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0217C - 用于电子照相过程的中间转印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照相过程的中间转印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0217C
CN1270217C CNB021542090A CN02154209A CN1270217C CN 1270217 C CN1270217 C CN 1270217C CN B021542090 A CNB021542090 A CN B021542090A CN 02154209 A CN02154209 A CN 02154209A CN 1270217 C CN1270217 C CN 127021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transfer
photoreceptor
transfer element
image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542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30104A (zh
Inventor
查尔斯·W·辛普森
伦纳德·J·斯图尔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0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0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021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021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details of the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6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1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single rotation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02Developer
    • G03G2215/0626Developer liquid type (at developing pos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54Of fluorinated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52Of asbestos
    • Y10T428/31663As siloxane, silicone or sila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照相的中间转印部件,它包括一基底;和位于所述基底上的一聚合物层,其中所述聚合物层包括一种有机钛酸盐和一种选自氟硅氧烷,硅氧烷,以及它们的组合物的一种聚合物。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照相过程的新的中间转印部件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子照相的新的中间转印部件,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中间转印部件,包括A)氟硅氧烷或硅氧烷和B)一种有机钛酸盐。
2.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过程中,以板,带,盘,薄片或鼓的形式存在的感光体具有位于导电基底上的电绝缘光电导元件,该感光体是通过首先使光电导元件的表面均匀地带上静电荷,然后用一种图案光对充电的表面进行曝光而进行成象。所述曝光有选择地使处于照明区域的电荷消散,从而形成具有带有电荷和不带有电荷区域的图案,即静电潜像。然后,使液体或固体油墨或者沉积在带有电荷的区域或者沉积在不带有电荷的区域,以在光电导元件的表面上产生一有色调的图像。
在某些电子照相系统中,形成潜像并在感光体的公共成像区域中的寄存器中彼此的顶部显影。可以形成所述潜像且在围绕一条连续输送路径(即,多程系统)的光电导体的多条通路中显影。或者,可以形成静电潜像并在围绕连续输送路径的光电导体的一条单独的通道中显影。单程系统能够使多种颜色的图像以比多程系统的非常高的速度组装。在每种颜色显影装置,通过例如电偏压旋转的显影辊,使液体彩色显影剂施加在光电导体上。着色液体显影剂(或油墨)是由较小的着色颜料颗粒分散在一种绝缘液体(即,载液)中而形成。所述成像过程可以在可重复使用的光电导元件上重复许多次。
显影在感光体上的可见油墨图象可以被定影在感光体表面上,或被转印到一种适当的接收媒介例如片状材料的表面上,所述片状材料包括例如,纸张,金属,涂有金属的基底,复合材料等等。在多种情况下,可见油墨图象在被转印到接收媒介上之前,首先被转印到一种中间转印部件例如中间转印带或中间转印鼓上。
所述中间转印部件应当具有高的载体的流体阻力,从而其将不会在载液中膨胀或溶解。此外,载体中间转印部件应当具有高的化学耐久性和适当的介电性能,以便有效地转印图象。
虽然在现有技术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中间转印部件,但是为了进行多种电子照相的应用,总是需要提供替代部件或提高中间转印部件的抗化学性和载液流体阻力和转印效率。
发明内容
具有本发明特征的中间转印部件具有高载液和化学耐久性。该中间转印部件包括由聚合物涂料组合物制备的聚合物层,所述聚合物涂料组合物具有较长的适用期,且在高潮湿环境下具有良好的固化程度,在薄层结构中具有良好的固化程度。
在第一方面,具有本发明特征的用于转印电子照相图象或中间图象(例如部分图象)的中间转印部件包括:
(a)一基底;和
(b)一在所述基底上的聚合物层,其中,所述聚合物层包含一种有机钛酸盐和一种选自氟硅氧烷树脂,硅氧烷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中的聚合物。在使用过程中,所述中间转印部件具有载带在聚合物表面上的部分图象(例如,少于形成最终图象的所有颜色,例如常规的形成四色图象中仅1,2或3种颜色)或全部图象(例如,基于待形成的总体图象的性质的所有的3色或所有的四色图象)。这种图象是被载带而非永久地附着在表面上,从而该图象可以被转印到另一表面上,例如永久图象受体(例如,纸张或特种受体)的表面。
在第二方面,具有本发明特性的制造用于电子照相的中间转印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基底;
(b)在该基底上涂布一种聚合物涂料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涂料组合物包含一种有机钛酸盐,一种溶剂,和一种选自氟硅氧烷树脂,硅氧烷树脂,或它们的组合物中的聚合物。
(c)从所述聚合物涂料组分中去除所述溶剂,从而在所述基底上形成一聚合物层。
一种使用中间电子照相成像部件的方法,包括:使电子照相图象与具有受体表面的临时表面接触,并将该电子照相图象转印到受体上。该方法可根据需要使用或不使用压力和热量。
根据下文的优选实施例和权利要求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很清楚。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应用本发明的基本液体电子照相过程和执行该过程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应用本发明的另一基本液体电子照相过程和执行该过程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用于制作根据本发明的多色图象的装置和方法的示意图。
发明的详细说明
液体电子照相是一种在纸张或其它所要求的接受材料上制作或复制图象的技术。液体电子照相使用液体油墨,这种油墨可以是黑色的或者可以是不同颜色的,以便将实地黑或有色材料以一种易于控制且图象式样(image-wise)的方式镀层在表面上,从而产生所需要的印刷品。在某些情况下,用于电子照相中的液体油墨基本上是透明的或是半透明的,以在潜像发生设备的波长进行发射射线,从而多个图象平面可以彼此层叠,以便产生一由多个图象平面构成的多色图象,且每个图象平面由一种特定颜色的液体油墨构成。透明是理想的,为了使波长的透射能够穿过较早沉积的图象以使随后的来自潜像发生设备的射线而进行的曝光能够产生电荷差。通常,彩色图象是由四个图象平面构成。首先的三个平面由以各印刷减色的三原色黄,青,品红的液体油墨构成。第四图象平面使用黑色油墨,该黑色油墨对于在潜像产生设备的波长发射的射线不需要透明的。
关于单色的液体电子照相中使用的典型过程由图1示出。对光敏感的感光体10被布置在机械载体例如鼓12的表面上或表面附近。感光体10可以是安装在鼓的外表面上的带或环路。当然,所示机械载体为带或其它可移动的支撑体。如图1所示,鼓12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移动感光体10的预定位置经过多个对感光体或形成在鼓12上的图象进行操作的各种固定部件。
当然,可以使用其它机械装置,以提供感光体10表面上的给定位置与在感光体10上进行操作的多个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例如,当多个部件移动经过感光体10时,感光体10可以是固定的,或者可以促进感光体10和多个部件之间的运动的结合。或者是,镜面反射光或聚焦准直光(例如激光)可用于扫描固定感光体表面。唯一重要的是,在感光体10或光发射源和其它部件之间需要进行相对运动。对于本说明书,是指感光体10处于一个特定位置或经过一特定位置,应当承认和理解的是,这是指具有一特定位置或经过对于在感光体10上进行操作的组件的特定位置的感光体10上的一特定点或位置。
在图1中,当鼓12旋转时,感光体10移动经过擦除灯14。当感光体10经过所述擦除灯14之下时,从擦除灯14发射的光线的照射在感光体10的表面上,使所有残留在感光体10表面上的剩余电荷都“释放”。这样,感光体10的表面上的表面电荷的分布在其脱离擦除灯14时,非常均匀,基本上不依赖于感光体。
