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9498C - 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9498C
CN1269498C CN 200410000134 CN200410000134A CN1269498C CN 1269498 C CN1269498 C CN 1269498C CN 200410000134 CN200410000134 CN 200410000134 CN 200410000134 A CN200410000134 A CN 200410000134A CN 1269498 C CN1269498 C CN 126949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preparation
methanol
reference substance
need te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001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17124A (zh
Inventor
肖伟
杨寅
戴翔翎
凌娅
廖正根
刘涛
柳于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001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69498C/zh
Publication of CN1517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7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94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949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该组合物进行成分鉴别、含量测定、检查的质量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对青蒿、金银花、栀子三种成分的鉴别和桅子甙、绿原酸成分的含量测定。该组合物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组成,有很好的抗病毒、抗菌、解热药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同时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外感风热证,是在人体卫外功能减弱,不能调节应变之时,病邪从口鼻、皮毛入侵,邪犯肺卫,卫表不和而致病。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主要症状有高热不退、微恶风、鼻塞、流涕、头身痛、咳嗽、口渴、咽喉肿痛、舌边尖红、脉浮数等。据统计,由于发热引起死亡,全世界每年至少有200万以上,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和流感引起的高热,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每年用于治疗的费用高达几十亿元,;因此,有效地控制外感风热,是医药工作者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引起高热的原因有许多,如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支原体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其中常见的是病毒或细菌性感染引起的高热。发热本来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它可加快新陈代谢过程,抗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促使白细胞增多,加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吞噬细胞的活性、抗体生成及肝脏解毒能力等),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热型对疾病的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发热也会使体力消耗,引起头痛、失眠甚至惊厥。超高热(41℃以上)或持久发热还可导致永久性脑损伤及致死亡。因此,对中度以上发热适当应用退热药是必要的。
西医对发热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解热镇痛药(如卡巴匹林钙、阿斯匹林赖氨酸、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等非甾体类药物)和抗病毒抗菌药物(如有阿昔洛韦、金刚脘胺、病毒唑、青霉素等。)其退热虽快,但毒副作用大,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对血小板的影响,还偶见头晕、嗜唾、失眠、皮疹等症状。而中医在治疗该病上,有着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因此,开发新的高效抗病毒抗菌解热新中药有着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新的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制备一种新的具有解热作用中药组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目的还在于公开一种新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及配比如下(按重量份):
青蒿1000-1400重量份  金银花600-900重量份  栀子500-700重量份。
上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优选配比为:
青蒿1250重量份  金银花750重量份  栀子600重量份或
青蒿1100重量份  金银花800重量份  栀子700重量份。
该药物组合物还可加入赋型剂制成片剂、口服液体制剂、胶囊、颗粒剂、注射制剂。
本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上三味,金银花、青蒿加13-18倍量水浸泡2-4小时,加热煎煮蒸馏1-3次,每次1-3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8,高速离心取上清液,分级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40-60℃相对密度为1.08~1.15,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粉碎成粗粉,用5-7倍量60-85%乙醇加热回流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2∶1-2,用盐酸调pH4.0,100℃加热0.5-1.5小时,冷藏10-1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取青蒿、金银花挥发油经辅料经常规包裹后,与上述干膏粉混匀。最后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口服液体制剂、胶囊、颗粒剂、注射制剂。本发明药物可加入常规的药物赋形剂是如溶剂、崩解剂、矫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等。
本发明注射制剂的制备方法:取青蒿、金银花挥发油,加入5-7重量份波洛沙姆108研磨混匀后,加入900体积份(本文中重量份/体积份为g/ml)注射用水中,搅拌使澄明,再加入上述工艺中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干膏粉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5~8.0,加注射用水至1000体积份。用G4垂熔漏斗滤过,灌封,100℃流通蒸汽灭菌,即得注射液,每支10ml;还可以在灌封、灭菌后通过冷冻干燥法制成冻干粉针剂;或在注射用水中加入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干膏粉时,再加入总干膏粉的0.2~5倍的支架剂,如葡萄糖或甘露醇或氯化钠等,溶解,调PH值为7.5~8.0,过滤、灭菌,分装,冷冻干燥,制成粉针剂。或通过常规工艺,制成其他注射剂型如混悬液型注射剂、输液剂等。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青蒿1000-1400重量份  金银花600-900重量份  栀子500-700重量份
