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8484C - 层压膜及层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层压膜及层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8484C
CN1268484C CNB2004101022019A CN200410102201A CN1268484C CN 1268484 C CN1268484 C CN 1268484C CN B2004101022019 A CNB2004101022019 A CN B2004101022019A CN 200410102201 A CN200410102201 A CN 200410102201A CN 1268484 C CN1268484 C CN 126848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alant
gloss
image laye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1022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40656A (zh
Inventor
木村康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itsu Ko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itsu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itsu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itsu Ko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40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0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848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848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27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protective coatings or layers by lamination or by fusion of the coatings or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 Y10T428/24851Intermediate layer is 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 Y10T428/24868Translucent outer layer
    • Y10T428/24876Intermediate layer contains particulate material [e.g., pigment, etc.]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压膜及层压方法,该层压膜是旨在对在相纸P上由微小的墨滴描绘的图象层(V)赋予光泽的层压膜,它由在所述图象层V上层叠的具有透光性的密封层(Sa),和在该密封层(Sa)上层叠的光泽层(Sb)构成;所述密封层(Sa),由至少在往图象层(V)上层叠之际,对所述图象层(V)具有粘着性,并且可以对应于图象层(V)的表面形状柔软地变形的材料构成;所述光泽层(Sb),至少形成平滑的表面,而且具有可以对抗密封层(Sa)的变形的刚性。从而能够不受用墨水的微滴描绘的图象层的凹凸的影响,维持表面的平滑状态,赋予图象层光泽。

Description

层压膜及层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旨在对用墨水的微滴在纸张等印刷对象物的被印刷面上描绘的图象层赋予光泽的层压膜及层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喷墨打印机的性能迅猛提高,作为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图象,在要求形成高质量图象的照片处理领域中,喷墨打印机正被广泛采用。
所述喷墨打印机,由打印头向纸张等印刷对象物喷出墨水的微滴,从而描绘图象,在纸上形成图象层。
在所述的纸张中,有普通纸、半有光纸、有光纸等。由于普通纸(PPC用纸等),墨水容易渗入,所以在要求形成高质量图象的照片处理领域中,采用能在纸上形成墨水吸收层的半有光纸或有光纸。
另外,所述墨水,有染料系的墨水和颜料系的墨水。而在照片处理领域中,从耐光性等考虑,通常采用染料系的墨水。
然而,人们往往要求使印刷对象物的被印刷面上形成的图象具有光泽,尤其在照片处理领域中,提高光泽的要求更是不断。
