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4155A - 金属蒸汽放电灯 - Google Patents

金属蒸汽放电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4155A
CN1264155A CN99127065.7A CN99127065A CN1264155A CN 1264155 A CN1264155 A CN 1264155A CN 99127065 A CN99127065 A CN 99127065A CN 1264155 A CN1264155 A CN 1264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metal
lamp
metal
pottery
vapour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270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754C (zh
Inventor
野原浩司
西浦善晴
柿坂俊介
武田一男
秋吉健次
杉本耕一
中山史纪
山本高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69210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4646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64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4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75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5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36Seals between parts of vessels; Seals for leading-in conductors; Leading-in conductors
    • H01J61/366Seals for leading-in conductors

Landscapes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一种金属蒸汽放电灯具有可靠性高的密封部分,并可提高发光效率和点火初期的光束上升特性。配有透光性陶瓷制的发光管,该发光管具有发光部分,细管部分,和供电体。利用包括发光部分内表面和细管部分在发光部分侧的端面的面,形成放电空间。在导电性金属陶瓷的发光部分侧端部上连接并固定电极,导电性金属陶瓷的与电极连接侧相反一侧的端部至少延伸至细管端部。而且,在点火时密封材料的放电空间侧的端面温度不超过800℃。

Description

金属蒸汽放电灯
本发明涉及使用透光性陶瓷制发光管的金属蒸汽放电灯。
作为以往例的这种金属蒸汽放电灯,例如披露于特开平6-196131号公报(以往例1)、特开平7-240184号公报(以往例2)、或特开昭61-245457号公报(以往例3)等中。
以往例1的灯配有由透光性陶瓷构成的发光管,在设置于该发光管中央本管部分两侧的细管内,插入与电极连接且由氢透过性物质和耐卤化物性物质构成的供电体,用玻璃料密封所述细管与所述供电体的间隙。
作为氢透过性物质,可使用铌和钽等,由此,可以使热膨胀系数接近作为细管材质的氧化铝,可以防止密封时出现裂纹。但是,由于铌等会与作为封入物的卤化物产生剧烈反应,所以在点火中有封入物的部分中,使用钨和钼或导电性金属陶瓷等耐卤化物性物质,由铌构成的氢透过性部分由玻璃料完全密封,可抑制供电体与封入物反应。
以往例2的灯配备:由中央部分的球形或椭圆形的扩径部分,和在该扩径部分的两端部上延伸且一体形成的比扩径部分直径细的细管部分构成的透光性陶瓷制的发光管,插入细管部分内且具有导通发光管内外的导通装置的闭塞体,和固定设置于闭塞体一端部上的一对电极。
在该结构中,由贯通闭塞体内部的外部引线使发光管内外导通。利用流入细管部分的与电极相反一侧端部的内表面与闭塞体外表面之间的间隙的例如由玻璃料构成的玻璃粘接剂,使闭塞体与细管部分接合。此外,在发光管内,封入作为缓冲金属的汞、作为发光金属的金属卤化物和氢气等稀有气体。按比点火时蒸发量多地封入金属卤化物。
通常,如果点火中玻璃粘接剂达到高温,那么会引起与金属卤化物的化学反应而使其劣化。因该劣化,发生发光管封入物的泄漏。因此,在该以往例中,点火中,除玻璃粘接剂的接合部分外,在细管部分内表面与闭塞体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剩余的金属卤化物被凝集,利用该凝集的金属卤化物对玻璃粘接剂与放电空间内的高温气体进行热隔离。因此,可以防止因与金属卤化物的化学反应造成的玻璃粘接剂的劣化,防止在发光管中发生泄漏。
此外,以往例3的灯具有在通过密封材料用导电性金属陶瓷闭塞透光性氧化铝管端部的发光管内,封入卤化镝的结构,作为密封材料的主要成分使用烯土类金属氧化物。由于导电性金属陶瓷是把钨粉末等与用于发光管材料的氧化铝粉末等混合烧结的物质,所以与氧化铝的热膨胀系数的差非常小,可以降低密封部分的裂纹。此外,作为密封材料,由于以烯土类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成分,所以可以抑制点火中封入物与密封材料的反应。
在上述以往例的结构中,在供电体的耐卤化物部分中,在使用钨和钼等热膨胀系数比氧化铝大的不同金属的情况下,在密封部分容易出现裂纹,在密封工艺时和点火中存在发光管容易泄漏的问题。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耐卤化物部分中最好使用与氧化铝的膨胀系数接近的导电性金属陶瓷,但导电性金属陶瓷与作为氢透过性物质的铌的接合困难,因而在该部分的可靠性中,存在供电体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此外,作为供电体,如果使用铌等金属,那么与作为氧化物的玻璃料与氧化铝的界面接合相比,该铌与玻璃料的界面接合较弱,经长期点火,封入物从铌与玻璃料的界面徐徐泄漏,出现灯电压下降的问题。
