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4557C - 脱臭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脱臭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4557C
CN1244557C CNB031060196A CN03106019A CN1244557C CN 1244557 C CN1244557 C CN 1244557C CN B031060196 A CNB031060196 A CN B031060196A CN 03106019 A CN03106019 A CN 03106019A CN 1244557 C CN1244557 C CN 124455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liquid
continuous still
pyrrolidone
vin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060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39633A (zh
Inventor
阿部一彻
吉年孝司
矢野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hokub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hokub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431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23853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431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23853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hokub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hokub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9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9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45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455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07/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one double bond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a ring member and a non-ring member
    • C07D207/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one double bond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a ring member and a non-ring member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07/24Oxygen or sulfur atoms
    • C07D207/262-Pyrrolidones
    • C07D207/2632-Pyrrolidone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or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other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07/2672-Pyrrolidone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or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other ring carbon atom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or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yrrol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含臭气成分的精制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含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纯度在90重量%以上的液体中添加沸点比其低的化合物,得到液体,使用蒸馏塔蒸馏该得到的液体,从而使臭气成分和该低沸点化合物一起作为馏出液除去。

Description

脱臭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脱臭方法,即脱臭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制造方法。N-乙烯基-2-吡咯烷酮作为医药品、食品添加剂、个人护理用品等的原料而被广泛使用的聚-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原料单体,是有用的化合物。
背景技术
