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6781C - 防护器及留置针组合体 - Google Patents

防护器及留置针组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6781C
CN1276781C CNB018208290A CN01820829A CN1276781C CN 1276781 C CN1276781 C CN 1276781C CN B018208290 A CNB018208290 A CN B018208290A CN 01820829 A CN01820829 A CN 01820829A CN 1276781 C CN1276781 C CN 127678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needle
protector
needle body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208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1822A (zh
Inventor
村下尊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01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1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67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678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 A61M5/3243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being axially-extensible, e.g. protective sleeves coaxially slidable on the syringe barrel
    • A61M5/3273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being axially-extensible, e.g. protective sleeves coaxially slidable on the syringe barrel freely sliding on needle shaft without connection to syringe or need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 A61M5/3243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being axially-extensible, e.g. protective sleeves coaxially slidable on the syringe barrel
    • A61M5/324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e.g. to improve manipulation or functioning
    • A61M2005/3247Means to impede repositioning of protection sleeve from needle covering to needle uncovering position
    • A61M2005/3249Means to disalign the needle tip and the distal needle passage of a needle protection sleev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以简单的操作收纳使用后的针体的针尖的、在进行废弃处理等时安全性高的防护器及留置针组合体。该防护器可位移成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该第一姿势为沿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针体的长度方向可相对移动的姿势,上述第二姿势为在覆盖上述针体的针尖的状态下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的姿势,其特征是,上述防护器具有形成有上述针体可贯通的孔的板状的制动部,在上述第二姿势时,上述制动部相对于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比上述第一姿势时小,由此产生或增大上述制动部的孔的内面与上述针体的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由此,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

Description

防护器及留置针组合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器及留置针组合体。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例如在输液或采血时穿刺血管等使用的针体的防护器、及具有该防护器的留置针组合体。
背景技术
在对患者进行输液等时,将与输液线连接的留置针穿刺并留置到患者的血管上,进行输液。这样的留置针由中空的外针、固定在外针的基端的外针插座、插入到外针内的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内针、固定在内针的基端的内针插座构成。
在将该留置针穿刺于患者的血管时,将内针插入到外针内,在使内针的针尖从外针的前端突出的状态下进行穿刺操作。而且,当内针的针尖到达血管内时,从针尖的开口流入的血液通过内针的内腔流入透明的内针插座内部(回涌(フラツシユバツク))由此,可以确认内针确保了血管的情况。
如果确认到了回涌后,再稍微使内针和外针前进,将外针的前端插入血管内。接着,用手把持外针的同时、将内针从外针拔出,在外针插座上连接输液线的连接器。而且,通过被连接的输液线和外针进行输液。
但是,从外针拔出的内针由于不再需要而被废弃,但是如果如此地将内针废弃则有发生废弃作业者等由于失误而由内针的针尖刺破手指等的事故的危险。特别在内针的表面和内部由于附着、残留着血液,因此,由于这样的误刺有可能引起感染。
因此,使用完的内针最好是将其收纳在针尖不能穿透的硬质的坚固的专用容器内后废弃,但是,经常携带这样的专用容器而运到各患者处,从业务的效率化的观点来看是困难的,因此,在现实中采取的是,使用完的内针放入收纳着留置针工具的已开封的包装材料中废弃或在针尖上主盖上盖后废弃等的对策。
但是,即使在进行用包装材料包入这样的内针的作业或盖盖作业时,为了防止由内针的针尖误刺作业者的手,也必须要细心注意,具有使用后的内针的废弃处理需要很大的工作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以简单的操作收纳使用后的针体的针尖的、在废弃处理等时安全性高的防护器及具有该防护器的留置针组合体。
这样的目的由下的(1)~(27)的本发明实现。
(1)一种防护器,该防护器可位移到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该第一姿势为沿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针体的长度方向可相对的移动的姿势,上述第二姿势为在覆盖上述针体的针尖的状态中,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的姿势,
上述防护器具有形成有上述针体可贯通的孔的板状的制动部,
在上述第二姿势时,上述制动部相对于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比上述第一姿势时小,由此产生或增大上述制动部的孔的内面与上述针体的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由此,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
(2)如上述(1)所记载的防护器,具有偏压装置和倾斜确定装置;
上述偏压装置偏压上述制动部,使得上述制动部相对于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变小;
上述倾斜确定装置在上述第一姿势时确定上述制动部相对上述针体的倾斜;
在移动到上述针体的前端部时,解除由上述倾斜确定装置形成的确定,由此,使其从上述第一姿势成为上述第二姿势。
(3)一种防护器,该防护器可位移到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该第一姿势为沿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针体的长度方向可相对地移动的姿势,上述第二姿势为在覆盖上述针体的针尖的状态下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的姿势;
该防护器具有使具有弹性的板状构件变形而成的本体部;
在上述本体部上分别形成着上述针体可贯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
在上述本体部的针尖侧形成着上述针体可贯通的贯通部;
该防护器在是上述第一姿势时,上述针体贯通上述第一孔、上述第二孔及上述贯通部,通过从其状态相对于上述针体向前端方向移动而解除上述贯通部与上述针体的结合,以上述第一孔附近的板状构件相对于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比上述第一姿势时小的方式弹性变形而成为上述第二姿势,由此,产生或增大上述第一孔内面与上述针体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而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的移动。
(4)如上述(3)所述的防护器,在为上述第二姿势时,上述本体部的前端部覆盖上述针体的针尖。
(5)如上述(3)或(4)所述的防护器,上述本体部其整体形状呈大致S字状,上述第一孔形成在上述本体部的中央部,上述第二孔形成在上述本体部的针基端侧。
(6)如上述(3)~(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器,具有防止横向偏移装置,该防止横向偏移装置位于上述贯通部与上述第一孔之间,在上述第二姿势中防止上述针体的针尖横向偏移。
(7)如上述(3)~(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器,具有盖构件,该盖构件位于上述贯通部与上述第一孔之间,并在第二姿势中覆盖上述针体的针尖。
(8)如上述(1)~(7)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器,具有一种机构,在上述第二姿势中朝基端方向推压上述防护器的前端部时,该机构对上述制动部或上述第一孔附近的板状构件作用使上述倾斜角度更加变小的那样的力。
(9)如上述(1)~(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器,在上述第一姿势时,上述制动部或上述第一孔附近的板状构件相对于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大致是直角。
(10)如上述(1)~(9)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器,上述第一孔(上述孔)的内径比上述针体的外径大0.01~1mm。
(11)如上述(1)~(10)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器,上述制动部或上述板状构件的厚度是0.05~2mm。
(12)一种防护器,该防护器可位移到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该第一姿势为沿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针体的长度方向可相对地移动的姿势,上述第二姿势为在覆盖上述针体的针尖的状态下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的姿势;
该板体具有:
板状的制动部,该制动部由金属材料构成,形成有上述针体可贯通的孔;
偏压装置,该偏压装置偏压上述制动部,使得上述制动部相对于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变小;
针体接触部,该针体接触部设置在比上述制动部更靠针尖侧,用树脂材料构成,具有在是上述第一姿势时通过与上述针体抵接而防止上述制动部相对于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变化的功能;