而且,由于铌的热膨胀系数为7.2×10-6,氧化铝的热膨胀系数为8.0×10-6,所以在铌和氧化铝之间,在密封时和点火时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因此,在电极棒径巨大的高瓦数的灯中,这种热应力大到不能忽视的程度,有引起密封部分裂纹的问题。此外,由于铌等在高温下与氮反应引起脆化,所以在端部温度容易上升的高瓦数的灯中,不适合在氮气氛中进行点火。
此外,在利用具有与内部贯通的外部引线的闭塞体密封发光管端部的结构中,外部引线与闭塞体的接合不充分,封入物沿所述引线泄漏到发光管外,存在点火中灯电压明显下降的问题。
此外,在利用导电性金属陶瓷密封发光管端部的结构情况下,密封材料的前面由于靠近放电空间为高温,所以密封材料软化,同时与封入物发生反应,存在短期间内光学特性显著降低的问题。
而且,如果调查上述各以往例的发光效率,例如在高现色性情况下下降约80(1m/W)左右。于是,尽管期望发光效率很高,但存在未考虑使发光效率提高的手段问题。
此外,如果还调查点火初期的光束上升时间(至获得稳定时90%光束的时间),那么变长为13分钟~15分钟左右。于是,尽管期望光束上升时间很短,但在以往的金属蒸汽放电灯中存在没有考虑使光束上升时间提高的手段。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在长期寿命中获得稳定的光学特性的可靠性高的密封部分,并可提高发光效率,同时可以提高点火初期的光束上升特性的金属蒸汽放电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金属蒸汽放电灯配备透光性陶瓷制的发光管,该发光管具有在其内部封入发光金属并有一对电极的发光部分,设置在发光部分两端部的细管部分,和插入细管部分内、同时利用密封材料将其与发光部分相反一侧的端部部分密封在细管部分内的由导电性金属陶瓷构成的供电体。利用包括发光部分内表面和细管部分在发光部分侧端面的面形成放电空间。在导电性金属陶瓷的发光部分侧端部上连接并固定所述电极,所述导电性金属陶瓷的与所述电极连接一侧相反侧的端部至少延伸至所述细管端部。而且,使在点火时密封材料的放电空间侧的端面温度不超过800℃那样构成。
按照上述结构,密封部分的密封材料与细管和导电性金属陶瓷的界面结合力被强化,经过长时间可保持气密性,在150瓦以上的高瓦数灯中,也可以实现具有防止裂纹发生的可靠性高的密封部分的金属蒸汽放电灯。
此外,通过形成限定密封材料的放电空间侧的端面温度的结构,可以抑制使用玻璃料等的密封材料与封入物的反应,可以实现在寿命中具有稳定光学特性的金属蒸汽放电灯。而且,作为供电体,由于未使用高温下与氮产生反应的Nb等的导电性金属陶瓷,所以作为使密封部分温度下降的方法,可以在外管内封入氮。由此,利用氮消除密封部分的热,可以降低密封材料的温度,可以抑制反应。
如上所述,按照上述结构,可以获得长期点火的稳定的光学特性,而且本发明还实现了高发光效率和上升特性优良的金属蒸汽放电灯。就是说,发明人根据调查以往金属蒸汽放电灯中使发光效率下降原因的结果,发现其原因在于来自放电空间的热损失。而且,提高光束上升特性的主要因素在于与封入物的温度关系。因此,以下的发明基于这样的见解。
在上述结构中,在灯功率为P(W)的情况下,密封材料的放电空间侧的端面与放电空间的距离L(mm)最好在(3/115)P+355/115(mm)以上。由此,可以使密封材料的放电空间侧端面的温度达到800℃以下,可获得长时间点火的光学特性变化很少的金属蒸汽放电灯。
导电性金属陶瓷的20℃时的热传导率最好在0.28(cal/cm·sec·deg)以下。由此,可以降低导电性金属陶瓷从放电空间传导损失的热损失。
在灯功率为P(W)的情况下,导电性金属陶瓷的外径r(mm)最好在4.9×10-3P+0.53(mm)以下。由此,可以获得比以往大的发光效率。
导电性金属陶瓷的20℃时的电阻率值最好在10.0×10-8Ωm以上和25.0×10-8Ωm以下。由此,在金属蒸汽放电灯的点火初期时,可以使封入物的温度迅速上升。
而且,最好设有包住细管部分的保温筒的结构。由此,可以调整封入物的温度,抑制封入物与密封材料的反应,寿命稳定,并且可以获得期望的色光。
最好把发光管设置在外管内,在其外管内封入氮。由此,可以降低密封部分的温度,可以获得寿命中稳定的光学特性。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金属蒸汽放电灯的正面图。
图2是图1的金属蒸汽放电灯的发光管的局部剖视正面图。
图3是放大发光管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放电空间侧的玻璃料的端面温度与光束维持率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金属蒸汽放电灯的发光管一部分的剖面图。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灯功率150W的金属蒸汽放电灯。在图1中,1是发光管,例如为多晶氧化铝构成的透光性陶瓷。该发光管1被外管2包围。利用金属线3a、3b将发光管1固定在外管2内。在外管2内,封入预定压力的氮。再有,在外管2上安装灯头4,与金属线3a、3b连接。
如图2所示,发光管1有作为发光部分的例如最大外径为10mm的主管部分5和设置在该主管部分5两端的内径为1.0mm的细管部分6。此外,在发光管1内,封入预定量的汞、作为起动用的稀有气体的例如氩气、和作为金属卤化物的溴化镝、溴化铊、溴化钠等。
在各细管部分6内,分别插入外径为0.9mm的作为供电体的导电性金属陶瓷7,利用玻璃料8进行密封。此外,在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面对主管部分5的端部上连接电极9,在主管5内相互对置地配置。各电极9之间的距离为10mm。
