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8992C - 显影剂的回收容器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的回收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8992C
CN1268992C CNB021600228A CN02160022A CN1268992C CN 1268992 C CN1268992 C CN 1268992C CN B021600228 A CNB021600228 A CN B021600228A CN 02160022 A CN02160022 A CN 02160022A CN 1268992 C CN1268992 C CN 126899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receiving port
developing parts
floss hole
collection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600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30112A (zh
Inventor
皆川浩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30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0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89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89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2Toner waste contain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05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toner was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6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174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plural rotations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 G03G2215/0177Rotating set of developing units

Abstract

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其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设置在成像装置中的可转动部件上,以转动显影部件;在显影剂收集容器与显影部件一起被基本固定到所述可转动部件上时,显影剂收集容器可以转动,该显影剂收集容器包括:一接收口,该接收口用于接收由显影部件排出的显影剂;一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用于容纳从显影部件收集到的显影剂;一导管,该导管设置有一用于将显影剂排放到容纳部分内的排放口,该导管用于随着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而将在接收口接收到的显影剂导向排放口;其中,该排放口设置于显影剂收集容器在垂直于所述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的重心附近。

Description

显影剂的回收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成像装置上的显影剂回收容器,而成像装置又利用电子照相技术或静电记录法来成像。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装有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安装在一个成像装置上,例如一个采用电子照相记录法的成像装置上。显影剂容器设置在一个与用作图像携带部件的电子照相光电导部件(光电导部件)相对的位置上,并通过利用包含在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显现出一个静电潜像的方式形成图像。
在彩色成像装置中,安装有多个显影剂容器,这些显影剂容器中容纳有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例如,当采用仅设置有一个图像携带部件的成像装置来形成彩色图像时,彩色图像将以下述方式形成。根据多组与待成图像的彩色部分一一对应的成像数据,多组静电潜像就会依次形成于图像携带部件上,而且每个静电潜像都是通过由多个显影剂容器中的一个容器向静电潜像进送与静电潜像的颜色相对应的显影剂的方式形成的。某些成像装置,尤其是彩色成像装置,无需使调色剂中包含磁性物质。因此,这种成像装置通常采用由两种成分组成的显影剂,即显影剂的主要成分是非磁性且含有树脂的调色剂颗粒(调色剂)和磁性的载体颗粒(载体)。
在采用由两种成分构成的显影剂的成像装置中,在反复成像的过程中,载体会逐渐变质。载体的变质将使成像的质量低下。因此,为防止形成质量低下的图像,就需要回收已经变质的载体,并将新鲜的载体源加入到变质载体已被回收的显影剂中。此外,当回收变质的载体时,必须要防止变质载体的回流。
已经有人提出了多种用于回收变质载体的方法和多种用于防止变质载体回流的方法。对于回收方法而言,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6-308829公开了一种变质显影剂的回收方法,根据该方法,显影剂容器上装配有一个可更换的显影剂供给盒,显影剂的供给和回收可通过更换可更换的显影剂供给盒来实现。对于回收显影剂的方法而言,由显影剂容器溢出的显影剂可利用多个螺杆来回收。
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9-218575披露了一种有关回收方法和防止回流的技术。根据这些技术,转动的显影剂回收容器设置有一个内部螺旋状隔板,当容器转动时,该隔板可防止显影剂在显影剂回收容器内回流。此外,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10-198144披露了一种用于防止回流的结构。根据该结构,显影剂的回收容器设置有一个阀,该阀位于显影剂的回收口内。
但是,上述的方法和结构存在下述缺陷。
首先,在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6-308829所公开的显影剂回收方法中,不必担心变质载体的回流问题。但是,设置多个用于输送无用载体的螺杆使装置本身不仅体积庞大,而且结构复杂,这样就增加了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成本。
在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9-218575所公开的显影剂回收方法中,显影剂的回收通道比较复杂,具体而言,该通道是螺旋形的。这样,就需要充分转动显影剂的旋转装置,以使显影剂能够向里滴落。因此,这种回收方法就显影剂的回收效率而言十分低下。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回收容器的结构也很复杂,因此模压的成本也较高。此外,结构复杂的回收容器使变质载体更易于滞留在变质载体的回收通道内,从而增加了变质载体回流的可能性。
此外,在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10-198144所披露的显影剂回收方法和防止显影剂回流的方法中,回流防止阀的设置使显影剂回收容器的结构变得复杂,这样又会使显影剂回收容器难于装配,而且难于模压成形,从而增加了容器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显影剂回流的显影剂回收容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现有的显影剂回收容器在显影剂存放效率上表现更优秀的显影剂回收容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现有显影剂回收容器在显影剂回收效率上表现更高的显影剂回收容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现有显影剂回收容器在结构上更紧凑的显影剂回收容器。
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其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设置在成像装置中的可转动部件上,该可转动部件用于转动显影部件;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所述显影部件一起被基本固定到所述可转动部件上时,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可以转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包括:一接收口,该接收口用于接收由显影部件排出的显影剂;一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用于容纳从显影部件收集到的显影剂;一导管,该导管设置有一用于将显影剂排放到所述容纳部分内的排放口,所述导管用于随着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而将在所述接收口接收到的显影剂导向所述排放口;其中,所述排放口邻近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在垂直于所述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的重心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其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设置在成像装置内的可转动部件上,该可转动部件用于旋转显影部件;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所述显影部件一起被基本固定到所述可转动部件上时,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可以转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包括:一接收口,该接收口用于接收由显影部件排出的显影剂;一