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5335A - 泻药 - Google Patents

泻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5335A
CN1255335A CN99125845A CN99125845A CN1255335A CN 1255335 A CN1255335 A CN 1255335A CN 99125845 A CN99125845 A CN 99125845A CN 99125845 A CN99125845 A CN 99125845A CN 1255335 A CN1255335 A CN 1255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xative
magnesium oxide
lactobacillus
bifidobacterium
b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25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3464C (zh
Inventor
井上兰子
井上毅
山极清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x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55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5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34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34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11/00Compounds of 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 C01F11/02Oxides or hydrox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06Aluminium, calcium or magnesium; Compounds thereof, e.g. clay
    • A61K33/08Oxides; Hydrox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61K35/741Probiotics
    • A61K35/742Spore-forming bacteria, e.g. Bacillus coagulans, Bacillus subtilis, clostridium or Lactobacillus sporoge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61K35/741Probiotics
    • A61K35/744Lactic acid bacteria, e.g. enterococci, pediococci, lactococci, streptococci or leuconostocs
    • A61K35/745Bifidobacte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61K35/741Probiotics
    • A61K35/744Lactic acid bacteria, e.g. enterococci, pediococci, lactococci, streptococci or leuconostocs
    • A61K35/747Lactobacilli, e.g. L. acidophilus or L. brev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06Fungi, e.g. yeasts
    • A61K36/062Ascomyco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20Pills, tablets, discs, rods
    • A61K9/2004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2022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9/205Polysaccharides, e.g. alginate, gums; Cyclodextrin
    • A61K9/2054Cellulose; Cellulose derivatives, e.g. 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0Laxativ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泻药,其剂型既可以是片剂也可以是液剂,是易饮用的,而且少量服用就能发挥几乎不伴随肠道刺激的充分腹泻作用,而且能抑制所排出粪便中的臭味。这种泻药的特征在于以BET(m2/g)在21以上、较好在21~50、更好在30~40的、酸反应性优异的活性氧化镁为有效成分,其中较好进一步配合了乳酸菌、尤其芽孢乳杆菌与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和/或寡糖。作为剂型,较好是液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

