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磁屏蔽罩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磁屏蔽罩的材料,内磁屏蔽罩是安装在彩电中使用的阴极射线管内的零件,本发明还涉及这种材料的生产方法。
发明背景
彩电中使用的阴极射线管(CRT)的基本结构包括电子枪和将电子束转化为图像的荧光屏。这些部件套在通过结合面板部件和漏斗部件形成的玻璃管中。
为了防止电子束由于地磁而偏斜,将磁屏蔽罩部件(后面简称为磁屏蔽罩)设置在阴极射线管一侧上。这种磁屏蔽罩包括安装在阴极射线管内部的内磁屏蔽罩和安装在阴极射线管外部的外磁屏蔽罩。
用于这些内磁屏蔽罩和外磁屏蔽罩的材料除磁性如高渗透性和低矫顽力外还要具有压力加工性,还要能够散热。通常将冷轧钢板,特别是铝脱氧钢、硅脱氧钢、铝痕量钢、硅痕量钢等用作这种材料。铝或硅痕量钢是Al或Si含量低于检测极限的钢。
在生产内磁屏蔽罩和将其装入阴极射线管的过程中,用于内磁屏蔽罩的传统材料要经过下述步骤:
材料的压力加工→冲刷→黑化处理→密封阴极射线管→阴极射线管脱气。
在这些步骤中,进行黑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初步或临时防锈,防止通过压力加工生产的内磁屏蔽罩生锈,直至将其装入阴极射线管。形成的黑化膜除具有初步防锈作用外,还具有提高内磁屏蔽罩的散热性和防止电子束不规则反射的作用。
在该黑化处理步骤中,在弱氧化性高温气氛中(约550-590℃)通过热处理在钢表面上形成主要由磁铁矿(Fe3O4)构成的氧化铁膜。尽管得到的氧化铁膜是多孔的,但是它具有致密的结构,因此具有很强的耐蚀性,所以能够有效地提供上述初步防锈性。
但是,因为黑化处理是在压力加工后的加工零件上进行的,不是在钢板材料上进行的,所以黑化处理通常由阴极射线管的生产商进行(即,磁屏蔽罩材料的用户进行)。如果在内磁屏蔽罩材料的生产过程中进行黑化处理,则得到的Fe3O4基黑化膜的附着力差,在用户进行压力加工的过程中黑化膜剥落,从而不能得到所需的耐蚀性。因此,该材料的用户通常要安装只用于黑化处理的热处理设备,并且只进行黑化处理。这样将提高黑化处理的成本。
为了不进行昂贵的黑化处理,人们尝试使内磁屏蔽罩材料本身具有耐蚀性。
例如,JP2-228466A1(1990)公开了一种具有FeO基黑化膜的内磁屏蔽罩材料,这种黑化膜是在冷轧钢板的连续退火作业线上用氧化性气体和非氧化性气体通过热处理预先形成在钢板表面上的。通过下述三个依次进行的不同的热处理阶段进行用于形成这种黑化膜的热处理:
(1)加热阶段:在氧化性气体中形成Fe3O4膜;
(2)均热阶段:在非氧化性气体中将Fe3O4转化成FeO;和
(3)冷却阶段:在非氧化性气体中通过快速冷却形成FeO基黑化膜。
但是,该方法存在下述问题。
第一,为了形成能够经受加工的具有良好附着力的黑化膜,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方式和热处理气氛以形成FeO基黑化薄膜。但是,这些参数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有黑化膜太厚而其附着力很差的情况。
第二,因为包括FeO的氧化铁膜极其坚硬,所以在材料的压力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加工部位中黑化膜剥落,损坏用于冲压或类似操作的模具及由于磨损而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
第三,如果为保证附着力而减小膜厚,则其耐蚀性不足够高,在储存内磁屏蔽罩材料的过程中或在密封具有内磁屏蔽罩的阴极射线管之前的那段时间会生锈。
JP6-36702A1(1994)公开了一种内磁屏蔽罩材料,该材料的形成方法是,在冷轧钢板上涂覆薄的Ni镀层,然后退火,在镀层和钢板的界面处形成Ni-Fe扩散层。