导电性金属陶瓷7是把钼粉末或钨粉末与氧化铝粉末混合并烧结的导电性金属陶瓷。此外,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热膨胀系数与发光管1大致相等。这里使用的导电性金属陶瓷7是按钼与氧化铝的重量比为50∶50的比率混合烧结的导电性金属陶瓷,其热膨胀系数约为7.0×10-6,但在发光管1为高瓦数,例如达到250瓦和400瓦的情况下,最好进一步提高氧化铝的混合比率,以更接近氧化铝的热膨胀系数。
导电性金属陶瓷7从细管部分6的端部仅突出发光管外10mm的长度,分别直接焊接在金属线3a、3b上。
其中,使导电性金属陶瓷7从细管部分6的端部仅突出10mm的长度,但也可以与细管部分6的端面成一面。在这种情况下,在与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电极9的接合侧相反侧的端部上必须接合外部引线等,但如果该外部引线在细管内部,那么由于外部引线与作为密封材料的玻璃料8的界面结合力低,所以有发生发光管泄漏的危险。因此,最好使导电性金属陶瓷7从细管部分6的端部突出。
玻璃料8由氧化镝、氧化铝、二氧化硅等构成,如图3所示,在细管部分6的内表面与导电性金属陶瓷7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中流入玻璃料,直至玻璃料8的放电空间侧端面与放电空间端面之间的距离L达到7mm。再有,放电空间指由包括主管部分5内表面和细管部分6在主管部分5侧的端面的面形成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的金属蒸汽放电灯中,使玻璃料8的放电空间侧端面温度变化为750℃、800℃、850℃、900℃和950℃,调查各100个灯的寿命中的光束维持率,得到图4所示的结果。在玻璃料8的放电空间侧端部的细管部分6的外表面上,根据粘接白金-白金铑热电偶进行温度测定的结果,根据细管部分6的壁厚和氧化铝的热传导率,通过计算求出上述温度。图4中,记号*表示玻璃料8的温度为750℃的情况,记号○表示800℃的情况,记号△表示850℃的情况,记号×表示900℃的情况,而记号□表示950℃的情况。
由图4可知,在玻璃料8的温度在850℃以上的情况下,作为灯点火后额定寿命的6000小时的光束维持率下降60%。如果观察此时的密封部分断面,可确认玻璃料的端面被封入物剧烈侵蚀。因此,发光金属损失,导致光束维持率降低。
此外,在调查各温度下点火时间与发光管泄漏比例时,得到表1所示的结果。在温度为950℃情况下,6000小时时50%以上的灯发生泄漏。850℃情况下,7000小时后,灯电压缓慢下降,在9000小时时,30%以上的灯会泄漏,变得不能点火。800℃以下的灯在经过6000小时后仍确保70%以上的光束维持率,70%可点火9000小时,50%可点火12000小时以上,确认可没有泄漏地点火。
【表1】
  温度(℃)            泄漏率(%)   评价
 6000小时  9000小时  12000小时
  750     0     11     26    ○
  800     0     22     33    ○
  850     18     38     55    ×
  900     32     52     79    ×
  950     52     71     90    ×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150W的金属蒸汽放电灯,但对于35W、70W、100W、250W、400W等金属蒸汽放电灯,也可以获得同样的结果。
再有,作为供电体,不使用导电性金属陶瓷7而使用铌(Nb)等,与导电性金属陶瓷7与玻璃料8的界面相比,玻璃料8和Nb的界面结合性不坚固,在长期寿命中,气密性方面的可靠性不足。此外,在150W以上的灯、例如250W的灯中,供电体的棒直径变大,在热膨胀系数为7.2×10-6的Nb与热膨胀系数为8.0×10-6的氧化铝之间产生微小裂纹,在点火中该裂纹生长,会导致发光管泄漏。在进行灯功率250W、玻璃料温度为800℃、使用Nb为供电体的灯寿命实验时,在点火2000小时时100个灯中有3个灯出现裂纹,至6000小时有30个灯泄漏。如果观察发生泄漏的灯的密封部分断面,那么可确认埋入Nb和氧化铝之间间隙的玻璃料中有非常多的微小裂纹,多个裂纹生长至密封部分端部,从裂纹之间可检出溴。
对此,本发明的灯在9000小时中70%以上没有泄漏地点火。可以认为这是由于所用的金属陶瓷的热膨胀系数为7.5×10-6,比Nb更接近透光性氧化铝的热膨胀系数,密封部分的密封性由比Nb更坚固的金属陶瓷实现。此外,在该灯的外管2内,为了降低密封部分的温度封入氮,但在供电体中使用Nb的情况下,3000小时以后的Nb劣化剧烈,该劣化也被认为是发光管泄漏的原因之一。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金属蒸汽放电灯中,如表2所示,在调查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3的有各自不同热传导率的导电性金属陶瓷7情况的发光效率时,可得到表2所示的结果。但是,有实施例1~实施例3和比较例1的热传导率的导电性金属陶瓷7是把钼粉末和氧化铝粉末的混合比进行各种改变的混合粉末进行烧结的导电性金属陶瓷。特别是在有比较例1的热传导率的导电性金属陶瓷7使用这些材料的情况下,具有实用上可制作的最大热传导率。此外,有比较例2的热传导率的导电性金属陶瓷7是把钨粉末和氧化铝粉末的混合粉末进行烧结的导电性金属陶瓷,在使用这些材料的情况下,具有实用上可制作的最大热传导率。
再有,下述的热传导率是表示未完全事先说明的20℃情况下的值。
【表2】
      热传导率(cal/cm·sec·deg)   发光效率(1m/W)   评价
实施例1       0.15      102    ○