Description

泻药
本发明涉及用来排除便秘症状或肠内容物的泻药,更详细地说,涉及使先有技术上若服用量不大就不能产生腹泻作用的镁系泻药成为只需少量服用就能充分发挥腹泻作用又几乎不伴随肠刺激的泻药。
先有技术上,已知有以氧化镁或氢氧化镁为主药、并配合了粘结剂、崩解剂的锭剂或半溶解状态的液剂组成的泻药。然而,这种泻药,为了获得充分的腹泻作用,有必要服用总重量很多的药剂,因而有难以服用这样的缺点。此外,先有技术的泻药,由于是通过刺激肠道以引起肠道蠕动来促进腹泻作用的,因而伴随着腹痛,长期连续服用时有使肠壁疼痛等副作用,不能说是可以安全服用的。
本发明者等人,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开发了由氧化镁、能发挥腹泻作用的粘结剂、能发挥腹泻作用的崩解剂组成的泻药,而且已经申请了专利(特开平9-40561号公报)。
此后,又对上述专利申请进行后续试验,以求得进一步减少总重量,容易饮用、有效果的泻药,为此进行反复研究的结果,发现以有特定BET(单位:m2/g,以下简称BET)的氧化镁为有效成分者显示出酸反应性优异、选择性优异的腹泻效果,而且不像先有技术上作为泻药一般广泛使用的制剂那样直接刺激肠道就有促进腹泻作用的作用,且即使连续使用也不伴随副作用,基于这种发现,终于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容易饮用、而且服用量少又不刺激肠道就能充分发挥腹泻作用的泻药。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向上述特定的氧化镁中添加乳酸菌、尤其芽孢乳杆菌和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使肠道益菌达到优势以改善肠内环境、并使排便臭味受到显著抑制的泻药。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
图1是关于实施例1的试验结果中排出下痢便的动物数,以排出2分以上粪便的动物作为排出下痢便的动物,按各观察时间(0~2、2~4、4~6和6~8小时)间隔统计的结果。
图2显示实施例1和比较例1中,在各观察时间间隔采集的粪便的湿重。
图2中的实线是样品A(实施例1)的结果,点线是样品B(比较例1)的结果。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较好的实施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才提出的,其重要特征在于选择具有特定表面积(BET)的氧化镁作为泻药的有效成分。
即,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泻药,其特征在于以表面积(BET)21以上的氧化镁为有效成分。
上述氧化镁的表面积(BET)较好是在21~50的范围内。
而且,上述氧化镁的BET值特别好的是30~40。
此外,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是进一步含有乳酸菌的上述泻药。
进而,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乳酸菌是从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牙状双歧杆菌、假链状双歧杆菌、链状双歧杆菌组成的一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双歧杆菌,从嗜酸乳杆菌、涎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组成的一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乳酸杆菌单独或并用,和/或这些的芽孢乳杆菌。
进而,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芽孢乳杆菌是与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
进而,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进一步含有寡糖。
进而,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剂型是在L型发酵乳酸中溶解的液剂。
进而,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剂型是粉末或干制剂或用湿式造粒法得到的颗粒,或进一步将其压片制成的片剂。
进而,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剂型是把粉末或干制剂或用湿式造粒法得到的颗粒装填到胶囊中制成的胶囊剂。
进而,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上述湿式造粒是借助于用醇的方法进行的。
进而,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是上述泻药,其中,进一步配合了口中清凉剂类芳香剂。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本发明的最大技术特征在于采用BET 21以上的氧化镁作为泻药的有效成分。
本发明中的氧化镁只要是BET在21以上者就可以,通常可以使用有可高达150左右的BET者,尤其好的是在21~50的范围内者,特别好是30~40者。
本发明中所说的BET在21以上的氧化镁由于具有如后述实施例所确认的、酸反应性优异的活性,因而能引起优异的腹泻作用。
本专利申请说明书中,称此为活性氧化镁。
