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这个实施例中使用的胶片扫描器,介质驱动器和数字印相机等各设备的性能比的相应排列次序是3∶2∶6。因此,在图7所示的系统中,将胶片扫描器、介质驱动器和数字印相机等各设备的个数比的次序设为2∶3∶1,则阅读、文件输出、和印相的处理次数就变得基本相同。
两个胶片扫描器11同时工作,这个系统就能同时处理两个胶片。被各胶片扫描器11阅读的画面图像数据被顺序地存在图像服务器6中,该服务器是一个具有大容量盘的服务器计算机。
在这种情况下,图像服务器6把从两个胶片扫描器11送出的画面图像数据存入分离的存储区,由于当将画面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输出时、最好使从同一胶片阅读的该画面图像数据存在同一记录介质6中,这样当它们被输出时可对被存储在胶片上的备画面图像数据进行识别。
同时,文件输出系统和照片输出系统的输出处理与胶片扫描器的这一处理同时进行。文件输出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装置3和介质驱动器13,照片输出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装置3和数字印相机5。输出文件时,图像处理装置3进行如颜色或色调校正、或压缩的处理。介质驱动器13在记录介质6是软盘时是指软盘驱动器、在记录介质6是MO盘时是指MO盘驱动器。
对于上述各记录区的一个单元,即每个胶片而言,图像服务器6是输出处理系统之一。对于文件输出,以在三个处理系统是同时进行处理,而照片输出则由输出处理系统经各记录区顺序地或交替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将胶片数等印在照片背面,以便识别输出照片所属的胶片。相似地,最好将与胶片对应的识别标记加到记录介质6上。
当两个胶片的处理被同时指令时,最好按各指令而不按各胶片进行如文件输出之类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服务器6储存所有的画面图像数据以便它们可在后期被使用。但是,存储该画面图像数据的也可不是该图像服务器6,另一个装置可充当缓冲器一职以填充可被使用的胶片扫描器11与输出处理系统之间的处理时间间隙。换言之,不需存储全部画面图像数据,使用一个暂时存储该数据的存储器就足够了。
不过,某些照相洗印系统将该数据存入图像服务器。在这种情况下,该图像服务器被用作记录装置,由客户记录的全部画面图像数据最好被记录在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图像服务器6中,且根据来自再订购输入装置12附加印相指令进行随后的输出处理。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8表示该实施例中照相洗印系统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装置15和与该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印相机5。
在本实施例中,该图像处理设备15是装有专用软件的普通个人计算机。作为它的外围设备,设有用来阅读显影胶片的胶片扫描器。另外,该图像处理设备包括一个内装或外设的例如CD-R盘驱动器或Zip盘驱动器的介质驱动器。图像处理设备15还包括用于经网络与其它计算机交换图像数据的通信设备(图8中未示出)。
画面印相机5是通常的数字画面印相机。该画面印相机从图像处理设备15接收图像数据和输出指令信息(例如,画面数目和尺寸),并根据接收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印相。
在上述系统中,图像处理设备15根据从显影胶片1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图像处理,然后在将该图像数据记录在例如CD-R的记录介质上的同时,将该图像数据送到画面印相机5。图像处理设备15不但接收用于照片的扫描器输入的画面图像、还可接收由一个介质输入的画面图像。该介质可以是由该系统记录了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6或其它介质。
当暂时用完被处理的胶片时,由于显影等待之类的原因,从该介质读出的画面图像被中断地输入到图像处理设备15,并由印相机5输出。
下面参考图9说明这个系统的详细结构。在图9所示的结构部件中,有关图像处理功能可实现为上述图像处理设备15的功能或画面印相机5或胶片扫描器11的功能。因此,下文中关于图9的说明里不含图9与图8相关的内容。
如图9所示,由扫描器11得到的画面图像被图像处理装置31~36处理,并被印相机5输出为画面照片。
调整颜色/色调处理装置31自动判断画面图像的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并将该曝光修正到恰当值。放大或缩小装置32根据照片宽度(卷绕相纸的宽度)进行象素密度转换。选择成像处理装置33进行如U.S.序列号08/672,939中所述的成像处理。粒度减小和清晰度增强处理装置34进行如EP726672 A2中所述的粒度减小和清晰度增强处理。
除了上述系列的图像处理步骤操作外,3D转换处理装置35和36根据图像数据印相所用印相机的特性进行彩色转换。该3D转换依据已阅读的胶片是负片还是反转片而变化。在本说明书的下文中,对负片的该转换处理称为[N]转换,对反转片的转换处理称为[R]转换。
同时,粒度减小和清晰度增强处理装置34用于对输出到该介质的画面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该数据由NIF-RGB处理装置17和18彩色转换到Eastman Kodak公司制定的FlashPix标准所限定的NIF-RGB空间。NIF-RGB是在CRT上显示图像数据的彩色标准。NIF-RGB处理是在被输出到该介质的图像数据上作的彩色转换处理、以使当该图像数据在CRT上显示时具有最令人娱悦的效果。