以往,通过在加压下于液相中在碱催化剂存在下使2-吡咯烷酮和乙炔反应的雷珀(reppe)法工业生产N-乙烯基-2-吡咯烷酮。另外,也提出了不用乙炔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制造方法。例如,通过N-(2-羟乙基)-2-吡咯烷酮和亚硫酰氯的反应得到N-(2-氯乙基)-2-吡咯烷酮,使得到的N-(2-氯乙基)-2-吡咯烷酮脱氯化氢的方法(美国专利2775599号公报),或通过N-(2-羟乙基)-2-吡咯烷酮和醋酸酐的反应得到醋酸酯中间体,使得到的醋酸酯中间体脱醋酸的方法,或在催化剂存在下于气相中使N-(2-羟乙基)-2-吡咯烷酮进行分子内脱水反应的方法(特开平8-141402号公报)等。
在由上述制造方法得到的生成物中,除N-乙烯基-2-吡咯烷酮之外,还含有未反应原料、催化剂、副产物等,因此必须通过像蒸馏等这样的适当方法回收精制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
但是,在由一般的回收方法得到的精制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中,如特表平8-506580号公报(=美国专利5329021号)或特开平9-169724号公报(=美国专利5710284号)中公开的那样,仍含有作为副产物的不饱和烃、碱性化合物、乙烯醚化合物等杂质,这些物质不仅对医药品或食品添加剂等用途来说是不优选的物质,而且使产品的色调或气味受到恶劣影响。
因此,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例如在美国专利第5039817号公报中,公开了用酸性离子交换体除去杂质的方法,还有,在特开平7-252221号公报(=美国专利第5461159号)中,公开了添加有机羧酸的酸酐进行处理的方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需要再生离子交换体或使用辅助原料或将其废弃,在商业上不是有利的方法。另外,在特表平8-506580号公报(=美国专利第5329021号)或特开平9-169724号公报(=美国专利第5710284号)中,公开了通过多级分步结晶法,得到精制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方法。但是,该精制方法具有需要特别的装置、工序复杂、操作烦杂这样的问题。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改良上述背景技术问题的方法,具体地说,提供可以从含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纯度在90重量%以上的液体得到不含臭气成分的精制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即通过在含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纯度为90重量%以上的液体中添加至少一种沸点比N-乙烯基-2-吡咯烷酮低的化合物得到液体,采用蒸馏塔蒸馏得到的液体,从而使臭气成分与上述化合物一起作为馏出液被除去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另外,在以下的记载中,NVP是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简称。
由一般的回收方法得到的含有不饱和烃类、碱性化合物、乙烯醚化合物等杂质,特别是臭气成分的纯度在90重量%以上的NVP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作为蒸馏操作对象(原材料)。作为这种NVP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以列举通过雷珀法工业生产的NVP。另外,作为例子,还可以列举将通过特开平8-141402号公报(美国专利第5625076号)公开的NVP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反应生成物精制至NVP的纯度达到90重量%以上的NVP。
本发明方法中的蒸馏操作在如下的条件下实施。为了提高脱臭效果,该蒸馏操作可以反复实施。
塔底液的温度控制在180℃以下,优选165℃以下。塔底液的温度比180℃高时,可促进塔底液中所含的NVP的聚合反应或热分解,NVP的回收率降低。
蒸馏塔的操作压力虽然取决于蒸馏液的组成,但通常为2.67×104pa(200mmHg)以下,优选2.00×104pa(150mmHg)以下。
对于蒸馏的形式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采用间歇式或者连续式的蒸馏方法。对蒸馏塔的形式也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使用塔板塔或者填充塔等精馏塔。塔的塔板数可以根据蒸馏液的组成和回流比适当选择,通常理论塔板数为3-30。
在间歇蒸馏时,作为在含臭气成分的NVP的纯度为90重量%以上的液体中添加沸点比NVP低的化合物的方法,通常采用在塔底部装入预先混合了含臭气成分的NVP的纯度为90重量%以上的液体和沸点比NVP低的化合物得到的溶液的方法,或者分别在塔底部装入含臭气成分的NVP的纯度为90重量%以上的液体和沸点比NVP低的化合物的方法,但不受这些方法的限定。
在连续蒸馏时,对于供给蒸馏液的场所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从蒸馏塔的任意地方供给该液体。蒸馏液的供给方法也没有特别的限定,通常采用供给含臭气成分的NVP的纯度为90重量%以上的液体和沸点比NVP低的化合物的混合溶液的方法,或者分别供给含臭气成分的NVP的纯度为90重量%以上的液体和沸点比NVP低的化合物的方法。添加沸点比NVP低的化合物的方法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采用预先混合含臭气成分的NVP的纯度为90重量%以上的液体和沸点比NVP低的化合物的方法,或者连续混合(边混合边供给)含臭气成分的NVP的纯度为90重量%以上的液体和沸点比NVP低的化合物的方法。
