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1243C - 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1243C
CN1291243C CNB2004100185235A CN200410018523A CN1291243C CN 1291243 C CN1291243 C CN 1291243C CN B2004100185235 A CNB2004100185235 A CN B2004100185235A CN 200410018523 A CN200410018523 A CN 200410018523A CN 1291243 C CN1291243 C CN 129124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e
substrate
disperse
blue
pur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185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80870A (zh
Inventor
王元福
周青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eng (Hangzhou)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ZH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ZH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ZH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185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91243C/zh
Publication of CN1580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0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12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124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镜及其制造方法,旨在提供一种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该镜片由含有紫外光吸引剂的基片和蒸镀膜层两部分组成,基片是由含有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由上至下分为灰色的挡强光区、蓝绿色的主视区和黄色或黄绿色的增透区三个部分;蒸镀膜层是由至少一层低折射率膜层和至少一层高折射率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的。该镜片制造方法包括多次分区浸染、清洗、烘干、固化和蒸镀等步骤。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在视觉上十分清晰柔和,减低了驾车者的用眼强度,有效降低了驾车的疲劳,并且在满足眼睛的分辨力的前提下,控制了可见光中短波长光量子对视网的伤害,有效保护了驾车者的眼睛健康。

Description

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镜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的太阳眼镜:可以滤去紫外光并使可见光透过率下降,一般太阳眼镜的透过率在30%以下,白天或晴天在驾车时使用太阳眼镜具有保护眼睛的效果,晚上使用由于透过率太低影响了视觉效果。
偏振光太阳眼镜(即宝利来眼镜):在满足布鲁斯特角的情况下,可以有消除大部分反光,对视觉很有利,由于偏振镜片的滤光是消除入射光波中的一个方向的分量,结果是使透过率下降,目前偏振光眼镜的透过率在32-14%之间,这样的透过率也只适用于白天行车使用。
增光眼镜:部分商家将该类眼镜推荐给驾车者使用。该类眼镜的色谱有黄色的和黄橙色的,对夜间行车交汇时的大灯眩光没有良好的滤光作用。
公开号为229384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新型多功能防眩光眼镜(专利号97200085.2)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眼镜,它包括:镜架、镜片,左、右镜片上分别有一处局部挡光区,镜片自下而上设有三个不同透光率的染色层、涂层或镀层,下部为无色,中部为黄色,上部为深色,镜片整体的透光率由下而上不断减少;所述局部挡光区的透光率≤45%且>1%,面积≥18平方毫米且小于上部深色区,两局部挡光区之间的距离≤70毫米。该技术制造的眼镜在驾车时使用较前几种眼镜有明显的合理性,被许多驾车者采用。但该眼镜的下部是无色透明区域不能有效地控制可见光中的短波长可见光量子透过,无法降低短波长光量子辐射对眼睛视网膜的损害。
本发明根据近几年视光学及眼科学最新理论“蓝光伤害”理论——可见光中短波长光量子对眼睛视网膜会造成极大的光化学损害,提供一种新型的驾车用眼镜。在满足驾车时视觉需要的同时,有效控制短波长可见光对眼睛视网膜的光化学损害,保护驾车者的眼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由含有紫外光吸收剂的基片和蒸镀膜层两部分组成,所述基片是由含有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根据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含量不同,基片由上至下分为灰色的挡强光区、蓝绿色的主视区和黄色或黄绿色的增透区三个部分;所述蒸镀膜层是由至少一层低折射率膜层和至少一层高折射率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的。