可是,在纸张中采用半有光纸或有光纸,而在墨水中采用颜料系的墨水后,就存在着墨水所含颜料的颗粒无法进入纸的墨水吸收层内,在图象层的表面形成凹凸,使该图象层的光泽显著降低的问题。
另外,这种问题,不仅是颜料系的墨水,用染料系的墨水描绘时,也常常出现。特别是印刷对象物是吸湿性较差的涂层纸及树脂薄膜等时,由于墨滴以堆起来的状态附着,所以表面的凹凸尤其明显,使表面的光泽显著下降。
因此,在图象层上,涂敷具有光泽的树脂进行密封,或者将有光泽的树脂薄膜与图象层粘贴在一起,以期赋予描绘的图象(图象层)光泽。另外,专利文献1公布的发明,采用了在由软质的薄膜材料构成的剥离用基材上,层叠以热可塑性树脂为主体的复制层后形成的打印保护部件,以便再现光泽性的结构。就是说,专利文献1的发明,在纸上描绘的图象层上,以重叠复制层的状态,将纸和打印保护部件加热压合,再将所述剥离用基材剥离后,得到表面的光泽。
[传利文献1]特公平7-20759号公报
可是,将应该给图象层施加密封的、有光泽的树脂涂敷到图象层上后,由于该树脂以按照图象层的凹凸的状态附着在图象层上,所以结果导致涂层的表面也呈凹凸状,由该涂层的表面引起漫反射,存在着得不到满意的光泽的问题。
另外,将树脂薄膜与纸贴合后,存在着受图象层凹凸的影响,在图象层的表面和树脂薄膜之间形成气泡,使透过树脂薄膜看到的图象质量下降的问题。另外,图象层表面的凹凸较大时,再加上形成所述气泡,导致树脂薄膜的表面形成凹凸,存在着由该树脂薄膜的表面引起漫反射后得不到满意的光泽的问题。
进而,专利文献1公布的发明,由于通过最终要剥离的非常薄而且软质的剥离用基材,将以热可塑性树脂为主体的复制层加热压合在纸的图象层上,所以,复制层随着图象层的凹凸而变形之际,剥离用基材也要变形。因此,将剥离用基材剥离后露出的复制层的表面,形成凹凸。存在着表面引起漫反射后得不到满意的光泽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这一实情,提供不受用墨水的微滴描绘的图象层的表面凹凸的影响,可赋予被看到的图象光泽的层压膜及层压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层压膜,其特征在于:是旨在赋予由微小的墨滴组成的绘画在印刷对象物的被印刷面上形成的图象层光泽的层压膜,由在所述图象层上层叠的具有透光性的密封层,和在该密封层上层叠的具有透光性的光泽层构成,所述密封层,由至少在往图象层上层叠之际,对所述图象层具有粘着性,并且可以对应于图象层的表面形状柔软地变形的材料构成;所述光泽层,至少形成平滑的表面,而且具有可以对抗密封层的变形的刚性。此外,在这里,所谓“印刷对象物”,是由墨滴形成图象的物质,例如,普通纸、半有光纸、有光纸、涂层纸等纸就不必说,还包含标签面可用墨滴印刷的CD-ROM等的介质。另外,所谓“平滑”,是指没有凹凸的光滑;所谓“表面平滑”,包括表面为笔直而光滑的面是毫无疑问的,但还包含缓慢的圆弧面等。
采用上述结构的层压膜后,由于所述密封层,由至少在往图象层上层叠之际,对该图象层具有粘着性,并且可以对应于图象层的表面形状柔软地变形的材料构成,所以就像将密封层层叠到图象层上一样,将该层压膜与印刷对象物重合的状态,从印刷对象物和光泽层的两侧挤压后,由于密封层具有粘着性,所以利用该粘着性,就能够将密封层以贴紧的状态贴附在图象层上。
而且,由于光泽层具有可以对抗密封层的对应于图象层的表面形状变形的刚性,所以不受密封层的变形的影响,维持常态,所以该光泽层的表面就能够维持平滑状态。这样,通过具有透光性的密封层及光泽层看到的图象,就可以被光泽层的平滑的表面赋予光泽。
作为本发明涉及的层压膜的一种样态,所述密封层,可用由加热后软化、发挥粘着性及流动性的热可塑性树脂构成;光泽层可用软化点比密封层的软化点高的热可塑性树脂构成。这样,如果以比光泽层的软化点低而且超过密封层的软化点的温度,加热该层压膜时,就可以使密封层发挥粘着性及流动性,该密封层就以贴紧状态贴附(粘附)在图象层的表面。另一方面,由于未达到光泽层的软化点,所以该光泽层能够不软化,以具有可以对抗密封层的变形的刚性的状态维持,维持表面的平滑状态,赋予图象光泽。
这样,在常温中,由于密封层没有粘着性,例如,即使将层压膜做成长卷,形成卷筒状,因卷绕而呈层叠状的密封层和光泽层也不会粘连,可以顺畅地抽出该层压膜。
进而,作为其它样态,还可以在所述光泽层的表面再层叠可剥离的剥离层。以将印刷对象物和层压膜互相重叠的状态,从印刷对象物及光泽层的两侧挤压之际,由于压力机用的夹具等不直接接触光泽层,所以能够防止光泽层的表面受损。另外,由于剥离层对光泽层而言是可剥离的,所以剥离该剥离层时,可使光泽层表面秋毫无损,可以看到光泽性优异的图象。
本发明涉及的层压方法,是旨在赋予由微小的墨滴组成的绘画在印刷对象物的被印刷面上形成的图象层光泽、对所述图象层进行层压的层压方法,将在对所述图象层具有粘着性、并且可以对应于图象层的表面形状柔软地变形的材料构成的具有透光性的密封层上,层叠至少形成平滑的表面、而且具有可以对抗密封层的变形的刚性、具有透光性的光泽层构成的层压膜,就象在图象层上层叠密封层那样,与印刷对象物互相重叠,从所述印刷对象物及光泽层的两侧挤压。此外,在这里,所谓“印刷对象物”,是能够由墨滴形成图象的物质,例如,普通纸、半有光纸、有光纸、涂层纸等纸就不必说,还包含构成标签面可用墨滴印刷的CD-ROM等的介质。另外,所谓“平滑”,是指没有凹凸的光滑;所谓“表面平滑”,毫无疑问包括表面为笔直而光滑的面,但还包含缓慢的圆弧面等。