另外,该图像数据被FPX转换装置19处理成为层状、以使该数据成为FlashPix标准规定的格式。在压缩之后,该图像数据被介质驱动器13记录在例如CD-R的介质6a中,并被提供给客户。
以上说明了从胶片读出的画面图像的照片输出和介质输出的处理。下面将说明被上述的介质或另一介质记录的画面图像的再订购处理。
为了输出在介质中记录的画面图像,用于阅读该介质的驱动装置、用于判读在该介质中记录的图像数据格式和为获得高质量画面而对图像数据进行最佳图像处理的装置等是必需的。该驱动装置和该装置对于各类介质和各类图像数据格式是必需的。在本实施例中,5种数字输入可被接收。不过,介质和图像格式的种类不必限于这5种。
第一种处理情况是其中被服务提供器提供给客户的介质6a按其原样送入该服务提供器用于重印。在这种情况中,如图9所示,平化装置20对取自介质6a的该图像数据进行平化处理(包括解压缩处理)。经这一处理,根据输出到该介质被FPX转换改变为一个层状的数据结构被改变成光栅(平的)数据结构,压缩的数据被解压缩到原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平化处理之后,如果画面图像尺寸是全景的则进行象素密度转换处理和清晰度处理21。不过,这种处理不必在这个阶段进行,它可在该图像印相之前立即进行。
另一种情况是客户将被存储在记录介质6a的图像数据输入到个人计算机,并将该图像数据再存入另一介质6b(Zip盘,软盘,和MO盘等),该操作常在客户要求将被处理的画面图像以照片形式输出时进行,例如,制作一个新年贺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图像数据格式与介质6a中的相同,故平化处理装置22以与介质6a相同的方式进行该平化处理。
当标准与FlashPix不同时,光CD被广泛使用。记录在光CD 6c中的图像数据的彩色被限定在所谓的光-YCC彩色空间。在本实施例的系统中,NIF-RGB处理装置23将该彩色转换到NIF-RGB空间。
上述从介质6a,6b和6c得到的图像数据在被输出时根据在CRT上的显示被全色转换。而后,扫描器RGB处理装置24对这些数据进行转换,以使该图像数据具有的彩色和色调与印相机的输出适应。如图9中用[M-1]所示的,当由NIF-RGB处理装置17进行的处理表示为[G]=[R]·[M]、而由NIF=RGB处理装置18进行的处理表示为[F]=[N]·[M]时,这个处理等于[M]处理的逆处理。在进行[M-1]处理之前已被[G]转换的图像数据将处于[M-1]处理之后的状态,即该数据显得好像只进行了[R]转换。类似地,对已被[F]转换的图像数据进行[M-1]处理,则该图像数据将处于这样的状态,即该图像数据显得好像只进行了[N]处理。取代[M-1]转换,可进行[G-1]或[F-1]转换,并在该图像数据输出为照片之前立即再进行[N]或[R]转换。不过,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转换处理步骤数及使得该处理更有效,只进行[M-1]处理。
作为已被广泛使用的如光CD6c的介质和图像数据的另一个标准,IS标准已被Fuji Photo Film有限公司制定出。在本实施例中,可利用从根据这个标准生产的介质6d中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重印相。另外,经网络14来自用户的个人计算机的图像数据可被接收并由这系统重印相。但是,在经该网络获取图像数据的情况中,当该数据被传送时标题信息中必须包括显示图像数据是否是诸如Flash Pix数据、光CD数据或其它标准的数据。图9中的数据类型转换处理装置37是用于判断数据类型和进行必要转换处理的装置。
如上述获得的图像数据以及对该数据进行的适当转换处理、在从扫描器不连续地输入时被中断装置26中断地输入。通过操作员指令可进行该中断。另外,当优先进行数字输入时,通过检查置于介质装置中的该介质可自动地进行该中断。
中断输入的图像数据是在从胶片被读出后被记录在该介质中时已经被处理的数据。因此,用图像处理装置31~36进行该处理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进行放大印相时,应用放大或缩小处理装置32进行放大处理,此外,若该放大处理后该画面图像变模糊,则可应用粒度减小和清晰度增强处理装置34进行清晰度处理。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图像数据被扫描器RGB处理装置进行[M-1]处理,故不需进行3D转换处理。被如此处理的该图像数据被印相机5输出为画面照片。
上述实例用于从介质读出的图像数据被转换并输出的情况。在下文说明的实例中,进行适当处理以便执行照片输出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被分别储存,且用该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代替从介质阅读的图像数据来印制画面照片。
在这个实例中,当已显影的胶片第一次(例如在第一次印相时)被阅读时,读出的数字图像数据被存入服务提供器(包括经网络被连接的硬盘)的服务器计算机的硬盘中和将提供给客户的介质中。该硬盘具有准备以其原样进行印相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而该介质具有的较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可使该图像在CRT上显示时不产生问题。存在该硬盘和该介质两者中的该图像数据具有相同的ID。
当从该介质重印相被指令时,该系统通过从该介质阅读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得到该图像数据的ID,并通过检索具有相同ID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硬盘而得到该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然后,该系统用该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输出照片。
