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7434A - 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7434A
CN1277434A CN00117966A CN00117966A CN1277434A CN 1277434 A CN1277434 A CN 1277434A CN 00117966 A CN00117966 A CN 00117966A CN 00117966 A CN00117966 A CN 00117966A CN 1277434 A CN1277434 A CN 1277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recording medium
shaped recording
rotational speed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17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850C (zh
Inventor
小泽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77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7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8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5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2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Control thereof
    • G11B19/26Speed-changing arrangements; Reversing arrangements; Drive-transfer means theref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11B20/10222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clock-related aspects, e.g. phase or frequency adjustment or bit synchronisation
    • G11B20/1024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clock-related aspects, e.g. phase or frequency adjustment or bit synchronisation wherein a phase-locked loop [PLL] is us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05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67Address data
    • G11B2020/1271Address data the address data being stored in a subcode, e.g. in the Q channel of a C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Rotational Drive Of Disk (AREA)

Abstract

揭示了一种再现设备和一种再现方法,它们缩短了从高速连续再现中断后直至恢复高速连续再现的恢复时间。如果在高速再现期间中断了对盘状记录媒体的连续再现,那么一度将盘状记录媒体的旋转速度从高速再现速度降低到正常再现速度。然后,当再次进行连续再现操作时,将旋转速度从正常再现速度变成高速再现的高速旋转速度。

Description

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现设备和一种再现方法,用它们可以再现记录在盘状记录媒体上的数字信息。
近年来,广泛普及了诸如小型盘片(MD)等可以在上面记录并从中再现音频数据的盘片媒体,以及可以使用这类盘片媒体的记录和再现设备。
并且,广泛普及了例如集MD录音机/放音机和CD放音机等于一体的音频系统,其中MD录音机/放音机是MD的记录和再现设备。
在上述MD录音机/放音机和CD放音机的系统中,以“节目”为一个单位来管理音频数据。这里,本说明书中的一个节目表示在盘上以一个单位管理和记录的一组数据,例如对于音频数据,它对应于一个曲调(一般称为“声序”)。因此,在以下描述中,可以合适地将节目称为“声序”。
通常将上述音频系统构造成可以实现转录功能,即用MD录音机/放音机将CD放音机再现得到的音频数据记录在MD上。
还可以获得这样的系统,它能够实现高速转录,以缩短录音时间。
当进行高速转录时,如此控制CD放音机的盘片旋转驱动控制系统和再现信号处理系统,以便按高于正常再现速度预定倍数的速度再现CD。另外,在MD录音机/放音机一方,控制记录信号处理系统,以便按对应于CD再现倍速度的倍速度工作,并且接收由CD放音机再现得到的音频数据,并将该音频数据记录在MD上。
例如,在把作为再现设备的CD放音机和作为记录设备的MD录音机/放音机结合成一体的设备中,很容易控制CD放音机和MD录音机/放音机,致使它们可以同时按某个预定的倍速度工作,完成上述高速转录。另外,在另一种将再现设备和记录设备彼此分立的系统中,如果将系统构造成用诸如控制电缆等连接再现设备和记录设备,以便使它们彼此通信,那么通过控制再现设备和记录设备同时工作,很容易实现高速转录。
当在高速转录时对再现设备方进行访问操作,首先要查索目标声序的起始地址,这时盘片被驱动以预定的倍速度旋转。
但是大家知道,当盘片高速旋转时,如果包含诸如沿盘片径向进给光头等访问,那么很难实现对跟踪伺服的引入操作。
考虑其原因是,例如当盘片高速旋转时,盘片偏心会使盘片相对其径向的旋转周期变短,同样沿盘片圆周方向形成的轨迹也以较短的周期旋转,因而跟踪伺服不太可能跟踪轨迹。
当尝试在上述情况下实际进行高速转录时,如果按上述方式不能合适地进行跟踪伺服控制,那么出现下述不利情况的可能性会增加,即在记录设备方,由于锁相环路(PLL)不能建立锁定条件,所以不能适当地与再现设备提供记录数据同时进行记录信号处理。
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的措施是,例如驱动CD以恒定角速度(CAV)的高倍速度旋转,而如本领域所知的,CD通常是被驱动以恒定线速度(CLV)旋转的。另外,还提供和使用诸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以便将从CD中读取的数据一次存储到缓冲存储器中,然后以低于写入速率的传递速度发信号给MD录音机/放音机。
例如当系统以这种方式构成时,即便在出现差错后重新对CD进行跟踪引入控制,可以将早已存储在缓冲存储器的数据作为记录数据提供给MD录音机/放音机。然后,如果CD放音机成功地对CD进行了跟踪引入控制,并且在发送所有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的数据之前重新开始再现CD,那么可以保持记录数据的连续性。
但是,当系统具有上述结构时,必须另外安装一个存储单元作为缓冲存储器,并且采用一种新的结构,以便与主系统控制器(微型计算机)通信。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成本和电路规模。
另外在本例中,为了实际使用,必须提高再现数据的纠错能力(例如,对C1和C2奇偶性的纠错处理设置得多于两倍或四倍,以便提高纠错能力)。这增加了处理负担。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即使为了再现盘状记录媒体而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以高于正常速率的速率移动光头,以便适当地进行高速转录,即再现盘状记录媒体并且驱动盘状记录媒体以高于正常速度的速度旋转,也可以用上述设备和方法尽可能快地进入可以进行适当伺服控制的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再现设备,它包括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盘状记录媒体旋转;再现头装置,用于再现记录在由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盘状记录媒体上的数字信号;进给装置,用于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进给再现头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旋转驱动装置,改变盘状记录媒体的旋转速度,以便在再现头装置再现记录在盘状记录媒体上的数字信息期间,以第一旋转速度旋转盘状记录媒体,但当进给装置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进给再现头装置时,以低于第一旋转速度的第二旋转速度旋转盘状记录媒体。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下述再现设备的再现方法,所述再现设备包括再现头,用于再现记录在盘状记录媒体上的数字信息,以及进给机构,用于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进给再现头,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驱动盘状记录媒体,以便在从盘状记录媒体中再现数字信息期间内以第一旋转速度旋转;以及驱动盘状记录媒体,以便当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进给再现头时,以小于第一旋转速度的第二旋转速度旋转。
