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6195A - 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6195A
CN1276195A CN00120177A CN00120177A CN1276195A CN 1276195 A CN1276195 A CN 1276195A CN 00120177 A CN00120177 A CN 00120177A CN 00120177 A CN00120177 A CN 00120177A CN 1276195 A CN1276195 A CN 1276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long
flat
surface lay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20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673C (zh
Inventor
久中隆行
高井尚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76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6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6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2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apertures, e.g. perfo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61F13/15731Treating webs, e.g. for giving them a fibrelike appearance, e.g. by embos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04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the top sheet having a three-dimensional cross-section, e.g. corrugations, embossments,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273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aper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273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aperture
    • Y10T428/24281Struck out portion type
    • Y10T428/24289Embedded or interlock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273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aperture
    • Y10T428/24322Composite web or she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273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aperture
    • Y10T428/24322Composite web or sheet
    • Y10T428/24331Composite web or sheet including nonapertured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74Nonwoven fabric with a preformed polymeric film or she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体液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芯体的污染部隐蔽起来的表面层。体液吸收性物品的表面层(1)由第1塑料薄膜层(2)、经2塑料薄膜层(5)、夹设这两个层(2,5)之间的纤维集合层(3)构成。第1塑料薄膜层(2)包括相互间隔地并行地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条第1平坦部分(8),第2塑料薄膜层(5)包括相互间隔地并行地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条第2平坦部分(58)。第1、2平坦部分(8、58)中的至少第1平坦部分(8)上形成有桥接部分(10)以及第1立起部分(12)。

Description

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或生理卫生巾等的体液吸收性物品所使用的透液性表面层及其制造方法。
日本特开平7-328061号文献所公开的一次性生理卫生巾的透液性表面层由无纺布与塑料薄膜形成。该塑料薄膜为带状,其中多条薄膜以所需间距、按照相互平行的方式与无纺布的顶面接合。在该无纺布上形成有密度较高的由该薄膜覆盖的区域、以及密度较低的位于薄膜与薄膜之间的暴露区域。在上述表面层中,排泄到无纺布的顶面的月经透过暴露的低密度区域而被吸收于位于表面层的下方的芯体中。该芯体通过无纺布,局部地由塑料薄膜覆盖,即使在被月经污染的情况下,该污染部仍不显眼。另外,由于低密度区域的月经倾向转移到高密度区域,这样月经在高密度区域较多。但是,该区域位于薄膜的正下方,污染部不明显。如果采用该表面层,当扔弃掉使用后的卫生巾时,卫生巾的污染部明显而造成的不适感受到抑制。
但是,上述公知的卫生巾的表面层具有下述缺点,即在薄膜与薄膜之间的低密度区域,位于其下面的芯体的污染部会通过表面层中的无纺布而看到。
另外,当该表面层与皮肤摩擦时,如果该摩擦方向与带状薄膜相交叉,则带状薄膜的边缘部有可能象刀刃那样刺激皮肤,这也是该表面层的一个缺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通过表面层将体液吸收性物品中的芯体的污染部隐蔽起来场合下的隐蔽范围的扩大以及表面层的皮肤接触感的改善。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通过体液吸收性物品中的透液性表面层的第1项发明、以及该透液性表面层的制造方法的第2~4项发明构成。
上述第1项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透液性表面层包括下述必要特征。
即,该体液吸收性物品的表面层由形成层的顶面的第1塑料薄膜层、形成上述层的底面的第2塑料薄膜层、纤维集合层构成,该纤维集合层位于该第1、2塑料薄膜层之间,分别与第1、2塑料薄膜层接合;