当经处理的图像数据的重印相进行时,有关该处理的信息与该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一起被记录在该介质中,在对单独从低分辨率图数据获得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之后,根据该信息,输出该印相。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图10表示该实施例的照相洗印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这个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设备15和与该图像处理设备15连接的画面印相机5。
在这个实施例中,该图像处理设备15是内装有专用软件的普通个人计算机。该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外围设备或一个附加接口如一个用于阅读已显影胶片1的胶片扫描器,一个用于阅读数字照相机16的存储卡的卡阅读器、或一个直接把该数字照相机连接到该图像处理设备的电缆接口。另外,该图像处理设备15包括一个内装或附加的如CD-R或Zip驱动器的介质驱动器。
印相机5是已知的数字画面印相机。该画面印相机从该图像处理设备15接收图像数据和输出指令信息,并根据接收的图像数据和信息输出照片。
在上述系统中,图像处理设备15对从已显影的胶片1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然后,将该图像数据送到画面印相机5同时将该数据记录在如CD-R的记录介质6上。图像处理设备15不仅接收由扫描器输入的用于印相的画面图像,也接收由介质输入的画面图像。该介质可以是由该系统记录有该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6,或是其它介质。
当暂时用完被处理的胶片时,由于显影等待等原因,从该介质读出或来自数字照相机的输入的画面图像被中断地输入到图像处理设备15,并由印相机5输出为一个照片。
下面结合图11说明这个系统的结构。不过,在图11所示的结构元件中,图像处理功能可如上述图像处理设备15的功能或如画面印相机5或胶片扫描器11的功能实现。因此在下文对图11的说明中,不说明图11与图10相关的部分。
如图11所示,由扫描器11获得的画面图像被图像处理装置31~36处理,并被印相机5输出为画面照片。
调整颜色/色调处理装置31自动地判别画面图像的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并将该曝光修正到适当值。放大或缩小装置32是根据照片宽度(卷绕相纸的宽度)进行象素密度转换的装置。选择成像处理装置是如U.S.序列号08/672,939中所述进行成像处理的装置。粒度减小和清晰度增强处理装置34是如EP.726672 A2中所述进行粒度减小和清晰度增加处理的装置。
除了上述这些图像处理步骤之外,3D转换处理装置35和36根据印相机的特性对用于照片的图像数据进行彩色转换。该3D转换处理依据被阅读的胶片是负片还是反转片而变化。在本说明书的下文中,对负片的该转换处理称为[N]转换,对反转片的该转换处理称为[R]转换。
同时,输出到该介质的画面图像数据被粒度减小和清晰度增强处理装置34处理,然后被NIF-RGB处理装置17和18彩色转换到由Eastman Kodak公司制定的FlashPix标准所限定的NIF-RGB空间。NIF-RGB是在CRT上显示的图像数据的彩色标准。NIF-RGB处理是对被输出到该介质的图像数据的彩色转换处理,它使该图像数据在CRT上显示时具有最佳效果。
另外,该图像数据被FPX转换装置19分层处理以使该数据具有Flash Pix标准规定的格式。在压缩之后,该图像数据被介质驱动器7a记录在如CD-R的介质6a中,并被提供给客户。
以上说明了从胶片读出的画面图像的照片输出和介质输出。下文将说明如上述被记录的或被另一介质记录的画面图像的再订购处理。
为了输出记录在介质中的画面图像,一个用于阅读该介质的驱动器件和用于判读记录在该介质中该图像数据的格式及用于对该图像数据进行最佳图像处理以便得到高质量画面的装置是必需的。该驱动器件和该装置对各种介质及各种图像数据格式是必需的。在这个实施例中,5种数字输入可被接收。但是,该介质和图像格式的种类不必限于这5种。
在第一种处理情况中,被服务提供器提供给客户的该介质6a按照原样送入该服务提供器以进行重印相。在这种情况中,如图11所示,平化装置20对从介质6a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平化处理(包括解压缩处理)。经这一处理,被FPX转换根据对该介质的输出而改变成层状的数据结构被变成光栅(平的)数据结构,被压缩的数据按原规模解压缩。
在这个实施例中,在以上平化处理之后,如果该画面图像的尺寸是全景的,则执行象素转换处理和清晰度处理21。不过,这一处理在这个阶段可不必进行,它可在该图像印相之前立刻进行。
另一处理情况中,客户将存储在记录介质6a中的图像数据输入到个人计算机,并将该图像数据再存入另一个介质6b(Zip盘,软盘,MO盘等),当客户要求被处理的画面图像以照片形式输出时常进行这种处理,例如制作新年贺卡。在这种情况中,由于图像数据格式与介质6a中的相同,故平化处理装置22以与介质6a相同的方式进行平化处理。
作为非FlashPix的标准,光CD被广泛应用。记录在光CD6c中的图像数据的彩色被限定在称为光-YCC的彩色空间中。在本实施例的该系统中,NIF-RGB处理装置23将该彩色转换到NIF-RGB空间。