结合附图阅读以下描述和后附的权利要求书,将明了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中相同的部件和单元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图1是一示意图,示出了一帧的数据结构,一帧是再现方记录媒体的一个记录单位;
图2A是一示意图,示出了包括98帧的子代码数据的数据结构;
图2B是一示意图,示出了图2A所示Q通道数据的数据结构;
图3A是一示意图,示出了引入区中子Q数据的数据结构;
图3B是一示意图,示出了声序#1至#n中子Q数据的数据结构以及导出区;
图4是一表,示出了内容表的数据结构;
图5是一方框图,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MD/CD组合设备;
图6是一流程图,示出了图5中MD/CD组合设备中再现和记录设备的控制步骤;和
图7是一时序图,示出了再现方高速转录时的旋转控制时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依照下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再现设备作为CD再现部,它形成CD/MD组合设备形式的一个记录和再现设备,而CD/MD组合设备可以再现CD并且记录和再现MD,并且进行转录,将从CD再现得到的音频数据记录到MD上。
描述按以下顺序进行。
1.CD的子代码和内容表
2.记录和再现设备的结构
3.实施例中的高速转录操作
4.变化1.CD的子代码和内容表
首先,描述记录在CD上的内容表(TOC)和子代码。
TOC记录在引入区,而子代码按以后描述的方式插入数据中。CD光盘上记录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一帧。一块由98帧组成。
一帧的结构如图1所示。
参照图1,一帧由588位组成,前24位用于同步数据,而后14位用作子代码数据区。数据和奇偶性跟在子代码数据区的后面。
一块由具有上述结构的98帧组成,并且收集从这98帧抽取的子代码数据,形成如图2A所示的子代码数据块。
在98帧的顶部,第一和第二帧(帧98n+1和帧98n+2)的子代码数据表示同步模式。从第三帧到第98帧的子代码数据(帧98n+3至帧98n+98)表示通道数据,而每个通道数据都由96位组成,即子代码数据P、Q、R、S、T、U、V和W。
对于上述通道数据,P通道和Q通道的通道数据用来管理存取操作等。但是,每个P通道数据只表示声序之间的停顿部分,并且用Q通道数据(Q1至Q96)进行精细的控制。由96位组成的Q通道数据以图2B所示的方式构造。
参照图2B,4位数据Q1至Q4是控制数据,用于音频通道编号、加重、CD-ROM盘片和CD-DA(数字音频)盘片之间的识别、是否允许数字拷贝的识别等等。
接下来的4位数据Q5至Q8表示地址,指出了子Q数据中控制位的内容。
接下来的72位数据Q9-Q80表示子Q数据,而剩下的Q81-Q86表示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在引入区中,上述子Q数据用作TOC信息。
具体地说,从引入区读入的Q通道数据中的72位子Q数据Q9-Q80具有图3A所示的信息。子Q数据包括每个为8位的数据。
参照图3A,首先记录声序号。在引入区中,声序号固定为“00”。
接在声序号后面的是POINT(点),然后是MIN(分)、SEC(秒)和FRAME(帧号),它们表示声序中的耗用时间。
另外,记录PMIN、PSEC和PFRAME。PMIN、PSEC和PFRAME的含意取决于POINT的值。
当POINT的值为“01”至“99”中的某个值时,它表示声序号。在该情况下,PMIN、PSEC和PFRAME分别将声序号中某一声序的起点(绝对时间地址)表示为分(PMIN)、秒(PSEC)和帧号(PFRAME)。
当POINT的值为“A0”时,将第一声序的声序号记录在PMIN中。另外,PSEC表示规格的区别,诸如CD-DA(数字音频)盘片、CD-I和CD-ROM(XA规格)之间的区别。
当POINT的值是“A1”时,将最后一个声序的声序号记录在PMIN中。因此,可以从记录在PMIN里的声序号中获取被记录的声序的编号。
当POINT的值为“A2”时,PMIN、PSEC和PFRAME将引出区的起点表示为绝对时间地址。
结果,从引出区的起点获取记录在盘片上的最后一个声序的结束地址。
例如,在盘片上记录6个声序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子Q数据的TOC按图4所示的方式记录数据。
参照图4,6个声序都具有相同的声序号“00”。
块编号将读入的一个单位的子Q数据的编号表示为上述98帧的块数据。
每个TOC数据都具有写在三块上的相同内容。
由图4可见,当POINT为“01”到“06”时,PMIN、PSEC和PFRAME分别表示第一声序#1至第六声序#6的起点。
当POINT为“A0”时,在PMIN中,“01”表示为第一声序号。另外,根据PSEC的值识别盘片。对于音频数据的普通CD,PSEC的值为“00”。需要注意的是,当盘片是CD-ROM(XA规格)时,PSEC的值定义为PSEC=“20”,但当盘片为CD-I时,PSEC的值定义为PSEC=“10”。
在POINT的值为“A1”的位置,在PMIN中记录最后一个声序的声序号。同时,在POINT的值为“A2”的另一位置,PMIN、PSEC和PFRAME中表示引出区的起点。
在从块编号n+27开始的后续块中,分别记录了块n至n+26的内容。
在将曲调等记录为声序#1至#n并记录在引出区中的节目区中,记录在那里的子Q数据具有图3B所示的信息。
首先,记录声序号。具体地说,在每个声序#1到#n中,声序号具有从“01”至“99”中的某个值。同时,在引出区中,声序号为“AA”。
然后,将可以进一步细分每个声序的信息记录为索引。
另外,将MIN(分)、SEC(秒)和FRAME(帧号)表示为声序中的耗用时间。
另外,在AMIN、ASEC和AFRAME中,将绝对时间地址记录在分(AMIN)、秒(ASEC)和帧号(AFRAME)中。2.记录和再现设备的结构
现在,描述一种MD/CD组合设备的结构,该MD/CD组合设备的是应用本发明的记录和再现设备。
参照图5,将磁光盘(小型盘片MD)装入MD部,MD部对MD进行记录和再现操作。
MD 90用作一种记录音频数据的媒体,并且当记录和再现时,转轴电动机2驱动MD旋转。
当记录/再现时,光头3将一束激光射到作为磁光盘的MD 90上,以便在记录/再现时作为一头部进行工作。具体地说,在记录时,光头3输出高强度的激光束,以便将一记录轨迹加热到居里温度。但是在再现时,光头3输出强度相对较低的激光束,以便通过磁Kerr效应从来自MD 90的反射光中检测出数据。
为此,光头3包括一光学系统,该系统依次包括激光二极管、偏振分束镜、目镜3a以及用于检测反射光的检测器等。双轴装置4支持目镜3a,使其沿MD 90的径向以及接近和远离MD 90的方向移动。另外,滑轨装置5固定整个光头3,以便沿MD 90的径向移动。
磁头6a位于MD 90另一面,与光头3成相对关系。磁头6a对MD 90施加用所提供数据进行调制的磁场。
滑轨装置5支持光头3和磁头6a,使它们沿MD 90的径向移动。
将再现时光头3从MD 90检测到的信息提供给射频(RF)放大器7。RF放大器7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算术处理,以便从该信息中抽取再现RF信号、跟踪差错信号、聚焦差错信号、纹槽信息和其它必要的信息。纹槽信息是记录在抖动纹槽上的经FM调制的绝对位置信息,而抖动纹槽是MD 90的记录轨迹。将抽取得到的再现RF信号提供给编码器/解码器8。
同时,将跟踪差错信号和聚焦差错信号提供给伺服电路9,并且将纹槽信息提供给地址解码器10,由地址解码器10进行解调。将从纹槽信息解码得到的地址信息,以及被记录为数据并由编码器/解码器8解码的地址信息、子代码信息等提供给由微型计算机形成的MD控制器11,以便用于各种控制。