当鼓12持续旋转时,感光体10经过充电装置18例如滚动电晕的下面,则均匀的正电荷或负电荷被施加于感光体10的表面上。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充电装置18为正直流电晕,并且感光体10的表面依赖于感光体的电容而被均匀带电约600-1000伏特,同时感光体的导电性基底被接地或被控制得带有较少正电甚至带负电。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充电装置18为负直流电晕,并且感光体10的表面依赖于感光体的电容而被均匀带电约600-1000伏特,而感光体的导电性基底被接地或被控制在带有较少负电甚至带正电。这就为感光体10的表面用于图像式样曝光做好准备,这种曝光是随着鼓12的持续旋转,利用激光扫描装置20的照射逆行的曝光。一旦从激光扫描装置20发射的光线照射到感光体10的表面上,感光体10的表面电荷显著减少,而感光体10的表面上不接收光线的区域不会明显放电。感光体10表面上接收一些光线的区域进行放电其达到的程度相应于其所接收到的光线的量。运就使当感光体10的表面在离开激光扫描装置20的下面时,感光体10的表面具有与由激光扫描装置20所产生的所需图象信息成比例的表面电荷分布。
随着鼓12的持续旋转,感光体10的表面经过液体油墨显影站22。参照附图2液体油墨显影装置22的操作更加容易理解。在有通过在感光体10的表面附近放置的显影辊26而建立的正电或负电电场时并在显影辊26上施加的偏压下,使液体油墨24施加在根据图象式样充电的感光体10的表面上。液体油墨24由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固体”所组成,但不需要不透明的,用于该部分图象所需颜色的油墨颗粒被印刷。油墨中的“固体”物质,在所建立的电场的力作用下偏移到并铺设在感光体10表面上的区域28上,该区域的表面电压小于显影辊26的偏压。在感光体10的表面电压大于显影辊26的偏压的区域30中,油墨中的“固体”物质将偏移到并铺在显影辊上。清除没有充分附着在感光体10的表面上或显影辊26的表面上的过量液体油墨。
所述油墨可以借助干燥机构32按需进行干燥,所述干燥机构可以包括以干燥辊,干燥带,真空箱,加热源例如加热辊,烤箱,和加热灯,或固化装置。干燥机构32将液体油墨24基本上转变为干燥的油墨膜。过量的液体油墨24回收到液体油墨显影剂装置22,以用于随后的工作。附着于感光体10的表面上的液体油墨24的“固体”部分28(油墨膜)与预先由激光扫描装置20施加在感光体10的表面上的图象式样电荷分布相配合,即形成呈现所需待印刷图象的图象式样。
参照附图1,由液体油墨24形成的油墨膜28被干燥机构34进一步干燥。干燥机构34可以是被动的,可以使用主动送风机,或可以包括其它主动装置,例如涂布有吸收材料的辊或带。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干燥机构34为一干燥部件,该部件包括一涂布有吸附剂层的基底,所述吸附剂层具有至少一种吸附剂材料。所述干燥部件可以是薄片,盘,鼓,有缝或无缝的带,辊或围绕鼓的薄片。
所述干燥部件的基底可以是不透明的或是基本透明的。所述基底可以包括任何具有所需特性的适合部分。用于所述基底的适合材料的非限定性示例为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亚乙酯和聚萘二甲酸亚乙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聚酰亚胺,聚砜,聚酰胺,聚碳酸酯,乙烯树脂例如聚氟乙烯和聚苯乙烯,以及类似物质。支撑基底的特定示例包括:聚醚砜(StabarS-100,由ICI出售),聚氟乙烯(Tedlar,由E.I.Dupont de Nemours&Company出售),聚双酚A聚碳酸酯(Makrofol,由Mobay Chemical Company出售)和非晶体聚对苯二甲酸亚乙酯(Melinar,由ICI Americas,Inc.出售和Dupont A和Dupont442,由E.I.Dupont de Nemous&Company出售)。
所述基底的所需厚度依赖于许多因素,包括经济上考虑。典型的是所述基底的厚度在10微米到1000微米之间,最好是在25微米到250微米之间。当所述干燥部件是用于液体电子照相成像部件中时,应当对基底的厚度进行选择,以避免在最终装置上造成任何不利影响。所述基底不应过薄,以致使其易于裂开和/或显示较差的牢固性。所述基底也不应过厚,如果过厚会引起在循环过程中较早损坏,较低的挠性和因不必要材料的较高成本。
所述吸附剂层中的吸附剂材料应当具有机械耐久性且对于液体油墨中的载液例如碳氢化合物应当具有较高亲和性。适合的吸附剂材料的非限定性示例有硅氧烷或聚硅氧烷,氟硅氧烷,聚乙烯,聚丙烯,或它们的混合物。优选的是,所述吸收性聚合材料是选自硅氧烷和氟硅氧烷择。硅氧烷是在化学领域中易于理解的术语,并且是指聚有机硅氧烷例如聚二烷基硅氧烷,聚二芳基硅氧烷(polydiarylsiloxane)和聚烷基芳基硅氧烷(polyalkylarylsiloxane)或它们的任何组合物。示例还包括具有其它二烷基的聚硅氧烷单位(例如,由六甲基二硅氧烷,四甲基二硅氧烷,八甲基三硅氧烷,六甲基三硅氧烷,七甲基三硅氧烷,十甲基四硅氧烷,三氟代丙基七甲基三硅氧烷或二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衍生物),线性或环状二烷基聚硅氧烷(例如,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环四硅氧烷或四(三氟代丙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等等)的聚合物。氟代硅氧烷是指通过用氟原子取代硅氧烷的烷基或芳基基团中的至少一个氢原子而获得的聚合物,优选的是提供至少烷基至少一个基中2/3的氢原子被氟基团取代的烷基或芳基,更好的是至少一个全氟烷基或全氟烷基部(例如,末端三氟代甲基基团或五氟代苯基基团)。有关聚硅氧烷和含氟聚合物的多篇背景文献为美国专利Nos.6,204,329;6,451,863;6,403,074;6,316,112;6,300,025;6,296,985;6,258,506;6,204,329;和6,193,961。
所述吸收剂层不应过薄而使吸收能力受到限制。同样,所述吸收剂层也不应过厚而导致其发生破裂和与无缝带基底脱层,且因不必要的材料而使成本提高。通常,所述吸收剂层的厚度大于25微米,优选25到1000微米的范围内,更理想的使在25到250微米的范围内。
可选择的传统添加剂,例如,附着力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填料,可膨胀颗粒,偶联剂,硅烷,光引发剂,纤维,润滑剂,润湿剂,颜料,染料,增塑剂,防粘剂,悬浮剂,交联剂,催化剂和固化剂可以包含在所述吸收剂层中。
优选的吸收剂材料为交联的硅氧烷和交联的氟硅氧烷。所述硅氧烷和氟硅氧烷的交联可采取多种方法获得,包括自由基反应,缩合反应,氢硅烷化加成反应,氢化硅烷/硅醇反应,依靠媒介物的激活引发的随后的交联反应的光引发反应,氟硅氧烷是本领域公知的,其代表是美国专利NO.5,576,818,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中间调色剂转印部件,该部件包括:(a)一导电性基底;(b)一种由第一聚合材料组成的合适的电阻层;以及(c)一种由第二聚合材料组成的调色剂防粘层,所述第二聚合材料可选自氟硅氧烷和一种基本上均匀整体相互渗透的氟弹性体和聚硅氧烷的混合组合物网络,其中所述电阻层被设置在所述基底和所述防粘层之间。美国专利NO.6,037,092公开了一种熔体部件,该部件包括一基底和覆盖于其上的至少一层,该层包括一种液体组合物的交联产物,该产物包括(a)氟硅氧烷,(b)交联剂和(c)热稳定剂,该热稳定剂包括(i)环状不饱和烷基-基团-取代的聚硅氧烷,(ii)线性不饱和烷基-基团-取代的聚硅氧烷和(iii)金属乙酰丙酮化物或金属草酸盐化合物的反应产物。这些专利中所公开的氟硅氧烷聚合物被作为本文的参考。其它公开的氟硅氧烷聚合物的专利作为本文的参考的有美国专利Nos.6,434,355。
优选的是,基于吸收剂层的总重量,交联剂的存在量大于约0%到约20wt%,约0.1%到约20wt%,优选的是约5%到约15%,更理想的是约8%到约12%。
市场上可买到的交联剂的实例包括商标名称为SYL-OFF7048和7678(由Dow Corning,Midland,MI生产),SYLGARD186(由Dow Corning,Midland,MI生产),NM203,PS122.5和PS123(由Huls America Inc.生产),DC7048(由Dow Corning Corp.生产),F-9W-9(Shin Etsu Chemical Co.Ltd.)和VXL(O Si Specialties)。
上述成分最好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反应,所述催化剂能够对上述成分进行催化以形成防粘涂料组分。适合的催化剂包括:在“The Chemistry ofOrganic Silicone Compounds,”Qjima,(S.Patai,J.Rappaport eds.John Wiley andSons,New York 1989)中所描述的用于氢化硅烷化的过渡金属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可以加热或者辐射而激活。实例包括但不限于:Pt(II)的烯烃络合物(complexes),Pt(I)和Pt(O)的膦络合物,和RH(I)的有机络合物。优选的催化剂为氯铂氢酸基的催化剂。抑制剂可以按照需要或要求加入,以延长有效时间和控制反应速度。市场上可买到的氯铂氢酸基的氢硅化作用催化剂包括:商标名称为PC 075,PC085(Huls America Inc.),Syl-Off7127,Syl-Off7057.Syl-Off4000(全部由Dow Corning Corp.生产),SL 6010-D1(General Electric),VCAT-RT,VCAT-ET(O SI Specialties),以及PL-4和PL-8(Shin Etsu Chemical Co.Ltd.)。
其它交联反应也可用于形成在交联键之间具有链长度的双峰式分布的交联硅氧烷聚合物。采用的交联反应包括自由基反应,缩合反应,氢化硅烷化加成反应,和氢化硅烷/硅醇反应。交联也可以由依靠媒介物活化而导致由光引发反应以引发以后的交联。
依靠存在于甲基侧基团中的C-H键的作用的过氧化物引发的自由基反应提供了一种非特定交联结构,这将不会产生所需的网状结构。然而,如果原材料选择适当,使用含带有乙烯基特有过氧化物的乙烯基基团的硅氧烷则能够提供一种理想的结构。自由基反应也可以通过紫外线或其它高能量辐射源例如电子束的照射而进行激活。
所述缩合反应可发生在连接硅氧烷主链的互补基团之间。与胺或羟基官能性缩合的异氰酸盐,环氧树脂,或羧酸已经用于交联硅氧烷。更加普遍的是,所述缩合反应依赖于某些连接硅的有机基团的性能以与水进行反应,这样就提供了硅醇基团,该基团或者与原材料进行进一步反应,或者与其它硅醇基团进一步反应以产生交联。已知,许多连接硅的基团易于水解以产生硅醇基团。特别的,烷氧基,酰氧基,和肟基团是已知的经历所述反应的基团。在非潮湿环境下,这些基团不反应,因此,对无保护的硅醇基团提供了足够的使用寿命。在暴露于潮湿的环境中时,这些基团自发地水解和缩合。这些系统可以按照需要进行催化。这些系统的子系统为含有三个或四个可水解基团的三-或四-官能性硅烷。