该防护器通过从上述第一姿势相对于上述针体相对地向前端方向移动,上述针体接触部通过上述针尖并从上述针体分离,由此,借助上述偏压装置,上述制动部相对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成为比上述第一姿势时小地进行变形而成为上述第二姿势,由此,产生或增大上述孔的内面与上述针体表面间的摩擦力,从而被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运动。
(13)如上述(12)所述的防护器,上述偏压装置是从上述制动部连续的板状构件,由其弹力发挥偏压力。
(14)如上述(12)或(13)所述的防护器,在上述第一姿势中,上述针体接触部相对于上述针体的滑动阻力比上述制动部相对于上述针体滑动阻力小。
(15)如上述(12)~(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器,在上述第二姿势中,具有从前端侧覆盖上述针尖的针尖接受部。
(16)如上述(12)~(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器,具有至少覆盖上述针体接触部近旁的部位的罩部,该罩部具有在上述第二姿势中妨碍使上述针体接触部附近的部位向前端方向移动的操作的功能。
(17)如上述(12)~(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器,在比上述制动部更靠针基端侧形成着上述针体可贯通的第二孔。
(18)如上述(17)所述的防护器,具有从上述第二孔近旁的构件连续地设置的、至少覆盖上述针体接触部近旁的部位的罩部;
在上述第二姿势中对上述罩部赋予了基端方向及/或前端方向的外力时,对于上述第二孔近旁的构件作用使上述第二孔近旁的构件相对于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变小的那样的力。
(19)如上述(12)~(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器,在上述第二姿势中,从大致全周覆盖上述针体的针尖。
(20)一种防护器,该防护器可位移成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该第一姿势是可沿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针体的长度方向相对位移的姿势,该第二姿势是在覆盖了上述针体的针尖的状态下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的姿势,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具有弹性的板状构件变形而成的本体部,
上述本体部在其中央部具有形成有上述针体可贯通的第一孔的第一部位,
在上述针基端侧具有形成有上述针体可贯通的第二孔的第二部位,
在上述针尖侧具有形成有上述针体可贯通的贯通部的第三部位,还具有连接上述第一部位及上述第二部位的端部之间的前方连接部和连接上述第一部位及上述第三部位的端部之间的后方连接部,由此,上述本体部其整体形状呈大致S字状,
上述第一部位与上述后方连接部的连接部分被向上述第一部位与上述后方部位所成的角度变小的方向偏压,
在上述第一姿势时,上述针体贯穿上述第一孔、上述第二孔及上述贯通部,
通过从其状态相对于上述针体向前方向移动而解除上述贯通部与上述针体的结合,上述第一部位与上述后方连接部所成的角度变小,由此,上述第一部位相对于针体的倾斜角度比上述第一姿势时变小地弹性变形而成为上述第二姿势,由此,产生或增大上述第一孔的内面与上述针体的外周面之间的磨擦力,从而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运动。
(21)一种防护器,该防护器可位移成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该第一姿势是可沿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针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位移的姿势,该第二姿势是在覆盖了上述针体的针尖的状态下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的姿势,其特征在于,
使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体变形,
具有整体形状呈大致“コ”形状的防护器本体、偏压装置、针体接触部,
上述防护器本体具有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及第三部位;上述第一部位形成有上述针体可贯通的第一孔;上述第二部位位于比上述第一部位更靠近针基端侧,并形成有上述针体可贯通的第二孔;上述第三部位连接上述第一部位及上述第二部位的端部间,
上述偏压装置是上述第一部位与上述第三部位的连接部分处的上述第一部位与上述第三部位所成的角度变小而由此以使上述第一部位相对于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变小的方式偏压上述第一部位,
上述针体接触部,由树脂材料构成,设在比上述第一部位更靠近针尖侧、具有在上述第一姿势时通过与上述针体接触而防止上述第一部位相对于上述第一针体的倾斜角度变化的功能,
在上述第一姿势时,上述针体贯穿上述第一孔及上述第二孔,
通过从上述第一姿势相对于上述针体向前端方向相对移动,上述针体接触部通过上述针尖而从上述针体分离,借助上述偏压装置,上述第一部位与上述第三部位所成的角度变小,由此上述第一部位相对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比上述第一姿势时变小地进行变形而成为上述第二姿势,由此,产生或增大上述孔的内面与上述针体的表面之间的磨擦力而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防护器,具有在上述第二姿势中从前端侧覆盖上述针尖的针尖接受部。
(23)一种拘留针组装体,具有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内针、安装在上述内针上的权利要求(1)~(2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器、设在上述内针的基端侧的内针插座、可插入上述内针的中空的外针、设置在上述外针的基端侧的外针插座。
(24)如上述(23)所述的拘留针组装体,具有连接上述外针插座和上述防护器的连接装置。
(25)如上述(24)所述的拘留针组装体,当将上述内针插座相对上述外针插座相对地向基端方向移动时,由上述连接装置维持上述防护器与带上述插座的外针的连接状态,直到上述防护器相对于上述内针相对地向前端方向移动而从第一姿势位移到第二姿势为止;
在上述防护器位移上述第二姿势后,上述防护器与上述外针插座可分离。
(26)如上述(24)或(25)所述的拘留针组装体,具有上述连接装置在上述防护器与上述外针插座分离时断裂的断裂部。
(27)如上述(24)~(2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拘留针组装体,上述连接装置具有从基端侧与上述防护器连接的连接构件。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可以以简单的操作、迅速且安全地用防护器覆盖使用后的针体的、在进行废弃处理等时不会产生误用针尖刺破手指等的事故的、在卫生方面、安全方面极优秀的防护器及留置针组合体。
根据本发明,可以由极小型的防护器达到上述效果,防护器在使用状态下收纳在针基端部的微小的空间中。因此可以容易地确保防护器的设置空间,可以安装在不具有特别构造的通常的针体上使用。
另外,具有由树脂材料构成的针体接触部的本发明的防护器,在第一姿势中可以顺利地(以比较小的操作力)相对于针体移动。因此,可以迅速、容易且确实地进行用防护器覆盖针尖的操作。
另外,在使板状构件变形形成防护器的本体部时,可以以极简单的构造达到上述效果。
另外,在具有横向偏移防止构件时,在对防护器施加了强横向外力时也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针尖突出。
另外,在本发明的留置针组合体中,不需要用于防止防护器相对内针(针体)脱离的加工(形成凹部或凸部等)。由此,可以将内针的前端部做成为具有圆滑的外周面的形式,不会引起内针的强度降低和刺穿阻力的增大等,并且容易制造。
另外,在本发明的留置针组合体中设有了连接装置时,可以以更加简单的操作用防护器更确实地覆盖内针的针尖,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防护器的刺穿器(注射针)的侧面图(使用状态)。
图2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防护器的刺穿器(注射针)的侧面图(针尖收纳状态)。
图3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防护器的刺穿器(注射针)的侧面图(使用状态)。
图4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防护器的刺穿器(注射针)的侧面图(针尖收纳状态)。
图5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防护器的刺穿器(注射针)的侧面图(使用状态)。
图6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防护器的刺穿器(注射针)的侧面图(针尖收纳状态)。
图7是表示在针体上安装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防护器的状态的剖面侧视图,防护器被用第一姿势表示。
图8是表示在针体上安装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防护器的状态的侧视图,防护器被用第一姿势表示。
图9是表示在针体上安装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防护器的状态的立体图,防护器被用第一姿势表示。
图10是用第二姿势表示图7所示的防护器的剖面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在针体上安装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防护器的状态的剖面侧视图,防护器被用第二姿势表示。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留置针组合体(组合状态)的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13是表示在图12所示的留置针组合体中,将内针插座相对于外针插座相对地向基端方向移动了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14是表示用于表示防护器的其它的构成例子的本发明的留置针组合体的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15是用于表示连接装置的另一构成例子的组合状态中的外针插座附近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防护器。
<防护器的第一实施例>
图1及图2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防护器的侧视图。在以下,将图1、图2中的针尖端作为“前端”,将插座侧作为“基端”,将前端为上时的左侧作为“一端”,将右侧作为“另一端”进行说明。
图1及图2所示的穿刺器1A具有针管(针体)4、防护器2A、固定在针管4的基端部的插座5。上述针管4在前端部具有锐利的针尖41,上述防护器2A被安装在该针管4上,可收纳针管4的针尖41。以下对各部分的构成进行说明。
针管4是中空针,用例如不锈钢、铝或铝合金、钛或钛合金那样的金属材料构成。在针管4的前端部形成有锐利的针尖41。该针尖4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为具有相对于针管4的轴线确定角度倾斜的刃面的形状。
在针管4的基端部,液体密封地固定着插座5,连接通针管4的内腔与插座5的内部。
作为针管4相对于插座5的固定方法可以举出例如铆接、熔接(热熔接、高频熔接等)、由粘接剂粘接等的方法。
插座5用大致筒状的构件构成,最好是用透明(无色透明)、着色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构成,可以确保内部的目视确认性。
该插座5形成为朝向基端方向其外径及内径渐渐增大的锥状。在该锥状部分上例如插入注射器(未图示)的前端部,穿刺器1A被安装在注射器上。
插座5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乙烯—醋酸乙稀等的共聚物等的聚烯烃、聚氯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甲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的聚酯、丙烯酸树脂、ABS树脂、AS树脂、离聚物、聚缩醛、聚苯硫醚、聚醚酯酮等的各种树脂材料。