上述第1塑料薄膜层包括相互间隔地并行地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条第1平坦部分,上述第2塑料薄膜层包括相互间隔地并行地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条第2平坦部分,上述第1、2平坦部分的各自的厚度在0.001~0.05mm的范围内,各自的宽度在0.03~1mm的范围内,相邻的第1平坦部分之间和第2平坦部分之间中的至少第1平坦部分之间、通过在这两个部分之间延伸的多个桥接部分连接;
在上述第1、2平坦部分中的至少第1平坦部分的边缘部形成有第1立起部分,该第1立起部分基本上呈从平坦部分的顶面朝向上方立起的锯齿状,沿上述一个方向反复起伏;
第2塑料薄膜层的局部位于在相邻的第1平坦部分之间所形成的上述纤维集合层的区域的底面附近;
上述纤维集合层中的构成纤维以机械方式缠绕在一起,通过熔敷和粘接中的任何一种方式形成一体,该纤维集合层与上述第1平坦部分的底面和第2平坦部分的顶面相接合,其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5%以上的亲水性纤维。
本发明包括下述的优选实施例。
(1)在上述第1塑料薄膜层上,除了具有上述第1立起部分的第1平坦部分以外,还包括具有下述第2立起部分的第1平坦部分,该第2立起部分在第1平坦部分的边缘部沿从顶面朝向底面的方向立起,沿上述一个方向基本上呈锯齿状地反复起伏。
(2)在上述第2塑料薄膜层上形成有第3与第4立起部分的任何一个,该第3和第4立起部分在上述第2平坦部分的边缘部上,沿从底面朝向顶面的方向及其反方向中的任何一个立起,沿上述一个方向基本上呈锯齿状地反复起伏。
(3)上述第2平坦部分中的第3和第4立起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位于相邻的上述第1平坦部分之间形成的上述纤维集合层的区域的底面附近。
(4)上述第1、2平坦部分至少在这些立起部分具有亲水性。
(5)上述第1平坦部分中的第2立起部分和第2平坦部分中的第3立起部分中的任何一个进入上述纤维集合层中的纤维间隙。
(6)上述第1平坦部分中的第2立起部分朝向与该第1平坦部分并行并相对的另一个第1平坦部分靠近地倾斜。
(7)在上述表面层的厚度方向,上述第1、2平坦部分的位置基本上保持一致。
(8)在上述表面层的厚度方向,在第1平坦部分的边缘部中的具有立起部分的边缘部的下方,形成有在第2立起部分的边缘部中具有第4立起部分的边缘部。
(9)上述纤维集合层由无纺布形成。
与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的制造方法涉及的第2项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该表面层的制造过程中包括下述工序:
a.沿一个方向连续地供给由位于上方的塑料薄膜、以及位于下方的与上述薄膜的底面接合的纤维集合体形成的复合片;
b.从沿上述片的宽度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喷嘴对所提供的上述复合片的底面喷射高压柱状水流,按照上述喷射的轨迹,沿上述一个方向冲破上述薄膜,从上述薄膜形成沿上述一个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多条第1平坦部分、位于该第1平坦部分之间的沿上述一个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开孔部分,在沿上述开孔部分的第1平坦部分的边缘部基本上沿与上述水流朝向相同的方向立起并基本上呈锯齿状地沿上述一个方向延伸的第1立起部分、跨过该开孔部分而将相邻的上述平坦部分之间连接的桥接部分;
c.按照带状塑料薄膜中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由上述开孔部分形成的上述纤维集合体的区域的底面附近的方式,将沿上述一个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多条带状塑料薄膜与上述纤维集合体的底面接合。
与透液性表面层的制造方法有关的第3项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该表面层的制造过程中包括下述工序:
a.沿一个方向连续地供给由位于上方的塑料薄膜、以及位于下方的与上述薄膜的底面接合的纤维集合体形成的复合片;
b.从沿上述片的宽度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喷嘴对所提供的上述复合片的顶面喷射高压柱状水流,按照上述喷射的轨迹,沿上述一个方向破坏上述薄膜;
c.基本上按照上述喷嘴的轨迹,对上述复合片的底面喷射高压柱状水流,在上述薄膜上形成沿上述一个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多条第1平坦部分、位于上述第1平坦部分之间的沿上述一个方向延伸的开孔部分,在沿上述开孔部分的第1平坦部分的边缘部基本上沿与上述水流朝向相同的方向立起的许多立起部分,横跨该开孔部分而将相邻的上述平坦部分之间连接的桥接部分;
d.按照带状塑料薄膜中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由上述开孔部分形成的上述纤维集合体的区域的底面附近的方式将沿上述有一个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多条带状塑料薄膜与上述纤维集合体的底面接合。
与透液性表面层的制造方法有关的第4项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该表面层的制造过程中包括下述工序:
a.沿一个方向连续地供给由位于上方的塑料薄膜、以及位于下方的塑料薄膜、以及下述纤维集合体形成的复合片,该纤维集合体位于这两个塑料薄膜之间、与上述塑料薄膜底面、以及上述下方塑料薄膜的顶面接合;
b.从沿上述片的宽度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喷嘴对所提供的上述复合片的顶面喷射高压柱状水流,按照上述喷射的轨迹,沿上述一个方向冲破上述上方与下方塑料薄膜,分别从上述塑料薄膜上形成沿上述一个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多条平坦部分、位于上述平坦部分之间的沿上述一个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开孔部分,在沿上述开孔部分的平坦部分的边缘部基本上沿与上述水流朝向相同的方向立起的基本上呈锯齿状地沿上述一个方向延伸的立起部分,横跨该开孔部分而将上述平坦部分之间连接的桥接部分;
在该第4项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下述步骤,即对于喷射到上述复合片的顶面上的高压柱状水流的轨迹中的几个,沿这些轨迹从上述片的底面,通过上述片的宽度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喷嘴喷射高压柱状水流,将上述上方与下方的塑料薄膜中的立起部分的立起方向反转。