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用于容纳从显影部件收集到的显影剂;一导管,该导管设置有一用于将显影剂排放到所述容纳部分内的排放口,所述导管用于随着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而将在所述接收口接收到的显影剂导向所述排放口;一防止部件,该防止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分中的所述排放口附近并用于相对于所述可转动部件的转动方向覆盖所述排放口的上游侧,所述防止部件在所述排放口相对于转动方向的下游侧处包括一出口,用于允许将通过所述排放口排放的显影剂排放到所述容纳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其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可转动部件上,该可转动部件又设置在一个成像装置内,以旋转显影部件;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所述显影部件一起被基本固定到所述可转动部件上时,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可以转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包括:一接收口,该接收口用于接收由显影部件排出的显影剂;一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用于容纳从显影部件收集到的显影剂;一个导管,所述导管用于随着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而将在所述接收口接收到的显影剂导向所述排放口;其中,所述导管从所述接收口一直延伸到所述容纳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第四个方面的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其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设置在成像装置中的可转动部件上,以转动显影部件;在将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所述显影部件一起被基本固定到所述可转动部件上时,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可以转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包括:一接收口,该接收口用于接收由显影部件排出的显影剂;一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用于容纳从显影部件收集到的显影剂;一导管,该导管设置有一用于将显影剂排放到所述容纳部分内的排放口,所述导管用于随着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而将在所述接收口接收到的显影剂导向所述排放口;其中,所述排放口相对所述可转动部件的转动方向面向下游侧。
根据本发明第五个方面的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其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设置在成像装置中的可转动部件上,以转动显影部件;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所述显影部件一起被基本固定到所述可转动部件上时,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可以转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包括:一接收口,该接收口用于接收由显影部件排出的显影剂;一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用于容纳从显影部件收集到的显影剂;一导管,该导管设置有一用于将显影剂排放到所述容纳部分内的排放口,所述导管用于随着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而将在所述接收口接收到的显影剂导向所述排放口;其中,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被安装在所述可转动部件上,以使接收口与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口的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排放口流体联通;所述排放口的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口的尺寸。
接合附图,通过阅读下面对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说明,将会更加清楚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影剂回收容器和一显影装置的组合剖视图;
图2为旋转显影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该图用于说明利用转动式显影装置的旋转机构的转动将变质载体回收到显影剂回收容器中的过程;
图3为转动式显影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剖视图,该图用于说明利用旋转式显影装置的旋转机构的转动将变质载体回收到显影剂回收容器内的过程;
图4a和4b为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回收容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旋转式显影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该图用于说明当旋转式显影装置转动时,变质载体进入显影剂回收容器内的过程;
图6a和6b为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回收容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a和7b为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回收容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b)为图7(a)所示的显影剂回收容器沿剖面A-A的剖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影剂回收容器与一个显影装置的组合结构之剖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回收容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为可使用本发明的一种成像装置的实例的剖视图;
图11(a)为可使用本发明的显影剂回收容器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1(b)为图11(a)所示的显影剂回收容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回收容器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0为可采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剖视图。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被具体化为一个电子照相彩色复印机上,该彩色复印机能够利用电子照相成像法形成一个全色图像。但应该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电子照相彩色复印机。本发明可被应用到利用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在一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上,这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例如,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文字处理机等。
首先,从整体上对成像装置100的结构和操作加以说明。成像装置100可被大致划分成一个原件读取部分100a和一个成像部分100b。原件读取部分100a利用公知的技术对放在原件放置台115上的原件G进行读取。具体而言,原件放置台115上的原件G以扫描的方式被照射,被原件G反射的光会聚在一个CCD上,该CCD将光转换成以电信号存在的成像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给成像部分100b。
根据获得的成像数据,成像部分100b利用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在记录介质P,例如记录纸、OHP书写薄膜等上形成图像。此外,成像装置100还能够根据由一外部主机(未示出)传送的图像信息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而外部主机又与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50(在下文中简称为装置的主件)相连接,从而能够使外部主机和成像装置这两个方面相互通讯;换言之,成像装置100能够起到打印机的作用。
成像部分100b设置有一个感光鼓101,即,一个被用作图像携带部件的鼓形电子照相光电导部件。感光鼓101沿附图中箭头R1所示的方向被旋转驱动,其圆周面与一个作为记录介质支承部件的转印鼓106保持接触。在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附近,设置有:一个被用作起电部件的起电部件102,用于使感光鼓101均匀起电;一个用于在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光学系统103;一个被用作显影装置的旋转式显影装置104,其用于使在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一个清洗部件108等。光学系统103设置有一个曝光部件103a(例如一个激光束扫描器)和一个曝光偏转部件103b等。