氢硅烷基团能够以与所述缩合反应类似的方式进行反应。它们可以直接与SiOH基团进行反应,或者可以在与第二SiOH部分缩合之前首先通过与水进行反应而被转化为OH基团。所述反应可以通过缩合催化剂或氢化硅烷化催化剂进行催化。
所述氢化硅烷化加成反应依靠氢硅烷键的能力在有稀有金属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在碳-碳双键上进行加成。这种反应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官能性硅氧烷的合成中,并为压敏粘合剂制备防粘衬垫。
公知的光引发反应能够适用于交联硅氧烷。有机官能基团例如肉桂酸盐,丙烯酸盐,环氧基等能够连接到硅氧烷主链。另外,光引发剂可以接枝在硅氧烷主链上以提高溶解度。这种化学反应的其它示例包括在碳-碳双键上加成硫醇(典型的是需要一种芳族酮引发剂),氢硅烷/烯加成(氢化硅烷化反应的自由基当量),丙烯酸酯聚合(也可以是电子束激活),辐射引发的环氧化物,乙烯醚,和其它官能性基团的阳离子催化聚合作用。
吸收剂层的其它有用添加剂是可膨胀颗粒,其可以是可发泡的也可以是不可发泡的。这种可膨胀颗粒的非限定性示例为ExpancelTM微球体(Expancel,Inc.,Duluth,GA出售),可膨胀聚苯乙烯珠(SryroChem International,FortWorth,TX出售),Matsumoto MicrosphereTMF系列(Matsumoto Yushi-SeiyakuCo.,Ltd.,Osaka,日本出售),DualiteTMM6050AE(Sovereign SpecialtyChemicals,Akron,Ohio出售)。优选的可膨胀颗粒为ExpancelTM微球体和Matsumoto MicrosphereTMF系列微球体。
ExpancelTM微球体是微小球形塑料颗粒。所述微球体由封入一种气体的聚合物外壳组成。当所述外壳内的气体加热时,其压力增大,且热塑性塑料外壳软化,导致微球体的体积急剧增大。当完全膨胀时,所述微球体的体积可以增大到大于原尺寸的40倍。产品范围包括未膨胀的微球体和膨胀的微球体。未膨胀的微球体在许多领域例如印刷油墨,纸张,织物,聚氨基甲酸酯,PVC-塑料等领域中被用作发泡剂。所述膨胀的微球体在各种应用中被用作轻量填充物。
Matsumoto MicrosphereTMF系列为可热膨胀微球体,其直径为10到30微米,通过将低沸点碳氢化合物以就地聚合封入偏二氯乙烯、丙烯腈及类似物质的共聚物的外壁中而制成。它们与多种树脂混合,在低温下经历较短时间,通过涂布,浸渍或捏和的步骤,形成了包含隔离孔的层。
所述可膨胀颗粒可以通过多种常规的混合技术与吸收剂材料混合,所述混合技术包括:人工搅拌,推进式混合,Cowles混合或高剪切力混合,滚筒混合,均化作用和微流化作用。可膨胀颗粒与吸收剂材料的重量比范围为从0.5%到25%。优选的是,重量比在4%到10%之间。
现有的吸收或“干燥”方法包括,在图象附着在感光体上后,且在图象被转印到接收媒介上之前,借助涂布在辊,带,盘或板上的吸收性聚合物层将剩余的载液从图象表面吸收。其它清除载液的方法包括:通过半渗透膜在抽真空的辅助条件下从图象的背侧对图象进行干燥;在图象已被转印之后加热干燥所述接收媒介,即在图象已被转印到接收媒介上之后借助干燥部件从非吸收中间转印带上吸收剩余载液;以及从吸收性转印带和/或图象上加热蒸发过量载液而进入到周围环境中。
干燥部件的再生或“复原”是理想的,这是因为,利用干燥部件对载液的吸收可以在载液已经被吸收之后且在成象周期结束之后重复进行。通常利用加热,加压,或抽真空或这些方法的结合而实现再生。在再生完成之后,所述干燥部件能够吸收更多载液,这是因为,干燥部件仍然对载液是不饱和的。现有方法包括加热再生,且在本发明中使用这种方法。在某些系统中,再生发生在许多周期之后,或者发生在部件中的载液溶剂达到特定浓度时。在其它系统中,再生发生在每个印刷周期之后。
然后要待印刷的所需图象的液体油墨24的油墨膜层28部分或者直接被转印到待印刷的接收媒介36上,或者理想的如图1所示,借助中间转印部件38和转印辊40间接转印。
所述中间转印部件包括一基底和至少一聚合物层。所述中间转印部件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尺寸和形状,例如薄膜,薄片,网,柱,鼓状物,环带,环状麦比乌斯带(mobius),圆盘,及类似形状。
中间转印部件的优选形状为环带,鼓状物,和柱。当中间转印部件为环带形状时,所述中间转印带通常的厚度为从约25到3175微米,优选的是75到750微米。
所述基底可以由许多物质形成。适用于这种基底的非限定性示例包括导电性金属例如铝,钢,黄铜,铜,镍,锌,铬,不锈钢,半透明铝,钢,镉,银,金,铟,锡,及类似物质;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锡,氧化铟锡,及其他物质;橡胶例如氯丁橡胶,氨基甲酸乙酯,导电性聚氨酯橡胶,丁基橡胶,和天然橡胶;Viton海绵材料;腈海绵材料(NBR);热塑性塑料例如聚酰亚胺,聚酯,和聚碳酸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经交联而不使它们易碎的聚合物也是可以接受的。可选择的是,所述基底包括导电性或介电性填充物,例如碳粒子,二氧化钛,钛酸钡及其它适合的填充物。
所述中间转印部件上的聚合物层包括至少一种聚合物。适合于聚合物层的聚合物的非限定性示例包括聚乙烯,聚酯,聚氨酯,硅氧烷,氟弹性体,和氟硅氧烷。所述聚合物层的优选的聚合物为氟硅氧烷,例如94-003(DowCorning,Midland,MI出售)和FRV 1106(GE Silicones,Waterford,NY出售)和硅氧烷例如SilasticTM732的粘性密封剂(Dow Corning,Midland,MI.出售)RTV106(GE Silicones,Waterford,NY出售)。所述聚合物层的一般厚度范围为5微米到50微米,优选的是在10到30微米之间,更理想的是在15到20微米之间。
可选择的是,所述聚合物层包括至少一种添加剂。适合的添加剂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偶联剂,固化剂,有机钛酸盐,着色剂,增强填充剂,交联剂,加工助剂,加速剂,表面活性剂,和聚合引发剂。
优选的添加剂为有机钛酸盐例如TyzorTM(烷氧基钛酸盐,DuPontChemicals,Wilmington,Delaware出售),Super TPTTM,Super ETTM,SuperTBTTM(原钛酸盐酯,Super Urecoat Industries,Ahmedabad,India出售),和VertecTM(Synetix,Bilingham,UK出售)。有机钛酸盐的占聚合物层重量的一般含量范围为0.5%到10%,优选的是1%到5%。
所述聚合物层可以通过以下非限定性示例的方法形成,例如通过在基底上涂布一层聚合的涂布组合物,它含有一种适合的聚合物,至少一种添加剂,例如有机钛酸盐,和一种适于聚合物和添加剂两者的溶剂。然后,所述溶剂从聚合涂布组合物中去除,以在基底上形成一聚合物层。所述涂布可以应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传统涂布方法。适合的涂布方法的非限定性示例包括:注射涂布,环形涂布,浸渍涂布,网状涂布,幕帘式淋涂,刮刀涂布,和喷雾。
当所述聚合涂布组合物含有具有羟基基团,乙酸基基团的氟硅氧烷或硅氧烷或它们的组合物时,所述聚合涂布组合物可以选择性地包括至少一种单羟基有机醇。所述单羟基有机醇被用于控制氟硅氧烷或硅氧烷的固化速度。所述固化速度既不应太快,如果太快就会使聚合涂布组合物的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时间变得过短,也不应太慢,如果太慢固化时间过长,难以完成。所述固化速度应当在10分钟到6小时之间,优选的是在30分钟到2小时之间。适合的单羟基有机醇的非限定性示例包括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叔-丁基醇,以及其它较高分子量的类似物质。优选的单羟基有机醇为甲醇,乙醇,丙醇,和异丙醇。所述单羟基有机醇的一般含量为聚合物层的0.5%到10%重量,优选的是1%到8%。
可选择的是,所述中间转印部件包括至少一种中间层,该中间层位于所述基底和所述聚合物层之间。适合的中间层的非限定性示例为导电层和粘合层。所述导电层是用于调整中间转印部件的电阻率。所述中间转印部件的电阻率通常是在1×105到1×1012ohms-cm之间。所述粘合层不应当太厚,太厚会干扰中间转印部件的电特性。粘合层的适合物质的非限定性示例包括SS4179(GE Silicones,Waterford,NY出售)和D.C.1200(Dow Corning,Midland,MI出售)。所述粘合层可以通过适当的涂布方法而施加,例如注射涂布,环状涂布,浸渍涂布,网状涂布,刮刀涂布,喷雾,和手工刷涂。
典型地,采用加热和加压将图象熔化在接收媒介36上。获得的“印刷品”为由激光扫描设备22书写的图象信息的硬拷贝表现形式,并且为单色,这种颜色由液体油墨24表现。
感光体10,鼓12,擦除灯14,充电装置18,激光扫描装置20,液体油墨显影剂装置22,液体油墨24,显影剂辊26,橡皮辊32,干燥机构34和中间转印部件38,转印辊40仅在图1和2中示意性示出,且通常按照它们的关系进行描述,可以确认和理解,这些部件通常是在电子照相领域中公知的,且这些部件的确切的材料和结构可根据设计进行选择,这也是本领域公知的。
当然,印刷品可以包含多种颜色,而不仅仅是单一颜色。图1和2描述的基本液体电子照相方法和装置通过重复上文对一种颜色的所述方法许多次,其中每次重复可以显示图象式样的一种单独的基色平面,例如,青色,品红,黄色或黑色,每种液体油墨24可以是一种相应于显示的图象式样颜色平面的单独印刷基色。四种颜色平面叠加可以在感光体10表面上得到良好的重合,而不转印任何颜色平面,直到所有的都形成为止。随后同时将所有的四色平面转印到适合的接收媒介36上,可以生产一种高质量的彩色印刷品。
而上述液体电子照相方法适用于形成多色图象,该方法有些慢,这是因为,感光体10应当对典型的四色彩色图象的每种颜色重复整个顺序。当上述方法用于特定颜色,例如青色时,激光扫描装置20使感光体10的区域28接收光线,以至少部分放电,以产生感光体10表面上的表面电荷分布图案,该图案表现将再现的特定颜色例如青色的部分图象。在液体显影站22显影之后,感光体10的表面电荷分布仍然是非常容易变化的(假定图象的至少一些图案将被再现),且过于低而不能进行随后的成像。然后所述感光体10应当被擦净,使得表面电荷分布均匀,且应当被再次充电,以提供足够的表面电荷,从而能够进行随后的显影步骤,使得液体油墨附着在感光体10的区域28上。