按上述从介质6a、6b、6c中获得的该图像数据被输出时依据在CRT上的显示被全部色转换。然后,扫描器RGB处理装置24对这些数据进行转换处理,以使该图像数据具有与印相机的输出相适应的颜色和色调。如图11中[M-1]所示,当NIF-RGB处理装置17进行的处理被表示为[G]=[R]·[M],而NIF-RGB处理装置18进行的处理被表示为[F]=[N]·[M]时,这个处理等于[M]处理的逆处理。在[M-1]处理进行前被[G]转换的图像数据在[M-1]处理之后将处于这样的状态、即该图像数据上看起来好像只进行了[R]转换。类似地,对已经[F]转换的图像数据进行[M-1]处理,则该图像数据处于看起来好像只进行了[N]转换的状态。取代该[M-1]转换,可进行[G-1]或[F-1]转换、并在该图像数据输出为照片之前立刻再进行[N]或[R]转换。但是在这个实施例中,为减少转换处理操作数目和使该处理更有效,可只进行该[M-1]处理。
作为类似该光CD6c被广泛使用的介质和图像数据的另一个标准,IS标准是由Fuji Photo Film有限公司制定的。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这个标准可用从所生产的介质6d中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重印相。
另外,本系统包括一个卡阅读器29,用于阅读数字照相机的存储卡30并得到被记录的画面图像。得到的图像数据被象素密度转换及清晰度处理装置28转换。被低档数字照相机记录的图像数据的象素数一般在350,000到500,000之间的范围内。这大约是从阅读胶片得到的图像数据象素数的1/4到1/3。因此,当用这种数字照相机获取的图像数据按其原样进行印相时,照片将会模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进行象素密度转换,该图像数据中的象素数是1430×1074(约1,500,000个象素)。如果需要还可对该图像数据进行清晰度处理。然后,用扫描器RGB处理装置对该数字图像进行颜色/色调转换。
作为除存储卡外的数字照相机的接口,诸如电缆连接口那样的各种接口是适用的。
当不连续地从该扫描器输入时,如上述获得的图像数据和对该图像数据进行的适当的转换处理被中断装置26中断地输入。该中断可由操作员的指令进行。另外,当优先进行该数字输入时,可通过检测设在介质驱动器或卡阅读器中的介质而自动进行该中断。
在被中断输入的该图像数据之中,从一个介质获得的图像数据是在从一个胶片被读出后而记录在该介质中时已被处理的数据。因此,用该图像处理装置31~36进行的处理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进行照片放大时,要用放大或缩小处理装置32进行放大处理,此外,如果放大处理后该画面图像变模糊,则可用粒度减小和清晰度增强处理装置34进行清晰度处理。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用扫描器RGB处理装置进行了[M-1]处理,故可省去3D转换处理。于是,经过这种处理的该图像数据作为画面照片由印相机5输出。
同时,由于加在数字照相机中的图像处理功能因数字照相机高于胶片照相机的成本而被局限于低档数字照相机,因此,在被中断输入的图像数据中,从该数字照相机得到的图像数据被调整色调/颜色处理装置31处理。换言之,为了得到高质量画面的照片,最好用该照相洗印系统进行多种调整处理操作。对于该图像数据是从介质获取的情况,也可根据需要进行放大或缩小处理。
从上述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实现了照相洗印系统的高效率、低成本和节约系统安装空间,该照相洗印系统具有以照片和文件的形式输出从胶片阅读的图像数据的功能,和根据需要以照片和文件的形式输出从介质或数字照相机获取的图像数据的功能。因此,本发明可为数字画面服务的发展作出极大的贡献。

Claims (10)

1.一种画面图像输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具有自动供片功能的胶片扫描器,在单向胶片馈送操作过程中顺序地预扫描记录在已显影照相胶片上的多个画幅,而得到预扫描图像数据;
根据预扫描图像数据设定精扫描的读出条件;
在所述单向胶片馈送操作过程中,在不同于胶片扫描器对图像进行预扫描的位置的位置上,与预扫描并行地利用胶片扫描器根据读出条件顺序地对多个画幅进行精扫描而得到精扫描图像数据;
对精扫描图像数据进行增强图像数据质量以便将图像数据输出到照相纸上的用于照片输出的第一图像处理,和使图像数据易于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查看的用于文件输出的第二图像处理;以及
利用印相机将已经进行第一图像处理的精扫描图像数据作为照片输出,而将已经进行第二图像处理的精扫描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输出到预定的记录介质。
2.一种画面图像输出设备,包括:
一个胶片扫描器,自动供给和顺序预扫描多个记录在已显影照相胶片上的画幅,以获得预扫描图像数据,并且在不同于胶片扫描器对图像进行预扫描的位置的位置上,与预扫描并行地根据预定读出条件顺序精扫描多个画幅,以获得精扫描图象数据;
根据预扫描图象数据来设定读出条件的装置,在该条件下进行精扫描;
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对精扫描图像数据进行增强图像数据质量以便将图像数据输出到照相纸上的用于照片输出的第一图像处理和使图像数据易于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查看的用于文件输出的第二图像处理;
一个印相机,将已经进行第一图像处理的精扫描图像数据作为照片输出;以及
一个文件输出装置,对已经进行文件输出的图像处理的精扫描图像数据进行向预定记录介质的文件输出,其方式是与印相机的输出操作并行地工作,从而在进行文件输出的同时,印相机将已经进行第一图像处理的该数据作为照片输出。
3.一种画面图像输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读出多个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图像,以获得多个图像数据组;