防护器2A通过使具有弹性的板状构件(弯曲加工)形成,具有:位于长度方向大致中央的第一部位(制动部)21;位于针基端侧(基端侧)的第二部位22;位于针尖侧(前端侧)的第三部位23;连接第一部位21和第二部位22的另一端部之间的后方连接部24;连接第一部位21和第二部位22的一端部之间的前方连接部25。由此,防护器2A其整体形状构成为大致S字状。
在防护器2A的第一部位21上设有呈大致圆形的第一孔31,在第二部位22上设有第二孔32,在第三部位23上设有第三孔33。该第一孔31、第二孔32及第三孔33是可贯通针管4的孔。
另外,在图示的构成中,在第三部位23的另一端部,在内侧设有弯曲(折曲)的罩部26。
这样的防护器2A在使用穿刺器1A时(穿刺活体等时),成为图1所示的姿势、即针管4贯通(穿插)第一孔31、第二孔32及第三孔33姿势(以下将该姿势称为“第一姿势”)。在是该第一姿势时,防护器2A可以相对于针管4沿长度方向移动。通常,如图1所示,在防护器2A位于针管4的基端部的状态(以下将该状态称为“使用状态”)使用穿刺器1A。
在图示的构成中,在第一姿势时,第一部位21、第二部位22及第三部位23分别相对于针管4基本垂直,后方连接部24及前方连接部25分别与针管4大致平行。由此,在第一姿势中,第一部位21和第二部位22所成的角度为大致直角。
与此相对,在防护器2A未安装在针管4上而没有被施加外力的自然状态(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中,第一部位21与后方连接部24所成的角度设定为比图2所示的状态小。即,防护器2A以第一部位21和后方连接部24打开那样地变形(弹性变形)的状态被安装在针管4上。
由该变形,在防护器2A被安装在针管4上的状态中,第1部位21与后方连接部24的连接部分被偏压使得第一部位21与后方连接部24所成的角度变小,第一部位21被向相对于针管4的倾斜角度(用图1中的θ及图2中的θ′所示的角度)变小那样的方向偏压。换言之,防护器2A中的第一部位21与后方连接部24之间的部分由其弹性形成为朝向第一部位21相对于针管4的倾斜解角变小那样的方向弹压第一部位21的偏压机构。
在此,第一部位21相对于针管4的倾斜角度由于选择第一部位21与针管4所成的角度的哪一侧而可由两个大小表示。但是,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部位21相对针管4的倾斜角度”指的是在后述的第二姿势时小于90°角(小角的一方)的角度。即,在本实施例中,是用图1中的θ及图2中的θ′所示的角度。以下将角度称为“第一部位倾斜角度”。
在图1所示的第一姿势中,通过针管4贯通形成在第三部位23上的第三孔33来阻止防护器2A由于上述偏压机构的弹压力使第一部位的倾斜角度变小地变形,如上所述,第一姿势中的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大致被保持为直角。换言之,第三孔33在第一姿势中与针管4结合,从而成为将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限定为大致直角的倾斜限定机构。
本实施例中的上述倾斜限定机构不限于第三孔33,只要是针管4贯通并可结合的贯通部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周的一部分缺损的钩状的形式。
当从这样的使用状态(第一姿势)使防护器2A相对于针管4向前端方向移动,针尖41通过第三部位23的第三孔33时,针管4与第三孔33的结合被解除。由此,防护器2A在上述偏压装置的弹压力的作用下,弹性地位移(变形)为图2所示的姿势(以下将该姿势称为“第二姿势”。
即,在第二姿势中,防护器2A与第一姿势时相比,第一部位21相对于后方连接部24(针管4)向图1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地位移(变形)。由此,第一部位倾斜角成为比第一姿势时小,成为θ′<θ的θ′。
随之,第三部位23、前方连接部25及罩部26也相对于后方连接部24(针管4)位移(转动),针管4的针尖41的末端成为由盖26覆盖的状态。这样,以下将防护器2A覆盖着针管4的针尖41的状态、即图2所示的状态称为“针尖收纳状态”。
在成为这样的第二姿势(针尖收纳状态)时,由于防护器2A的第一部位21相对于针管4起制动器的功能,因此,禁止(阻止)防护器2A沿针管4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即,通过由上述偏压装置的弹压力而使第一部位的倾斜角度比第一姿势时的小,第一孔31的内面压接在针管4的外周面上,在第一孔31的内面与针管4的外周面之间产生摩擦力、或使第一孔31的内面与针管4的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该摩擦力作为制动力作用于防护器2A,禁止(阻止)防护器2A沿针管4的长度方向移动。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穿刺器1A上,一旦成为针尖收纳状态时,针管4的针尖41不会超出防护器2A而突出。由此,在进行废弃处理等时,可以防止误刺,安全性高。
防护器2A由于由第一部位21的制动作用禁止其相对于针管4沿长度方向移动,因此,不需要用于将防护器2A结合止动于针管4上的特别构造(例如使局部外径增大或在外周部上设置凸部、或用绳带连接插座5与防护器2A那样的构造)。由此,可以将针管4的前端部做成为具有不进行特别的加工等的圆滑的外周面,不会导致强度降低或穿刺阻力增大。另外,由于同样的理由,防护器2A也可以与现有的针体组合使用,通用性高。
另外,本实施例的防护器2A具有在第二姿势中将防护器2A的前端部向基端方向推压了时,对第一部位(第一孔31近旁的板状构件)作用使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更变小那样的力的机构。
即,在对防护器2A施加图2中的箭头A所示那样的推压力时,该推压力A通过第三部位23和前方连接部25传递到第一部位21,起到使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变小的作用。由此,第一孔31内面与针管4的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于防护器2A上的制动力)更加增大,而对抗推压力A,更加可靠地禁止(阻止)防护器2A的移动。因此,在施加了推压力A时,也更加确实地防止针尖41超出防护器2A突出,安全性特别高。
特别是在作用了强推压力A时而万一防护器2A向基端方向稍微移动了时,针尖41由于与罩部26的内面抵接,因此针尖41也不会超出防护器2A突出。
另外,在对防护器2A施加图2中用箭头B所示那样的推压力时,同样也使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变小。由此,在施加了推压力B时,也可更加可靠地防止防护器2A从针尖41脱离(脱落),安全性特别高。
第一姿势中的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未被特别限定,但较好是60°或60°以上,像本实施例那样更好是大致为直角。另外,第一孔31的内径D根据针管4的外径d不同其最佳大小也不同,但是,通常较好是比针管4的外径d大0.01~1mm的程度,更好是大0.05~0.2mm的程度。
由于第一姿势中的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和第一孔31的内径D处于上述范围,在第二姿势中,第一孔31的内面与针管4的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于防护器2A上的制动力)变大,沿针管4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被更加确实地禁止(阻止)。
在本发明中,第一孔31也可以是周部的一部分缺损的(C字状的形式等)形式(第二孔32也同样)。
另外,第二孔32和第三孔33的形状只要是可相对于针管4滑动,则不限定于圆形,在是圆形时,从减轻第一姿势中的阻力观点发出,其内径最好比第一孔31的内径D大0.05~1mm的程度。
形成防护器2A的板状构件(第一部位21)的厚度由于其构成材料或针管4的外径等不同,其最佳值也不同,但是通常较好是0.05~2mm的程度,更好是0.06~0.2mm程度。在上述范围中,在做成比较硬时,在第二姿势中作用于防护器2A的制动力和针尖41的保护性特别优秀,在做成为比较薄时,加工性和第一姿势中的相对于针管4的滑动容易性特别优秀。
作为形成防护器2A的板状构件的构成材料,未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不锈钢、铝或铝合金、铁、镍合金、钛或钛合金、铜或铜系合金等的各种金属材料,或是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的聚烯烃、聚氯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甲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的聚酯、丙烯酸树脂、ABS树脂、AS树脂、离聚物、聚缩醛、聚苯硫醚聚醚酯酮等的各种树脂材料,但最好是各种金属材料。另外,也可以是组合上述那样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来使用。
接着,根据图1及图2对穿刺器1A的使用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使穿刺器1A成为使用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在插座5的基端部插入注射器(未图示)的前端部,将穿刺器1A安装在注射器上。在该状态下,将针管4穿刺入患者的血管(活体),操作注射器所具有的柱塞,相对于患者进行采血或注入药液。
接着,当采血或注入药液结束时,将针管4从患者的针管拔出。然后,用手把持并固定插座5,用另一只手或镊子等使防护器2A相对于针管4向前端方向移动。
在此,在以往的穿刺操作中,在将针尖41从活体拔出后,将盖盖在针管4上,但是,为了将针管4从其针尖41插入到盖的一端部的开口内来进行,在针尖41从该开口脱出时,有产生由针管4的针尖41误刺抓着盖的手指的事故的危险。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防护器2A向针管4的前端方向移动来覆盖针尖41,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上述那样的误刺。
借助防护器2A向前端方向的移动,当针管4的针尖41通过第三孔33时,针管4与第三孔33的结合被解除,防护器2A(由于自身的弹性)弹性变形而成为图2所示的第二姿势。
当防护器2A成为第二姿势时,在第一部位21的制动作用下,防护器2A沿针管4的长度方向的移动被禁止(阻止),针尖41在通过第一孔31之前相对于针管4停止(静止)。由此,第二穿刺器1A成为图2所示的针尖收纳状态。
如果针管4的针尖41被收纳在防护器2A内,卸下安装在插座5上的注射器,分离穿刺器1A与注射器。然后,穿刺1A及注射器被分别独立地供废弃。该穿刺器1A如上所述,在针尖收纳状态中,针尖41被收纳在防护器2A内,不会出现针尖41超出防护器2A突出、或防护器2A从针尖41脱离的现象。由此,在做废弃处理时,防止了误由针尖41刺手指等的事故,安全性高。
<防护器的第二实施例>
图3和图4分别是具有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防护器的穿刺器(注射针)的侧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3及图4中的针尖侧作为“前端”,将插座侧作为“基端”,将前端为上时的左侧作为“一端”,将右侧作为“另一端”进行说明。
以下参照这些图对本发明的防护器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是以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同样的特征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的防护器2B除了具有作为防止在第二姿势中针管4的针尖41的横向偏移的横向偏移防止构件的筒状构件6之外,其它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防护器2A的相同。即,本实施例的防护器2B由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防护器2A同样的防护器本体(本体部)2′和筒状构件6构成。
另外,本实施例的穿刺器1B由这样的防护器2B和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同样的针管4和插座5构成。作为上述横向偏移防止构件的筒状构件6形成为具有针管4可贯通(穿过)的中空部的圆筒状,位于在形成在保护本体2′的第三部位23上的第三孔33和形成于第一部位21上的第一孔31之间。