金银花、青蒿干膏粉的制备:金银花加水提取1-3次(80-100℃),每次1-2小时,加水量为9-16倍,提取液另置;青蒿加3-6倍量水润透后,水蒸气蒸馏5-8小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置,提取金银花与青蒿提取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80%,静置20-36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60℃),用盐酸调PH值为1.8-2.3左右,用等量乙酸乙酯萃取9-12次,取萃取液,减压浓缩至无乙酸乙酯味,倾出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
栀子干膏粉的制备:栀子粉碎成粗粉,用5-8倍量70-90%乙醇加热回流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用盐酸调Ph为2.5-3.5,100℃加热1-2小时,加入1%药材量的固体石蜡,搅匀,冷藏10-14小时,滤过,滤液用等量的正丁醇萃取5-7次,减压浓缩到无正丁醇味,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
上述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干膏粉两种中间体,可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或者增溶剂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胶囊、片剂、口服液体制剂、颗粒剂、注射剂等。
所述注射剂可进一步用下述方法制得:取注射用水800-1200体积份煮沸,投入上述制得两中间体,搅匀,沸腾3-7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冷藏20-36小时,滤过,滤液调PH为2-3,加入1%活性炭,煮沸8-14分钟,冷藏20-36小时后过滤,滤液,加热至沸腾,加热过程中调PH为5.05,沸腾9-13分钟冷却到室温,冷藏40-58小时,滤过,加入0.3-0.8重量份亚硫酸氢钠,定容1000体积份,搅拌取溶液50体积份,加热到65℃加入吐温-803-5体积份,搅匀,加入挥发油,搅匀,滤过超滤(分子量为3万、1万),过0.22μm的微孔滤膜,分装,流通蒸汽灭菌35-50min。
所述体积份/重量份与ml/g相对应。
本组合物制成药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鉴别和/或含量测定和/或检查。
鉴别方法包括下列方法中的一种和/或几种:
a.取本组合物注射制剂5ml,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1-3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银花对照药材0.5g,加水20ml回流0.5-1.5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板上,以8-9∶0.5-1.5∶0.5醋酸乙酯-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金银花对照药材和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本组合物注射制剂5ml,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驭1-3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加水15-25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1,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6-8∶2-4∶1-3∶0.1-0.3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在与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c.取本组合物注射制剂5ml,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蒿对照药材2g,加水20ml,超声提取1h,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7-9∶1-3∶1-3∶0.1-3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包括下列方法中的一种和/或几种:a.桅子甙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5mol/L磷酸氢二钠,用磷酸调pH6.0,80-90∶10-14磷酸氢二钠-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nm,理论塔;板数按栀子甙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甙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注射制剂1ml,置10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b.绿原酸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的75-85∶15-25醋酸水溶液一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蜂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1%0.5-1.5∶0.5-1.5醋酸水溶液一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注射制剂1mL,置100ml量瓶中,加l%0.5-1.5∶0.5-1.5醋酸水溶液一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检查包括以下方法:
正丁醇残留量测定: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气相色谱法和乙醇测定法测定;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试验,色谱柱:SUPELCO公司:SLMPLICLTY-WAX毛细石英柱(30m×530μm×1.0μm)色谱条件:载气:N2,不分流模式进样,进样口温度:200℃,恒压模式:压力10Kpa平均线速为14cm/sec;柱温:80℃保持1.5分钟,再以5℃/min升至120℃,再以20℃/min升至200℃,保持10分钟;理论板数按乙醇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量取正丁醇0.1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0.1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正丁醇对照液;