本发明所述基片是由聚碳酸酯掺入紫外光吸收剂和短波可见光吸收剂制备成;或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掺入紫外光吸收剂和短波可见光吸收剂制备成;或是由烯丙二甘醇碳酸酯与二异丙基过氧化碳酸酯共聚物掺入紫外光吸收剂和短波可见光吸收剂制备成。
本发明所述短波可见光吸收剂为分散黄、分散蓝和分散红。
本发明所述主视区高度在10~20mm之间,所述挡强光区高度在5~20mm之间,所述增透区高度在7~25mm之间。
本发明所述低折射率膜层是氟化镁膜层、二氧化硅膜层或一氧化硅膜层其中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述高折射率膜层是二氧化钛膜层、氧化锆膜层、氧化铝膜层或氧化钴膜层中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述蒸镀膜层共有三至五层的增透膜,由内至外分别为SiO2膜层和ZrO膜层交替组成,每层厚度为145nm~195nm。
本发明所述镀膜层共有五至十一层的反射膜,由内至外分别为TiO2膜层与SiO2膜层交替、或者ZrO膜层与SiO2膜层交替组成,每层膜层厚度为150~200n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一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蓝1、分散黄40~120、纯水12000;
(b)将基片放入浸染溶液中进行全片均匀着色后取出,浸染为5~60秒,浸染温度为85~93℃,以清水冲洗基片后进行超声波清洗;
(c)将分散红、分散蓝、分散黄、纯水75℃温度下配制成二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红1、分散蓝5~20、分散黄40~200、纯水12000;
(d)将基片以均匀速度浸入浸染溶液,直至液面超过基片水平中线2~8mm,再以均匀速度提起基片直至离开浸染溶液,浸染时间控制在10~600秒;
(e)浸染后的基片经超声波清洗后,放入80℃的烘箱中烘干历时10~60分钟;
(f)将表面清洗过的基片浸入固化溶胶液中停留至少10秒,使适当含量的固化溶胶液被基片吸收,取出后在80~85℃的条件下固化5~120分钟;所述固化溶胶液是有机烷氧硅、有机烷氧钛、有机烷氧硅衍生物或有机烷氧钛衍生物其中的任意一种;
(g)将基片放置于真空度小于0.03帕的真空室内,以电子束流将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基片表面,形成第一个薄膜层;再以电子束流将第二种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薄膜层表面,形成新的薄膜层;每两次用于蒸发的膜材系低折射率膜材和高折射率膜材交替,使得镜片上两个相邻的薄膜层系低折射率膜层和高折射率膜层交替;所述低折射率膜层是氟化镁膜层、二氧化硅膜层或一氧化硅膜层其中任意一种;所述高折射率膜层是二氧化钛膜层、氧化锆膜层、氧化铝膜层或氧化钴膜层中任意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一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蓝1、分散黄40~120、纯水12000;
(b)将基片放入浸染溶液中进行全片均匀着色,浸染温度为85~93℃,5~60秒后取出,以清水冲洗并进行超声波清洗;
(c)将分散红、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二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红1、分散蓝8~20、分散黄100~600、纯水120000;
(d)将基片以均匀速度浸入浸染溶液,直至液面超过基片水平中线2~8mm,立即提起基片,浸染时间为10~120秒;
(e)将分散红、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三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红1、分散蓝4~10、分散黄60~120、纯水6000;
(f)以均匀速度将基片按照二次浸染中同样的方向浸入浸染溶液,直至液面距离基片水平中线2~10mm时,立即提起基片,浸染时间为10~300秒;
(g)浸染后的基片经超声波清洗后,在80℃下烘干10~60分钟;
(h)将表面清洗过的基片浸入固化溶胶液中至少停留10秒,使适当含量的固化溶胶液被基片吸收,取出后在80~85℃的条件下固化5~120分钟;所述固化溶胶液是有机烷氧硅、有机烷氧钛、有机烷氧硅衍生物或有机烷氧钛衍生物其中的任意一种;
(i)将基片放置于真空度小于0.03帕的真空室内,以电子束流将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基片表面,形成第一个薄膜层;再以电子束流将第二种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薄膜层表面,形成新的薄膜层;每两次用于蒸发的膜材系低折射率膜材和高折射率膜材交替,使得镜片上两个相邻的薄膜层系低折射率膜层和高折射率膜层交替;所述低折射率膜层是氟化镁膜层、二氧化硅膜层或一氧化硅膜层其中任意一种;所述高折射率膜层是二氧化钛膜层、氧化锆膜层、氧化铝膜层或氧化钴膜层中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防蓝光伤害保健眼镜片中主视区的光学指标可以很好的适应视觉习惯改善视觉环境,既可在晴天的阳光环境中使用也可适应夜晚交汇车的大灯照射,下部的黄色增光区使驾车者在晚上行车时对路况有一个清晰的视觉效果,较强的视觉分辨率有助于行车安全,当有交汇大灯照射时可以习惯性改变头部姿势以镜片上部深色区滤去交汇车的强眩光,极大地提高了交汇中及交汇后的视觉能力,为安全行车提供保障。使用发明中的镜片,在视觉上十分清晰柔和,减低了驾车者的用眼强度,有效降低了驾车的疲劳,并且在满足眼睛的分辨力的前提下,控制了可见光中短波长光量子对视网的伤害,有效保护了驾车者的眼睛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1中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1: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由含有紫外光吸收剂的基片和蒸镀膜层两部分组成。