先有技术上已知以氧化镁或氢氧化镁为主成分的泻药,尤其以氢氧化镁为主体的泻药是服用得最多的。
氧化镁,若以MgO含量作比较,则以氢氧化镁70%左右的量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但由于吸湿性强,因而在制剂化阶段不稳定,有难以均匀制剂化这样的问题。
氧化镁可以通过用来自海水的盐卤与石灰的反应,像下述那样先制成氢氧化镁,然后将其焙烧来制作,即
      
      
氧化镁的BET几乎决定于制造过程中氢氧化镁或碳酸镁的焙烧温度,焙烧温度为800℃左右时BET超过50,为1000℃以上,例如1200℃左右时BET达到20以下(参照Chem.Pharm.Bull.24(2)330-336(1976),尤其第1表)。
若这种氢氧化镁焙烧时的温度低,就会成为多孔性表面积大的轻质氧化镁,这就是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镁。其原因是,在1000℃以上的高温下焙烧的情况下,MgO凝结而成为有致密结构的、表面积小的重质氧化镁,而且成为酸反应性低、腹泻作用也低的东西。
氧化镁之所以显示出作为泻药的作用,可以认为是通过以下机理发生的。
即,若经口服用氧化镁,则首先与胃酸反应而成为氯化镁。
                 变成了MgCl2的MgO在十二指肠后部被从胰脏分泌的、含碳酸氢钠的胰液中和从而pH上升,变成碳酸氢镁。
       
在这种变化中,最初是中性的碳酸氢镁(Mg(HCO3)2),但随着从小肠向大肠移动,就逐渐变成碱性的碳酸镁。变成碱性的碳酸镁时,成为分子中有水的结构,因而具有防止水分从肠流出的作用。可以认为,由于这种变化,除使粪便变软外体积也增大,从而显示出不伴随腹痛的腹泻效果。
若考察这样的作用,就会发现,氧化镁在肠内与碳酸氢钠反应到底形成多少具有水分子的碱性的碳酸镁,成为左右腹泻效果的因素。因此,在胃中,氧化镁变成氯化镁的速度和程度是重要的。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活性氧化镁由于BET大,因而与胃酸的酸反应性很快,从上述理由来看,作为泻药是最合适的。
一般来说,氧化镁的活性度随BET按比例增大。活性度越大者,意味着腹泻作用越优异,但若MgO含量过高,就不适合作为医药用,从这一点来看较好使用BET为21~50者。另一方面,BET在20以下者,氧化镁结晶因烧结而变得坚固,而且酸反应性也低,如同从后述的比较例1中可以看出的,由于粪便的湿重量小,因而腹泻作用低。
本发明中采用的BET为21以上的氧化镁,是表面上有微多孔乃至多孔性的,可以认为,这种表面特性使酸-反应性变得显著,从而给氧化镁带来活性。
若BET达到21以上,特别是达到25以上,则氧化镁的表面积变大,而且变成微细粉末而使吸湿性增大,制剂化变得困难,但通过配合羧甲基纤维素钙、低取代度羟丙基纤维素、结晶纤维素等崩解剂和粘结剂,就可以解决制剂化的困难。
本发明的活性氧化镁显示出作为泻药的优异效果,虽然是用大鼠进行长期实验并按照其实验结果对人体反复给药而作为结果加以确认的,但其原理可以认为是如上所述,通过在肠内使镁变成不溶性的碱性碳酸镁,使肠管的渗透压上升,从而使水分贮留在肠内,进而显示腹泻效果的。
本发明中活性氧化镁的BET是以后述实施例等为基础,求出制剂障碍、作为日本药局处方的纯度、腹泻效果、吸湿性等作为泻药的较好特性,并基于这些结果确定的。
此外,本发明的泻药,通过在制剂中使用乳酸菌、尤其耐酸、耐碱性、能使肠内益菌成优势从而改善肠内环境的芽孢乳杆菌和酵母提取物混合物,既不对腹泻效果产生影响又能改善肠内环境,因而能显著抑制所排泄粪便的臭味。
一般来说,已知为了调整胃肠的节凑可以服用乳酸菌,但通常的乳酸菌已知会因胃中的酸而有颇大比例死掉,服用的乳酸菌好不容易走到肠道的比例已大大削减而所剩无几了。此外,为防止这样的事态,有人提出了用胶囊包覆乳酸菌等的方案,但其费用比例提高了,而且在数量上也会因胶囊部分而使其增量。
因此,乳酸要原封不动地进入胃肠是困难的。
然而,作为本发明泻药主成分的活性氧化镁由于有中和胃酸而使pH上升的作用,因而配合到活性氧化镁中的有益乳酸菌不会在中途死掉,服用的那些能原封不动地平安抵达肠道。而且,这种有益乳酸菌也会凭借其所分泌的酸来杀死那些能产生成为粪便恶臭来源的吲哚或粪臭素(3-甲基吲哚)的害菌,从而显著抑制了所排泄粪便的臭味。
配合的乳酸菌,只要是称为益菌的就没有特别限制,但可以是从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牙状双歧杆菌、假链状双歧杆菌、链状双歧杆菌组成的一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双歧杆菌和/或从嗜酸乳杆菌、涎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组成的一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乳酸杆菌,进而,较好使用这些的芽孢乳杆菌,特别是芽孢乳杆菌和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
所谓芽孢乳杆菌,系指乳酸菌中能在周围环境中形成孢子者,一般来说,细菌在活跃繁殖期间不形成孢子,若营养物减少而使营养细胞群度过对数增殖期,就开始分化成孢子。这种芽孢乳杆菌,除对热、紫外线、电离辐射、众多毒性化合物显示高抗性外,在耐酸性、耐碱性方面也是优异的。
芽孢乳杆菌在周围环境中形成的芽孢,在30℃以上、pH6.8左右的条件脱落,才开始乳酸菌的作用。
因此,含有芽孢乳杆菌的活性氧化镁所组成的本发明泻药,服用直至抵达肠道都是稳定的,肠内的pH因有氧化镁而略呈中性时,受体温的影响而使芽孢脱落,开始了每1g产生1亿个的乳酸菌的作用。
茅孢乳杆菌较好使用与作为其饵料的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以促进乳酸菌的发育。