在上述第4项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来自底面的高压柱状水流,将上述下方和上方的塑料薄膜冲破,在相应的塑料薄膜上形成新的: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开孔部分;立起部分,该立起部分在沿上述开孔部分的平坦部分的边缘部上,沿基本上与上述水流方向相同的方向立起、并基本上呈锯齿状地沿上述一个方向延伸;横跨上述开孔部分,将上述平坦部分之间连接的桥接部分。
在上述第2~4项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纤维集合体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5%以上的亲水性纤维。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及其制造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图1为表面层的透视图;
图2为表面层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沿图1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为沿图1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一个实施例的与图1相同的图;
图6为图5中的表面层的分解透视图;
图7为表示另一个实施例的与图1相同的图;
图8为图7中的表面层的分解透视图;
图9为表示表面层的制造工序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10为表示表面层的制造工序的又一个实例的图。
图1为一次性尿布或生理用卫生巾所采用的透液性表面层1的透视图,图2是以沿上下分解的方式表示表面层1的结构部件的透视图。表面层1包括顶部塑料薄膜层2,底部塑料薄膜层5,位于这两个薄膜层2、5之间的纤维集合层3。
上述薄膜层2具有可挠性,其包括:平坦部分8,该部分8指按照沿双头箭头Y所示的方向相互并行地延伸的多条的实质上的平坦部分;多个开孔9,其位于相邻的平坦部分8之间,沿箭头Y方向延伸;桥接部分10,其从在相邻的平坦部分8中的相对的边缘部18朝向双箭头X所示的方向延伸,并横跨开孔9;立起部分12,其在平坦部分8的边缘部18处朝向上方延伸。立起部分12为下述部分,该部分沿箭头Y方向反复不规则地起伏、基本上呈锯齿状。
上述纤维集合层3是可挠性的,其与顶部薄膜层2中的平坦部分8的底面接合,在开孔9处集合层3的顶面露出。在开孔9处,集合层3中的结构纤维3A的一部分按照朝向上方呈直线状或呈弧形的方式延伸。
底部薄膜层5与纤维集合层3的底面接合,其由沿箭头Y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多条平坦的带状薄膜5A构成,并形成表面层1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在相邻的带状薄膜5A与5A之间,纤维集合层3的底面露出,在该露出的部分,集合层3中的构成纤维3A的一部分按照朝向下方呈直线状或呈弧形的方式延伸。
在图1、2中,从顶部薄膜层2的边缘部18朝向下方延伸的点划线为开孔9在纤维集合层3的底面上的投影的线,带状薄膜5A的整体或一部分位于由开孔9形成的纤维集合层3的区域的底面附近。
图3、4分别为沿图1中的III-III线,IV-IV线的剖视图;
在图3、4中,顶部薄膜层2由热塑性塑料形成,平坦部分8具有0.001~0.05mm的厚度,在沿箭头X方向相邻的开孔9与9之间具有0.03~1mm的宽度W1。大多数开孔9沿箭头Y方向长长地延伸,最好其宽度W2在0.05~1mm的范围,其长度为上述宽度的W2的1.5倍以上。
顶部塑料薄膜层2中的桥接部分10在箭头Y方向上间歇地形成,其包括按照从平坦部分8的顶面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弧形部10A、以及与部分8相同的平坦部10B。呈弧形的桥接部分10A包括具有按照从平坦部分8延伸的方式而看到的基端部19A的场合,以及具有按照从立起部分12延伸而看到的基端部19B的场合(同时参照图1)。在优选的桥接部分10中,其厚度等于或小于平坦部分8的厚度,沿箭头Y方向延伸的宽度W3(参照图3)在最窄部分处,处在0.01~2mm的范围内。
顶部塑料薄膜层2中的立起部分12中的大多数12A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在薄膜层2的边缘部18处,薄膜朝向上方延伸,其包括与平坦部分8相连的基端部16,以及从该基端部16朝向上方延伸的自由端部17。该自由端部17的顶缘17A沿边缘部18反复起伏。顶缘17A距平坦部分8的高度在0~1mm的范围内变化。立起部分12中的一部分12C形成于桥接部分10中的边缘部,其高度与立起部分12A的相同(同时参照图1)。
图3表示立起部分12A中的顶缘17A为反复进行锯齿状起伏的形式的一个实例,其为呈由基本上朝向右上方延伸的斜边21、基本上朝向左上方延伸的斜边22、在这两条斜边21、22之间延伸的基端部16形成的三角形或与该三角形类似的形状的部位23的不规则形状。立起部分12C也与立起部分12A相同地反复进行起伏。由这些立起部分12A与12C形成的立起部分12的厚度等于或小于平坦部分8的厚度,如果与人的皮肤相接触,则会发生柔性变形,可使表面层象丝绒的那样具有平滑的柔软的触感。虽然通过眼睛难于看到一个个的立起部分12,但是多数的立起部分12的整体可为表面层1提供顶面有立毛那样的外观。另外,立起部分12通过对入射光线进行散射,可消除在塑料薄膜上清楚看到的表面光泽。
顶部塑料薄膜层2使用的是具有开孔9的薄膜,它最好符合JIS-L-1096标准的通气度在5~700cm3/cm2·秒的范围内,符合JIS-L-1092标准的耐水度在0~200mm的范围内。此外,薄膜层2采用疏水性热塑性塑料薄膜、对疏水性热塑性塑料薄膜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薄膜、或亲水性塑料薄膜。上述薄膜可含有氧化钛或硫酸钡等、适合的着色剂。
纤维集合层3为热塑性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等的化学纤维、这些合成纤维与化学纤维的混合物、这些合成纤维或化学纤维与棉纤维或纸浆纤维的混合物中的任何一种,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其包括5%以上的亲水性纤维,最好包括10%以上的亲水性纤维,其中以包括20%以上的亲水性纤维为最佳。特别优选的集合层3为下述无纺布,该布的单位面积重量在2~50g/m2的范围内,纤维之间机械地缠绕在一起,通过熔敷或粘接方式形成一体。上述无纺布包括比如纤度在0.05~15d的热塑性合成纤维和化学纤维中的任何一种,其包括纺粘型无纺布或点粘型无纺布,气穿型(エアスル-)无纺布等的热粘型无纺布,熔喷法无纺布,射流喷网法无纺布等。最好纤维集合层3在其厚度方向符合JIS-L-1096规定的通气度在5~700cm3/cm2·秒的范围内,符合JIS-L-1092规定的耐水度在0~200mm的范围内。为了将集合层3与顶部薄膜层2或底部薄膜层5接合,可采用借助加热或超声波的熔敷、或借助热熔型粘接剂等的粘接。