但是,为了进行Ni电镀,需要电镀设备和电能,并且形成大量对环境极其有害的电镀废液。
对于Ni镀层钢板,众所周知,如果在Ni电镀后通过退火形成Ni-Fe扩散层,则镀层的附着力和耐蚀性都能够得到提高。但是大家还知道,得到的扩散层的厚度难以控制,如果由于退火造成的扩散过大,则其耐蚀性降低。具体来说,用上述Ni电镀法形成的电镀膜很薄,所以难以确定地防止其过度扩散。
因此,上述两种不需要黑化处理的内磁屏蔽罩材料都是严格控制包括退火的条件下生产的,但是考虑到退火条件的波动不可避免,所以难以生产具有稳定质量的产品。
另外,在这两种方法中,在高温下的空气中进行的密封步骤中可能形成赤铁矿(铁锈),在这种情况下,在阴极射线管的后续脱气步骤中不可能脱气到必需的真空度。
另外,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内磁屏蔽罩(包括在压力加工后进行了黑化处理的传统内磁屏蔽罩),表面上形成的膜是多孔膜,在密封阴极射线管之前进行的冲刷步骤中,黑化处理后粘附的油污或诸如涂覆在材料上的防锈油或加工油的油不能彻底除去。结果如后面所详述的那样,在密封阴极射线管的过程中当内磁屏蔽罩暴露在高温下时,油将分解成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将损坏安装在阴极射线管内的出内磁屏蔽罩外的零件。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使用户省去黑化处理步骤,目前需要一种预先赋予耐蚀性的内磁屏蔽罩材料,这种材料可以不经诸如要求严格控制的退火的处理步骤即可生产,这种材料可以毫无问题地进行压力加工,这种材料与即使在压力加工后通过黑化处理产生的材料相比具有足够高的耐蚀性,这种材料在储存内磁屏蔽罩材料及至阴极射线管密封步骤都可防止生锈,这种材料即使在密封步骤中暴露于高温空气中也不会形成赤铁矿(铁锈)。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内磁屏蔽罩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冲刷能够很好除油以防止密封阴极射线管的过程中形成有害气体的内磁屏蔽罩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用于生产安装在彩电的阴极射线管中的内磁屏蔽罩的内磁屏蔽罩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冷轧钢板,在表面粗糙度为0.2-3μm Ra的钢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有厚度为0.3-5μm的基本上由C和H,或由C、H和O,或由C、H、O和N组成的有机树脂的涂层膜。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一种安装在彩电的阴极射线管中的内磁屏蔽罩零件,其特征在于:该零件是通过压力加工一种材料生产的,该材料包括冷轧钢板,在表面粗糙度为0.2-3μm Ra的钢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有厚度为0.3-5μm的基本上由C和H,或由C、H和O,或由C、H、O和N组成的有机树脂的涂层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彩电的阴极射线管中的内磁屏蔽罩的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涂覆树脂涂层组合物然后通过烘焙将表面粗糙度调节为0.2-3μm Ra的退火冷轧钢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厚度为0.3-5μm的基本上由C和H,或由C、H和O,或由C、H、O和N组成的有机树脂的涂层膜。