在芽孢乳杆菌与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中,只要含有约1%芽孢乳杆菌即可,其余部分几乎是乳  糖或寡糖,其中也可以含有胶原蛋白或乳链菌肽等。
上述芽孢乳杆菌与酵母提取物混合物,由于是耐酸性、耐碱性的,因而即使通过与活性氧化镁并用也没有减少其作用,而且使肠道益菌成为优势种,从而可以使肠内环境变好。
进而,今后成为愈发老龄化的社会,可以认为益菌变得容易减少,那么,使芽孢乳杆菌与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与具有适当BET的泻药氧化镁并用,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说是理想的。
乳酸菌相对于泻药而言的配合量,较好是10~40%(重量),特别好的是20~30%(重量)。
本发明的泻药中,较好也进一步配合寡糖。
寡糖,由于本身有腹泻效果,因而用它作为压片时的赋形剂,就可以使难以饮用的成分的氧化镁减少与此相应的部分,从而可以减少服药量。
此外,寡糖是在人的消化道中不消化而成为益菌的饵料从而有使双歧杆菌等增加的作用,同时又有能杀灭害菌这样的协同效果的食物纤维的一种。因此,同上述乳酸菌一样,也能使肠内环境变好。
相对于泻药而言,寡糖的配合量是5~20%(重量),较好是10~15%(重量)。
本发明的泻药制成制剂时,可以添加能发挥腹泻作用的崩解剂和粘结剂。
作为崩解剂,可以列举羧甲基纤维素钙、羟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度羟丙基纤维素等,其中羟甲基纤维素钠在药典中是公认为泻药的,是与药典相一致的。崩解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以上列举的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崩解剂的配合量,从促进氧化镁在胃内与胃酸的反应性的观点来看,较好是一片中含有5~20%(重量)、特别是含有5~10%(重量)。
作为本发明中可以用的粘结剂,可以列举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度纤丙基纤维素、结晶纤维素等,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是药典上公认为泻药的,是与药典相一致的。
粘结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以上所列举的,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而且,该粘结剂就能得到良好颗粒成形所必需的良好片剂这一点而言,较好是一片泻药中含有1~10%(重量)、尤其1~5%(重量)。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形态的技术特征,就在于在上述泻药中配合了菲诺巴啉或酚酞、或菲诺巴啉和酚酞,这样可以使泻药变成桃红色,从而在视觉方面可以给服用者以好感。而且,菲诺巴啉或酚酞,如上所述,是能发挥腹泻作用的,因而可以提高泻药的腹泻作用。
本发明中,菲诺巴啉或酚酞,或菲诺巴啉与酚酞的配合量,就腹泻作用而言和就视觉上好的桃红色乃至红色的着色而言,较好是一片泻药中配合了0.01~1%(重量)、尤其是0.01~0.05%(重量)。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形态的技术特征,就在于在上述泻药中配合了口中清凉剂类芳香剂,这样可以使口内充满芳香剂的香味,从而便服用者感受到爽快的气氛。
本发明中,作为配合的口中清凉剂,可以列举仁丹香味剂、薄荷等。口中清凉剂类香味剂,较好是一片泻药中配合了0.01~0.1%(重量)、尤其0.01~0.05%(重量)。
本发明的泻药可以配制成本身已知的任意剂型,但尤其好的是以液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剂型供给。
在本发明的泻药制成液剂的情况下,只要把含活性氧化镁的泻药溶解在能使之溶解的酸中即可。最好是配制成溶解在作为酸的L型发酵乳酸中的液剂。L型发酵乳酸,与DL型发酵乳酸等相比,能完全溶解活性氧化镁因而成为透明溶剂,而且服用时味觉优异,因而即使是难以服用片剂或胶囊剂的老人也能容易地服用。而且,这种活性氧化镁,由于酸反应性快因而可以缩短制造时间,而且有不发生像用DL型乳酸时那样伴随着时间推移的沉淀这样优异的优点。
此外,本发明中,通过在液剂类型的泻药中配合了寡糖,在进一步提高腹泻效果的同时,其稳定的甜度也使得能享受到提高了易饮用性这样优异的优点。先有技术上饮料型泻药,由于是以氢氧化镁为主成分的、粘乎乎的白色悬浊液,因而是很难喝的,但本发明中通过添加到上述发酵乳酸中和配合寡糖,使易饮用性和腹泻效果都变得更加优异。
此外,在将本发明泻药制成制剂的情况下,氧化镁在超微细粉末时吸湿性高而不能直接压片,但可以通过干式造粒再压片,在湿式造粒的情况下,通过用醇来湿式造粒成为可能。而且,片剂可以通过将这种颗粒压片来得到。
进而,作为本发明泻药的剂型,较好的可以列举胶囊剂。所谓胶囊剂,系指在明胶等胶囊中装填了含有氧化镁的粉末状或颗粒状泻药者,但从可操作性的观点等来看,装填颗粒状泻药者是较好的。
向胶囊中装填的方式,可以采用借助于螺旋状螺杆把粉末压入的螺旋装填(Auger)方式、借助于压缩柱塞加压填充的压缩装填(Compress)方式、利用粉末流动性而自然流下或借助于强制振动来压缩的盘式装填(Disk)方式等任意一种装填方法。
现在,作为医院药房用而采用的氧化镁的BET是约20,但着眼于这种BET 20的氧化镁以及酸反应性比它还大的BET约40的活性氧化镁的腹泻效果,用大鼠对这些试样进行腹泻效果试验。