根据关于多个图像中的每个图像是否需要印相的信息,从多个图像数据组中至少选定一个所需图像数据组;
对至少一个选定所需图像数据组进行照片输出的图像处理和文件输出的图像处理;以及
利用印相机将已经进行照片输出的图像处理的该至少一个选定的所需图像数据组作为索引照片输出,而将已经进行文件输出的图像处理的该至少一个选定的所需图像数据组作为文件输出到预定的记录介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画面图像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该至少一个选定的所需图像数据组同时进行索引照片的照片输出和文件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3的画面图像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该至少一个选定的所需图像数据组交替进行索引照片的照片输出和文件输出。
6.一种画面图像输出设备,包括:
一个读出装置,读出多个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图像,以获得多个图像数据组;
一个选定装置,根据关于多个图像中的每个图像是否需要印相的信息,从多个图像数据组中选定至少一个所需的图像数据组;
图像处理装置,对该至少一个选定的所需图像数据组进行照片输出的图像处理和文件输出的图像处理;
一个印相机,将该至少一个选定的所需图像作为索引照片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画面图像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对该至少一个选定的所需图像数据组同时进行索引照片的照片输出和文件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6的画面图像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对该至少一个选定的所需图像数据组交替进行索引照片的照片输出和文件输出。
9.一种画面图像输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读出多个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图像,以获得多个图像数据组;
对每一图像数据组确定:有待进行照片输出的图像处理的第一图像处理条件,以及有待进行文件输出的图像处理的第二图像处理条件;第一图像处理条件用于增强图像数据质量以便将图像数据输出到照相纸上的图像处理,而第二图像处理条件用于使图像数据易于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查看的图像处理;
在第二图像处理条件下,对多个图像数据组进行文件输出的图像处理;以及
连同表示每个图像数据组的第一图像处理条件和第二图像处理条件之间对应关系的信息,将已经进行文件输出的图像处理的多个图像数据组作为文件输出到预定记录介质上。
10.一种画面图像输出设备,包括:
一个读出装置,读出多个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图像,以获得多个图像数据组;
确定装置,用来对每一图像数据组确定有待进行照片输出的图像处理的第一图像处理条件和有待进行文件输出的图像处理的第二图像处理条件;第一图像处理条件用于增强图像数据组质量以便将图像数据组输出到照相纸上作为照片的图像处理,而第二图像处理条件用于使图像数据易于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查看的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装置,在第二图像处理条件下,对多个图像数据组进行文件输出的图像处理;以及
一个文件输出装置,连同表示对于每个图像数据组的第一图像处理条件和第二图像处理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将已经进行过文件输出的图像处理的多个图像数据组作为文件输出到预定记录介质上。
CN02118152.7A 1996-11-20 1997-11-20 照片图像输出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照相洗印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257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9322/96 1996-11-20
JP309322/1996 1996-11-20
JP309323/96 1996-11-20
JP309323/1996 1996-11-20
JP8309323A JPH10150541A (ja) 1996-11-20 1996-11-20 フォトフィニッシングシステム
JP30932296A JP3602280B2 (ja) 1996-11-20 1996-11-20 写真画像の出力方法および装置
JP161660/97 1997-06-18
JP16166197A JP3970385B2 (ja) 1997-06-18 1997-06-18 フォトフィニッシングシステム
JP161661/97 1997-06-18
JP161660/1997 1997-06-18
JP16166097A JP3813306B2 (ja) 1997-06-18 1997-06-18 フォトフィニッシングシステム