有机树脂涂层膜的厚度表示由涂层膜的涂覆重量(g/m2)和密度(g/cm3)计算得到的值。涂覆重量计算为用化学处理法从其上涂覆有涂层膜的材料上将要除去该涂层膜之前和刚除去之后的重量差。
本发明的内磁屏蔽罩材料在压力加工后可以不经黑化处理即可用于生产内磁屏蔽罩。另外,在将生产的内磁屏蔽罩装入阴极射线管之后的密封阴极射线管的步骤中,材料上的有机树脂涂层膜由于燃烧而分解,从而在材料表面上形成类似于黑化膜的膜,这种内磁屏蔽罩与传统的在压力加工后形成有黑化膜的内磁屏蔽罩一样具有同样的散热和防止电子束不规则反射的作用。
如下所述,在从内磁屏蔽罩的生产到将其装入阴极射线管的一系列步骤(不包括黑化处理)中,本发明的内磁屏蔽罩材料(后面称为本发明的材料)与不需要黑化处理且有Ni镀层或FeO基黑化膜的传统内磁屏蔽罩材料(后面称为传统材料)或进行了黑化处理的冷轧钢板相比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
压力加工
材料的压力加工是通过冲压毛坯,然后通过弯曲或拉拔制造具有规定形状的内磁屏蔽罩的步骤。与冷轧钢板(后面称为冷轧材料)相比,传统材料通常有极其坚硬的表面层,所以存在很多缺点,包括成型过程中严重磨损使用的模具,特别是在冲压毛坯过程中,从而将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加工成本。具体来说,具有主要包括FeO的黑化膜的传统材料的可加工性极差。
冲刷
压力加工后进行冲刷,冲刷的目的是除去为防止材料生锈而在材料的生产步骤中涂覆的防锈油和各种污物。传统材料比冷轧材料更难以除油,即使在除油后还常常剩余有防锈油。这是因为传统材料上形成的膜表面是多孔的,在与冷轧材料同样的除油条件下,进入微孔的防锈油不能彻底除去。本发明的材料表面上覆盖有树脂涂层膜,树脂涂层膜填充冷轧材料中存在的表面不规则部分,使表面平整,使表面变得光滑,本发明的材料至少具有和冷轧材料同样好的除油性能。
黑化处理
对于冷轧材料,在压力加工后通过热处理进行黑化处理。如上所述,该步骤的缺点是成本高。即使在压力加工后通过冲刷除去防锈油后本发明的材料也具有可与黑化膜相比的耐蚀性。因此,即使省去黑化处理步骤,直至将其装入阴极射线管也不会生锈。对于传统材料,这种耐蚀性也不足够高。
密封阴极射线管
在将内磁屏蔽罩和其它零件装入阴极射线管内部后的密封阴极射线管步骤中,将分开的玻璃管(面板部件和漏斗部件)加热到高温后密封。密封步骤是通过将上述部件在空气中(或具有类似组成的气氛中)加热到接近玻璃熔点的约450℃的高温并将该温度保持约15分钟进行的。
对于由本发明的材料制成的内磁屏蔽罩,有机树脂涂层膜在密封步骤的加热过程中燃烧分解。本发明的材料的有机树脂涂层膜不包括诸如S、Cl、F等能够产生腐蚀性气体的元素。因此,在加热过程中树脂涂层膜燃烧分解产生的气体不会损坏非内磁屏蔽罩的零件性能。
用传统材料制成的膜是无机膜,在密封步骤中不会燃烧。但是如上所述,在冲刷步骤中传统材料不能彻底除油,冲刷后如果还存在的防锈油在该步骤的加热过程中将燃烧生成含S、Cl、F等的腐蚀性气体,损坏非内磁屏蔽罩的零件性能。
对于任何一种上述传统材料,当其在密封步骤中在空气中加热时,材料表面暴露在氧气浓度很高的高温气氛中,在表面上易于形成Fe2O3(赤铁矿),从而产生红色铁锈。如下一步骤所述,这种铁锈将使阴极射线管的质量不稳定。
对于本发明的材料,涂层膜燃烧分解形成的CO、CO2和H2O使钢板表面附近的氧气浓度保持易于形成黑化膜的适宜状态,并且以稳定的方式在钢板表面上形成类似于黑化膜的膜。因为这种膜的存在使其具有增加散热性和防止电子束不规则反射的作用。
阴极射线管的脱气
阴极射线管的脱气是将阴极射线管内部抽真空的步骤。在该步骤中,在将温度保持约350℃的同时将阴极射线管内部脱气至约10-5乇的真空度。为了使电子束不被气氛中的气体散射,这种真空度是必需的,它直接影响阴极射线管的性能。
对于传统材料,如上所述,在密封步骤中可能形成铁锈。如果形成铁锈,铁锈具有吸附气氛中的气体的性能,在脱气步骤中吸附的气体不易于除去。因此,在脱气步骤中不能得到必需的真空度,或者在生产了阴极射线管产品后,吸附的气体在阴极射线管内部逐步释放并且散射电子束,从而使阴极射线管的质量不稳定。