标准曲线绘制,精密吸取正丁醇对照液1μl、2μl、3μl、4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峰吸收度积分值,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以吸收度记分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正丁醇标准曲线;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组合注射液1瓶,倾出注射液,置一锥形瓶中,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供试品色谱峰吸收度积分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含量;本组合注射液含正丁醇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本发明组合物在治抗病毒、抗菌、解热上有很好的作用,该组合物毒性甚小,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本发明组合物制剂(热毒宁注射液)具较强的解热作用,且可通过抑制发热动物脑脊液、血中cAMP的升高和抑制内生致热原IL-1的生;对多种呼吸道病毒株致培养细胞病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多种细菌菌株的生长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具较好的抗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高、中剂量还可具止痛作用。
本发明组合物制剂生产工艺先进,质量控制方法可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而稳定的控制。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验例1  热毒宁注射液的解热作用
实验材料:1、安乃近注射液,2ml/支,0.25g/ml,江西制药厂,批号980503 2、2,4-f二硝基苯酚,北京化工厂,批号980726 3、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疫苗,兰州生物制品厂,990327
实验方法:对三联疫苗引起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采用体重约2kg健康雄性家兔,于实验前2天每天测正常肛温3次,选取体温在38.5-39.3℃且每天波动不超过0.2℃的动物50只供实验用,随机分成5组,室温20℃环境下进行实验。耳缘静脉注射三联疫苗0.8ml/kg体重,造成高热病理模型,1h后测体温,以升高0.5℃以上者作为实验动物。3个试验组分别用热毒宁注射液5.08g/kg、2.4g/kg和1.27g/kg,阳性对照组给安乃近注射液0.20g/kS,空白组给生理盐水,均静脉注射给药,注射速度为<0.2ml/min,注射后1-5h测肛温。另取合格家兔40只,实验方法及动物分组同上,3个试验组分别用热毒宁注射液干粉分别以5.08g/kg、2.54g/kg和1.27g/kg的剂量灌胃,阳性对照组给安乃近片0.20g/kg灌胃,空白组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实验结果:L对三联疫苗引起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
热毒宁注射液三个剂量在iv给药后1h开始对三联疫苗所致家兔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动物体温下降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比灌胃给药起效快,作用效果明显。安乃近注射液0.20g/kg亦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表1、2所示。
表1  热毒宁注射液iV对三联疫苗引起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n=10, x±s)
  组别   剂量g/kg   给药前体温/℃   注射疫苗后体温℃                                         给药后不同时间体温℃
  1h   2h   3h   4h   5h
  NS热毒宁注射液安乃近注射液   1.0ml/kg1.272.545.080.20   39.2±0.338.9±0.438.8±0.338.9±0.239.1±0.2   40.3±0.440.2±0.340.1±0.440.2±0.340.3±0.2   40.5±0.339.2±0.4*38.4±0.3*38.3±0.3*38.8±0.2*   40.7±0.439.4±0.439.4±0.2*39.4±0.2*39.0±0.3*   40.8±0.439.4±0.4*39.4±0.2*39.0±0.3*38.9±0.3*   40.4±0.339.6±0.539.2±0.3*39.4±0.4*39.2±0.2*   40.8±0.339.7±0.439.4±0.3*39.3±0.2*39.6±0.4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
表2  热毒宁注射液ig对三联疫苗引起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n=10, x±s)
组别 剂量g/kg 给药前体温/℃ 注射疫苗后体温℃                                 给药后不同时间体温℃
  1h 2h 3h   4h   5h
对照组热毒宁注射液安乃近片 等量1.272.545.080.20 39.2±0.339.2±0.439.3±0.339.2±0.339.2±0.1 40.1±0.840.2±0.840.8±0.440.7±0.140.1±0.8   40.4±0.540.2±0.540.2±0.639.8±0.840.1±0.7 41.7±0.840.1±0.839.8±0.5*39.4±0.7*39.7±0.6 40.9±0.540.1±0.4*39.7±0.739.5±0.6*39.4±0.4*   40.5±0.539.8±0.5*39.6±0.6*39.8±0.539.6±0.2*   40.9±0.839.8±0.439.5±0.6*39.8±0.4*39.5±0.2*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
结论:静脉注热毒宁大、中、小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比热毒宁口服起效快,作用强。清开灵组也有较好的解热作用。静脉注射热毒宁大、中剂量组与清开灵组无显著性差异。热毒宁的解热制可能与降低脑ji脊液中吸血中cAMP含量及血中IL-1的含量有关。
实验例2  热毒宁注射液抗呼吸道病毒作用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鼠流感毒性肺炎的作用,将NIH小鼠60只,体重14-16克,随机分6组:病毒对照,正常对照,阳性对照,按热毒宁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于感染前二天开始静脉注射给药,第三天动物在乙醚轻度麻醉下,每只小鼠鼻腔内接种FM115×LD50病毒液,每日静脉注射不同浓度的热毒宁注射液,每日一次,连续五日;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病毒唑每日给药一次,每次0.07g/kg。第6日杀剖小鼠,称体重后取肺称重,逐个算出肺指数值(每100g体重中的肺重量)和肺指数抑制率([病毒对照组平均肺指数-实验组平均肺指数]÷病毒对照组平均肺指数×100%),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组间t检验。见表3
表3  热毒宁注射液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n=10)
  组别   剂量(g/kg)   肺指数(x±SD)   抑制率(%)   P值
  病毒对照正常对照病毒唑热毒宁注射液   --0.0220.3010.155.08   1.74±0.461.07±0.291.13±0.231.06±0.341.19±0.501.62±0.56   --35.0639.0831.616.90   --<0.05<0.01<0.01>0.05
注:P值系与病毒对照组比较
实验例3  热毒宁注射液的抗菌作用
牛肉膏汤液体培养基的制备:称取牛肉膏0.3g、蛋白胨1.0g、氯化钠0.5g。放入烧杯内,加少量蒸馏水加热熔化后,再加蒸馏水至100ml,然后20g/dl氢氯化钠溶液调节其pH值至7.2-7.6,用滤纸过滤。用三角烧瓶包装好,103.4kPa(15磅)灭菌20分钟。药物液体培养基的制备:由于实验菌株较多,为简化操作手续,先用大试管稀释药液后再分装于小试管进行试验。取10支大试管依次编号,按无菌操作用移液管吸取牛肉膏汤液体培养基放入试管内,每管10ml。再用移液管吸取热毒宁注射液(2.6g/ml)10ml放入第1管,反复摇匀:接着从第1管吸取10ml放入第2管,反复摇匀,同样吸取10mi放入第3管……药液依次被稀释为1∶2、1∶4、1∶8……1∶1024,药物浓度依次为1.3000、0.6500、0.3250……0.0010g/ml。再取无菌小试管编号,每种菌株用11支试管,1~10号管依次放入已被顺序稀释药液1ml,11号试管放入不含药物的牛肉膏汤液体培养基1ml作为对照管。