应该注意,MD控制器11的作用是对MD部执行各种操作控制。
伺服电路9根据RF放大器7提供的跟踪差错信号和聚焦差错信号、MD控制器11提供的声序跳转指令、存取指令、转轴电动机2的旋转速度检测信息等,产生各种伺服驱动信号,以便控制双轴装置4和滑轨装置5,以便进行聚焦和跟踪控制,并且控制转轴电动机2以恒定线速度(CLV)旋转。
在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中,对再现RF信号进行解码处理,诸如EFM解调和CIRC(交叉隔行Reed-Solomon编码,Cross Interleave Reed-SolomonCoding)。应该注意,以1.41 Mbit/sec的间歇速度,光头3从MD 90中读取数据,并且将系统中的再现数据从光头3传送到缓冲存储器13。
在以0.3 Mbit/sec的速率传递再现数据的时刻读出写在缓冲存储器13中的数据并提供给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14。对提供给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14的数据进行再现信号处理,诸如对应于音频压缩处理的解码处理,以便将它们转换成用44.1 KHz采样并且用16位量化的数字音频数据。D/A转换器15将数字音频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提供给开关电路50的TMD端。
当对MD 90进行再现操作时,用于控制整个设备工作的系统控制器21控制开关电路50,以便将其与端子TMD相连。由此,通过开关电路50将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14输出的、并由D/A转换器15转换成模拟信号的再现音频信号提供给音量调节部51和功率放大器52,并且输出该再现音频信号,作为扬声器53输出的再现音频。
应该注意,尽管通过存储器控制器12控制写指针和读指针指定地址,并用该地址对缓冲存储器13写/读数据,但由于可以使写入和读出时的位率不同,所以通常将一些数据量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
由于用该方式通过缓冲存储器13输出再现音频信号,所以即使不按次序跟踪(例如,由于干扰),再现音频输出也不会被中断。并且,例如通过访问正确的跟踪位置以重新开始数据读取,同时将一些存储数据保留在缓冲存储器13中,便可以连续工作,对再现输出没有影响。换句话说,明显增强了抗振动功能。
本记录和再现设备还包括数字接口(I/F)54。还将再现时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14解码得到的数字音频数据提供给数字接口54。数字接口54用再现时同时抽取得到的再现数据和子代码信息等,将接收到的数字音频数据编码成具有预定数字接口格式的数据流。数据流可以从数字输出端56输出,并且例如输出成为光数字信号。换句话说,可以将数字音频数据输出给外部设备,并且保持数字数据。
当对MD 90进行记录操作时,A/D转换器18将作为记录信号提供给模拟输入端17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用44.1 KHz采样且用16位量化的数字数据。将数字数据提供给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14,由它对数字数据进行音频压缩编码处理,以便将数据压缩成大约1/5的量。
还可以将通过数字接口54获得的数据记录在MD 90上。具体地说,用数字接口54对从外部设备提供给数字输入端55的具有数字接口格式的信号进行解码,以便从信号中抽取数字音频数据和子代码等等。将诸如子代码等控制信息提供给系统控制器21,并且将作为记录数据的、用44.1 KHz采样且用16位量化的数字数据提供给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14,并由它对数字数据进行音频压缩编码处理,以便将数据压缩成大约1/5的量。
另外,对于MD 90,还用CD部从CD 91中再现得到的音频数据记录到MD 90上,这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这是转录。在该情况下,CD再现数据cdg是从CD 91中再现出来的、EFM/CIRC解码器37输出的、用44.1KHz的采样频率采样并用16位量化的数字音频数据,将这些CD再现数据提供给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14,再由它对数字音频数据进行音频压缩编码处理,以便将数据压缩成1/5的量。
数字输入PLL电路58接收通过数字接口54输入的数字音频数据,或者由下文描述的CD部输出的CD再现数据cdg,并且产生时钟信号CLK·M,该时钟信号与插入到输入音频数据中的同步信号同步。时钟信号CLK·M具有预定的频率,该频率等于例如fs=44.1 KHz的倍频。
将时钟信号CLK·M分频或倍频成具有所需频率的信号,并且该信号至少可用作这样的时钟信号,它可以在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14中进行信号处理,并且在将数字数据形式输入的数据记录到MD部时进行数据传递,对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14进行输入输出。
存储器控制器12将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14压缩得到的记录数据一次写入缓冲存储器13中,然后在预定时刻读出数据,并发送给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然后,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对记录数据进行诸如CIRC编码等编码处理和EFM解调,然后将记录数据提供给磁头驱动电路6。
磁头驱动电路6响应于经如此编码的记录数据,将磁头驱动信号提供给磁头6a。概括地说,由磁头6a对MD90施加N或S极的磁场。在该情况下,MD控制器11将一控制信号提供给光头3,让其输出具有记录强度的激光束。
为了对MD 90进行记录/再现操作,需要读取记录在MD 90上的管理信息,即P-TOC(预原版制作的TOC)和U-TOC(用户TOC)。MD控制器11根据管理信息鉴别将记录在MD 90上的区域的地址或者将再现的区域的地址。将管理信息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为此,已经在缓冲存储器13中分设了用于上述记录数据/再现数据的缓冲区和用于存储上述管理信息的区域。应该注意,在P-TOC中,由凹坑队列形成记录轨迹,而在U-TOC中,由抖动纹槽形成记录轨迹。另外,P-TOC区域是只进行再现的区域,而U-TOC区域是可记录的区域。
MD控制器11通过对MD上记录了管理信息的最内侧圆周进行再现操作,来读出管理信息,以便当把MD90装入MD部时执行管理信息。将管理信息存储到缓冲存储器13中,以便以后在对MD90进行记录/再现操作时可以引用。
每次执行记录/擦除操作时,当响应数据记录或擦除对U-TOC进行编辑和重写时,MD控制器11对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的U-TOC信息进行编辑处理,并且根据重写操作在预定的时刻重写MD 90的U-TOC区。
记录和再现设备还包括CD的再现系统。
将只再现用的光盘CD 91装入CD部,它执行CD再现操作。
当再现操作时,转轴电动机31驱动CD 91以恒定线性速度旋转。光头32读取以凹坑形式记录在CD 91上的数据,并且将数据提供给RF放大器35。在光头32中,双轴装置33支持目镜32a,以便沿跟踪和聚焦方向位移。
另外,滑轨装置34支持光头32,以便沿CD 91的径向移动。
RF放大器35产生再现RF信号以及聚焦差错信号和跟踪差错信号。将这些差错信号提供给伺服电路36。
伺服电路36由聚集差错信号和跟踪差错信号产生各种驱动信号,它们包括聚焦驱动信号、跟踪驱动信号、滑轨驱动信号和转轴驱动信号,并且控制双轴装置33、滑轨装置34和转轴电动机31的操作。
将再现RF信号提供给EFM/CIRC解码器37。EFM/CIRC解码器37首先对输入的再现RF信号二进制数据化,以便获得EFM信号。然后,模拟输入端17对EFM信号进行EFM解调,CIRC解码等,以便将从CD 91中读出的信息解码成用44.1 KHz采样并用16位量化的数字音频数据。
将EFM/CIRC解码器37构造成还可以抽取诸如TOC和子代码数据等控制数据。将TOC和子代码数据提供给系统控制器21用于各种控制。
将EFM/CIRC解码器37二进制数字化操作所得到的EFM信号提供给PLL电路39。