基片是由含有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聚碳酸酯制备成的屈光镜片,也可以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烯丙二甘醇碳酸酯与二异丙基过氧化碳酸酯共聚物其中任意一种制备成的屈光镜片。蒸镀膜层由三层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由内至外分别为SiO2膜层、ZrO膜层和SiO2膜层,厚度均为145nm。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SiO2膜层为低折射率膜层,ZrO膜层为高折射率膜层。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短波可见光吸收剂为分散黄、分散蓝和分散红。如图1所示,由于含量不同,基片由上至下分为灰色的挡强光区3、蓝绿色的主视区2和黄色的增透区1三个部分。所述主视区2高度为10mm,挡强光区3高度为5mm,增透区1高度为7mm。
在本发明中,低折射率膜层可以是金属卤化物膜层或无机氧化物膜层其中任意一种,可以是氟化镁膜层、二氧化硅膜层或一氧化硅膜层等。
在本发明中,高折射率膜层是金属氧化物膜层,可以是二氧化钛膜层、氧化锆膜层、氧化铝膜层其中任意一种。
具体实施例2: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由含有紫外光吸收剂的基片和蒸镀膜层两部分组成。基片是由含有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成的屈光镜片,也可以是由聚碳酸酯、烯丙二甘醇碳酸酯与二异丙基过氧化碳酸酯共聚物其中任意一种制备成的屈光镜片。蒸镀膜层由五层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由内至外分别为SiO2膜层、ZrO膜层、SiO2膜层、ZrO膜层和SiO2膜层,厚度均为195nm。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SiO2膜层为低折射率膜层,ZrO膜层为高折射率膜层。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短波可见光吸收剂为分散黄、分散蓝和分散红,由于含量不同,基片由上至下分为灰色的挡强光区、蓝绿色的主视区和黄绿色的增透区三个部分。所述主视区高度为20mm,挡强光区高度为20mm,增透区高度为25mm。
具体实施例3: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由含有紫外光吸收剂的基片和蒸镀膜层两部分组成。基片是由含有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烯丙二甘醇碳酸酯与二异丙基过氧化碳酸酯共聚物制备成的屈光镜片,也可以是由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中任意一种制备成的屈光镜片。蒸镀膜层由五层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由内至外分别为TiO2膜层与SiO2膜层交替,厚度均为150nm。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短波可见光吸收剂为分散黄、分散蓝和分散红,由于含量不同,基片由上至下分为灰色的挡强光区、蓝绿色的主视区和黄绿色的增透区三个部分。所述主视区高度为15mm,挡强光区高度为10mm,增透区高度为10mm。
具体实施例4: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由含有紫外光吸收剂的基片和蒸镀膜层两部分组成。基片是由含有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烯丙二甘醇碳酸酯与二异丙基过氧化碳酸酯共聚物制备成的屈光镜片,也可以是由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中任意一种制备成的屈光镜片。蒸镀膜层由五层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由内至外分别为ZrO膜层与SiO2膜层交替,厚度均为200nm。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短波可见光吸收剂为分散黄、分散蓝和分散红,由于含量不同,基片由上至下分为灰色的挡强光区、蓝绿色的主视区和黄绿色的增透区三个部分。所述主视区高度为17mm,挡强光区高度为15mm,增透区高度为15mm。
具体实施例5: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由含有紫外光吸收剂的基片和蒸镀膜层两部分组成。基片是由含有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烯丙二甘醇碳酸酯与二异丙基过氧化碳酸酯共聚物制备成的屈光镜片,也可以是由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中任意一种制备成的屈光镜片。蒸镀膜层由七层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由内至外分别为ZrO膜层与SiO2膜层交替,厚度均为170nm。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短波可见光吸收剂为分散黄、分散蓝和分散红,由于含量不同,基片由上至下分为灰色的挡强光区、蓝绿色的主视区和黄绿色的增透区三个部分。所述主视区高度为18mm,挡强光区高度为17mm,增透区高度为20mm。