对于本发明的材料,如上所述,在密封步骤中以稳定的方式形成类似于黑化膜的膜,所以得到的性能决不次于常规使用的其中的冷轧材料经过黑化处理的内磁屏蔽罩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内磁屏蔽罩材料在表面粗糙度为0.2-3μm Ra的冷轧钢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有厚度为0.3-5μm的基本上由元素C和H,或由元素C、H和O,或由元素C、H、O和N组成的有机树脂的涂层膜。
冷轧钢板优选是具有优异磁性的冷轧钢板。这样的钢板的一些例子是传统上用于内磁屏蔽罩的铝脱氧钢板、硅脱氧钢板、铝痕量钢板、硅痕量钢板。
如果冷轧钢板的表面粗糙度大于3μm Ra,则填充如此大小的表面不规则处所需要的树脂涂层膜厚度很大。如果树脂涂层膜的厚度不足够大,则不能彻底填充表面不规则处,耐蚀性差,加工后,在密封阴极射线管之前可能形成铁锈。另一方面,如果为试图完全覆盖大的表面不规则处而使树脂涂层膜太厚,则不仅在密封阴极射线管的步骤中产生的气体量增加,而且膜不能通过燃烧而充分分解,一部分膜还会保留在脱气和后续步骤中(膜的不完全燃烧)。保留的膜在脱气步骤的热处理时通过燃烧分解,从而减弱脱气效率。密封步骤是通过在约450℃的温度下加热约15分钟进行的,因此对在该加热过程中进行燃烧分解的树脂涂层膜的厚度是有限定的,其厚度至多是5μm。使用表面粗糙度大于3μm Ra的材料时,难以将膜厚控制到既满足耐蚀性又满足脱气效率的程度。
如果冷轧钢板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2μm Ra,则填充表面不规则处所需要的树脂涂层膜厚度很小,在后续的密封和脱气步骤中不会出现问题。但是,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如在压力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滑动或者对一些材料来说它们相互紧密粘合且难以分开。在压力加工步骤中,卷材形式的材料展开后冲压成能够通过一对测量辊的合适的某一长度。如果此时材料滑动太大,则辊和材料之间会产生滑动,难以供应精确长度的材料。冲压毛坯一个接一个地堆垛在一起,送往下一个压力加工站。如果此时的材料粘合太紧密,则多个材料薄板在相互粘合的条件下被送往下一个压力加工站进行压力加工,这将损坏模具或者不能加工成规定形状。
因此,冷轧钢板合适的表面粗糙度是0.2-3μm Ra。更优选0.4-2μmRa,最优选0.5-1.5μm Ra。
如果有机树脂涂层膜的厚度大于5μm,则如上所述,一部分膜会由于在密封步骤中通过燃烧的不完全分解而保留下来,这将在后续脱气步骤中产生气体,破坏脱气步骤。另一方面,如果树脂涂层膜的厚度小于0.2μm,则材料的耐蚀性大大降低。因此,有机树脂涂层膜合适的厚度是0.2-5μm,优选1-4μm Ra,更优选2-3.5μm。
为了确保耐蚀性,根据材料表面粗糙度的不同,有机树脂涂层膜必须有最小厚度。因此,为了保证耐蚀性,要根据表面粗糙度选择膜厚。作为一个原则,树脂涂层膜的厚度至少是Ra的1/2,优选大于Ra。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树脂涂层膜的厚度大于需要值是不可取的。
有机树脂涂层膜基本上由元素C和H,或由C、H和O,或由C、H、O和N组成,所以当其燃烧分解时不会产生腐蚀性气体。有机树脂涂层膜优选具有在压力加工时不会剥落的膜强度,优选在450℃的空气中加热时易于燃烧分解以在密封步骤中易于除去。
本发明的树脂涂层膜中使用的树脂可以选自在生产满足上述要求的预涂层钢板中用于烘焙涂覆的树脂。合适的树脂的一些例子是尿烷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