实施例2       0.20      100    ○
实施例3       0.28      95    ○
比较例1       0.33      90    ×
比较例2       0.38      88    ×
以往的例如高现色金属蒸汽放电灯的发光效率通常为约80(1m/W)左右。与此不同,如表2所示,在使用有0.28(cal/cm·sec·deg)以下热传导率的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情况下,发光效率在95(1m/W)以上。如果发光效率在90(1m/W)以上,那么在实用上就足够了。另一方面,在使用超过0.28(cal/cm·sec·deg),并有0.33(cal/cm·sec·deg)以下热传导率的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情况下,发光效率达到在实用上没有障碍的程度,但在玻璃料8中容易产生裂纹。此外,在使用其热传导率超过0.33(cal/cm·sec·deg)的导电性金属陶瓷的情况下,不言而喻,发光效率在实用上足够了,但在玻璃料8中却容易出现裂纹。
这样,在玻璃料8中容易出现裂纹的原因在于,随着热传导率变大,在导电性金属陶瓷7中含有的氧化铝的比率变低,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热膨胀系数与发光管1的热膨胀系数之差变大。此外,玻璃料8产生的裂纹成为在细管部分6与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密封部分中产生泄漏的原因。
因此,通过把热传导率规定在0.28(cal/cm·sec·deg)以下,与以往的发光效率相比,可以使发光效率提高约10%以上,此外,可以防止在玻璃料8中发生裂纹。这是由于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热传导率小,可以降低导电性金属陶瓷7从放电空间传导所损失的热损失。此外,由于在导电性金属陶瓷7中含有的氧化铝的比率变高,所以可以使其热膨胀系数大致与发光管1相等。再有,热传导率越小越好。
但是,例如,即使热传导率小,但如果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外径r(mm)大,那么热损失也变大。因此,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在使用热传导率为0.28(cal/cm·sec·deg)的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灯功率为150W的金属蒸汽放电灯中,如表3所示,在调查使用实施例3、实施例4和比较例3~比较例6的有各自不同外径r的导电性金属陶瓷7情况的发光效率时,可得到表3所示的结果。
【表3】
  外径r(mm)  发光效率(1m/W)    评价
实施例3     0.9      95     ○
实施例4     1.265      90     ○
比较例3     2.2      85     ×
比较例4     2.7      81     ×
比较例5     2.9      80     ×
比较例6     3.4      72     ×
如表3所示,在使用外径为1.265mm以下的导电性金属陶瓷的情况下,发光效率在90(1m/W)以上。另一方面,在使用外径r超过1.265mm的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情况下,不能获得实用上充分的发光效率。
因此,如果把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外径r限定在1.265mm以下,那么与以往的高现色金属蒸汽放电灯的通常发光效率相比,显然可以使发光效率提高10%以上。这是由于可以降低导电性金属陶瓷7从放电空间传导损失的热损失。此外,由于期望有更高发光效率的金属蒸汽放电灯,所以外径r最好为发光效率可达到95(1m/W)以上的0.9mm以下。
再有,随着外径r的变更,细管部分6的内径也被变更。此外,如果外径r过小,那么由于导电性金属陶瓷7不能经受在其内流过的电流和产生的电压,发生破损,所以必须有可经受这些电流和电压的外径。
此外,如上所述,如果玻璃料8的温度达到800℃以上的高温,那么可确认会促进与封入的金属卤化物的反应。其结果,玻璃料8劣化,在细管部分6与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密封部分上产生泄漏。因此,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如表4所示,使用把玻璃料8的放电空间侧的端面与放电空间的距离L(mm)进行各种改变的金属蒸汽放电灯,调查玻璃料8的放电空间侧端面温度和经过3000小时点火后有无泄漏。该实验对使用外径0.9mm、热传导率0.28(cal/cm·sec·deg)的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灯功率150W的上述结构的金属蒸汽放电灯来进行。其结果,可得到表4所示的评价。
【表4】
    L(mm) 温度(℃) 泄漏确定(%)    评价
    8.0    750      0     ○
    7.0    800      0     ○
    6.0    850      2     ×
    5.0    880      7     ×
    3.0    960      33     ×
    1.0    1000      90     ×