即,在图3所示的第一姿势(使用状态)中,针管4成为顺次地贯通了防护器2B的第二孔32、第一孔31、筒状构件6的中空部及第三孔33的状态。
而且,在图4所示的第二姿势(针尖收纳状态)中,针尖41位于筒状构件6的内部,成为由筒状构件6覆盖的状态。
另外,筒状构件6的前端开口由防护器本体2′的盖部26覆盖、封闭。即,筒状构件6在第二姿势中兼备覆盖针尖41的盖构件的功能。
由这样的构成,在本实施例的防护器2B中,获得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防护器2A的同样的效果的同时、在第二姿势中防止了针尖41向横向(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偏移。由此,在针尖收纳状态中,即使对防护器2B作用了例如横向强有力的外力那样的情况下,也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针尖41的突出,安全性更高。
另外,由于针尖41的整体由筒状构件6及盖部26覆盖,因此可以防止(抑制)残留在针尖41的周围或内部的血液(体液)垂落,可以有效地防止由血液(体液)产生的污染。
作为筒状构件6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不锈钢、铝或铝合金、铁、镍合金、钛或钛合金、铜或铜系合金等的各种金属材料,或是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的聚烯烃、聚氯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甲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的聚酯、丙烯酸树脂、ABS树脂、AS树脂、离聚物、聚缩醛、聚苯硫醚、聚醚酯酮等的各种树脂材料,各种橡胶材料、各种热塑性弹性体等,它最好是各种金属材料。另外,也可以是组合上述那样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来使用。
在筒状构件6的构成材料为含有各种橡胶材料或各种热塑性弹性体的材料时,在第二姿势中,罩部26更加密切接触筒状构件6的前端开口,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残留在针尖41的周围或内部的血液(体液)垂落。
<防护器的第三实施例>
图5和图6分别是具有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防护器的穿刺器(注射针)的侧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5及图6中的针尖侧作为“前端”,将插座侧作为“基端”,将前端为上时的左侧作为“一端”,将右侧作为“另一端”进行说明。
以下参照这些图对本发明的防护器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是以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同样的特征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的防护器2C除了作为横向偏移防止构件的筒状构件的形状不同之外,其它的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防护器2B相同。即,本实施例的防护器2C由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防护器2B同样的防护器本体(本体部)2”和筒状构件6构成。
另外,本实施例的穿刺器1C由这样的防护器2C和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同样的针管4和插座5构成。
作为上述横向偏移防止构件的筒状构件6形成为具有针管4可贯通(穿过)的中空部的圆筒状,位于在形成在保护本体2”的第三部位23上的第三孔33和形成在第一部位21上的第一孔31之间。
即,在图5所示的第一姿势(使用状态)中,针管4成为顺次地贯通了防护器2C的第二孔32、第一孔31、筒状构件6的中空部及第三孔33的状态。
该筒状构件6的基端面成为相对于针管4垂直的面倾斜的倾斜面61。该倾斜面61的倾斜方向与图6所示的第二姿势中的(针收纳状态)中的第一部位21的倾斜方向相同。在防护器2C上设在防转机构(图中省略),该防转机构用于防止筒状构件相对于防护器本体2”的旋转。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本实施例的防护器2C中,获得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防护器2A相同的效果,同时获得了与上述第2实施例的防护器2B同样的、防止在第二姿势中针尖41向横向(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姿势中对防护器2C作用了图6中箭头C所示的推压力时,即将筒状构件6的前端部朝向基端方向推压时,具有对第一部位21(第一孔31近旁的板状构件)作用使第一部位角度θ′更变小那样的力的机构(倾斜面61)。
即,上述推压力C通过筒状构件6的倾斜面61传递到第一部位21,起使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变小的作用。由此,进一步增大了第一孔31的内面与针管4的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于防护器2C上的制动力),对抗推压力C,更加可靠地禁止(阻止)防护器2C的移动。因此,在施加了推压力C时,可以更加确实地防止针尖41超出防护器2C突出,安全性特别高。
在本实施例中,也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相同,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二姿势中,罩部26封堵筒状构件6的前端开口。
<防护器的第四实施例>
图7和图10分别是具有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防护器的侧剖视图。图8和图9是分别表示图7所示的防护器的侧视图和立体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7、图8及图10中,将针尖侧作为“前端”,将插座侧作为“基端”,将前端为上时的左侧作为“一端”,将右侧作为“另一端”进行说明。
在这些图中,防护器7A被安装在针管(针体)4上而构成穿刺器的一部分,该针管在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41,其端部被固定在插座(未图示)上。
在图7~图9中,本实施例的防护器7A用相当于上述第一~第三实施例的防护器的第一姿势的姿势、即沿针管4的长度方向(轴向)可相对移动的姿势(包括本实施例在内,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也称为第一姿势)。
另外,在图10中,本实施例的防护器7A用相当于上述第一~第三实施例的防护器的第二姿势的姿势、即在覆盖针管4的针尖41的状态下禁止了沿针管4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的姿势(包括本实施例在内,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也称为第二姿势)。
本实施例的防护器7A具有防护器本体7′和塑料构件10,该防护器本体7′是使用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构件变形(弯曲加工)而形成的,上述塑料构件10被固定(固接)在该防护器本体7′上。
如图7所示,防护器本体7′具有:形成有第一孔(孔)81第一部位(制动部)71;设在该第一部位71的基端侧(针基端侧)的、形成有第二孔82的第二部位72;连接第一部位71与第二部位72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三部位73。
即,在侧视(图7)中,第一部位71、第二部分72、第二部位73整体形成为大致“コ”字状(或“C”字状)。
在第一孔81和第二孔82中贯穿着针管4。第一孔81的形状最好是圆形。
另外,防护器本体7′具有第四部位74和第五部位75、75,该第四部位74从第一部位71的一端部向前端方向延伸,该第五部位75、75从该第四部位74的两侧部分别向另一端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
即,在对于图7的侧视从前端侧正视时,第四部位74、第五部位75、75整体形成为大致“コ”字状。两第五部位75、75设置成从两侧夹着针管4。这些位置关系明确地表示在图9中。
如图8及图9所示,在第五部位75、75上分别形成着大致长方形状(椭圆形状)的长孔751。
另外,如图7~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部位74以在第一姿势中朝向前端方向与针管接近地倾斜着。由此,由图10所示,由于在位移(变形)为第二姿势时,第四部位74不会向外侧突出,有助于防护器7A的整体的小型化。
这样的防护器本体7′由金属材料构成。由此,在第二姿势中,第一孔81的内面与针管4的表面的摩擦力充分大,可以确实发挥第一部位71(制动部)的制动作用。作为构成防护器本体7′的金属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不锈钢、铝或铝合金、铁、镍合金、钛或钛合金、铜或铜系合金等的各种金属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器本体7′其各部分形成为一体,但是,在本发明中,防护器本体7′也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构成。
在防护器本体7′的两个第五部位75、75之间设置塑料构件10。如图7所示,塑料构件10具有侧壁部101、101和连接壁102,该侧壁部101、101分别被配置为第五部位75、75的内侧,该连接壁102连接两侧壁部101、101的另一端部之间。
侧壁部101、101分别与第五部位75、75大致平行。即,侧壁部101、101与连接部102在正视中其整体呈“コ”字状。
根据这样的构成,本实施例的防护器7A具有由侧壁部101、101和连接壁102包围而形成的针尖收纳空间9。如图10所示,在第二姿势时,针管4的针尖41被收纳在该针尖收纳空间9中。
另外,针尖41在第二姿势中被收纳到针尖收纳空间9中了时,由第一部位71、第四部位74、侧壁部101、101、连接壁102大致覆盖其全周。由此,防止残留在针尖41的表面或内部的血液等附着在作业者或周围的物体上,可以防止污染。
从侧壁部101、101分别设置着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05、105。根据图8及图9所示,该突出部105形成为与第五部位75的长孔751对应的形状,各突出部105、105分别插入(嵌合)长孔751、751中。由此,塑料构件10固定(固接)于防护器本体7′上。塑料构件10和防护器本体7′的固定方法不限定于这样的构造,当然也可以例如是由粘接剂粘接等的任何方法。
塑料构件10还具有从前端侧覆盖针尖收纳空间9的前端壁103。如图9及图10所示,在该前端壁103的图7中的上侧形成切口部106。在第一姿势时,针管4通过该切口部106从防护器7A向前端方向突出。
切口部106的缘部成为第一姿势时与针管4接触的针体接触部104。针体接触部104最好是与针体表面对应的圆弧状的弯曲面形状。
针体接触部104在第一姿势时与针管4接触。即,如后所述,借助防护器本体7′的第一部位与第三部位73的一部分的弹性,塑料构件10朝向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那样的方向被弹压,由该弹压力,在是第一姿势时,针体接触部104成为压接在针管4上的状态。
塑料构件10不限定于图示那样的构造,例如也可以是形成为将针体接触部作为孔而具有的筒状的形状。
含有这样的针体接触部104的塑料构件10由树脂材料(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由此,在第一姿势中,减轻了针体接触部104与针管4的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防护器7A相对于针管4的滑动阻力变小。其结果,在第一姿势时,防护器7A可以沿针管4的长度方向(轴向)顺利地(以较小的操作力)移动。
作为构成塑料构件10(针体接触部104)的树脂材料未被特别限定,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酯、ABS树脂、AS树脂、氟素类树脂、聚缩醛等的各种树脂材料。
在本发明中,最好是,至少针体接触部104由上述那样的树脂材料构成。另外,也可以用例如上述的氟素类树脂那样的摩擦系数(摩擦阻力)特别小的材料构成(覆盖)针体接触部104的表面。
针体接触部104相对于针管4的接触面例如也可以是平面状、“V”字状、“コ”字状等。