在后述的实施例1中,用BET 40的活性氧化镁以大鼠进行实验;作为比较例1,用BET 20的氧化镁进行同样的实验。
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以少量而且易于饮用同时不刺激肠道就能充分发挥顺利的腹泻作用的泻药。
而且,本发明的泻药,由于酸反应性快,因而只需在就寝前服用一次就能带来充分的腹泻作用,不仅如此,服用也不会引起肠道蠕动,因此,即使对于因高龄化而肠机能降低的人来说,也能带来不伴随副作用的腹泻作用,与先有技术上伴随肠蠕动的泻药相比,即使高龄者也能有效利用,在这一点上,也是优异的。
此外,在配合了作为益菌的乳酸菌、尤其芽孢乳杆菌与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的情况下,通过氧化镁的中和作用,乳酸菌在胃中不会死掉而能高效率地到达肠道,而且由于乳酸菌分泌的酸会杀死不耐酸的害菌,因而有排泄的粪便几乎感受不到恶臭这样的效果。
进而,在本发明泻药中配合了寡糖的情况下,可以使服用量减少,进而在液剂的情况下,在提高腹泻效果的同时还有助于易饮用性,因而也能给予肠内环境改善。
以下依据实施例和比较例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配合处方
活性氧化镁(BET 40)               86.5%(重量)
羧甲基纤维素钙                   10.0%(重量)
羧甲基纤维素钠                   1.0%(重量)
硬脂酸镁(润滑剂)                 2.5%(重量)
<配制方法>
上述配方中,将硬脂酸镁以外的粉末挤出,用搅拌造粒机以99%醇类混练,以0.7mm金属网挤出造粒后,在80℃干燥一夜,所得到的颗粒用20~80目筛调整颗粒,向其中添加、混合硬脂酸镁,用旋转压片机压片时,得到外观不发黑的白色片剂。
得到的片剂作为试样A。
压片条件:
压杆直径8mm;压片压力:预压300kg,本压600kg;重量318mg;硬度11kg,崩解时间22秒。
比较例1
除用BET 20的氧化镁代替活性氧化镁外,同实施例1一样进行。得到的片剂作为试样B。
<腹泻效果的确认>
被试物质的配制
将试样A、B粉碎,并将其悬浮在注射用水(大塚制药工业公司制,批号K6E83)中,配制成样品。
使用动物
用9周龄Slc:Wistar品系雄性大鼠(日本エスエルシ-公司),使之能自由摄取固体饲料(ラボMRストック,日本农产工业公司)和自来水,在温度22±2℃、湿度55±15%、照明时间8:00~20:00、换气次数13~17次/小时的环境下,预备饲养1周以上(含检疫时间)后,确认为与一般状态无异常的大鼠作为使用动物。
试验方法
观察从试验前日直至当日的一夜排便次数,以确认不是下痢便排泄动物。对10周龄的动物(体重218~252g)按照下列群构成表以10ml/kg的比例经口给药被试物质之后,把大鼠一笼一只送回笼中,把预先测定了干燥重量的滤纸(26×20cm)敷在笼下的污物接受皿上,在2小时后直至8小时,对排泄在滤纸上的粪便进行下痢症状、粪便个数、其外观形状观察和粪便中水分率的测定。粪便外观形状观察按照以下所示的表打分。粪便中水分率的测定是在各观察时点采集粪便和滤纸,测定其重量作为湿重量(W),重量测定后,在50℃使滤纸干燥3天,测定干燥重量(D),按照以下所示公式算出水分率。
而且,以分值2以上的粪便作为下痢便,求出各观察时间的下痢便排泄动物,按照Litchfield-Wilcoxon法算出50%腹泻有效量(ED50)和80%腹泻有效量(ED80)。
要说明的是,动物在被试物质给药后直至试验结束均绝水,而饵料摄取是自由的。对照组给药同样体积的注射用水。群构成表
群              给药量(mg/kg)      动物数(只)
对照                0                5
                    500              5
试样A               1000             5
                    2000             5
                    500              5
试样B               1000             5
                    2000             5
            粪便外观形状观察的评分表
   分值 判定基准和内容
    0 正常便:形状和硬度均正常
    1 有形软便:能保持形状但柔软
    2 软便:形状彤塌但能停留在一个地方
    3 粘液便:形状彤塌的粘液性便
    4 液状便:像水一样的粪便
Figure A9912584500121
统计处理
所得到的计量值按各群算出平均值和标准误差。检验是按照Bartlett法(5%)进行分散检验的,由于分散是一样的,因而  进行Tykey型多重比较检验。计数值是按照Fisher直接概率计算法检验的。
不足5%者为显著值。
试验结果
对于下痢便排泄动物数,以排泄了分值2以上的粪便的动物作为下痢便排泄动物,按各观察时间(0~2、2~4、4~6和6~8小时)集中统计,结果显示在图1中。
此外,在各观察时间采集的粪便的湿重量显示在图2中。
在图2中,试样A(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果用实线表示,试样B(比较例)的结果用点线表示。
试验结果的考察
1.下痢便排泄动物数
对照群直至8小时的全部案例,试样A和试样B直至2小时,均未观察到排泄分值1以上粪便的动物。
2~4小时,试样A 500mg/kg群5例中1例,1000和2000mg/kg群全部案例,见到了下痢便,而1000和2000mg/kg群与对照群相比均呈显著。
