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0748A - 在无线调制解调器和通信设备之间自动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调制解调器和通信设备之间自动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0748A
CN1270748A CN98809285A CN98809285A CN1270748A CN 1270748 A CN1270748 A CN 1270748A CN 98809285 A CN98809285 A CN 98809285A CN 98809285 A CN98809285 A CN 98809285A CN 1270748 A CN1270748 A CN 1270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wireless link
message
data network
comp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809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415C (zh
Inventor
N·赖德贝克
T·M·克洛夫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icss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Ericss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sson Inc filed Critical Ericss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270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0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4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通信设备与无线调制解调器之间的第一无线链接被自动建立,从而使得电子消息可以通过第一无线链接和无线调制解调器与数据网之间的第二链接在通信设备和数据网之间被传送。每一个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可以自动确定是否有电子消息要被传送。当一个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确定到有电子消息要被传送时,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中确定的一方向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中的另一方发送寻呼信号。当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中的另一方接收到寻呼信号并且响应时,第一无线链接被建立。然后电子消息可以通过第一无线链接和第二链接在通信设备和数据网之间被传送。通信设备可以是例如膝上电脑的便携式计算机,无线调制解调器可以被安装在蜂窝或个人通信系统(PCS)电话或者类似的电话中。

Description

在无线调制解调器和通信设备之间 自动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
发明背景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通信系统领域,特别涉及在例如计算机之类的设备与链接到数据网上的无线调制解调器之间的通信链接。
电子邮件(e-mail)、语音邮件和传真(FAX)已经成为非常流行的通信业务。在提供这样的服务中希望能改善终端用户的移动性:即允许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不需要电线或电缆就可以连接到数据网上。同时还希望用户能够容易地收发电子邮件、语音邮件和视频邮件消息,以及可以接收“信息广播”。信息广播提供例如股票报价、天气预报、以及体育比赛比分等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例如Pointcast这样的公司在商业上是可以提供的。
在早期的用于解决改善用户移动性问题的方案中,包括在例如膝上电脑等便携式计算机上安装内置式或外置式调制解调器。这种解决方案要求用户要设置一个电话插座或其它的电缆连接方式,然后通过在调制解调器和电话插座之间安装电缆以便实际地把计算机连接到数据网上。然而,实际地把计算机连接到数据网上并不总是可能的或者像用户所希望的。
最近,通常以个人计算机存储器卡国际协会(PCMCIA)卡的形式出现的无线调制解调器已经被引入,以便允许用户通过蜂窝和个人通信系统(PCS)网络去访问互联网。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等技术已被使用。图1给出这种类型系统的典型配置。
在图1中,配有内置式PCMCIA卡(没有画出)的膝上电脑100连接到互联网业务提供商140上。PCMCIA卡通过无线链路105被链接到无线网络110上。网络110可以是例如蜂窝或PCS网络,通过链路120被链接到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130上,并且PSTN130与互联网业务提供商140相连接。这种方案允许用户在膝上电脑100和互联网业务提供商140之间传送电子消息。
对使用配有PCMCIA无线调制解调器的便携式计算机离线产生的(即计算机没有连接到数据网上)、排队的电子邮件或语音邮件消息的自动检索和批量传输都是商业上可以应用的。文本到语音(Text-to-speech)技术可以允许用户通过向便携式计算机中键入消息来生成语音邮件消息。
商业上可用的系统可以通过向膝上电脑100提供一个软件程序来自动地转发电子消息,如果建立起了到互联网业务提供商的连接,则在启动该软件程序时可以自动地检查新邮件。软件也可以根据预定的时间表被配置成自动地或定期地去检查新邮件。
电子消息可以被立即发送或者当用户终端正在与数据网相联系的时候先进行排队,等待随后发送。例如,任何未被发送的、但已排队的消息可以在下一次程序检查接收消息的时候被发送。该特点对于用户的好处在于减少了用户的烦琐事务并且为用户带来了方便。
PCMCIA无线调制解调器的主要缺点在于它们位于便携式计算机之内。因此,即使用户只想要发送或接收语音,也必须要随身携带便携式计算机。为了克服这一点,用户别无选择,只好去买一部单独的无线电话。
购买了单独的无线电话和想要把它连接到计算机上的用户还会碰到其它困难。最通常的方式是在计算机和电话之间的直接电缆连接,这要求用户每次去接入无线数据业务网时,都要人工地连接电缆。介于移动电话和例如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计算机之间的IR链接是可以在商业上提供的,并且部分克服了以上的困难。然而,这样的链接要求明显的直线视距,这并不总是可行的或方便的。
而且,当计算机和电话在超出链接范围之后又重新回到链接范围之内时,商业上可提供的解决方案并不提供自动重新同步和重新建立无线链接或者重新激活无线链接。因此,商业上可提供的方案在计算机和电话因相对移动而进入和超出无线链接范围的时候,就不能传送电子消息。
发明概要
通过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建立或激活通信设备与无线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无线链接的系统和方法,本发明解决前面所提到的问题,并且还带来了其它的好处,从而使得电子消息可以在通信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容易地、自动地被传送。