JP161661/1997 1997-06-18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25965.8A Division CN1214611C (zh) 1996-11-20 1997-11-20 画面图像输出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画面图像输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3159A CN1533159A (zh) 2004-09-29
CN1292575C true CN1292575C (zh) 2006-12-27

Family

ID=27473739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2596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4611C (zh) 1996-11-20 1997-11-20 画面图像输出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画面图像输出设备
CNB20041007978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0475C (zh) 1996-11-20 1997-11-20 照片图像输出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照相洗印系统
CN200410100133.2A Pending CN1633158A (zh) 1996-11-20 1997-11-20 画面图象输出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画面图像输出设备
CN0211815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2575C (zh) 1996-11-20 1997-11-20 照片图像输出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照相洗印系统
CN0211813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6974C (zh) 1996-11-20 2002-04-18 照片图像输出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照相洗印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2596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4611C (zh) 1996-11-20 1997-11-20 画面图像输出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画面图像输出设备
CNB20041007978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0475C (zh) 1996-11-20 1997-11-20 照片图像输出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照相洗印系统
CN200410100133.2A Pending CN1633158A (zh) 1996-11-20 1997-11-20 画面图象输出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画面图像输出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1813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6974C (zh) 1996-11-20 2002-04-18 照片图像输出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照相洗印系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6) EP1533992B1 (zh)
CN (5) CN1214611C (zh)
AT (2) ATE469506T1 (zh)
AU (1) AU725894B2 (zh)
CA (3) CA2459142C (zh)
DE (3) DE69739893D1 (zh)
ES (4) ES2309605T3 (zh)
WO (1) WO199802308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02017A1 (de) * 1998-01-21 1999-07-22 Eastman Kodak Co Verfahren und Benutzeroberfläche zur Bestellung von Ausdrucken digitalisierter Bilddateien an einer Bestellstation
JP3489666B2 (ja) 1999-04-21 2004-01-26 ノーリツ鋼機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露光式写真処理装置
JP2001096813A (ja) * 1999-10-01 2001-04-10 Sony Corp プリンタ装置及びプリント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リンタ装置のプリント方法
JP2002154243A (ja) 2000-09-11 2002-05-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プリンタ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の周辺機器
JP2003283719A (ja) * 2002-03-25 2003-10-03 Noritsu Koki Co Ltd 画像データ保存装置