旋转式显影装置104设置有一个旋转机构30,该旋转机构构成了一个用于支承显影装置的机架(显影装置的固定部件)。旋转机构30可绕轴104a旋转,并设置在与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对峙的位置上。在旋转机构30中,四个显影部件20以均匀分布在旋转机构30的转动方向上的方式被安装,目的在于显现出(显影)形成于感光鼓101之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在该实施例中,四个安装在旋转机构30上的显影部件为显影部件20Y、20M、20C和20Bk,用于显现出分别与黄色、品红、深蓝及黑色部分相对应的静电潜像。
这四个显影部件20Y-20Bk被依次移动到一个位置(在图1中被黄色显影部件20Y占据的位置),在该位置上显现出相应的静电潜像。
当成像过程开始时,在附图中沿箭头R1所示方向旋转的感光鼓101之圆周表面通过起电部件102均匀起电。感光鼓101上被起电的圆周表面暴露给由光学系统103投射出来的激光束E,从而对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进行扫描,同时利用与第一颜色部分相对应的成像数据对其进行调整。这样,与第一颜色部分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就会形成于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该静电潜像可通过旋转式显影装置104的显影部件20Y-20Bk中一个与第一颜色部分相对应的显影部件显现为一个由显影剂构成的图像(调色剂图像)。
同时,存放在一个盒子110内的多个记录介质P通过一个分离辊111被依次进送到装置的主要部件50内,其中盒子110被用作记录介质的存放部件。当调色剂图像形成于感光鼓101上的同时,每个记录介质P都与之同步地通过对准辊112得以释放,并被输送到作为记录介质支承部件的转印鼓106上,然后被附着在转印鼓106上,接着被输送到转印站,在转印站内,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与一个设置在转印鼓106内的转印部件105相对。在该转印站内,与形成于感光鼓101上的第一颜色部分相对应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部件105的作用下通过静电方式转印到位于转印鼓106上的记录介质P上。
接下来,在记录介质P被保持在转印鼓106上并被反复输送至转印站的同时,通过与对应于第一颜色部分的调色剂图像的形成过程相同的过程,在感光鼓101上依次形成与第二至第四颜色部分相对应的调色剂图像,然后将调色剂图像依次重叠地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在转印与第四颜色部分相对应的调色剂图像后,记录介质P与转印鼓106分离,并通过一个输送部件113输送到一个定影装置107内。在定影装置107内,记录介质P在一个包括有一加热部件的定影辊107a和一个设置在与定影辊107a相接触的位置上的压辊107b之间通过两个辊107a和107b的夹持而被输送。当记录介质P通过定影装置107被输送时,记录介质P上未被定影的调色剂图像通过热和压力在记录介质P上定影。此后,记录介质P被排放到一个设置于装置主要部件50之外侧的输出托盘114上。
在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完成转印后,清洗部件108对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进行清洗;存留在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颗粒被清洗部件108除掉。接下来,可再次使用感光鼓101上已被清洗的圆周表面来成像。
下面将参照图1对显影部件20Y-20Bk进行说明。在该实施例中,尽管显影部件20Y-20Bk所用的显影剂的颜色不同,但它们的结构相同。这样,在下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将省略为对容纳有不同颜色的显影剂的显影部件进行区别而在附图标记20后面添加的后缀Y、M、C和Bk。
图1为该实施例中的显影部件20和显影剂回收容器10(如下所述)的组合结构的剖视图。在该实施例中,显影部件20内容纳着双组分显影剂,显影剂的主要成分为颗粒状的非磁性树脂调色剂和颗粒状的非磁性载体,该显影剂存放在显影部件的显影部件容器内。显影部件容器6的内部空间被一个隔板6c大体等分为一个搅拌腔6a和一个显影腔6b。隔板6c沿垂直图1的方向延伸,但并不沿垂直图1的方向与显影部件容器6的前端壁和后端壁相接触,以允许显影剂在搅拌腔6a和显影腔6b之间移动。显影部件还包括一对显影剂搅拌/输送部件5a和5b,该显影剂搅拌/输送部件5a和5b相应地设置在搅拌腔6a和显影腔6b内,而且在这两个腔室内,其输送显影剂的方向互不相同。显影部件容器6内的显影剂被循环输送,同时在显影部件容器6内被显影剂搅拌/输送部件5a和5b所搅拌。在该实施例中,显影剂搅拌/输送部件5a和5b以螺杆形式存在。
显影部件容器6设置有一个沿显影剂容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作为一个显影剂携带部件,显影辊3被可转动地设置,该显影辊3几乎将显影部件容器6的开口堵住。显影辊3包括一个被用作磁场发生部件的磁性辊。显影腔6a内的载体通过磁性辊的磁力附着在显影辊3的圆周表面上。在显影过程中,显影辊3旋转,同时在其圆周表面上形成有一个磁性刷,该磁性刷由载体颗粒和通过静电吸附在载体颗粒上的调色剂颗粒组成,显影辊3将显影剂输送到显影辊3与感光鼓101相对的位置上,在该位置上,显影辊3根据形成于感光鼓101上的静电潜像将调色剂颗粒供给感光鼓101。显影后滞留在显影辊3上的载体颗粒通过显影辊3的旋转回收到显影部件容器6内,而且被迫加入在显影部件容器6内循环流动的显影剂主体。
被用作由两种成分组成的显影剂的主要成分的微粒状载体随着累积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变质;例如调色剂颗粒被永久附着到载体颗粒的表面上,和/或外部添加剂颗粒已经与附着在载体颗粒表面上的调色剂颗粒相分离,这样就降低了调色剂颗粒的静电容量,从而允许调色剂颗粒散开分布。这样,就需要以最佳的时间间隔更换载体。
为使回收如上所述的变质的显影剂的操作更容易地进行,具体而言,是使回收上述已变质载体(在下文中简单地称之为无用载体)的操作更加容易进行,就需要逐渐向显影部件进送由两种成分构成的新鲜显影剂,而显影剂中包含有调色剂和载体。当新鲜的显影剂被进送到显影部件内时,由两种成分构成的过量显影剂(包含有无用载体)被自动并逐渐从显影部件中排出并被回收到显影剂回收容器内。
显影剂回收容器可拆卸地连接到旋转式显影装置104上。该显影装置104被构造成在不改变与相应显影部件的位置关系的前提下能够随旋转机构一起转动的结构形式。此外,显影剂回收容器和显影部件被构造成:当旋转机构转动时,使其实际上不可以围绕其自身的转轴旋转的结构形式。由于具有这种结构,因此,当旋转机构转动时,显影剂回收容器和显影部件被迫围绕旋转机构的转轴104a沿轨道运行,从而使显影部件内包含有无用载体的过量显影剂能够从该显影部件中排出并通过显影部件的位置变化和显影剂回收容器相对重力方向的位置变化将过量显影剂回收到显影剂回收容器内。这种显影剂的回收方法的有利之处在于:在不使结构变复杂的前提下,满意地回收显影部件内的过量显影剂。
在该实施例中,显影部件20设置有一个显影剂进送部件7,该进送部件用于以预定的速度从显影剂容器向显影部件容器6进送显影剂。显影剂进送部件7设置有一个以螺杆形式存在的显影剂输送部件7a,而且能够以与显影所需的调色剂量成比例的速度向显影部件容器6进送载体及调色剂。显影剂容器可与显影剂回收容器一体制成并通过一个隔板与显影剂回收腔室隔开;显影剂容器和显影剂回收容器可以一体模压成形。
在将显影剂进送到显影部件容器6内后,由两种成分组成的显影剂就被混合到在显影部件容器6内循环流动的显影剂的主要部分内,同时回收由于加入由两种成分组成的新鲜显影剂而产生的过量显影剂。这样,无用载体就会被逐渐回收。显影剂的进送容器将在下文中加以说明。
下面,将对该实施例中的显影剂回收容器10加以说明。
在该实施例中,显影剂回收容器10以下述方式安装在旋转式显影装置104上:在旋转机构转动时,能够保证可靠地回收无用载体,同时防止无用载体的回流。换言之,通过利用旋转机构30的转动借助于简单的结构就可回收无用载体,从而降低了无用载体的回收成本,因此降低了成像装置的成本。在该实施例中,安装在旋转式显影装置104上的每个显影部件20Y-20Bk都装配有显影剂回收容器10。
显影剂回收容器10设置有一个回收孔11和一个已回收显影剂的存放部分10a,其中回收孔11是一个入口,由显影部件20排出的无用载体2通过该入口被接收,而已回收显影剂的存放部分10a用于存放通过回收孔11接收到的显影剂。显影剂回收容器10还设置有一个被用作输送管的管状部件12,该部件伸向显影剂回收容器10里面,而且该管状部件实际上与回收孔11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管状部件12设置有一个被用作出口的孔12a,该孔构成了管状部件12的端部,该端部与回收孔11相对。当旋转机构转动时,通过回收孔11接收到的过量显影剂(无用载体2)通过管状部件12输送并通过孔12a排放到已回收显影剂的存放部分10a内。此外,显影剂回收容器10具有下述结构:在该容器内装满无用载体2后,使其能够从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旋转机构)上拆卸下来以便被更换。因此,显影剂回收容器10设置有一个用于密封回收孔11的闸门13。当旋转机构旋转时,该闸门13保持开启状态,以在显影部件的显影剂出口(排放管21的外孔)和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已回收显影剂存放部分10a之间形成一条通道。
显影部件20设置有一个用于将无用载体2排放到显影剂回收容器10内的排放管21。该排放管21的位置关系如下所述:当显影剂回收容器10与显影部件20正确接合时,该排放管21与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回收孔11对准。
显影部件20和显影剂回收容器10通过显影部件20的闸门25和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闸门13之间的接合而保持相互连接。具体而言,显影剂回收容器10和显影部件20的闸门13和25分别保持关闭状态,直到显影剂回收容器10与显影部件20正确接合时才会打开。为打开闸门13和25,显影剂回收容器10必须以下述方式安装在旋转机构内:使闸门13和25相互对准,而且当显影剂回收容器10与显影部件20正确固定在旋转机构内后,与显影剂回收容器10相连接的旋钮200(图9),即,一个旋转部件必须相对显影剂回收容器10转动。当旋钮200转动时,驱动力通过一个齿轮26传递给闸门13和25,而被用作驱动力传递部件的齿轮26设置在成像装置之主要部件的侧面(显影部件20的侧面)。这样,闸门13和25均被打开,从而在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回收孔11与显影部件20的排放管21之间形成了通道,同时使其保持相互对准。关闭闸门13和25所需的一切操作就是反向旋转旋钮200。当旋钮200反向旋转时,驱动力沿关闭方向传递给闸门13和25。这样,显影剂回收容器10和显影部件20的上述开口就被封闭。
下面,参照图1和2,对无用载体由显影部件20回收到显影剂回收容器10内的过程加以说明。