本发明当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在因相对移动而进入和超出无线链接范围的情况下特别有用。
当无线调制解调器和通信设备之间的无线链接被建立或被激活之后,电子消息可以自动在通信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被传递。通过无线链接来完成对该消息的传送,而且无线调制解调器与数据网之间的链接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特别的是,当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中的一方决定要进行电子消息通信的时候,该方就会向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中的另一方发送一个呼叫信号。当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中的另一方接收到呼叫信号并且响应时,会在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之间建立或激活第一无线链接。然后通过使用建立起来的无线链接和介于无线调制解调器与数据网络之间的第二链接,在通信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传送电子消息。无线调制解调器和数据网络之间的第二无线链接可以包含PSTN。
通信设备可以是例如膝上电脑的便携式计算机,并且无线调制解调器可以置于无线电话之内。因此,本发明允许借助一种方式通过无线电话在便携式计算机与数据网之间自动地传送电子信息,这种方式是方便的,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此外,计算机和无线电话是可以单独操作的。无线电话可以是蜂窝电话、PCS电话、卫星电话、或者其它合适的无线电话。
本发明其他的特性和优点可以参考附图、从优选实施例随后的描述中清楚地看到。附图以示例的方法给出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简述
图1是把个人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业务提供商的传统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将便携式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业务提供商的系统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便携式计算机与无线电话之间建立无线链接过程的第一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便携式计算机与无线电话之间建立无线链接过程的第二流程图。
优选实施例详述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框图,其中通信设备是膝上电脑100,无线调制解调器是无线电话300。正如图2所示,膝上电脑100通过无线链接305与无线电话300建立通信。无线电话300与基站310链接,并且基站310通过PSTN130与例如互联网业务提供商370的数据网相连接。无线链接305优选地使用2.4GHz频率范围内的无线信号来实现,但也可以使用更低一些的频率信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知道,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按规定、可用的通信协议去实施无线链接305,在本文中并不对此进行讨论。
下面的实用示例会给出本发明操作的几个方面。一位女士登记住进酒店,然后出去赴晚宴。她在酒店房间内留下一台膝上电脑,只随身携带蜂窝电话去饭店。随后,她带蜂窝电话返回酒店房间。当该女士返回酒店之后,根据该女士所做的选择,安装在计算机或蜂窝电话内的消息通知应用软件便会去触发查询新收到消息的请求。例如,该女士可以设置消息通知应用软件每15分钟查询一下新收到的消息。装有消息通知应用软件的设备向另外一个设备发送寻呼信号,并且在两个设备之间建立无线链接。然后蜂窝电话拨叫执行者的消息通知服务接入号码去查询新消息。任何新消息都通过蜂窝电话与无线链接被下载到膝上电脑中。此外,如果膝上电脑有排队的消息要被发送,则该消息通过无线链接和介于蜂窝电话与消息通知业务提供商之间的链接自动地从膝上电脑中被发送出去。该消息可以是e-mail消息、语音邮件消息、FAX消息等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设备之一对来自另外一个设备的寻呼信号做出响应的时候,介于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之间的链接被建立或被激活。此后,建立无线调制解调器和数据网之间的链接,并且用传统的方式去传送数字消息。当消息通知事务处理完成之后,链接被终止,并且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返回到默认的待机状态。
消息通知事务处理可以包括在通信设备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间传送消息。然而,消息通知事务处理也可以发生在没有消息被发送的时候。例如,可以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进行联系以便得知是否有消息要从互联网业务提供商向通信设备发送。如果没有这种消息,并且也没有消息从通信设备传向互联网业务提供商,则结束消息通知事务处理,而不必传送消息。
在建立无线链接之后的有关消息传递过程的确切细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本文中并不对此详细讨论。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有相同的默认待机状态。当通信设备处于默认的待机状态时,通信设备不向无线调制解调器发送任何信号。当通信设备确定要向无线调制解调器发送寻呼信号的时候,或者当通信设备接收到来自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寻呼信号的时候,默认的待机状态结束。当无线调制解调器处于默认的待机状态的时候,它与上述的通信设备一样以相同的方式执行操作。对于通信设备和调制解调器来说,默认的待机状态是对称的,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如上所述,消息通知应用软件可以安装在双方任何一方之内,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设备都可以以一种给定的消息传送或事务处理方式来寻呼对方,从而发起建立或激活无线链接。第二,当人工地发起消息事务处理的时候,用户并不总是想使用相同的设备。这就例如,当通信设备是膝上电脑,而无线调制解调器是移动电话的时候,在某些情况下用户可能想通过从膝上电脑中的程序中发出一个命令而去查询e-mail。而另外的情况下,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电话呼叫互联网业务提供商,以便使用电话键盘去查询e-mail。在后一种情况中,如果检索到消息,则电话向膝上电脑发送寻呼信号,以便建立或激活无线链接,从而使得消息可以被传送到膝上电脑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的默认待机状态是低功率待机状态,其中每一个设备周期性地或随机地并且暂时地使其链路收发信机加电,以便监听寻呼信号。寻呼信号例如可以是被寻呼设备的接入码。