如表4所示,通过使距离L达到7mm以上,可以防止泄漏的发生。另一方面,距离L在6mm以下时会发生泄漏。这是由于通过确保如上所述的玻璃料8的放电空间侧的端面与点火中变为高温的放电空间之间的预定距离,使玻璃料8保持800℃以下的温度,可抑制玻璃料8与金属卤化物的化学反应。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150W的金属蒸汽放电灯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35W的金属蒸汽放电灯、70W的金属蒸汽放电灯、100W的金属蒸汽放电灯、250W的金属蒸汽放电灯、400W的金属蒸汽放电灯等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同样的结果。此时,在灯功率P(W)为35W至400W的范围内,如果各金属蒸汽放电灯的外径r(mm)在按4.9×10-3P+0.53规定的值以下,那么可以提高发光效率。此外,如果相同的距离L(mm)在按(3/115)P+355/115规定的值以上,那么可以防止泄漏的发生。
接着,通过改变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钼的比例,把电阻率值进行各种改变,制备表5所示那样的有实施例5~6和比较例7~8各自不同电阻率值的导电性金属陶瓷。调查使用这些导电性金属陶瓷的金属蒸汽放电灯的点火初期的光束上升时间(至达到稳定时90%光束的时间)和经过6000小时点火后的光束维持率。
再有,下面说明的电阻率值表示未完全事先说明的20℃情况下的值。
【表5】
  电阻率值(Ωm)   光束上升时间(min) 光束维持率(%)  评价
比较例7  5.6×10-8     12     75    ×
比较例5  10.0×10-8     10     72    ○
比较例6  25.0×10-8     8     70    ○
比较例8  30.0×10-8     7     60    ×
以往的金属蒸汽放电灯的光束上升时间通常在13分钟~15分钟左右。与此不同,如表5所示,在使用具有10.0×10-8Ωm以上的电阻率值的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情况下,光束上升时间在10分钟以下。如果光束上升时间在10分钟以下,那么在实用上就足够了。另一方面,如比较例7所示,在使用具有不足10.0×10-8Ωm的电阻率值的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情况下,就不能说光束上升时间在实用上是充分的。
这是由于如果电阻率值变大,那么由于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发热量增加,所以使发光管1最冷部分附近(细管部分6的内表面与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封入物的温度迅速上升。
但是,如表5所示,在使用电阻率值为30.0×10-8Ωm以上的导电性金属陶瓷的比较例8中,经过6000小时点火后的光束维持率下降至60%。这是由于如果电阻率值增加过大,那么因细管部分6与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密封部分温度变成过高的温度,所以在玻璃料8的放电空间侧的端面上附着金属卤化物,使产生发光的金属卤化物量减少。通常,如果光束维持率在70%以上,那么实用上就没有障碍,电阻率值最好在25.0×10-8Ωm以下。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导电性金属陶瓷7的组成材料,说明了使用钼的情况,但也可以使用除钼以外的材料,例如使用钨。
图5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150W的金属蒸汽放电灯。本实施例的灯除与第一实施例的金属蒸汽放电灯有相同的结构外,还具有把内径3.1mm、长度5mm的金属制的例如钼构成的保温筒10安装在细管部分6外周上的结构。其中,玻璃料8的放电空间侧端面与放电空间的距离L为8mm,其温度达到700℃。由此,可以获得在长时间点火下稳定的光学特性。
此外,通过使该保温筒10的安装位置成为细管部分6中的从玻璃料8的放电空间侧端面观察的放电空间侧部分,保温封入物的温度,在同一封入量下,可以获得与玻璃料8的放电空间侧端面温度达到800℃的情况相同的颜色特性。
再有,如果使保温筒10延伸至玻璃料8的放电空间侧端面,那么玻璃料8的温度上升,会造成发光管泄漏。
此外,如果获得这样的结构,那么象以往的金属蒸汽放电灯那样,由于不必比点火中蒸发量过剩地密封入金属卤化物,所以可以降低金属卤化物的封入量,从而可以削减成本。
此外,在以上实施例中,说明了在外管2内封入氮的情况,但也可以把外管2排气成真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细管部分6的密封部分温度上升,所以最好进一步加大玻璃料8与直至放电空间的距离L。
如以上说明,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可获得长期寿命中稳定的光学特性的可靠性高的密封部分,使发光效率提高,同时使点火初期的光束上升特性提高的金属蒸汽放电灯。

Claims (7)

1.一种备有发光管的金属蒸汽放电灯,所说的发光管包括透光性陶瓷制的发光部分,该发光部分在其内部封入发光金属并且有一对电极;设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两端部的陶瓷制的细管部分;和插入所述细管部分内、同时利用密封材料将与所述发光部分相反一侧的端部部分密封在所述细管部分内的由导电性金属陶瓷构成的上述电极连接支承在该上述发光部分侧的端部上的供电体,并利用包括所述发光部分内表面和细管部分在发光部分侧端面的面形成放电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金属陶瓷的与所述电极连接侧相反一侧的端部至少延伸至所述细管端部,以便在点火时所述密封材料的放电空间侧的端面的温度不超过8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