此外,试样B 500、1000和2000mg/kg群5例中分别见到了2、4和5例,1000和2000mg/kg群与对照群相比均呈显著。算出了ED50和ED80值分别为587和1102mg/kg(95%置信度为338~1019mg/kg)。
4~6小时,试样A500、1000和2000mg/kg群5例中分别见到了2、4和3例,1000mg/kg群与对照群相比呈显著。算出了ED50和ED80值分别为464和7052mg/kg(95%置信度为66~3249mg/kg)。试样B500、1000和2000mg/kg群5例中分别见到了3、4和5例,1000和2000mg/kg群与对照群相比均呈显著高值。算出了ED50和ED80值分别为371和1197mg/kg(置信度95%为133~1035mg/kg)。
试样A的值为1小时,试样B的ED50值为0.8、ED80值为0.2。若将0~6小时累计,则试样A500、1000和2000mg/kg群5例中分别见到了2、5和5例,1000和2000mg/kg群与对照群相比均呈显著高值。
试样B500、1000和2000mg/kg群5例中分别见到了3、5和5例,1000和2000mg/kg群与对照群相比均呈显著高值。
6~8小时,试样A 500、1000和2000mg/kg群5例中分别见到了4、3和1例,500mg/kg群与对照群相比呈显著高值。
试样B 500、1000和2000mg/kg群  5例中分别见到了5、4和3例,500和1000mg/kg群与对照群相比呈显著高值。
0~8小时,试样A和试样B均见到了各群全部案例,与对照群相比呈显著高值。
2.粪便湿重量
关于各观察时间采集的粪便的湿重量,在0~2小时,相对于对照群1060mg而言,试样A500、1000和2000mg/kg群分别为854、840和784mg,试样B 500、1000和2000mg/kg群分别为717、695和749mg,显示出几乎同样的湿重量。
在2~4小时,对照群为830mg。试样A 500、1000和2000mg/kg群分别为1490、2574和4573mg,见到了与用量相关的湿重量增加,2000mg/kg与对照群相比呈显著。试样B 500、1000和2000mg/kg群分别为1607、2280和2265mg,虽见到了增加,但不是与用量相关的增加,也未见到显著差异。
4~6小时,对照群为886mg,试样A 500、1000和2000mg/kg群分别为741、676和215mg,试样B 500、1000和2000mg/kg群分别为832、869和562mg,显示出几乎同样的湿重量。
6~8小时,对照群为522mg,试样A 500、1000和2000mg/kg群分别为766、423和702mg,试样B 500、1000和2000mg/kg群分别为451、391和556mg,显示出几乎同样的湿重量。
3.粪便水分率
关于各观察时间采取的粪便的湿重量,在0~2小时,对照群为58.1%,试样A 500、1000和2000mg/kg群分别为59.7、60.2和61.9%,试样B 500、1000和2000mg/kg群分别为57.7、60.4和59.1%,显示出几乎同样的水分率。
2~4小时对照群为58.4%,试样A 500、1000和2000mg/kg群分别为54.8、64.7和73.4%,见到了与用量相关的水分率增加,2000mg/kg群与对照群相比呈显著。试样B 500、1000和2000mg/kg群分别为58.7、62.8和66.3%,虽见到了增加,但不是显著增加。
实施例2
配合处方氧化镁(BET30)                             66.5%(重量)羧甲基纤维素钙                            8.0%(重量)羧甲基纤维素钠                            0.8%(重量)硬脂酸镁(润滑剂)                          2.0%(重量)芽孢乳杆菌与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          22.7%(重量)
*作为芽孢乳杆菌,使用与含1%芽孢嗜酸乳杆菌的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
上述组合物同实施例1一样进行,先制成颗粒,然后用压片机成形为片剂(440mg/l片)。
所得到的片剂,对23岁、28岁、42岁、45岁、60岁有便秘症状的女性,在夜间就寝前各服用8片,次日清晨用鼻闻法调查粪便排泄状态和臭味。
其结果是,除45岁女性外,从服用起约10小时后均能不伴随肚子痛地顺利排便,据报告也几乎感受不到臭味。
要说明的是,未见效果的45岁女性,当日夜间就寝前再次令其服用6片,约10小时后顺利排便,据报告也几乎感受不到臭味。
实施例3
实施例2使用的芽孢嗜酸乳杆菌与酵母提取物代之以分别配合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牙状双歧杆菌、假链状双歧杆菌、链状双歧杆菌、涎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组合物以同样方式制作,成形为片剂,同上述5人监测者一样进行调查,5人均进行了不伴随腹痛的顺利排便,据报告也几乎感受不到臭味。
实施例4
进而,对这5人监测者,从上述药剂中选出一种,并将服用量减至6片,连续服用一个月,也令其报告一个月后的状态。其结果,报告了不伴随腹痛的顺利排便且差不多完全闻不到臭味。
实施例5
把氧化镁(BET 30)2.4g添加到水85毫升中,再向其中添加90发酵乳酸15毫升。氧化镁与发酵乳酸的酸反应快,因而极易溶解,从而可以容易地得到活性氧化镁溶液。所得到的活性氧化镁溶液,给实施例2中所示的5人监测者每日服用70毫升,报告了与实施例2同样的泻药效果。此外,还报告这种液剂兼备易饮用性。
实施例6
实施例5得到的活性氧化镁溶液100毫升中添加寡糖液100毫升和プル-ン饮用水40毫升,配制成液剂。此液剂,也同实施例5一样对5人监测者每日服用150毫升,据报告,全体人员都得到比实施例5的液剂更顺利的腹泻效果,易饮用性也更好。