参照图2,显影部件在旋转式显影装置104中的位置A为显影位置。在该实施例中,仅当显影部件基本精确地位于显影位置A上时,显影部件20的显影剂进送部件7、搅拌/输送部件5a和5b、显影辊3才能够通过与设置在成形装置主要部件侧的驱动部件相接合而工作。在该实施例中,当显影部件20处于显影位置A时,显影剂回收容器10实际上恰好位于显影部件20的上方。
在通过添加新鲜的显影剂而使显影部件20内的显影剂量过多的情况下,当显影部件20处于位置A上时,多余的显影剂(无用载体2)就会进入排放管21。然后,当显影剂回收容器10和显影部件20通过旋转机构30的转动(沿图2中的箭头方向(逆时针方向))而到达位置B和C时,排放管21内的无用载体2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回收孔11和管状部件12落入显影剂回收容器10内。换言之,其结构设置如下:使显影部件20内的多余显影剂能够从显影部件20排出,通过使旋转机构转动约180度,经由回收孔11和管状部件12被输送并回收到显影剂回收容器10内。换言之,这种结构的回转效率较高。此外,为简化结构设置,可仅设置一个能够将显影剂回收容器安装到旋转机构上或从旋转机构上拆卸下来的站点(旋转机构的转动范围的位置或状态)。用于更换显影剂回收容器的站点可设置在介于位置C和D之间的任意位置上。换言之,旋转机构之转动范围的一半对多余显影剂的回收不起任何作用,这样就使成像装置的设计自由度更大。
设置在显影部件20内的排放管21可在点21a处弯曲。具体而言,该实施例中的排放管21包括一个沿下述方向延伸的输送部分21b:当显影部件20位于显影位置A上时,使该输送部分21b能够位于垂直位置上;该排放管21还包括一个基本垂直输送部分21b的出口部分21d和面朝显影辊3的开口21c。换言之,显影部件20内的排放管21在点21a处被弯曲约90度。由于具有这种结构设置,因此,旋转机构每转动一整圈,那么就可以回收预定量的无用载体2。
下面,将对显影剂回收容器10内的无用载体2的工作情况加以说明。图3示出了已经积聚在显影剂回收容器10内的一定量无用载体2的状态。在该图中,无用载体2由圆点来表示。无用载体2的状态随旋转机构30的转动而变化。无用载体2在位置A-D上的状态如图3所示。当旋转机构30转动时,显影剂回收容器10内的无用载体2将相对显影剂回收容器10沿着与旋转机构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在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内表面上移动。
当无用载体通过旋转机构30的转动而在显影剂回收容器内移动时,为防止显影剂回收容器10内的无用载体流回到显影部件内,并且为提高无用载体的回收效率,显影剂回收容器10按下述方式构造:使管状部件12的排放口12a的位置基本上与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重心位置相重合。
管状部件12的开口12a最好面向一个与显影剂通过回收孔11进入管状部件12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其原因如下所述。
就是说,即使管状部件12能够令人满意地回收无用载体,同时防止无用载体回流,当无用载体2通过旋转机构30的转动而沿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内表面移动时,显影剂回收容器10内的无用载体2之主体(显影剂颗粒的主体)的顶面也不会一直保持稳定。换言之,无用载体2的主体表面2a有时可能上升到高于设置在显影剂回收容器10内的管状部件12之开口12a的位置上,从而使无用载体2能够被管状部件12的开口部分12a舀起并向显影部件20回流。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沿着一个与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转轴相反的方向弯曲管状部件12的内端,以使管状部件12的内端面向与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转轴相反的方向,如图4(a)所示,或者使管状部件12的内端设置有一个面朝与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转轴相反的方向的开口,如图4(b)所示。上述结构的设置消除了无用载体2回流的可能性。可按下述方式设计管状部件12:使开口12a切穿管状部件12的侧壁的最里端部分,如图4(b)所示,以更容易通过模压成形法制造管状部件12。
无用载体2在显影剂回收容器10内的动作要受到无用载体2的类型和物理特性及旋转机构30的转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这样,如图5所示,当通过旋转机构30的转动而使显影部件20从位置D移动到位置A时,由旋转机构30的转动而产生的离心力有时会使无用载体2不能沿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内表面平滑地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无用载体2有时在管状部件12的开口12a的上方以图5中箭头所示的方式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在由旋转机构30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无用载体2的部分主体仍然滞留在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内表面上,当旋转机构30停止转动时,滞留在显影剂回收容器10之内表面上的无用载体2之主体部分将沿旋转机构30的转动方向被抛出。
这样,管状部件12就需要被构造成下述结构形式:使其开口12a的边缘垂直于无用载体2的移动方向,最好面向与无用载体2在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已回收显影剂存放部分10a内的前移方向相反的方向,如图所6(a)、6(b)和图7(a)、(b)示。换言之,需要将管状部件12构造成使开口12a面向旋转机构30之转动方向的下游。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设计,因此如图6(a)和6(b)所示,管状部件12的进入防止部分12c可防止在旋转机构转动时无用载体2通过开口12a沿旋转机构的转动方向从上游侧进入管状部件12并回流到显影部件内。
图6(a)所示的管状部件12被构造成:使其最里端朝向转轴弯曲的结构形式,而图6(b)所示的管状部件12被构造成:使开口12a面向转轴的结构形式。换言之,这两种管状部件12均被构造成使其开口面向显影剂在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已回收显影剂存放部分10a内的移动方向的下游。管状部件12按下述方式构造:使开口12a位于管状部分12之侧壁的最里端部分上,如图6(b)所示,以更易于通过模压法制成管状部件12。
图7(a)和7(b)所示的管状部件12被构造成:使其开口12a面向与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转轴相平行的方向,即,显影部件20的长度方向。该管状部件12可被构造成:使其最里端部分沿平行于显影剂回收容器10之轴线(长度方向)的方向弯曲。显影剂回收容器10可按下述方式制造:使已回收显影剂的存放部分10a的部分壁兼作图7(b)所示的管状部件12的一个壁,以通过简化制造显影剂回收容器10所用模具的结构来降低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成本。
如上所述,管状部件12按下述方式设计:使管状部件12的开口12a,即于管状部件12的回收孔11相对的那个开口面向最佳的方向,以进一步保证无用载体2不能通过管状部件12上的孔12a回流。如上所述,旋转式显影装置104的转动或停止有时会将一些已被回收的显影剂以下述方式抛掷到显影剂回收容器100的空气中:使被抛出的显影剂飞过管状部件12的孔12a。按照图6或7所示的方式制成的管状部件12能够确保显影剂不能在上述情况下通过孔12a回流。
此外,还要求使管状部件12具有下述结构:从回收孔11到相对的孔(即孔12a)其内径逐渐减小。换言之,排放管21之出口21e的横截面要小于回收容器之回收孔11的横截面,以有效防止显影剂在显影部件和显影剂回收容器之间的接合处产生泄漏。这样,回收孔就必须较大。但是,从防止回流的角度考虑,回收容器的孔12a最好小于回收孔11的内径。由于孔12的内径较小,因此已被回收的显影剂就更加难以回流。
此外,当考虑到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模压加工性时,就要求管状部件12从回收孔11沿直线向已回收的显影剂存放部分10a延伸,而且管状部件12从回收孔11朝向已回收显影剂的存放部分10a的重心延伸。以这种方式制成的显影剂回收容器10通过简化制造显影剂回收容器10所用模具的结构来降低成本。
此外,还可通过将管状部件12制造成已回收显影剂存放部分10a的一个一体部件的方式来降低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制造成本。
对于旋转机构30的技术要求而言,要求移动时间不小于0.1秒,并且不大于1秒;另外,圆周速度不小于0.1米/秒,而且不大于2米/秒。在本说明书中,旋转机构30的圆周速度是指旋转机构30在下述位置上的速度:与固定有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旋转显影装置104的最大半径处相对应。旋转机构30的移动时间越长,那么成像速度也就越慢,因此,成像生产率也就越低。换言之,可令旋转机构30的移动时间长于一定的数值,或使旋转机构30的圆周速度小于一定的数值,对成像装置的适用性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如果旋转机构30的移动时间小于一定的数值,或者旋转机构30的圆周速度大于一定的数值,重力就不能使被排放管21舀起的所有无用载体全部落入管状部件12内,从而导致一些无用载体回流。
对于旋转机构30的尺寸而言,要求旋转机构30的半径不小于50mm,且不大于300mm。如果大于50mm,那么就很难将多个小于部件20安装到旋转机构30上。另一方面,如果其半径大于300mm,那么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尺寸就会变大,这样就不利于减小其体积。因此,旋转机构30的半径最好不大于300mm。
到现在为止,已经对显影剂回收容器10作出了说明。显影剂回收容器10可被制造成一个可与显影部件20相连接的独立部件,如图7(b)所示,或者也可与显影剂容器一体成形。
当显影剂回收容器10与用于存放进送给显影部件20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一体成形时,就要求显影剂回收容器10和显影剂容器的横截面相同,但这不是必须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管状部件12的结构非常简单。因此,即使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横截面由于成形装置的主要部件而必须很复杂,利用本发明的管状部件12也能够容易地实现预防措施。