采取上述层压方法后,由于象将对图象层具有粘着性、而且能够随着图象层的表面形状柔软变形的密封层层叠在图象层上一样,将层压膜与印刷对象物互相重叠的状态,从所述印刷对象物及光泽层的两侧挤压,所以密封层随着图象层的表面形状而变形,以贴紧状态粘着在该图象层的表面。
而且,由于在密封层上层叠的光泽层,至少形成平滑的表面,而且具有可以对抗密封层的变形的刚性,所以不受密封层的变形的影响,维持常态,该光泽层的表面就能够维持平滑状态。这样,通过具有透光性的密封层及光泽层看到的图象,就可以被光泽层的平滑的表面赋予光泽。
这时,作为一种理想的样态,所述密封层,可用由加热后软化、发挥粘着性及流动性的热可塑性树脂构成;光泽层可用软化点比密封层的软化点高的热可塑性树脂构成;所述挤压,最好用温度设定成比光泽层的软化点低而且比密封层的软化点高的一对热辊,从所述印刷对象物及光泽层的两侧一面压合一面输送。
这样,被热辊加热后,由于密封层软化,发挥粘着性及流动性,所以用热辊压合后,在该压合力的作用下,密封层按照图象层的表面形状流动变形,成为以贴紧状态粘附在该图象层的表面。然后,在热辊的输送下,压合位置依次变化,所以在粘附前,夹在图象层和密封层之间的空气被依次排出,图象层的整个表面与密封层完全贴紧。另一方面,由于光泽层保持常态,维持表面的平滑状态,所以通过密封层及光泽层看到的图象,就可以被光泽层的平滑的表面赋予光泽。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层压膜后,能够获得不受由墨水的微滴描绘的图象层的表面的凹凸的影响,赋予被看到的图象光泽这一优异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层压方法后,能够获得不受由墨水的微滴描绘的图象层的表面的凹凸的影响,赋予被看到的图象光泽这一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压膜,被层压的描绘完毕的纸的局部放大的纵剖面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压膜的局部放大的纵剖面图。
图3是表示为讲述使用该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压膜对描绘完毕的纸进行层压的层压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将该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压膜层叠到描绘完毕的纸上的局部放大的纵剖面图,其中(1)是表示剥离层层叠在光泽层上的状态,(2)是表示将剥离层从光泽层上剥离时的状态。
图中:1~热辊;2~方向变换用滚轴;P~相纸;Pa~基底纸;Pb~墨水吸收层;V~图象层;R~滚筒体;S~层压膜;Sa~密封层;Sb~光泽层;Sc~剥离层;Sd~粘固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阅附图,讲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压膜。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压膜,是在要求形成高质量的图象的照片处理领域采用的产品,对从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向相纸(印刷对象物)喷出的墨水的微滴,在该相纸的一个面(被印刷面)上描绘的图象(图象层)赋予光泽。
首先,在讲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压膜之前,先讲述喷墨打印机采用的墨水、和被该墨水描绘的相纸。
在所述墨水中,有染料系的墨水及颜料系的墨水,但在照片领域中,考虑到耐光性,采用颜料系的墨水,以便防止图象的劣化。
作为所述相纸,采用半有光纸或有光纸。具体地说,半有光纸及有光纸都如图1所示,具有由纸等构成的基底纸Pa和在该基底纸Pa的一个面上形成的墨水吸收层Pb。这些相纸P,从效率角度出发,被设定成长卷,以便用所述层压膜连续地层压后,切断成所定尺寸。
所述墨水吸收层Pb,可以高效地吸收被涂敷的墨水,从而可防止出现洇。就是说,在墨水吸收层Pb中,形成无数个微小的吸收孔(未图示),涂敷的墨水进入吸收孔,从而构成提高吸收性的结构。
一般来说,所述吸收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墨水含有的颜料的颗粒,对于上述结构的相纸P来说,从喷墨打印机的喷头喷出墨水的微滴描绘后,射到相纸P上的墨水的颜料不能进入吸收孔,堆积在相纸P(墨水吸收层Pb)的表面,由墨水形成的图象层V的表面就成为凹凸状。另外,描绘的图象包含白色时,由于白色使用相纸P本身的白色,所以未涂敷墨水的部分(白色部分)和涂敷墨水的部分的交界处就出现高低差。
为了对成为这种表面形状的描绘完毕的相纸P进行层压,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压膜,如图2所示,采用在所述图象层V上层叠密封层Sa,在该密封层Sa上层叠光泽层Sb,在光泽层Sb上层叠保护该光泽层Sb的剥离层Sc的结构。