Claims (12)

1.一种泻药,其特征在于以表面积(BET)为21m2/g以上的氧化镁作为有效成分。
2.权利要求1记载的泻药,其中氧化镁的BET是21~50m2/g。
3.权利要求1记载的泻药,其中氧化镁的BET是30~40m2/g。
4.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记载的泻药,进一步含有乳酸菌。
5.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记载的泻药,其中乳酸菌是从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牙状双歧杆菌、假链状双歧杆菌、链状双歧杆菌组成的一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双歧杆菌,从嗜酸乳杆菌、涎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组成的一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乳酸杆菌和/或这些的芽孢乳杆菌。
6.权利要求5记载的泻药,其中芽孢乳杆菌是与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
7.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记载的泻药,进一步含有寡糖。
8.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记载的泻药,其中剂型是溶解于L型发酵乳酸中的液剂。
9.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记载的泻药,其中剂型是粉末或者用干式造粒或湿式造粒得到的颗粒,或者进一步将其压片制成的片剂。
10.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记载的泻药,其中剂型是粉末或者用干式造粒或湿式造粒得到的颗粒装填到胶囊中制成的胶囊剂。
11.权利要求9或10记载的泻药,其中所述湿式造粒是借助于用醇的方法进行的。
12.权利要求1~10中任何一项记载的泻药,其中配合了口中清凉剂类香味剂。
CNB991258452A 1998-11-26 1999-11-26 泻药 Expired - Lifetime CN12634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4834/1998 1998-11-26
JP334834/98 1998-11-26
JP33483498 1998-11-26
JP158265/99 1999-06-04
JP158265/1999 1999-06-04
JP15826599 1999-06-04
JP242369/99 1999-08-30
JP242369/1999 1999-08-30
JP11242369A JP2001048792A (ja) 1998-11-26 1999-08-30 瀉下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5335A true CN1255335A (zh) 2000-06-07
CN1263464C CN1263464C (zh) 2006-07-12

Family

ID=27321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258452A Expired - Lifetime CN1263464C (zh) 1998-11-26 1999-11-26 泻药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436447B1 (zh)
EP (1) EP1004311B1 (zh)
JP (1) JP2001048792A (zh)
KR (1) KR100644149B1 (zh)
CN (1) CN1263464C (zh)
AT (1) ATE275407T1 (zh)
AU (1) AU777206B2 (zh)
CA (1) CA2291391C (zh)
DE (1) DE69919963T2 (zh)
TW (1) TW5500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2318630B2 (en) * 2001-08-27 2007-05-17 Kyowa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Antacid and laxative tablets
KR20100075492A (ko) 2007-10-29 2010-07-02 교와 가가꾸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완하제
JP4714929B2 (ja) * 2008-02-29 2011-07-06 富田製薬株式会社 酸に不安定な薬剤用安定化剤
US8911779B2 (en) 2009-04-22 2014-12-16 Kyowa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Tablet and pestle therefor
MX368918B (es) 2014-02-25 2019-10-21 Konoshima Chemical Granulos de oxido de magnesio para aplicaciones farmaceuticas o para uso como aditivos de alimentos.