具体实施例6: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由含有紫外光吸收剂的基片和蒸镀膜层两部分组成。基片是由含有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烯丙二甘醇碳酸酯与二异丙基过氧化碳酸酯共聚物制备成的屈光镜片,也可以是由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中任意一种制备成的屈光镜片。蒸镀膜层由十一层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由内至外分别为ZrO膜层与SiO2膜层交替,厚度均为150nm。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短波可见光吸收剂为分散黄、分散蓝和分散红,由于含量不同,基片由上至下分为灰色的挡强光区、蓝绿色的主视区和黄绿色的增透区三个部分。所述主视区高度为18mm,挡强光区高度为17mm,增透区高度为20mm。
具体实施例7: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由含有紫外光吸收剂的基片和蒸镀膜层两部分组成。基片是由含有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烯丙二甘醇碳酸酯与二异丙基过氧化碳酸酯共聚物制备成的屈光镜片,也可以是由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中任意一种制备成的屈光镜片。蒸镀膜层由十一层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由内至外分别为TiO2膜层与SiO2膜层交替,厚度均为200nm。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短波可见光吸收剂为分散黄、分散蓝和分散红,由于含量不同,基片由上至下分为灰色的挡强光区、蓝绿色的主视区和黄绿色的增透区三个部分。所述主视区高度为20mm,挡强光区高度为20mm,增透区高度为25mm。
具体实施例8: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一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蓝1、分散黄40、纯水12000;
(b)将基片放入浸染溶液中进行全片均匀着色后取出,浸染为5秒,浸染温度为93℃,以清水冲洗基片后进行超声波清洗;
(c)将分散红、分散蓝、分散黄、纯水75℃温度下配制成二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红1、分散蓝5、分散黄40、纯水12000;
(d)将基片以均匀速度浸入浸染溶液,直至液面超过基片水平中线2mm,再以均匀速度提起基片直至离开浸染溶液,浸染时间控制在10秒;
(e)浸染后的基片经超声波清洗后,放入80℃的烘箱中烘干历时10分钟;
(f)将表面清洗过的基片浸入固化溶胶液中停留至少10秒,使适当含量的固化溶胶液被基片吸收,取出后在80℃的条件下固化5分钟;所述固化溶胶液可以是有机烷氧硅、有机烷氧钛、有机烷氧硅衍生物或有机烷氧钛衍生物其中的任意一种;
(g)将基片放置于真空度小于0.03帕的真空室内,以电子束流将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基片表面,形成第一个薄膜层;再以电子束流将第二种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薄膜层表面,形成新的薄膜层;每两次用于蒸发的膜材系低折射率膜材和高折射率膜材交替,使得镜片上两个相邻的薄膜层系低折射率膜层和高折射率膜层交替;本具体实施例中蒸镀膜层由三层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由内至外分别为SiO2膜层、ZrO膜层和SiO2膜层,厚度均为145nm。SiO2膜层为低折射率膜层,ZrO膜层为高折射率膜层。所述低折射率膜层可以是氟化镁膜层、二氧化硅膜层或一氧化硅膜层其中任意一种;所述高折射率膜层可以是二氧化钛膜层、氧化锆膜层、氧化铝膜层或氧化钴膜层中任意一种。
具体实施例9: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一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蓝1、分散黄120、纯水12000;
(b)将基片放入浸染溶液中进行全片均匀着色后取出,浸染为60秒,浸染温度为85℃,以清水冲洗基片后进行超声波清洗;
(c)将分散红、分散蓝、分散黄、纯水75℃温度下配制成二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红1、分散蓝20、分散黄200、纯水12000;
(d)将基片以均匀速度浸入浸染溶液,直至液面超过基片水平中线8mm,再以均匀速度提起基片直至离开浸染溶液,浸染时间控制在600秒;
(e)浸染后的基片经超声波清洗后,放入80℃的烘箱中烘干历时60分钟;
(f)将表面清洗过的基片浸入固化溶胶液中停留至少10秒,使适当含量的固化溶胶液被基片吸收,取出后在85℃的条件下固化120分钟;所述固化溶胶液可以是有机烷氧硅、有机烷氧钛、有机烷氧硅衍生物或有机烷氧钛衍生物其中的任意一种;
(g)将基片放置于真空度小于0.03帕的真空室内,以电子束流将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基片表面,形成第一个薄膜层;再以电子束流将第二种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薄膜层表面,形成新的薄膜层;每两次用于蒸发的膜材系低折射率膜材和高折射率膜材交替,使得镜片上两个相邻的薄膜层系低折射率膜层和高折射率膜层交替;本具体实施例中蒸镀膜层由五层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由内至外分别为SiO2膜层、ZrO膜层、SiO2膜层、ZrO膜层和SiO2膜层,厚度均为195nm。
具体实施例10: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一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蓝1、分散黄40、纯水12000;