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安装在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之一或两者中的消息通知应用软件去控制如何执行自动消息事务处理,即用户能够指定用于控制自动消息通知事务处理的性能的条件。用于自动消息检索的逻辑选择可以在通信设备的上电/启动时进行,或者以指定的间隔定期地进行,例如每隔10分钟。用户还可以如上述地设置消息通知应用软件,从而每当查询到有接收消息的时候便自动发送排队的消息。
另外,消息通知应用软件可以被设置成去定期查询发自通信设备的、排队的消息。如果查询结果所示,软件判断到有排队的消息存在并且应该被发送,则软件就去执行必要的步骤以便完成消息的传递。这些步骤包括:例如,寻呼附属设备以便建立链接。在另一个方案中,数据网去通知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之一:有新消息存在,并且被通知的设备可自动响应从而去寻呼另一个设备,以便建立无线链接,同时发起消息传递。例如,数据网呼叫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调制解调器则去寻呼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还可以被配置成使得甚至在没有施加任何消息通知事务处理请求的情况下,它们之间也能够自动同步。这可以通过使每一个设备在特定条件下自动试图去寻呼另一个设备来完成,例如在上电时或在特定时刻或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户可以指定条件。如果不需要消息通知事务处理,则两个设备都回到待机状态。这种方案可以生成这样一种系统:其中两个设备能够相互“识别”到对方的存在,即使此时没有消息通知事务处理的需要。这样的设置在总体来说,要比那种在需要消息通知事务处理的时候才去建立或激活通信设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之间的链接的设置节省功率。
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给出建立或激活膝上电脑100和无线电话300之间的无线链接410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地,图3给出的流程图可单独地或等同地应用于膝上电脑100或无线电话300。因此,流程图可以被解释为针对膝上电脑100的,可以理解该流程图也描述了无线电话300具有相同的功能。
在步骤500中,膝上电脑100处于待机模式。从步骤500出发,流程转移到步骤505,在此检测占用时间。如果占用时间大于一个预定的时间值T,则流程转移到步骤535,在此膝上电脑100去检测来自无线电话300的寻呼信号。从步骤535出发,流程转移到步骤540,在此计算机100判断无线电话300是否向膝上电脑100发送了寻呼信号。如果电话300正在向计算机发送寻呼信号,则该流程转移到步骤545,在此计算机100响应来自电话300的寻呼信号,这样在计算机100和电话300之间建立起来一个链接,开始电子消息的传送。从步骤545出发,流程转移到步骤550,在此计算机100判断在步骤545开始的传送是否完成。该流程一直在步骤550保持直到传递完成,然后返回步骤500,计算机100进入待机模式。
如果在步骤505中,预定的时间间隔还没有耗尽,流程转移到步骤510。在步骤510中,计算机100判断是否有电子消息应被传送。如果在步骤510中,计算机判断到不必发送电子消息,则返回到步骤500,计算机100进入待机模式。如果在步骤510中,计算机100判断到要发送电子消息了,则该流程转移到步骤515,在此计算机100向电话300发送寻呼信号。从步骤515出发,流程转移到步骤520,计算机100判断电话300是否已响应寻呼信号。
如果电话300没有响应呼叫信号,则该流程从步骤520转移到步骤500,计算机100返回待机状态。如果电话300响应了寻呼信号,则流程从步骤520转移到步骤525,在此建立起计算机100和电话300之间的链接,并且开始发送电子消息。从步骤525出发,流程转移到步骤530,在此计算机100判断步骤525开始的传送是否完成了。该流程停留在步骤530直到传递完成,然后流程返回步骤500,计算机100进入待机模式。
如果在步骤540中,计算机100判断到电话300并没有向计算机100发送寻呼信号,该流程转移到步骤510,按前面所描述的进行处理。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给出建立膝上电脑100和无线电话300之间链接410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一样,图4中给出的流程单独地或等同地应用于膝上电脑100或无线电话300。因此,图4中的流程图可以被解释为针对膝上电脑100的,可以理解该流程也描述了无线电话300具有相同的功能。
在步骤600中,膝上电脑100处于待机模式。从步骤600出发,流程转移到步骤605,在此查看占用时间。如果占用时间小于预定的时间值U,则该流程从步骤605返回到步骤600,计算机100返回待机状态。如果占用时间大于预定时间值U,则流程转移到步骤610,在此膝上电脑100查看来自无线电话300的寻呼信号。从步骤610出发,该流程转移到步骤615,在此计算机100判断无线电话300是否向膝上电脑100发送了寻呼信号。如果电话300没有向计算机100发送寻呼信号,则流程转移到步骤625,在此计算机100向电话300发送寻呼信号。从步骤625出发,流程转移到步骤630,在此计算机100判断电话300是否响应了寻呼信号。
如果电话300没有响应呼叫信号,则流程从步骤630转移到步骤600,计算机100返回到待机状态。如果电话300响应了呼叫信号,则该流程从步骤630转移到步骤635,在此计算机100和电话300之间的链接被激活。从步骤635出发,流程转移到步骤640,在此判断是否发送消息或查询新消息。
如果步骤640中判断到没有执行发送消息或查询新消息的操作,则该流程从步骤640转移到步骤600,计算机100返回到待机状态。如果判断到有消息要被发送或要查询,则流程转移到步骤645以执行消息通知事务处理,在其中进行对传递或查询消息所必需的或适当的操作。从步骤645,流程转移到步骤650。在步骤650中,计算机100和电话300之间的链接被终止,流程从步骤650转移到步骤600,计算机100返回待机状态。
如果在步骤615中计算机100判断到无线电话300正在向计算机100发送寻呼信号,则流程转移到步骤620,在此计算机100响应来自电话300的寻呼信号。然后流程从步骤620转移到步骤635,并按上面所述的继续下去。
图3或4的流程中没有包括一些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了解的例如出错消息、用户通知消息等细节问题,这些细节可以被包含在被呼叫设备响应失败的情况下,特别是当用户人工发起事务处理并在等待响应的时候。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道此处的无线链接可以是任何一种无线频率链接,可以是IR链接、磁链接、超声波链接或其它合适的无线链接。而且,通信设备也不必一定要是膝上电脑,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PSA),例如苹果计算机公司的Newton Message Pad或其它适合的专业化的通信设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无线调制解调器可以被置于任何一种无线电话中。无线调制解调器可以被置于例如蜂窝或PCS电话中,或者不同类型的、例如卫星电话的移动无线电话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知道调制解调器可以置于膝上电脑或无线电话中。例如,无线调制解调器可以置于膝上电脑中,并且电话仍然可以通过无线链接使用,以便执行例如智能拨号等的功能。
在不希望发送寻呼信号或发送被禁止的情况下(例如在飞机上)可以禁止两个通信设备(如膝上电脑和无线电话)之间发送寻呼信号。