CN102157175B (zh) * 2011-04-09 2013-07-10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数据的数字化转储方法及系统
CN103731585B (zh) * 2012-10-16 2016-05-04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文件数字化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17551B1 (en) * 1986-02-14 2000-05-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S636672A (ja) * 1986-06-27 1988-01-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医用画像蓄積再生方法
US4938591A (en) * 1987-05-15 1990-07-03 Large Scale Bi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and visual image comparing
US4947266A (en) * 1987-10-13 1990-08-07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US5274463A (en) * 1990-03-27 1993-12-28 Sony Corporation Still picture storing and sequencing apparatus
US5237156A (en) * 1990-05-17 1993-08-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detecting index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image information read out from a recording medium
US5130824A (en) * 1990-06-22 1992-07-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reading image information
US5157482A (en) * 1990-09-17 1992-10-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Use of pre-scanned low resolution imagery data for synchronizing application of respective scene balance mapping mechanisms during high resolution rescan of successive images frames on a continuous film strip
JP3000744B2 (ja) * 1990-10-10 2000-01-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マルチファンクション画像処理装置
JP2901358B2 (ja) * 1991-02-21 1999-06-07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H0644320A (ja) * 1991-05-14 1994-02-18 Sony Corp 情報検索システム
US5337164A (en) * 1992-01-30 1994-08-09 Konica Corporation Negative film image reading device
US5522657A (en) * 1993-02-24 1996-06-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Optimization of electronic color printing process functions based on prescan information data
US5461492A (en) * 1994-02-16 1995-10-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Film scanner with in-line dual scanning gates
JPH07261279A (ja) * 1994-02-25 1995-10-13 Eastman Kodak Co 写真画像の選択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3659509B2 (ja) * 1994-06-30 2005-06-15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ラボシステム
JPH08101464A (ja) * 1994-09-30 1996-04-16 Sony Corp スキャナ装置
DE69634234T2 (de) * 1995-11-14 2006-03-30 Sharp K.K. Bilderzeugendes Gerät mit Anschluss an ein Netzwe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485526C (en) 2011-05-31
EP1533992A2 (en) 2005-05-25
WO1998023083A2 (en) 1998-05-28
DE69737585T2 (de) 2008-01-03
CA2221658A1 (en) 1998-05-20
AU4962397A (en) 1998-06-10
CA2459142A1 (en) 1998-05-20