(b)将基片放入浸染溶液中进行全片均匀着色,浸染温度为85℃,5秒后取出,以清水冲洗并进行超声波清洗;
(c)将分散红、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二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红1、分散蓝8、分散黄100、纯水120000;
(d)将基片以均匀速度浸入浸染溶液,直至液面超过基片水平中线2mm,立即提起基片,浸染时间为10秒;
(e)将分散红、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三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红1、分散蓝4、分散黄60、纯水6000;
(f)以均匀速度将基片按照二次浸染中同样的方向浸入浸染溶液,直至液面距离基片水平中线2mm时,立即提起基片,浸染时间为10秒;
(g)浸染后的基片经超声波清洗后,在80℃下烘干10分钟;
(h)将表面清洗过的基片浸入固化溶胶液中至少停留10秒,使适当含量的固化溶胶液被基片吸收,取出后在80℃的条件下固化5分钟;所述固化溶胶液可以是有机烷氧硅、有机烷氧钛、有机烷氧硅衍生物或有机烷氧钛衍生物其中的任意一种;
(i)将基片放置于真空度小于0.03帕的真空室内,以电子束流将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基片表面,形成第一个薄膜层;再以电子束流将第二种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薄膜层表面,形成新的薄膜层;每两次用于蒸发的膜材系低折射率膜材和高折射率膜材交替,使得镜片上两个相邻的薄膜层系低折射率膜层和高折射率膜层交替;本具体实施例中蒸镀膜层由七层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由内至外分别为ZrO膜层与SiO2膜层交替,厚度均为170nm。
具体实施例11: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一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蓝1、分散黄120、纯水12000;
(b)将基片放入浸染溶液中进行全片均匀着色,浸染温度为93℃,60秒后取出,以清水冲洗并进行超声波清洗;
(c)将分散红、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二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红1、分散蓝20、分散黄600、纯水120000;
(d)将基片以均匀速度浸入浸染溶液,直至液面超过基片水平中线8mm,立即提起基片,浸染时间为120秒;
(e)将分散红、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三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红1、分散蓝10、分散黄120、纯水6000;
(f)以均匀速度将基片按照二次浸染中同样的方向浸入浸染溶液,直至液面距离基片水平中线10mm时,立即提起基片,浸染时间为300秒;
(g)浸染后的基片经超声波消洗后,在80℃下烘干60分钟;
(h)将表面清洗过的基片浸入固化溶胶液中至少停留10秒,使适当含量的固化溶胶液被基片吸收,取出后在85℃的条件下固化120分钟;所述固化溶胶液可以是有机烷氧硅、有机烷氧钛、有机烷氧硅衍生物或有机烷氧钛衍生物其中的任意一种;
(i)将基片放置于真空度小于0.03帕的真空室内,以电子束流将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基片表面,形成第一个薄膜层;再以电子束流将第二种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薄膜层表面,形成新的薄膜层;每两次用于蒸发的膜材系低折射率膜材和高折射率膜材交替,使得镜片上两个相邻的薄膜层系低折射率膜层和高折射率膜层交替;本具体实施例中的蒸镀膜层由十一层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由内至外分别为TiO2膜层与SiO2膜层交替,厚度均为200nm。
具体实施例12: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60kg纯水放入已清洗干净的清洗机中,加温至75℃时,将300g分散黄、5g分散蓝放入温水中,开启自循环泵,使染料在水中分散、溶解,历时20-25分钟;
(b)放入均染剂900g,使染料进一步溶解,并得到外表面修饰,历时25分钟;
(c)放入导染剂,20分钟后将染液温度升至93℃;
(d)将基片放入染液中进行全片均匀着色,时间是16秒,然后取出,经清水冲洗后进行超声波清洗;
(e)放入配有60kg纯水,250g分散黄,50g分散蓝,5g分散红的染液中进行二次浸染,浸染液的配制工艺与前述的过程相同。二次浸染为渐变着色,浸染时控制镜片在浸染液中停留时期的长短从而达到其颜色的深度。将完成以第一次浸染过的镜片倒置在浸染架上,即镜片挡强光区在下先浸入浸染液,增透区在整个第二次浸染过程中从未碰到过浸染液。因此,当浸染架开始慢慢地“寸动”浸入浸染液时,镜片挡强光区上端表面首先接触到浸染液。浸染架继续“寸动”下降使镜片主视区也浸入浸染液中。当浸染液接触到镜片水平中线并且超过2mm时,浸染架停止下降后,再开始上升。上升时镜片主视区首先离开浸透液,挡强光区上端最后离开浸染液。因此,挡强光区上端在浸染液停留时间最长,其相应颜色也为最深,从而达到了由镜片主视区到挡强光区方向颜色逐渐加深的渐变镜片。根据渐变颜色深度和基片种类,浸染时间可控制在10秒钟之和10分钟之间。调节浸染时间和“寸动”的行程使镜片的二次浸染具有均匀的渐变加深效果,并达到表1所示的光透过率指标。
表1
(f)对上述镜片浸染后的镜片经超声波清洗后,放入80℃的烘箱中烘干历时30分钟。