尽管在此仅参考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同时做出各种修改。因此,只应该由随后给出的试图含盖其等价内容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本发明。

Claims (26)

1.传送电子消息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在每一个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中监视来自该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中的另一方的寻呼信号,该寻呼信号表示希望建立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链接;
接收到寻呼信号之后,激活第一无线链接;以及
执行消息通知事务处理。
2.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还包含在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中判断要进行消息通知事务处理的步骤;以及
从第一和第二设备中所确定的一向第二通信设备中的另一方发送寻呼信号。
3.权利要求2中的方法,还包含向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中的另一方重复发送寻呼信号直到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中的该另一方确认该寻呼信号的步骤。
4.权利要求2中的方法,其中该确定步骤是根据用户指定的条件来执行的。
5.权利要求2中的方法,其中该判断步骤定期地被执行。
6.权利要求2中的方法,根据第一和第二设备中的该另一方接收到来自第一和第二设备中的该所确定的一方的寻呼信号并发送一个响应,执行所述激活第一无线链接的步骤。
7.权利要求6中的方法,还包含在执行消息通知事务处理的步骤之后终止第一无线链接的步骤。
8.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执行消息通知事务处理的步骤包含:通过被激活的第一无线链接和第二通信设备和数据网之间的第二链接在第一通信设备和数据网之间进行至少一条电子消息的传送。
9.权利要求8中的方法,其中至少有一条电子消息被存储在第一通信设备中。
10.权利要求8中的方法,其中第二链接包含公用交换电话网。
11.权利要求8中的方法,其中第二链接包含第三无线链接。
12.权利要求8中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至少一条电子消息中至少包含如下消息之一:e-mail消息、语音邮件消息、视频邮件消息和传真消息。
13.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进行消息通知事务处理的步骤包含:判断是否至少有一条电子消息要通过激活的第一无线链接和第二通信设备与数据网之间的第二无线链接来从数据网传送到第一通信设备去。
14.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第二通信设备包含有无线调制解调器。
15.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第二通信设备包含有无线电话。
16.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包含有膝上电脑。
17.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监视步骤被周期地执行。
18.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监视步骤要根据用户指定的条件来执行。
19.用于传递消息的系统,包含:
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以及
位于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中的监视装置,用于判断寻呼信号是否存在,根据该寻呼消息的存在在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一无线链接,通过使用该第一无线链接和第二通信设备与数据网之间的链接可以执行消息通知事务处理。
20.权利要求19中的系统,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包含便携式计算机。
21.权利要求19中的系统,其中第二通信设备包含无线调制解调器。
22.权利要求19中的系统,其中第二通信设备包含无线电话。
23.权利要求19中的系统,其中监视模块根据用户指定的条件建立第一无线链接。
24.权利要求19中的系统,其中消息通知事务处理包含通过第一无线链接和第二通信设备与数据网之间的第二链接在第一通信设备和数据网之间传送消息。
25.权利要求19中的系统,其中当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要执行消息通知事务处理时,该监视装置建立第一无线链接。
26.权利要求19中的系统,其中当第二通信设备确定要执行消息通知事务处理时,监视装置建立第一无线链接。
CN98809285A 1997-09-19 1998-09-08 在无线调制解调器和通信设备之间自动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64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933,982 1997-09-19
US08/933,982 US6195564B1 (en) 1997-09-19 1997-09-19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link between a wireless modem and a communica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0748A true CN1270748A (zh) 2000-10-18
CN1126415C CN1126415C (zh) 2003-10-29

Family

ID=25464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8092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6415C (zh) 1997-09-19 1998-09-08 在无线调制解调器和通信设备之间自动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6195564B1 (zh)
EP (1) EP1016302B1 (zh)
JP (1) JP2001517914A (zh)
KR (1) KR100538198B1 (zh)
CN (1) CN1126415C (zh)
AU (1) AU748111B2 (zh)
BR (1) BR9812354A (zh)
DE (1) DE69838726T2 (zh)
EE (1) EE200000169A (zh)
ES (1) ES2296343T3 (zh)
HK (1) HK1032173A1 (zh)
IL (1) IL134821A (zh)
MY (1) MY119651A (zh)
WO (1) WO19990162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3014B1 (en) * 1997-06-03 2002-05-21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data communication with a mobile station