而不是本发明所有实施例都需要的,图3示意性示出了一种装置42,和一种用于产生彩色图象的方法。感光体10由带44机械支撑,所述带44以顺时针方向围绕辊46和48旋转。感光体10通常首先被擦除灯14擦净。在前周期后残留在感光体10上的剩余电荷最好被擦除灯14清除,然后通常使用充电装置18进行充电,这种程序在本领域是公知的。当这样被充电之后,感光体10的表面上均匀带电,当前的技术是正电(负电)600伏左右,激光扫描装置50,类似于如图1所示的激光扫描装置20,使感光体10的表面在相应于将再现的图象的第一颜色平面的图象式样图案光线下曝光。
在感光体表面以图象式样进行充电,相应于第一色平面的液体油墨52中的带电颜料颗粒将迁移到并附着在感光体10的表面的区域,该区域中感光体10的表面电压小于显影辊56的偏压,所述显影辊56的偏压与液体油墨显影站54相适应。液体油墨52的电荷中性是由负(正)的电荷的相反电荷的离子所保持,该带电的相反离子平衡了正(或负)带电的颜料颗粒。相反离子沉积在感光体10的表面的表面电压大于显影辊56的偏压的区域上,所述偏压与液体油墨显影站54相适应。
在这一阶段,感光体10在其表面上包含与第一颜色平面相适应的液体油墨52的附着“固体”的图象式样分布。感光体10的表面电荷分布也以附着油墨颗粒和与液体油墨52的透明相反离子再充电,这两者都由因激光扫描装置50的照射而导致的感光体10的图象式样放电而调节。在该阶段,感光体10的表面电荷也非常均匀。虽然并非所有感光体的初始表面电荷可以获得,感光体的预先表面电荷的实际部分已被再捕获。用这种溶液再充电的情况下,这时感光体10为将再现的图象的下一色平面的工作做好准备。
在带44持续旋转时,感光体10被激光扫描装置58发射的相应于第二色平面的图象式样光线曝光。注意的是该过程发生在感光体10借助带44旋转一圈期间,且感光体10不需要经历在激光扫描装置50的曝光之后的擦除步骤,且液体油墨显影站54相应于第一色平面。在感光体10的表面上剩余的电荷被相应于第二色平面的光线曝光。这就在感光体10上产生了相应于图象第二色平面的表面电荷的图象式样分布(第二潜像)。
然后,图象的第二色平面被容纳液体油墨60的显影站60显影。虽然液体油墨62含有与第二色平面一致的“固体”彩色颜料,液体油墨62也含有基本上是透明的相反离子,虽然它们可以具有与液体油墨52的基本上透明的相反离子不同的化学成分,但仍然是基本透明的并带有与所述“固体”彩色颜料相反的电荷。显影辊64提供一偏压,使液体油墨62的“固体”彩色颜料在感光体10的表面上形成相应于第二色平面的“固体”彩色颜料图案。所述透明相反离子也基本上对感光体10再充电,使得感光体10的表面电荷分布基本上均匀,从而另一色平面可以放在感光体10上,而不需要电擦除步骤或电晕充电(corona charging)。
待再现的图象的第三平面以一种类似方式被沉积在感光体10的表面上,使用激光扫描装置64和容纳液体油墨68的显影站70并应用显影辊72完成。在第三色平面显影之后存在于感光体10上的表面电荷稍微少于在激光扫描装置66曝光之前存在的电荷,但将基本上被“再充电”,且将非常均匀,可进行第四色平面的施加而不需要擦除步骤或电晕充电。
类似地,使用激光扫描装置74,和容纳液体油墨76的显影站78并使用显影辊80,使第四色平面沉积在感光体10上。
优选的是,液体油墨52,60,68或76的过量液体被类似于如图1所示的辊32的辊挤出。该辊可以与显影站54,62,70和78或上述所有显影站一起使用。
使用类似于如图1所示的干燥机构34来干燥来自液体油墨52,60,68和76中附着的固体。干燥机构34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利用主动鼓风机或其它装置,例如干燥辊,真空装置,电晕等。
然后,形成的四色图象或者直接被转印到待印刷的接收媒介36上,或者最好是如图3所示,利用中间转印部件38和转印辊40间接进行转印。通常,使用热量和/或压力将图象固定在接收媒介36上。所获得的“印刷品”为四色图象表现形式的硬拷贝。
在适当选择充电电压,感光体电容和液体油墨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被重复不确定多次,以形成具有不确定数量的色平面的多彩色图象。虽然上文所述该方法和装置被用于传统的四色图象,该方法和装置也适用于具有两个或多个色平面的彩色图象。
发现特别适用于作为液体油墨52,60,68和76的一种类型的油墨包含基本上是透明的且对于由激光扫描装置50,58,66和74的照射具有低吸收性的油墨材料。这就使从激光扫描装置50,58,66和74发射的光能够穿过预先沉积的一种油墨或多种油墨,并照射到感光体10的表面上,以减少沉积的电荷。在形成第二,第三,或第四色平面时,这种类型的油墨可以通过预先显影油墨图象实现随后的成像,而不考虑颜色沉积的顺序。优选的是多种油墨可以使从激光扫描装置50,58,66和74发射的光线透过至少80%,优选90%,且所述光线不会被液体油墨52,60,68和76的沉积油墨材料所分散。
已发现特别适于作为液体油墨52,60,68和76的一种类型的油墨为有机溶胶,其在液体浸入显影中具有非常好的成像特性。例如,所述有机溶胶液体油墨具有低的体积导电率,低的自由相电导率,低电荷/质量和适当的迁移率,所有的理想性质都是为了实现较高的分辨率,和具有较高光学密度的无本底图象。特别是,所述油墨的低的体积导电率,低的自由相电导率和低的电荷/质量,使油墨在一较宽的固体浓度范围内能够达到较高的显影光学密度,这样就相对于传统油墨提高了印刷性能。
在显影时,这些彩色液体油墨形成彩色膜,其可以透过入射光线,从而使光电导体层能够对从成象照射源的辐射进行图象式样曝光时进行放电,同时非结合颗粒将一部分入射光散射。从而使非结合油墨颗粒导致了光电导体对随后的曝光的敏感性降低,因而影响了叠印图象。
这些油墨可以具有低的Tg值,这就使油墨能在室温下形成薄膜。常规室温(19℃-20℃)足够使薄膜形成。在工作期间,即使没有特有的加热元件,装置的环境内部温度较高(例如25℃-40℃)。常规室温和环境内部温度都足以使油墨形成薄膜。
所述载液可以选自许多物质,运在本领域是公知的。所述载液典型的为亲油的,在多种条件下化学稳定的,和电绝缘的。“电绝缘”的意思是载液具有低的介电常数和高的电阻率。优选的是,所述载液的介电常数小于5,最好小于3。适合的载液的示例有:脂肪族烃(n-戊烷,己烷,庚烷及类似物质),环脂族烃(环戊烷,环已烷及类似物质),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及类似物质),卤化的烃溶剂(氯化烷烃,氟化烷烃,含氯氟烃及类似物质),硅油及这些溶剂的混合物。优选的载液包括石蜡族溶剂混合物由商品名为IsoparGliquid,IsoparH liquid,IsoparK liquid和IsoparL liquid(由ExxonChemical Corporation,Houston,Tex.生产)出售。优选的载液为Norpar12liquid,也由Exxon Corporation生产。
所述油墨颗粒由嵌入热塑性树脂中的着色剂组成。所述着色剂可以是一种染料,或者优选的是一种颜料。所述树脂可以由一种或多种聚合物或共聚物组成,其特征在于,通常是不溶解于载液中或微溶于载液中;这些聚合物或共聚物包括一树脂核心。另外,当至少一种聚合物或共聚物(以稳定剂表示)为含有分子量至少为500的至少一种链状成分并为载液溶剂化的两亲分子时,就聚集而言,获得了分散油墨颗粒的优良稳定性。在这种条件下,稳定剂从树脂核心扩张进入载液中,作为一种在分散聚合(ED.Barrett,Interscience.,p.9(1975))中论述的空间稳定剂。优选的是,所述稳定剂用化学方法混入树脂核心中,即,通过共价键的键合或接枝混入树脂核心中,或者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吸附到核心,这样可以保持树脂核心的整体部分。
所述树脂的组合物最好控制到使有机溶胶的有效玻璃转化温度(Tg)小于25℃(最好是小于6℃),这样,在高于核心Tg(最好是高于25℃)的温度下进行的印刷或成像过程中,就使含有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油墨52,60,68和76的油墨成分进行快速成膜(快速的自身定影)。使用较低Tg树脂来提高打印或调色图像的自定影速度是公知技术,例如“成膜(Film Formation)”(Z.W.Wicks,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Coatings Technologies,p.8(1986))。快速自定影被认为可避免印刷缺陷(例如沾污或后沿拖迹)并在高速印刷下的不完全转印。为了在普通纸上进行印刷,优选的是核心Tg高于零下10℃,更理想的是,处于-5℃到+5℃之间,从而最终的图象不会发粘,且具有良好的抗粘着性。
这种快速自定影对于液体油墨52,60和68来说是理想的,且使这种液体油墨52,60和68在形成随后的图象色彩平面中进行叠加随后的液体油墨60,68和76之前成膜。优选是,液体油墨52,60,68和76在0.5秒内自定影,以使装置能够以足够快的速度工作,并保证图象的质量。通常认为,这种快速自定影将发生在图象中固体体积率分数大于75%的液体油墨52,60,68和76中。
另外,优选的是,液体油墨52,60,68和76的玻璃态转化温度(Tg)大于-10℃且小于+25℃,从而最终获得的图象不会发粘,并且具有良好的抗粘着性。更加理想的是Tg在-5℃到+5℃之间。
另外,优选的是,液体油墨52,60,68和76具有低电荷对质量之比,这将使获得的图象具有高密度。优选的是,在最优选实施例中液体油墨52,60,68和76的电荷对质量之比为从10-1000微库仑/克。
另外,优选的是,液体油墨52,60,68和76具有低的自由相电导率,这有助于提供较高的分辨率,并提供良好的清晰度和低底色。优选的是,液体油墨52,60,68和76的自由相电导率在1%固体时小于30%。更优选的是,液体油墨52,60,68和76的自由相电导率在1%固体时小于20%。最理想的是液体油墨52,60,68和76的自由相电导率在1%固体时小于10%。
适用于液体油墨52,60,68和76的树脂材料的示例包括:(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和共聚物;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基已基酯,2-乙基已基甲基丙烯酸酯,十二烷基丙烯酸酯,十八烷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3,3,5-三甲基环已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氨乙基异丁烯酸酯,二乙基氨乙基异丁烯酸酯,异冰片基丙烯酸酯,及其它聚丙烯酸脂和聚甲基丙烯酸脂。其它可以与上述物质结合使用的聚合物包括,三聚氰胺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苯酚甲醛树脂,环氧树脂,聚脂树脂,苯乙烯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酯,醋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共聚物,和聚(乙烯基丁缩醛)共聚物。