菌株的接种与培养:将各实验菌种接种于牛肉膏汤液体培养基中在37℃孵箱内培养16~18小时,用牛肉膏汤液体培养基或生理盐水稀释至10-3浓度。每种菌株悬液再接种11支试管(含有不同浓度药物管10支和对照管1支),每管0.1ml。于37℃孵箱内培养24小时,取出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如药液管澄清,表示无细菌生长,则该管药物有抗菌作用;如为浑浊,表示细菌已生长,该管中药物无抗菌作用。以完全无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作为药物对该菌株的MIC。实验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对多种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不同细菌其最小抑菌浓度不同,见表4
表4  热毒宁注射液的抗菌作用(试管法)
  菌株   最低抑菌浓度(MIC,g/ml)   药物稀释度
  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086B7)绿脓杆菌嗜血流感菌   0.08130.00510.01060.08130.16250.0813   1∶321∶10241∶2561∶321∶161∶32
实验例4  热毒宁注射液对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的影响
采用鸡红细胞免疫法,选取健康NIH小鼠50只,雌雄各半,均分为5组。分组及给药方式同上。从鸡翼下静脉取血,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制成5%鸡红细胞悬液,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2ml进行免疫,免疫2天后给药,连续给药5d,第7d摘眼球取血。取20111免疫血清于干净试管中,加入2ml生理盐水,并加入5%的鸡红细胞0.5ml,放入冰箱中备用。另取豚鼠2只,取血清制成10%的NS补体溶液,取其0.5ml加入冷冻的鸡红细胞一免疫血清试管中,在37℃水浴中反应30min,取出放入冰水中终止反应,离心,取上清液于540nm处测OD值。实验结果证明,热毒宁注射液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均可明显提高小鼠的溶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受试品对机体体液免疫系统有增强作用。结果见表5。
表5  热毒宁注射液对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n=10, x±s)
  组别   剂量(g/kg)   OD值
  生理盐水热毒宁注射液阿斯匹林   0.1ml g/10g20.3010.155.080.5   0.0816±0.00350.1209±0.0056**0.0982±0.0053**0.0947±0.0037**0.1791±0.0027**
*p<0.05,**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实验例5  热毒宁注射液的镇痛作用
取小白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阿斯匹林组,热毒宁注射液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各组按相应剂量静脉给药,阳性药ig阿斯匹林0.2g/kg,给药后30分钟腹腔注射0.3%醋酸,0.2ml/只,观察30分钟内各组动物由醋酸诱发的扭体数。实验表明,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后引起较持久的疼痛刺激。给药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小鼠的疼痛反应,热毒宁注射液高剂量10.15g/kg和阿斯匹林组的镇痛作用显著,动物扭体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表6  热毒宁注射液的镇痛作用(n=10, x±s)
  组别   剂量(g/kg)   扭体次数
  生理盐水热毒宁注射液阿斯匹林 20.3010.155.080.5   24.3±11.112.5±6.7*16.2±7.3*20.7±8.99.5±7.2**
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p<0.01
下列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
实施例1:
青蒿1250g    金银花750g    栀子600g
以上三味,金银花、青蒿加13-18倍量水浸泡3小时,加热煎煮蒸馏2次,每次2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8,高速离心(20000转/min)取上清液,分级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粉碎成粗粉,用6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1-3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用盐酸调pH4.0,100℃加热1小时,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取青蒿是、金银花挥发油,加入6g波洛沙姆108研磨混匀后,加入900ml注射用水中,搅拌使澄明,再加入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5~8.0,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用G4垂熔漏斗滤过,灌封于10ml安瓿中,100℃流通蒸汽灭菌。每支10ml,相当生药26克,静脉滴注,本品10~20ml注射液,加入5%葡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静滴,每日1次或遵医嘱。
实施例2:
青蒿1100g     金银花800g     栀子700g
以上三味,金银花、青蒿加13-18倍量水浸泡3小时,加热煎煮蒸馏2次,每次2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8,高速离心(20000转/min)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粉碎成粗粉,用6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1-3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用盐酸调pH4.0,100℃加热1小时,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取挥发油与干膏粉,加入0.5~1.5倍量的食用植物油,研磨,经常规工艺压制成软胶囊1000粒,即得组合物的软胶囊,每粒装0.55g,相当于原药材2.6g。每次1-2粒,2-3次/日。
实施例3  本组合物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