形成底部薄膜层5的带状薄膜5A的厚度在0.001~0.05mm的范围内,其宽度P1在0.03~1.5mm的范围内,在相邻的带状薄膜5A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的宽度P2在0.03~2mm的范围内,最好在0.03~1mm的范围内。相邻的带状薄膜5A也可按照顶部薄膜层2中的平坦部分8之间通过桥接部分10连接的方式,通过沿这些薄膜5A之间延伸的桥接连接。从图4显然知道,顶部薄膜层2中的开孔部分9投影在纤维集合层3的底面上的部位53中的至少一部分为带状薄膜5A占据。比如,部位53中的部位53A为下述带状薄膜5A占据,该带状薄膜5A的宽度与上方的开孔9基本相同,部位53B为其一部分位于平坦部分的正下方位置的带状薄膜5A的侧缘部54占据。该薄膜5A可包含氧化钛或硫酸钡等、适合的着色剂。
这样的结构的表面层1按照下述方式使用,该方式为:其覆盖比如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中的芯体56的顶面。在这样的卫生巾中,如图1中的箭头F所示,月经在顶部薄膜层2中的开孔部分9处进入纤维集合层3,从带状薄膜5A与5A之间转移到芯体56上。
在使用后的卫生巾中,所吸收的月经中的位于顶部薄膜层2中的平坦部分8下面的部分以及位于底部薄膜层5中的带状薄膜5A下面的部分为这些平坦部分8与带状薄膜5A遮挡,而实质上不会看到。滞留于平坦部分8与8之间的纤维集合层3中的部分有可能通过开孔部分9而被看到,但是当立起部分12朝向开孔部分9的内侧倾斜时,该滞留的月经为立起部分12遮挡,难于看到。因此,即使在该卫生巾使用后的情况下,污染部仍不显眼。图4以立起部分12D表示朝向开孔部分9的内侧倾斜的立起部分12的一个实例。
上述表面层1的顶面因顶部薄膜层2中的较薄的柔软的立起部分12的作用,具有丝绒般的很舒服的肌肤触感。如果立起部分12具有亲水性,由于在沿平坦部分8的边缘部18而相邻的立起部分12之间、或夹持开孔部分9而相对的立起部分12之间所产生的毛细管作用可将月经快速地送向纤维集合层3。如果从开孔部分9突出的结构纤维3A具有亲水性,则立起部分12对月经起相同的作用。
图5、6分别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实例的与图1、2相同的透视图与分解透视图。在图6中沿上下分解的顶部薄膜层2、纤维集合层3和底部薄膜层5中的顶部薄膜层2和纤维集合层3与图2中的相同。但是,底部薄膜层5的形状与图2中的底部薄膜层5不同,而与顶部薄膜层2的形状相同,该底部薄膜层5包括平坦部分58,开孔部分59,桥接部分60,从平坦部分58中的边缘部68朝向上方延伸的立起部分62。从各开孔部分9,59,纤维集合层3中的结构纤维3A按照朝向上方或下方呈直线状、或呈弧形的方式延伸。
在这些顶部薄膜层2、纤维集合层3与底部薄膜层5以互相重合方式接合的表面层1上,沿层1的厚度方向,顶部底部薄膜层2、5中的开孔部分9、59的沿箭头X方向的位置与宽度基本上相同。但是,该开孔部分9与59中的桥接部分10与60的沿箭头Y方向的位置不必保持一致。在底部薄膜层5中的立起部分62上具有向纤维集合层3的内方、从边缘部68朝向基本正上方延伸的部分,以及从边缘部68朝向开孔部分59的内侧倾斜地延伸的部分。如果立起部分62是亲水性的,则容易为月经润湿,可促进该月经在纤维集合层3中从上向下的转移。但是,如果该立起部分是疏水性的,则即使在被月经难以润湿的情况下,仍会阻止下述情况发生,该情况指开孔部分59中的相对的立起部分62与62之间的月经越过该立起部分62、朝向侧方扩散,其结果是,可促进开孔部分59中的月经从上向下的转移。如果立起部分62朝向开孔部分59的内侧倾斜,由于将由芯体56吸收的、位于开孔部分59的正下方的月经隐蔽起来,由此,几乎看不到芯体56受到污染。桥接部分60也起到相同的作用。
图7、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实例的与图5、6相同的图。表面层1中的顶部薄膜层2、纤维集合层3和底部薄膜层5与图5、6的相同。开孔部分9与59中的沿箭头X方向的宽度与位置基本上相同,但是不限于桥接部分10与60中的沿箭头Y方向的位置与宽度是相同的情况。在顶部底部薄膜层2、5中的边缘部18、68上,作为立起部分12,62具有形成有朝向上方延伸的第1立起部分12A与第3立起部分62A的场合,以及形成有朝向下方延伸的第2立起部分12B与第4立起部分62B的场合。另外,在这些立起部分12A、12B、62A、62B上,具有笔直地朝向正上或正下方延伸的部分、以及朝向开孔部分9或59的内侧倾斜地延伸的部分。在顶部薄膜层2上,沿箭头X方向交替地形成有由第1立起部分12A围绕的开孔部分9A,和由第2立起部分12B围绕的开孔部分9B。沿箭头Y方向、由第1立起部分12A围绕的开孔部分9A通过桥接部分10相连,由第2立起部分12B围绕的开孔部分9B也通过桥接部分10相连。在底部薄膜层5上,沿箭头X方向交替地形成有由第3立起部分62A围绕的开孔部分59A,由第4立起部分62B围绕的开孔部分59B。沿箭头Y方向,开孔部分59A通过桥接部分60相连,开孔部分59B也通过桥接部分10相连。
此外,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是在通过开孔部分9、59相对的边缘部18、68中,在相对的边缘部中的一个上形成有朝向上方延伸的第1、3立起部分12A、62A,在另一个边缘部上也形成有朝向下方延伸的第2、4立起部分12B、62B。
如果上述的图7、8的表面层1由生理卫生巾所采用,顶部薄膜层2中的第1立起部分12A给表面层1带来良好的肌肤触感、以及促进开孔部分9中的月经朝下转移的效果。顶部薄膜层2中的第2立起部分12B也朝向纤维集合层3的内方延伸从而促进月经朝向下方转移。底部薄膜层5中的第3立起部分62A促进纤维集合层3中的月经朝向下方转移,第4立起部分62B通过与芯体56相接触而促进月经朝向芯体56转移。当纤维集合层3中的结构纤维3A是亲水性的、并从开孔部分59朝向下方突出时,其作用与第4立起部分62B的相同。第1~4立起部分12A、12B、62A、62B中的朝向开孔部分9或59的内侧倾斜地延伸的部分可将由芯体56所吸收的月经隐蔽起来。
图9为用于制造图1、2的表面层用的工序图的一个实例。作为用于构成纤维集合层3的纤维集合体的第2片102从图的左方连续地供给。在第2片102的顶面102A上,由挤压机121而获得的热塑性塑料薄膜即用于构成顶部塑料薄膜层2的第1片101在通过加热而软化的状态下重叠,供给到一对压缩压辊173之间,两个片102,103相接合,形成第1复合片104。
第1复合片104在第1处理区域122处,来自以规定的间距朝向第1复合片104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成列的多个喷嘴123A的高压柱状水流喷射到第1片101的顶面101A上。通过在其被喷射的部位或该部位附近处将第1片101冲破,在第1片101上形成沿第1复合片104的行进方向延伸的、并在第1复合片104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平行的并排的多条开孔,从而形成第2复合片106。由于柱状水流的作用,纤维的一部分从第2片102的底面102B,按照朝向下方呈直线状或呈弧形的方式突出。在第2处理区域126,为了形成多列开孔,除了从必要列的喷嘴123A以外,还可从第2、第3列喷嘴123B、123C喷射柱状水流。对于这些喷嘴123A、123B、123C,最好使沿第1复合片104的宽度方向的喷嘴位置基本上保持一致,水流喷射的轨迹相重合。在第1处理区域122的底部,设置有吸引所喷射的水的吸引机构124。