PLL电路39输出时钟信号PLCK,该时钟信号与输入的EFM信号的通道位同步。时钟信号PLCK的频率为4.3218MHz,按正常速度操作。例如信号处理系统从EFM/CIRC解码器37开始将时钟信号PLCK用作时钟信号。
另外,在EFM/CIRC解码器37的信号处理过程中,获得信号GFS(保护帧同步)和另一个信号LOCK。
如本领域公知的,当EFM/CIRC解码器37对输入的EFM信号的帧同步(同步模式)进行同步检测时,EFM/CIRC解码器进行内插保护处理。简单地说,在检测到响应时钟信号PLCK而锁定的EFM信号的帧同步的时刻,使内插计数器复位。然后,如果在例如2352字节后再次检测到帧同步,那么判定内插定时是同步的,并且设置一窗口。如果在该窗口内没有检测到帧同步,那么在窗口定时内进行内插。
这里,在没有设置窗口的条件下,判定检测的帧同步全部有效,并且将帧同步处理为复位,输入到内插计数器中。另一方面,在设置窗口的条件下,只有在窗口内某一时刻检测到的帧同步才能有效地用于复位,而在窗口外检测到的任何帧同步被判无效,并处理为非法同步。然后,如果对于预定数目的帧,非法同步(内插处理)连续出现,那么判定失去内插同步,开启一窗口,并将所有检测到的帧同步设置为同步有效。
当检测到的帧同步定时与上述内插保护定时彼此重合时,上述信号GFS具有高电平,但当两种定时不重合时,GFS具有低电平。
例如用460Hz对信号GFS采样,并且如果采样时GFS具有高电平,那么信号LOCK具有高电平。但是如果信号GFS连续八次呈现高电平,那么信号LOCK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
信号GFS和信号LOCK都呈现高电平的情况对应于PLL电路39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
因此,例如如图5所示,如果从EFM/CIRC解码器37和系统控制器21提供信号GFS和信号LOCK,那么系统控制器21可以鉴别PLL电路39是否处于锁定状态。换句话说,可以鉴别是否正在对CD部进行适当的再现信号处理。
D/A转换器38将EFM/CIRC解码器37输出的数字音频数据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并将其提供给开关电路50的端子TCD。在对CD进行再现操作时,系统控制器21控制开关电路50选择端子TCD,以便通过开关电路50将从CD 91再现得到的、且由D/A转换器38转换成模拟信号的再现音频信号提供给音量调节部51和功率放大器52,然后由扬声器53将其作为再现音频信号输出。
另外,在本再现和记录设备中,可以将从CD再现得到的数字音频数据直接转录到MD 90上。在该情况下,照原样将EFM/CIRC解码器37输出的数字音频数据提供给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14。
另外,将EFM/CIRC解码器37输出的数字音频数据提供给数字接口54,以便可以将数字数据形式的CD再现数据cdg从数字输出端56输出给外部设备。
为了再现CD 91,需要读出作为管理信息记录在CD 91上的TOC。系统控制器21根据管理信息辨别记录在CD 91上的声序的编号和地址,并且进行再现操作控制。为此,系统控制器21对CD 91中记录了TOC的最内侧圆周进行再现操作,以便当装入CD 91时,读出TOC,并且系统控制器21将TOC存储到例如系统控制器21的内部RAM中,以便以后在对CD91进行再现操作时可以引用TOC。作为管理信息记录在CD 91上的TOC对应于图2A、2B、3A和4所示的子Q数据。
系统控制器21是一微型计算机,它控制整个设备并且为MD控制器11提供各种指令,以便MD控制器11可以对MD部进行操作控制。在对MD 90进行记录或再现时,系统控制器21从MD控制器11接收诸如子代码等管理信息。
同时,在CD部,例如MD控制器11直接进行操作控制。
这里,在本再现和记录设备中,MD控制器11输出命令COMMAND等,并在以后响应于具有预定频率的时钟信号CLK、各种数据DATA和对CD部的再现操作,向MD控制器11提供各种指令,其中时钟信号CLK是根据在CD部获得的时钟信号PLCK而获得的。数据DATA包括例如在对CD再现时获得的TOC和子代码的信息。
应该注意,上述控制系统的形式只是一个例子,并且还可以另外提供一种对CD进行控制的CD控制器。或者,系统控制器21和MD控制器11可以轮流形成一个单个控制器。
操作部19包括记录键、再现键、停止键、AMS(自动音乐搜索)键、选听/复听键、用于设置正常速度转录/高速转录的转录键,以及其它必要的键,以便用户可以操作它们,对MD 90和CD 91进行再现/记录操作。
另外,操作部19允许输入一字符串,以便将诸如声序名称等伴随数据记录到MD 90上,还允许登记确定操作和登记模式操作。
将来自操作部19的操作信息提供给系统控制器21,而系统控制器21根据操作信息和一操作程序控制其余部件,执行所需的操作。
应该注意,尽管在图5中未图示,但操作部19可以另外具有例如由红外遥控指挥装置执行的遥控操作功能。
在对MD 90或CD 91进行再现或记录时,显示部20执行所需的显示操作。具体地说,在再现或记录时,显示部20显示诸如总播放时间或耗用时间等时间信息,以及在系统控制器21控制下显示诸如声序号、操作状态或操作模式等其它所需的信息。
在用上述方式构造的记录和再现设备中,执行MD再现操作、MD记录操作、CD再现操作以及从CD至MD的转录操作。
具体地说,在本再现和记录设备中,还可能执行正常速度的转录操作,像CD到MD的转录操作一样。但是,它还可按预定的倍速度执行高速转录操作。但是应该注意,尽管在本发明设备中可以任意设置高速转录的倍速度,但在以下描述中假设所述设备是根据两倍速度(两倍速转录)执行高速转录的。
当再现和记录设备具有如图5所示结构时,可以用例如以下方式进行两倍速转录操作。
首先,CD部的伺服电路36将速度设定为两倍速CLV,并且驱动转轴电动机31。在该状态下,对来自CD 91的数据进行再现。另外,PLL电路39设置目标值,以便例如对应于双倍速锁定为2×4.3218=8.6436MHz。应该注意,系统控制器21控制着PLL电路39对目标值的变化。当然,对于三倍速转录,将目标值设定为3×4.3218MHz。
结果,当PLL电路39处于锁定状态时,以两倍速CLV稳定地旋转CD 91,并且EFM/CIRC解码器37(和D/A转换器38)用两倍速进行正常的信号处理。
然后,由于按这种方式以两倍速处理数据,所以将传输速率等于正常速度操作时两倍速率的CD再现数据cdg(该数据用采样频率88.2KHz(=44.1×2)采样且用16位量化)发送给MD部的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14。
还将根据两倍传输速率的CD再现数据输入数字输入PLL电路58中。数字输入PLL电路58设置目标值,以便用两倍于正常速度的通道时钟频率来锁定它。例如根据系统控制器21提供的命令(COMMAND),在MD控制器11的控制下进行目标值的变换。
结果,当数据输入PLL电路58处理于锁定状态时,可以获得正常速率操作时两倍的频率,作为时钟信号CLK·M。然后,例如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14通过存储器控制器12进行信号压缩处理,并将数据写入缓冲存储器13中,以便同步于CD部提供的、具有两倍传输速度的CD再现数据cdg进行记录信号处理。
另外,通过读入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将直到数据存入缓冲存储器13之前的操作定时记录在MD 90上,并且通过合适地使用MD控制器11提供的主时钟,或者旋转控制时用MD上形成的抖动频率获得的时钟信号,来获得由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执行的信号处理。
由以上描述可知,在记录时,由于将读出速度设置成高于将数据写入缓冲存储器13的速度,所以对MD 90间歇地执行对MD部的记录。具体地说,如果将大于某个预定量的数据量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那么将数据写到MD90上。然后,如果作为数据写入操作的结果,缓冲存储器13的存储数据量小于预定量或变成“0”,那么MD部等待直至存储了可能写的预定量的数据。反复执行上述操作。
因此,不必按与CD部以两倍速进行再现的对应关系,将两倍速转录时CD 91的旋转驱动速度以及数据输入/输出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的传输速率和信号处理速率设定为两倍速。
具体地说,即使驱动MD 90以正常速度旋转,并且对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的数据输入/输出速率以及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的信号处理速度都设定为正常速率和速度,通过以下操作也可以适当地对MD 90进行数据记录,即,使对MD 90的写剩余时期小于正常速度操作时的时期,或者进行连续记录,不进行间歇记录。