这样的防护器7A在使用穿刺器时(穿刺活体等时),在图7~图9所示的第一姿势中成为位于针管4的针基端侧的状态。
在第一姿势中,针管4贯通第二孔82及第一孔81,而且,再通过针尖收纳空间9和切口部106从防护器7A的前端突出。
另外,在第一姿势时,第一部位71和第二部位72分别成为相对针管4大致垂直的姿势。
防护器7A从这样的第一姿势位移(变形)为图10所示的第二姿势后可以覆盖针尖41。在该第二姿势中,防护器本体7′中的第一部位71与第三部位73所成的角度比第一姿势时小。即,防护器7A通过使第一部位71与第三部位73闭合(第一部位71接近第三部位73那样地)变形,从第一姿势位移(变形)为第二姿势。
从这样的第一姿势向第二姿势的位移(变形)是由防护器本体7′中的第一部位71与第三部位73的一部分的弹性(弹力)产生的。
即,在防护器7A上没有施加外力的自然状态(没有将防护器7A安装在针管4上的状态)中,第一部位71与第三部位73所成的角度比图10所示的状态更小,防护器7A以从这样的自然状态第一部位71和第三部位73扩开的方式(第一部位71远离第三部位73那样地)变形(弹性变形)的状态而被安装在针管4上。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防护器7A安装在针管4上的状态中,第一部位71与第三部位73的连接部分被推压,使得第一部位71与第三部位73所成的角度变小,第一部位71被朝向相对于针管4的倾斜角度(图8中的θ1和图10中的θ1′所示的角度)变小的方向偏压。即,防护器7A中的第一部位71和第三部位73的一部分由其弹性成为偏压装置,该偏压装置向第一部位71相对于针管4的倾斜角度θ变小的方向弹压第一部位71。
如图7所示,在第一姿势中,通过针体接触部104与针管4的表面接触,阻止由上述偏压装置的弹压力而使防护器7A以第一部分倾斜角度变小的方式变形,由此,如上所述,第一姿势中的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1保持为大致直角。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部位71的相对于针管4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位21的相对于针管4的倾斜角度”定义相同。
由此,在第一姿势中,在第一孔81与针管4之间形成有间隙,第一孔81的内面与针管4的表面之间摩擦力实际上不发挥作用,或其作用比较小。即,在第一姿势中,第一部位71不产生制动作用。
这样,针体接触部104通过在第一姿势时与针管4接触,防止第一部位倾斜角度变小(变化),具有保留第一部位71的制动作用的功能。
即,在第一姿势中,防护器7A通过针体接触部104与针管4接触而成为制动作用保留状态。
这样,在第一姿势中,针体接触部104,在上述偏压装置的弹压力的作用下而成为压接在针管4的表面上的状态,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如上所述,针体接触部104由树脂材料构成,因此,防护器7A可以相对于针管4顺利(以比较小的操作力)移动。
当从第一姿势使防护器7A相对于针管4向前端方向相对移动,针体接触部位104通过针尖41时,针体接触部位104从针管4分离(离开)。由此,防护器7A被解除了制动作用保留状态,在上述偏压装置的弹压力的作用下弹性地位移(变形)为第二姿势。
在第二姿势中,防护器7A与第一姿势时相比,第一部位71相对于第三部位73(针管4)向图7及图8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地位移(变形)。由此,如图10所示,第一部位的倾斜角度比第一姿势时的小,成为θ1′<θ1的θ1′。
随之,相对于第四部位74、第五部位75及塑料构件10、第三部位73(针管4)位移(转动),针尖41的前端成为被由前端壁103从前端侧覆盖的状态。
在这样的第二姿势中,通过防护器7A的第一部位71发挥对针管4的制动作用,禁止(阻止)防护器7A沿针管4的长度方向作相对移动。即,在上述偏压装置的弹压力的作用下,第一部位倾斜角度比第一姿势时的小,产生或增大第一孔81的内面压接在针管4的表面(外周面)上,第一孔81的内面与针管4的表面(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该摩擦力,作为制动力作用于防护器7A上,禁止(阻止)防护器7A沿针管4的长度方向移动。
根据这样的构造,当针尖41被收纳在针尖收纳空间9中(成为第二姿势)时,针尖41不会超出防护器7A突出。
第一姿势中的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1未被特别限定,最好是60°或60°以上,更好是如本实施例那样地基本是直角。
另外,第一孔81的内径D根据针管4的外径d的不同其大小最好也不同,通常较好是比针管4的外径d大0.01~1mm的程度,更好是比针管4的外径d大0.05~0.2mm的程度。
第一姿势中的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1或第一孔81的内径D处于上述范围中,由此,在第二姿势中,第一孔81的内面与针管4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于防护器7A上的制动力)变大,可以更加可靠地禁止(阻止)防护器7A沿针管4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
另外,在本发明中,第一孔81也可以是周向的一部分缺损的形式(C字状的形式等)(对于第二孔82也相同)。
另外,第二孔82的形状只要是相对于针管4可以滑动,不限于圆形,在是圆形时,其内径从减轻第一姿势中的滑动阻力的观点出发,最好是比第一孔81的内径D大0.05~1mm的程度。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用上述那样的树脂材料构成第二孔82近旁的部位(与针管4的接触面),或由施加弯曲加工等使其与针管4的接触面平滑,由此,减轻第二孔82的内面与针管4的表面摩擦力。因此,可以更加减轻第一姿势中的防护器7A相对于针管4的摩擦阻力,其结果,可以更加容易、顺利地进行将防护器7A相对于针管4向前端方向相对移动的操作(用防护器7A覆盖针尖41的操作)。
形成保护本体7′的板状构件(特别是第一部位71)的厚度由于其构成材料或针管4的外径等不同,其最佳值也不同,但是通常较好是0.05~2mm的程度,更好是0.06~0.2mm程度。在上述范围中,在做成比较厚时,在第二姿势中作用于防护器7A的制动力和针尖41的保护性特别优秀,在做成为比较薄时,加工性和第一姿势中的相对于针管4的滑动容易性特别优秀。
这样的防护器7A具有如下的机构,该机构在第二姿势中向基端方向推压了其前端部(塑料构件10等)时,对第一部位71(第一孔81附近的板状构件作用使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1′更变小的力。
即,在对例如塑料构件10的前端部施加了图10的由箭头A所示的那样的推压力时,该推压力A通过第四部位74传递到第一部位71,起使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1′变小的作用。由此,第一孔81的内面与针管4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于防护器7A上的制动力)进一步增大来对抗上述推压力A,更加可靠地禁止(阻止)防护器7A的移动。
在作用了特别强的推压力A,防护器7A万一向基端方向稍微移动了时,由于针尖41与连接壁102和前端壁103的角部的内侧(针尖接受部)接触,针尖不会超出防护器7A突出。
以下,对防护器7A的使用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1]在使处于第一姿势的防护器7A位于针管4的基端侧的状态中,将针管4穿刺患者的血管(活体)等中时进行采血或注入药液。
[2]在结束了采血或注入药液时,将针管4从患者的血管拔出。
[3]接着用手或镊子等使防护器7A相对针管4向前端方向移动。这时,如上所述由于针体接触部104由树脂材料构成,因此,可以用比较小的操作力使防护器7A相对于针管4向前端方向移动,可以顺利、迅速且容易地进行该操作。
[4]由于防护器7A向前端方向的移动,针体接触部104通过尖针41,从针管4分离,防护器7A弹性(由于自身的弹性)变形而成为图10所示的第二姿势。
当防护器7A成为第二姿势时,在第一部位71的制动作用下,防护器7A沿针管4的长度方向的移动被禁止(阻止),针尖41在通过第一孔81前相对针管4停止(静止)。
[5]在针管4的针尖41被收纳在防护器7A内(针尖收纳空间9)中时,将它们供废弃。
这时,如上所述,针尖41被收纳在防护器7A内,针尖41不会超出防护器7A而突出、或防护器7A从针尖41脱离。由此,防止了在进行废弃处理时,由针尖41误刺手指等的事故。
<防护器的第五实施例>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防护器的剖面侧视图,用第二姿势表示防护器。
以下,参照该图11对本发明的防护器的第五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是以与上述的第四实施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了相同特征的说明。本实施例的防护器7B除了具有覆盖塑料构件10(针尖接触部104近旁的部位)的罩部1000、1000之外,其它的与上述第四实施例相同。
罩部1000、1000是从第二部位72的一端部向前端方向延伸地设置的第六部位76的两方的侧部分别向另一端方向(图10中的下方向)延伸。相对于第一部位71和第二部位72等大致垂直地被配置着。即,两罩部1000、1000大致平行地设置着。
即第六部位76和罩部1000、1000在正视中其整体成大致“コ”字状。
该罩部1000、1000分别从侧方覆盖第一部位71、第四部位74、第五部位75及塑料构件10。
这样的罩部1000、1000在第二姿势时,具有妨碍使针体接触部104近旁的部位向前端方向移动的操作的功能。
即,在想要用手指等对塑料构件10的前端部(针体接触部104近旁的部位)施加例如图11中用箭头B表示的拉力时,塑料构件10的前端部由于其侧方被罩部1000、1000覆盖,不能由手指等接触它,因此,不能进行该操作。
与这样的构造不同,在对塑料构件10的前端部可施加上述拉力B的情况下,该拉力B通过第四部位74传递到第一部位71,起到使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1′变大的作用。由此,减少了第一孔81的内面与针管4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于防护器7B上的制动力),可以产生防护器7B从针管4脱离(拔出)的现象。
针对于此,在防护器7B中,如上所述,通过设置罩部1000、1000,妨碍了施加上述拉力B那样的外力的操作,因此具有可以防止上述那样的防护器7B的脱离的优点。因此,在防护器7B中,即使是例如故意地想从针管4使其脱离时,也可以防止防护器7B从针管4分离,安全性特别高。
这样的防护器7B具有如下的机构,该机构在第二姿势中对罩部1000、1000作用了基端方向或前端方向的外力时,作用第二部位72(第二孔82附近的板状构件)相对于上述针管4的倾斜角度变小那样的作用力。
即,通过例如在罩部1000、1000的前端部施加图11中的用箭头C所示的拉力,在罩部1000、1000作用了前端方向的外力时,该拉力C通过第六部位76传递到第二部位72,用于使第二部位72相对于针管4的倾斜角度(图11中用β表示的角度)变小。
由此,产生或增大第二孔82的内面与针管4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于防护器7B上的制动力)来对抗拉力C。即,除了第一部位71之外,第二部位72也产生对针管4的制动作用,可以更加可靠地禁止(阻止)防护器7B的移动。在对防护器7B的基端部施加了图11中用箭头E表示的推压力时,同样,使第二部位72相对于针管4的倾斜角度β变小。
另外,上述拉力C从第二部位72通过第三部位73传递到第一部位71,用于使第一部位倾斜角度θ1′更加变小。
通过适当地选择第二孔82的大小,可以任意地调节上述倾斜角度α、β。
由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对罩部1000、1000作用了前端方向的外力时,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防护器7B从针管4脱离。
罩部1000、1000只要是覆盖至少针体接触部104近旁的部位即可。
<留置针组合体的实施例>
图12和图13是分别表示本发明的留置针组合体的实施例的纵剖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2及图13中的针尖侧作为“前端”、将插座侧作为“基端”,将前端为上时的左侧作为“一端”、将右侧作为“另一端”进行说明。
以下,参照这些图对本发明的留置组合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是以与上述的防护器的实施例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省去对同样的技术特征的说明。