如前所述,将通过特开平8-141402号公报(=美国专利第5625076号)公开的NVP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反应生成物精制至NVP的纯度达到90重量%以上而得到物质作为本发明方法中的原材料是有用的。在特开平8-141402号公报(=美国专利第5625076号)的方法中,通过在特定催化剂存在下的N-(2-羟乙基)-2-吡咯烷酮的气相分子内脱水反应,生成由NVP、N-(2-羟乙基)-2-吡咯烷酮(简称为HEP)、比NVP沸点高的除HEP以外的化合物(例如2-吡咯烷酮、NVP的二聚物等)、水和臭气成分构成的反应生成物(下面,称其为粗液)。如果蒸馏该粗液(第1级蒸馏),使水从塔顶馏出,之后蒸馏得到的塔底液(下面,称其为脱水液)(第2级蒸馏),则由塔顶作为馏出液,可以得到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可以作为原材料使用的纯度为90重量%以上的NVP。下面详细说明用于调制纯度在90重量%以上的NVP的方法。
由粗液调制脱水液的蒸馏(第1级蒸馏)在如下的条件下实施。
塔底液的温度控制在180℃以下,优选165℃以下。塔底液的温度比180℃高时,会促进塔底液所含的NVP的聚合反应或热分解,NVP的回收率降低。
蒸馏塔的操作压力取决于蒸馏液的组成,但通常是2.67×104Pa(200mmHg)以下,优选2.00×104Pa(150mmHg)以下。
对于蒸馏的形式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采用间歇式或者连续式的蒸馏方法。
脱水液的蒸馏(第2级蒸馏)在如下的条件下实施。
塔底液的温度是230℃以下,优选210℃以下。塔底液的温度比230℃高时,因NVP热聚合或者热分解引起的回收率降低、因聚合物粘附引起的塔板效率降低或者塔堵塞等危险性增加。
蒸馏塔的操作压力取决于蒸馏液的组成,但回避上述问题,可以在塔底液温230℃以下操作的压力通常是1.33×104Pa(100mmHg)以下,优选0.67×104Pa(50mmHg)以下。
对于蒸馏的形式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采用间歇式或者连续式的蒸馏方法。
在连续进行蒸馏的情况下,可以从蒸馏塔的任意地点供给蒸馏液。
由第2级蒸馏得到的馏出液是本发明方法的起始材料。因而,根据本发明,对于该馏出液,在其中添加沸点比NVP低的化合物后,进行蒸馏。该蒸馏(第3级蒸馏)可以在和上述同样的条件,即在180℃以下,优选165℃以下的塔底温度和2.67×104Pa(200mmHg)以下,优选2.00×104Pa(150mmHg)以下的操作压力下进行。
根据需要,通过对第3级蒸馏的塔底液进行第4级蒸馏,可以得到进一步精制的NVP。
对于沸点比NVP低的化合物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具有羟基的化合物或者在常压下具有150℃以下沸点的化合物。水由于操作性、经济性和其自身无臭,因而优选。在NVP中添加一定量以上的具有羟基的化合物,例如水时,本发明者观察到通过稀释,NVP其本身的臭气虽然减少,但显著感到臭气成分的臭气这样的现象(参照下述的“臭气官能试验”)。该现象推测由于和NVP的亲和性,水比该臭气成分强而引起的。作为沸点比NVP低的化合物,优选具有羟基的化合物的理由在此。优选在常压下具有150℃以下沸点的化合物的理由在于其蒸馏分离的容易度。
作为沸点比NVP低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戊烷、己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庚烷、辛烷、异辛烷等脂肪族烃类;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芳香族烃类;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氯苯等卤代烃类;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异丁醇、叔丁醇等醇化合物类;乙醚、二异丙基醚、二丁基醚、四氢呋喃、二氧戊环、二氧六环、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等醚化合物类;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化合物类;甲酸甲酯、甲酸乙酯、醋酸甲酯、醋酸乙酯等酯化合物类;还有水、乙腈、硝基甲烷等。
沸点比NVP低的化合物的添加量以含有臭气成分的NVP的纯度为90重量%以上的液体的重量为基准,为0.03-1.0倍,优选0.05-0.7倍,更优选0.1-0.5倍。比0.03倍少时,臭气成分的馏出除去变得不充分,另一方面,比1.0倍大时,由于为了馏出使用大量能量,因而在经济上变得不利。
另外,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通过反复蒸馏蒸馏塔的塔底液,也可以得到色调改善的效果。另外,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通过采用一般的晶析方法精制蒸馏塔的塔底液,可以提高脱臭效果。在此,一般的晶析方法可以例举化学工学便览(修订第六版,化学工学会编)505-512页记载的例如采用冷却罐、流下液膜型装置(FFC)等的间歇晶析方法以及采用4C晶析装置、KCP装置等的连续晶析方法,但不受这些方法的限定。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参考例和比较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3是本发明方法的典型例。
参考例是上述粗液和上述脱水液的调制例。
实施例4-6是从参考例的脱水液出发,实施本发明方法的例子。
比较例是不添加沸点比NVP低的化合物时的例子。
在附图中,
图1是在实施例1-3中所用的蒸馏装置的流程图,
图2是在参考例中,为从粗液调制脱水液而使用的蒸馏装置的流程图,和
图3是在实施例4-6中所用的蒸馏装置的流程图。
实施例1
使用图1所示的装置,实施本发明的方法。连续蒸馏混合了含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纯度为99.8重量%的液体和相对于其重量0.33倍的水而成的溶液。作为连续蒸馏塔2,使用在内径35mm的玻璃管中,作为填充物,在浓缩部4个单元,在回收部6个单元填充了直径35mm的不锈钢制苏尔兹填料而得到的蒸馏塔。馏出罐3内的馏出液的温度保持在10℃。对于连续蒸馏塔2,在操作压为1.33×104Pa(100mmHg)下,操作从馏出罐3回流到连续蒸馏塔2中的馏出液量,使回流比为1.在图中,4是冷凝器,8和10是导管。将由罐1供给连续蒸馏塔2的液体的单位时间的供给量(以下记为供给速度)、由连续蒸馏塔2馏出并经冷凝器4和馏出罐3由导管8得到的馏出液的单位时间的馏出量(以下记为馏出速度)、以及由连续蒸馏塔2经导管10取出的塔底液的单位时间的量(以下记为塔底液取出速度)与各个液体的组成一起示于表1中。其中,表1中的NVP是指N-乙烯基-2-吡咯烷酮。另外,连续蒸馏塔2的塔顶温度和塔底液温度示于表2中。