第2复合片106传送给第2处理区域126。在第2处理区域126设置有沿第2复合片106的宽度方向成列的喷嘴127A、127B、127C以及吸引机构128。对于第2复合片106,高压柱状水流朝向第2片102的底面102B喷射。第1片101中的为柱状水流冲破的部分朝向柱状水流方向,沿从第1片101的底面101B朝向顶面101A的方向反转,形成第3复合片107。在第3复合片107中,第2片102的纤维的一部分因柱状水流的作用,按照朝向上方呈直线状或呈弧形的方式突出。喷嘴127A,127B,127C的水流喷嘴的轨迹不必一定与第1处理区域122中的喷嘴123A,123B,123C的轨迹保持一致。但是,如果两个喷嘴123A~C与127A~C的轨迹基本上保持一致,则容易发生下述情况,该情况指将第1片101冲破,并将冲破的部分反转。
第3复合片107经干燥步骤后,在第2片102的内面102B上通过第2挤压机132形成的多条带状薄膜105沿第3复合片107的走向、在相互平行的状态下接合,形成第4复合片108。最好,薄膜105在处于刚成形后的软化状态时,压靠于第2片102上。在第3复合片107中,带状薄膜105中的至少一部分按照下述方式接合,该方式为:该部分位于形成于第1片中的开孔的内侧区域的第2片102的底面。将按照此方式获得的第4复合片108卷绕起来,可在此状态或按照适合的尺寸将其截断,用作图1的表面层1。
在第4复合片108中,形成在第1片101上的开孔构成表面层1中的开孔部分9,第1片101中的被冲破的部分成为立起部分12。在第1片101中,即使在高压柱状水流喷射的情况下仍未破坏的部分形成桥接部分10。带状薄膜层105形成表面层1的底部薄膜层5。
在图9中,喷嘴123A~C、127A~C其直径最好为50~150μm、其沿第1片101的宽度方向相邻的间距最好为0.2~2mm,水压最好在30~200kg/cm2的范围内,吸引压力在200~1000mmH2O柱的范围内。在第1、第2处理区域122、126,将应处理的片放置于滤网等的支承件上,使其朝向所需的方向移动。在室温下供给的第1片101与第2片102、以及第2片102与带状薄膜105可通过在加热的一对压辊之间进行熔敷、或通过热熔型粘接剂等粘接进行接合。
可在图示的工序的适合位置对第1片101、第2片102和带状薄膜105进行亲水化处理。第1片101如果采用沿其移动方向单轴延伸的薄膜,则容易通过高压柱状水流形成开孔。第1片101和带状薄膜105的厚度在0.001~0.05mm的范围内,第2片102的单位面积重量在2~50g/cm2的范围内。
在图9的工序中,也可省略第1处理区域122,通过仅仅在第2处理区域126对第1复合片104喷射高压柱状水流,则可制造表面层1.但是,在这样的制造方法中,由于柱状水流不直接对第1片101作用,这样第1片101的开孔的宽度较小,桥接部分往往较多。
图10为表示用于制造图5、6的表面层1或图7、8的表面层1的工序的一个实例的与图9相同的图。在该工序中,作为从第1挤压机121供给的软化状态的塑料薄膜的第1片101与作为纤维集合层的第2片102的顶面102A接合,作为从第3挤压机113供的软化状态的塑料薄膜即用于形成表面层1的底部塑料薄膜层5的第3片103与第2片102的底面102B接合,从而获得第5复合片131。第5复合片131从第1片101一侧被第1处理区域122中的喷嘴123A、123B、123C的高压喷射水流进行处理,在第1片101与第3片103的塑料薄膜上形成下述第6复合片132,该第6复合片132形成有沿机械方向延伸的平坦部分、以及位于平坦部分之间的开孔部分。第6复合片132如双点线那样地被卷绕。在卷绕的层132中的第1、第3片101、103中,与形成平坦部分与开孔部分的同时地形成在平坦部分的边缘部朝向水流方向立起的部分以及跨过该开孔部分的桥接部分。由于上述的第6复合片132可用作图5、6的表面层1,这样第1片101、形成于其上的开孔部分、立起部分、桥接部分便成为表面层1的底部薄膜层5、开孔部分59、立起部分62、桥接部分60。另外,第3片103、形成于其上的开孔部分、立起部分和桥接部分便成为表面层1中的顶部薄膜层2中的开孔部分9、立起部分12、桥接部分10。第2片102中的纤维从开孔部分59朝向上方或下方突出。第3片103采用厚度在0.001~0.05mm的范围内的薄膜。
存在下述情况,即第6复合片132在不卷绕的情况下行进,在第3片103上喷射第2处理区域126中的喷嘴127A、127B、127C的高压柱状水流,形成第7复合片133。在第6复合片132的宽度方向的各喷嘴127A、127B、127C形成的喷嘴列中,最好相邻的喷嘴之间的间距为接近于第1处理区域122的喷嘴间距的2倍或2倍以上的整倍数的值,并且喷嘴位置基本上与第1处理区域122中的喷嘴位置的任何一个保持一致。在这样的第2处理区域126中,第6复合层132中的沿宽度并排的开孔部分中的若干个部分成为第2处理区域126中的处理对象,在所处理的开孔部分中,形成于第1片101与第3片103上的立起部分的朝向沿水流方向反转,朝向从第3片103向第1片101的方向上立起。与此同时,第2片102中的纤维从开孔朝向上方突出。在未成为第2处理区域126中的处理对象的开孔部分,立起部分的朝向与第6片132中的立起部分的朝向相同。将由此所形成的第7片133卷起,用作图7中的表面层1。在第7片133中,也可将第1片101用作表面层1的顶部薄膜层2,还可将第3片103用作顶部薄膜层2。
此外,在第2处理区域126中,除了可使立起部分的朝向反转的各喷嘴127A,127B,127C以外,还可设置下述喷嘴,该喷嘴可在第3片103和第1片101上形成新的开孔部分或沿该开孔部分延伸的立起部分、跨过该开孔部分的桥接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透液性表面层,由于吸收体液而变污染的芯体的表面中的较宽范围由塑料薄膜直接或间接覆盖,这样便看不到该污染部分。由于在该表面层中,塑料薄膜分别与纤维集合层的顶面、底面接合,在顶面的薄膜上形成许多朝向上方的立起部分,这样便可获得象丝绒那样的柔软的舒适的肌肤接触感。另外,在顶面、底面的塑料薄膜上形成多个立起部分的场合,除了这样的肌肤接触感以外,还可促进体液从表面层的顶面朝向底面转移、或促进体液从表面层朝向芯体转移。

Claims (16)

1.一种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该表面层由形成层的顶面的第1塑料薄膜层、形成上述层的底面的第2塑料薄膜层、纤维集合层构成,该纤维集合层夹设于该第1、2塑料薄膜层之间,分别与第1、2塑料薄膜层接合,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塑料薄膜层包括相互间隔地并行地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条第1平坦部分,上述第2塑料薄膜层包括相互间隔地并行地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条第2平坦部分,上述第1、2平坦部分分别具有0.001~0.05mm的厚度,0.03~1mm的宽度,相邻的第1平坦部分之间和第2平坦部分之间中的至少第1平坦部分之间、通过在这两个部分之间延伸的许多桥接部分连接;