所述密封层Sa,由加热到所定的温度(软化点)以上后软化、发挥粘着性及流动性的热可塑树脂构成。用作该密封层Sa的热可塑树脂,使用具有透光性(透明度高)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软化点为60℃~100℃的聚脂类树脂。
所述光泽层Sb的与密封层Sa贴紧的面的相反的面、即表面,平滑(无凹凸的光滑状态)地形成。所述光泽层Sb,由软化点比密封层Sa高、具有透光性(透明度高)的热可塑树脂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软化点为100℃~150℃的丙烯类树脂。这样,该光泽层Sb,在密封层Sa的软化点以上的温度环境下,具有即使密封层Sa软化后流动变形、也不追随密封层Sa的变形的刚性。就是说,光泽层Sb具有即使密封层Sa软化也能维持常态、维持表面平滑状态的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密封层Sa中采用聚脂类树脂,在光泽层Sb中采用丙烯类树脂,所以在密封层Sa和光泽层Sb之间,加入将它们粘接的粘固涂层Sd,以便将它们切实层叠(粘接)。该粘固涂层Sd,和所述密封层Sa及光泽层Sb一样,使用具有透光性的材料(透明度高的材料)。
所述剥离层Sc,是将二甲脂树脂(PET树脂)做成薄膜状的物质,在该剥离层Sc自身具有的粘附性的作用下,被贴附在所述光泽层Sb的表面。这样,可以不会残留粘接剂等残留物地从光泽层Sb上剥离。
上述结构的层压膜S,是在构成剥离层Sc的薄膜上,用层叠状态形成光泽层Sb,再在光泽层Sb上用层叠状态形成密封层Sa后制作而成。具体地说,应当使光泽层Sb的表面平滑,制作时要将构成剥离层Sc的薄膜放置在平滑的平台上的状态下,将所述薄膜作为基材,依次层叠光泽层Sb及粘固涂层Sd及密封层Sa。这样,将剥离层Sc从光泽层Sb剥离之际,能够使光泽层Sb的表面形成平滑状态。此外,归根结底,构成剥离层Sc的薄膜,至少与光泽层Sb层叠的一面(最好是两面)要形成平滑的状态。
该层压膜S,对描绘完毕的相纸P而言,形成能够连续性地层压的长卷,从收纳等角度出发,将光泽层Sb朝外卷绕成滚筒状(以下将卷绕成滚筒状的层压膜S称作“滚筒体”)。
接着,讲述使用上述结构的层压膜S,将描绘完毕的相纸P层压的方法。如图3所示,用轴支承滚筒体R,使其能围绕其轴心旋转,并可从该滚筒体R拉出层压膜S。然后,使在相纸P的一个面上描绘的图象(图象层V)和从滚筒体R开卷抽出的层压膜S的密封层Sa相对后将层压膜S和相纸P重叠。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滚筒体R的配置关系,需要改变从滚筒体R开卷抽出的层压膜S的抽出方向,所以在使层压膜S和相纸P重叠之前,使层压膜S经过改变方向的方向变换用滚轴2,可以使层压膜S适当地与相纸P重叠。
然后,使层压膜S及相纸P同步,以便能够维持重叠状态,朝长度方向输送,喂入下游侧设置的一对热辊1、1之间。该一对热辊1、1的表面温度,设定成不使光泽层Sb软化、只使密封层Sa软化,即比光泽层Sb的软化点(软化的温度)低、而且比密封层Sa的软化点(软化的温度)高(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0℃~140℃)。
在该状态下,互相重叠的层压膜S及相纸P被一对热辊1、1加热。于是,密封层Sa软化。具体地讲,层压膜S的剥离层Sc及光泽层Sb,因其熔点比密封层Sa高,所以尽管被一对热辊1、1加热,但并不软化,只有密封层Sa软化,发挥其流动性及粘着性。
而且,在这种状态下,由于重叠状态的层压膜S及相纸P被一对热辊1、1压合从两侧挤压,所以如图4(1)所示,软化的密封层Sa随着图象层V的表面形状流动变形,贴紧状态粘附在图象层V上。而且,被一对热辊1、1压合输送后,对重叠状态的多层片S及相纸P而言的挤压位置,依次位移,夹在图象层V和密封层Sa之间的气体,被依次挤出,图象层V的整个区域和密封层Sa以贴紧状态贴附在一起。这时,由于光泽层Sb不软化,一直具有能够对抗密封层Sa的流动变形的刚性,所以不跟随密封层Sa的流动变形,维持常态,表面保持平滑的状态。
然后,使密封层Sa和图象层V之间不产生错位地将密封层Sa固化后,将叠在一起的层压膜S和相纸P层,与相纸P的形成图象的区域对应地切断成所定的尺寸。接着,如图4(2)所示,将剥离层Sc从光泽层Sb上剥离,平滑的光泽层Sb的表面就露出来,成为可以通过密封层Sa及光泽层Sb看到有光泽的图象(图象层V)的状态。此外,所述剥离层Sc,由于以作为自有功能而具有的粘着力粘附在光泽层Sb上,所以剥离剥离层Sc之际,与通过粘接剂粘附的情况不同,在剥离了剥离层Sc的光泽层Sb的表面,不会附着残留物。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压膜后,在对相纸P上描绘的图象层V具有粘着力的同时还能够与图象层V的表面形状对应柔软地变形的密封层Sa上,层叠具有可以对抗该密封层Sa的变形的刚性的光泽层Sb,所以使密封层Sa和图象层V粘合之际,即使密封层Sa与图象层V的表面形状对应变形,光泽层Sb的表面也能够维持平滑状态,与图象层V的表面的凹凸无关,即使在要求高质量的相片处理领域也能够赋予领人满意的光泽。