JP2017190298A (ja) * 2016-04-13 2017-10-19 博 小田 体内で水素を産生する組成物、及びサプリメント
KR102592294B1 (ko) 2023-03-27 2023-10-20 주식회사 넘버제로 피처리물 파쇄장치
KR102592290B1 (ko) 2023-03-27 2023-10-20 주식회사 넘버제로 피처리물 분쇄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4338A (ja) * 1982-06-04 1983-12-13 Kyowa Chem Ind Co Ltd 複合吸着剤
JPH0940561A (ja) 1995-08-02 1997-02-10 Fujitsukusu Kk 瀉下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00035693A (ko) 2000-06-26
KR100644149B1 (ko) 2006-11-13
AU6063599A (en) 2000-06-01
AU777206B2 (en) 2004-10-07
CA2291391A1 (en) 2000-05-26
DE69919963D1 (de) 2004-10-14
US6436447B1 (en) 2002-08-20
DE69919963T2 (de) 2005-09-22
EP1004311A1 (en) 2000-05-31
CN1263464C (zh) 2006-07-12
CA2291391C (en) 2008-07-08
ATE275407T1 (de) 2004-09-15
JP2001048792A (ja) 2001-02-20
TW550078B (en) 2003-09-01
EP1004311B1 (en) 2004-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853C (zh) 含β-内酰胺抗生素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67106C (zh) 活化二甲硅油/无水磷酸钙组合物
EP2172205B1 (en)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comprising lanthanum compounds
CN1278678C (zh) 具有高生物利用率的非诺贝特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15833C (zh) 快速崩解的甲基纤维素片剂
CN1109328A (zh) 24小时释放甲氧乙心安的持续释放制剂
CN1805738A (zh) 持续释放的二甲双胍片剂
CN1162096C (zh) 柠檬酸钙钾组合物和生产方法
SK16772000A3 (sk) Orálne liekové formy s reprodukovateľným uvoľňovaním účinných látok gatifloxacínu alebo jeho farmaceuticky prijateľných solí alebo hydrátov
CN1255335A (zh) 泻药
RU2581920C2 (ru) Перорально вводимая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лечения синдрома раздраженного кишечника, содержащая регулятор перистальтики кишечника, средство, которое предотвращает задержку газов, и пищеварительные ферменты, и способ ее получения
CN1915216A (zh) 坦度螺酮及其衍生物的新用途、及含有坦度螺酮的组合物
CN1634013A (zh) 葡萄糖酸锌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323662C (zh) 含有氨溴索和厄多司坦或乙酰半胱氨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823795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97263C (zh) 葡萄糖酸钙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9223826A (zh) 一种复方维生素钙片剂
CN1634014A (zh) 阿魏酸钠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282476C (zh) 一种调节下段肠功能的制剂
CN1662247A (zh) 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便秘和便秘引起的病症的药用组合物
CN101926781A (zh) 一种奥沙碘铵的固体药物组合物
CN101066252A (zh) 氨基葡萄糖钙片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120719A (ja) 瀉下剤
CN1820739A (zh) 盐酸西布曲明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EP2476424B1 (en) Orally administrable tablet for intestinal lav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