表示在这些图中的留置针组合体11具有内针和外针,特别是构成输液用的留置针组合体,具有带插座的外针12、带插座的内针13、安装在内针131上的上述第四实施例的防护器7A,上述带插座的外针12由作为留置针的外针121、设在外针121的基端侧的外针插座122构成,上述带插座内针13由插入在外针121内使用的内针131、设在内针131的基端侧的内针插座132构成,以下,对各部分的构成进行说明。
外针121呈中空状,最好是使用具有某程度的挠性的外针。作为外针121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最好是例如乙稀四氟乙稀共聚物(ETFE)、聚氨酯、聚醚尼龙树脂等各种软质树脂。
外针121的前端部为了容易且侵袭地进行对活体的穿刺,形成为其外径朝向前端方向渐渐减小的锥状。
在外针121的基端部液密性地固接着外针插座122,外针121的内腔与外针插座122的内部连通着。外针插座122是大致筒状的构件,形成为其外径及内径朝向基端方向渐渐增大的锥状。
内针(针体)131由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针管4同样的材料、形状等组成。
该内针131在被插入到外针121的内腔中的状态、即图12所示的状态下使用。以下将该状态称为“组装状态”。
内针131的长度是在为组装状态时至少针尖1311从外针121的前端开口1211突出的程度的长度。
内针131的基端部与内针插座132的前端部固接,内针131的内腔与内针插座132的内部空间连通。
内针插座132由大致圆筒状的中空构件构成,具有本体部1321、和比该本体部1321直径细的细径部1322,该细径部1322设在该本体部1321的前端侧。
该内针插座132最好是由透明(无色透明)、着色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构成,确保其内部的目视确认性。由此,在针尖131确保了血管时,可以由目视确认通过内针131流入的血液的回涌。
另外,在内针插座132的基端部开口设有覆盖该开口的、具有可透过气体但隔断液体的性质的通气过滤器14。
外针插座122及内针插座132的构成材料未被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树脂材料。
防护器7A被安装在内针131上,如图12所示,在组装状态中被收纳在外针插座122的内部空间中。
本实施例的留置针组合体,具有在组装状态中连接防护器7A与外针插座122的连接装置15。该连接装置15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圆筒构件(接触构件)151、连接该圆筒构件151和外针插座122的带152。
圆筒构件151具有基端开口,在组装状态中,内针插座132的细径部1322从该基端开口插入到圆筒构件151的内侧,成为松配合状态。
在圆筒构件151的前端部设有前端壁(底部)1511。在前端壁1511的中央形成有孔,内针131贯通该孔。
在组装状态中,圆筒构件151的前端侧的一部分插入外针插座122的内侧,并成为松配置状态。另外,在组装状态中,圆筒构件151的前端部(前端壁1511的外面)成为与防护器7A的基端部抵接或接近的状态。
带152是具有挠性的薄片状构件,例如由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纸、无纺布等构成。其基端部热熔接或粘接在圆筒构件151的外面上,其前端部热熔接或粘接在外针插座122的外面上。即,带152横跨设在外针插座122的基端外周侧的凸缘1221地被设置着。
在带152上形成着在防护器7A与外针插座122分离时断裂的作为断裂部的缝纫机针眼状扯裂线1521,该缝纫机针眼状扯裂线1521横过带152。
借助这样的构成,在组装状态中,外针插座122与防护器7A通过连接装置15连接。
通过设有这样的连接装置15,当从留置针组合体11的组装状态将带插座内针13相对带插座外针12向基端方向相对移动时(当将带插座内针13的内针131从带插座外针12的外针121拔出时)防护器7A通过与圆筒构件151的前端产接触而防止了向基端方向的移动,残留在带插座外针12一方。即,防护器7A相对于内针131,一边维护第一姿势一边向前端方向相对移动,内针131的针尖1311通过针体接触部104时,从该第一姿势位移到覆盖内针131的针尖131的的第二姿势。
防护器7A如上所述地成为第二姿势时,相对于内针131的相对移动被禁止(阻止)。因此,当从防护器7A成为第二姿势的状态再将带插座内针13相对带插座外针12向基端方向相对移动时,其操作力(拉拔力)通过圆筒构件151作用到带152上,缝纫机针眼状扯裂线1521断裂。由此,防护器7A  带插座外针12(外针插座122)分离,而残留在内针131的前端上,隔离(覆盖)其针尖1311。
这样,在留置针组合体11中,通过只进行将带插座内针13对于带插座外针12相对地向基端方向移动的操作,就可以用防护器7A覆盖内针131的针尖1311及将防护器7A从带插座外针12分离,不需要用于用防护器7A覆盖内针131的针尖1311的另外的操作。由此,可以用防护器7A极容易且可靠地覆盖(收纳)内针131的针尖1311。
接着,对留置针组合体11的使用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1]将留置针组合体11形成为组装状态,一边用手把持内针插座132等一边将内针131及外针121穿刺患者的血管(静脉或动脉)。
[2]当内针131的针尖1311穿刺血管时,由于血管的内压(血压),血液在内针131内向基端方向逆流,进入内针插座132内,通过具有目视确认性的内针插座132可以目视确认该回涌,由此,可以知道内针131的针尖1311确保了血管。
随着该血液的流入,内针插座132内的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14被排出,但血液不能通过空气过滤器14,不产生向外部的泄漏。
[3]当进一步将内针131及外针132向前端方向前进微小距离时,外针121的前端开口1211插入到血管内。由此,外针121确保血管。
[4]一边用手压留置置在血管上的外针122,一边用另一只手把持内针插座132,向基端方向拉。由此,内针131从外针121拔出。这时,防护器7A由于与外针插座122连接着,而残留在带插座外针12一方。即,防护器7A相对于内针131向前端方向相对移动。
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由于防护器7A可相对于针管4顺利地滑动,可以以微小的操作力从外针121拔出内针131,可以容易、迅速地进行该操作。另外,也可以防止防护器7A在成为第二姿势前被解除由连接装置15形成的连接(缝纫机针眼状扯裂线1521断裂)那样的不良现象。
[5]当进一步将内针插座132向基端方向拉时,如上所述,内针131的针尖1311通过针体接触部104,解除了由针体接触部104形成的制动作用保留状态。由此,防护器7A弹性(由自身的弹性)变形,成为图13所示的第二姿势。
当防护器7A成为第二姿势时,由于第一部位71的制动作用,防护器7A在针尖1311通过第一孔81之前相对内针131停止(静止)。由此,防护器7A沿内针131的长度方向的移动被禁止(阻止),维持覆盖(收纳)内针131的针尖1311的状态。
[6]当自防护器7A成为第二姿势的状态进一步向基端方向拉内针插座132时,其拉力作用于连接装置15上,缝纫机针眼状扯裂线1521断裂。由此防护器7A从带插座外针12(外针插座122)分离,而残留在内针131的前端上(参照图13)。
[7]在拔出了内针131的带插座外针12的外针插座122上迅速地连接输液组件的连接器等(未图示),按照确定方法,开始输液。
这样,在从外针121拔出来内针131后,由于不需要带插座内针13,将带插座内针13该供废弃处置。
如以上说明,根据该留置针组合体11,从带插座外针12取下的带插座内针13的针尖1311被纳在防护器7A内,特别是针尖1311不会从防护器7A的前端突出、或防护器7A从内针131脱下,因此,可以防止产生进行废弃处理者等由针尖1311误刺手指等的事故。
图14是表示防护器的其它构成例的图,代替图12的防护器7A,使用第一实施例的防护器2A。这样留置组合体11也可以是具有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及第五实施例的防护器。
图15是用于表示连接装置的其它构成例的图,是组装状态中外针插座附近的纵剖面图。
以下,参照图15对本发明的留置针组合体中的连接装置的其它构成的例子进行说明,以与上述的实施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其相同技术特征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留置针组合体的连接装置是由具有内针131贯通(穿过)的孔1531的圆环状(圆板状)或大致C字形状的环构件153构成。
该环构件153的外周部在组装状态中插入到形成于外针插座122的内侧的凹部1222(槽)中,其前端面与防护器7A的基端部接触或接近。另外,环构件153具有作为可以从基端侧接触防护器7A的接触构件的功能。
当从这样的组装状态将带针座内针13相对带针座外针12向基端方向相对移动时,通过防护器7A与环构件153的前端面接触来被防止向基端方向的移动,残留在带插座外针12一方。即,防护器7A相对于内针131一边维持第一姿势一边向前端方向相对移动,当内针131的针尖1311通过针体接触部104时,从该第一姿势位移到覆盖内针131的针尖1311的第二姿势。
当从该状态进一步将带针座内针13相对带针座外针12向基端方向相对移动时,由于其操作力(拉拔力),环构件153变形,使得其外观外径变小,从凹部1222脱出,相对于外针插座122向基端方向移动。由该移动,环构件153相对于外针插座122的结合止动被解除,防护器7A从外针插座122分离而残留在内针131的前端,隔离其针尖1311。
以上根据图示的实施例对发明的防护器及留置针组合体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构成防护器及留置针组合体的各部分可以置换为能发挥同样功能的任意构造的构件。
例如,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防护器的本体部不限定于整体形状为大致S字状的形式,也可以是例如大致“の”字状的形式。
另外,对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防护器,防护器的本体部也可以用多个零件构成。例如,用分别的零件构成板状的制动部和偏压构件(弹簧),该偏压构件将该制动部朝向相对于针体的倾斜角度变小的方向弹压。
另外,本发明的防护器不限于各种注射针,例如也可以安装在与留置针(外针)组合使用的留置针组合体上使用。
另外,本发明的留置针组合体中的连接装置,不限定于图示那样的构造,只要是能在防护器从第一姿势位移到(变形)为第二姿势的之前维持防护器与外针连接状态的物体,则什么都可以。另外,也可以不具有那样的连接装置。

Claims (12)

1.一种防护器,该防护器可位移成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该第一姿势为可沿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针体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的姿势,上述第二姿势为在覆盖上述针体的针尖的状态下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的姿势;其特征在于,
该防护器具有使具有弹性的板状构件变形而成的本体部;
在上述本体部上分别形成着上述针体可贯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
在上述本体部的针尖侧形成着上述针体可贯通的贯通部;
该防护器在上述第一姿势时,上述针体贯通上述第一孔、上述第二孔及上述贯通部,通过从其状态相对于上述针体向前端方向移动而解除上述贯通部与上述针体的结合,以上述第一孔近旁的板状构件相对于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比上述第一姿势时小的方式弹性变形而成为上述第二姿势,由此,产生或增大上述第一孔的内面与上述针体的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而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器,在上述第二姿势时,上述本体部的前端部覆盖上述针体的针尖。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护器,上述本体部其整体形状呈大致S字状,上述第一孔形成在上述本体部的中央部,上述第二孔形成在上述本体部的针基端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护器,具有盖构件,该盖构件位于上述贯通部与上述第一孔之间,并在第二姿势中覆盖上述针体的针尖。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护器,具有一种机构,在上述第二姿势中朝基端方向推压上述防护器的前端部时,该机构对上述第一孔近旁的板状构件作用使上述倾斜角度更加变小的那样的力。