另外,由于密封层Sa采用加热后发挥粘着性及流动性的聚脂类树脂,所以常温时没有粘着性及流动性。即使为了保管该层压膜S而将其卷绕成滚筒体R,密封层Sa也不会与剥离层Sc粘连,可以将层压膜S从滚筒体R中顺畅地抽出。
另外,由于在光泽层Sb上层叠可剥离的剥离层Sc,所以即使用一对热辊1、1挤压,光泽层Sb的表面也不直接与热辊1、1接触,所以能够防止用一对热辊1、1进行的压合损伤光泽层Sb的表面。这样,将剥离层Sc从光泽层Sb剥离后,毫无损伤而且光泽性极其优异的表面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所以可以赋予相纸上描绘的图象极其优异的光泽。
另外,由于是在所述层压膜S和描绘了图象的相纸P互相重叠的状态下,从两侧用热辊1、1压合,所以可以利用该压合力使密封层Sa流动变形,切实跟随图象层V的表面形状。再加上,由于将所述层压膜S和描绘了图象的相纸P互相重叠后,利用热辊1、1一边压合一边输送,所以可以将夹在密封层Sa和图象层V之间的气体彻底排出,能接提高密封层Sa和图象层V的贴紧性。
此外,毫无疑问,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密封层Sa采用热可塑性树脂(聚脂类树脂)。但并不限于此,密封层Sa,例如:还可以采用丙烯树脂和纤维素的混合树脂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剥离层Sc自有的粘着性,将剥离层Sc粘贴在光泽层Sb上。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当剥离层Sc的用于粘贴在光泽层Sb上的粘着性较强时,可在与光泽层Sb粘贴(层叠)的一面,形成与所述光泽层Sb粘贴的剥离涂层。该剥离涂层最好采用软化点为200℃~250℃的硅系树脂及氟系树脂等形成。采用它们后,可以使剥离层Sc获得对光泽层Sb而言的充分的剥离性,同时还可以在将剥离层Sc从光泽层Sb剥离之际,使附着物不会残留在光泽层Sb的表面,使剥离涂层和剥离层Sc一起从光泽层Sb剥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密封层Sa和光泽层Sb之间,夹着粘固涂层Sd,以便提高密封层Sa和光泽层Sb的粘接性。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利用光泽层Sb的粘着性,使该光泽层Sb粘附在密封层Sa上。就是说,可以利用密封层Sa采用的材质,与光泽层Sb采用的材质的粘接性的相性,设置适当的粘固涂层S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密封层Sa中采用加热后发挥粘着性及流动性的物质。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在常温下具有粘着性及柔软性、粘着后硬化的所谓高透明度的粘接剂。这时,毫无疑问,光泽层Sb采用具有不跟随对应于图象层V的表面形状变形的密封层Sa变形的刚性的物质。另外,由于不需要使密封层Sa加热软化,所以可以仅仅将热辊1、1改为滚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层压膜S和相纸P相互重叠后,用一对热辊1、1从两面压合输送、依次挤压。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形成平滑面的一对平板及模具,将层压膜S和相纸P相互重叠后,从两面挤压。这时,如果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层压膜S及相纸P是长卷的,就成为将层压膜S和相纸P相互重叠和进行间歇的挤压,所以为了沿长度方向连续进行均匀的挤压,最好和上述实施方式一样,用一对热辊1、1(滚轴)压合输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剥离层Sc层叠在光泽层Sb上。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用溶点比密封层Sa高、而且可以使表面始终保持平滑状态的薄膜构成光泽层Sb,再将密封层Sa层叠到其上后形成。就是说,还可以使光泽层Sb兼作层压膜S的基材。这时,由于在挤压之际,热辊1、1及压力机的模具等接触光泽层Sb的表面,所以为了防止损伤光泽层Sb的表面,最好在热辊1、1的外周面及压力机的模具的压力面上设置保护材料。但是,由于即使在热辊1、1及模具上设置保护材料,防止光泽层Sb的表面受损也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最好和上述实施方式一样,在光泽层Sb上层叠可以剥离的剥离层S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讲述了利用颜料系的墨水的微滴,在相纸(半有光纸或有光纸)上形成图象层V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用层压膜S对利用染料系的墨水的微滴在相纸上形成图象层V的纸进行层压。