US6253061B1 (en) * 1997-09-19 2001-06-26 Richard J. Helferic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information to a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US6636733B1 (en) 1997-09-19 2003-10-21 Thompson Trust Wireless messaging method
US6826407B1 (en) * 1999-03-29 2004-11-30 Richard J. Helferich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audio and visual messaging
US7003304B1 (en) * 1997-09-19 2006-02-21 Thompson Investment Group, Llc Paging transceiver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retrieving messages
US6934551B1 (en) * 1997-10-09 2005-08-23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for adaptive multiple protocols
US6512754B2 (en) * 1997-10-14 2003-01-2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oint-to-point protocol encapsulation in ethernet frame
US20060193278A1 (en) * 1997-10-15 2006-08-31 Wolfgang Theimer Mobile telephone for Internet applications
US6983138B1 (en) 1997-12-12 2006-01-03 Richard J. Helferich User interface for message access
US7209457B1 (en) * 1997-12-19 2007-04-24 Cingular Wireless Ii,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the routing of packets over a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
GB2341753A (en) * 1998-09-17 2000-03-2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RF interface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6405278B1 (en) * 1999-05-20 2002-06-1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for enabling flash memory storage produc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7982725B2 (en) 1999-05-25 2011-07-19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Sensing device with inductive charging
US7062651B1 (en) 1999-05-25 2006-06-13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Network printer registration protocol
JP4172120B2 (ja) * 1999-06-29 2008-10-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通信端末装置
US6529724B1 (en) * 1999-10-26 2003-03-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ntact information based on use of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010034245A1 (en) * 2000-02-01 2001-10-25 Swartz Allen I. Portable telephone interface for a laptop computer
US6934532B2 (en) * 2000-02-09 2005-08-23 Apriva,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mponents, and methods operative with programmable wireless devices
WO2001079975A2 (en) 2000-04-19 2001-10-25 Enfora, Inc. Wireless portfolio system and device
GB0022366D0 (en) * 2000-09-13 2000-10-25 Pace Micro Tech Plc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data
AUPR104900A0 (en) * 2000-10-27 2000-11-23 Kazamias, Christian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device, applications and enhanced mobile productivity features
US10860290B2 (en) 2000-11-01 2020-12-08 Flexiworld Technologies, Inc. Mobile information apparatuses that include a digital camera, a touch sensitive screen interface, support for voice activated commands, and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ip or chipset supporting IEEE 802.11
US11204729B2 (en) 2000-11-01 2021-12-21 Flexiworld Technologies, Inc. Internet based digital content services for pervasively providing protected digital content to smart devices based on having subscribed to the digital content service
CN100334577C (zh) 2000-11-01 2007-08-29 福来西奥德技术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的普适数字输出的控制器及管理器
US10915296B2 (en) 2000-11-01 2021-02-09 Flexiworld Technologies, Inc. Information apparatus that includes a touch sensitive screen interface for managing or replying to e-mails
WO2002042896A1 (en) 2000-11-20 2002-05-30 Flexiworld Technologies, Inc. tOBILE AND PERVASIVE OUTPUT COMPONENTS