但是,根据例如缓冲存储器13之容量的状况,可以将CD 91的旋转驱动速度、对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输入/输出数据的传输速率,以及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中的信号处理速度等设定为两倍速。3.实施例中的高速转录操作
在本再现和记录设备中,可以按上述方法进行高速转录(例如,两倍速转录)。但是,如对本领域问题所描述的,例如,在以两倍速对CD进行旋转驱动以便高速转录的情况下,当在存取操作时进给光头32时,即使尝试进行伺服牵入控制,以便从跟踪伺服环路的断开状态进入接通状态,但仍很可能发生差错。
因此,在本再现和记录设备中,例如,当进给光头32以便存取时,暂时将正常速度的CLV(正常速度CLV)设置为盘片的旋转驱动速度。具体地说,选择正常速度CLV,作为低于两倍速CLV(两倍速CLV)的速度。如果用这种方式设定到正常速度CLV,那么可以增加对跟踪进行适当伺服牵入控制的可能性。
然后,如果在正常速度CLV的情况下用上述方式适当地进行跟踪伺服控制以完成存取,那么速度控制变成两倍速CLV。然后,如果鉴别出两倍速CLV的状态是稳定的,那么开始输出CD再现得到的再现CD数据,以便开始两倍速转录到MD 90上。
图6示出了为实现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再现和记录设备的高速转录操作(两倍速转录操作)而进行的处理操作。应该注意,用系统控制器21和MD控制器11可以合适地执行图6所示的处理。
参照图6,首先在步骤S101,系统控制器21检测是否存在根据用户键操作而产生的转录开始请求。然后,如果假设用户操作操作部19以输入指令开始两倍速转录,那么操作部19产生转录开始请求。然后,响应于转录开始请求,系统控制器21使处理进至步骤S102。
另一方面,如果系统控制器21通知MD控制器11,在步骤S101获得了肯定的结果,那么它控制MD部中附属的功能电路部分,以便它们进入步骤S117所示的记录准备状态。记录准备状态表示这样一种状态,例如为MD部中每个附属的功能部分设置适合记录的操作模式,并且停止将数据写入MD 90。
在步骤S102,将CD 91的旋转速度设置为正常速度CLV。与此对应,PLL电路39设置其目标值,以便获得与正常速度对应的4.3218 MHz的通道时钟信号PLCK。
然后,将驱动CD 91以正常速度CLV旋转时,在步骤S103,执行接通聚焦伺服环路、跟踪伺服环路和CLV伺服的处理。由此,建立了光头32可以从CD 91中读出诸如TOC信息等信息的状态。
然后,在下一步骤S104,系统控制器21开始控制对目标地址的访问,其中目标地址给出了再现起始位置。然后,在步骤S105,系统控制器21进行声序跳转控制,以便将光头32的激光束辐射位置移到目标地址上。作为跟踪跳转控制,系统控制器21进行控制处理,以便根据盘片径向上从其目前位置到访问位置的距离进给光头32,必要时同时对滑轨装置34进行控制。但是,如果当前位置如此靠近访问位置,以致于滑轨装置34不需要进给光头32,那么系统控制器21进行控制,以便通过双轴装置33将目镜移动到访问位置。
执行上述步骤S105中进行声序跳转控制的处理,直至在步骤S106辨别出访问结束。当在步骤S106辨别出访问结束后,系统控制器21使处理进至步骤S107。
尽管CD 91的旋转驱动速度是正常速度CLV,直至达到步骤S107,但在步骤S107中将CD 91的旋转驱动速度设置为两倍速CLV。这里的处理局限于设置目标值,以便由PLL电路39抽取的时钟信号PLCK可以是8.6436MHz(=2×4.3218MHz),但是不进行对应于两倍速CLV的CLV增益设置。因此,在此阶段,保持与正常速度对应的并且小于两倍速CLV时的CLV增益。下面说明其原因。
在上述步骤S107设置了两倍速CLV之后,系统控制器21在步骤S108监控从EFM/CIRC解码器37输入的信号GFS。然后,系统控制器判别是否在某个预定时期内获得了信号GFS=高电平的状态。换句话说,系统控制器21判别作为两倍速CLV的盘片旋转驱动速度是否如此稳定,以致于可以适当获得两倍速下的CD再现数据。
如果在步骤S108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系统控制器21的处理进至步骤S109,但如果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处理进至步骤S111。
在步骤S109,系统控制器21将CLV增益设置成与两倍速CLV对应的预定增益。由此,例如转轴电动机31进行驱动,以便用适合两倍速CLV的转矩旋转CD 91。
然后,在下一步骤S110中,与上述步骤S108一样,系统控制器21同样判别是否在某个预定的时期内获得了信号GFS=高电平的状态。
在步骤S110中获得肯定结果的情况对应于驱动CD 91以便按两倍速CLV适当旋转的情况,并且PLL电路39处于锁定状态,因此可以输出根据两倍速CLV稳定速率的CD再现数据cdg。
因此,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器21和MD控制器11将其处理进至步骤S118,在该步骤S118中它们执行所需的控制处理,以便开始两倍速CLV的转录记录。
应该注意,下面叙述的理由针对为什么在完成访问之后设置两倍速CLV,以便在步骤S107和S109首先设置两倍速CLV之后在某一预定的时刻设置与两倍速对应的CLV增益。
如果假设当速度从正常速度CLV变成两倍速CLV时,同时执行步骤S107和步骤S109中的处理,那么驱动转轴电动机31,以便从初始阶段开始用对应于两倍速CLV的增益旋转,从而达到两倍速CLV的旋转驱动速度。这表明这样一种操作,它用某种方式将速度从正常速度CLV变成两倍速CLV,以致于旋转速度突然增加。
如本领域所公知的,在CD放音机等装置中,通常CD在夹具装置的上下压力下置于放音机的中心位置,并且在该状态下被驱动旋转。
另外,已知如果与上述描述中的一样,旋转速度的加速度较高,那么CD不能跟上旋转力,并且很可能在被夹具装置夹紧时滑动。如果发现该现象,那么由于不能有效地夹持住盘片,所以例如会使跟踪伺服无效,或者从光头一侧看,轨迹的线速度移离目标速度,并且PLL电路39不处于锁定状态。
因此,与在本再现和记录设备中一样,首先在步骤S107设置两倍速CLV,同时保持适合例如正常速度CLV的CLV增益,然后在步骤S107的处理之后,改变速度,以便用较低的加速度从正常CLV过渡到两倍速CLV。结果,可以防止如上所述由夹具装置固定的CD发生滑动。然后,在该情况下,在驱动CD以正常速度CLV稳定旋转之后,设置对应于两倍速CLV的CLV增益,作为上述步骤S109中的处理,从而可以完全获得两倍速CLV的目标驱动状态。
如果在上述步骤S108或S110中获得否定结果,即如果在设置两倍速CLV期间判别出PLL电路39不处于锁定状态,那么系统控制器21的处理进至步骤S111。
在步骤S111,系统控制器21判别在首先达到步骤S111的时间点之后,是否已过了某段预定的时间。这里,如果判定没有过预定时间,那么系统控制器21使其处理进至步骤S112。
在步骤S112,系统控制器21关断一次跟踪伺服环路,然后在步骤S113,系统控制器21再次设置正常速度CLV。这时,CLV增益也被变成对应于正常速度CLV的值。然后在下一步骤S114中,系统控制器21执行准备处理,等待预先设置的预定时间,直到正常速度CLV下的旋转速度稳定。然后,系统控制器21在步骤S115接通跟踪伺服环路,然后使处理返回步骤S107。
当通过上述步骤S111至S115中的处理返回步骤S107时,系统控制器21的处理对应于重试操作。具体地说,在步骤S107至S110的处理阶段,如果当时的情形致使PLL电路39由于一些原因不能获得锁定状态,或者盘片的旋转驱动速度不稳定,要不就是不能成功地进行跟踪伺服引入控制,那么在速度控制返回到正常速度CLV之后再次设置两倍速CLV,直到获得稳定的操作。
但是,如果在步骤S111判定尽管在一预定时间内反复执行上述重试操作,仍没有获得PLL电路39的锁定状态,但预定时间已过,那么系统控制器21使其处理进至步骤S116。在步骤S116,系统控制器21停止对CD 91的旋转驱动,致使不能执行两倍速转录。
应该注意,如果在上述情形下停止对CD的旋转驱动,那么作为对策,用户可以执行例如变换到正常速度转录的操作。
由于用上述方式执行处理,所以在再现期间,当开始转录或进行访问操作时,设置正常速度CLV。结果,例如可以适当地进行跟踪伺服控制,并且在适当锁定PLL电路的情况下进行访问。然后,当访问结束后间歇进行跟踪伺服控制时,设置两倍速CLV。由此,可以平衡地实现从正常速度CLV至两倍速CLV的速度变换,这时跟踪伺服控制是按次序进行的,或者PLL电路不处于锁定状态。
应该注意,在上述处理操作中,对MD部一方进行控制,致使在CD部一方完成两倍速设置之前的阶段,使MD部处于记录准备状态。但是,也可能在CD部完成两倍速设置之后的阶段,使MD部处于记录准备状态。
尽管采纳了参照图6描述的上述处理顺序,但其原因如下。