                       表1
           组成
  水(g/hr)   NVP(g/hr)
 连续蒸馏塔2   供给速度   95.4   286.2
  馏出速度   95.4   0
  塔底液取出速度   0   286.2
             表2
 连续蒸馏塔2
  塔顶温度(℃)  53
  塔底液温度(℃)  154
在含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中添加一定量以上的具有羟基的化合物,例如水时,本发明者观察到通过稀释N-乙烯基-2-吡咯烷酮,N-乙烯基-2-吡咯烷酮其本身的臭气减少,显著感到臭气成分的臭气的现象。该现象可以在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中的臭气的官能试验中利用。下面表示对供给到连续蒸馏塔2中的含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纯度在99.8重量%的液体(供给到连续蒸馏塔2中的液体)进行的臭气官能试验的例子。即,准备供给到连续蒸馏塔2的液体和用水稀释使其浓度达到10重量%的溶液,让10名受试者闻各个液体,记录感到臭气的受试者的数目,可以得到表3所示的结果。
                          表3
  检验体   感到臭气的人数/受试者总数
  (实施例1中的)供给到连续蒸馏塔2中的液体   6/10
  上述供给液的10重量%水溶液   10/10
如表3所示,用水稀释的溶液显著感到臭气的存在。因此,在下述实施例的臭气官能试验中,作为受试体,使用试验对象液的10重量%水溶液。
连续蒸馏塔2的塔底液的臭气官能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检验体   感到臭气的人数/受试者总数
  连续蒸馏塔2的塔底液的10重量%水溶液   0/10
如上除去了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连续蒸馏塔2的塔底液)的纯度是99.9重量%。
实施例2
使用图1所示的装置,实施本发明的方法。连续蒸馏混合了含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纯度为99.8重量%的液体和相对于其重量0.33倍的甲醇而成的溶液。作为连续蒸馏塔2,使用和实施例1同样构成的蒸馏塔,馏出罐3内的馏出液的温度保持在10℃。对于连续蒸馏塔2,在操作压为1.33×104Pa(100mmHg)下,操作从馏出罐3回流到连续蒸馏塔2中的馏出液量,使回流比为0.5。将连续蒸馏塔2的供给速度、馏出速度以及塔底液取出速度和各个液体的组成一起示于表5中。其中,表5中的NVP是指N-乙烯基-2-吡咯烷酮。另外,连续蒸馏塔2的塔顶温度和塔底液温度示于表6中。进一步,连续蒸馏塔2的塔底液的臭气官能试验结果示于表7中。
                           表5
           组成
  甲醇(g/hr)   NVP(g/hr)
 连续蒸馏塔2   供给速度   101.6   304.8
  馏出速度   101.6   0
  塔底液取出速度   0   304.8
             表6
  连续蒸馏塔2
  塔顶温度(℃)   21
  塔底液温度(℃)   154
                         表7
  检验体   感到臭气的人数/受试者总数
  连续蒸馏塔2的塔底液的10重量%水溶液   3/10
如上除去了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连续蒸馏塔2的塔底液)的纯度是99.9重量%。
实施例3
使用图1所示的装置,实施本发明的方法。连续蒸馏混合了含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纯度为99.8重量%的液体和相对于其重量0.13倍的水以及0.13倍的1,2-二甲氧基乙烷而成的溶液。作为连续蒸馏塔2,使用和实施例1同样构成的蒸馏塔,馏出罐3内的馏出液的温度保持在10℃。而且,对于连续蒸馏塔2,在操作压为1.33×104Pa(100mmHg)下,操作从馏出罐3回流到连续蒸馏塔2中的馏出液量,使回流比为0.5。将连续蒸馏塔2的供给速度、馏出速度以及塔底液取出速度和各个液体的组成一起示于表8中。其中,表8中的NVP是指N-乙烯基-2-吡咯烷酮。另外,连续蒸馏塔2的塔顶温度和塔底液温度示于表9中。进一步,连续蒸馏塔2的塔底液的臭气官能试验结果示于表10中。
                                 表8
                   组成
  水(g/hr)   1,2-二甲氧基乙烷(g/hr)   NVP(g/hr)
 连续蒸馏塔2   供给速度   39.3   39.3   314.1
  馏出速度   39.3   39.3   0
  塔底液取出速度   0   0   314.1
             表9
 连续蒸馏塔2
  塔顶温度(℃)  49
  塔底液温度(℃)  154
                         表10
  检验体   感到臭气的人数/受试者总数
  连续蒸馏塔2的塔底液的10重量%水溶液   1/10
如上除去了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连续蒸馏塔2的塔底液)的纯度是99.9重量%。
参者例(粗液和脱水液的调制方法)
通过将碳酸铯浸渍在球状硅胶(5-10目)中,在空气中于800℃下煅烧,调制以除了氧之外的原子比为Cs1Si100组成的催化剂。将5ml该催化剂填充在内径10mm不锈钢制的反应管中,将该反应管浸渍在370℃的熔融盐浴中。以HEP的空速200h-1在该反应管中供给用氮气稀释使N-(2-羟乙基)-2-吡咯烷酮(简称为HEP)的分压达到76mmHg的原料气体,并在常压下反应,冷却捕集得到的除去氮气的反应气。该捕集得到的液体即粗液含有N-乙烯基-2-吡咯烷酮、HEP、沸点比N-乙烯基-2-吡咯烷酮高的除HEP以外的化合物、水和臭气成分。由该粗液,通过下述操作调制脱水液。