在上述第1、2平坦部分中的至少第1平坦部分的边缘部形成有第1立起部分,该第1立起部分基本上呈从平坦部分的顶面朝向上方立起的、并基本上呈锯齿状地沿上述一个方向反复起伏;
第2塑料薄膜层的一部分位于在相邻的第1平坦部分之间所形成的上述纤维集合层的区域的底面附近;
上述纤维集合层中的构成纤维通过以机械方式缠绕在一起、通过熔接和粘接中的任何一种方式形成一体,该纤维集合层与上述第1平坦部分的底面和第2平坦部分的顶面相接合,其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5%以上的亲水性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塑料薄膜层上,除了具有上述第1立起部分的第1平坦部分以外,还包括具有下述第2立起部分的第1平坦部分,该第2立起部分在第1平坦部分的边缘部沿从顶面朝向底面的方向立起,沿上述一个方向基本上呈锯齿状地反复起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塑料薄膜层上形成有第3与第4立起部分的任何一个,该第3和第4立起部分在上述第2平坦部分的边缘部上,沿从底面朝向顶面的方向及其反方向中的任何一个立起,沿上述一个方向基本上呈锯齿状地反复起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平坦部分中的第3和第4立起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位于在相邻的上述第1平坦部分之间形成的上述纤维集合层的区域的底面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2平坦部分至少在这些立起部分具有亲水性。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平坦部分中的第2立起部分和第2平坦部分中的第3立起部分中的任何一个进入上述纤维集合层中的纤维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平坦部分中的第2立起部分朝向与第1平坦部分并行地相对的另一个第1平坦部分靠近地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沿上述表面层的厚度方向上上述第1、2平坦部分的位置基本上保持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沿上述表面层的厚度方向,在第1平坦部分的边缘部中的具有立起部分的边缘部的下方,成着第2立起部分的边缘部中的具有第4立起部分的边缘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上述纤维集合层由无纺布形成。
11.一种上述表面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的制造过程中包括下述工序:
a.沿一个方向连续地供给由位于上方的塑料薄膜、以及位于下方的与上述薄膜的底面接合的纤维集合层形成的复合片;
b.从沿上述片的宽度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喷嘴对所提供的上述复合片的底面喷射高压柱状水流,在上述薄膜上形成:按照上述喷射的轨迹沿上述一个方向冲破上述薄膜、从上述薄膜形成沿上述一个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多条第1平坦部分;位于上述第1平坦部分彼此间的沿上述一个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开孔部分;在沿上述开孔部分的第1平坦部分的边缘部基本上向与上述水流相同的方向立起的、基本上呈锯齿状地沿上述一个方向延伸的第1立起部分,横跨该开孔部分而将相邻的上述平坦部分之间连接的桥接部分;
c.按照带状塑料薄膜中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由上述开孔部分形成的上述纤维集合体的区域的底面附近的方式,将沿上述一个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多条带状塑料薄膜与上述纤维集合层的底面接合。
12.一种表面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的制造过程中包括下述工序:
a.沿一个方向连续地供给由位于上方的塑料薄膜、以及夹设于下方的与上述薄膜的底面接合的纤维集合层形成的复合片;
b.从沿上述片的宽度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喷嘴对所提供的上述复合片的顶面喷射高压柱状水流,按照上述喷射的轨迹,沿上述一个方向破坏上述薄膜;
c.基本上按照上述喷射轨迹,对上述复合片的底面喷射高压柱状水流,在上述薄膜上形成:沿上述一个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多条第1平坦部分,位于上述第1平坦部分之间的沿上述一个方向延伸的开孔部分,在沿上述开孔部分的第1平坦部分的边缘部、基本上沿与上述水流相同的方向立起的多个立起部分,横跨该开孔部分而将相邻的上述平坦部分之间连接的桥接部分;
d.按照带状塑料薄膜中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由上述开孔部分形成的上述纤维集合层的区域的底面附近的方式,将沿上述一个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多个带状塑料薄膜与上述纤维集合层的底面接合。
13.一种表面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的制造过程中包括下述工序:
a.沿一个方向连续地供给由位于上方的塑料薄膜、以及位于下方的塑料薄膜、以及下述纤维集合体形成的复合片,该纤维集合体夹设于这两个塑料薄膜之间、与上述塑料薄膜底面以及上述下方塑料薄膜的顶面接合;
b.从沿上述片的宽度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喷嘴对所提供的上述复合片的顶面喷射高压柱状水流,按照上述喷射轨迹,沿上述一个方向破坏上述上方与下方的塑料薄膜,分别自上述塑料薄膜上形成:沿上述一个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多条平坦部分,位于上述平坦部分之间的沿上述一个方向并行地延伸的开孔部分,在沿上述开孔部分的平坦部分的边缘部、基本上沿与上述水流相同的方向立起、基本上呈锯齿状地沿上述一个方向延伸的立起部分,横跨该开孔部分而将上述平坦部分之间连接的桥接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工序,即对于喷射到上述复合片的顶面上的高压柱状水流的轨迹中的若干个,沿这些轨迹从上述片的底面,由上述片的宽度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喷嘴喷射高压柱状水流,将上述上方与下方的塑料薄膜中的立起部分的立起方向反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来自底面的高压柱状水流将上述下方和上方的塑料薄膜破坏,在相应的塑料薄膜上形成新的沿上述一方向延伸的开孔部分;立起部分,该立起部分在沿上述开孔部分的平坦部分的边缘部上向基本上与上述水流方向相同的方向立起,基本上呈锯齿状地沿上述一个方向延伸;横跨上述开孔部分而将上述平坦部分之间连接的桥接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纤维集合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5%以上的亲水性纤维。