可用于液体油墨52,60,68和76中的着色剂实际上包括任何染料,染色剂或颜料,所述着色剂可以掺入聚合树脂中,所述聚合树脂与载液是相容的,且在形成可视静电潜像中是有用且有效的。适合的着色剂的例子包括:酞青兰(C.I.颜料兰15和16),喹吖酮品红(C.I.颜料红122,192,202和206),若丹明YS(C.I.颜料红81),二芳基化合物(联苯胺)黄(C.I.颜料黄12,13,14,17,55,83合155)以及芳酰胺(Hansa)黄(C.I.颜料黄1,3,10,73,74,97,105和111);有机染料,和黑色材料例如细分散的碳及类似材料。
油墨颗粒中的树脂与着色剂的理想重量比为1/1到20/1,更优选的是10/1和3/1之间。载液中的总分散“固体”物质通常为液体显影剂成分总重量的0.5到20重量%,更理想的是0.5到3重量%之间。
液体油墨52,60,68和76包括一种可溶性电荷控制剂,有时称为电荷定向剂(charge director)从而为油墨颗粒提供均匀的电荷极性。所述电荷定向剂可以掺入油墨颗粒,通过化学反应进入油墨颗粒,或者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吸附于油墨颗粒(树脂或颜料)上,或者可螯合到掺入油墨颗粒的官能团上,最好是通过含有稳定剂的官能团。电荷定向剂用于使油墨颗粒带上选定极性(或者是正的或者是负的)的电荷。现有技术中任何数量的电荷定向剂都可以在此使用;优选的正电荷定向剂为金属皂。优选的电荷定向剂为锆和铝的多价金属皂,最好是锆的辛酸盐。
所述充电装置18优选是一种scorotron型电晕充电装置。充电装置18具有与适合的正4000到正8000的正电高压电源相匹配的高压线(未示出)。充电装置18的栅格线设置在与感光体10的表面相距1到3毫米处,并被连接到可调节的正电荷电源(未示出),以根据感光体的电容可获得感光体10上的表观表面电荷在正600伏到正1000伏或者更大。虽然上述是优选电压范围,但可以采用其它电压范围。例如,较厚感光体通常需要较高电压。所需电压主要依赖于感光体10的电容,和用于装置42的液体油墨的电荷与质量之比。当然,正电荷感光体10需连接正电压。或者,使用负电压的负电荷感光体也是可工作的。负电荷感光体10的原理也是相同的。
激光扫描装置50具有与图象的第一色平面相关的图象信息,激光扫描装置58具有与图象的第二色平面相关的图象信息,激光扫描装置66具有与图象的第三色平面相关的图象信息,激光扫描装置74具有与图象的第四色平面相关的图象信息。虽然每个激光扫描装置50,58,66和74均与图象的单色相关,并且参照图3按顺序工作,为了方便起见在下文内容一起说明。
激光扫描装置50,58,66和74包括一适宜的高强度电磁辐射源。该射线可以是单束或者是几束的集束。在这种集束中的单独的束可以被单独调制。例如,所述射线以通常垂直于感光体10移动的方向且相对于充电装置18固定定位的方式以线扫描方式照射在感光体10上。
射线扫描感光体10并使其曝光,优选的是与感光体10的运动保持精确的同步。图象式样的曝光在射线照射的地方导致感光体10的表面电荷显著减少。射线不照射的感光体10的表面区域不会显著放电。从而,当感光体10离开射线照射时,其表面电荷分布与所需图象信息相一致。
由激光扫描装置50,58和66发射的射线的波长要选择以使其对于图象的前三个色平面具有较低吸收率。第四色平面通常为黑色。黑色对于所有波长的射线具有较高的吸收率,其适用于感光体10的放电。另外,所选择的激光扫描装置50,58,66和74的射线的波长最好相应于感光体10的最大感光度波长。激光扫描装置50,58,66和74的理想光源为红外线二极管激光光源,且发光二极管的发射波长大于700毫微米。可见光中特别选定的波长也可以与着色剂的一些组合物一起使用。优选的波长在750到850毫微米之间,在760到820毫微米之间,在770到800毫微米之间,且近似780毫微米。
通常,激光扫描装置50,58,66和74的射线(在这种情况下是单束或多束的集束)相应于从一种适合的信号源例如计算机存储器,通信电路,或类似装置中发送的任一单色平面信息图象信号而被进行调制。操纵从激光扫描装置射线照射到感光体10上的机构也是通常采用的。
所述射线照射到一种适合的扫描元件例如旋转多边形棱镜(未示出)上,然后穿过一适合的扫描透镜(未示出),并将射线聚焦到一相对于感光体10的特定光栅线位置。当然,其它扫描装置例如振动镜,经调制的纤维光学集束件,波导集束件,或适当的图象输送系统也可以使用以代替多棱镜。对数字半色调成像,优选的是,假定分辨率为600点每英寸,在二分之一最大强度级下,射线能够聚焦到直径小于50微米,优选是小于42微米。在一些应用中,较低的分辨率也是可以接受的。优选的是,所述扫描镜应当能够在至少12英寸(30.5厘米)的宽度上保持该射束直径。
典型的是,借助控制电子设备,所述多棱镜通常以恒速旋转,所述控制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磁滞式电动机和一振荡器系统或一个用于检测和控制扫描速率的伺服反馈系统。借助电机,感光体10以恒定速度垂直于扫描方向运动,位置/速度传感装置经过一条光栅线,在此射线照射于感光体10上。由多棱镜产生的扫描速度和感光体10的运动速度之间的比率保持恒定,并选择以获得所需激光调制信息的寻址能力,并叠加用于校正最终图象纵横比的光栅线。为了在感光体10上形成高质量的图象,优选的是,多棱镜旋转和感光体10的速度要设定为至少600扫描线每英寸,更优选的是1200扫描线每英寸。
显影装置54对图象的第一色平面进行显影,显影装置62对图象的第二色平面进行显影,显影装置70对图象的第三色平面进行显影,显影装置78对图象的第四色平面进行显影。虽然每个显影装置54,62,70和78和图象的各色相关,并参照图3按照以上顺序进行工作,但为了方便起见,可与下文一起进行描述。
传统的液体油墨浸渍显影技术应用于显影装置54,62,70和78。两种常用的显影模式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即在感光体10的曝光区域沉积液体油墨52,60,68和76,或者是,在非曝光区域沉积液体油墨52,60,68和76。前者成像模式可以在保持均匀密度和较低本底密度的情况下改进网点的形成。虽然本发明已经描述了使用一种放电显影系统,从而带正电荷的液体油墨52,60,68和76沉积在感光体10的表面上的被射线放电的区域,应当了解并理解,本发明也考虑到了与之相反的成像系统。显影是通过使用由放置在感光体10的表面附近的显影辊56,64,72和80产生的均匀电场而完成的。
显影装置54,62,70和78由显影辊56,64,72和80,挤压辊82,84,86和88,液体输送系统和一液体返回系统构成。薄且均匀的液体油墨层52,60,68和76构成在旋转的柱状显影辊56,64,72和80上。偏压施加在处于感光体10的未曝光表面电势和感光体10的已曝光表面电势之间的显影辊上。调节电压以获得所需的最大密度级和网点的色调再现尺度,而不会沉淀任何底色。在潜像形成在经过显影辊56,64,72和80下面的感光体10的表面上之前,显影辊56,64,72和80与感光体10的表面接近。显影辊56,64,72和80上的偏压迫使可在电场中运动的带电颜料颗粒对潜像进行显影。液体油墨52,60,68和76中的带电“固体”颗粒将迁移到并铺在感光体10的表面上的感光体10表面的电荷小于显影辊56,64,72和80的偏压的区域上。液体油墨52,60,68和76的电荷平衡由相反充电的基本上透明的相反离子保持,以平衡带正电荷的油墨颗粒的电荷。相反离子沉积在感光体10的表面上的感光体10的表面电压大于显影辊偏压的区域中。
在由显影辊56,64,72和80完成涂层之后,挤压辊82,84,86和88滚过感光体10上的显影图象区,带走过量的液体油墨52,60,68和76,并依次离开图象的每个显色平面。一偏压可施加在挤压辊82,84,86和88上,以防止所述挤压辊上的涂层,特别是当挤压辊的电阻率小于1×1010欧姆/平方时,优选的是小于1×109欧姆/平方。或者,残留在感光体10的表面上的过分过量的液体油墨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真空技术去除,以便实施膜的形成。借助显影辊56,64,72和80,挤压辊82,84,86和88或一种可选择的干燥技术,使沉积在感光体10上的油墨较为牢固(成膜),以防止其被随后的显影装置62,70和78的显影步骤洗掉。
所述感光体包括一导电性基底和一以单层形式存在的光电导元件,该单层的光电导元件在聚合粘合剂中包括电荷输送化合物和电荷产生化合物。然而,优选的是感光体包括一导电性基底和一光电导元件,该光电导元件是电荷产生层和单独电荷输送层的双层结构。所述电荷产生层可以位于导电性基底和电荷输送层之间。或者是,光电导元件可以是一种相反的结构,其中电荷输送层位于导电性基底和电荷产生层之间。
所述导电性基底可以是柔性的,例如以柔性网或带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是非柔性的,如以鼓的形式存在。典型的是,柔性导电基底包括一绝缘基底和一薄层导电性材料。所述绝缘基底可以是纸张或成膜聚合物,所述成膜聚合物有例如,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亚乙酯和聚萘二甲酸亚乙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聚酰亚胺,聚砜,聚酰胺,聚碳酸酯,乙烯树脂例如聚氟乙烯和聚苯乙烯及类似物质。支撑基底的特殊示例包括聚醚砜(StabarS-100,ICI销售),聚氟乙烯(Tedlar,由E.I.Dupont de Nemours & Company销售),聚双酚-A聚碳酸酯(Makrofol,由Mobay Chemical Company销售)和无定形聚对苯二甲酸亚乙酯(Melinar,由ICI Americas Inc.销售,以及Dupont A和Dupont 442,由E.I.DuPont de Nemous & Company销售)。
所述导电性物质可以是石墨,炭黑,碘化物,导电性聚合物,例如polypyroles和Calgon导电性聚合物261(由Calgon Corporation,Inc.,Pittsburgh,Pa.销售),金属例如铝,钛,铬,黄铜,金,铜,钯,镍,或不锈钢,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锡或氧化铟。优选的是,导电性材料为铝或铟锡氧化物。典型的是,绝缘基底的厚度适合于提供所需机械稳定性。例如,厚度为约0.01到约1mm的柔性网基底,而鼓基底的厚度通常为约0.5mm到约2mm。