蒸汽放电灯,其特征在于,在灯功率为P(W)的情况下,所述密封材料的放电空间侧的端面与所述放电空间的距离L(mm)在(3/115)P+355/115(mm)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蒸汽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金属陶瓷的20℃时的热传导率在0.28(cal/cm·sec·deg)以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蒸汽放电灯,其特征在于,在灯功率为P(W)的情况下,所述导电性金属陶瓷的外径r(mm)在4.9×10-3P+0.53(m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蒸汽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金属陶瓷的20℃时的电阻率值在10.0×10-8Ωm以上,25.0×10-8Ωm以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蒸汽放电灯,其特征在于,设有包住所述细管部分的保温筒。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蒸汽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管设置在外管内,在所述外管内封入氮。
CN99127065.7A 1998-12-25 1999-12-24 金属蒸汽放电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075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6921098A JP3246463B2 (ja) 1998-08-07 1998-12-25 金属蒸気放電ランプ
JP369210/1998 1998-12-25
US09/469,970 US6646379B1 (en) 1998-12-25 1999-12-21 Metal vapor discharge lamp having cermet lead-in with improved luminous efficiency and flux rise ti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4155A true CN1264155A (zh) 2000-08-23
CN1130754C CN1130754C (zh) 2003-12-10

Family

ID=31189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2706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0754C (zh) 1998-12-25 1999-12-24 金属蒸汽放电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646379B1 (zh)
EP (1) EP1014423B1 (zh)
CN (1) CN1130754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6317A (zh) * 2019-04-04 2019-08-27 东华大学 一种氧化物梯度复相陶瓷核电用馈通线及其制备和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51267A1 (de) * 2001-10-17 2003-04-30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Beleuchtungseinheit
EP1793411A3 (en) * 2001-10-17 2008-0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igh pressure discharge lamp
JP4055633B2 (ja) * 2003-04-14 2008-03-05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箔シールランプ
US7431467B2 (en) * 2004-05-13 2008-10-07 Gunther Nath Portable forensic lighting device
DE102005013003A1 (de) * 2005-03-21 2006-09-28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Metallhalogenidlampe
DE102007046899B3 (de) * 2007-09-28 2009-02-12 W.C. Heraeus Gmbh Stromdurchführung durch Keramikbrenner in Halogen-Metalldampflamp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65720A (en) 1954-04-06 1956-10-09 Elbert M Largen Hoeing attachment for tractors
US2765420A (en) 1954-07-12 1956-10-02 Gen Electric Lamp electrode
JPS4825383A (zh) 1971-08-11 1973-04-02
US4105908A (en) 1976-04-30 1978-08-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al halide lamp having open tungsten coil electrodes