毫无疑问,这样做也和上述实施方式一样,可以对图象赋予光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层压膜S形成长卷,对长卷的相纸P连续进行层叠。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毫无疑问,也可以在将形成图象层V的相纸P剪成规定的尺寸的同时,还将层压膜S也剪成和相纸P一样的尺寸,再如上所述,将相纸P和层压膜S互相重叠,从两面挤压,以便将密封层Sa层叠到图象层V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相纸P的一个面上形成的图象层V进行层压。但并不限于此,就是说,形成图象层V的印刷对象物,并不限于相纸P,例如,还可以是用墨滴对标签、或可以用墨滴描绘的CD-ROM等的介质等。在这种印刷对象物的被印刷面上形成的图象层,其表面也会因墨滴而形成凹凸状,所以用上述结构的层压膜S对图象层的表面进行层压后,也可以加工成有光泽的标签(图象)。另外,相纸P也不限于半有光纸或有光纸,还可以是普通纸及树脂薄膜、涂层纸。就是说,本发明涉及的层压膜及层压方法,对印刷对象物并无特别的限定,只要对印刷对象物的被印刷面上形成的图象层要求有光泽的即可。

Claims (5)

1、一种层压膜,其特征在于:是旨在对由微小的墨滴的绘画而在印刷对象物的被印刷面上形成的图象层赋予光泽的层压膜,由在所述图象层上层叠的具有透光性的密封层、和在该密封层上层叠的具有透光性的光泽层构成;
所述密封层,由至少在往图象层上层叠之际,对所述图象层具有粘着性,并且可以对应于图象层的表面形状柔软地变形;
所述光泽层,至少形成平滑的表面,而且具有可以对抗密封层的变形的刚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由加热后软化、发挥粘着性及流动性的热可塑性树脂构成;光泽层用软化点比密封层的软化点高的热可塑性树脂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压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泽层的表面,还层叠有可剥离的剥离层。
4、一种层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旨在对由微小的墨滴组成的绘画在印刷对象物的被印刷面上形成的图象层应该赋予光泽的所述图象层进行层压的层压方法,在对所述图象层具有粘着性、并且可以对应于图象层的表面形状柔软地变形的、具有透光性的密封层上,层叠至少形成平滑的表面且具有可以对抗密封层的变形的刚性的、具有透光性的光泽层,并使密封层层叠在图象层上地将上述层叠后构成的层压膜与印刷对象物对准重叠,从所述印刷对象物及光泽层的两侧进行挤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用由加热后软化、发挥粘着性及流动性的热可塑性树脂构成;光泽层用软化点比密封层的软化点高的热可塑性树脂构成;所述挤压,是用温度设定成比光泽层的软化点低而且是密封层的软化点以上的一对热辊,从所述印刷对象物及光泽层的两侧一面压合一面输送。
CNB2004101022019A 2003-12-18 2004-12-15 层压膜及层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848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21121 2003-12-18
JP2003421121A JP2005178135A (ja) 2003-12-18 2003-12-18 ラミネートシート、及びラミネー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0656A CN1640656A (zh) 2005-07-20
CN1268484C true CN1268484C (zh) 2006-08-09

Family

ID=34544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220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8484C (zh) 2003-12-18 2004-12-15 层压膜及层压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050136230A1 (zh)
EP (1) EP1547800A3 (zh)
JP (1) JP2005178135A (zh)
CN (1) CN126848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2500681T3 (pl) * 2009-11-11 2018-12-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Wymiennik ciepła całkowitego i sposób wytwarzania w nim stosowanej płyty działowej