所述电荷产生化合物为一种能够吸收光以产生电荷载体的物质,例如一种染料或颜料。适合的电荷产生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不含金属的酞青染料,金属酞青染料例如钛酞青染料,铜酞青染料,氧钛基酞青染料(也称为钛氧基氧酞青染料),羟基镓(hydroxygallium)酞青染料,方形酸基鎓(squarylium)染料和颜料,羟基-取代的方形酸基鎓颜料,perylimides,多环醌,由AlliedChemical Corporation出售,商品名称为Indofast双大红,Indofast深紫红B,Indofast亮红和Indofast橙,由DuPont出售,商品名称为Monastral红的喹吖酮,Monastral紫和Monastral红Y,萘1,4,5,8-四羧酸衍生颜料,包括perinones,四苯并卟啉(tetrabenzoporphyrins)和四萘并卟啉(tetranaphthaloporphyrins),靛蓝-和硫靛蓝染料,苯并硫呫吨-衍生物,苝3,4,9,10-四羧酸衍生颜料,多偶氮-颜料包括双偶氮-,三偶氮和四偶氮颜料,聚甲川染料,包含喹唑啉基团的染料,叔胺,无定形硒,硒合金例如硒-碲,硒-碲-砷和硒-砷,镉硫代硒化物,镉硒化物,硫化镉,及其混合物。优选的是,电荷产生化合物为氧钛酞青染料,羟基镓酞青染料或它们的一种混合物。
优选的是,电荷产生层包括一种粘合剂,基于电荷产生层重量,其重量为10到90重量%,优选的是20到75重量%。
有许多种可用于电子照相术的电荷传输物质。适合用于电荷传输层中的电荷传输物质包括,并不限于,吡唑啉衍生物,氟衍生物,噁二唑衍生物,茋衍生物,腙衍生物,咔唑腙衍生物,三芳基胺,聚乙烯咔唑,聚乙烯芘,或聚苊。
所述电荷传输层通常包括一种电荷传输物质,其量为电荷传输层重量的约25%到约60%,优选的是约35%到约50%,所述电荷传输层所剩余的物质包括粘合剂,和可选择性的任何通常的添加料。所述电荷传输层的通常厚度为约10到约40微米,并可以通过本领域的传统技术而形成。
方便的是,所述电荷传输层可以通过将电荷传输物质和聚合物粘合剂分散或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而形成。将分散液和/或溶液分别涂布在各底层并使涂布物质硬化(例如,固化,聚合或干燥)。同样地,所述电荷产生层也可以通过将电荷产生化合物和聚合物粘合剂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将溶液或分散液分别涂布在各底层,并使涂布物质硬化(例如,固化,聚合或干燥)。
所述粘合剂能够分散或溶解所述电荷传输化合物(在电荷传输层的情况下)也能够分散和溶解电荷产生化合物(电荷产生层的情况下)。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适合的粘合剂的例子包括聚苯乙烯-共-丁二烯,改性丙烯酸系聚合物,聚乙酸乙烯酯,苯乙烯-醇酸树脂,大豆-烷基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聚碳酸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脂,聚甲基丙烯酸脂,苯乙烯聚合物,聚乙烯丁醛,醇酸树脂,聚酰胺,聚氨基甲酸乙酯,聚酯,聚砜,聚醚,聚酮,苯氧基树脂,环氧树脂,硅氧烷树脂,聚硅氧烷,聚(羟基醚)树脂,聚羟基苯乙烯树脂,酚醛清漆树脂、酚醛树脂,聚(苯基缩水甘油基醚)-共-二聚环戊二烯,用于上述聚合物的单体的共聚物,以及它们的组合物。聚碳酸酯粘合剂是用于电荷传输层特别优选的,而聚乙烯缩丁醛和聚酯粘合剂是用于电荷产生层特别优选的。用于电荷传输层的适合的聚碳酸酯粘合剂的例子包括:由双酚-A衍生的聚碳酸酯A,由亚环己基双酚衍生的聚碳酸酯Z,由甲基双酚A衍生的聚碳酸酯C和聚酯碳酸酯。
所述感光体还可以包括附加层。这种附加层已知也可包括例如阻挡层,防粘层,粘合剂层,底纹,和次层。所述防粘层形成光电导元件的最上层,且有阻挡层夹在防粘层和光电导元件之间。所述粘合剂层位于阻挡层和防粘层之间,并提高这两层之间的粘结性。所述次层为电荷阻挡层,并位于导电性基底和光电导元件之间。所述次层也可以提高导电性基底和光电导元件之间的粘附性。
适合的阻挡层包括涂层例如可交联的硅氧烷醇(siloxanol)-胶态二氧化硅涂料,羟基化硅倍半氧烷(silsesquioxane)-胶态二氧化硅涂料,和有机粘合剂例如聚乙烯醇,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酐共聚物,干酪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明胶,淀粉,聚氨酯,聚酰亚胺,聚酯,聚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丁醛,聚乙烯乙缩醛例如乙酰乙缩醛和聚乙烯醇甲醛和聚乙烯丁醛,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脂,聚乙烯咔唑,用于上述聚合物中的单体的共聚物,乙烯树脂例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醇三元共聚物,氯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三元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纤维素聚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上述有机粘合剂可任选地包含的小无机物颗粒,例如雾状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或它们的组合物。典型的颗粒大小在0.001到0.5微米的范围内,优选的是0.005微米。一种优选的阻挡层为甲基纤维素和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酐共聚物的1∶1混合物,使用乙二醛作为交联剂。
所述防粘层外涂层可以包括本领域公知的任何防粘层组合物。优选的是,所述防粘层为氟化聚合物,硅氧烷聚合物,氟硅氧烷聚合物,硅烷,聚乙烯,聚丙烯或它们的组合物。更理想的是,所述防粘层包括交联的硅氧烷聚合物。
典型的粘合剂层包括成膜聚合物,例如聚酯,聚乙烯醇丁醛,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氨基甲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羟基氨基醚)及类似物质。优选的是,所述粘合剂层包括聚(羟基氨基醚)。如果采用这种层,它们优选具有的干燥厚度在约0.01微米和约5微米之间。
典型的次层包括聚乙烯丁醛,有机硅烷,可水解硅烷,环氧树脂,聚酯,聚酰胺,聚氨基甲酸乙酯,硅氧烷及类似物质。优选的是,次层的干燥厚度在约20埃和约2000埃之间。
典型的导电性底纹包括导电性颗粒,无机物颗粒,粘合剂,和其它添加料。优选的是,所述底纹的表面电阻率小于约1×104欧姆/平米。
可选择的通常的添加料有例如,表面活性剂,填料,偶联剂,纤维,润滑剂,润湿剂,颜料,染料,增塑剂,防粘剂,悬浮剂,和固化剂。这些添加料可以包含在用于本发明的中间转印部件的聚合物层中。
借助以下实施例,将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比较例A
将10克FRV1106氟硅氧烷预聚物,其为100%固体且具有半固体的流动特征,(由GE Silicones,Waterford,NY出售),放置在一清洁、干燥的226ml大口瓶中。然后添加90克甲乙酮(由Aldrich Chemicals,Milwaukee,WI出售)。然后将所得的混合物放置在设定在“高”的实验室振动机(Catalog no.6010,由Eberbach Corp.,Ann Arbor,MI出售)上25分钟。从而获得一种FRV1106氟硅氧烷预聚物溶液。然后使用#16Meier棒,将该溶液涂布在30.48cm×60.96cm的厚0.254mm的黄铜板上,(catalog#8956K11,由McMaster-Carr,Chicago,IL出售)。所述涂层在空气中干燥2分钟,然后在一烘箱中在150℃下固化3分钟。然后用擦除器擦拭以检查涂层的固化程度,发现具有滑腻质地表示没有完全固化。干燥的涂层易于从基底上擦掉。
实施例1
4克FRV1106氟硅氧烷预聚物加入一清洁、干燥的113ml大口瓶中。16克甲乙酮倒入该大口瓶中。封闭该大口瓶,然后被放在一设定为“高”的实验室振动机上30分钟。从而获得一种FRV 1106氟硅氧烷预聚物溶液。然后0.07克TyzorTMTBT(三丁基钛酸盐,由DuPont Chemicals,Wilmington,DE出售)加入FRV1106溶液中。然后将所获得的混合物放置在设定为“高”的实验室振动机上25分钟。获得的涂层溶液放置15分钟,然后如比较例A所述涂布在一黄铜板上并固化,然后所获得的干燥涂层采用如比较例A所述方法以检查其固化程度,并发现已经形成一种弹性半刚性弹性体。当使用铅笔擦摩擦时,干燥的涂层不会从黄铜板上剥离,表示涂层具有良好的固化程度。
实施例2
10克FRV1106氟硅氧烷预聚物(由General Electrie,Waterford,NY出售)放置在一清洁、干燥的226ml大口瓶中。然后加入90充甲乙酮(由AldrichChemicals,Milwaukee,WI出售)。然后,将所得混合物放置在设定在“高”的实验室振动机(Catalog no.6010,由Eberbach Corp.,Ann Arbor,MI出售)上25分钟。从而获得一种FRV 1106氟硅氧烷预聚物溶液。
10克TyzorTMTBT加入另一清洁、干燥的226ml大口瓶中。90充2-丙醇(由Aldrich Chemicals,Ann Arbor,MI出售)加入该大口瓶中。该溶液被置于设定在“高”的实验室混合器上25分钟。
然后,将一克在2-丙醇中的TyzorTMTBT溶液加入FRV1106氟硅氧烷预聚物溶液中。然后将所得混合物置于设定在“高”的实验室振动机上25分钟。使所得的涂布溶液放置15分钟,然后涂布到一黄铜板上,并如比较例A中所述方法被固化。然后使用如比较例A中的方法对干燥的涂层的固化程度进行检测,发现已形成一种牢固的弹性体涂层。当使用铅笔擦进行擦拭时,被干燥的涂层不会从黄铜板上剥离,表示涂层具有良好的固化程度。
实施例3
实施例2中使用的涂布溶液通过刮涂在0.0762mm厚的聚酯(Melinex442,由ICI Films,Wilmington,DE销售)上产生51微米的干燥膜。当使用擦除器刮擦测量时,涂层的固化程度类似于实施例1,并发现已固化成一种牢固的弹性体。
实施例4
70克甲乙酮加入到30克实施例1和2中使用的涂层溶液中。所得混合物置于设定在“高”的实验室振动机上20分钟。使所得溶液放置15分钟。然后该溶液通过一小型自动喷涂机(PrevalTM,56ml,由Precision ValveCorporation,Yonker,NY销售)喷射在一旋转的转印辊上,该转印辊在一长度为~60mm外径为50mm厚度为1.5mm铝芯上,具有一导电性橡胶层,其体积电阻率为1×106欧姆-厘米。所述喷涂器保持与旋转转印辊相距大约15-24cm,并可来回运动,从而不产生任何液滴,下垂标记(sag marks)或不一致的重的或轻的点。所述辊在空气重干燥30分钟,然后在150℃下固化15分钟。外涂层的干燥厚度约为25微米。获得了一种良好固化的,牢固的,粘着涂层。发现涂布辊的体积电阻率为5×109欧姆-厘米。
实施例5