使用图2所示的装置,连续蒸馏上述粗液。来自罐11的粗液在连续蒸馏塔(第1级蒸馏塔)I中蒸馏,从塔顶馏出水和臭气成分,并经由导管8排出,从塔底得到脱水液(塔底液)。作为连续蒸馏塔I,使用在内径35mm的玻璃管中,作为填充物,在浓缩部4个单元,在回收部6个单元填充了直径35mm不锈钢制的苏尔兹填料而得到的蒸馏塔。馏出罐3内的馏出液的温度保持在10℃。对于连续蒸馏塔I,在操作压为1.33×104Pa(100mmHg)下,操作从馏出罐3回流到连续蒸馏塔I中的馏出液量,使回流比为1。将从罐11供给到连续蒸馏塔I的粗液的单位时间的供给量(以下称为供给速度)、从连续蒸馏塔I馏出并经由冷凝器4和馏出罐3从导管8得到的馏出液的单位时间的馏出量(以下称为馏出速度)、从连续蒸馏塔I经由导管10取出的塔底液(脱水液)的单位时间的量(以下称为塔底液取出速度)和各个液体的组成一起示于表11中。其中,表11中的NVP是指N-乙烯基-2-吡咯烷酮,HEP是指N-(2-羟乙基)-2-吡咯烷酮,高沸点化合物是指沸点比N-乙烯基-2-吡咯烷酮高的化合物(但是,除了HEP)。另外,连续蒸馏塔I的塔顶温度和塔底液温度示于表12中。
                                 表11
                         组成
  水(g/hr)   NVP(g/hr)   HEP(g/hr)   高沸点化合物(g/hr)
 连续蒸馏塔I   供给速度   43.2   327.6   20.8   8.4
  馏出速度   43.2   0   0   0
  塔底液取出速度   0   321.8   20.8   14.2
              表12
 连续蒸馏塔I
  塔顶温度(℃)  53
  塔底液温度(℃)  159
实施例4
使用图3所示的装置,实施本发明的方法。从罐111连续将参考例中得到的塔底液(脱水液)供给到蒸馏塔中,同时进行蒸馏。作为连续蒸馏塔(第2级蒸馏塔)II,使用在内径50mm的玻璃管中,作为填充物,在浓缩部7个单元,在回收部7个单元填充了直径50mm的不锈钢制的苏尔兹填料而得到的蒸馏塔。作为连续蒸馏塔(第3级蒸馏塔)III,使用在内径35mm的玻璃管中,作为填充物,在浓缩部4个单元,在回收部6个单元填充了直径35mm的不锈钢制的苏尔兹填料而得到的蒸馏塔。作为连续蒸馏塔(第4级蒸馏塔)IV,使用在内径50mm的玻璃管中,作为填充物,在浓缩部7个单元,在回收部7个单元填充了直径50mm的不锈钢制的苏尔兹填料而得到的蒸馏塔。馏出罐3、6和9内的馏出液的温度保持在10℃。对于连续蒸馏塔II,在操作压为1.33×103Pa(10mmHg)下,操作从馏出罐3回流到连续蒸馏塔II中的馏出液量,使回流比为1。对于连续蒸馏塔III,在操作压为1.33×104Pa(100mmHg)下,操作从馏出罐6回流到连续蒸馏塔III中的馏出液量,使回流比为1。对于连续蒸馏塔IV,在操作压为1.33×103Pa(10mmHg)下,操作从馏出罐9回流到连续蒸馏塔IV中的馏出液量,使回流比为1。
其中,来自连续蒸馏塔II的馏出液的臭气官能试验结果示于表13中。另外,来自连续蒸馏塔II的馏出液中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纯度是99.8重量%。
                         表13
  检验体   感到臭气的人数/受试者总数
  来自连续蒸馏塔II的馏出液的10重量%水溶液   10/10
将通过导管14和17混合了从连续蒸馏塔II经由导管14排出的馏出液和相对于其重量0.33倍的水而成的溶液连续供给到连续蒸馏塔III中,经由导管21,将连续蒸馏塔III的塔底液供给连续蒸馏塔IV中,从连续蒸馏塔IV的塔顶经由导管23,得到作为馏出液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在图中,4、7和10是冷凝器,16、19和25是排出管。将连续蒸馏塔II、III和IV各自的供给速度、馏出速度及塔底液取出速度和各个液体的组成一起示于表14中。其中,表14中的NVP是指N-乙烯基-2-吡咯烷酮,HEP是指N-(2-羟乙基)-2-吡咯烷酮,高沸点化合物是指沸点比N-乙烯基-2-吡咯烷酮高的化合物(但是,除了HEP)。另外,连续蒸馏塔II、III和IV的塔顶温度和塔底液温度示于表15中。还有,连续蒸馏塔IV的馏出液的臭气官能试验结果示于表16中。
                                 表14
                      组成
  水(g/hr)   NVP(g/hr)   HEP(g/hr)   高沸点化合物(g/hr)
  连续蒸馏塔II   供给速度   0   321.8   20.8   14.2
  馏出速度   0   317.0   0   0
  塔底液取出速度   0   0   20.8   19.0
  连续蒸馏塔III   供给速度   105.7   317.0   0   0
  馏出速度   105.7   0   0   0
  塔底液取出速度   0   313.8   0   3.2
  连续蒸馏塔IV   供给速度   0   313.8   0   3.2
  馏出速度   0   313.8   0   0
  塔底液取出速度   0   0   0   3.2
                         表15
  连续蒸馏塔II   连续蒸馏塔III   连续蒸馏塔IV
  塔顶温度(℃)   92   52   91
  塔底液温度(℃)   194   153   128
                             表16
  检验体   感到臭气的人数/受试者总数
  来自连续蒸馏塔IV的馏出液的10重量%水溶液   0/10
如上精制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来自连续蒸馏塔IV的馏出液)的纯度是99.9重量%。
实施例5
使用图3所示的装置,实施本发明的方法。连续蒸馏参考例中得到的塔底液(脱水液)。作为连续蒸馏塔II、III和IV,使用和实施例4同样构成的蒸馏塔,馏出罐3、6和9内的馏出液的温度保持在10℃。对于连续蒸馏塔II,在操作压为1.33×103Pa(10mmHg)下,操作从馏出罐3回流到连续蒸馏塔II中的馏出液量,使回流比为1。对于连续蒸馏塔III,在操作压为1.33×104Pa(100mmHg)下,操作从馏出罐6回流到连续蒸馏塔III中的馏出液量,使回流比为0.5。对于连续蒸馏塔IV,在操作压为1.33×103Pa(10mmHg)下,操作从馏出罐9回流到连续蒸馏塔IV中的馏出液量,使回流比为1。