首先,在每次对CD部一方执行步骤S102至S116的处理时,在正常速度CLV和两倍速CLV之间进行速度变换操作,并且在每次进行这种速度变换处理时,都试图防止MD部一方的PLL电路58不处于锁定状态。
其次,对于再现模式下进行两倍速转录的情况,试图应用图6所示的处理,其中所述再现模式可能以下述方式对CD部请求声序(曲调)间的随机存取,诸如编程的再现模式,或搅乱再现模式。
具体地说,当在编程再现模式或搅乱再现模式下对CD进行再现期间对某个声序的再现已经结束而访问下一个声序时,如果MD部不处于记录暂停状态,那么会发生这样的麻烦,即照原样将访问执行期记录为静默期。为了避免该情况,应该在开始下一个声序的访问操作时刻,使MD部处于记录暂停状态。为此,如下所述,需要将上述处理与步骤S117相结合。
因此,描述了参照图6所述的处理,该处理中适用于对CD部一方执行编程再现模式或搅乱再现模式。
应该注意,如本领域所公知的,在编程再现模式中,按用户有选择指定的声序再现次序进行再现。而在搅乱再现模式中,可以随机(例如,根据内部产生的随机数)指定要再现的声序号,并且根据如此指定的声序号进行跟踪再现。
参照图6所述的处理对应于当按声序号次序对CD再现时所执行的处理,从图6处理所示的流程可以看出。由于按声序号在CD上物理连续地记录了数据,所以就按声序号进行再现而言,通常没有机会在开始再现后一个声序结束时进行随机访问。另一方面,如果对CD部一方进行编程再现或搅乱再现,那么可以有机会在一个声序结束后进行随机访问。
图7示出了当用编程再现模式或搅乱再现模式进行两倍速转录时的操作处理。
参照图7,该图示出了在对CD再现时按声序Tr1→Tr3→Tr5进行再现。为了根据上述声序次序对从CD再现得到的数据进行两倍速转录,如图7所示,用两倍速CLV对声序Tr1首先进行再现。然后,在声序Tr1的再现完毕后,用正常速度CLV访问声序Tr3的再现起始位置(地址),并且在访问结束后,设置两倍速CLV。然后,如果在设置两倍速CLV的同时获得PLL电路39锁定的状态,那么用两倍速CLV开始再现声序Tr3。这里,如上所述用正常速度CLV访问声序Tr3的再现起始位置,其后设置两倍速的时期实际上是没有声音输出的准备期。
然后,在对声序Tr3再现结束后,以伺样的方式用正常速度CLV访问声序Tr5,并且提供设置两倍速CLV的准备期。然后,用两倍速CLV再现声序Tr5。
为了实现上述操作,应该根据图6的处理执行以下操作处理。
首先,将图6所示的处理本身用作正在执行两倍速转录状态下的处理子程序。然后,通过判别是否存在访问下一个声序的访问请求,来代替步骤S101的处理。当要求随机访问时(例如,由于那时已再现声序的结束位置与下一声序的起始位置彼此分开),系统控制器21产生访问请求。
用刚才描述的处理结构可以实现参照图7所述的两倍速转录操作。简要地说,例如在声序Tr1的再现结束后,在步骤S101判别是否获得访问请求,然后进行步骤S102中的处理。
这里,步骤S102至S106的处理是在准备期内根据正常速度CLV进行访问操作,而步骤S107至S110(或S116)中的处理是在同一准备期内设置两倍速CLV的操作。然后,如果在步骤S110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结束准备期,处理进至步骤S118。简要地说,开始声序Tr3的两倍速转录。每次当前声序再现结束并且接收到随机访问下一个声序的请求时,执行该处理。
然后,根据参照图6所述的处理并且结合编程再现或搅乱再现的两倍速转录,如果在步骤S101判定存在访问请求,那么对MD部一方进行控制,致使通过步骤S117中的处理可以进入记录准备状态。
作为这种处理流程的结果,在开始访问下一个声序的时刻,MD部一方进入记录暂停状态。然后,在对CD部一方访问完毕并且适当地设置了两倍速CLV之后,通过步骤S118中的处理重新开始两倍速转录。
通过上述操作,如上所述,当在图7所示每个准备期内不对MD 90作记录时,可以获得记录暂停状态,并且在所有与准备期对应的部分中,防止了静默状态的记录。例如,这防止了在已进行转录的MD 90声序之间形成不必要的很长的静默期,可以节约MD 90的记录容量。4.变化
在上述图6的处理中,为了在设置两倍速CLV时检测旋转驱动速度的稳定性,使用信号GFS。具体地说,如上所述,根据信号GFS判别PLL电路39是否处在对应于两倍速CLV的锁定状态,从而鉴别两倍速CLV下旋转驱动速度的稳定性。
反过来说,如果即使信号不是信号GFS但仍使用信号状态随PLL电路39是否锁定而变化的一些现象,那么系统控制器21可以判断作为两倍速CLV的旋转驱动速度的稳定性。
因此,可以不根据信号GFS而是根据例如下面所给的因素来判断作为两倍速CLV的旋转驱动速度的稳定性。
首先,可以用信号LOCK。通过用460 Hz对信号GFS采样,可以获得信号LOCK,并且当信号GFS具有高电平时信号LOCK呈现高电平,而当信号GFS连续八次为低电平时,信号LOCK呈现低电平。简要地说,如果信号LOCK为高电平,那么这表示PLL电路39处于锁定状态,但如果信号LOCK具有低电平,那么这表示PLL电路39不处于锁定状态。
因此,在图6所示的步骤S108和S110中,信号LOCK可用来代替信号GFS进行判别处理。
另外,可以用参照图1至4所述的CD的子代码。
简要地说,子代码是作为凹坑记录在CD上的数字数据。因此,为了用例如两倍速CLV精确读出子代码,要求对应于两倍速CLV锁定PLL电路39。
因此,图6中步骤S108至S11O的处理可以从当前访问位置读出数据,并且核实已从EFM/CIRC解码器37传送给系统控制器21的子代码数据,以便判断数据内容是否已适当解码。
这里,如果判定子代码已读出并已适当解码,那么认为PLL电路39处于锁定状态。相反,如果获得另一判断结果,即子代码数据没有适当解码,那么认为PLL电路39不处于锁定状态。
另一方面,在CD的普通再现系统中,如果当CD装入CD部时不进行起始再现操作,那么系统自动访问引入区,以便读出TOC的信息,并且将TOC信息存入系统控制器的内部RAM中。
这里,尽管与高速转录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在装入CD后以两倍速读入TOC,那么读入TOC所需的时间会有利地缩短。但是,同样在该情况下,如果当CD正以两倍速旋转时访问引入区,那么有可能跟踪伺服引入控制会变得很难,并且会引入伺服差错情形。
因此,当为了以两倍速CLV读取TOC而访问引入区时,根据图6所示的处理进行控制处理,以便在正常速度CLV的情况下进行稳定的跟踪伺服牵入操作,从而接通伺服环路,然后将速度变成两倍速CLV,以便高速读入TOC。
应该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结构。
例如,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高速转录时设置两倍速,而访问时设置正常速度CLV,但对于高速转录时的速度,如果保证设备具有足够的可靠性,那么可以设置高于两倍速的倍速度。另外,访问时盘片的旋转驱动速度不限于正常速度,还可以设置为可以进行稳定跟踪伺服引入(这是设备的一个性能)的任何旋转速度。
另外,尽管上述实施例是一组合设备,包括CD放音机和MD录音机/放音机,并且能进行转录,但是实际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些其它的设备,诸如收音机或卡式磁带录音机。
另外,可以进行转录的设备不限于CD放音机和MD录音机/放音机的组合,还可以是包括用于任何其它形式盘片的盘片驱动设备的任何其它的组合。因此,旋转驱动系统不限于CLV系统,还可以采用与实际所用盘片和盘片驱动设备相符的CAV系统或一些其它的系统。另外,记录方的设备不必一定是盘片媒体,还可以是用于DAT等的磁带驱动设备。
另外,由于本发明本身应用于再现设备方,所以它还可以应用于单个单元的再现或记录设备,用于以两倍速驱动盘片。另外,在本发明中,从盘片中再现出来的数据不限于音频数据。
如上所述,依照本发明,当进给或移动(移动信息读出位置)光头本身或光头目镜时,驱动盘片以预定的第二旋转驱动速度旋转,但当访问后进行再现时,驱动盘片以高于第二旋转驱动速度的第一旋转驱动速度旋转,以实现再现。
在执行上述过程时,当访问时接通跟踪伺服控制时,获得稳定的操作。然后,如果将本发明的再现设备应用于进行高速转录的设备,那么由于记录方可以根据正常稳定输入的再现数据建立同步,提高了转录设备的可靠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当访问时进给光头或移动目镜时,并且当对CD进行编程再现或搅乱再现需要在声序之间随机访问时,由于设置第二旋转驱动速度,所以每次都获得稳定的访问操作。在把本发明应用于高速转录设备时,这一点特别有用。
另外,如果将本发明的再现方法应用于下述访问操作,即当装入盘片开始旋转时读出记录在盘片预定区中的、具有特殊类型的信息(例如,引入区的TOC),那么可以稳定地访问TOC区,并且高速读取TOC信息。这可以有效地缩短装入盘片后直到能再现盘片的等待时间。
另外,在本发明中,为了从第一旋转驱动速度变成第二旋转驱动速度,要判断用于抽取再现时钟信号的PLL电路是否处于锁定状态。在包括上述判断操作的情况下,当速度从第一旋转驱动速度变为第二旋转驱动速度时,可以获得稳定的操作。