70克甲乙酮加入到30克实施例1和2中使用的涂层溶液中。所得混合物置于设定在“高”的实验室振动机上20分钟。使所获得的溶液放置15分钟。然后将该溶液通过一小型自动喷涂机(PrevalTM,56ml,由Precision ValveCorporation,Yonker,NY销售)喷射在一旋转转印辊上,该转印辊包括在长度为~60mm、外径为50mm、厚度为1.5mm的铝芯上的3.2mm厚的聚氨酯弹性体的柔性层。从而获得一种30微米厚的干燥弹性体氟硅氧烷涂层。在通过激光测量仅时发现未固化的氟硅氧烷层为30微米厚。使其在空气中干燥30分钟,然后在120℃的烘箱中固化30分钟。获得了一种良好固化的,牢固的粘着涂层。获得的牢固的弹性体涂层对辊具有非常好的粘合性。
测试
对实施例1中固化的外涂层的脂肪族烃的吸收性进行了测试。切下6.45mm2的材料样品,并在一分析天平上称重。记录重量。然后将该样品浸入一种碳氢化合物,NorparTM12(由Exxon,Fairfax,VA出售)中两个小时。取出该样品并用吸水纸巾拍干,再进行称重。获得的总重量小于干燥树脂重量的1%。比较例A不能进行测试,因为其对基底的附着性较差,当被拍打干燥时,会发生从基底上的剥离,不能获得精确的重量。
实施例1的固化外涂层在一Taber抗磨性测定装置(由Taber Industries,North Tonawonda,NY出售)上进行测试。采用250克负荷的单CS-10F磨轮。所述样品在破损之前经历75个周期。比较例A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在30个周期之后就破损。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转印电子照相调色剂图象的中间转印部件,包括:
(a)一基底;
(b)所述基底上的一聚合物层,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层包括一种有机钛酸酯和一种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氟硅氧烷聚合物,硅氧烷聚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其中,所述聚合物包含选自羟基、乙酸基、以及其组合的至少两个官能团,
其中,有机钛酸酯的量在聚合物层的0.5-10重量%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转印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印部件呈环带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转印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印部件呈鼓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转印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印部件呈圆柱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转印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钛酸酯选自:烷氧基钛酸酯,原钛酸酯,以及它们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部件,在所述聚合物层的表面上分布有电子照相图象。
7.一种制造用于转印电子照相调色剂图象的中间转印部件的方法,包括:
(a)提供一基底;
(b)将一种聚合物涂料组合物涂布在所述基底上,其中所述聚合涂料组合物包括一种有机钛酸酯,一种溶剂和一种选自氟硅氧烷,硅氧烷,以及它们的组合中一种聚合物;
c)从所述聚合物涂料组合物中去除所述溶剂,从而在所述基底上形成一聚合物层;
其中,所述聚合物包含选自羟基,乙酸基,以及其组合的至少两个官能团,
其中,有机钛酸酯的量在所述聚合物涂料组合物中聚合物的0.5-10重量%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中间转印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涂料组合物还包括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和丁醇的至少一种单羟基有机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中间转印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钛酸酯选自烷氧基钛酸酯,原钛酸酯,以及它们的组合。
10.一种成像的方法,其通过使电子照相图象与接受体表面接触并将所述电子照相图象转印到所述接受体表面上来使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间转移部件。
CNB021542090A 2001-11-02 2002-11-02 用于电子照相过程的中间转印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021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3999001P 2001-11-02 2001-11-02
US60/339,990 2001-11-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0104A CN1430104A (zh) 2003-07-16
CN1270217C true CN1270217C (zh) 2006-08-16

Family

ID=23331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5420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0217C (zh) 2001-11-02 2002-11-02 用于电子照相过程的中间转印部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887558B2 (zh)
EP (1) EP1308797B1 (zh)
JP (1) JP3646802B2 (zh)
KR (1) KR100477677B1 (zh)
CN (1) CN1270217C (zh)
DE (1) DE60211274T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1327A (zh) * 2019-08-15 2019-11-12 朱华军 高压线缆破损标记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4423B2 (en) * 2004-01-08 2007-05-08 Xerox Corporation Wear resistant fluoropolymer
KR100677594B1 (ko) * 2005-06-10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전성 벨트, 그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반도전성 벨트를포함하는 전자사진 화상형성장치
EP2047336B1 (en) * 2006-07-25 2011-09-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JP4774380B2 (ja) * 2007-03-12 2011-09-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保護剤塗布装置の評価方法
JP5649774B2 (ja) * 2008-06-10 2015-01-0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トナー搬送ローラ
US20110104467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Xerox Corporation Uv cured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US8541072B2 (en) * 2009-11-24 2013-09-24 Xerox Corporation UV cured heterogeneous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s (ITB)
US8470446B2 (en) * 2010-03-30 2013-06-25 Xerox Corporation Silane acrylate containing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CN101982310B (zh) * 2010-08-30 2014-05-21 昆山展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塑料载带快速成型工艺
EP2670597B1 (en) 2011-01-31 2021-04-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s,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orm an image on a print substrate
US8703292B2 (en) * 2011-07-07 2014-04-22 Xerox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containing thermoplastic mixtures
US9811020B2 (en) * 2013-03-04 2017-11-07 Xerox Corporation Stabilizing polymers to control passive leaking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from delivery members
US9409384B2 (en) 2013-07-24 2016-08-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s,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orm an image on a print substrate
US20150064399A1 (en) * 2013-08-27 2015-03-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astomeric Roll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Coating that includes Compressible Hollow Microparticles