鉴别:a.取本组合物注射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银花对照药材0.5g,加水20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板上,以8.5∶1∶0.5醋酸乙酯-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金银花对照药材和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取本组合物注射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驭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加水20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7∶3∶2∶0.2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在与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c.取本组合物注射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蒿对照药材2g,加水20ml,超声提取1h,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8∶2∶2∶0.2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a.桅子甙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5mol/L磷酸氢二钠,用磷酸调pH6.0,88∶12磷酸氢二钠-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nm,理论塔;板数按栀子甙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甙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1ml,相当于原药材2.6g,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本组合物制剂溶液1ml,相当于原药材2.6g,含栀子以栀子甙(C17H24O11)计,应为9.0mg-14g0mg;
b.绿原酸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的80∶20醋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蜂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1%的1∶1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注射制剂1mL,置100ml量瓶中,加1%1∶1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本品制剂溶液1ml,相当于原药材2.6g,含金银花以绿原酸(C16H18O4)计,应为6.4mg~9.6mg。
检查:
正丁醇残留量测定: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气相色谱法和乙醇测定法测定;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试验,色谱柱:SUPELCO公司:SLMPLICLTY-WAX毛细石英柱(30m×530μm×1.0μm)色谱条件:载气:N2,不分流模式进样,进样口温度:200℃,恒压模式:压力10Kpa平均线速为14cm/sec;柱温:80℃保持1.5分钟,再以5℃/min升至120℃,再以20℃/min升至200℃,保持10分钟;理论板数按乙醇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量取正丁醇0.1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0.1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正丁醇对照液;
标准曲线绘制,精密吸取正丁醇对照液1μl、2μl、3μl、4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峰吸收度积分值,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以吸收度记分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正丁醇标准曲线;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组合注射液1瓶,倾出注射液,置一锥形瓶中,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供试品色谱峰吸收度积分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含量;本组合注射液含正丁醇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实施例4:组合物原料药中间体的制备
金银花、青蒿干膏粉的制备:取金银花750g加水提取二次(90℃),每次一小时(加水量为15倍、10倍),提取液另置,取青蒿1250g加4倍量水润透后,水蒸气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置,提取金银花与青蒿提取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60℃),用盐酸调PH值为2.0左右,用等量乙酸乙酯萃取10次,取萃取液,减压浓缩至无乙酸乙酯味,倾出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
栀子干膏粉的制备:栀子600g粉碎成粗粉,用6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用盐酸调pH3.0,100℃加热1小时,加入1%药材量的固体石蜡,搅匀,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用等量的正丁醇萃取6次,减压浓缩到无正丁醇味,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
实施例5:组合物原料药中间体的质量控制方法(所述中间体用实施例4方法所制备)
一、青蒿、金银花中间体的质量标准:
【鉴别】(1)取本品1g,加甲醇溶解,过滤,定容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8.5∶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鉴别】(1)项下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蒿对照药材2g,加水20ml,超声提取1h,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8∶2∶2∶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绿原酸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醋酸水溶液-甲醇(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1%醋酸水溶液-甲醇(1∶1)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0.1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吸取1ml,置5ml量瓶中,加1%醋酸水溶液-甲醇(1∶1)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青蒿、金银花中间体含绿原酸(C16H18O4),应为12~25%。
二、栀子干膏粉质量控制方法
【鉴别】取本品1g,加甲醇溶解,过滤,定容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7∶3∶2∶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
【含量测定】
栀子甙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5mol/L磷酸氢二钠(用磷酸调pH6.0)-乙腈(88∶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nm。理论塔板数按栀子甙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甙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水(1∶1)的溶液溶解,制备成每1ml约含0.06mg的溶液,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0.1g,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栀子中间体中含栀子甙(C17H24O11),应为25~40%。