其中,来自连续蒸馏塔II的馏出液的臭气官能试验结果示于表17中。另外,来自连续蒸馏塔II的馏出液中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纯度是99.8重量%。
                         表17
  检验体   感到臭气的人数/受试者总数
  来自连续蒸馏塔II的馏出液的10重量%水溶液   10/10
将通过导管14和17混合了从连续蒸馏塔II经由导管14排出的馏出液和相对于其重量0.43倍的甲醇而成的溶液连续供给到连续蒸馏塔III中,经由导管21,将连续蒸馏塔III的塔底液供给连续蒸馏塔IV中,从连续蒸馏塔IV的塔顶经由导管23,得到作为馏出液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将连续蒸馏塔II、III和IV各自的供给速度、馏出速度及塔底液取出速度和各个液体的组成一起示于表18中。其中,表18中的NVP是指N-乙烯基-2-吡咯烷酮,HEP是指N-(2-羟乙基)-2-吡咯烷酮,高沸点化合物是指沸点比N-乙烯基-2-吡咯烷酮高的化合物(但是,除了HEP)。另外,连续蒸馏塔II、III和IV的塔顶温度和塔底液温度示于表19中。还有,连续蒸馏塔IV的馏出液的臭气官能试验结果示于表20中。
                                 表18
                      组成
  甲醇(g/hr)   NVP(g/hr)   HEP(g/hr)   高沸点化合物(g/hr)
  连续蒸馏塔II   供给速度   0   321.8   20.8   14.2
  馏出速度   0   317.0   0   0
  塔底液取出速度   0   0   20.8   19.0
  连续蒸馏塔III   供给速度   135.9   317.0   0   0
  馏出速度   135.9   0   0   0
  塔底液取出速度   0   311.3   0   5.7
  连续蒸馏塔IV   供给速度   0   311.3   0   5.7
  馏出速度   0   311.3   0   0
  塔底液取出速度   0   0   0   5.7
                                 表19
  连续蒸馏塔II   连续蒸馏塔III   连续蒸馏塔IV
  塔顶温度(℃)   92   21   90
  塔底液温度(℃)   194   153   128
                         表20
  检验体   感到臭气的人数/受试者总数
  来自连续蒸馏塔IV的馏出液的10重量%水溶液   3/10
如上精制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来自连续蒸馏塔IV的馏出液)的纯度是99.9重量%。
实施例6
使用图3所示的装置,实施本发明的方法。连续蒸馏参考例中得到的塔底液(脱水液)。作为连续蒸馏塔II、III和IV,使用和实施例4同样构成的蒸馏塔,馏出罐3、6和9内的馏出液的温度保持在10℃。对于连续蒸馏塔II,在操作压为1.33×103Pa(10mmHg)下,操作从馏出罐3回流到连续蒸馏塔II中的馏出液量,使回流比为1。对于连续蒸馏塔III,在操作压为1.33×104Pa(100mmHg)下,操作从馏出罐6回流到连续蒸馏塔III中的馏出液量,使回流比为1。对于连续蒸馏塔IV,在操作压为1.33×103Pa(10mmHg)下,操作从馏出罐9回流到连续蒸馏塔IV中的馏出液量,使回流比为1。
其中,来自连续蒸馏塔II的馏出液的臭气官能试验结果示于表21中。另外,来自连续蒸馏塔II的馏出液中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纯度是99.8重量%。
                         表21
  检验体   感到臭气的人数/受试者总数
  来自连续蒸馏塔II的馏出液的10重量%水溶液   10/10
将通过导管14和17混合了从连续蒸馏塔II经由导管14排出的馏出液和相对于其重量0.2倍的水以及0.13倍的1,2-二甲氧基乙烷而成的溶液连续供给到连续蒸馏塔III中,经由导管21,将连续蒸馏塔III的塔底液供给连续蒸馏塔IV中,从连续蒸馏塔IV的塔顶经由导管23,得到作为馏出液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将连续蒸馏塔II、III和IV各自的供给速度、馏出速度及塔底液取出速度和各个液体的组成一起示于表22中。其中,表22中的NVP是指N-乙烯基-2-吡咯烷酮,HEP是指N-(2-羟乙基)-2-吡咯烷酮,高沸点化合物是指沸点比N-乙烯基-2-吡咯烷酮高的化合物(但是,除了HEP)。另外,连续蒸馏塔II、III和IV的塔顶温度和塔底液温度示于表23中。还有,连续蒸馏塔IV的馏出液的臭气官能试验结果示于表24中。
                                     表22
                           组成
  水(g/hr)   1,2-二甲氧基乙烷(g/hr)   NVP(g/hr)   HEP(g/hr)   高沸点化合物(g/hr)
  连续蒸馏塔II   供给速度   0   0   321.8   20.8   14.2
  馏出速度   0   0   317.0   0   0
  塔底液取出速度   0   0   0   20.8   19.0
  连续蒸馏塔III   供给速度   63.4   42.3   317.0   0   0
  馏出速度   63.4   42.3   0   0   0
  塔底液取出速度   0   0   310.3   0   6.7
  连续蒸馏塔IV   供给速度   0   0   310.3   0   6.7
  馏出速度   0   0   310.3   0   0
  塔底液取出速度   0   0   0   0   6.7
                             表23
  连续蒸馏塔II   连续蒸馏塔III   连续蒸馏塔IV
  塔顶温度(℃)   92   50   91
  塔底液温度(℃)   194   154   128
                         表24
  检验体   感到臭气的人数/受试者总数
  来自连续蒸馏塔IV的馏出液的10重量%水溶液   1/10