US9513582B2 (en) * 2014-09-11 2016-12-06 Xerox Corporation Transfer assist members
US9869945B2 (en) * 2015-04-14 2018-01-16 Xerox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charging member
US10423096B2 (en) * 2015-07-24 2019-09-24 Hp Indigo B.V. Grounded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EP3429861A4 (en) 2016-07-26 2019-10-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RANSFER PRINTING
US20200393780A1 (en) * 2018-06-12 2020-12-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thereof
WO2023075748A1 (en) * 2021-10-25 2023-05-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hotoconductor drum having a lay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71339A (en) * 1981-04-16 1982-10-21 Ricoh Co Ltd Electrostatic recording material
JPS5950473A (ja) * 1982-09-17 1984-03-23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中間転写体
JPS59220349A (ja) * 1983-05-28 1984-12-11 Minolta Camera Co Ltd 付加型液状シリコ−ンゴム製定着ロ−ル
US5521037A (en) 1993-02-03 1996-05-28 Toray Industries, Inc. Intermediate transfer material, and an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it
JPH07225511A (ja) * 1994-02-15 1995-08-22 T & M Kk 画像記録装置
US5576818A (en) 1995-06-26 1996-11-19 Xerox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component having multiple coatings
JPH1020538A (ja) * 1996-07-05 1998-01-23 Fuji Xerox Co Ltd 中間転写媒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H1031371A (ja) * 1996-07-15 1998-02-03 Fuji Xerox Co Ltd 中間転写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66508A (ja) * 1996-12-16 1998-06-23 Bridgestone Corp Oa機器用部材
JP2001050247A (ja) 1999-08-05 2001-02-23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半導電性ロール、これを用いた現像装置
US6037092A (en) 1999-08-17 2000-03-14 Xerox Corporation Stabilized fluorosilicone fuser members
JP3910338B2 (ja) 2000-04-20 2007-04-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写真用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
US6599628B1 (en) * 2000-11-15 2003-07-29 Xerox Corporation Organic based titanate primers to bond fluoro-containing compound to silicone rubber
US6434355B1 (en) 2000-11-29 2002-08-13 Xerox Corporation Transfix component having fluorosilicone outer lay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1327A (zh) * 2019-08-15 2019-11-12 朱华军 高压线缆破损标记装置
CN110441327B (zh) * 2019-08-15 2021-12-14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池供电局 高压线缆破损标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646802B2 (ja) 2005-05-11
JP2003162155A (ja) 2003-06-06
EP1308797A3 (en) 2004-07-21
US20030087175A1 (en) 2003-05-08
EP1308797A2 (en) 2003-05-07
KR20030036112A (ko) 2003-05-09
KR100477677B1 (ko) 2005-03-21
CN1430104A (zh) 2003-07-16
US6887558B2 (en) 2005-05-03
EP1308797B1 (en) 2006-05-10
DE60211274D1 (de) 2006-06-14
DE60211274T2 (de) 200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0217C (zh) 用于电子照相过程的中间转印部件
US591671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multi-colored image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system
US565025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having improved imag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for producing an image on a receptor medium such as a plain paper
US4565760A (en) Protective overcoatings for photoresponsive imaging members
CN102163036B (zh) 成像设备
CN1335539A (zh) 电摄影光敏元件、处理卡盒和包括光敏元件的电摄影设备
CN1896878A (zh) 成像元件
CN1151038A (zh) 电照相光敏元件,一种包含它的工艺盒总成和一种电照相装置
KR100389886B1 (ko) 전자사진적인 화상 형성 공정용 건조 벨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716106A (zh) 具有填充罩涂层的成像元件
JP6123225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方法、電子写真装置及び電子写真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H06308756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KR20020019427A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에 사용되는 프로세스카트리지
CN105164587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H05173350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備えた電子写真装置並びにファクシミリ
CN1135439C (zh) 电摄影感光元件、处理盒和电摄影装置
CN1150263A (zh) 成像方法
JP3890305B2 (ja) 導電性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08107532A (ja) 液体現像システム用中間転写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165565B2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4093640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0131867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US6447966B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body and wet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2004045540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WO1997012287A1 (en) Single pass electrophotographic system which coordinates the driving of a photoreceptor with a plurality of exposure lo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16

Termination date: 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