实施例6
取实施例4制备的青蒿、金银花中间体及栀子中间体,加注射用水1000ml,煮沸,投入上述两中间体,搅匀,沸腾4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调PH为2-3,加入1%活性炭,煮沸10分钟,冷藏24小时后过滤,滤液,加热至沸腾,加热过程中调PH为5.05,沸腾约10分钟冷却到室温,冷藏48小时,滤过,加入0.5g亚硫酸氢钠,定容到1000ml,搅拌取溶液50ml,加热到65℃加入吐温-804ml,搅匀,加入挥发油,搅匀,滤过超滤(分子量为3万、1万),过0.22μm的微孔滤膜,分装,流通蒸汽灭菌45min。

Claims (8)

1、一种药物组合物注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该组合物注射制剂是以青蒿1000-1400重量份、金银花600-900重量份、栀子500-700重量份为原料制成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鉴别中的一种或几种:
a.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1-3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银花对照药材0.5g,加水20ml回流0.5-1.5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板上,以8-9∶0.5-1.5∶0.5醋酸乙酯-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金银花对照药材和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1-3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加水15-25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6-8∶2-4∶1-3∶0.1-0.3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在与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c.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蒿对照药材2g,加水20ml,超声提取1h,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7-9∶1-3∶1-3∶0.1-3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注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鉴别中的一种或几种:
a.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银花对照药材0.5g,加水20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板上,以8.5∶1∶0.5醋酸乙酯-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金银花对照药材和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加水20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7∶3∶2∶0.2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在与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c.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蒿对照药材2g,加水20ml,超声提取1h,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8∶2∶2∶0.2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注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含量测定中的一种或几种:
a.桅子甙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5mol L磷酸氢二钠,用磷酸调pH6.0,80-90∶10-14磷酸氢二钠-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nm,理论塔;板数按栀子甙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甙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1ml,相当于原药材2.6g,置10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b.绿原酸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的75-85∶15-25醋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蜂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1%0.5-1.5∶0.5-1.5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制剂口服液1mL,置100ml量瓶中,加1%0.5-1.5∶0.5-1.5醋酸水溶液一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注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含量测定中的一种或几种:
a.桅子甙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5mol L磷酸氢二钠,用磷酸调pH6.0,88∶12磷酸氢二钠-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nm,理论塔;板数按栀子甙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甙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1ml,相当于原药材2.6g,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b.绿原酸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的80∶20醋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蜂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1%1∶1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1mL,相当于原药材2.6g,置100ml量瓶中,加1%1∶1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5、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注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制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青蒿1250重量份、金银花750重量份、栀子600重量份。