为了提高耐蚀性,有机树脂涂层膜可以含有金属氧化物如SiO2、Al2O3或TiO2。这种金属氧化物优选以溶胶或亚微米细粒的形式加入树脂涂层组合物。金属氧化物在树脂涂层膜中的含量优选至多是80%(质量)。如果金属氧化物大量存在,则涂覆过程受到破坏,因为树脂涂层组合物的粘度过度增加。金属氧化物的含量更优选是5-50%(质量)。
在密封阴极射线管的步骤中,树脂涂层膜中的金属氧化物不燃烧分解,它们以金属氧化物的形式保留在内磁屏蔽罩的表面上。因为在密封步骤中要加热,所以它们紧紧地附着在钢板表面上。金属氧化物在后续步骤中不气化,所以它们不影响阴极射线管的使用寿命等性能。
特别是当涂层膜只应用于冷轧钢板的一个表面上时,为了易于区分其上形成有涂层膜的一侧,可以用着色剂将有机树脂涂层膜着色。着色剂优选选自燃烧时不会产生腐蚀性气体的着色剂。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内磁屏蔽罩材料的生产方法。
用作基底材料的冷轧钢板
用具有良好磁性的退火冷轧钢板(可以是钢带)作为基底材料。冷轧钢板是通过使热轧卷材经过连续冷轧机将钢板厚度降至接近目标值而生产的。冷轧时通过使用具有毛面的辊,可以在冷轧时通过这种毛面将钢板的表面粗糙度调节至0.2-3μm Ra。
用基于棕榈油或牛油或鲸油的称之为轧辊油的合成油进行冷轧,因此,在冷轧后这些轧辊油保留在钢板表面上。为了除去这些轧辊油,用洗涤液如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洗涤。
冷轧后进行退火,以使在冷轧过程中由于拉长而呈纤维状的轧制颗粒再结晶和生长。结果将改善冷轧钢板的磁性。退火方法可以是封闭退火或连续退火。退火一般在非氧化性气氛如N2或N2+H2气氛中进行,因此钢板表面不会氧化,退火温度一般是500-900℃。
退火后,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平整,这是为了平整钢板和减轻拉伸应变和/或调节表面粗糙度。但是,平整对钢板的磁性有负面影响。因此,优选尽可能轻的进行平整,或者根本不进行平整。
树脂涂层膜
根据本发明,厚度为0.3-5μm的有机树脂涂层膜形成在表面粗糙度为0.2-3μm Ra的退火冷轧钢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优选用传统方式涂覆树脂涂层组合物后经过烘焙形成有机树脂涂层膜。但是,根据树脂的不同,可以使用其它干燥方法如照相排版法或室温下干燥法。树脂涂层组合物可以是溶剂基,也可以是水基,但是从环保角度考虑优选使用水基涂层组合物。在涂层前,将冷轧钢板适当洗涤,以清洁其表面。
从生产效率和控制膜厚的角度考虑,通常用辊涂法涂覆树脂涂层组合物,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涂层方法,如融流涂布法(curtain flowcoating)、喷涂法和浸涂法。烘焙在硬化涂层膜所需的温度下进行,这取决于具体使用的树脂。
从操作效率的角度考虑,上述步骤优选在卷材冷轧钢板(钢带)上连续进行。
(实施例)
通过热轧和冷轧具有表1所示组成(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低碳、铝脱氧钢生产厚度为0.15mm的冷轧钢带。
表1
元素 |
C |
Si |
Mn |
P |
S |
%(质量) |
0.002 |
0.01 |
0.25 |
0.009 |
0.003 |
这种冷轧钢带通过在连续退火设备中在N2气氛中在800℃下热处理5秒钟退火,然后进行平整。在该实施例中,改变平整中使用的辊和辊动条件,得到调节至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冷轧钢带。