当显影剂回收容器10与显影剂容器一体成形时,显影剂回收容器和显影剂容器之间的隔板可平行于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长度方向,以使显影剂能够从以上述方式制成的显影剂容器中进送给显影部件20。但是,隔板在显影剂回收容器和显影剂容器之间的延伸方向不必局限于两个容器的长度方向。此外,显影剂容器1的显影剂输送方法的类型也不重要。当考虑到显影剂容器于显影剂回收容器10一起被安装在旋转机构30上时,就需要采用一种利用旋转机构30的转动的显影剂输送方法,即利用显影剂容器的轨道运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显影剂容器和显影部件20相对重力方向的位置,目的是将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输送到显影剂部件20内,因为这种方法仅要求用于输送显影剂的装置在结构上要简单。
使显影剂回收容器10和显影剂容器1一体制成并利用两个容器相对重力方向的位置变化就可以简化调色剂的输送操作及无用载体的回收操作,同时可通过更换一个或两个容器的方式提高效率。
图8为显影剂盒40和显影部件20的组合结构的剖视图,其中显影剂盒40包括一体制成的显影剂回收容器10和显影剂容器1。图9为显影剂盒40沿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在图8和9中,与图1所示的显影剂回收容器10和显影部件20的部件在功能上类似的部件以与图1所示的显影剂回收容器10和显影部件20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且这些部件在下文中将不再赘述。
参照图8,在该实施例中,显影剂容器1和显影剂回收容器10为圆筒形,而且横截面基本为圆形。显影剂回收容器10设置有上述的管状部件12。显影剂容器1设置有一个输送孔1b,即显影剂通过该孔进送给显影部件20。当显影剂盒40未与显影部件20相连接时,该输送孔1b被设置在显影剂回收容器10上的闸门13所封闭。当将显影剂盒40正确安装到显影部件20内时,闸门13以与图1所示的闸门13相同的方式移动,从而露出输送孔1b。换言之,显影装置20和显影剂盒40被构造成:使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闸门13能够密封或露出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回收孔和调色剂进送容器1的输送孔1b的结构形式。用于打开或关闭该闸门13的机构与前述的机构相同。
显影剂容器1设置有一螺旋肋1a,该螺旋肋被用作一个输送部件,以用于向显影剂孔1b输送显影剂,而显影剂孔1b又位于显影剂容器1的圆筒形部分的内表面上。当旋转机构30转动时,显影剂容器1围绕旋转机构30的转轴沿轨道移动。这样,显影剂容器1内的显影剂源就可通过螺旋肋1a被导向输送孔1b。
与此相比,显影部件20设置有一个显影剂进送部件7,该进送部件用于以预定的速度从显影剂容器1向显影部件容器6进送显影剂。显影剂进送部件7设置有一个显影剂接收孔7b,该接收孔又与显影剂容器1的输送口1b相连接。在将显影剂输送到显影剂容器1的输送口1b内后,显影剂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显影剂接收孔7b供给显影剂进送部件7。
显影剂进送部件7设置有一个被用作显影剂输送部件的输送螺杆7a,显影剂通过该输送螺杆7a被输送,以通过显影剂接收孔(未示出)以预定的速度向显影部件容器6进送。
对用于在显影剂容器1内输送显影剂的方法没有任何限制。例如,它可以是一种通过一个设置在显影剂容器1内并被驱动力驱动的输送部件向显影剂容器1输送显影剂的方法,其中驱动力是由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通过一个驱动力接收部分1c传递的;只要显影剂能够被满意地进送,那么显影剂容器1的结构并不重要。
在图8和9中,显影剂容器1和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横截面均大体为圆形。但是,显影剂容器1和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横截面也可以不是圆形。即使显影剂容器1和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横截面由于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而变得很复杂,但是显影剂回收容器10仍然可设置有管状状部件12,不论其旋转如何。因此,显影剂回收容器10可被制造成显影剂容器1的一个一体部件,同时仍然保持结构的简单性,这样就可以降低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成本。此外,还可以存放大量的无用载体。因此,如果横截面保持相同,那么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长度可以更短。因此,就可能增加显影剂容器10的内部容积;而且可以存储大量的显影剂。此外,还可以更加容易地除去无用载体,从而提高成像装置的操作性和操作效率。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通过利用简单的结构而使显影剂回收容器10设置有被用作无用载体回收部件的管状部件12,不仅可以防止无用载体的回流,而且还可以存放大量的无用载体,以用于回收。管状部件12的结构及其简单。换言之,与现有技术不同,该实施例不需要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回收机构,这样就能够提供价格低廉的显影剂回收容器11。在该实施例中,结构简单的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有效性并非决定于显影剂回收容器10的横截面形状,这样就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设计显影剂回收容器10,而且可以存放更多的无用载体。
本发明的前述实施例是参照旋转式显影装置104进行说明的,在这种显影装置中安装有停在四个不同角度位置上的四个显影部件20Y-20Bk和四个显影剂回收容器10Y-10Bk。但是,本发明还可应用到使黑色部分的成像部件20B与旋转机构30分开设置的成像装置上;三个显影部件(例如,黄色、红色和青色部分的显影部件)和三个显影剂回收容器被安装在旋转式显影装置104上;旋转机构可停在三个角度位置上,这种应用与上述的应用产生相同的效果。
图11(a)和11(b)示出了显影剂盒40,该显影剂盒是显影剂回收容器10和显影剂容器1的一个一体部件。图11所示的显影剂回收容器10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显影剂回收容器在管状部件的结构上略有不同。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管状部件12设置在一个凸起部分(从显影剂容器的侧面朝向显影剂回收容器的侧面突出,而且在显影剂容器侧为中空的,因此提高了显影剂容器的容量)上,该凸起部分被制造成隔板的一个部分,而隔板将显影剂回收容器10和显影剂容器1分开。由于具有这种结构,因此,已被回收的显影剂很难通过孔12a(该孔面向旋转机构的转动方向的下游并设置在回收容器的中心附近)进入管状部件12。此外,管状部件12还设置有一个防止进入的部分12c,该部分以与出口12d相对的方式定位,从而防止显影剂由旋转机构的转动方向的上游进入管状部件12。这种防止进入的部分12c被构造成能够不干涉沿旋转机构的旋转方向的下游方向通过孔12a将显影剂排出的结构形式。
此外,显影剂容器1还设置有一显影剂输送口1b,该输送口定位在邻近中空部分的位置上。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将显影剂容器的显影剂输送口设置在邻近显影剂回收容器的回收孔的位置上,从而减小被上述结构所采用的闸门13的尺寸,而闸门13是一个用于封闭或打开这些开口的共用闸门。防止进入部分12c被构造成:与输送口12d相对的表面能够相对输送口12d的边缘倾斜的结构形式(图11(b))。换言之,其被构造成:当显影剂在旋转机构的转动作用下通过管状部件被输送后,令在旋转机构的转动作用下从回收显影剂输送口(小于被回收的显影剂的入口11)流出的显影剂撞击防进入部分12c并在重力的作用下由与输送口12d相对的防进入部分12c之表面上向下滑入回收容器的结构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显影剂回收容器在其它方面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显影剂容器1设置有一个搅拌部件,而该搅拌部件安装在显影剂容器1内。搅拌部件包括一个转轴和多个被固定到转轴上的柔性叶片。这些叶片的尖端以一定的角度倾斜,从而当搅拌部件转动时,能够在搅拌部件朝向出口搅拌显影剂的同时运送显影剂容器1内的显影剂,并通过搅拌部件将显影剂从出口排出。
一个显影剂供给/回收组件可通过将显影剂装满显影剂盒(4)的显影剂容器部分而形成,而显影剂又是通过将540克的颗粒状调色剂、95.03克的颗粒状磁性载体均匀混合而调制出来的,其中的磁性载体就是已经均匀分布有磁性颗粒的颗粒状树脂。与此相比,旋转式显影装置内的显影部件内已装满显影剂,这种显影剂是通过将18.4克由两种成分组成的颗粒状调色剂和211.6克的颗粒状磁性载体均匀混合而调制出来的,其中磁性载体就是均匀包含有磁性颗粒的颗粒状树脂。用于该实施例中的磁性颗粒分散型树脂载体其真比重为3.8,表观比重为1.8。
显影剂容器内的磁性载体之真比重要不小于2.5,且不大于4.5。当采用一种与上述载体相同的载体时,充满被回收显影剂的显影剂回收容器就会较轻,而且在拆卸一个服务期满的显影剂盒,以对其进行处理时,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较小。
在显影剂回收容器与显影剂容器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相连接的显影剂盒中,容纳在显影剂回收容器内的被回收显影剂的重量使旋转式显影装置的重量分布不平衡,从而产生惯性冲击,尤其是在旋转式显影装置停止转动时。因此,就会出现图像模糊的问题。这样,采用本实施例所用的小比重载体就比较有利。
为更加具体进行说明,我们要求树脂载体的平均颗粒直径介于25至55μm之间的范围内,而且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不超过21μm的颗粒量介于0.01至12个重量百分数(mass percentage)的范围内;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不超过15μm的颗粒量不大于3.0个重量百分数;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不超过50μm的颗粒量介于0.1至20个重量百分数;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不超过72μm的颗粒量不大于1.0个重量百分数。