6.一种防护器,该防护器可位移成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该第一姿势是可沿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针体的长度方向相对位移的姿势,该第二姿势是在覆盖了上述针体的针尖的状态下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的姿势,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具有弹性的板状构件变形而成的本体部,
上述本体部在其中央部具有形成有上述针体可贯通的第一孔的第一部位,
在上述针基端侧具有形成有上述针体可贯通的第二孔的第二部位,
在上述针尖侧具有形成有上述针体可贯通的贯通部的第三部位,还具有连接上述第一部位及上述第二部位的端部之间的后方连接部和连接上述第一部位及上述第三部位的端部之间的前方连接部,由此,上述本体部其整体形状呈大致S字状,
上述第一部位与上述后方连接部的连接部分被向上述第一部位与上述后方连接部所成的角度变小的方向偏压,
在上述第一姿势时,上述针体贯穿上述第一孔、上述第二孔及上述贯通部,
通过从该状态相对于上述针体向前端方向移动而解除上述贯通部与上述针体的结合,上述第一部位与上述后方连接部所成的角度变小,由此,上述第一部位相对于针体的倾斜角度比上述第一姿势时变小地弹性变形而成为上述第二姿势,由此,产生或增大上述第一孔的内面与上述针体的外周面之间的磨擦力,从而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运动。
7.一种防护器,该防护器可位移成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该第一姿势是可沿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针体的长度方向相对位移的姿势,该第二姿势是在覆盖了上述针体的针尖的状态下禁止沿上述针体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的姿势,其特征在于,
使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体变形,
具有整体形状呈大致“コ”形状的防护器本体、偏压装置、针体接触部,
上述防护器本体具有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及第三部位;上述第一部位形成有上述针体可贯通的第一孔;上述第二部位位于比上述第一部位更靠近针基端侧,并形成有上述针体可贯通的第二孔;上述第三部位连接上述第一部位及上述第二部位的端部间,
上述偏压装置是上述第一部位与上述第三部位的连接部分处的上述第一部位与上述第三部位所成的角度变小而由此以使上述第一部位相对于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变小的方式偏压上述第一部位,
上述针体接触部,由树脂材料构成,设在比上述第一部位更靠近针尖侧、具有在上述第一姿势时通过与上述针体接触而防止上述第一部位相对于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变化的功能,
在上述第一姿势时,上述针体贯通上述第一孔及上述第二孔,
通过从上述第一姿势相对于上述针体向前端方向相对移动,上述针体接触部通过上述针尖而从上述针体分离,借助上述偏压装置,上述第一部位与上述第三部位所成的角度变小,由此上述第一部位相对上述针体的倾斜角度比上述第一姿势时变小地进行变形而成为上述第二姿势,由此,产生或增大上述孔的内面与上述针体的表面之间的磨擦力而禁止沿上述针体的沿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器,具有在上述第二姿势中从前端侧覆盖上述针尖的针尖接受部。
9.一种拘留针组装体,具有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内针、安装在上述内针上的权利要求1、2及6~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器、设在上述内针的基端侧的内针插座、可插入上述内针的中空的外针、设置在上述外针的基端侧的外针插座。
10.一种拘留针组装体,具有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内针、安装在上述内针上的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防护器、设在上述内针的基端侧的内针插座、可插入上述内针的中空的外针、设置在上述外针的基端侧的外针插座。
11.一种拘留针组装体,具有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内针、安装在上述内针上的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防护器、设在上述内针的基端侧的内针插座、可插入上述内针的中空的外针、设置在上述外针的基端侧的外针插座。
12.一种拘留针组装体,具有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内针、安装在上述内针上的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防护器、设在上述内针的基端侧的内针插座、可插入上述内针的中空的外针、设置在上述外针的基端侧的外针插座。
CNB018208290A 2000-12-18 2001-12-05 防护器及留置针组合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678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84370 2000-12-18
JP384370/00 2000-12-18
JP384370/2000 2000-12-18
JP97558/2001 2001-03-29
JP97558/01 2001-03-29
JP2001097558 2001-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1822A CN1501822A (zh) 2004-06-02
CN1276781C true CN1276781C (zh) 2006-09-27

Family

ID=26606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2082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6781C (zh) 2000-12-18 2001-12-05 防护器及留置针组合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247148B2 (zh)
EP (1) EP1344544A4 (zh)
JP (1) JP4252799B2 (zh)
KR (1) KR100787691B1 (zh)
CN (1) CN1276781C (zh)
AU (2) AU2002221054B2 (zh)
WO (1) WO20020496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2546B2 (en) * 2001-03-15 2005-06-07 Specialized Health Products, Inc. Safety shield for medical needles
US7004927B2 (en) * 2001-03-15 2006-02-28 Specialized Health Products, Inc. Safety shield for medical needles
US7413562B2 (en) 2001-03-15 2008-08-19 Specialized Health Products, Inc. Safety shield for medical needles
EP2298404B1 (en) 2002-06-20 2016-08-10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Catheter and introducer needle assembly with needle shield
EP1513579B1 (en) * 2002-06-20 2010-04-07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Catheter and introducer needle assembly with needle shield
JP2004073403A (ja) * 2002-08-14 2004-03-11 Terumo Corp 留置針組立体
JP2004113394A (ja) * 2002-09-25 2004-04-15 Terumo Corp プロテクタ
JP2004113523A (ja) * 2002-09-26 2004-04-15 Terumo Corp プロテクタ
JP2004113524A (ja) * 2002-09-26 2004-04-15 Terumo Corp プロテクタ
US20050075609A1 (en) * 2003-10-01 2005-04-07 Latona Patrick C. Protective needle clips
WO2006027923A1 (ja) 2004-09-03 2006-03-16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留置針組立体
US7905857B2 (en) 2005-07-11 2011-03-15 Covidien Ag Needle assembly including obturator with safety reset
US7828773B2 (en) 2005-07-11 2010-11-09 Covidien Ag Safety reset key and needle assembly
US7850650B2 (en) 2005-07-11 2010-12-14 Covidien Ag Needle safety shield with reset
EP2494999B1 (en) * 2005-03-07 2016-11-16 Erskine Medical LLC Needle shielding device
US20060276747A1 (en) 2005-06-06 2006-12-07 Sherwood Services Ag Needle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depth stop
US7731692B2 (en) 2005-07-11 2010-06-08 Covidien Ag Device for shielding a sharp tip of a cannula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7654735B2 (en) 2005-11-03 2010-02-02 Covidien Ag Electronic thermometer
WO2007132732A1 (ja) * 2006-05-17 2007-11-22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留置針組立体
US8382718B2 (en) * 2006-07-31 2013-02-26 B. Braun Melsungen Ag Needle assembly and components thereof
JP4994775B2 (ja) 2006-10-12 2012-08-08 日本コヴィディエン株式会社 針先保護具
US8357104B2 (en) 2007-11-01 2013-01-22 Coviden Lp Active stylet safety shield
AU2013263723B2 (en) * 2007-11-21 2016-01-14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Needle safety device
ES2738527T3 (es) 2007-11-21 2020-01-23 Becton Dickinson Co Conjunto de aguja
EP2227281B1 (en) * 2007-11-21 2020-02-26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Needle safety device
US20100114067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Warsaw Orthopedic, Inc. Multi-Chamber Mixing System
CH700159B1 (it) * 2008-12-30 2013-05-31 Tripomed S R L Dispositivo protettivo per ago.