6、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注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制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青蒿1100重量份、金银花800重量份、栀子700重量份。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注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制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青蒿1250重量份、金银花750重量份、栀子600重量份。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注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具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制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青蒿1100重量份、金银花800重量份、栀子700重量份。
CN 200410000134 2003-01-08 2004-01-06 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6949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00134 CN1269498C (zh) 2003-01-08 2004-01-06 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3100045 2003-01-08
CN03100045.2 2003-01-08
CN 200410000134 CN1269498C (zh) 2003-01-08 2004-01-06 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90388A Division CN100534465C (zh) 2003-01-08 2004-01-06 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7124A CN1517124A (zh) 2004-08-04
CN1269498C true CN1269498C (zh) 2006-08-16

Family

ID=34314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00134 Expired - Lifetime CN1269498C (zh) 2003-01-08 2004-01-06 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6949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0059C (zh) * 2004-12-17 2008-07-09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剂的指纹图谱鉴别方法
CN101721515B (zh) * 2008-10-28 2012-10-03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手口足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1773238B (zh) * 2010-02-02 2012-11-07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青蒿提取物的应用
CN105687401A (zh) * 2014-11-25 2016-06-22 哈药集团中药二厂 一种由青蒿、栀子、金银花组成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鼻腔冲洗剂的方法
CN107875215B (zh) * 2017-12-14 2021-02-19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贫血的中药组合物
CN108434219A (zh) * 2018-06-12 2018-08-24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中耳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9430645A (zh) * 2018-11-15 2019-03-08 湖北大别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金银花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88943A (zh) * 2020-02-21 2021-08-24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4053343B (zh) * 2020-07-30 2023-06-09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7124A (zh) 2004-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9773A (zh) 一种增强禽畜免疫力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69498C (zh) 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0534465C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895342A (zh) 一种禽用抗球虫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73493C (zh) 一种当归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748736A (zh) 退热解毒注射剂新的给药途径及其制备工艺
CN1283274C (zh) 一种治疗腹泻的香薷提取物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07747B (zh) 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N1267110C (zh) 香薷及香薷挥发油的制药用途
CN1730014A (zh) 苦木注射剂新的给药途径及其制备工艺、新的适应症
CN1255146C (zh)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88943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506094A (zh) 一种治疗腹泻的香薷提取物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19270A (zh) 组合物,其提取物及它们的药物用途
CN1100550C (zh) 一种适用于各种癌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225249C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抗病毒药及制备方法
CN112293576B (zh) 绿原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犬细小病毒病和犬瘟热的药物或饲料添加剂中的用途
CN1751714A (zh) 复方蒲公英注射剂新的给药途径及其制备工艺
CN1799612A (zh) 去感热注射剂新的给药途径、制备工艺、新的适应症
CN1634461A (zh) 一种银黄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95458A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15840C (zh) 儿茶素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或治疗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751700A (zh) 板蓝解毒注射剂新的给药途径及其制备工艺、新的适应症
CN1785392A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42810C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