EP1528788B1 (en) 2010-05-26
EP1528788A2 (en) 2005-05-04
DE69738855D1 (de) 2008-09-04
CN1214611C (zh) 2005-08-10
EP1528787A2 (en) 2005-05-04
EP1536624A3 (en) 2005-08-17
CN1633158A (zh) 2005-06-29
EP1533992A3 (en) 2005-08-17
AU725894B2 (en) 2000-10-26
EP1533992B1 (en) 2013-05-22
EP1536624B1 (en) 2008-07-23
EP1528787A3 (en) 2005-08-17
EP0844782B1 (en) 2007-04-11
EP1536624A2 (en) 2005-06-01
CN1533159A (zh) 2004-09-29
EP0844782A3 (en) 1999-03-03
CA2485526A1 (en) 1998-05-20
ES2309605T3 (es) 2008-12-16
CA2221658C (en) 2005-03-22
EP1530361A2 (en) 2005-05-11
DE69737585D1 (de) 2007-05-24
DE69739893D1 (de) 2010-07-08
ATE469506T1 (de) 2010-06-15
EP1528788A3 (en) 2005-08-17
ES2344704T3 (es) 2010-09-03
CN1392449A (zh) 2003-01-22
WO1998023083A3 (en) 1998-08-06
CN1186968A (zh) 1998-07-08
ES2411204T3 (es) 2013-07-04
CA2459142C (en) 2006-05-30
EP0844782A2 (en) 1998-05-27
EP1530361A3 (en) 2005-08-17
ES2285719T3 (es) 2007-11-16
ATE402562T1 (de) 2008-08-15
CN1196974C (zh) 2005-04-13
CN100570475C (zh) 2009-12-16
CN1591170A (zh) 2005-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57753B2 (en) Picture image outputting method and photograph finishing system using the method
CN1251141C (zh) 数字图像处理装置及数字图像处理方法
CN1738345A (zh) 图像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打印系统
CN1842129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728759A (zh) 图像数据处理电路以及包括其的图像处理装置
CN1200554C (zh) 图像通信装置和图像通信方法
JP2008124819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
EP1395035A1 (en) Memory management for compressed image data
CN1292575C (zh) 照片图像输出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照相洗印系统
CN1206110C (zh) 具有多个图像载置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12758A (zh) 提供指南信息的图像形成设备、用户终端设备及其方法
JP2006074204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複写装置
CN182263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程序
AU760671B2 (en) Picture image outputting method and photograph finishing system using the method
AU2003200868B2 (en) Picture image outputting method and photograph finishing system using the method
JP2004242232A (ja) 記録媒体及び画像記録装置並びに画像記録方法
JP2007096695A (ja) 画像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H118816A (ja) フォトフィニッシングシステム
JP2006109205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262676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画像処理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3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FILM HOLDINGS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 Photo Fil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31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7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