上述判断还可以是判断实际记录在盘片上的、具有预定类型的数据是否可以解码,或者换句话说,是否可以适当地从盘片中读取。因此,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来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状态有选择地使用合适的判断技术。
另外,在本发明中,用足够低的加速度进行从第一旋转驱动速度至第二旋转驱动速度的速度变换,在该加速度下,用夹具装置将盘片固定,不使其滑动。结果,在访问时,可以在较早的阶段适当执行跟踪伺服控制。另外,在这方面,还增强了倍速度再现时的稳定访问操作。
尽管用具体术语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这种描述只有说明性的,并且应该理解,不脱离以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或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变。

Claims (14)

1.一种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盘状记录媒体旋转;
再现头装置,用于再现记录在盘状记录媒体上的数字信息,所述盘状记录媒体由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进给装置,用于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进给所述再现头装置;和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改变盘状记录媒体的旋转速度,以便在所述再现头装置再现记录在盘状记录媒体上的数字信息期间内,以第一旋转速度旋转盘状记录媒体,但当所述进给装置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进给所述再现头装置时,以低于第一旋转速度的第二旋转速度旋转盘状记录媒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再现设准备户输入的访问指令,所述进给装置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进给所述再现头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再现设准备户输入的再现开始指令,所述进给装置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进给所述再现头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相环路装置,用于检测预定频率的通道时钟信号,所述时钟信号与所述再现头装置读出的数字信息同步;和判别装置,用于判断所述锁相环路装置是否处于锁定装置,并且如果所述判别装置没有判定所述锁相环路装置处于锁定状态,那么所述控制装置将盘状记录媒体的旋转速度从第一旋转速度变换成低于第一旋转速度的第二旋转速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进给装置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进给所述再现头装置完毕后,检测所述再现头装置已从盘状记录媒体中再现出数字信息时,所述控制装置将盘状记录媒体的旋转速度从第二旋转速度变换为第一旋转速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盘状记录媒体以恒定的线速度旋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盘状记录媒体以恒定的角速度旋转。
8.一种用于再现设备的再现方法,所述再现设备包括:再现头,用于再现记录在盘状记录媒体上的数字信息;和进给装置,用于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进给所述再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从盘状记录媒体再现数字信息的期间内,驱动盘状记录媒体以第一旋转速度旋转;和
当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进给所述再现头时,驱动盘状记录媒体以低于第一旋转速度的第二旋转速度旋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再现设准备户输入的访问指令,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进给所述再现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再现设准备户输入的再现开始指令,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进给所述再现头。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现设备还包括锁相环路装置,用于检测预定频率的通道时钟信号,所述时钟信号与所述再现头读出的数字信息同步,并且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所述锁相环路装置是否处于锁定状态,并且如果所述判断步骤没有判定所述锁相环路装置处于锁定状态,那么将盘状记录媒体的旋转速度从第一旋转速度变换成低于第一旋转速度的第二旋转速度。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即在沿盘状记录媒体的径向进给所述再现头完毕后,当检测到所述再现头已从盘状记录媒体中再现出数字信息时,将盘状记录媒体的旋转速度从第二旋转速度变换为第一旋转速度。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盘状记录媒体以恒定的线速度旋转。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盘状记录媒体以恒定的角速度旋转。
CNB001179667A 1999-05-28 2000-05-29 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785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969999A JP4304762B2 (ja) 1999-05-28 1999-05-28 ダビング装置及びダビング方法
JP149699/1999 1999-05-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7434A true CN1277434A (zh) 2000-12-20
CN1147850C CN1147850C (zh) 2004-04-28

Family

ID=15480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1796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7850C (zh) 1999-05-28 2000-05-29 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985417B1 (zh)
JP (1) JP4304762B2 (zh)
KR (1) KR100696352B1 (zh)
CN (1) CN1147850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1914C (zh) * 2002-12-30 2007-11-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减少由数据存储装置所消耗的功率的方法
CN104240718A (zh) * 2013-06-12 2014-12-24 株式会社东芝 转录支持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44773B2 (ja) * 2009-07-22 2014-07-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エラー訂正装置、エラー訂正装置のメモリ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62482A (ja) * 1986-09-02 1988-03-1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ビデオデイスクプレ−ヤの再生スピ−ド制御方式