(g)将上述镜片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根据有机硅胶液的粘稠度可用丙烯醇进行调节,使强化液的膜厚为20~30nm。一般镜片在强化进行固化处理,其方法是将镜片放入80℃~85℃的恒温箱中2小时。
(h)将上述镜片实施表面真空镀膜,本发明的镀膜系由至少一层低折射率膜层和至少一层高折射率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的。所述低折射率膜层可以是氟化镁膜层、二氧化硅膜层或一氧化硅膜层其中任意一种;所述高折射率膜层可以是二氧化钛膜层、氧化锆膜层、氧化铝膜层或氧化钴膜层中任意一种。本具体实施例中蒸镀膜层由三层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由内至外分别为SiO2膜层、ZrO膜层和SiO2膜层,厚度分别为145nm、195nm、175nm。镀膜时的工艺要求为:蒸发方式为电子枪,以离子加速统辅助膜料的沉积速度,初时真空度为6.5×10-3Pa。镀膜后的镜片其光透过率指标在表1的基础上提高2%,外观上是蓝色反光(见表2)。
表2
具体实施例13: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的制造方法,其中蒸镀膜层由十一层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由内至外分别为ZrO膜层与SiO2膜层交替,厚度均为180nm。其他步骤均与具体实施例12相同,镀膜后镜片外观上呈暗红色,并达到表3光透过率指标。
表3
具体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的制造方法。比照具体实施例12:
一次浸染时的浸染溶液配比为:纯水60kg、分散黄300g、分散蓝4.5g;
二次浸染时的浸染溶液配比为:纯水60kg、分散黄300g、分散蓝8g、分散红0.5g;
三次浸染时的浸染溶液配比为:纯水60kg,分散黄300g,分散蓝40g,分散红5g。
每次都有适量的助剂。
浸染时间:一次浸染时间20秒;二次浸染时间120秒;三次浸染时间300秒。
浸染时一次浸染为全片均匀着色;二次浸染为渐变着色,以浸染的镜片位置,镜片在浸染时逐渐下降至液面的到达镜片水平中心线且超过2mm时提出镜片;三次浸染为渐变着色,镜片在浸染时逐渐下降当液面到达距镜片水平中心线10mm时提出镜片。
对浸染方法及着色界面有如下原则:浸染时的着色顺序为先黄绿后兰绿再黑。第一次浸染:是黄绿色浸染,全片均匀着色;第二次浸染:是兰绿色着色,浸染时其液面处在超过镜片水平中心后的2-8mm之间,着色为渐变着色,自上而下逐渐加深;第三次浸染:是黑色着色时液面处在离镜片水平中心线8-12mm之间(即还不到镜片水平中心线),着色为渐变着色。
本发明中镜片任何两个区域之间的过渡界面可采取突变和渐变的形式。例如,增透区与主视区的交界可采用突变形而主视区与挡强光区的界面可采取渐变式。具体实施例1就是其典型例子,即从增透区1的黄色变为主视区2的蓝绿色。然后主视区2的蓝绿色不断地加深,当进入挡强光区3后进一步逐渐加深最终变为灰色。本发明中驾驶镜片的光透过率主要技术指标见表4。
表4
  波长nm   280-380   380-410   410-450   450-780   检测中心点
  挡强光区   ≤0.5   ≤2   ≤5   ≤20   镜片上边缘下10mm
  主视区   ≤0.5   ≤8   ≤10   ≥75   中心线下6mm
  增光区   ≤0.5   ≤5   ≤20   ≥83   镜片下边缘上10mm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由含有紫外光吸收剂的基片和蒸镀膜层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是由含有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根据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含量不同,基片由上至下分为灰色的挡强光区、蓝绿色的主视区和黄色或黄绿色的增透区三个部分;所述蒸镀膜层是由至少一层低折射率膜层和至少一层高折射率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是由聚碳酸酯掺入紫外光吸收剂和短波可见光吸收剂制备成;或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掺入紫外光吸收剂和短波可见光吸收剂制备成;或是由烯丙二甘醇碳酸酯与二异丙基过氧化碳酸酯共聚物掺入紫外光吸收剂和短波可见光吸收剂制备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波可见光吸收剂为分散黄、分散蓝和分散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视区高度在10~20mm之间,所述挡强光区高度在5~20mm之间,所述增透区高度在7~25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折射率膜层是氟化镁膜层、二氧化硅膜层或一氧化硅膜层其中任意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膜层是二氧化钛膜层、氧化锆膜层、氧化铝膜层或氧化钴膜层中任意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镀膜层共有三至五层的增透膜,由内至外分别为SiO2膜层和ZrO膜层交替组成,每层厚度为145nm~195n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层共有五至十一层的反射膜,由内至外分别为TiO2膜层与SiO2膜层交替、或者ZrO膜层与SiO2膜层交替组成,每层膜层厚度为150~200nm。
9、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一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蓝1、分散黄40~120、纯水12000;
(b)将基片放入浸染溶液中进行全片均匀着色后取出,浸染为5~60秒,浸染温度为85~93℃,以清水冲洗基片后进行超声波清洗;