如上精制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来自连续蒸馏塔IV的馏出液)的纯度是99.9重量%。
比较例
使用和图2的构成相同的蒸馏装置,连续蒸馏参考例中得到的塔底液(脱水液)。对于该蒸馏装置,除了连续蒸馏塔I为在内径50mm的玻璃管中作为填充物,在浓缩部7个单元,在回收部7个单元填充了直径50mm的不锈钢制的苏尔兹填料而成的蒸馏塔之外,和参考例中使用的蒸馏装置相同。馏出罐3内的馏出液的温度保持在10℃。对于连续蒸馏塔I,在操作压为1.33×103Pa(10mmHg)下,操作从馏出罐3回流到连续蒸馏塔I中的馏出液量,使回流比为1.将连续蒸馏塔I的供给速度、馏出速度及塔底液取出速度和各个液体的组成一起示于表25中。其中,表25中的NVP是指N-乙烯基-2-吡咯烷酮,HEP是指N-(2-羟乙基)-2-吡咯烷酮,高沸点化合物是指沸点比N-乙烯基-2-吡咯烷酮高的化合物(但是,除了HEP)。另外,连续蒸馏塔I的塔顶温度和塔底液温度示于表26中。关于来自连续蒸馏塔I的馏出液的臭气官能试验结果示于表27中,是不优选的。
                                 表25
                      组成
  水(g/hr)   NVP(g/hr)   HEP(g/hr)   高沸点化合物(g/hr)
 连续蒸馏塔I   供给速度   0   321.8   20.8   14.2
  馏出速度   0   317.0   0   0
  塔底液取出速度   0   0   20.8   19.0
           表26
 连续蒸馏塔I
  塔顶温度(℃)  92
  塔底液温度(℃)  194
                         表27
 检验体   感到臭气的人数/受试者总数
 来自连续蒸馏塔I的上述馏出液的10重量%水溶液   10/10
如上得到的来自连续蒸馏塔I的馏出液中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纯度是99.8重量%。

Claims (5)

1.一种脱臭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含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纯度在90重量%以上的液体中添加至少一种沸点比N-乙烯基-2-吡咯烷酮低的化合物,得到液体,使用蒸馏塔蒸馏该得到的液体,从而使臭气成分和上述化合物一起作为馏出液除去,该沸点比N-乙烯基-2-吡咯烷酮低的化合物是选自脂肪族烃、芳香族烃、卤代烃、醇、醚、酮、酯、乙腈、硝基甲烷和水中的、具有羟基的化合物或者在常压下具有150℃以下的沸点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沸点比N-乙烯基-2-吡咯烷酮低的化合物是水、甲醇或者1,2-二甲氧基乙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沸点比N-乙烯基-2-吡咯烷酮低的化合物的添加量基于含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纯度在90重量%以上的液体的重量,为0.03-1.0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沸点比N-乙烯基-2-吡咯烷酮低的化合物的添加量基于含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纯度在90重量%以上的液体的重量,为0.05-0.7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沸点比N-乙烯基-2-吡咯烷酮低的化合物的添加量基于含臭气成分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纯度在90重量%以上的液体的重量,为0.1-0.5倍。
CNB031060196A 2002-02-20 2003-02-20 脱臭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455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43174A JP2003238533A (ja) 2002-02-20 2002-02-20 N−ビニル−2−ピロリドンの脱臭方法
JP43111/2002 2002-02-20
JP43111/02 2002-02-20
JP2002043111A JP2003238532A (ja) 2002-02-20 2002-02-20 N−ビニル−2−ピロリドンの精製方法
JP43174/02 2002-02-20
JP43174/2002 2002-0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9633A CN1439633A (zh) 2003-09-03
CN1244557C true CN1244557C (zh) 2006-03-08

Family

ID=27667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601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4557C (zh) 2002-02-20 2003-02-20 脱臭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37412B2 (zh)
KR (1) KR100776960B1 (zh)
CN (1) CN1244557C (zh)
DE (1) DE10306948A1 (zh)
TW (1) TW5728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8579A1 (en) * 2005-04-11 2009-04-02 Nippon Shokubai Co., Ltd. Production Method of N-Vinyl-2-Pyrrolidone
JP5734199B2 (ja) * 2008-11-28 2015-06-17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Basf Se N−ビニルアミドから副生成物を除去する方法