JPH01166358A (ja) * 1987-12-22 1989-06-30 Brother Ind Ltd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EP0440224B1 (en) * 1990-02-01 1996-04-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ata playback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high transfer rate
US5963521A (en) * 1991-02-08 1999-10-05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dubbing mode
DE4225434A1 (de) * 1991-08-02 1993-02-04 Sony Corp Vorrichtung zur aufzeichnung und wiedergabe von komprimierten digitalen daten auf bzw. von einem aufzeichnungstraeger und dabei anwendbares verfahren zur bitentfernung
JPH06309802A (ja) * 1993-04-28 1994-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記録媒体と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6269061B1 (en) * 1993-10-07 2001-07-31 Sony Corporation Servo control system for disk player
JP3477941B2 (ja) * 1994-11-25 2003-12-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の信号処理回路
DE69631273T2 (de) * 1995-03-08 2004-1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Vorrichung und verfahren zur datenwiedergabe einer platte, plattendrehzahlsteuerungsanordnung und wiedergabetaktgeneratorvorrichung
JPH08329597A (ja) * 1995-04-07 1996-12-13 Samsung Electron Co Ltd ディスク検査方法
JP3541535B2 (ja) * 1995-11-27 2004-07-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再生装置
JPH1166724A (ja) * 1996-07-10 1999-03-09 Teac Corp デ−タの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JP3442243B2 (ja) * 1996-07-12 2003-09-02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デ−タ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US5982728A (en) * 1996-07-25 1999-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ading information from a disk-shaped recording medium that is rotatable at a plurality of speeds
JPH10162483A (ja) * 1996-11-29 1998-06-19 Sony Corp 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JPH11144362A (ja) * 1997-11-07 1999-05-28 Teac Corp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KR20000047312A (ko) * 1998-12-31 2000-07-25 구자홍 광 디스크의 재생배속 가변 조정장치 및 조정방법
JP4003348B2 (ja) * 1999-05-28 2007-11-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1914C (zh) * 2002-12-30 2007-11-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减少由数据存储装置所消耗的功率的方法
CN104240718A (zh) * 2013-06-12 2014-12-24 株式会社东芝 转录支持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985417B1 (en) 2006-01-10
JP4304762B2 (ja) 2009-07-29
KR20000077473A (ko) 2000-12-26
KR100696352B1 (ko) 2007-03-20
CN1147850C (zh) 2004-04-28
JP2000339824A (ja) 200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8764C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97263C (zh) 解/编码器,带编/解码器的重放装置和带编码器的记录装置
CN1279515C (zh) 在信息存储介质上存储信息的方法及其再现装置
CN1214386C (zh)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再生方法、再生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N1157728C (zh) 信息存储盘的再现设备及再现方法
CN1897146A (zh) 信息记录介质及用于记录或再现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162861C (zh) 在预定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461482A (zh) 数据管理器
CN1327228A (zh) 盘驱动设备及产生摆动信息的方法
CN1145951C (zh) 记录和再现设备、再现设备、记录和再现方法及再现方法
CN1346128A (zh) 记录介质、编辑方法和编辑设备
CN1192385C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以及伴录装置
CN1109199A (zh) 具有阻止向记录媒体的特定区域记录信号功能的录制装置
CN1185651C (zh) 复制系统和复制方法
CN1310244C (zh) 数据记录/还原方法和数据记录/还原设备
CN1147850C (zh) 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CN1244930C (zh) 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1173021A (zh) 组合系统
CN1122266C (zh) 记录恒定寂静区间的装置和方法
CN1130714C (zh) 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从记录介质上重播的方法及装置
CN1533566A (zh) 光盘识别装置和方法、光盘记录装置和光盘再现装置
CN100351921C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回放设备、和回放方法
CN1653547A (zh) 记录/再现装置及记录/再现方法
US20030227833A1 (en) Information reproducing/recording system, information reproducing/recor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ed medium
CN1577572A (zh) 记录介质、信息再现装置与方法、和信息记录与再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28

Termination date: 201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