SE534021C2 (sv) * 2009-08-13 2011-04-05 Vigmed Ab Skyddsanordning för en kateternålspets
JP5148590B2 (ja) * 2009-12-24 2013-02-20 株式会社若本製作所 格子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フェンス、溝蓋
CN103209726B (zh) 2010-09-23 2016-05-11 威格米德公司 针尖防护装置
EP2646091A4 (en) 2010-12-02 2015-12-23 Erskine Medical Llc NEEDLE PROTECTION ASSEMBLY WITH PAGILLON ENGAGEMENT ELEMENT FOR NEEDLE DEVICE
AU2011336359B2 (en) 2010-12-02 2015-04-09 Erskine Medical Llc Release mechanism for use with needle shielding devices
US9238104B2 (en) 2011-02-28 2016-01-19 Injectimed, Inc. Needle guard
AU2015200294B2 (en) * 2011-02-28 2017-02-09 Injectimed, Inc. Needle guard
US8764711B2 (en) 2011-02-28 2014-07-01 Injectimed, Inc. Needle guard
JP2014517729A (ja) 2011-04-07 2014-07-24 アースキン メディカル エルエルシー 針遮蔽器具
EP2517751B8 (en) 2011-04-27 2018-02-28 Kpr U.S., Llc Safety IV catheter assemblies
US8591467B2 (en) 2011-07-25 2013-11-26 Covidien Lp Vascular access assembly and safety device
CN102698340B (zh) * 2011-09-13 2013-08-07 张焕娥 一次性使用输液针
WO2013048975A1 (en) 2011-09-26 2013-04-04 Covidien Lp Safety catheter
WO2013056223A1 (en) 2011-10-14 2013-04-18 Covidien Lp Safety iv catheter assembly
MX366271B (es) 2011-11-07 2019-07-04 Safety Syringes Inc Guarda de aguja para liberacion de activador de contacto.
CN102641528A (zh) * 2012-05-08 2012-08-22 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安全留置针
CN102641529B (zh) * 2012-05-08 2014-04-16 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留置针
BR112015004357A8 (pt) * 2012-08-27 2019-08-13 Injectimed Inc dispositivo de agulha de segurança
US9717886B2 (en) 2013-03-12 2017-08-01 Teleflex Medical Incorporated Safety clip for a needle
US11224724B2 (en) 2013-03-12 2022-01-18 Teleflex Medical Incorporated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US10357635B2 (en) 2013-03-12 2019-07-23 Teleflex Medical Incorporated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GB2508466C (en) * 2013-08-21 2017-11-08 Braun Melsungen Ag Catheter Assembly
CN103736170A (zh) * 2013-10-12 2014-04-23 苏州市雅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防刺伤留置针
EP3357532B1 (en) * 2015-09-29 2020-08-12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Medical elongate member
EP3370809A1 (en) * 2015-11-05 2018-09-12 TSK Laboratory Europe B.V. Method for connecting two objects using a polymer composition and a system, for use in a cosmetic procedure
EP3275484A1 (en) 2016-07-26 2018-01-31 Delta Med S.p.A. Protective element for medical needle assemblies
US10183124B2 (en) * 2016-10-12 2019-01-22 Repro-Med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rgonomic needle protector
US10737063B2 (en) 2017-04-13 2020-08-11 Teleflex Medical Incorporated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CN107115109B (zh) * 2017-05-26 2018-10-19 徐州医科大学 防护型动脉穿刺留置针
CN107789704A (zh) * 2017-11-27 2018-03-13 昆山伊诺特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留置针安全夹组件
CN113456987B (zh) * 2021-05-31 2023-08-08 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 插管器防护装置、套管部件、套管组合体及套管装置
CN116407186B (zh) * 2023-05-31 2023-08-15 瀚芯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穿刺锁定装置及缝合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6694B1 (en) * 1989-02-01 1995-10-18 Sero-Guard Corporation Disposable automatic hypodermic needle guard
US5601532A (en) * 1993-07-20 1997-02-11 Graphic Controls Corporation Locking safety cover for sharp instruments
GB2292525B (en) * 1994-08-24 1998-07-01 Sterimatic Holdings Ltd Catheter placement units
US5882337A (en) * 1995-06-07 1999-03-16 Johnson & Johnson Medical, Inc. Tip protection device
US6012213A (en) * 1995-06-07 2000-01-11 Chang; Joseph J. Method for forming a rib on a cannula for a tip protection device
US6117108A (en) 1997-08-20 2000-09-12 Braun Melsungen Ag Spring clip safety IV catheter
US20040049155A1 (en) * 2002-06-06 2004-03-11 Schramm John B. Needle tip prot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2049696A1 (ja) 2004-04-15
US20040049163A1 (en) 2004-03-11
CN1501822A (zh) 2004-06-02
KR20030070587A (ko) 2003-08-30
AU2002221054B2 (en) 2006-08-17
JP4252799B2 (ja) 2009-04-08
KR100787691B1 (ko) 2007-12-21
AU2105402A (en) 2002-07-01
EP1344544A1 (en) 2003-09-17
EP1344544A4 (en) 2008-09-03
US7247148B2 (en) 2007-07-24
WO2002049696A1 (fr) 200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6781C (zh) 防护器及留置针组合体
CN1182885C (zh) 皮下注射针的针尖防护装置
CN1187102C (zh) 可伸出与收回的插导管针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414869A (zh) 前端装载式医用注入器以及供其使用的注射器、注射器接口、注射器接合器和注射器柱塞
CN101048105A (zh) 刺血针以及具有其的刺血针装置
CN1660604A (zh) 具有防干燥单元的滑动型书写器具
CN1440301A (zh) 改进的医学注射器系统
CN1236832C (zh) 带有正向流动特性的医疗阀门
CN1886295A (zh) 安全药物处理装置
CN1443580A (zh) 医疗器材
CN1080688C (zh) 合成树脂瓶盖
CN1167382C (zh) 体液检查装置
CN1156374C (zh) 油墨容器
CN1171745A (zh) 自行收回医用针头装置和方法
CN1245224C (zh) 注射器管和圆筒夹持器
CN1863566A (zh) 片状输液装置
CN1427731A (zh) 带有针罩的导管和插管器针的组件
CN1993076A (zh) 内窥镜用塞体
CN1390286A (zh) 连接器
CN1509192A (zh) 预充填的安全药瓶注射器
CN1268895A (zh) 用于采集血液的方法和装置
CN1486387A (zh) 用于信息储存介质的安全装置
CN1933768A (zh) 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和内窥镜
CN1193455A (zh) 两轴承型卷线机的钓线导引装置
CN1060217A (zh) 注射器用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27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