CNB001201778A 1999-06-03 2000-06-02 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76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7016/1999 1999-06-03
JP15701699A JP3467428B2 (ja) 1999-06-03 1999-06-03 体液吸収性物品の透液性表面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6195A true CN1276195A (zh) 2000-12-13
CN1137673C CN1137673C (zh) 2004-02-11

Family

ID=15640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2017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7673C (zh) 1999-06-03 2000-06-02 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2) US6517925B1 (zh)
EP (1) EP1062927B1 (zh)
JP (1) JP3467428B2 (zh)
KR (1) KR100671856B1 (zh)
CN (1) CN1137673C (zh)
AU (1) AU773942B2 (zh)
BR (1) BR0001969A (zh)
CA (1) CA2309415C (zh)
DE (1) DE60021662T2 (zh)
ID (1) ID26193A (zh)
MY (1) MY126965A (zh)
SG (1) SG80099A1 (zh)
TW (1) TW52605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3357B (zh) * 2006-12-12 2013-03-1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片及利用复合片的吸收性物品
CN109310549A (zh) * 2016-05-02 2019-02-05 特里迪加胶片制品公司 成型膜和用于制造所述成型膜的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7428B2 (ja) * 1999-06-03 2003-11-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体液吸収性物品の透液性表面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33359B2 (ja) * 2000-03-31 2004-05-3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可撓性複合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601415B2 (en) * 2001-12-03 2009-10-13 Tredegar Film Products Corporation Absorbent device using an apertured nonwoven as an acquisition distribution layer
JP3964685B2 (ja) 2002-01-24 2007-08-2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尿臭を低減する吸収性物品
JP4440785B2 (ja) * 2002-12-20 2010-03-24 トレデガー フィルム プロダクツ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吸収性物品において使用するためのアパーチャ付き材料及びこのアパーチャ付き材料を形成する方法
US8057729B2 (en) 2002-12-20 2011-11-1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for making a forming structure
US9545744B2 (en) 2002-12-20 2017-01-1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pparatus for making polymeric web exhibiting a soft and silky tactile impression
US7655176B2 (en) 2002-12-20 2010-02-0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a polymeric web exhibiting a soft and silky tactile impression
US7402723B2 (en) 2002-12-20 2008-07-2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olymeric web exhibiting a soft and silky tactile impression
US20040121120A1 (en) 2002-12-20 2004-06-2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pparatus for making a polymeric web exhibiting a soft and silky tactile impression
US7812213B2 (en) * 2003-12-29 2010-10-12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Absorbent article with through-slits surrounded by binding areas
US7842396B2 (en) * 2004-10-29 2010-11-30 Thermo-Tec Automotive Products, Inc. Air cooled heat shield