其表面粗糙度得以调节的冷轧钢带进行除油和后继的用水冲刷后,用辊式涂布机涂覆树脂涂层组合物,在两个表面上都形成树脂涂层膜,然后进行烘焙,制成内磁屏蔽罩材料。使用的树脂是基于尿烷树脂、丙烯酸树脂及其混合物,它们是用可商购的水基涂层组合物制备的。在一些试验中,二氧化硅溶胶作为金属氧化物加入树脂涂层组合物。用辊涂法涂覆树脂组合物后,在约120℃的温度下烘焙湿涂层,得到内磁屏蔽罩材料。烘焙后,将钢带气冷,然后卷绕。
表2示出冷轧钢板的表面粗糙度(Ra)和树脂涂层膜的厚度。
用下述方法评价得到的内磁屏蔽罩材料的耐蚀性、膜的燃烧性及压力加工性。用相同的方式试验作为传统实施例的上述传统材料,即,Ni电镀后通过退火在其上形成Ni-Fe扩散层(Ni电镀材料)的材料和通过三次热处理步骤在其上形成主要包括FeO的黑化膜的材料。传统实施例的试验结果也示于表2。
(耐蚀性)
在通过将内磁屏蔽罩材料切割成50mm×100mm得到的试验片的表面上涂覆钢板上常用的防锈油,然后在标准条件下进行除油和冲刷,然后在露天曝置试验中评价其耐蚀性。露天曝置试验是在没有被雨水等打湿试验片的环境中进行的。在30天的观察期内,根本没有形成铁锈的情况标注为◎,有一些锈斑形成的情况标注为△,产生大量铁锈的情况标注为×。
将观察期定为30天的原因是,在实际生产内磁屏蔽罩时,除非一些特殊情况,不需要更长的储存时间,露天曝置试验的环境比实际使用场所的环境更易于腐蚀,所以将观察期定为30天是合适的。
(膜的燃烧性)
在与上述同样的试验片的表面上涂覆钢板上常用的防锈油(矿物油基)后,在能够将冷轧钢板除油的条件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进行除油和冲刷。然后在450℃的空气中将其加热15分钟。设置的加热条件是模拟阴极射线管的密封步骤的加热条件。用EPMA分析法测定在加热后是否有树脂保留在试验片的表面上。另外,测定在热处理中生成的气体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确定在密封步骤的热处理过程中是否停止产生气体。另外,用TG-MS法和Pyro-GC-MS法分析气体样品,以检测是否生成有含S、Cl、F等的腐蚀性气体。
对于测定结果,在上述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后没有残留树脂、在热处理过程中停止产生气体且没有产生腐蚀性气体的情况标注为◎,确定有一些树脂保留下来或者在热处理过程中没有停止产生气体或者生成有腐蚀性气体的情况标注为×。
对于传统材料,因为膜不燃烧,所以用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评价除是否有树脂保留下来以外的性能,即,在热处理过程中是否停止产生气体或者是否产生有腐蚀性气体。
(压力加工性)
每一种卷绕的内磁屏蔽罩材料在冲压后用测量辊供料时用安装有开卷机的压力加工设备在压弯模和拉丝模中进行压力加工,以确定其可加工性。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用下述方法以用测量辊供料过程中内磁屏蔽罩材料的滑动和冲压后毛坯的可移动性(是否因为材料的相互粘结而多个毛坯同时移动)评价其压力加工性。
◎:测量辊可以供入规定长度的材料,没有滑动,冲压后毛坯的可移动性良好,并且在一系列压力加工步骤中没有任何问题;
△:测量辊供料时没有滑动,但是当冲压后毛坯移动时可能出现问题,如多个毛坯同时移动;
×:测量辊供料时出现滑动,并且不能稳定地进行一系列压力加工步骤。
对于传统材料,压力加工时的问题不是运输时的滑动,也不是毛坯的相互粘结,而是由于膜表面太坚硬造成的模具磨损而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因此,用连续冲压过程中模具的磨损程度评价其压力加工性,方法是比较通过冲压形成的毛刺高度,这是在用于冷轧钢板的毛坯的横截面上测定的。用模具重复进行加工(冲压)时,毛坯横截面上的毛刺高度增加。与一般的冷轧钢板比较,当毛刺的高度变化与冷轧钢板相比没有很大不同时标注为◎,当毛刺高度快速高于冷轧钢板时标注为×。
表2
类别 |
试验号 |