树脂载体是一种由树脂(胶合剂)构成的颗粒状载体,在这种载体中均匀分布有无机化学成分。树脂载体颗粒最好能够在其表面受到处理。
将无机化学成分颗粒用作树脂载体的一种主要成分的所有原因在于其不溶于水,或者因为其不能被水损耗或改性。对于这样的物质而言,可以列举出磁性无机化学成分的颗粒,或者是磁性无机化学成分颗粒和非磁性无机化学成分颗粒的混合物。
可用作本发明之树脂载体材料的磁性无机化学成分颗粒可以是磁铁矿颗粒、磁赤铁矿颗粒、涂敷有钴或含有钴的磁铁矿颗粒、涂敷有钴或含有钴的赤铁矿颗粒、含有钡的磁性铅酸盐型铁氧体颗粒、含有锶、钡-锶、锰、锌、锂、镁等中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的尖晶石型铁氧体颗粒和类似成分。
对于非磁性无机化学成分颗粒而言,可以采用赤铁矿颗粒、含结晶水的氧化铁颗粒、氧化钛颗粒、二氧化硅颗粒、滑石颗粒、氧化铝颗粒、硫酸钡颗粒、碳酸钡颗粒、镉黄颗粒、碳酸钙颗粒、锌白颗粒等。
为调节载体的磁力,以防止载体吸附;为调节载体的体积电阻值,最好磁性无机化学成分颗粒相对磁性无机化学成分颗粒和非磁性无机化学成分颗粒的总和以30-95%的百分比包含在载体内。
构成载体核心的胶合剂树脂最好为热固性树脂。
适合用作载体的胶合剂树脂的热固性树脂可以是苯酚树脂、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二甲苯树脂、乙酰胍胺树脂、呋喃(fran)树脂、聚硅氧烷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氨酯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结合使用。但最好其中至少包含苯酚树脂。
如果需要,磁性载体颗粒的表面上可涂敷有偶合剂或树脂。上述的组件和显影部件可被安装在旋转式显影装置上,而且可以重复执行预定的成像过程。搅拌部件将显影剂从显影剂容器进送给显影部件。由于显影剂中包含有载体及调色剂,因此显影部件中载体的数量会变得过量。这样,包含有调色剂及载体的显影剂就会被排出(允许溢流)。通过显影剂盒的入口进入管状部件的被排出显影剂流过管状部件并被回收到显影剂回收容器中。
在打印约20000次后,实际上,显影剂容器中的全部显影剂均已被排出,而且有106克的显影剂被回收到显影剂回收容器内。对这些已回收的显影剂进行分析表明:其中含有9克的调色剂和97克的载体,这与显影部件中的显影剂成分基本相同。换言之,显影部件中的载体逐渐被新鲜的载体所替代,同时使已进送的载体量和被回收的载体量基本相等。因此,显影部件中载体和调色剂的比例基本保持恒定不变。这样,图像密度就会从成像检测的开始到结束一直保持不变。附着在管状部件之内表面上的显影剂也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可以顺利地回收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从上面对实施例的说明表明:可利用一种简单的结构将已经变质的显影剂可靠地回收,而且不允许变质的显影剂回流。根据本发明,已变质的显影剂可通过采用一种简单的结构而得以回收,而与显影剂回收容器的横截面没有关系,这样就可能降低显影剂回收容器的成本。此外,可在最有效地利用显影剂回收容器的容量的同时,回收已变质的显影剂。因此,为保证已变质显影剂有足够的存储容量,无需向显影剂回收容器提供过大的容量。因此,就可以减小显影剂回收容器的尺寸,从而也减小了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尺寸。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两种成分组成的调色剂和磁性颗粒分布型树脂载体的混合物被用作显影剂。因此,无用的显影剂重量较轻,这样就减少了操作人员在更换显影剂回收容器过程中的工作量,而且还减少了对显影装置的撞击。因此,被抛掷到显影剂回收容器的空气中的量就较少。这样,已被回收的显影剂就不会回流。换言之,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已被回收的显影剂产生回流,而且还能够防止出现有缺陷的图像,例如模糊的图像。
另外,根据本发明,磁性颗粒分散型的树脂载体其比重较小,而且颗粒大小的分布也更明显。因此,当使其与调色剂保持混合时,不可能相互分离。因此,就能够从显影剂容器中将其可靠地排出。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磁性颗粒分散型树脂载体其所包含的微观颗粒的数量尤其地少。因此,附着在容器内表面或管道内表面上的颗粒量也就较少。因此,其能够流过狭窄的通道,例如上述的管状部件,从而毫无障碍地回收显影剂。
尽管已参照上述的结构对本发明作出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所述的细节,本申请旨在覆盖所有落入本发明的构思范围内或下述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修改和变形。

Claims (34)

1.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其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设置在成像装置中的可转动部件上,该可转动部件用于转动显影部件;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所述显影部件一起被基本固定到所述可转动部件上时,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可以转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包括:
一接收口,该接收口用于接收由显影部件排出的显影剂;
一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用于容纳从显影部件收集到的显影剂;
一导管,该导管设置有一用于将显影剂排放到所述容纳部分内的排放口,所述导管用于随着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而将在所述接收口接收到的显影剂导向所述排放口;
其中,所述排放口邻近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在垂直于所述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的重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从所述接收口一直延伸到所述容纳部分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还包括一防止部件,该防止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分中的所述排放口附近并用于相对于所述可转动部件的转动方向覆盖所述排放口的上游侧,所述防止部件在所述排放口相对于转动方向的下游侧处包括一出口,用于允许将通过所述排放口排放的显影剂排放到所述容纳部分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部件包括一碰撞表面,随着所述可转动部件的旋转通过所述排放口排放的显影剂与所述碰撞表面相撞,并且使所述碰撞表面定向成促使显影剂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到所述容纳部分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口的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口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被安装在所述可转动部件上,以使接收口与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口的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排放口流体联通,在所述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过程中,所述接收口和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排放口之间保持流体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口被设置成能够相对所述可转动部件的旋转方向面向下游的结构形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口的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口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设置在所述可转动部件上,以使接收口能够与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口的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排放口流体联通,所述接收口和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排放口在所述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过程中保持流体联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容纳有准备供给显影部件的显影剂的显影剂供应容器一体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内的显影剂是一种包括非磁性调色剂颗粒和真比重不小于2.5且不大于4.5的磁性载体颗粒的混合物,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从显影部件收集含有非磁性调色剂和磁性载体颗粒的混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的截面为非圆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分和所述导管一体制成。
14.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其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设置在成像装置内的可转动部件上,该可转动部件用于旋转显影部件;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所述显影部件一起被基本固定到所述可转动部件上时,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可以转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包括:
一接收口,该接收口用于接收由显影部件排出的显影剂;
一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用于容纳从显影部件收集到的显影剂;
一导管,该导管设置有一用于将显影剂排放到所述容纳部分内的排放口,所述导管用于随着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而将在所述接收口接收到的显影剂导向所述排放口;
一防止部件,该防止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分中的所述排放口附近并用于相对于所述可转动部件的转动方向覆盖所述排放口的上游侧,所述防止部件在所述排放口相对于转动方向的下游侧处包括一出口,用于允许将通过所述排放口排放的显影剂排放到所述容纳部分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部件包括一碰撞表面,随着所述可转动部件的旋转通过所述排放口排放的显影剂与所述碰撞表面相撞,并且使所述碰撞表面定向成促使显影剂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到所述容纳部分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口的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口的尺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被安装在所述可转动部件上,以使接收口与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口的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排放口流体联通;在所述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过程中,所述接收口和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排放口之间保持流体联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从所述接收口一直延伸到所述容纳部分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容纳有准备供给显影部件的显影剂的显影剂供应容器一体制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内的显影剂是一种包括非磁性调色剂颗粒和真比重不小于2.5且不大于4.5的磁性载体颗粒的混合物,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从显影部件收集含有非磁性调色剂和磁性载体颗粒的混合物。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被安装在所述可转动部件上,以使接收口与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口的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排放口流体联通,在所述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过程中,所述接收口和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排放口之间保持流体联通。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分和所述导管一体制成。
23.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其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可转动部件上,该可转动部件又设置在一个成像装置内,以旋转显影部件;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所述显影部件一起被基本固定到所述可转动部件上时,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可以转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包括:
一接收口,该接收口用于接收由显影部件排出的显影剂;
一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用于容纳从显影部件收集到的显影剂;
一个导管,所述导管用于随着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而将在所述接收口接收到的显影剂导向所述排放口;
其中,所述导管从所述接收口一直延伸到所述容纳部分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一显影剂供应容器一体制成,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用于容纳通过一分隔部分进送给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分设置有一个从显影剂供应容器侧向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侧突出的区域,该区域在显影剂供应容器侧为中空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被安装在所述可转动部件上,以使接收口与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口的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排放口流体联通,在所述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过程中,所述接收口和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排放口之间保持流体联通。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分和所述导管一体制成。
28.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其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设置在成像装置中的可转动部件上,以转动显影部件;在将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所述显影部件一起被基本固定到所述可转动部件上时,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可以转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包括:
一接收口,该接收口用于接收由显影部件排出的显影剂;
一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用于容纳从显影部件收集到的显影剂;
一导管,该导管设置有一用于将显影剂排放到所述容纳部分内的排放口,所述导管用于随着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而将在所述接收口接收到的显影剂导向所述排放口;
其中,所述排放口相对所述可转动部件的转动方向面向下游侧。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口的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口的尺寸。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被安装在所述可转动部件上,以使接收口与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口的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排放口流体联通,在所述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过程中,所述接收口和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排放口之间保持流体联通。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一显影剂供应容器一体制成,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用于容纳准备进送给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分与所述导管一体制成。
33.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其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设置在成像装置中的可转动部件上,以转动显影部件;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所述显影部件一起被基本固定到所述可转动部件上时,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可以转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包括:
一接收口,该接收口用于接收由显影部件排出的显影剂;
一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用于容纳从显影部件收集到的显影剂;
一导管,该导管设置有一用于将显影剂排放到所述容纳部分内的排放口,所述导管用于随着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而将在所述接收口接收到的显影剂导向所述排放口;
其中,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被安装在所述可转动部件上,以使接收口与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口的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排放口流体联通;
所述排放口的尺寸小于所述接收口的尺寸。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从所述接收口一直延伸到所述容纳部分中。
CNB021600228A 2001-12-28 2002-12-30 显影剂的回收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89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01824/2001 2001-12-28