JPS55136449A (en) 1979-04-09 1980-10-24 Toshiba Corp Metal halide lamp
NL185482C (nl) 1980-09-05 1991-01-16 Philips Nv Hogedrukontladingslamp.
DE3047443A1 (de) 1980-12-17 1982-07-22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Gegen thermolyse stabilisierte formmassen mit geringem monomerengehalt
GB2105904B (en) * 1981-09-04 1985-10-23 Emi Plc Thorn High pressure discharge lamps
JPS5859555A (ja) 1981-10-02 1983-04-08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
CA1219032A (en) * 1982-12-22 1987-03-10 Johan Liebe Discharge lamp with electrically floating heat shield
JPS6063869A (ja) * 1983-09-19 1985-04-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金属蒸気放電灯
JPS61245457A (ja) 1985-04-24 1986-10-31 Iwasaki Electric Co Ltd 金属蒸気放電灯
JPS62283543A (ja) 1986-05-31 1987-12-09 Iwasaki Electric Co Ltd 金属蒸気放電灯
JPH0682545B2 (ja) * 1986-12-24 1994-10-19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高圧金属蒸気放電灯用発光管
JPS63139760U (zh) 1987-03-06 1988-09-14
GB8707670D0 (en) 1987-03-31 1987-05-07 Emi Plc Thorn Ceramic metal halide lamps
IE62871B1 (en) 1988-03-08 1995-03-08 Warner Lambert Co Compositions with enhanced penetration
JPH0294352A (ja) 1988-09-30 1990-04-05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高圧ナトリウムランプ
US5708328A (en) * 1992-06-03 1998-01-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Universal burn metal halide lamp
US5357167A (en) 1992-07-08 1994-10-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igh pressure discharge lamp with a thermally improved anode
DE69329046T2 (de) 1992-09-08 2001-03-29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Hochdruckentladungslampe
EP0587238B1 (en) * 1992-09-08 2000-07-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High-pressure discharge lamp
DE4242122A1 (de) 1992-12-14 1994-06-16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akuumdichten Abdichtung zwischen einem keramischen und einem metallischen Partner, insbesondere zur Anwendung bei der Herstellung eines Entladungsgefäßes für eine Lampe, sowie damit hergestellte Entladungsgefäße und Lampen
US5598063A (en) 1992-12-16 1997-01-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ans for supporting and sealing the lead structure of a lamp
JP2964434B2 (ja) 1993-07-01 1999-10-18 株式会社オーク製作所 冷却式水銀放電灯
JPH0721981A (ja) 1993-07-05 1995-01-24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
DE4327535A1 (de) 1993-08-16 1995-02-23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Hochdruckentladungslampe mit keramischem Entladungsgefäß
BE1007713A3 (nl) 1993-11-09 1995-10-03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ktrische lamp.