表面粗糙度(μm) |
有机树脂涂层膜(厚度:μm) |
耐蚀性 |
膜的燃烧性 |
压力加工性 |
树脂种类 |
厚度 |
本发明 |
1 |
0.21 |
尿烷 |
2.2 |
◎ |
◎ |
◎ |
2 |
0.42 |
尿烷 |
2.0 |
◎ |
◎ |
◎ |
3 |
0.80 |
尿烷 |
2.3 |
◎ |
◎ |
◎ |
4 |
0.97 |
尿烷 |
2.3 |
◎ |
◎ |
◎ |
5 |
1.20 |
尿烷 |
2.1 |
◎ |
◎ |
◎ |
6 |
3.00 |
尿烷 |
2.0 |
◎ |
◎ |
◎ |
7 |
0.23 |
尿烷 |
0.3 |
◎ |
◎ |
◎ |
8 |
0.95 |
尿烷 |
1.5 |
◎ |
◎ |
◎ |
9 |
1.21 |
尿烷 |
3.2 |
◎ |
◎ |
◎ |
10 |
1.15 |
尿烷 |
5.0 |
◎ |
◎ |
◎ |
11 |
0.92 |
丙烯酸 |
0.8 |
◎ |
◎ |
◎ |
12 |
1.77 |
丙烯酸 |
3.2 |
◎ |
◎ |
◎ |
13 |
0.85 |
尿烷+丙烯酸 |
O.9 |
◎ |
◎ |
◎ |
14 |
1.52 |
尿烷+丙烯酸 |
2.8 |
◎ |
◎ |
◎ |
15 |
1.10 |
尿烷+SiO2(5%) |
2.2 |
◎ |
◎ |
◎ |
16 |
0.97 |
尿烷+SiO2(50%) |
1.9 |
◎ |
◎ |
◎ |
对比实施例 |
17 |
0.12* |
尿烷 |
2.O |
◎ |
◎ |
× |
18 |
0.17* |
尿烷 |
2.2 |
◎ |
◎ |
△∽× |
19 |
3.32* |
尿烷 |
2.1 |
× |
◎ |
◎ |
20 |
4.25* |
尿烷 |
2.3 |
× |
◎ |
◎ |
21 |
O.85 |
尿烷 |
O.1* |
△ |
◎ |
◎ |
22 |
O.92 |
尿烷 |
5.7* |
◎ |
× |
◎ |
23 |
O.87 |
尿烷 |
6.8* |
◎ |
× |
◎ |
传统材料 |
24 |
0.82 |
Ni镀层+退火 |
- |
△ |
× |
△ |
25 |
O.57 |
FeO基黑化膜 |
- |
× |
× |
× |
*超出本发明范围的条件
从表2可以看出:在表面粗糙度为0.2-3μm的冷轧钢板上形成有厚度为0.3-5μm的树脂涂层膜的本发明的内磁屏蔽罩材料无论使用什么类型的树脂都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膜燃烧性和压力加工性。另外,即使在膜燃烧性试验中进行粗糙除油和冲刷也能通过冲刷充分脱除防锈油。
另一方面,如对比实施例所示,当表面粗糙度大于3μm时,在露天曝置试验过程中会出现大量铁锈,并且耐蚀性差。同样,当膜厚小于0.3μm时,出现锈斑,耐蚀性降低。当膜厚大于5μm时,在密封步骤的加热过程中树脂涂层膜不能完全燃烧分解。这种残留的树脂对后续脱气步骤有害。当冷轧钢板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2μm时,不仅用测量辊供料时会出现滑动从而不可能供入精确长度的材料,而且在毛坯移动时会出现多个毛坯粘结在一起的移动问题。
对于传统材料,不管是Ni镀层材料还是黑化膜材料,膜的燃烧性都特别差。这表示在压力加工后进行除油和冲刷时,如果除油和冲刷条件很差,则不能完全除去润滑油,在密封步骤中会生成大量气体。另外,耐蚀性和压力加工性都不足够高,对于黑化膜材料这种趋势特别明显。压力加工性的降低是因为由于表面变硬造成的冲压模具等使用寿命的降低。
前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但是,这些只是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方式的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