JP5471221B2 (ja) 2009-09-14 2014-04-16 三菱化学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Nmpの蒸留装置
EP2835365A1 (en) 2013-08-06 2015-02-11 S.P.C.M. Sa A process to produce N-ethenyl-N-alkyl-alkylamides
WO2018175226A1 (en) * 2017-03-21 2018-09-27 Fmc Corporation Pyrrolidinones and a process to prepare them
WO2021075923A1 (ko) * 2019-10-17 2021-04-22 에스케이피아이씨글로벌 주식회사 디프로필렌글리콜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295635B1 (ko) * 2019-10-17 2021-08-30 에스케이피아이씨글로벌(주) 디프로필렌글리콜 조성물의 탈취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얻어진 조성물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17799A (en) * 1951-08-24 1954-11-03 Celanese Corp Production of n-vinyl ª‡-pyrrolidone
US2669570A (en) * 1951-08-24 1954-02-16 Celanese Corp Production of n-vinyl pyrrolidone
US2775599A (en) * 1952-04-10 1956-12-25 Schenley Ind Inc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n-vinylpyrrolidone-2
GB846575A (en) * 1957-05-21 1960-08-31 British Oxygen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purification and vinylation of pyrrolidone-2
US4415468A (en) * 1981-05-05 1983-11-15 Mobil Oil Corporation Deodorization of N-vinyl monomers
DE4405199A1 (de) * 1994-02-18 1995-08-24 Basf Ag Verfahren zum Binden von in Roh-N-Vinyl-pyrrolidon-(2) enthaltenen chemischen Verunreinigungen
JP3435598B2 (ja) * 1999-10-22 2003-08-11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N−ビニル−2−ピロリドンの回収方法
EP1375481A4 (en) * 2001-03-27 2008-03-12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CLEANING PROCEDURE FOR N- (2-HYDROXYETHYL) -2-PYRROLIDO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176712A1 (en) 2003-09-18
TW572895B (en) 2004-01-21
KR20030069878A (ko) 2003-08-27
US7037412B2 (en) 2006-05-02
CN1439633A (zh) 2003-09-03
TW200306305A (en) 2003-11-16
DE10306948A1 (de) 2003-08-28
KR100776960B1 (ko) 2007-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510C (zh) 生产丙烯酸的方法
CN1092635C (zh) 丙烯酸及其酯制备工艺的蒸馏残渣中轻质有用产物回收法
CN1081572A (zh) 从食用油除臭机回收废热和提高产品稳定性的方法
CN1150157C (zh) (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的纯化方法
CN1854277A (zh) 油脂的制造方法
CN1244557C (zh) 脱臭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制造方法
CN1160300C (zh) 一种制备乙酸的方法
CN1115752A (zh) 甲基丙烯酸的改进纯化方法
CN1717399A (zh) 烯烃的环氧化方法
CN101657405A (zh) 用于二氯代醇的共沸回收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31536A (zh) 通过结晶提纯含(甲基)丙烯酸的蒸馏底部产物
CN1095827C (zh) (甲基)丙烯酸与链烷醇的酯化方法
CN1680276A (zh) 通过蒸馏的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精制
CN1554636A (zh) (甲基)丙烯酸的制造方法
CN1127481C (zh) 回收n-乙烯基-2-吡咯烷酮方法
CN101074199A (zh) 苯二甲胺的制备方法
JPH0625196B2 (ja) エピクロルヒドリンの製造方法
CN1117062C (zh) 制备羧酸乙烯酯的方法
CN1688537A (zh) 具有高顺式/反式异构体比率的ipda蒸馏制备方法
CN1112110A (zh) 链烷磺酸酰氯和链烷磺酸的加压生产方法
CN1095826C (zh) (甲基)丙烯酸与链烷醇的酯化方法
CN1243115A (zh) 乙烯基化合物的阻聚方法
CN1890230A (zh) 醚的制备方法
CN1073065C (zh) 用于制造醇的方法
CN1355780A (zh) 进行平衡限制反应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08