JPH07240184A (ja) 1994-02-28 1995-09-12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セラミック放電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光装置ならびにセラミック放電灯の製造方法
CN1069148C (zh) 1994-04-13 2001-08-01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高压金属卤化物灯
WO1996014654A1 (en) 1994-11-08 1996-05-17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ow-pressure discharge lamp
DE69600960T2 (de) * 1995-03-09 1999-06-02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Hochdruckentladungslampe
JPH0992204A (ja) 1995-09-25 1997-04-04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とその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H09129178A (ja) 1995-10-31 1997-05-16 Iwasaki Electric Co Ltd 金属蒸気放電灯用焼結型電極
CN1176017A (zh) 1995-11-02 1998-03-11 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高压放电灯
US5680000A (en) * 1995-11-07 1997-10-21 Osram Sylvania Inc. Reflective metal heat shield for metal halide lamps
US5856726A (en) 1996-03-15 1999-01-05 Osram Sylvania Inc. Electric lamp with a threaded electrode
JP3269976B2 (ja) 1996-10-07 2002-04-02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高圧紫外線水銀ランプ
JPH10134768A (ja) 1996-10-25 1998-05-22 Toto Ltd 放電灯
JP3293499B2 (ja) 1996-11-05 2002-06-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ランプ
TW343348B (en) * 1996-12-04 1998-10-21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al halide lamp
EP0910866B1 (en) * 1997-04-25 2004-06-2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High-pressure discharge lamp
DE69817140T2 (de) * 1997-07-23 2004-06-09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Quecksilberfreie metallhalogenidlampe
DE69822058D1 (de) 1997-09-19 2004-04-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ochdruckentladungslamp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JPH1196973A (ja) 1997-09-25 1999-04-09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高圧放電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00285849A (ja) 1999-03-31 2000-10-13 Toshiba Corp 放電灯用電極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放電灯
JP3238909B2 (ja) 1999-05-24 2001-12-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6317A (zh) * 2019-04-04 2019-08-27 东华大学 一种氧化物梯度复相陶瓷核电用馈通线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176317B (zh) * 2019-04-04 2023-10-20 东华大学 一种氧化物梯度复相陶瓷核电用馈通线及其制备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014423B1 (en) 2004-05-26
CN1130754C (zh) 2003-12-10
US6646379B1 (en) 2003-11-11
EP1014423A1 (en) 2000-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15254B1 (en) High-voltage discharge lamp, high-voltage discharge lamp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CN1322542C (zh) 陶瓷金属卤化物灯
CN1143359C (zh) 金属蒸气放电灯
US20080224615A1 (en) Metal Halide Lamp and Lighting Device Using This
JP3990582B2 (ja)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
US6249086B1 (en) High-pressure discharge lamp including a limited amount of carbon remaining on an electrode surface
US6469442B2 (en) Metal vapor discharge lamp
CN1134821C (zh) 金属卤化物灯
CN1801453A (zh) 金属卤化物灯以及采用该金属卤化物灯的照明装置
CN1278371C (zh) 高压放电灯及使用该放电灯的高压放电灯系统
CN100336162C (zh) 陶瓷金属卤化物灯
CN1130754C (zh) 金属蒸汽放电灯
CN1591763A (zh) 通过跟踪碘化铊填充量提高变暗特性的金属卤化物灯
CN100351992C (zh) 具有用于改进变暗特性的卤化镁填充物的金属卤素灯
CN100468607C (zh) 亮度可变的金属卤化物灯和照明方法
JP2007053004A (ja)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EP1306884A2 (en) High pressure discharge lamp
JP5190582B2 (ja)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CN101399158A (zh) 高显色高色温金卤灯
CN1157757C (zh) 金属卤化物灯
CN1922714A (zh) 高压钠灯
JP2003086131A (ja)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
JP3271946B2 (ja)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
JP2003059451A (ja) 高圧放電ランプ
JP4289430B2 (ja)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とそれを用いた点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