JP2001401824 2001-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0112A CN1430112A (zh) 2003-07-16
CN1268992C true CN1268992C (zh) 2006-08-09

Family

ID=19189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6002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8992C (zh) 2001-12-28 2002-12-30 显影剂的回收容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030137675A1 (zh)
EP (1) EP1324157B1 (zh)
KR (1) KR100503842B1 (zh)
CN (1) CN126899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70470B2 (ja) * 2003-12-03 2010-06-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現像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4525167B2 (ja) * 2004-05-14 2010-08-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回収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27117B2 (ja) * 2005-03-25 2009-09-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廃現像剤回収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廃現像剤回収方法
WO2008040232A1 (en) * 2006-09-20 2008-04-10 Print-Ri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f Zhuhai Carbon powder cylinder for laser printer
US9075328B2 (en) 2011-02-21 2015-07-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Heat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ner
JP6418992B2 (ja) 2015-03-13 2018-1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磁性キャリア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00909B2 (ja) 2015-03-31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磁性キャリア
JP6584225B2 (ja) 2015-08-25 2019-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磁性キャリア、二成分系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403816B2 (ja) 2016-02-08 2018-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磁性キャリア、二成分系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587735B2 (ja) * 2016-03-04 2019-10-09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US10409188B2 (en) 2017-02-10 2019-09-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agnetic carrier, two-component developer, replenishing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7293009B2 (ja) 2018-08-08 2023-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磁性キャリア、二成分系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293010B2 (ja) 2018-08-08 2023-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磁性キャリア、二成分系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341781B2 (ja) 2018-08-23 2023-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130518B2 (ja) 2018-09-28 2022-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磁性キャリア、二成分系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350565B2 (ja) 2019-08-21 2023-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8794A (en) * 1993-03-03 1996-04-16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er recycling system and developer cartridge therefor
JPH06258943A (ja) * 1993-03-03 1994-09-16 Ricoh Co Ltd 一体型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3251095B2 (ja) 1993-04-27 2002-0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JP3535298B2 (ja) * 1996-02-09 2004-06-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回転式現像装置
JP3982643B2 (ja) 1996-04-19 2007-09-26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電子写真用2成分現像剤
JP3629863B2 (ja) * 1996-12-27 2005-03-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JP3704967B2 (ja) * 1998-09-11 2005-10-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24157B1 (en) 2013-06-26
KR100503842B1 (ko) 2005-07-26
US20080031654A1 (en) 2008-02-07
KR20030063105A (ko) 2003-07-28
EP1324157A2 (en) 2003-07-02
US7536132B2 (en) 2009-05-19
US20030137675A1 (en) 2003-07-24
EP1324157A3 (en) 2006-09-20
CN1430112A (zh) 2003-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8992C (zh) 显影剂的回收容器
CN100337163C (zh) 调色剂供应装置和成像设备
US5857129A (en) Toner container with foolproof adaptor
US8620194B2 (en)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discharge device having a discharge port
CN1696843A (zh) 显影剂回收机构以及成像装置
CN1619431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
CN1410843A (zh) 用于成像设备的显影装置
CN1731294A (zh) 显影装置
JP4721426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289979C (zh) 显影装置
JP2006293214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769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72328A (ja) 現像剤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624598A (zh) 显影剂盒、使用该显影剂盒的显影装置及成像设备
JP2009036926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852760A (en) Toner container with snap-on torque bearing adaptor
US5335051A (en) Foreign material removing device and develop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CN1624599A (zh) 成像装置
CN102236298A (zh) 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743857B2 (ja) 現像剤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63858A (zh) 调色剂盒
JP4181873B2 (ja) 現像剤回収容器
JP35853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530766A (zh) 成像设备
JP20092296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09

Termination date: 201412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