JP6322871B2 (ja) * 2014-05-16 2018-05-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キソ印刷版と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4044377B (zh) * 2014-06-09 2017-02-15 厦门吉宏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盒漫反射层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ES2684077B1 (es) * 2017-03-31 2019-07-05 Voxelcare S L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on de una plantilla ortopedica y producto asi obtenido
CN113815304B (zh) * 2020-06-19 2023-08-29 陈竹 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同步对花板材、板材同步对花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1658A (ja) * 1983-03-19 1984-09-28 Canon Inc 記録方法
JPH0653436B2 (ja) * 1985-09-10 1994-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保護部材および画像保護方法
JPS62130873A (ja) * 1985-12-03 1987-06-13 Canon Inc プリント保護部材
US4999266A (en) * 1986-04-18 1991-03-12 Hoechst Celanese Corporation Protected color image on substrate with thermal adhesive and antiblocking overlayers
WO1991001223A1 (en) * 1989-07-14 1991-02-07 Dai Nippon Insatsu Kabushiki Kaisha Thermal transfer cover film
JP2762751B2 (ja) * 1991-01-16 1998-06-0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画像保護フィルム
US6153289A (en) * 1992-04-29 2000-11-28 Murray; Nicholas J. Laminates
US5658850A (en) * 1995-04-12 1997-08-1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supporting sheet
US5723405A (en) * 1996-11-27 1998-03-03 Eastman Kodak Company Adhesive for laminating thermal dye transfer print
US6165698A (en) * 1997-09-29 2000-12-26 Konic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orming image having protective layer thereon
US6733611B2 (en) * 2000-08-07 2004-05-1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EP1179436B1 (en) * 2000-08-11 2012-03-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aminating film and laminating method using it
JP3564075B2 (ja) * 2001-02-28 2004-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654040B2 (en) * 2001-04-26 2003-11-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for creating durable electrophotographically printed color transparencies using clear hot stamp coating
US6802925B2 (en) * 2001-08-31 2004-10-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aminating film and lamination process using the same