(c)将分散红、分散蓝、分散黄、纯水75℃温度下配制成二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红1、分散蓝5~20、分散黄40~200、纯水12000;
(d)将基片以均匀速度浸入浸染溶液,直至液面超过基片水平中线2~8mm,再以均匀速度提起基片直至离开浸染溶液,浸染时间控制在10~600秒;
(e)浸染后的基片经超声波清洗后,放入80℃的烘箱中烘干历时10~60分钟;
(f)将表面清洗过的基片浸入固化溶胶液中停留至少10秒,使适当含量的固化溶胶液被基片吸收,取出后在80~85℃的条件下固化5~120分钟;所述固化溶胶液是有机烷氧硅、有机烷氧钛、有机烷氧硅衍生物或有机烷氧钛衍生物其中的任意一种;
(g)将基片放置于真空度小于0.03帕的真空室内,以电子束流将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基片表面,形成第一个薄膜层;再以电子束流将第二种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薄膜层表面,形成新的薄膜层;每两次用于蒸发的膜材系低折射率膜材和高折射率膜材交替,使得镜片上两个相邻的薄膜层系低折射率膜层和高折射率膜层交替;所述低折射率膜层是氟化镁膜层、二氧化硅膜层或一氧化硅膜层其中任意一种;所述高折射率膜层是二氧化钛膜层、氧化锆膜层、氧化铝膜层或氧化钴膜层中任意一种。
10、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一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蓝1、分散黄40~120、纯水12000;
(b)将基片放入浸染溶液中进行全片均匀着色,浸染温度为85~93℃,5~60秒后取出,以清水冲洗并进行超声波清洗;
(c)将分散红、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二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红1、分散蓝8~20、分散黄100~600、纯水120000;
(d)将基片以均匀速度浸入浸染溶液,直至液面超过基片水平中线2~8mm,立即提起基片,浸染时间为10~120秒;
(e)将分散红、分散蓝、分散黄、纯水在75℃温度下配制成三次浸染溶液,重量配比为:
分散红1、分散蓝4~10、分散黄60~120、纯水6000;
(f)以均匀速度将基片按照二次浸染中同样的方向浸入浸染溶液,直至液面距离基片水平中线2~10mm时,立即提起基片,浸染时间为10~300秒;
(g)浸染后的基片经超声波清洗后,在80℃下烘干10~60分钟;
(h)将表面清洗过的基片浸入固化溶胶液中至少停留10秒,使适当含量的固化溶胶液被基片吸收,取出后在80~85℃的条件下固化5~120分钟;所述固化溶胶液是有机烷氧硅、有机烷氧钛、有机烷氧硅衍生物或有机烷氧钛衍生物其中的任意一种;
(i)将基片放置于真空度小于0.03帕的真空室内,以电子束流将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基片表面,形成第一个薄膜层;再以电子束流将第二种膜材蒸发后以分子的形式沉积于眼镜薄膜层表面,形成新的薄膜层;每两次用于蒸发的膜材系低折射率膜材和高折射率膜材交替,使得镜片上两个相邻的薄膜层系低折射率膜层和高折射率膜层交替;所述低折射率膜层是氟化镁膜层、二氧化硅膜层或一氧化硅膜层其中任意一种;所述高折射率膜层是二氧化钛膜层、氧化锆膜层、氧化铝膜层或氧化钴膜层中任意一种。
CNB2004100185235A 2004-05-18 2004-05-18 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24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185235A CN1291243C (zh) 2004-05-18 2004-05-18 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185235A CN1291243C (zh) 2004-05-18 2004-05-18 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0870A CN1580870A (zh) 2005-02-16
CN1291243C true CN1291243C (zh) 2006-12-20

Family

ID=34581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1852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243C (zh) 2004-05-18 2004-05-18 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9124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9287B (zh) * 2010-01-22 2012-06-06 浙江大学 控光功能屈光镜片的制作工艺
CN102879920A (zh) * 2012-10-11 2013-01-16 傅雯 青少年专用防电子发光屏的护目镜片
CN102928992B (zh) * 2012-11-23 2014-07-30 李国荣 一种高效蓝光抑制镜片的制备方法
CN102998811A (zh) * 2012-11-30 2013-03-27 杨之冬 一种双重防辐射眼镜片的制造方法
CN103675954A (zh) * 2013-11-26 2014-03-26 江苏硕延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折射率为1.60抗蓝光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41320A (zh) * 2014-04-08 2014-07-23 丁鹏飞 一种选择性过滤光线的设备
CN103984120B (zh) * 2014-05-30 2015-06-10 奥特路(漳州)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蓝光光学镜片的制造方法