US20020097408A1 (en) * 2001-01-19 2002-07-25 Chang William Ho Output device for universal data output
WO2002062019A2 (en) * 2001-01-31 2002-08-08 Enfora, Inc. Wireless portfolio system and device
US7310734B2 (en) * 2001-02-01 2007-12-1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a computer network and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device used therein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network components
FR2822333B1 (fr) * 2001-03-15 2003-07-04 Cit Alcatel Procede de configuration de parametres pour une transmission par paquets de donnees
EP1393457A4 (en) * 2001-05-07 2005-01-05 John F King MODEM FUNCTION AND USE OF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IN WIRELESS MODE
US20020181442A1 (en) * 2001-05-29 2002-12-05 Purshotam Rajani Multimode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DE10131876B4 (de) * 2001-07-04 2006-11-23 T-Mobile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r teilnehmerindividuellen Informations- und Datenverwaltung in Telekommunikationsnetzen
WO2003015445A1 (fr) * 2001-08-07 2003-02-20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mobile, station de commande, procede et programme de communication et programme de commande
US7120429B2 (en) * 2001-08-13 2006-10-10 Qual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censing applications on wireless devices over a wireless network
US6475146B1 (en) * 2001-09-24 2002-11-05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with diagnostic medical ultrasound systems
GB2387087A (en) * 2002-03-25 2003-10-01 Sony Uk Ltd System
US20030200299A1 (en) * 2002-04-23 2003-10-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pervasive computing services through a middle tier service provider utilizing public wired and/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7325048B1 (en) * 2002-07-03 2008-01-29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reating a modem interface for use with a wireless device
KR20040017136A (ko) * 2002-08-20 2004-02-26 김옥채 이중모드 네트웍 모뎀
US7313597B2 (en) * 2002-10-08 2007-12-25 At&T Bl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Always active message retrieval
US20050037810A1 (en) * 2003-08-15 2005-02-1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csimile reception in mobile devices having simultaneous voice and data capabilities
US7990998B2 (en) * 2004-12-22 2011-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nection setup using flexible protocol configuration
US20060246882A1 (en) * 2005-04-29 2006-11-02 Siemens Communications, Inc. Intelligent call forwarding via RFID technology
US8099082B2 (en) * 2005-12-16 2012-01-1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wireless messag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66176B2 (en) * 2006-05-31 2012-04-24 Alcatel Lucent Context-aware migration of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20080102817A1 (en) * 2006-10-27 2008-05-0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cellular phones
US7813697B2 (en) * 2007-01-05 2010-10-12 Apple Inc. Power efficient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576664A (zh) * 2013-11-25 2014-02-12 广州视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中传送值变化信息的自动化组件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7097A (en) * 1990-02-02 1996-07-16 Televerket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messages in a one-wa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628379A (en) * 1990-11-28 1997-05-13 Watkins; Jonathan Single track vehicle
KR100227181B1 (ko) * 1992-07-20 1999-10-15 비센트 비.인그라시아 무선 데이타 인터페이스 장치