JP2003211841A (ja) * 2002-01-17 2003-07-3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型画像保護シート及び保護層形成方法及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る記録物
DE60310282T2 (de) * 2002-03-01 2007-05-1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isch übertragbares Bildschutzblatt, Verfahren zur Schutzschicht-Bildung und durch das Verfahren hergestellte Aufnahme
JP4142517B2 (ja) * 2002-07-29 2008-09-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保護層熱転写シートおよびマット調印画物
US6732780B1 (en) * 2002-10-25 2004-05-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media coating device
US6689532B1 (en) * 2003-02-18 2004-02-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of protecting an image receiving layer of a recording element prior to and after printing
US20050236097A1 (en) * 2004-01-21 2005-10-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nd Noritsu Kori Co., Ltd. Method for protecting printed imag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36230A1 (en) 2005-06-23
EP1547800A3 (en) 2005-12-14
US20060029780A1 (en) 2006-02-09
CN1640656A (zh) 2005-07-20
EP1547800A2 (en) 2005-06-29
JP2005178135A (ja) 2005-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104C (zh) 图象接受介质
CN1057729C (zh) 印刷性极好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合成纸
WO2012111242A1 (ja) 金属調印刷物の印刷方法及び金属調印刷物
CN1665680A (zh) 用于层压玻璃的数字颜色-设计复合体
CN1409666A (zh) 从可印刷转印膜转移喷墨印刷图像制成的印刷基片
JP2010509106A (ja) 重畳層の印刷の改良
JP5664911B2 (ja) 印刷物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物
JP2630159B2 (ja) エンボス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15056594B (zh) 防粘构件一体型转印片、以及该转印片和印刷物的制造方法
CN1268484C (zh) 层压膜及层压方法
JP2014046573A (ja) 中間転写媒体および印刷物
JP5266850B2 (ja) 転写フィルムおよび熱転写システム
JP2833484B2 (ja) 化粧シート
JP6202727B2 (ja) 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4943302B (zh) 一种无需冷裱膜的广告耗材的生产方法
JP4610166B2 (ja) 遊技盤用化粧板
CN1824501A (zh) 水性环保雷射膜及其制法
KR102035927B1 (ko) 스마트폰용 박막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04299377A (ja) 転写用加圧ロール、転写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10180960A (ja) 化粧シート
JP2003335099A (ja) 部分転写金属蒸着シート材の製造方法
RU2807955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декоративного напольного покрытия
JP7342468B2 (ja) シール型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4006329B2 (ja) ラミネート用部材およびラミネート印画物
JP3520246B2 (ja) 光熱変換ヒートモード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