CN103969725B (zh) * 2014-05-30 2016-04-13 奥特路(漳州)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员专用的防强光光学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TWI542919B (zh) * 2014-08-15 2016-07-21 萬能光學科技有限公司 一種可有效阻隔藍光和紅外光之光學鏡片真空蒸鍍方法
CN104730728B (zh) * 2015-03-23 2018-02-06 温州朗目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镜片的制造方法
CN106519278A (zh) * 2016-09-07 2017-03-22 东莞粤恒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眼镜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73181B (zh) * 2017-04-21 2023-06-16 严爱霞 一种医用射线防护眼镜镜片及其制作工艺
WO2019083591A1 (en) * 2017-10-24 2019-05-02 Ashby Brandon LEARNING LENS FOR VISUAL FIELD OBSERVATION
CN109943048A (zh) * 2017-12-20 2019-06-28 杨运海 一种高清晰度镜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11665577B (zh) * 2020-04-20 2021-03-12 湖北卫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直观识别雪地伪装的检验镜及制备方法
CN113467101A (zh) * 2021-07-28 2021-10-01 厦门美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渐进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0870A (zh) 2005-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1243C (zh) 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842471Y (zh) 一种驾驶用护目镜片
CN2718611Y (zh) 防蓝光驾驶用护目镜片
CN100339741C (zh) 防蓝光伤害保健眼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515C (zh) 绿色隐蔽玻璃
CN1395131A (zh) 防雾产品、无机亲水硬涂层的成形材料和制备防雾透镜的方法
CN103293709B (zh) 护眼眼镜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624A (zh) 灰色玻璃组合物
CN1049171A (zh) 高度耐磨的可染色涂料
CN104730728B (zh) 一种驾驶镜片的制造方法
CN101216611A (zh) 一种防蓝光辐射和消色差眼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956930A (zh) 用于生产窗玻璃的深灰色钠钙玻璃组合物
CN103226249A (zh) 高效蓝光抑制树脂镜片及其制作方法
JPH11311756A (ja) 色覚補正眼鏡レンズ
CN1340035A (zh) 在370-425nm有光吸收锐截止的无色无机玻璃及其产品
CN1281538C (zh) 光学色玻璃
JP2013054275A (ja) 染色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31420A (ja) プラスチック基材
CN1958643A (zh) 一种树脂眼镜镜片及其制作工艺
CN1031369C (zh) 可校正蓝视症的眼内透镜的制备方法
CN104007561A (zh) 医用多功能护目镜镜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94252B (zh) 一种眼镜片光学冷加工工艺
CN1594157A (zh) 光学玻璃
CN2713500Y (zh) 防蓝光伤害保健眼镜片
CN1259187C (zh) 一种偏光光学镜片复合体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ONGSHENG( HANGZHOU) OP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ONGSHENG TECH CO., LTD., WENZHOU

Effective date: 200704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427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3 Ancient Jade Road 149, room 604

Patentee after: Zhongsheng (Hangzhou) Op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5011 Longw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Pioneer Park, Zhejiang, Wenzhou province A102

Patentee before: Wenzhou Zh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0

Termination date: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