US5726893A (en) * 1992-12-17 1998-03-10 Stanford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ellular telephone with voice-in-data modem
US5533019A (en) 1994-01-31 1996-07-02 Motorola, Inc. Packet data in an analog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system
US5596318A (en) * 1995-01-12 1997-01-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wo-way messaging system to extend battery life
GB2301987B (en) 1995-06-05 2000-01-1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Radio telephone text transmission system
US5699367A (en) 1995-12-29 1997-1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oncatenated error detection coding and packet numbering for hierarchical ARQ schemes
DE19614925C2 (de) 1996-04-16 2001-10-25 Konrad Reuther Mobiles Telefon und Verfahren zum Übermitteln von elektrischen Signalen
US5862474A (en) * 1996-08-08 1999-0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grammable wireless modem
US5878038A (en) * 1997-02-28 1999-03-02 Motorola, Inc. Method in a wireles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elivering a message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 un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9297698A (en) 1999-04-12
BR9812354A (pt) 2000-09-12
MY119651A (en) 2005-06-30
IL134821A0 (en) 2001-05-20
DE69838726T2 (de) 2008-10-30
EP1016302B1 (en) 2007-11-14
AU748111B2 (en) 2002-05-30
KR20010024159A (ko) 2001-03-26
IL134821A (en) 2004-02-19
CN1126415C (zh) 2003-10-29
DE69838726D1 (de) 2007-12-27
US6195564B1 (en) 2001-02-27
ES2296343T3 (es) 2008-04-16
EE200000169A (et) 2001-04-16
KR100538198B1 (ko) 2005-12-22
EP1016302A1 (en) 2000-07-05
JP2001517914A (ja) 2001-10-09
WO1999016280A1 (en) 1999-04-01
HK1032173A1 (en) 200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415C (zh) 在无线调制解调器和通信设备之间自动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
CN1199507C (zh) 便携式通信终端及其自动应答方法
CN1090873C (zh) 具有消息存储功能的移动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148051C (zh) 移动电话系统及用于移动电话的通信控制方法
US20050089040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of multimedia mail box to support user mobility
US78698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ving power of multi standby mobile terminal
CN1736033A (zh) 具有呼叫管理能力的无线通信设备及其方法
JP2003110751A (ja) 携帯型情報機器及び回線切替え方法
CN1221305A (zh) 无绳电话系统及其独立的基站与移动站
JP3629107B2 (ja) 着信通知携帯端末使用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
CN1722642A (zh) 利用家庭网络的终端接收内容传送方法
JP3353293B2 (ja) 携帯電話の電源オフ通知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03199171A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広域無線通信基地局、無線通信端末
TWI442747B (zh) 無線通訊方法、通訊處理裝置與通訊系統
JP3157331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WO2007055990A2 (en) Real time caller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display in dispatch calls
JP3194181B2 (ja)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その管理システム
JPH10334003A (ja) 電子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と電子メー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3111989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3437431B2 (ja) 無線呼出装置と電子メール網との接続方式
MXPA00002350A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link between a wireless modem and a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00101506A (ja) 外部有線インタフェースおよび赤外線インタフェース付き移動通信端末
KR100563722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와 pc의 이메일 주소 공유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03324771A (ja) 携帯通信システム、網制御装置及び通信端末
JP2003309878A (ja) 着信通知システムおよび着信通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409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