JP4560415B2 (ja) 2005-01-20 2010-10-1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973490B2 (ja) * 2013-07-05 2016-08-23 日本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傷口被覆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82874A (en) * 1979-05-11 1981-08-11 Johnson & Johnson Baby Products Company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of manufacture
US4629643A (en) * 1985-05-31 1986-12-1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icroapertured polymeric web exhibiting soft and silky tactile impression
JP3294714B2 (ja) 1994-06-07 2002-06-24 ジーイー横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超音波診断装置
JP3091361B2 (ja) 1994-06-07 2000-09-2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の体液吸収性物品
DE4437165A1 (de) * 1994-10-18 1996-04-25 Hpp & C Marketing Consultants Unidirektional flüssigkeitsdurchlässige Bahn
CA2241077A1 (en) * 1995-12-28 1997-07-1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s having fluid contact angle gradients
EP0804916A1 (en) * 1996-04-29 1997-11-0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incisions in the absorbent structure and being capable of self-shaping in use
KR20000048805A (ko) * 1996-10-01 2000-07-25 데이비드 엠 모이어 횡방향 격벽을 갖는 기저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3628883B2 (ja) * 1997-11-26 2005-03-1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に使用する可撓性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67428B2 (ja) * 1999-06-03 2003-11-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体液吸収性物品の透液性表面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3357B (zh) * 2006-12-12 2013-03-1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片及利用复合片的吸收性物品
CN109310549A (zh) * 2016-05-02 2019-02-05 特里迪加胶片制品公司 成型膜和用于制造所述成型膜的设备
CN109310549B (zh) * 2016-05-02 2021-12-17 飞特适薄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成型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71856B1 (ko) 2007-01-22
AU3639000A (en) 2000-12-07
CA2309415C (en) 2005-01-18
SG80099A1 (en) 2001-04-17
BR0001969A (pt) 2001-01-02
MY126965A (en) 2006-11-30
CA2309415A1 (en) 2000-12-03
DE60021662D1 (de) 2005-09-08
EP1062927B1 (en) 2005-08-03
ID26193A (id) 2000-12-07
CN1137673C (zh) 2004-02-11
TW526054B (en) 2003-04-01
US6699564B2 (en) 2004-03-02
AU773942B2 (en) 2004-06-10
EP1062927A2 (en) 2000-12-27
DE60021662T2 (de) 2006-06-08
EP1062927A3 (en) 2001-04-04
US6517925B1 (en) 2003-02-11
JP2000342624A (ja) 2000-12-12
JP3467428B2 (ja) 2003-11-17
US20030068952A1 (en) 2003-04-10
KR20010007221A (ko) 200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673C (zh) 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及其制造方法
CN1181799C (zh) 塑料形成的复合片及其制造方法
TWI336739B (zh)
JP5123505B2 (ja) 不織布
CN1197538C (zh) 吸收性物品
TWI336359B (zh)
US7553535B2 (en) Nonwoven fabric
CN1180755C (zh) 吸收性物品
CN1129412C (zh) 具有透气性的一次性体液处理用制品
JP5074174B2 (ja) 立体賦形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KR20090023344A (ko) 부직포
TW200806838A (en) Nonwoven fabric
US6705189B2 (en) Flexible composite sheet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same
CN1164249C (zh) 弹性复合片
JP2010084284A (ja) 嵩高繊維構造体及びクッション材
JP2013014876A (ja) 立体賦形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CN1204866C (zh) 一次性的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复合薄片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211

Termination date: 201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